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0-06 23:54:34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篇1

【关键词】新课改 误区 反思

Who has jumped into the “well”

------Turning over to think about that teachers have stepped into the wrong area of the new course reform

Hao GuiyingMa Huimei

【Abstract】Referring to excellent teachers’ teaching kinescope, the writers have launched the fictive expanding practice in teaching the text, Looking At The Sky From The Bottom Of A Well, but it is pity that they have not got the expectative wonderful result. After turning over to think about it, they have realized that they have stepped into the wrong area of the new cour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ir own planed goal, but they have ignored students’ inherent experience. From that they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to the new course reform.

【Keywords】New course reformWrong areaTurning over to think

在一次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坐井观天》时,其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教师在最后设计了一个想象性拓展练习:“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了井口,一下子惊呆了,它看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其中一位学生回答得最具特色:小青蛙跳出井口以后,一下子呆住了,天空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化工味道,鱼哥哥挺着白肚子奄奄一息……正在小青蛙纳闷时,一张鱼网悄悄向它撒来,吓得小青蛙连蹦带跳地回到了井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呀,好险!”

看到这儿,我激动不已,一幅幅精美动人的电脑课件,学生讨论问题时的热闹场面浮现在我面前,我的耳边仿佛又出现了那句“雪化了是春天”的洋溢着新课程多元性理念的答案。

我上新课程二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坐井观天》时,也模仿教学录像上的想象性拓展练习,以《青蛙跳出井口以后……》为题让学生进行口述。学生有的说小青蛙看到了楼房很高;有的说小青蛙看到了果园里的苹果熟了;有的说小青蛙看到无边无际的天空,有时还有飞机从空中飞过……可是,我期待的精彩答案并没有出现,于是我一个劲儿的引导:“可以联系我们生活实际,如周围日益恶劣的生活环境……”

终于有些学生“恍然大悟”了:“青蛙发现小河变脏了,河里还有玻璃瓶、菜叶!”

可是青蛙还是没有跳进井里,于是我又耐着性子开始引导:“看到这么恶劣的生活环境,你认为青蛙还会继续呆在井里吗?”这时全班同学终于回答:“青蛙又跳回了井里!”

这节课虽然结束了好几天,可我心里一直不是个滋味,因为那只青蛙并没有跳进井里!真正跳进井里的只有我――教师。

反思这节课,我为了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而忽略了全班同学固有的体验,虽然经过了我的一再“启发”,这只可怜的青蛙最终跳进了井里,可是这如何谈得上精彩,即使是精彩的话,那么也是虚设的精彩。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有许多教师走进了新课程的误区。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体作用十分明显,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评价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的,教师就相当是“填鸭人”,这种角色的局限性显而易见。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自立,便主动让出了“平等中的首席”的位置,甚至不组织课堂教学,退出教学舞台,成为一个奉行“管得越少越好”的“守夜人”,这不利于发挥教师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角色作用。

合作学习变成了“拉郎配”。新课程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养成善于倾听、吸纳他人意见的习惯,学会合作和欣赏。

有的教师把合作学习当成落实新课标的一种装饰,无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大事小事都要求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成为无米之炊,既费时、费力,又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拉郎配”。

教堂变成了演堂。有些教师夸大了语言交流途径的作用,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交流,既有常规性的阅读,又有演讲、对话模拟、多媒体展示、课本剧表演,课堂教学像跑龙套似的,呼呼啦啦、热热闹闹,但文本的解读时间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少了,对语言的运用时间少了。

我们拼命的呼吸着“新课改”的新鲜空气,可是由于对“课标”里面的理解浮于表面,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又担心自己的课堂教学缺少新意,缺少“课标”新理念,而走入误区,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繁荣景象”,――课堂上追求不正常的完美、虚设。

因此,我们作为处在“新课改”第一线的教师,既不能躺在井底“观天”,也不能跳出井口,不加辨析的呼吸外界“空气”,因为外界的空气也有些是“化工废气”(课改误区),当然更不能因为外界危险而重新跳回到“井”底,重新“坐井观天”,我们要不断学习新课程的新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走出误区,使新课改的天空呈现出一片明朗的景象。

论文提纲

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让学生自立,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便主动让出了“平等中的首席”的位置,甚至不组织课堂教学,退出教学舞台,成为一个奉行“管得越少越好”的“守夜人”,这不利于发挥教师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的角色作用。

合作学习变成了“拉郎配”。新课程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活动,养成善于倾听、吸纳他人意见的习惯,学会合作和欣赏。

有的教师把合作学习当成落实新课标的一种装饰,无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大事小事都要求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成为无米之炊,既费时、费力,又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拉郎配”。

教堂变成了演堂。有些教师夸大了语言交流途径的作用,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交流,既有常规性的阅读,又有演讲、对话模拟、多媒体展示、课本剧表演,课堂教学像跑龙套似的,呼呼啦啦、热热闹闹,但文本的解读时间少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少了,对语言的运用时间少了。

我们拼命的呼吸着“新课改”的新鲜空气,可是由于对“课标”里面的理解浮于表面,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又担心自己的课堂教学缺少新意,缺少“课标”新理念,走入误区,导致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繁荣景象”,――课堂上追求不正常的完美、虚设。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3.把握看问题、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

重点难点:

