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10 21:49:23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篇1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财政投资或财政补助及其他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区所属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当年安排投资和当年未安排投资但资产已交付使用却未办理竣工决算的项目。

第三条基本建设项目财务决算遵循实事求是、及时准确、节俭高效的原则。竣工财务决算是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办理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各建设单位(指挥部)要认真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实事求是地编制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做到编报及时、数字准确、内容完整。财务决算报告要完整反映项目的投入情况、工程概况,真实反映财务情况,剖析建设项目的问题,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第四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列支范围为列入项目概算总投资范围内的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各项支出(概算投资按我市基本建设程序办法批准)。主要包括项目前期费用,如征地、拆迁、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及相关费用等;建安工程费如“三通一平”、土建投资、装饰工程投资等;基础设施配套费如市政配套、绿化、供水、供电等;基建设备购置费如电梯、暖通等;以及按相关规定或批准允许列支的各项管理费用。

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时,应严格按照财政财务制度规定分摊待摊投资,真实反映应收应付款、各类押金(如临时施工用电押金、散装水泥押金、新型水泥押金、新型墙体材料费等)、质保金等。

第五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依据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概算及概算调整、计划文件;招投标文件(书);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的工程预算(标底);承包合同、工程结算及审核报告等有关资料;其他有关资料。(详见决算资料清单)

第六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一)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见附表)

⒈基本建设项目概况表;

⒉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表;

⒊基本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总表;

⒋基本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

(二)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

⒈基本建设项目概况(包括招投标情况、合同履行情况);

⒉会计账务处理、财产物资清理及债权债务的清偿情况;

⒊基建资金结余情况;

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计算情况;

⒌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及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⒍决算与概算的差异和原因分析;

⒎需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建设单位(指挥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竣工财务决算所需资料在各建设阶段的收集整理。①建设项目开工后,建设单位(指挥部)指定专门责任人到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以下简称“区财评中心”)接受业务指导,并将决算所需前期资料报区财评中心备案。②在项目进行中,指定责任人应及时收集整理决算所需资料并报送区财评中心。③在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主体工程完成工程价款结算审核工作后3个月内,组织专门人员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和上报工作,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建设周期、建设内容多的项目,单项工程竣工,具备交付使用条件的,可编制单独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应编制汇总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第八条在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前,建设单位(指挥部)要认真做好各项清理工作。清理工作主要包括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财务处理、财产物资的盘点核实及债权债务的清偿,做到账账、账证、账实、账表相符。各种材料、设备、办公用品、工具、器具等要逐项盘点核实,填列清单,妥善保管,不得调剂、侵占、挪用。

第九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审批实行“先审核,后审批”的办法,即由建设单位(指挥部)提出竣工财务决算审批的申请,申请内容包括要求批复的报告、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经区财评中心审核后,按规定批复。批复后未付清的工程款,建设单位(指挥部)作“应付款”入账,竣工决算资料交一套给区财评中心归档保管。从建设单位(指挥部)提交申请并送交资料起30日~45日内,区财评中心必须完成审核批复工作。

第十条工程竣工后三个月内,建设单位(指挥部)必须完成竣工决算报告的编制和上报工作,清理往来账务,核算项目投资总额,并将投资形成的国有资产按有关程序移交国资部门(或投资主体)进行管理。如建设单位(指挥部)没有具备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资格的专业财务人员,建设单位(指挥部)则提供完整的财务决算资料,由区财评中心代为编制、审核。建设单位(指挥部)必须在财务核算经区审计局审结完毕、决算资料由区财评中心接收、财产由区重点办接收后方可解散撤离。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之日起实施。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篇2

关键词:水利基本建设 财务管理 人员培训 绩效管理 财务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146-02

一、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必须加强从业人员的法规培训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的投入逐年增加,为确保管好用好这些资金,财政部、水利部先后出台了许多的法规和规章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水利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意见》等。浙江省也相继出台了各类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浙江省强塘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等等。这些法规和规章的出台,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费管理工作提供了规范性文本。但是,由于水利基本建设单位的不确定性,导致基本建设财务人员岗位相对不稳定,往往是工程上马才临时组建财务班子,致使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其中多数没有经过系统学习,熟知这些法和规范的人寥寥无几。因此,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首先必须加强从业人员培训,认真学习有关的水利基本建设法规和规章,熟知这些法规和规章,并且在学习和掌握的同时,结合本单位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详尽、可操作的财务管理制度。苍南县水利局结合本县水利工程点多面广,项目投资差异较大,建设任务完成时间不同,项目管理形式多样等特点,对照各类项目资金的管理办法,适时地制定了《苍南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苍南县千万农民饮用水资金管理办法》、《苍南县面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等,并组织财务人员集中交流学习,确立了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的人员和制度保障。

二、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必须参与水利基本建设的全过程

实践中,许多单位在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争取和使用上形成了一种定式:论证、考察、审查、筹措资金、决策支付,概预算编制、招投标、工程验收由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财务参与项目管理的职能仅限于见票付款,登记入账等会计核算,既不参与项目前期预算编制工作,又没有参与基本建设的过程管理,无法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主动参与监督,造成被动应付,弱化了项目资金财务管理的职能。因此,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必须强化财务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稽查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使财务管理贯穿于整个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

1.前期参与。财务人员要积极参与基本建设项目的概(预)算审定工作,了解整个工程和分项分部工程的概(预)算详细情况及定额的基本情况,把工程概算、会计核算、竣工决算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才能取得财务管理的主动权,才能把好资金使用和监督关。资金拨付前,财务部门应把必备的资料收集齐备,包括概算批复立件、初步设计书、下达的投资计划、各类招投标文件、相关合同协议等。

2.中期管理,对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四制”要求(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工程合同管理制),财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参加招投标及合同签订的整个过程。对工程的标底、招投标情况、中标单位、中标预算等情况进行掌握,尤其是对合同的签订中有关财务资金条款应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如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价款结算等的约定),掌握实质内容,增强履行合同的主动意识,自觉履行合同条款内容,维护本单位的利益,财务人员还要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积极筹措工程资金,并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

