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所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13 16:08:48

会所管理制度

会所管理制度篇1

一、规定了社会治安行政管理专门机构和官吏的职责

简牍所见秦汉中央行政最高长官丞相、御史大夫,地方行政长官郡守、县令长、乡啬夫都有责任维护地方治安。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置了管理治安的专门机构,中央太尉主管全国军政,也负责全国的治安稳定;郡都尉主管军队,兼管一郡治安,指导各县警察机构“亭”的工作,还设有贼捕掾,主管抓捕盗贼;县尉虽是武职,但主要任务是捕盗贼,设有游徼负责巡逻,维护地方治安;乡也有游徼,负责一乡社会治安;亭,设有亭啬夫、亭长、亭校长、求盗、害盗等,维护社会治安。主管治安的各级官吏,负责社会的稳定,并对其违法失职行为进行严惩。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规定:“捕赀罪,即端以剑及兵刃刺杀之,可(何)论?杀之,完为城旦;伤之,耐为隶臣。”[1]122严禁治安官吏杀伤追捕的犯罪嫌疑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捕律》规定:“求盗勿令送逆为它,令送逆为它事者,赀二甲。”就是上级机关不得调用“求盗”从事非本职的工作。《捕律》规定了抓捕到轻、重罪人的各等奖金,以及追捕罪人的组织方式、奖惩办法。例如,地方郡县发生“群盗杀伤人、贼杀伤人、强盗”,县令、县尉要及时组织警力追捕,如果不能捕得,要判戍边两年的处罚。

二、完善了参与、维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激励机制

简牍所见秦汉以依法规定的治安奖惩制度,主要表现在购赏制度和失职处罚制度。一是购赏制度,凡是告发、举报、捕获违反治安规定的犯罪分子,就给予奖赏,以调动人们维护治安的积极性。例如:云梦秦简《法律答问》载:甲告乙贼伤人,问乙贼杀人,非伤殹(也),甲当购,购几可(何)?当购二两。捕亡完城旦,购几可(何)?当购二两。夫、妻、子五人共盗,皆当刑城旦,今中〈甲〉尽捕告之,问甲当购几可(何)?人购二两。夫、妻、子十人共盗,当刑城旦,亡,今甲捕得其八人,问甲当购几可(何)?当购人二两。[1]124“购”就是购赏,即悬赏奖励的意思。这条法律是规定对告发杀人犯,告发、捕获犯有相当于城旦以上刑罚的罪犯,不仅可以领取黄金二两的奖金,还可以获得罪犯随身携带的所有财产。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捕律》规定:亡人、略妻、略卖人、强奸、伪写印者弃市罪一人,购金十两。刑城旦舂罪,购金四两。完城二两。诇告罪人,吏捕得之,半购诇者。[2]27能产捕群盗一人若斩二人,(拜)爵一级。其斩一人若爵过大夫及不当(拜)爵者,皆购之如律。所捕、斩虽后会论,行其购赏。斩群盗,必有以信之,乃行其赏。捕从诸侯来为间者一人,(拜)爵一级,有(又)购二万钱。不当(拜)爵者,级赐万钱,有(又)行其购。[2]29这条律文不仅规定了捕获到各类逃犯和斩杀各种类型的盗贼所得的奖金,即购赏的条件,还规定了捕获到各类逃犯和斩杀各种类型的盗贼不能够获得购赏的条件。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盗律》规定:劫人、谋劫人求钱财,虽未得若未劫,皆磔之;罪其妻子,以为城旦舂。其妻子当坐者偏(徧)捕,若告吏,吏捕得之,皆除坐者罪。诸当坐劫人以论者,其前有罪隶臣妾以上,及奴婢,毋坐为民;为民者亦勿坐。相与谋劫人、劫人,而能颇捕其与,若告吏,吏捕颇得之,除告者罪,有(又)购钱人五万。所捕告得者多,以人数购之。[2]18这条律令是对告发抢劫钱财盗贼的奖赏规定。对违反治安规定的犯罪分子不告发、不举报、不捕获或捕获不力的人,要依法严惩,并追究官吏对所辖区内有盗贼的责任,鼓励人们制止治安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二年律令捕律》规定:县道官在所辖之内发生盗贼,各级官吏不及时上报县廷,因此而没有抓获盗贼,“皆以鞫狱故纵论之”;若士吏、求盗部者及令、丞、尉“弗觉智”(知)要节级论罪,“士吏、求盗皆以卒戍边二岁,令、丞、尉罚金各四两”;若能“先觉智”及“自劾”可免除刑罚。一年当中在所辖之内发生盗贼三次以上,而令、丞、尉并不知情,就是“不胜任”,要免除职务。《二年律令捕律》规定:发及斗杀人而不得,官啬夫、士吏、吏部主者,罚金各二两,尉、尉史各一两;而斩、捕、得、不得、所杀伤及臧(赃)物数属所二千石官,二千石官上丞相、御史。[2]29这条律令规定,在所辖部内发生盗贼和出现斗杀伤人而没有被抓捕归案,官啬夫、士吏、吏部主者、尉、尉史等官吏都要受到处罚。《二年律令捕律》规定:与盗贼遇而去北,及力足以追逮捕之[而][官][逗]留畏耎弗敢就将爵一络,<级>,免之,毋爵者戍边二岁;[而][罚][其][所][将][吏][徙][以][卒][戍][边][各][一][岁]。兴吏徒追盗贼,已受令而逋,以畏耎论之。[2]28这条律文规定与盗贼相遇而逃跑的官吏,以及应有足够的能力追捕到盗贼,而因逗留、害怕而不敢与之搏斗,要剥夺官吏的爵位并免除职务,对士兵要处罚戍守边塞一年。官吏已接到追捕盗贼的命令而逃跑的,按临阵畏惧罪论处。

三、制定了违反社会治安管理规定的处罚制度

(一)严惩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行为

1.杀人罪: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二年律令贼律》中的“贼”指谋反、谋叛和杀人,包括伤人,主要有故杀、谋杀、斗杀、戏杀等类型,根据不同的杀人性质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贼律》规定:贼杀人、斗而杀人,弃市。其过失及戏而杀人,赎死;伤人,除。谋贼杀、伤人,未杀,黥为城旦舂。贼杀人,及与谋者,皆弃市。未杀,黥为城旦舂。斗伤人,而以伤辜二旬中死,为杀人。贼伤人,及自贼伤以避事者,皆黥为城旦舂。谋贼杀、伤人,与贼同法。斗而以釰及金铁锐、锤、椎伤人,皆完为城旦舂。其非用此物而人,折枳、齿、指,胅体,断(决)鼻耳者,耐。其毋伤也,下爵殴上爵,罚金四两。殴同死<列>以下,罚金二两;其有疻痏及,罚金四两。[2]11-12就是故意杀人、斗而杀人都要处以弃市,过失和戏而杀人可以免除死罪;谋杀者及与谋者一律处以弃市,谋杀人未遂,也要处以黥为城旦舂;斗而用凶器伤害人,完为城旦舂,损毁器官者处以耐刑。下级殴打上级的,罚金四两。对“欧<殴>詈”,就是殴打谩骂,根据不同性质给予处罚,丈夫殴打妻子、父亲殴打儿子、上级殴打下级、主人殴打仆人,下级殴打上级、妻子殴打丈夫、儿子殴打父亲等要给予不同的处罚形式,显现出维护封建礼制的意图。2.诬告罪: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官府弄虚作假告发,蓄意陷害他人的行为。诬告罪强调主观故意的因素,对此要实行反坐。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告律》规定:“诬告人以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反其罪。”就是对告发罪犯若不以实,造成死罪的要处以“黥为城旦舂”的刑罚,其他的各以其罪反坐。“告不审及有罪先自告”,就是所控告内容不正确、但非故意和自己主动报告犯罪者,“各减其罪一等”。但对“杀伤大父母、父母,及奴婢杀伤主、主父母妻子,自告者皆不得减”,以下告上者,“勿听,而弃告者市”。

