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欣赏范文

时间:2023-10-11 21:50:49

优秀作文欣赏

优秀作文欣赏篇1

经过两个小时长途的颠簸,坐在车上我已睡眼朦胧,只觉得身子向左微倾,微倾……忽然,班车一个急刹,我的身体不由自主的前倾,重重的撞在了前面的椅子上。

“怎么不说声呢?会不会开车呀!”我刚小声的抱怨着,一个长着胡子拎着蛇皮袋的人挤上了车,他一只手向上攀着车门摸索着。

“不能再上人了,站的地方都没有啦!”车厢内有人大声的抱怨,可是车主照旧眉开眼笑的用手指了指我,示意让他坐在我的身旁。

他抬起头露出参差不齐的牙齿,冲我憨厚的笑了笑,一屁股坐在我的身旁。突然一股汗酸味直涌向我的鼻孔,我眉头皱了皱,不满地抬起头。没想到的是他也正不好意思的望着我,也许他看出我的不满。

哼!农民到底是农民,明知道不好意思却还赖坐在这儿!我白了他一眼,将车窗打开。他依然微微一笑抱歉的说:“不好意思呀,我刚下班,正赶着回家,所以……”

车子继续前进,我忍不住多瞧了他一眼,令我惊讶的是,在他那破脏的上衣上,竟扣着一枚银色的胸针,虽然已过时了。一件左一个洞右一个洞的衬衣,有些皱了,胸针与这件破旧的衣服搭配很是不协调,让人看着了很是不爽。

哼!这件破衣服配这胸针,肯定是为了显示他有个胸针。

见我不时地盯着他的衣服看,他就用笨拙的的手摸着胸针,笑哈哈的说道:“嘿嘿,给我闺女买的,我怕挤坏了,就别在这里啦!”

听了他这番话,我虽然对他衣服不反感了,但是我依然对他的到来感到十分不满。“你家就在前面?”那个“黑子”又开口了。“嗯!”出于礼貌我应答了一声。“你一个人坐车不怕吗?还是有一个大人陪比较安全。”我不爽的点了点头。“你……”有完没完,我抬头望望他。

我的眼皮又渐渐 要“打架”了,他却又说了起来:“你家还没到吗?”我突然一惊,完了!完了!车都开过了,我连忙向车门窜去,跳下了车,蹬蹬的往回跑去。在路上,我正暗暗感激那个“傻大猫”,但是我却发现我的书包掉在车上。

啊!这下惨了,我的书包和钱还在车上,我该怎么办?正当我万分焦急时,只见那个“傻大猫”拿着我的书包,带着憨憨的笑远远的挥着手向我跑来……

优秀作文欣赏篇2

[关键词] 欣赏教学 审美意识 交流 讨论 创造力 多媒体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上,老师们都会为怎样上好欣赏课而苦恼,一不小心就会出现一言堂的现象,这其中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因此,怎样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主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生失去方向的时候,指明方向。而不是替代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擅于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能只依附于教师,要学会利用手中的各种学习资料获得学习的途径。

一、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大家都知道,在上语文课之前教师总是会让学生进行事先的预习,欣赏课也一样美术教师也可以在课前请同学们做好预习的工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电脑等现代化工具进行资料的查找,事前对第二天要欣赏的作品进行了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能力,在了解作品的过程中自然会对作品产生不同的认识,那么在课堂上就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不会对作品作者一无所知,只能听教师的讲解。这对于课堂上的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二、联系人文环境进行欣赏教学

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特定的人文环境,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时不能只注重技法的介绍,而要将作品回归到原有的文化背景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品所要表达的人文含义。

教师可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故事,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如在美术教材中都将我国著名的乐山大佛列入其中,大佛像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宽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海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当时有一地方官前来索贿,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大佛造型庄严,设计巧妙,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静观人间的沧海桑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通过对乐山大佛造型设计以及时代背景的介绍让青少年们对祖国优秀的文化遗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有效利用师生交流平台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平台。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讨论,在讨论中欣赏,通过反复的欣赏与讨论,来解决欣赏中出现的问题,也促进了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可以从各方面,如对作品的题材、主题、造型等进行讨论,对作品的一些表现手法和技法,以及作品的层次感画面关系等做出讨论。还可探讨作品的风格,作者表现作品时的心情,以及作品的时代特点等也就是作品所隐含的意义。

