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场所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0-15 20:34:42

娱乐场所管理制度

娱乐场所管理制度篇1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营业性歌厅、舞厅、卡拉OK演唱厅、夜总会的经营活动,以及餐厅、咖啡厅、酒吧、茶座中的营业性演唱、演奏、文艺表演、卡拉OK演唱等经营活动,均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符合社会公德和公共利益。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歌舞娱乐业的管理工作,促进歌舞娱乐业的健康发展。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管理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行业主管部门。

各级公安、工商、物价、税务、卫生、环保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进行管理。

第五条县级文化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职责范围内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审核批准;

(二)指导、监督和检查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

(三)组织培训、考核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管理人员;

(四)会同有关部门查处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五)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其他有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主管、主办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对所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管理。

第七条申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场地、设施和资金;

(二)有与经营项目和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

(三)消防安全设备和卫生条件符合国家规定;

(四)场内音响和照明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五)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六)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申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按照下列程序审批:

(一)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组织和个人,持主管、主办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证明和其他有关证明文书,报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发给娱乐类《文化经营许可证》,但国家规定应当由省级或者地、州、市级文化行政部门审批、发证的,依照其规定;

(二)持《文化经营许可证》和公安、卫生部门规定的有关证明文书,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公共场所安全合格证》和《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许可证》,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

(三)持以上(一)、(二)项所列《许可证》、《合格证》,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部门申请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以上各项《许可证》、《合格证》和《营业执照》齐全方可营业。

第九条文化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申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申请等有关文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第十条经营者需要变更注册登记事项或者转业、停业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分别向有关部门办理变理或者注销手续。

禁止涂改、转让或者出租本条例规定的各项《许可证》、《合格证》和《营业执照》。

第十一条凡在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从事营业性演唱、演奏的人员和文艺表演人员,必须经文化行政部门考核,办理演出证。具体管理办法由省文化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凡依法从事经营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享有下列权利:

(一)在核准的经营范围内自主经营;

(二)对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单位、个人,有权揭发、控告;

(三)拒绝非管理部门和无检查证件人员的检查;

(四)拒绝非法摊派、收费和无偿使用其经营场所、设施和劳务;

(五)拒绝非发证机关或者个人扣缴、吊销本条例所规定的各项《许可证》、《合格证》和《营业执照》;

(六)法律、法规赋予的其他权利。

第十三条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中,禁止下列行为:

(一)聘用或者接纳未经文化行政部门审核发证的单位和个人从事营业性演唱、演奏及文艺表演;

(二)从事超出核准登记项目及范围以外的经营活动;

(三)经营价格和服务性收费超过物价部门的规定;

(四)从事危害民族团结或者防碍社会正常秩序的活动;

(五)从事色情、、、封建迷信活动;

(六)场外噪声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有关规定;

(七)营业时间超过所在地文化行政部门的规定;

(八)包庇、纵容流氓滋事活动和其他违法活动;

(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

(十)阻碍文化市场管理人员和稽查人员执行公务;

(十一)从事国家明令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十四条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从事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

第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一)项、第十条第二款、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一)项、第(七)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经营、没收违法所得、扣缴或者吊销《文化经营许可证》,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至五倍罚款。

第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三)项、第十条第二款、第十三条第(二)项、第(三)项和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分别由工商、物价、税务部门依法查处。

第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二)项、第十条第二款、第十三条第(四)、(五)、(八)、(九)、(十)项和其他违反治安、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二)项、第十三条第(六)项的,分别由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

第十九条对在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管理工作中秉公执法,为促进营业性歌舞娱乐活动健康发展作出显著成绩的管理者,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文化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员和有关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或者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讼。

第二十一条*市所属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区行政区域内,申办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审批和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可以依据本条例、由*市结合实际作出具体规定。

第二十二条本条例具体应用的问题由省文化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娱乐场所管理制度篇2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娱乐场所安全管理,维护春节期间我市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有效预防娱乐场所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文化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场所安全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政办发〔20**〕96号)、省文化厅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娱乐场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文市发〔20**〕43号)及省有关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政府决定从即日起至2009年3月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娱乐场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以下简称整治行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规范娱乐场所经营行为,加强监管,排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严厉查处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娱乐场所,积极查办重大违法经营案件,严惩不法分子,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全市娱乐场所证照齐全,消防达标,卫生、环保合格,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健康祥和的文化氛围。