    1、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持的不同的观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2、理解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持的不同的观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师:小朋友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考考你们,还记得这些词语吗?(课件1出示词语)1、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坐井观天    回答   口渴    喝水    说大话弄错    无边无际   大得很哪    抬头

二、激趣导入

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想听吗?从前啊,有一口古老的井,井底生活着一只青蛙。它每天坐在井底,从来没有出去过,就这样平静地生活了很久。终于有一天,飞来了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

请同学迅速把书翻到58面,大声读读这个故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读通每句话。

2、想一想: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青蛙和小鸟)它们在争论什么?(天有多大)

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无边无际,大得很。)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底)

    板画,井,把青蛙移到井里

2、那么小鸟从哪儿来呢?(从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将小鸟移到井沿。

    指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过渡:它们俩碰到一起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再次小声读读课文,找出它们的对话,用“--------”画记出来。

一共有几次对话?谁来读出他们的第一次对话?

3、对话导读,理解。

【出示第一次对话】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段和第三段,你从这次对话中知道了什么?

    ②假如你是这只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会有什么感觉?所以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谁来试试?

    ③1、2组读青蛙的话,3、4组读小鸟的话,老师来叙述。

过渡:青蛙听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觉得更奇怪了,而且一点儿也不相信,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

①谁找出他们的第二次对话读读?

②从这次对话中,你知道青蛙认为天多大?(井口那么大)小鸟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无边无际,大得很)可是有趣的是青蛙还认为小鸟是在说大话,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吹牛,说假话。可见青蛙一点儿也不相信小鸟的话。

③再读青蛙说的话,这句话是个什么句子?(反问句)谁来读读?

改换句式:请看青蛙说的这句话,师读, “还用飞那么远吗?”意思就是说“不用飞那么远。”

   ④指导朗读:青蛙的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不相信的语气)-------指名读

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诚恳的语气。-----------指名读

师带读-----------分男女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过渡:一个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另一个认为天无边无际,而且谁也不肯认输,你们瞧!

【出示第三次对话】

①1、2组齐读青蛙的话,3、4组齐读小鸟的话。

②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互相讨论一下。你认为谁错了?(青蛙)你们的意见相同吗?

你们都认为青蛙错了,为什么它眼中的天就只有井口那么大呢?

4、小实验:

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把书卷起来,卷成一个纸筒,往上面看,你能看到多大的一片天?指名说。我们的视线被纸筒挡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小结:青蛙不就是这样吗?它一直生活在井里,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5、想象

    小鸟为什么会认为天无边无际呢?因为它一定飞过很多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过天的边际。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只可爱的小鸟,你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一些什么呢?

边想象边说句练习。(小鸟展开翅膀飞呀飞,飞过高高的山,飞过广阔的田野,飞过茂密的树林,飞过蔚蓝的大海------------)

你们飞过那么多地方,有没有看到天的边际?可是青蛙不相信啊,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它相信呢?(让它跳出井口来看看)

五、总结拓展,揭示寓意

1、【想象第四次对话】

①假如这只青蛙真的跳出水井,它将会看到一些什么?(很大一片天空,美丽的风景)

    ②那它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小鸟又会说什么呢?------ 指名说。

    ③创造想象,续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小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揭示寓意

    学习了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你喜欢课文中的谁呢?为什么?

所以我们认识事物要像小鸟那样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还自以为是。如果青蛙会跳出井来看看,说明它能够听取别人的建议,这一点还是很可贵的。我们班还有很多同学坐井观天,不懂的东西还有很多,老师希望你们多学知识,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做一个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的人,千万不要做“井底之蛙”哦。

六、板书设计:

                     小鸟

                              站得高

12坐井观天   

                              看得远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篇3

单元教学总览

【教材分析】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思维方法”这个专题进行安排的。主要由《坐井观天》、《寒号鸟》和《我要的是葫芦》3篇课文组成。本单元的故事短小、有趣,教育学生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目光短浅,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2.本单元重点:

(1)

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题,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讨论中,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坐井观天》可以围绕课后题“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理解课文内容,在开展“他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的讨论中明理;《寒号鸟》可以联想生活实际想象只顾眼前,不想将来带来的不良后果,指导现实行为;《我要的是葫芦》课利用课后题,思考种葫芦的人一个葫芦都没有得到的原因,促进对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在学习中,弄懂一些道理,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

(2)

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在学习中感受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可以用感叹句,也可以用陈述句、反问句来表达,只是表达的语气不同,情感不一样。

【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年多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在此基础上,在这单元的教学中,我们要弄清故事讲述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还要学会用不同的表达方法,用感叹句,也可以用陈述句、反问句来表达。

【教法建议】

1.能分角色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

2.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3.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4.和别人商量事情,要用商量的语气,冰雹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课文

12.坐井观天

2

13.寒号鸟

2

14.我要的是葫芦

2

口语交际

商量

1

语文园地

识字加油站

字词句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我爱阅读

3

合计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床;胡床;井栏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10-042-03

