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卫生与健康范文

时间:2023-10-25 23:41:49

谈谈卫生与健康

谈谈卫生与健康篇1

【关键词】农村居民;健康教育形式;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79-01

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1】,健康教育作为“一级预防”的主要手段,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健康教育的意义是重大的。社区卫生服务在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的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探索适宜本辖区的健康教育形式,提高工作效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1月~7月期间55~75岁就诊的农村居民及其家属共200人,男86例,女114例,平均年龄65岁。职业均为农民,且居住在农村的居民,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文化程度:文盲92例,小学文化67例,初中文化33例,高中文化8例。

1.2 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首先向被调查人员说明目的,消除紧张情绪,让他们对已有的几种健康教育形式:个别谈话,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座谈会;文字教育形式,如标语,传单,健康处方,墙报;形象的教育形式,如戏剧,科普电影,电视;电化教育形式,如广播,收音有所了解,登记调查对象的姓名,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月收入水平。通过面谈形式询问被调查人是否知晓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的相关知识、行为状况。在获取卫生健康知识的意向上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2 结果

2.1 在获取卫生健康知识的意向方面,主动关注的为受访人数的19%,被动关注的为受访人数的24%,从未关注的为受访人数的57%。主动关注健康知识的受访者中有80%患有各类不同程度的慢性病,关注的内容也仅与自身所患疾病相关。

2.2 最喜欢的健康教育形式依次为个别谈话,为52%;形象的教育形式为21%;专题讲座为 15%;广播,收音为10%;文字教育形式为2%。男性比女性更喜欢个别谈话,女性比男性更喜欢专题讲座,文字教育形式是女性中最不受欢迎的一种方式。

2.3 根据不同特征人群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为28%,其中个人卫生知识知晓率为32%;相关行为形成率为21%,其中个人卫生的相关行为形成率为19%;在获取相关知识途径上前3位的是:电视广播(53%),咨询医生(22%),报纸或书籍(18%).

3 讨论

3.1 本调查显示在受访者中,文盲92例,小学文化67例,初中文化33例,高中文化8例。女性比男性文盲的人数多,相差较大。文化程度低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吸收都必须在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接受健康知识的主动性。

3.2 不同程度存在语言沟通障碍,与以下原因有关:本地地方方言与普通话分属不同语系,受教育程度低,年龄大。65%受访者表示听不懂普通话,多为文盲及女性居民。沟通的障碍给健康教育实施增加更大的难度。

3.3 收入水平较低,居民患病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最关心的问题是患了什么病,能否很快治愈,有什么特效药,希望立即确诊,得到最佳治疗,尽快离开医院。缺乏时间,32个受访者是留守老人,与孙辈相依为命,不仅要从事田间耕作,还要照顾第三代。从生活水平是健康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水过来也影响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

3.4 我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起步较晚,妇女,儿童,老年人,残障人,慢性病人等往往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关注对象,55~75岁的农村居民往往被忽视,影响对这类人群健康教育的力度。尝试在个别谈话之前,先放一个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宣传短片,然后让居民积极发言,引发问题,无论居民的理解是否正确,先把它当问题记下来,然后就这些问题进行讲解,在专题讲解完成后,进行有奖竞答。

4 小结

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在理论知识提高的过程中,提高健康教育者的沟通水平,包括学会地方方言,掌握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各种有效的沟通技巧,苦练口才,让每一次健康教育都让印象深刻。健康教育是健康为主导,依靠众多学科和全社会参与的一种终生教育【3】,为了寻找到更适宜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形式,还需要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与总结。

参考文献:

[1] 巩玉秀,郑修霞,姚岚.社区护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韩春蕾,胡西厚,王玖.我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与生活水平差距的关系研究.中国卫生管理,2011,04

谈谈卫生与健康篇2

双方同意本着保障两岸民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促进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的宗旨,建立两岸传染病疫情信息通报机制,加强检疫防疫措施和对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处置;同意加强两岸医药品安全管理及研发合作,建立重大医药品安全事件协处机制;同意加强两岸中医药研究与交流,促进中医药发展,采取措施保障中药材品质安全;同意加强两岸重大意外事件所致伤病者的紧急救治合作。

双方肯定两会两年多来所签各项协议执行成效,并就各自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同意适时协调有关业务部门专家召开会议,总结两会已签协议执行情况,以利协议发挥更好效果;积极协调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与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加紧调研与沟通,为明年适当时候推出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做好准备;同意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与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近日进行沟通,对明年春节两岸包机作出安排;同意尽快在两会框架下成立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海基会提出台方明年将提高每日赴台大陆游客配额,海协会表示乐观其成并积极配合。

双方就后续协商议题规划交换了意见。同意将两岸投保协议列为第七次会谈协商议题。同意积极展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争端解决、经济合作等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议题的协商,任何一项取得成果,即可列入两会会谈议题。陈云林表示,明年两会会谈应重在保持两岸制度化协商的稳定发展。建议两会进一步丰富谈判议题,照顾两岸同胞多方面需求,尽快启动两岸科技、文化、教育等议题的协商。

