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06 12:58:42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1

一、中心话题――课堂对话之抓手

一堂课是否成功在于课堂的话题是否有效。中心话题是核心,是抓手,是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普罗米修斯盗火》是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描写了普罗米修斯为了把人类从没有火种的困苦中解救出来,不惜与主神宙斯为敌,盗取天火的故事,赞扬了他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此,我设置了中心话题――感悟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然后围绕“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展开教学,牵住文章的主要脉络,进一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二、推进话题――课堂对话之桥梁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围绕中心话题设置了一些推进话题:“为什么说普罗米修斯很机智?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了只有神才会拥有的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幸福,然而触犯了天规,被主神宙斯惩罚,他受到了什么惩罚?除了火种,普罗米修斯还把什么带到了人间?普罗米修斯是一个什么样的神?”这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能使学生的知识经验更丰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三、追问话题――课堂对话之支柱

有效的追问能使语文课堂有节奏,有重点,有逻辑,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真正达到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

1.在对比处追问

课文的第六自然段描写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后所经受的残酷折磨,这种折磨是宙斯造成的,而赫拉克勒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三个神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普罗米修斯到底忍受着怎样巨大的痛苦呢?课文共描述了两个画面。现在让我们的目光锁定第一个画面,看看哪一个字最刺痛你?透过这个字,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师:尽管如此,宙斯还觉得不解恨,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在第二个画面中,哪个字刺痛了你?(生答略)

师:这两个画面的顺序能不能颠倒?

生1:不能颠倒。

师:宙斯是一个什么样的神?

生2: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心狠手辣。

师:在宙斯的折磨下,普罗米修斯的表现怎样?他是一个怎样的神?

生3:他坚强不屈、无私奉献。

师: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拉克勒斯。(出示第七自然段)赫拉克勒斯又是一个怎样的神?

课文以反面人物――专制、暴戾、残忍的宙斯和正面人物――见义勇为的赫拉克勒斯来衬托普罗米修斯的光辉形象。普罗米修斯在悬崖上经历的艰难险阻和人类得到火种后的欢欣鼓舞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了普罗米修斯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以及普罗米修斯不畏、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2.在空白处追问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时,为了启发学生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我精心设置话题:大英雄普罗米修斯获救后最想干什么?他来到人间后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以“普罗米修斯悄悄来到了人间”为开头,写一段话。从课文的第六自然段的“烈日暴雨”这个词入手,想象画面:烈日炎炎、暴雨如注、地冻天寒。这一系列追问,有助于树立英雄典型,使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更丰满。

3.在细节处追问

教学鹫鹰每天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的片断时,我先出示鹫鹰的图片,让学生认识鹫鹰,指导学生观察这种凶猛的鸟,问:“它的嘴是什么样的?”“手上蹭破了皮,疼不疼?被小刀划道口子呢?而普罗米修斯呢?”“鹫鹰每天扎进去,扯出来,再扎进去,再扯出来,连着肉带着血。这种痛苦怎么形容?”“这样的痛苦,只需忍受一次,忍受一天吗?”这样在细节处追问,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英雄人物形象的感悟。

在教学实践中,教者只有巧妙设置话题,构建有效而和谐的对话平台,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启迪,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审美的乐趣,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2

一、一箭双雕“入境读”,进入文本的情境之中

课伊始,学生还没有完全从课余的兴奋回到课堂,此时可以创设一种走近文本的机会,或者安排学生一节一节轮读课文,或者老师和学生接龙“互读”课文,主要是了解内容。例如:

(师)普罗米修斯——(生)转身走了,(师)他永远离开了——(生)宙斯。(师)路上,他在海边--(生)发现了一根芦苇。

在这种“轮读”“互读”的过程中,既检查了学生预习课文时的读书情况、字词学习情况,还能及时纠正学生读中出现的错误,达到“读”的第一层面要求--正确;同时也能让学生静下心来,走近文本,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别出心裁“对比读”,扣开文本的情感大门

如果说“入境读”已经让学生走近文本,那么接下来的语文课堂学习更多的是引领学生一遍遍地走进文本,让“读”架起学生情感和文本情感之间的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的情感就能在教师情感的推动下和文章情感产生共鸣,达到升华。

课文有两小节是描写人类没有火的悲惨生活和有了火之后的幸福生活,分别是第二节和第八节:

那时,地面上还没有火。真的,连一丁点火星也没有。人类没有火烧烤食物,就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照明,就蜷缩在山洞里,熬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自从有了火,人类进步多了。他们用火烧煮食物;用火驱寒取暖;用火打造工具;还用火驱赶野兽……

两小节虽然不在一起,但我特意将两小节安排在一起对比读。先读后说说两小节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再默读,体会两小节中标点符号的作用(主要是分号和省略号);最后再来对比读,体会两种生活的截然不同,为接下来“偷火英雄”普罗米修斯的出场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精心设计“品味读”,激荡文本的情感涟漪

“品味读”,也就意味着,必须有层次地反复读,读出情境,品出感情,让语文课堂学习的情感在大门扣开后,能不断地激起涟漪,荡起微波。《天上偷来的火种》一文,当文本描写到宙斯命令普罗米修斯收回火种,并警告他将受到严厉惩罚时,写道:

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火种,决不收回!”

读过一遍后,让学生找找“坚定”的近义词,如:坚决、肯定、果断、坚强……然后由老师将这些近义词依次换入原句中,引领学生反复读朗读普罗米修斯说的话:

(师)普罗米修斯摇摇头,肯定地回答--(学生接)“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火种,决不收回!”

