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课件范文

时间:2023-09-20 12:00:59

分数除法课件

分数除法课件篇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在这里举行“质数大讲堂”活动,大家想不想参加?

生:想。

师: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质数大讲堂”。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请看第一讲。

[设计意图:一堂课要有好的开头。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本节课以“质数大讲堂”这一新颖提法导入新课,激起学生急于学习的兴趣,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一)第一讲:(课件出示)

1. 师: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指名回答)

生1: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

生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2. 师: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如何快速找出3的倍数?

师:谁来讲?(指名回答)

生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生2:个位上是0和5的数都是5的倍数。

生3:把各位上的数加起来,看和是不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真棒,顺利完成了第一讲。我们来看第二讲。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教师要善于设疑,以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二、探究新知

(二)第二讲:(课件出示)

1. 师:同学们想一想,如何才能快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2. 师:小组合作,快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1)学生思考。

(2)师:谁来讲一讲?(指名回答)

生1:可以把每个数都验证一下,看哪些是质数。

生2:先把2的倍数画去,但2除外,画掉这些数都不是质数。

生3:3的倍数也可以……

教师适当提示:因为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质数的倍数就是合数。所以,先划去1,然后保留质数2、3、5、7后,在依次划去它们的倍数,剩下的就都是质数了,这种方法叫做排除法。

(3)师:小组合作,用排除法快速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4)指名交流。(边讲边演示课件)

(5)全班齐读100以内的质数。(板书课题:100以内的质数)

[设计意图:小范围的相互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人人参与展示自己成果和取长补短的机会。并能在认识与思维的碰撞中及时、主动地发现和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师:恭喜大家顺利的完成了第二讲!请看第三讲。

(三)第三讲:(课件出示:课外拓展延伸)

1. 自学课件上的“你知道吗?”

2. 思考:如何将60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师:通过自学,谁来讲一讲,60可以写成哪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1)指名回答。

生1:60可以写成:3×2×2×5

生2:60可以写成:60=2×2×3×5

……

师: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其中每个质数都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只有合数才能分解质因数,才有质因数。

(2)师:因数和质因数有什么区别呢?

师:因数可以是质数,也可以是合数。质因数只能是合数的因数,而且它本身必须是质数。即合数分解出来的质数叫质因数。

(3)师:分解质因数有2种方法:“树枝”分解法和短除法。为了简便,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4)介绍短除法。

短除法是除法的简化, 是短除符号,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然后在强调书写格式。

(5)课件演示:用短除法分解60的质因数的方法。

3. 练习:用短除法把36分解质因数。(交流汇报)

生:[2 3 6

2 1 8

3 9

3] 36=2×2×3×3

[设计意图: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知识的形成显得水到渠成,归纳小结自然流畅。突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推理能力。体现了教学过程的放、收有度和数学认识中的一致性原则。]

师:恭喜大家顺利完成了第三讲,现在我们进入第四讲:考考你。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今天的最后一讲?请看题:

三、知识运用

第四讲:考考你

(一)填一填。

1. 10以内两个都是质数的连续自然数是( )和( )。

2. 在66=2×3×11中,2、3和11都是66的(

)。

(二)判断。

1.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2. 5的所有倍数都是合数。( )

3. 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 )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比较精简、简单,但也能很好地检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本课知识的一个小结。]

恭喜大家,顺利地把“质数大讲堂”的所有内容全部讲完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在“质数大讲堂活动”中,你学到了些什么呢?谁来讲一讲你的收获?

分数除法课件篇2

一、诱发思维的悬念式引入新课

悬念式就是教师把所传授的知识经过巧妙设计,处理得平中见奇使学生产生悬念感。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上课一开始老师就说“请同学们任意写出几个较大的自然数,我能很快判断它们能否被3整除。”这时同学们写出如:92368、303528、7869326等、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作出正确判断,然后让学生做除法演算验证老师判断的正确性,验证以后学生会感到惊奇,当学生正在惊讶时老师说:“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正确地作出判断,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老师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学们如果学会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也会和老师同样快作出正确的判断。”通过以上新课的引入老师把要教学的内容处理得平中见奇能使学生感到知识的力量,学生也会很快兴奋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上好本堂课开了一个良好的头。