陈云林:《协议》关系两岸同胞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

12月20日,陈云林在抵达台北后即表示,两会领导人第六次会谈将商签《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我们对这个协议看得很重,原因是它关系着两岸同胞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下榻的台北圆山饭店,陈云林在江丙坤举行的欢迎仪式上致辞时说,随着两岸经贸合作、旅游各方面带来的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两岸加强医药卫生合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凸显。这次商签《协议》,将充分地反映两会的公益价值和人文关怀,是我们在新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12月21日,两会正式签署了《协议》,陈云林在会谈开场致辞时表示,两会在两年半时间里,签署了14项协议并达成两项共识,进度空前,没有辜负两岸同胞的期待。陈云林回顾了两岸合作在过去两年半取得的成就。他说,2009年到2010年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两会进行了多次经济方面的商谈,根据今年1月至10月的统计,两岸贸易已经达到1186.8亿美元,同比增长42.9%,海峡两岸携手共渡难关,各自取得了骄人的经济成绩,深化了互利双赢的态势,特别是2010年签署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使两岸同胞在更大程度上享受了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成果。

陈云林说,两岸的人员往来也形成了大交流局面。在两会努力推动下,实现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目标,而且旅游人数增长之快超出预想。2010年1月到10月,台湾同胞来大陆达到428万人次,同比增长14.75%,大陆同胞到台湾132万人次,同比增长73.68%。陈云林说,两岸交流合作成果逐渐显现,相信会在台湾同胞心中形成“比较的坐标”,“我们用协商化解分歧,用合作代替对抗,没有那种经历,不会有比较,有了比较,相信越来越多的民众会认识,什么是希望我们解决的、希望我们做的”。

陈云林表示,两会在恢复制度化协商的两年半时间里,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下一阶段,还应继续把协商宗旨发扬光大,不断拓宽协商广度,挖掘协商深度。同时还要坚持照顾彼此的关切,追求互惠双赢的善意沟通,最重要的是:搁置争议、求同存异。“这是两会协商的重要经验,也是两岸交往的有益做法。”

陈云林说,尽管相较两岸60年隔绝对立的历史,两岸关系改善的时间并不长,和平发展的局面只是初步形成,但协商化解分歧,合作取代对抗,发展共创双赢的三大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将继续得到两岸同胞进一步的理解和支持。前进道路上肯定还会有波折和困难,也许会阻碍我们某些阶段的进程,但相信有办法改变它的方向。双方要努力为两岸同胞谋福祉,要珍惜巩固和平发展的局面,否则什么也谈不成。希望大家坚定信心,携手努力,不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陈云林说,大陆“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将为两岸经济合作带来一个新的机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两岸同胞只要携起手来,在和平发展的道路上,加大经济合作和交流的力度,就一定能够度过2011年这个充满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的年份,再创两岸经济新的亮丽成绩。

陈云林表示,在第五次会谈中,两会将两岸投保协议列入第六次会谈议题。这项协议实际上在1993年“汪辜会谈”中就已提出,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实现协商,但大陆自1994年开始相继制定了很多的法规、规章及细则。大陆方面一直认为,投保协议关系到台湾同胞,特别是在大陆投资的广大台商的切身利益。我们对签署这个协议,态度是一贯的,是非常积极的。两会把投保协议纳入第六次会谈议题后,两岸相关专家学者、有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地协商,做了大量辛苦的工作,但由于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涉及的部门方方面面,在第六次会谈中还无法圆满商签,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向两岸同胞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江丙坤:《协议》有利两岸人民的健康

会谈中,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致辞时表示,健康为人类共同关心的议题,维护两岸民众的健康权益,也是两岸之间共同关心的最大公约数。签署《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对于疫情的通报,药品、中药材或医疗器材的管理,新药的研发,将建构明确、可操作性的合作规范,共同促进两岸人民的健康,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并兼顾产业的发展。

江丙坤强调,已经签署的14项协议为两岸交流建构了基础。两会制度化协商是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指标,是台海地区和平繁荣的保证。目前,经过逐步落实,在保障两岸人民权益、建构正常交流秩序、促进经贸领域合作等方面,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协议执行的过程中,还有进一步予以强化的需要,才能真正符合民众的期望、照顾民众的利益。

江丙坤指出,两岸两会自2008年6月恢复制度化的协商与互动之后,持续针对两岸各个交流领域长期累积的问题进行沟通与协商,共同建构了有效处理与解决问题的机制,使两岸间的交流能够在稳定与可信赖的轨道上向前发展。

江丙坤说,2010年6月签署的《海

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两岸经贸交流进一步制度化的关键,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尤其面对全球化和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格外有其重要的意义。说明两岸可以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贸合作,在对等、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确保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2011年3月,海基会成立将满20年。江丙坤表示,回顾这20年来两岸关系的波折与起伏,深感当前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是得之不易的成果,值得双方共同珍惜。过去两年半以来,两岸已经在各个领域树立了正面积极的、良性互动的模式,为互信的建立逐步奠定巩固的基础。

江丙坤说,和平、稳定、繁荣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两岸双方理应持定方向,排除障碍,本着相互尊重的原则,两岸关系就不会受到个别事件的影响,产生不必要的干扰。相信只要双方以耐心来共同面对与处理两岸间所有的事务,成为两岸累积互信的基础,必定能营造更多互利双赢的条件,让两岸和平稳定的关系,能够不断地向前迈进,扩大两岸协商为民众带来的各种效益。

各方充分肯定《协议》

协议签订后,卫生部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的签署于当日下午表示,《协议》将进一步深化两岸医药卫生合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时,为两岸医药卫生界搭建起更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为保障两岸人民的健康,做出实质性的推进工作。