……

这时,课堂上响彻的坚定回答又岂止来自普罗米修斯,更来自孩子们心灵深处的认同,语文课堂学习的情感涟漪也一次次地随着朗读在扩散,扩散……

四、适时适宜“拓展读”,品味文本的情感内涵

语文课堂的情感就像小河水,让它激起涟漪,荡起微波,需要教师外力的推动,有时是品读体会,有时是对比体会,有时则需要暗流涌动……不管是哪种形式,只要引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涟漪,一旦荡漾,就再也平静不下来了。

《天上偷来的火种》一文有一段关于普罗米修斯遭受宙斯严厉惩罚的文字描写,这一段的描写读来让人揪心,我没有让学生来大声朗读这段,而是让学生首先自己先轻声读读这段文字,然后选择一个方面用文中的语言来说说,“这刑罚”究竟“可怕”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三种可怕的”刑罚“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展开想象,说说吗?”这种在充分阅读文本基础上的“拓展读”,不但有利于对文本的一次次解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情到深处“大声读”,释放文本的情感凝聚

我们常常看到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情景,而这种大声朗读在语文课上过多使用,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要知道大声朗读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课文或所有的段落或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在这课将近结束时,大力神海格立斯出现了,他将普罗米修斯救下。文中这样写道:

终于有一天,一个叫海格立斯的英雄经过高加索山。他不顾可怕的霹雳和风暴,挽弓搭箭射死了鹫鹰,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

此时,让学生大声朗读这段话,让学生凝聚了较长时间的情感得以释放,然后再问学生:“如果是你,你忍心看着普罗米修斯如此被凶狠的鹫鹰每天这样折磨吗?”“你会像海格立斯那样去拯救这位为了人类而从天上偷取火种的英雄吗?” 此时的学生个个眼中流露出的是毫不犹豫的坚定,他们个个响亮地回答:“我一定会的!”“那么,就请在座的各位大力神,一起大声地将这段话再读一遍!”此时的“大声读”,学生仿佛要将积压在心头的愤怒和对普罗米修斯的无限敬仰一齐迸发出来……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3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这种人性中最值得歌颂的情感,在教材入选的课文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爱之链》这篇课文中的乔依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工人,在这个寒冷的冬日,他面临着人生的困境:失业,一天的奔波一无所获,他的心就像这天气一样凄凉,但当他看到雪地里因汽车坏了孤立无助的老妇人时,忘掉了自己的不幸,微笑着停下脚步动手帮助老妇人修理汽车。面对老妇人报酬的的要求,乔依却愣住了,付出劳动取得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况且作为失业者,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钱,这些钱对乔依来说是多么及时啊,可以帮助他度过眼前的难关。可他却拒绝了,因为他认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既然是帮助就不能收钱。这一“愣”一“拒”充分展现出乔依这个工人的质朴、善良、无私。女店主乔依的妻子也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用不声不响地留下一些钱的方式帮助女店主,既能避免女店主的推辞,也避免了被帮助者的尴尬,她的善良、体贴、富有同情心可见一斑。

乔依的帮助,使困于雪地的老妇人的汽车重新启动;老妇人的帮助,使困于经济的乔依夫妇的希望重新燃起。这种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源于人们心中对他人的爱,爱就像是一根心链,连起彼此的心,串起了一个爱心传递的故事。这个故事使我们看到:爱温暖着人们的心,爱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希望。

二、伟大的英雄形象,彰显人类的勇敢

海洋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使西方人形成了外倾型的性格特点,他们崇尚精神坚强、意志坚定的英雄,崇尚英雄们不顾一切的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意志和力量。在历代的西方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具有坚强意志的英雄,他们为了心中的真理,勇敢献身,义无反顾,这种精神特质显现出一股强大的力量,会让阅读者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颤。

教材中选入的古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盗火》中的普罗米修斯就是这样一位意志坚定的英雄,他被马克思称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课文记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不怕触犯宙斯不许将火种给人类的天规,机智地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而他却因此受到了宙斯的迫害,被钉在高加索山上受到残酷的折磨。可普罗米修斯不向宙斯屈服,勇敢坚持抗争,最终得到解救。

尤其是普罗米修斯敢于反抗最高天神宙斯的权威不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是为了他人――人类,这其中包含了无私而崇高的品性。古希腊人孜孜不倦地追求一种超越凡俗的大美,这种美在普罗米修斯身上得到近乎完美的展现。我们在审视普罗米修斯时,总是被迎面扑来的悲剧性的崇高气息所震撼、吸引,同时又怀着一种愉悦的敬畏。因为与其说我们在欣赏一位绝世的强者,不如说在他身上找到了一个神性的自我,一个强健的完美的具有崇高精神境界和品性的自我。在普罗米修斯这个神话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古希腊的最典型的人文精神,即“正直、无畏、强健、崇高、纯粹”,这种精神在后来的西方文学中不断被演绎和弘扬。

三、生动的拟人形象,体现人类的智慧

寓言由于它简短明白,故事有趣,道理也很容易被接受,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文学样式。教材中共选择了五则寓言:《狐狸和乌鸦》、《蝉和狐狸》、《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选自《伊索寓言》,《一路花香》来自印度。

《伊索寓言》相传是一个名为伊索的古希腊奴隶所作,伊索寓言中的寓言一般都篇幅短小,在叙述完故事后,都用一句话把寓意点明,训诫性很强,体现了古希腊人的集体智慧,当时曾经作为儿童的识字教本使用。今天它也是一本对少年儿童揭示善恶美丑的启蒙教材,更是一本生动的生活教科书。

课文《狐狸和乌鸦》、《蝉和狐狸》两则寓言中狐狸使用的是相同的伎俩,愚蠢的乌鸦上当了,而聪明的蝉没有上当。这就告诫人们在面对别人的溢美之词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所有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所有动听的语言也并不都是好话。”

《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教育人们在无能为力,做不成事的时候,要客观理性的分析原因, 不能总是寻找借口来搪塞失败。

