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校园新的环境范文

时间:2023-11-30 10:27:02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1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大学生

新媒体是指在网络信息的依托下,受众主体更加广泛、互动交流更加便捷的新兴媒介,如:手机媒体、博客、微信、QQ等。这一媒介的使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承载着学校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反映了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要充分认识新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新媒体调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新媒体与传统的媒体相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依托的载体也是多种多样的。现如今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尤其在校园中,手机等媒介的广泛使用,改变和拓宽了师生获取信息的途径。通过多媒体他们能了解到更加前沿的信息动态。新媒体作为校园文化和社会信息融合的中介力量,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越来越多的师生通过使用新媒体的方式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载体,无形中调动了建设校园文化的积极性。

(二)新媒体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校园相对封闭的现状,校园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海量的社会信息通过新媒体流入校园中,校园文化也通过新媒体传播到社会中去。广大师生通过新媒体接触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在新媒体的带动下,校园文化向社会展现了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改变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传统形式,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构建了既符合高校特点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新体系。

二、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机遇,也由于自身缺陷和大学生使用不当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易受多元文化的冲击

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大学生信息交流的内容,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使人际交往更加丰富。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在接受新媒体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感受了多元的文化。大学生的思想本身是不成熟的,容易受到外界思想和文化的侵蚀和影响,常常不能分辨自己所接收信息的真假对错,可能会受到有些错误信息的影响和干扰,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错误的价值观为校园文化的构建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大学生新媒体使用不当

新媒体的发展降低了社会事务参与的门槛,大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社会事务中。但是,如果大学生不能对新媒体正确使用,就会影响他的身心发展和正常的学习生活。比如当代大学生不仅通过网络浏览新闻,进行学习,大部分同学通过网络打游戏,网购,自制力差的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购物,沉迷于虚拟世界,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危害人的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新媒体对文化传播造成的影响,广大师生要正确对待和使用新媒体,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

(一)大学生要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生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面Ω丛佣嘌的新媒体信息,大学生要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平,自觉消除和过滤负面信息,提升自己对信息的判断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信息。同时,在使用新媒体的过程中,大学生要不断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正确使用新媒体,通过新媒体开阔自己的视野,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指导自己投身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

(二)新旧媒体相结合形成合力

传统媒体在建设校园文化和弘扬主旋律上具有导向鲜明、公信力强、经验丰富的优势;新媒体则具有互动性强、自由度高、发展空间大的特点。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既不能抛弃旧媒体也不能单纯依赖新媒体。它要求我们既要积极主动的加强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也要注意继承和发扬长期以来形成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好制度、好方法,新旧媒体能优势互补,全方位地加强和改进校园文化建设。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的使命是要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当今的校园文化是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文化,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和新媒体紧密结合,师生共同努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丁金诺.论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3):116-118.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2

摘 要:校园软文化环境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中存在明显的趋同性、随意性和封闭性,制约着其德育功能的最大化。只有以开放性、职业化、特色化和规范化的新思路创建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并发挥其德育功能最大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园软文化 新思路

校园文化是生长在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精神财富及其创造过程,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并对参与校园活动的每一个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按照其形态构成主要包括以建筑状况、图书设备、师资力量、地理位置为特征的校园硬文化环境和以教育理念、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为特征的校园软文化环境。校园硬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物质依托和基本前提,对师生发展发挥着直观的影响。而校园软文化环境则则以人文为特质,着眼于精神建设,侧重于环境熏陶,是校园文化运行机制的核心,直接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并对个体发挥着内在的根本性的德育熏陶。因此,创建高标准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对高职院校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培育合格人才的教育实践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状况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必须同其教育目标相一致,否则就不能有效地发挥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最大化。从目前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状况来看,与其特定的教育目标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现象,主要有以下三种状况:

1.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上的趋同性。当前,我国各个高校的培养目标应该说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就是为这一目标提供必要辅助性功能。然而,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目标层次上的差异性,国家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实际出发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于专门性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就必然为这一目的服务,这样就要求高职院校根据专业特色来设置相应的文化氛围,从而从实践中再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但是,调查发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主义思想使得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普遍现象,这种专业设置相似性就造成了校园软文化建设上的趋同性。

2.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上的随意性。构建科学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制度、条例、校纪校规的制定,对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直接的规范、调控和引导作用,多方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一种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环境氛围。高职人才培养标准在于为一线培养实用型高技术工人,更要求在教职员工中形成一种普遍约束的、科学规范的、调控严谨的思想观念,从而满足社会建设的实际需要。但是,由于相应人才的匮乏和管理的“短视”现象,在制定校园工作制度、校纪校规等方面,一些高职院校往往是就事设规、依事定例,缺乏明显的预见性,从而造成制度文化建设上的随意性,并因此使管理文化、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及相应的课程实践活动等都带有浓厚的随意性。

3.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上的封闭性。当今社会是以开放为典型特征,各个领域只有在开放之中才能有良性的发展。而德育活动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要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就必须借鉴和学习他人的长处,使自己的各项建设不断完善。但是,由于眼前利益(即保证稳定的生源供应)的需要,各个高职院校都着眼于通过高就业率来增强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为确保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获胜,往往对自己管理上的长处和优势采取保密的态度。取得一定成绩时,夜郎自大的思想也使得很多高职院校不去主动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长处,采取关门办学、闭门发展的狭隘做法。

二、创建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的新思路

鉴于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当前状况和创建和谐校园环境的现实需要,必须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征和高职教育的具体实际,把握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发展趋势,着力创新,用新的思路来创建校园软文化环境氛围,并使之实现德育功能最大化,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1.坚持以开放性发展的视野建设校园软文化环境。一定的文化总是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我们创建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必须为其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高校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必须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为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服务,这是文化所特有的阶级性决定。尽管高校的办学目标必然要求有其特定的个性特色,但这并不是主张封闭发展的做法。特别是现代社会因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相互渗透,造就了一个开放发展的社会,高职教育本身也必须面向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去培养人才,这就必然使校园软文化建设处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因此,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学习和借鉴外面的发展经验,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封闭的视野中走出来,坚持在校园的三风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中不断创新,坚持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使本校的校园软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充分体现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2.坚持以职业化为本位推动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高职院校的社会竞争优势就在于其向学生提供明确的职业方向,增强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而学生选择高职院校的目的在于能在其中获得较好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意识的熏陶,为未来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提供素质储备。因此,高职院校校园软文化建设上,应坚持以职业化为本位、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实现这个过程要求:首先是通过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推动职业活动的开展,并因此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格以及严谨的思想作风,用以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形象;其次是通过校园社团文化、社区文化和特定的职业活动为主题的专门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强自强精神的引导、职业意识的熏陶和责任意识的培植,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再次是在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中,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积极塑造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能力、调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切实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

3.积极寻求特色化为突破口推进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文化复制从某方面讲可以达到传承文化、施加德育教育的目的,但是这种简单的再生活动缺乏创造和超越,不能全面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实践需要。特别是受教育者本身是多样性的存在,必然要求教育形式上的多样性。因此不同培养层次的高校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设置不同的校园软文化教育环境,满足其培养人才的现实需要。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建设特色化的校园软环境文化基本要求是:一是坚持根据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特色的文化氛围;二是结合周边文化环境特色,开展特色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创建特色的育人模式;三是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形成特色鲜明的和谐局面。通过特色化的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建设,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

