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范文

时间:2023-10-23 19:54:32

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

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篇1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日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跃升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的学科依据。社会的进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必然引发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的新发展,高校就业市场营梢呈现出营销方式网络化、营销现场社会化、营销人员职能专一化、营销产品自主化、定制营销范围扩展化的新趋势。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特征愈发凸显,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与突破,“高校为产业,毕业生为产品”的市场化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同,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被纳人市场化的视野之中来审视,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跃升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就业市场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在内容、方式、方法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主要呈现出如下趋势。

一、营销方式网络化

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方式网络化的表现在于:

1.网络营销的基础平台已经形成。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我国的网站数量正在逐年迅速增长,新的网站每天都在诞生,政府、企业及事业单位也纷纷创建自己的网站,众多的网站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网络化提供了基础平台。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高校若要在就业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网站建设以及网络营销必然成为拓展就业工作的新的着力点。

2.网络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网络是各种信息的集散地,高校与用人单位均可利用网站、搜索引擎、供需信息平台、电子邮件、即时信息等渠道了解到所需信息。同时互联网络的交互性、双向性更有利于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特别是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成本较之信件、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要低得多,而通信的速度则远远高于传统方式,因此必然为更多的高校及用人单位所采纳,成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

3.网络创建了零级营销渠道。由于供需双方地处不同地域,传统的就业洽谈方式往往需要用人单位的人员千里迢迢奔赴高校选聘所需要的优秀毕业生,洽谈的成功要以用人单位时间、精力、财力的高投人为代价,所以对于与高校地理距离较远的用人单位来说,采取传统的就业洽谈方式的高校很难对其产生吸引力;而对于高校来说,举办就业洽谈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需要拥有相当规模的洽谈场所,也需投人较高的成本。现代化的网络语音视频工具可以使互联网用户跨越空间距离,实现应聘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网络上的面对面的沟通。不仅使供需双方人员免于千里奔波之苦,而且能以最少的财力、时间、空间投人实现就业洽谈。网络营销的出现和发展,给传统的4Ps营销组合带来新的变化,它的关键作用是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快捷的、最短的营销渠道,同时增加了营销渠道的密度和广度,创建了一个无形市场,实现了产业和用户、产品和消费者的零距离沟通。

二、营销现场杜会化

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经历了“统包统分”、“择优推荐”、“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四个阶段,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在各个阶段所担负的使命不同。过去的各个阶段,特别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和高校是学生就业的筹划者和领导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形成,毕业生成为就业的主宰,走向市场,卷人社会化竞争的洪流。市场经济初期构建的中央一地方一高校之间的指导系统、用人单位一高校一大学生之间的择业系统、用人单位一政府一高校之间的协作系统,三大系统在实际运作之中,社会化特征逐渐加强,特别是营销市场的组织形式的变化更加突出。由于最初供求信息的不对称,使高校承办的招聘市场如火如茶,而发展至今,高校终因“小学校”办“大市场”、“小马拉大车”而不堪重负,疲态尽显;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化、大型化、常规化的人才市场方兴未艾,趋于成熟。各地方人才服务与交流工作部门的人事、市场服务的职能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整合后,社会化的人才市场渠道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可以断定,社会化、大型化、常规化的市场必将取代高校所设的毕业生类型单一、专业有限、规模有限的小型单一市场,大学毕业生也将投身于大市场之中,依靠社会上的人才市场服务,在更广阔的领域内与更多同类学生进行竞争。高校毕业生市场营销的工作重心将因此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发挥重要作用的校园营销现场将逐渐被社会化的人才市场取代,甚至最终基本由社会市场来完成。

三、营销人员职能专一化

高校从事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工作的主体是负责就业的工作人员,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革,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重心不断地转移。计划经济时期,就业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就业管理,其主要职能是管理;大学生就业市场形成初期,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被动地在校内对用人单位代表的接待服务,并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其主要职能是服务;市场自由化时期,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市场与疏通就业渠道,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牵线搭桥,其主要职能是沟通;当今成熟市场时期,大学生就业市场已成为完全买方市场,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是信息服务和参与行业间竞争,指导学生参与市场竞争,其主要职能是指导;今后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畅通,供求信息收发便捷,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分析市场变化,研究市场需求,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为高校制定综合发展战略出谋划策,其主要职能为研究与指导。

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工作主体的工作重心正在由过去的只单一地注重校内产品生产或单一地注重学校产品销售向研究市场需求注重产品加工兼顾营销各个环节方向转变,正在沿着管理一服务一指导一研究的工作职能轨迹发展,工作空间实现“由外向内”的重心回归。随着就业管理的简化,就业服务的丰富,就业指导的丰富,就业研究的提升,工作人员逐渐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大舞台上的主角淡出,在校内集中精力研究就业市场的变化,为学校制定营销策略,加强学生的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保证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获胜。职能的转变决定了工作人员类型的转变,新时期高校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研究型、指导型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逐步取代管理型、事务型、公关型为骨干的营销队伍。

四、营销产品自主化

无论是行业竞争,还是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的竞争。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核心就是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素质、能力素质才是决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高校大学生作为“产品”与其他物化的产品相比有着自身“人”的特性—能动性闭,所以,与其他产品在营销过程中的被动性截然不同,大学生产品在校期间不仅能主动接受高校的“生产加工”,更为重要的是该产品能够自我营销。在生产环节中,大学生产品的可塑性、能动性和自我选择性使其能够按照市场需求被加工成优质的、多样化的产品。在竞争中,大学生品能够自我推销,主动寻找用人单位,使就业市场更加广阔。同时大学生产品还具有较大的附加价值,高校运用得当,可以帮助自身打造市场品牌,拉动市场需求,拓宽就业通道,丰富营销手段。在产品的生产、定价、渠道、促销等营销组合的各个环节中,大学生产品的“自我营销”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指出的是,这一特殊产品质量达标的积极性、市场的选择性和占领市场的主动性,既是高校就业市场营销的需要,又是大学毕业生自身发展、自我实现的客观要求。对高校毕业生群体而言,可以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建立同质优势,而就毕业生个体而言,能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显示其异质优势。

因此,毕业生产品营销的自主性越来越大,自我营销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充分认识并利用大学生产品的这一特点,适时开展大学生的自我营销,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富有特色的一种营销方式。