《牧童和狼》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教育孩子们: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要说谎戏弄他人,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教材中还选了一则印度寓言《一路花香》,它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世界上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面对缺陷不要自卑,可以将自己的缺陷转化为长处,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样能给别人以美的享受,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要我们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看待自己就能够人尽其才,进而迎来“一路花香”的美好人生。

四、被压迫的弱者反抗强权,揭示社会的黑暗

教材中所选的《伊索寓言》除了上文提到的四则外,还选有《狼和小羊》。《狼和小羊》中的狼和小羊就分别象征着奴隶主和奴隶,而狼对小羊的虚伪和残暴就是奴隶主欺压奴隶的生动写照。这则寓言,含蓄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曲折地表达着奴隶对奴隶主压迫的不满情绪。

前文所提及的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其中的宙斯也是社会恶势力的代表,他仇视人类,明令不许将火种给人类,妄想阻挠人类追求文明和幸福的脚步;对普罗米修斯违抗他的旨意盗取天火的行为,进行了疯狂的迫害,这种种丑行暴露了他是仇视人类、阻挠进步的反动势力。和孱弱的小羊的不同的是,面对强权,普罗米修斯进行了坚决的抗争,虽然他因此受到了更为残酷的迫害,但他的反抗却使宙斯害怕,也赢得了帮助,最终获得了自由,反抗取得了胜利。

这种对统治者残酷剥削和压迫行经的揭露和不满情绪、反抗意识,是外国文学中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外国文学思想内容的一个传统。

这些外国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深入准确解读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铸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品质。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4

作为教师怎么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总是停留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呢?如果教师反向思维,让口语交际作为检验学生朗读背诵质量高低的门槛,通过朗读背诵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和使用,这样不断尝试,既可以增加学生对朗读背诵的新鲜感又可以活跃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思维,这样一箭双雕的做法何乐而不为呢?

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把在教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练习时的几点尝试与同仁分享如下。

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收录了两篇神话《开天辟地》(中国)、《普罗米修斯盗火》(古希腊),一则寓言《一路花香》(古印度)。众所周知,寓言是人类历史沉淀的智慧宝藏,人类应该多从中汲取一些智慧。这些美丽的智慧不断撞击我们的心灵,荡涤我们的心胸,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神话传说反映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即劳动人民的理想和追求。它的作者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它一般流传于民间。由于历史上社会制度等各种原因,迫使劳动人民渴望光明、追求幸福及对战胜大自然的希望只能寄托于想象,于是神话故事产生了。这一点在东西方文化上都有体现。因此,我在本单元《开天辟地》和《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两课的讲解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对比,归纳中西方文化在社会传说中作者的字、词、句使用的异同,进而指出:神话传说发端于劳动人民长时间田野劳作时的观察体验及感觉。如《开天辟地》揭示的是中国人民对天地形成的原始认知和理想追求。其中“用他整个身躯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写得非常动人。学生们通过认知字词及重点句型,背诵“第六、七、八个自然段”,他们认识到古代神话中的英雄是在战胜了自然界不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之后诞生的,且他们受到历代人民的仿效和热爱。

《普罗米修斯盗火》是由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而成。它记叙了普罗米修斯为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痛苦而不惜触犯天规,勇敢盗取天火,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智慧并且与宙斯主神进行了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它颂扬了普罗米修斯勇敢机智地甘愿为人类受苦的伟大精神。学生们在扫除了生、字、词、句障碍后,通过朗读背诵课文,都对文中生动语言、曲折情节及鲜明的人物性格(宙斯的专权独断、鹫鹰的凶恶、赫拉克勒斯的义举)所感动。有的学生甚至站立起来好像自己的身躯充溢着无比神力,腿粗如柱,支撑在天和地之间;或弯弓搭箭仿佛射死凶恶鹫鹰的英雄就是他们自己。

于是我让学生迅速阅读课文《一路花香》这则印度寓言,继而扫除字、词、句障碍朗读全文之后回答问题:“同学们,读完《一路花香》之后你们的心情如何?”回答:“比较平静。”又问:“有没有血脉贲张的感觉?”回答:“好像看得很远一样。”“好!”我又说:“请大家再次对比阅读《开天辟地》和《普罗米修斯盗火》两则神话,读完之后发表自己的感想,以《三篇文章读完之后我的心情为什么如此平静?》为题作为一次口语交际的练习,写在作文本上,下一节课交上来。文章写得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现举例如下:

朱××:读完《开天辟地》之后,我不禁为的英雄行为所感动。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我觉得我的血液、筋脉不断奔突流淌,似乎我也成了那样的英雄。

袁××:通过挑水工与“破水罐”的对话说明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道理。

朱××: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读完之后我觉得我的血液、筋脉不断流淌、奔突,似乎我也成了那样的英雄。但挑水工开导“破水罐”的话让我感到心情较平静。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即使我用毕生精力也没有达到像那样的成就,那么做一个像“破水罐”那样平凡的人,把自己身边的小事、琐事做好,就像路边的小花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也能发出耀眼的光彩,我的人生价值也就充分实现了。

朱××: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从此人类就用火来烧熟食物、驱寒取暖,还用火来驱赶凶猛的野兽、打造工具,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很羡慕普罗米修斯那样的爱心和雄心。如果我有那样的爱心,我也将会帮助很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我的温暖。

朱××:鹫鹰太可恶了。我愿意做像赫拉克勒斯那样的英雄。如果有人给我一把弓我也会把凶残的鹰鹫射死,救下可敬的普罗米修斯。

陈××:对不起!我是个女孩,我的身体没有朱××那样强壮。也许我做不了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的大英雄,但是我却有一颗很平凡的心。假如我是一只“破水罐”,虽然不能像“完好水罐”那样给主人每天都挑那么多水。但我却能把路边的小花浇灌得如火如荼,让挑水工每天给主人摘一朵漂亮的花,我也就心满意足了。这样我感到快乐,主人也感到满意。我就高兴极了。