欣赏课的结束并不代表欣赏的结束,在课堂以外学生们任然可以继续欣赏,可以继续讨论,继续思考,继续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让这种自主的学习和探究一直延续下去。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尽情的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倾听来自各方面的声音,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改变思维的方式,拓宽思路,提高审美的能力。

四、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教学

欣赏既是一种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也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我们可以把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不但可以欣赏世界名著或是世界的优秀遗址,也可以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景和物,因为在我们的身边往往有着许多优秀的历史古迹,当我们的眼睛紧盯着书本上的内容时,就容易忽略了身边这些丰富的资源。对于学生来说,越是贴近生活的也越容易引起共鸣。如我们身边的岳庙,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西湖西北角。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岳飞纪念地。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西泠印社、印学博物馆、盖叫天故居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址。引导学生多了解身边的民族英雄,自己家乡的优秀遗址,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也让学生了解到欣赏是不同形式和不同领域的,美术欣赏不是单一的欣赏,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欣赏。

五、带问题欣赏,培养学生创造力

欣赏前,教师可以先围绕作品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如,你以前见过这样的作品吗?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什么?你知道作品的时代背景等。以《飞天》一课为例,可以先让同学们欣赏飞天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飞天形象的出现一定会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借此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作品的名称吗?”有谁对飞天有所了解,能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的?飞天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必定会有些同学对此有所了解,在同学的介绍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会得到启发延伸出其他的问题,整个课堂氛围被带动起来,学生们的思维也越发活跃,这样的欣赏是对学生们有帮助的欣赏,加强了审美能力,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六、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增强感知能力最强有力的手段。我认为在美术欣赏课上学生正是需要这样的感知能力去赏析世界各国艺术大师们的作品,没有这样的感知力,任何一种创造性思维都不可能进行。多媒体的出现给学生们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觉感受。今天的欣赏课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时代了,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很好的呈现。如在《中国画欣赏》中,通过观察各种中国画图片,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了对中国画的一些不同见解,也在讨论的同时,了解了中国画在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优秀的作品欣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体会到一幅优秀的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意义。在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中,学生的视觉感受不断加强,思维的发展也不断提升,多媒体已经成为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总之,小学美术欣赏课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变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认知等有选择性地进行教学。更要努力让学生身在课堂,就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感受世界不同的文化,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杜卫著.美育论.教学科学出版社.

[2]Priscilla Norton Karin M.Wiburg.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

[3]丁宁.美术鉴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5.

优秀作文欣赏篇3

【关键词】美术欣赏;创造性;审美;品德;修养

一、美术欣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维方式的培养)

美术欣赏需要直觉判断,这是一种学习能力。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往往会作出不同的欣赏判断,这是由于欣赏的个体差异性所决定的。当今美术教育将“创造力的培养”作为现代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而创造力培养离不开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品质,个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必须。基于美术教学个性化的培养目标,这就需要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将上述这种欣赏判断力的差异性作为重要的审美手段加以正确的引导,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内外在环境,提高学生个性化的欣赏水平。

创造性思维是艺术个性生成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十分必要。教师如果忽视了美术教学有的艺术创造力的培养,只是片面地以一种固定的模式和评估标准来衡量学生,这样就会消磨学生的灵气,抹杀学生的创新意识。美术欣赏重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个性,唤起他们对美的热情。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就要多一些对优秀美术作品的观察。如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他一反欧洲几百年来在画室中作画的习惯,把画架搬到了户外。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摒弃了从16世纪以来,变化甚微的褐色调子,在光与色的表现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从而创作了扬名于世的《印象・日出》。这样的画家还有毕加索、凡・高等,他们的画作无不是以个性示人。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和艺术家创作的个性,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欲望,可以让他们感悟到艺术的真谛就是创造。