作者:蒋晓春,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邵磊,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7级专门史硕士研究生;四川,南充,637009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妇孺皆知的思乡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学术界多把诗中的“床”解释为睡觉用的床,认为李白躺在床上夜不能眠,看着床前的明月和地上的月光,开始思念自己的故乡。但也有少数学者持有异议,王晓详《“床前明月光”新解》、朱鉴珉的《床・井栏・辘轳架》、傅业的《疑是明月照井栏――再读李白》等文章都认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应解释为“井栏”。2008年初,著名的收藏家马未都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里抛出一个新的观点,他认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既不是平时人们睡觉用的床,也不是井栏,而是古代一种被称为“胡床”的坐具,类似于今天的“马扎子(可折叠的小板凳)”(图一)。此言一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上述三种看法孰是孰非?本文拟首先从文献记录和文物考古实物的角度对古代的胡床和井栏的情况进行初步梳理,在此基础上对《静夜思》中的“床”作进一步考证,不当之处望方家指正。

一、床与胡床

所谓胡床,是我国古代中原人对来自西域的一种坐具的称呼。有关它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它最先起源于古代埃及和希腊,后来由于战争和民族的迁徙、融合,胡床在秦汉时期从西域传入了中原地区。到东汉末年,胡床得到了广泛流传。《后汉书・五行志一》记载:“灵帝好胡服、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此服妖也。其后董卓多拥胡兵,填塞街衢,虏掠宫掖,发掘园陵。”这说明至少在东汉灵帝时(168-189年),胡床已经在宫中出现,并开始流行。另据《三国志・魏书・魏帝纪第一》中《曹瞒传》记载:“公(曹操)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坐胡床不起。张邰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下如雨。”这表明当时胡床已经出现在战场上,并且曹操就是坐在胡床上指挥打仗的。

从上述两段史料可知,胡床已经开始被上层社会所喜欢,那么胡床究竟是一个什么模样呢?南朝时期梁代诗人庾肩吾在《咏胡床应教》一诗中写道:“佳名乃域外,入用信中京。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临堂对远客,命旅誓足征。何如淄馆下,淹留奉盛明。”忉其中“足欹形已正,文斜体自平”两句,显示了胡床的最大特点是坐面上穿绳子,两个横足倾斜交叉,当胡床两足成“文”字形交叉打开后,上面就平整可以坐人了。

宋代程大昌在帻繁露》卷十四中记载:“今之交床,制本自虏来,始名‘胡床’,桓伊下马据胡床取笛三弄是也。隋以谶有‘胡’,改名‘交床’。唐穆宗长庆二年十二月,见群臣于紫宸殿,御大绳床,则又名‘绳床’矣。”依据上述文献可知,胡床在隋炀帝时改称“交床”,到唐穆宗(821~824年在位)时又改称“绳床”,皆因其坐面穿绳斜叉的特点得名,但其体型和功能一直没有大的变化。

既然在隋朝时胡床已改称“交床”,那么到了李白(701~762)生活的年代,还有“胡床”这一称谓吗?弄清了这个问题,有助于进一步考证李白的《静夜思》。接下来看看李白的其它诗句:在《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中有“庾公爱秋月,乘兴坐胡床”两句,一个“坐”字,表明了“庾公”是坐在胡床上赏秋月的;在《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中有“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之句,依据诗的意境,应知主人公是坐在胡床上吹的紫玉笛;他在《寄上吴王三首・其二》写到:“坐啸庐江静,闲闻进玉觚。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一个“挂”字,突现出了胡床折叠自如、可方便挂在墙上的特点。

再看以下有关胡床的描述:李白《草书歌行》:“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岑参《题华严寺瑰公禅房》:“锡杖倚枯松,绳床映深竹。”钱起《避暑纳凉》:“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这三首诗中都提到了“绳床”,绳床由胡床的发展而来,坐面穿绳,体积稍大,起初主要流行于寺院僧侣中,后因佛教的发展开始在民间传播。又如杜甫在《树间》写道:“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诗中“坐胡床”三个字,明白的告诉我们,作者是坐在胡床上赏月的,而且只有坐在房屋外面,才能看到树叶上的露水。白居易《咏兴五首》中有:“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此诗中“胡床”和“床”前后衔接,一语道出了在舟中的是坐具“胡床”,而不是用来睡觉的“床”。

由上述文献可知,至迟在李白生活的年代一直上溯到汉灵帝时期,中原地区始终有“胡床”的称谓,那时所流行的胡床,就是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一种小巧轻便的折叠凳――马扎,而不能理解为胡人用来睡觉的卧具。其用途广泛,不仅应用于行军作战中,而且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场合中几乎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

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进展,已经发现了不少胡床的具体图像资料,如河南新乡博物馆藏有东魏武定三年(545年)的石刻画像,其中有一幅画像是一个人坐在胡床上手抱着婴儿(图二),此图可见胡床的样式是上面用绳连接,下面两叉着地,坐上去非常牢固。1973年,在陕西三原县发掘了淮安靖王李寿墓,墓内石椁上雕刻有精美的图像,其中有两幅侍女手捧胡床的图像(图三):图中显示的是胡床的侧面像,可以看到左右两张胡床均成“文”字形,两足相交,轻便易携。

以上考古发现向我们展示了胡床的清晰造型,因此可以肯定说,胡床就是面上系有绳条,可以折叠的小板凳,同我们今天的“马扎子”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我们还应该看到,无论明确具有“胡床”二字的文献还是考古发现的具体胡床图像,都只能说明“胡床”是类似于马扎或就是马扎之类的折叠凳子,还不能断定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就是可折叠的坐具“胡床”,因为在该诗中并没有“胡床”二字,而“床”的所指除“胡床”外,还有其它的涵义,如下文将要讨论到的“井栏”。

