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4 03:39:06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1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区域分布 专业定位 课程设置

科学须为社会服务,要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时代的需求,专业的设置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来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3~4]。

1 专业存在问题

1.1 专业定位不明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10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1]。

1.2 课程设置不科学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2 专业办学建议

2.1 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着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2.2 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之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所的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

2.3 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掌握大量当地区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1]。

从办学特色来讲,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为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 赵小风,黄贤金,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7):58~60.

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1~82.

钱宏胜,王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1):86~87.

余建华,王英利,陆佩华,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功用性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5(3):78~8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理 实践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17-01

城市规划原理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区别。针对实践教学方面,如何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已是从事城市规划相关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们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目前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实习内容为社会综合实践调研。

一 存在的问题

1.原有教学模式单一

规划传统的实习模式较为单一,通常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应处的主导地位,往往收效不高。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很少能自觉主动地融入到实习过程中,学生实习与教师教学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该课程实习安排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此时实多数学生还普遍缺乏规划调研思维,容易产生实习的盲目性。

学生在实习中思考少、欠缺深入分析,大部分是走马观花式的报告,主要是资料的拼凑和图片的堆积。随着近几年学生的增加,带来许多安排和管理方面的压力。教师在实习中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学生的报告内容雷同比例也不断增加,实习效果不理想。

2.成绩评定不全面

实习成绩的确定总体缺乏考核的全面性,目前实习成绩主要针对小组进行评判,容易影响部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整体考核方法有待改进。

3.调研题目缺乏创新

实习题目是由老师决定的,容易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且易产生雷同调研报告。

二 改革和探索

1.新的教学模式

基于该专业社会综合实践调研存在的问题,从2009年开始对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建立了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并付诸实习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为前期准备、现状调研、小组汇报和成绩评定四个阶段。其中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为制订计划、实习动员和收集资料;现状调研的主要工作为现场调研、确定题目、访问调查和全面分析;小组汇报的主要工作为小组汇报、集体讨论和提交成果。

2.实习步骤和方法

首先,要对认识对象有初步的了解,即第一阶段的资料收集。在动员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依据题目尽量使组员人数达到最优,避免出现部分组员不积极参与调研的行为。制订各组主要的实习内容,进行选题。在选题方面,教师提出概括性的要求,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自行决定本组调研的内容。教师大致列出参考的选题范围,学生收集其相关基础资料。第二阶段是实地调研。首先是在第一阶段资料的基础上对应各项内容实地体验加深课堂教学知识;二是分析阶段。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一些适当的方法来实现。第三阶段的小组汇报就是要求每组学生分别对选定的对象或主题进行讨论和汇报,说明其调研成果,通常借助PPT进行汇报,汇报的同时小组之间也可以进行探讨交流,大家彼此共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和认知能力。

3.调研题目的确定

以往的社会实践调研由实习教师通过教学大纲自行决定。题目单一,学生在选题方面不能完全调研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易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从2011年开始,在教师限定大框架的前提下,开始由学生自行寻找调研题目。2012年调研对象为包头市钢铁大街,学生调研范围为钢铁大街广告牌调研、钢铁大街的公交路线调研、钢铁大街的餐馆分布、钢铁大街的城市设计等相关题目。开放性的选题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使其调研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4.实习成绩的评定

以往实习成绩的评定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组的成果作为评定成绩的唯一标准。这种单一的评定方法不能完全公平地体现组的优劣,同时也不能体现出组与组之间的细微差别。通过对近些年学生调研实习的反映情况,特提出以下评分体系:选题是否符合要求(问题的现实性)(10分);调研问卷制作(是否详尽)(15分);调查详细程度以及真实性(10分);调研后期统计以及分析是否合理恰当,提出的办法建议是否能够推行(45分);汇报中的成果展示效果及成果制作的层次性和美观精致程度(10分);组内成员之间的评价(10分)。通过该评分体系能够使实习成绩更加全面概括,并能够保证优秀组员的脱颖而出。

三 结束语

城市规划原理的课内实习不仅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思维有着很大影响。本文提出了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方法、实习成绩的评定、实习题目确定的方法。对于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3

关键词:就业;定位;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73-0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简称资环专业)是在地理学科、环境学科、规划学科、经济和管理学科、现代技术科学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理类应用型理科专业,为资源、环境、城乡规划管理等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科研部门、设计院所及各类企业输送“综合性、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从事生产、科研、设计、开发策划、管理等方面的人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形成的学科基础广、专业口径宽,加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全国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超过162个,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本科专业之一。由于新专业发展中的共性以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个性特点,存在着专业特色的构建、课程设置的完善、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的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学生需求与社会需求的调整等多方面的问题。湖北省现有本专业的学校有8个,主要依托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土地科学和城市科学等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各有侧重点,与该学校依托学科的相关专业有紧密的联系,但在该专业建设等方面,都有进一步需要研讨的问题。