五、定制营销范围扩展化

对于人才定制培养的最简单的理解应为,高校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根据自身实际资源情况,为用人单位一对一地培养人才的方式。定制培养是在以往大规模趋同型毕业生产品的培养模式基础上,继续细分市场,将每一个用人单位视为一个潜在的细分市场,根据用人单位的特定要求,单独培养,造就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能够迅速适应岗位的毕业生产品。它属于互动营销中的定制营销范畴。

在实践中,定制培养恰好可以满足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用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直接对接,最大限度地使毕业生产品与用人单位需求相互吻合,避免了毕业生产品因供需结构性失衡而造成的“滞销”。定制培养的人才其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得到拓展,可以快速上岗,既可以使用人单位找到所需人才,又大大节省用人单位对职员进行培训的成本,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方式可以帮助高校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篇2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策略

1高校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必要性

1.1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据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每年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也呈现出递增趋势。

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413万,这无疑更是加剧了就业竞争。为了生存和发展,高校势必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保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此,高校需要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1.2就业率成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杠杆

教育部2003年4月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从4个方面分18条规定高校发展要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就业率已经成为评价高校工作的一个杠杆,它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声誉,而且还关系到下一年的招生计划。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发展来培养毕业生,并通过为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来促进就业率的提高,以此树立学校的品牌,保障学校未来的发展。

1.3高校以质量求生存

就业率不等于就业质量。就业质量主要反映在毕业生初次就业的薪酬水平、职位、满意程度、发展空间等方面,而就业率只是毕业生就业数量的反映。虽然教育部只是将就业率与高校下一年的招生计划挂钩,但高校为了能有长远的发展还要注意就业质量,把就业质量甚至是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乃至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纳入评价体系,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而更科学地引导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来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

2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策略

高校利用市场营销理论,结合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特点积极开拓市场,使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结合,为就业市场中的供需双方提供准确、及时的需求信息,提高就业效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桂电)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电子信息类学科突出的高校,现结合该校多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谈谈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策略。

2.1确定目标市场

毕业生就业市场具有明显的群体性,高校要积极组织和配合毕业生的就业。高校通过就业工作部门开展必要的市场调研,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及培养方向选择适合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区域和行业,开辟不同的就业市场,减小就业工作的盲目性。

首先,细分市场。高校需结合市场需求,根据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及就业单位的性质等不同的市场细分标准将毕业生就业市场细分成若干子市场。桂电根据本校的学科分布、专业设置及毕业生近年来的就业流向等情况,将毕业生就业市场按照地域分布细分为泛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及其他地区;按照行业分布细分为计算机类、通信类、电子类、机械类、材料类等几大主要行业;按照就业单位的性质细分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其他。

其次,选择目标市场。根据高校的专业设置、毕业生定位及以往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等选择具有良好潜力和吸引力,且符合学校毕业生就业目标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泛珠三角地区是桂电长期以来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而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圈作为经济发展强劲的地区,可作为该校未来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因此,桂电可主要选择泛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这三大片区的电子、通信、计算机、机械等行业的国企、民企、外企作为其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目标市场。

最后,市场定位。这是高校对该校所有毕业生群体的定位,不同于毕业生的自我定位。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及反馈情况对毕业生群体进行定位,将桂电毕业生定位为务实、创新的应用型人才。

2.2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有效途径

高校结合对本校毕业生的市场定位,积极有效地开拓选定好的目标就业市场,促进毕业生的就业。

2.2.1开拓毕业生的有形就业市场.

一方面,高校通过主动走出去的方式了解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新形势,根据市场需求的特点开展工作。

(1)通过走出去,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高校通过走出去,到目标市场建立与原有用人单位之间稳定的联系,同时也开拓“新用户”,主动向他们介绍学校的专业设置、特色以及毕业生情况。由于近年来非国有单位吸纳的桂电毕业生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从2004年开始已经超过35%,同时,虽然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是经济发展较为强劲的区域,但由于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呈上升势头,加之这些地区加大了对吸收和引进人才方面的力度,因此既要走向国有企业也要走向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既要走向所选择的目标市场,而且还要面向中西部地区。

(2)通过走出去,加强与一些人才中介组织和地方性人才市场的合作。桂电通过与一些公益性的人才中介组织合作,充分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和监督作用;通过与所选择的目标市场的地方人才劳务市场签订协议,为学校毕业生就业举办专场,专门为毕业生就业开设服务项目。

(3)通过走出去,与一些有利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城市“联姻”。桂电可与一些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城市比如广西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广州、深圳以及江浙一带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等的用人主管部门签订大学生就业合作,这些城市的用人单位在相同条件下优先录取该校的应届毕业生。每年定期与“联姻”城市交流,并且还不断扩大“联姻”城市的规模。通过走出去,高校不仅进一步巩固原有就业市场,而且还开拓了新的就业市场,提高了就业市场对其毕业生的认知度。

另一方面,“走出去”开拓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还有时间上的耗费,如果高校通过将用人单位“引进来”的方式开拓就业市场则可以大大地降低开拓市场的成本

(1)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用人单位来学校招聘毕业生。桂电是一所刚更名不久的大学,必须通过切实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毕业生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形象,这需要桂电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地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使毕业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另一方面桂电要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除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外,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社会进步。

(2)利用以往毕业生在外建立的良好声誉吸引用人单位。桂电以往的毕业生是学校一笔宝贵的资源,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环渤海经济圈这两大片区就业的毕业生将有助于学校对这一区域就业市场的开拓。因此桂电要经常与以往的毕业生,尤其是与已取得成就的毕业生联系,并通过他们已经获得的成就来吸引用人单位对现有毕业生的招聘。

(3)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宣传活动。高校有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后还需要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外界。桂电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来宣传自己的专业优势、行业影响力,通过举办校庆、校友会、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等活动宣传学校的各种成绩,通过宣传活动使用人单位了解学校及毕业生并根据需求选择所需毕业生。

2.2.2开拓毕业生的无形就业市场

开拓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无疑可以壮大现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而当代网络通信技术发展已为高校开拓毕业生就业的无形市场搭建了一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高校就可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传递。尤其是在特殊时期,比如像非典时期,无形市场的作用更是优于传统的有形市场。

(1)桂电是一所电子信息类学科突出的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将自建的就业网站做得更加有特色,充分实现网络的信息服务功能。

(2)桂电可牵头,建议桂林市人事局组织桂林市的8所高校建成桂林片区高校就业网,利用这个就业信息网络平台促进桂林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3)随着网络在招聘与求职中广泛应用,桂电要积极参加由教育部组织并力推成立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充分利用该联盟提供的各类招聘信息,促成毕业生的网上求职。

