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模式范文

时间:2023-11-21 08:13:01

技术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模式篇1

关键词:技术创新;扩散模式;吉利;沃尔沃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85-02

一、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按照企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知识产权转让的方式分为:内部扩散、合资扩散、转让扩散。

技术创新的内部扩散是指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进行扩散。能实现内部扩散的往往是大型的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它们有许多家分厂、分公司或子公司,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扩散,没有发生知识产权的企业间转让,只是扩大了知识产权的使用范围。

合资扩散是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来扩散创新技术。采用这种方式一般是为了分散独家经营风险,或因受资源和条件限制而无法建立独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合资扩散,往往是把创新成果折合成股份与其他公司分享。

转让扩散是指在创新的技术上向第三者再次转让。在扩散过程中,知识产权均发生了转移。技术转让可以分为单纯出售软件的许可证方式及伴随商品与设备等硬件出售的技术转让方式。

二、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介绍

始于1924年的沃尔沃汽车以优异的质量和性能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安全系统和能源方面,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相比前者在技术方面的独到创新和悠久历史,吉利汽车于1997年才开始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在2010年收购沃尔沃之时拥有20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和15万台变速箱的生产能力。由于起步较晚和技术方面的欠缺,吉利汽车一般占据着汽车市场低端位置。为了拓展其产品到中高端市场,吉利汽车强烈渴望品牌和技术升级。

2010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成功将北欧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纳入旗下,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对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来说,收购沃尔沃不仅能够使自身在品牌方面得以提升,向中级、高级轿车领域进发,获取高额利润,而且还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的方式,实现自身的技术升级。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100%拥有沃尔沃品牌和沃尔沃所有的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的知识产权,接近60万辆产能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以及2 000多个全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和重要的供应商体系。而沃尔沃通过此次收购能摆脱深陷金融危机以来的市场萎缩,加快其自身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战略布局。

三、结合案例分析创新技术的扩散

1.安全技术的扩散

沃尔沃汽车被誉为全球最安全和绿色的汽车。就安全性而言,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沃尔沃拥有全球最先进汽车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在新技术的研发方面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通过内部间的创新技术扩散,吉利将有可能使用沃尔沃领先的安全技术于吉利汽车旗下的三个品牌(帝豪、全球鹰、英伦)。技术的内部扩散使吉利汽车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掌握汽车安全技术方面最前沿的科技,提升其产品质量和制造工艺,减少研发成本,增强品牌影响力。

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安全中心之一,拥有世界上唯一的可移动车道,从2000年建立之初到现在,这座世界顶级的安全中心共进行了近3 000次实体碰撞试验,使得沃尔沃能够制造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并不断引领汽车安全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对产品不断的开发和测试,沃尔沃汽车积累了成熟技术。也正是因为吉利借鉴了沃尔沃的安全基因,在最近新推出的车型中吉利汽车的碰撞测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吉利汽车旗下总共有5款汽车的碰撞测试取得C-NCAP碰撞测试5星的成绩。特别是在2012年,欧洲新车安全评价组织的官方网站上了吉利帝豪EC7(GEELY EMGRAND EC7)取得安全评价4星的成绩。吉利汽车这次所取得的成绩改变了自主品牌汽车在安全性方面长期遭受质疑的历史。可以说,这个结果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安全技术领域己具备了冲刺世界最高水平的能力和实力,吉利帝豪也由此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最安全的汽车。

2.新能源环保技术的扩散

新能源势头已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减少和科技的进步,新能源和环保技术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特别是最近几年,各大汽车厂商均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开发。沃尔沃有超过十五年做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的历史。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为了保持沃尔沃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豪华和高端的印象,创新技术将会被以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合资的形式以合资扩散的模式进行。

在2012年,经历两年多的整合和合作之后,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在上海签署技术合作协议:沃尔沃汽车将向吉利汽车转让技术,双方将联合开发小排量、高性能、绿色环保系列发动机和环保型的小型车平台,以及电动车、插入式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汽车总成系统技术。

据吉利汽车规划显示,吉利汽车在山西晋中建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2014正式投入生产。而这一基地的建立也证明了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技术共享为吉利和沃尔沃提供的规模经济的效应,让创新技术扩散更为有利地进行。根据国家要求,2015年国内汽车达到低碳排放标准,那么最终受益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吉利和沃尔沃。

3.内部扩散和合资扩散的选择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中,只有少数创新技术采用的是内部扩散,而大部分的创新技术都是采用的以更高成本的合资技术扩散模式。其原因如下:

(1)维持沃尔沃品牌的高端化和满足市场的细分要求。沃尔沃汽车以安全和绿色被全世界汽车消费者所认可。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沃尔沃汽车出现大幅亏损,但是就其自身在安全技术和环保技术而言,沃尔沃汽车在世界汽车行业中还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自身拥有诸多世界领先的技术,而吉利作为中国本土的民营汽车制造商,虽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在汽车制造方面与前者还存在着很多的差距。在技术扩散的层面,若是单纯的全部采用创新技术内部扩散的方式将沃尔沃的先进技术转移到吉利汽车中,相对低端的吉利汽车将会对高端的沃尔沃汽车产生同质化的影响,淡化沃尔沃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一贯树立的高端形象,降低沃尔沃的“豪车血统”。最终可能导致沃尔沃汽车复兴之路的严重阻碍。

(2)减少因整合带来的损失。在先前的历史中,不乏很多的汽车厂商的并购案例,无论是宝马并购罗孚,还是奔驰并购克莱斯勒,上汽并购韩国双龙,可以说都是因并购的整合和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失败。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依然将吉利和沃尔沃按相对独立的角色进行运作,不仅可以减少或避免企业文化的冲突,为深层次的合作带来缓冲,而且在技术的研发上,有利于减低整合过程中带来的损失,保证创新技术研发不会受双方的过多干预,即最大限度地发挥沃尔沃在创新技术研发方面的独立优势。

四、对汽车行业的启示

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 000万辆,据估计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将突破2 400万辆,毫无疑问,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一直被视为中国汽车业的三大软肋,要突破外国汽车强国的围剿,技术创新成为了自主汽车品牌追赶和超过国外同行的惟一之路。除了加大自身创新型技术的研发之外,中国汽车厂商应该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内部扩散、合资扩散、转让扩散等模式来获得先进的技术。

1.通过收购来实现技术创新的扩散,双方都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共赢

对收购方来说,技术的扩散使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先进的技术,降低了其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对被收购方来说,技术的更广泛运用,提高了其新技术研发的收益率,从而有利于其自身在技术领域的优势和自身的可持续经营。当然,对于技术扩散的方式,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加以选择和实施,既要考虑到技术扩散的成本因素,也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在技术转移时对自身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的影响。

2.扩大国际知名度

通过技术创新扩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扩大国际知名度,提升在国际和在本土的竞争力,应该是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动力。毕竟我国汽车行业在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上还远远不如国际发达国家,我国汽车行业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核心技术水平,确保汽车生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最终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

3.合理选择创新技术扩散方式

创新技术的扩散方式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不同的扩散模式。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扩散模式,各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有效扩散模式。既要考虑技术扩散的成本,也应该考虑技术扩散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以及是否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佳彬,吴婷.当前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行性研究――基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12):75-77.

[2] 孙丽娟.浅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整合问题――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1,(22):27.