3.后期监督。财务人员要严把工程财务结算关,对工程结算应进行全面监管,不仅要求财务人员对工程量、工程定额比较了解,还要求了解相关的政策,熟悉结算工作,财务人员要亲临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参与工程量的检测与工程质量的验收,对工程的设计变更、追加概算、动用工程预备费等,财务人员要以相关文件批复为依据,对工程款的结算必须与项目管理人员一道同乙方会签。然后根据工程进度、合同条款、监理签证和有关规定进行财务结算、监管,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审查工程结算,作为办理工程款拨付和结算依据,搞好水利工程项目的年度财务决算,搞好竣工验收和竣工财务决算审查。

三、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必须按项目规范资金支出程序

1.在工程价款支付方面,项目建设单位坚持按工程建设进度下拨经费,即施工单位提出付款申请――现场监理及总监分别审核签字――项目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核实并签字――项目建设单位财务部门审核签字及施工单位提供税务发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签字后,财务部门按合同约定的比例扣除质保金和工程尾款以转账方式支付工程价款。

2.在独立费用支付方面,按照批复的项目概算下达的投资计划及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由对方单位开具正式票据,项目建设单位驻工地负责人审核签字,项目法人审批,财务部门审查后,予以付款。

3.在建设单位管理费使用方面,按批准的项目概算,实现总额控制,严格按照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使用资金。

4.在土地征用费和迁移补偿费支付方面,项目建设单位自行组织实施的,按国家规定单价和有关部门共同核定的实物指标进行结算,采用协议委托地方政府实施完成的,由地方政府填制支付价款结算单及已完工程量清单,项目建设单位具体经办人员审核后报项目法人审批。财务部门审核后付款,涉及到支付给农民个人的,必须要附有每位农户的签字表;支付给集体单位的,要附有相关的文件或协议书,并开具正式票据,按转账方式进行结算。

5.在订购设备款项支付方面,需支付设备预付款的,按合同约定支付;其余款项在项目建设单位经办人员对订购设备验收合格并督促供货方提供正式发票后,填制设备付款通知书,报单位项目法人审批,财务部门审核付款方式、付款金额且质保金的扣留等与合同约定是否相符后予以付款。

四、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必须加大财务审计的范围和力度

财务审计是加强财务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有其特殊的运转方式,它涉及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方方面面,简单的年度财务审计和工程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根本无法满足加强水利基本建设资金财务管理的要求,因此水利单位要设立的内审部门,有权独立审核水利基本建设的各项经济业务。同时每年还要聘请会计事务所等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外部审计。以保证水利基本建设资金合理、合法、有效的使用,杜绝截留、挤占挪用基本建设资金等违纪现象发生。苍南县水利局为了对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与管理进行全过程检查和监督,保证资金合理合规使用,及时发现和纠正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立由计划、工程、财务、质检人员参加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督察组,下设工程管理组、质量检查组、财务审计组,督察组独立_展工作。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随时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工程管理、工程质量及财务管理情况,发现问题,现场办公,限时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二是配合发改委、审计、财政、纪检等外部门的监督检查,并顺利通过审查。

五、为水利建设资金提供科学依据,要加强项目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近几年提出的“新课题”,目前还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水利基本建设的绩效管理有待完善。

1.由于水利基建项目本身具有多目标性、综合利用效益及产出不易划分等特征,决定了项目绩效评价具有核心目标确定困难,资料收集困难及以定性分析为主的特点,且目前水利基建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各专业领域的个性指标较少,侧重追求经济性指标,社会效益、环保性、公平性体现不足,无法从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项目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评价,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无法保证。

为此,建议确定科学的评价目标。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对基本建设支出进行全面衡量评估,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2.我国现行的绩效评价没有规范科学的流程,从立项到竣工的阶段基本上由项目单位自己负责,后评价也是流于形式,评价结果与项目决策、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运营管理等环节严重脱钩,信息反馈和结果应用机制缺位。

为此,建议设计完整的评价流程。对应基本建设的项目前期、项目建设期和项目竣工运营期三个阶段,绩效评价流程设置事前评价、事中评价和事后评价。事前评价用于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效益、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风险等。事中评价用于分析工程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工程预算是否合理,对不完善的及时予以调整。事后评价是在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投产、运营一段时间后,再对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施工、竣工投产、生产运营等全过程和项目实际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及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3.我国基本建设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对项目中的成绩、问题与相关责任,没有相应的绩效评价激励与约束制度,无法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环节负责人形成直接约束和厉害关系,这不仅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而且影响了评价工作的权威性,评价结果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制约了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此,建议建立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将绩效目标与责任明确地联系起来,建立与绩效评价相联系的奖惩制度,比如,将评价结果作为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对于绩效评价不合格的水利项目,视情况采取扣减或收回项目资金。

六、结束语

总之,基建财务管理是基建投资的核心之一,随着水利建设的深入开展,基建财务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应当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作用并且加强项目绩效管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建设投资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江宁.水利基建财务监管职能浅析.湖南水利水电,2008(5)

[2] 杜清华.浅谈水利基建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界,2010(8)

[3] 高嵘.完善水利基建项目财务管理措施的一些建议.安徽水利财会,2012(4)

[4] 胡文政.对水利基建财务管理的探索与思考.水利建设与管理,2007(4)

[5] 安茂胜.水利基建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北水利,2006(5)

(作者单位:苍南县水利局 浙江苍南 325800)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篇3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实行独立核算的建设单位,包括当年安排基本建设投资、当年虽未安排投资但有在建工程、有停缓建项目和资产已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项目的建设单位。但不包括经财政邵门批准实行基本建设财务和企业财务并轨的单位。

第三条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做好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严格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第四条各级财政部门是主管基本建设财务的职能部门;对基本建设的财务活动实施财政财务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有财政性资金投资的建设单位要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的批准文件和项目概算。还要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及施工图预算、施工合同、开工许可证等文件资料的复制件。

