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时光作文范文

时间:2023-12-06 05:04:32

被遗忘的时光作文

被遗忘的时光作文篇1

时光独自沉浮在某条洪流里,缓缓流淌。

曾经的锦瑟年华已成过往,我们不在谁的身旁。

也许在某个时间点,我会长眠,看不见任何喜怒,空落落。

我们都停留在最任性的时刻,蹉跎时光。

那条单行道只能我一个人走,而你,却牵着上帝的手直到遗忘。

月光洒在谁家门窗,所谓的情话辗转在这月色蒙胧之中。

也许伤痛只是暂时盼望某人的心情,终会被遗忘。

我依旧满怀笑面,仍学不会彷徨,谁的温柔泼湿我最初的感伤。

被遗忘的时光作文篇2

阳光和雨露不会遗忘任何一粒种子。

——题记

记得一年级评选少先队员时,我落选了。一回家就垂头丧气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号啕大哭。心里愤愤不平:为什么别人评上了,我却没有?难道我比别人差吗?为什么我没有被评上?是我还不够努力吗?这时正在读大三的姐姐推开门进来了,她正在我家做客,听妈妈讲了我的事边进来安慰我。姐姐摸了摸我的头,亲切地说:“记住,你是你是一粒种子!阳光和雨露是不会遗忘任何一粒种子的。没有经历风雨的小草的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的!”我不假思索地问:“那我能成功吗?”“当然啦!不经风雨哪有彩虹?”

我一直在心里默默地记住这句话。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个挫折深深地刺痛了我幼小的心灵。班级里要选出两个代表去参赛,一个名额要在我和一个同学之间选出。可偏偏天意弄人,那人竟然是我平时最要好的朋友,我和她各个方面都不相上下,这次竟然成为了竞争对手。后来,在班里投票时,她仅仅比我多了一票,最后老师便派她去参赛了。为了这件事,我自己深夜躲在被窝痛哭了一场,第二天上课也有意躲着她,她似乎也察觉到了,也没有多说什么。这件事被姐姐知道了,她变来找我谈话。姐姐并没有骂我,而是反问我:“记得以前我对你说的话吗?阳光和雨露不会遗忘任何一粒种子的!总有你发芽的时候!”

从此以后“阳光和雨露不会遗忘任何一粒种子”这句话便时时萦绕在我的耳畔。

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我投稿的作文获了奖。我把这事告诉了姐姐,姐姐笑着说:“呵呵,小种子终于发芽了!”

被遗忘的时光作文篇3

摘 要:本论文主要探讨米兰·昆德拉用法语写成的“遗忘与记忆”三部曲,即《慢》《身份》和《无知》中所体现出遗忘与记忆的诗性思考,意图进一步认知作家的存在观。

捷克裔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在本世纪以《帷幕》出版的到来,算是对其小说理论和思想与写作实践相结合的最后终结。《帷幕》延续了作家在《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中建树起的小说史、小说思想、小说世界所构成命题——“小说,对存在的探索”,思考了“小说,记忆与遗忘”。1975年昆德拉移居法国后成为了正式的法国公民,萦绕在作家头脑中的依然是“遗忘还是记忆?”随着《生活在别处》的出版,作家意识到以“大笑”的方式面对“遗忘”,这是人之存在的一种可能而已。在勘探存在的可能性方面,昆德拉可谓是“存在之能手”,从《慢》《身份》到《无知》,显现出作家对存在的诗性思考。作品所表现“遗忘与记忆”的主题意蕴不仅是昆德拉对当下时代人生存境况的深刻体悟,也是作家对人之存在的一种诗性沉思,体现出一种存在主义的后现代诗学观。

一、遗忘与记忆

既然昆德拉视“存在”为其写作母题,“遗忘与记忆”又是其小说主题词之主题词,那么作家如何认识“遗忘与记忆”?在《小说的艺术》里,昆德拉提出遗忘就是“人与政权的斗争,就是遗忘与记忆的斗争”。这句话是作者借《笑忘录》中人物米雷克说出。该小说揭示了有关人之“遗忘”的两种历史存在形式:其一是所谓“有组织的遗忘”,表现为在极权政治的高压下,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的人既是被迫也是主动地选择了在“遗忘”中生存,于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甚至是语言文字在时间之河里渐然消音了;其二,个体的遗忘,主要表现为“人从来就想重写自己的传记,改变过去,抹去痕迹,抹去自己的,也抹去别人的,想遗忘远不是一种简单得想要作弊的企图”①,这是一个存在的问题。因此,“遗忘:既是彻底的不公平,又是彻底的安慰。”这种彻底的不公平与彻底的安慰,正是遗忘的本质,也是人类的存在实质。记忆不过是遗忘的另一种形式,是遗忘的变体。因此,昆德拉通过他的小说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存在的可能性:越是记忆的东西,越是容易遗忘。