技术创新模式篇2

[关键词] 高新技术技术创新模式

一、引言

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将面临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是企业的技术能力,因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

通过归纳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综合各类划分标准,并根据现阶段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创新模式,本文将技术创新模式概括为三类: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这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三种典型的技术创新模式。

1.自主创新模式

(1)自主创新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自主创新模式的含义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产生技术突破,在此基础上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

(2)自主创新模式的特点

①核心技术是企业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发而获得的;②自主创新目标具有率先性,技术成果具有独占性;③知识和能力的支持是创新成功的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

2.自主创新模式的优缺点

(1)自主创新模式的优点;①获得技术垄断地位;②形成市场优势;③形成创新集群和簇射现象;④优先积累技术和管理经验;⑤形成生产和销售方面的竞争优势。

(2)自主创新模式的缺点

自主创新的缺点,主要表现在风险高、成本高且成功率较低。

三、模仿创新模式

1.模仿创新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1)模仿创新模式的含义。模仿创新,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自主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汲取自主创新者的经验和教训,引进或破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创新形式。

(2)模仿创新模式的特点。

①模仿与跟随。最大限度地吸取自主创新者的经验和教训;②创新活动的针对性。投人一定力量,对率先者的技术进一步开发;③特色的形成。在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形成自己的特色。

2.模仿创新模式的优缺点

(1)模仿创新模式的优点

①充分利用后发优势;②运用差异化策略获得竞争优势;③通过技术组合获得竞争优势。

(2)模仿创新模式的缺点

模仿创新的主要缺点是它的被动性,在技术积累方面难以进行长远的规划。市场定位经常性的变换也不利于营销渠道的巩固和发展。

四、合作创新模式

1.合作创新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1)合作创新模式的含义。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创新战略。

(2)合作创新的特点

①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创新活动可以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②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使得创新更容易成功,且取得良好的效益;③合作内容多样,既可以资金、人才、成果形式合作(如产、学研合作),也可以资金入股形式合作(如:私营技术密集型企业),还可以技术供方利用中介形式和技术需方进行合作等等。

2.合作创新的优缺点

(1)合作创新的优点。合作创新通过联盟首先使创新要素优化组合,优势互补,提高创新效益,最终使合作各方共同获益。其次,合作创新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减少资源装置和浪费。再次,合作创新还可以发挥相互学习效应,降低创新成本的风险,缩短创新时间。

(2)合作创新的缺点。合作创新的运行过程中也有诸多困难。由于这种创新主体利益的多元化,使合作各方会为创新后续风险的承担和利益分配而纠纷不止。

(3)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模式。

如果企业有很强的资金支持、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可以选择进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对领先者较为适用的发展模式,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最高境界,是企业成为技术领先者和市场领袖的根本标志。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大都采用这一模式。

模仿创新要求企业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持续开展紧跟学科前沿的科学研究, 并具有快速创新能力。这类企业并不是技术上的弱者,而往往是技术上的强者同时是市场上的智者。

五、小结

技术创新模式篇3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格局;纺织工业;产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New Model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lated Changes under New Business Pattern

Abstract: Currently, both the business pattern and the patter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ve entered into a new era, and meanwhile, big data technology is restructuring business model and people’s behavior in an open, equal and public-participated way. Under such background, technology-driven and demanddriven have become an impetus that complements each other rather than favors one more than the other for developing new products, and new model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lated changes under new business pattern deserve more atten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textile enterprises to learn and adopt new model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ep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of these new models and find the best and adaptable path of innovation.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usiness pattern; product development; textile industry

技术创新是提高纺织产业社会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撑,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化解行业发展困难的工作全局中处于核心位置。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研范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科技创新的焦点,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科技、国家科技和学院科技三足鼎立、协同发展,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呈现出全球化竞争与加速流动的趋势。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推动下,世界商业和制造业也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涌现出新的发展潮流。

1 技术创新面临的新形势

1.1 知业社会到来

回看人类的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社会在地表层面上开发了自然的物理世界;工业社会进而从地下到太空对物理世界进行了深度开发;“知业革命”就是利用自然矿藏之外的信息与智力“矿藏”,进行第三次“人工世界”的大开发,进而回头更加深度地开发第一和第二的物理与心理世界,实现 3 个世界的和谐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社会的特征是地表资源的大开发,工业社会的特征是地下资源矿藏的大开发,而知业社会的特征是信息和智力的大开发,以重视和利用矿藏的方式,重视和利用数据。

1.2 商业3.0时代到来

大工业代表了商业1.0时代,PC主导的信息革命是商业2.0时代,移动互联网席卷下,人们将进入商业3.0时代,移动互联网将重构传统产业,必将带来一场深刻的商业变革。简言之,工业化是1.0时代,工业化+信息化是2.0时代,工业化+信息化+移动化是3.0时代。商业3.0时代将会呈现如下鲜明的趋势:线上线下融为一体,产业链上所有的要素都将重新组合;用户将真正释放,产品概念将再次定义;移动互联网重构一切,3 年公司可能超越30年公司;金融、零售、本地生活服务等将率先发生革命性变革。

1.3 工业4.0时代即将开启

工业1.0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2.0形成了生产线生产的阶段,开创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工业3.0的标志是电子工程和信息技术充实到工业过程之中,实现了生产的最优化。工业4.0将通过网络技术来决定生产制造过程,实现实时自动化管理。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WIFI、数据采集(RFID、一维和二维条码)、GPS/GIS、智能手机/智能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汇,制造业正在进入智慧互联新时代。

1.4 “再工业化”推动全球制造业格局重组

目前,发达国家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占据显著优势。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主要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重点是对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随着推动新工业革命先导技术的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期,高成本国家通过更灵活、更经济的新制造装备生产更具个性化、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未来在制造领域的实力对比将重新向发达国家倾斜。而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产出方面追赶发达国家的速度将较此前显著放慢。这会影响到全球产业的地域布局,进而导致全球产业格局出现大重组。1.5 大数据时代正在来临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根据IDC监测,全球数据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意味着人类在最近两年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之前产生的全部数据量。大数据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在于对于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找到背后的规律。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价值密度低(Value)是“大数据”的显著特征。大数据为商业3.0时代带来新的特征:商业体系互联网化;新商业要素从“资本、劳动力”扩展到数据;新商业模式以数据分享与驱动手段,实现柔性化制造、个性化营销和社会化物流,从B2C到C2B、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客制化;产业格局从“大企业+小企业”发展到“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经济形态从“大规模、标准化、低成本”发展到“大范围、个性化、高价值”。

1.6 大互联(Web3.0)时代到来

Web1.0是门户时代,Web2.0是搜索/社交时代。Web3.0典型特点是多对多交互,不仅包括人与人,还包括人机交互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由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开端,在真正的物联网时代将盛行。一开始仅仅是大互联时代的初期,真正的3.0时代一定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生活时代,实现了“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思维指引下的新商业文明时代。

2 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同时也是时尚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为很多工业部门提供重要材料支撑。但纺织工业发展面对的挑战也是不可回避且亟需破解的,这也亟需改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并进行创新模式的转变。

2.1 拥抱互联网思维

人类社会每次经历的大飞跃,最关键的并不是物质催化,甚至不是技术催化,而本质是思维工具的迭代。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至今,已有研究者较为系统地提出九大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以专业的视角全方位剖析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涉及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组织转型、文化变革等企业经营价值链条的各个方面。

用户思维是对市场、消费者的理解,法则有三:得粉丝者得天下;兜售参与感;用户体验至上。简约思维是对产品规划、设计的理解,法则有二:专注,少即是多;简约即是美。极致思维是对产品/服务、用户体验的理解,法则有二:打造用户尖叫的产品;服务即是营销。迭代思维是对创新流程的理解,法则有二:小处着眼,微创新;精益创业,迅速迭代。流量思维是对经营模式的理解,法则有二: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社会化思维是对关系链、传播链的理解,法则有二:利用社会化媒体,口碑营销;利用社会化网络,众包协作。大数据思维是对企业资产、竞争力的理解,法则有二:数据资产成为关键竞争力;用户不是一类人,而是每个人。平台思维是对商业模式、组织形态的理解,法则有三: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善用现有平台;把企业打造成员工的平台。跨界思维是对产业边界、产业链的理解,法则有二:携“用户”以令诸侯;用互联网思维,颠覆式创新。

