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

时间:2023-11-07 03:56:48

听听那冷雨赏析篇1

不管那雨是淅沥沥地下,或者是哗啦啦地下;也不管是雷雨,或者是绵绵细雨、春雨、梅雨、淫雨……它总带给大地无限生机,滋润万物。

许仙和白娘子是因雨而结缘;富兰克林是因雨中放风筝而发现了电;灞桥折柳催人别的烟雨,清明时节的断魂雨,它不管是淋在古人的身上,或者洒在今人的脸上,无论降落在中国还是欧美,它都是满含着博爱的精神和诗情画意的情调。

在雨中,可以怀古忆人,也可以独自漫步,更可以真实地感悟到造物者的神奇;当然也有时可以淋得一身落汤鸡后,再喝那两大碗甜辣的姜汤。

在雨中,和知己好友共撑一把小伞,紧紧地靠在一起,谈古论今,谈情说爱,漫步在古道斜阳下,伞外的世界,是一片迷;伞内是尽情的畅谈,那该是人生一个最大的享受了。

不论是窗外的雨、林中的雨,它总像一个爱跳舞的少女。每当看到它的跳跃,又叫我如何不想与她共舞一曲华尔兹、迪斯科或探戈呢?它总是在时时地着我的心。

我最喜欢那雨的潇洒,说来就来,要去就去,从不留恋什么;我更爱那雨的豪迈奔放和那有时的委婉和轻愁。就如同欣赏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也如同面对着人世间的千奇百怪。

“下雨天,留客天……”“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小雨来的正是时候……”因为雨,曾发生了多少趣事、轶闻、诗情、画意;也因为雨,在文学上产生了不朽的巨著,带给人们的财富并不逊于阳光。

但是,最美的是“风雨故人归”了,想想看,那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

因此,我最爱雨;不为什么,只因为我喜欢雨给予我的享受。

听听那冷雨赏析篇2

一、炼字

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主张诗歌创作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福楼拜也曾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说明古今中外的作家都非常重视语言的锤炼。

炼字主要是锤炼动词、形容词(包括叠词)、副词、数量词。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画面+手法、效果+思想感情。

(一)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请对首句中的“逐”字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逐”是“追逐”的意思。柳枝曾经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写出柳枝的蓬勃生气。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引”字和“别”字哪一个更妙?为什么?

参考答案:“引”字比“别”字更妙。“引”在文中是“带走”的意思,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使用拟人手法,表达出了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兴心情。“别”只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缺乏感彩,形象也不够生动活泼。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 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你认为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分”和“挂”。“分”是“分开”的意思。野竹分隔开随山冈徐徐移动的青色云雾,“分”字写出了野竹在青霭中时隐时现的动态美。“挂”是“悬挂”的意思。飞泻的泉水悬挂在青碧的山峰中,“挂”字写出遥望泉水飞流直下的形态,在青碧山峰的映衬下富有生机。

(二)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长相思 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请简要分析“空”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空”是“空荡荡”“空寂”的意思。表明夜晚雨密,台阶无人,更突出听者寂寞悲苦凄凉之感。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摇?摇【注】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失”字更好。“失”是“消失”的意思。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阔”字更好。“阔”是“开阔”的意思。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 香 积 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咽”是“呜咽”的意思。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冷”是“阴冷”的意思。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 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隐隐”“迢迢”这一对叠字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隐隐”是“隐约”的意思。“迢迢”是“遥远”的意思。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5.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摇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葱葱”常用来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靡靡”常用来形容风吹草低的样子。两个叠音词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的样子,富有韵律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三)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 居 即 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遍”字是“到处都有”的意思,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摇规■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空”是“徒然”“白白地”的意思。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心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 江 仙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②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③擘钗破镜: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离散。

简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一句中“还”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还”是“又”“再”的意思,贯穿了过去与现在,交织着年年期望中的等待和等待中的失望,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中亦暗含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不满与控诉。

4.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 下 建 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应有”更好。“应有”是“应该有”的意思,有猜测的意味,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犹有”更好。“犹有”是“还有”的意思,有客观存在的意味,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二者各有其妙。

(四)数量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量词是表示计算单位的词。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摇 梅

齐 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曾以这首诗求教于郑谷,“一枝”原为“数枝”。郑谷读后说:“‘数枝’……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将“数枝”改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一枝开”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摇 南 ?摇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赞成用“千里”。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诗题为《江南春》,不专指某一处,所以只有用“千里”才能写出江南之广阔、深邃,才能与“四百八十寺”和谐一致。

赞成用“十里”。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二、诗眼

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也指一首诗中能巧妙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或诗句。

