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分钟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10-21 21:40:34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篇1

台湾从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界限以南的地方,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

在文中第二节我感受很深,那一段写的情感真挚,写出了人们热切盼望香港回归的心情。这一段中好多词语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与无比自豪的心情,也写出了人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祖国。

给我感受很深的就是最后一段,这一小节写了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片章。作者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深情祝福。

这篇文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归家归航。沐浴过世纪的风雨,一个信念伴随着一个民族走过了百年沧桑,长久的期待,苦苦的渴望,紫荆花以一瞬间的盛开凝聚了一个世纪的守望。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我们坚信香港明天必将更加辉煌,这颗“东方之珠”必将迸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篇2

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一分钟,泪水渐渐的流淌在我的脸上、心里。那是激动的泪水,更是喜悦的泪水!

1997年7月1日,那块中国历史博物馆门前的香港回归倒计牌上大大零出现的那一刻,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跳、在笑!大家紧紧拥抱在一起,任泪长流!

终于离家德香港回来了!压在中华儿女心头一百多年来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香港回归祖国是祖国日益强大的有力见证,是对所有炎黄子孙的巨大激励与鼓舞。那一刻,无数的华夏儿女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这是多少代人多少年热切期盼的时刻啊!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日益繁荣昌盛的祖国让我们终于圆了一个团圆的梦!

安吉路实验学校五年级:蔡安禧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篇3

可恶的英国人当时不断地在世界各地疯狂地掠夺殖民地。那时中国在无能的清政府的领导下,将香港岛割让给了 英国,并把新界租给了英国,租期整整九十九年!可恶的英国人!如果我们抢走你们的领地,你们会怎么想?做了就要担起来,中国人是不忘国耻的!别指望再改教科书,别指望再抢走财宝!别指望抹去中国人心中的阴影,别指望再和好如初!

可恶的英国人,不但掠夺了中国的土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鸦片,让中国的香港人白花花的银子象水一样流入了英国人的腰包;鸦片,让中国人面黄肌瘦、骨瘦如柴;鸦片,给中国人戴上了“东亚病夫”的帽子。可恶的英国人! 就如文中说的,“第1997页上,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中国的儿女拥有着强大的尊严,放心吧!我们不能忍受这样的耻辱!我们要用行动来证实:我们才是最强大的!我们要用一句真诚的话语告诉你们:我们不记仇,但记辱!我们要用颗火热的爱国之心表明:我们是一定要把我国领土要回的!我们要用眼神表示:我们是有尊严的!我们不能容忍你们的行为!一个中国人,他们爱自己的祖国,一位外国人,也爱自己的祖国,各国都有各国的领土,为什么去抢?不要用刀枪撕裂土地,不要用鲜血染红清泉!别连累了可怜的百姓啊!

现在,以前那段历史已逝去,香港广场上的紫荆花已让香港这个离家100年的游子回归了,紫荆花已成为百年回归祖国的香港特区的区花。

,那精心雕刻出来的花朵好似一朵真正的芬芳花儿,它花色紫红,形如蝴蝶,景色奇特。它是多么朴实,从中又有几分艳丽,它好像香港,在历经风雨沧桑后,依是那么美丽,永不凋零。。。。。。

弹指挥手十年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高高飘扬,飘扬的五星红旗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的自信、顽强、力量;展示着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繁荣、昌盛、强大。…(繁荣,联系紫荆花最后一分钟,是旗帜的形状,是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是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是展开的…… )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篇4

“你在看什么呢?竟气成这样。”老爸好奇地问。

“没,没什么!”我忍怒道。

我继续往下看,“什么?”我再也忍不住了,“破坏中国,要使香港成为他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基地,实在是太可恨了,呜呼——”

不平等的条约不止这一条,还有随后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这说明外国强盗正在加紧一步步地占领中国。

我真没想到,当时的清政府这么落后,这么腐败,的确,旗人的马上功夫是很好,包括射箭,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总抵不过侵略者的长枪大炮,一枪一个,一轰一群,只能当活靶子。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展,必须要学习,提高科学技术,邓爷爷不是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吗,落后肯定要挨打。令人欣喜的是,现在的中国不再是几十年前、几百年前落后贫穷的中国,现在的我们科技发达、社会进步,国家欣欣向荣,六十周年大阅兵上所展示的国威、军威,使我们昂首阔步地迈步前进,骄傲地在全世界面前展示。

