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范文

时间:2023-10-24 03:21:38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篇1

笔者在主持某次物理学科的教学观摩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我的做法是: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与专家归纳相结合。

一、教师自评

首先,我请上课教师自我评价。自评环节由上观摩课的教师主要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学设计、课后体会这三个方面。观摩课的场景、听课教师、面对的学生、教学的要求等都与平时的教学或准备观摩课的演练过程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因而观摩课的教学过程不是平时教学或演练过程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上观摩课的老师来说,经过较长时间的认真扎实的备课,上课一般会有出色的表现,但是百密难免一疏。一般来说,上公开课的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可是任何教学过程都不能与事前的预计完全吻合。因此教师通过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够充分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己是提高,对他人是启迪。

二、教师互评

会议组织者邀请现场听课教师发言,谈课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师自评是否恰当,自己的建议等。以往,我们参加活动的教师只要认真听课就可以了,没有主动地全方位参与教研活动过程。有了互评环节,教师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极大地提高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为使教师互评落到实处,会议组织者事前要对参加活动的教师提出要求,以便教师在听课过程中有所准备。笔者在这次教学观摩前就通知了几个业务水平过硬、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师和教研员,请他们做好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三、学生评价

邀请听课的学生就教师的课堂教学发表意见,我们以前没有开展过,听课的师生没见过,大家都感到很新鲜。因为学生对教师课堂评价比较陌生,主持者要适时地进行引导,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主要谈感受,简单的比如教师上课好不好,你是否喜欢,给教师打个分数等;深入的比如你对本节课有什么评价,你对教师的教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等。经过引导和鼓励,好多学生都能够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本次活动中一位学生的发言引起了与会教师的共鸣和深思。这位学生先肯定了教师的教学,接着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教师在课堂中要有风趣的语言,幽默的动作,使课堂生动、活泼、有趣;二是希望教师能采用恰当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印象深刻,学得扎实;三是希望教师在安排课堂活动时,让学生自主参与,而不是由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四、专家归纳

为了课后点评,我按照一贯的做法,在听课的过程中也做了充分的发言准备。如果其他三个环节效果不很理想,按惯例我还要做一个点评。但是,通过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和学生评价三个环节之后,我发现我的评价意见基本上已经没有说的必要了。因为我要说的他们都已经说了,尤其是学生的评价,更中肯、更全面、更深刻、更精彩。我原以为只有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才会评课,才能评好课,没想到一个初中学生都能够把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说得一清二楚,一针见血。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没有具体发表自己的评课意见,而是将前面三个环节的意见进行了归纳总结。通过这次教学评价,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魅力。

五、尝试感悟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篇2

1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1.1过分依赖“学生评教”,其他评价方式流于形式

部分高校越来越趋向市场化属性,尤其是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既然学校趋向市场化,势必接受社会和学生的监督和评价。“学生评教”这种方式和评价结果受到高校重视。然而,“学生评教”相当不尽人意,打分随意性、盲目性、感情分(有正分也有负分)无处不在,打击了部分教师教学热情和工作态度,可谓受到不少老师的诟病。这种过分依赖学生评教的方式已经引起了课堂教学贬值、分数膨胀等问题。西方有些发达国家要求学生在评教时署上个人信息,以此来避免此类现象。

1.2评价内容和标准过于单一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必须深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与学生一起听课,做到真正了解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了解教材、了解课堂、了解教师、关注学生。评价主体来自不同的专业,其背景不同、爱好不同,评价内容和标准难以统一。通常对评价主体和客体进行考察。考察教师采用什么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如何创设教学情景、组织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等。二是学生的课堂学习为主要观测对象,重点考察学生如何学,包括学生的学习状况(精力是否集中,听讲是否全神贯注)、课堂气氛、课堂纪律、课堂练习、师生互动,以此考量课堂教学效果。这些评价因素笔者也认为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因素,但如何衡量该课堂教学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屏障。

