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管理范文

时间:2023-09-21 05:16:52

病房管理

病房管理篇1

海洛因依靠危害极大,依靠者药物滥用更为严重。由于海洛因依靠者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和正常人有极大的差异性,使自愿戒毒病房难以管理。为此我们针对自愿戒毒者自制力差、易冲动,对有强烈的心理渴求,依从性差等特征,制定了一系列戒毒病房护理管理办法,现介绍如下。

1护理管理办法

1.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杜绝来源是自愿戒毒病房管理的重点,也是管理的难点,戒毒者一方面想戒除毒瘾,一方面又无法忍受强烈渴求的精神煎熬,使他们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夹带,或叫人送入病房,因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病人的行为,切断和外界毒友的联系,以保证脱毒治疗的顺利进行。

1.1.1签署知情同意书。对入院戒毒者具体说明自愿戒毒病员知情同意书的内容、目的,取得自愿戒毒者的认可和合作。主要内容包括摘要:在戒毒期间应遵守病房管理制度,接受封闭式管理;遵医嘱服药,不私自服药,不藏药;住院期间随时答应工作人员进行平安检查;严禁携带、私藏,一经发现立即销毁,经教育不听劝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住院期间传递、唆使他人吸食、注射、提供用具、贩卖者,交公安辑毒处处理。戒毒期间不准探视接见,不准对外打电话及接电话,不准携带水果、烟、饮料、食品等。入院者如能接受以上条款,服从管理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办理入院手续,否则劝其到公安强制戒毒所,避免患者入院后因违反规定而造成的矛盾冲突。

1.1.2入院前的平安检查。检查由两名工作人员进行,仔细检查自愿戒毒者随身携带的物品,严把入院关,防止的夹带。自愿戒毒者所带现金及珍贵物品全部由工作人员代为保管,建立现金使用帐本,不答应相互转帐,杜绝自愿戒毒者之间的交易。

1.1.3严格病区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病区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每周定期对病区的环境、物品及病员进行平安检查,对病房内出现的可疑现象,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平安隐患。

1.2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1.2.1注重服务意识的转变。自愿戒毒者属非凡人群,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既是行为越轨者又是药物依靠者[1],他们也能切实心得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动要求戒毒。假如对吸毒者的吸毒经过作一个客观的、全程的、细致的分析,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吸毒者是受害者,并且是年轻的受害者。他们因各种原因误入歧途,成为“瘾君子”。我们不应将吸毒者看成染有陋习的坏人,而应把他们当成病人来看待,以诚恳、宽容、克制的态度关心他们,不冷淡、不歧视,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痛苦,从思想情感上接纳他们,为他们创造一个人性化浓厚的戒毒环境。

1.2.2密切观察病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识别戒断症状,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置,对病人的讨药行为要认真分析并作好相应处理,必要时使用安慰剂。静脉穿刺时力求一次成功,赢得病人的信任。

1.2.3加强营养护理管理。长期吸毒者饮食无规律,食欲下降,胃口差。为此营养食堂专为戒毒者增开了小灶,满足不同的需求。非凡注重饭菜、营养的合理搭配,并送餐到床边。对不能正常进食者给予静脉补液,并指导他们饮用营养丰富的流汁饮食如牛奶、麦片等。

1.2.4加强健康教育。我们在病区走廊墙壁上粘贴了各种宣传板块,内容有国家的禁毒法律法规、的危害、如何脱毒、警示语等,形成一种戒毒的氛围,同时也美化了病区的环境。在活动室内建立了健康园地,宣传戒毒知识,每季度更换一次内容。工作人员经常主动和病人聊天、谈心,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新问题,在闲聊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有关吸毒的危害等知识,强化吸毒对躯体的损害和成功脱毒的事例和成功经验,帮助吸毒者树立起戒除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对出院病人,规劝他们远离,回避毒友,每人赠予一张连心卡,以方便病人随时和我们联系。同时我们也定期和他们电话联系,了解他们的目前状况,指导解决病人在康复过程中碰到的各种新问题。