二、谈话法引入新课

谈话法就是师生利用问答,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例:在上异分母分数加法这堂课时,教师提问: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再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对齐,只有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这时再出示例+,问:和的单位相同吗?能直接相加吗?待学生回答后,继续引导学生提问:怎样才能把和变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把和通分,所以计算时先通分,再相加。通过以上引入,将整数加法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直接相加顺利迁移到异分母分数加法中去很快突破了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达到以旧引新的目的。

三、分析、综合法引入新课

分析就是将被研究的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查认识的一种方法。综合就是将分别加以考查认识过的对象联结起来形成整体认识。比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时,老师首先把要教学的例题用分析法分解成两道相关的一步计算应用题,让学生分别解答。再引导学生把两道已解答的题综合成教学例题。如教学例题:“菜店运来黄瓜50千克,运来西红柿的千克数是黄瓜的3倍,菜店运来黄瓜和西红柿共多少千克?”老师先出示(1)菜店运来黄瓜50千克,运来西红柿150千克,菜店运来黄瓜和西红柿共多少千克?(2)菜店运来黄瓜50千克,运来西红柿的千克数是黄瓜的3倍,菜店运来西红柿共多少千克?请学生分别解答(1)、(2)题,再引导学生用综合法将(1)、(2)题综合成教学例题。通过以上新课引入使学生懂得了一道两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是由两道简单应用题合成的,并明白要求复合应用题的问题,必须找出两个相关条件,而题中只有一个条件已知,另一个条件未知,这个未知条件叫“中间问题”,解复合应用题首先求出中间问题。本堂课上到此就突破了教学重点。分析、综合法引入新课是教学应用题时常采用的方法。

分数除法课件篇3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教学,包括主题图,共三个例题;另一部分是解决问题,即例4。教材首先通过主题图中课外活动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用除法计算的素材,加强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对比,沟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这节课其编排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要求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进而增强应用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已初步掌握了除法的特征。

设计理念:

教学中,首先以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为教学情境,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充分交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教师对学生思考的引导,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体会,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按要求摆学具。接着练习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巩固理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另外,在练习设计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练习形式灵活多样,有基本练习,综合练习,还有拓展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是学生理解整除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讨论,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难点: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法、讲解法

教具、学具: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图片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考考老师:游戏名称——你来说,我来找。规则;伸出左手,从大拇指起数数,1,2,3,4,5。再轮回来从大拇指数6,7,8,9,10……每一个数都对应一个手指。同学们,只要你说一个数,老师很快能说出对应的手指。不信,谁来考考老师?(可以请不同的学生试一试,学生很惊奇。)

2、适时引入: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找出来的?等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找出来的了。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一)明确图意,展开思维

利用课件呈现主题图:通过创设校园里学生课外活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哪些素材可以用除法计算。(如插旗子时按4面为一组的;跳绳时分成4人一组;打篮球的学生为5人一组;板报下面的花为3盆一组等。)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国庆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将联欢会的会场用鲜花布置,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2)动手操作:请小朋友拿出学具,用15个学具表示15盆花来摆一摆。

(3)提问思考:有15盆花,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15盆花有没有摆完?想一想15里面有几个5?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明确写法:(结合操作思考)每5盆摆一组,摆成了几组?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例题2。

(1)课件演示例2: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会场,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2)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3)认识余数:23里面最多有几个5?这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板书课题:余数)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适时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接着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6)小组讨论:如何列竖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7)学生汇报。

(8)列出竖式

3、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尝试练习:选择两个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个正好分完,另一个不能正好分完。)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1、 探究关系:出示例3,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先列式算一算,再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余数与除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15÷5=3(组)

17÷5=3(组)……2(盆)

19÷5=3(组)……4(盆)

21÷5=4(组)……1(盆)

23÷5=4(组)……3(盆)

25÷5=5(组)

16÷5=3(组)……1(盆)

18÷5=3(组)……3(盆)

20÷5=4(组)

22÷5=4(组)……2(盆)

24÷5=4(组)……4(盆)

2、归纳总结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1、巩固题:第52页的“做一做”。(判断题,进一步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2、开放题:想一想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8,余数有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6,除数有可能是什么数?

3、游戏题:“猜猜看”。

(课件呈现:一组有规律的图形,猜一猜第10个是什么图形、第18个是什么图形,运用课件验证。)

4、拓展题:现在你们能想出老师为什么会很快猜出你们前面所摆的学具是什么了吗?你们也能运用今天学的“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很快地猜出第24个、第30个图形是什么吗?