4.遵循规范化的基本要求实施校园软文化环境建

设。当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就是要创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其最基本的保证就是社会活动的民主化、法制化,也就是使社会生活遵循一定的规范。因此,作为社会领域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其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开展必须体现规范性特征,具体而言,就是使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规范化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求校园制度建设、管理实践必须体现全校师生的价值和利益,确保各项活动得以具体落实;二是要求形成保证各项制度、规定和管理目标得以实施,并充分体现主体地位平等的运行机制,发挥各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制度性要求合理有效;三是形成全体教职员工普遍参入的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的形成机制,增强教育内容本身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校园软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

高职院校校园软文环境建设在高校育人实践中有着十分突出的重要性,只有坚持观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协调发展,才能体现出其应有的德育功能。因此,各高职院校要不断研究新情况,遵循新发展,推动校园软文化环境建设,全面显现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体现高职院校应有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程祥国、詹世友等:《荣辱观与和谐文化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8。

[2]吕一军:《核心竞争力、特色办学、校园文化》,《现代教育科学》,2003.5。

[3]许嘉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求是》,2004。

[4]《文化多元看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中国教育报》,2005.9。

[5]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3

关键词 校园环境 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14

Abstract The campus is the main venue for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and development space.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society,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he campus environment is the main carrier.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campus environment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put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problems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Keywords campus environment; college student;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culture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教育部强调的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各高校也开展了各种活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校园是大学生发展的主要空间,校园环境包括学习、生活、卫生方面,给学生提供了便利。学校方面给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作用。校园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实验工具,学习的氛围,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校园为自己发展所带来的便利,积极发展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20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提出总体目标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学校也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普及创业知识也鼓励学生创业。学校也应更加完善校园环境,让大学生更好的发展自己,为社会输送创新人才。

1 实验课程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的实验课存在许多问题。理论课没有掌握好,没有及时去复习。实验课很迷茫,课前也不懂预习,造成许多知识不懂,被动地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很差,学生也得不到锻炼的效果。笔者认为学生要端正态度,摆脱那种“高中毕业后就可以好好享受大学的自由生活”的想法,大学生要为自己将来的事业做打算,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就业压力紧张,社会需要创新创业人才。所以大学生要利用好实验课在老师的指导下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理论课是实验课的基础。充分的掌握好实验课,就要学好理论课的知识。有些课程的理论课和实验课是不同步的,实验课前要注重预复习,上课前可以大概的知道所要学的知识,知道要接触的器材。在课堂上注重操作,在操作中锻炼动手能力动脑能力。

理论课是实验课的基础,重视学生实验课的同时也要强调理论课的学习。针对笔者的经历,发现理论课堂存在一些问题。如今许多大学生不重视理论课的学习,课堂纪律散乱,学风差。课堂玩手机,趴台睡觉现象严重。教师授课速度过快,课堂内容多,PPT播放速度快,学生跟不上老师的速度。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老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严重。

学校应整顿课堂纪律,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让手机远离课堂。加大管理力度,制定一系列课堂规章制度,约束课堂手机现象。①如加大课堂巡逻,经过多次发现课堂玩手机给予学生一定的处罚。授课老师也应提醒学生远离手机回归课堂。设置“手机收纳袋”,要求学生上课前上交手机,课后再归还手机,这种做法也被许多高校采取。②老师转变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以问题或者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言权,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PPT点明重点,重点内容放慢速度。学校应该加大课程的课时,减少每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更好的吸收。

虽然实验课也采用了分组,但是每一个小组的人数还是很多。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上系解实验课时,一个小组的人数比较多,围了一圈又一圈,老师讲解标本时,小细节部位是看不到的。采取小班教学有力于学生充分的利用好实验课,如每个老师带10~20个学生。

2 多层次开放实验室

虽然学校也开放了实验室,但是实验室开放不全面。开放的实验室只是为搞研究课题的同学。目前搞研究课题的同学是很少的,大部分的同学也是需要开放的实验室。搞科研是很辛苦的活,并不是很多同学愿意参加,开放普通的实验室也可以给大学生带来锻炼的机会。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从高中到大学,从一个校园到了另一个校园,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的校园有许多先进的实验器材,许多高中的教学设施比较落后,高中注重理论忽视实验,实验室的许多器材也是大学生第一次接触,他们使用起来比较陌生。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可以更好的去接触各种实验器材,激发实验兴趣。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做实验,有时会失败,如果实验失败了又重新做的话就会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实验课的时间是有限制的。一个不成功的实验,学生收获不到成果,积极性会下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锻炼。由于实验时间的不够,有些学生会直接抄袭别人的实验成果。如《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测定》,老师要求同学把观察到的微核细胞拍照发给老师,有些同学实验失败,直接用其他同学的标本,导致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会有所偏差。所以学校应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学生不仅可以收获成功,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做一些实验,从中可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开放实验室的同时也要保护实验设施。学校成立实验室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学生组成。学生要做实验时可以向管理小组申请,管理小组审核同意后为学生开放实验室提供器材。学生实验结束后清点器材,如有损坏或者丢失,学生要承担一定的赔偿。为了避免实验者滥用实验材料,学生可以自行购买。市场上买不到的材料,学生向学校申请购买,学生也要付一定的费用。

经调查,开放实验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也得到了提高。③

3 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是另一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学有余力的在校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撰写实验报告、成果交流等工作,④大学生从中可以提前接触科研。近年来我校也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让大学生去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有科研精神和考研志向的同学可以加入导师班学习。大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也很多,他们把业余时间花在科研上,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做实验。不仅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也可以锻炼自己,激发创新思维。搞科研是一个辛苦的活,大学生从中也可以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学习,实验的效率得到了提高,实验结果也比较真实,也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几个同学做一个实验研究有一个或者两个老师指导,老师可以帮助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可以很好的完成实验。科研成果是要以论文的方式展示出来,在导师班中写论文就可以锻炼自己的文采。本科生的知识面还是比较窄的,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懂的知识,他们可以请教老师,也可以到图书馆找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到大学生处理事情的能力。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全面发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力,也可以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对于立项通过的课题,学校也会给予一定的经费,这对激励同学和老师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学校也应鼓励更多的同学老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加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科研的作用意义,让大学生拥有更多的平台去展示自己。本科生导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引导作用,⑤所以学校要高度重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培养科研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4 创新创业组织

增加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分层次管理。学校社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让大学生可以一起探讨创业。社团成员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很多的学生知道创新创业协会的宗旨,壮大协会团队,壮大校园创新团队。协会定期举行创新创业比赛,让大学生加入到创新的潮流中来。在参加各种活动中,学生也可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对创业的向往。

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许多协会的指导老师很有压力。一个老师指导几个协会,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应由专门的老师指导,指导老师才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协会中。老师多关注协会的日常情况,为协会的发展献言献策。指导老师可以多参加协会学生管理者的例会,听听协会发展的情况。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工作更积极,学生体会到学校的重视,老师的重视,更多学生会相信这个团体的实力,更多的学生愿意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

学校应经常组织成员与其他学校的创新团队交流学习。深入了解其他团队的发展优势,取长补短,相互学习。邀请创业成功者给学生授课,为学生讲述创业的经历,如何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创业的榜样,才会有创业的动力。

5 结语

大学是学生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校园里,充满年轻活力的群体,在这个特殊的场所全面发展自己,可以为自己的将来打下基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社会更加需要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校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

注释

① 董振华.浅议手机对高职院校课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1):58-61.