卫生部表示,医药卫生关系到两岸民众的健康与福祉,是两岸争议少、较好合作的领域。协议签署后,两岸卫生、药监、质检、中医药等业务主管部门将通过联络渠道建立对口联系,开展信息交换、工作会晤、技术交流等合作,同时将设立若干工作组具体落实协议内容。

卫生部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有助于台资医院发展、有利于台籍医师执业、适合台胞就医习惯的实施细则,该细则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出台。

2010年12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在首都机场迎接结束两会商谈后返京的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时,对本次商谈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

说,这次在台湾举行的两会商谈有两个特点:一是过程比较平和顺利,表明两会机制化商谈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日趋成熟完善,并且得到两岸各界越来越多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更加注重民生。此次商谈签署的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是一个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好协议,有利于维护两岸同胞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说,这次商谈还在一系列事项上取得了成果和共识,尤其是设立了一个新的工作机制,旨在检查、指导两会已签协议的落实,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强调,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将继续支持海协会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两岸商谈重要平台的作用。

据台湾《经济日报》和“中广新闻”报道,两岸两会签订《协议》后,当即表示,陈江会谈共签订15项协议,皆具有高度意义。

指出,这次签署的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包含传染病防治、医药品安全与管理研发、中药材的管理研究等,这些对于台湾的消费者权益都有很大保障。

说,两岸不管是饮食或者相关习惯,都需要有中药检定的标准,这也是保障民众健康。台湾的中药材90%来自大陆,消耗量是很大的,因此它的安全非常重要。现在两岸签署《协议》之后,这可以做好对中药材的安全管制,大家以后吃的就可以放心。这是两岸签署这项协议的重要理由,就是保障大家的安全。

台媒热议第六次会谈

《协议》签署当天,台湾各大媒体对此均大篇幅报道,肯定两会恢复商谈两年半以来取得的成果,对于两会协商的模式则提出更多期待。

对于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的签署,台湾各界都给予积极评价。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卫生主管部门官员石崇良说,根据协议,不管是台湾人民赴大陆旅游,或大陆人民来台,一旦发生重大意外,双方都会协助安排收治医院,迅速提供伤者名册、病情等相关信息。如果伤病患需急送,费用可望比国际救援公司少一半。

根据协议,双方同意在医药品安全管理公认标准(ICH、GHTF等)的原则下,加强合作,以提升医药品的安全、有效性。据台湾媒体报道,对此,“中央研究院”院长翁启惠认为,台湾已申请新药临床试验案有45件,其中有30件符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标准。因此,两岸若可以开通快速审查通道,对台湾业者进入大陆及美国市场都相当有利。杏辉医药集团董事长李志文则表示,虽然目前两岸医药企业在新药研发上达到美国或欧盟标准进行临床实验的还很少,但从长远看,对两岸医药企业的技术提升则有大大的激励作用。

对于目前两会商谈的模式,《经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协议签署的数量不是评价会谈的关键,而应从协议落实后是否“对人民有利”去评判。像这次签署的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对维护人民健康、保护消费者权益,及协助台湾医药生技产业发展等,都有重大意义。

台湾《工商时报》发表社论指出,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此次会谈堪称是面临转型期的重要里程碑。文章说,此次会谈除了延续与深化两岸得来不易的和平交流经贸合作互动模式之外,也点出今后的交流协商,即使未必会一路顺风,但只要符合互惠、对等的原则,双方逐级而上,在累积互信的基础上,面对问题展现智慧,共同化解。例行性的两会互访模式,今后关注的焦点不必在意签署了多少项协议,而是双方能否大局化着眼,行稳致远,为两岸人民创造更大的福祉。

写在第六次会谈成功落幕之际

挥手辞别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海协会会长陈云林12月22日返京,两会领导人第六次会谈圆满落幕。庚寅虎年的两岸关系,也由此画上圆满的句点。

本次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并就两岸投保协议达成阶段性共识。医卫合作协议已是两会自2008年6月复谈以来签署的第15项协议。这沉甸甸的15项协议,如同跨越海峡的15座雄伟大桥,共同构筑起两岸大交流乃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实基础。

六度会谈,在两岸关系史上树立起一座又一座里程碑。展望未来,两会协商仍须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不断开拓新领域、丰富新内涵、提升新水平,不断谱写两岸和平发展新篇章……两岸交流所呈现的热络图景,离不开两会签署的一项项“互利双赢的好协议”。

新签署的医卫合作协议,更是为两岸交流乃至两岸关系发展提供了一份有力的“健康保证”。根据这份协议,两岸将在传染病防治、医药品安全管理及研发、中医药研究与交流及中药材安全管理、紧急救治等4大领域开展密切合作。

有专家认为,两岸医卫合作协议将从整体上促进两岸医药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切实保护两岸人民的健康权益,推动两岸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增进两岸人民的福祉。

台籍人士、南京明基医院副院长林振坤认为,医卫合作协议中的紧急救治部分可为两岸交流提供重要保障。他表录“以往台湾同胞到大陆旅游、就业的人次比较多,因此原来的紧急救治协助有一定的单向性。但随着两岸‘三通’和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到台湾旅游的大陆人士大幅增加,紧急救治协助显然会让两岸同胞都从中受惠。”

长年往来两岸的台湾彰化县中药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陈东辉说,协议将有力拓展两岸中医药领域的合作空间。比如台湾合成中药有先进技术,未来可以结合大陆的优质中药材,进行产业对接,“不仅回馈两岸民众,还能把我们的中药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两岸大事,经纬万端。历史遗留问题、两岸交流衍生的新问题数不胜数,需要通过两岸双方持续对话、定期协商加以解决,以敷民之所欲,以慰民之所望。

