护理伦理学心得范文

时间:2023-10-26 16:31:48

护理伦理学心得

护理伦理学心得篇1

   一、老年护理伦理学的定义及特质

(一)老年护理伦理学的定义

老年护理伦理学是在伦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社会学深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以上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与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一般来讲,老年护理伦理学是以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运用护理学、社会学的方法,对老年护理保健中的道德问题进行伦理探讨,揭示老年护理的内在道德意义,用伦理学的原则理论和规范等来指导老年护理实践,并提出解决方案。简言之,老年护理伦理学就是一门探讨老年护理伦理问题及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它以提高生命质量和追求完善的生命为道德目标,是对老年护理社会现象的伦理反思和升华。由于老年护理与生理、心理、精神、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老年护理伦理学的研究内容涉及的领域宽广,它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涵盖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既有宏观研究又有微观研究。

(二)老年护理伦理学的特质

1、交叉性。老年护理伦理学作为探讨老年护理伦理问题及规律的新兴学科,它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既是老年学中的护理伦理问题研究,又是伦理学中的老年护理问题研究,还是护理学中的老年伦理问题研究等;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它综合运用伦理学、护理学、老年学、人口学等学科方法,既有老年护理道德原则、规范等理论研究,又有老年护理伦理的实践研究等。

2、价值性。老年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特殊的价值科学,它通过研究老年护理行为的道德价值问题,超越“实然”,探求“应然”,揭示“必然之理”,提供价值指向,发挥其特有的激励、整合功能,因此,它是功利价值与精神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的统一。它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互尊互爱,倡导“爱老之心,尊老之德,用老之能,容老之量,护老之氛”,实现“老有所养,养有所护,护有所爱;老人幸福,家庭温馨,社会和谐”的价值总目标。具体来说,有以下价值目标:关爱之意——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全社会要形成对老年人的关爱之意、护老之情;呵护之心——老年人属于特殊群体’身体、心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应举全社会之力给予其以呵护之心;孝道之德——弘扬中华民族的爱老敬老优秀传统伦理道德,护理之风——老年人人数多、疾病多,需要在医院、护理院、社区医疗中心、家庭病床给予精心护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护理风气;互爱之情——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老少之间和睦相处,低龄老人护理高龄老人,老年人之间相互照料,人与人之间互敬互爱;志愿之善——青年志愿者要经常深人社区、敬老院看望老人、慰藉老人、服务老人、护理老人,使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制度化、人性化。

3、实践性。老年护理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一个特殊分支,具备了伦理学共有的学科属性,因此,它还是一门特殊的实践科学。它立足于现实的老年护理现象,以一种“实践——精神”的方式去把握“实然之象”,建构“当然之则”,强调由知、情、意向行的转化,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重在研究老年护理伦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建立科学的道德实践的运行机制,倡导“爱老之心、尊老之德、用老之能、容老之量、护老之氛”,形成爱老护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和现实成效。

二、老年护理伦理学的研究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老龄化社会来临的当代,加强老龄工作’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尤为重要。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今天,老年人的物质需求比较容易满足,而精神慰籍与身心护理则相对缺失。因此,对老年人护理伦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建立一门新兴的应用性的老年护理伦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从理论上讲,本研究把社会学中的人口学、医学中的护理学、哲学中的伦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社会学进行交叉研究,构建一门新的应用交叉学科理论框架,为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的关心与爱护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提供理论借鉴,为帮助、支持、关爱、护理好老年人,使老年人度过幸福的晚年提供理论指导。

从实践上讲,人人需要健康,人人又离不开护理和帮助。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今天,护理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护理范围不断拓展,护理空间不断外延,护理内容不断丰富,逐步从医院走向社会,从家庭走向社区,从医治疾病走向预防保健,从救f生命到注重生命质量,从狭义的护理概念走向更加广泛、多视角的护理新概念。而目前中国已进人老龄化社会,它给国家、社会、家庭和老年人都带来严重影响和挑战。可见,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将是一个老龄化的时代,人口老龄化问题远已超出了单纯的人口学领域。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依靠经济发展所能的,更多应通过伦理关怀来助,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需要一种文化和伦理精神来唤醒我们的爱心。因此,关注老年护理伦理问题,给予更多的伦理关怀,更好的尊老、爱老、护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有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老年护理伦理学的研究依据

(一)现实依据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从现在到2030年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准备期,非常关键。到203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51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平均1/4左右的时间由于体弱多病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护理。与此同时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出现了许多“四二一”家庭,即夫妻双方上要照顾4位老人,中要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下要照料1个孩子,加之一些地方家庭“空巢”化现象十分突出以及一些其他原因,目前老有所养存在许多弊端:厚葬薄养依然有较大市场;重物质供养轻人文关怀较为普遍;中国传统养儿防老遇到严重挑战,对老年人边缘化、淡化甚至抛弃老人等陋习渐行渐近,因此,解决老有所养、养有所护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关系广大家庭、牵动着学术界、社会神经的敏感话题。

(二)理论依据

首先,根据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老年人虽已退出社会主要舞台,但仍需要延续生命质量和提高完善生活质量,需要国家、社会、家庭给予更多的关爱之心,护老之情,使老年人长寿、健康、快乐、幸福度过晚年。其次,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今天,它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我们应传承延续“尊亲、敬亲、养亲”的传统内涵并进一步发掘’以现代方式加以弘扬和推广,通过老年护理伦理的研究,找到传统孝文化与现代伦理的交接点,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使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焕发青春。再次,根据道义论的观点,人是目的,作为社会人要履行一定的道德义务,承担一定道德责任,而且通过内在理性自律而不是功利目的,它的动机具有纯洁性和至善性。老年人是家庭、社会、国家的宝贵财富,老年人的晚年更需要体面尊严,因此,家庭成员乃之全体社会成员应承担老年护理的道义责任,培育良好的动机和行为。最后,根据美德论的观点,人应加强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全体社会成员要锤炼仁慈、耐心、宽容等德性,真诚关心与关注老年护理。对老年人及老年患者,要多一份尊重与理解,多一份关心与帮助,多一份同情心和耐心。

四、老年护理伦理学的主要内容

(一)社区老年护理伦理。开展社区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标志。社区老年护理伦理,是建立在区域卫生规划的基础上,由基层护理人员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以社区内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病人为重点,对社区群体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的、连续的、便捷的健康服务护理。社区护理是促进与维护人民健康的一种全科和完整的业务工作,从而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快捷、经济、优质的医疗卫生护理服务,它的服务对象逐步从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服务范围由医院走向家庭和社区乃至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工作内容从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扩大到预防保健和提高人群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上。开展社区护理,关爱老年群体,有利于促进护理学向生物11、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促进护理学向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二)家庭老年护理伦理。随着我国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由疾病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转变,护理范围不断扩大和延伸,已经由医院走向社区和家庭,服务对象由病人转向康复人群,护理工作任务已向预防、保健、康复、教育和计划生育为一体,以促进身心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命质量为主要目标进行工作。家庭护理是社区护理的体现,搞好家庭护理,关爱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老年人口接近4亿,这给养老、护老带来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充分发挥社区养老和卫生服务功能的同时,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家庭护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提高。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在家庭环境中生活,家庭养老仍然是人们首选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体衰、行动不便,慢性病增多,一旦生病去医院求医,看病难、看病贵,很不方便,既不经济,又不实用。因此,社会对家庭为单位的综合性保健需求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开展家庭护理,对老年人来说,环境熟悉,心理没有压力,多一份伦理关怀,既经济,又方便,又实惠,为疾病的康复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和舒适的家庭环境。

(三)隔代护理伦理。隔代护理的实质就是“隔代养老”。“隔代养老”是父辈们离爷爷一代人先过世,而爷爷一代人还存在,孙子在父辈都不在人世的情况下有为爷爷养老的责任。“隔代养老”的条件是,三代人中,中间的第二代人(男子)都不在人世了,那么由所有的孙子承担起养老的义务。而国家一系列涉及老年人的政策措施都是对这个共识的再解释和认可的,如“五保户”的国家保障对象是无儿子的老人,有儿子的老人享受不了国家政策的保护。这种情况表明,一方面,说明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已经充分认可了中国农民这样一种“生育与养老”的传统观念,把农民的观念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础;另一方面,农民对国家“五保”政策的偏爱性并没有任何异议,这说明在农民观念中有儿子与没有儿子的养老保障是不同的,因为条件不同,所以保障的主体和机制也不同。作为孙辈来担负起“隔代养老”的责任,不能怕麻烦,更不能嫌弃责怨,要给好态度,要给好脸色,要多一份关爱,像父辈在世那样,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贴和爱护。这是晚辈应尽的家庭责任,也是晚辈的道德良心所在。