(二)惩罚侵扰公共秩序的犯罪行为

简牍所见秦汉法律规定在日常生活和社交中必须遵守行为规范,否则要追究刑事责任。1.“不仁乡里”,就是社会中的不稳定分子。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规定,对“不仁邑里者”即社会中的不稳定分子,要将他们管束起来,强制劳作,如果私自释放的,要罚作劳役。2.失火罪。一是官府失火,造成财物损失。睡虎地秦简《秦律十八种内史杂》规定:“有实官高其垣墙。它垣属焉者,独高其置刍廥及仓茅盖者。令人勿(近)舍。非其官人殹(也),毋敢舍焉。善宿卫,闭门辄靡其旁火,慎守唯敬(儆)。有不从令而亡、有败、失火,官吏有重罪,大啬夫、丞任之。”[1]64就是官府修建粮仓要远离居民,并在四周建立围墙,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关仓门时要灭掉火种,夜间还要守卫和警戒。防卫不严,造成“失火,官吏有重罪,大啬夫、丞任之”。其他库府亦应注意防火。《秦律十八种内史杂》规定:“毋敢以火入臧(藏)府、书府中。吏已收臧(藏),官啬夫及吏夜更行官。毋火,乃闭门户。令令史循其廷府。节(即)新为吏舍,毋依臧(藏)府、书府。”[1]64“藏府”是财物库房,“书府”是文书档案库,都是防火的重要部门,主管官吏夜间要巡视检查,灭火关门,即使新建官吏的住处也不能在府库的旁边。二是百姓失火,烧到公共设施,要追究责任。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规定:“「舍公官(馆),旞火燔其舍,虽有公器,勿责。今舍公官(馆),旞火燔其叚(假)乘车马,当负不当出?当出之。”[1]130住宿官办招待所,如果失火、馆内公物烧毁不追究责任,若烧毁假借政府的车马要依法赔偿。“旞火延燔里门,当赀一盾;其邑邦门,赀一甲。”[1]130杆上的旗子着火,烧及里门和城门都要依法处罚。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对故意放火罪规定:“贼燔城、官府及县官积(聚),弃市。燔寺舍、民室屋庐舍、积(聚),黥为城旦舂。其失火延燔之,罚金四两,责(债)所燔。乡部、官啬夫、吏主者弗得,罚金各二两。”[2]8就是盗贼放火烧城邑、官府、政府的仓库和粮仓都要处以弃市的极刑。故意焚烧民舍、百姓房屋、田间房屋及仓廪之属,要处以黥为城旦舂。如果失火烧毁房屋,处罚金四两并赔偿房屋。乡部、官啬夫、吏主者等主管官吏没有抓到罪犯,要追究责任,分别处罚金二两。3.盗窃罪。盗窃罪是以公开或秘密的方式非法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秦汉律中分为强盗、窃盗、恐猲盗、监临部主自盗、受贿盗等种类,根据盗窃的数量给以惩治,特别强调官吏对其辖区内出现盗贼应承担的责任。一是严厉处罚盗贼。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对盗窃罪的规定:“「害盗别徼而盗,驾(加)罪之。?可(何)谓「驾(加)罪?五人盗臧(赃)一钱以上,斩左止,有(又)黥以为城旦;不盈五人,盗超过六百六十钱,黥(劓)以为城旦;不盈六百六十到二百廿钱,黥为城旦;不盈二百廿以下到一钱,(迁)之。求盗比此。”[2]93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盗律》规定:“盗臧(赃)直过六百六十钱,黥为城旦舂;六百六十到二百廿钱,完为城旦舂;不盈二百廿到百一十钱,耐为隶臣妾;不盈百一十到廿二钱,罚金四两;不盈廿二钱到一钱,罚金一两。”[2]16就是根据盗贼偷盗的东西折成钱的数量多少分别处以不同的刑罚,最高的处以“黥为城旦舂”,最低也是“罚金一两”。二是规定了盗贼的种类。《盗律》所见主要有五种。谋盗:“谋遣人盗,若教人可盗所,人即以其言及知人盗与分,皆与盗同法。”[2]16“主守盗”:简文中称为“盗所主”“盗所主守”“吏盗”,就是利用主管领导的职权盗取国家财物的犯罪行为,用现在的话说是“贪污”。“群盗”:“盗五人以上相与功盗为群盗”[2]17;“智人为群盗而通(饮)食馈遗之,与同罪;弗智,黥为城旦舂。其能自捕若斩之,除其罪,有赏如捕斩”[2]17。“恐猲人”盗:以告发犯罪为手段的胁迫,就是通过恐吓罪犯而取其财物,“恐猲人以求钱财,盗杀伤人”的犯罪行为也按照盗律论处。如果冒充官吏盗窃,“桥(矫)相以为吏、自以为吏以盗”,要加重处罚,处以“磔”刑。对于抢劫罪施以重罚。“抢劫”盗:“劫人、谋劫人求钱财,虽未得若未劫,皆磔之。”[2]17即使抢劫未能成功,也要处以“磔”刑。4.逃亡罪。主要有官吏、人民、刑徒、罪人、役人逃亡。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亡律》规定:“吏民亡,盈卒岁,耐;不盈卒岁,(系)城旦舂。”就是规定官吏、百姓逃亡满一年的处以耐刑,公士以上有爵位的人逃亡处以在官府服役的刑罚,如果是“给逋事”,就是为官府服役事的人逃亡,逃亡的天数加上应该服徭役的天数满一年,也处以耐刑。“城旦舂亡,黥。复城旦舂。鬼薪白[粲]也,皆笞百。隶臣妾、收人亡,盈卒岁,(系)城旦舂六岁;不盈卒岁,(系)三岁。自出殹,笞百。其去(系)三岁亡,(系)六岁;去(系)六岁亡,完为城旦舂。”“匿罪人,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与同罪。”[2]30-31这就是规定,如果是刑徒城旦舂逃亡,捕获后处以黥刑,再次服城旦舂;鬼薪白[粲]逃亡捕获后处以笞打一百;隶臣妾、收人逃亡根据判刑的年数处刑。藏匿死刑罪犯的判“黥为城旦舂”,藏匿其他的罪犯者按罪犯本人罪行大小惩处。

(三)惩治妨碍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

简牍所见秦汉法律规定对诈伪、非法渡关津、、夜无故入人家、奸非等故意妨碍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管理,破坏正常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诈伪罪就是欺骗伪造、谋取钱财及非法获益的行为,主要有伪写官文书印、诈传及篡改皇帝诏书、诈假得官、诈袭官爵、证不言情、译人诈伪等。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贼律》规定:伪写皇帝信玺、皇帝行玺、要(腰)斩以匀(徇)。伪写彻侯印,弃市;小官印,完为城旦舂。挢(矫)制,害者,弃市;不害,罚金四两。诸上书及有言也而谩,完为城旦舂。其误不审,罚金四两。为伪书者,黥为城旦舂。诸(诈)增减券书,及为书故(诈)弗副,其以避负偿,若受赏赐财物,皆坐臧(赃)为盗。其以避论,及所不当【得为】,以所避罪罪之。所避毋罪名,罪名不盈四两,及毋避也,皆罚金四两。毁封,以它完封印印之,耐为隶臣妾。而误多少其实,及误脱字,罚金一两。误,其事可行者,勿论。[2]9-10这些律文规定,私刻皇帝、彻侯和官用印章要判处刑罚;诈传皇帝诏书、制作假文书、给皇帝上书有误,从中谋取利益,严重危害行政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行为,也要依法惩处。《二年律令贼律》规定:“证不言请”就是证词虚伪的假证,“译讯人为诈伪”就是翻译审讯记录造假,由此造成“出入罪人者”,即审判结果有误的,判处“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以其所出入罪反罪之”。《二年律令爵律》规定:“诸(诈)伪自爵、爵免、免人者,皆黥为城旦舂。吏智而行者,与同罪。”[2]62就是诈袭官爵罪要处以黥为城旦舂刑。《二年律令杂律》规定:“博戏相夺钱财,若为平者,夺爵各一级,戍二岁。”[2]33抢夺钱财的要夺一级爵位,处以戍边两年的徒刑。《二年律令杂律》规定:“同产相与奸,若取以为妻,及所取皆弃市。其强与奸,除所强。诸与人妻和奸,及其所与皆完为城旦舂。其吏也,以强奸论之。强与人奸者,府以为宫隶臣。强略人以为妻及助者,斩左止以为城旦。”[2]34这就是说,强奸他人处以宫刑,成为受过宫刑的官奴;与他人妻子通奸,男女双方都处以“完为城旦舂”,如果是官吏与他人妻子通奸,以强奸罪论处。

[参考文献]

