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1-16 23:13:56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篇1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世界文化遗产,是指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中的文化遗产部分。

第三条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条国家文物局主管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协调、解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定管理制度,落实工作措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所需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专门用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的募集、使用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国家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事项实行专家咨询制度,由国家文物局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开展相关工作。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咨询工作制度由国家文物局制定并公布。

第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国家文物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制度,开展志愿者的组织、指导和培训工作。

第八条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承担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任务的机构,应当取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资格证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应当明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和重点,分类确定保护措施,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

尚未编制保护规划,或者保护规划内容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世界文化遗产,应当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1年内编制、修改保护规划。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由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报国家文物局审定。经国家文物局审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布并组织实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要求,应当纳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

第九条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根据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依法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文物主管部门予以登记并公布。

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不可移动文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实施保护和管理。

第十条世界文化遗产中的文物保护单位,应当根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依法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应当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和缓冲区的保护要求。

第十一条省级人民政府应当为世界文化遗产作出标志说明。标志说明的设立不得对世界文化遗产造成损害。

世界文化遗产标志说明应当包括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核心区、缓冲区和保护机构等内容,并包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遗产标志图案。

第十二条省级人民政府应当为世界文化遗产建立保护记录档案,并由其文物主管部门报国家文物局备案。

国家文物局应当建立全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记录档案库,并利用高新技术建立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动态信息系统和预警系统。

第十三条省级人民政府应当为世界文化遗产确定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应当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日常维护和监测,并建立日志。发现世界文化遗产存在安全隐患的,保护机构应当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报告。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工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主要负责人应当取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资格证书。

第十四条世界文化遗产辟为参观游览区,应当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作用,并制定完善的参观游览服务管理办法。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应当将参观游览服务管理办法报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参观游览服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在参观游览区内设置服务项目,应当符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管理要求,并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属性相协调。

服务项目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实施服务项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并维护当地居民的权益。

第十六条各级文物主管部门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应当组织开展文化旅游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发掘并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保护并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中积累的知识产权。

第十七条发生或可能发生危及世界文化遗产安全的突发事件时,保护机构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同时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报告。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报告2小时内,向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报告。

省级文物主管部门接到有关报告后,应当区别情况决定处理办法并负责实施。国家文物局应当督导并检查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理,提出防范类似事件发生的具体要求,并向各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通报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处理情况。

第十八条国家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行监测巡视制度,由国家文物局建立监测巡视机制开展相关工作。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监测巡视工作制度由国家文物局制定并公布。

第十九条因保护和管理不善,致使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损害的世界文化遗产,由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警示名单》予以公布。

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警示名单》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对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改进保护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世界文化遗产损害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参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保护和管理。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篇2

1985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公约》的缔约国。198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包括28项遗产的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1987年长城等6项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中国世界遗产零的突破。经过20年的努力,我国已拥有33处世界遗产,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位居世界第三。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4处(包括1处文化景观)、5处世界自然遗产和4处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

近年来,由于世界遗产委员会实行世界遗产全球平衡性战略,世界遗产的申报标准越来越严格,申遗难度越来越大。仅在申报文本报送阶段就有1/3强的提名项目被淘汰,在随后的国际评估、审议中,只有约2/3的项目被通过,也就是说,缔约国每年的申报项目最终通过的不超过40%,能连续几年申报都获成功的国家更是凤毛麟角。今年7月,在立陶宛维尔纽斯召开的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是唯一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两个项目同时被列入名录的国家。

在申遗压力与挑战持续增加的同时,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机遇。20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不断得到加强,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作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我国在认真履行公约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结合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实际,颁布了一系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2003年,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九部委《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2006年9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长城保护条例》,已于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06年11月,文化部第41号部长令颁布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颁布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咨询管理办法》。

与此同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政府也不断加大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法规建设,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条例或办法,如《北京市周口店猿人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办法》、《重庆市大足石刻保护管理办法》、《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管理条例》、《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山城保护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等。

二、不断健全保护管理机构,认真履行《公约》义务和责任。

在国家层面,形成了与现行行政体制相对应的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方式。根据国务院确定的部门职责分工,国家文物局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业务主管部门,建设部会同国家文物局负责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工作。随着世界文化遗产和混合遗产数量不断增多,2002年,国家文物局专门成立了世界遗产处,负责全国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管理等工作,并协助建设部门开展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的业务管理工作。

在地方层面,各省文物、建设等部门也加强了对本辖区内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世界遗产所在地政府建立了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负责世界遗产的日常保护、管理、监测等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国家、省、遗产地几个层级的保护管理体系。

三、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统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

制定规划是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近几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地方人民政府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规划有:《中国洛阳龙门石窟区规划》、《安阳殷墟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等。此外已经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山海关关城文物古迹保护规划》等也将由地方政府颁布实施。

由于一些早期编制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不够完善,近年部分遗产地陆续开展了重修保护规划工作,如《拉萨布达拉宫地区保护及整治规划》、《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护规划》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护性详细规划》等。此外,北京故宫、明十三陵、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嘉峪关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地已开展保护规划的重修工作。《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工作,已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承担。

四、建立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体系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专家咨询制度,摸索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近几年,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要求,我国已向世界遗产中心提交了拉萨、北京和苏州等地世界文化遗产的反应性监测报告。在此基础上,国家文物局、省级文物部门也加强了对这些遗产地的监测和管理,逐步建立了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体系。《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确定了国家、省、世界文化遗产地三级监测和国家、省两级巡视制度,规范了监测职责、内容和工作程序。

根据《文物保护法》,严格实行世界文化遗产地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工程方案报审和缓冲区(建设控制地带)新建项目报批制度,对于未履行程序擅自施工的项目依法责令整改。同时,依据《公约操作指南》,世界文化遗产地重大保护工程项目和缓冲区内重大建设项目向世界遗产中心通报,形成了依法管理,责权明晰,突出实效的监测管理模式。

各遗产地因地制宜开展日常监测工作,像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地,采取实时或定期监测手段,实施对文物本体、大气质量、旅游影响、安全、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并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监测报告和相关研究论著。

