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常识范文

时间:2023-09-22 06:47:42

文学艺术常识

文学艺术常识篇1

彭锋: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评论家、博士,2009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总策划之一

沙磊:我们知道在北京已经有许多艺术博览会了,为什么还要在海淀办艺术博览会?

彭锋:在海淀办艺术博览会非常重要,也很有意思。我们知道,北京主要的艺术活动都在东边,海淀区给人的印象是高校和高科技聚集的地方,尤其是中关村,是中国高科技的核心地区。在一般人眼里,艺术跟科学是对立的,以至于现在流行一种说法,说海淀有知识没文化。事实上,这种说法的实质是将知识等同于科技,将文化等同于艺术。当然,这种等同是毫无道理的。我接触到一些艺术家,他们就直言自己没文化,在我看来他们当中有些人也的确没有多少文化,因此不能将艺术与文化等同起来。不过,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我想指出的是,即使将文化等同于艺术,也不能说海淀没有文化,因为事实上无论从历史还是现状来看,海淀都不缺乏艺术。从最近的历史上来看,圆明园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艺术群体。从现状来看,不少艺术院校都座落在海淀区,如清华美术学院、北大艺术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等等。海淀区从来就不缺艺术。也许是海淀区的科技太强大了,人们又常常将科技与艺术对立起来,于是就对海淀区的艺术视而不见了。在海淀区办艺术博览会,可以打破人们的误解,告诉大家海淀有艺术,告诉大家艺术与科技并不是水火不容的。

沙磊:你刚才提到一般人将科学与艺术对立起来,而你认为艺术与科学不是不相容的,我们究竟该如何来看待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呢?

彭锋:这是一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我这里看能否试着将它讲清楚。从历史上看,艺术与科学并不矛盾。在18世纪之前,艺术与科学常常携起手来反对神学(当然也曾经携起手来为神学服务)。古希腊的“艺术”概念、中世纪的“自由艺术”概念、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科”概念,都既包含艺术又包含科学。艺术与科学分离是较晚的事情。分离之后的科学与艺术的确显得有些不同了。比如,科学建立在知识积累和演算的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的历史,后面的科学一定比前面的科学强;艺术建立在个人趣味和天才的基础上,没有明显的进步的历史,前面的艺术不一定比后面的艺术差。再进一步说,如果借用一对时间概念来讲的话,今天的科学侧重于“未来”,艺术侧重于“过去”。艺术侧重于保持文明的记忆(我们可以称之为“返朴”),展示个体真实的生存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归真”)。这与追求独立于个人信仰和情感的客观知识的科学的确非常不同。我们常说科学追求真理,艺术容忍谎言。其实,科学与艺术都求“真”,只不过科学追求的是超越“现在”“这里”的“永真”,艺术追求的限于“现在”“这里”的“刹那真”。说来也怪,追求“永真”的科学其实容易被“证伪”,科学貌似真实其实易错;囿于“刹那真”的艺术貌似错乱其实真实。我们可以指出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有问题,但一般不太给荷马挑刺。李白的诗写他对月亮的感受,当然今天我面对月亮时的感受与李白可能非常相同,但我不能说李白的感受比我的真实,或者我的感受比李白的真实。我和李白的感受都是真实的但又有不同,我称之为“同样的不一样的”真实。科学追求“同样的”真实,用一般的命题语言说事。个别事实跟一般命题符合不能证明命题对,个别事实跟命题不符就能证明命题错。科学命题的命运就是等待被证明错了。艺术不受这种命运的局限。

沙磊:这么说来,艺术跟科学完全不同了?

彭锋:艺术跟科学的相似不在表面上,只有深入到它们的核心处,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因此越是大科学家越能发现艺术的重要性。刚才讲了,科学既追求一般知识,又追求证伪或者创新。新的知识不能从旧的知识中演绎而来,只能从新的经验中综合而来。当科学家触及到他所工作的领域的边界的时候,或者说攀登上他所工作的领域的顶峰的时候,他就有可能从一般知识的领域进入个别经验的领域,从个别经验领域中提升出新的一般知识。艺术就在个别经验领域工作。在这个领域中,艺术家靠感觉而不是规则行事。科学家多接触艺术,有助于培养他在个别经验领域中的敏感,正是凭借这种敏感的指引,科学家才能发现新的一般知识。这是一个方面。科学与艺术的亲缘关系,还体现在今天的科学越来越像艺术了。按照一些后现代哲学家的想法,我们没有事实,只有解释。艺术是一种解释,科学也是一种解释。就同为解释来说,它们是平等的。科学解释的力量不是源于它是事实或者更接近事实,而是源于我们对科学解释的信仰。

