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管理工作范文

时间:2023-10-27 11:14:45

如何搞好管理工作

如何搞好管理工作篇1

关键词:钻井培校;如何搞好;培训管理

一、目前井队员工素质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是主人翁意识不强,事业心、责任感有所下降。一线井队“苦脏累险”的具体实际,导致部分职工不安心工作。尤其是部分劳务派遣工,工作生活上缺少归属感,成长进步上缺少动力感,思想行动上缺少责任感,存在着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应付心理。

二是业务素质不扎实、操作技能不过硬。由于钻井工作的特殊性,部分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积极性不高,致使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员工的业务技术和操作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技术工人青黄不接、业务骨干出现断层。

三是光荣传统相对缺失,创业精神难以传承。现在的井队职工大部分是80后的独生子女和大学毕业生,家庭经济富足,生活条件优越,文化程高,吃苦耐劳性差,没有将石油前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记在心中,化作力量。

二、开展员工培训的内容方法

1、搞好学习教育,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一是搞好形势任务教育。既要搞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又要根据不同时期,结合当前形势,搞好目标任务教育。特别是当前“寒冬”形势下,要突出抓好职工的形势任务教育和思想观念引导,把油田和公司面临的政策形势讲清、把困难挑战讲透、把目标任务讲明、把潜力优势和措施办法讲足,进一步传递压力、传递责任、传递信心,促使职工感受到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不断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定越是困难越向前的信心勇气,以实际行动应对“寒冬”挑战,推进提质增效。

二是搞好职业道德教育。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让职工树立起与企业同发展、共存亡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树立起与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自觉把企业发展与个人前途紧密相连,自觉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定要求、职工守则及文明公约,自觉履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在本职岗位上遵章守纪,踏实工作,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三是搞好光荣传统教育。教育职工^承和发扬石油前辈“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秉承“艰苦奋斗、劳动光荣”的政治本色和保持拼搏奉献的精神风貌,深刻理解油田开发初期“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的奉献精神和“百年创新、百年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迈气概,化做扎根井队、努力工作的实际行动。

四是搞好全员普法教育。重点加强《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加强对中石化、油田重点要求的“职工违规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环境事件、质量事故处分办法”、以及新制定的“QHSE管理手册”等规章制度的学习,突出抓好制度规定、纪律要求、标准规范的严格执行,真正把遵章守纪变成习惯,让从严管理深入人心,确保规章制度执行落地。

2、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技能素质

一是强化全员培训。首先要按计划组织倒休和停工井队员工,进行不同专业的应知应会、岗位技能、QHSE等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学基地、标准化示范班和“送培训到现场”的作用,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标准化操作和安全技能培训。第三要以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比赛为契机,以考促训,以赛促培。结合生产实际,根据油田技能鉴定安排,制定培训计划,进行重点培训,进一步调动职工学知识、学业务、练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强化分层培训。对井队干部,要通过聘请专家和学者授课、首席专家、主任工程师讲课、举办专题报告等形式,促使其转变作风,落实行动,提升素质,增强抓生产、带队伍、解难题、创效益的能力。对关键岗位技术人员,要围绕“钻井速度大幅提高、复杂事故大幅降低”的“一高一低”生产目标,重点加强前沿性、生产性、防范性三大类技术培训,着重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和解决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生产骨干,重点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优快钻井技术、优质泥浆体系应用、复杂事故处理等工艺技术知识的培训。对工作经验不足、操作能力不强的大学毕业生,注重岗位锻炼,安排技术专家担任指导老师,搞好传帮带,促进他们快速成长。

3、完善考核机制,确保培训效果

一是建立培训责任追究制度。首先要抓源头,确保培训计划的可操作性。结合井队生产实际,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尽可能地做好各类培训的准备工作,制订培训计划,完善培训预案。其次要抓过程,确保职工参培率。合理安排员工倒班轮休,及时选派并组织员工参加培训,并对参培情况进行考核。再次要抓考核,确保培训效果。二是建立培训考核机制。为使员工每参加一次培训,都能学到知识、提升素质、学有所获,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管理与考核办法,对培训、管理、考核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三是建立培训激励机制。按照管理、技术、操作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制定具体的培训标准与考核内容。对成绩优异者,建议上级在岗位提升、入党晋级、评先树优等方面优先考虑,对成绩较差者,给予降职降薪或一定的经济处罚,激发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练本领、练绝活的积极性。