2006年,国家文物局建立了世界遗产专家咨询制度,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库,成立了专家委员会。专家库和专家委员会由多学科专家组成,并建立了相应的工作规则和机制,主要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论证,为决策提供专业咨询。同时,根据国家文物局的委派进行世界遗产的反应性监测和不定期巡视,为加强保护管理提出建议。目前,专家委员会承担了重设预备名单的评估和推荐等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多方筹集资金,不断加大保护修缮力度,使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十五”期间,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投入,其中包括故宫、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重大保护工程项目在内的文物保护投入共约6.4亿元,比“九五”期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了1.49亿元用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抢险维修等,其中1亿元专门用于长城的资源调查、抢险维修和重点保护工程。

地方各级政府也在中央财政引导下,不断加大对辖区内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投入,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越来越有力的经费支撑。2000-2006年,北京市地方财政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投入近2亿元,其中长城3600万元,天坛5000万元,颐和园近7000万元。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方式,鼓励建立各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目前已有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北京市长城保护基金等。同时,吸引外国基金参与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美国盖蒂基金会合作开展了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项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信托基金合作开展龙门石窟保护工程。

来自多种渠道的资金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本体修缮、基础设施建设、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的开展。实施了故宫、布达拉宫、罗布林卡、云冈石窟、明清帝王陵寝、殷墟和高句丽遗迹等遗产地的文物保护工程,遗产地保护状况得到不断改善,我国无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因保护不利而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六、不断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宣传能力,在保护中积极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很多遗产地地方政府和管理机构十分重视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宣传工作,注重运用先进理念和多种手段营造遗产展示的最佳效果,创造出不少展陈精品服务于观众,充分发挥了文化遗产的宣传教育作用。

在强调保护的前提下,遗产地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改善了遗产周边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加了筹措文物保护经费的渠道。故宫、秦兵马俑博物馆等处年门票收入超过1亿元,曲阜三孔、青城山—都江堰年门票收入也分别达到7000余万元。世界遗产对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遗产地合理旅游的发展,世界遗产的公众认知度不断提高,增进了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七、开展人才培训,实施中外合作保护项目。

国家文物局已连续举办了3期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培训班,一些省级文物部门和遗产地管理机构也利用自身优势举办各种培训,努力提高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保护管理水平。

中国世界遗产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2004年6月,在苏州成功举办了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2005年10月,在西安举办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届大会暨国际科学研讨会。

2006年10月,ICOMOS国际保护中心在西安成立,中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即将在北京挂牌。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世界文化遗产柬埔寨吴哥窟的保护维修项目。这些合作表明中国正在以积极的势态参与国际事务,扩大国际影响。

八、启动长城保护工程。

2006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2005-2014年长城保护工程总体工作方案》,启动了长城保护工程。并组织在河北和甘肃开展长城调查试点工作,完成长城资源调查相关标准和规范课题研究,形成全面开展长城资源调查的指导性文件。与国家测绘局签署协议合作开展长城调查和测绘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即将在全国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推开长城资源调查,争取利用2年左右时间完成明长城资源调查,摸清明长城家底。并开展山海关等长城重点地段的抢险维修工程。

九、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档案和资料整理工作。

很多遗产地建立了“四有”档案并通过验收,还建立了监测、修缮等专项档案。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遗产价值,整理出版历史文献、研究成果等,陆续编辑出版了《中美合作保护云冈石窟总结报告》、《云冈石窟“八五”维修保护工程总结报告》、《布达拉宫修缮报告》、《颐和园排云殿-佛香阁-长廊大修实录》等文物保护工程报告。

十、完成重设《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工作。

经过几年努力,完成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工作,新公布的名单共有35个项目。此次重设预备名单,严格仿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审世界遗产的程序进行,从初选到委托专业评估,到最终评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规程,综合考虑真实性、完整性和平衡性,尤其是突出遗产品类的平衡性。

第二部分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在遗产保护管理、立法以及保护制度等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建设性破坏、过度旅游带来的破坏、保护不当造成的破坏,以及管理不力造成的各类突发事件,仍然不同程度地威胁着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保护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法规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尚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专项法规。《文物保护法》虽然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缺少针对性,不同政府部门颁布的法规和规章存在着衔接和协调问题。

体制仍未理顺——我国大多数世界文化遗产集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为一体,由多个部门分割管理,缺少统一的管理机构,缺少行业管理和指导,形成了世界遗产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一些遗产地存在管理层次过低问题。个别世界文化遗产地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擅自改变管理体制,将文化遗产交由企业承包经营,导致保护存在隐患。

二、一些地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

对于开发和利用兴致勃勃,对于保护和管理一味推诿,小修不做,小险不抢,未及时排查隐患,对古建日渐遭到损毁熟视无睹,使得原本极为脆弱的世界遗产更加岌岌可危,令人担忧。同时,在遗产的周边环境保护方面也存在问题,在缓冲区(建设控制地带)内乱建现象时有发生。

三、保护管理经费投入普遍不足。

由于遗产地规模大,实施抢险维修、保护修缮、安防消防等工程项目所需经费数额巨大。尽管中央和地方财政逐年加大了投入力度,但由于未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其他渠道的投入经费不足,因此遗产地保护管理的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根据《文物保护法》,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事业性收入应专门用于文物保护,部分遗产地存在着收入未主要用于遗产保护的问题。

四、存在安全隐患。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着现实的和潜在的威胁。这种威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火灾水患等自然灾害和风化侵蚀、环境污染等使世界遗产变得更加脆弱不堪。另一方面,人为的建设破坏和管理不善造成的后果甚至比前者更为严重。大足石刻两次被盗,武当山遇真宫惨遭大火灭顶之灾,长城遭到开矿、修路等破坏事件时有发生。

五、保护管理人员培训力度尚需加大,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的高低。由于世界遗产事务进入我国时间不长,相关学科研究开展较晚,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制约了整体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影响到相关人员培训的开展,并影响到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的队伍建设。

六、宣传展示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世界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向本国公众宣传世界遗产保护理念是《公约》缔约国的义务,但一些遗产地申报成功后,没有认真履行普及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宣传的义务。第二,一些遗产地的展览内容陈旧,设计手段落后,展宣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讲解技巧有待提高。第三,遗产地宣传品存在着品种少、质量差等问题,不适应世界遗产宣传的需要。