2结束语

病房管理篇2

【关键词】护士长;病房管理;护理水平;作用

护士长是护理系统的基层领导干部,是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指挥者,科室护理质量的高低与护士长本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有直接的关系。加强病房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护士长应通过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护士的榜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科学的管理水平;实现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要起到沟通信息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

1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做好病房管理的前提

护士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丰富的才能和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护理技术等无不影响着护士。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的基层管理者,要带好一班人,单靠行使上级赋予的权力是不够的,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修养,才能在护士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2打造一支良好的护理队伍是做好病房管理的重要保障

护士长是护士的代言人,既是护士,也是一名护士管理者。要关心、爱护、尊重和理解护士,要以诚待人,尽量满足护理人员的群体利益,要勇于承担责任,使护士产生安全感,建立亲切融洽协调的内在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整个集体团结向上,群策群力,有效地推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护士长,在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原则,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虚心听取护士意见,有分歧时多沟通,使她们能够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工作,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病房管理中。同时重视对护士思想素质的培养和业务素质的提高,组织护士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核心制度》、《护理人员服务规范》、《护士礼仪》等,一是帮助护士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转变服务理念,二是能够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加强责任心,减少和杜绝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依据护理部的培训计划,从科室实际出发,定期组织业务知识学习和护理技能培训,做到培训有计划、有考核,针对不足,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3 尊重患者,得到患者配合是做好病房管理的有利因素

在实施现代护理模式中如何确保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1]。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质量主要表现为护士在工作中观察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技术操作水平、基础护理、医院的休养环境、服务态度以及患者的安全感等。护士长应多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从中发现患者期望值较高而护士未做到的项目,分析原因,及时改进;对与行政后勤部门有关的问题,护士长要代表患者的利益,反映患者的要求,与有关人员联系沟通,为患者解决困难,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4 重视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护理质量是做好病房管理的核心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首先要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对护士特别是新上岗的护士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每位护士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和能力; 加强责任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使其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严格依法执业,以保障护理安全。其次,因护理工作点多面广, 琐碎复杂,患者从入院到出院, 每一项治疗、护理措施,化验检查, 无不直接或间接的通过护士的手落实到患者身上, 其中任何一个细节的失控和忽视, 都会影响整个护理过程的质量,甚至造成差错事故发生,所以护士长更要从小处着手,抓细节管理。

总之,病房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改进的过程,科学的质量管理是病房管理的内在本质,护理管理者要善于运用管理理论,不断激励自我、激励团队,通过适宜的激励方式,激发护士的内在潜力,促进其整体工作潜能的发挥,从而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2],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

病房管理篇3

【关键词】ICU病房;仪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464-01

ICU病房(即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收治需要随时进行抢救监护的危重病人的场所,它集中了医院最先进的监测和治疗仪器,用于对患者实施全身各脏器功能的监测和支持,从而达到挽救患者生命,使重症患者转危为安的目的。对这些仪器如何有效管理,与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ICU内仪器设备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ICU正处于一个新兴和发展的阶段,与国外的ICU相比有着一定的差距,在国外的ICU有专门负责各种监护与使用,还有专门负责仪器维修和保养的工程师。据统计,美国在1991-1992年因医疗仪器设备而引发的严重医疗事故共56220起,死亡3838起。而我国在仪器管理方面,大多停留在护士长兼管的水平上,由于护士长的行政事务繁多,加上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严,往往易造成仪器丢失和损伤,严重影响了ICU各项抢救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将我们如何做好ICU仪器管理与维护体会报告如下:

1、设立专职护士负责仪器管理 选择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护士专职负责ICU仪器的领用,登记和保养工作"要求专管的护士有较全面的知识,能全面掌握ICU各种仪器性能,使用方法及一些常见故障能进行判断并予以排除,并且须负责培训全科护士,使其能够进行简单故障的排除。