如何搞好管理工作篇2

一、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好职代会与企业党政之间的关系。

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工会组织同企业党政之间关系的问题,为了使“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得到贯彻落实,职代会作为职工群众的代言人、引导人,因此在方向问题的大原则上,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是搞好企业民主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为了发挥党在公有制政治核心作用,企业工会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各项维权职能工作。在实际过程中,党的各级组织,基层组织要同企业工会组织,职代会密切配合,保证党委、行政制定的工作目标得到执行,并积极支持企业行政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厂长、经理、职代会的权威,同时,党委行政要大力支持,保障工会各级组织、人员、资金等方面的工作,使其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独立自主开展各项工作。

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法规制度,强化法律监督,保证组织机构健全。

企业在新形势下为了自身发展,必须提高全员素质,而素质的提高必须有好的管理做保障,为此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努力贯彻落实好《企业法》、《工会法》、《劳动法》、《合同法》和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教育和监督企业经营者严格执行各项民主管理制度,要在各级基层单位中,加大工会法律地位的宣传,通过宣传使职工群众明确自已的责、权、利,找准自身位置,利用工会组织加强执行监督,健全执法机构,对明确侵权职工利益和民主管理的申诉,要有受理机构,通过执法机构对于违反企业民主管理法规的行为,侵犯职工利益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各级工会要从实际工作出发,根据有关法规制定完善适合本单位需要的,具有操作性强,突出工会维护职能的一套具体的民主管理实施办法和措施,使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三、全面落实职代会职权,坚持重大决策审议制度。

随着企业改革步伐的深入,工会和职代会在保护企业利益,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在积极动员和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活动,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本企业改革和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改革的深入出现了政策性破产,企业改制等形式,在这种形势下,国有资产,职工群众的利益最容易受到流失和侵害,因此民主管理工作肩负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使命,笔者认为企业民主管理要贯彻到企业改革全过程,从职工代表的产生到职代会作用的发挥,关系到了民主管理是否是走过场。从目前现实中看到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引套国家资金等目的,在破产改制中,利用职代会达到一些目的,在事实中,职工代表没能认真审议有关事项;在压力情况下,被动地投下了决定企业职工命运的一票,这是对职工,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对国家和破产转制单位,职工权益造成有极大伤害。由此可看出,职代会制度的重要性,因此企业职代会一定要真正地按照法律、法规负到其责,重大事件的决策必须经职代会审议这一制度,必须得到执行。在对企业基层单位、厂、队由公转私承包时,工会民管组织和职工代表应介入确定承包人,租赁方案工资分配,职工安置及履行合同的经常性工作中,民主监督作用必须得到尊重,从而达到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地位,维护他们合法权益。

四、落实好民管中的重中之重,“厂务公开”工作。

厂务公开其内容广泛,是新形势下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发展和丰富,厂务公开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平台”,是处理调解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主要渠道,特别是在改制过程中产权关系,职工身份的置换,劳动关系的变化,职工群众弱者地位日渐突出,职工更加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发展前景和企业内部的责、权利的分配和落实,更关注透明度,更加关心自身权益,自身利益。而厂务公开就是他们维权的有效载体,就目前企业厂务公开工作来看,检查、考评、监督制度不完善,不落实,普遍存在留于形式现象,特别是在企业基层单位,福利、工资、奖金分配的不公开极大的损害了职工群众利益。笔者认为,厂务公开应体现在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真实性、多样性等方面,根据企业的特点,大到经营、生产、管理,小到班组考勤,工时考核,工资奖金分配,班中餐及接待用品等采取上墙公布,接受各级监督部门和职工群众的检查。同时严格按照规定建立厂务公开的工作责任制和责任制追究制以确保厂务公开落实在实处,从而调动职工作为主人翁的积极性。

五、建立一支有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和职工代表队伍。

组织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和高素质的职工代表是提高企业民主管理水平的基础工程。整个工会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文化水平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的素质,关系到职工代表大会的质量,实行企业民主管理,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者有没有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的思想,也取决于职工群众有没有高度的主人翁觉悟和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因此,提高工会干部,职工代表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民主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是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建立这支队伍首先用“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把握其实质,增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觉性和贯彻“十七”大精神、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持把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并利用培训班形式进行市场管理,科技,法律管理,工会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把高素质、高学历、高威信具有责任感、懂政策、会管理、纪律严、作风好敢于为职工说话,拥有热心、细心、用心、多才、多技、有洞察能力掌握法律、法规的人选入工会干部队伍和职工代表中,为搞好民主管理和维权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如何搞好管理工作篇3