第三部分今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重点

今后一个时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循《国家文物事业“*”发展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文物工作方针,保护为本,管理为重,始终把两者放在首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级政府职责,端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把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工作责任制,把当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水平作为评价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内容。清醒认识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也是传承民族文脉的宝贵载体。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处理好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充分认识协调好保护与发展关系的重要意义。在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寻找最佳支撑点,力求保护和发展的双赢,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二、加大依法保护管理力度和保护规划实施力度。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已作为文化部部门规章颁布,有关监测巡视和专家咨询的管理办法也已下发。各级文物部门和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机构要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落实。国家文物局将与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努力,力争早日出台《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地方各级政府也应根据遗产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规章,进一步明确保护管理的工作制度、标准、目标以及相关法律责任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些遗产地原有的保护规划已不适用,难以满足保护管理要求,亟待重修完善。今后一段时间,各遗产地应抓紧完成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全面提高规划编制水平,确保遗产的保护管理有规可循,有规必循。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修缮和建设活动,必须依照规划进行。

三、加强世界文化遗产学科理论研究,不断提高保护管理的水平。

世界文化遗产理论研究涉及历史、文物保护、建筑工程、规划、管理、旅游、景观、法律等多学科,并关涉宣传推广、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要努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保护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理念,以此推进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

根据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议,2007年国家文物局将与相关国际组织共同在北京举办东亚地区古代建筑保护修缮理念与实践国际研讨会,邀请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东方尤其是东亚地区砖木结构古代建筑的保护理念、手段和技术等。在《威尼斯》和《奈良真实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实际和特性,形成一份融入我们保护理念的纲领性文件,籍此宣传我国“不改变原状”的保护修缮原则,同时也让国际社会真正理解东方古建保护修缮面临的问题和保护理念。

加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力度,利用一切可能的高新技术和科研成果,不断提高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科技含量和科研管理水平。

四、强化监管机制,尽快建立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动态监测体系。

国家文物局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中,明确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监测程序、职责、内容,规范了监测行为。2007年,还将编制出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技术规范》,并开展建设世界文化遗产动态监测体系的相关课题研究,为正式建立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动态监测系统奠定基础。

在实施监测中,要把握几个关键:一是强化世界遗产的本体监测、环境监测、旅游监测、安全监测和自然灾害监测等,保证文物安全,保护环境风貌,倡导负责任的旅游,提高防灾应急能力;二是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利用高新科技成果,提高监测技术含量,确保遗产安全;三是将世界遗产监测工作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定期向社会公布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结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五、寻求保护管理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旅游在带给世界文化遗产地发展机遇和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问题。实现遗产地保护与旅游的协调发展,关键是找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应该坚持保护为主,探索合理利用,提倡负责任的旅游,寻求保护与旅游的和谐发展。

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和遗产地应采取积极措施,完善遗产地旅游管理规划和应急预案,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遗产地也可通过丰富展示内容、增加游览线路、实施团体游客预约、限定游客流量、建立网上订票系统等手段测控游客流量,缓解旅游带来的保护管理压力。敦煌莫高窟拟建游客服务中心,内设数字敦煌展示馆,既让游客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艺术价值,又减少他们在洞窟中的逗留时间。

六、鼓励利用多种渠道筹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

在中央财政引导、地方各级财政投入为主的世界文化遗产资金运作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拓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筹集渠道,吸收境内外企业、团体、个人捐资赞助,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专门用于遗产保护。同时,鼓励国际各种基金参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继续支持美国盖蒂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本信托基金、世界银行等对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援助项目。

七、加强多方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提供良好条件。

面对目前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国家文物局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商和协作,共同寻找对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职责,为保护人类最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做出努力。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和支持。应加强社会协作,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促进更多人理解、支持、参与遗产保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继续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全面参与有关世界遗产的全球战略研究,在国际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在积极引进外国先进保护管理理念、手段和技术的同时,也提供力所能及的、双方互利的国际援助,树立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目前,国家文物局已开展了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的前期工作,通过组织和参与有关国际协商会议,形成了中国与中亚国家联合申遗的行动纲领,并初步形成了丝绸之路中国段的遗产预备清单,力争用3-5年时间完成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工作。

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世界文化遗产管理水平。

各遗产地管理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制定“*”时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人才培训计划,建立健全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机制,根据人员具体情况,分期分批进行专业培训和系统轮训,提高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遗产管理机构的专业人员应参加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九、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彻底扭转“重申报,轻管理”的局面。

今后,各级文物部门要督促各地加大对遗产保护管理力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保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完善保护规划。同时,深入挖掘遗产价值,加强监测巡视,按照世界遗产的要求进行日常管理,切实扭转目前存在的“重申报,轻管理”局面,真正保护好弥足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加大对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遗产地的管理力度,对《预备名单》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吸纳符合条件、达到要求的遗产项目,而对保护管理出现问题的项目予以除名。进入《预备名单》的遗产地,在申报过程中通过努力,其保护、管理和展示状况以及周边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今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一思想,花大力气,再接再厉,进一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水平,争取及早达到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篇3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作为连接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纽带,不仅是一种最近新出现的遗产类型,更为人们观察和理解遗产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角度。在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文化景观进行了认同,这就使得国际社会在人类对遗产的拥有与保护区相关的价值、权利和利益方面以一种新的眼光来看待;它体现了人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强大的精神和文化联系。同时,也是保护地球上文化和自然多样性的新途径。

一、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命题的提出背景分析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至此,世界遗产就被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四个大类。一般来说,文化景观包括了以下的几种类型: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包括:①有机进化之残遗物 (或化石)景观。②有机进化之持续性景观。3、关联性文化景观。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为了使人们在实践中能够更好的运用这一理论成果,对其命题提出的背景和发展进行相关的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国际科教文组织UNESCO大会1972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在公约中提出了遗产是属于全人类共有财产的概念,而且还设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用以登记保护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类遗产。在这次会议中,人们将遗产分为了自然和文化两个有各自独立的表述的大类。由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时代和文化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它将自然和文化作为两个完全对立的极端,这完全不公平的对待从而对世界各国的实践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让各国的实际操作工作显得困难重重。随后虽然也相继提出了“文化和自然遗产”这种被国人称之为的“双遗产”的分类,但仍不满足世界遗产的申报与实践,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太多的遗产中总是呈现出文化和自然相互交织的境况。而在公约中人们又很难找到与该遗产相匹配的提名标准,如果非要把它们列入世界遗产,就必须把自然部分和文化部分人为的剥离开来,但是这却与该遗产的本身存在价值相背道而驰。这种实践需求的情况就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命题的提出奠定了实践基础。世界遗产委员会议于1984年提交的关于乡村景观的议程使得人们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在世界双遗产中的“自然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这一理念应该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和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继而用来表现人在乡村景观中的价值;第二,景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受到当时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所以世界遗产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护和谐稳定的动态演变的环境,而不是为了使景观“凝固”起来;第三,该报告要求世界遗产委员会加快行动保护和重视世界各地的乡村景观。为此,乡村景观的现状就为文化景观这个概念的提出创造了相关的条件。随着遗产学者对双遗产的重视和发展,乡村景观的概念也在不断演进发展。最终在1990年的会议中,特别优先考虑了双遗产和乡村景观的研究。自此,就奠定了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提出的理论基础。

