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课件范文

时间:2023-11-17 11:42:27

空城计课件

空城计课件篇1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1]。根据总体发展目标提出各级各类学校加快建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及个性化学习需要,在云空间学习应用普及实现“一生一空间、生生有特色”。在当前教育信息新形式下,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成为大多数职业院校师生开展空间教学的云平台,推动信息时代教学模式新变革。

1世界大学城空间开启信息时代云空间教学新模式

世界大学城是运用各种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以云计算为支撑由北京禾田雨橡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以视频教育为主,集网络学习、电子教室、在线考试、即时通讯、个人空间、微博等多种功能模块为一体的云学习平台[2]。通过世界大学城空间把教学各阶段各环节资源合理高效整合促进教学信息化进程,目前在湖南、广东、山东、新疆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学校,特别是在职业院校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世界大学城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3,5]等活动,引领了信息时代下云空间教学新模式,提高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2职业院校云空间教学现状

随着世界大学城的在各省各职业院校的应用和推广,涌现出了一大批世界大学城空间达人,各职业院校都开展了云空间课堂建设,以湖南省为例,为加快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及应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根据“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自2014年开始湖南省每年都组织申湖南省职业院校名师空间课堂重点项目申报,到2016个共累计立项空间课程171门,涵盖各专业大类各课程。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状

3.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本情况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省各职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我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软件版本选择目前主流的Windows和Office2010,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2010办公自动化软件及常用软件的使用,每年有5000多高职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该课程。该课程自2013年以来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学生通过参加课程期末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结合过程化评价方式形成学生该课程的最终成绩。

3.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

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课程前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枯燥乏味,而课程后期均是操作性极强的内容,学生往往上课学习的时候记住了,课后使用的时候忘记了;二是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对该课程学习不重视;三是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在课程计划的有限课时内教师很难做到两头兼顾。这些原因会导致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兴趣不高,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4基于世界大学城的云空间教学

4.1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教学优势分析

基于对课程特点及学生自身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解决教师教得辛苦而学生却学不好的矛盾。因此,我们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基于世界大学城的云空间教学模式[4]。通过在世界大学城上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空间课程,不仅能将课程资源整合优化,为课堂教学所用,还能促进学生课前及课后自主学习,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甚至可以实现网络空间中的一对一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⑴就课程教学而言,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通过空间课程中的微视频资源能实现学生反复观看学习,解决了老师演示的学会了,自己操作的时候忘记的问题。通过空间课程建设前期课程资源的合理优化、整合及对空间课程导航设计,师生都能对本课程教学资源一目了然,在教学实施各环节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率。

⑵对于学生而言,空间课程能实现在有网络的地方随时随地访问,打破以往只能在教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的限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⑶对于教师而言,通过世界大學城空间访问和学习,可以与同行进行交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同时在空间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实践能够促进教师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以满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高要求。

5基于世界大学城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名师空间课堂建设实践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分析,通过三年多的课程建设,我院大学计算机教研室计算机应用基础空间课程成功申报湖南省职业院校名师空间课堂。

5.1建设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2010)名师课堂建设,从我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出发,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依托,采用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和信息化教学特点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旨在打造一个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教学效果优秀,实用性强,立足于我校学生基础,面向全省高职学生推广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在线学习平台,成为一个既能满足学生学习课程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能成为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考生的在线辅导与答疑平台。

5.2课程设计思路

在职业教育教学“做中学、做中教”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当前信息环境下养成良好地利用网络和手机进行学习的习惯;强调“教、学、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根据学生岗位需求设计专业、岗位相关教学情境和教学案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重点选取如下教学内容: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字处理软件word2010,电子表格软件Excel2010、演示文稿制作软件2010来组织本课程的学习。课程内容的组织遵循分层递进原则,按照“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拓展应用”的主线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课程“以证代考”考核方式,增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训练及在线辅导和答疑平台,针对本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分模块分知识点录制微视频;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设计并制作系列微课,满足学生课堂学习和考证的双重需求。

5.3空间设计与布局

⑴设计系统化的教学导航,导航美观、大方,易操作,将各种教学资源整合并展示给学生。

⑵将所有资源分类,并将各类资源进行表格立体化,使学生一目了然,并能自如查找并学习所需资源。

⑶针对重点、难点设计并制作微课,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⑷针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专门建设题库,帮助学生科学、系统地训练,强化技能的同时成功获取合格证书。

⑸灵活使用空间作业系统、教研苑等空间辅导教学工具,借助微信、QQ等第三方软件相关功能,实现全方位的在线空间课堂。

5.4空间资源设计

⑴课程基本资源: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考核要求等。

⑵教学基本资源: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素材、典型案例、在线测试等。

⑶视频资源:课堂实录视频、微课视频、针对单个知识点的微视频及其他参考视频。

⑷计算机等级考试训练资源:模块化的训练题库、历年真题等相关资源。

5.5应用成效

计算机应用基础名师空间课堂建设和使用以来,共累计有2000人次访问学习,以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为主,借助微信、QQ第三方工具形成线上线下互动,课堂与课外衔接的教学模式。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累计浏览量5100次;QQ讨论群组人数超过300人;课程作业和互动交流主要通过讨论组进行,累计布置作业30次,提交人次900次以上。

5.6教学成效和反思

将教学视频,习题资源、作业资源放到网上,让学生的课后复习有了资源保证;通过微课资源、利用捆绑教学法,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之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使用世界大学城进行学习已成自觉习惯。结合上述教学,已发表教研论文5篇并积极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

6结束语

通过基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空间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的云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更高效的课程学习。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过程,让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在云课程学习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促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云课堂教学模式中还应注重线上线下教学的相融合,注重对线上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评价和监督。教育信息化是必然趋势,我们应当不断开发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云课堂,探索云教学新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贾永枢.依托教育云平台推荐高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0:70-72

[2]世界大学城[DB/OL].[2013-08-10].http://worlduc.com/.

