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9-17 19:53:34

阿q正传读后感篇1

   初中生《阿Q正传》读后感

   平衡的现象很常见,平衡的图画、平衡的文字、平衡的建筑……天平是平衡的,世界唯有平衡才能稳定,平衡是不可缺少的。事物需要平衡,心理也需要平衡,看见的东西需要平衡,看不见的更缺不了平衡。但是,这种平衡一旦被扭曲,就不再是原来的平衡了。

   我看过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虽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对主人公阿Q却留有很深的印象。阿Q的“一精一神胜利法”,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种阿Q一精一神就是一种心理平衡的扭曲形态。

   阿Q经常到处惹麻烦,总被别人打,但他并不伤心沮丧,并没有感受到失败的痛苦。被打之后,总是笑着说:“儿子打老子”,然后很快地将这件事忘记。一般来说,不管有钱没钱,都要到酒店去喝几口酒,下次还不改,仍是被打。有一次他又招惹上了一个人,那人叫王胡,王胡打了他之后说:“这不是儿子是打老子,是人打畜牲。”阿Q连连答应,可是王胡一走,他又说儿子打老子了。这种一精一神胜利法倒也好处不少,整天笑口常开。但是他的处理方法不对,不应该将事忘记,而是应该记住,不去再做类似的事了,这样,偶尔用用这种方法,也其乐无穷。

   阿Q被比他厉害的人打过之后,不服气。这时候,若过来的比他弱小的人,那就倒霉了,那个人就要被阿Q好好欺负一番了。那次被那个假洋鬼子打了一下,不快活。正好一个小尼姑过来了,阿Q就将她打了一顿解气。那个小尼姑气愤地跑了,骂他,他反倒哈哈大笑。这样阿Q就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尝到了胜利的喜悦。

   像阿Q这样的人,现在也有,特别是欺负弱者这一行为,在学生中是常见的。但是,阿Q这样与那时候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是时代创造了阿Q,是时代造就了“一精一神胜利法”,是时代扭曲了人的心理。

   鲁迅的这本书,真实的反应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阿Q的悲剧想必是千千万万人的结局吧。难怪鲁迅先生要“弃医学文”来矫正国人“扭曲的平衡”。

   初中生《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是辛亥革命前后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深受剥削压迫,却极为糊涂落后,其性格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状态。不过在诸多因素中,有一个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阿Q不正视现实,不思做真正的反抗,而用“精神胜利法”,自欺—知道临死前,在死刑判决书上画圈,他也“立志”要比别人画的圆,结果画成了瓜子模样,他还自我安慰:孙子才画得很圆呢!

   我想,正是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一辈子被剥削被压迫被欺凌,却始终处于一种麻痹状态,直至被无辜杀害。

   而鲁迅塑造阿Q的目的,也是为了“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阿Q是那个“吃人”时代的特定社会的产儿,有其鲜明的个性,因而是具有巨大概括力的成功的典型。阿Q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其“精神胜利法”是社会的通病,并非落后人士所特有。

   当与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时,用并不存在的过去来夸耀于己,仅为获得心灵上的一丝慰藉。他遭别人殴打,无力还手,懊丧过后,心想:我总算被x打了,他太强了。于是心满意足起来,似乎转败为胜。向别人表白未果,于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想着自己的优点去与对方的缺点比较,然后妄自尊大,接着又欢天喜地的进行另一次恋爱。

   这些社会上“精神胜利法”的现实确实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只有找准这一现实问题的“题眼”,才能找到解答的钥匙,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使得如此“悲剧”不断上演;另一方面,人们自身的不思进取使得他们一味的追求精神上的安慰而毫无实际行动。

   “精神胜利法”的存在,也提醒我们,如果这成为一种常态,那么社会进步将不复存在。因此以实际行动冲破精神防线的建设迫在眉睫,决不能让社会成为精神中的廉价物,行动中的奢侈品。

   “精神胜利法”也许有其可取之处,但弊大于利。因此,要不断探究几千年来其演化轨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精神胜利法”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创造出与时代梦想交相辉映的灿烂成果!

   初中生《阿Q正传》读后感

   《阿Q正传》是鲁迅的一部经典之作。这篇小说十分的短,但从几个方面写出了当时我们国人的灵魂,阿Q他有些卑怯,善于投机取巧,自高自大,狡猾。

   阿Q是一个落后的雇农。作为一个落后的流浪的雇农。他的个性是非常突出的。他的生活方式,个性、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不仅与赵太爷迥然不同,就是与王胡、小D等也显然有别。正想鲁迅先生所说的,阿Q有着“农民式的质朴,但也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某些油滑”。如阿Q的日常生活就是“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摇船便摇船”。这不仅正面说明了阿Q作为一个流浪雇农的贫困生活,而且从侧面表现了阿Q从本质上说来那种勤劳、老实、淳朴的农民性格。当然,阿Q也有一些流气,但这除了社会的影响以外,应该说主要是受了压迫的结果。这些地方都很简单,也很明显,一般人也都承认的。一个难于解决的问题是: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个消极的可耻的现象,应该如何理解呢?这确实是一个矛盾。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要从当时的现实社会和阿Q本身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上去找答案。

   这就是我对《阿Q正传》的一些理解,希望大家能批评!《阿Q正传》读完了,《阿Q正传》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阿Q正传》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一无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

阿q正传读后感篇2

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在士大夫的眼中,女人的意思有两个:要么是泥美人似的,要么是破国亡家的狐狸精。大抵前者多用于诗词,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而在做史论时则是后者的一套论调了,“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啊!男人对女人,一面是轻蔑,一面是追求,连屈辱不堪的阿Q面对静修庵里的尼姑也是或“唾骂”,或“伸出手去摩着伊新剃的头皮”并说着下流话,但同时又是小尼姑引起他对女人的无限联想并出现了对吴妈的调戏。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人是奴隶,当男人也成为奴隶的时候,女人便成为物品,连人也称不上了,男尊而女卑。