其实,昆德拉早期作品《玩笑》里,就已经揭示出了遗忘与记忆不过是孪生姐妹罢了。路德维克因为给自己的女朋友写了一句在他看来是玩笑的话,却为此付出了人生的代价。于是,在他的记忆里,始终浮现的是自己被开除出组织的场景:他的自我谴责与批评,不但没有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谅解与接受,而且就连他自认为最要好的同乡与朋友泽马内克也举起了手赞成将他开除出组织,开除出学校。他们都选择了跟他划清界限,选择了落井下石。这令路德维克耿耿于怀,一直伺机寻求报复。然而,事与愿违,在他以为诱骗了泽马内克的妻子埃莱娜就是成功地对泽马内克实施了报复,却看到:那位昔日代表正义与理想化身的泽马内克,不仅对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西抱有着讥讽的蔑视,而且公然在妻子埃莱娜面前与自己的新欢相拥接吻。记忆出现了差池,路德维克产生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幻觉,觉得自己周围的一切都不属于“此时此刻,而是在往昔之中”。报仇把他跟往昔联系在一起,在“报仇雪恨的神话里,人物依旧,而实际上,他们现在都已面目全非”,本应该在事发的那一天打泽马内克的脸,可是一切都成了往昔,无法再补救了。于是,路德维克仿佛茅塞顿开一般,进一步地思考着自己的报仇行为,思索着往昔与现在的变化,意识到:“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双重误信的幻觉,一方面以为记忆是恒久不褪的(记忆中的人、物、行动、人民都不变);另一方面又以为补偏救弊是可能的(补救行为、谬误、过失、罪恶)。其实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一样大谬不然。事实恰好相反:一切都终将被遗忘,同时又无论什么事物都不可能得到挽回。挽回的作用(或通过报仇雪恨,或宽宥原谅)必须有遗忘为基础。任何人都无可挽回已铸就的过失,但一切过失却都将被遗忘。”{2}这一番对过去与现在、记忆与遗忘之中人与世界的关系作出了哲学式的思考,向我们道出了记忆的实质:记忆并不是对遗忘的否定。记忆是遗忘的另一种死亡形式。

二、“遗忘与记忆”的存在之图

昆德拉对遗忘与记忆的认识,着实打破了我们以往的认知——记忆是帮助我们减少或减缓遗忘的惯式。尤其是在后工业社会加速发展,大众文化或商品消费文化泛滥的当下,遗忘与记忆的存在之谜,更是不容忽视,透过“遗忘与记忆”三部曲《慢》《身份》与《无知》,可以看到昆德拉如何向我们构建出当代社会存在之图的。

第一,透明的存在与速度的魔鬼。所谓透明是昆德拉本人对公共生活与个体隐私生活的理解。在他看来,正是由于个体隐私生活没有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尊重,致使人的存在成为了对自己的背叛,因为这个在政治与媒体语言中表示“面对公众的目光,揭示个体的生活”的透明,如今已然成为私人不管在爱情、疾病、死亡中,再也得不到那一刻的隐私;这个曾经被视为是侵犯他人隐私的古老形式,如今已经“机构化(官僚主义体制以及它的那些卡片;媒体以及它的那些记者),在道德上合法化(获得资讯的权利成了人的第一权利),并被诗性化了”③。

《慢》中,以知识分子贝尔科为代表的“舞蹈家”们,形成了一个虚伪做作而又极其可怕的生存现象,那就是对个体人独立意识的腐蚀与剥夺。他们所追求的意义不过是形而上的无意义。他们的行为是可笑的也是丑陋的,却成为了现代人追捧与模仿的对象,成为了一种社会生存的时尚,把人也引向了最终虚无。这些“舞蹈家”的特性是怎样的?——“不想要权力,只想要荣誉;不想成立什么社会组织强加于人,只是要占据舞台,发扬自我。”他们为了占据舞台,要把别人从舞台上挤出去,充分地利用被称之为“道德柔道”的战斗技巧,也就是“扔出手套向全世界挑战,谁比他更有道德(更勇敢、更诚实、更愿意作出牺牲、更说实话)?他施展一切手脚,把对方逼入道德劣势的境地”;他们不惧怕公开性,不惧怕被攻击或抨击,更不惧怕被人丑化,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诚实的了。他们“念念不忘把自己的生活堪称是一件艺术品的材质”;他们要用自己的生命之美去感动和迷惑人。之所以会存在这些舞蹈者,一个直接有力的推动者就是摄影机。在这个小小道具面前,美与丑、真与假没有本质的区别,有的只是透明。一切行为都被机构化、合法化,甚至是诗性化。