答题格式:释含义+描画面+手法、效果+思想感情。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 雁

崔 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注】①何之:往哪里去。②矰缴(zēng zhuó):矰,短箭;缴,系箭的丝绳。

诗眼可以凝聚全诗的神韵,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词?谈谈理由。

参考答案:本诗的诗眼是“孤”字。“孤”是“孤独”的意思。一个“孤”字将全诗的神韵、意境凝聚在一起,浑然天成。“孤”字既表现了失群大雁的处境,又表现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 江 小 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交情。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更漏子·本意

[清]王夫之[注]

?摇?摇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摇?摇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王夫之,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明亡,举兵抗清。后退居石船山,著述以终。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主旨句是“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全词描写秋夜词人所见、所闻、所思情景。词人从明月初升到斜月渐沉难以入眠,更漏声、叶落声、虫鸣声,听在耳中,击入心头,薄酒亦无以买醉。“天下事,少年心”感怀家国身世,使“点点深”力重千钧。

以上说明和分析告诉我们: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诗眼,首先是确认炼字和诗眼的词、句,然后按照相应的答题格式即解题技巧作答即可。

听听那冷雨赏析篇3

非也!细究其缘由,乃教师导学顺序失当所致也。此度再次教学《琵琶行》,打破以往常规,试将导学顺序略做调整:

首先,导读完第一节后,让学生参照课下注释,读一读,想一想,悟一悟,议一议,初步理解第二节的意思;然后说一说音乐描写的妙处,看看学生的理解程度。紧接着导学第三节,明确:写琵琶女自述身世,追述往昔的欢乐,倾诉后来的孤苦、凄凉。

然后,再返回到第二节,导学琵琶女弹奏琵琶曲的过程。让学生试着将第二节中相关的音乐描写的句子与“说尽心中无限事”、“似诉平生”的第三节的自述身世欢乐与孤苦、凄凉等内容一一对应、落实。如:清脆、圆润、舒缓、和谐、悦耳的“大珠小珠落玉盘”,愉悦、流畅的“间关莺语花底滑”,对应的是琵琶女自述中“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的“今年”“复明年”的充满“欢笑”的“少年事”。堵塞、冷涩、低沉以至停顿的“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对应的是自述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好景不长、华年不再、门庭冷落、陷入落魄、肝肠寸断。沉咽、暂歇到激越、高亢、雄壮的“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对应的是自述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等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作为商人的丈夫薄情寡义的愤怒控诉。而“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愤激的怒吼,对应的则是第三节中字里行间流露的对那不公平社会现实和不幸命运的强烈抗争……如此这般,就可将音乐描写的佳句妙言与“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等议论相结合并落到实处,引起学生的共鸣,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懂得音乐描写达到了琴声与心音的完美融合,声声琵琶是第三节琵琶女倾诉人生、控诉社会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只有“天涯沦落”的白居易才能“心有灵犀”,真正通晓“同是天涯沦落”的琵琶女的弹奏,自然“江州司马青衫湿”了。如果说流落江湖的琵琶女是伯牙,那么“蛰居”浔阳的诗人正是钟子期,高山流水,成为知音。只有进入琵琶女内心世界的白居易才能听懂琵琶女的弹奏,感悟到琵琶女的心声,融入自己的情感绘声绘色绘形地描摹出琵琶女的琵琶声,赋予琵琶曲以灵魂,写出描写音乐的千古绝唱,达到以“声”带“情”,以“情”传“声”,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这样导学,学生才能深刻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才能明白白居易为何将音乐描写作为诗的重点;才能懂得白居易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才能化虚为实,化实为虚,化难为易,很好地理解音乐描写;才能悟到出神入化的音乐描写的妙处,即:音乐描写只有赋予了“魂”才会有生命、有灵气,才能使音乐的音之美和描写音乐的文字的形象之美上升为神之美。何为魂?魂者,情也。正如白居易所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琵琶女以“情”声感染白居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白居易以“情”御诗,以诗情感染读者。

如此导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抽象。如此导学,落实了音乐描写的鉴赏。落实了音乐描写也就为落实第四节中全诗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做了充分铺垫。才貌双全、技艺超群的琵琶女最终流落他乡,只能独守于空船,孤苦凄凉;怀抱“兼济”之志之才,富于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计个人安危的诗人竟然“蛰居”、“卧病”于“浔阳城”,落得与“黄芦”、“苦竹”、“哀”“猿”为伍的下场,孤寂凄凉,压抑苦闷。他们二人社会地位并不尽相同,一个是盛极而衰、由春风得意到流落江湖的弱女子,一个是遭打击、受迫害的才子志士,但他们对社会的黑暗、不公却有相同的感受。如果说琵琶女流落他乡,是民间的不幸;那么,白居易“卧病浔阳”则折射出朝廷的不公与腐朽。正如《唐宋诗醇》评论的那样:“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既是在哀琵琶女又是在哀自己更是在哀社会。白居易为《琵琶行》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涵。《琵琶行》正是那唱给中唐社会的一首哀曲,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此导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解决了疑点,导出了深度。如此导学,才能使千古经典,放射出熠熠的永恒之光辉!