其实真正意义上真正催生文化景观遗产类别的产生的是1986年和1989年两次英国湖区(Lake District)申请世界遗产的失败,这给世界遗产实践造成了2次大震动。英国湖区拥有美丽宜人的自然风景和绚烂夺目的文化底蕴,它拥有的人类聚居遗址、罗马堡垒、中世纪的修道院以及不断发展进步的工业、农业、乡村风光等构成了一副使人们具有各种各样集合意象的遗产景观(如图1);然而当时把自然和文化相对立的观点和现状,使得人们根本没有办法对英国湖区找到与之特征相符合的提名标准,这就造成了其两次申遗的失败。这个事件对当时的世界遗产研究界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为此,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ICOMOS这2个世界遗产的评估机构通过商议在严密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景观类别及其录入标准的提案,这成为了设立文化景观遗产类别的关键一步,并且最终导致了文化景观类别的建立;最终,在美国圣菲1992年12月召开的UNESCO第16届世界遗产会议上,把文化景观开始列入到世界遗产的范畴,用来代表“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成为了一座沟通自然和人文的渠道,主要用来解说一直以来被客观物质约束或受到自然环境因素、连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力量的影响情况下,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之间的进化关系和进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申遗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名录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见图1)

二、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内涵解读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篇4

关键词:世界遗产;分布;问题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9603

1引言

世界遗产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并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但随着世界范围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它是保护世界遗产的根本大法[1]。世界遗产分为物质类世界遗产和非物质类世界遗产,物质类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文化景观等;非物质类的世界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艺术以及其它艺术等。通常所说的世界遗产就是指物质类的世界遗产。截至2012年7月,按其标准,世界上共评出世界遗产962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745项,世界自然遗产188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9项。世界遗产数量大洲排名: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

2中国世界遗产基本概况

我国在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1987年开始申报第一批世界遗产,截止到2012年7月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中国共有世界遗产43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项,世界自然遗产8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文化景观2项。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居世界第三位。此外,我国还有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中医针灸、京剧等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世界遗产有几个之最,遗产的种类最为齐全,包含了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文化景观等。中国也是双重遗产的数量最多的国家,全世界只有29项双重遗产,而中国占4项: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拥有符合遗产标准项最多的遗产,全世界745项世界文化遗产中,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6条标准的只有中国的“莫高窟”、“泰山”和意大利的“威尼斯”三项;在自然遗产项目中,符合全部4个条件的很少,2003年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我国“三江并流”(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就是其中一个。

3中国世界遗产分布特征

中国世界遗产类型齐全,数量相对较多,分布广泛。世界文化遗产覆盖面积较广,数量较多。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北京及周边地区较为集中;自然遗产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带等南方地区,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分布较为集中(图1)。其中北京市是拥有6项世界遗产成为全国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四川有5项世界遗产,位居第二,同时四川是全国拥有世界遗产种类最多的省份。

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整体上不均衡。中国的世界遗产分布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状态。世界遗产的分布情况与中国人口的分布情况相似,基本上沿着中国的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分布的(图2)。中国的世界遗产主要集中在东部,表现西部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则很少。在中国已有的43处世界遗产中,东部地区有24处,中部地区有14处,西部地区仅有5处。从南北方来看,南方地区有27项,北方地区有16项。

4中国世界遗产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发展迅速。但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4.1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处理不当

随着旅游业迅速发展,不少遗产地都出现了旅游设施建设过度、游人数量过多的现象,以及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的倾向。失控的旅游开发成了目前中国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最大威胁。世界遗产的头衔无疑是旅游宣传的最响亮的品牌,远远超过地质公园、森林公园、A级景区的知名度。遗产旅游迅速兴起,给遗产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云南石林,2007年之前景区门票仅为几十块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后,门票涨到了170元。因此,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申报世界遗产,虽然动机与世界遗产产生的初衷相违背,但在客观上促进了遗产事业的繁荣。

《世界遗产公约》要求缔约国对其国内的世界遗产“鉴定、保护、保存、展出、遗传后代”,主题是保护,但展示的最好方式是旅游活动。虽然旅游业对遗产地的真实性、完整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但政府、专家、社区还是比较认可发展旅游。而如果把世界遗产密封起来保护,不为外人所知,那世界遗产的价值无从体现。在申报、开发、利用世界遗产过程中,使全社会更加关注遗产,使国内外人士更深刻、更广泛了解中国的遗产和保护遗产的正确规则及做法,有力地促进保护工作,并使遗产地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

世界遗产不等于旅游资源[2],不能简单地加以利用。世界遗产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谈利用。世界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3]。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原真性的问题更加凸显。事实证明,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风霜雨雪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也不是完全缺乏相应的保护技术,而是各种片面和错误的观念。这是当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4]。世界遗产委员会还设有一份《濒危世界遗产清单》,面临被毁坏危险的遗产地就可能被列为濒危遗产。列入濒危遗产,虽然可以获得资金、技术的援助,但实际上,也是明确表达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地国家保护不利的批评。随着我国世界遗产数量的增多,其中一些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并受到世界遗产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其中对遗产价值破坏最严重的就是旅游活动本身及其因旅游活动而在遗产地进行的过度开发和建设。受“黄牌警告”的遗产中就有云南的两处世界遗产:丽江古城和云南三江并流,他们被警告的原因就是旅游开发过热。

4.2世界遗产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端

中国至今没有成立管理世界遗产的专门机构,而是由不同的管理部门管理不同类型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管理主体较多,比如说世界自然遗产隶属于建设部门,文化遗产隶属于文化部门。而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内又包括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等,其中风景名胜区归属于建设部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归属于林业部门,对于遗产地发展旅游时又一定程度上归属于旅游部门。多头管理的弊端还表现在利益关系复杂、政策冲突。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由7个自然保护区和11个风景名胜区共18个管理单元组成,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都是既有部级的也有省级的,现在成为一个整体,管理起来非常难以协调。