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向互联网思维转变得越早,受益也将越多,不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将在新一波浪潮中失去竞争优势。

2.2 做好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

从本质上讲,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是不同类型的创造性活动,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体现着不同的价值,需要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支持政策。科学以探索发现为核心,主要是发现、探索研究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科学发现,特别是纯科学的原始性创新突破,也就是纯基础研究。技术以发明革新为核心,着重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应用研究。工程着重解决“做出了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开发试验。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将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区别和联系,比作为水、鱼和鱼市场之间的关系。

科学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理论,是论文、著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公有的知识”,评价以学术水平为主要价值导向,注重国际同行评价;技术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专利、图纸、配方、诀窍等,在一定时间内是“私有的知识”,评价更多地参考专利数量和质量;工程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物质产品、物质设施,一般来说是“属于”某个特定的“主体”的,评价更多地参考工程实体的质量和水平,技术和工程都注重应用部门、用户和市场评价。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应增进认知、分类管理、统筹推进,确定科学、技术与工程在创新活动中的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促进技术、工程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发挥技术创新在支撑当前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企业应做好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需要解决 3 个突出问题:一是在理念上理清科学、技术、工程的概念与作用;二是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但也只能根据自身的技术储备、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己所能及的创新活动;三是在科技项目方面,应解决创新链各环节相互脱节、各自为战、无序发展的问题。

2.3 寻求需求导向与技术驱动的平衡

企业在开发产品的时以需求为导向,还是以技术为驱动,多年来业内对此话题争论不已。需求导向策略就是跟着市场走,从产品体系、结构、布局、品种、数量、品质、价格、服务等方面满足不同层次、维度的需求,例如吸湿排汗的服装可以满足运动员等特定人群的需求。技术驱动策略就是跟着技术走,能创造新的消费领域和消费市场,甚至推动产业革新及消费趋势变革。例如,海尔推出的洗土豆的洗衣机就是这样的案例。

可见,二者同样重要,只不过在消费品制造业,多数企业的口号均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因此,需求导向成为形式上的主流。然而,对于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来说可以创造需求,其实际效果应该甚至超出需求导向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优秀的公司满足需求,伟大的公司创造需求,从优秀到伟大的过程就是需求导向加技术驱动协调发展、灵活变化的过程,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彼即此的事情。

同时也要看到,先进技术只有培育出有效市场需求之后,才能成为真正实用的技术。最适宜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但一定是市场最需要的技术。技术可以创造需求,但并不能盲目发展技术,特别是可能被市场束之高阁的技术,而是注重技术创新定位的重要性,即与市场需求的契合与平衡。

2.4 引入“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纺织技术创新,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源创新”、“流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为当前和未来提供多方面的技术保障。

“源创新”挖掘新型市场,运用技术为消费者创造新的需求、引导新的消费方式、创造新的市场。例如,现有技术可以将老年人的脉搏、呼吸频次等生理指标的测量技术附着在服装上,并通过手机通讯,将老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理信号实时显示给家属,可在超限时自动报警。源创新就是技术驱动型的创新,是利用需求为消费者创造新技术。

“流创新”需持续保持。流创新在原有生产体系中挖潜改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稳定质量、创造产品的差异化来迎合细分市场的需求的措施。此类技术创新会连续性地增加价值,但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飞跃和升级,其带来的优势都不能持久,要维持竞争优势,需要持续进行“流创新”。

“集成创新”促产业速升级。集成创新运用已有技术特别是外专业的技术,通过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分析,针对某一特定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功能创新、性能组合互补,创造出新的商品和市场需求。从超出纺织行业的范围找出成熟技术,并与纺织原有技术相结合,将是在短期内实现创新的有效方法,也是快速推动纺织经济升级的有效手段。

“原始创新”要大力支持。原始创新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其往往是在基础理论和高技术方面有独到的发现或发明,具有科学创新层面上的意义。中国纺织产业在原创性研究方面与国际差距尚大,建设纺织强国需要大量的原始创新来支撑,而原创性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2.5 完善企业内部创新体系

信息技术为企业竞争战略提供了必要条件:移动互联网带来人的高度协同;物联网也会带来物的高度协同;银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兴未艾。互联网将人联网、物联网、金联网三网合一,进入信息化普惠工业企业、制造业的时代。

在新产业格局下,企业应完善内部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信息资源收集、跟踪研究;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创新奖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科研项目申报与执行;企业技术资质申请与管理等。在完备的体系保障下,进而打造企业强大的设计力、技术力和管理力。

3 下一步的技术创新方向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核心之一。目前,全行业已形成共识:科技强国是纺织强国建设的首要战略目标,科技贡献是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与质量取决于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与程度,以智能技术提升劳动生产力、突破纤维资源瓶颈、节能减排和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强化基础研究、技术向生产环节之外的消费环节延伸,是科技创新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均衡性、包容性问题。

3.1 提升劳动生产率是首要问题

劳动生产率提升是纺织工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先进制造业转型的首要目标,智能技术的应用是重要标志。新型纺纱、织造、印染、针织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以高效、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的应用作为标志。在线监控、数字化设计、RFID射频识别等信息化技术在化纤、棉纺、印染、服装和家纺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推动纺织工业劳动生产力的提升。

3.2 突破纤维资源瓶颈是根本任务

保障纤维原料供给是产业安全有序发展的根本。纤维材料产业已确立重点推进差别化纤维、高技术纤维、生物质纤维技术及其产业化,即一方面解决量大面广的纤维资源,另一方面是高技术纤维的开发与产业化。如提升化学纤维差别化率的在线添加技术、连续聚合技术、纳米改性技术、原液着色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PTT、PLA、PHA等生物质合成纤维等关键技术突破,仿棉纤维的研发等。碳纤维、芳纶、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亚胺、连续玄武岩等纤维基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些代表纺织工业技术水平的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进程有待加快。

3.3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存续保障

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高是纺织工业赢得社会和政策认同、获取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重要保障。节能降耗减排技术在全行业获得广泛推广应用具有战略意义,包括无PVA环保浆料、膜技术处理废旧聚酯瓶片清洗废水回用技术、粘胶行业废水废气的治理和回收技术、印染行业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技术、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废水分质分流及处理回用技术、太阳能板集热系统、空压机热能回收技术等。

3.4 基础研究软硬兼顾是必要手段

支撑产业发展的纺织基础研究需要软硬兼顾。以产业需求、消费需求和技术变革为牵引,及时融入新技术的元素,才能有效支撑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矛盾的化解。特别是软技术,如标准的完善、技术导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流行趋势研究、供应链管理技术、物流技术等。

3.5 创造需求、引导需求是更高目标

纺织行业亟需引发新的、更高层次消费需求的纺织技术。以数字化和绿色化为主线,纺织服装产业与IT产业、时尚产业的交叉融合,注定要在引领新的生活方式、营销方式方面做出表率。如人体工学技术(三维测量和试穿技术)、设计和裁剪技术、体现健康和功能性理念的智能可穿戴技术等。

参考文献

[1] 白春礼.当今世界科技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J].中国科技产业,2013(7):12.

[2] 王飞跃.“数据矿藏”对于“知业革命”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6-19.

[3] 万建民.商业3.0时代[J].中国企业家,2014(13):3.

[4] 张茉楠.全球制造业变局 中国如何突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08-11.

