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明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04 20:46:34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篇1

关键词:左琴科 反讽叙事 民间故事体

引言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联文学的叙事总体特征表现为讲故事倾向,几乎所有作品都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其中,十月革命后读者群的大众平民化、一些文学流派的“大众艺术主张”等因素是导致该倾向产生的主要原因。故事体更成为二十年代苏联幽默讽刺文学、《鳄鱼》、《笑话》等讽刺刊物的流行形式。对此,文学批评家叶尔绍夫说道:“二十年代,苏联讽刺文学中的故事体小说笔法是一种独特的现象,大概它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中都未曾再次这样盛行过。这纯粹是俄罗斯民族的传统,……在苏维埃时代,故事体滑稽小说的大师则是米・左琴科。”[1]

一、对民间故事体的运用

阅读左琴科的小说,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就是:与其说读故事,不如说是听故事。左琴科效法了民间传说、讽刺笑话等民间口头的创作传统,像列斯科夫、果戈理等俄国幽默讽刺大师那样利用民间故事的叙事原理,用故事体来讲述各种内容的故事,成为故事体小说在苏联文学中的继往开来者。

左琴科的创作始终保持着口语故事体的格调,他选取的讲述人都来自民间,语言有着鲜明的口语特色。其中,重复作为民间故事讲述人口头表述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民间文学各种题材和形式中最常见的修辞,我们在左琴科的作品中可常常看到词、词组和情节上的重复。

例如在《一件趣事》中有一小段话,仅“乘车”一词出现了十次,词组 “抱在手里”用了三次。此外,代表民间口头创作特色的情节重叠反复形式在左琴科的作品中也多有出现,如《狗鼻子》中,狗凭嗅觉一一让众人原形毕露的情节反复;《一只套鞋》中“我”的两次丢鞋。我们看到,相仿情节的重复在对比之中可以产生滑稽。

另外,左琴科故事讲述人的叙事特征往往在故事的开端就鲜明地呈现出来。比如:“想讲一位首长的故事。这可真是位妙不可言的人物。当然,说起来很遗憾,我记不得现在这人在哪个城市里屈尊。”(《官瘾》)故事讲述人的开场白不仅使我们明显感到叙述者的存在,而且也使我们注意到他在讲故事,不仅如此,左琴科的故事讲述人也常在故事结尾处现身露脸: “我们讲这个真实的故事,是想告诉读者,贪财的人有时倒并不怕死,关心的只是千万可别破了财。”(《一个投机商人》)这样的讲述风格在民间故事里不胜枚举,它作为故事体的典型叙述程式对后来的故事体小说有着极大影响。

二、对民间故事体的改造

在左琴科的故事体小说中,作品通篇只有讲述人的语层,讲述人向读者讲述故事,作品的一切都凭借故事人的眼光、声音和世界观来呈现,他们在作品里极富表现力,叶尔绍夫对此评价道:“只要讲故事的主人公一打开话匣子,作者就无需再对他的嗓音的音色、他的举止和行为细节进行补充描述,而使作品的结构复杂化。然而通过自述体故事这种手法,主人公讲话的姿态、嗓音的色调、心理状态乃至作者对所述内容的态度,都清楚地传达出来。”[2]正是通过这样一些看得见的故事讲述人,我们发现左琴科在对传统故事体的继承之中有着不同的处理,传统的民间故事体创作是用来描绘那些植根于民间文化传统、有着聪明才智和开朗活泼天性的人们,作家让讲述人用他们自己所属的那一社会阶层的语言讲故事,故事体使得“人民大众有了直接以自己的名义来讲话的机会。”[3]

然而左琴科的讲述人形象及其精神本质则发生了变化。从叙事角度看,左琴科通过故事体的不可靠叙事为作品带来视点反讽效果,他的故事讲述人分为两种:故事内叙述者和故事外的叙述者。

首先我们对左琴科故事内叙述者的叙事话语作出分析。故事内叙述者采用的是内视角,他同时作为一个人物出现在自己讲述的故事当中。左琴科的这类故事讲述人为小说主要人物的情况居多,属于主人公类型,处于事情中心的主人公与叙述者合二为一。另外,作家的部分故事讲述人是故事的次要人物,属于目击者类型,作为讲述人的目击者处于故事的边缘,充当主要人物和事件的观察者与记录者。

短篇小说《肝火太旺的人》的故事讲述人是目击者类型的叙述者。他虽然没有参加与住户们的斗殴,但他自始至终都在现场,他对这场群殴作了生动的“现场直播”,我们越过讲述人的讲述可以发现他既不劝架,也不去叫警察。就其实质,这位看客与斗殴住户们在精神本质上是同一的。讲述人对事件的感知与评述使后者获得一层主观色彩,由此我们可以反观到讲述者本人所持有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当左琴科的叙述者在思想越趋近于他笔下的那些否定角色时,无形中就与作者、隐含作者的价值观越拉开距离,他的讲述就越引起读者的质疑,作家的反讽意图就更加凸显,这就如同徐岱在《小说叙事学》中所作出的:“第一人称正面人物,远不如以第一人称来写反面人物……第一人称写反面人物会达到批判的效果,而当作品中的‘我’是一个自吹自擂的人时,讽刺也就尽在其中了。”[4]