4.3世界遗产保护的立法不健全

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已有30多年,我国世界遗产数量已经位于世界第三,但中国至今也没有关于世界遗产的法律,各遗产地主要依据主管部门原来实施的法律法规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目前,我国虽已有《文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地方性的法规,但仍然是不完善的,仍然缺乏具体且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法制建设滞后。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85年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为主要法律依据[5],这个法律竟然“暂行”20多年。目前仅有四川、福建等省的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简略的世界遗产保护条例,尚无全国性的法律出台。我国第一部关于世界遗产保护的地方法规《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于2002年4月1日正式实施;随后,福建省人大也制定了《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保护条例》。因此,尽快出台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法刻不容缓。

4.4遗产保护资金短缺

长期以来,我国的世界地在国家和地方的财政预算中没有设立专项或经常性保护项目,不少遗产保护区没有稳定充足的经费来源。由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有限,致使许多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步履维艰。遗产保护资金不能保障,资金投人更加有限,所以致使许多遗产地保护工作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将旅游收人的一部分拿来用作遗产保护。于是遗产保护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矛盾:一方面国家主管部门要求景区保护好遗产资源以永续利用;另一方面又要求景区管理部门靠山吃山,自己解决保护经费问题[6]。

4.5世界遗产教育不足

世界遗产教育是以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为内容,以保护遗产,传承文化为目的的教育。其具体内容包括让青少年了解什么是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申报,世界上有哪些需要保护的遗产,如何避免遗产遭到破坏等[7]。

究其内涵,世界遗产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世界遗产包含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科学等,是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也是非常生动的教材,同样也可以成为极具现代感、极富趣味的学校新课程。在学校开设世界遗产保护等相关课程,普及世界遗产知识;通过世界遗产教育,增强公众对世界遗产的保护意识,培训世界遗产保护和开发管理人员。从1998年开始北京大学开设世界遗产课程,随后十几所高校相继开设了世界遗产课程。但是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中,还没有设立遗产保护方面的相关专业,这就导致了遗产教育的层次还不够深入和普及。各级各类学校还做不到有意识地在相关学科教学中渗透遗产教育。在与世界遗产关系密切的一些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遗产教育缺失,教学资料严重缺乏。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高校中设置遗产保护方面的相关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相应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推动我国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8]。

5结语

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应看到中国世界遗产目前存在有遗产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处理不当、世界遗产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端、世界遗产保护的立法不健全、遗产保护资金短缺、世界遗产教育不足等问题。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以及原因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中国的世界遗产才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孙克勤.世界遗产学[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8.

[2]谢凝高.“世界遗产”不等于旅游资源[J].北京建设规划,2001(6):58~59.

[3]张成渝,谢凝高.“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与世界遗产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0(2):62~68.

[4]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2):1~5.

[5]苏全有,李惠.有关中国的世界遗产问题的反思[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4):1~4.

[6]陈兴中,郑柳青.德国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迪[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98(2):204~207.

[7]马育倩,邸丛枝.我国世界遗产教育发展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8(6):82~85.

[8]孙克勤.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36~40.

桂花树苗的栽培技术

桂花树的繁殖一般是扦插。在其繁殖过程中,需要注意到一些相关细节,如种子的收集处理,贮藏,次年播种的时候及要求,下面是一些具体事项:

(1)种子的收集和处理:一般在五至六月份,从大桂花树或地上找到呈黑紫色,果实饱满的种子进行收集。采后处理:将种子与沙子混合摩擦去掉种皮,并用清水除去漂浮在上面的空种壳。

(2)种子贮藏,去除种皮的种子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沙埋处理,待其完全成熟后发芽;可将种子埋在潮湿的沙子中,贮藏于水缸中,有玻璃片封口保湿,贮藏过程中要做到沙子保湿,沙藏开始需保持十分之一的水量,中后期要保证一半水量。

(3)播种时间及要求:在次年3月,当种子露芽后可培植条播,播下种需盖草保持遮荫,当年桂花树苗能长到16公分以上。经过两年的培育后次年的春天移栽树苗,开花期在十年内。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篇5

关键词: 申遗 世界遗产 保护 开发

2004年在我国苏州举行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中,中国新添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沈阳故宫、盛京三陵三处世界遗产,加之2005年又新增澳门历史城区,截至今年年底,我国共有33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2个、自然遗产4个、文化与自然遗产4个、文化景观1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个。遗产总数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居世界第3位。

就在人们沉浸于遗产大国的喜悦之中时,一些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中屡屡出现违规现象,比如颇受争议的张家界天梯事件、泰山缆车事件、都江堰建坝事件等等。面对日趋严重的遗产隐患,不少专家忧心忡忡:当一些地方争抢申报世界遗产时,是否还记得“申遗”的真正目的?

一、明确“申遗”的目的

社会大众,包括很大一部分的政府管理单位,对于世界遗产的概念还存在误解和模糊。“世界文化遗产”被当作了景点宣传的广告语,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有的地方甚至把“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当作了旅游宣传的卖点。于是,许多不具备申报资格的部门和企业出于各种目的,纷纷把项目拿出来申报文化遗产。

对于“申遗”的目的,不同群体会有不同的见解,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政府的立场。各级政府对于“申遗”目的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对遗产的管理、保护及“申遗”工作起到主导作用,他们的举措将直接影响到遗产的发展命运。

“申遗”之所以让各地这么热心,除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详尽到令人难以卒读的规定外,还有一个原因应该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这对于从来都觉得钱不够花的地方政府来说,算得上是一件好事。一窝蜂地“申遗”,除了盲目之外,不排除有人名义上是“申遗”实则是为了“世界遗产基金”;也不排除有借“申遗”的幌子吸引眼球,提升人气,炒作旅游的。刻薄点说,某些昨天还对古人的遗址废墟不屑一顾今天却把“申遗”当作“香饽饽”来捧的人,脑子里根本就没绷上文物保护这根弦。事实上,不切实际的“申遗热”烧得越猛越烈,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不良心态越容易被刺激得膨胀起来。

二、成为世界遗产也是对其濒危性的承认

被列为世界遗产意味着遗产的价值得到了世界级遗产专家权威的承认,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一个区域性的遗产