(四)老年相互护理伦理。人与人之间,就应该相互理解,互相帮助。人一旦步人老年以后,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全不同的情况,这叫老化现象。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行动不便,有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这时最迫切希望有人照顾,尤其得到子女的亲自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老人感到有所依靠。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的心理,老年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到了老年,人更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富裕还是不富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合,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温暖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也在延长,长寿老年人会逐渐增多,老年人退休后,要愉快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就要结识新朋友,心里有话能给人说,常言说得好,同龄相嬉,乐而忘老,对生活知足常乐,并能主动搞好人际关系,融人社会,学会交友’通过交友,促膝谈心、交流思想’排优解难,得到真正的友谊和真诚的关心,从而愉悦心境,享受莫大的快乐。丧偶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极其沉重的打击,丧偶后生活寂寞,心理表现无助,有很强的找个伴的愿望,希望有人照顾。老年人再婚有利于他们的心身健康,做子女的应尊重老年人再婚的权利,并予以理解和支持。中老年人联合在一起,互相帮助,相互关照。这些都是老年人相互帮助的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的自助行为,应予提倡,更应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与帮助。住老年公寓,这里让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行动方便的老人帮助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身体好的老人帮助身体衰弱的老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亲密无间,团结和睦,共享晚年幸福美好生活。

(五)老年营养护理伦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是老人追求的人生目的和伦理价值,既要长寿,还要健康。搞好老人营养护理,是延缓衰老,增进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因为,人到老年时期,身体的机体逐步衰老退化,新陈代谢能力下降。因此,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需要,调控各种营养的供给,以满足老人的身体营养需要。搞好老年营养护理,一般应注意几点:(1)降低膳食总热量,原则是热量的摄人与消耗维持平衡;(2)适当补充蛋白质;(3)减少脂肪摄入;(4)要注意增加铁、钙、硒等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的摄人;(5)每天应供给适量膳食纤维含量;(6)要遵循“早吃好,中吃饱,晚吃少”的原则。我国古代早就主张“衣食同源”,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饮食治疗”经验。总之,营养护理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是维持、恢复、促进健康的基本手段。饮食与营养对老年人来说,既是一种物质需求,还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家人和亲友与老人同桌就餐,既增强了亲情感,更体现了晚辈对老人的慈爱之心,关爱之意。

(六)老年临床护理伦理。人到老年,身体总是有些毛病,这就需要重视。小病在家治疗,可以体会家庭温暖;大病要到医院治疗,体验临床护理。在发达国家,在养老、安老、护老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程度比较高,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建立老年医院问题,如老年病科、老年病医院、老年病医疗中心等,这些医疗机构的设立,为老年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社会化服务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种老年管理机构、老年医疗保健机构相继建立,有的省、市还设立了老年医院,如上海市的静安老年医院,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存在一定的矛盾,在养老、护老的社会化服务程度上还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要从态度上重视老年患者,做到态度热情、诚恳,才能取得老年患者的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及家属要耐心向老人解释,放下包袱,积极配合,安心养病。同时对老年患者的称谓一定要得当,要多关心问候,加强沟通’取得信赖,对每个护理措施要讲清目的,争取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理解。在给老年患者治疗和护理时,往往要有耐心、同情心,这样患者就比较好地接受治疗。所以医务人员要加强医德修养,体谅患者疾苦,充分理解、谅解老年患者。在临床护理上,对老年患者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整体护理,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人间真爱的体现,也是对老年人多一份关心、照料的伦理要求。

(七)老年自我护理伦理。自我护理的实质就是自我保健,俗话说自己的身体自己照顾。自我护理,就是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健康而进行的各种自我保护的措施及活动。简而言之就是说“个人健康,自己保护”。这是一种非职业性的医疗保健活动,包括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自我护理、自我用药、自我预防和自我康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曾经预计,自我保健要占整个卫生保健活动的50%-60%。因此,这就需要老年人理解社会,关爱家庭,体谅晚辈,树立自强、自立、自尊、自护的保健意识。现在,有的老年人自我护理意识不强,认为多吃补品就会身体健康,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要健康,就自己的身体状况,力所能及参加一些劳动或体育运动,在生活方式上有规律,有节奏;在饮食上有控制、有调节;在身体锻炼上有选择,要适度;在娱乐活动时间上有限制,下棋、打牌、玩麻将时间不要过长,更不能通育达旦,以免伤身体。总之,老年人有自我护理意识,就会科学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作息时间,通过参加各项健康有益的活动,体育锻炼,适当劳动,控制饮食,生活有规律,就能充实生活,丰富人生,减缓心理压力,延缓衰老,由被动接受卫生保健服务变为主动地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真正使自己成为自己健康的责任者、护理者和主宰者。这样就能幸福愉快地生活,享受社会和家庭的温暖和慈爱。

(八)老年保健护理伦理。老年保健事业是以维持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为老年人提供疾病的预防、治疗、功能锻炼等综合性服务,同时,又是促进老年保健和老年福利发展的事业,搞好老年保健工作,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和晚年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年保健最初起源于英国,近年来,经济发达国家为老年人不断扩大保健设施及福利设施,如老人公寓、老人院、日间护理中心、老人社会活动站、老人曰托所和老人日托门诊等。我国政府对老年工作十分关注和重视,全国成立了中国老龄问题委员会,建立了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等多种研究机构,老年心理学、老年社会学,老年护理学等应运而生,老年保健的观念在社会开始形成。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我国正在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健事业和模式。国家将老年医疗保健纳人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工作任务之中,各地相继建立敬老院、养老院、福利院、光荣院、老年公寓、老年医院、托老所等,为老人提供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优质服务。在这里,要遵循老年保健护理道德准则:尊老爱老,扶病解困,要始终贯穿着诚心、爱心、细心的原则’尊重并体谅老人’理解老人,和善相待,真诚相处,尊重人格,使老人感到有安全感、舒适感、信任感和幸福感。

(九)老年心理护理伦理。心理护理是将医学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护理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护理概念外延的必然结果。心理护理就是指护士针对病人心理活动规律、心理过程及个性特点,给予心理上热情的慰藉和生活上的关照,使他们能得到必要的体贴和帮助,消除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压力,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护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的生命全过程——生、老、病、死的护理需要,提高生命的质量。护理的任务,主要是维护人的心身健康,预防疾病,参与诊治,照护病人以及指导康复等。实践证明,不懂病人心理活动规律的护士,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护士。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护理工作不仅要提供疾病护理,同时必须提供心理护理。这是社会对老年人的照料和关爱,是对老年人的帮助与呵护,是老有所护的具体表现。由于各人的经历不同,身心健康素质不一样,老年人出现的心理活动也不一样。具体表现在:如“不服老”心理;“恐惧”心理;“孤独心理”’“倚老卖老”权威心理;“抑郁”心理;“猜疑心理”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人要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更应多一份关心与同情,帮助与救护,宽容与善待,尊重老年人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复杂心情,使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尽量得到帮助和满足。因此,对老年人和老年患者单纯依赖补品和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而要与心理援助、心理护理有机结合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比躯体护理更为重要,尤其在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理护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护理工作日益复杂,护理职能不断扩大,护理工作不仅要提供疾病护理,还应重视心理护理,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护理伦理学心得篇2

伴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的范围也转向多元化的健康服务。在推广整体护理,倡导优质护理的今天,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以满足临床上日渐复杂的医学道德问题,无疑给护理伦理学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伦理知识真正运用于临床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笔者结合近些年对护理伦理学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对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护理伦理学的教学实效性进行了一些探讨。