沙磊:你刚才说只有触及到科学的底线的大科学家才能意识到科学与艺术的密切关系,一般的科学家意识不到这种关系。但是,就我所知,在中关村工作的一些企业家,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算不上顶尖的科学家,但他们都热爱艺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彭锋:是的。我认识几位老总都喜欢艺术。我听说中关村许多著名企业,如联想、方正、紫光、清华科技园等公司的老总都喜欢艺术。也许他们喜欢艺术是出于各种不同的目的,甚至是比较外在的目的,如投资;但是,我可以告诉他们,事实上他们在骨子里都是或者应该是喜欢艺术的,也许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或者并不承认这一点。那些触及到科学底线的大科学家热爱艺术是工作需要,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喜欢艺术是生活需要。那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已经没有生活上的压力,他们开始考虑如何生活得有质量。他们以前在科学领域里的工作经验,让他们比较偏爱富有创造性的事物。一旦他们摆脱了生活上的压力,这种偏爱就有可能释放出来。也许,这就是有这些有理工背景的企业家喜欢艺术的内在原因了。

沙磊:你讲了这么多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的抽象道理,在博览会上如何具体体现这种关系呢?

文学艺术常识篇2

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大量后现代主义的著作仍然继续出版,可是,被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浪潮已经过去,关于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从来就没有中断过,一代又一代学者们仍然坚持着对历史的研究与写作。今天,各个大学开设的历史课程没有减少,关于历史问题的解答和对历史的认识有了新的成果。哲学家没有摧毁历史学家对历史的信仰,而历史学家也从哲学家那里得到了思想的养料,所谓新艺术史也就是在解释新的艺术现象或者重新认识艺术的过去中出现的。尽管新艺术史仍然让部分学者感到可疑,可是,新一代艺术史学家开始了他们对艺术历史的充满活力的研究与解释。

艺术史继续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是人类知识系统中不可以忽视的一个部分。在人类追求客观知识的过程中,艺术是理解这个世界的重要通道。理性产生了改造物质世界的科学,可是科学不能替代唤起想象力的艺术;宗教是灵魂的慰籍,不过宗教也需要作为灵魂的客观性的艺术来补充,感觉世界的丰富性决定了人类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来应对,艺术是具有应对能力的特殊工具。人类在不同时期是如何利用艺术来认识和表达世界的?在不同的材料和现象面前,我们如何来看待过去的艺术?我们是否可以断然地重新认识艺术?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人类知识十分关键的部分,很大程度上讲,不认识艺术的历史,就意味着是在人类知识领域里一个严重的失缺。由于艺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紧密的关系,缺乏对艺术的认识就是缺乏对生活常识的认识。所以,学习艺术史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完善基本的知识结构,使我们对日常事物的判断具有知识上的平衡性。每个人都有自己观看世界的方式和手段,如果没有艺术史的知识,我们在面对世界的时候会表现出知识上的“残疾”,我们可以粗糙地说出眼前有一棵树木,可是,我们对树木的细节与她们在大自然中对人类的直接和简洁的影响缺乏敏感,事实上,观看与视觉分析本身就是在理解和认识世界。当我们研究历史的时候,例如考察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的中国时,究竟什么样的形象与符号更接近那个时代呢?“星星”成员的艺术难道不是最能够提示我们1978年之后中国在政治、文化与人们的感受性的变化吗?为什么那时的人们会面对《父亲》流下感伤的泪水?为什么波伊斯(Joseph Beuys)的作品向我们提示的不是美国的消费社会而是充满意识形态紧张的欧洲?当摄影接替了绘画反映现实的功能时,为什么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又会反过来许模仿摄影呢?我们通过这些艺术不是可以重新思考我们所处的这个现实和文明吗?改变思维方式是一个人适应这个世界的重要精神准备,而艺术和艺术史能够不断地提醒你:任何固执的眼光和惯性的思维模式都是危险的。

艺术心理发自人的天性,可是,对一种具体艺术现象,尤其是对过去的艺术现象的了解,需要我们对艺术史给予特别的依赖。不同民族和不同时代人的审美虽然具有一些共性,可是,对不同时期审美态度的认识需要进行历史性考察。将中国宋代的绘画与欧洲中世纪的艺术进行比较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没有历史的上下文知识,我们根本不能够得出什么令人信服的结论,也不可能理解比较对象之间的差异究竟是什么?理解艺术形式和上下文的复杂差异,意味着理解人类知识系统上的复杂性,还有什么比失去基本的知识判断更愚蠢和更无知的呢?站在中国传统文人的立场说教堂壁画中的人物缺乏神韵,与站在欧洲比如说意大利传教士的立场说中国的人物画缺乏科学常识,这两种角度的结论同样都是缺乏历史知识的。历史的重要性在于她提醒人们对过去的了解。在一个不存在共同价值标准的时代,“真实”或“事实”这类词汇很容易让人发笑,可是,阅读历史的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图像、符号、实物、声音以及动画来完善和补充甚至核实其他方式记录的历史,以便矫正我们的判断。艺术史是历史学领域最感性和生动的讲述,她使得我们保持着人类最基本的常识,以提醒我们今天存在的理由与基础。时间在堆积文献,即便我们可以对过去进行无限的阐释,但是,时间堆积的文献会给出人类文明的最基本的逻辑。艺术可以担当历史的物证,艺术史是所有历史物证中最直接和最感性的说明――尽管有些艺术史家经常使用不恰当的文词。