关键词:小区;物业;治安管理

一、做好小区治安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如果有条件,可在前期介入管理

在设计阶段,就对住宅的安全性加以考虑。建设部与公安部共同下发的《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要求城市居民住宅设施必须具备防撬、防踹、防攀缘、防跨越、防爬入等安全防范功能。目前一些新建的楼宇单单讲究外观而忽视了建筑上的安全防范。例如:(1)小区未实行封闭,或围墙太矮;(2)下水管、煤气管离窗口、阳台太近,易于攀缘;(3)楼梯天窗与阳台或窗口太近;(4)防盗门、防盗窗不符合防盗要求等等。

还有很多类似细节问题设计人员不可能面面俱到,也缺少这方面的实际经验。为了设计最优化,物业公司可在设计阶段介入,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杜绝今后管理上的安全隐患。

(二)物业管理公司进驻新建小区物业管理时措施

1.必须落实各项安全防范设施。

2.建议一定规模的小区要及时建立居民自治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形成社区管理的合力,综合治理。尤其是小区的入住阶段,装修多,外来销售员复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把治安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根据小区的性质、小区的地理位置、小区的布置、小区的居民结构、小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制订治安管理方案。例如:(1)写字楼的治安重点应放在业主下班回家后的时间。(2)小区住宅如在市中心,可减少治安管理人员,如在城乡结合处,就必须增加治安管理力度。根据小区的布置,合理进行封闭或半封闭,既要增加安全系数,又要方便居民出入。(3)小区居民如多为上班族,那么上班时间的治安管理也应加强。

总之,要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做到不留治安盲点,不浪费,不增加群众的经济负担

二、小区安全保卫工作中的要点

(一)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约定物业保安服务的责任

1.在健全安保制度之前,应该在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中对物业保安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使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有详尽地了解。之后,各物业管理企业应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安保服务制定完善详尽的规章制度。这不仅是对物业的安保工作的约束和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及时修改和完善,最后制定出最符合实际操作的岗位制度,降低安全保卫工作不当给物业管理企业带来的风险。

2.在文件体系中,还要通过对公司岗位的实际操作情况,把物业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详细的记录下来、然后保存,对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做及时地调整、修改,并进行总结。这不仅是管理规范的体现,也是日后追溯责任的重要依据。如:安全巡逻记录、来访出入登记制度、物品放行制度等等。

(二)加强对物业安保人员的培训,建立专业化的安保队伍

1.管理人员须花大力气开展培训与思想教育。只有掌握专业的物业管理知识、安全保卫管理知识和服务技巧,才能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安全风险,保障物业安全。需要通过专业的培训加强物业管理知识、消防知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

2.组织安保人员认真学习有关的安全保卫知识,熟悉并能正确使用各种安保器材。同时应管理好管辖区内的各种设备、设施和器具,如消防用品,定期进行检查、试验、大修、更新,确保它们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3.严格贯彻执行安保法规,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物业管理企业应由主要的领导组织成立安全委员会,负责安全管理的工作。同时还要建立具体的物业安全管理机构,如保安部或委托专业的保安公司,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安全管理的具体领导、组织和协调,而不能把它作为一个附属的机构放在某一个其他部门里。而且要把安全管理提到日常的议事日程,并选派得力的干部出任保安部的经理,配备必要的安全保卫人员。

