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部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08 18:53:39

工程部制度

工程部制度篇1

一、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审计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近年来由于国家一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工作量将越来越大,以目前的审计人员素质和力量,其承受能力与传统的审计方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搞好审计监督,必须要改变审计方法。以评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为基础的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克服详查或大量抽查浪费人力和时间的不足,它不仅提高审计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审计质量,达到深化审计监督的目的。

2、有助于明确审计重点、程序和方法。通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审计,审计人员可以发现建设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与可能发生疏漏之处,有效地迅速地明确审计的重点、程序和方法,既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又减少了审计工作量。

3、有助于完善内控制度。通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审计,审计人员可以发现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按照客观性原则,对内部控制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整改建议,使建设单位了解内部控制受到威胁的各种因素,从而对症下药,完善内控制度,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真正达到“审帮促”作用。

4、有助于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变。内部会计控制审计有别于传统的事后对经济活动及账目进行审查的方法,它将审计的重点放到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科学性、严密性、完整性及严格的执行程序上来,变事后审计为事前防范,有利于做到防患于未然,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可避免给国家、单位造成无谓的损失。

二、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审计的内容

1、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审查单位是否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配备合格的人员办理工程项目业务;是否建立工程项目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工程项目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是否对工程项目相关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及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是否制定工程项目业务流程,明确项目决策、概预算编制、价款支付、竣工决算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并设置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如实记载各环节业务的开展情况,确保工程项目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2、项目决策控制。重点审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与审批的程序是否合规,有无先报批后论证的现象;审批部门与编制部门的资质、级别是否符合项目建设规模的要求;有无人为的高估冒算或压低投资估算的现象;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分析与编制时所使用的基础数据、有关的参数指标标准以及技术分析方法是否科学、准确、合理。

3、概预算控制。审查项目建设是否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是否符合投资计划的要求;审查各单位工程建设是否严格按批准的概算内容执行;审查因原概算中存在不符合项目建设实际需要的部分进行修改、补充而编制的调整概算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准确性;审查项目建设是否存在超概算的问题,对超概算问题,是否从勘察设计、建设管理、施工组织、外部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超概算合规部分加强控制,对不合规的依法查处,以加强对投资规模的控制。

4、价款支付控制。审查是否建立工程进度价款支付环节的控制制度,对价款支付的条件、方式以及会计核算程序作出明确规定,确保价款支付及时、正确;审查财务人员有无应对工程合同约定的价款支付方式、有关部门提交的价款支付申请及凭证、审批人的批准意见等进行审查和复核;审计因工程变更等原因造成价款支付方式及金额发生变动的,是否提供完整的书面文件和其他相关资料,财务人员是否对工程变更价款支付业务进行审核。

5、竣工决算控制。审查是否建立竣工决算环节的控制制度,明确竣工清查的范围、内容和方法,如实填写并妥善保管竣工清查清单,确保竣工决算真实、完整、及时;交付使用财产是否真实、完整,是否符合交付条件,移交手续是否齐全、合规;成本核算是否正确,有无挤占成本,提高造价,转移投资的问题。

三、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1、了解建设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描述。这是内控制度审计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手段,了解被审计单位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的情况,并做出记录、描述。其方法步骤是:首先查阅收集资料,了解被审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性质、组织机构、经营范围、各种内控制度、业务处理程序和手续等;其次,将上面了解的情况,应用记述法、调查表法、流程图法,把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直接描述出来,了解其健全程度和完整程度;最后,综合汇总调查结果,确定符合性测试的人员分工,重点和方法等。

2、内部控制健全性的初步评价阶段,确认内部控制风险,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可依赖。在对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和会计系统进行调查了解,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应对内部控制风险和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做出初步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有两项:评价内部控制健全性,即确定项目建设是否建立了应该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设立了应该设立的各项控制点;评价内部控制合理性,即确定关键控制点设立得是否合理,有无不必要的控制措施和成本不合理的情况。

3、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证实有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效果。即进一步检查内控制度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是否得到贯彻执行,以及执行程度如何及其中的缺陷和薄弱环节,确定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可信赖程度,以确定下一阶段实质性测试的范围,重点和方法。测试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业务测试,即针对业务控制程序,选取若干笔业务,按所规定的处理程序,检查各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功能测试,即针对业务控制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选取若干笔业务,检查各项控制措施的运用效果。

工程部制度篇2

2、做好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经常深入基层,指导检查项目部质量、安全、技术人员的工作,掌握安全生产情况,调查研究生产中的不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实施。