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认定:一个人内心如果没有音乐,他的精神世界一定是黑暗的。对艺术的理解同样是这样,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成分就是其成员对艺术深厚与广泛的理解。在晚清之前,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被融入到了类似“琴”、“棋”、“书”、“画”这样的生活内容中,尽管这样的系统具有封闭性,可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对传统的教养与知识的理解是整体性的;西方国家,尤其是在今天,在任何一个公共美术馆里组织的儿童与青少年的艺术课程都成为他们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正是在以不同主题和历史时期内容为重点的不同美术馆里完成的艺术史课程,帮助了学生对艺术历史的认识与理解。概括地说,艺术史是民族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和艺术史知识的缺失,就是素质的缺失。

最后,艺术史是一种奢侈的知识,她不仅让你了解历史和感受历史,也让你拥有精神上的愉快和享受。如果不是为了应对考试,我们在阅读例如贡布里希(Ernst Gombrich)的《艺术的故事》的时候,不就是一次愉快而感性的智慧旅行?艺术家拥有代表人类放肆说话的权力,他不断地破坏我们熟悉的边界,而这样的破坏是如此地充满和可能性,以至倘若我们没有这样的知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便是值得大大怀疑的。人类需要那些被认同为艺术家的人来提供这些与可能性,艺术史帮助我们理解和接受这些,提供我们重新思考这个世界的可能性。说到底,人类文明的高级生活就是尽可能地艺术地游戏,艺术史是这个文明生活的有效工具。

文学艺术常识篇3

【关键词】传媒艺术学院 学生管理 特点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61-01

一、传媒艺术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艺术学院学生个性开朗活泼,个性独立,敢于竞争

一般来说,传媒艺术学院学生的专业方向一般是演艺、舞蹈、歌唱等方面,长期进行这方面的锻炼会使得学生的个性鲜明,性格外向,开朗活泼。艺术专业的学生要求其在专业创作方面具有十足的想象的空间,艺术类专业学习与社会互动性比较强,他们勇于面对挑战,能够主动出击,敢于为理想事业的成功积极拼搏、竞争。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艺术生猛增,直接导致传媒艺术这一方面竞争十分激烈。因此,传媒艺术学院的学生都是敢于挑战的学生,同时还附有强烈的竞争能力,不惧竞争。

(二)艺术学院学生重视专业学习,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

就目前我国传媒艺术学院的现状就是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较为薄弱,艺术生普遍不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认为基础理论的学习对其就业等各方面的帮助并不大。除此之外,艺术是一种激烈的、动态的、活跃的文化,艺术生往往都对这方面接触的时间较晚,因此,他们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练习,比如舞蹈、演技、歌唱技巧等。因此,从中学阶段开始,艺术生就无法像普通的学生一样花充足的时间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这就使直接导致在大学阶段艺术生的文化基础的薄弱。

(三)艺术学院学生自我认识不足

艺术生常常沉迷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内,一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关注较多,而很少重视基础知识,也十分容易忽视和外界的联系。同时,由于艺术生掌握着比普通学生更多的才艺,因此在学校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容易崭露头角,也就更容易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同学们的爱护。在这种环境下,艺术生容易产生自己比其他学生更加优秀的心理,往往会对自我认识不足,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进而产生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心态,这是极不利于其自我发展的。

二、促进艺术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方法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管理

由于艺术生普遍个性鲜明,同时还十分的独立自主,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强压式的管理,势必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反感,反而达不到预期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管理艺术生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和学生做朋友,在管理他们的时候恩威并重,既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管理,这样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只有用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管理好学生,尤其是对于这些个性比较强烈的艺术专业的学生。只有用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才能塑造他们崇高的品质。

(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艺术生普遍都个性很强,非常具有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艺术,这是他们普遍的个性心理,因此,他们并不愿教师过多的去干涉他们,管理他们。然而,如果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但可以适应上述心理,还可以给他们找到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更加独立和自主。这也是社会主义好青年的新标准,那就是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当学生意识到自我管理的好处和重要性的时候,将会比教师对他们进行管理的效果好得多。