② 詹志华,董皓.高校思政课堂手机媒体管理策略审思[J].教育评论,2015(11):90-94.

③ 刘景艳,张伟,李玉东.基于开放实验室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6):166-168.

④ 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21-24.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4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媒体;高校文化建设;传统与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关于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时展的新要求。文化是大学之魂,特色校园文化是大学竞争力核心所在,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根本。高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培育和发展高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优质的高校校园文化则依赖于高校校园媒体文化的建设。在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塑造青年学生意识形态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骨干人才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典型的知识青年群体文化,高校媒体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新媒体,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具体来说,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或移动电视、网络等,甚至sns社区、博客也都可以算作新媒体表现的形式。随着信息科学和数字化技术在传播领域的高速发展,校园媒体正在逐步走上多重技术手段并举的新媒体时代,由第四媒体――网络和第五媒体――手机引领新媒介为校园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它们在为高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原有的意识习惯,塑造和培养着新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到了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学生媒介素养、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加强校园媒体之间的协作互动已然成为校园媒体进一步取得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的高校文化建设中,整合化、系统性、高效有序的高校校园媒体运作模式将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标志。研究新兴网络媒体,发挥其作用,努力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高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应该勇于履行和承担起新的功能和使命,积极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校园媒体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园媒体是大学校园管理者、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所共同认可的新闻舆论工具,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纽带和桥梁,这一特殊地位表明,校园媒体在大学校园区域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基础之上,综合时代特点和现代管理思想,由领导者所倡导、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员共同实践形成的高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一定时期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校园媒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系统的重要元素之一,负担着传播校园文化、推进高校先进文化建设的重大使命,为真正实现高等院校作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1、校园媒体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舆论引导和实时监督功能

马克思曾将媒体誉为人民的文化和精神教育的强大杠杆,可见媒体对于人们思维的影响力之大。校园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在现今良莠不齐的社会大思潮中,一部分有悖于先进文化的社会观念会反映到大学校园里来,影响到部分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大学生,为此,校园媒体应发挥其强大的思想政治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提高对复杂事物的识别、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同时,针对高校内部师生共同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校园媒体能够适时适当进行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以正确的舆论导向规范师生的价值观和思维体系,净化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推进大学校园的和谐发展。

2、校园媒体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宣传教育和价值引导功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通过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引导,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投身素质教育。”高等学校处于高速变动的社会大环境中,成长期的青年学生思想较为活跃,大市场环境下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负面思想无可避免地冲击着校园文化人,在这种情况下,校园媒体应正确把握校园文化的发展主线和核心理念,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为大学生在校园里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良的校园氛围,营造一个洁净、积极的舆论环境,促进高校文化建设事业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3、校园媒体对高校文化建设具有骨干培育和人才储备功能

校园文化作为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的地方,各种思想观念、科技新潮、文化热点、生活信念、行为方式等融合互渗到校园,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校园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着力点则在于价值观的塑造,高校青年学生正是校园文化价值体系的载体,通过校园媒体对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塑造,可以使青年学生在更加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汲取优秀文化成果,同时,校园媒体以其固有的思想政治宣传功能和传播编辑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育储备人才,使参与校媒编辑的学生能够经常在正确的思想舆论中受到熏陶,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加以升华印证,最终实现个人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新一批校园文化建设的接棒者。

二、新媒体时代的校媒发展现状――传统与新型并存

高校校园媒体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组成,传统校园媒体时代由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形成三足鼎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后,校园媒体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学生自主创办的一些平面刊物或者宣传广播、校园电视这些形式上,新媒体时代的校媒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得多,以国际互联网为标志的第四媒体――网络以其信息快捷、使用方便等特点被广大师生接受和认可。同时,随着校园手机用户的大量增加,手机网络以新兴校园媒体的姿态悄然形成,并迅速发展壮大,继网络之后引发了又一场校园媒体的革命,校园媒体“五足鼎立”的局面正在形成。

1、校园学生报刊。这种传统的校园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给高校文化建设烙下了时代的印记。它作为学校党政机关报,是学校党政部门的喉舌、重要的宣传阵地和学校教育的发声工具。但是,由于校报信息量与关注视角较传统报纸狭窄,且出版周期较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园新闻的时效性和广泛性,使校报在信息爆炸的新媒体时代出现了疲软的迹象。

2、校园广播。是受众群体最为庞大的一种媒体,也是校园媒体中最早出现的一种形式,传播速度快,新闻周期短的优势使其成为传统校媒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高校的校园广播适应时代的要求,逐渐普及了无线调频数字信号广播系统,但由于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责任与义务模糊、缺少专业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原因,校园广播多处于离散状态。而随着第四代和第五代新兴媒体的广泛普及,校园广播面临着改革的巨大压力

3、校园电视。随着校园电视事业在校园媒体中出现,校媒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强,成为广受欢迎的校园媒体形式。但由于电视节目制作的复杂性,校园电视的自办节目往往周期不能确定,节目的形式也乏善可陈,多以谈话类和教育片为主,节目制作经费短缺又致使高校校园电视的节目质量普遍偏低,电视媒体无法在在校媒文化中充分展现其魅力。

4、校园网络。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建立和运行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校园媒体形式。校园网络改变了原有的校园媒体模式,具备随时更新、流动播出、信息丰富、图文并茂、迅速快捷等特点,在广大师生中深受欢迎。但建立完善的网络站点需要专业的人才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校园网络的实用性、娱乐性与传播范围与传统网络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各校在网络媒体的发展上有参差不齐,校园网络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范的体系架构。

5、校园手机。网络是第五代新兴媒体,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阅览自己关注的消息与资讯,在新型校媒中显得最为快捷便利,因其出现较晚,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运营体系,信息内容不能受到高校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核,因此无法保证信息的健康与安全,倘若不能合理利用则潜藏着较大的危险。

笔者所在学校(江南大学)对“高校校园媒体使用比例和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如下:在该校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56份,回收率95.1%,其中有效问卷797份。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覆盖面涵盖各个学院年级。以下为数据处理结果:

图一 高校校园媒体使用比例图

图二 大学生对校园媒体质量满意度调查

从图一可以看出,高校校园媒体中,校园报刊所占比例最大,是学校师生了解校园新闻的首要途径。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络其次,师生对校园手机网络和校园电视的使用范围相对较低。从图二可以看出,在对现有校园媒体质量满意度调查中,只有9%的大学生对现有校园媒体的质量表示比较不满意,而很满意的人数占到38%,这充分说明现有高校校园媒体的发展模式极具借鉴意义。