(三)组织安全宣传教育,动员和组织区内群众接受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1.物业管理企业应与当地辖区社区人员保持密切联系,紧密合作,与当地片警保持良好的关系,及时了解当地治安情况,掌握犯罪分子动向,确保辖区物业的安全。如物业管理公司通过巡逻发现有作案嫌疑的人员应及时询问并交公安机关处理;对发生不法侵害的行为,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制止,并将不法侵害人送交公安机关处理,如果不法侵害已经发生,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并保护好现场等等。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物业管理区域内因外来第三人的不法行为导致业主人身伤害案件的发生。比如深圳某物业公司由辖区派出所组织的片区联防会议,通过定期验收辖区治安状况,通报治安情况,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氛围,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扩大治安力量,从而降低案发率,保证物业辖区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在遇到特殊紧急情况时,如住用户家中和办公区域,发生火灾、煤气泄漏、跑水、刑事案件等突发事件等,要善于借助第三方的力量,虽然可以采取紧急避险和正当防卫的做法,但在采取其它方式(例如破门前)时,寻求第三方(派出所、街道办、居委会、业委会或业主指定人等)见证,以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四)加强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如何搞好管理工作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途径 探讨

随着建筑市场经济发展,过去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工程质量的竞争。提高工程管理与控制对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变得至关重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立足之本。工程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到竣工的各个阶段,在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对工程施工的各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运用管理的职能,促进工程技术工作的开展,正确地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指示与决定,科学地组织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施工过程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律,以保证高质量地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达到统一。

一、工程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质量原则

工程建设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搞好工程质量管理,是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第一”的思想。

(二)预防原则

在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应从过去消极防守的事后检验变为积极预防的事先管理。因为好的建筑产品是好的设计、好的施工所产生的。必须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事先采取各种措施,消灭种种不合质量要求的因素,以保证建筑产品质量。如果各质量因素预先得到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有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三)服务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是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尤其要满足用户对质量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就是要把为用户服务的原则,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出发点,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同时,要在项目内部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各个部门,各种工种、各种人员都有个前、后的工作顺序,在自己这道工序的工作一定要保证质量,凡达不到质量要求不能交给下道工序,一定要使“下道工序”这个用户感到满意。

(四)用数据说话原则

质量控制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数据基础上,必须依靠能够确切反映客观实际的数字和资料,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的管理。一切以数据说话,就需要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工程实体或工作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理,从积累的大量数据中,找出控制质量的规律性,从而研究工程质量的波动情况,寻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次原因,采取改进质量的有效措施,掌握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客观规律,以保证工程项目的优质建设。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一)质量管理

1.质量监管体系

工程质量的优劣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都应当同时接受企业自身监督,业主(监理)监督。

1)企业自身监督———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应当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质检机制和质量监管体系,现行的机制主要是项目质检员长驻工地监督施工质量,分公司质检员巡查项目质量情况,公司质检部门组织定期或不定期质量检查验收(内部阶段性)。这样一个三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监督机制,也是企业对工程质量把关的主要途径。

2)业主(监理)监督———也称为第三方监督,是最权威性的监督。现行的管理机制赋予这种监督以权当天的管理权限,由业主委派或委托的质量监督小组长驻工地,对工程中尚未施工的、正施工的和已完成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监督。

2.监管方法和手段

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懒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检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以及控制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一般有以下几种:1)现场监督一一对于施工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到现场检查发观问题,随时指出并纠正。检查手段采取实测实量和整体观感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形成的产品,有权责令施工人员推倒重来。2)召集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明,严格对施工工人进行工序技术交底,纠正错误,限时改正。3)编制质量控制书,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详细说明,指明对策,责成项目部限时整改。同时,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还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变化,但必须处处以国家规

范和新的验评标准为依据。管理人员应当主动与业主(监理)部门、企业自检体系密切配合,共同管理。

(二)工程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实施是融汇在一起的。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是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和信息来源,是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的依据,是进度控制最重要的步骤。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把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从中找出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进度计划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以及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监理单位、承包商及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

(三)工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差、价差、量差来减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有文化成本,通过提高凝聚力来调动积极性。还有运输成本、财务管理成本、安全成本等。工程项目要在质量上符合规范要求、工期上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建筑工程的正确管理需要建筑工程使用和管理单位共同的正确的管理和使用,它要求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也必然更加专业化,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不断加强其内部的管理体系,以便能获得更多利润、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企业部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现代管理体系有着非常强的整合能力,如何做好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管理工作,需要所有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才能够有一个放心安全的居住环境,我国的建筑事业就能够蒸蒸日上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倩.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分析—城市建设,2010.