(4)桂电可将自己的就业网站与目标市场的地方人才市场网站相链接或者是将学校的相关信息放在其网站上,将用人单位引吸到学校招聘人才。同时,桂电还可以通过加盟一些专业的人才网站,比如像百大英才网,实现资源共享。

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这种无形市场将逐步取代有形市场,但就目前而言,毕业生网上就业市场的建设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就业工作的需求,而且毕业生就业供需的信息网络平台尚需建立规范的诚信体系。因此,高校应同时开拓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

2.2.3帮助有能力的毕业生自主创业

教育部在2004年6月初就表示,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同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出台了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有关收费优惠政策,与此同时部分省份也出台了一些优惠措施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而且还可以给别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目前,桂电设有创业协会,同时学校团委也正积极筹备与桂林市高新区合作在校内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努力为在校学生的创业提供机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为有能力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创业咨询和指导,帮助毕业生顺利创业,实现就业。

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初次就业市场,毕业生们缺乏工作经验,同时,在中国长期“精英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有着精英心态,对就业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因此无论高校通过什么途径来开拓这个市场都需要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和一些基本的职业培训,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3结束语

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篇3

关键词:互联网加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 专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228-02

受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变缓,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呈下降趋势。但据劳动保障部门最新的人才需求数据显示,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一直排在首位,特别是对新型营销人才的需求。以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该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进行企业调研时用人单位明确指出,目前所需的营销人才应该是精通互联网技术、懂得用互联网来发展企业。

1 该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现状

1.1 招生人数多、但呈下降趋势

该校市场营销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至今已连续10年招生,累计学生人数1352人,年均招生135人,是该院招生最多的专业;毕业了7届学生,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065名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

但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传统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自2014年以来,该校市场营销专业招生人数每年呈20%的下降趋势。相反,该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人数每年稳步上升。为了改善这种局面,该院对市场营销专业设置进行了重大改革。自2017年以后,市场营销专业由一个单独的专业升级成专业群,专业群由市场营销和网络营销两个专业构成。网络营销作为该校2016年新增专业,将培养新型的、满足互联网加发展需求的新型营销人才。

1.2 实训条件缺乏

虽然该校市场营销营销专业是学校招生规模比较大,但是实训条件非常缺乏。目前,该校校内没有专门的实训基地。校外实训相对来说有所改善,校企合作企业多数是互联网企业。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以获批为校级重点专业,该校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信息实训室。

1.3 专业课程设置落后

我们调研了省内几家高职院校,发现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课程体系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平,不能与时代接轨。在当代的高职院校中,大多数是95后学生,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群体,对新鲜知识的接收需求和程度都较高。为了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增加了很多互联网的课程,例如,微信营销、软文推广等。

2 “互联网+”促成该校市场营销专业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2.1 信息化、专业化的发展将会使市场营销专业资源信息由内部供给供给为主改为外部供给为主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继续的不断进步,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最近几年来,市场营销的运作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美国,几乎70%的零售业都进入网络化,在中国,也有近30%的零售业已经进入了网络化,而且这种变化在加速进行之中。

这种变化将促使我们专业建设也要进行一次革命,即借助于互联网加获得企业营销变化的信息,并因此而调整相应的课程设置。增设大量的涉及信息技术的课程,培养学生适应互联网这种营销工具,并注意借助这种工具来拓展市场,增强竞争意识,防范风险。例如,企业CMS网站建设、HTML与页面开发等。

2.2 “互联网+”将会融合各类市场营销资源,形成巨大的比较优势

市场营销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同产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人群的市场营销都不尽相同。“互联网+”就是对所有的入网高校、入网的专业没有歧视,为所有的学校寻找教育资源、应用教育资源、进行跨域合作建立统一的平台。该校以及市场营销专业,一直都是属于招生规模相对较大,招生人数较多,但投入相对较少的学校以及专业,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以较低的成本来获取与优势学校和优势专业同样多的国际与国内教育资源,取得竞争的同一起跑线。

2.3 “互联网+”加快该校市场营销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

(1)“互联网+”使校企合作更加便捷。

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更多的、更切合实战的、更好的合作企业,通过资源共享,该校专业可以获得最新的企业实战技能知识,同时,企业也可以从该校的网站上获得大量的营销理论知识。从市场营销专业的角度来讲,该校的优势在于系统性,企业的优势在于实战型。比如店面的租赁谈判,企业可以提出几十种方案,这些方案是在课本上找不到的,是由实战中总结形成的。所以,这些实战的技能可以作为市场营销专业案例教学的资源,而且获得这些资源的路径相较于以前要方便许多。

(2)“互联网+”使得市场营销课程的设置更具有实用性。

市场营销的课程设置趋于老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变革没有企业的变革快。企业的变革是源于市场竞争,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校的竞争远比企业的竞争要小得多,所以学校的变革力度往往要落后与企业。为了打破这种格局,市场营销专业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企业的深度合作,力争把企业的营销实战课程引入在课堂。该校与湖北小胡鸭公司的合作培训,就体现了这一点。近两年该校在二年级中,引进湖北小胡鸭的培训课程,就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小胡鸭公司的课程设置,看似很简单,实际上体现了营销的系统工程。在培训课程中,有生产环节的课程、有质量环节的课程、有原材料进货环节的课程还有市场拓展环节的n程和推销环节的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为营销服务的,使得营销更具有生动性和实用性,这种课程是在课堂上做模块、做项目、搞什么任务驱动等等都是无法企及的。

所以,网络使得企业合作中的课程设置更具有实用性。

3 “互联网+”将对市场营销专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3.1 “互联网+”将加快市场营销专业改革的步伐

任何专业不改革都是没有出路的,市场营销专业也是如此。市场营销专业的改革出路在于市场的适应性尤其是高职类的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加快改革的步伐,关键是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在于要剔除以前根深蒂固的学术第一的思想,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观念贯穿与专业建设的始终。

为了适应这一改革的局面,该校所要做的工作包括:

(1)专业思路要更加清晰。目前的市场营销专业、网络营销专业、广告营销、茶艺营销等于营销相关的专业,都是未来营销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但关键是要弄清楚这些专业的区别于联系,市场上对这些专业的需求现状,企业对营销学生的要求等等。只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才能组织力量,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2)专业改革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专业带头人的问题。目前该校对专业带头人只重形式,不重内涵。要下大力气培养一批真正的双师型学科带头人,要营造培养学科带头人的氛围,尊重踏实肯干、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同志,不能形成谁做事就暗中整谁,以至于向做事的人不敢、不愿做事。