高校校园媒体在全社会层面辐射面虽然不大,但足以影响一所高校师生的思想意识,因此我们应当对高校传媒的改革与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传统的校园媒体在新时期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急需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新型的校园媒体尚且稚嫩,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进一步给以技术指导和完善组织管理。校园媒体目前属于非专业性质的媒体类别,在设备、技术方面均落后于正规媒体,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将会是校园媒体超越自我、追求进步的不竭动力。

三、发挥新兴媒体优势,建设高校校园文化

1、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引导校园媒体,坚持新型校园传媒观念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的观念更加开放,高校校园媒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社会大众媒体的强烈冲击,这就要求高校校园媒体必须团结一致,精确把握时代脉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接受信息化时代新型校园传媒观念的灌溉,共同践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放在首位,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牢牢把握这一点,并且矢志不渝朝这以目标前行,才能使各校园媒体凝聚到一起,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中发挥特有的作用。

2、以高度的思想重视打造校园媒体,推进校媒领导方式革新

传媒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其运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要在高校中引起对校园媒体的高度聚焦,首先高校领导充分认识到校园媒体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以及在学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只有领导重视,在人、财、物上给予支持,适时加以指导,通过政策推动,才能真正实现校园媒体的价值。其次高校宣传部门要善于运用校园媒体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善于运用校园媒体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校园媒体还应积极与社会接轨,在高校宣传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尝试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在保证校园文化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吸引商业元素进入校园。市场化能够拓宽校园媒体的资金来源,更好地提高校园媒体的硬件建设,促进校园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其顺利实现高校文化建设价值。

3、以科学的规章制度规范校园媒体,改革校园媒体运作方式

目前各高校校园媒体的规章制度不尽相同,但都不免在内部规章制度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一是宏观的、统领性的规章制度缺失。比如,统领全校校媒组织章程等。二是内容不够健全。现有的制度不能覆盖校园媒体运行中的各个方面,有些方面无章可循。三是制度不配套。对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或办法,使得这些规定无法真正落实。四是主体混乱,政出多门。校报、校园广播等校媒往往自行其是,就同一事项作出不同的规定,重复或交叉制定规章制度。因而由校方宣传部门的在宏观层面统筹全局,在统领性纲程的指导下制定个校媒组织规章制度,把握实用性、可行性原则,从制度层面改进校园媒体运作的散乱状态。

4、以新型的科技手段创新校园媒体,提升校媒队伍战斗能力

新媒体时代是人掌控科技的时代,掌握现代科技的娴熟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校园媒体的发展前景,此时精心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精良的采编人员队伍,成为了当前校园媒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校园媒体应该把加强校媒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核心,加大对校园编辑、撰稿人员、摄影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以社会正规媒体人才培养模式为借鉴,提升专业素养。

在保证人才储备的同时,校园媒体的管理人员应该努力引进先进的设备仪器,提高校刊、校园网络等作品的质量。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校园媒体的发展对设备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各个媒体的融合加大了信息量,原先的模式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其发展要求,所以,及时更新设备也是校媒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5、以宏观视野整合校园媒体,实现校园媒体的资源融合

每一个媒体都有对自己的定位,即对自身传播的性质、任务、传播对象的规定,校园媒体也不例外。我们通过高校媒体资源联动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彼此互动,发挥协同效应,使媒体资源用途多样化,采集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形式转换成适合不同媒体的需要,资源共享,相得益彰,以达到多个媒体之间相互支援、相互造势从而增值的目的。整合后各个媒体既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又交叉互补,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和局限性,从而扩大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形成立体报道的舆论合力。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校园媒体发展壮大的趋势愈发明显,在寻求自身最佳发展道路之后,必定会对校园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有着强烈时代特征的校园媒体的运作和管理不仅为高校自身的建设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参与校园媒体运作的学生、以及接受媒体作品的大学生受众提供着丰富的综合素质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实践锻炼空间,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了主要阵地。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它包含一所学校师生认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道德要求、办学理念等。在新媒体视阈下,我们要与时俱进,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使之更具现实性和时代感。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文化创造活力。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校园媒体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高校文化事业提供广阔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高校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青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最终到达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下转第86页)

(上接第96页)

参考文献

[1]参见薛波:《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载《人民论坛》2012年第9期。

[2]参见李银:《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素质》,载《江苏高校》2004年第6期,第109页。

[3]参见周先进,邬丽 :《新媒体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文化建设问题研究》,载湖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2012-12-5。

[4]参见娄雷:《高校校园媒体的资源融合与发展》,载《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第3期,第50页。

[5]见前引,第50页。

[6]参见贾小桂:《高校校园媒体整合及其影响》,载《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35页。

[7]见前引,第51页。

[8]江南大学:隶属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多次举办大型校园传媒论坛,其主办的江南大学校刊在社会上已经打造成了知名刊物,无论是校园传媒的规模还是发展的速度,该学院在同类院校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选取该校作为个案研究对象。

[9]参见王爱萍:《论校园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载《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62页。

作者简介

董书齐(1992-)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江南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10级本科在读。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5

[关键词]异地办学 教育环境 环境构建

大学的教育环境是指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和风貌,是一所大学的内在品位。教育环境体现在学校的历史与传统,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学术环境等方面。作为异地新建校区,如何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与沙洲工学院共享一个大学生城)这一个案,就异地新建校区的教育环境作一些研究分析。

一、新建校区教育环境存在的问题

新建校区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已经或多或少地考虑到教育环境的建设,努力使学校历史的积淀、文化的发展得到体现,但新建校区的教育环境仍然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

1.新校区没有校本部深厚的文化积淀,缺乏大学的氛围

一次性建设而成的新校区,是在没有任何地理上的人文背景和文化遗产的“荒漠地带”上建立起来的,硬件很好,但缺乏历史感。新建校区的建设,突出地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匮乏且与校本部的校园文化的不对称性。传统的、独具气质的、且富有魅力的校园文化能否在新校区重现?学校若缺少或失去自己固有的特色,自然也就不具备吸引社会的巨大魅力和竞争能力。而新建校区建成时间短,缺少包含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校园物质文化,无法寻找和捕捉到具有陈年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文化积淀,我们所能见到的是新教学楼、新图书馆、新学生宿舍……新建校区办学时间短、没有历史积累和沉淀、缺乏校园文化底蕴等等一系列问题,让人一时难以感受到大学的氛围。

2.新老校区之间的距离,造成文化传承上的困难

首先,缺少教师的身影。由于是异地新建校区,距离校本部较远,少有教师常住,再加上交通不便,到新校区上课的教师一下课就忙着赶校车,与学生交流机会少。其结果是,一到晚上或双休日,新校区缺少教师身影,更难感受教师搞科研的氛围。

其次,没有高年级学生的传帮带。通常新校区一开始都是只有一年级的,而高年级和研究生都处在校本部,造成低年级学生与他们联系的隔离、交流的不便。低年级学生难以得到师兄师姐的言传身教。

总之,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新老校区之间文化传承上的困难。

3.学生对新建校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差,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落感