1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师生重视程度低,师资配备不全面

受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长久以来,高职护理教育一直存在重技能,轻人文;重技术,轻医德的思想观念。作为护理人文中最重要的护理伦理教育在我国起步于解放初期,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得以发展,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护理伦理学定位不够准确,学校重视性相对不够,教学实效性很不乐观。首先在课程设置上,护理伦理学没有明确的定位和性质,有些学校把其定位为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在学生在校第一学期就开设;有些学校定位其为护理基础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也有定位为护理专业课程,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开设。其次在学时安排上,高职院校实行3.5+1+0.5培养模式,护理伦理学的课时安排不一,但多在26-34学时之间,课时安排悬殊较大。此外护理伦理学师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承担伦理学教学的教师大多不是医学或护理伦理专业毕业,未得到系统的教育和培养,而是一些从事护理基础或其他专业的老师兼任,使这门课程形如鸡肋,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很难使学生对护理伦理学这门课程及其基本理论有系统的了解,更缺少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1.2教学内容混乱,课程标准和教材不能满足护理职业的发展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护理伦理学是一门伦理学与护理学交叉的边缘性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护理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单一地减轻躯体上的痛苦,护理人员在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预防疾病、恢复健康的护理工作中,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护理道德,而且还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伦理问题,需要扮演多种角色,处理不同利益所引起的冲突和纠纷。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病人的要求趋向多元化,护患关系之间紧张、对持的局面时有发生,传统的课程标准往往是几年前制定的教学大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作为承载护理伦理学教育的载体,护理伦理学教材对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高等护理伦理学教材不仅种类有限,可选择性小,教学内容多,且偏重纯理论,道德规范与要求重复多,缺少情境设计,伦理案例和情景案例陈旧,缺乏时代性,不能如实反映临床实际。

1.3默守陈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单一老化

目前护理职业教育大多还是遵循“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的精神,重技术,轻人文。高职护理伦理学教学模式老化,无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应具备本课程的知识、水平、技能没有明确规定。教师关注教学形式而无视教学效果,使得伦理学教学日渐脱离现实生活而成为形而上学的空洞说教。课程教学多由教师单纯课堂讲授来完成,学生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差,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伦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忽视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相关知识。传统的考核方法是在课程结束后通过一次性的理论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较差,更多依赖于老师给予的标准答案,考试成绩很难体现课程教学效果,难以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的道德思考,采取合理的行动,避免对患者的伤害。学生对护理伦理学的学习兴趣欠缺,认为这是一门纯理论、重说教的课程。

2高职护理伦理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探讨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及相关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人文的核心课程之一。根据高职生心理发展特点及临床护理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针对教学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我们立足于现代护理岗位的性质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改革,主要在于强化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1精选教学内容,做到主次突出现行护理

伦理教材,通常分为理论部分、规范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内容偏多,而且部分理论已经不能反映临床实际情况。教材中却很少涉及具体的护理行为道德训练的内容,在以往的授课过程中,有些教师不知不觉就把伦理学当做一门理论课程,讲些远离护理临床的干巴巴的理论,教学中所列举的案例也不能代表现代临床护理实际,缺乏实践性和指导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认为伦理学就是讲些枯燥无用的大道理,考试时只要背些原则、规范就足以应付,使学生对护理实践中遇到的错综复杂的伦理突况及难题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从而做出自己正确的决定。笔者认为: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应由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转变。护理伦理学以爱的伦理为核心,其教学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爱、为什么要爱、作为一名护士如何去爱,当遭遇利益或各种冲突时,如何评价和选择爱的行动方案。教师有重点、有选择地讲授理论知识,将其基本原理融入到护理实践活动的各个章节中。教会学生用伦理学的原则、规范和范畴指导护理实践,协调护理领域中护患、医护、护护、护技、护社等各种重要人际关系道德,特别是当上述人际关系发生冲突和矛盾时,学会运用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护理实践,提高评价能力。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训练。

2.2丰富伦理学的教学方法,构建新型评价方式,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护理伦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强,且较抽象的学科,传统的讲授法虽然能使学生靠考前背一些概念过关,但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实际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2.2.1借助合适案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心选择符合临床实际的案例来进行课程内容的引导,不仅可以免除一些毫无意义的开场白,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直接进入讲授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知识点,将枯燥的、抽象的伦理学原理和生动、具体的护理临床结合起来,学生参与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原则问题的理解,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教与学的结合。通过与伦理相关案件的分析和讨论,也有助于学生解决护理实践中的护理道德困惑,从而精准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开阔学生的思维。生动活泼的案例式教学大大调动了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改进了教学的质量。

2.2.2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式学习

研讨式学习是由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师生在课前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结合具体教学要求和临床护理现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针对性强、实用性广又适合讨论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由老师当“导演”拟定讨论提纲,学生当“演员”,由小组轮流选出代表本组发言的同学对本组的观点、结论进行阐述,其他组同学可以提问和补充,最后老师对讨论做总结和讲评,使学生得到系统和完整的知识。角色扮演法是学生非常乐于互动的一种教学手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演戏和想象创造情境,再现教学内容。如在学习护患沟通这一目标任务的时候,可由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和“护士”,病人对护士百般刁难,而护士可根据所学习的伦理知识巧妙应付,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提高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学生通过看表演,对所学知识是一种复习巩固,教师在表演结束后组织针对性讨论,包括课堂总结,强调所学的内容以及怎样的过程能被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学生反思和感悟,知道应该怎样去做,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教学评价方面,护理伦理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考核方式应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可以仅靠课程结束时的一次理论考试,要按照共同标准见识教学过程的全部环节,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克服一次性评价的弊端。考核时间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考核形式多样化,对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如伦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可强调以记忆掌握为主,采用闭卷考试方法;对能力的评价,如伦理困境的决策;安乐死的利弊,则以开放的灵活多样的考查为主,如用问卷反馈调查、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准确性、参与角色扮演、演讲交流辩论、以分析案例为主的小论文等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提高其职业素质,让学生“学以为用,考以为用”,从而对培养护理人才起到导向性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医学和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伦理学的地位日渐突出,强化护理伦理教育十分必要,对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将有助于课程更加紧密联系实际,提升护理伦理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养成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帮助病人的美德,更好地完成“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使命。