2、建立健全仪器管理制度 2..1、建立仪器登记册 建立仪器登记册,记录仪器的名称、购进日期、产地、价格、附件、保修时间及维修记录。

.2.2、对贵重仪器使用进行登记 设立仪器使用登记簿,准确记录仪器的使用时数,作为机器使用率的评估依据"对于一些有使用时数限制的部件如呼吸机的细菌过滤器等,按时处理或更换"另外,记录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及维修更换情况"

2.3、仪器的外供登记管理 ICU的监护治疗仪器一般不外供,在特殊情况下,须经ICU主任或护士长批准,并在供物本上写明供用科室、经手人、时间和借出仪器及配件,并交代使用者注意事项。归还时须有专管人员对仪器及配件进行验收,开机检查机器性能,防止仪器及配件遗失或损坏,并登记注明归还日期及经手人。

2.4、加强仪器的保管与存放 ICU经常开展急救工作,要求需要的设备能够随手可及,加强仪器的保管与存放至关重要。要教育科室所有人员自觉做到使用后的仪器及时放回原处,方便下次使用,仪器指定的存放位置如有变动,须经科领导同意,在交班会上及时通知,避免抢救病人时找仪器。每台仪器随机配备操作规程卡,便于操作人员使用,并且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消毒隔离、仪器保养与人员培训制度等。

2.5、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测 对于一些不明原因的故障,如设备参数的变化等,若缺乏对医用计量仪器检测和校正而导致操作护士不能及时发现,以致提供的信息准确性和可靠性发生偏差。所以我科每月对常用仪器进行全面检测一次,并详细准确记录检测结果,若在仪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故障及时通知专管护士,让设备科维修或与厂家工程师联系维修,以确保ICU抢救工作的正常进行。

2. 6、仪器的使用 由于监护治疗仪器较贵重,所以要求凡新购进一台仪器要先弄清其性能,使用注意事项并将操作步骤附在机面上,通过上课形式对所有ICU医护人员包括进修人员进行培训,使每个人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若因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仪器损坏者,应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3、仪器注意事项及清洁消毒措施 根据各犁仪器的特点、要求制¨了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清洁消毒因在使用24小时内进行.除特殊感染的病人使用后需特殊处理外。一般病人所用的仪器可采用化学消毒和紫外线消毒。我们根据不同的仪器、不同的部件做好彻底的消毒处理,遵循的原则是既要达到消毒的目的,又不能损坏仪器的部件,同时符合感染的消毒规范要求,每月对所使用仪器进行细菌学培养的监测。 4、仪器的保养 仪器的日常维护。在日常运行的情况下,避免强力磁场的干扰;不在监护区使用移动电话;电脑控制类的仪器要减少开关次数;避免仪器剧烈的震动;防止仪器日常维护不善造成医疗事故.仪器如有故障或者检测不合格等要及时处理,如仪器固定负责人不能解决,应及时送修.专职管理护士每天对科室的仪器表面进行擦拭、清洁不仅仅是打扫卫生,而且要用心来做,固定每周一对科室所有仪器进行保养,每班进行清点测试,使其处于完好的紧急备用状态。 5、小结 要做好ICU的仪器管理工作,我们认为除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外,首先要求做到人人自觉遵守,共同管理,使ICU的仪器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仪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危重患者的抢救质量和整个病区的管理质量,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发动和利用全科人员的力量,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探索更科学的ICU仪器管理方法。我科在仪器管理中通过“仪器数字化编号”及三级管理下“1对1拉手负责”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和延长使用寿命,而且保障了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减轻了护士长的工作压力,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感和成就感,培养了人人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保障临床医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潘瑶,孛静,吴晓球. 重症监护病房仪器的管理体会.南方护理学报.2000.7(5):40―41

[2]吴大勇. 呼吸机应用中医疗风险及其防范,中国询证医学杂志,2006,6(1):6-8

[3]王宝春.黎婷婷.IGU病房仪器管理韧探EJ3.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1):73―74