[5] 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6] 白春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靠什么支撑?[N].光明日报,2014-

05-15.

[7] 施楣梧.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首要推动力[J].纺织服装周刊,

技术创新模式篇4

[关键词] 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8-12-3

Research 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of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model

Lu Yang Cai xiaoh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Zho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llabora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enterprise measures and policy measuresofindustrial innovation with collaborativetechnology andbusiness model ofindustri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measures and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随着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逐渐减弱,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产业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的过程,创新是产业演进的根本驱动力,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规律。面对日益推进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经济社会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具有独创性和差异化的产业创新。

1 产业创新需要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共同推动

产业创新是产业成长的原动力。产业创新在一定形式上表现为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新产业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新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应用,即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价值实现过程;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创新,即指企业重新组合企业内各种生产要素的行为,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企业创新可以直接引起新产业的形成,或者引起产业创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新产业的形成。因此,产业创新需要企业通过发掘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以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主的协同创新,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收益。

传统的创新以技术创新为主,技术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是产业创新的基本前提,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起前瞻性和带动性作用。但是,随着竞争环境的日趋复杂,单纯的技术创新已经无法形成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产业创新实现的保障[1],它通过对客户的了解,更好地将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以此获取收益。产业创新需要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并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协同整合,发挥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效应,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得创新收益,进而实现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图1 产业创新形成机理示意图

如图1所示,单个企业通过不间断地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中心的协同创新行为,不断发掘市场需求,通过新产品或新服务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业,或者使原有产业实现高效率和高收益,进而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在国家意志的引导下,区域内产业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金融机构在内的中介机构和政府通过不断的合作,促进技术、知识、资金等方面的流动,这一层面上的协同创新促使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各创新主体的发展,如此的良性循环下,当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和产业主体层面的协同创新将打破地域的限制,最终实现产业创新。

2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运行

2.1 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前提与基础

技术进步是除资本、劳动两类生产要素之外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而技术进步的获取途径是技术创新、技术模仿和技术扩散,也正是因为模仿、扩散,才能使科学技术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党的十报告指出,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由此,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基石。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不断改善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创造更多的需求和更低的价格,从而减少成本和消耗,使企业更有竞争优势。而企业也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协同创新才能保证其产品满足市场需要,不断提高效益。此外,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特征使其具有增长效应,即技术创新可以使产出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提高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潜在增长率[3]。再者,技术创新可以增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国家技术创新实力,转变传统产业落后的发展方式,甚至促进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推动整个产业结构乃至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与优化升级。技术创新不仅引导了商业未来发展趋势,还驱动了当前商业形态的根基与模式创新。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技术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产业创新。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联动,技术创新才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产业创新的实现,加快工业化进程。

2.2 商业模式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实现保障

商业模式是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市场逻辑基础,是企业从客户角度出发,准确判断利润区所在,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战略定位,以满足客户需求并获取利润而建立起来的商业系统结构[4]。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对其价值创造逻辑的重新塑造,通过重新定位现有产品与服务或重新确定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方式来获取价值。商业模式创新以价值链为基础,通过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不断细分,寻求增值的空间。

产业创新的实现根本在于技术创新,但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技术创新时,就需要利用商业模式创新来转变发展思路与发展模式,利用商业模式创新缓解技术创新的时滞并为技术创新营造更多时间。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多体现在商业模式的竞争上。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不易被模仿和复制的,它可以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企业将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服务推向市场,实现经济价值,或者在竞争中不断调整发展思路,积极融入价值链的高利润环节,形成具有优势的核心业务,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壮大。商业模式创新是改变现行的模式,设计出全新的模式来满足市场上未被满足的、新的或潜在的客户需求。当然,商业模式创新并不一定都是颠覆性的,也可以是将现有的商业模式略作改进的创新行为。由于商业模式具有效用递减的特性,因而商业模式需要适时做出调整,即要求企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可以被看作将技术潜能转化为经济价值过程的桥梁,把新技术、新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之一,也是新时期产业创新的实现保障[5]。而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创新的根本前提,因此,产业创新的实现必须要依靠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

3 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实施对策

3.1 实现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的企业对策

对于企业来说,实现产业协同创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努力营造协同创新的学习氛围和企业文化。一个注重整体协同创新的企业,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善于在变化中学习的企业,也会在学习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因而,企业需努力营造这样的企业文化,构建公平竞争的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协同创新。企业要想转型成为一个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就要完善与优化企业内部制度,包括奖惩制度、考核制度、招聘及培训制度等,在企业内外形成注重协同创新的风气,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机构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知识共享,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的市场应用,更加注重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将现有技术创新成功推向市场,并积极与区域内科研院校在内的中介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获得更多资源,共享收益。二是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企业参与研发、生产、销售这一价值链的整个环节,是创新活动最重要的能动主体。实现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企业应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通过研发投入,组建研发机构进行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求的创新开发活动,积极参与国家推进的科技创新发展计划以及各类产学研技术攻关项目,并通过积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把握市场动向和客户需求。通过一系列的协同创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价值链体系的关键节点。三是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人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人为本是当今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激发和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创造性活动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和谐有序、朝气蓬勃的创新氛围。调动员工的创新活力,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与创新相关的培训,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帮助员工获得创新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并指导员工形成正确的创新观。此外,企业领导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敏感性,积极引导企业向协同创新的方向发展。

3.2 实现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的政府对策

3.2.1 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在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更贴近企业,想企业所想,为企业解决问题,真正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3.2.2 运用经济手段激发企业创新动力。要激发产业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政府就要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首先,对创新企业给予退税或减税,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对于技术创新转化应用并成功投入市场取得收益的创新企业进行表扬和宣传,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以技术与商业模式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活动。其次,创新投融资模式,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并注重对创新的投入倾斜,利用信贷优惠、国家采购、专项资金支持等手段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再次,加大对区域内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转变企业发展方式,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鼓励与其相关联的其他企业加入到协同创新中来,最终建成区域内产业创新的标杆。最后,通过人事改革、福利倾斜、创业基金等鼓励人才向企业流动和自主创业,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激励有思想有行动力的人才通过创新行为获得更多的价值和认可。

3.2.3 制定创新的专利保护制度。创新成果往往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出现,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专利保护制度,保护专利获得者在一定时期内享有获得垄断利润的权利。在专利保护的垄断期过后,鼓励企业将其进行自由流动和付费使用,这不仅能使企业获得额外收益,更能推进技术创新的推广和应用,促进技术进步。为此,政府应当制订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动态的专利保护制度,并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既能够保护专利获得者的权利,又能够使专利成果投入生产实践,既可激活企业的创新活力,又能使创新产出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3.2.4 建立与完善协同创新平台。创新资源在一定区域内是有限的,这限制了区域内协同创新的速度和成效。因此,需要政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发展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的创新主体,并鼓励区域内外的创新主体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共享技术、知识、信息、政策等资源,从而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更大的区域内促进官、产、学、研、金的结合,鼓励区域内企业、科研院校、中介结构与政府合作,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共同开发、共享收益的形式,从互补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中获取组织协同的效应,提升区域协同创新的效率与效果,更大程度的发挥区域协同创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并通过扩展和延伸协同创新平台,吸收和学习更多优秀的创新成果,更好地实现协同的产业创新。

参考文献:

[1] 孙爱娟、郭振.基于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机结合视角提升产业竞争力研究[J].商业经济,2014(6):1-2.

[2] 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0):74-78.

[3] 阳双梅、孙锐.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J].科学学研究,2013(10):1572-1580.

[4] 李志强、赵卫军.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10):117-124.