建设项目停建、缓建、迁移、合并、分立以及其他主要变更事项,应当在确立和办理变更手续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财政部门提交有关文件、资料的复制件。

第六条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要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按规定向财政部门报送基建财务报表。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设置独立的财务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基本建设财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对基本建设中的材料、设备采购、存货、各项财产物资及时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定期进行财产物资清查。

第七条经营性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关于项目资本金制度的规定,在项目总投资中筹集一定比例的非负债资金作为资本金。

非经营性项目筹集建设资金仍按现行制度管理。

第八条经营性项目筹集的资本金,须聘请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由项目据以向投资者发给出资证明。

第九条经营性项目收到投资者投入项目的资本金,要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分别以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单独反映。项图建成交付使用并办理竣工决算后,相应转为生产经营企业的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国家资本金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地方财政预算拨款,政府设立的各种专项建设基金、其它财政性资金等。

第十条对于国家投入资本金比例较大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国家资本金应按国家关于基本建设拨款的程序和有关管理规定及时到位。

第十一条经营性项目筹集的资本金,在项目建设期间和生产经营期间,投资者除依法转让外,不得以任何方式抽走。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经营性项目对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出其资本金的差额(包括发行股票的溢价净收入)、资产评估确认价值或者合同、协议约定价值与原帐面净值的差额、接受捐赠的财产、资本汇率折算差额等,在项目建设期间,作为资本公积金,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并办理竣工决算后,相应转为生产经营企业的资本公积金。

第十三条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的存款利息收入计入待摊投资,冲减工程成本。

第十四条经营性项目在建设期间的财政贴息资金,作冲减工程成本处理。

第十五条经营性项目在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资本金制度后,财务管理不再实行投资包干责任制,在建项目已实行投资包干责任制的,仍按现行有关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非经营性项目实行投资包干责任制的,其包干节余按投资来源比例分别用于归还贷款和进行分配,其中国家财政性资金投资形成的包干节余,30%上交同级财政部门;20%上交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方面的支出;50%作为建设单位的留成收入。建设工期长的项目,其单项工程办理竣工决算后有节余的,可按单项工程节余的20%预提包干节余,待全部工程竣工办理竣工决算时统一清算。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在办理竣工决算前要认真清理结余资金。应变价处理的库存设备、材料以及应处理的自用固定资产要公开变价处理,应收、应付款项要及时清理,清理出来的结余资金按下列情况进行财务处理:

经营性项目的结余资金,相应转入生产经营企业的有关资产。

非经营性项目的结余资金,接投资来源比例分别用于归还贷款和进行分配,其中国家投资形成的结余资金,50%上交同级财政部门;20%上交主管部门,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方面的支出;30%作为建设单位的留成收入。

第十七条应交财政的包干节余和竣工结余要在办理竣工决算后三十日内上交财政。第十八条建设成本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设备投资支出、待摊投资支出和其它投资支出。

第十九条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以及按照合同规定支付给施工企业的预付备料款和预付工程款。

第二十条设备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照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各种设备的实际成本,包括需要安装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和为生产准备的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的实际成本,需要安装设备是指必须将其整体或几个部位装配起来,安装在基础上或建筑物支架上才能使用的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是指不必固定在一定位置或支架上就可以使用的设备。第二十一条待摊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按照规定应当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勘察设计费、研究试验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设备检验费、负荷联合试车费、包干结余、坏帐损失、借款等利息、合同公证及工程质量监理费、土地使用税、汇兑损益、国外惜款手续费及承诺费、施工机构转移费、报废工程损失、耕地占用税、土地复垦及补偿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固定资产损失、器材处理亏损、设备盘亏及毁损、调整器材调拨价格折价、企业债券发行费用、概(预)算审查费、(贷款)项目评估费、社会中介机构审计费、车船使用税、其它待摊投资等。

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标准控制待摊投资支出,不得将非法的收费、摊派等计入待摊投资支出。

第二十二条其它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构成基本建设实际支出的房屋购置和基本畜禽、林木等购置、饲养、培育支出以及取得各种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发生的支出。

第二十三条经批准单独设置管理机构的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开支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的开支范围包括:工作人员工资、工资附加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工具用具使用费、固定资产使用费、零星购置费、招募生产工人费、技术图书资料费、印花税和其他管理性质开支。

未经批准单独设置管理机构的建设单位,如确需发生管理费用的,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开支。

第二十四条建设单位发生单项工程报废,必须按规定程序报批,经批准报废单项工程的损失,作为增加建设成本处理,计入待摊投资。

第二十五条非经营性项目发生的江河清障、航道清淤、飞播造林、补助群众造林、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取消项目可行性研究费、项目报废等不能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作待核销处理,在项目完工(或取消)后,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冲销相应的资金来源。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

第二十六条非经营性项目为项目配套的专用设施投资,包括专用道路、专用通讯设施、送变电站、地下管道等,产权归属本单位的,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产权不归属本单位的,作转出投资处理,冲销相应的资金来源。统建住宅产权不归属本单位的,作无形资产处理。

经营性项目的统建住房和为项目配套的专用设施投资,包括专用铁路线、专用公路、专用通讯设施、送变电站、地下管道、专用码头等,建设单位必须与有关部门明确界定投资来源和产权关系。由本单位负责投资但产权不归属本单位的,作无形资产处理;产权归属本单位的,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

第二十七条转出投资的受让单位和接受经营性项目转入资产的单位,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的,应根据项目的资金来源,分别作增加负债和增加资本公积处理:执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转入事业单位的其它收入。

第二十八条建设项目隶属关系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财务关系划转,要认真做好各项资金和债权、债务清理交接工作,主要包括各项投资来源、已交付使用的资产、在建工程、结余资金、各项债权和债务等,由划转双方的主管部门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并办理财务划转手续。