二、传统习惯

“从来如此,便对么?”作者借阿Q这一人物对这个问题作了阐释。在阿Q眼中,凡是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认为是错的,阿Q的逻辑是墨守成规,反对变革,排斥异己。凡有变化的,他都要加以排斥。小尼姑不合儒教,是他排斥的对象;而假洋鬼子进洋学堂,剪掉长辫子自然也是异端,因而成为他最厌恶的一个人;因城里人将长凳称为条凳、煎鱼用葱丝不合未庄老例而不满意;对革命他一向就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传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习惯有好坏之别。尊老子幼,文明礼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些都是好传统、好习惯,值得发扬光大;至于女人缠足,男人脑后留条长辫子,虽是传统习惯,则不是什么好习惯,确确实实是有弊无利。

三、革命观

阿Q的革命畅想曲——报私仇、分财物、讨老婆,这些是他的自我设计,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向往革命的目的。对“威福、子女、玉帛”(权力、女人、金钱)的追求反映了农民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合理要求,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大小丈夫”们的最高理想。因此,我们可以想见: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他也将只会以自己为核心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社会,这也是历代农民起义的结果。

四、奴隶性

鲁迅对国民精神弱点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奴性人格的批判,作品主人公阿Q是一个双重性格的奴性人物。“见了狼,自己就成为羊;见了羊,自己又变成狼”,这是阿Q性格中最为突出的一面。在“假洋鬼子”、赵太爷这些“狼”面前,阿Q表现出空前的软弱,乖乖地做“羊”了,任其欺辱。在王胡面前,阿Q虽然不甚服气,并试图获得胜利,然而,在王胡真的动了气同他打起来的时候,他又软下来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弱者的哲学,也是由狼变羊过程中的心理安慰。阿Q式的人物,就是这样一种两面人:“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

五、看客态度

鲁迅在一系列小说中描写了神情麻木不觉醒的看客形象:《药》、《示众》里鉴赏杀人场面时,“一堆人”“竭力伸长了脖子”“嘴张得很大”;《孔乙己》中酒客们取笑孔乙己写“回”字、偷书被打;《祝福》中鲁镇上的人们拿祥林嫂额上的伤疤、阿毛被狼叼走做笑料;而“阿Q十分得意的笑”着调戏小尼姑时,“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未庄的人们十分“欣然”地听阿Q讲杀革命党的事,阿Q游街示众时“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看客们露出“闪闪的像两颗鬼火”的狼一样的眼睛。

阿q正传读后感篇3

阿Q是一个社会底层人物,没有“行状”没有文化,不但无人可怜他、同情他,朱庄的人们还把他当作笑柄和欺负对象。即便如此,阿Q却很自尊,一面人们瞧不起他,一面他反过来瞧不起人们,上至赵太爷,下至王胡,阿Q总感到自己高他们一等,这样的态度发展到了极端,就衍生为阿Q的独门绝技——精神胜利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阿Q正传》读书笔记800字范文鲁迅先生所写的《阿Q正传》,发现他笔下所写的阿Q是旧社会所产生的堕落的中国人典型,鲁迅先生运用大量带有讽刺意味的手法写出国人病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鲁迅先生为何会写这篇文章呢?我想了很久,他不只是为了想宣泄对人性弱点的看法,同时更要警醒人们反抗旧制度的压迫与欺凌,争取一个自由民主的新生活!

从这篇文章里面,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阿Q那被践踏的人权以及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精神胜利法”了,这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想法,看后不禁暗暗感慨他那种超凡的“良好”心态。“精神胜利法”是阿Q在遭受到种种挫折后所发明出来的东西,说好听点是精神胜利法,其实根本就是驼鸟的心态,遇到困难只往地下钻,不会真正去解决问题,只能转身就跑。

说到阿Q被践踏的人权,是因为阿Q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他只能靠卖苦力才能生活,文章中写给人家作短工,割麦,舂米,撑船什么的,但阿Q连基本的人生权利也没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连一间栖身的房屋也没有,只好长年在土榖祠里面落脚,还必须强迫接受有钱人的欺负及村里人们的戏弄、侮辱,这现象让我感到非常的无奈和气愤!阿Q生活在黑暗的旧中国,生活在人吃人的社会中,是多么不幸啊!但是他不敢勇敢地反抗那些欺压他的人,不敢为自己的尊严和自由放手一搏,又是多么令人气愤!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现实社会中有人想完全靠着精神胜利法来存活,我想这将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吧!因为不可能有领导愿意用这样的员工,先不说工作,就说作为一名学生,若在学习中有这种心态,估计在同学中是不可能站住脚的。举例说明,考试失手的同学,有的会及时总结问题,并适度采用精神胜利法鼓励自己,力争下次考好成绩;也有的同学完全依靠精神胜利法来麻痹欺骗自己,觉得无所谓,也就这样子啦,那其结果肯定会越考越遭。正如文中的阿Q一样,为了减轻外力带来的欺压和凌辱,采用了自欺欺人的方式来逃避现实,选择以自负来安慰自己,于是越陷越深,使得阿Q活在了自己的世界,很难真正了解除了他自己幻想的那个世界外的另一个人际交往复杂甚至说是危险重重的大世界。也许精神胜利法是给缺乏自信心的弱者的人生哲学吧,自己明明已处于劣势,但又因为外在种种的失落,于是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来取得心灵上的安慰,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罢了,它并不会真的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强,不过是一个人自暴自弃的表现。