听听那冷雨赏析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意境

高级职称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先秦的诗经楚辞,魏晋的乐府古诗以及唐诗颂词元曲,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引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培养他们具有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对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精神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是很有益处的。

        古诗词鉴赏具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同时,由于诗的本质所决定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是有方法可寻的。一般而言,诗歌鉴赏主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反复诵读, 品出诗味;体会意境, 把握情感;品析语言, 领悟旨趣.。

        一、反复颂读,品出诗味

        读是理解诗歌的最直接的方式。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想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使静止的诗歌行动起来,变成听得见、看得到的形象画面,将我们更快更深入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把诵读放在首位。

        在课堂上,可通过单人读、双人读、分组读、角色读、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达到熟读成诵。诗歌与音乐又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不妨把音乐引进来,给诗歌配一段音乐朗诵,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感情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可以让学生伴乐诵读,也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让学生把自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变成美丽的画面,透过画面领悟到诗人寄托的感情。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融视听于一体,增强学生的感受来理解诗歌的内涵。

        诗歌的节奏感较强,这些节奏往往是诗人心境的体现。明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往往表现作者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则大都表现为悲观的情调。例如杜甫的《春望》描写的是安史之乱后长安城荒芜、残破的景象,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象,内心的伤感与悲痛在朗读时就应该读出来。再如李白的《行路难》,诗歌叙述的是诗人离开京城时,对朝廷黑暗、仕途艰难的抑郁不平的激愤之情,也反映了诗人不屈不挠的追求与探索精神。诗歌的感情起伏跌宕,大开大合,时而苦闷低沉,时而激昂奋进。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就要突出感情的变化,让学生在这种变化中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感之与外,受之与内”。诗歌以其细腻含蓄的情感见长,这更需要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感情去体验、去品味。这种感受是非常精细、微妙的。因此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品味、去感受、去咀嚼,反复诵读,读出诗味来。

        二、体会意境,把握情感高级职称

        意境是诗的艺术境界,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所描绘的画面和塑造的形象的统一体。它是“意象合一”的艺术升华,是想象空间的艺术化境界。其“境”是诗人主观情感体验的景物;其“意”是经过物象化处理的情思,即将抽象的情思表现为具体的景观。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创造了什么意境,是如何创造的,进而深入地体味意境,再现意境。诗歌意境的分析,要求教师把原诗意境和再造意境,以饱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有启发性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他们在感受和熏陶中唤起大脑的形象思维,在他们的心中就会出现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在体会意境中,学生就能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把握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由于“意境”是一个“可意会而难言传”的艺术世界,因此,启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般而言,诗的意境是“实”的形象与“虚”的想象的总和。在这个过程中,启发、调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天净沙·秋思》虽短短几行,留给读者的想象却无穷无尽。

“藤枝是那么干枯,树干是那么苍老,停在枯枝上的乌鸦是那么昏暗,在这个肃杀凄凉的世界中,弯弯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依稀的人家,突然闯入了眼帘,这怎能不勾起游子对家乡温馨生活的怀念。然而,寂寞荒凉的古道、寒冷透骨的西风、疲惫不堪且瘦弱无助的老马将把游子载向何方?此时天色已晚,太阳徐徐落下,这夜晚的来临好似人生之秋的无奈。当年离家时壮志满怀,今天归家时寂寞冷清,人生得意与失意又该怎样去衡量,这古道是归途,还是漂泊的继续?这一切如何不令人伤心断肠!”当我们在这“实”的形象(漂泊的游子)中展开想象与联想时,诗的意境便纷呈叠出,诗人在诗中寄予的情感也就显现出来。

三、品析语言,领悟旨趣

        古诗高度概括,言简意丰,用极少的文字来表达非常的内容。古人十分注重练字,往往一词一句,就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表现出思想内容。“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古人在诗歌写作中对语言千锤百炼的功夫,因一字而尽传精神。在鉴赏时要特别注意在语言上的品析,进而领悟诗歌的旨趣。高级职称