第二十九条基建收入是指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项工程建设副产品变价净收入、负荷试车和试运行收入以及其它收入。

一、工程建设副产品变价净收入。包括:煤炭建设中的工程煤收入,矿山建设中的矿产品收入,油(汽)田钻井建设中的原油(汽)收入和森工建设中的路影材收入等。

二、经营性项目为检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的负荷试车或按合同及国家规定进行试运行所实现的产品收入。包括:水利、电力建设移交生产前的水、电、热费收入,原材料、机电轻纺、农林建设移交生产前的产品收入,铁路、交通临时运营收入等。

三,各类建设项目总体建设尚未完成和移交生产,但其中部分工程简易投产而发生的营业性收入等。

四、工程建设期间各项索赔以及违约金等其他收入。

第三十条各类副产品和负荷试车产品基建收入按实际销售收入扣除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和税金确定。负荷试车费用计入建设成本。

试运行期间基建收入以产品实际销售收入减去销售费用及其他费用和销售税金后的纯收入确定。

第三十一条试运行期的确定:引进国外设备项目按建设舍同中规定的试运行期执行;国内一般性建设项目试运行期原则上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期限执行。个别行业的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需要超过规定试运行期的,应报项目设计文件审批机关批准。

第三十二条建设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建成,工业项目经负荷试车考核(引进国外设备项目合同规定试车考核期满)或试运行期能够正常生产合格产品,非工业项目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正常使用时,应及时组织验收,移交生产或使用。凡已超过批准的试运行期,并已符合验收条件但未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的建设项目,视同项目已正式投产,其费用不得从基建投资中支付,所实现的收入作为生产经营收入,不再作为基建收入。试运行期一经确定,各建设单位应严格按规定执行,不得擅自缩短或延长。

第三十三条各项索赔、违约金等收入,首先用于弥补工程损失,结余部分,按第三十四、三十五条规定分配。

第三十四条基建收入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条例》及实施细则和有关税收政策的规定,并按财政部门有关费用扣除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后收入作为建设单位的留成收入。

第三十五条建设单位的留成收入70%用于组织和管理建设项目方面的开支,30%用于职工奖励和福利。

第三十六条项目建成交付使用并办理竣工决算后,经营性项目留成收入的余额转为企业的盈余公积金,非经营性项目留成收入的余额转入行政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

第三十七条试生产期间一律不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第三十八条各级建设单位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基建收入的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不得虚列基建收入或擅自扩大留成比例。

第三十九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时都应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已编制单项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的,待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应编制竣工财务总决算。

第四十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是竣工决算的组成部分,是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的文件,是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的依据。各编制单位要认真执行有关的财务核算办法,严肃财经纪律,实事求是地编制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做到编报及时,数字准确,内容完整。

第四十一条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的组织领导,组织专门人员,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设计、施工等单位应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在竣工财务决算未经批准之前,原机构不得撤销,有关人员不得调离。

第四十二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依据,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或扩大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及其批复文件;经批准的施工图预算或标底造价,承包合同、工程结算等有关资料;历年基建计划、历年财务决算及批复文件;有关的财务核算制度、办法;其他有关资料。

第四十三条基本建设项目在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前,要认真做好各项清理工作,主要包括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帐务处理,财产物资的盘点核实及债权债务的清偿,做到帐帐、帐证、帐实,帐表相符。各种材料、设备、工具、器具等,要逐项盘点核实,填列清单,妥善保管,或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处理,不准任意侵占、挪用。

第四十四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内容,主要包括峻工财务决算报表和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两个部分。

(一)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按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和小型基本建设项目分别制定。主要有:

1、基本建设竣工财务决算审批表

2、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概况表

3、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表

4、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总表

5、小型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总表

6、基本建设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明细表

7、封面

(二)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本建设项目概况

2、会计帐务的处理、财产物资清理及债权债务的清偿情况

3、投资包干节余、基建结余资金等的上交分配情况。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分析、计算情况

5、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及决算中存在的问题、建议

6、需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五条基本建设项目的竣工财务决算经开户银行签署意见后,按下列要求报批:

(一)中央级小型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主管部门审批。

(二)中央级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所在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机构签署意见后,由主管部门报财政部审批。

(三)地方级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四十六条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3个月内不办理竣工验收和固定资产移交手续的,视同项目已正式投产,其费用不得从基建投资中支付,所实现的收入作为生产经营收入,不再作为基建收入管理。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篇4

关键词:竣工财务决算;建设项目;建设对策;建设财会

一、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认识不到位导致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意识薄弱。建设单位较重视项目建设,建设期间往往比较抓紧,工程完工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建设工作已取得业绩或成果,因此项目完工交付后普遍存在松懈状态,忽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二)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竣工财务决算的及时编制。2005年中心成立之初,建设单位移交给中心核算的214个项目中相当大一部分已经竣工,有的项目甚至是2002年已建成投入使用,由于项目建设资金没有保证、资料不齐全、管理不规范及工程超概算超计划等原因,影响竣工财务决算的及时编制。

(三)项目办、临时机构等机构撤销、基建管理人员变动加大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困难。基建机构承担着工程建设的重担,工作压力大,无暇顾及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工程交付使用后,项目建设单位机构撤销、人员解散调离后,无人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而时间拖得越久,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工作难度也就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久而不办的现象。

(四)会计人员素质影响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质量。由于项目建设往往是短期的一个过程,单位负责人不太重视基建财务工作,忽视会计人员的素质,如学校往往会启用总务处主任之类的非财会人员做为报账员,即便是财务人员,也有相当部分的报账员对基建财会知识不了解,综合素质不高,影响了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质量。

(五)项目建设期和使用期限划分不清影响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一些项目在投入使用几年后尚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基建贷款、管理费等待摊费用不能准确界定成本期间时限,建成后未长期办理交付手续前发生的各项费用继续列入成本,多项目同时共建情况下各种公共费用的摊销方式也存在较大争议等问题,都影响着竣工财务决算数据的准确性。