美术欣赏,需要培养学生独到的眼光和感受力,并能创作出想象丰富、独特新颖、个性化的优秀作品。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力,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就能给学生一片绚丽的天空,学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成为创造的主人。

二、美术欣赏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视觉判断力的培养,美的经验的积累)

美术欣赏是一种审美的思维活动。美术欣赏教学,旨在鼓励学生对艺术作品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的感知力。美术教育的本质是“美育”或称“美感教育”,通过美感教育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雅的审美格调。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把美育定义为“用人类创造的美,反过来对人进行教育,使人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好的美术作品能促进学生的审美发展,陶冶情操,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

在美术欣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从艺术审美的特性出发,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分析介绍,引导学生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从中获得审美的知识。让学生“入其境”“会其境”,适时介绍一些风土人情、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体会意境,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艺术生活的审美品质。再通过审美心理的培养,使他们不仅能提高美术创作技巧,更能得到审美经验和审美享受,从而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方法,提高欣赏的水平,开拓视野,受到审美的教益和启迪。

所以提高美术欣赏课的课程质量,突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各种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能力。

三、 美术欣赏能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精神气质的培养)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凸显人文性质的美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以知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相对内在的文化品质。

美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结晶,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具形象特征的人类文化符号。学生通过美术欣赏,将国内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尽收眼底,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使自己的人格获得极大地发展和提高。因为每一幅优秀美术作品的后面都站着一位艺术的巨人,他们都是学生学习的人格榜样。例如画家徐悲鸿,一位积极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爱国主义者,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并把画款全部无偿地捐献给了祖国。他的作品表现了艺术家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前途的向往,他的“马”是战斗的精神写照,所谓“悲鸿之马,战心未已”。再如东方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国民间传统美术”,她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欣赏民间美术的优秀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和爱国主义精神。可见,美术的人文认知价值能够帮助学生在更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高尚的文化品质和修养。

发展人文素养是当今美术教育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美术课程是艺术与人文形相统一的课程,美术欣赏是一种文化学习,所以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将传授美术知识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机结合是非常正确的教学思路。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它关乎“人”的成长。而美术反映的是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在这里“人”和“美”的结合才是美育的根本。美术欣赏教学正是这样培养“人性美”的品质过程,让我们共同努力,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进行到底!

优秀作文欣赏篇4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对策

一、改革教学内容

1.补充音乐基本知识

音乐欣赏者要能领略到作品丰富的艺术魅力,那就需要对音乐理论和音乐的历史具有初步的了解,这其中就包括了对音乐的基本知识、音乐的门类、音乐体裁等的熟悉和掌握。例如学习音乐的基本构成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学习音乐的体裁分类,如什么是交响曲、歌剧,什么是变奏曲、回旋曲等;学习了解音乐家与音乐作品的背景等。由于各种门类、体裁、样式的音乐艺术都具有各自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技法,只有在掌握了这些音乐的基本知识,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音乐作品,真正领略到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奇妙的艺术魅力,也是增强欣赏力的基础。

由于当前高职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大多数学生不具备基本音乐理论知识,更不用说会欣赏传统的优秀曲目、了解各种音乐体裁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增加前面所提及的音乐基本知识。

2.欣赏大量优秀音乐作品

对大量优秀作品的欣赏可以产生很多的欣赏实践经验,具体的说就是多听音乐可以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而当前学生对音乐欣赏课普遍兴趣较低,所以更应提供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欣赏优秀音乐作品可采用循序渐进方法:首先先听一些简单而容易接受的音乐作品。选择一些交响音乐中的经典代表作品,从非专业者的角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欣赏交响音乐之初就可以欣赏一些入门性质的作品,如青少年交响乐“彼得与狼”。指挥家范焘说:“《彼得与狼》最美妙的地方在于,作曲家通过交响乐队的各种乐器,如弦乐、管乐、打击乐来叙述童话故事,用不同的乐器来表现不同的人物,故事与音乐融为一体。观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识别了乐器,了解了每种乐器的形态、音色及演奏方法。”达到寓教于乐,提高欣赏水平。