新建校区各项建设有待完善,其拥有的教学资源与校园文化资源明显比校本部少。由此,新校区学生满意度与凝聚力弱,认同感与归属感较差,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失落感。

4.师资队伍、学科专业建设滞后

对于合并高校来说,由于拥有原来的办学基础,师资问题不大,然而对于新建校区来说,师资队伍是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另一个短期内难完成的问题是新建校区的学科专业和发展往往相对滞后,新校区更多体现教学功能,从长远来看,对于校区的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是

十分不利的。

二、新建校区教育环境的特征分析

1.“两个学校一个校园”的特殊的教育环境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是政府投资、高校办学的新尝试,它是江苏省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新建的校园规划、征地、建设全部由张家港市政府出资负责,其特殊之处在于是“两个学校一个校园”,即江苏科技大学与沙洲工学院共享一个校园,其中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公共实施属共有资源。两所学校分属公办本科和专科两种层次。所以,这样一个新建的校区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即本科和专科两种培养教育环境。

2.高起点建设的优美的校园环境

经济实力雄厚的张家港市政府负责投资建设新校区(总投资达10亿元人民币),其中校园的规划、单体建筑、景观绿化等都按一流的标准设计。政府舍得投入、肯花力气,高起点、高要求的校园规划,保证了一个见物有感、见物生性、见物明理的优美的校园环境。

3.良好的创业环境

新建校区位于张家港市,张家港地处“长三角”,邻近苏、锡、常,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三,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在这样一个氛围中,新建校区容易形成一个人人想干事、人人想出成绩的良好的创业环境。

4.和谐的外部环境

随着经济文化实力的逐步提升,张家港这样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对人才需求越来越高。它强烈需要高校的人才支撑,也迫切需要建设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本科高校,而高校培养的人才可以直接为当地地方经济服务。所以,新建一所高校对双方来讲,都是一种“双赢”。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外部环境下,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建校区和谐教育环境的构建

1.认真研究,提炼符合时展的办学理念,并积极融入新校区教育环境建设

经过认真研究,张家港校区确立了“立足张家港 服务长三角”的办学理念,规划适合本土化特色的专业,并积极融入新校区教育环境建设。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重点高校,专业设置符合“长三角”产业特征,特别是船舶制造和港口管理是优势专业,在张家港设立校区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当地提供人才培养、继续教育和科技服务,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也可直接辐射苏中、苏北,服务于沿江经济的发展。

2.铸造校魂,加强校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软环境

与校园硬环境不同的是,作为校园软环境的校风,其建设成效很难在短期见效,因此也常常容易被忽视,但是优良的校风一旦形成,其作用却是十分巨大的。良好的校风是学校重要的环境资源,它具有强大内聚力、约束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校风包括学风和教风,它是铸造校魂的关键环节。新建校区必须重视校风建设,首先要通过校训、校风、大学精神大讨论等形式,让大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校风的建设中来,全面、自觉地理解和贯彻校风精神。二是从新生刚进校抓起,强化基础文明教育和管理。利用新生入学时的新奇心理和对学校情况了解的“真空期”,及时进行理想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和校史教育等。使他们走进新校区校园之后就有一种自豪感、紧迫感、危机感和强烈的上进心。这种“先入为主”的做法,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个别高年级学生不良习气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新建校区优良学风的形成。三是依靠广大教职工的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大德育框架,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园软环境。

3.注重移植,继承和创新老校区的文化传统

张家港校区办学的指导方针是:要使张家港校区与校本部镇江校区融为一体。张家港校区不是江苏科技大学的一个分校,而是一个校区,要把江苏科技大学70多年的历史所形成的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精神移植到张家港校区,并在新的起点上有新的创新、新的发展。但校本部传统的、引人自豪的、体现学校精神的文化是否能在新校区得以充分地传递呢?我们认为文化移植是解决校园文化传递的一种较好的方式。这里所谓的“文化移植”指的是将良好的文化直接传递到特定的区域中的特定人群。这样,被移植的文化的风格特征及其精神内涵没有改变,并且在新的校区里健康地发展。文化移植的目的是使被移植的人群拥有与文化源地人群(校本部)相同本质的文化,从而使两个人群产生文化上的认同感,不至于产生“文化沟”。校园文化之所以能够移植,在于校园文化的传递可以由学校成员在校区之间主动地有意识地加以实施。另外,“文化总是在一定传统基础上发展,但又不断打破旧的传统、建立新的传统”。新校区文化建设的时代与背景与老校区不同,因此,新校区的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复制老校区的文化,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在继承老校区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的具有新校区本土化特色的新文化。

4.协调融合,塑造统一的新的校园文化精神

张家港校区和沙洲工学院是带着各自的历史传统和不同学科和管理背景文化走到一起的,在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的融合上应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概,对于每一所学校的优良传统都应当继承下去并在新的实践中发展,而不论其学校历史之长短,对于每一种学术文化都应当给予尊重并使其纳入新的校园文化中。由于新建校区是两所学校共处一个校园,这需要双方整合教育资源,立足于新的形势,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在继承、协调、融合和更迭中创新,尽快塑造统一的新的校园文化精神。

5.精心雕琢,努力营造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多盖几栋实验楼、宿舍楼,有一个漂亮的校园等,更重要的是营造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空气养人,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品德情操和人文精神”。新校区要通过营造高品位校园文化格调、开设高水平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抓主题活动、举办多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营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

6.突破隔阂,健全新老校区统一的快捷方便的信息环境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新建校区办学基本是靠网络来连接和管理。2000年北京大学的万新恒等出版了《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一书,全书贯穿的一个主题就是“信息化”,认为“信息化”是当今高校面临的时代主题,首次提出了“信息化校园(I-Campus)”的概念。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新老校区地域的隔阂,通过构建新老校区统一的快捷方便的信息环境,可以将不同校区之间的教学、科研、行政、财务、组织人事、后勤管理集中在一个系统内,树立“一个大学”观念。

四、结束语

总之,通过教育环境建设,新建校区充溢着一种探究知识、追求真理、奋发向上的浓郁氛围。作为新建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努力创建一个让新建校区的学生达到生活和谐、学与心理和谐的良好教育环境,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层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英杰,王尔新,蔡辉.校园文化移植问题的理论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2003,3(43).

[2]楼仁功,陈庆.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5,(1).

[3]金中,陈晓强.转型期校园环境特征与高校德育创新[J].江苏高教,2005,(04).

[4]郁芬.以学生为本推进大学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EB/OL].光明日报.

[5]林英杰,王尔新,蔡辉.高校新校区建制与校园文化移植[J].中国大学教育,2003,(2).

[6]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

[7]朱立新.论合并院校校园精神的塑造[J].江苏高教,2004,(1):99-101.