[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会所管理制度篇2

论文摘要:大学生管理能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这种推进主要是通过规章制度的方式展开,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管理建设,即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以此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规章制度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管理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本文试对这一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一、大学生管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

所谓大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人员,通过对高校资源有效的计划、组织、调控及运用,以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过程。”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大学生为特定对象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从以上的定义可以发现,大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体系,但两者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管理的灵魂。大学生管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核心的是管理好思想活跃又肩负繁重学习任务的学生,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明确管理的价值导向,也就是明确大学生管理的指导思想,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管理很显然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的指导思想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大学生管理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正是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体现在大学生管理方方面面的灵魂。如果在大学生管理中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进行所谓单纯的管理,那么,一方面,产生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的,以理性认识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就会失去现实的依托,导致这些认识尤如建在沙滩上的楼阁而会随时出现坍塌的危险。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大学的行政管理离开了思想教育,既失去了管理的目的,也不能真正实现管理的效能”。这样,大学生管理就会失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也不可能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大学生管理的目标就是建立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严明学校纪律,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这样的目标依赖于被管理者对管理行为的认同和配合。所以,被管理者的思想状态就成为实现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调动被管理者,即大学生思想状态的一种重要手段。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一个人具有了健康向上的、符合时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时,他就容易认同管理目标,也会积极的配合管理行为。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一个人能够积极主动的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能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时候,那么,他也同样希望拥有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自然而然也就会积极配合管理行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想状态的调整和调动,人的精神状态不好,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不高,那么,大学生管理工作必然是困难重重,也难以实现管理目标。

第三,大学生管理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大学生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行为,在高校中,它也是一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激励学生早日成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管理主要依靠的是管理制度,而管理制度体现了学校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也规定了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学生的行为符合管理制度的要求就会受到激励或赞扬,不符合管理制度行为的就会受到批评或惩罚。所以,管理制度本身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作用。大学生管理正是通过这些管理制度等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科学地引导和制约,把理论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融汇其中,使无形的理性认识变成有形的感性措施,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具体化、形象化。没有大学生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失去现实的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正如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不坚强而温和的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学生管理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

总之,大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决定了大学生管理能够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指出的,“学校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教育,……集体主义观念、诚信意识需要在课堂上讲,但更多地需要通过管理活动来体现,通过严格的管理,使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二、大学生管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有效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推进主要通过贯彻和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学校有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出具体要求。所以,制度管理是大学生管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  首先,制度管理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及其本质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是在后天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逐渐生成的。而具体社会关系又体现为一定的制度。制度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制度体系把国家和社会对于大学生行为的基本要求凝结为固定的规范和规则,向大学生传递国家和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并使这些思想渗透于或内化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于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被这样的制度所浸润和同化,进而形成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实现了制度的塑造作用。另一方面,体现国家和社会主导思想的制度体系通过提倡或压制某些行为,促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向着某个方向发展,引导着大学生行为的方向。这样,制度就通过规范性的要求塑造了处于这种制度体系中的大学生。所以,体现国家和社会主导思想的制度管理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正如美国学者埃尔金所说:“政治制度不仅仅是限制政治权力的手段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联系形式,它们还有助于形成个人的性格。”

其次,制度管理有助于规约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制度的重要功能就是给社会生活以及个体的行为和思想划定边界。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规范和规则的体现,它往往通过自身所内涵的规范和规则约束着社会生活以及个体行为和思想。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往往是由健全、良好的管理制度铸造出来的,一个院校的校风和学风一旦出现问题,那么一定是这个学校在制度安排中存在着缺陷或出了问题。虽然,出现问题我们需要从思想意识上进行反思,但是我们决不能停留于此,我们还需要从管理制度上挖掘根源。从一定意义上讲,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只有用制度去规约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才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才能有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再次,制度管理对于大学生具有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制度管理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方面,制度管理中的制度作为一系列权利、义务、责任的强制规范,作为一定校园行为方式的强制约束,告诉了大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所以,具体的管理制度一经产生,就会体现出明确的、强大的导向功能,引导着整个校园的价值体系,使校园的价值体系与管理制度的内在价值导向保持一致,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具体的制度规范通过奖励和惩罚等机制就为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信息。根据这些参考信息,大学生就会思考采取何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目标最为合算。正如在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选择,“个人正是在制度限定范围内,参照制度提供的相关信息,作出从事何种经济活动的选择的。”所以,制度管理的方式对于大学生具有积极的价值导向作用。

三、加强大学生管理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制度管理是大学生管理的主要方式,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就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制度建设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学生管理者应根据新时期党和国家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完善大学生管理的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的方式告诉大学生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二是要维护制度的权威。规章制度的制订和完善只是实现制度管理的重要前提,制度管理的落实还需要维护制度的权威。具体而言,一方面,要维护制度的相对稳定。由于制度大多着眼于“长治久安”的设计,因此,偏向中长程规划是对制度的基本要求。制度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必须要维持制度的相对稳定,“一个稳定的制度减少了世界的复杂性,又使个人更容易与一个复杂而易变的世界打交道,也使个人更易于避免‘超负荷识别’。因而有助于我们应付对不能驾驭生活所怀有的‘原生性焦虑’,同时创造着诱发归属感的多种纽带。只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才能产生出健康心态的人类。”另一方面,要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制度如果不能贯彻落实,便只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意义。同时,制度实施要做到类似的情况类似处理,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以上两个方面是维护制度权威的基本要求,若无法做到这两个方面,制度控制下的大学生则会出现心理上的混乱,或者出现没有标准的选择的痛苦,或者出现标准随意更改而无所适从的愤懑,这正是对制度管理的最大伤害,祸乱的根源通常也从这里开始了。

会所管理制度篇3

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是以章程,也就是合伙协议为核心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内部质量控制制度,以及财务分配制度等。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制度旨在落实以执业人员为主体,并与质量控制相结合的管理、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事务所内一切积极因素,促进事务所良性、稳定的发展。

(一)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在审计活动中,审计质量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产品的质量,即审计报告的质量;二是过程的质量,即审计工作的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符合审计准则而制定和运用的一系列控制规则和程序。通过对审计工作的控制来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包括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前者是指事务所为了给审计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合理的保证,而应采取的控制方针和程序;后者是指负有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中适用于审计项目的控制程序。

(二)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企业的运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会计师事务所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则更为重要,这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的性质决定的。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是根据其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设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员工的使用、培训,以及绩效评价等环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机制,同时对其员工及事务所各内部团体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指导和协调,优化内部环境,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

(三)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收入分配制度。企业的财务分配制度就是指采用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实现企业收益在所有资源之间的分配。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分配的形式主要有工资与奖金、福利、职务晋升、学习,以及其他形式。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分配制度是事务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分配事务所内部人员之间利益的方法。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分配机制是否健全,分配结果是否合理,是事务所内部管理矛盾的聚焦点,对事务所的生存与长远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目前,许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实行的是主任会计师全面负责,副主任会计师分工负责审计业务的条线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实施是:一名副主任会计师分管若干名高级经理和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一级复核工作,高级经理完成二级复核工作,除特别重大和特别复杂的项目由主任会计师负责三级复核并签发审计报告外,副主任会计师完成三级复核工作。这种线条型管理模式对审计工作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由于三级复核的人员均来自于承办业务的线条内部,这样复核人员在进行复核时就难以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使得三级复核制度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缺乏人力资本管理战略思想和管理体系。改制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并且普遍缺乏统一的与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战略相关的人力资源规划。如在招聘上非常盲目,事务所对现有专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缺乏评估和分析,对未来市场态势缺乏研究,要么盲目吸引高学历的人才增加事务所运作成本,要么只顾眼前利益,随着市场需要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临时人员,缺乏持久发展的战略眼光。可以说,在现有的主任会计师或高级合伙人的头脑中,改制前的管理经验与模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对人性,对人的行为规律及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机制,如人员结构划分、人力资源规划、员工的培训、员工的绩效考核、晋升和降级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明显不足。缺乏具有战略头脑、有知识会管理的主任会计师或高级合伙人,缺乏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思想和管理体系。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员工收入差距极端化、过分地强调物质激励,以及制度的实施不够到位等方面。

首先,收入差距极端化。有些会计事务所的分配制度过分倾向于合伙人或出资人,事务所大部分股份掌握在少数几个合伙人手中,其他的注册会计师没有分享利润和参与管理的权力,严重挫伤了执业注册会计师的积极性,激化了员工的不满情绪和短期行为,致使事务所留不住优秀的注册会计师,核心员工流失。人员的高度流动性严重影响了事务所的抗风险能力、服务质量和信誉。