[3]世界大学城云技术引教学变革[DB/OL].[2013-08-12].

http://caigou.com.cn/News/Detail/118254.shtml.shtml.

[4]陈娟.基于“世界大学城”的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研

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0:128-129

[5]王键.运用云计算探索新机制开创教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

湖南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展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1(17):12-13

来源:计算机时代 2017年7期

空城计课件篇2

关键词:空间数据;城市空间;设计方式;GIS技术

作为新兴的教学专业,城市设计教学会将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布局以及城市面貌等内容设计进行教学,是以优化城市空间环境为教学目标的。经过多年调整与改进,该专业研究内容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更加理想。近几年城市设计教学人员开始将GIS技术应用到了该专业的教学之中。为了对该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运用方式进行详细研究,我们首先应对该项技术实施的可行性进行明确。

一、GIS技术在城市设计教学中的可行性

城市设计行业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时代、人口以及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且城市问题难度系数以及问题种类也会不断增加,这些都使得该行业不得不做出创新与完善,需要对现代化技术进行合理使用。而GIS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其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科学化管理,并会利用所得数据进行建模与决策处理,会为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支持。通过对城市设计教学的分析可以发现,该教学主要以城市物质空间规划分主,更加注重对政策措施以及城市经济产业等对象实施实体空间规划,是以空间设计为主的学科;而GIS技术最为突出的功能就是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且也是将空间作为技术核心的,所以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会以“空间”为纽带,将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带动该教学的发展,所以将该项技术加入到城市设计教学之中可行性较高,而各教学人员也应不断对该项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研究,以保障该项技术的使用质量【1】。

二、GIS技术城市设计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代高校城市设计专业主要分为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两种,而理论教学多以课堂教学为主,通常会通过教师教授的方式对理论知识点以及设计技术进行教学【2】。为了与时代要求相符合,老师会通过对现代化技术运用的方式,来完成对自身教学内容的辅助。而在这一过程之中,GIS技术一方面会对教学进行辅助,会运用空间数据库的相关操作,来帮助学生对城市空间处理方式进行理解与掌握,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这一点主要是针对GIS应用教学而提出的,老师可以运用GIS技术帮助学生对城市设计以及规划方案进行学习,并可以及时通过该项技术及时对最新的城市设计方式进行掌握,这对于专业教学而言益处极大。同时,老师在进行城市设计教学时,还应加大对学生GIS技术课程的教学力度,并要将两项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对于该项技术运用的灵活性,从而为学生城市设计强化的切实强化做好铺垫。(二)在设计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在对城市设计编制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编制成果分为文档、图件以及数据图表三种,而目前最常使用的编制技术主要有CAD、PS、Excel以及Word等,这些软件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些方式方法虽然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各项资源管理却是以独立状态存在的,设计人员在对数据以及相应条件进行处理与分析的过程中也有着诸多不便之处,因此现代设计人员开始对编制设计方式进行了调整,而GIS技术的应用机率也在不断提升。所以老师要在进行传统软件使用教学的同时,也应加大对GIS技术的教学力度,要利用GIS属性数据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的特点,运用库地块将空间数据显示在图件之中,并要将设施名称、人口规模以及经济总量等内容,以链接的方式将图表与数据内容直接反映在空间之中,从而实现各个独立部分的有效融合【3】。(三)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无论任何教学最终都是以实践为目的的,城市设计教学也不例外,所以老师会通过实验教学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应用方式进行明确,而GIS技术也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使用。在进行城市设计之前,设计者需要对城市的土地开况做出合理预估,要对土地建设用途使用程度进行判断,与保证土地设计与布局的合理性。而且而是技术在土地评估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该技术会运用叠加分析、缓冲分析以及其他分析方式,来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帮助设计人员做出判断与预估。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该项技术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分析工作,从而不断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锻炼。但由于学生的设计经验相对有限,所以只在对结果进行分析过程中可能会以自己主观意识为主,进行随意性评价,导致分析结果受到了直接的影响,所以就是应明确这一点,并通过运用该项技术建立定量分析平台的方式,来保证实验分析的结果。

三、教学实例分析

以某一城市设计实验教学为例。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分析时,一方面让学生利用GIA技术对点高程以及等高线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建模,并会运用该项技术分析出模型坡度应控制在30%的范围之内,而这也是城市设计用地范围数值;一方面又在可利用,范围内,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用地以及其他特殊性用地空间进行规划,并将这些区域划出设计范围之外,不可将其作为建设用地进行设计;另一方面要运用GIS技术对城市道路以及现状建设用地缓冲区进行明确,从而制定出建设用地的合理设计方案,以保证城市各项空间功能的顺利发挥,使城市能够得到长远性发展【4】。为了验证GIS技术在城市教学设计中的作用,笔者对传统性教学学生实验课堂测试平均分分数以及GIS技术实验课堂测试分数进行了对比,如表1所示。从表中的平均成绩可以分析出,使用GIS技术进行的设计教学效果,要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理想,因此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鉴于城市设计行业在社会中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为了培养出更多更加优秀的城市设计人才,学校有必要对城市设计教学进行不断优化与改进。要对GIS技术进行深入性研究,并结合城市设计教学特点,将该技术融入到该课程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加优质的城市设计模式与手段,以确保学生能够切实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在日后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城市设计人才。

作者:陶书竹 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市与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海兰,赖恒友,林春英,刘晓东.浅谈GIS技术在城市规划教学与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8:290-291.