二、工作重点

春节前,要集中开展两次突击检查行动。检查的重点包括:娱乐场所是否取得各部门颁发的许可、批准文件;是否超员、超时营业;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是否畅通;消防设施设备,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等是否完整良好等;严肃查处无证照经营场所、超过限定时间和超出核定消费者人数经营的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歌舞娱乐场所和非节假日向未成年人开放的电子游戏场所。

三、组织领导和责任分工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此次整治行动的组织与协调,建立全市娱乐场所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下简称联席会议)。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研究拟定娱乐场所安全工作重大政策措施,指导、督促、检查各地娱乐场所安全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解决娱乐场所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联席会议每年要召开1至2次会议,也可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临时全体会议或部分成员单位会议。

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卉、市文化局局长陶希铭担任,成员由市文化局副局长金铁龙、市公安局副局长何立、市卫生局副局长袁晓鹏、市环保局副局长朱江立、市文化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安辉、市工商局副局长何畏组成。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落实联席会议议定事项,承办联席会议交办的有关事项。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由金铁龙兼任,总联络员由市文化局有关科室负责人担任,相关部门各设一名联络员。各县(市)区要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

(二)职责分工

各级文化、、卫生、工商、环保行政管理部门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多家联动、综合治理的娱乐场所安全工作新格局。

文化部门作为娱乐场所的主管部门,要加大对娱乐场所违法经营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超过限定时间、超出核定消费者人数经营的娱乐场所,严肃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歌舞娱乐场所和非节假日向未成年人开放的电子游戏场所;坚决取缔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和擅自从事的营业性演出经营活动;加大对娱乐场所检查频率,建立检查记录制度。对于在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对于不属于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职权范围内的,要以书面方式通报有管辖权的部门。

公安部门要强化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加大对娱乐场所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娱乐场所营利性陪侍、、吸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对为上述活动提供方便的场所,一经查实,除依法处罚有关责任人员外,要提请工商部门依法吊销其营业执照;加大禁赌、禁毒、禁娼工作的宣传力度,为娱乐场所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公安消防部门要认真履行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执法职责。加强对娱乐场所经营人员的消防培训,提高单位、场所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加大对娱乐场所消防监督检查力度,对存在火灾隐患的场所,要依法责令限期整改;对不能保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权依法责令停止使用。文化、工商等部门也要结合各自职责,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及时通报公安消防部门处理。

卫生部门要开展娱乐场所卫生监督检查及艾滋病、性病防治宣传,并加大工作力度,促进娱乐场所落实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娱乐场所公用物品消毒、空气质量的检查,督促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并落实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娱乐场所环境污染的监管,对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验收制度的娱乐场所,依法责令限期补办相关手续。在规定期限内未补办的,依法处罚并报工商、文化部门予以取缔;对超过国家规定排放标准排放噪声、废气和废水造成污染的娱乐场所,依法责令限期治理,并予以处罚;对经限期治理逾期仍未达到环保要求的单位,依法报请县级以上政府责令停业、搬迁或关闭,同时由工商部门对其依法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

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娱乐场所的巡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无证照经营娱乐场所,变相从事娱乐经营活动的场所,超出经营范围从事娱乐经营活动的场所,坚决依法查处、取缔;对有关部门移交的无证照经营场所或不适合继续经营的娱乐场所,要依法取缔。文化、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为娱乐场所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密切配合,做好全面排查工作

此次整治行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各县(市)区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各级文化、公安、卫生、工商、环保等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对本辖区内的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全面联合检查,特别是对重点场所、重点时段、重点内容要进行反复检查,逐一摸清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安全隐患,找出本地区、本系统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进一步确定整治的重点,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二)依法行政,从严娱乐场所管理

各级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本着“依法行政、处置及时、从快从严”的原则,认真解决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加大对各类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法经营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娱乐场所,该处罚的要坚决处罚,该取缔的要坚决取缔。