其次,会计师事务所过分强调物质激励。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将金钱作为激励员工的唯一动力,忽视精神激励,不信任员工,或不委以重任,不及时提拔有能力的员工,仅仅把注册会计师作为盈利的工具。重使用、轻培训,把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变成一种无奈的痛苦选择,这无形中加大了风险,同时使事务所发展的后劲不足。

最后,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制度的实施力度不够。许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员工的奖惩、晋升不是根据考核评价结果而定,而是由事务所内部某些管理人员说了算,事务所内部也就没有了民主,从而缺乏明确的员工晋升渠道。

三、加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

(一)建立全面质量控制制度。会计师内部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对审计过程的控制,通过控制审计过程中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的各种因素来达到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目的。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对业务进行控制两个方面来解决:

1、提高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事务所可以通过完善职业道德教育制度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独立性观念,从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在执业的过程中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是其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建立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制度,花费一定的时间对注册会计师进行执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纪律,增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谨慎理念。针对当前许多事务所在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提供非审计服务。从而影响到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并导致审计质量出现问题的现象,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能够使这一问题得到缓解。在对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可以通过各种教育形式让注册会计师明白,经过其审查后的会计信息是属于公共产品,有许多人依据经过他们审查后的会计信息做出决策,而一旦审计人员的审计质量出现问题,受到影响的范围将是十分广泛的。注册会计师意识到他们工作的重要性后,在审查的过程中就会相应端正应有的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从而提高审计质量。

2、加强审计业务过程的控制。虽然审计风险表现在最终审计对会计判定的结果与实际

不符,但导致审计失败的直接原因还是审计过程中所实施的审计程序有问题。所以,要提高审计质量,最重要的还是对审计过程进行控制。

首先,建立逐级质量检查制度。针对线条管理模式中的三级复核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可以建立逐级质量复核检查制度,并实行审计质量责任制,使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层次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都有高一层次的审计人员来检查。具体办法是:每一个项目由上一级人员对下一级人员所进行的审计活动进行检查,即所长对主任会计师,主任会计师对副主任会计师,副主任会计师对高级经理,高级经理对经理等,逐级往下进行质量检查,并对质量检查情况做出评价,检查结果应当和其业务收入挂钩。如果某一级的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被上一级所查出,则相应地减少其作为报酬依据的业务收入。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逐级检查制度可以采用全面检查和抽样检查相结合的形式来展开,目的是促使相关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谨慎的态度,提高审计质量。

其次,实行审计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会计师事务所为保证审计报告质量,可以通过对形成审计报告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来达到要求。即,把审计过程中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的因素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就予以控制。审计过程可以分为接受委托、制定计划、实施审计、编写审计报告这四个过程。每一个过程都会对最终审计结果的质量产生影响,通过对审计报告形成的这几个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为委托人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第一,在接受委托时,应该合理地评估审计风险,谨慎选择客户。对财务特别拮据和面临破产威胁的客户、经营品质及声誉不佳的客户可以考虑不予签约;第二,在编制审计计划阶段,首先应该确定参加审计项目的人员,相关的审计人员在项目经理的协调下做好初始调查工作,为编制审计计划收集足够的资料,并进行恰当的分析。对与审计项目有关的一些可能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进行必要的研究。然后,项目经理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编制审计计划,并报部门经理复核,最后经由副主任会计师批准后再下达到审计小组各成员;第三,在实施审计阶段,要确保实际审计程序按审计计划进行,如遇情况变化,要及时调整和补充计划。具体审计计划的实施要依据各具体审计项目的审计目标、审计程序的规定内容和要求认真进行,重点项目如常规程序无法达到审计目标时,应追加补充程序和替代程序。审计测试要反映实际,方法选用要科学合理,审计证据要充分、适当,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要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审计组成员对所承担工作的结果要进行自检,担任项目经理的注册会计师要对业务助理人员和聘请专家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并对其工作结果负责。对于审计工作底稿,应经过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和副主任会计师的审核;第四,编写审计报告阶段,要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编制和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要符合事实,审计意见类型的选择要慎重、恰当并使用规定术语,文字表述要概念明确、说明清楚、理由充分、结论正确。审计报告意见的选择报经主任会计师或副主任会计师批准。项目经理或签字注册会计师应对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二)成立风险管理部门。为了从组织结构上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成立风险管理部门。如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它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职能部门存在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结构中。在这一组织结构中,董事会是风险管理的最高机构,并对风险管理负有最终的责任。其主要责任在于全面认识事务所面临的风险,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方向,批准风险管理战略,并建立和制定风险管理文化和激励制度等。董事会要将风险管理的日常决策权授予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拟订风险管理战略,报董事会批准,定期评价事务所总体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并向董事会报告。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具备丰富的风险知识与经验、高超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职业操守的风险专家和经理人员组成。风险管理部门的其他职责是组织风险管理培训、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拟订详细的风险管理政策、检查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指定重大风险的责任人、评价管理特定风险的基本架构的效率等。风险管理部门在风险管理功能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设立这样一个风险管理组织系统,对于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是十分必要而且可行的,但对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考虑到成本效益问题,可以不设立风险管理部门,而只任命一个风险主管负责识别和管理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会计师事务所不同于其他企业,它最大的资产就是公司的品牌和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事务所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让各级管理人员真正意识到“人”的重要性。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做法:定期召开经理及高级经理会议或全体员工会议,与员工就企业的发展、业务的开展、制度的考核及预期目标的实现等方面进行沟通,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使广大员工认同企业的理念和目标,了解重大决策的战略目标;尊重、理解、关心员工,尽量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为员工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将员工的理想和信念融入企业文化,激发其工作热情,促使其将自身的命运与企业的兴衰紧密地连在一起。

2、确定人力资源管理整合的指导方针。事务所的发展规划要与人力资源开发和计划相配套,人才储备和培养应是事务所管理阶层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从短期看,引进人才只是补充,通过招聘、借用等方式,吸纳一部分人才,依托人才引进,带来新信息,启动新项目,开拓新市场,发挥引进人才的技术辐射作用。从长期看,引进需要的人才,培养未来的人才,进而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应是事务所人力资源整合配置的指导方针。

3、建立事务所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事务所应吸收股东、部门高级经理及在事务所有威望、有影响力的员工加入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定期传递员工需求信息,为事务所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意见。同时,建立一套保证组织信息及时、有效传递的制度,设立一个确保所有员工在不满和惩处事件中都能得到公平对待的申诉程序,保持言路的畅通。部门应定期了解员工工作情况,并将信息汇总反馈至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适时注意员工劳逸结合,尽力舒缓员工工作压力,并且使他们能够很容易地得到与他们利益相关的问题的答案。

4、构筑并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目前存在的内部管理混乱和我国人才的国际化走向加重了会计师事务所人才的流失。这种矛盾的存在迫切地需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在会计师事务所战略管理中的地位。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是以发展战略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面对国内外环境,会计师事务所高层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建立自身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活动,构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事务所要确立人力资源管理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如人员结构最优化、员工素质的提高、员工积极性的调动等。在管理层次上,人力资源规则和方针将细分为具体实施系统,如设计招聘选拔程序、奖励方案和培训计划等。重要的是,所有这些应遵从战略层次的纲要和方向。在运作层次上,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的具体实施应包括岗位管理、人员管理、绩效评价和薪酬管理等。

会所管理制度篇4

(一)加强对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有助于促进我国物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的不断增强,物业管理水平也需要不断的提升。但是由于物业管理所涉及的问题较多,所管理的区域也越来越大,物业管理所涉及的法律管野也越来越复杂,需要处理好业主、开发公司、物业服务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没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是不行的。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建设使物业管理有法可依,避免物业管理纠纷的产生,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二)加强对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有助于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当前,因为物业服务水平而引发的纠纷案件在与日俱增,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我们的法院在处理这些纠纷案件的时候压力也比较大。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对于有效的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是很必要的。也可以为我国的司法实践提供必要的帮助。所以说,我们必须要加强对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的研究。