其次,从欣赏一些有着浓郁中国民族风情的传统音乐作品入手。比如中国的民歌体系里的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其中不乏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像《太阳出来喜洋洋》、《兰花花》、《茉莉花》等等一些优美的歌曲,多到数不胜数。只有用心聆听才能真切体会歌曲中所表现得思想感情,如欣赏一曲《美丽草原我的家》,我们能领略到大草原的辽阔壮美与牧民的幸福生活;《掀起你的盖头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民族特点。这样丰富的音乐课程远比枯燥的书面知识更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

再次,欣赏一些带有标题的交响音乐,这些音乐的标题一般具有引导欣赏音乐作品内容的作用。标题音乐的标题一般为作者所加,标题与音乐有紧密联系,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概括,是作者创作意图的展示。标题音乐专指器乐作品,声乐作品不包括在内。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交响乐《天方夜谭》、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柏辽兹的交响乐《幻想交响曲》、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

通过这些方法欣赏大量的音乐作品,可以使我们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以及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这些方面具有一些具体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培养和提高就是在大量的作品欣赏中得到提高的。

二、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程以及学生的特点,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关键抓住学生兴趣点,循序渐进,逐步展开教学。目前,流行乐较古典音乐而言,与年轻人的生活接触的更多,所以流行音乐虽是通俗音乐,却很受欢迎。但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不能仅仅局限于通俗音乐,要提高到欣赏高雅艺术的层面上去。

在日常的教学中,应从学生感兴趣的最新流行的音乐作品入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可能不一样,所以就要从流行的大众的经典入手。提起学生的兴趣后,分析现有的歌曲,在现有的歌曲上进行发散,引入古典的,外国的。这就需要一定的构思和技巧,就像看电影一样,先创造悬念,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让你发挥充分的联想,从而吸引你全神贯注的欣赏下去。这样就是一堂成功的欣赏课。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能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留下深刻印象,面对课件中某些动画、声音、视频的新奇、趣味性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首先选取一些较为熟悉的音乐作品,如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长恨歌》;歌剧《白毛女》、《茶花女》;音乐剧《歌剧魅影》、《艾薇塔》;民族器乐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等其中较为经典的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讲解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及其创作背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及审美情趣。

四、引导学生参与文艺活动

目前,校园文艺活动是对大学生影响最大、涉及人数最多的校园活动。是体现高校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是展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和实践场所,是体现大学生精神面貌的方式之一。校园文艺活动丰富多样,如:文艺协会,书法协会,篮球协会,合唱比赛,歌唱比赛,才艺表演、校园晚会类节目选拔等等都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文艺活动,在快乐愉悦中展现自我风采,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及欣赏力,在经历中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昌逵,叶子著.音乐教育审美理论与方法[M].中国气象出版社.1996(6)

[2]廖夏林,程明媚.浅谈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程明.浅谈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

优秀作文欣赏篇5

关键词:新课改;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

在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美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美术欣赏不仅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更从身体机能方面锻炼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产生良好的教育启蒙作用。下面针对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美术欣赏教材,探讨如何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进行小学美术欣赏的探究性教学。

一、探究性教学方法之――营造良好的美术欣赏氛围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首先要利用氛围的魅力,引导小学生建立对美术欣赏的兴趣。因此,在美术欣赏课堂中为了让小学生对美术作品能够体会出更加深刻和独到的韵味,首先教师应该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欣赏气息的课堂氛围。在养成一个良好氛围的背景下,透过多样化的已有优秀作品鉴赏,让小学生学习和借鉴美术欣赏的思路和独特的思考方式,从而促进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提升。伴随现代化教学方式的不断推广,美术欣赏课堂更应该突出探究性,让小学生进行互动式的美术欣赏,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丰富多彩、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打造出轻松、愉悦和温暖的美术欣赏课堂,让小学生有更加投入的欣赏课体验。