(三)加强艺术生基础理论的学习,在此基础上促进其专业知识的发展

由于艺术生普遍基础理论知识基础较弱,因此,加强艺术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显得十分的必要。虽然对于艺术生来说,专业知识似乎是更为重要,但是没有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其艺术之路也不会走的很远。基础理论知识是艺术专业知识灵感的来源,是促进传媒艺术发展的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学校要加强艺术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要经常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三、对艺术生进行管理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对艺术生进行管理时,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要积极引导艺术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般来说,传媒艺术生普遍家庭条件都较好,同时家长较为忙碌,因此容易忽视对他们的管理,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拜金主义等。第二,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不良习惯形成。因为众多传媒艺术学院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加上艺术性的特质,所以容易滋生一些不良习惯,例如自制、自理能力弱、随意性强等。因此,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要经常向学生灌输这些不良习惯的坏处,尽量杜绝这类不良习惯的产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媒学院的艺术生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首先简要的分析了传媒艺术学生学生的特点,再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最后,提出了两项老师在日常管理时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对艺术生进行引导,才能促进学生的常足发展,提高我国传媒艺术学院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俊, 马树邦. 学校与教师关系视阈下促进青年教师科学发展的路径探析——四川教育学院传媒艺术学院的实践探索[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S1)

[2]邹天韵, 邹天兵. 舞动的青春——记吉林艺术学院青年舞蹈教师刘洋[J]. 戏剧文学, 2007,(01)

[3]邢宏亮.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特征及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1,(03)

[4]Chen Ling. Outline of New Media .Beijing: Q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7

文学艺术常识篇4

一、艺术实践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应用能力

艺术实践最显著的特点是综合性与实践性,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调动音乐知识积累,促进学生将音乐知识与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应用音乐知识解决音乐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促使学生知识向技能的转变,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新的知识与理论离不开实践。有效的音乐类艺术实践形式丰富,路径多元化,这将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空间,丰富学生艺术体验。高频率的艺术实践将有效激发学生艺术创新意识,使学生不断创新音乐表现内容与表演形式。

二、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艺术实践认识不足

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被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认识不到位,不少院校错误地将音乐类学生日常课堂学习视为艺术实践,对艺术实践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的有效、常态化开展。

(二)艺术实践缺乏经费

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离不开经费作为保障,不少院校受思想认识制约,不能保障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经费;加上教师自主开源意识不浓,不能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自主筹集资金,艺术实践流于形式主义,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艺术实践形式单一

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形式比较单一,难以达到预期效应。首先,艺术形式的单一化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兴趣,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其次,单一的艺术形式不能全面地锻炼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四)艺术实践互动不强

艺术实践需要为音乐类学生搭建大舞台,创造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缺乏互动意识,主要以校内艺术实践为主要形式,缺乏开拓意识,不能推动院校与其他部门的有效互动,艺术实践影响力与渗透力不够,活性不足。

三、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的几点思考

(一)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高校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认识,树立素质教育观念,致力于音乐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发展,突出以生为本,基于音乐类学生艺术素养发展需求,加强院校顶层设计。高校要合理调整音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将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优化教师队伍,提升师资素质,确保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经费投入,为学生艺术实践提供强大的资金保障。

(二)开拓多元经费渠道

高校要根据当前艺术实践资金投入现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首先,高校要基于专业均衡发展的需要,协调好高校各专业发展,合理分配学校经费,为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常态化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其次,教师要具有开源意识,提升市场经济意识,积极尝试艺术实践商业化运作模式,例如加强与企业合作,将艺术实践活动的冠名权授予企业,企业为音乐类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丰富艺术实践资金渠道。

(三)丰富艺术实践形式

艺术实践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要积极探索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的形式。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要从单一的表演实践中走出来,积极发挥高校社团作用,将艺术实践与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增强艺术实践的吸引力;借助艺术节契机,充分凸显学生在艺术节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发动、自主策划与实施等;合理地组织好艺术观摩、艺术采风实践等,通过艺术观摩促进音乐类学生艺术实践互动,通过采风活动,开拓音乐类学生艺术视野,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提供深厚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拓展艺术实践路径

高校要具有开放性思想,从狭隘的思想中走出来,积极拓展艺术实践的新途径。高校要积极探索与政府之间的合作,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逐步强大起来,高校与政府的互动将为音乐类学生提供较多的艺术实践机会,利用政府优质的场地资源、人脉资源与资金资源等,深化艺术实践;其次,高校要积极推动与文化产业互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资源,高校通过与文化产业互动,既可以为学生创造艺术实践机会,也能够通过合作达到资金开源的目的。