在透明之下,个体人不再成为人,只是表演与作秀的机器而已。即便是两性之间这样私密的关系,也成为一种可供观看的机械性操作。在摄影机面前,每个人都争着展示自己,证明自己,宣布自己的声音,但除了混乱之外什么也没有得到,世界陷入到了虚无当中。小说中,历经了昆虫大会的闹剧后的人物文森特,只想着如何虚构自己的故事来忘却事实真相,记住自己的成功——“我曾是个复数阳具”之后,加速而逃,不愿再回来。据此,昆德拉得出一个存在的公式:“快的速度与遗忘的强度直接成正比。”因为“我们的时代被遗忘的欲望纠缠着;为了满足这个欲望,它迷上了速度的魔鬼;它加速步伐,因为要我们明白它不再希望让大家回忆;它对自己也厌烦了,也恶心了;它要吹灭记忆微弱的火苗”④。

同样地,在《身份》和《无知》中也描述了类似的一个摄影机世界。诸如勒鲁瓦的一番商业广告的言论;尚塔尔的大姑子对其隐私世界的直接侵入;伊莱娜的母亲对女儿的世界强势入侵等等。除了迅速地逃离事发现场,没有人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除了快速地遗忘,没有人愿意保留些许的记忆,每个人只想改写自己的过去与现在,只想努力补救自己在生活中的偏离,却没有料到自己失去了地球的引力而失重了。昆德拉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人生存的尴尬与无奈,也揭示了现代社会文明的悖论:社会向前发展了,人的自我生存却在倒退。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存在之谜。

第二,自我的迷失与捉弄的意义。如果说在《慢》中,昆德拉意欲揭示现代人被迫公开自己隐私生活而导致对速度的追求,妄图通过快速遗忘来获得生存的片刻慰藉;那么在《身份》中昆德拉则又思考了个体人如果主动选择隐蔽自己的私密生活,主动地脱离摄影机式的透明世界,又会怎样?

小说《身份》里,尚塔尔与男友让-马克都努力退出那种公开化的、毫无个体性的生活,本以为一切相安无事。谁想尚塔尔有一天发现沙滩上的男人们不再看自己,便生沮丧感。让-马克为了帮助女友尚塔尔追回自信心,匿名写了数封情书,致使双方的身份发生了质的变化,结果双方都陷入了身份的尴尬之中。恋人间的“身份置换”事件不仅是一次自我的迷失,也展示出现代个体的人尴尬的生存实境,不仅仅是来自于独立的个体自身,更重要的是其所在的环境加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甚至是人自身的陌生化强度,加剧了个体对自我的遗忘。小说中,人物所生活的世界处于无限的暴露之下,一举一动都被监控着,都被记录下来;无处不在的摄影世界使得人们的行踪无所隐藏,于是尚塔尔游移于“两副面孔”之间,保持着与世界貌合神离的关系,而让马克则干脆选择了边缘化的生活方式,拒绝就业拒绝与昔日朋友之间的友谊关系,自觉地进入到世界的边缘。从意欲隐匿身份到置换身份再到暴露身份的过程中,他们陷入了迷失自我后所必然带来的失重状态,于是就在尚塔尔陷入一种神秘的逆境而不得救之际,作家跳了出来,拉开了灯,天下皆大白。原来不过是作家构想的一个故事而已,我们也顿感到了捉弄,却也意犹未尽地跟随昆德拉一起思考:是谁做梦了?谁梦见了这个故事?谁想象出来的?是她吗?他吗?他们两人?各自为对方想出的这故事?从哪一刻起他们的真实生活变成了这凶险恶毒的奇思异想?是在列车下英吉利海峡的那一刻?更早些?那个她跟他说要去伦敦的早上?还要早些?……是让-马克给她发第一封信的时候?可他真的放了那些信吗?或者他只是在脑子里想象着写了?究竟确切的是在哪一刻,真实变成了不真实,现实变成了梦?当时的边界在哪里?边界究竟在哪里?⑤