目前,湖北民族学院资环专业自2000年开办以来,从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反映出该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生和用人单位反映:该专业学的内容广、深度不够;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从事环境工程工作没有学环境专业的学生专业,从事城市规划工作也没有学规划专业的学生扎实。这使一部分同学在毕业后不得不转行选择做其他工作,从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但其中也有部分综合能力强的同学,毕业后也找到了与该专业对口的工作,在自已的岗位上很突出。本文根据这些现状,总结近年来的经验教训,结合我校的特色优势,就如何增强资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1.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对专业方向进行定位。本专业开设的课程面广,学科跨度大,如没有核心目标将所学课程联系起来,会让学生感觉学习没有方向,很迷茫。而如果在开设专业课期间,学生能根据自身兴趣和优势,明确专业方向,将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我院教学力量,选择有特色、竞争力强的专业方向才是关鍵,这也是本文重点要分析的内容。就该专业名称分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其最终目标是培养管理类人才,什么样的管理人才呢?有两类:一类是资源环境管理,一类是乡镇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管理类一方面可从事资源管理或环境管理(考公务员,进入国土局、环保局等行政单位),但这部分人数是非常有限的;另一方面可从事为资源、环境管理者提供相关技术咨询的评估工作(土地评估,环境评价等中介机构),这部分在目前国内市场有很大的就业空间。就以环境评价为例来说,其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建设项目(冶金、建材、石化、水利水电、交通运输等)和规划类环境评价。而根据中国国务院第559号国务院令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这一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目前对于建设项目的环评也还处于探索阶段,而规划环评更是处于初期阶段,相关导则和标准均不完善,在这个人才市场上近十年的时间急需大量既懂生态、环境评价又懂规划的复合型人才。

乡镇规划管理类可从事为乡镇、新农村发展建言献策的乡镇管理工作,这在国内市场上同样存在很大的就业空间。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选择去农村工作,资环专业的学生正是目前新农村建设所急需的人才。根据目前我国的现状,大、中城市对环境管理日益成熟,而广大乡镇和农村地区却缺乏长远规划,缺少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乡镇企业没有统一规划;大中型养殖场让农村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使污染从城市转入农村成为必然趋势,而且还将愈演愈烈。这一切都说明农村、乡镇除了急需发展经济以外,更应从长远出发,从资源、环境角度出发,有“生态农村”、“绿色乡镇”的管理理念。但目前我国广大乡镇、农村的管理者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环境管理和乡镇规划的专业知识。这些现状就为资环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舞台,为“生态农村”、“绿色乡镇”建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正是资环专业就业的又一个方向。

而无论是从事资源环境管理还是乡镇规划管理,都需要具备跨学科的各种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环境、生态、城乡规划、管理等学科领域。湖北民族学院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除资环专业外,还开设了城市规划、园林、园艺、林学等专业,目前从事生态研究和规划方向的博士、教授4人,研究生、副教授近20人,无论从师资力量还是教学设备,实验设施,均能为以上两类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明确了专业定位,学生在大学期间可根据自身优势和兴趣进行有目的、有方向、主动的学习,无论是社会调查,课程实习,暑假实践,创新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选题,都能紧紧围绕同一个方向来展开,自身综合素质会在每一次锻练中得到提升,这也是考验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关键。很多学生在本专业学习四年后总感觉目标不明确,没有学到专业性特别强的东西,主要就是在进入大学一、二年时间内,没有对本专业、对自已有深入的思考,不知道自已的兴趣,不了解各个方向的就业情况,这导致很多同学出现就业难的情况。要改变这种情况,更需要专业课的老师能在初期和学生主动进行沟通,让学生对自已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才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这也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3.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实习基地。如各县市的环保部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规划部门、环科所、监测站、环境评价和土地评估机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以及各个乡、镇政府均能为资环专业学生实习提供很好的平台,通过在这些部门和单位的实习,更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接合本院优势,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如测量、环境监测、CAD制图、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方案设计等。这些可以通过技能大赛,相关知识竞赛等方式来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这些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也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在近几年中有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通过数据库技术、CAD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计算机制图水平得到了提高;有专业基础扎实,对地理学感兴趣的同学,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考取中国地质大学等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有对野外测量感兴趣的同学,我院有实力雄厚的专业测量队伍,承担有各种测绘任务,学生参与面大,受益很大,有近10%的同学毕业后直接走上测量岗位或考上测量方面的研究生,并成为导师的得力助手。

注:统计时间,2009年07月,在校学生数164人。

5.对于一部分适合做研究工作的学生,应提供更好的考研环境和氛围,使这部分学生能有更多机会进一步学习、深造。目前资环专业的考研率也在逐年上升,从不足10%的比率上升到今年35%的比例,这也为后面的同学考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行成了教学的良性循环。

总之,采取以上各种措施后,相信资环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对自已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并始终围绕这一中心来有目的的学习,同时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加强自身的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定能打破以往的就业瓶颈,提升自我的就业竞争力。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09266)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4