四、结语

文学艺术常识篇5

[关键词] 艺术学院 “重艺轻文” 原因 应对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28

艺术的欣赏与创作需要丰富的文化素养作为基础,而文化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则需要从文学、哲学、美学等文化学科中汲取养份,因此,艺术院校就开设了一系列的文化课,这对于培养艺术院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艺术院校却普遍存在着“重艺轻文”的现象。下面笔者就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应对策略。

一、造成艺术院校学生“重艺轻文”的原因

1. 艺术学院学生对文化课的抵制

艺术院校的学生与其它高等院校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很不好,从小就不喜欢学习,他们也并非真正热爱艺术,只是因为艺术类大学生高考录取的文化课分数低于其它专业,为了能够考上大学,才不得已而来上艺术院校的。随着近年高校的扩招,普通高校对艺术院校的生源造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冲击,艺术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下降也非常明显。这些艺术生既缺乏基本的艺术修养更缺少对艺术的热情,同时他们还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很多时候他们会因寻找不到自己努力前进的方向而无所适从。而当下,整个社会都充满了浮躁、虚荣、功利的气息。在艺术领域,伪艺术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对于那些人生目标不清晰的艺术院校学生来说,很容易就会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他们注重视实际的经济利益,甚至不少学生希冀一夜成名,骤然身价倍增,长期艰苦积累磨练真本领的观念无法植入他们年少无知的心中。他们不明白艺术需要长期的积淀,不懂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真谛。因此,他们不愿意花精力去学习那些枯燥而见效不甚明显的文化课。

此外,有些艺术院校的学生对于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关系也认识不清,甚至出现偏差。他们不懂得文化课对于专业课的文化支撑作用,因此从心底就认为学文化课无用,甚至认为文化课就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在文化课上,很多学生随意交头接耳或者玩手机、听音乐或者酣然入梦。有些很有“个性”的学生还故意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或者让教授文化课的老师丢丑。这些年笔者就屡次听说或亲遇这些破坏课堂纪律的现象发生。有一次六一儿童节,上课已经十几分钟了,当时我们正专心而投入地上课,突然一个高高大大的长满络腮胡须的男生戴着红领巾晃晃悠悠、慢慢腾腾走进了教室。他的奇怪行为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目光,学生哄笑了起来,而他却还故意慢慢吞吞地踱步到座位上,慢腾腾地取下书包,掏出书本,还“大义凛然”地四顾一周,缓缓坐下,所有学生就一直盯着他,他将我们正常的教学秩序完全破坏了,他一直在极力“表演”,想尽办法挑战我的忍耐极限,我极力克制着看他“表演”完毕,后继续若无其事地开始讲课,对他进行冷处理,最后他也自讨没趣地趴在桌子上听课。在艺术院校,像这样故意在文化课上捣乱的学生不少,他们冲击着教学秩序,影响着其他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心情。面对这种现象,老师要谨慎处理,否则就根本无法正常教学,还会在学生面前难堪,使得教师威信下降。

当然,艺术院校也有一些学生是懂得文化课的重要性的。但由于他们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文化课考试后总是“红灯”闪闪,于是感觉自己不是学习文化课的料,对文化课的学习也就产生了比较消极抵触的情绪,也就很不愿意学习文化课。

2. 教师对“重艺轻文”现状的助长

艺术院校“重艺轻文”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有些教师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的言行助长了“重艺轻文”现状的滋长。

首先,有些专业课老师认为技术的演练是第一位的,而文化课是毫无意义的,他们骨子里就轻视文化课教师。其实这种教师实质上他们本身的文化素养也不高,他们对艺术的认识是片面而急功近利的,他们认识不到只有不断积累艺术素养才能提高审美能力,也才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他们更不明白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需要通过文化课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艺术创作者的艺术品性。这些低素质的专业教师的错误理念助长了艺术院校那些浮躁的学生对文化课的轻视态度,学生就更加轻视文化课。曾经有一位担任过系主任的专业老师很不客气地对我说:“学你们的文化课有什么用,不就是写一些评论文章吗?你们评论人家的作品,把人家的作品说得天花乱坠,有什么用?有本事自己去拍一部电影,得个奖什么的我就服你了。”面对这位老师,我只能无语,终于明白他们系的学生何以最不重视文化课的原因了。正因为这些专业教师的态度不正确,所以在艺术院校上大学语文课时,学生就经常为了所谓专业课录制节目、看演出、拍摄照片等来逃课,而这些专业课老师和领导还经常帮助学生开假条来逃脱学校规章制度的限制,因此这些学生逃脱文化课就有恃无恐。此情此景只能让文化课老师无奈。

除了专业课老师的原因,有些文化课教师也存在问题。有些文化课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高,知识面狭窄,无法给与学生知识的拓展,甚至有些文化课老师自轻自贱自己所教的课程,因此上课缺少热情,不愿意在教学教法上进行探索,因此教学方法不得当,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些教师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处理学生时任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上课缺少魅力,这些都严重助长了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消极情绪。