五、归纳小结,结束全课

小朋友,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里提到“数学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在教学本节课时,我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操作、感悟中学习有余数除法。

一、教学设计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生学习新概念,一般从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为庆祝节日布置教室摆花盆的操作,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轻松的氛围之中,并且通过分圆片学具的感性操作使学生自然而然感受到了余数是怎样产生的,且尝试列出除法算式,这样,学生对余数的产生感受特别深,这时学生会觉得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而且通过这也了解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确定了下面教学的起点。接着让学生观察他们所列的算式,通过评一评算式,确定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写法。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思维上的一次跳跃,进行了又一次练习,进一步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算式表示方法。再接着还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一起来研究有余数的这些算式,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总结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得出了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当学生得出了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的时候,没有马上就加于肯定,而是提出了疑问:是不是在其他的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都比除数小呢?这时我就安排学生练习验证,学生就会带着疑问进行做题思考,同时也会感到自己的学习是真实的、有效的、丰富的,最后当学生通过做数学活动再一次得出余数比除数小的时候,就会获得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

,并且对结论的印象非常深刻。

二、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考

首先,整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通过动手分小棒,经历“分”的过程,从而得出在分的过程会出现有剩余的现象,这一剩余就是余数。进而让学生自己列列算式、展示算式、统一写法,通过思考创造出更多的有余数除法算式,在“你们有什么发现?”的激发下,从而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等现象,很自然地引入主题。其次,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在展示与汇报中使学生正确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算式写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求异的精神,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还是很满意的。但“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节课下来,我深感还有很多地方处理得不够到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需要完善

1、师生之间的互动还是不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薄弱,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让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成为师生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2、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

3、余数比除数小的体会还不够到位。

分数除法课件篇4

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只体现在课堂上,也应包括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每一节课都耗费我们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这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都知道,一节课上得好与否,备课很关键。不管是多有经验的老师,都要在上课前做好一节课的所有准备,一些能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段都要在备课时准备好。现在我们常借助多媒体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如果有现成的适用的课件那是最好不过,但我们也往往发现身边的课件很多,特别是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但最终发现却不适用。在无法得到这样的资源时,只能靠自己做课件。PPT很易做,但效果往往达不到;flash效果不错,但要耗费过多的精力。做课件真是一件很苦的事,现在我们老师的工作都不轻,每天要备课、改作业、辅导学困生和学校的一些校务已把工作的时间挤得满满的了,如果还要花很多时间来做课件,是不可能的事。以前笔者就花了很多在家中的休息时间来做课件。直到用上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笔者终于找到了这个平衡点,既有课件用,也不用耗费自己太多的时间。

(一)弹性预设,留有余地

备课时离不开备学生,学生面对问题时的可能状态,解决问题时的可能方案,我们都要进行预设。要用课件时就要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设计好,这样应用其它软件设计课件时就要准备不同的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反应出示不同的情况。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即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对学生的生成可以作弹性的预设,不需要面面俱到做太细的准备。

(二)巧用资源库,模式化设计

资源库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一大特色。巧妙地利用它,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的资源,也可以给我们节省很多的时间,提高老师课前准备的有效性。把一些常用的图片、图形和文字分别放在“我的资源库”中,设计课件时,可以很方便地提取出来用。笔者几乎每天都在用白板上课,每次设计课件的时间在10至20分钟。笔者的设计是以模式化进行设计的:课题预先设计好字体、字号、颜色放在“我的文本”中,图形放在“我的形状”中,常用的一些图片放在“我的图像”中,还有一些常用的背景、音乐、线条等放在“我的资源库”相应的文件夹中,设计时课题从“我的资源库”中拖出来,只要改一下文字就可以,相应的一些图片、图形背景、音乐都直接从资源库中拖出来用,非常方便、快捷。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所讲的教学有效性,常常也是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中利用好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有效性。