走过丰收的一年,新年的脚步声已逐渐清晰。展望来年,两会协商仍任重道远、大有可为。正如主任所言:两岸现在是大交流的局面,很多事务要通过两岸两会来协商和沟通,两会要做的事情非常多,下一步如何运作,两会将认真协商。总的来讲,两会协商要适应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的新局面,更好地发挥功能。

谈谈卫生与健康篇3

【关键词】社区;护患关系;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69-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多的病人将向社区转移,城市居民80%以上的医疗问题应在社区解决[1]。社区护理是国内护理在21世纪发展的方向[2]。在飞速发展医学模式改变的今天,作为一名社区护士,我们不能只注重护士的各项操作技能,而忽视了病人的需求,只有掌握了与病人的沟通技巧,善待病人,才能赢得医疗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为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对象并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和贫困居民等为重点来开展医疗服务,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属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中,护士与患者(以下简称护患)沟通的技巧与护理技术同等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社区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着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能否有效实现。

1护患关系的明确与沟通的概念

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是护士与患者通过特定的护理与被护理而形成的关系。与一般的人际关系不同,护患关系中护患双方的共同目标是为恢复健康、维持健康和促进健康。这种关系既组成了护士人际关系的主体,是护士职业生涯中最大量、最经常的人际关系,又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从门诊到病房、从治疗到护理的整个过程。连接护患关系双方的纽带是医疗和护理,而围绕医疗和护理护患双方在技术、情感两方面发生的一系列的交往就是“沟通”。

2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2.1外在形象: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着重大的作用。仪容、仪表、服饰、精神状态、良好的服务态度等外在形象至关重要。在接待病人时,要以愉快、积极的情绪感染病人,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微笑是最好的语言,以微笑待人是人际交往中解决生疏紧张的第一要素。护士的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以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态度和蔼、平易近人是沟通的先决条件,也是护士良好修养的表现,在交往过程中,护士应具有被接受的亲切感。

2.2根据病人年龄选择适当称呼:要尊重病人,选择适当的称呼往往是我们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起点。到社区服务站接受治疗的病人,常常需要连续数天接受治疗,我们要熟记病人的名字,让患者感到护士的关注,有利于消除紧张心理。

3语言交流是护患沟通的重要工具

3.1要善于抓住与病人交谈的机会"无论给病人做何种治疗,都必须用语言来与病人进行沟通,以减轻其思想顾虑,取得良好的配合。与病人沟通,可以随时随地。在为病人肌注,静脉推药或抽血时,可以一边操作一边与病人交谈。这样,既分散了病人的注意力减轻了疼痛,又能了解病情,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如对糖尿病病人可以指导其测量血糖,交给他们食物量交换法和学会各种营养要素的餐次分配,制定午餐食谱。合理地控制饮食,可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3]。

3.2控制谈话局面,有针对性的交谈:与病人交谈时应有主题,有目的的交谈。要针对病人年龄、性格、职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话题应围绕病人的病情。将谈话内容限制在自己需要的信息范围内。

3.3学会安慰鼓励病人:人遇到不幸时,常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安慰和鼓励,对于老年人及感情脆弱的病人要多用这安慰性语言,对于儿童要多用鼓励性语言。对于病程长,病情反复,合并症较多,预后差的病人,抓住他们易产生焦虑,接受教育的态度不积极的特点,指导他们如何控制症状,配合治疗,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激发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4善用非语言交流,掌握聆听技巧

积累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建立以健康教育为导向的护患沟通机制,是完善护患沟通渠道的基本保证。在沟通过程中,护士的知识就像一种“精神营养”,通过沟通,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患者,不断劝慰、激励患者,使患者的怨恨得到消除,激动得到平息,同时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为病人做治疗时,要善用非语言交流。护理过程中常用的非语言交流信息系统包括面部表情、眼神、身体的姿势,以及必要的触摸。如对儿童、老年人及重病人。有时对病人的关心和体贴,可体现在一个细微的动作中。如触摸病人的额头,在寒冷的冬天,帮病人掖一下被角等,都可以温暖病人的心,体现出亲情的关怀。

倾听不仅是指听对方说话这样一种单纯的生理过程,而是包括了生理的,认识的和情感过程[4]。倾听过程包括了接受口语和体语两种信息[5]。在与病人交谈过程中,护士要全神贯注的听病人倾诉,注意保持眼神的交流。在交谈过程中护士要耐心,适时地给病人讲解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不要随便打断病人讲话,以示尊重。

5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

护士在为病人做各种注射时,要掌握无痛的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分散病人注意力。在各种静脉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护士熟练的操作技术实际上也是一种综合性的非语言交流,是维系护患关系沟通效果的纽带。

护士掌握了与病人的沟通技巧,不仅能在护患交往中服务于病人,还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交往技能,可以为医院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社区群众就近得到可以信赖的医疗保健。让社区卫生服务站真正成为社会的一个亮点。

在建立护患关系过程中,作为沟通的主导者,护士除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熟练掌握并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技巧,根据社区护理实际需要及患者的主要特点因地制宜掌握相应的人文、心理、营养、教育等学科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与交流技巧相融合,创造性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构建一个良好、健康、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在社区护理岗位上为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清,梁宏材.普及社区卫生服务的障碍和所需配套政策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9,8:398