如何搞好管理工作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 预算管理; 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建筑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施工企业也实现了自身的成长。然而,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项目盈利能力越来越低,工程工期越来越短,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加强项目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成效决定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工程预算管理综合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基本、最有效的管理手段,是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关健所在。施工企业应当高度重视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工程项目财务预算的质量与效果不但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项目的实施评价,并且与项目部的人员意识、水平与执行情况密切相关。

1 做好施工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

1.1 搞好施工预算促使企业加强计划管理。施工预算详细地反映了完成单位工程应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以及大型机具的种类和数量。施工企业可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组织人力、物力,避免人工窝工、人工不足以及材料缺货积压等现象。特别是目前建筑行业资金短缺,建材价格上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如果购买材料无计划,不论是积压或缺货都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搞好施工预算管理工作是提高单位工程效益的重要措施。施工预算是采用施工定额编制而成的,是一种反映工程所需工料和机械台班费用的经济文件。由于施工定额的水平要比预算定额水平高一些,因此两者采用不同的定额算出来的完成单位工程应需的实物量指标会有所不同,施工预算的结果要少些,施工图预算的结果要多一些。甲乙双方结算往往以施工图预算为依据,而施工预算只为施工企业内部组织人力、物力和向工程投入工料机以及计划管理提供依据。只要精心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预算,不突破施工预算指标,一般来讲,工程只会赢不会亏。

1.3 搞好施工预算管理工作促使企业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由于施工预算是采用施工定额编制的,而施工定额比预算定额高。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必须经过努力才能达到施工定额水平。在施工过程中执行施工预算,不突破计划成本,企业必须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

2 搞好施工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先算后干、干中再算、增创效益。工程开工前应认真编制施工预算,计算出单位工程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工、料、机以及大型机具数量。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计划投工投料,组织人力、物力,还应积极采用新技术,努力降低成本。市场经济讲求效益,而要提高经济效益,关键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对施工企业来讲,关键是降低施工过程中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及大型工具的投入。施工预算是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定额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经济文件,是控制工程成本、进行备料、供料、班组核算以及内部经济承包的重要依据,在单项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要进行分析,分析实际投入是否超出计划指标。如果超出计划指标,应及时找出原因,提出改正措施,扭转局面,免的一亏再亏。如果没有超出计划指标应总结经验,进一步挖潜更新。总之,要通过及时算帐,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2.2 要严格执行施工预算。企业领导要重视施工预算管理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搞好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预算投工,限额领料、挖潜更新,力求节约,杜绝浪费。同时施工企业应将执行施工预算的优劣情况纳入管理范畴,作为施工管理人员晋升提级以及评优的条件之一,还可以将执行施工定额情况与施工管理人员的奖金挂钩。

2.3 提高人员素质,培养“复合型”预算人材。提高预算人员素质是提高预算工作水平的根本保证。所谓“复合型”的工程预算人员,首先要求预算人员能够熟练地按施工图纸、工程合同、地区预算单价和上级有关规定,规范地编制工程预、结算,同时又能按照上述资料与规定,结合工程施工条件、技术难易、工期长短、市场劳务与主要材料价格预测以及本企业的技术、设备特色和具体工程任务情况等诸多规定的可变因素,提出工程保本价位和符合当时建筑市场行情的利润期望值,供企业决策层确定标价的参数。

当前预算人员应具备的另一基本技能就是学会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由于目前编制预算根据市场价格调价的材料越来越多,工程规模、复杂性及预算编制的速度等方面较以前有较大的提高,数据计算量大大增加,手工计算已难以满足实际要求,应用计算机辅助编制预算已是客观要求,预算员如果不会使用计算机已难以胜任预算工作。为此,施工企业必须下大力气重新培训预算人员。

2.4 建立施工企业自身的工程预算数据库。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新机制,引导施工企业根据统一的办法编制自主的定额,自主投标报价,逐步形成承发包双方通过市场竞争、价值规律以及市场供求的作用,协商确定工程造价。这是建设部、国家体改委全面深化建筑市场体制改革的意见之一。为顺应这种改革,我们注重建立自身的经济数据库。客观上还由于现行的综合预算定额是根据平均水平编制的,并不一定体现各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又是一项技术性、经济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有的定额单价还是执行计划价,和市场实际情况有着一定的距离。同时由于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等发展较快,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等的推广,造成预算定额相对于这些新的发展而言存在着一定的置后性,如现行预算定额中现场浇捣砼的模板的定额耗用还是松原木,而目前大工程的模板体系基本采用七夹板、钢支撑体系,根据定额计算出来的松原木数量已无太大的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目前建筑工程造价是按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各种定额和单价计算的,而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需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又要全部面向市场,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办事,这样施工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事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交汇点,企业的预算工作光停留在政府规定的本本上是不够的,预算工作必需面向市场,熟悉市场行情。