3.2 “互联网+”将使市场营销专业与企业依存度进一步加深

市场营销专业在绝大部分学校都属于非重点专业。属于既不受重视,又离不开的大众化专业。但市场营销专业又是与企业联系最紧密的专业之一。它的实用性相较于其他专业更深一步。所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市场营销专业将会与企业的依存度进一步加深。

借助于“互联网+”所形成的与企业依存度,这种依存度是双方的、有条件的,就市场营销专业而言,主要是其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知名度。许多市场营销专业开办了数十年,在国内、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当然,这些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相对要容易一些,但就高职高专来说,市场营销专业的开办时间一般都不会太长,没有形成品牌与知名度,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除了硬件条件之外,双方合作的意愿也十分重要。

3.3 “互联网+”有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专I竞争格局

该校的教育改革一直在艰难的推进之中,当教育改革进入快车道时,也就是学校与专业的快速淘汰之际。如何在竞争之中发展市场营销专业,主要是考虑了3个方面:一是加大专业建设投入,一个长期不被重视、长期没有进行资源投入与积累的专业,肯定是无法长期存在的;二是重视教师人才培养,加强专业信息交流与企业合作交流。学校要将经费预算以专业为中心来设计,除了学校发展的战略性专业进行计划投资外,其他专业预算以市场化来核算;三是竞争因素。市场化竞争千变万化,专业建设在保持适度的稳健性的基础上,可以实行优胜劣汰。只有这样,学校办学才能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信息安全小百科“互联网+”[J].保密科学技术,2015(7):86-87.

[2] 刘燕.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2016(2):116-117.

[3] 胡春森.移动互联网下的市场营销高等职业教育研究[J].商务营销,2015(1):54-56.

[4] 蒋欣荣.诊断式项目引领下高职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5):20-24.

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篇4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网络;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6)03-0230-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受到极大关注.然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不容乐观,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关乎有效利用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典型的“人情社会”,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在社会网络视域下寻求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途径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本文核心概念界定

社会网络是指由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是一群个人之间的一组独特联系[1].作为一种社会资本,处于网络中心的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通过发挥个人能动性来改变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从而获得社会支持.社会网络关系从感情强弱、互动频率、亲密曾度、互惠交换等四个维度可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例如,父母、亲戚、亲密程度的朋友可以归为强关系;而相识但不是很熟的人可以归为弱关系.现有理论主要有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魁克哈特的强连带优势理论,以及博特提出的结构洞理论和边燕杰提出的强关系理论等.大学生就业质量是指衡量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如秦建国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从微观上看就是指大学生的就业率,从宏观方面来看是指就业岗位的特点及大学生自身对所从事工作的满意程度[2].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客观质量和大学生就业主观质量(主观满意度).具体如下:大学生就业客观质量指标包括:工作机会、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报酬、工作福利和社会保障.大学生就业主观质量指标包括:专业的匹配性、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规划、劳资关系的和谐性.

2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社会网络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从功能上调动社会网络关系结构中的各种要素,提升大学生就业客观质量和大学生就业主观满意度,帮助大学生有效实现就业目标.

2.1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就业客观质量的影响

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就业客观质量的影响包括对工作机会(就业成功率)、工作环境、工作报酬、工作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影响.2.1.1社会网络有助于大学生降低就业信息搜寻成本,获得工作机会,提高就业成功率社会网络是一座桥梁,它提供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两点之间的通道.在现实中,由于说就业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只有借助“非市场”的渠道才有可能弥补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实现信息的传递,从而获取相应的职位.另外,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获取和传递任何市场信息都是要支付成本的.因此,大学生拥有的社会网络则能够降低就业信息搜寻成本,缩短待业期限,提高就业成功率.2.1.2社会网络有助于大学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获得较优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作报酬、工作福利和社会保障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优、工作报酬和工作福利高、社会保障好;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社会网络的层次性质影响着大学生进入的劳动力市场的层次.大学生所在学校的知名度,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那么其拥有的社会关系广度也就越广,社会网络的层次性质较高,更有可能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获得更优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和工作报酬,享有良好的工作福利和社会保障.

2.2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就业主观质量的影响

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就业主观质量的影响包括对专业的匹配性、劳资关系的和谐性、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规划的增强与优化.2.2.1社会网络有助于增强人职匹配,促进劳资关系和谐由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健全,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在能力、资质、品行方面彼此存在信任疑虑.因此,通过社会网络关系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取可靠地信息,有更多接受用人单位隐形职位应聘的机会.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了解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品行,促进双方关系和谐.2.2.2社会网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工作稳定性具体来说,如果就职岗位的决定权在单位领导层,而大学生又在单位领导层拥有较强的社会关系,那么他就能更可能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才能,获得较高的工作评价,从而相对容易得到职位晋升的机会.另外,如果用人单位要依靠投票决定某人去留的时候,如果大学生拥有较强的社会关系,那么这也可能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相对竞争优势,个人的职业生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2.2.3社会网络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自主创业越来越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热点,但真正走上创业之路,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相当困难.如果拥有较强且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你的创业计划能够得到一位信赖你的专家的肯定、支持与帮助,那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了许多;如若你的创业项目能够得到熟人或是亲戚朋友的资助,或是得到行政方面的优惠政策,甚至是得到政府相关官员的肯定与支持,那么就会大大提高自主创业的成功率.

3大学生利用社会网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现实社会中,绝大多数大学生个人、高校、社会和政府都认识到了社会网络对提高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

3.1大学生个人在利用社会网络方面存在问题

3.1.1社会网络崇拜和鄙视并存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人情社会”,许多大学生生活其中,耳濡目染的会形成一个“靠关系”的思想,甚至导致对社会网络的盲目崇拜.一些人认为有关系干什么都行,没关系寸步难行.认为“关系”万能,读书无用,对社会网络过分崇拜,甚至否定人力资本的作用.相反还有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网络持以鄙视态度,他们认为只有通过自身努力,凭借真本事,真才干找到理想工作才能体现人生价值.通过各种关系甚至是“走后门”获得工作在他们看来是不齿的,是对自身能力的否认.3.1.2社会网络意识淡薄,使用较为被动由于大学生所生活的校园环境相对单纯且封闭,与社会联系少,并且学校教育通常会使大学生认为只要通过自身努力,凭自己的能力就能理想就业,实现自身价值,但在毕业求职过程中就会发现社会环境要复杂的多,还没充分意识到社会网络的作用,使用被动.3.1.3弱关系运用多于强关系尽管社会网络对就业结果的影响是强关系的力量更强,但在大学生初次求职中主要是通过弱关系来找工作.这是因为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存量较大,社会网络关系较弱,他们通过参加校内和校外活动,形成了自己的次级社会网络,在求职过程中许多信息都是通过这种弱关系来获得.