关键词: CBE 立体化 培养模式

1 引言

CBE是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缩写,通常译为“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1]。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最早始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培养战时需要的技术工人,英国采用能力模块式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促使学校高效率地培养实用的技术人才,这样能力模块式教学更加受到重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该方法在北美和澳大利亚被广泛采用。通过国家教委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持的中国、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该方法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目前我国已有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在试用该方法,但运用于地方高校本科教育,特别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基本为空白。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资环专业)是国家教育部1999年颁布实施的新专业目录中新设立的专业,是地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人才。由于该专业是一个新设立的专业,在江西省高校设立的时间并不长,省内部分高校(如江西财经大学在03年、九江学院在04年等)开设了该专业,而全国目前设置本专业的高校有76所。由于该专业所依托的平台不同,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太规范、教育模式滞后、人才培养错位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对路。这些问题逐步引起了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宋戈、袁兆华结合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认为资环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理科学生具备的通用能力以及本专业应该具备的特殊专业技能[2]。郑拴宁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角度研究认为,资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满足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需要的课程[3]。而江西省内对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关注不够,研究的成果基本没有。

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资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泛化。

从我国各高校资环专业的培养方案看,基本上都是典型的通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涵盖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毕业生就业情况看,就业部门多而广。但学生就业遇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在当前的培养模式,造成学生在环境科学领域与环境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竞争,在规划领域与城市规划专业竞争,在土地资源管理领域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竞争,在房地产领域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竞争,在中学地理教育与地理科学专业竞争等,且都处于竞争的劣势。该专业以宽而大的口径招生,在低年级以宽而大的口径进行基础教育,这对拓展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是一个可行而有效的培养模式,但仍以宽而大的口径在高年级培养,在该专业所涉及的领域都有相应专业培养专门学生的背景下,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种种制度性的、非制度性的要求下,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面临巨大的困难。怎样处理好通才教育与社会对专才的需要的关系,是办好资环专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4]。

2.2 资环专业办学特色不突出。

在当前的学校中,从设置该专业的学校类别看,有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农林院校、理工院校、地矿类院校、财经院校以及些刚刚升本的地方学院。总体看,以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和理工类院校为主。各高校无论在培养目标、专业定位、培养模式、就业定位,还是课程设置等方面基本雷同,没有体现出各类特色不同的院校开办该专业应具有的特色。资环专业本是与社会、经济紧密结合的专业,但与其他的工科专业相比,特色不突出,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

2.3 资环专业课程偏理论,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资环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加强,对本科生来讲,需要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从事基层和实践工作,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偏向于理论分析,使得毕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因此课程设置中要加强动手和实践课程的锻炼,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学分。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仅包括测量实习、地理综合实习和城市规划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泛而不精,影响了学生的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4师资力量难以满足资环专业发展需要。

1999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经济地理学与城乡区域规划两个专业合并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而当前的办学模式中,资环专业多数设在地理学院、资环学院、旅游学院、国土学院等院系中与其他专业合办,而且作为一个新的专业,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从事该专业的教师多来源于地理学、管理学、规划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因此,本专业师资力量亟待加强。

3 基于CBE的创新立体化培养模式建设

3.1 建设立体化模式,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调整资环专业培养目标,原先主要集中在为政府、事业部门提供高级人才,资环专业的学生较适合从事建设局、规划局、发改委、环保局等政府部门的城市发展管理工作,而政府部门则需要通过公务员考试,名额有限。因此,该专业学生就业的选择范围受到限制。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主导下,本科生的就业对象如果是企业,则更多地体现了市场选择。因此,资环专业应根据该专业的多学科交叉性,设置相应的课程群,如城乡总体规划、土地评价与土地规划管理、旅游规划、景观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评价与规划等,分流培养适应不同方向需求的学生,细化方向的精英教育,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建设“基础理论―专业素养―实践应用”的三维立体结构的模式,使学生在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细化的专业素养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课内实践和课外实习环节训练,特别要加强情景课程实践和室外实习教学环节,在实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5]。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用1―2年时间加强数理、人文、计算机基础与外语基础的训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本专业在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工作的心理和思想准备。再利用两年时间学习本专业实际应用的专门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本学科的新的发展和应用。在低年级基础课教学期间,开设部分选修课,在高年级则迅速加大选修课比重,课程设置以学时少、信息量大、边缘性强、学生可选余地大为其特点。为达到分流培养目标,在高年级可实行导师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深层次的双向交流,因材施教。

3.2 以能力模块为核心,凸显品牌特色。

资环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很多相关院校都做了有益的尝试。本文认为该专业要充分体现地理科学的独有特征、办学历史经验与办学条件,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鉴于各校资环专业设置在不同院系下,可利用其融合多个专业的优势,加大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强实践和动手能力。在高年级课程上可以考虑设置多种能力模块如城市(区域、旅游)规划模块、地理信息模块、国土规划与管理模块、房地产开发模块、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模块等,让学生进行选择,使学生就业时能至少掌握一门具有可行性的操作动手能力,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针对不同的联合办学模式,该专业应设置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凸显品牌特色。

3.3 构建三维结构的立体课程体系,体现特色的实践课程。

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的原则,建设三维结构的立体课程体系。三维立体结构体系是以核心课程为中心,由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相关课程和实践课程所组成。而实践课程体系由实验教学、课外网络学习、实习教学、课程设计、第二课堂活动五大模块组成,这五大模块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各具特色,相互联系,是构成资环专业教学体系和专业特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科学地处理好这五个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及相互衔接的关系,使其优化配置、功能互补,多途径、多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资环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杨阳.加拿大CBE职教模式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0-11.