1.3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

教学评价应以总结、交流、切磋为前提,一堂课成效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教师讲得再好再全再深,学生没有听懂没有领会没有掌握全是枉然。因此好老师才有好课堂;好课堂离不开好老师。这就要求评价主体(专家、领导、同行或督导)不仅要听、要看,更要想,想即分析、即思考。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分析,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上,更要做到正确的判断和深刻的思考,包括教师驾驭、管理课堂的能力;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启发教学、互动教学;包括教师提问题的价值、是否重点处、关键处,学生响应的程度、领悟的表情或疑惑的神态等等,观测越具体、越全面、越细致、其判断与评介就越准确、越公正,越能看出教师对教学所花的工夫所在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有效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2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要点

用认知学习理论来评价艺术设计类教师的课堂教学,就要看教师唤醒、调度学生认知结构的能力;讲好新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能力;指导学生重构和优化认知结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重视每次课的开始概述

每次课开始的概述,就是“开场白”。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时都会花费较多的时间设计开场白,不重视开场白的老师,很难说他是位成熟的老师。开场白的设计是根据学生的情况、上次课遗留的问题精心组织准备的。从认知结构概念出发,好的开场白至少可以有下列作用:与学生建立思想上的沟通,让学生在上课的开始就以愉悦的心情、渴望的态度,准备听老师讲授;唤醒和提取认知结构中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让旧知识到“大脑的前台”来,“迎接”新知识;开场白是展现老师才能的最好机会,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逻辑性,对学生的亲和力,为了让学生爱听你的课,你就是要处处向学生“示好”。

2.2畅通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老师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状态,从认知结构角度看,这样的互动必然能促进新旧知识的结合和认知结构的重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正是教师展现“亲和力”的重要,师生在眼神、表情、语言、行动方面的互动中拉近了思想和感情的距离,教师能感觉到听课的不是虚幻的人群,而是你伸手就能摸到的。

2.3创新重要的专业术语的讲解

如何将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专业术语讲解得生动有趣,将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表现出来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在黑板或投影上出现一条标题时,听者的第一反应“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甚至包括那些溜号的人,都会等待老师给出简要的答案。有经验的老师绝对不放过这个机会,会以精炼且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出答案。这样做遵从了认知规律,出现一系列连环效应。老师创新专业术语的讲解,刺激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建立和保持师生思想沟通,有利于唤醒、调动认知结构中的背景知识,也有利于教师本身对标题、术语理解是否深刻、是否本质,促使自己更深入地理解本质,优化自己认知结构。

2.4把握合适时机,重构认知结构

有经验的老师善于选择合适的时机,指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促进认知结构的重构和优化。什么样的认知结构是优化的,那就是知识的排列必须有条理、有关联,既有树形又有网形,这样才有很好的可检索性、可提取性。在教学活动中,有些过程会影响知识排列的条理性,如:接受新旧知识的内化;老师讲课适时的引导;学生自己复习和总结。这些都关系到知识条理化,特别是指导学生归纳和小结,对于学生知识条理化更有意义。

我们在考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同时,必须正视一个现象,幽默风趣的、充满激情的教学语言无不给课堂加分。我们不评价这种现象是否很合理,但学生喜欢,这是客观事实,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津津有味地听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并掌握知识这是客观事实,听课者心情愉悦这是客观事实。因此教师的语言也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

作者:龙安梅 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冯燕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8):34-36.

[2]黄玲青,唐闪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9):21-22.

[3]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18.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篇3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一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掌握好评价的方法与技能,这样也就难以启发与影响学生。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学习好物理知识。

一、从性质上出发,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工作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与态度直接关系到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借助表扬性的评价,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表扬与鼓励性的话语来创建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满足发展的需求。如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在面对一些积极性较强但是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来说,教师就可以运用“别紧张,你可以的”这种话语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回答的不全面时教师就可以在保护好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来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但是在一些学校中教师所采取的肯定性评价上还是存在着不够具体等现象,这样也就出现了龙通行的评价,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评价。且在这种评价方法的影响下,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明确指出学生哪里做的好,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同时也可以明确自身的学习优势,从而提高了学习上的优越感,主动学习好英语知识[1]。