        品析语言即认真地咀嚼把握诗中的关键字眼,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把学生引入诗歌表达的艺术境界中去,和诗人的情感共鸣。抓住“诗眼”即能纵观全篇,对诗的言外意、话外音、景外情有深入的领会。比如“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它们的妙处早已为人们所称道。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里的“知”、“乃”、“潜”、“润”、“细”几个字,诗人不仅赋予了春雨以人的情感,表现出它了解人们的意愿,适时而降,而且从听觉上描绘了春雨的形与神,深含着诗人对春雨的喜爱。又比如赵师秀的《约客》中,“闲敲棋子落灯花”句中一个“敲”字,这是一个细节性描写,想象一下那一个不停“敲”击棋子的动作细节,与前面“闲”字联系品味,就能感受出客人久久不至时焦躁不安的情绪。在品析语言时,要善于抓住诗眼,从而领悟诗歌的旨趣。

        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诗歌的特质决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要顺利地承担这一重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美学修养和较宽的知识积累,同时,要善于寻找恰当的教学方法。上述的三个环节是最基本的,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当然,诗歌的鉴赏方法多种多样,远不止这些,更好的方法有待于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的积累和总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吴咏芳,余建华.初中语文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策略与研究[J].  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6).

[3]张雨仁.“涵泳法”和“比较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2003(15).

Abstract: Leading students to read some ancient poems so as to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of appreciating ancient poems is helpful to the improvement of cultural quality, the cultivation of spiritual sentiment and the strengthen of aesthetic awareness. There are many methods of appreciating ancient poems.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skills based on the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高级职称

听听那冷雨赏析篇5

歌声

文/朱自清

昨晚中西音乐歌舞大会里“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真令我神迷心醉了。

仿佛一个暮春的早晨,霏霏的毛雨默然洒在我脸上,引起润泽、轻松的感觉。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在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暗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消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大约也因那蒙蒙的雨,园里没了浓郁的香气。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看啊,那都是歌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赏析】

1.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我立的一条白矾石的甬道上,经了那细雨,正如涂了一层薄薄的乳油,踏着只觉越发滑腻可爱了。

(赏析:作者想象一个暮春的早晨,微风吹拂像是爱人吻手时的鼻腔呼出的气息,和着爱人的脚步,漫步在甬道上,细雨也好像成了润湿肌肤的乳油了,如临其境。)

2.这是在花园里。群花都还在做她们的清梦。那微雨偷偷洗去她们的尘垢,她们的甜软的光泽便自焕发了。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她们在有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暗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消歇么?是感着芳春的困倦么?

(赏析:把音乐会当作百花园,迈步园中,所见所感无不写出作者在尽情享受着暮春的美。)

3.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夹带着些潮湿的草丛的气息和泥土的滋味。园外田亩和沼泽里,又时时送过些新插的秧,少壮的麦,和成荫的柳树的清新的蒸气。这些虽非甜美,却能强烈地刺激我的鼻观,使我有愉快的倦怠之感。

(赏析:音乐会的歌声中,仿佛又显现着一片红肥绿瘦的田园,作者嗅到田园的气息,尽情享受着生活之美。)

【思考练习】

1.简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题目虽是“歌声”,可文中大段的文字却写了细雨、微风、群花、花香及各种气味,这样写是否偏离主题?为什么?试从写作手法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新鲜的微风吹动我的衣袂,像爱人的鼻息吹着我的手一样”和朱自清写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4.文中写“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让我们联想到《春》中的相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1)涓涓的东风只吹来一缕缕饿了似的花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列举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至少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借鉴】

象征手法:作者不注重摩写乐声的真切,而着力写自己的主观印象。把自己各感官的感觉用听觉激发出来,统一于“暮春微雨润花园”这一境界。

巧用通感:在作者笔下,耳朵听到的个个音符都好像长了翅膀飞翔,飞到了听者所经验过的那种恬静幽然的境遇之中。

诗情画意:对音乐意境的描写,文字细腻简洁,富于诗情画意。朱自清认为“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其笔下的音乐也是一幅画,是他独有的“缜密漂亮”的“白话美术文”。

【美文二】

匆 匆

文/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地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裸地回去吧?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赏析】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赏析:作者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淡淡的画面。开篇落笔,通过映衬,用一连串的疑问句,透露出“我”怅然若失的情绪。)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赏析:时间之无情,生命之短暂,使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如此的想象,形象中蕴含着哲理,构成了一种诗意之美。)

3.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赏析:作者抓住吃饭、洗手、默思等细节,时间“跨过”“飞去”“溜走”“闪过”等动作,作者正是扣住这“脚”,感到时间稍纵即逝,把这个空灵的对象写得新鲜活泼,寓情于物,形成虚实相生的深邃意境。)