[2]柏祝玲,张晓瑞.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城市规划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371-374.

[3]郭强,张重阳.GIS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0:161.

空城计课件篇3

关键词: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改革贯穿教育整个教育过程,只有不断的进行改革,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素质及专业素养才能得到稳步提升。在美国日渐流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利用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真正学的主体,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但是如何将国外这样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到课堂,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办学过程中实际的条件,借鉴并深入融合到我们的课堂。本文根据我院实际教学条件和情况,提出了“混合式翻转课堂”,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中得以开展和实施。

1 研究背景

教学条件,课堂教室的制约已成为我院课程安排的最大问题。我院搬迁至职教城新校区,教室的建设以50座位以下的教室为主,80座以上的教室占总教室数的不到三分之一。由于师资队伍数量的制约,以及大一新生以公共课为主,在安排课程的时候,多以合班上课为主,导致教室资源使用不合理,小教室利用率非常低,而大教室资源严重不足。本文提出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是将合班上课的大班级(人数超过80人以上)平均划分为两个小班,教师将课程任务进行分解,其中一部分的知识要求一半的学生在课堂外进行自主完成,另外的学生在教室听从教师讲解,并将在课堂外有疑问的知识点拿到教室与老师进行探讨,从而达到以时间换空间,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2 研究条件

2.1 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良好

学院高标准建设数字化校园网,建设了十万兆核心、万兆主干、千兆桌面、无线全覆盖的校园网络,提供包括www、vpn、数据存储、单点登录等基本服务,为“混合式翻转课题”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2.2 信息化手段教学手段运用合理、有效,操作使用熟练

购买世界大学城空间10,000个,全面实施空间教学,全面实施数字管理和服务。所有开设的高职课程,都是在世界大学城空间上完成,各门课程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的各类视频资源——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概念库、方法库、原理库、案例库、在线作业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空间,完成自己的作业,并针对性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在世界大学城空间上建立群组,利用留言板等互动交流方式随时随地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

3 以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展开如何实施混合式翻转课堂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公共普修课,所有大一新生都必须完成这门课的学习,实践操作性很强,并且要求所有的学生通过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的考证。该门课程授课安排基本上都是80人以上的大班级,由于教室资源的制约,所以率先在此基础课程实施混合式翻转课堂。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实施。

3.1 建立空间课程资源

图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导航

将课程定位准确,按行业企业标准结构重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操作性强,实训项目符合课程要求,根据课程目标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选取学习内容、开发学习资源,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按照任务书要求建设课程资源,数量和类型满足教学需要;课程资源美观实用,方便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学习;课程资源做到了最小化,即一个概念一个资源,一个(组)案例一个资源,便于灵活组合,及时更新;课程资源分门别类整合在不同的资源库中,至少应有概念库、方法库、原理库、案例库,根据课程教学需要或学生课后学习需要灵活设置其他教学资源库。根据课堂教学实施需要,每个教学单元应有一个图表教案,能完整反映一个单元教学任务并链接必须的课程资源,美观实用。本课程建立的导航如图1所示。

3.2 将课程资源进行分类

建立好资源后,将资源进行重新整理,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能力和水平,化分为

大部分,自主学习部分、课堂讲解部分。其中自主学习部分有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点以及简单的操作部分,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外自主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针对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要求,专门建立了技能考证模块,包含考试简介、操作视频、答疑中心及资源下载。学生根据自己操作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如有不懂的,可以利用操作视频模块进行学习。而课堂讲解部分则包含一些较难懂的知识点,以及针对学生操作中会出现的常见的一些问题的归纳总结,在基础操作上进行一些知识点的拓展与延伸等。

3.3 混合式翻转课堂的实施

将大班级学生平分为两个班级,人数控制在50人之内,根据上述分类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分配任务。一半的学生在图书馆或者其他学习场所,利用网络,登录世界大学城空间,找到教师建立的相应的自主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记录好疑难点。另外一半的学生则在课堂,由教师讲解疑难知识点,学生将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来,一起与教师探讨。当然,不在教室上课的学生可以通过在世界大学城空间创建的交流群组,随时随地参与到课堂学习。

3.4 混合式翻转课堂的评价

混合式翻转课堂的实施旨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考核的时候,侧重自主能力的考察,以及和教师的互动能力。教师根据布置好的任务,登录世界大学城空间,进入学生个人主页,查看学生学习笔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以及互动交流频率。