其次,左琴科的讲述体故事还有一类是以故事外叙事展开的。这类故事外的叙述者叙述的是他(她、他们)的故事,采用的是外视角。尽管讲述人不参与故事,但他往往借对故事中人与事的评价来显示自己的思想,表现自我的情感特征,从而把自我形象公开在读者面前。例如,《一件伤心事》里讲述人对着一个被人从电影院轰出来的醉鬼大表同情:“不管你们怎样,同志们,但是我却十分同情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这个可爱的人儿痛失全部的六十戈比,而且花了这些钱,却任何特别优秀的东西都没有看到。只怪他的个性温和谦让。要是换了别人,处在他的位置,就可能把整个电影院打个稀巴烂,并把所有观众全部赶出放映厅。”两个讲故事人对酒鬼的同情与辩解显现的反而是自己的是非不分,显然隐含作者对醉汉的丑态是否定的,他与讲述人的道德标准完全不相吻合,所以讲述人对作品所做的描述或评论使读者有理由感到怀疑。

结语

左琴科将叙事话语权交给民间故事讲述人,在承袭民间故事体传统的同时又作出创新,消解传统讲述人的叙述可靠性,有意识地选取不代表作家、隐含作者思想意图的故事讲述人来掌握讲述故事的话语权。作为不可信赖的对象,这类故事讲述人无论参与故事否,在故事内还是故事外,作为叙述的主体,他们只以为是的讲述以及对故事所作的评价并不能左右读者的认知与评判。表露出颠倒错置的道德价值观的故事讲述人被作者和有着独立意识的读者置于被否定与被讽刺的地位,讲述人总被自己的讲述所讽刺,读者可以在文本表层与深层之间的差异对照中感受到作家暗中实施的反讽。语

参考文献

[1][俄]列・费・叶尔绍夫.苏联文学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苏]左琴科.丁香花开[M].漓江出版社,1984.

[3][俄]哈利泽夫.文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徐岱.小说叙事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篇2

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四月里,很多国内读者都通过关注相关新闻资讯,了解到“西点军校学雷锋”是一则在我国社会已讹传了34年之久的假新闻,它原本出自于外电的“愚人节新闻”,后被时任新华社记者、现任新华社高级编辑兼北外新闻学院教授的李竹润信以为真地“援引”进了自己的文章,并且在只强调爱国主义色彩而不顾“假大空”倾向的当时,此文章随即便被编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的新闻写作教科书,为更多的国内新闻界同行所相信和引用,于是在多年以后,就连我们的中小学生们也都通过教科书,知道了“享誉全球的美国西点军校也提倡学雷锋并树雷锋塑像”。但事实是,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普通一兵的雷锋并非“世界人物”,美国社会也没有任何“榜样”需要民众强制膜拜,我们的教科书用一段道听途说而来的谎言,与全国人民开了一个不小的“国际玩笑”。

教科书亦称课本、教材,是特定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既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旨在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教科书,一般是对某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归纳与系统阐述,较少作新的探索或提出一家之言,具有全面、系统、准确等特征,其中的准确性特征,就是要求教科书必须杜绝与“西点军校学雷锋“类似的谎言,以免判断力较弱的求知者遭到误导。然而在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带着明显的编造痕迹甚至错漏百出的“美丽谎言”却比比皆是,这类欺骗过众多中国学生的教科书谎言近年来已经引发了不少教师和社会热心人士的强烈质疑,民众对维护教科书真实性的呼声也因此越来越高。

教科书中的“国家意志”

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作家谢咏曾撰文指出,近年来国内批评教科书编纂的声音不断,说明我们的教科书编纂出了大问题,尤其是语文和和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教科书的编纂,一般来说有强制特征,这是教科书编纂的通则,因为它可以保证知识传播的国家意志。教科书的编纂既有人类共同遵循的基本规则,但也有相当多的特殊国情,但无论如何,教科书不能造假,这是教科书编纂的底线,按理说任何国家都绝不能突破这个底线。

遗憾的是,教科书造假的问题在不少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如日本政府便屡屡通过修改教科书来歪曲历史事实,因而常常受到邻国政府和人民的抗议。美国学者詹姆斯·洛温也于1995年写了一本名为《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的图书,语出惊人地表示“历史是唯一一门让学生学得越多就愚蠢的学科”,并指出美国的中学历史课本中充斥了虚构之说、片面之词和掩饰之计,即美国历史教科书中也不乏谎言与偏见,且它们大多都来自于沿袭已久的认知误区或基于某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譬如爱国主义)的有意修饰。

在我国内地的教科书中,是否也潜藏着一些造假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在现行的国内教科书中,究竟藏有那些看似不经意的造假呢?近期有网帖枚举说,有课文讲述了“乌鸦反哺”的故事,说的是一只老乌鸦把两只小乌鸦带大后,自己却因老了而再也飞不动了,但两只长大了的乌鸦并没有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它们纷纷捉来虫子给母亲吃。但有质疑者称,“乌鸦反哺”的传说除了在《本草纲目》中有着“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的记述外,便至今仍无任何其他证据出现,且现代生物学研究已经证明,乌鸦并没有“反哺”的习性,且将动物界的所谓“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卧冰求鲤”一类行为模式解释为“报答母恩”,也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道德绑架模式,也就是以低级生物的行为模式来引喻高级生物行为模式中受人推崇的行为方式。

除了这种无中生有地编造的生硬谎言外,一些罔顾事实与常识的谎言,在我国内地中小学教科书中也不时出现,譬如为了说明“旧中国”的贫穷与落后,我们的各种教科书都总是在说,“旧中国”连火柴、水泥、铁钉等商品都生产不了。但无可辩驳的事实却是,我国早在公元1879年就有了专门生产火柴的佛山巧明火柴厂,1906年还有了生产水泥的唐山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则在1919年就已经造出了万吨级轮船……

