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8 08:02:58

科研创新总结

科研创新总结篇1

[关键词] 病理学;创新性实验;实验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R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4-0141-02

Discussion of discoverable problems and adjusted program in pathology innovative experiment

CHEN Qiongxia1,2 DENG Hao1,2

1.Jiangha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Wuhan 430056, China; 2.Jiangda Pathdogy Institute, Wuhan 430056, China

[Abstract] Cultivating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current medical education concept of change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model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he trend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at pres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eaching, this paper reviewed innovative experiment teaching of our department, and summarized the results.

[Key words] Pathology; Innovative experiment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创新性实验教学是在常规的实验教学基础上,以科学问题为引导、科学研究为载体、开展的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的实验教学活动。创新性实验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之一,通过实验教学过程,力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2006~2008年,我室逐步在传统的病理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了创新性实验教学,按照将创新性实验教学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的思路,我们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安排学习内容,并将创新性实验教学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基本实验,第二阶段是提高型实验,第三阶段是研究创新型实验。创新性实验教学不记学习成绩,不以实验完成情况为评价指标,最后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完成实验。其间完成创新性实验临床医学本科学生共计18人,并由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四篇[2]。本文拟对本室在创新性实验教学中发现影响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过程的问题以及后续的改进工作进行初步的探讨。

1 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本室在2006~2008年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中,本室18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均以自愿的形式参加创新性实验,实验完成率达100%;能对三阶段实验进行总结的学生5人,占27.8%;能针对实验总结、完成学术论文并发表的学生4人,占22.2%。虽然该实验完成情况与该阶段本室制定的教学思路是相符的,但是,实验总结率以及率偏低。总结各教学环节,我们认为可能有以下问题对临床医学专业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实验总结率以及率产生影响。

1.1 教学过程时间长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较多,学习任务量较大,病理学创新性实验从第二学年开始进行,三阶段的教学需2学年完成,其间有大量其它课程开设,第三阶段的教学完成时,学生多处于临床见习及临床实习阶段,研究的总结和论文的完成将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实验的总结及论文的完成产生影响。

1.2 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同

在创新性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经历由新奇到疲倦的学习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决定其学习过程,并对其实验总结及论文完成的情况以及心理诉求产生影响。

1.3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同

教师有无科研项目,指导学生数量、责任心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实验总结及论文完成的情况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 教学思路的调整

根据以上总结的情况,我们在创新性实验教学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的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将教学思路调整为创新性实验教学是常规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鼓励和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3 教学过程的调整

基于教学思路的调整,在本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的帮助和指导下,首先对创新性实验的设立进行了调整,由教师、学生自行开展创新性实验调整,教师在现有科研课题基础上,提出适合于本科生的为期1个月的研究计划,由实验中心专家组进行审批。学生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组成研究小组,每组不超过5名学生;其次,本室对创新性教学过程进行了调整,进一步明确了三个教学阶段的目的,并结合教学目的规定了教学时间以及考核内容。

3.1 基本实验阶段

3.1.1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接触科学研究,了解研究背景并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3.1.2 教学内容 由各小组指导教师组成导师组,以讲座的形式对文献的查找、研究相关理论、研究相关技术理论及操作进行讲授与讨论,并由各研究小组对研究过程进行研讨并分工,指导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综述写作。其中,集中讲授环节1周,指导学生完成综述1个月。

3.1.3 考核内容 教师讲座课件及教案,科研小组学习记录,学生讲座笔记和学生综述。

3.2 提高型实验阶段

3.2.1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了解科学研究的目的和过程。

3.2.2 教学内容 在各小组指导教师指导下,各研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研究计划制定的科学研究,教学时间1个月。

3.2.3 考核内容 教师相关研究记录,科研小组研究记录和学生研究笔记。

3.3 研究创新型实验阶段

3.3.1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总结研究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思维以及科学敏感性,并进一步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有目的地开展科学研究。

3.3.2 教学内容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汇报及讲座的形式,由各小组指导教师组织各个小组创新性实验的总结,讨论实验得失,完成结题报告。第二阶段:由学生根据其研究过程及兴趣提出研究方案,由指导教师及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专家组进行审阅、评估、指导并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研究经费由教学部门及指导老师提供,要求学生完成研究后总结并成文。其中,第一阶段教学时间1周,第二阶段时间1学期~1学年。

3.3.3 考核内容 第一阶段为教师、学生实验报告以及结题报告;第二阶段为教师、学生实验报告以及科研论文。

4 取得的成绩

(1)2009~2010年度我教研室完成创新性实验学生共计18人,其在学校及临床教学点的学习和工作表现获得广泛好评;(2)2009~2010年度根据我教研室创新性实验开展情况,申请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3)2009~2010年度15名参加创新性实验学生均已完成创新性实验第一及第二阶段的学习,第三阶段学习结果有待进一步地观察。

5 讨论

创新性实验是一种探究性学习过程,通过创新性实验,使学生接触科研实际,并在与教师共同完成的科研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客观的科研思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性实验的各个教学环节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到教学设备使用,均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但是如何组织创新性实验、如何对实验过程进行管理并在规范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当前报告较少[3-6]。

本室自2006年以来开始开展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总结和调整,至今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改进。2006~2008年,我们结合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教学形式,主要在加强教学队伍建设、提高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验室的管理与仪器、设备的更新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培训。已初步组成了一支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互通、科研能力强、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教学团队。在教学团队建设的同时,有目的地进行了实验室建设,已初步建成集形态学-分子生物学为一体的分子病理教学平台,并逐步完善了该平台所属实验室管理体制,使实验室的开放能有序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满足了创新性实验教学多样化的需求。

2008年至今,我们在前一步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体会创新性实验的本质,在原有的常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补充和扩展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将个性化学习的理念引入创新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去。并通过明确教学目的、理顺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行为等环节加强教学管理,以保证教学过程合理、有效地进行。规范化的教学过程,在创新性实验的早期能帮助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在相应时间内接触科学研究并亲历科学研究过程,保证学生在该阶段明确自身学习目的及学习诉求并决定自身的学习方向;而在创新性实验后期,在前期的培训基础上,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和经费方面提供了保障。创新性实验教学中该规范化教学过程的实施,将使创新性实验真正做到由验证型向提高型、研究创新型过渡,由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并通过对教师和教学过程的要求,使个性化学习在严谨、求实的教学过程中得以保障。

综上所述,经过五年的实践,我室病理学创新性实验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针对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我们将针对这些调整及其导致的教学效果的变化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苏博,陈胜秋,马飞,等. 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造就适应21世纪高素质人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3(1):13-16.