二、探究性教学方法之――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素养

欣赏式的探究性教学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美术素养,对美的定位有更加独到的见解,欣赏角度和思想更加具有积极意义和阳光性。在具有良好的课堂氛围下,教师更应该注重引导小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创新式欣赏和鉴别,对一部优秀作品的深层次内涵做到了解和深深体会,这是进行美术欣赏的基础,也是进行艺术感知的根基。所以,在日常的美术欣赏课程下,教师要多和小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多为学生介绍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加深小学生对美术欣赏的情感投入和意境升华,从而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审美素养。

三、探究性教学方法之――在实践中深化美术欣赏探究

美术欣赏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对一部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和评定,更是从理论角度和思想层次上带动小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生美术欣赏课堂中,应该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自画作的过程中,感受真实的美术情感,从而形成美术表达。教师在进行实践操作的课程时,要引导学生对以往的优秀作品进行准确的赏析和理解,从而丰富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在剪纸、折叠等课程上,美术欣赏首先探究学生对剪纸的理解程度和认知表现,根据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以及不同工具的利用等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审美习惯,让小学生体验艺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全面推广新课改环境中,人民美术出版社针对小学生美术欣赏教材的改变上更加突出了探究性教学方法。针对美术欣赏教材改编和设计时,更加注重对小学生进行探究式的教学,以此来带动小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提升美术欣赏的综合素养,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更从身体机能方面锻炼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挥重要的启蒙作用。通过以上对小学生探究性教学的对策分析,希望能对现代小学美术欣赏课程的教育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秀英.探析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85.

优秀作文欣赏篇6

关键词:鉴赏;油画;审美;欣赏者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前言

当代大学生要适应社会发展就应全面发展自己,除了扎实地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因为艺术鉴赏是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艺术鉴赏课作为公共选修课。艺术鉴赏课的课时安排是有限的,油画鉴赏是艺术鉴赏的内容之一,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给学生介绍优秀作品的内容和创作背景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形成良好的鉴赏思维。本文主要依据美术鉴赏的过程来论述大学生该如何鉴赏油画作品。

油画鉴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欣赏,与油画创作一样,都是人类的审美创造活动。所谓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作品感受、理解和批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作品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油画鉴赏是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受、理解与再创造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精神活动来正确认识艺术作品的。我们欣赏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它不但能使人悦目,得到美的熏陶,而且会给人带来精神享受,有的作品还能引起观者和作者的精神共鸣。

美术鉴赏的过程

在当下的艺术市场中,油画作品卖得越来越“火”,价格越来越高,广大百姓也逐渐喜欢鉴赏和收藏油画。作为一名油画鉴赏者,怎样才能看懂一幅油画的内容和画家的思想呢?欣赏者在进行美术鉴赏过程中,一般分为几个步骤,文中主要论述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再创造这三个步骤,并针对每一个步骤都提出相关的鉴赏方法来引导欣赏者对油画作品进行鉴赏。

1、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是指当欣赏者开始接触艺术作品时,就被艺术作品外在构成形式和内在情感意蕴所吸引和震撼。当欣赏者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油画作品上时,审美注意就开始了,感知是审美的出发点。欣赏者欣赏油画时一般先是被画面色彩和构成形式所吸引,之后将情感移入到作品中。但审美感知不是某种单一或单纯的感知反应,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人的心理诸功能、因素自由活动的结果。这一过程在时间上相当短促、迅速,具有直觉性的特征。

欣赏者在鉴赏油画的审美感知阶段,作品能让欣赏者迅速地获得艺术享受的满足感。这时欣赏者可以运用情感性欣赏法,因为艺术作品的构成存在形式是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欣赏者跟油画作品开始见面时一般不会用理性思维去深入思考、分析,而是去捕捉艺术作品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当然审美感知也需要欣赏者具备一定的欣赏眼光才能发现优秀的作品。大学生开始学习鉴赏油画作品时,一定要选择中外美术大师的代表作,因为这些大师的作品都是经过时代和历史的检验所保留下来的,也是各时代、各国最具有价值的艺术精品。我们只有多看优秀作品,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欣赏油画艺术的眼光才会越来越高。