二、解决艺术学院学生轻视文化课的策略

艺术学院学生轻视文化课的原因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师的责任。要解决艺术院校学生“重艺轻文”的情况,学校和教师必须共同努力,要共同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具体如下:

在学校方面,在课程设置等政策导向上要重视文化课,给文化课的开设创造优越的条件,营造重视文化课的氛围。我国很多艺术院校迫于教育部的要求不得不安排文化课,于是就消极安排,排课非常随意。比如将舞蹈专业学生的文化课安排在下午7—8节课,舞蹈专业学生上完舞蹈课以后已经筋疲力尽,等到上文化课时,学生气息奄奄地躺倒一片,任课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他们也根本没有精神听课。文化课教师给舞蹈系上课感觉到无计可施。

此外,艺术院校还应该相应改善文化课教师的地位。艺术院校专业课老师基本上都有“一艺在身”,在当今社会学艺术狂热的情形下,专业课教师生活得光鲜靓丽,而文化课教师就很窘迫。肤浅的学生看到专业课教师和文化课老师生活的差距,从内心就会认为学文化课没用,所以更不会用心去学文化课了。不仅如此,在艺术院校文化课教师经常处于边缘化地位,因此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很少,教师提升也就很慢。所以,高校设法改善文化课教师的待遇,不仅让文化课教师体会到在艺术学院受到尊重,能够心无旁骛地专心教学,同时也能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观念。

在教师方面,专业课老师应该摆正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应该认识到:文化课是专业能力不断提高的底盘和土壤,专业课教师在平时不应挤占文化课的时间,更不能助长学生逃文化课的习惯,应该引导鼓励学生端正学习文化课的态度。

对于文化课老师来说,要不断提升自己,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其实,授课教师如果能够传授给学生丰富广博的知识,学生感受到了文化课的魅力,他们还是很乐意上文化课的。有一次我在讲授《蜀道难》时,有一句诗是“雄飞雌从绕林间”。有一个学生就故意说:“老师,为什么是雄飞雌从绕林间,而不是雌飞雄从绕林间?”还未等我做出解答,另一个学生就故意很轻描淡写地说:“那是结了婚的鸟嘛!”学生顿时哄堂大笑,整个课堂一片喧嚣声。面对这种尴尬的情景,我冷静分析了学生的心理,既没发笑,也没发怒,而是非常平静地看着学生。学生看我那样镇定,突然觉得那样胡闹很无聊,教室很快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时我才很轻描淡写地说:“这位学生平时对生活的关注比较细腻,而且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这种说法可能反映了他的观念,所以女生可不能跟他恋爱啊!否则婚后他可不会像婚前那样对待你的。”全班学生一阵哄笑,我善意的调侃令那个男生羞愧得低下了头,他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就没必要再对他过多指责。当然以后他也再没故意捣乱过。当学生都安静下来后,我就就从中国文化传统,从诗词的节奏和音韵方面给学生讲解了为什么诗中要写“雄飞雌从绕林间,而不是雌飞雄从绕林间?”的原因。学生们听得非常认真,他们既明白了诗词用词之妙,也明白了诗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听得很认真,教学效果非常好。

不仅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选择和开发教学资源,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采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提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竭力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运用分专业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如此,我们还可结合艺术院校学生性格特点,通过影视、音乐等现代教学媒体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影像画面中所体现的思想,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活跃思维。此外,还可以开展多种实践活动,竭力将文化课和专业课沟通起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文化课对专业课的支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虽然造成艺术院校学生“重艺轻文”的原因是学生和教师双方造成的。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不能也不应该强迫学生被动地去爱上文化课,只能积极主动想办法让学生从心灵深处爱上文化课。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共同努力,真正做到重视文化课教学,那么艺术院校学生“重艺轻文”的现状一定会得到改善,艺术院校也才能够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艺术人才,也才能真正实现我们艺术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欢.试论艺术院校语文教学与专业有机结合[J].艺海,2011.(07).

2.谢敬.针对高校艺术类学生特点的管理对策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2010.(6).

3.赵春明.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外延[J].美术观察,2004(5)

4. 谢敬.针对高校艺术类学生特点的管理对策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2010.(6).