2.5 以合同为依据计算工程造价。工程预算价格除了一些与构成产品实物有直接关系的人工、机械、材料以及管理费用外,还有一些看起来与产品实物无直接关系的费用(实质上是流通过程费用和服务费用),因此工程造价与施工企业根据合同应履行的责任义务有很大的关系。在国外工程合同和工程造价是两位一体的,如英国著名的《JCT合同条件》合同范本,就有《建筑工程标准工程量计算办法》(SMM)与之相对应,在讨论工程造价时沿着“工程合同――工程量计算办法――造价计算办法”这样的思路来进行。

如何搞好管理工作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 利用 校学

一、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加强意识,建立机构

档案工作首先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把档案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深入持久地组织好《档案法》的学习与宣传活动。结合实际,领导带头学,做贯彻落实《档案法》的带头人,通过学习与广泛宣传,使教职工能增强档案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档案、支持档案并自觉地维护学校档案工作。

2、加强档案管理观念工作是服务于现实的需要

学校档案人员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改变档案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因此,档案人员要有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精神,同时应当多一些敏捷和睿智,多一些果断,从基本上转变观念,要主动自己联系市场,使档案工作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档案工作的自身价值。档案是承上启下的桥梁,是继往开来的纽带。服务于现实是档案的一个重要功能,切实抓好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借鉴,为学校工作提供保障。

二、学校档案的分类及管理制度

学校档案一般分为文书档案、教学档案、业务考核档案、学生档案、基础设备档案、声像档案、财会档案、人事档案,但主要是文书档案和教学档案两大类。

文书档案是学校党、政、工、团等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具有重要保存价值、经过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是学校领导进行决策、总结工作、制定计划的可靠信息资料。

教学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学校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它是从教学计划的实施到教学质量检查,从课堂教学到实验教学,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到学籍管理,从师资培训到教学设备,从招考新生到新生入学的一系列过程,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又是进行教学活动和教学科研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参考评比。

基本管理制度包括档案立卷归卷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借阅制度、分级管理档案的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制定可以使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循,规范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上的程序和标准,增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缜密性,避免无序化。可以说档案的准确分类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促进学校档案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三、健全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及方法

1、学校档案的收集

学校档案材料是领导正确决策、研究工作、处理重大问题的依据,搞好文件材料收集是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完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直接反映本单位工作实绩的有力证明。学校文件材料收集能否齐全完整,一方面要根据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要求,抓好上级单位发给本校的文件材料的传阅和归档,定期对文件材料进行清理检查,确保材料齐全;另一方面,强化文书管理,抓好学校活动所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使“帐外”材料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有请示没有批复或有批复没有请示等有联系的文件材料,档案人员应及时查询,保证这类文件材料的按时归档,利用复印的机会收集。档案人员在复印文件材料时,对有价值、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当即留下原件,以备日后归档。

2、学校档案的整理

整理工作是档案管理基础工作中的主要环节,要强化档案的整理工作。因此,使“帐外”的材料得到补充,应严格按照统一的规范要求整理,才能达到提高案卷质量的目的。按照文书、教学、学籍、财会、基建、声像六大类和各项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自身规律,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按照学校档案的来源时间、内容和性质等条件保持其历史联系性,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使之保持其系统性,便于学校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方便利用。

3、学校档案的鉴定

档案鉴定工作是档案精练的重要的手段。学校档案鉴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已过保管期限的档案材料的价值进行审查,以区分重点,使学校有价值的重要档案得到重点保护,对已失去价值的档案予以剔除销毁。学校档案鉴定要坚持按内容、作者、时间和需要确定价值的原则,逐卷逐件进行审查,从数量大、种类多、内容复杂的学校档案中确定其不同的保管期限,把不需要保存和保管期限已满的档案予以鉴定销毁。

4、学校档案的保管

档案保管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与克服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不利因素对学校档案的损毁,切实保护学校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不断提高学校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学校档案保管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5、学校档案的统计