3.2社会在大学生利用社会网络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大学生社会网络存量和使用的不平衡现实社会中社会网络存量和不平等体现在:一是城市与农村的不平衡.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拥有和所能够运用的社会网络范围较出身农村的大学生广.这是因为城市地区经济条件比农村好,城市学生其家庭经济环境也优于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城市家庭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或文化地位,社会关系更为丰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市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社会网络存量和利用上存在着不平衡.二是性别的不平衡,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处于弱势地位.由于性格差异,女大学生相对于男大学生来说社会人际交往圈较小且窄,社会网络使用更为被动.由于性别歧视,家庭对儿子的人社会网络的投资可能要比女儿多.另外,在一些用人单位女性自身的生理结构特点和生育会增加单位的经营成本,很多用人单位出于实用的考虑,为了降低成本而减少对女大学生的市场需求,从而导致社会网络存量和利用上的不平衡.3.2.2大学生社会网络面度窄,范围小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同龄人同等学历、家庭背景类似的人是其交往范围最广的人群,其社会网络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学校,并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家庭社会网络关系运用频率要高于其他社会网络关系.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运用的资源就相对较少,其他社会网络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3.3高校在大学生利用社会以网络方面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大学生就业率,忽视就业质量的重要性.(2)教育机制不合理,注重知识灌输,缺乏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社会网络平台的搭建.(3)高校内部各要素之间及与外部要素缺乏有效互动.行政与教研,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不足,造成社会网络资源的浪费.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够密切,许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并不能为日后就业提供社会网络的支持.(4)缺乏高校品牌意识,盲目求综合,不顾质量的扩展学科.3.4政府在大学生利用社会网络方面存在的问题(1)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缺位,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如,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社会网络与信息网络体系的不健全.(2)缺乏有效监督,权力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渗透污染,加大就业不公.(3)政府没能够向大学生就业市场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如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4通过社会网络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途径及启示

社会网络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社会求职过程中大学生利用社会网络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通过社会网络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在实践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大学生要树立社会网络意识,建构个人社会网络,有效使用社会网络.(1)大学生应该在社会人际网络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并利用已有的社会网络资源,如注重家庭社会网络资源的开发,具体包括父母、家族在内的血缘、亲缘关系,注重培养和维护与他们的良好关系.同时,注重寻求家庭其他的网络关系,适当介入.这就是所说的“强关系”.(2)建构个人社会网络,通过参加校内和校外活动来不断拓展自己的网络关系.建构个人社会网络平台.如大学生通过与校友接触,特别是和就业成功,杰出校友的交流接触建社会关系,了解就业信息和行业动态,甚至得到校友的引荐获得就业机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弱关系”.(3)注重强关系和弱关系的交叉使用,有效提高就业质量.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只要运用某一种关系,而是通过多种关系交叉使用提高就业质量.通过弱关系来搜寻获得就业信息,然后再通过强关系发挥决定作用,获得岗位.第二,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搭建社会网络平台,培育、积累和优化社会网络.(1)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在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不断培育、优化大学生的社会网络,引导大学生提高社会网络的甄别、动员和组织能力.(2)高校要积极建立社会网络平台,如建立和完善校友信息,开发利用校友资源,积极开展并密切校企合作、主动组织相关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3)树立高校品牌,提高知名度.重视教研质量,塑造品牌形象.第三,政府要健全和完善就业市场机制,打破求职壁垒,平衡社会网络资源,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1)统一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打破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形成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社会网络与信息网络体系,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加速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2)完善社会公平机制和监督机制,限制权力社会资本的渗透污染.针对大学生就业中的暗箱操作、人情关系等腐败现象,做到信息公开,营造公平、透明的大学生就业环境.(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才流动.对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一些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调整和改革,放宽户籍控制力度,消除特权.(4)规范社会就业中介组织,提升其服务能力.社会就业中介组织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因此,这些社会中介组织的质量和服务能力影响着大学生就业质量.政府应通过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社会中介组织,改造和优化使其有层次、有重点的发展,甚至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鼓励社会中介组织进入校园开展就业指导.第四,社会应该打破地域、性别桎梏,协调社会资本平等.(1)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共同发展.(2)消除性别歧视,营造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3)用人单位应密切校企合作,消除就业歧视,打破求职壁垒.建立和完善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4)社会中介组织规范自身行为,提升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M].国外社会学,1999(04).

〔2〕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3).

〔3〕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2-16.

〔4〕代峰,吴克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利弊影响探析[J].教育科学,2009(6):62-66.

〔5〕吴亮.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构成及其运用状况研究—以南京市大学生为例[D].广西:广西大学,2012.2-5.

〔6〕黄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15(2):89-93.

〔7〕陈静,张其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标准体系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5(2):97-98.

〔8〕石庆华,尹涵.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15(6):105-106.

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篇5

关键词: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TB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17401

1引言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而逐步形成,诞生于1986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在2011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表示,2011年互联网产业产值规模达到2660亿元。互联网产业以其高利润回报率和高新技术的特点,以及庞大的市场潜力,对电子信息产业甚至实体经济都存在着巨大的拉动作用。

如火如荼的移动互联网,在给中国IT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使其迎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技术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命线,面对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互联网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拥有足够超前的技术,因此创新成为促进其竞争力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学术界对技术创新及其模式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关于互联网技术创新的研究却大多数停留在因素分析的阶段,缺少系统的动力机制和模型。因此,本文在对技术创新动力的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的外动力机制。

2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外动力模型

互联网企业的外动力因素,是指存在于互联网各企业外部并对该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产生一定外部驱动力的因素。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外动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2.1市场需求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便是市场需求。本文中研究的市场需求不仅包括消费者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需求,而且包括相关互联网企业在生产发展上的需求。一旦这些市场需求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销售和收入,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新的契机,并鼓励企业进行技创新活动。