[2]方玉桂,杨玩华.我国内地社区护理的困扰与对策.中华护士杂志,1999,34(8):503~504

[3]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疾病诊疗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00~301

[4]揭海燕.浅谈护患沟通的必要条件.健康心理学杂志护理学专刊,2000,8(9):110

谈谈卫生与健康篇4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即是使教育对象知识、观念、行为改变的统一。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

目的: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手段:

语言教育方法:口头交谈;健康咨询;专题讲座;小组座谈。

文字教育方法:卫生标语;卫生传单;卫生小册子;折页;卫生报刊;卫生墙报;卫生专栏;卫生宣传画。

形象化教育方法:图片、照片、标本、模型、示范、演示等。

电化教育方法:广播、投影、录像带、VCD等。

效果评价:

近期效果评价:主要是对知识、信念态度的变化进行评估。主要指标有卫生知识知晓率、卫生知识合格率、卫生知识平均分数、健康信念形成率等。

中期效果评价:主要是指目标人群的行为改变,评价的指标为:健康行为形成率、行为改变率等。

远期效果评价:是对健康教育项目计划实施后产生的远期效应进行评价。包括目标人群的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的变化。主要评价指标有:生理指标、心理指标(人格测量指标、智力测验指标、症状自评量表)、疾病与死亡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等)、生活质量指数(生活质量指数、ASHA指数、功能状态量、生活质量量表等)。

健康传播技巧:

人际传播:是指人与人之间一种直接的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这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是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

大众传播:是指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标语、板报、宣传单张、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向社会人群传播信息的过程。

组织传播:是指通过组织之间,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是有组织有领导而进行的有一定规模的信息传播。

自我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界信息后,在头脑中进行信息加工处理的过程,这是人类进行一切信息交流的必要的生物学基础。

健康教育计划范文:为贯彻落实全县健康教育工作精神,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群众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和环境质量,推进社会健康发展,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如下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指导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以达到营造健康的环境,培育健康的理念,优化健康的设施、完善健康的服务,拥有健康的人群的目的。使辖区居民群众掌握有关的健康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增强创建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形成一定的健康行为规范,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工作重点

1、健全机构,强化职能

充实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织机构,进一步发挥以社区领导干部、居民小组长为主体的健康教育网络的作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办好健康教育居民学校,以社区健康教育为主,组织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学习培训、座谈,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健康教育学习培训每年不少于两场,做到授课有计划安排、有记录,开课率达100%。

3、广泛宣传,增强意识

广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增强群众健康意识。利用宣传栏等阵地向居民宣传健康保健、卫生科普知识,每季度更换一期宣传内容,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人人讲卫生的好风尚。

4、创新方式,丰富载体

探索创新健康教育活动方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开展上街入户宣传并发放健康知识材料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抗病能力,同时举办健康讲座,以中老年人、妇女为重点的常见病、多发病保健咨询,开展健康保健培训。

5、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今年重点做好流行病的防治、宣传工作,宣传怎样防治的基本知识。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消灭四害孳生地栖息场所,降低蚊虫密度。

6、开展控烟教育,构建和谐社区

积极开展倡导不吸烟、不敬烟、主动戒烟宣传以及吸烟危害健康等宣传活动。加强对公共场所、单位的控烟宣传,并设立禁烟标志与制度,让无烟场所真正走进社区居民的生活。

7、加强重点人群教育,推进人口素质全面提升

以老年人、妇女、青少年、流动人口四种人群为重点,广泛开展老年保健、老年病防治与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免费为老年人测量血压和健康咨询;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组织妇女病体检,为她们提供优质服务,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做好青少年的健康教育,配合学校组织开展寒暑假公益活动、法制教育工作计划、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卫生保健教育等活动。

谈谈卫生与健康篇5

市场机制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杨宜勇,翁仁木

罕见疾病的治疗与医疗付费模式的探讨研究 韩凤,李晖

建立全方位的社会医疗保险监管体系 黄贵权

对基本医疗保险病种付费结算管理的思考 许歆滢,王晶晶

强化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管理 罗玉君

强措施堵漏洞打击"骗保"行为 蔡亚杰

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制度的比较分析 陈励阳,沈焕根,张自岭,赵辉

统筹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刘建民

关于基本医疗保险门诊保障制度的研究 徐玮

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问题与对策 邱丽

应用计算机管理医保基金财务的实践及思考 吴军章

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使用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索 王敏,张开金,姜丽,胡大洋,张建军

制约社会医疗保险健康运行的几大因素分析 李园媛

困难企业退休人员有了医疗保险 李边军

打造承载百万众生的健康之舟——西安市城镇居民在医保试点中得实惠 杨志勇

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合作新模式 边宝生

索要欠款演变为暴力伤害不应认定工伤 亦清

探索工伤康复教育模式 吕政,刘伟

威海市生育保险注重发挥管理效能 陈福祝

大灾面前方显英雄本色——阿坝州医保局抗震救灾先进事迹 四川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

国外实施DRGs的政策环境和技术条件 程茂金,熊光练

饮茶与健康(连载二) 韩驰

北京市全力推广社区慢病知己健康管理 刘士军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何以不高 康华