要以表册、数字的形式,揭示学校档案与档案工作的有关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利用等情况;认真填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印发的有关统计报表。

6、学校档案的利用

学校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坚持按规章制度办事,注重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做到热情、主动、准确、迅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强化学校档案室的服务功能,努力开发其教育功能,使档案由过去的以藏为主转化为以开发利用为主。健全档案的检索工具,汇编各种能反映学校特色的有较高利用价值的编研材料,利用多媒体辅助档案管理,使管理方法科学化、管理机构高效化、档案工作标准化,不断增强档案室的综合服务功能,让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7、努力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就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设备对档案进行存储、检索、统计分析等,由传统的手工操作过渡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办公自动化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工作中逐步淘汰一些老化的管理手段,逐步增加微机、扫描仪、刻录机等现代设备。这是档案工作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技术、条件保证。

如何搞好管理工作篇7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影响 策略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对我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健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我国企业,这是最直接、最迅速受到其作用影响的,为了应对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财务管理、生产运营变化,我国企业也就必须针对性的做出回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一、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一)对我国社会公众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起到维护、稳定作用

新企业会计准则,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它将“充分披露”作为了新准则中的信息披露原则,这对于维护社会公众与投资者的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前的信息披露准则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各种弊端,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则对其做了全面的调整与修订,对财务报告体系进行了健全与完善,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所有属性做了更加严谨、公平与科学的固定,对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与稳定作用。

(二)对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起到加速与推动作用

不论是科学技术的革命与发展带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张致使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在如今看来这都是未来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想要不断的向前发展,就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中。但受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我国想要真正全面的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中,需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调整和修订上对国际惯例做了充分的研究与借鉴,一方面能够符合我国经济市场发展所需,另一方面也不会与其他相关的国际财会标准产生矛盾,对我国的投资环境起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与提高作用,提升我国在全球的市场经济地位,加速与推动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体系。

(三)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我国上市公司质量

企业会计准则的最根本作用是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秩序,而新企业会计标准的出台,可以在成大程度上增强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对于我国市场投资价值也有着很大的拉动作用。另外,这也能够提升我国市场的吸引力,并焕发出健康、积极的发展活力,可以最大限度对我国市场的资源配置起到科学、合理的优化作用,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四)更加有利于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实施与执行

新准则几乎囊括了所有行业的信息披露与会计处理方面的内容,构建起了一整套具有高度科学性、合理性与操作性的制度体系,这非常有利于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实施与执行。

二、企业应对策略分析

(一)将新会计准则纳入财务报告流程

由于新会计准则采纳了许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新概念和新方法,尤其是公允价值的较广泛应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对新会计准则的这些影响做出恰当的评估,是新旧会计准则切换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做好的重要工作,然后要将新准则的内容纳入财务报告流程。

(二)加强财务管理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力度

只有加强企业财务资金集中化管理,才能确保企业资金使用的风险降低,也能够大幅度提升企业资金的周转率。强化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就需要建立电算化、资金网络平台,对于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透明公开,从而确保每一笔企业财务资金都能够合理使用。在实现资金集中核算中,需要充分的利用资金结算平台,才能够将所使用的资金的效率提高。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当中,集中化的资金管理,不仅能够将资金的流向进行掌控,从而将资金的利用率大幅度的提高,才能够让企业能够在资金运作效果上实行良好的把握,另外,也能够提升资金周转的速度,从而为了企业其余的生产经济提供所需的储备资金,从而有利于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

(三)建立健全财务预算控制体系

在传统模式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大多数都是机械化、静态性的管理模式。而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在财务管理的前、中、后都要进行相应的控制管理,这就是说要求在财务管理前、中、后实行动态式的管理。在预算控制体系的动态管理当中,其一,合理的规划、论证,企业将要实施的各个项目中的各种资源和财务活动,然后再制定出相应的财务分配计划;其二,当计划制定完成后,就需要加强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的控制管理,确保所进行的项目活动能够在财务管理的控制与监督之下进行,从而确保各项生产经营都能够规范化、合理化。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故意危害财务管理的行为或者是恶意干涉的行为,都必须严格的处理;其三,在财务预算的控制当中,事后总结也是最后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我们需要对完成了财务计划的员工或者是部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及精神鼓励,并且强化没能够完成相应计划的个人以及部门,从而提升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财务预算控制体系,是一个动态化的管理体系,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重管理,才能够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2006年初,我国财政部于人民大会堂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更加国际化,与世界主流的相关财会准则保持了一致。作为我国企业,这是最直接、最迅速受到其作用影响的,为了应对新会计准则所带来的财务管理、生产运营变化,我国企业也就必须针对性的做出回应,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国南.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分析.商业文化,2012