[2]宋戈,袁兆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1-82.

[3]郑拴宁.数字城市建设――21世纪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就业与发展的最佳方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0-52.

[4]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8-82.

[5]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地理教育,2006,(6):73-74.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5

【关键词】城乡规划;生态环境;影响;改善措施

在当前城市的发展与规划中,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及人们对生活水平需求的不断提升是城乡规划设计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怎样将城乡规划同生态环境更好的进行平衡成为了城市规划部门需要深入思考的事情。

一、城乡规划的定义

城乡规划指的是各个级别政府统一对城市及乡村的发展空间进行布局、对生态环境及自然环境进行规划、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及维护社会秩序。其具有公共政策的特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规定,城乡规划是以增强城乡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土地利用为根本,以改善生态环境为任务,范围包含城镇、乡村人民居住空间的整体规划。

二、城乡规划的发展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进行城乡规划时,应增强其科学性原则,存进城市规划及社会发展,在城市建设、土地应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规划衔接,不但要制定高标准的发展规划,同时还应严格依照规划进行城建建设。

(二)聚集性原则

增强城乡规划建设,应依靠城乡企业带动经济同步发展,将资源、产业进行合理利用,掌握市场动态,聚集一些能力较强的企业创造自身城乡特色,形成占有品牌。

(三)创新性原则

进行城乡规划时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业主开发、企业共同建设的运行模式,利用科学技术冲破传统城市规划枷锁,使城乡规划更具创新性、时代性。

(四)可持续性原则

城乡规划应协调人、自然之间的关系,保证资源的有效开发及利用,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动态进行城乡规划,保证规划进行的有序、合理。

三、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于传统的城乡规划来讲,其大量注重对城市用地紧缺的解决方面。这就导致城市增快了对周边区域的扩展及规划,造成了城市边缘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伴随着最近几年城市内洪涝频发的情况出现,城市周边地区湿地的储水能力就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传统的城乡规划将城市规划同农村规划相区分,环境保护重视城市而忽略乡村的情况严重。主要包含两方面问题:其一,分布在农村的企业所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工矿污染及城市污染也逐步向农村转移;其二,城市垃圾对乡村环境也造成了污染。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堆放到周边乡村地区,污染了农村的土壤及水源,而污染的土壤及水源所种植出的农作物,同样污染了城市的饭菜。对于传统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就应转变规划方法,利用当前环保理论为指导进行城乡规划工作,在保证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改善城乡环境。

四、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改善措施

(一)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编制城乡规划

首先应坚持城乡统一的规划及管理,将城乡进行全面协调。城市同乡村是相互辅助、相互制约的关系,无论什么情况,都无法斩断城市及乡村之间的关联。为了更好的保证城市及乡村发展坚持可持续路线,就应进一步整合二者之间的联系,完善对乡村及城市的调控,进行管理。

其次,同生态学相结合进行城乡规划。生态学是一门探讨生物同环境间联系及作用的学科。因为人们的行为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应将人、环境及资源三方面内容相协调,更好的保证城市发展及生态环境。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其一,在编制城乡规划时,应重点对环境及其发展进行分析,基于此基础上进行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环境的保护等工作。人们在进行资源利用时,不但要注重对其进行保护,同时还要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资源进行生产、生活等工作;其二,从生态环境日益明显的问题来看,城乡规划的编制工作应将净化水源、保护大气等自然功能当做重点内容,注重人们身心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三,城乡规划应同生态学的基本要求相结合,选取相应的生态功能、布局及资源配置等,再整合可变条件,制定可行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方案,尽可能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

最后,应对城乡规划进行环境评估。就是指在规划落实后对可能导致环境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探讨预防方案及解决措施,实施跟踪监测。组织建立环境评价小组,对相关环境评价进行说明,起草规划预案,向相关部门汇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估》中规定“应将专项规划预案进行上报审批,进行环境评估。”这一法规以法律形式保证在进行城乡规划编制时,对环境的充分考虑。另外,建立健全的城乡规划理论谱系,详见图1。

(二)人工结构调整

因为城市作为人们活动较为密集的区域,且基础设施工程大量应用,人为分割自然区域情况明显,再加上城市自身对环境的改造范围较广,生态环境受到人为干涉的情况显著。所以,进行城市规划时不但要对城市区域正常运转进行思考,同时也要考虑其同周边大区域的生态通道对接问题。这也是稳定大区域内小系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详见图2。

(三)增强建设项目规划管理

想要保证生态环境稳定发展,就必须增强城乡规划,不但要将生态学同规划相融合,同时也要将其思想融入规划的各个内容中,对建筑施工用地、管理等方面进行落实,根据标准操作,在规划管理中融入环保观念。