二、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教学理念

作为教学的设计者,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灵活的运用好教学方法,结合好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内容上出发,为学生创建出良好的教学环境,结合好不同类型的学生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其次,教师作为信息的指导者,就要指导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实现有效的发展与创造,并为学生提供出帮助。只有帮助学生掌握好现代社会中所必须要具备的信息素养与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怎样收集信息,处理好信息以及提高信息的使用效果。其次,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中的促进者。通过激发出学生学习动机来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不足的学生来说,就要掌握好其个性特点,明确学生的学习发展,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引导学生学习好物理知识。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主体,教师就要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训中好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好学生的学习需求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2]。

三、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评价观

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要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同时还要运用好评价的功能,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好学生在学习、实验以及制作等方面中的表面,避免以书面考试等评价方法来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要客观的记录好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的具体实施,不能过度强调标准化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行为不仅起到了引导学生的功能,同时也关系到了教学氛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运用好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只有真正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才能激励好学生,突出评价的作用?c功能[3]。

对于评价来说,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所以教师所采取的评价方法与内容等就要在以学生发展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只有真正满足基础教育的需求,才能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发挥出学生的特征,实现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实际中教师就要做好更新与提升工作,真正认识到评价的目的就是要满足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其次教师就要将课堂评价与即时、延迟性评价结合在一起,尤其是要运用好延迟性评价,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保证延迟评价的准确。在进行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明确其性格特点等,以此来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法。最后,教师就要确保课堂评价中内容上的丰富性,不仅要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进行评价,同时还要关注到学生在学习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否合理,这样才能更好的评价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语: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篇4

一 真诚赞美,点燃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以正面引导。”

如我在执教快乐的节日这一课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同学们听,其中有一个学生在练习时,面带微笑,一边读一边摇头晃脑,那丰富的表情、惟妙惟肖的语调别提有多美妙了。于是,我对全班学生说:“刚才老师发现了一个朗读大王――占××同学,她读的时候表情丰富,让老师都陶醉了。”听了我的话,被我赏识的学生读得更起劲了,其他学生也模仿着兴趣盎然地读开了,接下来举手朗读的学生表现也越来越好,有的声情并茂,摇头晃脑;有的边读边做动作表达自己对课文的感受……

为了让全体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竭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真诚的赞美。如“你这个词用得真准确!”“这个句子真美!”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发言声音响亮!”“你很自信!”“你敢于发表自己意见,这是值得肯定的!”这样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意识到教师在时时关注着他的细微进步,并和他一起分享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

二 耐心引导,激发潜能

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学生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课堂评价语言的功能不仅在于激励,更在于引领方向。当学生的发言出现问题时,不能一味地予以表扬,要对学生怀有殷切的期望,在耐心地引导后尽可能再给他一次尝试的机会,帮助学生修正错误,树立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我曾观摩过这样一堂一年级语文课,课上老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男同学起来读一段课文,读得很不好,漏字、添字而且磕磕巴巴。于是,老师说:“你很有勇气,很高兴听到你的朗读,但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些就更好,(教师指出错误)你愿意再读一遍吗?”学生又读一遍,错字、漏添字情况好多了。“你读得有进步了,声音要再响亮些,让每个人都听到就更好了。”孩子很乐意地又读了一遍。“读得好,响亮、流利,如果速度放慢一些,注意停顿、掌握语气就更棒了。”孩子又读了一遍,读得非常棒,“读得真好,掌声送给你!”教师带头鼓掌,孩子开心地笑了…… 这就是一次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并最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快乐的课堂评价。

又如我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对于学生不会做或做错的题目从来不会打一个红色的“×”,而是用一个“?”代替,等学生订正后再打上“√”,并把扣掉的分数加上去,最终呈现在作业或试卷上的分数都是“100分”。我还经常在作业的后面用留言的形式写评语:“今天怎么啦,态度不够认真啊?”“孩子,你的进步真大啊!如果字再写得漂亮些,那就更棒啦!”……我想,这些生动、亲切而又充满期待的评价一定会悄悄地化解学生学习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他们自然会更加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习潜能。

三 巧妙点拨,实现提升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特别是当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教材、与教师的理解有偏颇时,我们要宽容对待,巧妙点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与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如我在执教三年级冰心奶奶的吹泡泡一文时,引导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没想到一个学生站起来问:“老师,课文是写吹泡泡的,把这件事的过程写清楚就可以了,我不明白这一段想象与课题题目‘吹泡泡’有什么关系?”