有的国内教科书还称,新中国首任总理周恩来去世时,联合国感动于他的两点过人之处:其一是并无私人财产,其二是一辈子只娶了一个老婆(邓颖超),于是便在联合国的历史上首次破例为他降下半旗。但事实却是,联合国对各成员国领导人去世的致哀礼仪都是一视同仁的,如在周恩来总理之前去世的印度国父“圣雄”甘地、苏共中央总书记斯大林、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美国总统肯尼迪、印度总理尼赫鲁、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等人,都获得了联合国降半旗的待遇,因为联合国1947年制定的《旗典》明确规定:当有联合国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逝世,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在日内瓦的办事机构及联合国驻该会员国的办事机构都将以降半旗的仪式致哀。

教科书中的很多名人名言,实际上都存在着断章取义甚至曲解本意的问题,为的就是树立一种别样的价值观,或者迎合那种肤浅狭隘的“爱国主义”口味。譬如一些教科书宣扬的“以德报怨”,意思是孔子倡导人们用宽厚与仁爱之心去感化那些欺负或伤害自己的人,其实《论语·宪问》中的原句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人问孔子该不该以德报怨,孔子的回答是:如果你都以德行去对待伤害你的人了,那么当有人用德行来待你的时候,你又该拿什么来回报后者呢?所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去对待那些伤害自己的人,以德行去回报那些以德行待你的人。由此可见,如今的教科书完全曲解了孔子的原意。

一些教科书还经常引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们说:“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殊不知爱迪生的这句名言还有着教科书并未引用的后半句,即“但这1%的灵感远远比99%的汗水重要”:再如一些教科书也经常引用这样的话来为国人扬威壮色:“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岂知拿破仑的这句名言同样也还有着令人羞愧的后半句,即“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去吧!”

凭空生造的“名人轶事”

对于中国的学生群体来说,最耳熟能详的几个外国名人故事,无外乎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爱因斯坦和小凳子的故事、达·芬奇和鸡蛋的故事、爱迪生和小油灯的故事,因为这些颇为励志的名人故事都被郑重其事地写进了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关教科书,并凭借其中的“正能量”教化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但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质疑者却披露说,教科书中的这些外国名人故事,实际上大都是作者凭空生造出来的文学桥段,而且其中还不乏肩负编印教科书职责的作者。

英国科学巨匠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砸中脑袋而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这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个传奇故事,那株已于公元1820年被暴风雨刮倒后遭砍伐的苹果树也因此而声名大振,在1998年经英国约克大学的基辛博士提出“老树发新枝”的新论后,被视为科学探索精神的象征而被多所全球知名高校引种。2007年2月,由天津大学校长龚克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到牛顿的故乡伍尔斯索普庄园,亲手剪下了“牛顿苹果树”的枝条带回国内,嫁接种植到天津大学校园中供学子们瞻仰,成为中国第一株直接引进的“牛顿苹果树”。

然而英国皇家学会与2010年初公布的一份手稿却显示,牛顿被苹果砸中脑袋的桥段其实是后人杜撰出来的传说。这份手稿是牛顿的密友、考古学家威廉·斯蒂克利所写的,如今已被制作成数码形式放在互联网上供人浏览,被公认为是对牛顿最为详尽的描述。该手稿中载明,牛顿当时的确在母亲的花园里看到了苹果落地,但并没有证据表明他被坠落的苹果砸中了脑袋。原来在公元1666年,英国剑桥地区的学校因瘟疫流行而被迫停学,刚从剑桥大学拿到学士学位的牛顿也返回了家乡—一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不过在家休养的他仍在苦思冥想大学里的天体引力课题,一个兀自坠地的苹果正好引起了他的注意,令他想到了苹果垂直地掉到地上是“地球在牵拉它们”的结果。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首任总统,由于扮演了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中最重要的角色,因而被尊称为美国“国父”,学者们还将他与亚伯拉罕·林肯并列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在我国的小学教科书中,有着一个华盛顿砍樱桃树的“美国历史小故事”,说的是幼年华盛顿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后,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故事以“诚实品德最为可贵”为重点,意图教会小学生们要知错就改。但这条鲜为人知的轶事仅是美国传记作家帕森·维姆斯撰写出来的,除此之外便再无别的证据来检验其真伪,且人们后来还发现,维姆斯的《华盛顿传》涉嫌从英格兰出版的儿童文学集中剽窃了不少内容,因此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真实性也开始遭受质疑。有考古学家随后还撰文指出,华盛顿童年所居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至于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和小凳子的故事、达·芬奇和鸡蛋的故事等,今天的人们已难以弄清编造这些名人的可爱童年生活的作者究竟是谁了,但可以肯定它们均为谎言,因为爱因斯坦小时候虽然有点偏科,但总体上说成绩还不错,并不像故事中所说的那般笨拙;达·芬奇从小就很喜欢画画,当他的父亲将他送到佛罗伦萨去拜著名画家、雕塑家费罗基俄为师学画时,他已经十三四岁并有一定绘画功底了,怎么可能又连画三年鸡蛋呢?