从对“你是谁”到“我是谁”不断追问与深思,实际上也就是勘探人的自我问题,包含了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以及人与人自身的关系问题,便成为了人类研究有关自身一切命题的开始与缘起。文学艺术更是在勘探这些关系过程中不仅仅展现了无限丰富与想象,而且也确立起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异化。法国著名文化研究理论家布迪厄深入研究了“身体”的文化性后,提出了“身体资本”的理论,也就是说身体也是一种资本,是一种符号和工具,更是一种话语的形式。这种形式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大众传媒直接刺激和消费身体性的东西,使得远距离的身体控制成为可能;使得身体空前地遭遇到了时间和空间的分裂、欲望的冲击和现实社会权力的压抑,感受到边缘化情绪性体验,于是个人身心与制度、理性与社会的断裂都造成了现代人身体多种流动变化的踪迹。这样,重生命感觉性、灵肉分离性和精神游戏性就成为了当下审美文化和诗学的中心。⑥从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当下文学艺术表现人存在于世界中的“异化”现象,就不难发现存在这样一个规律:异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值得抱怨的存在本态。既然异化是人类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根除的“肿瘤”,那么面对这一存在本态,昆德拉告诉我们不妨以“捉弄”的眼光来对待一切。

什么是捉弄?昆德拉告诉我们就是“一种不把世界当回事的积极方式”⑦。捉弄意味着一场游戏,一切都不当真,作家惯常于以游戏的方式对待笔下的故事。通过游戏的召唤来促使我们跟他一起思考世界之中人的可能存在之图。小说故事是虚构出来的,本身就不当真,但是透过游戏、玩笑的一面镜子,在现实与梦境的交融之中,既实现了小说的娱乐性功能,又寓重于轻地提醒我们不要忘了生活本来就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不至于迷失方向,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中,在原位中永远坚定地存在”⑧。

第三,未知的背叛与绝望的孤独。早在小说《不能承受生命之轻》里,昆德拉思考什么是“背叛”:“摆脱原来的位置,投向未知。”“未知”恰恰是人对自身所处的世界与未来的最根本性认识。它不仅仅意味着对未来无法把握的同时,更是对过去绝对的背叛。这种背叛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是否像萨比娜那样觉得“再没有比投身未知更美妙的?”“遗忘三部曲”最后一部《无知》当中,昆德拉从流亡者“回归”的角度再一次勘探这个有趣的存在之谜。

伊莱娜回归久别的祖国,正如当年跟随丈夫马克远离祖国一样,始终处于被动境地。当年为了逃避强势母亲所带来精神上的压迫感,无奈之下她选择自己并不爱的一个男人马克做丈夫,随之又踏上了离家之路。生活在异国他乡,不再有母亲的强势,她感到轻松与自在,眷念着巴黎的风景线,祖国渐渐在淡化之中变得模糊起来。但是在朋友眼中她始终是作为一个被祖国遗弃的流亡者身份而被关注与同情,一句“你还在这儿干什么”的质问,使得女主人公内心深处隐藏着的祖国之情顿然而起,于是一场“大回归”便在“一无所知”下拉开了自己的帷幕。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伊莱娜的大回归是失败的,甚至将自己抛进了一次混乱、颠倒与迷失的尴尬处境当中。昆德拉在其中穿插进去了伊莱娜少女时期一段意犹未尽的恋情。回归途中偶遇昔日恋人约瑟夫,伊莱娜以为这段偶然邂逅便是自己选择回归之意义,哪里知道在自己记忆深处所保留的美好的往事,在约瑟夫那里却遭到最彻底的遗忘,误解由此而来。遭到回归重创之下,伊莱娜试图重燃与约瑟夫的旧情来弥补回归的无意义与内心的孤独;约瑟夫却把伊莱娜当作自己回归后一次记忆的救赎。结果两个人都无法根除那来自回归后精神上绝望的孤独感,致使一个喝得烂醉,另一个只想赶快逃离。

这就是“回归”存在的可能性,也是“背叛”的全部意义所在,即“孤独:独自穿越生命而不用任何人关心;说话不用人倾听;经受痛苦而不用人怜悯”⑨。在多次的访谈录中作家都表示了他将不可能再回归自己的祖国捷克,也不想尝试回归。通过《无知》,我们得到了答案。对“回归”深度思考中,昆德拉揭示了人之存在境况的一个根本性特征:一无所知。正因此,人们才会在生存之路上留下种种遗憾和悔恨,才会想要改变或抹煞些什么,自然也就在不断摆脱原来位置的同时,纵身于下一个未知领域,于是遗忘便成为了最终的指向,虽拥有记忆不过是加速与强化遗忘罢了。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消除肉体与精神两方面的孤独,注定人只有在一次次的流亡途中才可能摆脱牢狱般的生存状态。不仅仅是伊莱娜与约瑟夫的误解是建立在“不公正的、令人愤怒的不平等”记忆之上;她与法国女友、男友古斯塔夫以及回国后同旧日朋友、母亲的再次相聚等等,都表明了人之生存的一个现状,也就是《无知》精神所在:沟通与理解的不可能性,只能使未知的背叛与绝望的孤独成为了可能。