无疑,这个孩子没有理解作者在想象中体会到的情感。但我并没有急于否定他,我说:“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说明你有自己的思考,其他同学怎么看?”学生们纷纷谈论想象如何让文章更美,我抓住文中的省略号继续追问:“是啊,冰心奶奶小时候就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你们讨论一下,她还可能想到什么?”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她在想吹泡泡太有趣了。”“可能想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也许泡泡带着她的愿望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那个提问的学生也举手了,他说:“我明白了,冰心奶奶通过她丰富的想象,让我们也体验到了吹泡泡的乐趣!”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篇5

本文以《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中的教学实录为素材,对李镇西老师课堂中的言语评价行为进行分类整理,分别从言语评价行为的应用频率、内容指向、评价对象、具体程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1)应用频率:笔者通过对李镇西老师17次课堂教学实录的整理发现,教师的言语评价行为(特别是表扬性言语评价)使用的频率越高,学生的积极性就越高,课堂氛围就越活跃,整个课堂就是老师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的课堂。(2)内容指向:新课程改革以来,“三维一体”的教学评价目标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笔者对教学实录的整理发现,言语评价行为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有30%,指向学生知识的有50%,指向学生能力和感情态度的占总次数的20%。由此可见,李镇西老师教师的言语评价的目标指向还是与新课标中“三维目标”的多角度评价要求一致的。(3)评价对象:笔者对李镇西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言语评价行为的指向对象问题进行了统计发现,教师言语评价行为指向学生个体的占50%,教师言语评价行为指向学生小组的占7%,教师言语评价行为指向全班同学的占43%。由此可见,其言语评价大多指向学生个体和全班同学,很少针对学生小组。(4)具体程度:按照言语评价的具体程度,笔者把言语评价行为分为笼统判断式评价、追问到底式评价、同步解说式评价。笼统判断式评价就是简单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对”或“不对”的权威性评价;追问到底式评价是指当学生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认识和独到的想法,但是思维不是很深刻、理解不是很到位时,教师采取一问到底的方式;同步解说式评价是指学生回答问题或讨论时条理不清楚,教师根据学生发表的见解给予同步的恰当解说,既肯定学生的理解,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激励学生。根据笔者对课堂实录的整理显示,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言语评价摘录如下:“好,出现了不同看法了。同学们想想哪个意见更有道理一些?”、“很好,还有吗?”、“对,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好,谁来帮她解答?”、“好,继续说下去”、“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虽然笼统判断的评价包含其中,但对于高中生来说,曲径通幽的追问紧随其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字,这样才能真正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如:

男生G:为什么作者在小说的结尾说“大约孔已己的确是死了”?既是“大约”又是“的确”,这好像是矛盾的。该怎么理解呢?

教师:好,好,你这个问题有“科研价值”!(众大笑)同学们别笑,这个问题的确值得研究。因为这个问题弄懂了,这篇小说课文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也好理解了。好吧,我们这堂课,就来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在研究之前,让我也向你们提出一个问题――孔已己最后究竟死没死?

众学生:死了。

教师:根据何在?

众学生:作者在结尾说孔已己“的确死了”。

教师:嗯,孔已己“的确死了”。同学们能不能再深入思考一下,孔已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

(学生思考)

教师:李老师给你们提示一个思路: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什么?

女生D:取决于他的遭遇。

教师:对,很好。取决于他的遭遇。

男生H:还取决于他的社会背景。

教师:很好,他的遭遇和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就决定了他的命运。那么,我们来看看课文,孔已己究竟有什么样的遭遇?他又处于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之中?

……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大致了解到,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语评价其实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时,一句看似平常的评价语言,细细推敲,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能给人很大的启发。课堂上恰当地使用语言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力!