二、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研究

(一)物业管理法律制度的概述

1.物业管理法律制度的含义所谓物业管理法律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物业管理行为,并逐渐形成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2.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与客体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我们首先要明确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与客体。物业管理之所以会产生很多纠纷就是因为其主客体关系较为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纠纷。所以,理顺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与客体对于构建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具有重要作用。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的客体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有形的客体是指建筑物以及周边的公共设施、环境产品等;另一类是无形的即物业服务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明确了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助于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的主体较为复杂,包括建筑开发公司、物业服务企业、建筑物所有人即业主、业主委员会以及部分政府机关。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就是为了更好的调整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中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按照法律规定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规范物业管理,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二)我国现有的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

随着我国依法直观理念的不断加强,我国的法律制度体系正在逐步的建立与完善。随着我国《物权法》的颁布与实施,我国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建设更加的趋于完善。物业管理法律制度体系,通常情况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规范物业服务企业自身经营的相关法律制度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物业服务企业规范其自身经营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例如: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制度、物业管理招标投标制度、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物业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物业管理会计核算制度等。2.规范物业服务企业对外经营行为的法律制度企业要进一步实现对外界的经营,就必须其实遵循物业管理合同中的各项条例,并且参照我国的示范文本,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而在后期,当房屋的业主入住以后,还要与所有的业主,共同订立《物业管理委托合同》,进而确保物业企业与开发商与业主三者之间都拥有合法的法律委托服务关系。尤其物业企业在实际经营与服务过程中所收取的服务费用、管理费用,维修基金等等还必须要做到收费合理。3.规范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物业服务的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提供物业服务的管理制度以操作性强的管理标准为主,即有验收接管入住、物业档案、物业维修养护、安全、环境等管理规范。为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则应推行国际通行的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参加考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物业管理服务提供给业主的不仅是保值增值的房地产,还有和谐、健康的生活秩序,创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符的社区文化。

(三)完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之探讨

目前我们从,我国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整体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其在原则性、指导性以及宏观发展性上基本已经满足了我国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需要。但是从法律法规的实际操作性上来讲,则稍显不足,而操作性不足则会造成法律法规无法进行彻底的贯彻与实施,也不利于物业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在制定新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时候,就因该加强对实际操作性的研究与补充修订。1.进一步发挥《物权法》在物业管理法律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物权法》的出台对于提升我国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由于我国的物业管理所涉及的民事关系较为复杂,民事主体也较为多样。通常情况下,我国物业管理所涉及的民事关系主要是开发商、物业服务公司、业主以及业主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所涉及的问题大都是建筑物附近共有的部分、设备以及设施。《物权法》的出台,对于建筑物周围公共区域内的这些设备、设施的所有权做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在很大成都线减少了因为所有权的问题而产生的纠纷。所以说,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挥《物权法》在物业管理中的作用,规范各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避免纠纷的出现。进一步提升物业管理法律体系建设水平。2.制订物业档案管理法规因为建筑物实际使用年限通常都比较长,普遍都在50年以上,也正因如此,针对建筑物本身以及埋在地下的市政基础设施的数据档案,如:技术施工档案,维修更新档案等等内容则应该是物业企业进行管理的重点。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的相关法律部门更需要建立一部有关物业档案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对档案的归集、整理、保管、移交、经费做出相关规定,进而让物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日常管理日程之中,提高对其的重视度。3.维修资金、维修基金应当并轨2003年出台的《物业管理条例》第54条规定:“住宅物业、住宅小区内的非住宅物业或者与单幢住宅楼结构相连的非住宅物业的业主,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专项维修资金。根据目前我国出台的《物业管理条例》中对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的规定,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物业中的专项维修基金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法律地位,尤其是其能够得到公平、合理的运用,与每一名业主的实际利益信息相关。所以,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授权,建设部应尽快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出具体的收取、使用、管理的办法,进而从法律的角度上,对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进行完善。4.建立物业管理经理人制度目前,我国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普遍实施持证上岗的岗位培训机制,而在发到国家早已实行注册物业经济的培训机制,也就是说在国外只要能够获得物业营业执照与管理证书,就算是个人也可以单独从事物业的管理工作。总之,物业管理法律体系建设作为我国法律制度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如何直接影响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会所管理制度篇5

(一)基本框架

香港证券管理机构已形成了内外结合的廉政制度框架。其中,外部的廉政制度包括法律制度、行业自律机制和劳动力市场机制,内部的廉政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稽核制度和日常管理制度(见表1)。

(二)主要特点

香港证券管理机构的廉政制度总体上具有以下5个特点:

1.综合协调的廉政制度体系。香港证券管理机构已形成了综合协调的廉政制度体系,不同廉政机制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发挥着防止职务犯罪的作用。以香港交易所为例,风险管理部制订了廉政风险内控政策,人力资源部依据该政策制订员工守则和防止职务犯罪计划,各部门对员工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内部稽核部则跟进监督廉政政策的执行情况。

2.廉政职能分散执行。香港证券管理机构不设专职的廉政职能部门,而是将廉政职能分散到各相关部门执行,如香港证监会的廉政职能分散于人力资源部、主席办公室和各部门,香港交易所的廉政职能分散于风险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稽核审计部和各部门。

3.以“防止利益冲突原则”为制订廉政制度的依据。香港证券监管机构在制订廉政规章制度时都依据“防止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它们用这个原则来判断已有廉政规章制度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它们也用这个原则来判断那些未列入规章制度的员工行为是否应该被禁止。即如果员工的行为可能对他执行公务构成潜在的利益冲突,则该项行为必须被禁止;反之则被允许。

4.职务犯罪预防措施比较完备。为防止员工在廉政方面出问题,香港证券管理机构在内部设置了若干道针对职务犯罪的“防火墙”,包括招聘时的背景调查、签约时明确廉政责任、制订手册规范员工的行为、定期开展廉政培训、建立申报制度和强制休假制度等,有效地预防了职务犯罪的发生。文/兰邦华近年来,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多次出现员工违法违规的事件,如何加强证券管理机构的廉政制度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话题。而我国香港,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廉政制度来约束其证券管理机构(本文指香港证监会和香港交易所,下同)员工的行为,有力地保证了香港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拟对香港证券管理机构的廉政制度进行介绍,希望从中找到一些启示。

5.自律管理和严厉惩罚有机结合。香港证券管理机构的廉政工作很注重员工的自律管理(如主动申报),除非接到举报投诉或出现责任事故,一般不会对员工展开专门调查,但是,一旦发现员工有违规行为,一律严惩不贷。

二、香港证券管理机构的外部廉政制度

(一)法律制度

香港政府为了打击贪污犯罪行为,专门颁布了《防止贿赂条例》,并由廉政公署负责监督执行,此外,《证券及期货条例》对证券从业人员的禁止行为也进行了规定。由于廉政公署的职责已经涵盖了所有公营机构的廉政工作,香港证监会就不再对交易所、证券公司等机构的廉政工作进行管理。廉政公署不仅查处贪污犯罪案件,还深入到政府和公营机构中开展反贪检查和教育。比如,廉政公署每年会到香港证监会进行例行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是看其业务运作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审批权力的制约程序是否完善、是否存在利益冲突和滥用权力等。检查结束后,廉政公署会向证监会的管理委员会出具检查报告,指出存在问题和纠正意见,管理委员会如无异议,则需落实整改。

(二)行业自律机制

行业自律组织在证券业廉政建设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香港证监会按照国际证券监察委员会组织所制订和认可的原则,以及对金融从业人员的业务经营至为重要的其他原则,制订了“实践性”很强的《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持牌人或注册人操守准则》《、企业融资顾问操守准则》及《基金经理操守准则》,让从业人员在日常业务运作上有所依循。香港的证券业学会协同香港证监会、廉政公署共同编写了《证券、期货及投资界专业道德实务指引》,对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进行统一规定。

(三)劳动力市场机制

香港有一个信息比较发达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声誉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励和约束证券从业人员的行为。香港证券机构在招聘时,往往要求应聘者提供以往从业经历的证明人及其推荐信,如果应聘者有职业品行不良记录,将难以获得好的评价,其职业发展会受到很大限制。

三、香港证券管理机构的内部廉政制度

(一)风险管理制度

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65条,香港交易所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它负责就香港交易所经营活动所涉及的风险管理事项制订政策。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秘书处是风险管理部,它负责监督、执行风险管理委员会所制订的政策,并要求相关部门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由于廉政风险也是总体风险的一部分,风险管理部会要求人力资源部制订《人力资源手册》对员工行为进行指引,有时候还要求人力资源部制订减少员工职务犯罪的计划。