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的检索效率,消费者从原来对单一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依赖到逐渐提出细节化的“个性要求”,与此同时,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面对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企业应选择具有弹性的创新模式,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响应。

2.2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是市场机制的主要调节因素之一,它是继市场需求之后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后续动力,激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为自己的产品开拓市场,提高质量,甚至增加技术创新者的才干。

从竞争的范围来看,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威胁不仅来自于同行业之间,还来自于全球范围内各个跨国公司的不断挑战和竞争。如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就拥有数个竞争对手:雅虎、谷歌、搜狗等。

2.3科学技术进步

新技术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又一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总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并不断被应用于新产品的生产和新工序的改进,称为推动企业不断获取商业利润的又一重要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总会形成新的技术创新浪潮,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新科技成果进入生产领域商品化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使得企业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和心理上的满足,有且利于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分配更多的社会资源。

2.4政府激励

创新同时也是一项高风险性的工作,来自政府适度的支持可以减轻企业的压力,因此政府的支持可以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营造和谐的外部环境。政府激励是政府根据国家政治目的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组织、行为、政策以及法律体系的调整,来影响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规模较大、收益较多的技术创新,一般都得益于政府的激励。

同时,互联网企业外部各动力要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具体关系分析如图所示:

图1互联网企业外动力系统各因素相互作用关系(1)市场需求对其他的外部动力因素的影响。首先,市场需求的高涨会促使市场中的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数目不断增加,从而使各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其次,达

作者简介:佟刚(1954-),男,大专学历,机械工程师,现就职于辽源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到某种新的市场需求常常需要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因此这种新的市场需求往往会带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再次,当某一种创新移动产品存在着旺盛的市场需求时,就会引起政府对于该创新产品的关注。若是企业由于获利较少或风险较大等原因而不愿意对该产品进行开发生产,政府会采取一定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该类产品的创新,如贷款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2)市场竞争对其他因素的影响。首先,当互联网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激烈时,各企业唯有不断地开发出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或者进行营销创新,获得企业自身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不断获得商业利润。其次,市场竞争会促进各企业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的需求的同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且不断地挖掘出市场的潜在需求。再次,当市场竞争的强度过大时,会引发政府对市场结构的适当调节以及对市场竞争的适度干预。

(3)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创造市场需求。新型产品和服务的出现,可以创造出全新的需求理念,而用户在这种全新的需求理念指引下会产生新的需求。其次,科学技术能够适当缓解市场竞争的压力。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新型产品的生产和新型服务的提出两个方面,还体现在营销方式的创新上。拥有了新型产品和服务,并通过营销创新在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可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从而缓解市场竞争的压力。

(4)政府支持对其他因素的作用。首先,政府会为推动高科技产品创新而进行一定的政府购买行为,这种行为会刺激市场需求。其次,政府对某些竞争不规范的市场进行的干预和调整,会使一些优势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政府对劣势企业的支持和保护政策,则会相对减弱这些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再次,政府支持会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会通过各项政策增加对企业和各科研院所的科技经费投入,调动了这些部门的创新积极性。政府的贷款支持政策可以减轻一些企业面临的资金不足的压力,税收优惠政策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高新技术的优惠政策引导会带来企业新技术研发投入的增加,使得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不断上升。

参考文献

[1]吕本富,张鹏.77种网络经济创新模式[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2]刘康.浅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互联网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0,(7):212213.

[3]周怀峰.市场需求发展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3):8083.

[4]曹前有.技术创新主体市场竞争动力论[J].科技管理研究,2008,(7):455480.

[5]何宇宁.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6]刘芝.论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社会信息及其作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篇6

【关键词】市场营销;网络市场营销活动;营销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细分化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经济也实现了持续地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目前我国国内的市场已经逐渐实现国际化趋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怎样在激烈的竞争中顺利的生存下来,上述问题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引诱,在上述引诱的条件下,是否拥有精准的市场营销组合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获取的利润情况,每一个参与竞争的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分析市场营销,正确的掌握市场经济的正确发展趋势,进而正确的指导企业开展相应的革命性营销计划。在热闹市场营销现象的后面,还是普遍存在长期自然的逻辑,所以需要得到重点的关注。

二、中国市场营销理论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市场营销具有渊源的发展历史,孕育着非常辉煌的未来。工业时代的更迭因为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导致营销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中,但是营销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市场营销观念不断创新、市场营销理论不断创新,同时促使市场营销策略不断创新。有效结合目前阶段的中国市场营销实际情况,严格按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用信息技术这一有效的平台,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在未来网络信息科技愈变强大的中国里将会是非常明显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市场营销活动分析

网络营销实际上指的就是在使用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交互式媒体的基础上的营销方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营销目标。二十一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高新技术的基础,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市场营销理论需要不断满足时代的发展,最大程度的融合网络空间与市场营销,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的使用上述平台,最后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市场营销模式――网络营销。在网络营销模式下,消费者的身份逐渐变得虚拟化,消费行为也逐渐实现网络化。在进行广告、调研、分销、购物结算的过程中均是使用互联网来实现数字化的转变。网络营销相比传统形式的市场营销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不管是网络营销还是传统营销模式最主要的目的都是实现营销目标,也就是把潜在的交换转化成现实交换。例如:淘宝。淘宝是一项新型的网络交易平台,目前已经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成绩,未来将会创造更加的销售奇迹。淘宝网络营销手段新颖有效,通过虚拟的网点设置以及虚拟货币的使用,消费者的身份逐渐变得虚拟化,消费行为也逐渐实现网络化,但是却从根本上实现了营销目标。

传统形式的市场营销策略主要是产品、价格、渠道以及促进4P组合。企业的利润是4P组合理论的出发点,但是并没有将顾客的实际需求跟企业利润放置在同等的地位。4C市场营销理论,4C也就是指消费者需求、消费者欲望、成本、消费者便利以及消费者沟通。网络营销模式主要是以消费需求为主要的出发点。4P营销决策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但是需要在满足4C要求的前提下。最后从根本上实现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并且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网络本身存在的互动性可以将企业以及客户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促使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紧密。不仅如此,网络还可以完成一个全球性的统一而又抽象的市场的构建,促使其不受空间限制,客户接受商品以及服务的方式发生了转变,从开始被动地去接受商品或服务变成主动使用互联网、多媒体途径主动的去接受商品或服务,并且完成互动式的商业关系的构建,消费者在使用互联网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确定自己的消费活动。