三、小 结

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在思考存在的问题上,被誉为是一门关于“人”的哲学,而昆德拉则通过小说的艺术形式对这一哲学命题作出了自己沉思般的美学思考,揭示出人之存在被遗忘的根源,试图敞亮那被隐蔽的存在。通过“遗忘与记忆”三部曲,昆德拉向我们提出在现代科技进步之下,个体人的存在又是如何被遗忘与记忆的?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认为的,现代科学声称只和存在者打交道,而实质上是它遗忘了存在本身。科技的进步遗忘了的人之存在这个事实。在科技那里,人不过是物的一种罢了,人之生存所拥有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全然丧失,怎么可能不出现人之生存危机呢?在作品中无论是爱情还是性,无论是政治还是历史,所有严肃的话题都在调侃与戏谑中被昆德拉讽刺性地描述与探究着。一方面揭露了大众媒体、新闻评论对个体性的吞噬,致使人陷入到加速遗忘奔向死亡的生存困境之中;另一方面展现了大众生活对个体隐私的绝对入侵,致使个体陷入迷失自我的陷阱之中;最后,揭示了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却更加孤独,人与人的隔阂真的成了一道跨不过去的鸿沟。

尽管昆德拉反对在他小说中寻找所谓的意义,他认为小说只是在探寻一个又一个的存在,只是在提出问题,并未给出答案。实际上,这就是作家想要达到的一个目的:要将小说建立在不间断的思考之上,而这恰恰是与20世纪“这个根本不喜欢思考的时代的精神相违背的”,从而激发出“对偶然性、对存在于世界中的人的有限性和对世界差异性的真切认识”。这种认识体现出了一种存在主义的后现代诗学认识观,即“将人从昏昧和麻木中惊醒,感到死亡的幽暗和震慑,从而唤醒本真的生命意识——生命是一个过程,旋启旋灭,不存在任何永恒的超验的生命形式,一切都将逝去”⑩。因此,我们看到《慢》中作家堂而皇之地戏仿一个中世纪骑士故事来讽刺现代人对速度与遗忘的追求;《身份》里面又虚构一对男女爱情故事来探究有关于人之自我被遗忘的问题;《无知》则通过虚构出一对回乡人物来思考了记忆的真相,勘探了“孤独”的意义。存在的荒谬与荒诞,生存的悲剧与虚无,“生活好像是一系列原因、结果、失败与成功明亮轨迹,而人,用急迫的眼光紧紧盯着他行为的因果之链,更加快了他的疯狂之旅,奔向死亡”{11}。

① 米兰·昆德拉.笑忘录[m].王东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10.

② 米兰·昆德拉.玩笑[m].蔡若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48.

③⑦⑧{11}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79、191-192、203.

④ 米兰·昆德拉.慢[m].马振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9-140.

⑤ 米兰·昆德拉.身份[m].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89-190、204.

⑥ 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56.

⑨ 米兰·昆德拉.无知.许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79.

被遗忘的时光作文篇4

十七岁,下着雨的夏天。这个夏天,有点冷。用微笑来伪装这残破的青春,显得那么不自然,总怕被人看清什么。十七岁的夏天,有点冷。心碎在青春的尾声,那么好听。喜欢听着忧伤的歌曲,哼着凄楚的小调;喜欢捧着一本青春疼痛小说,一边数着自己那破碎在流年里的回忆。那么伤,那么痛,因为那是青春。曾经,多少美丽编织的梦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如今却跟着沙漏悄悄的流走了,留下一片空旷的牵挂。到最后问自己一句: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然后却是站在原地,不停的搜索着那一片空白的记忆,结果眼中只有迷茫。

那年夏天的雨下得很缠绵,缠绵着那褪色的书签。那本关于青春成长的书,夹着一枚褪色的书签,那也是一段褪色的小插曲,记载着被遗忘在岁月后的那些人,那些事。就算记起了又能怎么样?还是改变不了一切。似乎疼痛就是青春的代名词。总愿意将心情涂上一层忧伤,那些被遗忘的人和事才显得有意义。也常喜欢用“绿水因风吹皱,高山为雪白头”作为个性签名,但也只有自己才会默默地观赏。也许,不同的人看,就有不同的含义,但也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或者说无所谓。

也有些人与事不是被遗忘,而是被我们忽略。潜意识里根本就不愿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青春就是这样,有时候不得不去接受残酷的事实,而有些人更愿意沉睡在回忆和幻想中。那年夏天有点冷,我们都在甜酸中成长。梦醒来,我们又要到哪里去寻找曾经熟悉的感觉。

其实我们一直都不寂寞,只是我们太沉默;不是我们愿意沉默,而是我们以为自己很寂寞。

那年夏天有点冷,我们十七岁了。

.