二、床与井栏

关于“床”的解释,《辞海》中是这样说的:一是供人睡卧的用具,如《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古时亦指坐榻,如“胡床”。二是安置器物的架子,如“笔床、琴床”。亦指水道的底。如“河床”。三是井上围栏,如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既然古代“床”有“井栏”之意,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井栏。所谓井栏,就是井上的围栏,是古代在水井周围建造的井台,上面竖立有井架。井台一方面用于防护 之用,另一方面用来固定上面的井架。井架相当于今天汲水用的轱辘架,上有滑轮,滑轮上绕有绳索,以方便打水,节省人力。井栏有木制、石制、陶制、砖石制、玉制几种;有“井床”、“井圈”、“井台”、“井干”、“银床”、“玉床”、“轱辘架”,等众多称谓(图四、五)。

把井栏称做“床”的情况在唐诗中很常见,试举几例说明。

杜甫的《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有:“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苏味道《咏井》:“玲珑映玉槛,澄澈泻银床。”李商隐的《富平少侯》有:“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郑贰督蜓裘攀》:“石鱼岩底百寻井,银床下卷红绠迟。”无名氏《河中石刻》:“雨滴空阶晓,无心换夕香。井梧花落尽,一半在银床。”在这些诗里,都同时提到了“井”和“银床”,很明白的说出了“床”就是“井栏”。这里的“银”,应理解成白色的光泽,“银床”应理解成洁白光亮的井栏。李峤《银》:“玉壶初下箭,桐井共安床。”唐彦谦《红叶》:“薜荔垂书幌,梧桐坠井床。”从这两首诗可知,古时的井栏旁大都种有桐树,古人爱在诗词里写入“梧桐”、“芭蕉”,以烘托诗情画意。许浑《病中二首》:“秋色鬓应改,夜凉心已宽。风衣藤簟滑,露井竹床寒。”寺中描写了在漫漫寒夜里,井台和井栏在凄凉的月光的映衬下更显得寒气袭人。

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云浮西北盖,月照东南隅。宝帐垂连理,银床转辘轳。”李贺《后园凿井歌》:“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陆龟蒙《井上桐》:“美人伤别离,汲井长待晓。愁因辘轳转,惊起双栖鸟。独立傍银床,碧桐风袅袅。”花蕊夫人《宫词》:“鸡人报晓传三唱,玉井金床转辘轳。”上述四诗中均有“床”和“辘轳”的描写,更加直白的道出了“床”就是井上“辘轳”架,即“井栏”。

李白的诗中也有这样的情况。

《长干行》中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该诗中的床,应理解成“井栏”,无论古代还是今天,农村的孩子都爱在屋外的水井旁边看大人洗衣涮碗,更爱围着井栏嬉闹追逐、和泥玩水。如果理解成睡觉用的床,那么,《长干行》中的“郎”就没法“绕床”了,因为屋子里的床习惯上都是至少一边是紧贴墙而放的。如果把床作“胡床”讲,试想,一个低矮的马扎,一碰就容易倒,那么“郎”一抬腿就可以迈过去,自然也就谈不上一个女孩在前面拿着青梅围着一个小小的胡床跑,后面一个男孩骑着竹马在后面调皮地去追逐了。其它如《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去国客远行,还山秋梦长。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孤月沧浪河汉清,北斗错落长庚明。怀余对酒夜霜白,玉床金井水峥嵘。”这两首诗中的床同样也指井栏。

在文献记录之外,考古工作中也发现了不少“井栏”实物,“图五”为东汉陶井栏,高11.3厘米,口长22.3厘米,口宽15.4厘米,其上刻有“戒火、东井”四个字,该井栏相传是清光绪年问出土于河南开封,现藏于辽宁博物馆。2001年6月,金华文物处的工作人员在浙江东阳市的吴宁镇东郊4公里的一都许村村南,发现了一座南朝陈代的石井栏(图四),上面刻有“陈永定二年(558年)”和“紫金里许氏志”等字样。这些井栏实物的出现,对于考证文献记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上述关于“井栏”的文献记录,结合考古工作中发现的“井栏”实物,可以断定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应是“井栏”,而不是胡床之类的折叠凳,更不是睡觉用的卧具。据马未都等专家考证,在唐朝,房屋的窗户都非常小。那么按唐人的生活习惯,再在小窗户上贴上一层不透明的窗户纸或窗纱,这样月光通过窗户照进来,模糊的根本就让人联想不到“疑似地上霜”的意境。而月光从房门透过来的可能性更小,诗中的“地上霜”说明当时已是秋冬季节,寒冷的天气没有人会在夜里敞开门睡觉,就生活习惯和常识方面说,也不会有人把床放在客厅或堂屋里睡觉。再者,在室内的床上无论坐卧,“低头思故乡”还是可以的,但要想通过模糊的窗户“举头望明月”,那可能就不太容易办到了。另外,如果躺在床上,月光只照到床前,而没有照到床上、脸上或枕头上,那么就无法望见明月了;如果照到了床上和脸上,那就不能说成“床前”明月光了,而要说成“床上明月光”或“面前明月光”了。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篇5

俨然“革命长征”

我们这个长征队的人都属于逍遥派,不想到各地煽风点火。我们给自己定了三个任务:一是学习和宣传思想;二是在艰苦的“步行串联”中锻炼自己;三是沿途向工人、贫下中农学习。