“勿望国耻,振兴中华”是我们应该铭记的一个警句,只有时刻把振兴中华放在心底,才能不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才能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篇5

这篇课文写了英国侵略者的可恶行为,香港回到我们中国的最后一分钟里人们高兴的泪水在缓缓流淌。

在一百多年前,清政府腐败无能,可恶的侵略者英国非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把宝地香港让了出去。

现在,中国已经在世界大家族中站立了起来,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给全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国的真正的实力。

当然,我们还不能忘记国耻,还要振兴中华,才能使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篇6

【关键词】记忆黄金期 反复吟诵 积少成多 坚持到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108-01

“儿童经典文化诵读”工程是由台湾王财贵教授在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于1994年发起,并迅速在全球推广开来的一项素质教育、文化传承基础工程。“读经”教育一经倡导,便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响应。所谓儿童诵读经典活动,即指在0~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最好的年龄阶段,通过诵读经典篇章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本文就此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认识。

一 儿童诵读经典的重要性

1.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

刚开始指导学生们进行经典诵读的时候,有不少家长不支持孩子读经典,认为古人的东西、旧的东西没有学习的价值,在他们看来,老师不带着学生好好读语文书,每天这样只读背连家长们都看不懂的书,孩子们也不懂意思,没有用?认为这是死读书。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理解力相对较弱,但记忆力超强。要发挥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应该轻理解重读背。如果孩子能从小把一些经典牢牢地刻在脑海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最终会“化”为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在他的自传中曾提到,幼年时所背的《孟子》,是他成人之后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杨振宁博士在科学研究中重大思路的形成也得力于《易经》的理念,等等。这些都说明在少年时期诵读经典并下功夫,是有利而无害的。

《养正遗规》中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岁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多记性少悟性。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凡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前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即如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皆当熟读。”因此,我们应准备有价值的书让孩子读背,以受益终生。

2.儿童时期是背诵经典的最佳年龄段

人在发育生长过程中,有学习语言文学的最佳时期,有发展记忆力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再补,不仅困难极大,而且效果远远不及童年。人的记忆力比理解力发展要早,抓住儿童的这个特点,首先要重点训练他们诵读能力,不要急于训练理解力,这是符合人类和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是科学的。0~12岁,是儿童记忆力最强的时段,所谓“幼学如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在带着学生们背诵《千字文》时,让家长和孩子进行了一次比赛,同样的时间里,同样一段内容,看谁背得快。结果学生们能在短短的时间里熟读成诵,家长们惊叹不已,无不信服。

所以,趁着儿童记忆力最强的时候,让孩子们读背一些经典,不仅能让孩子学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通过内化经典的内容,可以形成好的观念、行为、习惯和性格,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二 指导孩子读背经典的方法

1.定时定量,点点滴滴的五分钟

实践证明,读背经典不需花费整块的时间。每天早读时挤出五分钟,每节语文课前挤出五分钟,眼保健操前的预备五分钟,下午上课前的预备五分钟,这二十分钟,就是我和学生们每天固定的读经典时间。别小看这分散的五分钟,效果要比集中的二十分钟好。零散的时间短,学生读起来不疲惫,新鲜感可长久地保持,就算是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孩子,在这短短的五分钟里也能打起十足的精神来,保证了五分钟的读经典的质量。

2.只鼓励、奖励,不批评、强迫

为了鼓励学生们积极读背经典,凡是小段背诵合格的学生,我都在书上给他们印上小印章,还在班级里贴出名单并贴上大拇指;凡是全部背诵完的学生及时发给小奖状;慢的学生,在时间上不强求,只要背完了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实在背不完的学生,能熟读,也给予一定的鼓励。能坚持背诵的学生,在刚背完了《弟子规》后,都有说不出的成就感,自信心大大增强。长时间的读背积累,使学生们的记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尤其是背完了《千字文》后,我感觉学生们背诵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3.要持之以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诵读经典同其他学习一样,靠的是长期坚持,绝对不能“三分钟热度”,学生年龄小,老师和家长要做好榜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先带头做起来,每天坚持,方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无数经典组成浩瀚的知识海洋,只有诵读经典,才能启迪智慧,陶冶灵魂,感悟人生,修身立德。我们已经错过了大好的诵读经典的黄金时间,不可再让孩子们错失这绝无仅有的精神盛宴。

参考文献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时分秒》教学;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141-01