(一)加强互动性

与其它教学方式比较,交互式电子白板让我们感觉到互动上的自由。学生可以自由地在上面写解题过程,自由地在上面汇报交流。老师可以自由地利用已有的资源或刚生成的资源,与学生进行交流。如在《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中,学生先根据老师出示的图形在白板上写出分数,然后对分数进行分类,学生可以拿着笔直接在白板上拖动各个分数进行分类,如果有不同意见,其它学生还可以直接拖动改变。如果意见分歧较大,可以马上复制所有的分数另起一页进行分类。最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分类情况可以总结。在白板这个互动天地里学生对真、假分数的特征印象很深刻,牢牢地掌握了知识。

(二)利用生成性资源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无法完全预设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生成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让我们有效地利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分数与除法》一课中,当学生在白板上对分饼的情况列出算式和写出得数时老师用“照相机工具”把算式和得数拍下来保存在“我的资源库”中,几次分饼活动结束后,在一个新页面上把学生前面生成的算式和得数从“我的资源库”中拖出来排在一起给学生观察、讨论发现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学生对自己生成的东西保持非常浓厚的兴趣,效果大大超过用卡片等其它工具呈现的效果。

(三)突出教学重点

课堂教学一定要重点突出,在学生心中对所学的知识点有清晰的建构。课堂上利用电子式交互白板能很好地突出数学教学的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在《分数与除法》一课中,这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经过学生的充分讨论后,让学生在白板上通过“拖动图片”的方法生动地把除法中的“被除数”和“除数”拖到分数中的相应位置。这样不仅是从字面上理解这两者的关系,而且从动作上也看到了这两者的关系。这给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突出了本课的重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突出显示工具”、“聚光灯工具”、“显露工具”等工具也有很好的突出重点的作用。

三、提高课后反思的有效性

运用电子式交互白板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课前准备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提高教师课后反思的有效性。

课后反思是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应用电子交互白板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更有效的反思。

分数除法课件篇5

关键词:B/S模式;JSP;J2EE;SQL SERVER2000;精品课程网站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1 引言

精品课程是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彰显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1-2],而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是精品课程网络化的学习平台,也是精品课程示范辐射的载体[3]。

课程网站管理系统将Internet网络技术与现代管理观念相融合,针对信息技术的特点对教育资源进行规划和重构,较好地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的。目前国内外各个大学都在积极的筹建具有自身的知识产权的精品课程,并以此相互交流。

2 需求分析和概要设计

2.1 需求分析

根据《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精品课程的规划,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课程的特点,该精品课程网站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1)学习功能。其应用的主体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学生和老师。学生可以利用精品课程网站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老师可以利用精品课程网站向学生传播自己的知识。

(2)交流功能。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需要能够向别人求助,设计一个留言板就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它能方便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的交流,提高学习的效率。

(3)系统更新功能。网站的内容需要不断更新,这就要求网站服务器管理员具有良好的网站维护知识及沟通能力,能把学生及老师的要求及时反应到网站上去。此外,还能管理教师用户、学生用户,新闻资源、网站公告、相关辅助课程的信息。

精品课程网站教学内容以WEB课件形式出现在站点中,总体采用三层B/S结构[4](图1),各类教学资源在服务器一端,采取数据库统存放和组织, 学生和教师用户在客户机端无须任何配置工作,只须使用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请求,服务器审核后通过中间控件与后台数据库链接,把请求服务的教学内容以WEB页面形式通过浏览器反馈给用户。

2.2网站主要功能模块

网站主要功能模块如图2所示。

(1)用户管理模块能增加、删除用户;(2)课件资源管理模块可以课件、增加、删除、修改课件;(3)作业管理模块负责作业、查看作业和删除作业;(4)下载模块实现学生下载老师的课件和作业,并上交作业;(5)互动交流模块实现给教师留言,教师对学生留言进行回复,实现在线答疑;(6)新闻资讯管理模块可以增加、修改、删除新闻资讯;(7)课程信息管理模块完成辅助课程信息的增加、删除。

该网站提供完善的用户管理及其他管理功能,各级用户权限严格限制,每个用户只能访问他应该访问的内容,用户通过统一的Web界面访问该系统,将所有功能集成在Web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3网站体系结构

该网站的体系结构如图3所示:

3 网站设计

3.1开发工具

本文采用JSP(Java Server Page)技术,它是基于JavaServlet及Java体系的web开发技术。JSP有以下几个特点:(1)简化的页面生成技术;(2)与Java平台有机集成;(3) 硬件平台和服务器无关;(4) 功能可扩展[5]。