一开始的确是这样认真去做的。我们排成整齐的队伍,由一人举着队旗,大家边走边唱“语录歌”或其他革命歌曲,或者集体背诵语录。当时河北这一带“革命化程度”极高,几乎每个村前的小庙(原来的土地庙)都供奉着像和“毛选”四卷。许多背着粪筐的农民,粪筐上都挂着语录,他们见到我们都喊:“向北京的红卫兵学习!”我们认真地回答:“向贫下中农学习!”并向他们发语录卡片。

第一天大概走了70里,走到后来,许多人都累趴了,但仍一边念“下定决心”这段语录,一边坚持着。到驻地后,每个人的脚上都有好几个血泡,但没一个人有怨言。大家乐呵呵地洗脚,挑泡,谈体会,毫不以为苦。

走了几天后,逐渐习惯了,脚上不打泡了,革命劲头更高了。每天晚上大家都记自己的长征日记,讨论自己所受到的教育(贫下中农对的感情如何深,值得我们学习之类),还自觉学“毛选”,学习在路上得到的中央首长讲话,背诵流传的未发表的诗词。每到大一点的城市,都要休整一天,但这时不是忙着洗澡、睡觉或逛街,而是宣传思想。例如,从当地找来钢板,刻印中央首长讲话或者大批判材料,以备路上发放。

在路线的选择上也不是抄近路,而是找有意义的地方,接受革命教育。比如,到河北邢台后,专门去1966年大地震的中心隆尧县马兰村访贫问苦,了解党中央如何关心灾区人民、贫下中农如何与灾害作斗争的事迹,请救灾英雄讲话。记得当时有一位十八九岁的姑娘在地震发生后先去救群众而不是自己家人,成了模范,还上过天安门,受到等中央领导接见,我们请她讲自己学习思想的体会。她讲了什么我早忘了,只记得她长得相当漂亮。还有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自己腿被砸断,当别人去救她时,她一定让别人先把压在房梁下的画像拿出来。她被救出来后,自己一定要拿着像,说这样腿就不痛了。到河南时专门到兰考县焦裕禄墓前表示学习之心,又到焦裕禄去过的村子访英雄事迹。

在这一段,大家革命劲头都很高,每天行走80至120里(由住宿地远近而定)。说来是很辛苦的,吃的以粗粮为主,没什么油或肉,睡得也不好,风餐露宿的。但有思想撑着,我们仍然很乐观,也很团结,俨然“革命长征”。

分化与怀疑

刚开始时大家以苦为荣,幻想到井冈山后还要步行到韶山、延安,或者干脆再走一遍长征路。但快出河南时,知识分子三分钟的革命热情就烧到头了,矛盾开始显现。

最早是在对待艰苦生活的态度上。我们经济系的同学较现实,觉得物质是基础,应该吃得好一些。物理系的同学革命志气高,认为艰苦才能锻炼人,何况当时的生活比红军长征强多了。大道理当然是物理系同学的对,但我们不管这一套,决定自己改善伙食,尽量在大一点的城镇停留,吃得好一点。没几天,他们有人病了,也默认再这样艰苦下去不行了。

对那套宣传思想的做法,我们也觉得没意思了,不想唱歌、排队、念语录了。有一次,大家争论隆尧县马兰村那个小姑娘不顾自己受伤要先救画像有没有意义。一些人认为,这样做没什么意义,画像毕竟是一张纸,生命比这张纸更重要,忠不忠于不在救这张纸上。大家又争论,河北几乎每个村都为和“毛选”盖一个庙对不对,支持者认为,把当神正是贫下中农纯朴之处;反对者认为,这是把庸俗化为土地神了,完全是盲目的崇拜。再如,当时路上长征队越来越多,不少队伍还捧着越来越大的像的玻璃镜框。听介绍,还有人把像章直接别在自己胸脯肉上。我们对这种“无限崇拜”的做法颇不以为然。不管别人怎么说,反正我们把行李上的语录牌拿掉了,也不发语录卡片或发什么中央首长讲话的传单了,只是默默地走,什么革命宣传工作也不做了。

对沿路看到的类似宣传思想的做法则采取了玩世不恭的态度。比如,当时有一些红小卫拦在路上,要背一段语录才让通过。开始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还很认真,背一段“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之类较长的语录。以后被拦住就说“新北大”或“中国妇女”之类的题词。红小兵嫌简单,甚至认为不是语录,我们就吓唬这些孩子你敢说不是?你敢反对?小孩子一吓就算过去了。再以后连这些话也不说了,就以“弄点饭来”、“该睡觉了”这类日常话语来搪塞,谁也不敢说没说过。最后干脆理都不理那些红小兵,直往前走。遇有拉着衣服不放者,就说:“你敢反对我们长征?”我们毕竟是大人,小孩子也不敢怎么样。

当时买东西还要对答语录。比如服务员先说,“为人民服务”,你就答,“完全彻底”。然后你再说买什么,售货员再拿东西。一些文化低的农民,尤其是老太太往往由于答不出而无法买东西。类似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事还很多,尤其我们走的大多是落后地区。

革命热情越走越低,路就越来越累,思想的分歧变为行动的分歧。在离开河南前,十几个人分了好几支。坚持革命的要按原路走,甚至决定去井冈山后,再去延安。不想革命的,有个别改为坐车“串联”,更多的想走好一点的路线。