病房管理篇4

【关键词】 开放式病房 护理管理

1 把好入院关口

门诊护士在病人挂号时做好门诊分流工作,门诊医生做好首诊负责制,首先让家属认识到患者有病,根据病人的病情及实际情况为病人选择适宜病区。

2 病区做好新入院病人接待工作

2.1热情为病人作入院环境、制度等介绍,让病人有到家的感觉。

2.2风险评估 护士在热情接待病人时,认真做好入院评估,如风险评估高分值者应报告医生。

2.3护士应向家属交待病人目前病情及存在的危险性、风险性,强调家属24小时陪护病人。

2.4对于风险评估为高度危险者、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等病人,建议家属将病人转至封闭式病房,并讲解开放式病房、封闭式病房的责任归属,强调开放式病房对病人的监护责任转移至家属,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病人住开放式病房的一切责任均由家属承担。

2.5履行相应签字手续,如入院指导、陪护人员须知等知情同意书。

3 提供家庭式病房

3.1病房分低、中、高三档次,家属根据各自经济状况及征求病人意见,选择适宜病房,科室根据其病房档次提供相应服务。

3.2患者由家属陪护。

3.3医院不统一服装,患者可穿自己喜好衣服。

3.4患者随家属自由进出病房,在院外自由活动。

3.5患者能自由支配经济和购物,不限定所带物品。

3.6患者离开病区,向医生、护士说明,并履行相应签字留言手续。

4 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和风险意识,保持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

4.1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定期组织护士分析不安全因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确保“三安全”(环境、危险品、病区人员的安全)落实到位。

4.2护士长根据科室护士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排班,并要求护士认真履行各岗职责,坚守岗位,加强责任心。

4.3按分级护理要求巡视病房,深入病房,了解不同患者的期望和要求,并设法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4.4护理组长晨列队时,各专业组长交待各自组上的重点病人,辅助班护士交待护理活动过程中新发现问题,夜班护士交待夜间病房情况,让当天在班人员了解整个病区的情况,做到重点、特殊病人当班者心中有数。

4.5科室晨会时,专业组长将收集到的信息在晨会上交班,交班内容包括:新入院病人风险评估分值高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病情有波动、病家不满意的方面等。

4.6指导护士对重点患者的安全风险进行预见性判断,加强管理,完善安全措施。重点患者做到三交、三接、三清。

三交即写书面交班、口头交班、床头交班。

三接即患者病情交接、治疗护理情况交接、特殊器械交接。

三清即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边看清。

4.7对躁动不安、情绪不稳患者护士要引起重视,随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加强心理护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

4.8有如下情况:有外跑、严重冲动、伤心、病情重而无防护照应者;对患者存在不按时返院,不规则服药等,给予说服教育或弹性管理后仍无效或不遵从者,可建议家属将病人转至封闭式病房治疗,并帮助家属克服对封闭式病房存在的种种顾虑。

4.9病人转诊由家属和主管医生或护士陪同,以稳定病人情绪,增加患者遵医行为。

5 提升护士素质

5.1培养护士养成良好职业素质,同情、体贴、关爱病人。

5.2护士树立“五心”服务意识 五心,即对患者有爱心、对疾病关心、服务热心、护理细心、解释耐心。

5.3换位思考 关心患者体验,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尽可能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或满足其正当需求,对家属提出质疑耐心、细致、热情地给予解释。

5.4不能随意泄露患者疾病及个人隐私。

6 健康教育工作

6.1新入院病人前3天健康教育天天讲,重点事项班班强化,病人入院5天内,病人家属知晓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等。

6.2健康教育采取个人、小组、集体三种形式。

6.3健康教育课程标识于科室醒目位置。

每周五下午16:00—17:00由科室资深医生、护士进行轮流健康教育指导课。

病房管理篇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99-02

妇科病房中,患者病情普遍复杂,病程较长,患者后期的恢复容易出现感染以及并发症等,因此,在妇科病房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通过研究在妇科病房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并观察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妇科病房共有护士12名,包括护士长1位,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37±3.62)岁,其中初中以下学历1名,初中至高中学历4名,大专以上学历7名。