如何搞好管理工作篇8

摘要: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经济制改革形势的深化,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了施工管理的内容,同时也使数量、成本与质量的矛盾愈显突出。因此,现代公路建设施工质量管理的内涵比过去更为丰富,它不仅受到思想、技术、组织、经济等方面的制约,并兼有咨询、顾问、参谋、控制的涵义,还涉及到工程法规、行为科学及技术美学等诸多因素。

关键词:施工质量管理 公路工程 质量管理方式 工程质量管理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本文通过工程施工实践,围绕工程质量管理这一课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健,并且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为此,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要在建立公路监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

2.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理、检验和质管组织。(1)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办法和监理合同,独立、公正地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承包(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2)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3)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二、加强质监基础工作

基础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也是为质量管理创造前提条件的最基本的工作。只有重视基础工作,才能坚持做到施工中的“四有”、“五化”,即:有方案、有标准、有制度、有目标;施工规范化、操作规程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制度化、数据科学化,才能确保建设总目标最合理地实现。

1.明确技术标准、强化标准工作。(1)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使其人人目标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现代工程建设要注意技术美学,强调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筹考虑。(3)各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在开工前送交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

2.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计量检测工作的加强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质量检验评定的准确性。为强化检测手段,要求各地、市公路部门和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试验室,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省公路局对各地、市拨发专款配置仪具。

3.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施工。项目建设在开工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及统计表格等发至施工单位,并规定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定期报送各种资料。通过检验测试人员提供的资料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和数据,以便及时分析质量动态,采取应急措施。

4.建立健全责任制。建立和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奖惩制,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三、加强质量控制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对工程质量起着保证作用,其核心是贯彻“预防与把关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其目的是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的目标。影响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主要有设计、材料、施工、检验四个方面,并且要在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事先控制、中间控制和事后控制。当然,其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1.设计质量的控制。对路基、路面、桥涵结构设计的图表、资料文件因未经施工实践,有很多不尽合理及遗漏的地方,这些错误部分往往不易暴露,除开工前通过设计文件会审控制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重大变更应严格按设计变更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2)非重大变更由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会审处理,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授权监理工程师审处。(3)对设计中不详、漏误及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监理工程师可以书面明确解释或补充规定。

2.材料质量的控制。原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求施工单位:一是把好材料采购关;二是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测试鉴定;三是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

3.施工质量的控制。(1)抓好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以防患于未然。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通过定期检查评比,有的放矢地对重点问题进行现场检查、评比和交流,对存在的问题,如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目的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2)对影响质量的要害问题或普遍性问题,要坚持质量第一,以保证工程质量。(3)对虽未发生但根据质量情报信息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要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对检验判断准确性的控制。质量检验属于质量管理中的把关环节,往往会因为检验人员的素质不高及工作中的差误和检测仪具的精度不高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和危害了工程质量。为此,要选用高素质的检验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对仪具要经常校正,以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5.其它因素的控制。民事纠纷、报酬不合理、劳动强度高、劳保条件差、干部作风不深人、施工人员情绪不佳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人为的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些因素不可忽视。因此,领导干部要深人施工现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解决实际问题。监理人员和检验人员也要经常深人施工现场抓好质监工作。

四、严格质盆检验

质量检验是评检施工质量能否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的重要手段,也葫;志着质量好坏的程度,其关键在于做好下面几点。

1.明确质量检脸标准、内客和手段。检验标准包括主要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检验内容主要是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和部件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验,使工程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检验手段是通过仪具测试和试验数据结果反映出来。对技术标准高、工艺较复杂的项目,其检验标准另有设计规定的要求,并经质量监理人员检查后方可签认。

2.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应坚持专职检验和群众自检相结合,日常检验和重点抽验相结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互检和全面检查相结合。专检人员必须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检验。

3.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强调一个“严”字,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更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苛地进行妥善管理。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偏重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的习惯。

上一篇:初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下一篇:中小学补习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