……

口语交际是在字、词、句练习,古今诗文朗读、背诵之后的思想撞击,它是学生较长时间学习的积累。作为教师适时、有机地综合素材,布置题目,调动学生运用字、词、句的能力,把他们长时间或此刻的思维打开,让他们进行或长或短的叙述交流,更大程度地让学生使用自己所记所背的语言,倾听他人的见解,将会扩大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我想这对语文教学的裨益很大。

史料上记载过去的汝窑、定窑等窖址有大量的陶瓷碎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5

一、换一换

换,就是语言转换训练,在学习课文语言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改变评阅的表达形式,变课文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为多种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我采用转换词语、句式的形式,让学生学习语言,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

如在《雾凇》中有这样的句:“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词换“镀”字,比如“涂”、“贴”、“加”、“漆”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因为雾凇的形成过程是缓慢的,是个逐渐的过程,一个“镀”字不仅体现了这一过程的特点,而且把这种很轻很薄的柔美也充分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只有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才能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精到之处,品味出其神韵。

二、丢一丢

丢,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范文的重点词句去掉,来训练语言,培养语感。比如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训练时,我故意丢掉“就”字,让学生体会,这样丢了行不行,对表达的效果有什么影响。经过讨论得出,去掉一个“就”字,就不能看出李时珍的那种“为了万民得福”而甘愿吃苦、只能“将就”住在破庙里之意。通过这样一“丢”,学生便从中发现了问题,找到了语言的规律,获得了“语感”。

三、比一比

有比较就有发现。进行语言训练,也应让学生通过比较,比出问题,比出规律,领会语境。比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抓住两个词来比较:

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宙斯……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

通过比较,同学们能体会到“决心”一词用得非常准确,“决心”不仅说明了普罗米修斯立志要解除人类无火的痛苦,还说明了盗取天火并非简单的事,需要有克服困难和面对天神宙斯的勇气。而对于统制诸神的宙斯来讲,惩罚普罗米修斯不需要请示任何人,“决定”一词表现了他的狠毒和独断专行。这样一来,同学们比出了味道,懂得了意思相近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把人物的形象铭记于心。

四、补一补

补,就是让学生根据范文的语言进行思维发散,进行语言补充,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仍以《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为例。这篇课文以“无火――盗火――受罚――获救”为主要线索,在具体叙述上,作者有意识留下了一些空白,如普罗米修斯盗天火带到人间后人们的反映作者并没有写,又如天神宙斯是如何追查盗火者的,普罗米修斯被缚后的心理状态等等也没有写。这些空白的存在无疑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为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补白进行语言补充,带领学生地充分感受人物的性格,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些,恐怕不是教师的讲解所能做得到的。

五、调一调

调,即调换文章中语言的顺序,重新组合,句子里词语,一段话中的分句,有时前后调换一下并不影响意思表达,但是表达的情感却是有着天壤之别。如《珍珠鸟》一文的开头是这两句话:“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两句话的顺序调整一下,让学生去读一读,体会一下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否相同。而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就能感悟出把“真好”一词放在最前面,更能表达出作者迫不及待要流露出无比喜爱珍珠鸟的感情。

六、读一读

无论是语感实践,还是语感分析,都离不开朗读。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的魅力。因此,教师训练学生语感,就应该注意朗读指导。使读步步深入,并在计中合理穿插说与写的练习,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把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七、演一演

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都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践,学生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也必须经过长期的语言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语感。如果课文是童话寓言,分角色演演;课文是叙事的,就开个故事会;课文是写人的,就介绍人物的事迹;课文是写景的,就当一次导游等,把形式搞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令学生印象深刻。

总之,语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科学的训练才能逐步形成,在语文教学中,在精读精练中,采取适当的方法,才能加强学生的语感。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6

特尔左普罗斯说:“古希腊悲剧所提供的文本是永恒的诗,它的内涵远远超越于那个时代,指向全人类终极的普遍哲理。古希腊悲剧不是现实主义的,尽管在翻译的过程中,它被简化为现实主义般的作品,这其实是一种误读,无论是新希腊文、德文还是中文。而西方世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就在探索超越现实主义戏剧的手段,一代希腊新导演在高于现实主义的上方,向传统的戏剧内部投下了一颗炸弹,随着传统的砰然破碎,新的超现实主义戏剧诞生了,这就是与政治联系紧密的‘诗的戏剧’。”

这其中,就包含着独树一帜的特尔左普罗斯的“身体戏剧”。一些评论家认为,特尔左普罗斯的导演手段与古希腊悲剧的文本有着更加本质上的契合,他在以独创的和当代的方式,呈现着古希腊悲剧的根本精髓。

赛奥多罗斯・特尔左普罗斯(Theodoros terzopoulos)是欧洲当代最著名的导演之一。1985年,他建立了阿提斯剧团,集中实践自己的戏剧理念,用独特的方法培养了一大批演员,其代表作是《女祭司》(1986年演出,特尔左普罗斯第一部引起世界关注的作品,获得1987年马德里与马拉加戏剧节最佳表演奖)。1990年,他创建了地中海国际戏剧协会并担任会长。1993年,特尔左普罗斯任奥林匹亚国际戏剧委员会主席。

缘起于中国举办的“希腊文化年”活动,特尔左普罗斯在中央戏剧学院举办了为期40天的戏剧研讨会,主讲古希腊戏剧的历史、主题与戏剧技巧。阿提斯剧团在此期间演出了由他导演的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埃阿斯》。特尔左普罗斯还挑选常莉老师带班的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0501班(正值大学三年级的本科学生),运用自己的一套表演教学方法对他们进行了40天的集中训练,排演出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经典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于5月底在中戏北剧场演出。