[2] 邓昊. 病理学创新性实验初步探讨[J]. 考试周刊,2009,3(4):207.

[3] 高治平,胡弼,李波平,等. 浅论开放式医学机能实验教学体系[J]. 医学教育探索,2004,3(4):35-36.

[4] 代红燕,南瑛,田为真,等. 深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3(1):95-96.

[5] 陈洁,周增恒,曾志嵘. 高等医学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医学教育探索,2008,7(2):274-275.

[6] 张晓丽,黄小玲,曹宇东. 创新实验室体系,促进实验教学改革[J]. 医学教育探索,2006,5(6):532-533.

科研创新总结篇2

科研 教学 创新人才

一、引言

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源泉,若没有创新,发展就无从谈起。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他的培养关系到民族发展的未来,是整个社会的任务。在我国,高等院校更是承载着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科研和教学作为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责。所以,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与科研和教学密不可分。

二、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科研和教学作为高等院校的两项基本职责,它们的有机结合多年来一直是高等院校所探讨和研究的重点内容,科研和教学相结合有利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可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可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可促进教材内容的建设,可促进多学科之间深度融合,可促进实验室条件革新;而教育事业的提升又反哺了科研工作。具体表现在: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技术过硬的创新人才,推动了科研工作在更深层面、更广范围内开展。由此可见,科研和教学之间具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协调作用。实践教学作为高等院校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担负着验证已知、探索未知,其本身也是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一种教学理念形式的体现,作为一个重要纽带衔接着理论与实践,科研和实践教学关系密切,科研和教学关系很大程度上反应的是科研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面讨论的热点,虽然在理论方面进行了大量探讨和研究,但是在实际中高校学生创新精神树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取得的效果总是不尽理想,很多学生存在接受知识的能力强,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抽象及数理逻辑推理强,综合运用和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差等情况,终其原因,集中反映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措施不够合理,尤其是科研与实践教学不能够有机、紧密的结合,以至无法形成一个“大家”的环境,供以学生的创新个性的释放和创新精神的培育。所以,如何加强科研和教学相结合,培养“高品质、厚基础、强能力、款适应”的创新人才也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

1.加强创新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需要一支科研和教学能力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需要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创新意识。教学能力是教师自身能力的一种基本体现,但也只能是说作为一名授业、解惑的教师您是优秀的,但是,知识是不断更新的,真正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出色的研究者,教师只有同时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才能体会到本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不断的总结科研成果,用以更新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学生才能紧跟教师的步伐,了解知识的前沿。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才能不断地把在科研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受锻炼、长才智、出成果,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从而借助科研、实验等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实现了从传统型教育到创新型教育的重大突破。因此,培养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意识强、创新水平和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影响着所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2.促进科研与教学相融合

首先,是科研项目教学化。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这两者在时间冲突和能力约束上存在冲突,除了合理安排时间,提升自身能力的常规方法之外,可以在教学中融入科研,即在知识、理论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形式,通过布置科研课题,引导学生在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掌握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和素质也得到锻炼和提高。在实践教学中,可开展短时间、小规模的科研讲座,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兴趣,吸引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通过提升这些学生的科研能力用以带动实践环节中更多的学生,使学生在专业技术基础课学习期间就得到初步的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训练;教师通过平时的教学活动,筛选出能力强,兴趣高的学生担任“科研助理”工作,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从事科研工作的外延工作,如资料查询、整理和翻译,科技调研、总结和论文撰写,通过长时间的接触,有助于提高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热情和熟练程度,教师也可把科研课题中的某些小而简单的模块通过设立“创新项目”的形式审批给学生完成,这一过程以学生为主导,通过教师的指导,完成相关的内容,在项目结题时,每个项目主持人都要进行课题总结,提交项目报告以及相关的论文、设计、专利和支撑材料,要进行汇报答辩,并接受学校组织的专家评审确定等级。

其次,是教学内容科研化。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益频繁,作为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教材内容的更新不能及时反映专业研究的最新进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地、有选择地把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成功的引进课堂教学,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创新意识。通过教学内容的科研化,可以使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理论教学内容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课程教学的科研活力,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中心编著的实践教材在综合性、设计性项目的章节中就反映了新器件介绍和新方法及原理的阐述,每次再版的时候都要加入新的内容,保持教材的更新。

3.建立师生激励机制

全校师生必须都有统一的认识,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始末。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来自校外的一些培养创新人才的激励措施以外,校内也要积极的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和办法。近年,我校教务处每年提供经费组织校、院级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具体有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电工电子实践技能大赛,大学生电气与电子设计竞赛,仿真计算机竞赛,电子制作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技能竞赛,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从统计来看,近年竞赛的种类在增加,通过审批的项目数也在逐年增多,每年的报名的学生人数不但大大增加,而且从比赛结果来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较以前有了大大提升。参加级别更高的比赛(如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和中国机器人等一些国内大赛)而获得好成绩的学生基本都是以前参加过校、院级多种比赛的。所以,学校的这种激励机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这是学校的一个闪光点,也在无形之中在提升了学校在外的形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学校教务处和高教研究所每年都对一些教研教改项目进行了立项支持,对一些重大教育教学成果、、论著出版给予了经费支持和物质奖励,这同样鼓励了教师积极投入到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手段的工作中,鼓励了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比赛,为学校的荣誉而奋斗。