.

.

.

.

.

被遗忘的时光作文篇5

对于人类而言,遗忘一直是常态,而记忆才是例外。从古至今,人们不断地尝试用本能、语言、绘画、文本,来记住我们的知识。我们一直在尝试提高我们的记忆能力,增加我们能够存储并成功提取的信息的数量。与记忆相比,遗忘的力量更大。我们之所以孜孜不倦地去尝试记忆,是因为记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

然而,时至今日,由于数字技术与全球网络的发展,这种平衡已经被打破了。我们惊愕的发现,如果真的记住一切,不仅令人发狂,而且让人孤独绝望。

人类对于完整记忆的需求一直在持续上升,这让如今的世界已经被设置成记忆模式。科学技术的发达持续推动着记忆的发展。廉价的储存器提供了廉价的存储空间,我们不再会担心遗忘,因为我们的记忆有了依靠。甚至我们都可以不用去记忆,因为那些事会永远放在那里,直到我们再次能够想起它们的时候。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唾手可得。这对我们是有益的,他能增强我们的联系,提高我们的效率,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遗忘已经已经失去了动力,或者说人们已经很少能记起遗忘这档子事了——但其实遗忘是人类的天性。

但,这正是我有所隐忧的地方。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过载”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也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而我们正是信息过载的劳动者。我们面对海量的信息,有时会无计可施,被困在数字化的阴影中无法迈步,于是我们焦躁、忧心忡忡、效率下降、幸福感也在降低。

我们应该走出数字化记忆的阴影。学会遗忘。以前数据少的时候,想记该记的没记下来,如今数据过多的时候,想忘该忘的忘不了。我们的大脑就像仓库一样,没用的东西站的地方太多了,需要清一清。我们需要恢复遗忘。

这一方面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的学习新的信息处理技能和思维方式。企图用“全天候待命”的方式跟信息共处是错误的。现在我们常常在机场看到的那些“大忙人”就是这样。大忙人手拿最新的电子设备,无视身边的所有人和事,他要么边走边浏览短信,要么一边小跑着穿过航站楼一边对着手机大吼。光是看着这些人,就让人压力重重、焦虑不已了。不管大忙人看起来有多忙碌,他的工作方式既非有效,也难持续。匆忙行事并非管理信息的合理之道。

同时消极应对也是错误的。信息越多,需要的注意力和时间就越多:有更多的邮件要读,更多的网页要看,更多的文件堆满桌面。他们因此感到工作超出了自己的负荷,开始占用家庭时间去处理信息——比如边吃饭边查邮件,或者在看孩子踢球时还把玩着iPhone。

另一方面,需要我们自己能够真正理解,在如此众多的信息中自己到底要获得什么。因为信息只是客体,本身不能决定自己有用还是没用。有用还是没用,是相对于主体来说的。对自己有意义的信息应该保存,对自己没有意义的信息,就应该遗忘。如何取舍这是一种人的生存智慧。

被遗忘的时光作文篇6

我在书籍里成长,这是个便捷却懒惰的方法,书本永远不会离你而去,但是一个姑娘,甚至一只小狗,都不那么容易把握。我怀疑自己选择在书本里成长,度过整个青春,是因为我太无能、太怯懦。

在旅途中,我更喜欢阅读,似乎文字提供了某种确定无疑的东西,以抵抗旅途中的漂泊感。我期待自己像浮萍一样随遇而安,却从来做不到,断了线的风筝的命运是悲惨的,只有稳定和自由这对名词以孪生兄弟的姿态出现,一切才变得美妙无比。

一路上,我一直在读简·雅各布斯的《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它甚至超过了我最钟爱的作家V·S·奈保尔的作品。我喜欢悲观的论调,确信乐观使人愚蠢。但就本质而言,我是彻头彻尾的乐观主义者,只有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才会对眼前充满悲观,因为你知道,多么严苛的批评,多么暗淡的描述,都不会妨碍你内心对美好的期待。