我们几个坚持走下去的人进入湖北,到了黄冈县。这时“长征”已变成了旅游,革命根据地不去了,也不访贫问苦了。到了黄冈,先去东坡赤壁玩,访东坡故地,逛大街,睡觉。当时还不想坐车,也不想回去,还想边走边玩去井冈山。

思想的震撼

从湖北入江西直奔南昌,在南昌休息了几天,去看了八一起义纪念馆,但已不带崇敬的心情和受教育的想法,看历史遗迹而已。南昌当时物价甚低,记得一毛几分钱就可以在小饭馆吃一顿锅贴。钱不多了,又到北大驻南昌的办事处借了些钱。当时北大学生出来很多,办事处给这些人排忧解难。

在南昌,到省委书记家参观(当时省委书记已被打倒,他的家作为干部变修、腐败的见证供人参观),对我震撼极大。省委书记一家住一栋三层小楼,房子十几问,楼顶是羽毛球场,楼下有游泳池。在当时看来,标准很高。解说员介绍,他们家连保姆、警卫共住九人。在我的印象中,革命干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艰苦奋斗一心只为人民,但眼前看到的这位大官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这让我对革命的怀疑由此而起。省委书记的豪宅深深刺激了我,成为我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离开南昌,向井冈山走的路上,只剩下了我和另一位同学。当时“步行串联”的人已相当多,也相当乱了。“步行串联”者不仅有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也很多。尤其当时有传说,要在年底到井冈山接见红卫兵,因此涌向井冈山的人更多了。有许多中小学生,家长不让孩子出来,他们就自己偷偷跑出来。路上经常见到电线杆子上、树上贴着这样的条子:“××:我们的儿子,对你长征的革命行动我们会支持的,但你走时没带什么衣服,也没带钱、粮票。快与家里联系,我们把这些东西寄去。”落款是“父母××”。由于人太多太乱,也有人受伤或生病,甚至听说还有失踪和死亡的。

到井冈山后局面更乱,人多得不得了,都想等接见。没地方吃,没地方住。吃饭是每天放几大筐米饭,菜免费拿。人太多,都是在抢饭。这里成了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力气大的可以抢许多饭菜,吃不了倒掉,力气小的女同学根本吃不上饭,有不少饿晕了。

住也一样,力气大的可以抢几条被子,力气小的连床也没有,只能露天过夜。有几个先来的中专生听说我们两人是北大的,对我们极为尊敬,给我们抢来了床位和被子,还为我们抢饭。同住一大棚的几个上海中学生抢的饭吃不了,被子占了好几床。当时,人们妖魔化上海人和今天妖魔化河南人差不多,同住一棚的非上海人就把这几个上海人揍了一顿,赶出去了。当时中央也觉察到井冈山的问题,曾空投食物,但依然被强者抢走了。

井冈山形势日益恶化。有一天来了一架直升飞机,人们以为来了,就蜂拥而至。有个学生站在高处,被飞机的螺旋桨打死了。人群大乱。我们见势不妙,就赶快走了。这时有传单说,要来的说法是谣言,劝大家尽早离开。民间亦有瘟疫的传言。我们一商量,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吧!

满怀希望,千辛万苦来到井冈山,没想到是这样一个混乱的结局。回去当然不步行了。好在我们的北大学生证还好用。先坐一辆有篷的大卡车回到南昌,又赶快找北大办事处拿到了回北京的火车票。

这时的列车已经完全不正常了。我们上车早,还找到了两个座位,但坐下就不能动了。能坐一百余人的车厢,至少挤了三百人,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沿途还不断有人上车。有一次在某车站停车时,我们打开窗户想要点水,没想到刚开窗,一把大扫帚就来,向两边猛搅,我们向后一让的工夫,一个人就被塞进来了。好在没人跟着上来,赶紧关上窗子。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篇6

一、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多年来,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习惯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读书思考——老师解答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养成了依赖思想,即习惯于随着老师打转转,等着老师来引导,盼着大家作答案。这一种方法严重的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囿于信息不畅、孤陋寡闻的影响,不会思考,懒于思考,不善言谈,羞于启齿。这一弊端在考试中已明显暴露出来:许多学生无法回答“读短文,请你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驾驶技术高超的船夫,你将如何招揽顾客坐你的船”等等这一类问题。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冰雪融化变成水”的思维模式。学生的思维灵性和好奇心已被扼杀,同时也泯灭了学生的质疑意识。

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就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中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不是主宰,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也需要主导,要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疑促教。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听到有学生议论:“张冠李戴”“囫囵吞枣”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伯父会说他的记性好?这位教师对学生的议论充耳不闻,而学生又慑于教师的威严变得默默无言。当老师提问学生:“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看书‘囫囵吞枣’?‘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尽管老师启发诱导,课堂上还是鸦雀无声,老师只能无奈地“自问自答”了,这堂课自然收效甚微。倘若当时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的议论,逆向切入,引发质疑:如果“我”能流利地给伯父讲《水浒传》的故事,那么,伯父对“我”的态度会怎样?这样课堂气氛一定很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高涨。课堂的顺序不但没被打乱,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体现出来了,甚至能实现学路、文路、教路三合一。