技术创新模式篇5

摘要: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的内涵及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论证了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关键词:技术创新;吸收能力;网络能力;开放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0-0059-05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city under the New Model of Open Innovation

NI Ziyin1, 2, LIU Qiang1

(1.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a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is basis, it focuses on researching the element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twork capacity. And then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twork capacity are critical capacity factors of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Eventually it proposed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the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bsorptive capacity; network capacity; open innovation

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知识扩散、技术外溢程度高以及风险投资兴起等外因和企业为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资源共享、降低风险以及国际化战略需求等内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封闭创新模式逐渐显现出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学术界和企业界正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创新模式。

2003年,Henry Chesbrough教授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开创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核心理念就是“不再把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局限在企业内部,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同样可以,也应该被纳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所用”[1]。即企业应该综合利用内外部的创新资源,以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

近年来,开放式创新概念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并成为管理和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外部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在大多数研究成果中,其共同点是以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理念为基础,把外部创新能力纳入成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但是,他们的研究或过于偏重外部创新能力要素,或过于偏重内部创新能力要素,没有能够很好地平衡企业内外部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要素进行了重新界定。首先,一般情况下,企业是通过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外部关系网络,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由此可见,网络能力应该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决定性能力。然而,企业建立了有效的外部关系网络还不够,它本身还需具备很强的吸收能力,这是因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能否有效地识别、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资源的决定性能力。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拟将外部创新关键能力界定为网络能力,内部创新关键能力中再增加一个吸收能力作为关键能力要素。

1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1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纵观以往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众多国内外学者基于各自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

D L Barton认为:管理系统、技术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人和企业价值观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Burgelman和M A Maidigue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系列特征之和,包括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可利用资源及分配、结构和文化条件、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以及战略管理能力等[3];Lary E Westphal认为: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获取信息与技术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4]。

国内,许庆瑞、魏江、傅家骥等人是对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魏江和许庆瑞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为实现技术创新,以工艺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系统整合功能[5];傅家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能力的核心,并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创新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创新倾向、制造能力、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和营销能力构成的[6]。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各位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构成要素的分类也有所不同。D L Barton基于技术创新资源要素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关的资源要素决定的,指出了知识管理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强调人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但该定义的整合性还有待完善;Burgelman和M A Maidigue基于企业战略的视角,指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强调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但该定义较狭义,未能全面考虑到制度、环境和竞争等的影响;Lary E Westphal基于能力本体论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系列与技术创新相关能力的综合,但该定义过于抽象笼统;许庆瑞和魏江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被分成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有很多,若只是简单地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产品和工艺两项创新能力,其准确性和合理性还有待商榷。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划分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若干能力要素构成的复合型能力系统。本文对以往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界定研究进行总结,得出技术创新能力是由创新投入能力、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构成的。

1.2开放式技术创新理论

200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enry Chesbrough首次提出开放创新模式,它是一种与传统的封闭创新模式完全相反的理念。Chesbrough对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且给出了开放式技术创新的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开放式技术创新最大的特点是企业的创意不只产生于企业内部,企业外部同样可以给企业带来同等重要的创意[7]。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的边界具有可渗透性,信息可以透过企业边界在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进行自由交换,即外部的创意可以透过企业的边界流入到企业内部,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等把自己的技术转移到企业外部。Chesbrough指出:开放创新模式的本质就是重视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这意味着企业应该有效地利用外部的互补性资源,并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以进行技术创新。

由图1可知:开放创新模式是一种与封闭创新模式相反的模式,它的本质是重视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强调的是企业对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应适当地打开自己的组织边界,积极主动地与外部组织多交流合作,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的互补性创新资源以实现技术创新。

2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吸收能力的概念最早是由Cohen和Levinthal在1989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吸收能力包含了知识搜索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8]。2002年,Zahra和George 在Cohen和Levinthal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了其他学者的观点,从企业动态能力视角出发,认为吸收能力是一种包含了知识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能力的动态能力[9],并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在该模型中,吸收能力又可以被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前者强调知识的获取和消化能力,后者强调知识的转化和利用能力。二者对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相互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吸收能力是如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呢?一些学者指出:吸收能力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有着调节作用。Escribano、Fosfuri和Tribo(2005)认为吸收能力可以影响企业发现、辨别外部知识溢出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10]。首先,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越强,就越能发现组织外部知识溢出的存在,一个吸收能力强的企业,甚至可以通过反向工程等手段推出竞争对手新产品中的知识;其次,吸收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外部知识溢出中辨别和确定有用信息的能力,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发现和辨别知识溢出中的互补性知识,从而能更有效地利用外部知识,并与内部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最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因此,在同等存量的知识溢出中,吸收能力水平越高的组织,越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效应被称作“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Griliches(1998)也曾指出企业的外部知识不像自然的矿藏,一直停留在原地待人开发,它是一种复杂交织的信息流,对企业来说,在某一时间点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对企业是有用的。不仅如此,外部知识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因此,企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获得、消化、转化和利用有效的外部知识。由上可知,企业的动机和知识溢出源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企业也很难有效地利用外部的溢出知识。所以,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外部溢出性知识的关键能力要素,这充分反映了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远不止体现在间接作用上,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直接作用上。如图2所示。在Zahra和George提出的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中,企业利用自身的潜在吸收能力在内部(比如组织危机)和外部(制度转变)驱动因素的推动下,主动获取和吸收外部知识源,例如通过与外部组织合作研发、知识共享等主动地获取外部互补性资源,而不再是被动地等待外部的溢出性知识。然后,企业利用具体吸收能力对组织内外部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流程,有效地转化和利用整合后的知识,以产生新知识并最终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该模型还指出企业先验知识的存量决定了自身吸收能力的强弱,即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增加能提高吸收能力。此外,模型在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结果之间,引入了收益独占机制作为调节变量,并指出在强的收益独占机制下,关系网络外的其他竞争者必须花费更高的模仿成本,因此,吸收能力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

吴隆增(2008)指出:企业自身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的基础,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能够掌握环境和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同时也就能更有效地辨别和吸收对组织有用的知识,对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11];Cokeburn和Henderson(1998)证明了企业自身吸收能力会影响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例如在制药企业的研发生产中,吸收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研发的效率。很多其他学者也都通过不同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着正向促进作用。

由上可知,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另外,研究发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企业利用自身的吸收能力获得外部互补性知识,增加了企业内部的知识存量,从而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最终提高了技术创新绩效。反过来,技术创新绩效会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反馈,反馈回来的信息又将成为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一部分,而知识存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吸收能力,故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吸收能力。这就是说,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着一种螺旋上升的关系。即随着企业创新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的吸收能力会越来越强,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随之不断被提高,二者相互促进,每一次循环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Hakansson在1987年最早提出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他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不同的企业在处理自身外部网络关系的效果和技巧上有所差异,即有些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处理得非常糟糕,但有些企业却处理得十分内行,并由此提出了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网络能力是由企业处理单个关系的能力和改善自身网络位置的能力这两方面构成的[12]。类似的,Gulati(1999)认为:企业为了应对当前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外部环境,不得不积极寻求与外部的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中介组织等合作,这些合作关系的强弱将影响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13]。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发展与管理这些合作关系,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具备构建和管理自身与外部组织之间这种合作关系的能力,即网络能力。任胜钢、孙丽萍(2010)认为:网络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发现和辨别外部网络机会与价值,构建和管理各种不同的网络关系,去获得资源和信息的动态能力,进一步可以被划分为网络构建能力、网络愿景能力、关系组合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14]。