护理伦理学心得篇3

护士职业伦理素养是护士从事护理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无论是对护士个人的发展,还是对护理的发展都起着质的推动作用。护士的职业伦理素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学校期间的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如何有效提高护生的职业伦理素养是护理教育中的一大课题。本研究以不同年级护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其职业伦理素养的差异及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为护生的伦理教育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11年6月对我校三、四、五年级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其教学过程、教学计划基本一致。有效调查261名,其中三年级女生88名、男生5名;四年级女生82名、男生5名;五年级女生76名、男生5名。年龄19~26(22.82±1.23)岁。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及影响因素2个调查问卷。职业伦理素养问卷设置职业价值观、职业伦理认知、职业行为3个维度,共32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即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中立、不太符合、非常不符合,分别赋5、4、3、2、1分;影响因素问卷包括教师讲授、行为训练、环境影响三方面,采用4级评分,即常常=4、有时=3、很少=2、从不=1。问卷内容效度指数(CVI)为0.931,Cronbach’sα系数为0.784,折半信度为0.841。 1.2.2调查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由研究者本人使用统一指导语向被调查学生详细说明问卷填写方法,无记名填写,当场发放和回收。共发放问卷274份,回收有效问卷261份,有效回收率95.25%。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护生职业伦理素养表现 3个年级护生职业伦理素养总体均分(3.96±0.34)分,其中职业价值观(2.88±0.51)分,职业伦理认知(4.28±0.38)分,职业行为(4.23±0.41)分。不同年级学生在总体均分及职业价值观、伦理认知维度均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1。 2.2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各维度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 职业价值观、职业伦理认知、职业行为维度分别与教师讲授、行为训练、环境影响呈正相关(均P<0.01),见表2。 2.3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以护生职业伦理素养为应变量,教师讲授、行为训练、环境影响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α入=0.05,α出=0.10),结果仅行为训练被引入回归方程(F=146.074,P=0.000,调整R2=0.358),见表3。 3讨论 3.1护生职业伦理素养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1护生职业伦理素养表现 本次研究显示,护生职业伦理素养总体均分3.96分,说明其职业伦理素养整体较好。其中伦理认知维度均分最高,表明学生对职业伦理的认知状况较好,具备较高的伦理意识。伦理认知维度中得分较高的条目为保护患者隐私、行为审慎、护士形象、知情同意的认识等,表明护生具有较高的伦理和法律意识;而“生活护理是护士的职责”和“我熟悉权利、义务、尊重、公正、情感、慎独、审慎等概念的含义及其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2个条目的得分最低,提示护生虽然对伦理基本知识和原则的认知水平较高,但对护理行为中具体的伦理要求的认知还有一定差距,体现在护生职业行为维度得分低于职业伦理认知维度。其中护理操作时采取措施保护患者隐私、操作前的告知、与患者沟通前的准备等行为分值较低,这与伦理认知维度的得分形成对比。表明护生虽认识到保护患者隐私、知情同意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在护理行为中很好地体现出来。说明护理伦理的理论教学与护理技能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间存在差距,这与张梅等[1]的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如下:伦理教学中理论与实际脱节,没有使护生将伦理知识内化为内心信念并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即没有做到知、信、行相统一,护生的职业伦理素质目前多停留在“知”的水平。3个维度中职业价值观维度得分最低,表明护生的职业态度需进一步提高。其中“护理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护理工作作出成效时,护士同样会受到尊重”2个条目得分较高,而对值夜班、护士的薪酬、护理的社会地位等持消极态度。上述差异说明护生认可护理职业的社会价值,但其职业态度又受当前护理职业环境的影响而比较消极。因此,需要教师引导护生辨证地看待护理职业特征及职业环境。 3.1.2不同年级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的差异 不同年级护生职业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职业价值观与职业伦理认知维度四年级得分最高,五年级最低。职业价值观维度的差异可能与临床环境对护生产生的影响有关。班杜拉的三方互惠决定论认为,环境对个体的人格特征等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2]。三年级护生很少接触临床,对护理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四年级护生开始专业课学习和临床见习后,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但是五年级护生经历了临床实习后,对临床护理工作各方面有了切身体验,同时受到临床环境的负面影响,价值观出现波动。职业伦理认知维度的差异表现在四、五年级之间,可能的原因是:五年级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伦理理论知识已经淡化,临床教师虽然指导护生进行职业行为训练,但并未将其提高到伦理认识的高度,导致护生认知与行为间出现分离:行为得分较高,而认知得分偏低。#p#分页标题#e# 3.1.3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表明,行为训练是影响护生职业伦理素养最重要的因素,对护生职业价值观、伦理认知及职业行为都有着重要影响。班杜拉的三方互惠决定论认为,虽然个体的认知等主体因素影响或决定其行为方式,但是行为的内部反馈和外部结果反过来又部分决定其认知[2]。也就是说,个体的认知与行为是相互依赖、相互决定的,认知影响着行为,而行为结果反过来又改变着认知。在行为过程中,价值观、认知也不断地形成、发展与改变。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培养操作技能,还可以在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影响人对职业的理解和增强职业情感。良好的品质是通过良好的行为获得,确切地说是通过一个人的专业技术实践来获得[3]。从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影响因素与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教师讲授与护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伦理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教师讲授可以使护生系统地接受伦理知识教育,是护生获得伦理认知的主要方式,对护生价值观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多数护生的职业价值观并未完全形成且不稳定。因此护生认可教师讲授的内容,并期待教师对其进行引导。环境对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职业价值观方面。黄白桦等[4]的研究表明,护理工作被认为是低学历、低技能、简单而琐碎的服务性工作,是影响专业态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显示,“护理技术含量低”、“社会地位不高,不被部分人认可和尊重”的观念仍然影响着护生的职业态度。 3.2建议 3.2.1培养护生职业伦理素养应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 职业行为训练是培养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的重要途径。技能操作与人文关爱的有机结合,在护理实践教学中至关重要 [5]。因此伦理教育应贯穿在实践课教学中,对护生的言行进行训练,使其做到观念、认知与行为的一致。在护理教学中应将专业行为规范训练作为职业伦理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将职业伦理要求融入到护理实验室教学和临床教学过程中,使护生在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接受具体的职业素质训练。如:临床护理中引导护生换位思考理解患者的需求;护理操作中引导护生对注意事项的理解并严格执行;实践课学习中护生仪表、沟通技巧、保护患者隐私等伦理意识的训练等。这对于想关心患者但不知如何做的护生有指导作用,对于职业伦理素养不高的护生则有一定约束作用[6]。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情境能使护生意识到关爱、伦理及生命的价值[7]。因此临床教学应重视伦理教育,将其贯穿在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整个过程。教师首先要使护生意识到相关的伦理要求,使护生将伦理认知与具体护理行为结合起来,其次是仔细观察护生的行为并帮助其反思。上述要求对各门课程任课教师的伦理知识基础、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和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作为护理教育的管理者则更应该高屋建瓴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 3.2.2职业价值观和伦理认知的培养应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持续而定向的努力,护生价值观的内化会成为空中楼阁[8]。护理教师在护生职业伦理素养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引导作用。教师应主动引导护生正确应对各种环境影响。本研究中环境影响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表明,环境影响在3个年级职业价值观变化中起一定作用。但是环境影响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的。虽然个体的人格特征、认知机能等是环境作用的产物,但环境的存在及其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潜在的,取决于主体的认知把握[2]。因此,学校和临床护理教师应以国家发展的大环境和社会价值观为背景,强调护理在广泛的社会层面、职业层面上的意义,使护生学会辨证地、理性地思考伦理的价值,思考护理工作,思考自身角色和行为规范,增加对护理伦理道德的认同[9].

护理伦理学心得篇4

关键词:思维导图;护理伦理;教学效果

素质修养是护理系学生必须具备的护理道德,而护理伦理学课程是提高护理学生素质修养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护理伦理,从而掌握护理伦理的原则及真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加处理护理相关问题的能力。本次研究选取我校护理系2013级学生和2014级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法和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我校护理系2013级学生和2014级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别抽取2013级学生120名作为对照组,2014级学生116名作为实验组,所有学生的年龄均在20~2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6±0.5)岁。男生136名,女生100名。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体质特征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则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加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以护理伦理知识为主要导线,对学生实施思维导图及绘制方法的培训,学生在掌握正确的思维导图使用方法之后,用彩色笔在纸上进行绘制,按照自己的想法,将生命论、生命价值等用线条和不同的颜色勾勒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伦理知识的记忆。从图纸的中心开始绘画,每根线条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主题。而教师要对学生绘制的图画进行点评和指导,使学生明白思维导图的绘制意义。学生可以成立兴趣小组,根据自己的喜好绘制思维导图,这样可以使学生的伦理记忆更加深刻。

1.3观察指标

在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后,观察两组学生的《护理伦理学》的考核评分,分制以100分计。答题试卷由学校老师根据《护理伦理学》知识出题,两组学生的试卷题目相同。观察两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进行比较,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发放问卷236份,收回236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学生的考核评分以(x±s)表示,行t检验。教学优良率以(%)表示,行χ2检验,两组之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两组学生的考核评分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实验组学生的考核得分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

3.讨论

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伦理知识的牢固掌握。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的120名学生的护理伦理学平均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考核评分,而在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调查中,实验组学生对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达到了96.7%,对照组学生的满意度仅为74.1%,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对学生更好地掌握护理伦理知识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护理伦理学的兴趣度,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促进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是一种有利的辅助教学手段,可以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的结构用图表的形式进行展示,思维导图教学方式是一种有效而积极的新型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总而言之,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庆华.思维导图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6):972-973.

[2]王庆华.主题辩论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2015,28(2):274-275.

[3]林虹,吕婷,林梅.思维导图在高职专业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5):363-364.

[4]陈红静,张云美.思维导图在护理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7).

护理伦理学心得篇5

关键词:护理伦理,护理教育,伦理环境

1 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伦理问题1.1 忽视多元文化护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外人口的流动使得为不同国籍、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成为一种必然。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对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民族进行探讨并分析,重点研究其不同的传统照料方式、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人民的信念和价值观,并运用这些知识为不同民族的人民进行共性和各异的护理。我国的护理教育曾经在课程设置上过多关注基础医学教育,而忽视对人文知识的要求,与国际先进的护理教育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现代国际护理的要求不相符合。很显然,缺乏人文素质的护理人才不可能胜任多元文化的护理。美国的护理特别强调精神护理,而中国更多地偏重于传统的护理技术,美国的注册护士考试RN(Registered Nurse)与国外护校毕业生护理考试CGFNS(Com-mission on Graduates of Foreign Nursing Schools)不仅考察专业护理知识,不少考题还涉及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护理对象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我国护士多元文化知识缺乏,按中国文化习惯或中国传统的护理理念的回答则难以被认同。对多元文化缺乏了解,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势必无法转换观念,以护理对象的立场思考问题,也就谈不上尊重护理对象的权利和尊严。