但有时,每个人又不得不使用阿Q这种精神胜利法来帮助调节自己的心态,就正如我们现在的社会,人人都在为生活学习而忙忙碌碌,巨大的压力侵蚀着我们每一个人,没有本领,没有手艺,没有知识就不能在这社会上生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弱肉强食的现象极为严重。现在的人们,有时也正需要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遇到挫折时,能自我安慰,自我振作。社会上一些人就因不能进行自我精神的解放,从而选择了自杀来结束那短暂的生命。这样的人是生活的弱者,不敢勇敢地面对自己,被社会淘汰了。或许过多的使用阿Q精神胜利法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封闭,但适时学会阿Q的那种精神,是会让人们更好的适应生活,适应环境,适应整个社会的。

在看过这篇文章后,不禁暗暗佩服鲁迅先生高超的写作艺术和手中那杆神奇的笔,他既准确地刻画了当时社会人们的腐败与堕落,同时又生动地描写了底层的劳动人民因没钱而被有钱人欺辱耍弄的无助,既告诫每个人应勇敢地去面对生活和社会中的难题,靠自己能力在社会上生存,同时又警醒烦躁不安时的人要学会合理地调节自己。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阿Q正传读书笔记800字作文阿Q是一个社会底层人物,没有“行状”没有文化,不但无人可怜他、同情他,朱庄的人们还把他当作笑柄和欺负对象。即便如此,阿Q却很自尊,一面人们瞧不起他,一面他反过来瞧不起人们,上至赵太爷,下至王胡,阿Q总感到自己高他们一等,这样的态度发展到了极端,就衍生为阿Q的独门绝技——精神胜利法。该法的要诀就是为自己被欺凌的遭遇寻找借口,即使找不到,也要假装自己高人一等,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

在优胜记略中,鲁迅生动描述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从“儿子打老子”,到“第一个自轻自贱”,再到 “打自己两个嘴巴,似乎打人的是自己”,阿Q的精神胜利法越来越可笑无解,可谓荒谬至极。作为一个注定遭欺凌压迫的社会底层人物,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他活命的法宝,要不然谁不抓狂崩溃呢?阿Q应当是值得同情的,虽然他的做法十分可笑,但这实再是迫不得已。因为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没有强大的精神等于宣告死亡。

然而在续优胜记略中,阿Q暴露了他的本性。在面对地位比他高的人面前,他是个靠精神胜利法苟活的羔羊;而在地位比他低的人面前,他是欺压他人的饿狼。阿Q的同级和下级是王胡和尼姑,对待他们,阿Q丝毫不留情面地侮辱他们。这时的他不再需要精神胜利,而要通过武力和口舌来寻求现实的满足感。事实上,对下级的欺凌才是他生存的必需品,所谓的精神胜利法不过是欺凌和被欺凌之间的过渡用品。当阿Q被王胡反抗后,他的行为是“无可适从地站着”,而不是他惯用的虚想自己取胜。这就表明,阿Q的精神胜利法仅用于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他终究需要现实的胜利;当现实胜利也得不到时,阿Q就会“不知所措,无可适从”,因为是现实的胜利维系着他精神的稳定,而非精神胜利。

如此看来,阿Q就并不值得可怜了。事实上,那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是阿Q。鲁迅在《灯下漫》一文中提到过“中国的人肉宴席”。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层层剥削、层层压迫的社会。每个人一方面受到上级社会的欺凌,一方面又对下级社会进行压迫。这一环又一环的欺凌宴席,其享用者便是那西方帝国主义统治者。阿Q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他也是这宴席中的一个人,只不过是受到的压迫和欺凌更多罢了。精神胜利法是阿Q生存的法宝,它不但表面荒谬可笑,其本质也丑恶阴暗:它的存在是用以渡过自己受到的欺凌,以达到自己欺凌别人的过程。西方帝国主义者又是如何享用这一宴席的呢?在文中也有比喻,就是那观看阿Q欺负尼姑的“酒店里的人”,他们享受着物质的奢华,又从“中国的人肉宴席”中找到了精神的乐子。而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华民族却丝毫没有感知,反而“用力地一拧”,更加卖力地为他们提供大餐。

阿Q正传读书笔记800字上回说了阿Q既可气还可恨又可笑,今天我读了《阿Q正传》的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

这章讲了:阿Q刚从城里回到未庄,却一言不发。天快黑了。他穿着新棉袄,走进柜台,从腰间抓了一大把铜的和银的,说,打酒来!阿Q给掌柜说,他去城里了。然后,全村人都知道了。他给白老爷帮忙。他似乎对城里人不太满意。阿Q开始表演杀革命党,吓得王胡和别人好几天都不敢走近他身边。阿Q从城里带回许多旧东西,邹七嫂、赵太爷都想要,阿Q却说“没有、没有,只剩门幕了”,他只好把门幕卖给了有权有势的赵太爷。阿Q的态度让秀才、邹七嫂非常气愤,然而,邹七嫂将阿Q的可疑之点传了出去,从此,村人对他的敬畏忽而变相了。

我最喜欢文中描写阿Q吹嘘、炫耀,不知羞耻地表演杀革命党那一段了:“‘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阿Q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他摇了摇头,将唾沫飞在正对面的赵司晨脸上。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但阿Q又四面一看,忽然扬起右手,照着伸长脖子听的出神的王胡的后项窝上直劈下去道:‘嚓!’王胡吓了一跳,同时电光石火似地赶快缩回了头,而听的人悚然而且欣然了。从此,王胡和其他的人再也不敢走近阿Q身边了。”因为作者用不同的手法把这一段写的淋漓精致,让人读了还想再读一遍,还把阿Q的炫耀、自作聪明写了出来,所以我喜欢这一段。我想:阿Q不知道革命党是帮穷人解除困难,是让受压迫的农民能够解放出来,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而惨遭杀害的吧!我真为阿Q的无知而感到气愤、也深深为当时民众的愚昧而感到难过!这一段也充分说明了当时的革命者脱离了人民群众,革命思想不能为民众真正所理解,生活在最低层的、受压迫的、没有进过城的农民以能看到杀害革命党为荣,并深深理解了鲁迅先生当时的哀痛与唤醒民众的强烈心声!