1.建设项目占地方面

城乡规划相关部门在建设项目占地方面应进行详尽的管理,对其选址、布局等进行掌控。在占地方面,对拟定建设项目进行环境评估,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探讨相关就解决措施。将一切不合法的可能导致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从根本上排除。建设项目送审时,申请资料应包含环保部门的审批意见,否则不予办理,进而保证建设同环境共同发展。

2.建设项目施工方面

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期,应根据对环境的设计要求制定方案,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探讨预防生态环境污染的措施,并进行投资预算,进而将建设影响降至最低。对于上报的建设项目,如果没有环保部门的相关文件,审批部门应不予受理。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应与工程主体同时设计、同时建筑、同时投入使用。

对于道路建设方面来讲,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也有严重的危害。对于道路施工建设时,应依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顺序,在工程开工前期确定管线路线,保证管线安全。对于一些没有能力建设管线的施工,应在道路的主要位置埋设过路管,防止日后重复挖掘路面情况。各个管线的权属部门应将管线路线上报相关规划管理部门,再由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统一安排,防止出现失误,保证住民生活稳定。

3.建设项目审查方面

建设项目的审查工作是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保证城乡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建设项目审查时,应构建强有力的执法队伍,增加执法力度,增强管理规划人员的生态环保观念,全面发挥监督作用。对建设项目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审查,及时制止违法建设活动,依法进行处理。管理人员应增强自身环保认识,保证城乡规划的秩序,为人们创建一个优美、舒适、洁净、安全的生态环境。

总结:

总而言之,我们都渴望在一个安定、和谐、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希望我们居住的地球生态环境可以持续稳步的发展。因此,一定要严格执行城乡规划中的相关规定,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同城乡规划相结合,实行市政管网技术、区域规划技术等。因此,探讨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改善措施问题应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深入思考与广泛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文.探究城乡规划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改善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07).

[2]吕斌.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城市规划学刊,2006(04).

[3]秦国强.关于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2(06).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6

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管理城乡建设的基本依据。近年来,我市城乡规划在提升城市化水平、建设新渔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城乡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40号)精神,现就加强我市城乡规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城乡规划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化、建设新渔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提高城乡规划编制水平,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监管,加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管治制度,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战略导向、统筹协调和空间资源配置作用。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提高城乡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坚持城乡统筹。统筹安排城市和村镇建设,统筹安排人民生活、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布局,努力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坚持集约发展。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通过规划营造更多优质空间,保证各类资源得到高效配置,各种产业相得益彰,各项功能高效运作。

??坚持依法管治。依法开展城乡规划编制,严格执行城乡规划各项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城乡规划工作透明度,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监管,确保城乡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三)目标任务:争取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规划相协调、市域全覆盖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基本形成层级明确、管治有效的城乡规划决策、实施和监管体系。

二、理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

(一)建立规划决策机制。成立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定海、普陀两区政府和市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委员,规划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市城乡规划委员会作为市政府设立的城乡规划决策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审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县域总体规划等重大规划以及上述规划的调整。完善城乡规划专家咨询机构,充分发挥其在规划决策审批中的先期审查和咨询作用,提高规划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

(二)健全规划管理机构。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城市政府对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城乡规划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市规划局挂牌运作,并在市辖区设立派出机构。市规划局负责整个市区的规划管理工作,派出机构承担本辖区内的规划管理事务。其余各乡镇配备规划管理员,确保村镇规划工作有部门管、有人抓,努力促进村镇建设水平的提高。规划主管部门要与有关区、镇政府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加强交流,密切配合,积极发挥地方政府的综合协调作用,全面提高规划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一)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编制县域总体规划。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规划区扩展到整个行政区域,实现城乡规划的市域全覆盖。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完善要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统筹布局城乡居民点、产业发展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农田保护空间和区域基础设施廊道,统筹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岱山县、嵊泗县要编制县域总体规划,在事关全市建设和发展的区域性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上,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

(二)深化完善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完善分区规划。根据**本岛“南生活、北生产”的格局以及推进**本岛及相连岛屿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要求,编制完善新城、定海城区、普陀城区和六横、金塘等地的分区规划。定海城区要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的关系,普陀城区要处理好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开发时序等问题。新城要进一步完善功能,美化环境,集聚人气。强化中心城区组团间的联系,形成同城效应。

(三)抓好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按照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有利于渔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原则,认真做好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重视建制镇,特别是中心镇、重点镇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联接城乡中的节点作用。结合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中心村和保留村建设规划编制,促进农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村庄规模调整和撤村建居方案,着力解决村庄布点分散和环境差的问题。渔农村社区规划和建设要保持海岛渔农村特征特色,尤其要严格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建筑。

(四)切实加强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专业规划的编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科学编制近期建设规划,明确近期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并逐年编制年度项目建设计划,切实增强城乡建设的计划性和项目安排的系统性。加快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细化城市用地布局,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编制**本岛公交站场和社会停车场规划,加快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城市交通功能。加强城市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有序地引导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专业规划编制。抓紧落实大陆连岛工程沿线景观景点设计及规划控制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风景名胜区与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的编制。加快修编各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及自然保护区等保护规划,进一步明确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强制性规定,对合理利用资源提出引导性和控制性要求,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立风景名胜区监管系统。