1.2 关爱与人性化服务不够关爱是关怀伦理学的核心品质,关爱是人类生存、健康和提高病人适应能力及促进康复的重要因素。根据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价值的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必备的最有价值的品质。但是根据调查,护士的关爱行为及关爱能力现状不容乐观。沈梅芬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导致护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护士关爱意识的缺乏。黄萍则发现在产科中部分医护人员言行怠慢、态度粗暴,在分娩流产室内对于未婚引产、流产或婚前曾有生育史的产妇语言不文明, 甚至施以侮辱性的语言;对于产妇则言语冷淡,态度粗暴,缺乏体贴。由此可见,我国护理要真正达到社会和病人所期望的护理服务质量尚存在不足。另外,现代诊疗监护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医护人员过多关注疾病和技术参数而忽视病人的存在,忽视与病人的情感交流和对病人的人性关心,导致护患关系的物化和失人性化。

1.3 不能充分认识和维护患者的权利据2004年4月27日新浪网的信息:调查显示,我国约有92%的顺产母亲都接受过侧切手术,其中77%的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接受侧切。袁美莲对某县级医院发生的80例医疗纠纷进行总结和分析后发现,医疗过程中告知不详细是引起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由于临床医护过程中对患者的保密权和隐私权也缺少保护意识和相应的保护措施,我国现阶段护理过程中涉及的患者的保密和隐私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为:(1)患者个人资料的泄露;(2)患者身体秘密部位的暴露;(3)患者个人秘密的泄露;(4)教学实习中患者知情同意权的侵犯。

2 落实当代临床护理伦理职责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其对策落实当代护理伦理职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贺丽春等医学与哲学国内护理伦理教育起步较晚,中专没有开设护理伦理课程,经有关学者调查,我国35所高等护理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分析发现:国内不少学校在护理课程设置上,没有具体明确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地位和性质,仅有58.1%的学校定位为专业任选课程,29.0%的学校定位为必修课程;大部分学校护理伦理学讲授内容涉及面较广,但欠缺目前我国临床护理急需的有关伦理决策问题和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开发而带来的各种伦理问题;任课教员的大部分未能得到系统的教育和培养,没有伦理教学经验的任课教员占 51.4%,教师对护理伦理认识不足或非医疗护理专业教师授课等因素造成了教学内容过于局限、老化和教学方法简单,大部分趋于理论讲授和个案分析,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另外,医疗保健系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积极的伦理大环境,经常会出现理论上学习到的和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不统一的现象,这势必影响医护人员临床的伦理决策与伦理实践。所以,要解决落实当代临床护理伦理职责存在的问题,不仅要从护理教育着手,营造理想的医疗护理伦理环境也很重要。

2.1 改革护理学专业伦理学教育2.1.1 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医学伦理思维能力改革护理伦理学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教育目标,即培养在伦理学上能够负起责任并具有伦理决策能力的护士;重视对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伦理学教育。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尽快培养专业护理伦理教师队伍,完善课程设置,理论联系实践,调整护理伦理学教育内容,拓展和丰富目前我国临床护理实践急需的有关伦理决策问题的有关内容,例如:人工授精、体外受精、堕胎、有生理缺陷的婴儿、脏器捐献及移植;儿童、精神病患者、残疾人的权力;脑死亡、人体实验、自杀、安乐死、临终关怀、基因治疗、撤除生命支持措施、放弃治疗、护生的角色等。培养学生对那些处于争鸣阶段的实践前沿课题的道德推理和判断能力。

2.1.2 重视多元文化护理教育设置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多元护理能力,如开设护理社会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跨文化交流学等课程;设立专职教学人员,采用提供资料、开设讲座、自学导读、情景教学等多种方式,向学生灌输多元文化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多元文化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从护理角度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们的历史背景、生活方式、习俗禁忌、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健康观念、医疗卫生保健制度以及常用护理手段,使学生潜移默化形成多元文化护理观念为临床多元文化护理实践打下基础。

2.1.3 实行关爱与人文素质教育关怀伦理学倾向于用关怀,而不是原则和推理、判断和证明来分析和解决道德困境;并且更注重人们的情感、感觉和需要。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Albert Schweitzer提出的“敬畏生命”的观念认为,面对生命的个体,仅有科学技术的知识和实践是无法进入医学职业生活中纯粹的理解和智慧那片领域的,同时还应包括幸福与尊严的分享。医学征服疾病的业绩是巨大的,但面对病人、面对人类,若失去敬畏之心,那么医学又将是有缺陷的。医学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越是新技术应用于临床,越需要伦理学的评估,而敬畏生命是伦理学的重要内涵。在整个护理教育过程中,对人文素质教育及关怀教育应贯穿其中,这种教育并不仅是人文知识的灌输,而是人文精神的内化,因为医学本身是充满人性的科学。

2.2 营造理想的医疗护理伦理环境在伦理环境体系里,伦理环境反映了周边环境对于某种伦理行为的价值观的理解,包含了医疗保健提供者在做日常伦理决断时约定俗成首先选择的价值观。实践环境包括一些可观察到的特征,如工作条件,以及为护士制定预期目标的成文的政策及程序,还包括一些比较隐性的特征如非正式的同行规范等。组织结构、角色种类、健康与安全倡议、投诉机构、伦理委员会、赔偿体系和严格的程序都会促进坏境的形成,这些坏境可能存在障碍,或有助于促进道德行为或完成专业任务。所以,在医疗保健体系里,营造一个积极、舒适、充满人文关怀的伦理环境是很重要的,医疗保健系统在强调“硬性”服务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加强和提高“软性”服务的能力,如医疗服务意识的确立、服务氛围的营造、服务程度的科学性、服务态度的优良、服务管理能力的高低等。只有硬性和软性服务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服务水平时,科学、有效、高质量、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1] 邱仁宗.护理伦理学:国际的视角[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69-573.

[2] 漆俐红,赵桂林.多元文化护理中的人际沟通[J].护理学杂志,1996,11(5):305.

[3] 蒋海兰,曹和安.护理教育应对多元文化护理的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17):1 648-1 649.

[4] 王 霞,陶新陆.经历CGFNS资格认证[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65-66.

[5] 吴亚君,陆 裴,张培生,等.护士对病人关爱需要的认知及关爱行为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5):60.

[6] 沈梅芬.从伦理角度看神经外科护患矛盾形成与化解[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06-907.

[7] 黄 萍.产科开展人性化服务与管理的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2)53-54.

[8] 袁美莲,喻 坚.80例医疗纠纷的综合性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22):2 153-2 154.

[9] 朱 姝,王 营,孙秀玲.关于护理过程中患者隐私权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5):39-40.

[10]李春玉,金锦珍,崔仁善.35所高等护理院校护理伦理学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6,6(20):12-13.

[11]黄海珊,张静平,邓小梅.刍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J].医学与社会,2006,19(9):36-38.

[12] Han S S,Kim Y S,Um Y R.The status of nursing ethics educationin Korea 4-yeas-college of nursing[J].韩国看护教育学会志,1999, 5(2):376-387.

[13]蒋海兰,曹和安.护理教育应对多元文化护理的对策[J].现代护理,2006,12(17):1 648-1 649.

[14]于兰贞.医院护理服务文化新理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2):220-224.

护理伦理学心得篇6

人道主义动物保护伦理在西方由来已久,于今尤甚。从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以来,为了娱乐而进行的斗兽或虐兽行为就被批评为暴行,因为基督教教义认为虐待动物是亵渎上帝的行为,不符合基督徒的身份。在近代,洛克、泰勒和史怀泽等仁慈主义者则从世俗层面主张施加给动物的痛苦是需要加以革除的罪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动物福利论者不仅考虑动物的肉体感受甚至还开始关心动物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笔者把主张动物保护的基督徒、仁慈主义者和动物福利论者归于人道主义立场,是因为他们都是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基督徒保护动物是因为他们认为残忍对待动物是对神的冒犯,因而会将自己置于神的审判之下。此外,动物作为人类的工具,即使是最不起眼的昆虫和爬行动物在自然的经济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位置和影响,失去它们,将会造成人类“可悲的缺憾”。[1]仁慈主义者关心动物的出发点同样是人本身。他们认为对动物的残忍很容易演变为对他人的残忍。正如康德所言:“如果一条狗长期忠诚地服务于它的主人,当它老得无法继续提供服务时,它的主人应当供养它直至死亡。这样的行为有助于支持我们对人的责任,这是应尽的义务。如果一个人因为他的狗不能再提供服务而杀死它,那么他对狗没有尽到责任,尽管狗无法给出评价,但他的行为是残忍的,而且有损于他相应对人的仁慈。”[2]动物福利论者要求善待动物、人道养殖则通常是出于消费健康或生产效益的考虑。他们认为,动物在应激状况下会因极度恐惧和痛苦,大量分泌肾上腺激素,形成毒素引起肉质下降,从而对食用者健康造成伤害。