笔者尝试总结和摸索名师课堂教学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言语评价行为,试图对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评价的优化给出一些建议和对策。(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李镇西老师在自序中提到,“阅读教学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应该在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应该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可以从学生的疑问开始教学,“要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无论备课还是上课,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和操作”。从而实现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举重若轻,行云流水”的交流对话。(2)注重言语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习的动机、行为、过程和结果,从而激励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大部分老师的言语评价的目标指向是很单一的,评价对象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语言评价,而对学生的能力和情感进行评价就更少了。名师讲堂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以“三维目标”为评价标准,不仅仅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也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言语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在言语评价的过程中,应针对语文学科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特点,选准适当的时机,运用准确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笔者在上文中,按照言语评价的具体程度,把言语评价行为分为笼统判断式评价、追问到底式评价、同步解说式评价。在许多情况下,这些及时的评价的确为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篇6

P键词:小学语文;评价语言;鼓励、尊重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这一理念的确立,要求原有的过分关注“甄别与选拔”功能的教育评价体系必须向“关注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转变。因此,在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育评价自身理论必须进一步更新和完善。作为新课程的一名普通实践者,本人认为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也该有新的变化,以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变化。

一、小学语文的课堂评价语言应多一些赞赏、多一些鼓励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它是学习的营养剂和催化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欢乐和为自己的劳动而感到自豪。”在课堂上,不管哪个学生提出或回答问题后,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评价学生时就要尽可能给予学生赏识和鼓励,使学生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一位著名教师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中叫到一位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意质悦耳、吐字清晰、抑扬顿挫,把课文读得准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老师听他读完之后马上走上去,微笑着和这位同学握了握手,无比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我和同学们好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语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还有的老师也这样评价学生的发言:“你说得真好,老师真佩服你!”“太棒了,还有谁能超过他!”“你说得很准确,如果声音再响亮些就更好了。”“你懂得比老师还要多!”……这些激励性语言使班上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完全沉浸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的实践活动中。

二、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符合学生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发展

任何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生命主体,都是一个完善的人,具有丰富的个性。在教师活动中,作为完善的人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命,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同时,每个人由于遗传的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气质、性格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对他们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方式评价。

1.对性格内向、胆怯的孩子宜多表扬、鼓励

孩子的内向孤僻、胆怯心理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类孩子内心很压抑,找不到自己的优点,因而总是自信不起来。如果对他们责骂和批评是毫无效果的,反而会让他们觉得越来越自卑。只有采取谨慎态度小心呵护他们脆弱的心灵,耐心等待,才不失为一种最好的办法。

2.对性情骄傲、有自满情绪的学生则要适时地批评、指导,以便于他们健康成长

这类学生是班上的少数人群,他们往往因为自己家庭条件好或学习好就沾沾自喜,自高自大而看不起别人。我们在对待这类学生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语言不宜太过激,要注意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同时又要切中要害,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改正。

三、评价语言要注意尊重学生

任何一个学生无论他多大、多小、多聪明、多迟钝,他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他有独立的思想情感。在心理承受能力和认知能力方面,我们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我们要把学生看成成人,他们和成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自尊心。因此也需要我们对他们尊重,对他们的心灵呵护。

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求教师的语言不能“冷”、“硬”、“辣”。如在传授知识时,要忌讳“笨”、“傻”之类的埋怨;启发诱导时,要忌讳“呆”、“木”之类;挖苦、指责骄傲时,要忌讳“真行”、“真了不起”之类的冷嘲;批评错误时,要忌讳“没治了”、“看透了”之类的断言。教师对学生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任何时候都不能伤害学生,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激励性。

四、教师的评价语言要注意丰富性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非常丰富,即使是对同一内容的评价,也不要使用重复的语言。要根据课堂中的情景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如,一老师在教《麦哨》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吹麦哨的声音,老师根据学生模仿的声音特点,评价说:“你吹得很短促”“你吹得很轻”“你的气比较长”……在学生交流阅读体验时,老师的评价是:“看来你关注的是文中孩子们的品质,相信你也是一个具有优良品质的孩子。”“你的观点与众不同,提示大家游戏时要注意安全。”“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连这么细致的地方都发现了”……老师丰富的评价语言为学生搭建了成长的阶梯,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我是优秀的,我是独特的,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善于应变

应变语是教师“应急”的必备武器。它是教师渊博的知识、幽默的教学风格和热情、专注、求实的教学态度的凝聚点,是教师自觉发挥口语优势的着力点,更是教师启发学生顿悟,激发他们求知欲的临界点。