对无娱乐经营许可证、有营业执照的经营场所,凡在20**年3月1日前已实际投资新建、改建、扩建,并通过消防安全检查、取得环保批准,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程序举行听证的,文化部门可以为其补办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的,工商部门要依法取缔。对依法取得娱乐经营许可证、未办理营业执照的经营场所,文化部门应要求其在30日内办理营业执照,并报发证的文化部门备案。对既无娱乐经营许可证、也无营业执照的经营场所,暂停营业、躲避专项整治的无证照经营场所,由公安部门配合,工商、文化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对证照齐全的娱乐场所,各级文化执法部门要建立检查记录制度。

(三)健全制度,全面落实娱乐场所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级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娱乐场所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值班、巡查、督察、情况通报等各项制度;制定《娱乐场所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及《娱乐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加强节假日值班值宿工作,认真做好节日期间娱乐场所检查工作,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全市娱乐场所管理不出现死角;保持举报电话畅通,发生重大事故要及时上报。

各娱乐场所要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执行周密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疏散、灭火等安全预案,加强自我检查,出现可疑情况和突发事件要及时处理和上报。

对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未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娱乐场所实施审批、监督检查的地区和部门,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因工作不力、失职、渎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的,要依法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娱乐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各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各种防火、灭火、逃生等安全知识,并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娱乐场所管理制度篇3

1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地位

1.1体育健身娱乐业是体育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都有着非常大的改变,休闲娱乐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在这种形势下,体育健身娱乐业迅速得到发展,并成为体育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健身娱乐业和竞赛演业共同构成体育产业的主体。他们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健身娱乐行业内的经营性健身娱乐中心和机关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另外还有学校教育部门对外举办的培训班等。对消费者进行技术指导、交流和竞赛等活动是健身娱乐业为了使产业获得更大的利益而采取的最主要手段。

1.2体育健身娱乐业在体育经济市场中起主导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加,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成为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的经济基础。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健身娱乐市场开始起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的颁布实行,对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推动着我国健身娱乐市场迅速壮大。健身娱乐市场呈全方位发展趋势,市场的经营项目繁多。体育健身娱乐业在体育经济市场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引导、推动着体育经济市场向前发展。

2体育健身娱乐业对体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虽说我国体育产业起步晚,但是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国目前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在各大城市各类健身娱乐场馆陆续不断的开业,并且他们都各具特色,多种多样。健身娱乐业的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中非常受欢迎。根据对我国健身娱乐业相关资料的数据的调查显示:在沿海发达城市经营性体育娱乐场所有4000家以上,在内地大城市的经营性体育娱乐场所也都在2000家以上。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浙江省就有近5000家体育娱乐业的经营单位,年营业利润高,经营范围广。根据我国国情,人口众多这个事实,随着体育项目在逐渐的增多,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随着体育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发展空间无限,潜力巨大,它的发展必定对体育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形式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体育健身娱乐业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呈现出多种形式,由于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呈多元经营,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1)健身娱乐业经营投标审批多,管理混乱(。2)体育健身娱乐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方面缺乏人性化,教条死板(。3)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单一化,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链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要加强产业管理,全方位监督,以促进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健康发展。

3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策略

3.1加强体育健身娱乐业的管理,规范管理制度,适应市场发展规律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体育健身娱乐业的管理制度和法规有待加强。虽说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宏观调控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又要从政府的角度对体育健身娱乐业加强制度管理,规范各种管理制度。要根据体育娱乐业的特点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行业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体育健身娱乐业经营过程也要依据市场的要求,按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经济市场规律规范体育健身娱乐业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使我国体育健身娱乐业市场法制化、规范化,以此推动着我国体育经济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2增强人们的体育意识,培养人们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体育消费

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的需求有了一定的增加,但是人们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意识还不够,还没有达到人们以极高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娱乐健身当中去,人们还没有真正把体育娱乐健身当作紧张工作之余的休闲放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的休息方式,还不能充分享受体育带给生活的巨大乐趣。因此,要把“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终身体育”的思想贯彻到人民的脑海当中去,使每个人都了解体育,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体育健身娱乐业市场发展,从而推动我国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