二、教会质疑的方法

1.逆向质疑法

逆向质疑就是从课文结论相反的方向提出问题。这种质疑方法打破了正常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但逆向质疑法最后还是要通过课文的结论来验证,这样学生对原结论的理解和认识将更深更透。逆向质疑的形式是:对现成的结论提出挑战。如寓言《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比喻某些人孤陋寡闻而妄自尊大。可引导学生这样逆向质疑:井底之蛙久居井底,虽然所见所闻不如天上的小鸟,其所言相当可笑,也有自不量力之嫌,但是,如果这井底之蛙历来就在井上生活也不至如此,而且虽然它暂时没有跃到井上的可能,但它毕竟有了这个强烈的欲望,这不正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吗?这样的质疑,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课文,认识也更加深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又如有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学生对诸葛亮利用草船巧妙“借箭”深感佩服,然而有个同学提出了疑问:“如果当时曹操向草船射的是‘火箭’,诸葛亮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学生这一逆向质疑非常可贵,老师大加赞赏,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天气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思考,学生恍然大悟,更加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了。

2.矛盾质疑法

矛盾质疑法就是抓住句子中违反日常规律之处进行提问。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相互矛盾的同一事物情况不能同时肯定或同时否定。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有“自相矛盾”的描述。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矛盾”问个为什么,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如《跳水》中的“40秒钟——大家已经觉得太长了”,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这句话中“自相矛盾”的地方,然后质疑“40秒钟是极短的时间,为什么大家觉得时间已经太长了”,“觉得时间已经太长了”这暗指什么?

3.联系质疑法

联系质疑法,就是指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前后有联系的句子,从中提出问题的质疑方法。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两个“幸福”的含义有什么不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4.经验相悖质疑法

经验相悖质疑法就是让学生从句子中找出与自己生活经验相悖的地方的质疑方法。句子所描述的现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悖,会使学生认为描述是虚假的,不符合实际的。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虚假”处去质疑问难。在理解《长征》中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深刻含义时,应当先引导学生谈谈平时自己爬山的感觉,再把自己的爬山感受与这个句子相对比而提出质疑:为何把“五岭逶迤”比作细浪?“乌蒙磅礴”怎能像走“泥丸”?使学生通过质疑和共同分析讨论,真正领悟到红军把艰难困苦当作平常事的英雄气概。

在教学中,只要老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掌握质疑的正确方法,他们就能进行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提高语文水平。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篇7

学生的好奇心强,尤其是一帮天真活泼的小孩子,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化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的课文《新型玻璃》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划破玻璃,偷里面的珍贵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顿时院子里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啊?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DD同学们,这就是一种新型玻璃。请大家打开课本14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新型玻璃》。

又如在小学二年级的《坐井观天》,我们也可以用故事导入的方法:“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边讲边播放多媒体课件]“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口古老的井,在这口井里,生活着一只可爱的青蛙,这只青蛙在这口井里生活了许多许多年,可是它从没跳出过这口井,哪也没去过。有一天,从天上飞来了一只小鸟……”[老师讲到这里停下来,孩子们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嚷着让老师继续讲。]这时,老师再告诉学生:“孩子们,故事讲到这里,老师也忘记后面的故事情节了,不过不用急,在我们的课本里写着呢!请大家打开课本《坐井观天》,拿起课本自己大声地朗读,看看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告诉老师,好吗?”

这样,“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就自然来了。

二、直观式导入

所谓直观,也就是用感官直接接受的、直接观察的。采取直观式导入,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感性材料,更好地激起他们寻求探索方法的兴趣。于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观看图画、影片,欣赏音乐等方式直接刺激学生的眼、耳、鼻等感官,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观察图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惊弓之鸟》时这样导入:小朋友,我在黑板上画一样东西,你们看画的是什么?(于老师用彩色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张弓,接着又画上弦与箭)[在学生一一指出后],于老师又缓缓地说:“大家知道有了弓,有了箭,才能射鸟。可是古时候,有个叫更羸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把一只大雁射了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十七课《惊弓之鸟》,学了你也就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在这个导入中,于老师以图、画、照片、影象等导入课文,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对事物有个形象的感知,同时再配以启发性的提问,也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力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2、导入要注意趣味性。杜威说:“成年人只有通过对儿童的兴趣不断地予以全面的观察,能够进入儿童的生活里面,才能知道他要做什么。”

设计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接受新教材,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从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不会保留在记忆里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愉快,不会造成心理上沉重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入使学生处于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以便引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身到学习活动中,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打下良好基础。

从形式上看,教师可以从解题入手,单刀直入;也可以从文中提出问题,引起悬念,顺势导入;此外,引一条格言,打个比方,解释一个典故,介绍作者生平轶事等,都可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还可以通过让学生猜谜语、做智力游戏、做实验等形式唤起学生求知欲、激发学习情趣的,所以教师的导语设计应尽可能的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当然,导语设计追求生动、活泼、有趣,但绝不能故弄玄虚、哗众取宠,那样反而会冲淡和影响新课教学。

3、导入要注意灵活性。“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另外,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处理,也是最能反映老师的应变机智和驾驭课堂能力,它要求我们避免简单化,多讲点方法和技巧。

4、导入要注意启发性。“启发性”是指导语要有思考的余地,能引起思索。

导入如果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就能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在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浅显而简明的事例,使学生得到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内容。

启发性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而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又深入问题之中,它始终与问题紧密联系,学生有了问题就要去思考、去解决,这便为学生顺利地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创造了前提条件。它能使课堂教学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导入能否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否使学生创造出思维上的矛盾冲突,能否使他们产生“新奇”感,是导入成败的关键所在。