4.建立创新评价体系

完善的创新评价体系的确立有利于公平、公正地进行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采取多种评价形式和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两者之间通过一定合理的比例系数拟合得到最后的总分,一般采取的评价形式有: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一般采取的考核手段有:笔试、口试、设计、操作、总结。该评价体系的确立,要处处体现促进学生开放性个性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在评价时,要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具备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等为综合考评的因素,从而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宽厚的理论基础,使其具备超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

5.开展课外科研创新活动

学校或二级学院应定期邀请一些知名学者来校讲学,提供本校师生和他们之间交流的一个平台,从而开阔了本校师生的学识视野,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和引导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近年来,我校的“五四论坛”和各个二级学院的学术报告厅就举办了多次相关讲座,在师生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取得到不错的效果。

6.建设创新实验室

创新场地可以是专业基础实验室或专业实验室,虽说可以节约资源,但是,由于这些实验室平时有实践课程的安排,所以,我校专门拨款建立了2个电工电子类的创新实验室,配备了办公设备、专业仪器和创新指导教师,通过实际运作,越来越多的优秀学生被吸纳过来。在一些校级比赛中,这些学生的潜能已经出现端倪,相信不久将会在比赛和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不俗的成绩。

四、结语

随着教学研究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科研和教学也将结合得更加紧密,实践教学的分量越发重大,它们将推动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将从中受益,不断地充实、提高着自己。

参考文献:

[1]史为恒.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J].宿州学院学报,2006,21(3):91-92.

[2]郭明辉,王勇.基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0,(3):6-9.

[3]周艳,梁美恋.应用型本科院校科研与教学关系研究[J].世纪桥,2010,(9):104.109.

科研创新总结篇3

关键词:高新区 ;创新驱动;山东省

中图文献号:G322.7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5.02.003

1 引言

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办好国家高新区,发挥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山东省共有九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能够充分发挥出它们在转型升级时期的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山东省国家高新区的创新发展机制的角度,分析影响高新区创新驱动的要素,对山东省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建设创新型省份战略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对部级高新区的评价主要是由我国科技部相关部门开展。自高新区设立以来,科技部以先后于1993、1999、2003和2006年四次制定或修改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更好地反映高新区的创新能力情况,2013年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又重新设计了“国家高新区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了《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报告2013》。

本研究首先运用经济计量法来较为精确地探讨高新区发展的内在驱动机制;然后借鉴指标权重法中已有指标体系的研究结论,通过比较分析,探明影响山东省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以上研究分析地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2 山东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能力评价

2.1 基本情况分析

创新驱动可以理解为利用知识、技术、企业组织制度和商业模式等创新要素,对现有的资本、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有形要素进行新组合,以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改造物质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管理。各种物质要素经过新知识和新发明的介入和组合提高了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内生性增长。

截至目前,山东省共有九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见图1),根据国家火炬中心的统计,2013年山东省国家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2746.5亿元,占全省GDP的23.3%,且已有6家进入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千亿俱乐部”。

图1 山东省九家国家高新区分布图及批准时间

2.2 实证检验

以高新区工业总产值为因变量(Y),并分别以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经费、从业人员和R&D内部经费为自变量(X),计算其定量关系。由于2008年山东省仅有5家国家高新区,即济南、青岛、淄博、潍坊、威海,因此仅将这五家高新区作为分析样本。由于北京中关村受历史及区位原因的影响,其各项指标远远高于全国其他高新区,代表性并不强,因此也不在本部分选取的样本之内。

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分别对科技活动人员等四个因变量对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关联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其对高新区发展的驱动能力影响。

(1)科技活动人员对高新区发展的驱动能力。建立模型及参数均通过检验,科技活动人员与工业总产值存在计量关系,且2008年和2012年均表现为显著的幂函数关系(2008、2012年的具体公式分别为Y=80610X0.715和Y=133700X0.703)。从系数分析,虽然2012年略有下降,两年的系数均在0.7以上1以下,说明科技活动人员对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驱动存在效益递减的情况。

(2)科技活动经费对高新区发展的驱动能力。科技活动经费与工业总产值且2008年和2012年存在计量关系且为较为显著的幂函数关系。从系数分析,虽然2012年略有下降,两年的系数均在0.6以上1以下,说明科技活动经费对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驱动存在效益递减的情况,且效果比科技活动人员略低。

(3)从业人员对高新区发展的驱动能力。从业人员与工业总产值也存在计量关系,且2008年和2012年表现为显著的幂函数关系。从系数分析,虽然2012年比2008年略有降低,但两年的系数都大于1,说明从业人员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效益为递增的。

(4)R&D经费内部支出对高新区发展的驱动能力。R&D经费内部支出与工业总产值2008年和2012年同样均表现为显著的幂函数关系。从系数分析,虽然两年的系数都小于1,且为四个指标中数值最小的,但只有该项指标的系数是提高的。说明R&D经费内部支出对工业总产值的总体贡献效应是递减的,但是其递减效应是趋弱的,也即高新区研发投入的驱动效应在逐步增强,这也符合国家建设高新区的基本定位。

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析如下(表1)。

表1 2008和2012山东省国家高新区发展驱动能力分析(单位百亿元)

(实――工业总产值实际值;目――预测值;差――预测差额)

2008 2012

高新区 科技活动人员 科技活动经费 从业人员 R&D经费内部支出 科技活动人员 科技活动经费 从业人员 R&D经费内部支出

实 目 差 目 差 目 差 目 差 实 目 差 目 差 目 差 目 差

济南 7.8 8.5 -0.7 8.5 -0.7 8.5 -0.7 8.5 -0.7 19.2 19.5 -0.3 19.5 -0.3 19.5 -0.3 19.5 -0.3