(六)公益性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接收单位难以落实。建设单位往往认为自用的固定资产应该入自己单位账,但公益性的资产,如城市道路、管网、桥梁、康庄路等使用人为民众,虽然是国家投资,但不应属自己单位的资产,竣工财务决算报告中的接收单位也就难以落实。

(七)工程规模小(如小巷工程)或使用专项资金建设的项目有不同于一般工程建设项目的特殊性。这类项目往往规模小、金额少,未做立项、可研、初设等,未经发改部门批复建设,仅依据资金文件或预算、计划实施,项目非单纯建设,有部分为培训、维护管理等等的专项费用发生,项目结束后,部分项目甚至无实际资产交付。这类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与审批都难以按正常办法进行。

二、解决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工作问题、困难的对策及建议:

(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对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在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后,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经批准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对受历史原因影响未及时办理竣工财务决算的项目,应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进行深入调查,对完工项目进行清理,研究解决困难的对策,补办竣工财务决算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

(二)出台制约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建议政府出台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制约机制,将工程建设单位的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工作列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中予以考核,把工程财务决算作为工程整体绩效来评估,作为工程评优的一项硬性指标。同时明确建设单位、管理监督部门的职责,明晰责任,并责成各部门清理建设项目,管理监督部门要切实负起管理监督职能,加大督促力度,指导、督促各建设单位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办理好固定资产交接手续,促使建设单位积极做好项目完工后的后续管理工作。

(三)寻求部门帮助,加强内部协作。在竣工财务决算未批复之前,临时指挥部或基建办不得撤销,项目负责人及财务主管人员也不能调离,对编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应积极寻求发改、财政、建设、主管等部门帮助,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间的配合,单位内部基建、财务、总务等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认真做好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

(四)加强人员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各部门各单位应切实抓好财会队伍的业务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加强会计人员基本建设财会知识的培训,加强会计人员教育力度,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定期开展工作交流,通过学习、交流更新知识,进一步提高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质量,强化核算和监督,完善和落实各项基建会计管理制度,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

(五)夯实基础工作,提高决算质量。强化竣工财务决算编制的基础工作,在编制报告前进行合同清理、债权债务清理、资产清理及竣工结余资金清理;对概预算与会计核算口径对应分析;确定项目竣工三个月后为竣工财务决算基准日;采用按概算分配率或按实际分配率的方法分摊管理费和借款利息等无法直接计入项目的公共费用,准确计算建设成本,提高竣工财务决算报告编制的质量。

(六)合理列支投资,落实接收单位。根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基本建设非经营性项目发生的不能形成交付使用资产而等待核销的特殊支出,如城市绿化等应列入待核销基建支出,而城市道路、地下管网、桥梁、康庄路可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支出应最终形成固定资产。资产可交付国资公司等,确定其为业主的地位,由国资公司进行管理或由国资部门授权(委托)其他职能单位代管,一方面落实资产的所有者,另一方面推进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

(七)政府投资项目出现的某些特殊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应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地方立法或出台政策,完善、修订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办法和措施,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绩效。针对规模小、非纯粹建设的工程项目,可考虑出台竣工财务决算特殊的编制和审批办法,简化编制方法,降低决算审批权限,20万元限额以下的,可考虑由主管部门审批,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作者单位:龙泉市会计委派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张伯平,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中的问题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18期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篇5

一、**市宗教事务局是本市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基本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是本市伊斯兰教基本建设的归口管理部门。市宗教事务部门根据城市发展和宗教应当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原则对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的规模和合理布局进行统筹安排,对宗教系统基本建设工作负有管理、监督、指导、协调的职责。市和区县有关基本建设管理部门,也应当配合宗教事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资共同搞好宗教系统基本建设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参与宗教系统基本建设管理的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党的宗教政策以及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在工作中处理好与宗教团体、宗教界人士的关系,防止在宗教系统基本建设工作过程中侵犯宗教界的利益,更不得向宗教界提出不合理要求,坚决制止各种腐败现象和违反宗教政策的行为。

三、严格执行基本建设项目的报批程序。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核,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定,今后凡涉及宗教活动场所的建设,须由相应的市级宗教团体向市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

系统的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在1500万元(含1500万元)以下,以及涉及扩大用地在1000平方米(含1000平米)以下的自筹资金项目,由市宗教事务部门直接审批立项;投资;总额在1500万元以上的,以及涉及动拆迁、扩大用地1000平方米以上的项目,由市宗教事务部门转报审计委审批立项。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新建、改建、扩建、迁建宗教活动场所。地区改造、地区规划中涉及到宗教活动场所的项目,也应事先征询市和所在区县宗教事务部门的意见。

宗教系统基本建设项目,应按立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方案、初步设计等阶段分别申报。一般程序为:宗教系统的建设项目经项目所在区县宗教事务部门审核同意,由市级宗教团体向市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市级宗教事务部门按审批权限审批或向市计委报批。在建设项目经批准立项后,方可向规划部门申请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并据以申报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手续。

四、宗教系统基本建设应切实贯彻国家和本市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这是搞好宗教系统基本建设工作和维护宗教合法权益的保证。政府各有关部门,在用地规划性质、建设规模大小、具体规划指标、环境要求等各项基本指标确定后,对宗教建筑本身的格局、样式、建筑风格和使用功能等,应当尊重宗教界的意见,兼顾宗教界的合理要求。

五、基本建设中凡涉及到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和市级以上宗教重点保护单位,在拟进行改建、扩建、大修前,应在向市规划部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同时征询市文管会、市房地部门意见,并须取得市规划部门批准。经批准同意改建、扩建、大修的,必须符合有关保护要求。为了切实保护原有建设的风格、特点、风貌不遭破坏,除把好设计审查关外,还应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保护措施。不仅要使建筑物主体、结构和装饰应得到保护,而且还要能附属建筑物的名人书画、题词、有历史价值的装饰件、雕塑和构筑物列入保护范围之内。