[8]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

[9]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6

关键词:新校区;景观环境;高校

一、新校区景观建筑尺度分析

新校区的占地面积普遍较大,而新校区景观建设中为追求震撼力的视觉效果,设计者往往追求大空间、大轴线、大广场,但这样的景观环境设计建立后却使得身在其中的人群感觉并不舒服,空旷的尺度感与校园人群的心理需求、交通的便捷需求相违背,这就失去了原本校园环境中所特有的安宁、宜人的氛围。如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的中心入口轴线,由于尺度过大,没有更多考虑到校园人群的步行感受,使人从大门走到主体图书馆建筑需要消耗很大体力,并且无树木遮挡的硬质广场在夏天令人倍感炎热。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大尺度中轴线学江安校区的700米的水池轴线也造成了极度空旷的感受与水池生态维护问题。

二、新校区景观场所文化性与地域性

场所是由特定环境、特定的人与特定的建筑物通过相互间的积极作用产生的整体,而大学校园是一个有别于其他环境的特定场所,是提供包括学生、教师、来访者偶然相遇、交流、休憩、学习的场所,同时也是继承发展学校历史和文化的场所。它具有一定的领域性,这里指的是个体或群体对某一环境的排外性控制。它一方而要实现对于校园环境空间的占据,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向心性和凝聚力。在这一空间环境中生活的人们靠着教育的维系,分享着学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承袭着教学相长的学习风尚。

通过对场所的朔造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形成特定的可识别的区域环境,最终通过领域感与场所精神形成具有归属性和凝聚力的文化氛围。校园的文化性在现代高校新校区的规划中具有突出意义,它的营造既包括物质环境的内容,又包括精神环境的内容,如果说建筑实体为人们提供了最基本的使用空间,侧重物质需求,那么景观环境则侧重精神需求,景观环境对于形成一个完善的,富有人文精神和场所精神的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处于一定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大学校园,其景观场所精神必然要表现出不同地域的自然、地域和文化的特征,关注空间与生活的契合,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所建成的景观环境满足广大师生真实而生动的生活需求,成为与他们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特征和特别意义的场所。

从大学校园的历史沿革中挖掘历史文脉中最富有特色的符号,作为环境设计元素,交融于设计之中,展示历史与活力,相关的环境要素包括建筑、古树、小品等;比如历史建筑主要是通过其立面、色彩和材质来传达历史,所以新建筑如果能够尊重这些要素,就可以保留这种历史氛围;再比如对古树的保护和利用,在环境中设置承载校园曾经的历史信息的小品等,都是营造场所文化性的重要手段。同时结合不同高校其它特质的差异,来体现新校区校园的个性。高校新校区校园的景观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应与其它类型区别开来,体现教育场所的文化特质,在设计理念和风格上,应注重体现科学丈化的理性、秩序、高雅、纯朴、自然的格调。

三、新校区景观建筑应与地域文脉相互结合

在长期生态力量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本土的、鲜明的特征,成为其视觉资源,形成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景观设计师的任务就是保留或发挥这种场所精神。而现今的设计很难保留原有时地形地貌,尤其是高校新区环境规划,由于从规划到建设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建设的强度和速度迅猛,同时在规划理念上受到功能主义思想的深刻影响,盲目追求校园形态的对称、宏伟、壮观,往往很难保留或发挥原有的地形地貌,充分发挥有限的资源优势,填埋基地中原有的池塘、挖掉山体是极为常见的现象。这是一种切断当地建筑、城市、自然文脉,忽视地域精神的设计手法。

忽视新老校区内在文化的延续性。很多高校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办学过程中,几代教师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老校区生生不息地传承文化、播撤文明、教书育人,形成了剪不断的各自独有的文化的根,这种自身传统和校园文化如果在新校区的建设中发生缺失和断裂将是巨大的遗憾。老校区多年历史积淀形成的浓厚校园文化,通过有形的建筑和以及景观营造或是无形的人文教化,逐步弥补新校区“阅历”太浅的缺憾。新校区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校园文化通过学者的治学经验、校园风格和学生积累的社会声誉一代代的传承过程。而我国许多高校新校区在环境建设当中为追求新颖,大胆的景观设计效果,往往忽略新老校区之间文脉的延续,文化的渗透,造成了环境设计中的人文精神缺失或脱节。

景点品位不足,主题性景点的内涵表达过于直自白。高校校园环境具有特殊的凝聚功能、朔造功能和教育功能,在新时代的大学生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文明的师生群体、共同构成了和谐高雅的大学文化景观,既营造了高层次、高格调的文化环境,又营造了和谐幽雅、富有生机的校园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者和学子的情操和素质。而现在的高校新区比较缺少这种氛围,校园中比较常见的塑像要么过于平俗、要么过于直露、要么过于夸张,缺少平等亲切、耐人寻味的气氛和艺术水平,在菜种程度上反而降低了高校新区的文化品位。

未能统筹考虑建筑、景观之间的整体协调性。一般从总体规划的角度来说,大致包括几个功能: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区、体育活动区、教工生活区、后勤基建区。校园户外环境可分为小范围的专用特定场所与大范围的公共活动空间,每个学生、教师和职员都可能有一个工作或学习的基地,他们的日常校园活动围绕基地空间展开。对于大多数校园使用者来说,校园景观对提高富于想象力的校园生话氛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校园景观空间却常被简单地视为校园建筑布局后的剩余部分,而导致后期的景观处理感受差。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7

关键词:二园合一;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校园

The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botanical garden campus

Dong sheng-zhong,Zhou man-xia*,Li ping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Linan, Zhejiang, 311300,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Linan, Zhejiang, 311300,Landscape Designing Institute, Linan, Zhejiang, 311300)

Abstract:With the theme of the syncretic about campus and botanical garden, so as to the cultural ecology and ecological as the core, and with the type of ecological botanical garde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it can optimize the ho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campus , to construct a rich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ampus.

Key words:The syncretic about campus and botanical garden;Ecological botanical garde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ampus

由于各院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各大学校园的绿化风格有很大差别,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规则式、自然式、综合式、花园式和园林式[1]。随着校园事业的发展,人们欣赏水平的逐步提高,不少园林专家及学校管理工作者提出了建设“花园式校园”和“园林式校园”的目标,这是对校园绿化更高层次的要求。花园式和园林式校园绿地是在规则式、自然式和综合式校园绿地的基础上,融人更多古今中外的造园思想及许多更符合师生员工生活习惯及审美情趣的造园风格,力求使校园在绿化,美化、净化、香化、彩化等方面更加完美无缺,使校园和花和花园融为一体。人们在校园中工作和学习,就象游览风景园林景区一样心旷神怡,它是校园绿化的最终目的。

浙江农林大学新校区不仅是本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大、中、小学生实习、参观、教育的生态文明基地,也是临安本地居民的重要观光场所,如何建设和定位一个以农林为特色,其它学科综合发展的大学新校区,浙江农林大学在认真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以三面环山为背景,以一湖两渠为水系,以现代化植物园建设为载体”的格局,及“两园合一(校园和植物园)、生态种植、示教结合、收特”的校园框架,又区别于“花园式校园”和“园林式校园”的校园框架,建设一个“植物园式校园”的特色校园。