5、导入要注意严密性。导语设计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导语的语言和形式都应恰当、准确。无论设疑、引证、说明、比喻等都要明确、精当、不使学生产生歧意和误解,使学生思维顺势进入新课的正确轨道。当然导语也要注意思想性,不能只顾及了知识性、趣味性而忽视了教育性、思维性。

6、导入语言要注意简扼性。导入就像大餐前的开味菜,虽然可以开胃,但毕竟不是主餐,不能喧宾夺主,课堂的主要目的还是新课教学,如果导入分担了课堂的重心,就会过尤尔而不及。所以教师在导入时都应针对所学内容、针对所教学生,尽可能地用少量、精确的语言说明课题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因为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若导入时间延长过多,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篇8

语文课堂教学中,幽默的语言就像一支兴奋剂,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正如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所说:“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学会幽默,你便拥有了受大家欢迎的第一大资本!”

教学《独坐敬亭山》时,在学生理解了前两行诗句的意思后,我发问了:“同学们,鸟儿飞走了,云儿也飘远了,李白还一个人傻乎乎地留在山上干嘛?”学生一阵大笑后,马上就反驳我:“李白是大诗仙,怎么可能傻呢?他是被敬亭山的美景吸引住了,舍不得走。”“这样写还衬出诗人的孤单、寂寞。才不是傻呢?”“………”“哦,原来李白不傻,你们也不傻,傻的是我呀!”一句幽默的问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解决了诗中难点。

有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使用幽默语言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颐和园》一课吋,我开始充当导游,带领学生学完“长廊”这一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后,故意“啊哟”一声,学生们都睁大眼睛看着我,我带着痛苦的表情说:“各位游客,真对不起。陈导不小心扭伤了脚,不能带领你们参观颐和园的其他美景了,谁能帮我继续带领游客参观后面的景点呢?放心,小费我一定会给的。”全班哄堂大笑后,学生们自觉主动地完成了后面的学习任务。这节课,既让学生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进入乐学的境界,又让他们感受到了助人为乐的幸福。

二、幽默是调节课堂气氛的剂

一堂课能否成功就看课堂上的氛围,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非理性的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幽默的教学语言恰好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打破课堂教学中的一潭死水。

许多学生都怕修改病句,拿到病句不究病因乱改一气。多次批评教育都无疾而终,只好想了一招:“同学们,长大后想做医生吗?”“想!”“那你们想想,如果你要医治的病人得了阑尾炎,你却将他的肾给切除了,会怎样?”有人边笑边说:“不但没治好,反而要命了呗。”我也忍不住笑了:“你说得真好。一个好医生会先诊断出病因后再动手术,才不会要命。而一个好学生遇到病句吋,也要先分析病在哪里再修改,才不会丢分。就让我们以后先思考后修改,好吗?”此后,修改病句的难题在班上消失了。

幽默的语文教学语言能制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使“教”与“学”都变得那么轻松而有效。有时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会感到轻松、亲切,而幽默的语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活跃气氛,使学生感受到亲切。

一次,我去一所偏远小学讲授《坐井观天》一课时迟到了一分钟。我没有直接进入教学环节,而是说:“同学们,对不起,老师来晚了,为了表达我的歉意,老师送你们一件礼物。”我赶紧出示青蛙和小鸟的图片:“你们能原谅可爱的青蛙、小鸟和我这个不是故意迟到的老师吗?”学生们被我逗笑了,连说“愿意”。于是,就着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带领学生顺利进入这节课的教学。当这节课快结束时,学生理解了“坐井观天”的意思后,我又说:“同学们,老师再次向你们道歉,因为我就是那只井底之蛙,知识有限,没将你们学校的位置搞清楚,以致耽误了你们的宝贵时间。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希望你们和我一起努力。”学生哈哈大笑,一节课就在这种妙趣横生、幽默风趣中圆满完成。

三、幽默是开启学生心智的催化剂

语文教学语言的幽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用得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会使学生顿悟,从而印象深刻,甚至永远不忘。

有一次,我让学生们抄写“狼藉”一词,许多学生喜欢将“狼藉”写成“狼籍”。订正吋,我这样说:“同学们,可怜的灰太狼又要挨他老婆的平底锅啦!”学生不解:“为什么?”“都是因为你们啊!请看两个字的形旁,一个是‘草’,一个是‘竹’,红太郎说灰太狼不带她去睡软乎乎的草窝,而去睡硬邦邦的竹板,将自己的小腰睡疼了。”

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上贴近孩子,关心他们,以求春风化雨、悦纳学生,他的课堂上就不能缺少幽默。教师幽默的话语可以消除学生的尴尬,缓解紧张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疲倦时打起精神。例如,我校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前都有15分钟的“经典导读”,春夏之交,学生们总是昏昏欲睡、无精打采。我走进教室,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说:“春眠不觉晓,个个都趴到。经典诵读声,就像蚊子哼。”语调抑扬顿挫,带着幽默风趣的情味,学生哈哈大笑,朦胧睡意顿失,精力又集中了,课堂上又恢复了以往那种激情。我想,这种幽默,是一名教师应努力练就的本领,它会使学生喜欢你和你的课堂。

上一篇:真心话大冒险经典问题范文 下一篇:我的长征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