阿q正传读后感篇4

关键词:《阿Q正传》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艺术特征

引言

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又被称为艺术表现手法。作家和艺术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创作的时候都会通过一些具体的表现方法对其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突出表现。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中,更注重对艺术特征的研究和运用。文学创作中的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描写、叙述、渲染、烘托、夸张、讽刺、对比、虚构等多种形式。创作者通过对艺术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其作品更具有文学研究价值。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将笔作为自己战斗的武器,从精神上带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与腐朽的封建思想进行顽固的斗争,他是现代文学的旗帜,曾被誉为“民族魂”。《阿Q正传》就是鲁迅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作家和幽默大师,同时他也是一名著名的演说家,被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马克・吐温是美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最擅长创作一些具有讽刺意义的小说,威廉・福克纳曾称赞马克・吐温说,他是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也是马克・吐温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本文主要从人物塑造、幽默、讽刺等不同表现手法对《阿Q正传》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两部由著名文学作家创作的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对其文学价值进行探究。

一、关于《阿Q正传》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阿Q正传》是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创作者鲁迅的代表作品,它主要通过对阿Q这一具有典型特色的中国贫苦农民形象的塑造,向我们展现了在辛亥革命前后这个特定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畸形状态以及中国人民的畸形面貌,对封建压迫下旧中国人民丑陋的思想和心灵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人民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的劣根性。鲁迅以其独特的文学敏感性和思想冷静性对当时的社会状态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进行认真地观察和分析,对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状态进行披露,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沉睡的民众,改变他们苦难而又悲惨的一生[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著名文学创作者马克・吐温的一部重要作品。马克・吐温对社会的洞察和分析能力特别深刻,他的创作风格也非常独特,他在创作中往往会将幽默和讽刺融为一体,通过机智巧妙的语言,使其作品不仅具有幽默讽刺的辛辣,又具有悲天悯人的严肃。《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故事情节既曲折惊险,又富有趣味,同时还具有深刻的内涵。自其发表以来,就在美国各个阶层产生了巨大的轰动,随后又遍及世界各地,它开创了美国土生土长文学的先河,成为十九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这部小说对美国人民的生活特色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使小说充满了丰富的民族风格和色彩特征,因此,对于美国本民族来说具有真实性和亲切感,同时也向外民族的人们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情调和风味。

二、两部作品中作者所塑造的人物性格的典型性

《阿Q正传》中的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麻木落后的农民的典型代表,他社会地位低下,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十分悲惨。在这种情况下,就形成了他丰富、复杂的性格特点,不仅具有中国传统农民拥有多种生活技能以及吃苦耐劳特性的优点,又具有中国传统农民愚蠢、保守、狭隘等弱点。在作者笔下,阿Q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他的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它具有自轻自贱、健忘、畏强凌弱、妄自尊大等特点,通过这种精神胜利法,阿Q这个在现实生活中的失败者不能够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对自己的悲惨命运没有清醒的认识[2]。但是作为一个中国发生巨大变革时期的劳动人民,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阿Q也曾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这表现了他也希望能够通过革命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心理。但是长期受中国传统封建意识侵蚀和压迫的劳动人民所具有的落后性使其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因此也不可能改变其悲惨的命运。作者通过对阿Q这个悲剧形象的塑造,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进行了深刻的揭示,提出了中国革命中存在的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经典的小说作品,它讲述了一个白人小孩哈克和一个黑人奴隶吉米两个人一起从密西西比河乘着木筏顺流而下一路上的所见所闻[3]。小说中主人公哈克的选择就是这部作品的一个亮点,哈克没有受过传统的教育,因此形成了他放荡不羁的性格,他语言粗鲁、缺乏管教,从来都不听长辈的说教,渴望生活行为和思想都不受任何束缚地生活,这是导致他出逃的根本原因。马克・吐温在进行这部小说创作的时候,蓄奴制已经被废除,但是在社会上,黑人仍然处于被迫害被奴役的地位,受到各种种族歧视。小说以哈克帮助黑奴逃跑为主线,赞美了哈克善良的内心,颂扬了他们在逃跑的过程中所结成的友谊,体现了作者对美国南方乡镇社会残余的蓄奴制思想的残酷以及白人阶层的伪善行为的批判和不满。

三、两部作品中作者采用的幽默的艺术表现手法

幽默是艺术家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对其原型性和喜剧性进行艺术加工之后,以荒唐、滑稽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结果,文学作品中的幽默往往表现得比较夸张。《阿Q正传》中作者对阿Q形象的塑造就采用了一种外喜内悲的形式,阿Q深受旧中国封建社会的压迫和剥削,他的命运是可悲的,但是同时他又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他的意识非常保守和愚昧,在他身上体现出的封建阶级保守性和劣根性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在精神胜利法这块遮羞布下,阿Q经历了滑稽、荒唐的优胜记略、恋爱以及革命等等,让读者读了之后感觉可笑,从而能够产生对荒唐、滑稽的旧中国的社会现实的否定心理[4]。作者通过语言的反语、有意识的逻辑倒错和人物行为的夸张性,在作品中塑造的阿Q这一喜剧性和悲剧性共存的人物形象,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体现了创作主体的幽默风格。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作品其创作手法中的幽默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者从美国西部民间流传的趣闻和笑话中获得素材,在小说中形成了幽默的创作风格,笔调轻松活泼,非常受大众读者的喜爱。马克・吐温将幽默融合到他的叙述中,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独立进行深入的思考,对其隐藏的内涵进行挖掘。比如在小说的第二十三章中有一段描写两个江湖骗子为了骗取别人的钱财而进行的滑稽表演。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充分发挥了他的幽默感,让人读起来忍俊不禁,但是笑过之后再细细思忖就能够体味到喜剧中所暗含的悲剧因素。这就是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四、两部作品中作者所采用的文化讽刺的艺术表现手法