1. 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和特点

1.1理念

从农林大学以农林学科为主,其它学科综合性发展的特点出发,以文化生态和学术生态为核心,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为辅,体现农林大学特色,根据学校育人理念、学科专业特色和新校区环境特点,提出了新校区植物园建设理念,发挥学校学科特色,营造独特育人环境,建设绿色科技基地,努力把新校区建成一个集教学、科研、旅游于一体的具有国内一流环境的植物园式生态化校园。规划时把握的两条原则:一是新校区的环境要建成全国高校一流水平;二是新校区的规划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可修改的败笔,保证校园规划的长期稳定,使校园规划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通过《浙江林学院植物园发展规划纲要(2003 -2020)》作为后人必须执行的纲要。即使原规划中有不尽完善之处,要按规划的总体思路去补充和完善[2]。纲要以24字的新校区建设总体规划与建设理念:“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为设计理念要求,进行校园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切忌为了近期的需要在校园内“见缝插针”,造成校园环境零落无序。

1.2特点

1.2.1“两园合一,学用并举”是我校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的最大特点

校园和植物园两者功能相互渗透,不仅是学生科学教研的基地,更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及科普教育基地。通过校园与植物园两者的相互渗透,使得植物园式校园建设不仅既有教学与科研的功能,更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营造不同文化生态、学术生态和环境建设生态相和谐统一发展。

根据学校校园面积较大,地形地貌变化较复杂,对校园内原有的山体、东湖水面、背景林等自然资源尽量维持原貌的生态原则将其组织到校园植物园式绿地系统中来,结合学校的人文资源及50多年的办学历史内涵,将其与校园内的自然资源相结合,使植物园式绿地产生深厚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植物园式绿地景观,成为学校校园的环境标志,如学校官塘结合原有湖泊,加以扩大,保留大部分原有树木,并清理淤泥,修整官塘边界,形成了一个原生态的湿地环境。独特的植物园式绿地景观,结合学校的文化和学术建设,从而优化高校整体生态环境,努力构建一个内涵丰富的生态校园。

1.2.2校园完全向当地居民和观光者开放

图书馆、田径场、校园绿地等公益性设施为“资源共享”是一大特色。我国的高等院校校园,一般都建在大中城市,我校建在小城市中,临安城市因缺少大型公共绿地,缺乏供人集中休闲的健身运动场所,所以我校植物园式的绿地成了临安本地居民平时休闲生活的最佳去处。校园中的诸如图书馆、体育馆、田径场等公益设施,众多的会议、运动会等会议经常在我校召开,这些公共设施既是校园不可缺少的单体建筑,也是临安城市建设中的必备项目,更是临安市民共享的园林绿地[3]。

园林设施小品、园林建筑和植物景观等资源都免费向当地居民和观光者开放,虽然当地居民和观光者的增多会增加维修和养护费用,但科学的养护管理和维修资金的及时到位,保证了校园绿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这正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精神对高校环境建设对外开放的要求之一[4]。

1.2.3校园生态建设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

浙江农林大学新校区位于有山有水、安静舒适的临安城郊,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得不少植物都能在其中生长、繁殖,而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又让其中的一花一木得到良好的管理和保护,使之成为不少植物的栖息地和避难所。其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有利的自然环境,使得她已成为临安的一方净土,形成了自己的小气候,这就使许多物种能够找到生存之地,甚至对一些外来物种在本地自然条件下难以正常生长者,在新校区中能够较好地生长,从而增加了校园内的物种,丰富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为不少植物提供了生长繁衍的场所。

在推进学校生态建设方面,学校设立了专门的植物园管理办公室,培养专业绿化技术人员及管理者,专门负责整个新校区的植物建设工作,选取适合当地的植物种类,开展引种驯化及培育新品种的工作,保证了树木、花草的正常发育,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植物园式校园的生物多样性,引种和培育新品种工作,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增加了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彰显了农林大学独有的绿化特色,其中丰富的园林植物是重要的绿化资源,形成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高品位的绿色自然资源,创造独特的高校绿色文化景观。

2. 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的功能分区及结构布局

2.1植物园式功能分区结构模式

浙江农林大学整个校园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植物园,且兼有园林美学特色的植物园,它集教学和旅游为一体,具有多项功能。

在植物园式功能分区上,根据新校区整体的自然环境特点,依据新校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特点,应用原有水脉,造湖整地,根据植物园的各功能进行各类园区布置校园。分为东西轴向和南北轴向,以两轴向的相交点图书馆和中心湖为主要自然和文化中心区,规划建成20个园区,分别为盆景园、木兰园、蔷薇园、桂花园、翠竹园、果木园、松柏园、杜鹃园、山茶园、金缕梅园、梅园、槭树园、中药植物园、珍稀植物园、水生植物园15个园区,另外5个园区待建。20个园区的建设即考虑植物种类,又考虑到校园整体环境的景观效果建设,努力使20个园区的建设与周边的地形、生态等自然环境协调一致,与临安城市景观融体体(图1)。

2.2校园功能分区结构模式

根据校园与植物园两园合并的指导思想,以园林中的水体、建筑、道路、植物、山石自然式结合的前提下,融合植物园植物的多样性,对新校区进行功能分区,分为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办公区,景观中心区,体育运动区,是新校区主要的结构模式,正与植物园式分区结构模式的分布上相呼应(图2)。

这两种校园布局和植物园布局可以使教工、学生以及科研人员能近距离接近绿化区,使人如在植物园式课堂中教学,别有情趣,使整个校园充满了园林气息。校园的教学、办公、活动三项活动往景观中心集中,并巧妙地运用环路形成中心景区,每区均可进行共享,植物多样性丰富,植物形成不同的景观穿透全校,功能合理,植物园式校园建设是独具匠心的佳作。

新校区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是农林大学独有的绿化特色,是集教学、科研、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等诸多功能的“两园”(校园与植物园)。在规划建设方面以文化生态和学术生态为核心,植物园式生态环境建设为辅,从而优化高校整体生态环境,努力构建一个内涵丰富的生态校园。

参考文献:

[1]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石柏林,钟泰林,季宗富. 浙江林学院植物园式校园环境探讨[J].企业家天地,2009:237-238.

[3] 陈敬佑.高等林业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4]赵映年.节约型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作者简介:

董升忠,浙江农林大学基建处,主管基建管理。

新的校园新的环境篇8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网络文化环境;挑战;对策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尤其在当代大学生和校园文化环境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也越来越成为影响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给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带来的影响、挑战和机遇,进一步理清思路、把握规律,有效推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成为当前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提升育人功能的重大r代命题。

一、新媒体时代、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概念

1、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这一概念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1967年提出的。既然是新媒体,就是相对于传统的旧媒体而言的,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已经从边缘走向主流。其中以微信、微博最为典型,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2.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从技术层面来讲,“网络环境是指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宽带、高速、综合、广域型数字式电信网络,这种网络通过网中设网、网际互联,可以覆盖一国、数国乃至全世界”。换句话来说,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就是一种由电子元件支撑的虚拟文化世界,虽说是虚拟的文化世界,但确是真实存在的,就如同我们周围生活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一样。笔者认为,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就是指在高校这个特定的空间内,以大学师生为主体,依据学校客观条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高校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网络技术等数字化平台,承载校内沟通交流或开展文化活动的行为方式及其道德规范,以及在这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承担以上所有内容所必需的制度保障的环境总合。