3、组织、主持每月一次的安全、文明施工,质量、机械、电气综合大检查,并组织评比、考核、上报当月检查情况文件。

4、参与审核每个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并监督、检查实施、落实情况。

5、监督检查每个项目部生产环节,对建筑材料的检验和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度、工程变更的落实和现场认证等管理工作,发现隐患,协调、督促整改,并且按期限复验。

6、有权对项目部施工现场一切违章作业行为,一切不符合规范行为,勒令整改,情节严重者停工整改或直接对项目部进行罚款,数额视情节严重程度决定,无须当事人或项目部签字。

工程部制度篇3

【关键词】 工作流程; 准化; 内部控制

一、引言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配套指引》,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这套体系自2011年起分别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沪深两地主板上市公司以及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依次分步推进执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正成为保障各企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基础。

目前可供企业选择的内部控制模式有:制度控制系统模式、评价控制系统模式、预算控制系统模式和激励控制系统模式。这四种控制模式各具特色,在控制方式、目标、优势、障碍和环境方面有所不同,其区别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四种控制系统模式各有优缺点,其中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控制系统的选择,即控制方式的选择要与自身的环境相适应。基于我国企业的控制环境现状,大多数企业还是适合采用制度控制系统的模式。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在采用制度控制系统建设企业内部控制中呈现出以下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在发展中逐步建立起来,经常发现管理中出现了某种问题,于是相应地出台一个制度来规范。这种“救火式”制度的制定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企业未来风险的考虑不足而只能防范已发生过的风险。有的企业不同部门独立制定本部门需要的制度没有从企业全局统筹制定内控制度,从而容易出现制度本身互相打架现象。因此,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而言,如何考虑制度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企业有一套规范的制度制定程序和形式规范,具体包括制度的编号、格式、分类、内容、审批程序、执行及其他应注意事项进行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并以书面形式予以约束。

(二)内部控制制度文字描述性东西过多,而清晰的流程图和配套表单较少

由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文字性材料,较少使用工作流程图及配套表格进行清晰说明,因此,对于企业制度执行人员而言容易凭个人的经验和个人理解来做事。对于企业新员工而言则需要很长时间学习和熟悉岗位流程,在工作初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而一套完整的企业制度除了包括文字性材料来支撑还需要使用工作流程图及配套表单进行支撑。通过工作流程图的清晰绘制使企业每个员工能够清楚地知道企业办事程序、涉及到的部门、岗位、人员及具体制度,从而能将好的经验固化下来,也能从这些流程图中较容易地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不足之处和风险点,从而有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

(三)内控制度有章不循,执行流于形式

企业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大多停留在书面上,真正用在实践中的却非常少。内部控制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是企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出现的很多问题案例往往是企业制度有明文规定却未能遵照执行的,而不是因为制度缺乏规定。对于企业内控制度有章不循,执行流于形式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制度本身制定得不合理,没有很好地结合企业自身状况;二是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但企业制度本身没有及时修改,从而使得制度不被执行;三是缺乏制度执行的保障机制,企业内部没有很好的监督制定的制度是否被有效执行,也没有制定针对没有有效执行问题如何解决的方案。因此,企业一方面需要提高制度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执行力,不能为制度而制度。

三、从工作流程标准化入手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企业工作流程是指为实现一定业务目标和价值的活动或者过程。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工作分工越来越细、生产经营的产品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复杂,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流程显得尤为重要。在“标准”的定义方面,GB3935.1―1983标准化基础术语和GB/T20000.1―2002《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分别给出了定义。其中GB/T20000.1―2002的定义如下: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而对潜在问题和现实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条款的活动。

工程部制度篇4

关键词:民用建筑;节能;监理;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由中华人民建设部批准于2007年10月1号施行。规范第一次把节能工程明确规定为建筑工程的一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必须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即建筑节能验收是单位工程验收的先决条件,具有“一票否决权”。由此可见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单位工程的质量,下面从监理的角度谈一谈民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1.事前控制

(1)检查承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企业资质、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检验制度、技术标准。规范规定:承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具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

(2)审查建筑节能设计图纸是否经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审查合格,未经审查或审查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不得使用。《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按照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经审查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十九条规定施工图设计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在进行审查时,应审查节能设计的内容,在审查报告中单列节能审查章节,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定为不合格。

(3)熟悉施工图设计文件、民用建筑节能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及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等文件,参加施工图会审和设计交底会,并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经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