《阿Q正传》的讽刺艺术主要是通过阿Q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进行体现的。在阿Q的性格中主要表现为精神胜利法,这是阿Q,同时也是这个社会背景下的劳动人民普遍存在的病态特征。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采用一种离奇夸张的手法对小说的主题进行突显。比如在小说的结尾对阿Q在土谷祠被抓的时候场景的描写,深入地刻画了反动统治者武装强大的外表下一颗只会虚张声势的心,揭露了其怯懦、愚蠢和腐败的本质。反语手法和议论手法的运用也是作者讽刺手法的集中体现。比如在对阿Q在未庄的处境进行描述的时候,作者说阿Q“见识高”,“几乎是一个完人”,而事实上是在说他这个人有很多的毛病和缺点,但是精神胜利法又使他自我感觉良好。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严肃而又认真,一方面让人们对阿Q这个人产生同情,另一方面也使人们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为文化讽刺,这是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普遍具有的特点[5]。马克・吐温对美国十九世纪的社会文化风貌有深刻的了解,因此他才能够在作品中充分运用讽刺手法对其进行揭露和批判。在作品中作者所呈现的那个世界是对时代的真实反映,作者对于生活细节的极端重视也是作品的一大特色。比如在两个骗子上演国王和公爵戏剧的招摇撞骗行为,格兰杰福特家无聊的装饰,以及埃米琳的忧伤悼诗,处处都体现着作者对当时社会中人们的虚伪的一种讽刺,体现了作者对于丑恶社会的憎恶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结语

《阿Q正传》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都是文坛上的经典之作,他们的主要特点就是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语言风格具有幽默性和讽刺性,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阿Q和哈克贝利・费恩虽然都是作者虚构的人物,但是他们代表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与他们具有相似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一类人,虽然创作方式有所差异,但是都体现了作者对于旧社会残余思想弊病的憎恶,使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语

参考文献

[1]姚辉,谢旭,陈涛.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谈谈《阿Q正传》的喜与悲[J].网络财富,2010(08):27-28.

[2]王海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创作特色[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2):82-83.

[3]汤前米,杨清.从鲁迅的《阿Q正传》窥探“黑色幽默”[J].岁月(下半月),2012(01):35-37.

[4]白心敏.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J].飞天,2009(14):62-63.

阿q正传读后感篇5

关键词 阿Q正传 性格特征 本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79

Abstract Lu Xun wrote "Ah Q" intention is very obvious, which is mainly to the spiritual weakness carries on the careful analysis and on the basis, people's spiritual world reformed. Therefore, of Ah Q spirit world of in-depth analysis and accurate grasp of the essence of Ah Q's character is the premise to read "Ah Q". Also in the display life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level, people's spiritual world in a certain extent decline, reread the “Ah Q” and made for in-depth analysis,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Ah Q;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essence

鲁迅在《阿Q正传》中描写的这一主人公,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具有着十分深刻的社会历史环境。这一形象集中反映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我国底层人民当中存在着普遍的自欺欺人心态。这种心态无论是对于人自己还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阿Q这一形象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推动我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起到了警醒世人的作用。文中主人公阿Q的形象深刻暴露出了普通群众懦弱、自私的特点,并且在受到不公的待遇时,往往采取精神胜利法,而不是通过行动改变现实。这不仅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出现的现象,同时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出现。因此,对阿Q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阿Q精神胜利法分析

离开环境的人物是抽象的、无生机的,离开人物的环境,则是纯自然的、毫无意义的。有了环境便使人物形象更清晰、更真切、更有灵性,也使人物获得了施展身手的广阔天地,达到人与景的高度统一。在《阿Q正传》里,鲁迅先生非常注重对阿Q生活环境的描述。通过阅读《阿Q正传》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社会体系当中阿Q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在物质层面上阿Q一贫如洗,在精神方面也是十分空虚,没有任何依托的。缺乏物质基础的阿Q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处于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地位,阿Q所受到的屈辱来自于社会的任意一个层面。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阿Q完全没有个人的尊严可谈。通过阅读全文我们可以发现,阿Q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也是屈辱的一生。但是,这也并不表明阿Q对于这些羞辱完全无动于衷。通过对原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对待外界羞辱的主要方式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现在”的逃避;第二类是转移以及钝化现实的羞辱;第三类是病态并且十分可怜的“自尊”。在阿Q的生命中,这三种方式在阿Q抵御外界的羞辱当中是交互出现的。这三种抵御羞辱的方式一方面不断化解着阿Q心中日益矛盾的心理危机,另一方面也向我们展示出了阿Q内在的本质的病态的性格特征。

对阿Q的羞辱感以及其应对的方式不需要多作阐述。通过阅读原文我们可以发现,阿Q生活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最底层,作为社会底层群众中的一员,阿Q的“精神胜利法”帮助其有效解决了来自于现实社会的各种压力,如果没有“精神胜利法”帮助阿Q解决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压力以及焦虑,那么阿Q就会面临着更大的痛苦――精神上的痛苦,这会给类似阿Q的社会底层民众带来生存危机。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精神胜利法”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而言具有合理性。