有学者将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归纳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即影响高校师生员工学习、生活、工作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是一种包括基地建设、建筑物辅助设施、自然文化环境等在内的高校显性文化环境的各“文化载体”的集合。而笔者认为,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则属于精神环境,也可以称其为软环境,它对师生员工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专业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着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形或无形地起着育人的作用,使青年大学生受到哲理的启迪、心灵的感悟、情操的熏陶,进而提高他们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

高校网络文化环境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承担部分,具有一般校园环境的共性,又和一般的环境相区别。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主体参与的虚拟性,网络环境是虚拟的,虚拟环境下,主体参与活动也就具有一定的虚拟性,教师与学生、上级与下级等等的边界变得模糊,很多时间甚至不知对方是男是女,这也有利于参与者打破现实中的界限,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平等性,由于高校网络文化环境的虚拟性,使得高校师生可以在网上自由的聊天、交友、获取资源等,更可以平等的获取资源和服务,这就营造出了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无差别对待氛围;三是信息传递的多样性和时效性,互联网开放的特性使得资源共享更加多样,不仅仅局限于校内资源,校外、省外、国外等都可以得到共享,且信息传递交流更加便捷,大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资讯,并进行自由选择;四是育人性,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是其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和成果享受者,如果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健康和谐,呈现的内容具有积极的引人向上的特征,那其育人特性也将十分明显。

二、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对高校育人活动的影响

马克思曾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他指出了环境对人的实践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可见,环境对人思想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校园网络环境也越来越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承担环节,搞好网络文化环境建设已经成为高校文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校园网络环境对高校的育人活动和功能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育人活动的场景

网络的出现颠覆了高校传统的育人场景。传统的育人活动场景具有真实性,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的身份都比较明朗,教学活动中双方可以及时交流问题、探讨问题,人与人之间具有可视性和可听性。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准确的定位,彼此交流的话语会受到角色的限定,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教师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虚拟的网络文化环境给育人活动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育人活动可以由线下转为线上,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室、课堂内,受教客体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点,在有网络教育资源的任何一个网站获取知识,除此之外,教育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重要的个人信息也都可以隐藏起来,双方都带有很强的虚拟性,这样就会造成主客体之间角色定位不准确,使得他们之间相互交流所表达的感受、看法也带有一定的虚拟性,但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好处,由于网络给教育的主体客体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使得他们之间可以更加自由的交流想法,创新意识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激发。

2、扩展了育人活动的新时空

互联网的发展变革了传统与人活动的时空。传统的育人环境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从时间上来讲,现如今我国高校的教育时间大致分为上午、下午、晚上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内都有固定的、明确的上课时间的安排,比如从几点到几点上什么课,从空间上来说,教育活动大多被局限于高校“围墙”内,教室和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传统的育人环境通常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学生有一定的束缚,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限制,学习激情也不利于激发。而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则打破了相对狭小的、封闭的时空限制,甚至打破了地区和国家的界限,使得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了一个整体。学生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高效且全面地获取最新最前沿的教育资源,足不出户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位有网络的“学咖”交流互动。网络文化环境的这种特质还消除了主客体之间、国家、民族、身份等界限,使得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得到共享,拉近了受教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距离。

3、营造了育人活动的特殊氛围

网络文化环境营造了育人活动的特殊氛围,使得育人环境更加和谐和丰富多彩。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教育的主客体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共同存在。网络作为交互的介质,既可以充当教育主体的角色,又可以充当教育客体的角色。高校网络文化环境中的主客体和谐交融,使得这两种角色可以相互转换,而且还能让这样两种角色在同一教育过程中发生交互关系。人们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甚至一对空的信息交流,具有极大的交互性。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建设面临的冲击和挑战

新媒体的普及,深刻变革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丰富和改变了大学生的求知渠道和途径,拓宽了大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了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全面认识世界的能力水平,使高校师生能够获得视、听、实践等多方位的体验。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师生不仅可以多形式多种类的信息,并快速有效传播,创造出更纷繁多样的网络文化。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势必对校园文化环境产生冲击与挑战。

1.媒介平台多样化,网络环境净化难度大

网络文化环境作为校园软环境,其健康与否事关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事关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随着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大学生群体之中,加之由于网络媒介的虚拟性、开放性特征,色情、社会负面信息和不和谐因素等信息也通过网络平台进入校园,更有不法分子甚至通过这些平台将犯罪渗透到校园之内,部分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心理压力的高校大学生,通过媒介平台宣泄负面情绪,缺乏理性分析的言行难免会有些放纵或偏激,这就在无形之中加大了网络文化环境管理和净化难度。

2.网络舆情复杂化,主流价值观受到挑战

网络舆情的复杂化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网络的出现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较为隐蔽与安全的自由言论场所,埋藏于人们内心偏颇的价值认知,由于缺乏必要的网络引导与监管很容易被激发出来。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的大学生容易受到从众心理影响,面对一些事件缺乏理性分析,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在网络舆论中盲目跟风,加速了不正确价值认知的传播速度,这些不正确的价值认知通过广泛的传播,使大学生陷入价值认知的泥潭,使其在价值目标选择上产生偏离,主流价值观遭受挑战。网络舆情的复杂化给校园文化环境带来了冲击与挑战,高校只有加强舆论引领,才能更好地构建健康、和谐、有序的网络文化环境。

3.表达渠道自由化,规章秩序受到挑战

如今,大学生通过新媒体表达自身观点的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自由,这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渠道和手段,更多的已经成为了一种影响其行为和道德规范的方式。从表面上看,新媒体时代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论自由权,但是实际上,网络文化环境下,多数人的一些利益诉求会得到满足,但是还有少部分人的利益诉求被搁置,这部分人可能会在网络上“慷慨陈词”,引导出不正确的舆论导向,部分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很可能会在诱导下做出非理性的事情,这样就增加了校园内的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扰乱了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秩序,加大了校园管理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学习风气和文化氛围。有些学生甚至在这些不良信息的诱导下,公然做出违反道德,更有甚者,做出一些触及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的事情,这些行为是扰乱了学校的管理秩序,更不利于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环境的有序构建。

四、提升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文化环境建设水平的新思路、新举措

新媒体时代下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是高校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载体,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作用,对学生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加快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支撑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正确对待大学生主体的需要,将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纳入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范畴,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打造平台:建立绿色优质网络互动平台

构建绿色更优质的网络环境,就要构建更高水平的校@网络互动平台,逐步建设符合时展潮流的全新的校园网络文化阵地。例如不断丰富和发展校园网络样式,进一步促进传统校园文化向现代转型,如报刊、杂志、各类教学资源、学术团体、学校社团等物质和精神文化由线下变成线上,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MOOC”浪潮发展在线课堂,通过网络传播新闻、文学、影视,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在网络平台真正发挥其高效共享的特性,进一步满足师生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保证高品质的绿色网络文化环境的有效推进。

2.舆论引导:对学生舆论进行修正与引导

上一篇:三下乡活动方案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