还有故事称,英国著名发明家詹姆斯·瓦特看见水壶烧开后产生灵感,由此发明了蒸汽机,从而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大门。但事实是,工业蒸汽机早在瓦特出生前就已经问世了,他只不过是经过改良而制造出了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来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而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并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美丽谎言”将害人不浅

有的教科书一本正经地给孩子们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事实上小蝌蚪根本就不会去找妈妈;有的教科书告诉人们“兔子最爱吃胡萝卜”,然而养过兔子都知道,其实很少有兔子吃胡萝卜;有的教科书告诉人们“菠菜富含铁元素”,然而相关研究却发现,菠菜所含的铁元素并不比其他蔬菜高多少,只因当初有科学家点错了小数点,这才导致了今天的人们都还靠多吃菠菜补铁:有的教科书告诉人们“鱼翅、燕窝营养丰富”,岂料如今的营养学家却反复辟谣说,它们的实际营养还不如粉条与木耳;还有的教科书称:“大约200万年前的一天……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问题是现存的大象都是以母象为象群首领的,莫非200万年前象群便置身于“父系社会”?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篇3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安全文化与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法规的关系及其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提出了建设安全文化要树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安全观念,论述了安全科技创新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安全法规的生命力深藏于安全文化之中,安全文化建设是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安全文化要素关系作用

STUDYONTHERELATIONSHIPSANDROLESOFSAFETYCULTUREWITHITSSOMEELEMENTS

WuZongzhi

NationalCenter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AWS,China

ABSTRACT

Inthispapertherelationshipsbetweensafetycultureandsafetyidea,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afetyregulationsarebrieflydescribed.Therolesofsafetycultureanditssomeelementsinworksafetyarediscussed.Thesafetyideaisproposedthat“safetyisrelative,hazardiseverlasting,accidentcanbepreventive”.Thecreationandinventionof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arethedrivingforceofthedevelopmentofthesafetyculture.Theeffectofsafetyregulationsisdependentonsafetyculture.Thedevelopmentofsafetycultureisaimportantpartoftheestablishmentofthelongtermeffectivemechanismforworksafetyandthewell-offsocietyinChina.

1.引言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内,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安全生产和作为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安全文化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展望,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安全科技进步,安全法制健全,安全文化繁荣,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全健康的社会。

关于文化的定义众多,经典的是1871年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所作的“文化与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按照我国《辞海》的定义,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样,关于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也有多种表述。英国安全健康委员会等机构(HSC/ACSNIHumanFactorStudyGrup)将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个人和群体的价值、态度、观念、能力和行为方式的产物,它决定了对组织的安全和健康管理的承诺,以及该组织的风格和熟练度”。我国安全文化界将安全文化归纳为“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1]。

无论怎样表述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法规都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要素。本文简要论述安全文化与安全观念、安全科学技术和安全法规的关系及其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

2.安全观念与安全文化

思想认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安全观念是发展安全文化,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关于安全的定义众多,在一般辞典中,安全系指没有危险。由于人们主观上对安全的认识不同,判别安全或不安全有多种概念或定义,也有人认为“安全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将安全定义为“免遭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伤害”。“风险”是指“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结合”。国际劳工组织将危险定义为“可造成人身伤害或损坏的固有的潜能”。同样地对事故也有多种概念和定义,通常情况下,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安全总是与危险、风险、事故伴随在一起的。

事故的能量转换理论认为,事故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作用于人体的过量的能量超过了人体(或结构)的抵抗力,或是使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由于物质与能量的互换关系,物质的危险作用可认为是能量危险作用的一种形式。

一起事故的发生是危险源(能量源)与引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故引起的人体伤害可解释为由于能量的转换而造成的机体破坏。机械能的转换可造成外伤,热能、电能、化学能或辐射能可造成烧伤或其他伤害。存在超过一定数量(临界量)的能量或危险物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这里“一定数量”或临界量意味着超过该数量的意外释放能量,超过了人体(或结构、设备、设施)的抵抗力或抗干扰的能力,从而会导致人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海因利希(H.W.Heinrich)统计研究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1:29:300法则,又称海因利希法则,分析了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程度与事故发生起数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即严重人身伤害的事故起数总是少于轻微伤害事故起数,轻微伤害事故起数又少于无伤害事故(即未遂事故或称事件)起数。

该法则表明:尽管事故发生是小概率现象,单起事故伤害程度的大小受偶然因素支配,但从大样本量统计分析,事故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防的。如果同类轻微伤害事故或事件多次发生,当达到一定的概率后,必然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因此,如果要防止发生重大伤害事故,必须从防止无伤害事件和轻微伤害事故发生做起。换句话说,引发无伤害事件或轻微伤害事故的原因同样可造成严重伤害事故发生。为了预防事故,必须分析无伤害事件的原因,在发生重大伤害事故之前,采取预防对策,消除或监控产生伤害的根源[2]。

事故的根源是由于存在危险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里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人因失误和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生产活动中的设备、设施、场所以及环境条件的危险状态等。在我国国家标准中将“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定义为事故隐患。

理论研究和大量事故调查的实践表明,事故隐患,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隐患险于明火”。

在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上,要树立“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正确观念,要纠正“经济发展,事故难以避免”的错误观点。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危险设备、设施、场所增加,人们的生产活动增加,隐患也会增加。但只要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念,尤其是发展先进的安全文化,采取正确的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地监控危险源,防止出现隐患,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和安全水平已是有力的证明。

3.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文化

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人类社会同步发展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创新成果是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文化丰富和发展的坚实基础与驱动力量。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作为文化的属性、特点和功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显和突出,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最基本和最活跃的构成因素。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的每一重大发现。甚至是仅仅向前迈出一小步,都会改变唯物主义的形态,改变生产力的实现方式和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基本趋向。当安全科学技术以安全文化的形式作用于社会文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就会对于人们的思想、精神与道德的升华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3]。因此,安全科技进步与创新程度决定着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与文明程度,同时也决定着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安全科技创新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为安全文化建设充实新的内容和提供新方法,安全科学技术是构成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它只有在与安全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形成整体效应时,才能更好地发挥先进作用,因为安全科技往往只具有安全生产所需要的客观内容和科学方法,而缺少安全文化所具有的社会性,意识形态性和思想导向性。