4 “混合式翻转课堂”带来的优势

空城计课件篇4

关键词:世界大学城;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

随着我国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世界大学城是以云技术为支撑,依托云平台和云空间,借助当代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发展新趋势,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教学公共服务平台。世界大学城为每个居民建立了一个功能强大的终身学习空间,也为每个机构建立了一个资源共建共享型、交互式的教育学习平台,平台用户能够有效围绕教与学开展各种活动,从而构建良好的教育服务可持续发展生态圈,有利于实现泛在学习。2010年,湖南省依托世界大学城网络教育平台,在全省高职院校开展了空间教育教学,对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出了全新挑战。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课程教学领域中,提升高职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教育信息化能力,对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与发展意义重大。

一、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内涵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要加大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力度,关键是要提升高职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这一背景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其信息化能力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能力。教师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行全面改革,使学生在获得课程知识的同时提高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更好地完成课程教学目标,创建与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教育形态。二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每位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和基本能力,教师将教学课件、题库、案例等资料,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等开发出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并有效利用软件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三是信息化教学管理和评价的能力。教师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下载课件、提交作业、在线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信息化教学管理,再通过有效评价不断改进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实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与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

二、基于“世界大学城”的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湖南高职院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现状,采用世界大学城的教师展示空间平台,针对课程教学内容资源和课程教学方式交互两方面,进行教学相关资源查阅,搜集资源浏览数据和评价信息。根据高职教育教学注重学生技术技能实践培养特征,参照《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中高校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从意识与责任、知识与技能、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科研与实践五个维度,综合探讨湖南高职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目前,高职大多数教师已经具有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但在网络教学空间模式、空间优质资源共享、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教育信息化意识与责任认识有所欠缺

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意识与责任是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前提条件。部分教师的课程空间仅仅只有课程介绍、教学课件和作业布置,没有积极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活动,忽视了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最优化,未全面意识到教育信息技术对高职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性,限制了信息化时代自身专业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知识与技能应用水平不高

大部分教师在世界大学城中能对文字、图片这种简单的信息进行处理,但对数据、音频、视频这种复杂的信息处理束手无策,还有部分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处理信息可能更困难。在世界大学城展示空间中,高职教师的课程教学资源主要是通过MicrosoftOffice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来制作,而很少利用Flash、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Premiere、CamtasiaStudio、格式工厂等视频处理软件来制作丰富的教学资源。由此可见,高职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理论知识不足、技能应用水平不高,不能有效运用相关信息技术来处理日常教学信息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

(三)教育信息化设计与实施并不乐观

高职教师可以通过世界大学城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开发,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轻松获取所学知识。但大部分教师在世界大学城创建教学资源还停留在课件共享阶段,内容相对比较陈旧,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没有与相关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也没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科特点、学生特点等方面进行教学资源开发与设计,加上教育技术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硬件配置不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要,直接影响信息化教学开展。

(四)教育信息化教学评价流于形式

高职教师在世界大学城的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引进了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方式,但教学评价很多都是空白文档,说明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处理数据的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过程性评价(如学生互动情况、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测试)等可操作性不强,不注重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来体现课程教学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只是流于形式。

三、基于“世界大学城”的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对策

(一)更新理念与观念

一是加强高职教育信息化能力培养的领导力。高职院校领导可以通过成立学院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从认知能力、调控能力和评估能力三方面,培养教师应用世界大学城网络教学平台的能力,统筹规划和落实高职校园信息化工作,为教师创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氛围,使高职教师信息化能力得以可持续发展。二是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的驱动力。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学科教师应从了解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内涵出发,充分认识到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对教学改革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运用世界大学城将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紧密结合,进一步增加自身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的内部驱动力。三是增强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的感召力。高职院校要树立“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观念,大力宣传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的必要性。在院校内对中老年教学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世界大学城网络教学应用讲座、培训,帮助其克服教育信息化改革中遇到的困难,逐渐缩小学院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差距,促进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教学实践

一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能力培养的基础能力建设。高职院校软硬件设施配置是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加强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技术终端设施普及,配置满足信息化教学实际需要的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虚拟实验室等,为教师提供应用教育信息化硬件的良好教学环境。同时,优化配置实用教学软件资源,营造良好的世界大学城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环境,为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证。二是推进教育信息化能力培养的资源和平台建设。高职院校加快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库、示范课教学资源、微视频教学资源和数字化图书资源库等,鼓励教师运用世界大学城网络平台进行课程教学、教学互动、考核评价和课程开发,支持教师应用优质数字化资源开展项目教学,从根本上促进高职教师有效运用世界大学城实施信息化教学。三是加强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开展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培训,是全面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不同专业教师的不同信息素养,可以从世界大学城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技术基础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等方面,设计不同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内容,并采用集中授课、分组指导和网络授课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教师自觉、积极地参加相关教育信息化培训项目,认真学习教育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三)健全保障机制

一是健全合作交流机制。依托教育行政部门,完善“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区域合作”等多种合作交流机制模式,开发校企合作优秀网络课程,丰富世界大学城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在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区域产业信息化服务。二是健全监督评价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评价制度,组建公平权威的评价队伍,对学院教师应用世界大学城网络教学平台的水平进行科学评价,检验教师教育信息化效果,保证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质量,促使教师形成自觉运用世界大学城信息化教学的良好习惯。三是引入长效的教育信息化激励机制。学院定期开展基于世界大学城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课堂、信息化教学课件评比活动,并将比赛结果列入年终优秀教学成果评定、教师业务考核、职称评定、年终考核中,鼓励教师强化课堂教学信息化应用效果,监督教师课堂教学信息化应用行为,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键.运用云计算探索新机制开创教育信息化建设新途径——湖南教育信息化的实践与展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1,(17):12-13.