【写作借鉴】

巧用修辞,靓丽语言:短文巧妙运用一系列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使得文章格外生动传神,富有感染力。

融情入景,主题突出:他笔下的太阳,已非通常的自然景物,而是作者创造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作者将主观感情和客观外物融合而成的主客观统一体,形神兼备,情韵独特。本文抓住人们日常习见而又易于忽略的物象,寄情抒怀,生发议论,感叹韶华易逝,人生短促,亟须珍惜时间,爱惜生命,有所作为。

格调清新,境界全出:朱自清语言具有节奏感和旋律感,在朴素平淡中散发出浓郁的抒情气息,达到富于诗情画意的美学境界。全文以格调、词藻、情意的美,深深打动着众多读者。

【思考练习】

1.试分析这段话主要写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文中两个“裸”的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要如何珍惜时间。

听听那冷雨赏析篇6

结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我采用了循序渐进的诗歌教学方法进行课改尝试。

一、承上启下,巧妙过渡

当14岁的少年踏进中学的校门时,他们带着好奇的心情,憧憬着未来。此时的学生是稚嫩的,需要教师的引导。早读课上,他们拿着课本高声朗读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等。这时,我问学生,知不知道自己朗读的诗歌是什么意思,他们都摇摇头。那么,该如何让他们快速地进入新的诗歌学习呢?我向学生提出要求,回家找出自己喜欢的诗歌,上课时向全班朗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歌。于是下堂课上,初一的新生们就踊跃地展示了他们的成果,如:

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王之涣的《凉州词》、《登鹳雀楼》、孟浩然的《春晓》、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鹿柴》、《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李商隐的《乐游原》、孟郊的《游子吟》、杜甫的《春夜喜雨》、《绝句》、柳宗元的《江雪》、李绅的《悯农》等。我把这些诗歌收集起来,问学生,为什么喜欢这些诗歌?学生们回答,这些诗歌好读,易背,是小学学过的。我又问,小学学过的就认为好读,易背,那现在我们也把中学的诗歌学会,不就也好读,易背了吗?学生们都高兴地点头。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把学过的诗歌,找出自己喜欢的,并把喜欢的原因写出来。第二天检查时,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准备得很充分,回答各具特色。如,有学生说喜欢《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原因是:我喜欢睡觉,诗中作者也喜欢睡觉,而且睡得很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处处有鸟儿在歌唱,连晚上下雨也不知道;我也经常睡得很熟,妈妈叫我也听不到,被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同学们听了都乐了,争先恐后地要回答自己喜欢的原因。我就让他们一个个地回答。有学生喜欢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喜欢的理由是: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还有学生喜欢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喜欢的理由是:农民伯伯在烈日当空的正午仍然在田里劳动,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我们现在要珍惜粮食,不要浪费粮食……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内容是能了解的,而他们的想象也是很丰富的。

中国心理学家的观点认为:青少年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创造性思维,或思维的独创性迅速发展,这个阶段的教育和教学是很重要的。因此,在这一阶段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通过让学生回忆起小学学习诗歌的情景,进而引起他们对初中古诗学习的兴趣,由此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对新课进行探讨。在这一阶段,我主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诗的韵律美,并且能根据诗歌的内容,结合诗歌作者及写作背景,发挥自己的联想,用文字表达自己对诗歌的认识。虽然,学生们叙写都很幼稚,但充满童趣,让我感受到一种单纯的快乐。期间,我还把学生优秀的作业拿到班上朗读,并及时表扬,赞美他们。同时,又在网上或杂志上找一些和他们同龄的学生的作品念给他们听,让学生自己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学生的叙写随着时间的推移,练习次数的增多,思维的角度也慢慢拓展开来了。如前面写《春晓》的那位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写了对《天净沙・秋思》的理解。

他这样写道:“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写了九个景物,分别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马’,‘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景物反映了诗人心情的低沉和凄凉,‘夕阳西下’写时间,‘断肠人在天涯’这句才写到游子及游子的心情,因为看到眼前的景物进而想到故乡的人,由此触动情怀,引起悠悠的哀愁。”看了学生这样的作业,我不禁感慨学生的成长。