采访特尔左普罗斯之前,工作人员一直告诫我要谨慎小心,因为特尔左普罗斯脾气大。他“痛恨”别人迟到,会把迟到的观众赶出剧场;他“痛恨”别人插话;他说话很直,有时候会发很大的脾气……接触特尔左普罗斯的时候,感到他对于知识与智慧相当尊重,对于木讷与愚蠢深恶痛绝,并且由于他的不加掩饰,所以给人留下了“脾气很大”的浑身带刺儿的印象。在中国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几乎一步也没有走出过校园,他对此解释说,“要做的事情太多,根本没有闲暇的时间”。在这次访谈中,特尔左普罗斯尽情阐述了自己的戏剧理念及其形成的来源,也简要地回答了关于希腊当代戏剧发展概况的问题。

支撑身体戏剧的独特戏剧观念

“我从来对那些日常的东西不感兴趣。”特尔左普罗斯从创作起始的选材阶段,就有着自己独特的口味与思想,“就像电视剧的题材,家长里短,柴米油盐,我不会关注。我青睐的大多素材来自深深存在于人类内部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着逻辑和直觉、理性和感性的冲突。它们多是战争的或是爱情的题材,是最具有激情、也是最感动人的――表现这种内容,表达这样强度的情感,是我内心的需要。我常常想:究竟人类是什么?我们究竟对人了解多少?所有古老的传统其实都希图为这片黑暗的区域洒进些许光亮。今天,当人们活得越来越像木偶,悲剧的意义就越发显现出来:我们这些艺术家应该有责任展示当今真实的人类;悲剧是我们大家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我们会一遍又一遍地理解当代社会与人类的真谛。”

举例来说,特尔左普罗斯导演的很多古希腊悲剧,都将古老的作品变成了富有现代含义的,对当代人有更强烈刺激与启迪的作品,对此他做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我所理解的《美狄亚》讲述了一个女人的自我毁灭。而且真正地达到了毁灭的极致――这种自我毁灭的模式是极其现代的。另一部作品《特洛伊战争》借的是古代战争的躯壳,不过我用它展现了一个当下的焦点问题――现代战争的诸多症候。贝克特的作品《艾丝凯莫尔》在我的手中,开始表达遗忘和失忆症,我认为这是极其困扰现代人的两大疾患。正在排演着的《普罗米修斯》给人展现了一个失败者的形象:普罗米修斯被缚高加索山上,赢得这场战争的人统治了他。这是现代社会的影射,是胜利者和失败者悬殊境遇的影射。在很多层面上,宙斯是个胜利者,而普罗米修斯是个失败者,无论是经济层面、政治层面,还是爱情层面、思想层面、心理层面等等。我必须保持自己的思想时刻植根于现代人的焦虑集中区域,然后脚踏实地地思考它们,研究它们,用戏剧去表现它们。”

西方评论界这样评说特尔左普罗斯对于古希腊悲剧的“作为”:在他那里,古希腊悲剧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被现代意义上的人所瓦解,古希腊戏剧不再停留在美丽的神话、激动人心的英雄主义这样的层面,而是被他挖掘出的对于人的最强烈侵犯的历史。特尔左普罗斯对于普罗米修斯的理解便很具有代表性。普罗米修斯是宙斯的儿子,对于人类因为蒙昧而受苦受难深感同情,他教会人类各种技艺,最终因为盗取天上的火种送给人间而激怒宙斯,受到了无情的惩罚――这样的一个形象,按照传统的思维与解读方式,主人公普罗米修斯会是一位彻头彻尾的英雄,是受人敬仰的,但在特尔左普罗斯的作品里,他却成为了失败者的影射。剧终,现代战争的炮火声轰然响起,普罗米修斯们扑倒在地,这是否也是他带给人类火种的结局之一呢?

特尔左普罗斯戏剧观的形成过程,受到二战后欧洲戏剧整体发展的巨大影响。 “整个欧洲在1960年代之后,出现了反现实主义的艺术潮流。布莱希特之后的剧作家们,如海纳・穆勒、热奈、贝克特等人,他们的思想远远超越了现实,他们的写作手段大大区别于通常的手法。可以说,他们剧作中简单的台词不再去做单纯的描述,而能将人生中深深掩藏着的东西展示出来。”特尔左普罗斯说道。

在这股欧洲戏剧的突破大潮下,希腊当代戏剧的始祖格莱罗斯贡开创了诗的戏剧的走向。“格莱罗斯贡将戏剧与政治紧密结合,将戏剧与当下人面临的生存困境紧密结合,反对现实主义戏剧的成规,标举出自己鲜明的戏剧观念和手段。他成了希腊一代戏剧人的老师。这种后现代风格在希腊新一代导演手中得到了延续与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新的演绎。

“我也处于这样一代导演之中,我的特点是很严格地保留了传统的元素。比如我留下了给神表演的形式。我常对演员们说:你们总是在把自己的表演奉献给舞台对面高处的迪奥尼苏斯,这是神圣的仪式。在我的戏剧中,我的演员完全超越了观众,他们并不看着观众来表演和说话,而是在给精神、给主义,给超越现实的神演出。但另一方面,我的导演理念和手法又是现代的、很时尚的,它诞生于古典与传统本身的爆炸之后。我的舞台基本上是空的,我不去使用舞台设计师,因为我做的不是现实主义的戏剧。在我的舞台上,不需要桌子椅子床,‘诗的戏剧’要的就是简陋的舞台,不过丰富的是演员肢体的动作和声音,也有歌曲和声音效果,但不占有主要位置。我用这些比较极端的手段来保障我的戏剧是智慧的,而不是走了样的戏剧。