四、提高城乡规划编制水平

(一)完善城乡规划的主要内容。科学确定城乡生态环境、土地、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在城乡规划中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范围。根据保护资源与环境、保障公共安全与基础设施有效运行的要求,分别划定“蓝线”(水系保护范围)、“绿线”(绿地保护范围)、“紫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范围)、“黄线”(基础设施用地保护范围)。将资源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风景名胜管理、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安全等涉及城乡发展长期保障的内容,确定为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二)强化城乡规划的科技和人才支撑。结合实施“阳光规划”,加快建立**市城乡规划信息库,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社会信息共享。运用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建立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城管数字化管理系统及地下管线数字化管理系统,为规划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培养和引进城乡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对城乡建设和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及对城乡规划持续动态的跟踪研究。

(三)注重各类规划的衔接。加强城乡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港口岸线规划、水利围垦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城乡规划要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指导,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空间上的落实;积极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使区域内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形成良好的衔接关系。各类专门性规划必须服从城乡规划的统一要求,体现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发展改革、城建、国土资源、环保、交通等相关部门建立定期协调制度,确保各类专门性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

五、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监管

(一)严格落实城乡规划的空间管治要求。加强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研究,制定严格的空间管治措施。凡是已经纳入城乡规划的“蓝线”、“绿线”、“紫线”、“黄线”管治空间,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依法加强控制,不得另作他用。确因重大项目实施需要进行调整的,必须按规定程序调整相应的规划,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各类开发区的设立,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近期建设地段以及政府储备的土地和拟向社会供应的土地,必须先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土地市场供应的规划管理依据。

(二)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的规划选址许可管理。严格执行项目选址分级管理制度。各类建设项目报发展改革部门审批、核准和备案前,必须按项目建设程序,由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项目选址意见。未按规定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的选址论证和评估工作,提高项目选址的科学性、合理性。

(三)加强建设项目许可后规划监管。各类建设项目必须按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实施建设,项目竣工后的实测建筑面积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合理误差范围内的超面积应按原出让时楼面地价补交土地出让金,超出合理误差范围的建筑面积,应按竣工时的楼面市场评估地价加倍补交土地出让金;如超出面积部分严重影响城乡规划实施,要依法予以拆除。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划许可的用途使用。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及时查处违反规划要求的行为。各类建设项目竣工后,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未出具竣工验收规划确认书的,有关部门不得核发房屋产权证明等文件。建设单位或个人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定的建筑物使用性质等内容,必须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改变,具体办法由规划主管部门协同国土资源部门制定。

(四)健全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城乡规划工作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就城乡规划实施情况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监察部门对城乡规划实施情况开展效能监察,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并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及人员的责任。深入实施“阳光规划”,严格执行城乡规划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建设项目批前公示、批后公告和违法案件查处公布等制度,切实提高城乡规划工作的透明度。

六、切实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重大意义,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分工抓落实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落实机制。加快健全城乡规划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强化队伍建设。加大对城乡规划特别是村镇规划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城乡规划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7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思考 科学规划 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小城镇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节点,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融合点。为进一步提升全州人居环境,改善乡镇发展面貌,为人民群众营造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舒适、高效便利、特色鲜明的人居环境,加快全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步伐,树立“生态立州、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彝州、宜居城乡”为主题,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城乡并重、共同进步,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分类实施、整体提升,明晰责任、统筹推进”为主线,结合楚雄州乡镇规划建设和供水、排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一、楚雄州乡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规划编制时间较早,层次不高,缺乏系统性、综合性、地方民族特色,无相应的专业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规划指导性不强,不适应今后乡镇发展的需要。

(二)大部分乡镇集镇供水设施和服务质量不高,水源不足,供水水质标准低,自来水管网严重老化,集镇生产、生活用水困难;乡镇无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卫生差;县市级财政对乡镇的供水、排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力量有限,项目资金筹措困难。同时,市场化运作的能力不强,乡镇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全靠政府组织建设管理,操作管理经验和能力有限,运行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差。

(三)乡镇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差,路灯、绿化、给排水、电力通讯、环卫设施不齐、老化。

(四)土地报批困难,乡镇建设用地指标有限,无法满足乡镇建设发展需求。

(五)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集镇开发建设进度缓慢。

二、对下一步乡镇规划建设的建议

乡镇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城乡规划,以规划为龙头,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村、乡镇、城市梯度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提高农村人均占有资源,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动力,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功能设施、加强社会治理为重点,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增强乡镇连接城市、承载人口和辐射带动能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不断提升乡镇建设和发展水平,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载体,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建议:

(一)科学编制规划。启动新一轮重点乡镇总体规划修改,以县域体系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特点,科学定位乡镇在县域体系中的相应职能,合理确定乡镇的性质、功能和建设规模,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编制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特色,形成各具特色的乡镇建设发展模式。