二、提高兴趣,挖掘潜能

在引导学生学习,积累古诗的同时,我很注意保护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是不用老师和家长费心的。在古诗学习中,我要预防他们产生畏惧心理、厌恶心理。这就要求学习的内容要更新,这里的更新,是指对诗歌赏析的角度要丰富些。在初一时主要是从内容上让学生学习分析诗歌,当然,也有部分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使用到修辞或其他方法,就如前面的小元同学。其实学生们在当时是无意识地使用这些方法的,这就是学生的潜能。如何再深入地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就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记得对于小元同学的《天净沙・秋思》的作业,我在点评时有意识地对他的赏析手法进行强调,并且带着赞赏的口吻表扬了他,同时也表扬了其他同样能使用这些手法的学生,鼓励学生们展开思维,从更多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学生们听后,都很高兴。下课后,小元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说,老师,我没有想到使用的是什么方法,只是想着这样分析,就这样做了。这学期的暑假作业,我布置学生在有心情,有兴趣的时候,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诗歌,并从各个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这里,我用了“赏析”这个词。

记得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无论是什么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在教学时,会经常使用到赏识教育,因为赏识教育是一种开发潜能同时保护孩子可持续发展资源(灵性)的教育。赏识教育是唯一能让教育者和孩子共同快乐成长的素质教育。开学后,我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把学生作业进行分析并归类,同时在课堂上赞扬学生:“自己能将平时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诗歌赏析中去,这是很棒的。连老师都很佩服你们,就让我们来看看自己有多厉害吧。”此时,我是把学生的作业一一读给大家听的,而学生们听到自己的作业被老师表扬,都会有一种自豪感,同时,他们会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会在课后到我的办公室跟我说,自己可以做得更棒。当然,在点评学生作业时,我是把一些赏析诗歌的方法掺和着教给学生的,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感到自己有这种潜力,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然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拓展兴趣,形成能力

上了初三,学生们都从当年的幼稚慢慢走向成熟。此时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观察的目的性、自觉性提高了,观察的时间更为持久,在概括性和精确性上都有所提高。他们思维已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并且由经验型转向理论型。表现在逻辑思维的组织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得到发展,在面临问题时能够较快地从根本上抓住矛盾焦点,能够独立、批判地思考,对同学、老师、家长、书本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喜欢争论和怀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迷信权威。这些特点,在他们对诗歌的赏析中表现得很突出。如在学习赵师秀的《约客》时,学生朗读完后,我同样让学生对这首诗进行自主赏析。他们此时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从各个角度对诗歌进行赏析了,但对诗人等客时的心情却有了争议,因有学生提出教科书上的答案是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此时的学生多是在争论和怀疑。我在这时便行走在各个小组之间,倾听学生们的看法,一小组的观点是:我看主要不是或根本就没有什么焦躁和烦闷的情绪,而更可能是一种闲逸、散淡和恬然自适的心境,也许曾有那么一会儿焦躁过(这种焦躁情绪怎么会持续到“过夜半”呢)。二小组的观点是:诗人被眼前江南夏夜之情之景感染了――多情的梅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这是一幅既热闹又冷清、既凝重又飘逸的画面。也许诗人已经忘了他是在等友人,而完全沉浸到内心的激荡和静谧中。应该感谢友人的失约,让诗人享受到了这样一个独处的美妙的不眠之夜。三小组的观点是:这首诗是写诗人雨夜等候已约客人来访的情景,但约客久久未至而产生一种怅惘、焦躁的心情。对于各小组的观点,有学生又质疑:“在赵师秀所处的年代,多情的梅雨,欢快的哇鸣,闪烁的灯火,都是习以为常的景观,他肯定不会沉浸在我们现代人所认为的这样的‘美景’中的。”对于学生们的争论,我感觉,所谓的正确答案都显得很苍白。

听听那冷雨赏析篇7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媒体设计

录音机、教学带。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还记得“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诗可以娱目、娱耳、娱心。其实,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解说:此导语的设计,力求抛砖引玉。一是由学生耳濡目染的古诗句谈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暗示诗人的创作底蕴;二是明示诗歌的作用,既隐含方法,又指出了学习重点。)

二、解题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田圃(pǔ)禁(jìn)锢(gù)

留滞(zhì)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解说:准确识读生字是朗读乃至吟咏课文的前提,学生之间互相指正比教师单纯灌输效果更好。)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明确: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解说:此步为学生品读全诗的关键,只有完全融化到诗里,才能在高层次上获得审美感受。)

(3)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解说:此步是在完全入境基础上的一次升华,因此应要求学生反复吟咏,一读一思,一思一得,最后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的目的。学生的表述可形式多样,提倡借用古诗文表达,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

2具体研习。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明确:意象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解说:准确识别意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与本诗欢快、喜悦、乐观的情调相符的画面。注意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画面感知意象的特点,为解读意象做准备。)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解说:这是在形象思维、感受诗的意境的基础上对典型意象“雨”的感悟。学生可围绕“爱”的主题畅所欲言,教师也可根据学情,适当加以提示,如参看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也可先找关键句。不可囿于固定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解说:诗重在读,只有在吟咏中才能把握诗丰富的内涵。最好能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表见解,教师重在方法上的指导,而不苛求结论。)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说:选取重点段落回读,强化对文章的感悟欣赏,优化学生的情感和审美素质,重视学生的自我感受,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情知对称”的人格和智能双向发展的绿洲。)