选取自2013年1月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的90例妇科病房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90例妇科病房患者为对照组。

对照组:年龄范围22-50岁,平均年龄(36.86±3.94)岁,疾病类型包括:子宫内膜炎(18例)、阴道炎(21例)、不孕不育(15例)、月经失调(19例)、子宫肌瘤(17例)。

观察组:年龄范围21-50岁,平均年龄(36.27±3.16)岁,疾病类型包括:子宫内膜炎(19例)、阴道炎(20例)、不孕不育(14例)、月经失调(21例)、子宫肌瘤(16例)。

两组妇科病房患者年龄、疾病类型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相互对比。

1.2 方法

护士长根据每位护理人员的实际能力以及特点,将其进行合理分组,将组员之间能力及特点进行互补,并且让护理人员参与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在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期间,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按照各个病房的特点,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班次安排,弹性安排每位护理人员的日工作内容,提高护理的连续性。护士长可将权力适当下放,分层次管理,使得每位护理人员都各司其职,相互监督,从而加强了监控力度,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增强开拓与时俱进的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知识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自主服务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掌握,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方案。

医院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护理中,包括环境、沟通、护理服务等方面均要给予患者热情、周到、一体化的护理服务,综合分析患者具体情况,掌握其心理状态,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改变以往患者呼叫护士服务的被动模式,为确保患者安全,增加直接护理时间,针对患者的个体特殊情况实施个性化教育,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动手宣传能力,提高相关知识向患者的覆盖率,严格履行签字制度,确保患者用药或手术均经知情同意,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VAS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并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纠纷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全文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当P

2 结果

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一。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对于妇科疾病的治疗能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经过治疗后的后续护理后,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无缝隙护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通过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管理的完整性以及连贯性,针对护理服务中的缝隙进行改善,在妇科病房的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2]。

无缝隙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指在常规护理管理中,找出护理服务的缝隙,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正。通过在妇科病房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开展护理管理中,不仅要求对护理管理的制度和流程规范化,而且对护理人员也要进行严格管理,让护理人员彻底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主动寻找护理工作中的缝隙,将护理措施逐步完善,使无缝隙护理管理全面、高效率地实施,从而更好地达成护理目的,加速患者病情康复[3]。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后,取得显著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而且减少了护理纠纷事件发生(P