成为了世界性的名牌。当人们庆贺区域性的遗产成为世界级的珍品时,是否还应冷静地思考一下,这种赋名是否是绝对的荣耀。

入选“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条件除了这种文化能够代表人类文明的精髓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濒临灭绝。像成功入选联合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昆曲,正在逐渐远离我们这个时代,正是为了挽救这个濒危的曲艺,它才得以申报和入选。

在一些地方,“申遗”是迫不得已的最后之举,入选并不代表这种文化本身的价值就比别的高,很有可能是因为它更亟须保护。我们在大张旗鼓“申遗”的同时,不得不承认以前对这种文化的保护是非常不力的。那只能说明我们民族对于自己的文化精髓不够珍视,缺乏切实地保护它们的能力和举措,未能为这种文化提供一个自由生长和良性发展的环境。

在我们耗费巨资“申遗”时,冷静地思考一下也许会发现,用此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也许更具有现实价值。

三、平衡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成为世界遗产的根本动因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世界遗产,这在前面已论述过,但这并不是指遗产要在无开发的状态下进行绝对的保护。保护并非一味反对任何开发举措,并非一切保持原始状态。世界遗产可开发利用、可以做成旅游景点,从遗产是全世界的共有财富、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是历史及自然的教育窗口等角度来看,世界遗产应当进行旅游开发。

开发是一种积极的方向,是一种创造的过程。没有经过古人和前人的开拓,就不会存在人文旅游资源,不必说文明,更不可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就算是自然风光,如果没有人涉足,没有道路,没有人们必要的生活条件,也很难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许多申遗的积极者会认为,挂上世界遗产的牌子,可以带来巨大的旅游品牌效应。离开了旅游,就没有实实在在的现实利益,招牌就成了累赘。虽然世界遗产本质的属性是文化资源和知识资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教育、历史借鉴和供人研究、鉴赏上;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世界遗产地作为国民欣赏自然与精神活动的场所,作为激发爱国主义激情的神圣的“瑰宝之地”,但仅有公益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对于急于加快发展的一级政府来说,对急于出政绩的各级官员来说,远水难解近渴。

都江堰前再建拦水坝、乐山大佛旁边修建巴米扬,以及怒江水电开发的蓄势待发,世界遗产总是不断地承载经济发展的重压。在对待世界遗产的态度上,专家及民间环保人士坚定主张,保护是第一位的,且一再警示,过于功利的申遗使中国的世界遗产普遍面临旅游威胁,人满为患,错位开发,再好的遗产也可能命途多舛。

在申遗问题上,在尊重历史的同时,也应允许不同申遗观的存在,关键看实际效果。如果能找到旅游和保护的结合点和平衡点,既能保护好,又能取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那就能达到多赢。但很多时候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如果必须在保护世界遗产和发展旅游两者间作出取舍的话,对于一个有眼光、有境界、有责任心的政府来说,应当毫不犹豫地选择保护遗产,因为我们必须替我们自己,也替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些东西。

四、参照国外,反思自己

韩国公立公园有一句标语:“这里无与伦比的美丽,只邀请热爱大自然的客人。”就在国内一些地方不惜将祖宗留下的、子孙后代应当享有的名胜风景过度或违规开发时,我们该有所反思,应放开眼界参考国外的遗产保护是怎样进行的。

在欧洲以及日本、加拿大等国,世界遗产保护区内几乎见不到索道,即使有,也都远离遗产保护区。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也曾想在富士山上修索道,但在经过社会大争论后被否定。

世界各国的世界遗产和国家公园都由国家立法保护。美国《国家公园法》规定,禁止在所有国家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地修建索道,除按照公路美学修建必要公路外,严格限制其他机动交通。法国的《历史古迹法》也规定,历史建筑和遗址周围500米范围内为控制保护区,严格控制建筑高度和建筑开发地。

发达国家景区保护的观念,实在是值得我们在遗产保护中好好学习和借鉴的。当人们在不断地为那些渐渐消失的种种古都风貌、风景名胜而深感惋惜之时,或许,放弃狭隘的地方利益,从名胜风景区的长久着眼,找寻我们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较大差距,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世界遗产监测的国际“大考”。

五、体制、法制和机构的建设

由于现存体制的缺陷,我国既无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又无一个权威的、全国统一的遗产管理部门,导致权出多门、交叉管理。

目前我国世界遗产行政管辖权比较分散,有的分属国家主管部门管理,有的属于省政府管理,还有市县政府管理的。将管理权交给地方政府会产生很大的局限性,容易导致地方和部门间利益之争和责权不明。这种大而统的风景名胜资源所有权与实际支配权的纷争,使得各部门在行使管理权力时形不成合力,一些地方政府在遗产保护中往往忽视景区的整体性,出于地方利益为破坏性建设大开绿灯。有的连地方利益都不考虑,只考虑集团利益。所以有很多专家建议成立专门的国家遗产局,由中央政府集中管理世界遗产。

从管理机构来看,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工作由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和地方政府多头负责,还没有一个专门的世界遗产管理机构。体制的建立、法制的履行需要相关机构进行管理与监督。我国需要一个统领全国世界遗产管理的机构,这个管理机构应是由中央扩展到地方,由政府主导、由群众监督,同时需要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支持与帮助。这是实现遗产统一管理的必然途径。

结语

世界遗产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历史遗迹或自然资源景观给予的一种极高荣誉,所以申报世界遗产是一种政府行为。对于国内各地出现的“申遗热”,国家的态度应是积极引导并向国际社会努力争取。

世界遗产是全世界共同的遗产,而不是中国独享的遗产,更不是中国的某个地方独占的遗产。“申遗”说到底是为了使这一人类的共同财富获得更大范围、更高规格的重视和保护。

伴随着一部分传统文化幸运地走上申遗的道路,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起来,更多地方的文化遗产则面临着被历史尘封、淘汰的惨淡局面。所以,政府的“抢救性”保护与民间的商业开发有时也是一条遗产保护的出路。做开发的决定简单,开发后经济行为与遗产保护之间的平衡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地方。

申遗“独木桥”能承载的遗产保护之重是有限的,“申遗”成功者毕竟是少数,倘若大家都是遗产了,所谓的遗产也就没什么稀罕的了。所以,我们更应关注的是“申遗”的落榜者。“申遗”固然要进行到底,生存还得脚踏实地。

参考文献 :

[1] 陈芳.“申遗”,不要忘记初衷[J]. 环境导报,2003,(17). 28―29.