青岛 7.2 6.7 0.5 6.7 0.5 6.7 0.5 6.7 0.5 14.8 13.9 0.9 13.9 0.9 13.9 0.9 13.9 0.9

淄博 9.5 6.3 3.3 6.3 3.3 6.3 3.3 6.3 3.3 19.5 13.9 5.6 13.9 5.6 13.9 5.6 13.9 5.6

潍坊 8.5 7.8 0.7 7.8 0.7 7.8 0.7 7.8 0.7 15.0 14.7 0.4 14.7 0.4 14.7 0.4 14.7 0.4

威海 6.9 5.6 1.2 5.6 1.2 5.6 1.2 5.6 1.2 10.9 10.4 0.6 10.4 0.6 10.4 0.6 10.4 0.6

(1)科技活动人员的贡献。除济南高新区外,其他4家高新区实际产值均比目标值高,且济南2012年的差额也比2008年实现了大幅度的收敛,说明科技活动人员的贡献在全国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

(2)科技活动经费的贡献。2008年仅青岛高新区目标值低于实际值,其他均优于实际值;但2012年中,青岛高新区差额虽然有所减少,但潍坊和威海高新区均出现目标值比实际值高的现象,致使山东省大部分高新区均出现差额为负的情况,表明科技活动经费的贡献并未完全发挥,与全国相比,效果并不理想。

(3)从业人员的贡献。2008和2012年仅济南高新区目标值低于实际值,其他均优于实际值,说明山东省高新区从业人员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效益大部分都优于全国水平,表现良好。

(4)R&D经费内部支出的贡献。R&D经费内部支出对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的贡献与全国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2008年及2012年所有高新区实际值都明显低于目标值,且2012年还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该问题比较严重,说明山东省高新区R&D经费内部支出使用效果并不理想,需要深入探讨。

2.3 结论

综上所述,山东省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表现为以下主要特点:

(1)山东省9家国家高新区不管是在集聚发展形成区域增长极,还是在创新能力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势头,基本实现国家设定高新区的定位要求。

(2)通过从业人员数量对高新区发展的驱动能力分析发现,其表现明显优于创新要素的绩效,说明由投资拉动的要素驱动机制仍然是目前高新区发展的有效形式;但通过年度对比发现,该种模式的效应存在逐渐弱化的趋势。且山东省高新区在该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3)创新要素中,科技活动人员与科技活动经费虽然对高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优于R&D经费投入的效应,但是前两个要素都存在效应弱化的趋势,而后者则表现趋强,说明创新性的研发投入作用开始显现。但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山东省高新区在科技活动经费及R&D内部经费支出两个指标上的表现,尤其是在R&D经费内部支出上的表现,明显不如全国平均水平,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并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切实的对策建议。

3 山东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检验结果分析表明,从科技活动人员、从业人员、科研活动经费、R&D研发投入内部支出几个因素看,山东省国家高新区尚未进入真正的创新驱动阶段。具体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3.1 创新经费投入不足

研发经费投入是支撑创新驱动战略的核心要素。从以上分析看,山东省研发经费对高新区发展的驱动效应并不太理想。图2展示了山东省、中关村、苏州及全国高新区研发经费投入与科技活动经费占高新区总收入的比重,从中可见,山东省仅济南、青岛、威海等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它高新区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图2 2012年山东省高新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由于有关高新区的研究数据欠缺,对此问题目前试从省级层面解释,可归结为投资结构方面和投资方式两大方面。结构上研发经费过于依赖企业资金,财政投向对企业的研发资助相对不足;而方式上则表现为市场机制的导向作用发挥不足,科技资源的放大效应也不够,同时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偏弱。另外山东省财政投向企业的R&D活动的经费大部分投向了大型企业,而大量的资金投入并未确保山东省大型工业企业研发实力在全国的优势地位,而对中小微企业产生投入挤占,造成了其较弱的技术创新能力。

3.2 高端人才比较匮乏

由图3可知,山东省仅济南、青岛、淄博等传统的高等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市高新区人才结构比较高外,其它都不是很理想,甚至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限于数据难以获得,本课题仍然从省级层面来解释山东省与其它省份形成差距的具体原因。

图3 2012年山东省高新区人才层次

从山东省层面来分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制约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依然短缺。目前,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创新链条不长、高端产品比重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从调研情况看,促进产业转型、实现结构优化,关键在于破除人才瓶颈制约,实现人才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2)研发人员结构不合理亟待关注。一是大部分高层次研发人员流向高校及科研院所,真正流向企业的数量仍然不足。二是基础研究人员比例过低,制约了山东省科技创新活动的可持续性。

3.3 山东省全社会创新活力相对不足

全社会创新活力涉及到一种创新文化或者创新氛围,这是影响区域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本部分将从全省角度分析制约山东省全省会创新活力的主要因素,并在其中也分析高新区的部分具体情况。

(1)体制机制仍是主要限制因素。目前科技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制约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已有的涉及到科技经费使用与管理、人才流动管理、成果评价、国有资产处置以及成果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已与当前的现实发展状况不相适应,致使全社会创新及成果转化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在当前改革的大背景下,该局面亟需改变。二是适应现代创新特征的政策体系仍不完善。比如缺乏公众参与的创新社会政策以及鼓励协同创新的合作网络计划等。三是相关政策落实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如山东省出台的“山东科技十六条”在多方面已做出政策突破,但受多方面原因限制,仍有部分条款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2)创新意识仍需提高。专利数量及质量一般代表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创新活力及实力。根据《2013年全国专利实力状况报告》的分析,2013年山东省专利综合实力指数排全国第7位,而专利创造指数仅排第16位,属于全国第二梯队。这与山东省全社会创新意识仍然不强有较强的关系。据统计,2012年全省有R&D活动的单位占比仅为9.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个百分点,也比苏、浙、粤三省分别低15.6、17.3和5.4个百分点,比重仅居全国第23位。

(3)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及研发能力尚待进一步加强。图4是山东省9家国家高新区专利申请、授权情况与中关村和苏州工业园的对比情况,由图可见,山东省高新区与其它两个高新区存在巨大差距,这也正是山东省整体创新意识不强的主要表现之一。