自然主义的动物保护伦理的兴起相对晚一些。它兴起的大背景就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环境保护运动,所以主张自然主义动物保护的重要伦理学家往往都是极具影响力的环境伦理学家。彼得·辛格在1975年发表的被当做“当代动物权利运动圣经”的《动物的解放》一书中,依据边沁的追求最大限度快乐的功利主义原则,提出动物对痛苦和快乐的感受能力使人类关心和关怀动物具有了道德合理性,从而把用于人际关系的平等原则拓展到人与动物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汤姆·雷根基于康德的道义论,提出动物和人一样拥有成为生活主体的特征,这使得动物也具有了天赋价值,因而赋予了动物一种道德权利。具有天赋价值的动物本身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因此人类不能把动物当做实现人类利益的工具,而应该尊重他们的天赋价值,维护它们“不遭受不应遭受的痛苦的权利”。与辛格和雷根从动物个体的感受能力与天赋价值论证动物权利不同,罗尔斯顿从生态系统的价值考虑人对动物的义务。他认为,在生态系统中,痛苦是一种必要的恶,一个坏的善,一种辩证的价值,所以人对动物个体的正确做法是“不要超越(动物生存于其中的)自然去给动物带来过度的痛苦”,更重要的是,伦理要突破只对有机体的关怀,进而将道德关怀扩展到物种甚至是生态系统。[3] 82,188,208类似地,克里考特依据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的整体主义思路,以生物共同体的善作为道德判断的最终价值标准,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视野下来考察人类对动物的应然关系和态度。

与人道主义动物保护伦理不同,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和罗尔斯顿及克里考特的理论保护动物、关怀动物的立场出发点不是人本身,而是非人类动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等自然存在。虽然被圈养的动物不能算作纯粹的自然存在物,而是文化和社会的产物,但是动物解放论依据它们的自然生命和苦乐感受能力这样的自然属性,为保护这些动物提供理由。另外,因为这些理论具有另一个共识,即“伦理学从来都要求人们关心那些命运相关的伙伴,但是,如果伦理学把这种关心诉诸于开明的自我利益(一个人总是应该按照自己理智的自我利益来行动),包括物种的整个利益,那么它从来都是不令人信服的”[3]179。故笔者将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罗尔斯顿以及克里考特关于动物保护的理论统称为“自然主义”。

无论是人道主义的还是自然主义的动物保护伦理,都对中国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在理论方面,人道主义动物保护伦理的相关著作《敬畏生命》、自然主

动物保护理论的专著《动物解放》分别在1996年和1999年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并且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同时,在我国环境伦理学界,两种立场的动物保护理论尤其是自然主义动物保护伦理,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动物解放论者辛格的《实践伦理学》和动物权利论者雷根的《应用伦理学丛书——动物权利研究》分别在2005年和2010年被翻译为中文出版)。

在社会实践中,西方动物保护伦理对中国的影响体现在公众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生活方式选择、企业注意动物福利、政府改善国家形象等方面。2004年一份对中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90%的大学生支持保护动物,并且出现了素食主义,在消费上拒绝使用动物皮毛和吃鱼翅等生活方式。这与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的传播和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在近期的因为活熊取胆而反对归真堂上市的事件中,动物保护运动者张晓海“(反对活熊取胆和归真堂上市)不是爱心泛滥才搞这个事情,实际上这个工作是在约束人的内心,它是在约束我们人的行为,我们人不能什么事儿都做”的表述,很典型地体现了西方动物福利理论的观点对部分国人的影响。同时,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因为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的压力开始将动物福利与国际贸易紧密挂钩,所以如果在生产动物制品的过程中缺乏人道,企业的对外贸易就会碰到贸易壁垒,这也迫使我国的外贸企业和公司在经济生产、贸易过程中践行动物保护理论的基本要求。此外,外国媒体的报道和动物保护伦理的案例分析中常把各种虐待动物行为和中国政府的执政行为及中国人民的整体道德联系起来,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中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与动物保护相关的立法程序,而且西方各种流派的动物保护理论相互激荡争锋,为中国动物保护立法提供了理论资源和智力借鉴。 在考察了西方动物保护理论的两大基本立场与主要观点及其对中国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之后,笔者认为在对西方动物保护理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方面,我们仍然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

一方面,我们需要继续追踪和推进研究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理论。虽然经过了四十多年的发展,但是西方各种流派的动物保护伦理理论仍然不完备,许多问题仍然回答不了。如对于动物拥有哪些道德权利,对经济动物、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等不同动物是否应该区别对待以及如何区别对待等问题尚未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论证。在动物保护者与归真堂的较量中,归真堂董事张志鋆就记者问到活熊取胆时熊是否疼痛时反问记者:“你怎么知道它痛呢?”许多人认为这击中了动物保护伦理理论的软肋。他们从目前在现代生物科学实验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对人的理解是基于人所共有的人性基础,而人对动物的理解虽然因为二者之间具有动物的共性而部分地可行,但却不能保证完全地可行。[4]但实际上,西方一些动物学家或神经学家与伦理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显示,他们关于“动物感受苦乐能力”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5],但我国基本没有开展这样的研究,对西方这方面研究成果的引介也很少。①

另一方面,在研究西方动物保护伦理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深化对传统动物伦理资源的挖掘和诠释。传统文化中儒家的仁爱无伤思想、道家的道性贵生和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既契合民族心理又蕴含着丰富的动物保护思想。

在动物保护伦理的实践运用和操作中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在政府关于动物保护伦理的立法方面,我们需要而且应该借鉴西方的经验,但是不能忽视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具体现实而照搬西方的制度设计。只有有机衔接好立法的技术操作层面与现实层面,才能避免法律因超前而无法实施并最终损害法律的尊严。在企业经济生产方面,我们的动物保护伦理实践也不应当盲目向西方靠拢。我们既需要考虑保护动物,也需要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权和生存环境。在公众践行动物保护伦理方面,引导公众提高道德境界善待动物、尊重自然,同时也需要避免西方动物保护运动中的无政府主义行为倾向,如志愿者在高速公路上强行拦截运狗车阻止屠杀狗等。参考文献:

[1]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

[2]康德.我们为什么对动物没有责任[m]// 环境与伦理.吴晓东,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64.

[3]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朱松美.“仁慈主义”环境伦理的理论困境及其

哲学突破[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8-52.

[5]marc beckoff , jessica pierce. wild justice: the moral lives of animals [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9:188.

护理伦理学心得篇7

[关键词]和谐生态伦理;生态伦理学;合理性

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失衡迫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中心吗?非人存在物具有价值吗?围绕这些问题的伦理追问,生态伦理学应运而生。以“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为代表的传统生态伦理观对道德谋划失败的事实,必然要求人们再度审视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性。笔者认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和谐生态伦理具有存在的合理性。所谓和谐生态伦理,就是以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为研究对象,以解决人与自然冲突为终极目标的建立在人类利益基础上的实现生态平衡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本文仅就这个可能会在生态伦理学界引起争议的和谐生态伦理合理性问题展开论证。

一 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性必须质疑

纵观现代中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所有观点或学术主张,可以归纳为两种基本思想:“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这两种对立的思想围绕着“人与自然谁是中心”的问题,展开了无休止的“走进人类中心主义”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学术争论,其争论的针锋相对和学术观点的不可调和,笔者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在理论上使得生态伦理学本身发生了形而上学的危机,在实践上除了产生大量的文字垃圾以外,就没有给人们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带来多少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因此,传统生态伦理观在两种对立观点喋喋不休的争吵中遇到了合理性的质疑,而这种质疑可能导致生态伦理学难以可持续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基本主张是以人为中心,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它虽然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但它是把这种统一视为人对自然的统治,自然物必须附属于人的意志或者自然被人化。它的合理性受到质疑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的质疑。人类如果是自然的中心,它就会导致“自然为人而存在”的结果。康德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了“人为自然立法”的命题,这就是这种观点的典型命题。然而,世界本是没有中心的。你可以说人类是中心,也可以说自然是中心,“中心”的观念只能是人类单方面意志的一种说法,人类有意识,所以硬给造出一个什么“中心”或者强推出一个世界的中心来,自然界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就被破坏了。因为如果站在自然的立场,自然也赋予它以“意识”的话,“自然”不也会说它们是中心了?两个中心并立的局面能够存在下去吗?二是实践的质疑。在“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指导下,且不说工业文明给人类环境带来了多大的破坏,单看现在世界生态环境恶劣的程度,就使人触目惊心,地震、海啸、山洪等自然灾害一年比一年猛烈。现在人们开始意识到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不仅联合国的官员在呼吁人类应该停止对自然的破坏,很多的环境保护主义人士在自觉地保护环境,而且世界还有了一个“世界环境日”。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生态文明观念”。