4.安全法规与安全文化

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是国家强制执行的,法规的实施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持,安全法规的生命深藏于安全文化之中。对社会、企业和个人来说,安全法规的实施,不仅是惧怕国家强制力的结果,也不仅是对安全行为后果的期望的结果,而是安全法规能不能为社会接受,融入社会,是安全法规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是否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因此,安全法规的实施不仅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安全文化的实现。

另一方面,安全法规仅是安全的最低要求,而不是保证安全的充分条件。此外,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渐进的,对危险的认识也是渐进的,安全法规往往滞后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安全法规是变化和发展的。安全法规既需要通过外部力量来强制实施,也更需要借助习俗、惯例、伦理、道德规范等安全文化要素来自觉实施,尤其在安全法规不健全或当安全法规在边际上不起作用时,安全文化的约束力就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的符合性与系统性的逻辑必然结果是规范性。文化产生的规范力量使任何与其不一致、不协调的行为或事物都被认为是不适当的,要将其纠正;如果纠正不成功,则将其排斥之[4]。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职工对企业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着其安全行为,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在已形成了积极的安全文化的企业中,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作用,而在消极的安全文化或没有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时,安全系统的作用难于发挥[5]。

5.结束语

在人类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安全活动就是不断地辨识危险、评价危险和控制危险的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安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对危险的认识不断加深,危险评价和控制技术不断进步,安全水平也不断提高。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永存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为确保安全,必须以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采用动态的、变化的和发展的安全科学技术方法和防范措施,警钟长鸣,持续改进。所以说安全生产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安全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这与小康社会的目标中“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一致的,以人为本要求生产发展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程度,人的可承受程度,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社会环境。

无论怎样理解安全文化的众多定义,必须认识到,安全文化的规范性、系统性及其具有的社会力量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安全文化建设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政策法规司编,安全文化论文集,第5页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2月。

2.吴宗之,经济要发展事故可预防,中国安全生产报,2003年6月19日。

3.申维辰,科技创新与发展先进文化,人民日报,2003年5月13日。

4.鲍远飞,法律文化论,法制日报,2003年4月24日。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篇4

关键词:化学史故事;科学历程;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4.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B-0039-03

学生爱听故事,是因为故事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探究的欲望。著名作家王开岭先生曾提出,“故事是吸引大众、传递价值理念唯一有效方式”。千百年来,在这奇妙的世界酿出的与化学知识相关的故事,真是浩如烟海。在课堂中利用化学史故事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一直关注的课题,听了杨宝权老师的《原子的构成》一课颇有感触。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规范与目标要求,在化学教学中探索利用化学史故事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个很有意义的主题。下面结合《原子的构成》这节课谈谈个人的思考。

一、利用化学史故事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这三点之间自成体系但又相互关联。例如,理性思维是批判质疑的前提,只有不随从于当下的思维才会有批判质疑的内容;勇于探究是批判质疑的基础,只有潜心探究才会有批判质疑的资格与勇气;当然批判质疑也是理性思维与勇于探究的积极动力。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亦即如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清晰地了解了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的过程:客观事实――理论解释――修正完善――再修正。例如,道尔顿基于大量实验研究,结合化学中哲学论对物质的基元的思考,天才般、创造性地提出了猜想: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原子。虽然这一构想不能解释所有的实验现象,但瑕不掩玉,它得到了一致的认可,并将道尔顿的原子论作为圭臬,不可怀疑。这种非理性、随从式思维使科学的发展停滞,直至90年后,汤姆生在实验研究中发现了电子,这一事实的发现不可辩驳地更正了人们对原子的认知,建立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西瓜”模型。汤姆生的实验发现不仅促使人们改变了对原子的认知,也促进了对原子结构探究实验的快速发展。十余年后紧接着卢瑟福、查德威克、波尔等科学家基于实验事实的进一步研究继续修正着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但科学理论的发展永远不是一帆风顺,人们非理性的、顽固的思维是阻止科学进步的最大障碍。且不说阿伏加德罗的分子论被原子论的光辉堙没了近四十年,事实上汤姆生、卢瑟福等也曾面对自己理论被修正都表现了一种顽固的反对,其中卢瑟福和波尔的争论相当激烈。本节课教学中杨老师也将卢瑟福面对实验事实的困惑与顾虑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着“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探究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化学史故事的精心选择与组织,基本实现了培育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的目标。

二、利用化学史故事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吴俊明教授认为:一般说来,人文学科核心素养大部分可以归属于人文素养,数理学科核心素养大部分可以归属于科学素养,那么如何在理科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江苏省特级教师李雪林论及物理学史教育时提出:让学生站在历史角度学习物理学家的思辨能力、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与此相承,笔者认为教学中利用化学史故事就是让学生从中“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 “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并权衡利弊”,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波义耳发现众多的科W家(包括他自己)用舌头尝药品的酸碱性,以及众多的农民用舌头尝药品的酸碱性,他们因此患各种口腔疾病。有感于此,波义耳决心研究出判断溶液酸碱性的简易方法。学生从这则故事中体会到了化学的社会价值、体会科学家们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

本节课杨老师在模块四“捕捉原子”教学中突出了我国科学家对原子的认识历程,学生也参与了其中,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时也是“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的体现。

当然我们不能忘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造福人类,涌现许多用科学技术服务民族、服务国家、服务人类的楷模的同时,也存在着应用欠当,甚至形成“害人科技”“犯罪科技”危害人类的负面现象。例如,新型合成日渐泛滥,臭名昭著、为数不少的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奶,以及化学试剂的污染等等。曾经引起风波的“我们恨化学”就是这种现象的一种主观、直接的表达。但俗话说,科学本身没有好坏,善恶之争关键在于它们掌握在什么人手里。因此,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应该渗透道德伦理和法纪的教育,筑好一道稳固的“防火墙”。一定要牢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努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利用化学史故事让学生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其指出了教学的本质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核心。化学史故事展现的是过去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这些知识既是现在学习的内容,也是以后学习的基础。因此,利用化学史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发现、探求知识的形成,做到激发兴趣、信息搜集、分析推理、勤于反思,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