图4 2012年山东省高新区与中关村、苏州工业园知识产权情况对比

4 对策建议

按照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要求,深化高新区机构体制改革,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山东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步伐。认真学习中关村、武汉、上海张江等高新区的成功经验,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示范区域,科学规划,研究制定适合山东省高新区实际的政策举措,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使山东省尽快进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行列。

4.1 加大高新区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力度

结合山东省高新区成果转化现状,由政府部门牵头组织探索成果分配机制改革,研究湖北省“科技十条”探索经验。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探索改革应用型科技成果管理机制,改变既往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机制,适当加大研发团队对于成果的所有权和处置权,研究加大成果转化收益率明确的提升力度。

4.2 鼓励高新区内企业加大创新力度

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等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发挥好山东省国家高新区集聚创新要素的领头羊作用。继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

4.3 加强创新团队和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平台、人才、项目”三位一体发展,以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和省“泰山学者”工程,培养引进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完善人才激励和保障制度。从市场准入、要素供应、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

4.4 建立政府R&D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及优化投入结构与方式

增加R&D投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管委会年度工作考核指标和领导干部政绩考察内容,保证政府投入稳定持续增长。此外还要继续创新投入方式,发挥好财政投入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创新活动;支持高新区内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一体、产业创新链条完备、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加强引导企业有序开展研发活动; 加大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快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加快构建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等。

参考文献:

[1] 欧光军,孙骞,刘思云等. 基于DEA分析的国家高新区发展对策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13,(2):30-34.

[2] 陈益升,欧阳资力,陆容安. 国家高新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研管理,1996,(11):1-7.

[3] 闫国庆,孙琪,陈超等.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8,(4):141-148.

[4] 于慧萍. 国家高新区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14,(17):31-36.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Shandong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

BAI Quanmin,DING Hua

(Shando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Institute, Jinan 250014)

Abstract: Around the province state-level high-tech zone innovation drive mechanism, personnel fro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the activ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and Angle of internal funds and the mechanism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R&D, in our province national high-tech zone innovation driving ability is evaluated, and the innovation driving influence factors are analyzed, on this basis, presents the ability to promote high-tech drive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科研创新总结篇4

论文摘要: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教师,要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位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对地方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将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同时,政府及地方高校还应从相关政策、激励和培养制度等方面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一、地方高校的界定

地方高校是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形成的集合概念。我国通常根据高校的隶属关系将高校划分为部委属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潘懋元先生曾提出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文化科学中心;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的资金主要来源。[1]因此,可以把地方高校界定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或由省辖市(地、州)管理的,担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少量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应用学科为骨干的,主要面向地方(包括省、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的高校,不仅具有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基本职能,同时由于其办学性质和地域差别,往往具有特殊的办学特征。在办学经费上,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民间投资,地方高校也就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针对地方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责任,其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也都具有地方经济的特色。因此,地方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地方科技创新系统的主力军。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一)地方高校科技人员状况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精英型教育的任务;地方高校作为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因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的任务。[2]就从事科技创新人员数量来看,地方高校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人员与部委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占绝大多数,只有小部分人员从事科研创新工作。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高等院校786所,其中地方高校696所,占高校总数的88.5%,其教学与科研人员人数占全国高校的69.1%,其中研究与发展人员和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占全国总数的62%和54.2%。同时,在科研人员组成结构上,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均达到了50%以上,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均达到了70%以上,而地方高校副教授以上职务人员只占40.2%,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只占65.5%。可见地方高校在科研人员的技术层次上与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相比,其拥有的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的比例较少。

(二)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主要是指其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以科学知识生产为目标,对科研活动所必需的主要人员、实验技术装备、图书情报系统、科学劳动结构等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建立起效率较高的科研活动系统,采用新的科研方法、开辟新的学科领域、获得具有突破性成果的过程。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则是使得这一创新过程获得实现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主体创新意识、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科研活动产出能力和科学知识流动能力。[3]高校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科研活动产出能力上,科研活动的产出主要包括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等。

地方高校由于政策制度、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办学经费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就地方高校科研产出来看,根据《2008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占全国高校总量88.5%的地方高校承担研究与发展项目129364项,占全国总量的56.4%;拥有获奖成果2728项,占全国总数的54.5%;342713篇,占全国总数的56.1%;拥有专利授权5429项,占全国总数的38.5%。由于地方高校肩负着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消除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历史重任,而科技创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源泉,因此,地方高校教师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地方需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三、增强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正确选择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1.多学科组织研究团队进行科技创新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日益呈现出“大量分化,高度综合,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并向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延伸。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科研活动呈现出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特点。[4]跨学科进行科技创新,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研究内容上,依托本学科的创新点,进行跨学科、跨分支学科、同一学科内部各个研究方向等多方位的交叉和渗透。在研究方法上,既要有递进式的交叉和渗透研究,又要在多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空间进行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拓展,从而提升科研的层次,拓展科研新的领域,形成新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特色。在合作范围上,不应局限于本院系内的合作,还应积极寻求其他学科院系甚至于其他高校的合作研究。地方高校教师在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合作中,不仅能加深自身专业知识还可以拓宽知识范围有助于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2.主动与中小企业产学结合

在地方科技创新系统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地方高校和科研机构是重要的创新源。我国除了少数大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外,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都很弱。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同中小企业的联系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弥补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地方高校教师在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应成为中小企业加强科技创新的指导者,积极主动根据企业需求在传统企业改造和新技术引进、推广、吸收、提高方面与中小企业合作攻关。在企业建设上为企业的制度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与服务,承担一部分的企业培训和指导,将现代企业制度导入到中小企业中。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和中小企业的产学结合促进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将知识创新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3.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要求高校为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更迫切的需要地方高校为地方科技需求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学科建设上,高校必须找准在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和本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优势学科与地方科技需求对接,才能保证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并且应根据地方产业发展特点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学科:针对当地支柱产业发展重点学科;针对当地新兴产业发展新兴学科;针对当地社会进步发展人文学科,实现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二)努力创造提高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条件