3欣赏品味。

(1)细腻精巧的运笔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解说:欣赏品味与具体研习两部分可视课堂实际穿行,教师评析要适时而作,适可而止。)

4课堂小结。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解说:鉴赏诗歌重在朗读,贵在诗趣。以《雨说》为契机,启发激励学生阅读大量诗歌名篇,提高鉴赏能力和欣赏品味,才是最终目的。)

四、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比较两首诗在选用意象、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

方案二

一、导语设计

听配乐诗朗读,营造诗歌氛围,先感受后读诗。

二、整体感知

学生边听边读,将自己听诗的感受说出来交流。

三、具体研习、欣赏品味

将整体感知的内容整理归类,教师分别就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提问、点拨,学生作答。

四、评价分析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鉴赏有重点地评价,应鼓励不同的见解。

五、课堂小结

从学生的研习中总结出鉴赏诗歌的方法:阅读找出意象感悟内容发掘主题。

方案三

一、导语设计

请学生背诵出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

二、朗读全诗,整体把握

概括每小节的大意,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全诗。

三、对比阅读,鉴赏品味

学生把自己改写的散文与原诗对比阅读,说说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四、概括诗歌特点

学生再次朗读全诗,师生共同总结诗歌艺术特点:善于借助意象表达情感,语言精练,语意含蓄等。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要像诗人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积极观察生活,捕捉自然界细腻生动的一刹那,引发自己艺术的感悟。

【备教资料】

卡片①郑愁予其人其诗

郑愁予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代派的主要干将,但他的诗歌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

“因为我从小是在抗战中长大,所以我接触到中国的苦难、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这些写进诗里,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实影响我童年的和青年时代的更多的是传统的仁侠精神。”(郑愁予语)

卡片②

北峰上郑愁予

归家的路上,野百合站着

谷间,虹搁着

风吹动

一枝枝的野百合便走上软软的虹桥

便跟着我,闪着她们好看的腰



而我邻舍的顽童是太多了

星星般地抬走一个黄昏

且扶着百合当玉杯

而那新酿的露酒是凉死人的

赏析:此诗的主体意象是“野百合”。第一节一起句,便以“归家的路上,野百合站着”将“野百合”人格化。接下来,随着“虹”在山谷间的出现,随着风的吹动,“一枝枝的野百合便走上了软软的虹桥/便跟着我,闪着她们好看的腰”,这就进一步使“野百合”女性化。到了第二节,作者旁涉笔墨,写“邻舍的顽童”,写他们“星星般地抬走一个黄昏”。这一切看似闲笔,实际上却是为“野百合”的再度出现创造一种新的氛围。第一节写的是“归家的路上”作者的所见,第二节诗的客观空间则易之为“邻舍”,而在这时,“野百合”也变成了顽童们嬉戏的“玉杯”了,诗末一句“而那新酿的露酒是凉死人的”,流露出一种孩提式的劝诫口吻,使人感到善意和亲切,更使人由此洞见作者心灵的透明和纯净。

卡片③意象与意境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沾染成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在特定情况下,都可称为“意象”,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世界的。

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情由景寓,景中含情,品味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美,主要通过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即意象)实现。

索引

①《台湾新诗鉴赏辞典》北岳文艺出版社

②《新诗鉴赏三部曲》(《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4期)

听听那冷雨赏析篇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文本教学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尝试。有些老师为了追求从前台到后台的角色转换,借助现代化的媒体手段,把课文通过图片、电影等形式传达给学生,用画面呈现课文,从而弱化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些老师,为了实现三维目标,一味地追求语文教学的审美、应用,把阅读教学简单地理解为写作技巧的模仿,缺乏对文本本身蕴含的文化传统、思想火花等的亲近。

那么怎样进行文本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背景下阅读能力的提升?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精妙地以三句词道破人生之路。

在文本层面,不同的文本形式有不同的形式概念不同的内涵。通过文本我们既可以欣赏作者浓墨重彩刻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欣赏作者匠心独运设计的迤逦曲折、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既可以欣赏作者着意营造的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艺术氛围,也可以欣赏作者尽心打造的或圣洁或光辉或质朴或瑰丽的心境……