3.3加强对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提高健身娱乐行业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体育产业刚刚起步,发展速度快,它属于第三产业,体育产业包括的内容很多,健身娱乐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健身娱乐业其实就是为人们健身娱乐提供服务的场所,它具有服务行业的性质,因此,体育健身娱乐业要树立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我国体育产业起步比较晚,服务的内容,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健身娱乐业当中,体育人才济济,但是精通管理的专业人才比较少,很明显表现出了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低,不能够满足体育娱乐业行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的需求,应该加强引进一些既懂体育又懂经济又懂营销管理的人才。同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市场、经济和管理专业知识的培养,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21世纪就是人才大战的世纪,吸引和培养体育经济管理人才有利于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

3.4体育健身娱乐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其在产业经济中的竞争力

娱乐场所管理制度篇4

一、政府与行业协会在行业市场管理中的合作互补

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涉及行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然而,这些关系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对立关系,指非营利组织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负责推动政府进行政策改进;补充关系,是指非营利组织自行负责筹款,满足政府未能满足的需求;合作互补关系,指政府提供资助,由非营利组织提供服务。玉环县娱乐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娱乐协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这三种关系兼而有之,但以合作互补关系为主。政府是娱乐文化市场的主要管理者,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对文化娱乐市场依法实施的管理是为了保障娱乐场所的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其中,政府的文化行政管理、公安、工商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等部门都对文化娱乐场所分别承担不同的管理职能。政府对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规范了文化娱乐市场,促进了文化娱乐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政府不是万能的,在文化娱乐市场管理中是有缺陷的,而正是政府管理缺陷的存在为行业协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性。娱乐协会在娱乐场所的管理活动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灵活机动、适应性强。政府通常在面对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时,由于政府工作程序的繁琐和内部管理程序的复杂,所以经常表现出行动迟缓、效率低下的缺点,而娱乐协会内部管理较为直接,也不需要繁琐的手续审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不大,从而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很好的发挥了灵活性,面对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近期,玉环许多娱乐场所因生意清淡,推出下午免包厢费,降低酒饮料消费价格,造成消费秩序混乱。政府管理部门对此无能为力,而娱乐协会发挥灵活的优势,及时召开会员会议,由业主自行讨论标准,分档确定价格范围,有效制止了价格战。

第二,高效率和人力资金的高利用率。由于政府运作方式的特点是,一个项目从立项、审批到执行,需要很多工作人员的参与,项目也需要一级一级的上报有关领导,这样势必影响到资金、人力的有效利用。娱乐协会在执行项目时,不需要庞大的政府系统和极其复杂的协调机构,更不需要政府部门之间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分配,这就减少了大量的中间环节,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执行的成本。

第三,制度创新能力强。政府管理部门必须依法行政,在管理方法方式上要创新,需要分级领导,层层审核,存在许多约束;娱乐协会要实施项目,在共同的利益基础,只要会员之间统一,一个会议解决所有问题。领班是娱乐场所的主要业务骨干力量,为了保持领班的稳定,防止无序流动,娱乐协会出台内部制度,领班调入,必须出具领班原场所负责人同意证明。这样的“制度”,如果让政府管理部门实施,困难可想而知。娱乐协会运作优势明显,但协会的所有活动,必须有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如果脱离政府管理部门的支持,协会的自律机制就会受到破坏,号召力也会受到影响,有些活动可能无法开展。总之,在娱乐场所的管理中,娱乐协会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指导支持,政府部门的工作需要娱乐协会协助开展,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合作互补关系。

二、进一步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在行业市场管理中的关系

正确处理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在二者之间构建稳固的合作互补和双向制约的关系对于促进市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要在二者之间建立这种关系,首先对于政府而言,政府必须转变观念,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把行业协会视为在市场管理活动中的合作伙伴;应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为行业协会的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要改革对行业协会的双重管理体制,避免其游离于政府监管之外。其次对行业协会而言,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建立规范的内部运作机制,增强自身的自律机制,有效地弥补自身缺陷;积极组织开展活动,利用多种渠道筹集发展资金;要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能力,建立起完善的竞争制度,加强行业监督,开展有序竞争,同时行业协会要朝着公共利益导向的社会使命努力。