作者简介

文学艺术常识篇6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人才培养 艺术教材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 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2008年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2009年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2011年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 

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2002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教育界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一个从云南艺术教育单位毕业的学生,如果对云南、对西南、对中国艺术状况知之不多、一知半解,那他就不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学生,就远不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者、创新者的“候选人”,他的资格就差得很远。如果这样的状况是由于他所毕业的艺术教育单位造成的,那么,这个艺术教育单位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就很值得怀疑。 

这些年来,在开展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云南大学出版社与各种类型的艺术院校合作,探索和开拓了一种效应综合、目标明确的道路,值得与艺术院校办学的有心人分享,也值得与那些瞩目大学教学研究、办学发展的出版行业的同行相砥砺。 

文学艺术常识篇7

高等院校大学生对服饰艺术认知水平的概述

大学生刚进入高校学习,他们还保留着高中生阶段的活泼、好奇和冲动。大学生对自我认识还未成熟,对自身的定位非常困惑,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喜欢追赶时尚潮流,关注服饰的流行趋势,他们希望通过美丽的外观,赢得自信与肯定[3]。但由于对自身身份和服饰环境的认识不足,导致他们的服饰衍生出许多与他们的身份不相适宜的打扮。对于高校非服装专业的同学来说,很多杂志、电视、明星的着装让他们感到非常羡慕,但对服饰的流行文化了解得非常少,大学生只是针对当下流行的简单复制。在各种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对流行的造势,最先接受时尚变化的是青年学生,在对流行变迁的追逐过程中,更替一个又一个流行[4]。但他们不懂得什么样的流行适合自己,不能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大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多精力投入文化课的学习,对服装艺术的了解也是非常片面,如对国内外服装发展的历史,世界各个民族服饰的艺术魅力,服装风格艺术等都了解甚微,大学生现有的服饰素养,普遍不适宜将来步入社会工作、生活、社交礼仪等需要。

高等院校如何开展服装艺术教学

提高学生服饰审美能力是公共服装艺术教学的灵魂与核心。审美能力是指人们认识与评价美、美的事物与各种审美特征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们在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作出审美分析和评价时所必须具备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服装艺术欣赏的课堂应是一个个性化的课堂,一个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课堂。使学生领会服装艺术之美,懂得以自己独到的审美品位和修养,以宽广的胸襟和艺术视野正视众多的地区、民族和不同时代的服饰文化。可通过以下教学内容达到上述教学目的。

1服装概论

许多高校学生对与其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之首的衣的起源、各种形式服装的分类、中西服装发展的主要脉络、服装色彩、材质和流行趋势等服饰相关内容了解都是缺乏的,使大学生对服装艺术产生一种神秘感。在公共服装艺术课程中,开设服装概论章节的内容,使学生对服装的基本知识有所认识,从文化、人类学、美学、人体工程学和社会心理学等角度,全方位分析服装学的概念、属性、范畴、服装与人体的机能、时空关系与服装演变,服装的造型美与色彩美,为他们揭开服装艺术神秘的面纱,让学生领悟服饰的文化内涵,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为日后深入学习公共服装艺术奠定基础。

2服装风格分析

大学生对服装认识是主观的,非理性的,他们对自己服装搭配也是盲目的,对服装各种风格搭配知识也是缺乏理性认识的,常出现各种不合审美习惯的服饰搭配,穿出不得体的衣装,让人啼笑皆非。大学生通过对服装基本风格(古典派、优雅派、柔美派、民族派、现代时髦派、先锋派、男士派和运动派)了解,使他们对不同服装风格的面料、材质、色彩、廓形、细节等表现有了理性的认识,提高了他们服装审美能力,并指导其穿衣搭配能力和自我个性形象塑造。

3中国民族服饰赏析

让高校学生了解多姿多彩的国内民族服饰特征,领略各个民族的服饰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高校大学生对中国民族服饰认识是肤浅的,通过此环节内容的讲解,使他们初步掌握民族服饰的特征和内涵。通过介绍部分中国民装的典型外部特征以及文化内涵,使他们在赏析民族服饰的同时,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此块内容的教学,在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同时,也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

4服装设计美学

从现代时尚潮流的文化背景入手,以艺术形态的自然美和艺术构成的形式美到现在流行的个性美、另类美和休闲美的文化解析为专题进行探讨,提出服装设计美学发展的文化指向,以设计实例解析流行时尚艺术风格美的文化内涵,提出美学理念,分析心理和文化背景,解剖哲学和美学内涵,结合设计案例,使得这些具有浓郁文化艺术内涵的设计美学理念深深印入大学生的脑子里,从本质上让他们了解服饰美学真正内涵。

5国内外著名设计师品牌赏析

琳琅满目的服饰品牌让大学生眼花缭乱,他们缺乏对服饰品牌正确的认识和对服饰品牌文化理解,通过此部分内容的讲解,使他们了解国内外知名服装品牌的概况,在讲授服饰品牌文化特征的同时,讲述设计师的成长经历,设计风格和品牌的发展历程,剖析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分析他们的作品,使学生对服装艺术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领悟。设计师励志创业故事也激发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的斗志。