六、宗教系统的建设工程项目应实行招投标制度。设计委托宜采用建筑方案竞选或征集的竞争方式,一般要选择三家(含三家)以上的设计单位进行比选;施工发包宜采用工程实物量的招标方法,一般要有六家(含六家)以上的施工单位参加投标;勘察委托,如投资规模大的项目(工程造价大1500万元以上)也要采用招标的方式,一般要选择三家以上的单位参加投标。各建设单位要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组织好招标工作小组和评级(评选)小组。评标(评选)小组的成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市、区县宗教事务部门的代表和相关专家参加。

七、切实保障建设资金。宗教系统各个建设项目必须落实建设资金,按照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组织资金到位,不准搞“无米之炊”。在建设资金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来取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允许多元化筹措资金,但公司、企业以及其他非宗教单位不得以投资、贷款、合作等方式参与宗教项目的建设,可以以捐赠和奉献的方式向宗教提供资金和物质帮助,捐赠手续按有关规定办理。宗教活动场所的基本建设项目不论其建设资金来自何处,其产权均属市级宗教团体。非宗教团体或捐赠者不得在宗教建筑的范围内以开店、办厂、办公司为附加条件,不得在完整的宗教建筑范围内主张产权和经营得益权,也不得干预正常的招投标工作。

八、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寺庙教堂是人流集散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宗教节日和举行大型宗教活动时。宗教建筑的工程质量关系到千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宗教建筑的总体布局、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材质检验、消防安全、抗震防灾都应符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确保对自然灾害和社会性事件的抗御能力和应变能力。所有的建设项目全部工程和全过程都应实行工程监理。

九、加强建设项目管理班子的建设。由于宗教建设项目基本上划E经营性项目,一般可以不另行组建项目公司,建设主体单位就是项目法人单位,但应指定专人担任项目法人代表,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对建设全过程负责,并组织好建设管理班子。建设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素质、人数与构成,应按有关规定配备。一般可以采取建设项目管理制,实现建设项B高效和优化的管理模式。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篇6

连续几年超常规的扩招,对高校的办学条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也为高校校园的扩建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和省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高校进行新校区建设,高校应当审时度势,紧紧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由于陕西是高教大省,但又是财政弱省,政府一时还不可能象经济发达省份那样对高校的新校区建设投入巨额资金,省属高校新校区的征地和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学校自筹。学校自筹建设资金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至2004年末统计,省属22所高校计划总投资121.65亿元,建新校舍811.8万m2。目前,向银行的贷款已达38.27亿元,占高校筹措的新校区建设资金的59.9%。随着建设的继续,贷款规模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这是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主张不能错过发展机遇,但如此巨额的贷款不仅要还本,每年还要支付2亿元的贷款利息,已经给有些高校财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部分高校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必须对高校最大的负债能力有一个科学的判断。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省财力的增加,学校筹资能力的增加,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的完善,学校的收入也会增加。我们认为只要收入的增中在支付了办学成本的增加之后能够偿还贷款利息,就不会对高校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否则,必然产生财务风险。高校长期巨额负债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必须寻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老校区的置换已经提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面前,已有12所省属高校要求置换2055.8亩靠近市中心的老校区,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出台优惠的政策,尽快开通高校老校区置换的通道。这样做不仅能大大缓解高校的负债风险,还可以为高校新校区建设筹措到巨额的资金,也有利于解决高校多校区办学带来的办学成本加大的问题。虽然省高校具有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力,但由于高校是实质上无法进入清算和关闭程序的事业单位,不应该授予其向银行贷款的完整自,它们的贷款应当得到财政部门的审查和批准。政府部门还应当对高校目前巨额贷款的偿还有一个长远的思考。

2理顺基建财务管理体制,强化综合财务预算管理

在高校投资渠道多元化的情况下,高校财务应当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的体制,基本建设作为高校财务支出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纳入学校综合财务预算管理。基建的投资计划,经费预算,应在编制学校综合财务预算时一并论证审核,基本建设的资金筹措、管理和审核支付,应由校财务部门的统一组织和实施。目前一些学校仍沿用基建财务与学校事业财务并行的体制必须尽快改变。理顺基建财务管理公体制的核心是对基本建设项目由学校财务实行预算管理和制度管理。基本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基本建设的每一个分项工作和每一个管理层级都有其与权利对应的责任,在预算和财会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基本建设管理部门和其主管领导决定的支付,财务部门应认真办理。基建项目资金和学校的其它专项一样,在财会制度规定的范围内,项目责任人审定项目的支出,对项目的完成负责。一些高校只所以坚持设独立的基建财务,就是担心财务统一管理和核算影响了建设项目按期完成。

3规范基建项目决算程序,提高投资决策科学性

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应依据学校事业长期发展规划和五年计划及校园建设规划提出,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的立项程序开展工作,加强可行性研究,不能搞违背基本建设规律的“8•31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随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投资概算随初步设计方案提出,工程预算由按施工图设计编制的建安工程预算及其它相关支出形成。工程的估算、概算、预算均应随工程项目的立项,方案审定、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的不同阶段报批,按规定的审批权限确定。西北大学作了一个基本建设项目的决策程序,主要内容可以用《基本建设项目决策程序流程图示》。这是他们多年经验教训的总结,值得各高校借鉴。各校决策开工时一定要落实投资,不搞“钓鱼工程”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或“胡子工程”。

4完善基本建设预算编制,加强建设项目造价控制

4.1.基本建设预算由项目前期费用: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费、工程设计、招投标及城市建设费等,建筑工程费用,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还有其它各种费用如建设单位管理费、临理费、审计费等,许多项目的取费政府或行业有明确的标准,因之,预算的编制要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建安工程依据拖工图和定额标准编制,不能粗估冒算,也不能把建安工程预算作为基建项目的总预算。有了科学的预算,还需要对预算的实现进行有效的控制。