在一次语文课上,一位同学主动争取背诵课文,可他背了一部分后就显得语序混乱,教师察觉他背不下去了。这时若直接示意他坐下,就会使他感到难堪。聪明的老师妙设了一个台阶:“停一下,请该组的全体同学起立,我们随着这位同学一起接着往下背诵。”背诵完毕,这位同学在老师的示意下随大家一起坐下了,这样便化解了一个尴尬场面。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篇7

[关键词]教学评价 评价能力 评价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现状,发挥评价对学生和教师的促进和发展的功能。在这一科学先进的倡导之下,广大教师和学校教育领导者愈来愈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意义,学校纷纷有了自己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殊性,请了教学评价专家给自己学校量身制定了专门的学科教学评价指标和体系,然而更多的学校是“拿现成”的,且不说这些指标和体系是否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就算是比较适合的,那么这些教学评价指标和体系真正被利用起来的却非常少。本文针对目前小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评价的本源出发,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希望对改善目前的现状有所裨益。

一、目前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1.鼓励都是好的吗?

自从新课改提倡发挥教学评价的促进和发展功能之后,教师们纷纷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或是课堂教学中都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和多元化,所以在课堂中我们会经常遇见这样的场景:只要学生回答了,教师们都会说:呀!你真棒!、你真聪敏!回答非常好!等等单薄的鼓励性话语。也许这些语言在与之前的“打击性”评价相比时我们会觉得教师这样做比较好,但是一直都是这样单调的语言会使我们的评价是去原本的意义和作用,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对自己的评价语言润色。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不管三七二十一给予鼓励就完事了,没有给学生需要的帮助,只是一味的赞扬,也体现不出评价的功能。

2.评课都是有效的吗?

对于新任教师来说,同事及老教师的帮助对于自身的专业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所以评课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事项。然而在我们的观察中是这样子的:学校决定要听谁的课提前通知教师,接下来教师就马不停蹄的备课,试课,一般真正展现在同事和领导面前的“完美”的课至少学生们提前体验了一次。这样的课堂教学虽然会得到同事们的咱们,但是其真实性就大打折扣了,这样教师自己得到的赞美是真的属于自己的成功吗?虽然目前有些学校针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改善,例如上课前临时通知你去听课,或者是直接进课堂给教师突然袭击,这样是还原了课堂的真实性,但是真正想达到评价的作用就得看评课教师了。之前跟一位做老师的朋友聊到评课这一话题时,朋友说简单,就是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说什么,反正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难道那位老师的教学单单仅存在这一些的问题吗?肯定不是啊,但是大家都是同事,当然要给人家留面子,反正说了都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所以谁会那么傻?听了这些,我便在想一个问题:朋友说出了大部分教师的心声了吧,但是这样的评课是有效的吗?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教师没有真正意识到教学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也许大部分教师看到这个标题时会觉得很委屈或是气愤,“我们都已经明白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了,教学设计中有体现、课堂中我们也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等”。没错,从这些文字的或者是实践中确实你们都体现了评价的功能,但是你们用了却没有使它发挥它的功能。真正意识到教学的作业和意义不仅仅是体现它的功能,更重要的事要发挥它的作用,这才是教师教书育人,真正使用评价的负责任的体现。

2.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比较弱

留心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和技巧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教师的评价语言比较匮乏,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没有针对性,都是比较宽泛的鼓励性的评价,同时对一些突发事件的评价时又缺乏技巧。其实这些教师并不是不想去很完美的评价学生,只是由于自身语言表达和思维的限制而出现这样的情况。

3.学校的教学评价文化氛围的影响

评课原本的初衷是想通过其他教师的观察与评价来帮助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评课教师能真实的给予教学评价。然而评课教师们人云亦云,提的一些无关痛痒的评价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体现评价的作用并没有多大的帮助,也使评课这一工作变的无效。然而这些评课教师们的这些做法跟学校整体的教学评价文化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之间能在教学评价这件事上能够开放、真实、坦诚相待,那么评课会更有效。