[2]于江德.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5):134-137.

[3]范运祥,舒根,马卫平.教师教育信息化与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57-62.

[4]王彩霞,詹青龙.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提升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44-49.

空城计课件篇5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40-02

2011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了《学位指导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其中,“建筑学”一级学科中的“城市规划”二级学科被分离出来,并被设置为新的“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这被认为是“我国国情所地,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需要”[1]。随着这一宏观形势的变化,原来以培养城市规划与建设人才为主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必然需要重新建构才能与学科的调整与发展相适应,才能与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一、城乡规划学的内涵

1.城乡规划学是对城乡统筹问题的认同与回应。从21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希望和出路则在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据相关报道,2010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7.5%,三次产业结构为12.8:52.2:35.0,农业就业人数只占就业总人数20%。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看,中国总体上已经基本具备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条件。因此,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与发展将有利于城乡统筹战略思想的有效实施。

2.城乡规划学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的统一。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一直都将城市物质空间作为研究的主体,将城市看作为一个放大的建筑物,一直过分地强调城市规划的工程技术性和审美意识。1960年后,欧美城市机体的高度复杂化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得城市规划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2]。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带的问题也不断增多,以致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理等其他学科理论和交叉思想不断来调整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如吴良镛院士提出了“广义建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任致远研究员提出“城市科学”等。纵观世界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盖迪斯的“人与自然融合”到芒福德倡导的“区域整体协调”等思想,正如尼格尔・泰勒所言:二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经历了规划方法变革和规划重心的转移,在不断地批判与反省中,城市规划早已不再是早期单纯的空间设计,而走向了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道路[3]。

3.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从传统的城市规划到现代的城乡规划学,不是单纯的物质空间研究范围的扩展问题,而是要研究城乡空间统筹中的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也不是工程技术应用面的扩展问题,而是涉及公共政策、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对象是城乡生产、生活空间安排、空间管制以及相互关系。研究内容包括:城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乡土地统筹利用与设计、城乡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基础设施规划。

二、现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1952年开始设立城市规划专业至今,已有约60年的发展历史,其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教育评估体系等是作为建筑学之中的“工学”门类来进行构建的。随着全球化进程和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4]。因此,相对于新的城乡规划学,现有的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1)重视城市物质空间规划与设计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城市社会、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不足。比如始终强调“城市是扩大的建筑”这一设计理念。(2)重视规划技术手段和工具运用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政策理解、法律运用、沟通协商等人文素质方面的能力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应的课程缺乏,另一方面表现在训练或实践缺乏。(3)缺乏乡村自然、社会、经济等理论知识。由于学科发展长期以来都以城市的规划与设计为对象,不仅导致乡村理论研究十分薄弱,人才培养也局限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目前的新农村规划与建设中,就是沿用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思想。

三、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

1.人才培养定位。以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构筑而成的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巨型系统,是在各自不同或特定的地理条件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城乡规划作为城乡社会经济建设的龙头,无疑是要致力于城乡空间的有序发展,致力于城乡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为城乡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人居生态环境。因此,城乡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承担着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的重任。宋绍杭等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态势,要求未来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要承担起城乡建设、区域发展与城镇化、城乡社会服务与物质形态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制等重要工作[5]。

2.课程体系构建。根据人才定位,参照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设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可划分为理科类、文科类和工科类课程等三大类。其中,理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地理学、景观生态学、资源学、空间经济学、可持续环境和系统论等;文科类课程包括城乡住房社会学、土地政治经济学、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行政管理体与法规等;工科类课程包括城乡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设计、道路与交通、建筑技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城乡社区规划与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等。以上三大类课程体系中,理科类以培养理论基础为主,文科类以培养综合素质为主,工科类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从而达到培养城乡规划综合型、创新型、社会型人才的目标。

传统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已经走过了60年,新的城乡规划学站在了时代的起点,抓住机遇,探索创新是当前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必然的选择和共同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关于广泛征求《增设“城市规划学”为一级学科论证报告》意见的涵[EB/OL].

http://省略.cn/news/shownews.asp?id=232

[2]杨俊宴.城规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雷达圈层模型研究[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尼格尔・泰勒.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流变[M].李白玉,陈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赵万民,等.关于“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

[5]宋绍杭,等.地方工科院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与路径探索――浙江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办学思路[C]//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空城计课件篇6

一、大学城空间对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创新了思政课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一直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通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调查问卷》发现,在回答“你对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最感兴趣”时,59%的学生选择了“时事热点”,28%的学生选择了“社会民生”;回答“你认为思政课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49%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方法问题,27%的学生认为是教学手段问题。可见,思政课教学内容疏离生活实际、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枯燥无味也是导致思政课缺乏吸引力的原因。