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处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要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实现对关系网络中互补资源的整合和转化,进而提升技术创新的绩效,这依赖于自身是否具备有效的关系网络。也就是说,企业依赖自身的网络能力,通过构建对自己有利的关系网络,以促进技术创新。本文从结构和关系两个维度选择网络位置和网络联系强度以衡量企业外部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而提出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如图3所示。

企业网络联系强度是指企业与外部关系网络中的其他主体(例如顾客、供应商、政府机构、竞争对手以及大学科研机构等)间联系的密切程度、频繁程度、诚实互信程度。一般情况下,网络联系强度越高,企业与关系网络中其他主体之间的联系就越密切,彼此之间就会更了解,合作会更紧密,知识共享程度也就越高,企业因此更容易获得外部的互补性知识资源,尤其是一些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Uzzi(1997)对纽约服装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自身外部网络联系强度高的企业更容易取得关系网络中其他组织的信任,从而更容易获得外部的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对加快信息处理有着直接影响,新知识与组织内部知识进一步融合,可以放大组织现有的技术创新资源效应[15]。此外,强联系还有助于企业之间建立信任,从而有效地控制机会主义行为,使得网络中的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更容易进行交换,这对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强联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企业网络位置是指企业在网络中占据战略位置的重要程度,一般用网络中心度来表示,具体用网络中心位置和结构洞位置来衡量。网络中心位置反映的是企业离网络中央位置的远近程度,网络中心位置靠近网络中央的企业就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处在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有以下优势:①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可以利用位置优势拥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源;②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因位置优势更容易接近其他企业的关键资源,参与整个网络战略决策的程度更高。相比网络中心位置强调企业自身的直接联系特性,结构洞位置则更强调企业的间接联系特性。根据Burt的结构洞理论,网络中很多节点之间往往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他们可以通过一个共同的节点,从而建立联系,就称这个中间节点占据了一个结构洞[16]。结构洞位置是指企业拥有结构洞的数量,企业拥有的结构洞数量越多,企业在网络中就占据着越有利的位置。因为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借助焦点企业所占据的结构洞建立联系,这样焦点企业就通过协调其他组织之间的交易行为,控制着信息与知识资源流动,从中获得信息利益与控制利益。综上,网络位置的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由上文可知: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与网络位置影响着技术创新绩效,在网络的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网络能力的差异往往会带来企业外部网络结构特征的不同,那么,企业网络能力是如何决定关系网络的以上两个结构特征呢?

在网络愿景能力较强时,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可能的战略机会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就比较强,这有利于促成企业与现有合作伙伴之间在新领域中继续合作,增加了合作的时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情感,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当网络构建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较强时,企业更擅于协调和控制自己所处的关系网络,特别是优化和协调各种二元关系,不容易被抱怨或投诉,继续被合作伙伴认可,从而提高了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网络联系强度;当关系组合能力较强时,企业优化和协调多元关系的能力很强,这有利于企业解决网络中其他伙伴间的冲突问题,从而避免了网络中多元合作关系的对立,提高了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

在网络愿景能力和网络构建能力较强时,企业能够较早发现有利的网络机会,并从整个网络的角度对企业进行战略定位,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关系网络,就成为关系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处于中心位置。当关系管理能力和关系组合能力较强时,企业可以对自身所处的关系网络中的二元关系和多元关系进行有效地改善和发展,这有利于企业得到合作伙伴的认可,建立和维持与供应商、顾客、科研机构等组织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网络影响力,从而提高自己在网络中的地位。因此,企业网络能力对自身的网络位置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即企业的网络能力越强,自身的网络位置中心度就越高。

4结论

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从理论上分析论述了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网络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起着关键性作用,具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作用。另外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螺旋上升的关系,即吸收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而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吸收能力,二者相互促进,每一次循环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利用自身的网络能力,通过影响网络联系强度与网络位置等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3)进一步研究建议。其一,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并没有进一步做相关的实证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搜集相关的数据,对上述结论再进行验证;其二,本文对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是分别研究的,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把二者结合在一起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参考文献:

[1]Henry Chesbroug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2]D L Barton. Core Capability & Core Rigidities[J].Journa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1992(13):56-61.

[3]Robert A. Burgelman.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M]. New York: McGraw-Hill Irwin Press, 1996.

[4]Fransman M, King K.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Third World[M].Macmillan,1984.163-279.

[5]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7]Henry Chesbrough.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W M Cohen, D A Levinthal.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7):569-596.

[9]S Zahra G. George.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7(2):185-203.

[10]Escribano, Fosfuri, Tribo. Managing External Knowledge Flow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J]. Research Policy,2009,38(1):96-105.

[11]吴隆增.吸收能力对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影响——珠三角地区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135-138.

[12]Hakansson H. No Business is an Island: The Network Concept of Business Strateg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89(5):187-200.

[13]Gulati R. Where do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Come from?[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9,104(5):1439-1493.

[14]任胜钢,孙丽萍.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度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1):69-80.

[15]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 42 (1):37-69.

技术创新模式篇6

[关键词] 创新模式;关键共性技术;基础共性技术;一般共性技术

共性技术第一次被明确定义是在1988年美国ATP(先进技术计划)上:一种有可能应用到大范围的产品或工艺中的概念、部件、或工艺、或科学现象的深入调查。在这个定义中,共性技术及其与之相对应的“专有技术”是就它所服务的范围来说的[1]。

产业共性技术不是直接面向市场的技术,但却经常是跨产业部门的重要技术,为多项其他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多用户所用,规模效应明显。对于今天逐步走向自主创新的中国,产业共性技术对促进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突出的意义[2]。

1 产业共性技术分类创新模式研究

1.1 产业共性技术分类

目前,产业共性技术的主要分类依据为产业共性技术涉及的层次角度、技术重要性、公益性尺度、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共性技术确认的时间次序(如表1所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马名杰[3]从产业共性技术的重要性角度将其分类为关键共性技术、基础性共性技术和一般共性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技术,这类技术影响面最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明显。关键技术最明显的特征是重要性和瓶颈性:重要性指该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或提高产业竞争力有决定性影响;瓶颈性指如果该技术不能进步,其他技术也将受到制约[4]。基础性共性技术是指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这类技术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必需的基础性技术手段。除关键共性技术、基础共性技术外,其他的共性技术被称为一般共性技术。

1.2国外产业共性技术分类创新模式研究

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模式,涉及的组织形式非常之多,对于各种产业共性技术而言,选择适合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能够更好地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国外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发主要有政府引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模式。政府引导型以美国、欧盟、加拿大为代表,其共性技术的研究主要依靠高度发达的市场机制,政府只负责引导,企业起主导作用;政府主导型以日本、韩国为代表,这些国家长期实施技术追赶战略,需要政府动用行政力量,通过各种计划、政策推动官产学研结合,实现从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5]。通过研究国外较为成熟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寻找不同类别产业共性技术适合的创新模式,以实现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规范操作,实现官产学研的共赢,对于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2.1 关键共性技术——科技计划

除基础研究计划之外,国外的科技计划一般都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国外支持产学研合作的计划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综合科技计划和专项科技计划。

科技专项选择项目的主要方式为:①竞争性的、同行评议制度遴选项目,而且商业应用前景是重要考虑因素,商业计划评估由私营部门完成,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评价一般由学术界专家进行;②在国家社会经济目标之下制订国家科技计划。经费资助的形式主要有3种:①根据申请项目的创新性和项目本身是否具有发展潜力而进行低息贷款或无偿资助;②每项项目根据是单个企业或联合体确定资助上限,但不超过一定的比例;②全部由政府出资,主要是针对政府指定或设计的计划而言。

1.2.2 基础共性技术——“国家队”