4.2.基本建设造价具有固有的不确定性:它是一个组合,由论证、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设备材料、审计、政府收费等多项因素组成。它的形成是一个过程,从论证到设计,到施工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即使通过招标确定为固定价,它的实际造价也会因市场材料价格的波动,地基基础情况的不同,施工季节和工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造价的控制力来自许多方面,政府配套政策,学校决定的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学校招议标领导小组确定的招标价格,因建设工期要求而产生的赶工费用等,因此控制工程造价一定要采取综合措施,要加强方案论证;减少工程变更,要完善施工、监理、材料采购的招投标办法,追求合理低价;要注意加强分项控制,对单项超预算较大的要认真分析原因,研究补救措施;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选择节约投资的工艺、设备和建材;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和竣工之后,聘请造价公司审核决算资料。

4.3基本建设项目投资额巨大,环节复杂,消耗材料很多,有效的造价控制不仅是节约教育基建投资的需要,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这一方面,高校应当有足够的重视。

5加强基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基建财会的综合管理水平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篇7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建设项目财务管理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如何有效使用建设资金,控制和降低基建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是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争项目”、轻“建项目”

一些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申报项目时,受“跑步(部)前(钱)进”潜规则影响,抱着“不要白不要”的态度,只重视项目资金的争取,不注重调查研究和项目论证,设计方案不切实际、内容粗糙,不适应项目实际建设需要。编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使得实际情况与计划脱离,出现 “三超”现象,即超投资、超概算、超标准。项目执行时难以按正常的程序做出合理的调整变更,随意调整建设内容。

(二)建设资金管理不严,财务管理不规范

部分建设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不熟悉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不重视项目资金管理,部分资金不能专款专用,甚至改变了资金用途。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财务人员的职能仅限于会计核算,既不参与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又无法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主动参与监督,造成被动应付,弱化了项目财务管理的职能。

(三)工程结算出现高估冒算

在基建工程中,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上高估冒算问题时有发生,主要有:多计工程量、高套定额、多计材料、设备价格和数量,设计变更增加部分通过现场签证重新计入,而变更减少部分未作调整,重复计算,多计费用等。

(四)基建报表虚报和少报基建投资完成额

为了不影响下年度国家拨款,同时也便于年终决算报表的顺利通过。部分单位在年终财务决算时往往根据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投资的差额作一些账务调整。如将其超额完成的部分暂挂在“其他应收款”或“应付工程款”中,待下年年初再予调回;或将未完成投资额的差额部分以虚假附件或根本无附件虚报投资完成额,挂“建安工程投资”和“应付工程款”等科目。

(五)竣工验收手续办理不及时

有的基建项目在具备竣工验收条件超过3个月后,仍不办理竣工验收和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手续,也未编制竣工财务决算,项目竣工后,由于未办理验收手续,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都在基建投资中列支,虚列了基本建设支出。有的项目虽已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甚至交付使用,但仍未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期间所发生的维修费及其他费用都在基建投资中列支。这样不仅扩大了基本建设支出,而且影响了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计量。

二、加强管理的措施

针对基本建设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内部控制、竣工决算等几个方面加强和完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一)加强学习,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由于基建财务核算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专业性强,一个单体工程就涉及土建、设备、供水、供电、门窗工程、装饰工程等十几项分项工程核算,有些还涉及到拆迁费、赔偿费等明细核算,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比,基建工程核算连续性强、时间跨度大。因此,基建财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及补充规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及解释;了解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工程知识,还应当认真学习招投标法、合同法、建筑法等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建设项目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如建设项目概预算控制、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规定、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基建材料、设备采购管理规定、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控制制度等,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使得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项目建设规范运行,项目支出真实、合法。具体控制如下: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篇8

1.建设项目利息支出的资本化处理

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务操作,建设项目的利息支出是计入建设成本,还是计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或企业的当期损益,都是一个需要明确规定的事项。《规则》第二十五条第(五)款明确了项目建设期间发生的各类借款利息、债券利息应当计入建设成本,但没有进一步明确借款利息停止资本化的时点判断。这是《规定》中就存在的亟待细化的问题,有必要通过《规则》予以明确。笔者建议,停止将借款利息计入建设成本的时点,应当是建设项目通过工程验收之日。作为实行一次验收的建设项目,例如房屋建筑物建设项目,该工程验收可界定为竣工验收;对于实行二次验收的建设项目,例如公路、港口、航道等工程建设项目,可将工程验收界定为初步验收或交工验收。通过验收次日起发生的借款利息,不应当在计入建设成本,而是计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或企业的当期损益。这样进行财务处理,有助于与企事业单位的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协调一致。笔者注意到一些通过交工验收或者初步验收后的交通建设项目并没有完成全部工程建设工作,实际完成的投资额往往也达到了概算投资的80%~90%,这意味着通过交工验收或者初步验收的只是主体工程而不是全部工程;剩下的工程还需要在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或初步验收后到办理竣工验收的期间陆续完工并进行交工验收或初步验收。对此笔者同意徐芳等人的看法,建议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后,如果还存在较多的其他工程尚未完工,则需要根据其他工程占用的建设借款,将其借款利息继续资本化处理,直至这些工程通过交工验收为止[1]。需要明确的是,这些工程与《规程》第四十五条中规范的尾工工程并非同一概念。尾工工程应当是通过竣工验收后的剩余工程,而不是在主体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后需要陆续完工的其他工程。

2.关于建设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支出

《规定》中明确了其他投资支出包括各种无形资产;但《规则》第二十七条中的其他投资支出中只涉及软件研发及不能计入设备投资的软件购置支出,没有涉及相关的无形资产。按此规定,一个重要的问题就需要明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用财政资金并采取受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如何计入建设成本?《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设置的“在建工程”科目中不核算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而是将土地使用权直接计入“无形资产”科目,导致“在建工程”科目存在无法核算全部建设成本的局限性。这一问题在《规则》中不容忽略。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成本核算不存在这一问题,因为出资受让土地使用权发生的支出,按照规定是计入待摊投资支出的。