大学城空间的交互共享功能,使课堂教学结构由“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形成了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典型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先进的云计算技术的存储功能与多媒体功能,创设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及视听融合、声情并茂的教学体系,使思政课堂一扫往昔的沉闷与严肃,由枯燥无味变得独具魅力,实现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充分结合,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大学城空间的思政课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网络教学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网络平台不再是教学的协助工具,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网络教学必须紧紧环绕如何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布局学生自主学习而展开,这一点是支撑整个网络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以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不是大脑对外界事物单纯的径直反映,而是以本原知识为根基、在主客体的彼此作用中构筑而成。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依靠主体指向事物的行动,依靠主体对本身行动的反省。依据这一理论,学生的学习历程是一个质变,一个主动构建的进程,并非被动建立起来的刺激反应模式。

三、大学城空间的思政课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1.情境创设原则。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为了落实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所设定的学习环境。在充分利用多种素材、资源的基础上,营建一种学习气氛,让学生产生较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寻、发掘和解析过程,从而积极主动进行建构性学习。

2.协作学习原则。

协作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协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具有了社会文化的背景知识和从事社会活动的经验。因此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与效率。大学城作为信息技术平台,虽然为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要真正发挥协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必须注重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注重基于网络的教学策略设计。包括分析目标、确定内容、确定小组结构、创设协作环境、设计信息资源、设计协作学习活动、评价协作学习效果等。

四、基于大学城空间的思政课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框架

纵观网络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延伸课堂教学,如教师的大学城个人空间,为学生提供辅助学习。二是与课堂教学相连接,如在职培训。三是完全代替课堂教学,如远程教育。本文探讨的基于大学城空间的思政课网络课程属于第一个层面。

(一)宏观框架:空间教学模块设计

1.教学评价模块。

评价模块主要包括试题库和在线作业。大学城空间的测评系统具有自动组卷、阅卷等一系列功能,可以对思政课网络课程的考试与作业提供全面的支持。

2.导航模块。

通过设计“导学图”和重要知识点的超级链接,为学生提示空间学习的操作流程、进度、方法以及测试反馈信息、成绩查询等等。

(二)微观框架:空间单元教学设计

依托大学城空间开展思政课教学,在改变时空结构的同时,也革新了师生教育关系,更革新了学生的认知方式,革新了学习形态。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运用信息化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去设计和组织教与学的活动。一般而言,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归宿,是预期的教学活动结果和为此确定的具体学习目标。

2.分析教学对象。通过课前调查,分析所任教学生目前的基础和状况。

空城计课件篇7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要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101670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徐兵(1979-)男 ,硕士,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GIS。

0 引言

地理信息系统通常简称为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用于描述地理空间信息的计算机系统,融合了地图学、地理学、测绘、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规划、国防军事、防灾减灾、资源调查等领域[1]。本文所述《地理信息系统》是面向农学、资源环境等非地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为学生讲授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常用的GIS工具软件,熟悉基本的地学空间分析方法,能够对已有地理数据熟练地进行采集、绘图、建库、空间分析、可视化等操作,并对各类空间数据进行统一管理[2]。由于课程是面向非地学专业学生开设,这些学生普遍缺少地理学、程序设计、数据库、测绘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储备,在学习GIS软件工具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一些重要概念和空间分析操作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造成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3]。因此,本文结合课程实验教学实践,总结出该课程的实验教学要点,通过对要点进行分析归纳,有针对性地应用到以后的实验教学中,以期提高课程实验教学效果。

1 实验教学目标

本文面向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安排了32学时理论教学、16学时的实验教学以及32学时的学期末课程实习。在实践教学环节,16学时实验与理论教学同步,这些实验主要安排ArcGIS、MapInfo等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操作学习,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对地理信息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接受常用GIS软件进行制图技术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制图、建立数据库和属性库,学会基本空间分析的能力。而32学时的课程实习主要以实际应用案例为基础,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GIS基本理论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课程实习一方面促使学生继续深入掌握GIS基本工具软件的使用;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并能够学会运用GIS工具进行初步的空间分析应用,同时结合基本程序框架实现GIS应用的可视化表达,并提交实验结果和分析报告。

2 实验课程设置

2.1 基本实验

该课程安排了8次共16个学时的基本实验操作,主要包括:①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基本操作;②数据文件与空间数据库;③地图数字化与专题制图;④地图查询与统计分析;⑤GIS空间分析;⑥初步建立3D GIS;⑦GIS二次开发;⑧3S集成及其初步应用。这些实验的设置与理论教学基本同步,在设置过程中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基本覆盖了GIS软件操作的大部分内容。

2.2 课程实习

学期末的课程实习以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分析和开发案例为基础,通过实际的项目开发完成课程实习报告,检验学生对GIS软件以及对GIS软件开发的掌握情况。在具体实习环节中,设置了多个实际应用案例,以“城市公交系统的优化及空间分析”为例进行说明。该实习题目的基本要求是:①以某个城市(比如湛江或广州的某个区)的公交系统运行情况为基本背景,调查该区域现有的公交线路运行设置情况;②通过资料查找的方式获得研究区域的城市交通图,借助于ARCGIS或MapInfo软件对该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按照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应用的基本要求,对地图进行配准、矢量化等处理;③以所学的地理空间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为依据,设计出城市公交系统线路优化、公交换乘、最短路径等方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作为重点进行设计,并以选择的功能为基础,对地图矢量化进行调整和优化;④运用所学的地学空间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公交系统进行线路优化、公交换乘、最短路径等方案进行空间分析,得出空间分析结果,并对结果进行优化和评价;⑤以报告形式将上述过程完整记录,并总结本次实习工作,提交最终报告和实习过程中的各类数据。