(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香港证券管理机构的人力资源部门承担了大量的廉政建设职能,这些职能体现在各个方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1.招聘时的背景调查。香港证券管理机构在招聘时很注意应聘者的背景调查,它们除了要求应聘者出具推荐信以外,还会向应聘者以前的任职单位和以前的上司做电话调查。在香港,这种调查所获取的信息一般比较真实可信,因此那些有不良记录的应聘者将被排除在录取者之外。

2.签约时明确廉政责任。香港证监会的新员工到职时,都会收到一份《董事及职员操守准则》,它详细规定了处理利益冲突的指引和披露投资的规定,香港交易所的员工雇佣合同中也有类似的廉政条款。新员工在签订雇佣合同时必须认真阅读并承诺遵守这些准则或条款,员工一旦签字承诺,就意味着违约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制订手册规范员工的行为。香港证券管理机构依据《防止贿赂条例》及《证券及期货条例》的有关条文,制订了详细的员工行为准则,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如香港证监会制订了《董事会及职员操守准则》,主要内容涉及个人投资信息披露、处理利益冲突、信息保密等方面。这些手册的内容详尽、可操作性强,为员工自律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标准。

4.定期开展廉政培训。香港证券管理机构会定期与廉政公署合作开展廉政培训,重点讲解有关的法律条文,使员工明确哪些情况下实施或不实施哪些行为是不廉洁的,以及发生不廉洁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香港证监会一般是在新员工到职时邀请廉政公署的工作人员来开几次讲座,香港交易所则每半年开展一次廉政培训。

5.强制性休假制度。为了排查并发现潜在风险和员工违纪行为,香港交易所对员工实施强制性休假制度。其中,敏感性岗位一般是要求必须连续休假两周,而一般性岗位至少要求休假一周,员工休假期间的岗位工作将由其他员工接替。

(三)稽核审计制度

香港证券管理机构有一套健全的稽核审计制度,对组织的管理层及各部门进行监督。

1.香港证监会的稽核制度

香港证监会设有稽核委员会,其成员全部由非执行董事组成。该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复核年度财务报表,审查管理层的程序,以监察会计及内部监控系统所发挥的效用;就委任外部核数师向证监会提供建议;审议及核准证监会内部监控审核计划及跨部门稽核计划;复核外部核数师的致管理层函件所载列的稽核结果及管理层对该等发现的回应等。香港证监会没有专职的内部稽核部门,它通常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开展稽核工作。一方面,稽核委员会聘请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定期进行内部稽核,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外部稽核的不足,香港证监会每年还实施了跨部门的内部稽核,其做法是从各部门抽调2~3人组成稽核小组对内部部门实施交叉检查或专项检查。接受外部稽核和内部稽核的部门实行年度轮换,但不管外部稽核还是内部稽核,最终的检查报告都需要呈交稽核委员会审批。

2.香港交易所的稽核制度

香港交易所承担稽核职能的机构是董事会下属的稽核委员会和行政总裁下属的内部稽核部,其中,稽核委员会是决策机构,内部稽核部是稽核委员会的执行机构。内部稽核部具体负责对香港交易所的业务及运作进行独立评核,以协助稽核委员会确定香港交易所有足够的内部监控,稽核及评估范围包括财务、运作、规则遵守及资讯技术,有关结果及建议会直接向稽核委员会汇报。如在稽核过程中发现有任何不妥善之处,内部稽核部会通知有关部门主管做出改进,并监察有关的修正过程。

(四)日常管理制度

香港证券管理机构对员工的平时监督检查主要依靠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制度有申报制度、回避制度、举报投诉制度和纪律处分制度等。

1.申报制度

香港证券管理机构对员工进行日常管理的最主要的一项制度是申报制度,凡是可能违反“防止利益冲突原则”的行为,员工都必须向其部门主管或直接上级申报。申报制度贯彻的是一种“充分信息披露”的理念,即当员工难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违规时,通过申报方式让自己的行为公诸于众,以接受他人的监督。常见的申报内容包括有价证券的持有情况、有价证券的买卖情况、收受利益情况、兼职或讲学情况、亲属任职情况等。为便于员工申报,证券管理机构的人力资源部还在办公网上公布了申报专用表格。

2.回避制度

香港证监会、交易所员工在处理证券监管业务时,如果涉及配偶、子女所在单位的利害关系,必须主动报告并申请回避,在与监管对象私下接触时,同样要以避免利益冲突为原则。香港交易所还规定董事须申报所有涉及的利益冲突;若有需要,董事还须避席不参加任何涉及其占重大利益关系事项的讨论或放弃有关表决。

3.举报投诉制度

香港证券监管机构鼓励证券从业人员利用投诉渠道向管理高层或监察部门举报贪污舞弊,以及早发现违规情况。一旦接受举报,相关人员必须迅速跟进所有投诉并对违规员工采取适当的处分。如果怀疑个案牵涉贪污、诈骗或其他罪行,还应向监管机构或有关执法部门(如廉政公署、警务处)作出举报。

4.纪律处分制度

香港交易所将员工违纪行为分为两类,如果性质不严重,只是操守问题,由交易所内部处理,如果违纪行为已经构成触犯法律,则需要转到香港证监会处理。内部稽核部会就员工的违规行为做报告,由管理层决定处理方式。

四、对中国内地证券管理机构廉政建设的几点启示

香港的政治体制、市场环境、人口素质等条件和内地有较大的不同,对其廉政制度我们不能简单照搬。但是,它们的管理理念、制度设计、具体措施上还是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以“防止利益冲突”为制订廉政制度的首要原则

防止利益冲突,是香港廉政法律和各类组织内部行为操守的一项重要原则。香港证券管理机构的每位员工,无论从事职务活动,还是日常生活,不管是涉及本人,还是涉及工作对象或亲友,不管是在职期间,还是离职之后,其一切行为,都以此原则为前提。目前内地没有《反腐败法》,《证券法》有关规定也不详细,但从这一原则出发,就可以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使员工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能进行自我约束和规范。

(二)制订可参照性强的证券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无论是香港的法律,还是各类组织的内部规章制度,其规定和文字表述几乎到了“繁文缛节、不厌其详”的程度,但具有很强的参照性,当遇到问题需要对照条文进行判断时,很容易“对号入座”。参照香港制订《证券、期货及投资界专业道德实务指引》的做法,我们认为,应组织证券业协会、交易所、中介机构等方面的力量,制订一部内容全面、可参照性强的证券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指引,这对于提高整个证券业的廉政水平将有积极的作用。

(三)明确个人在廉政上的法律责任,加强信誉机制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

香港证监会和交易所对员工的廉政教育并不频繁,每年只开展一两次,花样也不常翻新,只是印发有关操守准则和请廉政公署人员讲解有关法规或进行情景考试。简单的做法却能奏效,主要原因是它们强化了个人在廉政上的法律责任和声誉机制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它们的做法给我们如下启示:首先,廉政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使员工真正熟练掌握各项廉政规章制度上,可以通过加强与司法部门的配合、引入“情景测试”等手段来逐步提高廉政教育的有效性;其次,应把职业操守承诺纳入到劳动合同中来,利用法律工具提高员工廉洁从业的责任意识;第三、要进一步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特别是要将员工在职业操守方面的不良表现记入档案中,从而有效提高其违规成本。

(四)完善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机制的建设

香港证监会与交易所虽不设专职的纪检监察部门,但在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方面却有完整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强有力的工作机制。这套体系把触角伸向任何一个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的角落,深入渗透到各项业务的运作当中,从根本上防范了各类风险、堵塞了漏洞。由此看来,全面加强证券管理机构的稽核审计体系,提高内部监控和风险防范的能力,可能是今后须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五)借鉴海外廉政制度建设的先进理念和做法

会所管理制度篇6

摘 要 从2007年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后,相关的医院会计管理正在逐步根据新会计准则进行更改、完善。以此,医院的会计制度需要根据新会计准则不断进行完善与更新,更好地为医院相关会计管理提供指引。本文根据新会计准则对医院会计制度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浅析,寻找出能够逐步完善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建议,以实行高效的会计管理工作。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医院 会计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医院对在新会计准则下会计制度的完善越来越重视,那么,就会对每一个能够影响其会计制度的相关因素进行严格的审核。只有进一步掌握了新会计准则下的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与管理,才能够不断完善我国医院会计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以此来完善、更新、提高医院会计制度的具体实施性能。