例如,对“原子的构成”的内容,虽然学生在八年级物理(下)有所接触,但大部分学生进入九年级后对其掌握得还不甚清晰,有的学生甚至是一知半解,特别是原子内各种微粒(质量、位置、电量、电性等)的相互关系方面的知识还很散乱,而且质子、中子、电子及其内部关系非常地抽象,学生理解的难度相当大。然而,通过呈现原子构成的发现史故事,让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在微观的世界里尽情翱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清晰感知电子、质子、中子的存在,能准确把握它们的特性和特征,能知晓电子的电性和质量,能推知原子核的电性、质量和体积,能推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从而能很好地内化原子构成的知识。

当然,化学史本身就承载着人类智慧、科学思想和方法,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领略科学家认知微观世界的实验、假说、模型等过程和方法,从而内化为自己认知微观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同时,课堂教学中展示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实验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工具,应当说每一个对原子结构认识的节点都对应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著名实验,但是要在45分钟的课上全部讲到位显然是不可能的。杨老师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其中的典型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作细致阐述,不但向学生说明实验的背景、条件、手段、方法和过程,而且也阐明这个实验的研究处理问题的方法、阐明实验与理论的关系,更是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原子的微观轮廓。从中表明了实验对于化学学科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进一步培育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目标要求。

四、利用化学史故事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

西方心理学认为:健康人格的主要特点是能保持人格的完整、统一,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不仅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而且认知、情感、价值、道德、美等要素整合良好。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珍爱生命),以及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相关目标要求。

在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伟大的科学家无不闪烁人性的光辉,成为青年一代追求的标杆。本节课中教师一方面利用化学史故事设计“大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每一段对话都聚焦于各历史阶段中的核心问题,这不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学生的反应与共鸣,而且拉近了伟大科学家与学生的情感距离,避免了“神坛式”的英雄主义观;另一方面,利用化学史故事为线索将学生的学习与故事的进程交织起来,学生的情感融入了事件发展的进程,学生跟随着事件的发展,体会着化学中的至真、至善、至美。这种浸润式的教育方式,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改变着学生的观念,从而落实了知识的教育价值,培育了学生的健康人格。

综上所述,利用化学史故事,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选择化学史故事并以之为线索,创设与整节课的知识内容相结合的背景(或场景),将知识内容镶嵌于背景中,通过创设真实的历史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其中,通过与前辈科学家的共同探究,深刻理解学习内容的本质和丰富的内涵,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经历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Story on Chemistry History and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 Cultivation

YAN Si-qing

(Hanjiang District Bureau of Education, Yangzhou 225009, China)

Abstract: Chemistry history is the treasure for chemistry education and the current project is how to use the stories on chemistry history to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s.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lecture of Formation of Atom shows that use of chemistry history story can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tific spirit, humanistic quality, ability of learning and healthful perso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dialogue and experiencing to eventually develop their core accomplishments.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篇5

教学古代文明中的重要历史遗迹要让学生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营造过程,培养学生们热爱劳动、尊敬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全世界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他们是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劳动的结晶,闪烁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如:我国的成都平原都江堰水利工程、长城、龙门古窟、赵州桥等,外国的有埃及的金字塔、雅典卫城、索非亚大教堂等,他们显示着古代优秀文明,也展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教学这些内容时除提供相应的历史资料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工程的建造过程。如在学习成都平原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时候就可以让四个学习小组讨论李冰等人在修造时所利用的建造原理,可能遇到的困难、解决困难的办法等几个方面去进行。同样的方法可以用在世界历史对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学习中去。

二、在古代思想学说的教学中挖掘思想教育内容

一些思想学说的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获取当代社会生活中需要的人生价值观。在学习“中华文明的勃兴中,从孔子思想中获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如:温故而知新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矣等。要学会从古人的哲学中获取正确看待事物的方法,如在学习老子的学说中要学会遇到困难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学会把困难向容易的一面转化;在学习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时,要从中获取保护生态平衡的观点,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儿,按时令进山伐树等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而与当今提出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相结合。