透析治疗医保支付机制试点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张红,施建乐

"我们是老百姓的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为参保人员服务纪实 海韵

医保家庭医生联系制和社区首诊制的尝试 耿成亮,刘波,纪恩卿

三十年历程:工伤保险回顾与展望 张晗

广州职工生育保险医疗费结算办法简析 陈泰才,郑丽芳

王东进会长率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专家组赴吉林辽宁调研 陈峰

崇文尚艺一书生-记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邦良 水龙吟

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国际经验 程晓明,胡敏

商业健康险亏损探析 郭晋晖

泰康牵手佛山实现四方共赢 李剑文,邹花妍,许立

名家方剂大家王绵之 赵海鸥

只有坚持三医配套联动才能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 王东进

谈判机制成为医保管理工具 陈新,周绿林,胡大洋,王健

新版《药品目录》调整十大看点 海波

一个医保局千名"经办人"——内蒙古自治区医保局创新经办管理体制见闻 海韵

关于建立医疗保险谈判机制的几点思考 胡大洋

我国医保基金征缴模式选择及其制度效率比较——建立社保单一征缴体制的建议 郑秉文

建立谈判机制控制医药费用 杨宜勇,杨亚哲

医患保和谐共赢——构建医保谈判机制的着力点 周绿林,胡大洋,陈新中,王海荣

制度赢得认可探索任重道远——福建省城镇居民基本医保试点运行的成效与思考 吴宏洛,苏映宇

在协商中提升协议执行力 北京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优劳优得"对医保管理意义几何 石树才

一项外包的医保服务为何引来各方叫好 王康健,蒋坚

钱多为何不敢花 李天民

医院端医保财务管理呼唤标准化 王建国,王丽华,王同海

定点医院遭遇拒付怎么办 于雅静,张向峰

医保药品谈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张晓,刘蓉,高璇

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情况分析 王泰山

第三方评价——提高商保定点医院管理水平的新途径 王万永,李锡纯

自立与社会融和——日本障害者自立支援医疗制度及其服务组织概览 赵永生

国外医疗保险与医疗机构谈判机制述评 许东黎

美国和加拿大的医保费用支付及谈判 王宗凡

三秦医保改革的坚实步履 宁长珊

兵团医保任重道远 曹霞

经受磨炼四川工伤保险迈上新台阶 张列加,邹方和,潘成根

求索求真三春秋——"退休政策对医疗保险基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结题始末 阴晨光

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贵在顺势而为 何文炯,杨一心,刘晓婷

大势所趋的城乡医保统筹及实践路径 徐玮

新农合与城镇医保衔接势在可行 李松山,龙善民

全民基本医保城乡统筹的新路径 杜长宇

成都城乡医保从多元格局走向一体化 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北京医保数据说话事半功倍 杜鑫

鄂州城乡医保一体化启航 严宝兰

定点零售药店运行机制和成效分析 郑树忠,李建梅,赵薇,杜兰珍

适应医保改革提升服务能力 叶耀华

一个肾透析群体的十年见证——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透析治疗见闻 顾亚男,海韵

1949-2009回首工伤保险制度 鲁士海

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的回顾与展望 孙东雅,匡慧

日本医药品管理的发展与现状 赵永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问答》连载五

谈谈卫生与健康篇6

关键词:社区护士;服务;居民

洋泾社区,地处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东北角,西起源深路,东至罗山路,南临杨高中路,北濒黄浦江,该社区目前有户籍人口10.38万,实有人口15.91万,占地2438.28平方米。而洋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的。其中,社区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成员之一,而社区护士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居民是我们慈善医院所要探索的。

1 洋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概况

洋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上海市一所比较"年青"的一级医院,位于浦东新区灵山路885号,服务的人口约16余万。洋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共有人员155名,其中临床医师48人,护士29人。

洋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年门诊诊疗人次数为3.2万人,来院看患者数平均为1.2万名左右。中心现不设置床位,设有四支全科服务团队,每团队有10人组成,分别负责社区居民。社区老年人居多,65岁以上老年人有1.6万,中心为他们提供每年1次免费健康体检;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团队成员会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每年上门2~4次,给予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以及做健康指导;0~6岁儿童的预防接种以及社区人群突发疾病的预防接种也是服务内容之中。本中心家庭病床数平均80张每月,需出诊护士上门为其做各种诊治,在上述的各项岗位上,护士是不可或缺的,如何更好的为居民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 洋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措施

社区护士在洋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居民有着直接接触,护士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居民的评价,因此,护士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居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2.1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 作为洋泾社区内的护士,首先要了解洋泾社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其次,为洋泾社区内的居民成立健康档案,为洋泾社区内的居民记录他们的健康状况。如疾病发生的具体时间、治疗的过程、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等。社区护士要对各类调查报告进行分类汇总并统计,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便于在需要时调出来查阅和阅览。

2.2针对不同的社区人群,选择适合的语言交谈方式 社区护士是不同于以往的新型护理人员。社区护士能经常回访居民,为当地患各种慢性疾病的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社区居民因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性别的差距,对疾病的认识、理解也大不相同,这就要求社区护士对待不同居民要选择不同的语言方式,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

面对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社区护士要选择亲切的语气,多些耐心和他们交谈,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当老人情绪激动并且有心理障碍时,社区护士要耐心的开导他们,并安抚他们的情绪,让老人们觉到社区护士是值得信赖和倾诉的;对待瘫痪或者患有癌症的患者,社区护士要多花时间和他们交谈,因为他们常常怕拖累到家人或者被家人抛弃,所以有着强烈的自卑感,社区护士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开导他们,消除掉他们的消极想法,让他们积极面对人生。

2.3培养社区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社会活动能力 社区护士要有开朗的性格,乐于助人的精神,同时要具备感染力,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把更好的服务带给居民,通过与社区间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与社区护士的服务有着密切的联系,社区护士根据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到患者的痛苦,从而改变他们的不好的生活习惯,这使社区护士体现了自我价值。