(4)审批单位工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建筑节能施工内容,另建筑节能施工前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并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专项方案经批准后,施工单位方可组织建筑节能工程施工。

(5)检查施工单位的节能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和培训记录。从事建筑节能施工作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对于节能效果影响较大,且许多节能材料和工艺对某些施工人员可能不熟悉,故施工单位应在节能工程施工前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6)当施工单位采用建筑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时应要求施工单位报送相应的施工工艺措施和相关证明材料,并组织专题论证,经审定后方可予以签认。

(7)编制建筑节能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做好建筑节能工程检验批划分计划,明确监理建筑节能工程控制要点。

2.事中控制

(1)核查建筑节能材料(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等)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入施工现场的节能材料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应有形式检验报告等,同时对照规范要求做好节能材料、设备的见证取样复试工作,复试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不得用于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中,如:①墙体、屋面、地面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材料,其导热等级、密度、抗压强度和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粘结材料粘结强度及增强网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②幕墙及门窗节能工程使用玻璃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特射 ,中空玻璃露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型材的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③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电缆、电线截面不得低于设计值,每芯导体电阻应符合规范规定等。另外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与淘汰的节能材料和设备严禁使用到工程中。对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的墙体材料、保温材料、门窗、采暖制冷和照明设备应拒绝签认,同时应及时制止,并以书面通知形式通知施工单位将不符合要求的节能材料清退现场。

(2)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审批后的节能专项施工方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审查通过的施工图节能设计文件等进行施工,采用旁站、巡视、平行检查等形式进行民用建筑节能施工质量检查,对不按节能专项施工方案、不按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或不按施工图节能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的应及时制止,并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整改。对未经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序,监理人员不得签认,施工单位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对拒绝整改的监理单位应根据?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第16条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并向有关报主管部门报告。

(3)施工过程中涉及节能工程设计变更时,设计变更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当设计变更涉及建筑节能效果时,应督促建设单位将涉及变更送原施工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审查认可后在施工前应办理设计变更手续,该变更手续应经监理确认。

(4)及时做好节能工程中间隐蔽验收工作,如墙体、屋面、地面节能工程的基层、保温板粘结或固定锚固件、热桥处理、保温材料厚度;幕墙、门窗节能工程的保温材料厚度和固定、幕墙及门窗框与周边与墙体接缝处保温材料填充、构造缝、结构缝、隔热层、热桥及断热节点、冷凝水收集和排放构造等。对墙体保温隔热材料采用粘结后置锚固件固定时监理应重点核查现场拉拔试验报告,另外对保温材料的厚度应采用钢针插入或剖开尺量检查,必须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隐蔽。

3.事后控制

(1)把好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关,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检验批、分项工程全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外墙节能构造实体检验。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外墙气密性现场检测,以及系统节能性能检测和系统联合试运转与调试,确认建筑节能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条件后方可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进行;对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民用建筑节能工程,总监理工程师不得进行签认。

(2)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必须应符合下列规定要求:所包含的分项工程应全部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善;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严寒、寒冷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结果应合格;建筑设备工程系统节能性能检测结果应合格。

综上,切实关系到建筑物的能耗,任何一个环节的监理工作不到位,都会造成很大资源的损耗。因此,监理单位在建筑节能各项工作中要切实落实建筑节能内容。在建设项目进行的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准则对节能进行研究,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必须加强协作、共同努力,为建筑科学的繁荣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龙惟定.国内建筑合理用能的现状及展望[J].能源工程,2001(2):1-6.

[2]魏国华,孙晋垣,韩春艳.建筑节能设计综述[J].山西建筑,2005,31(24):149-150.

[3]涂逢祥.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工程部制度篇5

1.工程项目财会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企业工程项目的财会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他们在工作是往往只局限于照抄照搬模式,对现代管理理念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在实施内部控制活动时缺乏能动性和主动性。同时,这些人员对于工程项目中的价款支付、竣工决算等知识不够了解,导致其无法正常参与日常的工程项目管理,使内部控制的系统理念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2.内部控制中薄弱的控制环境内部环境一般由治理结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构成,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由于工程项目具有投资时间长、资金投入量大等特点,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控制难度,如果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薄弱,就会在根本上降低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例如在企业文化中没有根深蒂固的内部控制理念,企业组织机构中权利和责任的不对等,施工过程中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没有得到强化实施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如同一个“空架子”,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工程项目管理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日,项目工程企业如雨后春笋纷纷涌出,同时也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以致部分企业在实施项目工程中没有一套完善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体系。与其他工作相比,工程项目属于非常态化的工作,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就很有可能在遇到问题时手足无措,以致施工项目无法顺利实施,影响工程的工程质量和正常进度。因此,企业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导致工程项目存在一系列问题的重点原因。