一、在新会计准则下医院会计制度出现的问题

1.医院会计核算制度不准确

从我国的相关医院具体管理制度中,尤其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制度中,其成本核算是相当不准确的。而且,与之相比较其管理费用的分摊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由于医院的相关管理费用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其中除去医院的相关管理部门出现的管理费用外,还存在于为医院的医疗、药剂、管理等服务部门的一些辅管理费用,或是类似于利息等的一些财务费用。这样,就使得医院相关费用类科目的设立与划分严重地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成本,从而,进一步影响医院会计核算制度的有效实施。

2.医院会计制度出现的资产虚报、虚增问题

由于在以往的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与管理中,没有明确设定相关的医院医疗资产折旧,对于医院资产所进行的折旧比较具有随意性,而不是按照实际情况所进行的“累计折旧”计提。所以,可以说我国大多数的医院在进行资产折旧时常会出现虚报、虚增等情况。对于医院的固定资产、基金等相关的账务处理,其会计规范制度是存在不合理的,在提取固定资产、基金折旧、减值时没有明确的设置单独“累计折旧”、“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净值”等科目,这样就不能进一步反映医院的固定资产减值、真实净值等,以致医院的资产和净资产出现虚增等情况。

3.医院会计制度处理程序中出现的问题

医院所发生的资本性支出,主要是经由购置房产、设备,或是固定资产改良、大型维修等。在以往的医院会计制度中相类似于上述的资本性支出,并不会完整全部罗列出来,还由于在以往的医院会计制度中没有具体规定其列支方法,所以,在出现大型设备、资产购入时,常会经由药品、医疗等罗列支出方式等进行反映支出情况。这样的会计管理方式,十分不利于医院相关会计制度的实施与经济效益的考核,并且更加不利于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进行考核。

4.以往医院会计制度中“坏账准备”提取出现问题

对于医院来说,其坏账主要是针对医院无法收回的账款。一般医院所出现的坏账损失主要是由于病人所欠医疗费用所引起的,其中包含死亡无人认领、医疗救助无力支付等情况。医院针对于“坏账准备”来说,只是简单进行记录,完全没有根据所欠款项时间长短等进行分类管理,这样会让医院会计制度无法良好地实施管理性能。

二、新会计准则下逐步完善的医院会计制度

1.引进稳健性原则,全面考虑医院经营风险

通过保持医院的稳健性会计制度实施原则,也可以称之为医院谨慎的经济管理活动规范性原则。只有能够合理地估计医院在会计制度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才能够针对问题提出及时防范与化解的方法。其原则与化解方法必须能够结合2007年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以此逐步完善、保持医院的会计制度实施的谨慎性。在医院的会计制度实施中,必须按实计取资产或收益、负债、费用等,这也是规范、完善医院会计制度的内在要求。通过医院所实施的谨慎性原则,借此完善医院会计制度,合理地规避医院经营的会计风险问题。

2.设置正确的会计科目,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

通过设置“累计折旧”和“坏账准备”相关的会计科目,让其医院会计制度管理能够如实、准确地反映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与管理;让其实质性的固定资产净值和净资产价值能够得到高效的体现。当前,我国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其固定资产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重购轻管,忽视制度”。这样,就会严重造成医院会计制度资源的浪费。根据我国新出台的相关会计准则,现在医院的会计制度所规定的整体医院固定资产可以按照其账面价值进行一定比例的提取、折旧等。医院在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维护和大型修缮中,能够实行真实上报、实报实销、合理计提等会计约束性制度。

3.完善会计制度中净资产的核算方法

由于以前医院的产权是属于国有净资产核算部分,按照核算的用途不同,其投资的主体核算所有者权益会随着医院会计制度的完善与更新而逐步深入和多种多样。因此,在新会计准则中医院的会计制度会摒弃以往的资金用途核算方式,而将其净资产的核算方式改为按照所有者权益分类核算进行划分管理。以此,更好的区别、明确出资人、股东等的各种权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在新会计准则下逐步完善医院的会计制度管理,让医院的会计制度能够与国家的发展同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金晓燕.医院会计制度的改进与完善.中国卫生经济.2009(3).

[2]许小荣,蒋雪艳.完善医院会计核算的思考.现代商业.2008(9).

会所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企业集团;会计委派制;制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166-02

会计委派制是因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缺位,对资产经营者的监督力度不够,而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情况下,从所有者利益出发而实行的一种会计监督和管理措施。目前,有许多企业集团参照会计委派制在企业集团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笔者认为企业集团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完善企业管理的一项有益尝试。会计委派制的实施对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实现企业领导权与会计监督权的分离和制约,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一些已实行会计委派制单位的调查与研究,笔者认为要搞好企业集团内部会计委派制,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明确委派会计的地位、职责与权限

企业集团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和控制,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为使委派会计切实做好各项工作,首先应明确委派会计的地位、职责和权限。

委派会计的地位:委派会计人员代表企业集团上层管理者行使对被委派单位的会计监督权,同时作为被委派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受被委派单位和委派机构的双重领导。

委派会计的主要职责:①进行所在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②监督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对上报的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③监督所在单位国有资产运营情况,对国有资产流失承担相应责任。④监督所在单位执行国家财经纪律的情况,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委派会计的主要权限:①审核所在单位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并与单位领导人共同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②负责拟定所在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各项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③参与拟定所在单位的年度预算、决算方案、分配方案。④参与所在单位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⑤审核所在单位新项目投产可行性报告和重大经济合同。⑥具有《会计法》规定的会计人员的职权,具有向上级财务部门和主要领导反映情况的职权。

会计委派机构、会计委派人员及被委派单位都要明确委派会计的职责和权限。会计委派机构及被委派单位有监督委派会计履行职责的权利,有保障委派会计行使权利的义务。

2 建立对委派会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

为调动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建立以下激励机制:①给予优惠的工资福利待遇,必须保证委派会计人员整体工资水平和级次的公平合理。②制定具体的年度考核目标,考核结果与经济利益挂钩。③对出色完成任务的委派会计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并在晋级、晋升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为防止委派会计人员滋生安逸思想和腐败行为,应制定如下约束机制:①委派会计的回避制度。对与委派会计和单位领导人有亲属关系或经济利益关系的,必须实行委派会计回避制。②委派会计的定期轮岗制度。单位的会计负责人每3―5年应进行一次轮岗交换,一般的会计人员也应视情况进行定期轮岗。③委派会计的定期培训制度,包括业务培训和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训。④委派会计的离任审计制度。委派会计离任时务必进行离任审计,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委派会计。⑤定期述职制度。委派会计至少每季度应向上级委派机构进行述职。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生产经营过程中,遇有重大事项必须及时向上级报告。⑦责任追究制度。委派会计在工作中出现违纪违规等行为必须进行责任追究,给与相应的行政处分,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3 健全企业配套的管理制度

只有建立在健全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上的会计委派制度的实施才能真正得以从各方面得到保障。会计委派制是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必须和其他企业管理制度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企业应健全和有效执行以下各项企业管理制度:

(1)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会计核算是对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如果生产经营不能按照严密、科学、有序的制度进行,就会给会计核算环节带来困难,取得的会计信息也很难保证质量,所以必须健全并有效执行生产经营的各项制度。例如:岗位责任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材料收发制度,事务处理程序制度、部门协作制度、部门牵制制度、内部监督制度等。

(2)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不但包括会计核算方面的内部管理,还应包括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面管理。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现状是,财会部门基本上只起着事后核算的作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缺乏控制与监督,财会部门管理的权利很难得到保障。所以要真正搞好会计委派制应首先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是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计划与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项目投产和投资的成本否决制度、财务会计分析制度等。

(3)内部监督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内部监督的范围应包括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不只对经济方面的监督。还要对生产经营中的违纪违规问题进行监督。搞好内部监督一是要给予职工知情权、监督举报权,二是要有专门监督部门并负责处理职工举报或发现的问题。发生责任问题必须追究责任,而不应只用调离岗位的处理方法处来处理。

在各项企业管理制度都健全并有效执行的基础上,会计委派制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否则只单独改革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而其他方面管理混乱,只会使这一制度流于形式。

4 完善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

行政和社会中介组织对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是会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健全和完善。可以督促会计委派制更好的实施。国家财政、税务、工商机关及企业集团内部监事会、审计、纪委等部门必须按照国家和有关规定,对下辖企业进行监督。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单位,必须委托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经济事项,必须委托资产评估师事务所进行评估。