2、审美理解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飞跃。审美理解是欣赏者能领悟作品的外在构成形式因素、内在情感指向与艺术魅力等。在鉴赏油画时,我们需要了解作品形成的时代特征,把握作品情感倾向,同时,还需理解与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画家人格以及艺术技巧。正如阿恩海姆所说,人观看对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把知觉特征和刺激材料所暗示出的结构相对照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接受原刺激材料本身的过程”。[2]欣赏者面对油画作品时,一般是在以往经验的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去判断和评价它。欣赏者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经验有关,还有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兴趣爱好、文化修养、个性倾向和气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欣赏者具有与艺术家相似的思想感情、文化学养和艺术修养,健康的心理等因素,那么他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这一阶段我们可以运用理智性欣赏法来对油画作品进行审美理解。如鉴赏写实主义油画一般是先理性地了解作品题材、产生的背景、丰富的内容情节和深刻的寓意等知识。鉴赏古典主义油画我们应站在历史的角度用人文主义精神和美术的造型知识去解读它们,还可以关注油画技法等问题。大学生运用理智性欣赏方法时应将理性与感性、情感与理智进行有机结合。例如,当我们面对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时,首先会注意到她那“神秘”的微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都朝着你微笑,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之后欣赏者会发现画面是采用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蒙娜丽莎那优美的双手和背景中静谧的山水都同她的微笑相协调、相呼应,整个画面流露出自然、优美、高雅的艺术气息。总体来说,它充分体现出达芬奇所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3、审美再创造

艺术鉴赏是一种再创造的行为,欣赏者的鉴赏活动是积极能动的精神创造。欣赏者应敢于抛开艺术家与批评家既定的规范框架指令,去大胆探索对作品的再创造性认识、批判等。我们可以在知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记忆和审美理想,对艺术形象加以想象和联想,使作品内容更丰富。

这一阶段欣赏者可以运用情感与理性综合的艺术欣赏方法,以直接感知性与分析研究性相结合而领略、理解艺术作品。在审美欣赏中,对作品内在意义的理解不是靠概念而是靠想象来联系的。想象是欣赏者在对油画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把某些经验的东西提出来进行回忆、联想、类比,有很强的主动支配性,是具有综合统一性能的感性活动。当鉴赏立体主义油画、表现主义油画时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挖空心思去理解未表现出的和模糊不清的东西。因此,大学生要从古今中外的名画中品尝美,从生活中提炼美,之后再创造视觉美。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要想积累审美经验,就应该进行艺术形式感的专业训练,培养自己对艺术和美的感受能力。

结语

欣赏者每一次鉴赏油画作品都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能力。作为当代大学生,只要你对艺术充满热情,加强文学艺术的修养,充分运用和调动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对油画作品加以关注,多学习、多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能逐步练就出敏锐而准确的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著.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曹晖著.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优秀作文欣赏篇7

论文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对高校学生的音乐教育步伐的快速推进,社会各界逐渐重视提高其人文素质。音乐教育和科学有着密切关联的观点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音乐教育当中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高校音乐赏析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缺乏系统性、规划性、创新性和制度性,应该重视对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研究,以有助于高校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完善。

高校音乐欣赏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审美观与情感层次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档次、综合素质以及人文素养。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思考,是以高校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构建探究作为切入点的,并且对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提出科学的设想,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教师的教学思路,有助于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改革,有助于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音乐欣赏学习,有助于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是中西音乐欣赏内容的比重失衡。我国高校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从整体以及单门的欣赏课程看,欧洲音乐为基础的西方音乐占据了其中的较大比例。

二是缺乏课堂外的实践内容。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以课堂为媒介进行传递,倘若没有开展与音乐欣赏教学内

容相关联的实践活动,教学将呈直线形状的发展。可在实际上,音乐教学最佳模式并非为直线形状的过程,而是呈发散性的形状存在。课堂实践的补充学习将弥补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缺陷,使得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接触和理解音乐知识。

三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因教师而选定。高校教师多为专业音乐学院毕业,他们有的专注钢琴演奏、有的擅长于音乐历史知识、有的则偏好声乐的表演,等等。由于教师的自身特长,导致其在课堂的设置多是根据本身的情况而定。但是,音乐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最终目的应当是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发展,因师而定的音乐教材忽略了学生这个最主要的主体,无法起到促进教学质量发展的作用。