[2] 萧正. “申遗”可别成风[N].检察日报,2005-06-18.

[3] 谁不为旅游而申遗? .

[4] 社评:关于“申遗热”的冷思考.省略/news/news_detail_zt.asp?news_id=187043.

[5] 陈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我们与别人的差距在哪里?[J]. 环境导报,2003,(17). 29.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篇6

目前,我国共有世界遗产47处。最初,在世界遗产工作指南中,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各自有一套评定标准,后来,参与评定的专家建议将两套标准合并,不再分立,意在避免割裂人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世界遗产的徽标是一个方圆套合又彼此联结的图案,再由文字组成外圈。方代表人,圆代表自然,方与圆联结代表人与自然的关系,文字圈则代表对自然、人文遗产的保护。

被选为世界遗产的门类很多,包括岛屿、森林、名山、峡谷、城堡、宫殿、考古遗址等。把江山文物称作“遗产”,这一用辞本身便表明一个重要的想法。“遗产”二字,我们都不陌生,一般是指祖上给我们留下的珍贵之物,我们当妥善保管。这里面,珍贵性当然是遗产的头一个特征。另外。遗产绝不能再造,这是遗产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英文文件中有两个关键词:outstanding universal和authenticity,中文译为“突出的世界价值”和“真实性”,表述的其实就是遗产的珍贵性与不可再造性。既然遗产是珍贵的,不可再造的,结论当然就是必须对其精心保护。

不能不说的是,在不少地方对遗产还有另一种解释:遗产是钱财,至少是能变卖成钱财的东西。民国初年,前清遗老靠变卖遗产度日是普遍的。我们也记得前些年大家束手“均贫”的时候,忽然有个身边的人被通知到海外继承遗产,大家都有股说不出的羡慕滋味。遗产像突然降临的天使般拯救了那个穷人。在一个穷困而又谋生无术的人的心中,遗产意味着不劳而获的钱财。在对待世界遗产时,难说没有人将其看做不劳而获的钱财。带着这种心态,有些山川文物一类的遗产继承者,想得多的是变卖捞钱的手段。在变卖捞钱的手段中,过度的旅游开发是其主要形式。本来是清静之地,就该保护它的原作氛围,不宜招揽成千上万的游人,开设各色玩耍吃喝的场子,否则,就是对遗产的文化性出卖和精神性亵渎,这无异于让弥勒佛卖票,令观音菩萨唱歌。有些国家,对自然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商业活动有严格限定,获利不得过高,否则给予行政处罚,以此维护遗产地的原作气氛。这种做法是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所赞赏的。

世界遗产委员会文件明文规定,由于各种威胁,包括“大规模的公私项目或快速城市化,旅游开发”的威胁,遗产的真实性、原作性受到严重伤害,会将其降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单”,如继续遭受破坏,则取消其世界遗产的资格。因为这些遗产是“世界”的,它们的丧失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损失,而是全人类的损失。一个国家的名山文物被选为世界遗产,是该国该民的光荣,也是该国该民的责任,而遗产资格的丧失,则是该国该民的耻辱。

《世界遗产保护公约》制定于1972年,正值我们的“”期间,两者在做法上反差之大自不待言。中国人本来热爱自己的江山文物,但在“热昏”的年头也会做出愚蠢的事情,然后又追悔莫及。“”中,我们曾毁坏文物换取“革命”的,损失之大至今令人叹息。眼下,我们似乎又掀起了一股追求金钱的狂潮,给江山文物带来的损失也已经触目惊心。对这样的事,我们日后肯定又会追悔一番。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篇7

[关键词]世界遗产;铁路遗产;区域合作;专项保护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0

作为世界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铁路遗产保护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国外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而在国内,目前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技术层面,将其上升到世界遗产层面并从文化价值角度加以研究论述的并不多见。本文试图通过对世界铁路遗产发展历程及其价值特征的分析,给出其对我国铁路遗产保护工作的启示。

一、世界铁路遗产概述

1.世界遗产与铁路遗产的定义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ConventionConcerningtheProtectionoftheWorldCulturalandNaturalHeritage,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并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此后虽经过多次补充修改,但此公约一直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50年来进行世界遗产保护与评估工作的操作指南和价值标准。《世界遗产公约》在“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中将文物、建筑群、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分支,铁路遗产隶属于文化遗产中的工业遗产。在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TICCIH)制定的《下塔吉尔》(TheNizhnyTagilCharterfortheIndustrialHeritage)中,对于工业遗产的概念给予了明确的定义:工业遗产包括工业文化的遗存,具有历史的、技术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的价值。这些“工业文化的遗存”包括建筑群与机器,车间,工场和工厂,矿山与处理及提炼遗址,货栈与仓库,能源产生、输送与使用的遗址,交通及所有其基础,以及用于有关工业社会活动(诸如居住、或教育)的遗址。[2]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铁路遗产基本上都具有上述工业遗产的特征。而且,铁路是人类工业文明时代重要的交通设施,铁路工程构筑物、铁路文化环境、经典铁路线路等遗产完全符合工业遗产的基本属性。

然而,直至今日,学界尚未对铁路遗产进行充分的研究,甚至对于什么是铁路遗产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在笔者看来,铁路遗产除了要拥有文化遗产所必备的普遍价值之外,还应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技术方面有独特的创新;第二,在铁路发展历史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第三,对于当时某一区域的文化、建筑、规划、景观设计有过巨大影响;第四,其本身是铁路建筑中的优秀典范。

此外,必须注意的是铁路遗产并不单指铁路线或牵引火车(机车)本身,它还包括铁路沿线的车站、山峦、村镇、文化景观等,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这一点在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于近年来铁路遗产的审批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总而言之,铁路遗产是指在铁路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当时某一区域的文化、建筑、设计规划有着巨大影响且具有独特创新价值的铁路经典范例,具体包括铁路线、机车、沿线的车站、地理环境面貌、村镇城市和文化景观等。

2.铁路的发展历史及其成为世界遗产的历程

铁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成了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其发展历史,从牵引动力的角度来看,铁路的发展可以分为3个阶段。