大数据时代可以促使互联网平台实现有效的发展,同时实现大数据营销模式的构建,大数据营销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目标客户采购前的心理路径产生影响,大数据营销一般情况下使用在大数据渠道的优化、精准营销信息的推送、线上营销以及线下营销的有效连接,促使企业领导者做好经济决策。例如:小米手机很好的结合了大数据时展趋势,实施有效的微信大数据营销推广策略,同时实施有效的网络营销模式。是一种二十四小时的网上营销模式,该模式在使用互联网的基础上,可以最直接、最快速地将产品或服务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送到每一个客户手上。

(二)市场营销以消费者利益为中心

产品导向型转变为以消费者利益为中心的顾客导向型,将会成为未来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

同时,未来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也逐渐转变市场营销管理的中心,由开始的业务量增长型转向产品质量管理型。二十世纪的市场营销的重心有两个:第一个是价格、第二个是产品。市场竞争的优势受到生产成本降低以及劳动效率提高的限制。二十一世纪,市场竞争主要发展成为以信息技术为中心,其焦点主要是按照科技的发展持续下去,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时实现企业客户的争夺。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发展速度非常的快,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发展成果。消费者在使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可以得到更多的购买取向,之前是被动接受购买信息,之后变成主动的信息搜寻。但是,因为消费者行为的逐渐个性化以及多元化,同时顾客的身份也逐渐趋向国际化,这样一来就促使企业需要逐渐转向市场注意力,从开始的市场营销管理重点变成客户开发以及维系客户方面来。因此,企业如果不跟顾客进行进一步的信息交流以及信息互动,那么企业就很难取得生存下来的空间。例如:iPhone销售策略。其以产品以及价格为中心,进一步发展自身的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功能。苹果电脑以及手机目前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是具备优越的性能、特别的外形和完美的设计的机型,其主要的性能以及功能跟消费者的需要紧密挂钩,例如其外形非常漂亮,功能非常强大,使用起来非常的便捷,消费者还喜欢手动超大触摸屏这一功能。iPhone还使用了Google强大的技术能力作为基础支持力量,在其网络浏览器中有效的集成了GoogleMaps以及Google搜索等Google专门开发的iPhone版软件。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会对iPhone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以及购买冲动,最后实现成功销售。

(三)营销产品逐渐趋向多样化发展趋势,产品生命周期则逐渐趋向于缩短化

机器技术跟电气技术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工业时代跟信息时代最明显的区别。机器技术发展导致人类生产力受到限制,但是使用电气技术的话就导致人类生产方式以及生产领域受到严重的影响,数字化经济模式导致产品生产逐渐实现多样化,并且也越来越容易。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的生产成本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导致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同质性很强的商品,与此同时,先进技术的使用还会促使产品创新,但是,也会产生在市场上一种新产品停留的时间会变得更短,这样一来就直接导致产品更替速度明显加快。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会因为产品逐渐实现多样化而得到满足,但是上述现象的出现会导致市场竞争愈加的激烈。

(四)市场营销趋于个性化与细分化

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化以及个性化将会成为未来市场营销的特点之一。消费者因为本身个性以及需求上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并且在变得更加明显。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那么其在消费的结构、消费的时空以及消费的品质等很多个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样一来就会自然而然的衍生一系列“特殊的以及合适的目标市场”,上述现象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到市场规模,导致市场规模逐渐缩小,但是在此过程中,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是不会随着其规模的改变而变小的。消费者的消费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渴望不一致、时代不一致、不同的文化程度等。但是大体来说,消费者总体上倾向于大众同质化的服务消费以及产品等。

(五)市场营销趋于国际化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二十世纪的工业时代营销壁垒将会逐渐被使用互联网以及市场经济逐渐一体化的发展所打破,电子信息技术将会逐渐的融合全球经济,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随着经济逐渐实现全球化的形势下,各国均选择对外国跨国企业放宽法规政策,进一步开放了本国市场,所以,本国的全部行业不仅需要面对本国的其他行业的竞争还需要接受外国强大竞争者所带来的挑战。

三、结束语

正式将市场营销学引入中国到逐渐广泛使用,市场营销成功地指导中国开展相应的市场革命,其所耗费的实践还是相对较短的。但是只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中国市场营销理论发生了根本上的转变,开始是传统市场营销学发展模式,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市场营销学发展模式。在中国市场完善以及发展过程中,市场营销理论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未来,我们可以预见,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投资环境的不断稳定,国外企业会在这股潮流下逐渐争先恐后的涌入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在上述的基础上将会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外企业直接“争斗”的主要战场,并且,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或者是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将会成为中国战胜其他竞争伙伴的最佳武器。分析其原因可以得到,企业如果正确的解读市场运作,那么就可以掌握实际发展规律,如果解读能力不足,那么就会遇到很多的瓶颈以及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竞争愈加的激烈,在上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只要顺利的洞察到市场未来发展趋势,或者是研究以及创新出可以满足新市场环境的营销理论,或是利用科学的市场营销来有效地指导实践工作,那么就可以跟财富利润站在一条线上,不至于失之交臂。

参考文献

[1]苏文浩,潘城文,黄金铝,张敏.中国市场营销理论发展的趋势探讨及其前瞻性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6):22-23.

[2]王敏.市场营销发展的趋势与探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12-13.

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篇7

0引言

当前,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了一个社会性难题。在庞大的就业大军中,高职生占了很大比重,且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根据著名调查机构艾瑞咨询(iResearch)的数据显示,在淘宝网开店创业实现就业的人群当中,18~22岁年龄段的在校大学生创业者达20%左右。大学生通过网络创业实现就业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趋势,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因在校期间淘宝店生意稳定,最终选择了毕业之后直接经营淘宝店的职业。60%的“网上销售”创业者年龄在23~32岁之间,其中主要为毕业生。可见,大学生的网络交易行为会影响其对网络的认知,拥有网络交易经历的学生对网络创业具有更积极的态度。

1高职学生创业具有职业技能优势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的学科应用性强,高职学生创业具有较明显的职业技能优势。

(1)高职开设的专业其职业指向明确,注重技能性。如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高职是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重视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在教学中强调实用性、技能性,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及实习基地的建立,保持与市场、企业的联系。因此,学生毕业后,大多学有一技之长。这就使高职学生具备了创业的基本技能。

(2)高职院校一般市场意识较强,开设的专业多为市场热门专业,迎合了市场需求。如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社会上对这类人才需求庞大,其各行各业均可以接纳这类毕业生。如果学生自己创业,这个专业是有市场空间的。