2 现实世界的阿Q精神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物质的丰富也导致了人们精神世界的日渐萎靡。王安忆曾经指出在这样一个和平的时代,社会发展不会产生大师。因此,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既是多变的也是激动人心的。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与物质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日渐空虚。立体的变成了平面的,深度的思想让位于肤浅的享受,整个社会当中充满了肯定性,而缺乏否定性。在阿Q所处的时代中,鲁迅通过《阿Q正传》深入的分析了阿Q的民族劣根性,但是在现代缺乏批判性的社会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似乎又找到了生存空间。需要指出的是阿Q精神也并不是单纯的存在于未知中。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也在不断提高,精神疲惫以及社会发展对人构成的压力,是人们的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的主要原因。在对待阿Q精神胜利法的时,侯我们应该坚持辩证的原则,一方面要注意发挥适当的精神胜利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以及精神世界的调整,同时我们也应当警惕在使用精神胜利法进行自我调节时,需要把握好度,否则也会容易导致人的主观意识丧失。阿Q的悲剧也就会重现。我们需要指出的是阿Q精神胜利法与超越现实、重铸理想世界是毫无关联的。精神胜利法只可以作为一种人类面对困难不去抗争的理由,从而成为人类的另一种理想的英雄主义的对应物,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3 阿Q精神胜利法对现实的启示

通过对《阿Q正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阿Q的精神胜利法,主要是通过否认即成事实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痛苦,从而能够确保自己的内心世界逐渐趋于平衡,并以此维护自己根本不存在的尊严。只能采取这种无可奈何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是这种方法能够促使阿Q生存下去。

人是环境的产物,个人的生存以及发展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为了适应特定的历史环境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维持自身生存的方法,同时也是维持阿Q精神平衡的必要手段。有心理学家曾经指出人对于其生存的环境主要被划分为同化以及适应两种方式,同化具体指的是适应外界的需求并且理解外界的信息,但是不会改变自己,顺应指的是人必须实现对自身的改变才能够去认同外界的信息。阿Q作为社会中的最底层群众,它们没有力量也没有可能去对抗整个社会。在此情形中阿Q不得不改变自己去适应整个社会。正如阿Q在面对毒打的时候毫无反抗,而这正是对整个社会的反映,当社会的意志强加在社会群体的力量之上的时候,个体是没有力量反抗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为了实现保全自身的目的,忍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在长期忍耐的过程中主体的个人精神世界会受到难以想象的折磨,并且在长期的折磨中就会使社会群体产生精神问题。阿Q为了适应整个社会,他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精神世界,为确保自己的生存以及精神世界不至于崩溃,他只能依靠精神胜利法维持精神上的意识平衡。因此,虽然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不值得提倡,但是对于阿Q自己而言,这种方法对其自身仍具有积极意义。

阿Q的精神胜利法能够促使阿Q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但是从人的长远发展和成长来看,阿Q长期依靠精神胜利法来平复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对自己、对现实、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并不能形成任何影响。而在此之后,精神胜利法就如鸦片一样,使人在短暂的愉悦之后将面临着更加残酷的现实。并且当一个人在面对社会压力的时候长期采用这种精神胜利法对于一个人的存在和发展也是十分危险的。阿Q利用精神胜利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实现了心理的平衡,但是最后也还是走向了断头台。鲁迅表达出了在想象中的乌托邦终究是不存在并将破灭的,而只有通过革命的道路才是真正走向解放的道路。阿Q在一段时间内伴随着精神胜利法生存了下来,但是,最后精神胜利法随着革命而破灭,阿Q也走向了人生的终点。在我国现代社会中,为了应对现实的苦难,人们应该有勇气去面对困难,通过实践去解决困难,而不应该依托精神胜利法去消极应对。

4 结语

在鲁迅的作品《阿Q正传》中,其所描写的是一个有着复杂矛盾心理的典型形象,阿Q这一形象充分展现了人们心中的麻木、愚昧等性格特点。通过对阿Q这一形象的描述,揭示了人的恶劣本质,并向我们展现了我们民族的未来发展道路。通过对阿Q性格本质的深入分析,也可以督促世人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 荆亚平.羞辱文化与《阿Q正传》的经典性问题[J].文学评论,2013(1).

[2] 宋铮.作为精神史的《阿Q正传》[J].文艺争鸣,2012(4).

[3] 钱振纲.民魂缺位――阿Q性格本质特征新探[J].2010(6).

[4] 朱亚君.一个现代“国人的灵魂”――读《阿Q正传》[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

阿q正传读后感篇6

【关键字】黑色幽默 阿q 悲剧 喜剧 讽刺

鲁迅先生创造的《阿q正传》的过程可以证明他的幽默才能,同时也展现出他将轻松的幽默靠向沉重的社会讽刺。许多作家认为文学不能在限制在揭露社会表面现象的范围内,而应该阐述和研究混乱、复杂的意义,因为它在表面的掩盖下混淆了我们。但是鲁迅先生用他独有的笔墨给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动态和人们的麻木不仁,其中所体现的“黑色幽默”也是值得一看的。

小说首先表现出作者的救民思想,批判某些革命者嚷着要解放人民的思想,却又在另一方面又不准国民这样那样。阿q就是这些思想的受害者。鲁迅用喜剧的笔调来写悲剧的命运。首先。阿q处于社会的底层被盘剥的最后只剩下一条“千万不能再卖”的裤衩,甚至连姓氏都不准有一个,他妄自尊大,不正视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悲惨处境,常常说出“先前比你阔多了”或者“我的儿子会阔得多”之类的自欺欺人的话来自我安慰,自我麻痹。他什么都想比别人强,即使虱子也要想比别人身上多。因为自己身上的虱子比不过小d而发怒时,他竟然和小d打了起来。他那因为愚昧无知而将自尊心用错了地方的荒谬令人啼笑皆非。他用精神胜利发来满足臆想中的胜利。由于他的这些性格上的缺点,是他充满了悲剧的一生往往表现出一种喜剧的特色、荒唐、滑稽、可笑。由此可见正是鲁迅先生将幽默的特点正确分析,体现出真正的幽默的性质。用喜剧的笔调意以故作夸张的风格来描写一个沉痛的令人同情和哀怜的不幸弱者的悲剧命运。