我听到了太多这样的论调,历史终究是会向前的,你的忧虑是杞人忧天……生活在此刻的人们,通常会忘记历史中的黑暗和绝望。我一直喜欢约翰·梅纳德·凯恩斯那句话,“长远来看,人都是会死的”。如果一个中国人出生在19世纪末,并在1976年死去,这对于他来说是个多么绝望的世纪,它目睹了国家被瓜分,充分体验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屈辱,当他好不容易盼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时,又开始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政治运动、巨大的饥荒……对他的一生来说,历史不总是螺旋式上升的,正如斯蒂芬·茨威格的自杀,他经历过美好的维也纳时光,却又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当他刚刚从中摆脱出来时,又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集体性地屠杀犹太人……

我喜欢简·雅各布斯,是因为她陈述了这个事实,历史中其实充满了“黑暗的年代”。就像不同的人对半瓶水的判断,有的人看到了半瓶水,有的人看到了半瓶空。历史同样如此,有的人看到了不断的黑暗之后的光明,有的人则看到了在光明之后,总是陷入黑暗。

简·雅各布斯提到了“遗忘”这一命题。回顾一下人类的历史,多少辉煌的文明被掩埋在荒沙之下了。建造了金字塔的古埃及、墨西哥的玛雅文明、中东曾经的辉煌,不都烟消云散了。

当人们开始遗忘时,一切都会消失。在这次旅途中,我不断感觉到这种遗忘感。“我们是唯一延续的文明”,不断有人对我这样说,比之古巴比伦、古埃及,中国是个例外。但中国真的在延续吗?清朝的中国人、民国的中国人和今天的中国人真的还相似吗?

在成都的金沙博物馆,我看到了出土的近3000年前的蜀国文明,他们工艺的精巧程度,今天都难以想象,今天的四川人断然做不出类似的成就。我翻阅民国作家李劼人的《死水微澜》,那个时候的成都人和现在一样吗?那个唐诗宋词、文人山水画的中国和今天的我们真的有关联吗?

一路上走来,我喜欢中国的辽阔,我也承认每个普通中国人都蕴涵着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果你耐心一点,在他们淡然的表情之下,经常会有炽热的情绪。但是,我们精神的贫瘠、我们言行的粗俗,比我们愿意承认的更严重,那种精神的断裂感是如此的显著。文明经常因为骄傲而遗忘自身,就像我这一代遗忘了如何欣赏诗词元曲,如何与周围人和谐共处。想想我们时代的不安全感,普遍性的对权力与金钱的崇拜,普遍性的对精神生活的蔑视……

离开山西临汾时,我一直在想,别再用连续性、未来会更好来安慰自己了,如果几代人的整个青春时代都处于文化沙漠中,我们就处于精神的黑暗时代,即使未来会转变,但那么多人已经成为牺牲品,这难道不令人悲哀吗?

被遗忘的时光作文篇7

夜深人静,星星那一双双天真,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成了黑暗中的照明灯,像烟花闪着微亮的光芒,照亮迷失方向,寻找梦想的人们。春风轻轻地吹着,如同一股暖流淌进人们的心里,是要把人们哄睡了吧,生怕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人们醒来便发现自己躺在甜蜜之中……夜静得可怕,我已遗忘了自己的存在,遗忘了心跳,遗忘了呼吸,遗忘了时间……为什么一切都那么轻易被我认为一文不值的遗忘,许多情感已被流星拐带,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天空,不留一丝痕迹,只留下无限的追忆。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友谊是牵动你我的缎带,当黑暗袭来时,它便向你走来,用熊熊大火照亮你的路途;当你绝望时,它用热情照亮你的心房。它与你分忧解难,与你分享快乐,与你同舟共济;它陪你失落,陪你欢笑,陪你哭泣。总是人生,总是旅程,总是行色匆匆,留不住什么。人生,当你骤然回首,身边留住的不是金钱,不是权位,也不是青春,而是友谊长存。然而,友谊像童话般美好,纯洁,它虽实固,有时也容易破碎。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友谊扶缠一段路以后,如果对方在诚实的镜子前露出狰狞的面目,暴露出披着羊皮的狼的狠角色,便会毫不犹豫地离开对方。又比如说,对方的某种行为给你造成了误解时,不给对方解释的机会,又毫不留情离开,没有商量的余地。虚伪的友谊就像一个水晶球,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纸始终包不住火,这种友谊迟早会离你而去的。从而可知,友谊是真实的。有时候,在你的幻想里它是完美的,是天使的化身,是洁白的羽毛,在这无穷无尽的梦幻国度里你大可自由畅想,而友谊就像魔女的咒语,无时无刻地祝福你,给你带来希望。因而给你想得到它的欲望,不停地去触摸,得到了不珍惜,失去便又转移目标,这样反复着,直到它遗弃了你……遗忘?友谊这个东西确实很伤人,我已被它戏弄后成为淘汰的对象,选择遗忘,把它变成我删除的过往,是脱离苦海的最好的办法。但它又曾带给我不少的欢乐,已记忆在我的芜杂,抹也抹不去了。那就把它作为回忆珍藏在脑海的最深处吧!因为我知道离开根的花已经不属于我,属于地上的世界,凋谢。