病房管理篇6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急诊病房;应用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其在预防风险事件及寻求处理措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急诊病房的患者病情复杂且危重,有极大的不可预见性和风险性,加之患者的流动性大,护理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且工作难度大,因此急诊病房属于高风险区域。一旦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疏忽大意,就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2]。对医院近期随机选取的47例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医院急诊科病房中接受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症肺炎患者46例,车祸患者28例,外伤患者20例,基于随机分组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为26~82岁。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为24~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①进行检查。医护人员需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实施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患病史和过敏史。②与患者家属沟通。通过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告知患者家属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并严格规范患者的饮食和生活问题,禁忌烟酒。③做好预后工作。手术结束后,经观察无大碍可将患者从急诊室转至普通病房。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了解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1)完善急诊病房管理制度。规范的急诊病房管理制度,是保障急诊病房舒适环境的基础,应严格规范家属探视制度、患者出入标准等。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带头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制度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去[3]。(2)成立护理风险小组。由具备丰富护理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护士长和护士组成护理风险小组,分析和评估在护理急诊患者时容易发生的护理风险,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同时还要制定急诊护理的紧急预案,以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持续性改进护理质量管理和安全性管理,从而完善护理风险制度。(3)完善医疗设备及备用药品。急诊科患者通常病情复杂且危急,如果护理人员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正确的处理,就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急诊科护理人员完善医疗设备及备用药品,同时还要加强对急诊科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熟知各类急救药品的适应症及用法和用量,定期检查抢救药品,以避免药物过期[4]。(4)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大多数急诊患者由于担心自身病情都会产生紧张焦虑的负面情绪,长期处于低沉的情绪中,极易影响治疗效果。患者对自身恢复不抱希望,便会不愿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从而降低康复速度。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关怀非常重要。从精神上鼓励并支持患者,教导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缓解自身不良情绪,从而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5)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扎实的专业能力是提高治疗安全性、降低护理风险的重要保障。在护理人员开始工作时就应接受严格的考核制度进行筛选,并定期进行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了避免引发医疗冲突,还需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心态和较强的沟通能力,避免患者出现抵触情绪,在遇到意外情况时可以冷静、准确地处理[5]。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94例急诊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为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总共有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层次,以%表示。统计患者的投诉率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发生率越高表明护理效果越差;患者投诉率的百分比越低,说明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投诉率为8.51%,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63%;观察组患者的投诉率为0.00%,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7.2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87%,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由于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且危急,因此急诊科是医院中护理难度较大的科室之一,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对整个医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如果护理人员在对急诊患者的护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从而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对急诊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显得格外必要。以往急诊护理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急诊护理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其在护理工作中不能有效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急诊患者自身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加之急诊科新业务的开展,增加护理工作的风险性。没有制定完善的急诊科制度,加之缺乏对制度的监督和落实,因此会出现无章可循、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增加了护理风险。急救设备和药品准备不全,扩大了患者治疗风险。急诊科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较低和沟通方式不当,加大了护理风险。在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交流沟通增进彼此的信任感,以便于后续的治疗,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另外,还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多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并尽量用轻松、易懂的方式为患者解疑答惑。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要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注意动作要轻柔、言语要温和、态度要和蔼[6]。综上所述,在急诊病房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降低患者投诉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迎今,徐长妍,初喆,等.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观察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4):237.

[2]吴杨玲,黄晓铭,陈秋云.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综合病房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6):64-65.

[3]叶辉莉,李艳兰.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急诊观察病房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8):36-40.

病房管理篇7

【摘要】:妇产科作为高危险科室,病房护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病情的发展。病人在住院期间,护理工作关系到病人和胎儿的安危,因此,护理者做好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对保障母婴的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

【关键词】:妇产科;病房管理

Paper about nursing management abou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ard

【Abstract】: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is dangerous institutions, hospital nursing qualit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 . In the hospital, nursing work is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fetus and patient . Therefore, it is the key for the safety of the hospital to maternal and child safety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Key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ards management

1 妇产科病房护理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势在必行。妇产病人作为特殊群体,有需要妇科手术的病人,有寻求医疗救助的孕产妇,还有需要得到照顾的新生儿,孕产妇在住院期间,情感容易波动,会出现情绪激动,产后心境不良等现象,更需要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得到细心的照顾,而一旦出现管理上的疏漏和失误,将对孕妇、产妇、胎儿和新生儿在人身安全等其他方面的埋下隐患。因此在对待孕产妇这个特殊群体时,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进行沟通,了解其身体和心理状况。此外,护理人员更要注重管理的人性化,让患者在生理、心理、安全和精神状态上都处于满足舒适的状态。因此,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除了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要外,并且能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市场竞争力。

2 妇产科病房护理存在的问题

2.1 妇产科病房安全隐患

住院区的环境多为半开放,工作时间,探望陪侍人员比较多,这就给小偷等不法分子伺机作案留下了隐患。尤其是在凌晨、午休和下班后,这个时段的管理人员比较少,工作上容易出现疏漏,容易出现钱财和新生儿丢失现象。此外,在有的病房内,电饭锅等电气设备比较多,用电量的增加,容易为火灾发生留下隐患。而且病房病人周转较快,消毒不彻底。

2.2 妇产科病人安全隐患

病人在入院后,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大大增强,个人安全意识降低了。有的病人擅自外出和离院,不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

2.3 妇产科护理人员安全隐患

病房管理篇8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作为儿科护理管理者,必须及时剖析病房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才能确保住院患儿的身心安全,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1 儿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