(二)完善乡镇功能。按照城乡统筹、区域共享、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乡镇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大乡镇建设投入力度,以路网为引领,加快乡镇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环境绿化、保障性住房等设施建设;加强教育、文化、卫生、广播电视、科技、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促进乡镇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三)发展特色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和条件,根据各自特色确立明晰的产业发展思路,按照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壮大乡镇域经济实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建立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培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依托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名镇和民族村寨,发展文化旅游业及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产业。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小微型企业聚集到乡镇创业发展。鼓励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引导农民由一产向二、三产业转移。培育发展工矿型、商贸服务型、农产品加工型、旅游观光型等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经济强镇。

(四)加强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乡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落户限制,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切实保障进城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导农村人口向乡镇和中心村梯度转移。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农民成为城镇居民后,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同等待遇。

(五)提升人居环境。积极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大乡镇环境治理力度,探索融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新模式,新建和改造提升乡镇的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村集贸市场,以沿街建筑立面控制、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为重点,加大集镇面貌整治力度,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特色小镇。统筹协调好住宅小区、商贸街区、产业园区布局,积极推广节肥节药节水技术,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推广使用沼气、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强化河流、水库和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有效控制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等资源的保护管理,加强对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切实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建筑、特色民居等文化遗产。

(六)积极探索建设农村综合体。按照“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互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围绕农民安居乐业,依托“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从城镇周边入手,科学规划,积极探索建设一批农村综合体,努力建设聚居适度、产业优化、功能完善、城乡融合、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构建县城、中心镇、农村综合体和美丽乡村相协调的新型城乡体系,尽快形成城乡统筹、产村相融、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积极引导农户适度集中居住,形成农村综合体的基础载体;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农村综合体持续发展支撑;加快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增强新农村综合体功能;着力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促进农村综合体社区建设;切实做好环境治理和保护,提高农村综合体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

(七)保障乡镇建设用地。一是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二是认真清理空心村、工矿、砖瓦窑废弃地,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努力实现“城增村减”、集约利用土地,着力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问题;三是认真做好建设用地报批工作,不断加大建设用地储备数量;四是加强拍卖集镇的国有土地,快速回拢资金建设基础设施。

(八)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到乡镇建房购房。在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配套、统一建筑设计、统一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引导农村有条件的居民到乡镇或中心村自建住房。农村居民到小集镇建购住宅,对自愿退出旧宅基地进行整理复垦的农户,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补偿,奖补经费可从使用“城增村减”建设用地周转指标产生的级差收益中列支;同时可享受政府对农村居民建房的各种补助政策。进镇经商、创业和投资达到一定比例的农户,可享受建房住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扶持政策。

(九)创新房地产开发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集镇房地产市场,鼓励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乡镇开展房地产成片综合开发;支持乡镇商品住房消费,促进乡镇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对乡镇房地产开发建设相关规费,凡符合国家、省、州减免政策规定的给予减免。

(十)搭建融资平台。一是加快乡镇国有土地的开发力度,促使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将资金用于发展建设,来优化和提升集镇功能。二是引进民间资金参与建设,大胆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打破公共设施建设上的各种垄断,放宽民间资本准入条件和准入领域,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无力投资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实行有偿使用,积极引导农民、企业向集镇聚集,逐步建立起个人参与集镇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实现小集镇自我扩张、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十一)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透明规范的乡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对乡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统一融资、综合开发、滚动发展。引导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对乡镇建设的支持力度。构建和完善农村金融组织服务体系,推动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拓展金融服务领域。积极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将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产权“三权”作为农村抵押贷款融资抵押物,拓宽农民贷款融资渠道。完善住房按揭和抵押贷款的各项配套政策,开展农民和农民工住房贷款业务,为乡镇居民扩大消费提供融资便利。

(十二)创新管理体制。一是在理顺职能的基础上进行配套改革,逐步建立起法治化、社会化和民主化的新型集镇管理体制,强化服务功能;二是健全乡镇规划建设管理队伍,督促各县市乡镇人民政府组建机构,落实专职人员,使其保持稳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实现从随机管理到规范管理、从突击治理到长效管理的转变,努力把乡镇建设成为干净整洁、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结束语

小城镇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选择,是城市建设的补充,是地方乡镇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新形势下,小城镇规划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城镇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中,应从本地实际出发,提高对城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认识,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及时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加速小城镇建设进程,促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

参考文献:

[1] 王克强、马祖琦、石忆邵.城市规划原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2] 张京祥\罗震东.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3]曹宗敏.新时期小城镇建设如何发展[J]城市管理2006(3)

作者简介:赵玮, 女,汉族,1963年生,1990年毕业于苏州城建环保学院,长期从事规划建筑设计及管理工作,所承担的规划设计项目多次获得云南省规划设计优秀奖,1998年荣获云南省楚雄州“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篇8

关键词:新专业;培养模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学从开始之初就具有与其他学科许多显著的区别,表现出独特的学科特征。①地理学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从古代地理学到现代地理学,他更加注重实验性,其知识成果表现出更强的实践性,并能够很快地被国家各级规划、生产部门所使用。当前,新学科的蓬勃涌现和新技术新手段的大量应用为地理学的发展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支撑。②但是,中国的高校长期以来传承沿袭着传统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把这些新技术应用到地理学当中成为本文所要探讨的焦点。