三、在历史故事教学中挖掘思想教育内容

首先要在文献成书故事中挖掘思想教育内容。在对一些科学文献的学习中,教导学生除了体会理解古代科学家科学理论外,还要学习对他们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是的刻苦精神。如祖冲之注意学习前人的成就,但又不盲从;贾思勰在写《齐民要术》时注意向有经验的农民学习,并参加农业生产实践;郦道元是在实际游历了许多重要地方后才完成《水经注》的;李时珍经过27年的辛苦实践最终成书《本草纲目》;达尔文经过实地考察才写成《物种起源》一书等等。对这一类的知识的成果容易识记,对科学家们的优秀品质需要进行讨论才能真正感悟。可以指导学生设想科学家们所在的时代前景中的具体环境然后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增加对科学家的成书过程的理解(尤其是成书的艰辛),增强对科学家的尊敬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获取正确的探究科学问题的方法。第二是要在重大历史史实中挖掘思想教育内容。众多的历史史实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应有的历史情怀。如在对戚继光的抗倭故事、香港澳门回归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罗斯福新政”等的学习中体会优秀的政治家的博大精深的治国方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宏大政治理想。在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中,除体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外,更应体会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的进步性。在“最可爱的人”的抗美援朝史实中除获取国阮主义精神外,还要从、等人的事迹中挖掘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做事应有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毅力。在对战争学习中,要让学生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毁灭性灾难,从而培养学生们珍惜生活、热爱和平并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献身的理想。从元谋人、北京人、生活与现代人生活的中体会人类社会的发展,感觉理解到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来断发展的,以及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第三是要在成语故事中挖掘思想教育内容。初中历史内容故事性很强,而故事中孕育着思想深刻的教育内容,而故事中孕育着思想深刻的教育内容,教师要合理运用,尤其是古代的一些成语故事。如“卧薪尝胆”中的勾践始终不忘志向立志奋发的情怀,“破釜沉舟”中的项羽誓破秦军,不顾一切获取胜利的英雄气慨都能激发学生情趣。老师要利用这些故事内涵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斗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管鲍之交”、“围魏救赵”中比较管仲鲍叔牙与孙膑、庞涓截然不同的关系和结局,体会团结友爱的重要性。有的故事含有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如瓦特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在这类故事的学习中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体验,通过合理的讲述和讨论来挖掘这些精神财富,培养同学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立志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四、结语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篇6

恩格斯说,一个苹果切掉一半就不再是苹果。一个记者、作家只读社会科学不读自然科学,他眼里的世界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我是学文科的,后来的工作也不是科技领域。但是误打误撞,进入了科普写作。经过“”十年浩劫,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科学的春天来到了,报刊上沉寂了十年后科普文字 如雨后春笋。被耽误了的一代,有的恶补文学知识,搞创作;有的恶补科学知识,准备升学或搞科研。我出于好奇,也开始浏览一些科学故事。

那时我在《光明日报》当记者,跑科学口和教育口。科技工作者思维活跃,读书多,常讲一些我所不知的,他们学科领域的故事,很吸引人,科学并不枯燥。我也常采访学校,看到学生读书很苦,而且不少人对数理化有畏难情绪,心里烦燥。我发现这原因不在学生,而在我们的教学不得法。科学和教育没有沟通。小孩子先有形象思维,数理是逻辑思维,很多学生一下子不适应。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能不能转换思维,把课本里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人物故事写出来,让学生像读小说一样学数理化。我决定尝试一下。

第一步是找故事。读所有能看到的科普报刊,按照中学课本里的内容寻找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大量剪报,分类剪贴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几大本。除了剪报又摘卡片。那时还没有电脑,更没有百度等搜索,大学一入学的训练就是手抄卡片。只读报刊当然不够用,又读科学家传记,如《伽利略传》、《达尔文传》等。读单本书不行,还得宏观把握科技进步的过程,又读科学史、工具书,如李约瑟的《中国科技史》之类。有事实和故事仍然不够,还得恶补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现在还留有印象的如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德国科学家贝弗里奇的《科学研究的方法》等。我走的还是经典加普及的路线,读那些大家的最好的经典普及本。

我写的第一个故事是数学方面的。我们在初中就学过什么是“无理数”,这是个抽象概念,怎么还原成形象?古希腊有个数学家叫毕达哥拉斯,他死后几个学生在争论老师的学问。一个叫西帕索斯的说,他发现了一种老师没有发现的数,比如用等腰三角形的直角边去除斜边,就永远除不尽。别的学生说,不可能,老师没有说过的就是没有,你这是对师长的不敬。当时大家正在船上,争到激动时不能控制情绪。几个人便把西帕索斯举起来扔到海里淹死了。事件过后,他们反复演算,确实有这么一种数。比如圆周率,小数点后永远数不完。于是就把已有的,如整数、循环小数等叫有理数,这个新数叫无理数。这就是我小说里的第二章《聪明人喜谈发现,蛮横者无理杀人―无理数的发现》。这个故事,教师在课堂上三分钟就可讲完,但学生一生不会忘。我把这故事发在刊物《科学之友》上,大受欢迎,编辑部要求接着写,结果骑虎难下,每月一期,连载了四年,1985年1月结集出版了《数理化通俗演义》第一册,1988年三册全部出齐。它的起因,一开始就不是创作小说的文学冲动,也不是科普创作的知识冲动,而是一个记者社会责任的延伸。

科学阅读的另一个间接的成果是充实了我的散文创作。我们常说,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就是说由宏观看局部更清楚,如果能用科学的眼光看文学,至少写作时腾挪的空间会更大。比如,我在《大无大有》一文的结尾处,谈到伟人人格的魅力,我借用了“相对论”的时空观:“爱因斯坦生生将一座物理大山凿穿而得出一个哲学结论:当速度等于光速时,时间就停止;当质量足够大时它周围的空间就弯曲。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再提出一个“人格相对论”呢?当人格的力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它就会迅如光速而追附万物,穹庐空间而护佑生灵。我们与伟人当然就既无时间之差又无空间之别了。这就是生命的哲学。”

修辞上有一种格叫“拈连”把本是用于描述甲事物的词汇移来说乙。如“相对论”、“裂变”、“ 基因”都专用的物理、生物词汇,却用来说人和事。把科学思维、科学术语用于文学,正是一种跨界大拈连。拈连实际上也是一种比喻,是隐喻。而比喻中甲乙两物是相距愈远,性质差别愈大,所产生的比喻效果就愈强烈。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篇7