1.地方政府搭台,促进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

地方政府在产学结合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桥梁作用。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与政府对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关系密切,地方发展往往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作为突破口,培育拥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这就需要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产学协调发展最有效的途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进行牵线搭桥寻求需要科技成果的企业,使学校的科研成果能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所以,地方政府应建立产学相结合的互动性产业化服务平台,以地方产业情况为背景,将企业的资金与高校科研人才结合起来共建研发机构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

2.政府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形成激励政策

科研奖励是对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者创造能力的承认,是衡量科技人才对社会贡献大小的标志。政府制定各项对教师创造的科技成果进行激励的政策,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迅速发展,促进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给予优秀科技成果和突出贡献者以各种形式、各种渠道的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激励科技人才对社会做出更大程度上的贡献,有利于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地方政府应出台一套完整科学的激励政策,对学术带头人和骨干,要真正实行专业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加大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力度,鼓励教师多作贡献,强化激励机制。

3.地方高校建立青年教师科技创新的培养和激励制度

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占到了一半以上,他们承担绝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教学和科技创新实践工作。[5]他们虽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实际工作经验的缺乏和专业知识不够深入和广泛,其能力离科技创新工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为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机会和平台。而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是青年教师获得实际经验、深入学习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再者,地方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投入一般是倾向于教学方面,科技创新更多是被看成青年教师的个人行为,被看成是教学工作以外的副业。地方高校也基本没有形成提升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但是要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不能忽视占有绝大多数的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进行二线研究,建立青年教师二线研究的激励机制,对青年教师的科技成果进行奖励。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索[A].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C].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33

[2]叶芃.地方高校定位导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10

[3]江文丽.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3):147

[4]崔钢.一般地方高校科研定位原则[J].中国高教研究,2005(8):89

科研创新总结篇5

关键词:本科;科研创新;生命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39-03

本科教育作为多层次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是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加强培养本科生的基本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我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综合型大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1]。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我校正在积极创建“综合性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逐渐把研究型教学理念与科研实践融入本科教育的各个环节。生命科学是飞速发展的科学领域,由于该领域科学研究的进展迅速,使得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从事生命科学科研、应用和教育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从事生命科学领域高等教育的教师,如何在自己的教学科研领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激励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卓有成效地培养人才,是值得不断地探索的课题。

一、建立学术导师,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科研的启蒙与培养来自于具有一定学术造诣、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的指导。早在2002年,随着北京大学在本科生中全面实行导师制的率先推开,一些高校也纷纷开始了在本科生中建立导师制的探索。本科生导师制是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老师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教育活动方式,是融教学与学生培养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新模式[2]。作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我校早在2005年在学校相关院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由各业务素质好又热心学生工作的专业导师(硕导和博导)负责各专业本科生的指导。我校本科生导师的主要职责包括引导学习、指导研究、传导方法、引导发展、开导思想、疏导心理等,在多年的实践中,导师制发挥着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为适应高校创新科研人才的培养,近年来我校正在探索由广义上的本科生导师向学术型导师转型的探索,建立本科生的学术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学术与科研创新的引导与指导。学术型导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本科生日常学习管理中不断为学生渗透科研精神与创新精神,可以通过以下举措切实有效开展工作:结合学院每年聘请大量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学术报告,有效组织本科生积极听取报告;有计划组织参观、介绍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科研成果;介绍本院优秀的教师科研团体与研究方向;有效组织学术带头人、教授等不定期地为本科生开展学术讲座,介绍学科进展与前沿,对学生感兴趣的科研领域及时与相关领域教师沟通并推荐进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通过不断完善与探索,使得导师制度在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将科研与创新的理念渗透入课程教学

本科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学生知识积累为基础,课程学习是本科的主要学习内容,课程学习包括课堂理论学习与实验室基本技能学习。引导学生创造性应用知识、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地将科研与创新的理念渗透入课程教学中。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以论文形式进行研讨学习。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出现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研究型教学首先必须创新教学内容,虽然本科教学重点是经典知识和传统技术的学习,但仅仅这样将远不能顺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如何创新教学内容呢?我们的做法是处理好教学内容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适当引入学科前沿知识,结合我校教师的研究课题,提出当前的一些研究进展,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课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研讨学习。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提出一些尚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或研究热点启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研究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积极鼓励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

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手段,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研究性大学教学法的基本原则[3]。同时科研实践是理论、技术与实际应用相连接的纽带。开展科研实践训练,是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的重要内容,能有效促进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4]。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科研实践,可以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求知欲、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生命科学的科研特性,使得科研实践在生命科学类本科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拥有国家动物学重点实验室、分子医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生物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重点实验室,具有完善、先进的仪器、设备平台与人力资源优势,为我院本科生科研活动奠定了实验技术平台。多年来学校积极支持本科生的科研活动,为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构建了很好的平台,本科生可以自由组合2~4人的团队申请江苏省和学校大学生创新项目(StudentResearch Training,SRT),平均资助金额2000~3000元/项[5]。然而,学生的项目选题必须得到教师的积极鼓励与支持,因为大多数项目的实施需要在科研实验室中完成。同时也需要教师在上课期间积极宣传本学院教师的研究方向与研究动态,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与从事研究老师的交流,真正融入到学校学院的学术氛围中。多年来我们一直积极鼓励本科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科研实践,让学生参与小型科研的设计、实施与总结,时间长至二年,短至四五个月。短时间的科研实践主要通过本科生参与研究生科研活动进行;一年以上的科研实践主要是本科生自主申请省级或校级科研创新项目进行。由于教师的热情鼓励与宣传,每年有大批的本科生参与到科研项目的工作中。

四、认真指导学生的科研选题与申报

科研训练的首要工作是选题。多年来我们指导了多届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的选题申报。如何结合学生兴趣选取符合学生当前水平的课题进行创新训练呢?教师在指导时,首先要对本课题的训练所达到的预期效果做到心中有数,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现阶段已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选取有一定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科研课题。申报时教师无须包办代替,完全让学生自主积极参与团队的组建与分工、文献的阅读、方案的设计、申报书的撰写等具体环节,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主体,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加强学生科研创新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研究激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科研训练项目。通过指导学生的选题与申报过程,也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科研创新的主动性、信心与团结协作能力,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地获得项目资助参与后续的科研训练。