6大学生服饰搭配技巧

讲解大学生服饰搭配技巧,有助于学生理解服饰美的内涵和服饰美对人物整体形象美发挥的作用。通过妥善运用服饰装扮的技巧更好地进行形象设计中服饰形象的设计与创意,从而提升整体形象设计的效果与层次。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大学生逐一领会,循序渐进穿衣搭配的三个不同层次,即得体、美观和风格。重点介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遇到一些场合,不同的穿衣要求和搭配技巧,并介绍几种表现大学生青春气息的常用形象搭配。此块内容讲解,可大大提高大学生的穿衣品味,表现其内在的美,引导学生不迷信潮流趋势,利用所学的知识,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在此环节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安排,现场抽取学生,纠正其穿衣搭配误区,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调整搭配效果。此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大学生学习服装艺术的兴趣,学以致用的学习热情高涨。

7服饰礼仪认识

服饰礼仪讲解使大学生能够运用服饰礼仪原则、着装技巧,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着装,并进行合理的搭配,使他们掌握服饰礼仪的TPO原则和着装技巧,形成正确的服饰审美观,让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能够表现出优雅得体的礼仪。

结语

文学艺术常识篇8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问题。文章首先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常见因素,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几点策略,希望对高校健美操教学的高效开展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健美操教学 艺术表现力 高校 影响因素 培养策略

健美操,融合了音乐、舞蹈以及体操等项目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然而,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很多学生在完成健美操技术动作或是成套的组合动作时,只是简单的模仿,而且表情呆板,缺乏激情和活力的情况也较为常见,以至于影响了健美操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使得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成效也因此受到影响。鉴于此,本文就针对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常见因素

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因素非常多,但是概况来说,可以大体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主要的类别,以下就从这两个方面入手,针对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常见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内在因素

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内在因素,主要有学生的身体素质、人文素养以及艺术修养等几个主要的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这几种因素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到学生健美操学习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力。

首先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健美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水平与自身的身体素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一般来说,协调性和灵活性较差的学生往往不敢表现动作,而部分协调性和灵活性较好的学生在健美操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则往往更愿意表现动作,展现自我,从而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其在健美操学习中的艺术表现力呈现出了正相关的现象。

其次是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简单来说,指的就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以及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其通常以人的人格、气质或是修养的方式加以呈现。学生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只有具有了一定的人文底蕴,如:音乐、舞蹈、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人文知识或是良好的意志、品格以及审美等方面的修养,在能够更好的理解健美操运动内涵,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把健美操所特有的健康美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有效的促进了自身艺术表现力的提升。

最后是学生的艺术修养。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也会影响到学生健美操学习过程中的艺术表现力。如:音乐修养,就是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点。具有良好的音乐修养的学生能够较好的把握各种健美操配乐的特征及其结构特点,并能够通过健美操运动准确的表达不同的配乐所带来的不同的情感感受和动作感受,从而促进健美操艺术表现力的有效提升。

(二)外在因素

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外在因素不但较为多样,而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任课教师的感染力、配乐的选择、教学氛围、教学模式等等均有可能影响到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就仅针对其中最为普遍,也是最为关键的任课教师的感染力这一因素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时,任课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任课教师能否在开展健美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自身的形象美、形体美、语言美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美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悟性,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在健美操教学中,任课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美就能够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促进学生良好的形态的养成,使得学生在健美操运动中的肢体造型更加优美,从而促进其艺术表现力的提升。

二、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策略

根据上文所分析的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常见因素,提出了如下几点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策略:

一是,注意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健美操运动。在开展高校健美操教学时,很多学生是初次接触健美操,对于健美操运动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没有意识到艺术表现力与自身的身体素质、人文素养以及艺术修养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至于在进行动作学习和训练时,往往就会出现简单模仿的问题,不利于艺术表现力的呈现。因此,针对这一问题,任课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的认识健美操运动,尤其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白艺术表现力在健美操运动中的重要性和影响艺术表现力的常见因素,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促进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艺术表现力培养过程中的发挥。

二是,要注意在健美操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通过人文知识的讲解和以提高人文素养为中心的活动的开展,将人文素养教育贯彻到高校健美操教学活动之中,以此来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欣赏健美操的艺术美,表现健美操的艺术美,最终实现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三是,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尤其是音乐修养,以此来促进健美操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例如:任课教师在开展高校健美操教学活动时,可以适当的穿插讲解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而且还要注意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科学的选择配乐,并注意适时的讲解配乐的节奏和所表达情感,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乐感。

四是,任课教师应注意提升自身的感染力。不但要注意通过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来提高自己在健美操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染力,而且还要注意通过从教材中感受美、提炼美、创造美,将健美操中美的因素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实现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肖光来.健美操[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刘丽,荆光辉,刘云朝.难美技能类竞技体育项目的艺术表现力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02).

上一篇:多媒体课件的特点范文 下一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