“当然,这种艺术必须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传统的人的手里,也应该在了解现代艺术的人的手里,他应该有现代的思维。我并不是一个考古学家,我不想继续一百年前人类做的艺术。我要把古希腊的素材运用到现代的生活当中,应用到现代人面临的问题当中,用新的时尚的内容给古老的作品以重生。要达到这个目的,我必须知道很多东西:包豪斯,贝克特、布莱希特、格洛托夫斯基……了解所有现代艺术的大师;结构主义、现代哲学、心理学、政治、现代戏剧……掌握所有现代艺术的素材;当然,我还必须了解在此之上的现代世界。我必须真正拥有现代的思想,否则一个艺术家就成了考古学家。我对于传统的态度并不能像中国人传承京剧一样,你们完全在延续传统,但我喜欢从传统中取来我所需要的东西,然后用新的视点展现给当代的观众。京剧是音乐的博物馆,希腊悲剧在我却绝不是古博物馆。好剧本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慢慢出现新的变化,它可以全方位地接受新的导演手段和新的内涵阐释,古希腊悲剧就是这样的作品,它的台词有很多层面。就像人们对于巴尔干战争的评述众说纷纭一样,特洛伊战争也有各种解析的方式;贝德拉、美狄亚,俄狄浦斯,这些古代戏剧人物在现实世界都存在。”

特尔左普罗斯一手创立并领导的阿提斯剧团,从1985年至今已有23年的历史,因许多出色的剧作并在各地演出而享誉世界。特尔左普罗斯有一套很严格的打造剧团、培育演员的教育手法,也正是因此,“阿提斯”才拥有了今天的地位,如导演本人所说:“我所排演的戏剧都需要非常好的演员来演出,对于演员来说,这是一种挑战。也许你看了《埃阿斯》就会明白这一点。我培训演员很严格,常常需要他们做很多自我关注的练习、遵守纪律的练习、达到准确度的练习、身体和精神放松的放松练习、开拓想象力、自我设计创作的练习等等。我要求演员们做到勤奋、严肃、有想象力,热爱学习,谁没有达到这些标准我就把谁赶走。男演员、女演员长得漂亮不漂亮,嘴巴甜不甜,对我没有任何意思。总在我的面前展现可爱的一面,对我一点也没有用。现代的演员必须是知识分子,要跳舞、唱歌,更要读书,要有意识形态的敏感。他们必须广泛涉猎现代艺术,到时候我要跟他们谈哲学话题,比如谈海因赛特,他们就必须要理解。在精神层面上,我与演员要有交流,我对每位演员要求的是,他们要有一种精神个性。

“在我的舞台上,必须充满活力,所有人需要非常专注。我从来没有使用现实主义的戏剧手段来读台词,这些台词在我的作品中从来不是描述性的。从阿提斯剧团这次带来的《埃阿斯》可以看出,节奏在我的戏剧作品中是至关重要的。《埃阿斯》的演员从来不去表现自我的故事与自己的过去,他们就像一个乐器,每次都要被弹奏出适合的曲调,有的时候他们是贝多芬,有的时候是柴可夫斯基,有的时候是……阿提斯剧团的演员是好的乐器,最为难得的是,他们可以在演出中,自如地递进自己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当代戏剧成为了电视的一部分,这是斯坦尼体系的影响。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他只是在展现自己的个性,却不去思考自己可能是慵懒的、蠢笨的,演员自怨自艾,只靠出卖自己的那套风格,这在我的剧团里是不允许发生的。”

当代希腊戏剧发展概况

“古希腊戏剧是世界戏剧最古老的一部分,它的丰厚作品、长期实践与先进的组织形式使得它成为戏剧艺术的摇篮,角色的创造、剧场的出现、戏剧的构建法则全都起源于古希腊。”特尔左普罗斯在介绍希腊当代戏剧的起首,先谈起了辉煌的古希腊戏剧,“我们有最伟大的三个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欧里庇德斯和索福克勒斯,他们留下了很多不朽的震撼世界的作品:《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美狄亚》《昂德洛玛克》等等。

“现代欧洲戏剧受到古希腊戏剧的深刻影响。席勒、歌德、布莱希特……所有剧作家都深深受益于古希腊戏剧。他们有的直接拿来古希腊悲剧的素材,比如布莱希特写过《安提戈涅》,米勒写过《赫拉克勒斯》,《美狄亚》更是被许多剧作家青睐,改编成了各种版本的现代戏剧。有的则从希腊戏剧中汲取了深刻的思想、精巧的结构法则、深入的人物塑造方法等等,希腊戏剧对于所有戏剧家来说,都是取之不尽的财富。”

当代的希腊戏剧界,不止活跃着古希腊悲剧的身影,也经常会演出一些现代戏剧作品:萨特、海纳・穆勒、贝克特等人的剧作都受到了希腊人的欢迎。“虽说上演了这么多‘时尚’的戏剧,但我们从来没有远离过古希腊悲剧”,在阐释传统与现代时,特尔左普罗斯说,“在其基础上我们做了很多演绎和发展。大多数年轻剧作家都以神话和古悲剧为素材,创作了众多优秀的新作。比如有多个版本的《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俄狄浦斯王》。另外,希腊现代戏剧受到古悲剧的重大影响,即便演出贝克特和布莱希特等现代戏剧大师的剧作,也是以一种古悲剧的手段来演绎,这也许是因为悲剧本身的魅力就是它会一直让我们沉浸于其中。除此之外,希腊有一些以现代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作为素材的戏剧作品,它们可称作新的现实主义剧作。”