4.工程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工程项目全过程的控制,包含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部分,其中事中控制主要是由内部监督检查来保证控制的实施效果,以促使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实施。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的工程项目在运行中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以致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的有效性。部分企业中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审计部门徒有其名,缺乏权威性和独立性,得不到企业管理部门的重视,导致其监督力度不足或无法正常开展审计工作,最终致使内部控制运作中缺陷得不到及时发现与处理。

二、关于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

1.优化内部控制环境良好的控制环境是控制系统能够正常运作的基础,因此,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是完善工程项目控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优化工程内部项目内部控制环境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提高项目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在影响控制环境的多方面因素中,提高项目管理者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管理者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完成效率和最终效果。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不仅可以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还能够为企业节省大量开支,因此,要优化项目内部控制环境需要先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入手。第二,设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由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组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主要指那些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具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通过这一控制制度,可进一步提高现金交易在会计业务、会计记录、会计报表中的可靠性。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指的是内部控制中对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没有直接形影的控制。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企业若要进行正常的经营管理就需要设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2.加强工程项目的内部监督若要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切实执行并且效果良好,就离不开内部监督机制。在内部监督的实施过程中,内部审计是其主要环节。内部审计在监控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建设单位有效的实现预期目标,保证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康运行,还能促进控制环境的快速建立和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此外,控制自我评估也是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一种突破,它具有全员评价、全员控制的观念特点,能够令员工在日常评估中提高自我控制意识,并且可以及时发现控制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内部控制显得至关重要,但是要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项目工程内部控制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企业人员持之以恒的研究与探索,因此,企业应重视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达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工程部制度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企业 内部会计控制 问题 措施

在建筑工程企业中,内部会计控制处于关键的地位,它是建筑工程企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提高其整体竞争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建筑工程企业财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领导不重视,执行不力

由于我国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比较薄弱,一些企业领导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重视;还有一些企业领导认为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给自己制造麻烦,所以就算这些建筑企业制定有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只是形同虚设,对企业领导起不到一点约束作用,或者是遇到具体问题灵活掌握,有章不循,使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严重失控,执行不力。

(二)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

在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内部会计制度可以使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有章可循。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有所改善,但从整体来看,建筑工程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并不健全,缺乏一个完善的审核机制。相关的内部会计人员对工程项目的审核不够重视,导致工程项目款项的审批以及复核出现漏洞,出现虚报项目款项的造假现象,进而导致企业出现超额付款的现象,给企业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损失。

(三)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

会计人员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最直接的执行者,其在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财务状况。新会计准则背景下,建筑工程企业虽然加大了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力度,但从整体来看,我国建筑工程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比较低。一些会计人员掌握的内控方面的知识有限或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导致在内部会计控制的实践中无法灵活的应对各种财务状况,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整个财务状况。

(四)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工作

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顺利进展,离不开财务会计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但在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出现财务会计工作分散,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工作。工程的资产管理、工程造价核算以及财务等各个部门没有形成统一的协作群体,内部会计控制的职责分散在几个部门中,导致在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出现误解以及推诿指责等不良的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状况。

二、针对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营造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氛围

企业领导作为领头人,在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中起着表率作用,对内控的建立健全及运行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企业领导必须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企业领导不仅要监督制度的建立,更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制度的各项规定,加强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工作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力度,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氛围。

(二)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制度使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时有章有据,使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建筑工程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是严格的,而且是具体、清楚的。它包括明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与具体的核算过程,同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该包括相关的业绩考核制度,将业绩考核制度引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监督会计人员的工作,促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企业要落实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会计人员,因此很有必要提高建筑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此,企业可以通过相关的学习培训、经验交流等途径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

目前,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水平还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未能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整体情况,这给企业增添了一定的财务风险。新会计准则强化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建筑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时,应认真贯彻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加强内部会计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首先应拓展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仅仅是对资金的控制或者是一些相关财务的控制,更应该包括工程的税收控制、保险控制、金融风险控制以及企业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控制。其次,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企业在不同时期会遇到不同的财务状况,因此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时,不应局限于原有的财务会计控制方法,应根据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及时地调整财务会计控制的方法。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方法应尽可能的体现出量化方面的信息,再次,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时应加强信息的建设,将信息化引入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来,形成一个网络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三、结束语