“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带来的全球生态危机问题使得“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占了上风。把自然纳入人类道德关怀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似乎凸显了存在的合理性,施韦兹、利奥波德、罗尔斯顿等人的“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风行全球,他们以“热爱自然”的美妙语言感动世人。然而,细加推敲,人们就会发现,“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必须质疑。

第一,“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价值观不能成立。自然具有价值,这是“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价值观基础,它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认为其价值观有合理性的:一是认为自然之物的价值就在于它们存在的本身;二是认为只要合乎规律的就是有价值的;三是认为自然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就是与人类评价者无关的价值关系。而这些合理性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价值是相对于人来说的,它是物对人的一种效用,也就是说,价值是存在对人的“效果”,而不是存在本身,这种“效果”不是存在的固有属性,而是事实的固有属性同评价者关系的产物。例如,当人们说“红玫瑰花是美丽的”这句话时,是因为有人们对红色的偏爱这一主体评价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红玫瑰花就是红玫瑰花,而不会有“美丽”的价值存在。再比如,人们说张家界很美丽,张家界的美丽是以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为评价标准的,如果人们评价美丽的标准发生转变,他们可以说任何一座山都是美丽的,就如同有的人以瘦为美,而另一些人却以胖为美一样,推而广之,自然的价值不依赖于人的评价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自然有价值”观点合理性的三条依据都因为没有人的评价基础而无法成立。

第二,“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支柱概念必须质疑。“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有一个支柱概念就是“自然有权力”。权力概念属于人们之间关系的一种概念,它是一个法律术语,它仅仅表示行为主体选择某种行为的合法性。根据刘福森先生的观点,作为权力概念,必须有三个要件:一是它必须有意志,因为只有有了意志,才能形成维护自己权力的行为,反之,就缺少了维护权力行为的主体;二是它必须有自我意识,才会有权力要求,如果没有自我意识,它就不能有权力要求,外界的力量是不能赋予权力的自我要求的;三是它必须有奉献精神,才会形成物种之间的义务关系,因为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只有权力没有义务的权力本来就是不存在的。这是权力概念的三个必要条件。而自然界中的所有物种都不具备这三个条件,它们只有“本能”的活动。因此,权力实际只存在和适合于人类自身内部。例如,我们说一个婴儿有生存的权力是因为他是人类的同类,而当我们说一条鱼有生存权力时,理由就不充足了,这也仅仅是因为鱼不是人类的同类。另外,人类有保护自然环境的义务,也是建立在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或者说,人类保护环境的义务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权力是对等的,而动物就没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因而它们也就谈不上有权力。

第三,“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逻辑推理是错误的。刘福森先生认为,“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企图从“是”(生态自然规律)中推导出“应当”(人类保护自然的道德行为),这种逻辑推理是不对的。自然规律只是决定了人们“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而不是决定人们“应当做什么”或“不应当做什么”,它只能决定人的行为选择的“可能性”而不是“必要性”,即不是“应当性”,“能做”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应当做”是由人的价值选择决定的。从“是”中无法推导出“应当”,因为自然原理与人道原理不是一回事。

总之,“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一样,经过许多年的理论论证和实践检验,它们之所以不能为解决当今世界生态问题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指导性意见,笔者认为主要是传统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它们不能与时俱进。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种走出传统生态伦理观的新的生态伦理观,它既能够克服传统观点的缺陷,又可以解决当代生态问题的新的观点。笔者认为,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为研究对象,以解决人与自然冲突为终极目标,建立在人类利益基础上的实现生态平衡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的和谐生态伦理,可以克服传统生态伦理观的不足,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二 和谐生态伦理的理论合理性依据

通过上面简单的分析可以知道,跳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争论是必要的。而找到新的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必须先找到一个新的理论支点。“和谐生态伦理”这个新概念可以担当起这个新的理论支点的重任,因为它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就它的理论合理性来说,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依据。

其一,和谐生态伦理的理论合理性表现为它具有存在的逻辑依据。从逻辑上说,“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都有合理的见解,但也都有局限性,充分汲取二者的合理性,使二者由对立走向统一,从肯定到否定,必然达到否定之否定的更高境界,这应该是和谐生态伦理何以可能的逻辑路径。黑格尔的意志自由分析以及否定之否定的思想,为和谐生态伦理提供了理论存在的合理性依据。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对意志自由作了深刻论证。黑格尔法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是资产阶级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观念以及建筑于其上的个人“意志自由”。《法哲学原理》论述了“抽象法”、“道德”、“伦理”等问题。他从意志自由来谈法,认为在抽象法阶段,只有抽象的形式的自由;在道德阶段就有了主观的自由;伦理是前面二者的真理和统一,也就是说,意志自由得到了充分具体的体现。他还认为绝对的自由只存在于观念中,并不存在于现实中。逃出一切规定和限制的意志是一种否定的意志,无规定性的自由是一种不自由。“通常的人当他可以为所欲为时就信以为自己是自由的,但他的不自由恰好就在任性中。”在黑格尔看来,作为普遍性的意志要成其为意志,就得限制、规定、否定自己,否则,它就只能是抽象的、不实的意志。意志的自我运动必须进一步扬弃共性与个性的差异,达到抽象性与现实性统一的单一性,这种单一性是否定前两个环节的片面性,达到了共性与个性统一的并包含差别的全面性,是对否定的否定。当意志实现了无规定性和有规定性的统一后,才是真正的意志自由。

以黑格尔对意志自由的逻辑分析来审视传统生态伦理观,不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生态中心主义”,都没有达到真正的意志自由阶段。因此,逻辑的发展顺序要求自我意志进一步发展,扬弃“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对立,使意志自我又回归到自身,实现自己规定自己,自己限定自己。意志自由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扬弃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对立,这种扬弃不是全盘抛弃,而是走向否定之否定。和谐生态伦理也绝不是对生态伦理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继承与创新,因此,和谐生态伦理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生态伦理学的历史发展阶段已经不是纠缠在“人类中心”还是“生态中心”的无谓争论中,而是扬弃二者的对立,走向和谐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建立和谐生态伦理观念的意志自由阶段的时候了。

其二,和谐生态伦理的理论合理性表现为它具有存在的哲学依据。“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各执一词,二者很难达成一致,使它们由对立走向统一,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建构和谐生态伦理,还必须找到哲学依据。

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和谐本质上要求构建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性观。对此,古代哲学智慧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古希腊人曾经将人类看作“小宇宙”,把自然界视为“大宇宙”,提出过“小宇宙”与“大宇宙”和谐一致的命题,这种和谐意识,曾导致了“顺应自然而生活”的实践理性;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曾经认为,人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确切位置,他们提出过“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道法自然”的理念,这些意识产生了“万物齐一”和“民胞物与”等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念。

实际上,古代哲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只能是一种可贵的直觉,只有马克思才在这个问题上达到了一种理论的自觉。马克思说:“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的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的统一定位于人与自然关系自身内在一致上,否定了人与自然统一于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上,这就达到了人与自然在本质上融为一体的和谐境界。马克思的这种人与自然本质上融为一体的思想,彻底解构了人与自然谁是“中心”的问题,自然是中心也即人是中心,人是中心同样自然也是中心。这种内在的一致还体现为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反之亦然。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向合乎人性的人复归,自然界就向合乎自己本性——和谐、美丽、稳定复归。这也同样说明,和谐生态伦理合理存在的哲学依据并不仅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也不只是自然有无道德地位的问题,更是一个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的问题。人不能随着自然而转移,即不能使人自然化;自然不能以人的意志为中心,即自然不能人化。人成为与自然和谐的人,自然才能成为与人和谐的自然。只有人与自然实现了本质的统一,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和谐才有了实现的依据,和谐生态伦理的内涵才能被人们所内化和接受。

一种新的观点要存在,必须要有存在的理论依据。和谐生态伦理作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点,它不仅能够克服传统生态伦理观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它的理论合理性。当然,找到和谐生态伦理存在的合理性理论依据,还是不能完全说明和谐生态伦理存在的合理性,因为理论一旦与实践脱离,就会丧失理论存在的现实性土壤。因此,和谐生态伦理存在的合理性还必须有现实依据。