谈到希腊戏剧的现状与未来,特尔左普罗斯表现出了一种富于理性的乐观态度“希腊戏剧目前正处在很好的发展阶段,在各方面展示出强劲态势。首先希腊拥有很好的导演、演员和剧作家,我在此不一一列举,因为中国观众对这些人很陌生。其次,希腊人都热衷于戏剧,观众很多且来源丰富,并不单一集中在某一种人群,可以说戏剧是受到所有希腊人喜爱的艺术。首都雅典人更热爱戏剧,他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欣赏戏剧:雅典有150个剧院,每个演出旺季――夏季来临的时候,所有的剧院一直都会客满。第三,希腊戏剧有国家支持,也有私人支持,由于观众量大,希腊戏剧整体在盈利,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良好生存和发展环境。

“我们知道,希腊的历史是曾经断代的,它曾经被外来文化统治过。可是正因为希腊戏剧本身所拥有的巨大生命力,戏剧传统通过一条充满崎岖而最终取得胜利的道路传承下来。在漫长的黑暗期,海外的希腊人依然延续着希腊的传统,比如意大利的希腊人,拜占庭时期流落到国外的希腊人,随着他们遍及欧洲的脚步,希腊戏剧和整个欧洲戏剧出现了重生。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生活在拜占庭的希腊人兴起的。这些希腊人后来又回到了自己的国土,他们给了希腊新的光芒,他们使得新的戏剧得以发端与延续。”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朗读;多种途径;变换角色;对比揣摩;文字功效;尊重个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确,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段落、篇章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可是,目前的语文课堂中常会出现朗读训练走过场或者是重感悟轻朗读等欠妥做法,使朗读流于形式。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立足于自己的课堂,将朗读指导扎实、有效、深入地落实好,是应该引起每位小学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十几年的教学一线工作实践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运用多种途径促进学生朗读不失为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变换角色,感同身受促朗读

只有变换学生的角色,缩短学生与文中人物的距离,将自己视为文中的一员,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感同身受,学生才能有感而发,以不同的身份来朗读课文。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文时,在感受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造福而坚强不屈地忍受各种痛苦时,有一个学生读完课文后,让听者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我马上追问到:“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好?”“此时,我仿佛就是普罗米修斯。”他回答到。我及时面向全体学生说到:“将自己当作文中的主人公,走进人物的内心是读好课文的方法之一。”虽然我的话只有短短的一句,可是,它的作用却十分重要,在无形之中,教给了学生一种朗读方法。

二、读中想象,身临其境品中读

阅读的过程是把文字信息转换为生动的表象组合的过程。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展开想象,身临其境,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有效朗读。如《梅雨潭》一课,课文以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立足于不同位置所看到的梅雨瀑、梅雨潭的美丽景色。由于许多学生从未身处其地欣赏过梅雨潭的美景,所以很难读出美的感情。于是,我让学生闭上眼睛,配上轻音乐轻声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学生读着课文,听着与画面同步的轻音乐,想象着一幅幅画面,仿佛身临其境,读完后赞不绝口,有的说:“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的说:“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由此可见,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课文之中,自然而然便将梅雨潭的美用朗读的方式体现出来,同时,对文中语句的含意心领神会,自然而然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三、对比、揣摩,反复体味悟中读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教师如果能够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合适的“加工”,可帮助学生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如课文《普罗米修斯》中有一句: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说:“我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为了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心情,我采用对比的方法出示句子:普罗米修斯摇摇头,说:“我为人类造福,没有错,我不会承认错误,也不会归还火种。”让学生谈谈哪段话在表达效果上更好?好在哪里?学生们很清楚地体会到原句中“决不会”、“更不会”等词语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而坚定无畏的意志品格。我马上说:“让我们用声音和表情将普罗米修斯的坚定与无畏表现出来。”学生马上能入情入味地朗读,语感就会油然而生了,正是通过对比读文,才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这一表情达意的符号,反复体味悟出人物的真实情感进而感情朗读。

四、触动心弦,朗读方能表真情

每篇课文都能反映出作者的一份真实情感。那么,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把握这份情感,也就是所谓的情意点。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一边为学生播放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劳动的视频,一边配乐饱含深情地描述到:“绵延的山峰记录着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着聪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一小段精彩的视频加之一段深情的旁白,使学生个个如临其境,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在每张孩子的脸上一览无余,我因势利导:“谁能够通过你的感情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呢?”此时,朗读训练的指导已水到渠成,有句话说得好:“唯真情,才能使人怒,唯真情,才能使人笑,唯真情,才能使人叹服。”正是教师帮助学生抓住了文章的情意点,触动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先“心动”而后“口动”。

五、尊重个性,调动情感主动读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是呀,老师讲解的再精彩难道还有文本本身的内容更精彩吗?以往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感受,课堂上,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感悟,没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这样说到:“请你用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请你美美地读一读。”于是,学生便毫无兴趣地按照老师的指令来读书,可是,没有体会到作者高兴的心情,我们的学生怎能带上高兴的心情来读?没有感受到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美我们的学生又怎能美美地来读?所以,学生的朗读仍是语气平平,波澜不惊,怎样让学生读出自己的心灵感受呢?我觉得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感情参与进来,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感情朗读来把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几年来,我一直在此方面不断地探索。在教学《四个太阳》一课时,我以一个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不断地变化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当学生说到:“我喜欢春天彩色的太阳时。”我播放一系列配有轻音乐的春景图片并说到:“假如你就是一名小作家,你看到这一幅幅春景图想说些什么呢?”学生们有的说:“呀,太美了!”有的说:“真是个柳绿花红的世界!”还有的说:“春天真是个万紫千红的世界!”……此时的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中,我马上说到:“那让我们美美地读读吧!”只见学生们已完全陶醉,个个摩拳擦掌,你读起来一脸陶醉,我读起来摇头晃脑,他读起来辅以动作,美,在他们的脸上展露,美,在他们心中流淌。

普罗米修斯教学反思篇8

一、朗读感悟,浸润“英雄形象”