科研院所主要研究方向是为各类标准的制定提供大量科学研究成果和试验数据,与工业部门一起发展并应用技术、标准及测量,如美国的NIST(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以及在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之外,对于其他产业技术进行研究,如日本AIST(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国家研究所主要是由政府全额拨款的政府内设部门,或由政府提供大部分经费的非营利性组织。

虽然不同国家研究所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差异,但具有两个共同之处。首先,由政府提供全部或大部分经费,不要求自负盈亏。美国和加拿大政府提供了全部研究经费,基础研究的研究领域、研究计划及经费使用方式均由研究项目负责人自行决定;即使在进行了独立法人制度改革的日本,政府也只对研究机构采用了企业会计原则,以民间企业化的方式经营,不要求其自负盈亏。其次,国家研究所负有与产业界进行技术合作,以及向产业界进行技术转移的职责[6]。

1.2.3一般共性技术——联合创新组织

以美国为例,在美国政府财政资助下,成功的战略技术联盟莫过于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 SEMATHECH。1987年,在美国政府年预算补贴10亿美元的资助下,14家在美国半导体制造业中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组成R&D战略技术联盟,即SEMATHECH。其使命有二:其一,提高半导体技术的研究数量;其二,为联盟内的成员企业提供研发资源,使其能够分享成果、减少重复研究造成的浪费。SEMATHECH本身是一个不能出售芯片的非营利性组织。

日本的技术研究组合,是企业进行共同研究开发的典型形式。每个研究开发课题各企业联合进行,研究开发人员完全来自参加企业,研究组合和独自的研究人员完全不存在。另外,研究组合没有独自的研究设施,即使共同研究时,研究人员也是由参加企业派出,纯粹意义上研究组合独自的研究人员不存在。是由参加研究组合的企业的缴付金和政府的助成金构成的[7]。

2 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建议

目前,我国的科技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由科技部、原国家计委和国家经贸委组织,科技计划为内容的“3+2”体系。“3”指的是“973计划”、“863计划”和支撑计划(攻关计划),“2”指的是R&D条件建设和产业化与环境建设。

转贴于

2.1我国共性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国家战略性意图不强,政府作用方法需完善。相关科技技术有支持“共性技术”的提法,但没有明确的标准,难以落实;没有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的专项(除“十一五”支持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课题——科技支撑计划安排;广东安排有“产业共性技术”重大科技专项);政府组织共性技术供给的组织方式不尽合理;缺乏层次,重点不突出;组织形式单一,多采取政府直接资助的方式;除科技计划专项外,政府如何在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作用,缺乏系统的思路和路径。

(2)国家队缺位,研究机构动力不足。院所转制促进了技术研发贴近市场需求,但共性技术研发积极性不高,持续性差,功能退化;产业内竞争加剧,企业侧重于引进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无暇顾及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共性技术研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研究中心过于依附所在企业,缺乏进行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动力;得到政府资助(部分经费)的非政府研究机构,未能发挥作用。

(3)合作研发组织及运作机制有待完善。单个主体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比较普遍,但每个企业、研究机构的能力有限;合作研发的“产学研”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绩效评估;缺乏促进合作研发的立法与政策体系。

产业共性技术项目选择机制需要完善: 评选专家的组成中,产业界人员不足;评选标准(不同类型共性技术的标准;产业化标准)、项目绩效考核标准没有明确统一的指标和方案。

(4)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融资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缺乏引导多渠道投入的机制。

(5)产业共性技术扩散模式需要创新。企业间缺乏共享产业共性技术的机制;行业组织没有发挥推广作用;缺乏推广平台。

2.3 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模式

(1)关键性共性技术:建立科技专项,支持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对于此种共性技术,应由国家政府或部级组织进行统筹安排,鼓励关键性共性技术的开发和创新,采用综合科技计划或专项科技计划的形式,由政府或基金进行投资或提供贷款,大力扶植关键性共性技术研发。

(2)基础共性技术:建设国家队(转制院所(中心)研究),提供基础共性技术。对于此种共性技术,企业很难直接从中获利,因此会在基础共性技术上投放较少财力和人力。但基础共性技术是推动整个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建立专门的科研院所或科研中心,给予实际的投资和补贴,促进基础产业共性技术发展。

(3)一般共性技术:联合创新组织(新型产学研结合),提供一般共性技术。通过建立联合创新组织,使企业之间实现更优化资源配置,完成对于一般共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3 结论

目前,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研究已成为国家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反映了国家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重视程度。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模式研讨会上,国内重要产业部门的专家学者都发表了看法。产业共性技术的关键不在于发展而在于选择,对于创新模式进行研究,力图用市场机制进行解决,由龙头转制院所、大学和企业结合,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产业共性技术的选择问题中,谁来选,怎么选都至关重要。产业技术的确立方式是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前提。产业共性技术关系到产业竞争力甚至于国家核心竞争力。政府通过运用资源、补贴等形式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进行支持。转制院所大量积累人才、技术,支撑外贸产业发展。通过产学研的结合,创造技术创新链。将社会各种资源聚焦到企业端,为中小企业提供共性技术服务。

为了提升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速度及规模,建议以政府科技部门为主导,激励各相关主体参加,按产业共性技术类别,实施分类支持与资助,最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1)关键共性技术:协调现有计划,建立科技专项。

(2)基础共性技术:建设全额“国家队”、非全额其他机构。

(3)一般共性技术:支持培育联合创新组织。

主要参考文献

[1]吴贵生,李纪珍,等.国家创新系统中发展共性技术的对策研究报告 [R]. 1999.

[2]郭晓林.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3]马名杰.政府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与组织 [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学术版,2005(7).

[4]李建玲,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的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科委资助科研项目的统计[J].技术经济,2009(6).

[5]李平,王蒲生,杨君游.传统产业共性技术平台构建模式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9).

[6]叶萌,欧洲、美国和日本典型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式分析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技术创新模式篇7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构建

一、教学中中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理念

中学信息技术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初步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增强其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其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能力。教学中应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教学不是简单地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也不是片面地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的培训,而是将计算机当做一种工具,培养学生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的问题的各种能力。

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的重要性

(一)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

信息化已成为当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还深刻地改变着人们教育教学的方式、学习的方式甚至于思维的方式。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将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的标志。并且随着信息技术日益的普及,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现代化的手段。因而构建和创新出顺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是新课改背景下的需求

新课改后的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理念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关照全体的学生,建设特色信息技术的课程,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倡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和创新,注重合作与交流,共同构建健康信息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在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教学将面临着由内在的理念至外在的方法的转变。它需要我们广泛地借鉴国内外的和其他学科的成功的教学经验,并认真地研究其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依据不同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选用恰当的教学模式。

三、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构建与创新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还远远地没有定型。它集技能性、知识性、应用性和综合性于一体,具有明显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能完全地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而应构建和创新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独特新型教学模式。随着当下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开展以普及,探讨和研究其教学模式已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通过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要讲解的知识点蕴含于教学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所学的知识。此教学模式多用在信息技术的操作教学中,它的核心是教学任务的确定。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之中,其要求学生对教学任务进行理解、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实践而达到最终的目标。例如,在学习画图程序工具的操作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教室或学校的平面图等,使得学生在掌握了画图程序工具的操作的同时,又学习了平面图的绘画。该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其创造能力。

(二)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指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带动和辅助信息技术的学习,它能够淡化不同学科间的知识界限,使得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融为一体。现代社会信息更新速度较快,这便要求学生可以更方便、更快地获得信息知识。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解决该问题,我们只能够用提高教学的效率及质量的方法来寻找出路,因而,学科整合的模式就应运而生了。例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给出作文的题目及作文的要求,而学生可利用网络搜集作文的素材,在网上进行写作,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将作文传给教师等。