新会计准则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建筑工程企业的当务之急,其解决问题的措施不仅仅有以上几点。希望通过不断地探寻与发现、思考和改进,我国的建筑工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能够一步步走向成熟,为企业的良好发展,为建筑市场的良性循环发挥出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兆平.对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若干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09

[2]骆东云.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

工程部制度篇7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思考

1引言

电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电能的生产和使用都需要一个稳定输电产业作为支撑。电力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化进程。实际上,我国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一直处于变化发展阶段,电力市场早已步入市场经济时代。

2电力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电力工程管理面临不利的市场和社会压力

当前电力工程市场环境较为复杂,电力工程市场走向衰退趋势,电力工程施工产品收益不佳。因此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需要进行改革,以保证电力工程施工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此外,电力工程投资巨大,耗时较长,电力工程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属于偏战略性的工程,对于国计民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电力工程的建设面临一定的社会压力,因此对于电力工程的管理需要有关各方加强协调,完善电力工程管理,保证电力工程能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2.2电力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电力能够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工程建设是保障电力企业供电能力的重要方式。电力工程建设是一项高风险的投入,需要对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如统筹工程建设方案,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成本等等。但目前我国很多电力企业缺乏对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视,造成内部控制工作方面有许多不良问题。除了认识上的不足,更为重要的是在内部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加上我国工程管理内部控制相关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较晚,在一般电力工程管理中,对风险的控制、内部控制的力度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会随着工程项目的进展而变得更加复杂。这也会进一步导致电力工程所承担的风险压力增大。

2.3缺乏工程风险理论认识内部控制力度不足

就会导致工程风险度提高,加上我国相关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很多企业管理理念属于“照搬”“借鉴”而来的,缺乏适合自身企业的管理理论认识。电力企业投资项目往往金额巨大,属于高风险投资,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收益见效慢等特点。电力工程管理业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模式。而且电力生产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深化,如果工程内部控制出现问题,很容易使电力工程项目失败,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此外,电力企业内部对于资金使用缺乏风险控制,加上监管上的缺失,不仅会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还会使电力工程出现高几率的投资风险。

2.4工程管理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低下

当前电力工程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一些对项目工程的方案管理采取一些老办法、老形式,致使会出现一些诸如工程造价信息不对称,预算评估失误、采购成本倒挂、决算和收款不及时等情况。而且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对于信息管理方面又缺乏重视。容易造成管理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电力工程项目难以达到既定的收益,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3如何强化电力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工作

强化电力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十分重要且必要,而且面对于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电力市场环境,强化电力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又是十分紧要,必须立即做出相关部署,强化内部控制工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1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

电力工程项目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工程,与一般高风险投资不同,电力工程的投资虽然面临高风险,却不一定会得到高利润,由于电能是一种特殊商品,而且电力市场正处于衰退阶段,因此在电力工程投资建设时效性强,有关部门应该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市场分析,加强对市场形式的把握,通过有力度的内部控制,是电力工程项目能在一个健康地市场环境下运转,不仅是为了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也是为了更好提供电能服务,造福社会。因此在工程管理中,对成本投入多少直接营销企业的最终收益。可利用内部控制工作来减少投资成本,如进行费用绩效指数和进度绩效指数的计算,公式为费用绩效指数(CPI)=已经施工完成的预算费用/已完成工程量的实际费用。进度绩效指数(SPI)=已完成的工作预算所需费用/原计划工作的预算费用。

3.2健全工程管理内部控制机制

任何大小的电力工程项目,必须要在一个健全的工程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下开展,通过展开项目投标制度,建设单位的招标应该进行严格审核。且招标的过程要想社会公开。健全工程管理内部控制机制,为相关内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上的有力保障。提高相关工作的工作效率,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内部控制协调能力。该机制的制定必须要建立在项目基本情况之上,综合考虑项目特点,进行责任管理落实,进一步保障电力工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此外,电力工程管理内部控制要囊括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还包括对项目工程的预、结算编制审核、财务结算、收付款等。

3.3提出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前文提到过,电力工程是风险投资项目。风险对于电力工程会造成严重损害,而电力施工企业往往缺乏对风险的正确认知,需要强化内部控制风险能力,保持电力工程的良性状态。应在大型电力工程施工之前,进行内部控制工作,将风险情况进行总结,形成风险管理方案,并成立风险事故预案备份等。加强对工程的风险评估工作。对施工方案,施工企业等进行严格审核,重点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视,狠抓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重视工程的验收的工作,严格按照设计标准核查。此外还应该加强财务管理,对预算编制进行审核,保证资金流动的安全。降低资金风险隐患。[2]