鲁迅用极其精炼且带着夸张的笔墨来写阿q,所以《阿q正传》就显得幽默十足。人们在看过、笑过之后,不禁低头沉思,是不是“我”也有像阿q一样的行为。《阿q正传》是要暴露社会的病态和国民精神的畸形,作者在阿q这个形象上赋予了太多的“缺点”,所以具有讽刺喜剧的特色。阿q本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丑不在头上的癞疮疤,更不在贫穷、屈辱、失败,而在于他用种种的瞒与骗的手段,使自己永远得意,永远自以为胜利。这就是阿q好笑的地方。总之,他的主观精神状态与实际生活地位是那么的不调和,却总是想尽办法来解决,可这些方法却滑稽可笑。

鲁迅在作品中,用讽刺的火光去照见人物心灵深处的腐烂,用幽默的笔尖划破社会上的肿瘤。作者对赵太爷、秀才、举人以及依附于他们的赵白眼、邹七嫂等,对社会的种种偏见、恶习,燃烧起憎恶的怒火。至于阿q这样的有着严重的精神弱点的人,鲁迅虽对他们的被压迫处境是哀其不幸的,但因为作品的主旨在于暴露国民的弱点,所以重点写其思想性格上的假丑恶的一面,因而讽刺幽默是作品的基调。作品前几章对阿q的讽刺很明显很集中。在最后一章“大团圆”。写阿q的悲惨结局时,也不是用的悲剧的手法,而是运用喜剧的手段写出。阿q被抓到大堂上受审时,一见到上面那人的样子,他便知道这人一定有些来历,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宽松,便跪下去了。在审问中,阿q虽然说的是实话,但糊涂到了极点:画押时,更是“阿q精神”十足。到了游街时,他好像知道要杀头了,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虽然着急,却也泰然处之。

“黑色幽默”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观察、解剖和描写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他们看到了生活中存在着可怕的东西,于是进行愤怒的揭露和嘲讽;同时他们看出可怕的东西具有滑稽的性质,于是在讥讽中和揭露中发出纵声大笑,但笑声中又包含绝望的情绪。《阿q正传》具有悲喜剧交融的风格,悲中有喜,喜中有悲,令读者发出含泪的微笑,于悲喜交集中获得精神启悟。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阿q这个精神典型其实是生理上健全的善良的人物,他的人生其实是有做人的价值的。然而却被毁灭了,因此包含浓郁的悲剧成分。他具有精神胜利法,主观主义,懒惰冷漠等精神特征,又是无价值的,作家撕破给人看,使人在笑声中获得教益。所

,《阿q正传》又是喜剧的。

《阿q正传》高超的讽刺艺术,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作品中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的针砭而表现出来。对敌人,鲁迅的讽刺饱含愤怒的感情,用幽默的笔触给以尽情的暴露和有力的鞭挞。如老把总对这个人物,鲁迅着墨并不多,是采用漫画化的手法。老把总本来是一个本性极其反动的凶残的家伙,但在审问阿q的时候却故意装出十分和气的样子,其险恶的目的,无非是想阿q套供,引诱阿q上他的圈套。强盗装正经,确是丑态毕露。特别是使人觉得可笑,是他带兵捕捉阿q的那一幕:

鲁迅喜欢用讽刺的形式来使读者置身于一种真实的世界里。他使用这种手法,是要表明现实中人的精神问题,过于麻木不仁。希望以此唤醒“沉睡”中的人们。鲁迅曾经总结讽刺文学经验时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的,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他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不会注意的,不过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卑鄙,甚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阿q正传》所表现的讽刺艺术就是非常明显的,与他自己总结的讽刺文学的经验如出一辙。正因为有了讽刺艺术,《阿q正传》所表现出的警醒意义就深刻了,也正因为讽刺艺术,阿q的形象才会在大多数人的身上体现出来。所体现出的“黑色幽默”文学才会让人啼笑皆非。

参考文献:

[1]鲁迅.《阿q正传》[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2] 陆耀东、唐达辉.《鲁迅小说独创性初探》[d]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4年

[3]江潮.《阿q论稿》[c].东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

[4]孙中田.《鲁迅小说艺术扎记》 [m].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

[5]张梦阳.《阿q新论》[d]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6]郑择魁.《阿q正传的思想和艺术》[d] .浙江人民出版社,1978年

阿q正传读后感篇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唠到读书,我可就滔滔不绝了。

我读书比较晚,但是到了十三岁,学习成绩提升了,自己也有了读书时间!我不再满足由于课内的浅显的文章,而是注重看上世纪老作家的书,比如«阿Q正传»自从我看了«阿Q正传»,我便是‘心动神移,不能自已!’鲁迅不愧是大作家,尤其看到“阿Q被赵老板诬陷,最后被杀死了,阿Q在大街上叹了口气”我哭了,过了一个星期,我咬咬牙再拿起«阿Q正传»时,看到小尼姑哭了,我深深为她感到惋惜!

我的姑父是个见多识广的人,他看过的书,比我的书架上的书还多!他常常给我和妹妹讲故事,最常听的是‘西游记’什么唐僧西天取经,收三徒,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劝孙悟空……这些故事都是我没见过的,姑父公事忙,我才恋恋不舍的回家做功课。

妈妈的书架上放着几本«国家法律政策»我拿起来,翻阅起来,都是一些些条例我起先不太爱看,但是,我们家因为打官司,我也开始看了。我的知识面渐渐广了起来!读《三国演义》,让我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让我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福尔摩斯》,让我领会到福尔摩斯侦破诸多离奇案件的机智和勇敢。

我读的外国的作品也不少,我早就瞄中图书馆的«海底两万里»,但是,由于太好看了,所以我来借书时才会发现已经借走了, 我吵妈妈给我买«海底两万里»,最后我终于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是我慢慢对外国小说起了兴趣!