四是音乐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高校音乐欣赏教材内容已经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可基本内容的框架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仍旧是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两部分,而且多为至今延续几千年、几百年的音乐知识。

二、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

1.注重中国文化,加强民族特色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同时也是东方古老音乐的主要代表之一。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由于其文化、语言、历史以及风俗等不同,导致各个民族的音乐具有各自的异彩。目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受到西方音乐教育的较大影响。因此,开辟有中国文化特征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之路,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显得极其重要。

2.编写科学、合适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音乐欣赏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据,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和使用技能的途径。构建具有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就应当编写出一整套内容具有整体性、科学性与结构性等特点的高校音乐欣赏教材,它是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是发展和完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编写适用于高校具有中国文化、民族特色的音乐欣赏教材,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1)音乐欣赏内容具有时代性。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辉煌、多样化的音乐戏剧文化与民间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育应当对其进行珍惜并且善加利用。但是,对于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戏曲与乐器的介绍、赏析和传播时,应当更加注重音乐教学教材的时代性,注重融入当代的流行和时尚,更加密切结合现实的生活经历。高校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与编写应当处理好传统和现代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弘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又必须渗透入现代流行、经典的音乐作品,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与思路;

(2)音乐欣赏内容具有开放性。高校音乐欣赏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决定了编写应当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因为教材编写的时间因素,使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它只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加以延伸的课程资源,不应按部就班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超越教材,依据实际情况的差异,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更改、添加,才能够收到卓越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当根据各个地区情况与要求的不同,在教材编写过程当中保留一定的余地,允许、鼓励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研究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

(3)音乐欣赏内容的载体具有多样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材已经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纸张形式,教材应拥有更多的变现载体。高校编写具有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时,也应当对现代化的载体进行充分的利用,发展多样化的教材变现形式。把文字教材(教科书、参考书、以及学生的指导书和补充书本等)、音像教材(幻灯片、录像磁带和音像光盘、电影片等)、视听教材(教材影片、投影片等)以及计算机信息教材(音乐图像资料以及电子书籍等)有机结合起来。

3.加强高校音乐欣赏教材当中的隐形内容传播

在构建具有中国文化、民族音乐特色的教学内容时,除了确立以民族音乐为核心之外,还应当加强音乐欣赏教材中的隐形内容传播。

(1)培养学生注重民族音乐的价值。我国民族音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更新、发展。逐渐在音乐创作、表演、体裁、形式以及理论知识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征,这些特征均是我国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观和文化传统的反映。高校音乐教学不但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音乐知识,还应当成为音乐文化的传播渠道;

(2)纠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错误思想。在长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多以西方音乐为主,导致在学生的认识往往以西方音乐为主流,从而忽略了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甚至有可能导致我国民族音乐的衰退、灭亡。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以传播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以本土音乐为主体的意向。

三、总结

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是教育活动中的门类之一,也有自身的规律。本文对我国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中的缺陷进行了阐述与研究,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思考。从加强中国文化元素、民族音乐特色的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音乐教学内容应当具备时代性、开放性和传播载体的多样性特征,以及注重音乐教学中的隐形传播等方面,进行内容的更新改进。使得我国的高校音乐教材内容更加合理、科学,使得学生学有所得,同时充实将继承、传播和发展我国优秀音乐融为一体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教材内容。

参考文献:

[1]张礁.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1).

[2]冯兰芳.对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探讨[J].中国音乐教育,2005,(10).