2.4增强社区护士的综合水平,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要求 社区护理服务是针对社区内的所有居民。针对这些不同的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知识水平的居民,社区护士只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娴熟的医学操作是不行的,还要有丰富的社会知识与社交技巧,才能更好的进行社区服务。

社区护士要经常与患者、患者家属进行交谈,与他们成为朋友关系,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来进行交谈,一起讨论、探索治疗疾病的方法和保健方案,以此减轻患者的病痛,使患者的家属消除顾虑。

2.5积极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 通过在社区工作中我们知道,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健康知识的普及,会提高居民对自我健康的意识,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因此,我们洋泾社区要积极举办此类健康教育的讲座,增加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知识。

洋泾社区护士要加强管理常见的疾病和多发病,加强卫生宣传,提高慢性患者的管理率和控制率,要合理引导患者用药、治疗、定期复查。洋泾社区的家庭病房,实现了患者在家中能享受到和在医院一样的治疗服务,为洋泾社区的居民提供了便利。

3 总结

谈谈卫生与健康篇7

【关键词】 营养科学;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健康教育;结果评价(卫生保健);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51.41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34-03

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显示,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与营养失衡相关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症等发病率逐年增高,国民的营养健康状况令人堪忧[1]。为了解并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素养,笔者借助高教园区公共选修课这一平台,进行有关营养知识、营养态度及饮食行为的问卷调查,并进行了营养教育干预,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参加宁波高教园区公共选修课的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4所高校2007级120名学生。其中,男生50人,女生70人;理工科学生28人,文科学生32人,药科学生28人,医科学生32人。平均年龄(20.18±2.27)岁。

1.2 方法 以《2007中国公民膳食指南》(简称《指南》)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2](简称《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依据,自行设计问卷,对全体参加选修课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项选择题,包括营养知识25题 ,营养态度5题,营养行为10题。每题分值1分,总分为40分。在学生参加选修课的第1次课前做第1次问卷调查,完成基线测试。根据上述《指南》与《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结合基线测试结果,在2008年3-6月期间进行10次营养素养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包括在营养知识传授上以营养素及营养缺乏病、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为重点;在营养态度和行为的引导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注重实效;在教育干预的方法上,坚持由浅入深、案例教学和教学互动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尽可能多地动员教学资源如录象、图片和实际案例,布置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在最后一次教学课堂上做第2次问卷调查。2次调查采用同一问卷,仅作顺序上的改变。问卷均不记名,当场发放,30 min后当场收回。回收有效问卷各120份,回收率为100%。在教学期间对听课学生进行营养相关问题的访谈,访谈学生占听课学生的50%。采用个别和小组访谈的形式。

1.3 统计分析 干预前后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问卷结果

2.1.1 大学生营养知识 营养知识得分和知晓率显著提高,以满分25分计,健康教育前平均得分为(5.95±2.37),健康教育后平均得分为(22.56±2.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9,P

2.1.2 大学生营养态度 以满分5分计,健康教育前平均得分为(2.48±1.35),健康教育后为(3.70±1.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5,P

2.1.3 大学生营养行为 以满分10分计,健康教育前平均得分为(7.04±0.70),健康教育后平均得分为(8.68±0.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1,P

2.2 访谈结果

2.2.1 营养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绝大多数(95%)学生认可高教园区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少部分(5%)学生认为应在所有高校都开设此类选修课。

2.2.2 营养知识的来源 主要渠道还是中小学相关教材、课外书和家庭教育。媒体和网络也日渐重要,但由于不良广告误导消费者时有发生,可信度稍差。学生普遍认为中小学营养知识来源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2.2.3 对食品安全普遍感到担忧 针对我国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发,访谈对象多数认为,我国食品、药品市场体系发达而信用和监管体系建设滞后是制度性的缺陷,国民的健康和营养素养不高则是基础性的缺陷。访谈者普遍认为只有强化信用、监管体系建设与提高国民自身健康素养双管齐下才是最好的对策。

3 讨论

3.1 营养素养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大学生营养相关的健康知识缺乏,营养失衡状态普遍存在[3-6],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与中小学营养素养健康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7-8],即使是卫生学校学生,其营养知识也普遍缺乏[9]。卫生部2008年3月公布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出了公民应当具备的健康素养,极具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此前发生在安徽阜阳的“大头娃娃”事件、近期发生的“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以及曾屡见报道的“毒大米”“红心蛋”等事件,更深刻揭示了在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公民营养素养的培育和食品安全监控的极端重要性。如果大多数母亲都能按照健康素养要求坚持母乳喂养,食品生产、经营和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健康素养,相关部门监管更到位些,也许“问题奶粉”此类事件就不至于发生或者说其危害肯定会大大减少。这正是实施健康教育实践和开展大学生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调查和干预的意义所在。

本文结果与陈明改等[10-12]对大学生的调查与干预结果相符,表明在高校开展营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健康教育的干预,受教育的学生无论在营养知识、态度和技能上都有显著的提高,而借助高教园区公共选修课平台进行营养素质教育更具有高效性。这与本课题组的前置研究[13]和高永静[14]的报道相互印证。