JSP提供了一些隐含对象,这些隐含对象在JSP页面中可以直接引用,而不必首先声明。利用JSP提供的这些隐含对象,可以使脚本功能更加强大,并且编程更加容易、方便。此外,JSP可以通过JDBC与Oracle、SQL Server等大型关系数据库进行连接。

3.2网站操作流程

网站操作流程如图4所示:

网站数据编辑流程如图5所示。添加信息时,编号字段由系统自动生成,且不能修改,其他信息由用户输入,之后对数据进行合法判断,合法则保存至数据库,不合法则重新输入。修改信息时,先选中一条待修改的记录,然后直接输入数据,判断合法性,合法则保存至数据库,不合法则重新输入。

当用户选定一条记录时,单击删除按钮,网站系统提示用户是否确定删除,如确定则删除数据库的相关记录。

3.4数据库设计

通过前期的网站系统分析,设计了4个表单:(1)登录表。其属性有:Id, username, password, ceatetime, falg, issue, logintimes, popedom ;(2)学生用户表。其属性有:Id, username, password, type, regtime, ifuse, logintimes, lasttime, lastip;(3)留言表。其属性有:Id, userid, tittle, content, addtime, answers, answertime;(4)课件信息表。其属性有:Id, coursename, collegename, teache-

rname, uptime, downnum。

3.5模块设计与实现

下面就网站的五个主要模块进行阐述:

(1)用户管理模块。当系统登陆时,首先出现的是一个用户权限登陆的界面, 权限设置主要是维护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拥有管理员权限的操作员能对其他操作员进行相应的权限设置,没有权限的操作员不能对相应的窗口进行操作(如图6)。

(2)课件资源管理模块。只有教师权限的操作员才能进行课件资源管理(如图7)。

模块核心程序:

(3)作业管理模块。只有教师权限的操作员才能进行学习作业管理,包括对作业信息的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如图8)。

模块核心程序:

(4)互动交流管理模块。只有教师权限的操作员才能进行留言管理,包括对留言的回复和删除功能(如图9)。

(5)下载管理模块。供学生下载作业(如图10)。

4 系统测试

对系统测试的目的是检查系统能否满足需求分析中的功能需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功能测试:测试是否满足开发要求,是否提供设计所描述的功能,是否用户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功能测试是系统测试最常用和必须的测试,通常还会以正式的软件说明书为测试标准。

(2)强度测试及性能测试:测试系统能力的最高实际限度,即软件在一些超负荷情况下功能实现的情况。

(3)安全测试:验证安装在系统内的保护机构确实能够对系统进行保护,使之不受各种干扰。本系统主要是对系统权限的测试和对无效数据、错误数据和非法数据的测试。

经过上述的测试过程对网站系统进行测试后,软件基本满足开发的要求。

5 总结

我们设计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精品课程网站是基于WEB的开放式技术,采用MVC架构模式。该网站不仅适用于研究生,其大部分内容也适用于本科生。在后续工作中,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申永胜.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51):119-122.

[2] 刘德华,刘志森.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与问题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3,(11):22-25

[3] 薛德枢.可定制精品课程网站开发系统的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8,(3):17-20.

[4] 孙朝云,张羽. 基于B/S结构网上评教系统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2, (3):20-24.

分数除法课件篇6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一天,蛋糕店老板要招聘一名服务员,来应聘的人还真不少。老板准备了一个大蛋糕,要求应聘者在2分钟内切出这块蛋糕的。大家都觉得老板在故意为难人,因为要完整地切出蛋糕的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更何况还要在2分钟内完成。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个小伙子走到蛋糕前,用1分钟的时间把蛋糕的切了下来,递给了老板。和它的是同一回事儿吗?小伙子的做法符合老板的要求吗?

讨论:和一样大吗,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结果,并说明理由。

师板书:==。

2.课件出示:请观察下面三个分数有什么关系?

,,。

生:观察后回答,并说明理由。

师板书:==,

==。

师指导观察,说明: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课题:约分,生齐读两遍。)

二、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例4:把约分。(课件出示)

生试做,汇报并说一说把约分的过程及其依据。

师板书:====,

==。

引导学生小结: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比较简便。

师:约分还可以这样来写:(边板书边介绍)

师:还能约分吗?