优秀作文欣赏篇8

一、美术欣赏教学法内涵

美术欣赏教学法,其内涵与外延相对较为丰富。想要了解美术欣赏教学法的内涵,则首先我们应当对于什么是“欣赏”进行相应阐释。查阅《现代汉语辞典》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欣赏”一词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领略玩赏”,第二“认为好,喜欢”,“欣赏”一词的意义可以归纳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通过对于“欣赏”一词内涵的推敲,我们则可以对于美术欣赏教学法加以定义。笔者认为“美术欣赏教学法”是在学校美术教育过程之中,通过美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对于优秀美术作品进行整合,进而通过各种媒介呈现给学生的一种优秀教学方法。通过以上对于“美术欣赏教学法”的定义,我们可知,在课堂美术教学过程之中采用美术欣赏教学法,应当能够使学生处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之中,美术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应当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所见作品的兴趣与学习动机,同时,能够内化到其头脑之中,进而影响到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确立。

二、美术欣赏教学法分类与具体应用

美术欣赏教学法作为一种优秀的美术教学方法,从其组织形式来看,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专题欣赏教学法与现场欣赏教学法两类。

第一,专题欣赏教学法,通常是指美术教师就某一个较为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进而使学生在欣赏之中,得到关于某一层面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专题欣赏教学法,一般可以应用于对于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呈现在专题欣赏课备课阶段,作为美术教育“教”的主体的美术教师应当对于相似的材料进行大量的搜集,同时,根据上课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选取,场景欣赏教学法,其特征即在于“专题”,美术教师想要真正的运用好专题欣赏教学法,则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材料搜集准备,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缩短学生与欣赏主题之间的距离,产生对于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新需要,进而促进美术教学活动的成功实施。例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笔者在对基础素描教学时,曾经将各类优秀的素描作品进而总结与归纳,就构图思路层面曾要求学生进行对比欣赏,通过专题欣赏教学法的实践,学生对于素描基础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对于不同的素描作品优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进而促进学生对于不同的设计思路的拓展。

第二,现场欣赏教学法。现场欣赏教学法,笔者认为其特征在于其“随机性”。这就要求作为美术教育“教”的主体的教师要加强对于美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及发现美、审视美、鉴赏美的能力。现场欣赏教学法与美术教师的美术知识基础以及文化背景积累有着较为扎实的积累。例如,在国家精品美术课程之中的一些教师在讲授教材之中的美术作品时,对于特定美术作品的背景知识可谓是信手拈来,因此赢得了学生的诸多好评,这非常值得我们的美术教育在现场欣赏教学中的运用。现场欣赏教学法,还要求美术教师的思维较为宽阔,关于联想,而不是像传统的美术欣赏课堂那样,教师指着教材,或者依靠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传统美术教学的翻版。如果这样,现场欣赏教学课则完全变成了“讲赏”课,美术教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欣赏课之上,但效果总是不佳。由此可见,现场欣赏教学法比专题欣赏教学法的要求更为严格。值得广大美术教师注意。

三、美术欣赏教学法应用注意事项

虽然在目前我国许多学校的教学过程之中,加强了对于美术欣赏教学法的运用,但是,笔者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之中发现,由于部分教师对于美术欣赏教学法内涵与外延了解的不深入,进而没有将美术欣赏教学法的优势发挥出来。

首先,部分美术教师对于美术欣赏法采用的是“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即沿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将欣赏课“合理”转变成了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的讲授课,在美术欣赏法的运用过程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出来,进而使美术欣赏教学法变成了“讲赏”课的形式。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脱离,直接导致了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发挥,也直接影响到了美术欣赏教学法的应用。

其次,美术欣赏教学,需要大量的素材对于教材进行充实。目前,笔者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发现部分美术教师在采用美术欣赏教学法时,由于受到主观与客观条件的限制,其美术欣赏课之中无论从欣赏作品的数量呈现以及质量筛选来看,并未用心,许多选择的作品缺乏代表性或者代表性不足,这直接造成了美术欣赏作品素材数量与质量的缺失,进而影响了美术欣赏教学法的教学实际效果。

第三,部分美术教师由于知识积累与生活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兼受传统教育“师道尊严”的影响,其认为部分学生的欣赏水平“有待提升”,以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去衡量学生的欣赏水平,进而将自己的欣赏水准强加给学生,这直接导致了许多学生的反感,进而丧失了对于美术欣赏课的信心与兴趣。

上一篇:有关于教师节的作文范文 下一篇:大一上学期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