研究显示,基线调查时医科学生的健康素养比文科、理工科和药科有一定的优势,这与已学的相关前置课程有关,与陈天义等[15]的调查结果相似;但经系统的健康教育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在普通高校各专业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3.2 知识- 态度- 行为( KAP)模型在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知识和态度的转变是行为转变的基础。在设计和开展营养教育之前,必须清楚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处于何种水平,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本次健康教育实施是在前期大量调研、长期的教学资源积累的基础上取得理想的效果。事实上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无论在提高营养的认知和引导合理的饮食行为方面都是可行的。卫生部出台的《指南》和《基本知识和技能》标准,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是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可靠依据。健康教育中运用现实生活中真实甚至触目惊心的事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尤其是结合临床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病和营养相关慢性病,或者应用项目教学法[16]常常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时紧密结合学生自身及家庭、学校社区的传统饮食文化、经济、心理状态等实际情况,实施综合干预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虽然通过健康教育,很多大学生已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但真正的行为改变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良好健康素养的持之以恒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4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8):1 235-1 23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彩色插页.

[3] 迟晓星,张涛,刘妍.大庆市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48-149.

[4] 孙素霞,陈思强,罗海吉.广州某高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中国热带医学,2008,8(2):338-339.

[5] 王进.重庆工商大学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398-399.

[6] 崔玲玲,王旗,谢东,等.某技术学院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8,35(6):1 107-1 120.

[7] 谢燕妮,刘小凤,冯翔.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生营养-态度-行为调查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1):842-844.

[8] 王少康,池红,胡永桢,等.南京市中小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588-589.

[9] 黄小明,杨蒋,马晓菊,等.某卫生学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27-128.

[10]陈明改,邱卫红.某高职学院医学生营养教育效果评价.中国校医,2006,20(6):629-630.

[11]叶蔚云,高永清,尹章汉,等.广州市大学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2006,10(27):847-848.

[12]张俊黎,刘雪云,鹿子龙,等.大学生营养教育效果分析与评价.中国健康教育, 2007,23(8):606-603.

[13]姚苏宁,严小惠,周菊芝.高教园区开设常见疾病与用药校际选修课的效果评价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5):42-43.

[14]高永静,朱俐.综合性大学开设《营养与健康》公共选修课的探讨.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923-924.

[15]陈天义,刘希锋,李锋,等.安徽理工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07-908.

[16]汝骅.项目学习模式在营养教育中的应用.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11):59-61.

谈谈卫生与健康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骨外科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84例,男120例,女64例,年龄60~85岁,平均(69.1±5.9)岁,小学以下文化108例,初中44例,高中及中专20例,大学1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学历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1.2方法:①干预组按护理程序进行评估,确定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和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②使用规范的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评价标准。③护士长定期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④对照组采用随机化健康教育。

2结果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关知识),由护士长对出院前的患者进行问卷测试和演示操作,得分≥80分的患者视为健康教育合格,干预组比对照组高,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对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干预组比对照组高,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见表2。

3讨论

3.1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在评估阶段要做到收集资料全面、准确,为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奠定基础。患者入院后,通过与患者交谈、护理体检、查阅病历等方法收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心理状况、文化水平、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根据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以及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按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4个阶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3]。3.2护理健康教育与传统意义上卫生宣传不同,卫生宣传是指卫生知识的单向传播,不注意反馈信息和效果,而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从“普及卫生知识”延伸到“建立健康行为”上来,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4]。健康教育的目标能否达到,取决于护患关系和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出在健康教育实施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3.2.1尊重患者,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当得知需置换人工股骨头,常表现忧心重重,担心手术愈后,顾虑自己成为家庭的负担,心理需求增多。有82.28%患者对医护人员提出了尊重、需要被重视的要求[5]。因此在接待老年患者时,态度要热情,称谓要得体,注意患者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称呼应使患者感到亲切、被尊重。尽自己所及适度承诺,使患者有归属感、安全感,尽快建立护患合作关系。3.2.2掌握沟通技巧,老年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心理应对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健康教育时要有耐心和细心,说话声音稍大,语速要慢,语言描述要通俗易懂,并注意患者的反应,遇到患者不能理解的问题,要反复讲解或配合图表实物,也可请患同种疾病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现身说法,直到患者能够复述演示。对老年患者健康教育采取一对一效果较好,对不善言谈的患者采取开放式的交谈,鼓励患者多问、多演练促使其尽快掌握。对于健谈的患者,要注意把握谈话的方向,适时引导,这样的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理解较快,但缺乏坚持的毅力,应加强指导和督促,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性[6]。3.2.3适时教育,据调查报道,正式的教育活动与非正式的教育活动,护患开始教育的最适应时间是入院后2~3d,患者最乐意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法是结合病情进展的不同时期进行健康教育[7]。入院当天,骨折和住院环境都是应激源,患者常表现紧张、恐惧,此时不适宜向患者讲解太多内容,重点介绍病区环境、病区设施的使用方法,主管大夫,责任护士。在得到妥善的安置之后,他们希望了解更多的有关自己疾病的知识并迫切得到治疗。在这个时期开始健康教育,并注意护理操作和健康教育相结合。术前1~2d向患者说明术前准备的事项和目的,手术技术力量,适应性练习的指导,术后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方法,使患者有心理准备。手术可引起生理、心理改变,术后应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出院前1d向患者交待出院后的治愈事项,复诊时间和联系方式,适时教育便于患者理解和记忆[8]。3.3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应用护理程序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贯穿于住院的全过程,根据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因人而宜,掌握沟通技巧,适时施教,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9]。

上一篇:小班音乐游戏范文 下一篇:反腐倡廉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