5 将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

会所管理制度篇8

一、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必要性

(一)落实集团出资人地位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现集团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的紧密结合。集团在完成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后,集团总部(母公司)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要履行出资人职责,就必须实现“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管资产是指集团作为所有者对所属单位占有的集团资产拥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力;管人是指集团作为出资人,根据在所属单位中所占资产(权益)比例,拥有委派所属单位高级管理人员和股权代表的权力;管事主要是指对所属单位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尤其是重大投资决策权力和资产的收益及处置权力。对所属单位委派会计主管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管人”的要求,是集团基于所有者权力派出的管理人员,同时参与其受派单位日常的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并就重大资产管理事项负有向集团汇报的义务,在管资产与管事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集团整体建设与长远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形成规模优势,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组建集团的优势是可以发挥成员单位在生产、经营管理以及财务方面的协同效应,分散集团风险,节约交易成本。但面对企业集团这样一种规模庞大、成员众多、管理层次多、发展方向多元化的企业组织形式,随之而来的是管理活动的复杂化。集团是多个法人单位的联合体,成员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个体利益,由此决定了集团内部无时无刻不存在着特性与共性、个体与整体的权衡与矛盾。从集团整体来看,集团总部是宏观管理主体,下属单位是微观管理主体。及时掌握微观主体运行情况,有效地将宏观管理政策和措施贯彻下去是实现集团规模优势的基本要求。在过去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下,由于集团总部不直接参与所属单位具体的会计核算业务,所掌握的财务信息相对而言是不完全的;由于没有有效的监督手段,一些管理政策和措施也往往形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而得不到贯彻和实施,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后,有利于完善集团化的治理机制,增强集团的宏观调控能力,发挥集团的规模化整体优势,在集团的统一指挥和领导下,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三)加强财务监管,堵塞漏洞,是预防违法违纪现象发生的必要手段,有利于反腐倡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段时间以来,国有企业监督者缺位的现象十分严重,经营者缺乏约束,便产生了企业管理松弛、拿国有资产冒险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加强财务监管,建立监督约束机制是关键。从出版集团的现状看,所属单位的外部监督主要来自集团总部的财务、审计、纪检等部门,因掌握的信息不可能有下属单位多,监控乏力有其不可避免性。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在充分保证各单位行使集团法人委托的经营自的基础上,通过委派会计主管常驻下属单位,直接参与下属单位的财务活动,既有利于集团掌握有关信息,又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由于委派会计主管在制度设计上保证其能够参与企业决策过程,参与制定企业财务计划,监督企业重大财务活动,使其在具体运作中能够发挥财务监控职能,并体现及时性、有效性、经常性的特点,无疑可以改变长期以来企业内部监督失控的局面,防止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

(四)财会人员依法独立履行职责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发挥财会人员的职能作用。我国传统企业制度下的经营者权力相对集中,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中,财会部门同其他职能部门一样同属企业管理部门,财会人员由经营者聘用,无论是人事关系,还是经济利益都受到所属经营者的制约。在这种体制下,财会人员难以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更多的是唯命是从,处境尴尬;实行会计委派制以后,委派会计主管将从所属单位中独立出来,不再是派驻单位的下级,而是代表委派单位对派驻单位进行直接监督,可消除其后顾之忧,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职能作用。

二、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可行性

集团会计主管委派制是在集团内部实行的会计监督新机制,是集团法人委托,为保证集团整体目标完成而赋予委派会计主管的一种监督权力。它的可行之处体现在:

(一)有相应的法律依据。财政部、监察部《关于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对会计委派制度予以肯定并积极试点推行。《公司法》第四条“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所有这些规定,都为集团试行会计主管委派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法律依据。

(二)委派会计主管的出发点与所属单位的经营目标是一致的。集团赋予所属单位一定的自主经营权,并对所管理的国有资产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委派会计的监督必须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各单位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必须体现所有者的意志和利益,这是任何社会经济制度下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所属单位与委派会计主管在组织财务收支上的基本原则也是一致的,赋予委派会计主管代表集团行使一定的监督使命是合理可行的,这与现代企业强化自我约束、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保障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也是一致的。当然,会计主管委派制在其制度设计上必须明确其工作职责、权力范围和运行规则等,做到既能对所属单位进行有效监督,又不干预派驻单位的自主经营。

(三)会计主管委派制在现实中比较容易操作。会计委派制的模式有很多种,一般可以考虑在以下三种模式中选择:第一种模式是财务总监制,即把所属单位的总会计师改为财务总监,由集团派驻;第二种模式是会计主管委派制,即向所属单位派驻财务科长(或财务经理);第三种模式是财务集中制,实现“集中管理,分户核算”,会计人员的报酬由委派单位支付。相对于其他两种方式,会计主管委派制比较容易操作,因为不必对相关机构做大的调整,也不存在委派人是否属于派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争论问题。

三、实行集团内部会计主管委派制需做好的配套工作

会计主管委派制是集团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项改革措施,是一项涉及面较广、影响比较大的系统工程,它的推行必须与相关的配套措施同时进行。

(一)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口管理委派到基层单位的会计主管人员。笔者认为,可以成立集团会计委派中心,并赋予会计委派中心对委派会计主管的人事、财务管理权,使其成为委派人员的对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派出人员进行管理。具体职责为:负责研究、选定对各下属单位的委派人员,组织安排委派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定期召集委派人员专题会议,听取委派人员的述职报告,研究解决委派人员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及时向集团领导汇报反映各单位有关问题;帮助委派人员建立正常财务监督的工作环境,保护派出人员的合法权益;跟踪调查了解派出人员适岗情况,按规定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定期考核,提出奖惩和续聘、解聘建议。

(二)赋予委派人员与职责相匹配的权力。委派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一是监督所在单位国有资产运营情况,对国有资产的流失承担相应责任;二是监督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对上报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三是监督所在单位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情况,对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的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委派会计人员的主要权限:一是审核所在单位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并与单位主要领导人共同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二是参与拟定所在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规定,监督检查各项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三是对重大财务收支项目,与单位领导人联签批准;四是参与拟订所在单位的年度决策方案、分配方案;五是审核所在单位的新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和重大经济合同。委派会计的职责权限可根据派往单位的具体情况做出调整。

(三)在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保障。为保证委派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他们的待遇必须与派入单位脱钩,由集团负责统一考核发放。总的原则是一方面体现按劳分配;另一方面在委派人员之间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发所有委派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与委派制配套的制度措施。委派制要落到实处、收到成效,必须不断地加强制度建设,健全机制,提供保障。需要制定的制度主要应包括以下几项:

1、资格确认制度。委派人员必须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德才兼备,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经委派人员管理机构按有关程序考核确认后,才能报集团领导批准其委派资格。

2、考评轮岗制度。由委派人员管理机构制定科学的考核办法,对委派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可分为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年度考核后必须形成书面考核结论,对委派人员的工作业绩作定性评价,并以此作为对其奖惩和续聘、解聘的依据。另外,在考虑业务连续的前提下,对委派人员实行定期轮岗制度。

3、奖惩制度。由委派人员管理机构制定明确的奖励条例,严格按照考核结果和财务、审计情况对委派人员进行奖惩。考核不合格及财务审计发现问题的,要根据规定分别给予不予续聘、解聘或经济处罚,表现出色的进行提拔或进行精神、物质奖励。

4、报告制度。具体可分为定期报告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定期报告制规定委派人员按季或半年向委派人员管理机构做书面报告;重大事项报告制规定委派人员对所驻单位发生的重大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委派人员管理机构针对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及请示,应根据情况及时做出口头或书面答复。对委派人员知情不报或故意隐瞒、遮掩的,委派人员管理机构应根据有关规定严厉处罚。

5、述职制度。委派人员在年度终了或离职时,要向委派人员管理机构详细报告工作情况。述职报告经派入单位负责人和委派人员管理机构签署意见后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6、培训制度。委派人员的素质是决定委派制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集团应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委派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促使委派人员积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

总之,笔者认为,在出版集团内部实行会计委派制,是加强财务控制和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而且通过理论的探讨和实际工作中的不断摸索、总结、完善,会计委派制必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助于解决当前出版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在出版集团内部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是可行的。

上一篇:制度建设计划范文 下一篇:描写古代建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