生:不能,因为4和5只有公因数1。

师: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板书概念:最简分数。生齐读两遍。)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分数中哪些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请把它们约成最简分数。

2.练习十六第2题(先找出最大公因数,再去除分子、分母,得出最简分数)。

3.练习十六第6题(先让学生说说直线上的点各表示什么)。

4.课程表:说说每周不同学科的节数各占一周总节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再化简为最简分数。

四、小结

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设计说明:

分数除法课件篇7

关键词:运用;多媒体;搞教学

一谈到计算课,许多教师与学生都会很自然地想到了“数学枯燥”、“算理单一”等等。那怎样让数字变得有趣,让算理变得更生动呢?我想结合近年来自己的一些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把多媒体请进计算教学的课堂中。

怎样找到这二者的最佳切合点,使它事半功倍呢?我想

一、把握教材,明确目标

一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是一定的,可把它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中看,它又是动态的、发展的。那么怎样把握?首先必须把它放在本单元、本册、整个小学教学,既全面又要根据本班的学情,你就能明确这节计算课学生要完成的目标(包括情谊、发展目标)。其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是学生的独立活动或协作活动可以解决的?哪些是教师要指导的?在重、难点解决部分,如何能有效地吸引学生进入到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中,或是新、旧知联系中,或是观察、讨论、解决中,有了这些思考和难题,看来非得借助多媒体的课件“画龙点睛”之笔了。

二、找准切点,拓展思维

课件设计在选择“突破口”时,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启发性和拓展性,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应该是开放性、延伸性的。如我在教学第十册《一个数乘以小数》这课时,因学生是初次接触小数乘法,所以我把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作为二者的第一个切合点,怎样使学生对意义的了解有过程认识呢?于是,我设计的是:从乘数是整数乘法所示的线段图的原形上,过渡到乘数是小数的线段图,从而具有启发性地区别理解了两种乘法的不同意义。为将来的分数乘法的意义也作了孕伏。接着我把如何在积中确定小数点的位置作为计算与课件设计的第二个切合点。我把点小数点的过程演示为先数后动的动画过程,这一针对性的设计为学生概括这一算理提供了理性认识。

又如,在《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中,学生对规律中“同时”二字理解不到位。这将直接影响对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课件设计中,我采用了最直观、也是最普通的红箭头,同时辅以动态、音乐的效果,表示“同时”二字的含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强化他们的有意注意。

以上采用的“鲜活的在动态”过程区别于以往计算课常规的讲、练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就在大家的思维感到难以逾越的时刻,多媒体的课件给大家指明了一个方向,而通往这个方向的“路”很多,谁都可以“试一试”。我想,这无疑激发了大家参与的主动性和方向性。

三、灵活设计,渗透学法

课件的设计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热闹热闹,而是他一定要能解决问题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因此,我们的课件设计决不能盲从。如我在教学《除法各部分关系》这课时,原来的课件设计只起到“幻灯片”的作用。经过再三挖掘教材,我灵活运用“|”(虚线)和部分名称,使各部分名称和它附带的“|”做了同时移动,使同学们有条理地找到了除法中的2个关系式,同时渗透了有理、有据,有条理地解决问题等学法。

四、挖掘创新,发展目标

综合以上,我们不难看出,灵活设计的课件不是终止了学生的思维,而是激活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往往在这种热情下,他们的潜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我在教学《有余数除法》时,课件设计的( )÷( )=9…1。大家以此题为例,讨论有余数除法的各部分关系。解决完后,学生又迫不及待地提出19÷( )=9…1的解法中来,进而展开了2种方法的争论:19÷9=(2)…1,(19-1)÷9=(2)。教师不急于评判哪种方法对,而是指明同学们课下列举相关例子,再讨论,再求教。无形中,教师为一部分同学指明了课下自主学习的目标。

学生就在这种灵活课件的原形下,不断的迸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如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把握不当,便会把自己也埋没在死气沉沉的课堂中。

分数除法课件篇8

教学内容:北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观察比较,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

教学过程:

一、口答:

2=

=

4

1=

=

3

3÷8=

8÷7=

=(

)÷(

)

=

=

=

=

=

二、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三、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5=

21=

10=

6=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1

……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1-42页。)

教学目标:

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具:课件

上一篇: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范文 下一篇:初中话题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