1.1 环境方面的因素.综合性医院的儿科病房大多参照成人病房设计与构造,墙角、床头柜、桌、椅、治疗车等等都是直角,病床太高,没有条档,窗户没有护栏,暖气片未加保护,这些都容易造成患儿的碰伤、跌伤、烫伤,引发护患纠纷。在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流行季节,患儿人数急骤增多,病房拥挤,床位紧张。在房间内,走廊上加床,使恢复期与急性期患儿共居一室,易发生交叉感染,再加上儿童哭闹频繁,不良的气味等方面的因素,使患儿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病程拉长,费用增加。

1.2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1.2.1 工作态度不严谨,违反操作规程。护士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导致发错药,打错针。未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等,而发生各种护理差错。

1.2.2 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孩子是全家人的宝贝。家长往往要求护士穿刺时一针见血,而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与家长的要求往往难以达成一致。

1.2.3 服务意识不强,护患沟通不到位。由于人们消费意识的改变,往往在求医过程中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护士对这种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和知情权的行为不能很快适应,同时没有作良好的沟通,导致护患关系的紧张。

1.2.4 儿科护士压力负荷过重,职业认同感差。儿科护士相对于成人科室的护士来说,心理压力更大,精神紧张,容易造成工作疲惫感。

1.2.5 法制观念淡薄,风险意识差。需要护士提供有利于自己的证据,各种护理记录的书写是证据的重要来源。而临床上许许多多的护理记录欠及时,不全面,与医生记录不一致,存在种种缺陷。

1.3 管理方面的因素

1.3.1 护理人员缺编。护患比例、医护比例失调。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范围不断扩展,护理工作量明显增加,但护士人数没有增加。

1.3.2 护士长忙于各项非护理事务而疏于管理,护士人力安排不合理。

1.3.3 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但执行力度不够。

1.4 病人及社会方面因素。

1.4.1 病人求医的快餐心理,对医院的期望值过高。

1.4.2 病人价值观的改变和提高,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病人在医疗纠纷处理过程中向院方提出经济利益成为重要目的。极少数病人为了达到某种私利,要求无理索赔。

1.4.3 社会因素。某些媒体热衷于医疗纠纷的报道,造成舆论压力,病人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危机,甚至出现激化医患矛盾现象。

2 管理对策

2.1 医院要重视儿科病房的环境建设。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将病房涂上明亮鲜艳的色彩,在墙壁上悬挂图片和图画,减轻儿童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将墙角、床棱、门框、桌椅等等都改造成弧形,降低病床高度。设有护栏,从各方面减少对患儿的损伤。在儿科大忙季节,护理部实行宏观调控,分流病人,缓解压力,分室收治不同时期、不同病种的患儿,避免交叉感染。

2.2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各种技术操作规程,增强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护理安全查房、护理缺陷、差错及事故隐患的分析讨论,并制订整改措施。

2.3 加强业务学习,技术培训,提高护士职业素质。工作中新老搭配,性格互补,既给年轻人锻炼机会,又避免因操作不熟练引起家长的不满情绪。

2.4 强化服务观念,加强护患沟通。根据病人的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个性化的服务,公开收费标准,发放每日费用清单。重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同时注意沟通技巧,采用语言与非语言沟通,定期组织工作座谈会,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及时作出应答。

2.5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院领导应协调好后勤、药剂等辅助科室与临床科室的关系,减轻原本不属于护理方面的工作。护士长应加强对护理病房的管理与监督,抓好关键点,定期检查和考核,对薄弱环节及时改进,严加监控,防患于未然。

2.6 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出台护士带薪休假的工作制度,使护士有机会释放压力,保持健康的身体。

2.7 加强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学习,要善于分析问题,完善护理记录,将护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3 结论

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儿科病区住院病人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 以上,护理差错发生率从2%下降到0.2%,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唱荣艳,临床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当代护士,2007.6.107

上一篇: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范文 下一篇:社团申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