三、改善的对策和建议

1.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提高教学评价能力

要想体现教学评价的发展和促进功能仅仅靠意识的增强或是在思想上的体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在实践中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功能。评价是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的,是一种情感的流露。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要想使自己的表达独具意义,我们得下一番功夫。教师要想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作出符合这个学生独特性的评价时则需在自己的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的上做一番修炼。在以往的教育观中我们会觉得作为语文老师,文化素质和语言表达是必备的,然而其他科的关注在学科教学上就可以了。然而新课改背景下,突出强调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学评价是每一学科都需要的,所以教师加强自己的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专业发展的要求。

2.学校注重构建良好的教学评价文化

学校是教育重地,是人的集合,校园文化对于教师和学生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学评价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一方面也不能忽视。首先要让教师真正理解教学评价的意义,其次要去除教师的人际心理屏障,公正对待教学评价这件事,使评价的初衷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注重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即是教师自身的反思。

3.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的培训

由于自身能力和条件的限制,教师们通过内部的努力提高教学评价的水平有限,虽然内因是决定性的,但是外因也是内因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需要外部的支持和帮助。教师继续教育和接受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权利和义务,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教师们目前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这对于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宗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J].科技信息,2011,08:304.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2,Z1:16-18.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篇8

一 教师的评价点拨语要真诚得体,善于调动积极性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看到希望,给他们自信和勇气。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适时地运用“很好”、“回答深刻”、“发人深省”、“精辟”、“如果能……会更好”等评价语,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得到正面激励,从而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真诚得体并不止于赞美,还需要适时、适度、适当的点拨。我们一定要避免这样的弊端,即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张扬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评价语言呈一面倒的“赞美”倾向。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问题,主张多元解读,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味地让学生说了算,不管学生的思考是否到位,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有可取之处,只管赞扬、鼓励,甚至对于错误的答案也以“好”来评价,教师成了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那样,就走向了教学目标的反面。

可见,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作出及时而准确的评价点拨是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获取新知、改正错误、加深理解的必要手段,是提高课堂师生对话有效性的必要环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利用文本启发学生想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 教师的评价点拨语要抓住关键,相时而动,富有启发性

1.抓住启发时机,促进学生思维成长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一个旁听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而是应该做一个有效的提升者。在一次全国语文教学大赛中,有这样一个情景:课题是《囚绿记》,当老师和大多数学生确定了那被囚禁的绿枝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的斗志时,一位学生却说那被囚禁的绿枝不能象征中华民族,因为日本人并没有把囚禁的中国人放了。面对这个问题,授课教师只是一味地以“好、好”来回应。究竟怎么个好法,好在何处,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点疑问及时点拨,不但能把象征这一表现手法讲清楚,而且还能深入挖掘文本主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把握时机,在学生不会想、想不到、想不通的时候,恰当地启发,就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重视师生相互启发,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必须有教与学两方面积极参与,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启发性点拨,开拓学生的思维境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内化,同时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主见。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也能启发自己思考,进而及时整合自己的思维结构,推进课堂教学有序、有效进行。在学习《小狗包弟》一课时,我请学生朗读课文,可能是学生要急于表现吧,有两位学生在读第一段时,都把“口里发出呻唤”这句中的“呻唤”读错,第一位学生读成了“”,第二位学生读成了“叫唤”。我突然感到,怎样理解这个词在本文的特定含义,应该是分析这一段的重点。于是就这一词与大家展开讨论,最终明确,“呻唤”这一词应该形容动物,但这句话的主语是那位艺术家,可见在“”间,所谓的“反革命”的待遇还不如一个动物。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那个混乱时代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全文主旨的理解。

课堂教学中,师生在彼此平等、倾听、接纳、敞开心扉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与意识。引用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话就是:“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

三 教师的评价点拨语要以对话为基础,富有生成性

生成性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充满弹性的,教学设计的弹性化是一种宏观要求,它必须借助具体的形式才能成为现实。因此,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点拨语言对学生的思路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同时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应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在引导、评价、点拨时,要集中精力,调动全部的智慧,要随时捕捉精彩瞬间,调整原来的教学程序和内容,甄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为动态生成的主题,从而引导学生在动态生成的轨道上有效发展。

上一篇:大学生法律意识范文 下一篇:反对自由主义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