小学二年级《时、分、秒的认识》是续一年级认识了整时、几时半,以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学习的。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安排了复习以往旧知的环节,使学生回忆起几时、几时半、大约几时以及时针和分针的知识,坚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丰富感性认识,建立秒的时间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了“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学生的学习气氛非常浓,兴趣很高。在认识时间方面由于知识点较多较凌乱,很多学生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伊始,给学生出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园园家有一个钟表,时间到几点钟就敲几下,每到半点时敲一下。有一天夜里,他听到钟不知是几点敲了一下,过了一阵又敲了一下,再过了一阵又听到钟敲了一下。园园知道是几点钟了,你想一想,这时是几点钟?本课我们也要学习和时间有关的知识。这样的引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自然、亲切地感觉,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联系。接着呈现一个钟面:你能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吗?以此来唤起学生看钟表的已有经验。学生十分高兴地把时刻读了出来,也及时地复习了读时刻的方法。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你还知道关于它的哪些知识?简单的一问激起了学生高度热情,学生的发言非常全面地概括地出了钟面上的大格、小格数量及分针、时针的走动情况。这样,既了解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又达到了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目的。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

教师可先问学生:"关于钟面,你都了解些什么?"激活了学生的原有知识,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时间的知识,比如时针、分针、几时的认读方法等等。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然后充分利用学具观察钟面,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在"认识时分的关系"和"准确认读几时几分的时间"时,有的学生已经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于是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主要认识几时几分,学习认读的方法。即先看时针过了数字几,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走了几小格,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确定几分,看有几大格,即是几个5,再加几小格。看小格时最好用直尺来帮忙。

3.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信心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而在儿童的世界里,更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和发现者。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1)静静地、仔细地观察,秒针、分针、时针是怎样走动的?(学生充分地发言:秒针走得最快,时针走得最慢;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等等。)

(2)验证:1分=60秒。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一秒钟有多长、一分钟有多长。看着时钟,我们跟着秒针一起数,从数字12开始:1、2、3、……60。在这里运用课件的目的有二个:一是让学生知道1分=60秒这个时间进率,让学生观察走动的时钟,通过观察,学生能清晰地看到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60小格,从而抽象出秒与分的进率,这就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二是运用多媒体呈现秒针的走动和嘀哒声,让学生看见“时间”一步(一秒)一步地走来,听见“时间”嘀答嘀答地过去,加深学生对秒的印象。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并通过观察、验证、总结出了知识要点,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4.创设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培养合作能力、体验感悟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写一写”等操作活动,观察认识钟面,突破了难点。学生在操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建立了时间的模型。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放手给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如:同桌合作“一人拨钟,一人读写时间”,同桌互说。有趣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同时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利用感知1分钟的长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篇8

【片段一】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这首歌不但曲谱得好,词也写得相当不错。请看其中的两句。(出示)谁来读一读?

生: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师:第一次看到就读得不错。什么是“无眠”?

生:睡不着,失眠。

生:难以入睡。或者说是因为思想上的一种愁而睡不着。

师:什么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生:钟声。

师:哪里的钟声呢?

生:寒山寺的钟声。

(出示清代王士祯的《夜雨题寒山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师:为了听钟声,等了多少年?

生:十年。

师:多少个月?

生:120个月。

师:多少天?

生:3650天。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没错!这就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奇怪的是作者为了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盼啊想啊,一等就是十年。这钟声的魅力为什么如此之大?

(出示明代高启的《泊枫桥》: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更让人奇怪的是高启每次听到钟声都想起了谁?

生:张继。

师:几度就是——

生:每次。

师:为什么几度经过忆张继呢?

(出示元代顾瑛的《泊阎门》:西风只在寒山寺,长风钟声搅客眠。宋代陆游的《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七年前陆游到过哪里?听到过什么?

生:陆游到了枫桥寺,听到的是钟声。

师:七年可以变成多少年?十年可以吗?

师:把十年换上去,读——(生读: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还可以换吗?百年、千年?(生把“七年”换成“百年”“千年”读)

师:一年又一年,变的是南来北往的人,不变的却是——

生:钟声。

师:所以在陈小奇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生读)在王士祯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生读)……

师: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不同的诗人都会写到寒山寺的钟声?

生:张继是谁?