(1)蒸汽时代(19世纪初—1930年代)。19世纪初,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其所用列车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列用蒸汽机车牵引、在铁路上行驶的旅客列车。在此之后火车经历了长达近百年的蒸汽时代。铁路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建立整体系统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铁路设计者们绞尽脑汁克服当时地理条件的限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铁路建筑。很多蒸汽时代的铁路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其发展初期的历史原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赛默灵铁路、印度高山铁路、雷塔恩铁路都是这个时代最著名的铁路建筑。始建于1848年的奥地利赛默灵铁路是世界上第一条高山铁路,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象征,至今仍穿越于阿尔卑斯山群山之中。[3]而作为世界上铁路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印度的铁路遗产项目“印度高山铁路”以项目扩展的方式拥有3条蒸汽时代的经典铁路:以弯道最多、速度最慢而出名的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以齿轮轨道而著称的尼尔吉里铁路;建成于19世纪中叶的卡尔卡西姆拉铁路。[4]作为时至今日仍穿越阿尔卑斯群山且海拔最高的铁路,建成于19世纪初期的意大利与瑞士共有的阿尔布拉-伯尔尼纳文化景观中的雷塔恩铁路因其巨大的历史遗产价值获得了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青睐。[5]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篇8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及拥有的宝贵财富,正因为其蕴含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成为了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在旅游管理当中利用珍贵的世界遗产来推动旅游地经济的发展本没有错,但是由于观念、开发意识以及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原因,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却令人堪忧,旅游开发所带来的负面问题日趋严重。重点分析世界遗产商业化背后所涌现出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协调旅游开发与世界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

旅游管理教学旅游开发世界遗产矛盾协调我国现有的世界遗产多半为保留较为完好的名胜古迹、风光秀美的自然景观,这些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旅游开发的重点,成为了旅游地的经济支柱。世界遗产最初的立意宗旨应该是加强对自然资源、古文化遗产的保护。各地区政府在利用世界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刺激自身经济的同时,应该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世界遗产的保护方面,而不是过度地开发利用。世界遗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已经日益突出,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必须寻找出它们之间的互补空间,以达到可持续发展旅游和保护世界遗产不受损害的双重目的,这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开发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破坏。世界遗产能够让人们增加趣味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有助于遗产的传承延续,能够使人们感受大自然所迸发出的动人之美并能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精髓,自然而然地让人们萌生积极、主动保护世界遗产的夙愿。

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多数世界遗产旅游资源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以长城为例,由于每年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长城”周边景区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旅游开发过度以及商业化的转变,已经让世界遗产不堪重负,如果世界遗产保护仍得不到重视,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世界遗产将会永久性的逝去。

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的问题:

1.开发者认识错位,保护意识不强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多世界遗产核心景区内建设了配套的住宿、娱乐、餐饮等设施,这些“人造建筑”严重地破坏了自然景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了世界遗产的整体结构,降低了世界遗产的美学价值,促使其观赏价值大打折扣。遗产资源商业化过于严重,影响了世界遗产的文化精神的传承效果。如丽江的古城古貌,古老风韵浓重,自旅游开发以来,很多古建筑都被改造为商业设施,促使古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环境的污染,丽江的水质已经越来越差。

2.以利为先的开发模式,世界遗产不堪重负

世界遗产对外开放过程中,并没有量化游客的数量,规范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最终导致世界遗产惨遭破坏。据相关研究人员的调查,一些知名度较高的世界遗产地,超容量运转的现象特别的严重,特别是旅游旺季,世界遗产旅游区所接待的游客的数量是景区正常承载游客数量的3~4倍。游客的高度集中,会直接导致旅游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如素有“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之称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四川九寨沟风景区,由于过量游客的涌入,导致原本清澈的湖泊开始淤塞浑浊,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和泥石流。

3.管理体制不健全,保护政策未落实

在我国,遗产的保护依赖于政府部门的干涉,保护的资金也多由国家调拨,这种地方收益,国家保护的体制,致使世界遗产很难得到良好的保护。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到世界遗产的保护,并且对一些珍贵的遗产资源已经进行了修复,并责令当地政府制定出合理的遗产开发策略,但是效果却不明显,一些比较偏僻的遗产地缺乏遗产保护的资金,保护措施并未得到落实。

二、解决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矛盾的必要性

1.世界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大部分世界遗产都包含了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物质资源。保护遗产资源免受破坏时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的责任,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财富。拥有世界遗产可以表明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明在世界文明的长河中被世人所公认的贡献和影响,也能表明某一国家的自然景观等生物资源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能够彰显出国家的民族身份及丰富的物产资源。世界遗产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区域内的文化或自然品牌。自世界遗产大会以来,我国世界遗产所面临的”商业化,城市化,人工化“的问题受到了全球人民的批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巴达兰也曾评价说,“中国的世界遗产过度商业化已经威胁到了全球的生态系统平衡,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

2.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性的开发,遗产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预先做好规划。在世界遗产景区的核心地带不能建造人工建筑物以及娱乐、餐饮等便利措施,应该在世界景区内建立专门的保护区域进行特殊保护。此外,需要对遗产地的游客容纳量以及游客的最大负荷进行科学评定以达到可持续性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世界遗产的开放应该施行“间歇制”,即遗产资源开放一段时间后,应该暂时关闭,整理修复遗产地的景观,整顿环境以维护遗产地的生态平衡。旅游资源

转贴于

的可持续化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世界遗产资源免遭破坏,也可以让更多的人来享受自然、历史、文化所遗留的风韵。

三、融合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矛盾的手段

1.依照当前国情,建立健全的遗产保护法案

政府部门应该按照世界遗产保护法规,制定出符合中国发展国情的遗产保护的法律体制,并构建直接管辖世界遗产的群力结构,群力机构应该是由遗产资源保护专家学者、公众代表、社会组织组成。此外,为了能够促使遗产保护法案得以落实,应该设立国家遗产保护基金,基金的来源应该是遗产地旅游收益的税收、公益组织以及民间机构等。为了保证相关遗产法案的完善性,应该针对不同性质的遗产资源构建专门的遗产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专门特定性的保护。

2.以遗产知识教育为先导,强化游客的保护意识

世界遗产的管理部门应该在遗产景区内安放遗产知识教育的宣传栏以及游客应该遵守的相关制度及法规,让游客了解到世界遗产资源的文化传播以及社会公益的价值功用,强化游客的保护意识,保护世界遗产的完好性。政府部门也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媒体手段对遗产知识进行宣传,让社会全员都能够认识到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

四、结语

上一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范文 下一篇:园林绿化工程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