3 实验教学要点分析

3.1 空间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结构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基础,在GIS系统开发中通过构建空间数据模型并定义各空间数据之间的关系,实现地理信息与属性信息的关联。在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地图分层、图层控制、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关系等概念往往理解不清晰,由于缺少数据库相关知识,在建立空间数据时经常出现差错、导致图层分层不清晰,后续应用开发无法使用地图的问题。因此,该知识点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给予足够重视,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解释空间数据、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库构建等概念。一般来说,在GIS开发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对整张电子地图中的各类空间实体进行有序的分层处理,通过图形分层方法将一张地图分成不同图层,相同的图层代表用户定义的特定的空间实体类。采用这样的分层方法可以提高电子地图中各类实体要素的检索效率,便于后期GIS开发中调用各类图层[4]。医疗卫生机构地理分布的空间分层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空间数据结构

3.2 空间数据关联

在GIS二次开发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包括图形矢量数据、空间属性数据和工程管理数据,不同的GIS二次开发平台对数据格式、存储标准等均有所差别。以MapInfo软件为例,矢量化的图层数据文件以标准格式存储在目录文件中,在图层文件.TAB中通过设置每个地物对象的唯一编号(通常用地物ID号表示)来建立相应的空间索引。由于MapInfo自带的数据表存储容量有限,因此,通过.TAB文件的ID号与属性数据表中地物的ID号进行关联,建立起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索引机制,将更多的属性信息通过空间索引机制存贮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通过地物对象属性信息的ID号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对应关系[5],以医疗机构的地理分布为例,其图形文件与属性数据表的关联如图2所示。

图2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联关系

3.3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是GIS的主要功能之一,这也是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讲授空间分析问题时,经常会提到最短路径问题,它是网络分析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技术难点,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最短路径方法和应用。最短路径不仅包括物理意义上的距离最短,还包括了如时间、费用、流量等其它多参数融合的度量,这实际上涉及到了学生运用最优化理论解决实际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课程实习中要求学生分析城市公交换乘及其优化问题,在具体分析之前,会将相关的算法介绍给学生,其中,Dijkstra算法是在实验教学中向学生介绍的最短路径算法之一。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后,开始设计整个公交换乘的算法、程序流程、空间表现结果等,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数据结构设计以及空间分析能力。在公交换乘算法中需要存储一些地理信息,譬如节点、道路等信息,这就要求有一个较好的空间数据结构。此外,对于一个大型的城市公交网络而言,Dijkstra算法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这时需要重点考虑如何进行算法优化提高Dijkstra算法的计算速度(如基于cache的缓存计算方式)。通过这些实验内容的优化设置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实验教学历来是理工科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交叉综合性课程,其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任课教师对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设置、对实验教学要点的深入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GIS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将所学理论融入到实际的GIS开发中。本文通过对实验教学中的主要知识要点进行分析,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有益参考,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田雨,卢秀山,姜岩,等.GIS专业实验教学建设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1):116118.

[2] 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李朝奎,王利东.不同专业背景下GIS专业建设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4):9395.

[4] 王成芳.城市规划专业GIS 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110114.

空城计课件篇8

与市场匹配的人才培养要求对高校专业结构设置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推动力。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作为适应当代城市建设新需求而设置的新专业,其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难点,备受关注。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该专业的申请设立及建设过程中,借鉴欧盟先进的调优理论,采用能力点测评法,从人才培养所需达到的能力点角度出发,建立了以能力点考察为主体的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建设模式,以期为课程体系优化及新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欧盟调优项目;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5)02002503

一、人才培养新要求推动课程体系建设改革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文件精神,高等学校工程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这两方面的功能,这就意味着高校在专业结构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应满足“与市场匹配”的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的重要保障,课程体系涵盖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实施、教材的选取、教师授课方式、科目考核方式、学分的定制等方方面面,课程体系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难点分析

(一)专业内涵外延导致专业定位不明晰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前身为20世纪60年代的地下建筑学专业,是为满足国家对地下人防与国防工程建设的需要,仅在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等六所高校开设,为人防和城市地下工程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而后,因国家专业调整,这六所院校中大部分取消了地下建筑学专业招生,仅南京工程兵学院保留了人防工程专业、同济大学保留了地下工程方向。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被赋予了新内涵,不再局限于建

造一座地下结构,一些民防工程,或一条地下铁道线路和车站,而是要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全局出发,研究和处理好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乃至与整个城市空间的关系,为人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一个有效手段,在充分利用资源与能源、提升国家社会发展水平、改善城市综合条件和加快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在社会发展新的需求下,先后有几十所高校依托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等既有学科,植根于采矿专业、矿井建设专业、人防工程专业或铁道建设专业,申请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新专业。由于各所高校学科方向存在差异性,因此造成其课程体系建设具有浓厚的行业特点,专业定位不明晰[1-2]。

(二)多领域、多学科的交叉给专业课程设置带来难度

地下工程不同于传统的土木工程,它具有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涉及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交通规划、地下建筑学、地下结构稳定理论、地下结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地下工程水电通风、地下工程防灾等诸多学科,涉及的专业课程科目繁多,加之专业定位不明晰,专业课程设置难度大,呈现出无序和不规范等问题。