3.4广泛利用信息化技术

在信息时代,电力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也应该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工作的效率,电力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创新管理模式,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管理精度和竞争力。比如可以通过财务精准对流,使财务信息得到规整和计算。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对工程项目做风险评估、财务收付款、预结算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物料管理、安全质量进度生产管理、供应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办公后勤管理、员工绩效管理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提高管理的信息传播速率,提高相关内部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

4结语

总之,加强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对于提升电力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电力工程安全施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电力工程施工市场,电力施工企业要在工程管理上进行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电力施工企业取得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美景.试论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J]浙江建筑工程学院,2013,11(14):132-136.

[2]刘颖.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研究[J].湖北工程技术学院,2014,13(11):119-124.

工程部制度篇8

关键词: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一、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目前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出台,铁路施工企业依据自身的特点及内在管理方面的需求,也相继制定并形成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尤其是在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方面,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对于规章制度的建设方面,逐步形成了定期修订、清理制度,每年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定期对已形成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修订,并及时下发至企业的各分公司、子公司及项目经理部,使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目前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些主要的控制环节没有相关的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应当贯彻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各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的全过程,实行全员性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的空白点。但从目的情况来看,有的企业未设立财会部门的稽核岗位,有的内部稽核不规范,未形成制度,有的形成了制度并记载在册,但形同虚设;在会计电算化执行方面,未制定严格的制单、审核、记账岗位及权限控制制度;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特殊施工过程,虽然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无相关的过程控制规范性控制制度;对外分包工程方面无详细的分包过程控制程序及分包结算相关的规范制度,导致项目结算随意性大,甚至有些工程款的结算无现场原始资料及现场负责人的签字;设备租赁、物资采购无合同或者合同中对于单价不明确,没有质量要求,有的是设备材料进场后再补签合同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反映出制度的不健全,内部控制无力,影响了工程的进度甚至工程质量,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很多制度形同虚设,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方面的缺失。企业管理层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管理,甚至把内部控制看成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亦或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没有把内部控制放在企业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共同实施,没有把内部控制放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高度来考虑;有的项目出现由于人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等造成人为的失误;有的项目虽有一些规章制度,但流于形式或应付检查,实际未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如财务付款方面手续不健全,未按合同规定付款、超进度付款甚至无合同付款;设备租赁等业务未按照制度规定的内部牵制原则进行,合同的签订、执行以及付款的手续办理全部由一个人来完成。很多制度虽然装订成册或者制度上墙,但执行过程中却随意性很大,有的制度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这些都体现了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力。

二、加强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建议

1.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政策是影响企业内部环境的关键因素,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能够有效的促进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顺利实施,并保证内控实施的质量。针对国有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在岗员工文化层次及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企业应当加强业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切实加强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的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及奖惩等制定明确的内控制度,对于每一岗位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施工企业应当培育属于自己企业的积极向上价值观和社会责任观,提倡爱岗敬业,将企业文化融入职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2.加强铁路施工企业的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措施。风险是一个潜在事项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可能性,铁路施工企业面临的最多的就是安全质量事故风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指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事项进行风险识别,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等进行描述、分析、判断,充分识别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进行过程控制,坚决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3.加强内部稽核制度,确定关键控制点,并针对关键控制点设计和执行各种制度、程序。如对工程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制定的控制规定,应体现质量有目标,资源配置有要求、人员职责明确,检验试验有记录,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设立材料稽核员,不定期对材料的价格、质量进行抽查。

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和服务职能。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协助企业内部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并促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程度和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与评价,并提出管理建议和意见,并在执行中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每年对所有下属单位进行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计划中要求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实施审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深入项目一线,对被审计单位的各项内部控制,包括岗位责任履行、业务审批授权程序、货币资金管理、机械租赁、材料采购、合同管理与执行等方面进行记录和评价,并根据其内部控制的情况,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质性的测试,进而对其产值收入、成本控制、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和认定,并提出管理建议书和审计报告。通过每年的联系审计,检查上一年审计建议的落实及整改情况,从各方面促进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和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三、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它持续地流动于企业之中,并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情况、新要求适时改进。铁路施工企业作为大型的国有施工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铁路施工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因此,铁路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结合企业特有的优势,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对全体员工的业务能力的培训,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浅谈企业文化范文 下一篇:保密监督检查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