我看的书多了,就有了辨别能力!看了语句丰富的«海底两万里»就会扔下了无聊的«哆啦A梦»看了好了好看的«阿Q正传»就不会去观赏无聊的«可乐小子»

阿q正传读后感篇8

【关键词】文化;人物;性格

《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阿Q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赤贫者,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从生活地位看,阿Q受到惨重的剥削,他失掉了土地以及独立生活的依凭,甚至也失掉了自己的姓。当他有一次喝罢两杯黄酒,说自己原是赵太爷本家的时候,赵太爷便差地保把他叫了去,给了他一个嘴巴,不许他姓赵。阿Q的现实处境是十分悲惨的,但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小说的两章“优胜记略”,集中地描绘了阿Q这种性格的特点。他常常夸耀过去:“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其实他连自己姓什么也有点茫然;又常常比附将来:“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于是他又胜利了。遇到各种“精神胜利法”都应用不上的时候,他就用力在自己脸上打两个嘴巴,打完之后,便觉得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于是他又得胜地满足了。他有时也去欺侮处于无地位的人,譬如被假洋鬼子打了之后,就去摩小尼姑的头皮,以此作为自己的一桩“勋业”,飘飘然陶醉在旁人的赏识和哄笑中。但是这种偶然的“勋业”仍然不过是精神的胜利,和他的自轻自贱一样是令人悲痛的行动。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使他不能够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他的“优胜记略”不过是充满了血泪和耻辱的奴隶生活的记录。

大多数读者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主要有两点:一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二是“画出沉默国民的魂灵”,“暴露国民的弱点”。而我更认为这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互为载体。因为《阿Q正传》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真实的历史画面,深刻地揭示了: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思想上,辛亥革命都没有触动封建宗法制度的基础,封建势力仍然是那么猖獗,人民群众仍然是那么愚昧,“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其实并未被共和二字所埋没,只有满人已经退席,和先前稍不同。”它就像阿Q画的那个不圆的圆圈,绕了一周后又回到了它的起点上。因此我们说,鲁迅当时作为一个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对资产阶级及其所领导的革命运动的认识是清醒的、全面的、深刻的。在“咸与维新”这看似幽默的话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鲁迅深刻的思考。他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卓越的幽默才能,赋予这四个字以强烈的讽刺批判色彩,使人感到所谓革命简直是一幕历史的滑稽剧,和阿Q打自己的嘴巴一样可笑,他又在锋利的笔锋下浸润着十分沉痛的感情,使人感到也像阿Q打自己的嘴巴那样可悲。这种客观真实的描写,深刻尖锐的解剖,是鲁迅清醒严峻的现实主义特色。

作为一个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和现实主义文学大师,鲁迅最为关注的是群众的觉悟和他们对革命的态度。他经历了绍兴光复的全过程,看到了革命是怎样很快就从胜利走向失败的。他痛感缺乏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没有造成农村的大变动,是辛亥革命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失败的根本原因。小说通过阿Q这个艺术典型的创造,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鲜明而尖锐地描写了在艰难时事中国民性的复杂。阿Q是未庄贫民中唯一听到过革命党并亲眼见过革命党的人,但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深恶而痛绝之”。反动派杀害革命党人时,他去看热闹,回到未庄还手舞足蹈地向人们炫耀:“杀革命党。咳,好看好看。”他转而“革命”后,仍然不过是觉得“造反?有趣。”想到的是报复、拿东西、得到女人。而当他被作为枪犯拿来“杀一儆百”后,人们又不过是来看他杀头示众的盛举,而且未庄的人“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城里的人则“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描写!阿Q无辜被害,人们不仅毫不同情,而且还在他身上寻开心,这是何等残酷!他们对旧的一切浸深渐久,习以为常,对任何变动、改革反而看不惯,即使把杀头改成枪毙这种人类文明的一点点进步也不为他们所接受,又是何等可悲!发生在这样的群众基础上的革命能够取得真正的胜利吗?

相反,革命的敌人封建势力却异常强大、顽固和狡诈,这也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在《怀旧》中,鲁迅就通过秃先生和金耀宗这两个人物暴露了封建阶级的政治敏感和老谋深算。在《阿Q正传》中,从城里的知县、把总到未庄的赵太爷、秀才、假洋鬼子等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都更富有反革命的经验,更善于变化和钻营。昔日不准阿Q姓赵的赵太爷在革命起来后立即改变了态度。“历来不相能”的假洋鬼子和赵秀才在看准形势后也“相约去革命”。他们到静修庵打了老尼姑,砸了“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偷走了宣德炉,又很快进城买到了“柿油党”的银桃子,用欺骗手段和革命党拉上了关系。城里的知县、把总等都已改头换面,做了“革命党”。就这样,新旧军阀官僚、封建遗老遗少很快勾结在一起,钻进了革命阵营。当他们一旦攫取了权力,立刻撕下了伪装的面纱,露出本来的面目,实行更公开的封建暴力统治,反过来不准贫苦的阿Q革命,还诬陷阿Q为强盗、抢劫者,拿阿Q来“杀一儆百”。他们还向佃户“追缴他祖父欠下来的陈租”,把还不起租子的农民投进监狱,大搞反攻倒算。他们作威作福,仍然骑在劳动人民头上。

上一篇:市场需求分析范文 下一篇:减少碳排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