为此,从2010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研讨会,围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等问题展开

讨论[3-5]。

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从组织申报到正式对外招生,学校土木工程学院同样面临着上述难题。学院组织专门的教师负责申报及建设工作,通过查阅国内外高校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相关信息,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及专家召开多次讨论会,积极参与国内外相关专业课程建设研讨,最终确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定位应体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综合利用及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等内容,应涵盖城市规划、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系统理论和知识,突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并最终确定借鉴欧盟先进的调优理论,从该专业应达到的社会所需能力点的角度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使其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更好地满足“与市场匹配”的人才培养要求。

(一)欧盟调优理论的核心理念

欧盟调优项目(Tuning Study)起始于欧盟博洛尼亚进程,即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目的在于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不同国家之间各个大学专业教学计划的透明性和兼容性,促进大学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让课程的设置更好地匹配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6]。该项目最初在欧盟成员国之间推行,之后逐步推广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非洲、拉美等国家和地区,迄今已有12年历程,数百所大学参与。中国于2013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了中欧联合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教学过程项目研讨会,同年由同济大学牵头正式开展中欧土木工程本科专业调优项目[7]。

该理论的核心理念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开发和提供学生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公民意识。实施方法主要是通过向社会各界开展调查,理清社会对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需求,以此来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教育项目。

(二)欧盟调优理论在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实践

根据欧盟调优理论的实施方法,分三个步骤完成研究工作:

1.专业需求调查及评测体系建立

通过邀请相关高校的专家、学院相关专业的主讲教师、用人单位代表、在读研究生代表共20人组成专家组,重点讨论并总结为满足社会需求需要达到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并将通用能力细分为学习与理解能力、分析与应用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社交与合作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及个人素养与社会责任能力6个大类,针对每个大类进一步细分,最终确定35个能力点;同理,将专业能力细分为工具性知识能力、专业知识能力、系统性理解能力、专业分析与创新能力及工程项目沟通协作与组织管理能力5个大类,28个能力点,通 过定性的方式完成指标体系的建立;最后,将每个能力点按照重要程度(Importance)及达成程度(Achievement)进行量化。

2.信息数据采集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将建立好的能力点评测指标以调查问卷、座谈及网上答题等多种形式开展量化打分,调查对象涉及大学相关专业教师、在读本科生及研究生和用人单位,最终完成数据采集。接着,采用综合加权平均法,根据调查人员类别、“重要程度”及“达成程度”值重要性的不同,经专家组讨论,分别给予不同权数加以平均,计算出每个能力点在重要程度及达成程度的分值,经综合评判后绘制重要程度及达成程度曲线比较图。此外,还针对不同调查对象,分别绘制各能力点重要程度及达成程度曲线比较图,以便更科学地分析和指导后期调优工作。

3. 数据分析及结论

通过对上述各曲线图展开横向及纵向比较,可得出以下建议:(1)应加强学生通识教育,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培养知识和能力兼备的学生;(2)强调文、理、工科课程的相互渗透,设置综合性跨学科课程,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学科间的联系,建立合理而全面的专业结构;(3)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鼓励推广讨论课及项目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建立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4)灵活学分转换机制,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自主创新项目研究、校际间交流、参加讲座、论坛等形式获得相应学分。

4.指导调优,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根据量化结果分析显示,重要程度与达成程度之间的差距越大,该项能力越需要强化。根据这一指导原则,为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优选相关课程科目和教材,并合理制定学分及考核方式,从而建立科学的课程建设体系。首先,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类,即通识类课程、自然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细分为主干课程、特色课程及专题讲座三类。按照所需达到各能力点的要求,通识类课程需开设人文、历史、法律、管理等相关课程;自然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开设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化学等主要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概论、流体力学,测量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专业课程中,主干课程优选开设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基础工程,地下建筑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隧道工程,地铁与轻轨交通,地下与岩土工程施工,基坑工程等科目;特色课程开设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导论,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建筑风水电工程,地下工程项目与管理,地下防护结构,土动力学,岩土地震工程;开设相关专题讲座8次,涉及桩基工程、土体防渗加固与特殊土工程、冻土学与冻土工程、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同时,在教学模式、学分及考核方式等方面,通过优化指导学分的分配及转换,鼓励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进相关考核方式等更好地为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服务。

四、结语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新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围绕“人才培养必须与市场匹配”的指导思想,通过借鉴欧盟调优理论中“能力点评测”的核心方法,通过建立能力点指标体系评价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合理性,以便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与市场匹配”的要求,探索制定出一套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及规范化建设新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不仅能更好地优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规范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还能对其他新、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起到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参考文献:

[1]徐帮树,刘健,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探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0(4):107-108.

[2]江学良,杨慧.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2(4):47-50.

[3]蒋冲,唐礼忠,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6):29-32.

[4]陈之毅,沈 昊.地下建筑专业课群组建设的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39-42.

[5]宋帅奇,潘巧红,郭金敏.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J].山西建筑,2011,37(5):244-245.

[6] Tuning guide to formulating degree programmer profiles[R], 2010.

[7] http://chinanews.com/edu/2013/03-23/4670190.shtml.

上一篇:合同法案例范文 下一篇:春朱自清课文解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