神话人物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每个神话故事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形象鲜明的人物,这些形象都是正义的化身。我们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感悟,让“神”的力量转化为英雄形象永驻学生心间。如《普罗米修斯》一课中“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想象普罗米修斯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表情是怎样的?(坚定、刚毅、义无反顾的)教师引读:在普罗米修斯被鹫鹰啄食肝脏,生不如死的时候,他坚定地对自己说――(学生读);在普罗米修斯精神备受摧残折磨的时候,他对狠心的宙斯说――(学生读);当火神奉了宙斯之命前去劝降的时候,他斩钉截铁地对火神说――(学生读)――这里就是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在教师富有激情的引导和回环反复的朗读中,学生的情感得到激荡和升华,普罗米修斯宁折不弯的崇高品格和英雄形象就树立在学生脑海中了。

二、感受“神奇”,培植想象力

神话最大的魅力是奇幻的想象,因此进入神话类文本的通道最简捷最有效的也就是想象。通过想象进入文本,方能更好地领悟“神奇”。神话故事教学中,教师应再现文字描述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描述的空间,充分触摸语言,通过角色情境,激活内隐的想象。如《夸父追日》一文中“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夸父追日的神速,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展开想象:

夸父一提腿,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夸父一迈步,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夸父一奔跑,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夸父一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夸父一提腿,就越过一片森林。”“夸父一迈步,就把五座高山甩在身后了。”“夸父一奔跑,就像风驰电掣似的。”“夸父一腾跃,就越过了滔滔江河。”形象的描绘让夸父显得更神奇了!课堂上,教师抓住神话的特点,顺应童心,让文本充满神奇的诱惑,让想象展开神奇的翅膀,让创造得到延展,让灵性在儿童的语言里张扬。

三、品文悟法,习得“诗性”语言

郭沫若在《神话故事》一书中说:“神话是绝好的艺术品,是绝好的诗。”神话体裁的课文充满魅力,一方面是因为神奇的想象,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它特殊的叙述方式,也就是语言的“诗性”。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还要通过对语言的品析,引导学生关注神话是如何表达的。如一位老师执教《猴王出世》一课,十分注意挖掘课文独特的语言现象,将内容的理解、语言的揣摩、情感的体验,融合在一起,达到“在课文中走个来回”的效果。文中有一个经典句段“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教师引导学生:(1)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写在句子旁边,做阅读批注。(2)多读几遍,你发现这句话有什么特点?(3)品读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领略对偶句的精妙。(4)合作朗读,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律。教师引领着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批注,体会到作者写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感受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反过来说,读着这样的语言,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自然而然就呈现在脑海中了。经典的传世神话类文本,必然有着诗意的语言,必然是内容与语言的高度融合。因此,读神话类文本除了要教文章写了什么,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品析作者是怎么写的。

四、复述故事,培养概括能力

神话类文本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主要有赖于其口口相传的特点。学生天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课后都有“我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的练习。作为文学文本的神话故事,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复述能力呢?应该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列小标题法、抓重点词连贯法、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叙述法等,做到方法的指导在课内、结果的呈现在课内,久而久之学生的复述能力才会得到提高,课后“我来讲讲这个故事”的学习要求也才能得到落实。如何捷老师执教《普罗米修斯》一课时,先让学生尝试复述,然后由学生讲述各自的复述方法,有的说采取段意+段意=主要情节的方法,有的说通过多练习达到目标――在学生共同分享不同的复述方法时,何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个方法――关键词扩展。老师提供了五个关键词“黑暗―火种―惩罚―痛苦―自由”,结合这五个关键词,学生较好地复述故事的大致情节。这样做,摒弃了教师的灌输,充分尊重学生这一主体,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及时点拨方法,在运用中学习优化的方法。

五、仿创表达,实现读写融合

小语专家崔峦先生指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细细品读神话类文本,不难发现,神话故事想象丰富,但往往言虽尽而意未绝,文本中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女娲补天》课文中“女娲为了寻找五彩石,花了很长时间,找了几天几夜。”在这几天几夜中,女娲是怎么寻找的?遇到了哪些困难?《普罗米修斯》一课中人类在“没火”和“有火”时人们截然不同的生活是怎样的?――如果能找准、用好这些“空白点”,有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其想象思维能力,提升表达能力。如《开天地》第四自然段描写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变化,这段文字极富想象力,充满节奏感。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段文字重新排列,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的魅力,想象补白省略号的内容,并模仿创作:“他的(?摇?摇?摇?摇?摇?摇),变成了(?摇?摇?摇?摇?摇?摇)的(?摇?摇?摇?摇?摇?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想象无穷,如:他的头发,变成了嫩绿的柳枝;他的胡须,变成了金灿灿的丝线;他的牙齿,变成了坚硬的石头;他的五指,变成了壮观的五指山;他的鼻子,变成了大大的山洞;他的骨骼,变成了连绵不断的山峦;他的经脉,化作了清澈的河流;他的头颅,化作人类的智慧。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语言内涵,揣摩语言规律,习得语言技巧,提升语言质量,实现了用教材教语文,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六、拓展阅读,链接广博文学

教材这个“例子”所传递的信息是有限的,“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引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中去,在一个更广阔的“大语文”背景下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引子,带动学生多阅读其他类似的文章。《普罗米修斯》是学生在教材中接触到的首篇希腊神话,学完课文后,可以布置“搜集各个民族的神话故事”,如《圣经神话》《希腊神话》《埃及神话》《印度神话》《少数民族神话》等。学了《哪吒闹海》一课,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精卫填海》《八仙过海》《猴王出世》《神笔马良》等故事。学了《嫦娥奔月》一课,可安排学生再读《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故事。这样可以让学生受到更多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激发更高的阅读热情,进一步领略神话的魅力。

上一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范文 下一篇:蚂蚁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