(三)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这是一种可以发掘学生的潜能和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计算机的操作过程之中,体验失败和成功,正确地评价自我的认知活动,从而正确地理解知识。比如,在学生已掌握了某个或者某几个操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力,综合的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制作出自己喜爱的作品。在使用该教学模式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作品的机会,让其体会到学习乐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和创新的思维。

(四)小组研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小组研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是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实践能力,以组为基本单位分工合作,围绕给定的问题利用信息网络检索、查阅和下载相关资料,做好相应资料的采集,并要求其对资料进行编辑与排版,完成研究学习的报告。例如,学生在学完了Word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拟定主题,然后分小组来制作电子报刊,在小组中,按组长分配,成员分别收集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小组成员经过讨论达成共识,进而完成作品。

(五)课内外的知识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

能用电脑进行信息处理是21世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的技能之一,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因而,在学习中涌现出了很多计算机的爱好者,他们不满足于课堂所学,对于计算机的很多专业的知识及应用技术有浓厚兴趣。可以有组织、有选择、有计划地将一些学生有浓厚兴趣的游戏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中,这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巩固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打字的时候,可以结合金山的打字软件,使用打字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注意的是,学校和家庭应对他们的爱好进行保护和正确引导,避免他们在不良的诱导下成为计算机游戏的牺牲品。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的发展和日益的普及,以及新的教学课程理念不断地涌现,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迫切地需要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中学信息技术集技能性、知识性、应用性和综合性于一体,具有明显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之中不能完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大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初探[J]. 信息教研周刊,2011(01).

[2]周维霞,罗刚.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2).

[3]臧晓青.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析[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12).

技术创新模式篇8

关键词:食品机械;技术创新;动力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人们出行更加方便,获取信息更加快速,并可以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自主创新是传统食品机械技术的唯一道路。这是机遇,更是挑战,传统食品机械技术身处逆境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否把险境和困难当成是机会,战胜自己,当我们尝试一项新的工作,接触一个新环境,应会一个新场面时,总难免有一种向后牵拽的力量,常会萌发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杂念,于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如果你选择退缩,机遇也就没有了,勇于进取,不畏艰难,排除万难,懂得合作才会是最后的赢家,最终获得成功,如同鹰妈妈叫小鹰跳崖的故事一样,小鹰没有从崖上坠落的机会,有可能永远也不会飞了。面对困难而逃避是罪过,把所有遇到的困难当作机会,生活才能够丰富多彩、充满阳光。把握好机遇很重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更重要,但是同时又要做好过于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老祖宗教给我们的道理。食品科技的创新创造主要是这几个方面,如开发新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创新,占领新的市场,新的空间,并且抓住潜在的高利润市场,然后进行组织生产。影响其相关的条件和因素,使管理更有效,成本更低并且带动生产技术的进步,则是食品机械技术的创新。当前很多的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倒退的关键,就是能否把握好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发展自身的技术力量。而不受各种不同的特点和新技术的影响。食品与机械技术的创新,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这种技术主要是引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如何在食品领域开辟广阔的空间,在市场经济中抓住机遇,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获利能力,关键还是看产品是否能够联系生活,是否能够密切联系群众。食品机械的基本技术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建立在不同的生产条件和相关因素,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对于食品技术,我们必须继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提高生产和技术发展的资源才能有更好的结果。

1技术创新动力的分析

时代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中,科技会越来越发展,并且会发展到我们无法想象的地步。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通过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这是国家战略中所讲的,那企业之间也肯定如此,这是大趋势。我们阻碍不了时代的发展,那就改变自己吧,让自己学着接受新的事物,接受新的观念,自己要做敢于吃螃蟹的人,在我国许许多多的食品机械企业,他们主要注重的是体现在技术创新上。但是我们要明确企业创新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两个因素:企业和个人。企业因素,寻求最大化的价值和利益是企业的最基本的出发点,企业利润成为项目的主体,食品机械技术是企业在发展中获得最大利润的有效方面,并且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因素,总的来说,创新意识是食品机械技术公司保障基本利益的一道非常有用的屏障。实现高利润是提高部门员工管理水平的关键。实践表明,只有保证个人在创造劳动时,并且收入相对满意,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确保食品机械企业的创新发展。而当前认为这种创新活动的动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生命周期特征

食品机械技术开发中的公共投资是非常小的,大约是1%或者更少,那么这么的投资,应该怎样产生可观的产量呢,项目总投资太少就会导致产量减少。因此,许许多多的食品机械技术公司,其收入往往低于价格,这就是根本没有进行盈利,甚至是赔钱经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快速发展,这些新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成熟,并开始大量的生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许多新的技术成本效益,逐渐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和收入。

1.2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食品机械的开发、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产业链的成本等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包括技术的开发、设计、制造、营销的成本。技术创新是食品工程和投资。一般来说,食品机械的创新技术,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包含的项目之多,之复杂,必然会导致多种风险的存在。首先就是技术的风险。如果为了发展自己的企业,增大自己的企业利润,批量的生产,但是如果技术不够成熟,产品质量,产品设计和制造的结果都不合格,会导致许多的残次品的出现,这就是市场竞争的风险。然而率先引进新的,创新的产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又不知道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导致库存的增加。又或者是产品的成本太高,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又或者社会风险自然灾害的风险。工人要想获得更高的收入,企业获得高利润或净收入的最大化,必须去注重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而成功的食品机械的创新不仅仅局限于管理上创新,技术上的创新,而对于高科技人才的聘用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技术创新的不同影响因素中,对食品机械技术的创新也息息相关,通常包括以下三种。(1)技术推进模式。我国还是在计划经济的时候,食品机械的竞争落后于许多的国家,主要是由于技术的发展,还是按照模具制造产品。但当前中国的食品机械技术的创新模式还是鼓励技术创新,鼓励科技型生产技术,加强重点科学研究和发明。经济的发展带动技术的革新。在这种状况下,科学技术在生产上就与营销密切联系在一起。通过科技创新,科技成果生产的新产品来推动创新的成功。而同样推动了创新也就意味占有了市场,也就能生产出更好的商品。从而提高生产力。(2)市场拉动模式。我们很清楚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各种商业项目和食品机械的创新理念提出来了,市场导向型的技术创新技术,重要的还是要注意市场的需求。在这一时期,。我国食品市场技术创新模式成为生产的主要驱动力也成为市场需求的主要驱动力。(3)综合作用模式。无论是“技术推广模式”或“市场拉动模式”,他们都是一个单一的模型,其中有一些限制和缺点。经过许许多多的专家和学者的不断研讨和总结,在科技工作的过渡时期,食品机械行业在中国开始推广,从而进一步提出了新的技术理念,增大了市场推拉结合的模式的可能性。通过分析食品机械技术创新相关的信息,笔者认为推出推拉结合的模式的综合作用模式,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解决了技术推广模式,但在考虑到研究基础和相关条件的综合影响,则又有其不足之处。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驱动和集成活动,创造出的综合作用模式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创新活动引起的科技成果和市场的需求。第二,深入研究和努力进行技术储备,并利于科技成果推广到市场;结合双方的真实,摒弃双方的缺点才是最值得应用和实施的技术模式,也才能真正得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2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机械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的力量。创新是食品机械技术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所在,在创新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会坚持科学分析、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

参考文献:

[1]王国扣等.构建农产品加工业重大技术装备的创新体系[M].科学出版社,2005.

[2]王国扣等.农产品加工业的重大装备发展战略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5.

[3]刘友金著.企业技术创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许泽银等.多功能高精度电子自动包装秤的实验研究[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4,(5).

[5]周立功著.ARM微处理器技术与实战[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范文 下一篇:创新技术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