(3)高职开设的专业中,有许多专业的市场创业门坎不高,适合小规模的自主创业。如物流管理的学生,从最初的快递行业,几台电动摩托车就可以创业,其开办一个小企业的投资成本不太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只要有技能,再租一个门面就可以创业,创业门坎也不高。创业成本对于缺乏启动资金的毕业生是一道坎,而能以较低成本启动创业,是高职学生创业的重要的可行性条件。

2高职学生创业的软肋在素质

高职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这是其创业的软肋。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基本素质不高。学习基础差、自制能力差,是高职学生最明显的群体特征之一。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这与当今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当今世界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以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要求,现在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它要求每个成员,都要以不间断的学习和努力去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想要成就创业大业是很难的。其二,创业素质低下。创业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事业,是一种高水平的就业,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事实上,大多数学生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中,缺乏财务、税法和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和经验,缺乏成熟的企业模式和管理经验,最终导致许多学生创业项目失败。

由此可见,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其创业成功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而素质是具备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并可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化为能力。

3高职生网上创业的途径的选择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政府和高效等各个层面都开始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高职高专学生网上创业。从电商发展趋势看,高职高专生网上创业的可选领域主要有下列方向:

(1)网络购物

网络购物是网民通过互联网来改善生活的重要方式,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32亿,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高达52.5%。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可利用的巨大市场。

(2)网络视频

网络视频也是网民在互联网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到2014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量为4.39亿人,使用率为69.4%。网络视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看视频节目的方式和途径,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3)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是指多名玩家通过计算机网络互动娱乐的视频游戏,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68亿,使用率从2013年底的54.7%升至58.2%。

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篇8

关键字 网上创业 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推广,网上创业逐渐成为时尚。所谓网上创业就是指创业者在互联网环境中,利用各种资源,寻求机会,努力创新,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从经营的方式来看,网上创业属于电子商务范畴。网上创业作为一种新的创业方式,它给当代大学生带来哪些机会,又有哪些风险,怎样才能保证网上创业的成功?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以供参考。

1 网上创业机会

1.1 政策支持

发展电子商务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创立自主品牌的必要途径,也是促进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必备手段。因此我国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地提出:“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外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1.2 市场巨大

首先,网络市场是个全球性的大市场。不同于任何区域性的技术,internet是全球一体的,它消除了距离的障碍,国内市场、国际市场连成一体。在这个市场内,不需要任何中介,就能将产品和服务信息传送至全球任何一个角落的顾客。

其次,网络市场具有成长性。这个规模巨大的市场,还在快速增长着。仅从

3 网上创业成功的要求

3.1 心态正确

要创业,首先要摆正心态,正确确定创业目标。大学生网上创业不能把目标定位于赚多少钱,而应是创造多少价值。价值可以体现为金钱以及其他物质,也可以体现知识技能、精神文化等非物质方式。创业者所创造的价值既包括给自己带来的价值,也包括给社会带来的价值。能否坚持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坚持的动力来源并不是钱,而是对价值的追求。除了正确的目标、坚持的心态外,创业者还应具有积极的心态、付出的心态、学习的心态、合作的心态,这些心态能够增加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3.2 产品供应

网络市场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良好的产品是创业成绩的关键。适合网络上经营的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无形产品,另一类是有形产品。无形产品包括网络服务和信息产品。网络服务是指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的各种服务。最适合在网络上提供的服务有咨询服务、教育服务、设计服务、旅游服务等。携程旅行网、中华会计网校等网站在网络服务方面已经取得骄人业绩。最近网络教师已成为家教新宠,充分说明网络教育服务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信息产品主要是计算机软件和各种音频视频文件。在我国最近“威客”开始流行起来,所谓“威客”就是在网络上出卖自己无形资产(知识商品)的人。据统计,目前我国相关网站近50家,威客规模已超过60万人,并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这些现象都说明在网络时代,只要具有创意和智慧就能通过简单的创业行为,将其转变为财富。

网络经营的第二类产品是有形产品,但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在网络上销售。一般来说符合以下条件的产品在网上销售具有优势:①体积较小便于运输的产品;②附加值较高的产品;③具备独特性或时尚性的产品;④通过网站了解就可以激起浏览者的购买欲的产品;⑤网下没有,只有网上才能买到的产品,比如外贸定单产品或者直接从国外带回来的产品。对于经营这类产品的创业者来说,成功的前提是要有合适的货源。

3.3 市场定位

波特竞争理论表明,目标聚集是提高竞争力的战略措施之一。创业者所拥有的资源有限,要想成功,就必须将网络市场进行细分,在细分的基础上选定一个目标市场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

一般来说,网络市场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1)男性消费者市场。男性公民是网络漫游的主要人员,也是网络市场的主要部分。耐用消费品、保健品和不动产是他们关注的商品。

(2)中青年消费者市场。中青年消费者特别是青年消费者在使用网络的人员中占有绝对比重。各种新奇的信息、游戏、通信工具、明星唱片、体育用品都是他们追求的商品。

(3)具有较高文化水准的职业层市场。教师、学生、科技人员和政府官员中网民比例较高,他们也具有较高文化水准。计算机软硬件、书籍、办公用品、订票服务是他们关注的产品。

(4)中等收入阶层市场。当网络成为一种时尚时,稍有条件的人都会上网,包括中低收入人群(笔者认为学生是典型的中低收入人群,但他们中网民比重最大)。中低收入水平最关注的还是日用品,物美价廉的日用品最受他们欢迎。

(5)不愿意面对售货员的顾客市场。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商品人们不愿意在商场购买,而愿意在网上购买,如成人用品。

(6)女性消费者市场。女性网民的比重有逐步提高,女性网民更多地关注服装、饮品等商品。

3.4 营销技巧

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让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信息脱颖而出,除了要有良好的产品外,还需要大量的营销技巧。创业者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营销方法和工具。网络营销方法包括许可e-mail营销、搜索引擎营销、会员制营销、病毒性营销、交换链接、网络广告等。网络营销工具包括搜索引擎、网站、电子邮件、邮件列表、即时通信工具、bbs、新闻组、博客等。创业者应该根据客户需求和自身资源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

参考文献

1 董惠良.网络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振中.威客李晶的网猎生活[j].大众理财顾问,2006(11)

上一篇:苏轼的人生态度范文 下一篇:年休假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