五、保障学生科研项目实施

如果没有精心的指导,本科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后通常是手足无措,很难开展研究工作。作为导师,应该合理安排,建立保障本科生科研项目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了如下举措:(1)加强本科生的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吸纳本科生参与每周一次的研究生文献交流活动,并让本科生参与读书报告的交流;(2)选取优秀的研究生直接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践,研究生负责指导本科生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仪器的规范使用、实验实施的指导等工作;(3)定期交流研究进展与实验心得,指导解决科研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并对学生取得的进展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在科研训练过程中,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4)教师对本科生科研的经费上的支持。尽管学校对本科生申请的科研创新项目有一定经费资助,然而对于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研究,也只是杯水车薪,大量的研究经费还是需要指导教师承担才能保障研究课题的顺利进行。通过这些措施,让本科生对研究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并能真正融入实验室研究氛围中,学习到研究技术,并且与研究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及时总结科研活动的实践成效

本科生参与的科研项目训练需要提交结题报告,需要教师认真指导学生完成报告的总结与写作。对研究结果的总结也是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按规范的格式、规范的语言进行写作;要指导学生应用图形软件等处理实验结果、详细地描述研究结果、合理地讨论研究结果。同时,对研究结果要及时整理成研究,既肯定了学生的辛勤付出,又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将极大地强化学生的科研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多年来,我们指导的本科生在《中国抗生素杂志》、《药物生物技术》、《生物技术通讯》、《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Peptides》、《Protein Expr Purif》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并且这些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习后,都顺利进入重点高校或中科院研究所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继续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

总之,科学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应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无论是参与学术导师的工作,还是日常教学与科研工作,都应在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并提升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创新精神与科研实践能力,为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不断培养高质量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2012-03-19.

[2]胡诗红.本科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18-119.

[3]施芝元,薛成龙.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践的理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9,(1):63-67.

[4]曹建,王海欣,朱若珊,卢晓东.以本科生科研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大学的个案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3,(21):16-19.

[5]汪育文,褚惠萍,曹祥荣,路遥,王伟.拔尖创新型人才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析—以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国家理科基地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2,(4):35-39.

基金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J1103507,J1210025)

科研创新总结篇6

关键词 农业 科技 创新

1 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 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 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 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2.3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 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 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 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 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 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 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 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2 刘涛等.关于建设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4(4)

科研创新总结篇7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2刘涛等.关于建设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科学与管理,2004(4)

科研创新总结篇8

问:目前,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严重变化,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而现阶段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突出表现在缺乏自主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这种局面如不尽快改变,将直接影响我国工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时,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有待于完善和提升。实践表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是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问:该如何解决目前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所面临的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高等教育,重视发挥高校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总书记在北大建校110周年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高校在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具有人才、学科、实验条件等科研资源集聚优势的高校,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义不容辞。

目前,企业有技术突破的需要。市场也有这个需求,但是企业往往缺乏技术。学校有人才、有科研条件,但是无法判断所从事的项目研究是否是市场真正的需要,有时还存在茫然,不知该研究什么。怎样把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转化成高等院校的研究课题,怎样把三方的需求通过有效的途径结合起来,是一个需要积极探索的重大的研究课题。

建立产学研联盟,加强产学研联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改造,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问:何谓产学研联盟?

早在1992年5月,国务院生产办、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针对我国科研和生产脱节,决定在全国组织实施“产学研结合开发工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明确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简单地说,产学研联盟就是由国家、企业、高校或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稳定的研发团队,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难题和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带动企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构建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是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和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创新着力点放在企业发展的需求上,放在产业进步的需求上。要重视产学研联合过程中知识产权的创造、分享、利用,形成有效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使技术成果进入产业链,最终形成产业竞争力。

问:促进产学研联盟发挥实效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根据哈工大等国内一流大学产学研开展的成功实例和先进经验,促使产学研发挥实效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引导3个落实――资金、人才、项目。以大型企业所属部委或地方政府为重要引导力量,积极面向市场导向,以企业为技术创新活动主体,高校为技术探索和依托发挥主体,将资金、人才、项目落实到位,以充分发挥国家需求和市场牵引的力度、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创新思想活跃、研发手段先进的突出优点。

建立3个平台――技术集成平台、配套实施平台、成果转化平台。资金、人才、项目必须落实到建立在企业和高校之间的运行平台上,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突出的资金筹措、配套实施和市场牵引的能力和优势,才能促进高端研发人员在企业和高校间的流动,从而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双赢局面。进而促使企业逐步建立“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障3个结合――科技和需求结合、技术和资本结合、人员和项目结合。资金、人才、项目落实到企业和高校建立的3个平台上,其目的就是通过先进的运行机制,使各参与方提供的技术、项目、资本、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使得建立在政府、产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形成合理、有效的技术产业化链条,并保证各方得到相应所需的回报。科技和需求、技术和资本、人员和项目的充分结合是产学研战略联盟开展技术创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需要的最为根本的环境。

实现上述三方面的结合,需要科技工业创新体系的支持,这种支持是建立在政府、产业、大学、研究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形成合理、有效的技术产业化链条的基础上的。这个链条,过去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断裂,或者缺乏保障措施和持续发展,总会有失败或低效。因此,要将这个创新体系,对原有的科研体制加以突破、创新,将这个链条上流动的技术、项目、资本、人员,合理配置和优化,建立创新的技术产业化体系,解决政、产、学、研、金、介之间利益分配和持续发展问题,让技术和资本托起区域创新体系,并转化为生产力,为区域产业结构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发展动力。

问:学校在建立产学研联盟的探索中,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尝试?