三 和谐生态伦理的现实合理性依据

和谐生态伦理存在的关键在于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和谐。如何达到这种和谐的主动权应该是掌握在人的手上。近年,全球生态问题日益加剧,人类在遭受自然报复的同时,也在增强保护自然环境的自律意识,这种增强了的保护自然环境的自律意识就是和谐生态伦理得以存在的现实合理性依据之一。

康德是最早提出道德自律的人。他认为自律就是道德意志受制于道德主体的理性命令,就是“自己为自己立法”。马克思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认为自律不是从内在天赋的先验的道德原则出发,它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自觉性是自律的显著特点。自律要求建立良好的内心法庭,它是解决人类自身与自然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缓解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一种基本策略和基本做法。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破坏的现实,越来越让人们提高了生态道德的认识,了解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共存共荣的关系,走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误区。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活动中,应遵循生态自然规律,建立道德约束,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使人类的活动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这种生态道德认识的提高就是和谐生态伦理主要的现实合理性依据,它是促使人类不断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走向和谐的强大内驱力。

生态道德他律的不断增强,也是和谐生态伦理得以存在的现实合理性的另一依据。在康德那里,他律原是指依据外界或情感冲动,为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他律是指道德主体在外部条件制约下遵守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它与自律不同。他律强调的是他人、社会、国家对道德主体的外因作用。现实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已经使人们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仅仅靠道德自律是不够的,还要依靠法律等他律手段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例如,美国制订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清洁空气法》、《水污染控制法》等,日本有《国土综合开发法》、《自然环境保护法》等,德国在2002年5月将保护物种写入《宪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与人的权利一样的物种权利写入《宪法》的国家。这些情况说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和谐,还可以从各国制订的法律中找到依据,这是一种他律,它对于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自律与他律并重,和谐生态伦理的存在就更有了现实的合理性。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的变迁,“和谐”已经成为社会和时展的强烈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是和谐生态伦理合理性重要的现实性依据。我们的城市在发展的时候,人们发现不仅是城市的道路变宽了,城市的绿化变得更好了,而且文明的观念也更加深入人心了。广大的农村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吹拂下,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和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变得和谐了。人们向往旅游,这就是人们和自然融合的具体实践体现。人们通过实践不断认识到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三大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由二者决定的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谐。在这三大和谐领域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最重要的基础,离开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落脚点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极端重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一次以党的最高文件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思想,这就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实践依据。同时,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这个精神,全国各地正在进行建设“文明城市”“和谐社会”等实践活动,这也为和谐生态伦理的现实合理性提供了很好的注脚。

四 结语

和谐生态伦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和谐生态伦理强调人与自然道德关系和谐的基础地位,强调人的利益的重要地位,强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和谐生态伦理不是笔者的标新立异和别出心裁,而是对传统生态伦理的继承和创新。因为和谐生态伦理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前提的,它与生态伦理的人的利益这一最高旨归完全一致,它没有否定自然和人的和谐共生这一生态伦理的中心。不仅如此,它的出现可以使人们从多年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真正体现生态伦理学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护理伦理学心得篇8

论文摘要:工程建设既是经济强大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关照对象,而环境保护又需要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因此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具有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互动依存发展关系。在理清了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探索工程建设中应有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将环境伦理观念深入工程建设的途径,来实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以期达到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生。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大规模的建设,能源却十分紧张,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给自然资源却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们显然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总书记明确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目标。为了能够让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能够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又保持环境健康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思考工程建设中应具有如何的环境伦理学思想。

鉴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一方面,要发展经济,就要建设,大兴土木,大搞工程建设在所难免;一方面,要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得不得不重视环境的保护。两者皆不可偏废,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工程建设中应具有的环境伦理学思想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理清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只要是工程建设,势必需要环境作为其支撑,可以说,一项工程,就是一个以人类自身的活动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过程。另一方面,没有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果不保护环境,工程建设就没有了其赖以生根的基础,也丧失了其建设的物质来源。可见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密不可分的。

从工程建设所需要的环境支持来看,首先,如果没有既定的环境,离开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工程建设将变得无立锥之地。其次,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物质资源,无一不是从环境索取。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来看,没有工程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只是这种影响可能为正,也可以为负。一旦环境被严重的损害,被掠夺。那么被掠夺的环境反过来又可能对工程系统的发展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害。

就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而言,不可能象西方深生态学所推祟的那样,采取极端的生态保护主义,完全抹杀人类与非人类的界线,不管是否对人类有利或者有害,人只能盲目的服从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事实上,这样的环境保护政策,已经体现出了一定的环境法西斯主义的倾向。无论如何,发展才是我们的主旋律,我们不能也不可能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雄厚的经济基础上,来谈环境保护问题。因此,我们的环境保护,不可能离开建设来谈保护。我们要在积极建设的前提下,再来谈保护。因此,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就当是共生共荣、一损俱损、互动发展的。

二、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胜循环

要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体现出环境伦理意识,以良好的环境伦理意识来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中所需要树立的环境伦理意识,不应当仅仅是照搬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的概念,盲从于已有的环境伦理学理念,而应当结合中西环境伦理方面的有利成份,选取其中符合中国建设现状的部分作为我们采取环境保护行动的理论指导。我们不能因为要建设而不要环境,同时,也不能因为要环境而不搞建设,因此,一方面要看到并重视环境自身的内在价值,要尽我们所能的保护它,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工具价值,要充分的开发它,利用它,体现出人之所以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以消极不作为来保护环境,象西方深生态主义者所倡导的那样;也不能只要发展而不顾环境,象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文明之初所行为的那样。我们所应当追求的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要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工程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环境是有生命的,是跟我们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体,不能以妄自尊大的人类中心主义心态去开放利用我们的环境。同时,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也应该有所取舍,深生态中心学如环境法西斯主义一般的停止发展中国家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显然不可取的,反之,浅生态中心学的自然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并重倒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再者,中国传统的生态思维中也不泛足以让现代人引以为鉴的成份,如道家所提出的遵循万物演化之规律,维护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就要求我们按自然规律办事,比如说都江堰,它对于洪水采取了引导疏通,而不是围堵拦截的方式,就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在保护环境问题上的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古老智慧。因此,在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最好的环境伦理便是能够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

我国最现实的国情就是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单边主义肆虐的国际大环境下,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在环境问题上,承担全球共同的责任是必须的,而解决自己所而临的具体问题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的工程环境伦理学,不能盲目照搬西方的理论与标准,也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对主体与客体、事实与价值这些形而上学的讨论中。就以深生态学的环境法西斯主义般的不作为主义为例,如果是在自然被开发之前的早期不作为,人类恐怕在今天仍然保持着史前的蛮荒状态;如果是今天的自然被开发之后停止作为,那么已经被破坏的自然就得不到应有的修复。建立基于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伦理观应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是要实用。我们所关心的重点不在于是否把道德共同体扩展到包括所有的生命,因为,这样不能解决任何现实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以三峡工程为例,如果照搬西方的某些环境伦理观点,尤其是深生态主义,那么三峡工程就是一项对环境伤害极大,极少考虑非人类生物权利,毫不尊重自然内在价值的工程。但是,我们要注意,我们的国情与西方国家的国情之间的巨大差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已经基本解决了人的生存问题的基础上来谈环境保护的,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我们的首要问题,这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们都必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此,三峡工程作为一项能够提供巨大建设能源的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环境伦理观,其主旨是要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也要求我们的工程环境伦理观是应用型的伦理观,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因此,无论是动物权利保护主义、生物中心主义或者是生态中心主义,只要是对发展国家经济有实用价值的成分,我们都应本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矛以取舍。例如罗尔斯顿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并重的环境伦理观、泰勒的自卫原则及补偿原则等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积极因素。

综合一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要实用这两方面的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工程环境伦理观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伦理学思想。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一方面,承认人类对自然的保护作用和道德人的责任。承认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内在价值,但又不把内在价值仅归于自然 自身,而提高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性质。这样,由于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那么,不仅是人类、还有自然都应该得到道德关怀。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承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关于人类所特有的“能动作用”,承认人类在这个统一整体中占有的“道德人”和环境管理者的地位。这样一来,在中国式工程环境伦理观中,我们既要重视保护自然,但又并非是无所作为的“保护”。我们所倡导的保护,是建设中的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同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和中央的高度重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包括,到二o二o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在2005年3月12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总书记明确要求: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上一篇:公司合同管理规定范文 下一篇:监理合同管理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