3.进一步完善对建设单位管理费的规定

《规则》第二十七条规定:项目建设管理费是指项目建设单位从项目筹建至竣工财务决算之日所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这与财建〔2003〕724号中对建设单位管理费调整后的界定是一致的。在实务中,竣工财务决算不是一个时点行为,而是一个时期行为。竣工财务决算涉及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审核或审计竣工财务决算以及竣工财务决算的报批等行为过程。考虑到实际工作的需要,建议将项目建设管理费的界定调整为“项目建设单位从项目筹建之日开始至竣工财务决算获得批准之日所发生的管理性质的开支”。竣工财务决算获得批复,意味着建设项目的资金支付工作已经全部结束。以后发生的相关开支,应当分别执行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实行两次验收的工程项目,由于经批准的竣工财务决算是编制竣工验收文件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通过竣工财务决算并非说明工程验收阶段(从开始交工验收到竣工验收全部完成)的全部工作都已经完成。在此阶段还有可能发生建设单位管理费。这部分管理费应当采取预计的方式计入竣工财务决算。

二、对进一步明确对工程价款结算管理的思考

《规则》中明确对工程价款结算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但有一点需要明确,这就是财政部曾联合原建设部在2004年10月20日印发了《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财建〔2004〕369号),其中具有对工程价款结算的专门规定。如果《规则》中的规定与财建〔2004〕369号的规定不一致,建设单位应当执行何规定?如果《规则》采取部门规章的形式,则按照下位法从属上位法的要求,应当执行《规则》的规定,如果《规则》也属于规范性文件,则按照一般法从属于特别法的原则,建设单位则应当执行财建〔2004〕369号的规定。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两项规定之间的协调,或者对此作出专门说明。《规则》第三十六条规定:工程价款结算,一般应按不低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这与《规定》的规定是一致的;但财建〔2004〕369号第十四条第(四)款规定:发包人根据确认的竣工结算报告向承包人支付工程竣工结算价款,保留5%左右的质量保证(保修)金。在管理实务中,某单位在建造合同中约定的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为4%,结果被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时认为违反了《规定》中“建设单位必须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5%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的规定,要求整改;但如果按照财建〔2004〕369号的规定,则属于合规行为。对此,《规则》中对此作出明确规定或对协调事项作出专门说明是必要的。理想的做法是,如果认为财建〔2004〕369号文的相关规定无需进一步修改,则《规程》中涉及工程价款结算管理的条款,只要求执行财建〔2004〕369号文的规定即可。

三、进一步完善竣工财务决算管理的思考

《规则》中对竣工财务决算的规范,除了增加了对尾工工程的规范以外,基本上与《规定》中的内容是一致的。这意味着,《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在《规则》中并未予以解决。不可否认,不同的国务院业务 主管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业务主管部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中提出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界定和相互交叉的矛盾。例如《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3〕21号)第九条规定申请项目竣工验收应当提交的材料包括项目财务决算与审计报告;《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邮部〔1996〕54号)规定:竣工验收前应组织有关部门,根据通信建设工程决算编制办法的规定,编制单项工程竣工决算和建设项目总决算。工程在竣工验收后的三个月内将决算报上级主管部门。竣工验收后的三个月内应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转账手续[2]。所以,从事不同领域的基本建设(例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物建设、冶金工业建设、邮电通信建设等)财务管理需要执行相应的管理规定;财政主管部门需要关注并解决好各行业之间的协调问题;政府业务主管部门需要关注并解决好行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之间的协调问题。

1.关于工程验收

不同行业的建设项目验收,有不同的规定。《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4年第3号)和《航道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8年第1号)中均规定将工程验收划分为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2号)和《邮电通信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中将工程验收划分为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后进入工程试运转期;试运转期一般为三个月到六个月。1990年9月11日原国家计委印发的《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中曾要求“根据建设项目(工程)的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整个建设项目(工程)的验收可分为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进行。规模较大、较复杂的建设项目(工程),应先进行初验,然后进行全部建设项目(工程)的竣工验收。规模较小、较简单的项目(工程),可以一次进行全部项目(工程)的竣工验收”。但建设部出台的有关房屋建筑物建设项目的管理规定中没有涉及交工验收和初步验收的工作规范,这意味着这些规定中是将交工验收或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合并进行的;房屋建筑物项目不存在试运营期的划定,只有质量保证期,从固定资产通过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开始计算。2000年1月30日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中,也只规范了竣工验收事项。

2.关于工程验收与竣工财务决算的关系

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行业部门,采取了竣工财务决算、竣工决算、工程决算等不同表述。如果不考虑之间的差异,建议在《规则》中将其视为同义语并按照“竣工财务决算”的表述统一规范。竣工财务决算应当在办理工程竣工结算的基础上进行。既然《规程》允许大型项目的竣工价款结算在办理竣工验收三个月内进行,这意味着再按照《规定》第三十七条中的要求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决算就不现实。一般来说,如果工程项目采取一次验收方式,即只组织竣工验收,则竣工财务决算需要在竣工验收后办理。例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规范的办理竣工验收的条件,不包括竣工财务决算文件。但是实行分次验收的建设项目,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中往往要求将竣工财务决算文件作为申请办理竣工验收的条件之一。例如按照《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交工验收后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并将经过审计的竣工财务决算作为竣工验收文件的组成部分。

3.规范竣工财务决算的有关建议

可以认为,不同行业的业务特点影响着编制竣工财务决算以及竣工验收的不同要求。如果存在交工验收或者初步竣工验收环节的工作规范,由于交工验收或者初步竣工验收合格意味着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则应当在此基础上办理与施工企业之间的工程竣工结算并编制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并将编制竣工财务决算作为最终竣工验收的前提之一;如果不存在初步竣工验收或者交工验收的工作环节规范,则竣工验收是检验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依据,应当在竣工验收后办理工程竣工结算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

四、进一步完善对资产移交的管理

上一篇:劳动节的故事范文 下一篇:工会工作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