师:是呀,寒山寺旁边有那么多的景物,为什么诗人只关注到了钟声?这些都跟一个人、一首诗有关。

【赏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特级教师王崧舟首先让学生欣赏与寒山寺钟声有关的现代歌词,引发对《枫桥夜泊》背景的联想和想象,接着引入一首首经典诗文,激发学生对寒山寺、对钟声的好奇。于是乎,是什么让这些文人墨客对它们有如此的情怀,为什么千年不变的钟声会如此吸引大家……一连串的问题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中。在王崧舟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的导引下,一缕淡淡的客愁被轻轻地敲打了出来,弥漫了课堂,弥漫了心灵,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情感的基调。

【片段二】

师:读诗文不但要读出味道,更要体会它们带给我们的那种情绪、那种感觉。请选择一个词形容自己读后的感受、感觉和情绪。

(生分别说出:深情、舒服、忧愁、凄苦……)

师:钟声给人什么感觉?

生:悲伤。

师:把感觉带进去再读。(生读)

师:读《朝辞白帝彩云间》和《绝句》会忧愁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读出的是凄苦、悲伤呢?不着急,静静读此诗,可以看插图和注释,联系生活,更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看看诗中哪些字词给你这种感觉?

(生圈画、批注)

师:这个晚上,诗人在睡觉,诗人睡着了吗?诗中哪个词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根本睡不着?

生:愁眠。

师:把它圈出来,反复读读。“愁眠”是什么意思?说说它的近义词。

(生相继说出:失眠、无眠、难眠)

师:这愁眠之人是谁?

生:张继。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无法入眠的他看到了些什么?我们按诗的顺序一件一件说出来。

生:月落。

师:月亮全部下去后,江面会是什么景象?

生:漆黑而幽暗。

师:诗人看到天地幽暗,心情更加——

(生相继说出:沉重、忧愁、悲伤……)

师:因为愁眠还看到了什么?

生:江枫——秋天的枫树,树叶是火红的,树枝是枯萎的,隐隐约约、朦朦胧胧。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渔火。

师:怎样的渔火?

生:淡淡的、忽暗忽明。

师:诗人的心情该是——

生:特别忧愁,不一般的忧愁。

师:因为愁眠,他听到了什么?

生:钟声。

师:在哪?

生:姑苏城外寒山寺。

师:什么时候?

生:半夜。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还听到了什么?

生:乌啼。

师:那是怎样的乌啼?

生:孤独、凄惨。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感受到了什么?

生:霜满天。

师:霜应该在大地,所以李白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张继感觉出了问题或出错了吗?

生:这是作者的一种遐想。

师:这位同学告诉我们作者看到霜满天与什么有关系?(作者的心情)霜满天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冷感觉。张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

师:此时张继最渴望跟谁在一起?

生:家人、妻子、朋友。

师:有人相伴吗?

生:没有。

师:无情之对、无亲之对。能不愁吗?

师:《枫桥夜泊》在张继笔下流淌着,请听。(配乐,师范读、生读)

师:突然,听——(播放视频)夜半,寒山寺的钟声来了,透过秋霜,穿过江枫,划过水面来了,这钟声仿佛在对张继说些什么?拿起笔,展开想象,请用“张继啊,张继——”开头,写一写。注意,此时此刻,你要化身为寒山寺的钟声来到客船,你想对孤独的张继,对寂寞的张继,对忧愁的张继说些什么呢?

(生练笔)

师:写多写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笔的时候,你有一种感觉,你有话想对张继说。其实不是钟声,而是你的心声。那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张继说——

生:张继啊张继,不要觉得孤独,天地间万物虽若有若无,可现在有我钟声为你做伴,有何可愁的呢?放下一切不开心之事,放下人情的冷,放下不应该有的愁,心静自然凉。

……

师:钟声悠悠传来,钟声终将消失,随着钟声的消失,张继的忧愁也终将消失。

【赏析】读诗一定要读到诗人的心里去。王老师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引导学生从读诗到品词,从品词到欣赏诗,最后置换意象,让学生化身钟声,给“愁深似海”的张继写话。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选择了“愁眠”一词,通过联想,步步引领学生与诗人“面对面”地对话。学生仿佛站在诗人面前,倾听着他描绘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感受着他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等到再品钟声、读写训练的时候,一股急于与诗人对话的欲望占据了学生的胸腔,他们便水到渠成般地打开了话匣。这是劝慰的钟声、温暖的钟声、激励的钟声、大彻大悟的钟声……教学由此提升至充满了儿童存在与人性温暖的境界。(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上一篇:企业网站建设要求范文 下一篇:餐饮服务员技能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