今年28岁的×××,先后干过基层派出所民警、交通警察、车管所副所长,20__年4月份,担任__县交警大队事故二科科长。工作7年来,×××勤奋钻研业务,兢兢业业工作,20__年被评为市局“创人民满意活动先进个人”,20__-20__年连续三年被县委、县府评为“人民满意政法干警”,20__年在“十六大”保卫中被评为“先进个人”,并荣立三等功,20__年被评为“__县青年岗位业务能手”,他所带领的事故二科被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0__年被评为__县“十大杰出青年”。精益求精:一个攀高不止的好干警

1997年,×××毕业了,在学校时他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而他将要从事的却是从未触及的公安工作。面对困难,×××没有退缩,一头扎进业务中去,一切都从头开始。在单位,他跟着老同志学,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办案能手”。不久,×××被调到了县交警队,每天一下班,他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胳膊和腿上绑上沙袋,对着镜子,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不长时间,×××在交通岗上的执勤就成了小城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到事故科工作以后,在他参与的交通事故逃逸案的侦破案件中,破案率高达95%,多次受到大队领导和县局的表扬。20__年8月19日23时40分,×××接“110”报称,在振华街东红绿灯西侧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肇事车辆已逃逸。×××带领干警迅速赶赴现场,现场只留有一肇事车辆的左侧后视镜和一双鞋垫,侦破难度很大,×××带领全科干警连夜对县城附近的摩托车维修点及医药门诊点进行逐个走访排查。第二天凌晨五时许,一夜未眠的×××又身着便服对案发地附近的居民逐户走访,最终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线索和证据,于上午9时许将肇事逃逸的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这一在__县影响极大的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案历时10个小时便宣布告破,为被害人及其家属讨回了公道。

开拓创新:一个善于管理的能领导要与同行交流吗?来这里吧

20__年4月份,工作成绩突出的×××被推到了事故二科的领导岗位。他在事故处理中明确提出了“四快原则”,即接出警快、现场勘查快、清理现场快、处结案件快。同时,×××提出要改变事故科由以前的单纯处理交通肇事,便为预防和处理交通肇事的双职能。他要求事故处理民警在做好事故处理的同时,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时间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总结,提出整改措施并形成材料每月一报,并及时向驾驶员宣传应该注意的事项,这个办法实施以后,有效的避免了多起交通事故的发生。

×××还在事故二科实行警务公开,出台了公开承诺制度,对于事故处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全部上墙,摆放“明白纸”和“服务卡”,印发宣传材料,使群众对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收费标准等一清二楚,消除了暗箱操作。在事故处理上推出了“一案一卡”制度,要求事故出警人员在勘查现场的同时,向双方当事人发放警民联系卡,告知责任民警的姓名、处理地点和联系电话,这样当群众来到事故二科后,很容易就可以找到负责该事故处理的民警,极大的方便了群众。

廉洁清正:一个令人钦佩的“傻”科长

在交警部门,事故科也算是个“油水”单位,手中有权,怎样才能过好廉洁关,×××认为:“以党和群众的事业为重,从点滴小事做起,权力是人民给的,应该用来为人民服务”,这成为他一贯奉行的原则。__县是个小县,社会关系复杂,不管发生大小事故,双方当事人都能托关系、找熟人,或说情或送礼,都要求偏向自己。面对这些,×××从来都不为之所动,始终保持和发扬了一个党员干部一尘不染的优良品质。

20__年5月份,浙江建德某单位司机驾驶的一辆运输车与__一个体户李某的车辆相撞,经×××认定,李某应负主要责任。而李某考虑自己是本地人,对方又是单位的车,想让对方多赔些钱。趁着夜色,李某装着两千块钱来到×××的家里。×××告诉他:“人家来我们这里是经商,出了事故,如果处理的不公正,就会影响到我们整个__县在外的形象,以后谁还敢到我们这里来啊,这是得不偿失的。”李某只好悻悻而归。处理结果出来以后,浙江司机紧紧握住×××的手,激动地说:“作为一个外地人,我万万没有想到这次事故能够处理的这么公正,__的交警真是好样的!”

据不完全统计,自从×××从事事故处理工作以来,共拒绝吃请次数达200多次,拒收礼品折合人民币达3万余元。

为民舍家:一个永葆本色的共产党员

警察,也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与血肉灵魂。然而,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不同寻常的生活方式。×××是老家周围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孝子,可自从当上事故二科科长,就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尽一次孝了。尽管老家离单位不足20公里,可他一忙起来,常常是一两个月也回不去一次。20__年10月,×××的母亲患病,想念儿子,托人捎信,叫他回家照顾,可当时×××刚刚接任科长,手上有好几个案子需要处理。他怀着对母亲的牵挂,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案子结束后,×××回到老家,母亲已经病愈,见他回来,气不打一处来:“老 娘久病无孝子,现在还回家干什么?”×××知道对不起母亲,拉住老母亲坐下,话题一开,就是案子,说得老母直流泪:“兆明,不说了,妈懂了。”

×××不是不想享受家庭的温馨,不是不想多陪一会年老的父母,只是县里的事故处理离不开他,需要救助的群众离不开他。他常这样说:咱是公安干警,只要身上有公事,就不能顾小家。这几年来,×××充满了对父母对家人的深深愧疚。

科学家发明的故事篇8

德馨园小学29班 周弈博

寒假我阅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书中详细记载了李时珍、达尔文、牛顿、爱迪生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读完之后,觉得他们真伟大,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刻苦钻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爱迪生是我最崇拜的科学家,他从小就对很多事物很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有一次,爱迪生意外的发现了飞蛾发出的声音,爱迪生受到了启发,于是发明了真正的留声机。他还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等等总计2000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爱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勇于发现,刻苦钻研,不怕失败,就一定能成功!

我最喜欢的爱迪生的名言:

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须品。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与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上一篇:启迪小故事范文 下一篇:担保书范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