因此文本教学也必须实现三重境界:现实主义层面境界,艺术涵义层面境界,美学哲学层面境界。

境界一:现实主义层面境界

现实主义层面是文本带来的符合文本本身的确指意义。我们只有理解了文本中每个字、词、句的意思,才谈得上理解更高层次的意义。

中国的语言文字本身就是神奇的,一个方块字就是一个天地,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首歌,就是一个意境,走近那花那草那天那地,怎么走也走不出文字所织就的铺天盖地的美感。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里写道:“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语言文字因语音、语调、语气、语序等不同而造成了不同的关系,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意蕴。韩愈在《师说》中针砭时弊,痛斥士大夫之族,一个意思,多种句式,运用丰富的语气来表达。“其皆出于此乎?”“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先从疑问语气始,而后判断语气,最后以反诘语气作结,错综变化的语句,使批判力透纸背。

语言文字构成句构成篇,融入作者丰富的情感,融入作者的匠心独运。老舍在《想北平》中写道:“我真爱北平”“这个爱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真想念北平呀!”作者运用反复的修辞,直抒胸臆,感情如岩浆喷涌而出,火热灼人。这爱的诗篇、爱的欢歌、爱的画面,形成了立体的强大的视觉、听觉上的威压,来不及品味,只有被动地感受,被它强烈地震撼。作者一开篇就借用反复的修辞创造了“全方位”的、难以言表的痛快淋漓、酣畅激昂的审美感受。

如果每篇文本都能从文字角度去挖掘,那简单的文字又能挖掘出多少美?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挖掘其语言因素,注重语言分析,引导学生去品味、欣赏、模访乃至创造。

境界二:艺术涵义层面境界

艺术涵义层面是指文本带来的丰富的艺术内涵,理解艺术内涵离不开读者丰富独特的个体感受。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审美观,不同的人生体悟都会使艺术涵义涵盖面不一样。这时师生间可以互相充实相互拓展,通过审美想象审美超越来共同进入自由审美涵义的广阔空间。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可以说文字优美,气势磅礴,亮点纷呈,字字珠玑。“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击”“翔”,学生一般理解为写出了鹰的矫健有力、鱼的自由轻快。我们不妨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想象,做进一步的探究:通过这两个字我们还能观照到哪些独特的审美视角。有些学生通过审美想象描绘了这样一个画面:“蔚蓝的天空,清澈的碧水,水天一色,蓝天在碧水中投下倒影,置身其中,分不清是碧水还是蓝天,诗人已经物我两忘,眼中的鹰鱼一体,一个翔字传出的是一个画面,更是一种心境”。从这个层面上讲,后者的理解远远超越了文本,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注入了自己个性化的审美解读。

在解读韩少功《我心归去》“为什么作者的心一次次偷偷归去?”这个问题时,一般层面上理解:作者通过故乡贫瘠肮脏和异乡风雅富贵物质上的对比与我在异乡感觉到冷清、虚空、发疯、孤寂和我在家乡感觉到亲切、激动、幸福精神世界的对比,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尽管故乡异乡物质天壤之别,但我和故乡的心灵之约是作者的心偷偷归去的原因。在理解物质层面这个问题时,一般都局限地理解为物质层面的对比是精神层面的一个衬托。深究文本,我们又会发现,作者在文本第七小节写道:“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文心雕龙》云:“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们不妨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去解读文本,作者是带着自己的主观情感、独特的审美视角去观照自己的故乡,在他眼里,故乡的一切都是令人神往的,包括别人眼中的丑。基于此,他也有他对故乡独特的审美观,即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从这个角度上讲,也正是由于故乡的贫瘠肮脏,才成就了故乡的美。那么“我的心一次次偷偷归去”的原因不妨可以理解为故乡独有的美和我对故乡特有的感情。

境界三:美学哲学层面境界

艺术涵义只有经过反思转才能产生对世界人生意义的真正领悟。在这一层面,审美意象转化为美学哲学范畴。

《赤壁赋》这篇古代散文,仅仅赏析文本的字词句,达到现实主义层面境界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透过文本感悟苏轼独特的人生观、历史观和宇宙观。苏子通过“水”和“月”特定的审美意象,向读者传达出“变”与“不变”的哲学观,从而表达他历经“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仍然豁达乐观的心境。要理解这一层面的内涵,还得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苏轼几起几落的人生际遇的大量背景资料,借助《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的对比赏析,结合余秋雨的文章《东坡突围》以及坡的一系列诗文。只有这样“水”和“月”审美意象才能提升到美学哲学层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文本是一个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有许多空白和不定点,有待读者用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去填充这些描写的空白处,我们要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从而深刻地感悟文本中的美学哲学内涵。

上一篇:公司制度范本范文 下一篇:道德经全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