断了线的弦,再怎么连,我的感觉你已听不见,你的转变像断掉的弦,再怎么接,音都不对……

珍惜那份已不属于我的友谊的回忆吧,我知道已经不能再留住它了,也知道不能没有孤寂。悄悄地藏起来吧,可别遗忘了!我早已待在谷底。毕竟到了人生的尽头,你什么也不能带走,除了那份温馨而美好的回忆……

被遗忘的时光作文篇8

谨以此文献给小恒,清秋,还有那些三个人一起走过的,正在渐渐褪色的时光。――题记

《西天》里有这么一句话,许多我们念念不忘的事,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念念不忘地忘记了。

很精辟也很经典的一句话。

然而我们的故事,那些属于我,小恒,清秋共同珍藏的时光,是不是也会在某一天被这个世界所遗忘?

日子就像从小恒指间轻轻滑落的烟灰一样匆匆飘落,显得从容而平淡。清秋像一段清新的诗在我与小恒苍老的生活里燃起了新的色彩,而且成为我与小恒共同生命里最初的灿烂。

有清秋的每个日子都是鲜活的,我们能看到阳光在我们身边轻轻跳跃。

我们三个人在周末一起去唱卡拉OK,然后听着彼此变调走味的歌开心地笑。

我们三个人逃掉晚自习在操场上聊天,恶作剧,当查夜的老师过来时又狼狈不堪地流窜。

我们仨喜欢呆在河边看夕阳西下,看漫天灿烂的流云谱出梦的轮廓。

我们仨总是在下雨的傍晚一起跑出去吃麻辣烫,直到花光身上最后一个铜板才罢休。

我和小恒不允许别人欺负清秋,然而,当清秋伤心落泪时,我与小恒却往往束手无策。

遇到别的男生追清秋时,我与小恒只有沉默。

好在那些追清秋的男生没有一个成功的,我与小恒常暗自庆幸。

日子仍在一天一天流逝,但我们谁都没发现,有些东西在慢慢改变着。

青春世界里有活泼明朗的橙色,但也有暧昧浪漫的紫色。时光在清秋的笑容中定格,淤积的心事变成了感情天平上失衡的砝码。

终于,在一个凉风习习的黄昏,小恒与我在河边相互倾吐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感觉到那层隔膜在波光里细微的破碎,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如果不想欺骗伤害自己与别人,唯一的选择就是放弃。因为清秋并不属于哪一个人,她只属于她自己。她会找到自己的幸福归宿的,而这种归宿不是我与小恒可以给的。

高三毕业后,当我们把这个黄昏讲给清秋听时,她只是笑了笑,说,我们是朋友嘛。的确,后来故事的发展依旧平淡,我找到了我生命中的佩,小恒依然恋着他的婷,而清秋,一直是一个人,没事时总喜欢拉着我和小恒出去玩,讲心事。小恒后来说,我们三个人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友情甚至是爱情,但它始终是一种单纯的感情。

的确,这是一种单纯的可爱的感情,因为单纯而显得可爱。

清秋是我与小恒共同的牵挂,永远都是。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在一起的日子被高考拆的七零八落,小恒去了四川,我走了山西,而清秋留在家乡复读。

我和小恒把所有的故事都留给了清秋,然后去了两个没有故事的城市。

那些曾经一起走过的路,就这么荒芜了。

那些曾经一起留过的泪,就这么风干了。

那些曾经一起唱过的歌,就这么被遗忘了。

随着我与小恒的离去,一切都提前收场了。

我看见梦的残片遗落了一地。

一支悠扬的歌,唱到高潮处却嘎然而止。

曲未终而人已散。

但我仍坚持有一些东西能经历沧海桑田。

当所有的故事与心情都随风老去时,我相信,有三双眼睛,还在梦中某个角落里为那些纯真年代默默守侯。

甘肃省静宁县静宁一中青春文学社

相关链接:

上一篇:英语教学反思案例范文 下一篇:10以内的加减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