一、当前地理学新技术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介绍

当前,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与之相融合,逐步形成了自己特色的专业方向。这其中主要有:

(一)计量地理学出现。该方向大量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来解决地理的问题,更加侧重于地理学的定量表达,从而为地理学从更高层次上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

(二)遥感。遥感的出现彻底解放了地理学家,从资源获取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随着这种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大量的地理问题都直接或者间接借助于遥感进行解决。

(三)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使得地理学家有了更加便利的工具来分析和挖掘自己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从而在获得知识的知识。

(四)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测量学和数字地图制图让地理研究工作者摆脱了繁重的地理数据获取和分析的工作,并且对地理数据的分析和标准化都产生了影响,也成为地理学方向的重要产业之一。

(五)时间和空间分析。时间序列的分析来源于地理资料的长期积累,通过时间序列的分析为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提供了可能。空间分析的概念来自于数学拓扑学和GIS。空间分析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和地理迁移提供重要的思想依据。上述这些重要的地理学思想和方法都为地理学新的发展提供帮助,实践也证明了这些方法和思想是可行的④,同时在当前地理学发展状况也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已经被大量使用,并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模式。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为培养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和中国城市建设的需要,信息化、市场化、

现代化的时展趋势,培养掌握区域城镇有关理论和方法的人才而开设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主要让学生掌握制图、测绘、信息系统、区域规划、资源评价、经济地理和生态等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从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该专业体系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几个专业:地理专业;规划专业;管理专业;测绘专业;生态专业;其他相关的资源专业(如水利专业、矿产专业等)。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为主线,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以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为主干学科,拓展城镇规划、旅游区域规划同时兼顾工程技术、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面,并接受城市规划、城镇设计、计算机应用及CAD辅助设计等基本训练,

熟悉从事城镇区域规划、旅游区域规划设计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开设的层次课程

(一)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该专业的学生对专业有个简单的认识,基础课程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前提,因此基础课程开设的种类对本专业的建设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基础层次的课程主要包含自然地理、普通地质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

(二)专业层次为整个专业的核心,该层次的课程决定了在本专业中的研究方向,因此对于这个层次课程的选取对于新生来讲尤为重要;该层次课程主要有:区域(中国、世界)自然地理、地质地貌学、水文学、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布局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测量与地图学、土地规划、生态学、建筑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等。

(三)技能层次为该学科的一个辅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整个学科的技术支撑;这个层次的课程有:高等数学、线形代数、数理统计、计算机图像处理、数据库基础知识、地学统计方法、统计软件(SPSS,STATISTIC)、CORELDRAW,AUOTCAD,GIS软件等。

从学科内部分类来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含经济地理)、城镇规划、地图测绘以及其他方面(旅游等),这几个层次也代表了本专业当前发展的几个主要方向。自然地理学主要开展资源调查、资源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为社会经济等方面;城镇规划方向主要开展城市体系、园林、住宅区、经济发展功能区、生态等方面的规划研究工作;地图测绘方向一般脱胎于测绘专业,并与工程测量结合到一起服务于政府等部门的基础测量工作,同时也为科研部门提供重要的基础地理数据。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作为新的地理学科之一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学科设置、课程层次、技能培训等方法都大量依靠了新地理学技术的支撑,这些支撑使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成为地理学一个较为特殊专业,该专业既有了地理学中人文地理学的思想内核又有了工程学、技术科学的外在。本文在总结了大量高校该专业设置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的培养模式。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一)资源环境评估和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侧重于自然资源知识的掌握,对水、大气、土地、地籍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学习。

(二)区域经济分析为主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探讨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主要有国家的区域发展、地区经济区建设、城市化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口和资源问题等。

(三)以地图和测量为主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来源于以前的测绘学,主要研究地图测量、工程测量等一系列问题。

(四)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主的培养模式。

(五)以规划为主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以城市规划学为主,并结合了经济地理和建筑学的一些知识而形成的。

从这几种模式上我们可以笼统的进行一下划分:第一种模式偏重于自然地理方向,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学基础和野外实习能力;第二种模式偏重于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要求学生的思维比较有扩展性和立体感,同时必须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和统计学知识;第三种模式偏向测量,要求学生掌握的地图学和测量学的知识较多;第四种偏向于技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数据库、编程等应该比较熟练,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思考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第五种模式偏向规划,要求学生的基本知识较多,该种模式是这几种模式中最高的一层,它所涉及的知识面可以涵盖上述几个模式。

五、几点思考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开设和建设要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师资情况和所在区域的社会需要进行设置。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爱好进行有侧重的模式选择。这就要求学生在充分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完整地审视这几种培养模式,选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当前,很多高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都是依历史专业或者优势专业而建设的,这样在师资配备、实验室建设、学生课程开设以及整体专业定位上往往偏斜于历史专业或者本身的优势专业,造成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成为其他学科的一个附属学科,这必然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经济地理[J], 1991,11(3)1-9.

上一篇:房地产基础知识范文 下一篇:土木工程实习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