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无不在其发展历程中密切结合国家目标,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哈工大作为工业与信息化部所属的高等学校,有义务、有责任发挥自身的特点。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快速发展需求,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行业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突破、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等方面做出贡献,在推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进程中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这也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的直接体现。

多年来,哈工大的科研工作在长期服务国防和航天领域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国防”、“航天”和“工程”特色,同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彰显了哈工大的科研实力。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立的16个重大专项中,密切联系专项组织实施的各国家部委,针对不同的专项内容组织了大量论证和和建议工作,已参加和承担了11个重大专项的研究工作。近年来,我校在推进产学研战略创新联盟方面,紧密围绕国家需求以及国家对行业或产业的顶层设计,紧密结合行业或产业的战略需求研究,紧密对接行业骨干企业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建立了多项产学研战略联盟,包括与中国神华集团签订的煤炭利用产学研战略联盟、与一汽、宝钢等建立的汽车轻量化产业技术联盟、与中海油签订的海洋石油工程校企战略联盟、与广东省签订的无铅电子制造技术省部

产学研联盟、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签订的航天技术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并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利用哈工大多年来服务航天的优势,为了推进我国航天领域技术创新、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中国航天科技、科工集团与哈工大签订了全面合作产学研战略联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哈工大建立了联合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每年提供1000万元研究经费,围绕航天领域前瞻性、共性和核心技术研发,提升航天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问:哈工大在建立产学研联盟的实际工作中走在了前面,对于今后此项工作的发展方向,您有怎样的看法?

要继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目前,产学研合作有多种模式,如以承担重大技术产业化专项的模式进行核心技术攻关,以组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的模式推进技术产业化,以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企业的模式转移技术和以大学科技园和孵化器为载体推进产学研合作模式。

但是,我们认为: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政产学研合作的最有效的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体现国家意志和目标,使企业能够对大学或科研院所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进行持续投入,也使科研活动更贴近于市场需求,缩短产品化周期,同时还能够为企业储备技术和人才。

由政府牵头,在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大力在高校中建设联盟企业与大学的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全力调动高校和企业资源,促进3个落实:资金、人才、项目,以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创新思想活跃,研发手段先进的突出优点。

同时,在企业中建立具有突出的成果转化,技术集成和配套实施能力的技术转化平台,发挥企业突出的资金筹措、配套实施和市场牵引的能力和优势。为企业建立生产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创新体系,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必将促进高端研发人员在企业和高校问的流动,从而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双赢局面。

要做好这些工作,就要在企业和高校内部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创新机制,为科技和需求结合,技术和资本结合,人员和项目结合建立先进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链接:产学研联盟模式的新探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技术创新中心成立

2008年11月2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技术创新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哈工大科学园隆重举行。

该中心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高校合作的首家联合技术创新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每年向“中心”投入1000万元研发经费,首批连续5年,主要用于支持开展航天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和影响深远的新技术研究,支持学校科研成果向航天领域的转移和应用研究,将具有市场和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再开发和转移。学校将充分发挥高校在知识创新、人力资源、实验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支持和保障中心各项科研活动的开展。

为更好贯彻张德江副总理关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有更大作为,要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发挥更大作用,要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贡献更大力量,要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的讲话精神;以及工业信息化部李毅中部长“要引导和支持高校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建设,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的具体要求,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对航天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充分发挥高校在航天技术创新领域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和构建校企之间开放、融合、高效、务实、共赢的新型合作模式,进~步增强产学研结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已有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共同组建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并以此为平台就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树权主持仪式。他代表全校师生对参加“联合技术创新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联合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在部属高校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开展校企合作,有效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的成功实践。”联合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黑龙江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共同签订了合作协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娄勤俭副部长,黑龙江省孙尧副省长,马兴瑞总经理,王树国校长共同为联合技术创新中心揭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雷凡培宣布了中心机构构成情况。该中心由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等机构组成。马兴瑞总经理任理事长,王树国校长任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李锋总工程师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哈工大杜善义院士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联合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由王树国校长担任,副主任由韩杰才副校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究发展部部长刘强担任。

仪式上,王树国校长、马兴瑞总经理、孙尧副省长、娄勤俭副部长分别发表讲话。

王树国校长在仪式上致辞。他说,“我们一直在思考: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从何而来?如何建立适应中国发展的产学研模式?如何在企业与高校之间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新的机制和体制?该中心的成立,使企业、市场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和学校的科技、学科、人才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成立联合技术创新中心这样一个合作实体,不失为解决我国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果全国的企业、高校都能运用这样的方式,把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科技资源有效利用到中国创新实践当中,再过若干年,假以时日,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在世界范围得到突显。”他相信该中心的成立将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产学研结合的新风。

马兴瑞在讲话中说:“哈工大是国家‘985’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一直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的办学理念,与中国航天系统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合作关系,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大批人才支持,通过国防‘973’‘863’等航天项目的牵引,在前沿技术探索和应用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尤其是哈工大已经研制和成功发射了两颗小卫星,为中国航天研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有力推动了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了使中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完成好富国强军的目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全面建立了航天工业新体系,其中一项重要的目标就是建立开放的创新平台,提升创新能力。按照这样的思路,决定与哈工大共同创建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实现企业与高校的有机结合,在新的平台上开展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同致力于航天事业发展。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哈工大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将进一步推进中国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探索。我们有决心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黑龙江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密切合作,相互支持,携手奋进,将中心建成一流的技术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中国航天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孙尧在讲话指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能够主动与哈工大合作,对高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给予牵引,是对哈工大的一种莫大的支持和信任,也是对黑龙江省的支持。黑龙江省政府将不辜负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信任,将大力支持哈工大办好这个中心。在中心发展过程中,通过在某些领域的深入合作,实现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跨越式发展。黑龙江省政府将在中心发展过程中,带动有关单位与航天领域深入合作,通过该中心的建设,探索出产学研合作的新思路,实现重点大学与重点企业的全方位合作,为国家强盛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电子税务管理范文 下一篇:初中教育辅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