在处理政府管理与行业协会自律的关系上,玉环县政府部门确立了行业自律优先的原则。这一原则解决了政府行政权力对文化市场的过度干预,培育文化市场自律机制,充分发挥娱乐协会在文化市场中的作用,让协会成为政府与娱乐场所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娱乐协会规范行业行为,抵制和举报违法经营活动,维护行业利益,加强行业自律。要通过协会组织解决在文化市场的某些方面管理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从根本上把文化行政部门职能转变到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实现文化行政行为的法律化、规范化、理性化。政府管理部门与娱乐协会摆正位置、相互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对娱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例如,最近开展的玉环县娱乐场所上岗培训工作,在政府、协会、业主的紧密合作下,取得了良好成效。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对场所从业人员提出了许多要求,根据管理要求,政府管理部门明确提出要对场所主要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并将培训证检查纳入日常巡查内容。在政府引导下,娱乐协会与政府合作,对场所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培训不收培训费,培训发证开支由协会承担。该项目实施中,政府确定管理硬性规定,协会发挥灵活机动、高效率的优势,场所感觉到协会的温暖关照,消费者获得优质规范的服务。

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市场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政府部门应充分挖掘并发挥行业协会相应职能。36号文重申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长期以来对行业协会的期望,赋予了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基本职能。行业协会职能有: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切实履行好服务企业的宗旨、积极帮助企业开拓目标市场。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政府应赋予行业协会以下协助管理职能:反映诉求的职能,即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出台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前,应主动听取和征求有关行业协会的意见和建议;开展行业调查研究,掌握行业动态,提出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参与制定修改行业标准和待业发展规划;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会员诉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规范行业行为的职能,加强行业自律。根据行业发展和要求制定行规行约和职业道德准则,并组织实施;参与制订和修改行业准入条件,完善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参与企业申请开业的初审;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管理约束机制,奖优罚劣,规范会员行为,协调会员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结合行业实际,开展业内评比活动。提供服务的职能,切实履行好服务企业的宗旨。行业协会根据授权进行行业统计,掌握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收集和行业信息;创办报刊和网站,开展法律、政策、技术、管理、市场等咨询服务;组织人才、技术、管理、法规、就业等培训,帮助会员企业提高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改革经营管理;行业协会牵头,组建专家委员会,制定相关职业标准,并授权行业协会对其从业人员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及发证;参与行业资质认证、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及推广、事故认定等相关工作。其次,政府部门要呵护和培育行业协会。改革为了发展,规范也是为了发展。政府要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和扶持,各方面关注和培育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

娱乐场所管理制度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观,加强奥运期间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深入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度,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集中人力、集中时间,通过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对全市公共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安全隐患集中治理,依法严厉查处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违规行为,提高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专项整治范围

1、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馆(站)、文物部门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2、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包括演出场所、歌舞娱乐场所、影剧院、网吧等;

3.图书、音像制品批发市场;

4、大型文艺表演等文化活动;

5、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

6、其他文化单位。

三、专项整治的重点

1、各类文化项目建设工地、文化活动以及文化活动场所、公共文化娱乐经营场所的消防和安全保卫的部署、预警、应急等落实情况,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2、消防安全:重点整治各类文化经营场所和文化服务单位(1)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及落实情况;(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火栓系统运行情况;(3)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防排系统运行情况(指有自动灭火装置的单位);(4)用电线路铺设及电气设备安全情况;(5)职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情况;(6)应急疏散预警制定及演练情况。

四、方法步骤

1、宣传发动(7月10日-7月15日)。各县(市、区)要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市、区)要向社会公告这次专项整治的范围、内容、要求和整改的时限,组织召开本辖区所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安全责任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会议,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2、自查整改(7月16日-8月31日)。各公共文化娱乐场所要按照“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原则,依照有关规定,认真组织自查整改,自查整改结束后,娱乐场所要向当地文化部门写出自查整改情况报告。

3、监督检查(9月1日-9月10日)。各县(市、区)文化部门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本辖区内公共文化娱乐场所逐一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市文化局将适时进行督察。

4、验收总结(9月11日-9月20日)。各县(市、区)要对本次整治工作进行验收总结,并于9月底前将书面总结上报市文化局,市文化局将于10日上旬对全市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抽查验收,对成绩突出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对措施不落实的要予以通报批评。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县(市、区)要把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来抓,做到常议、常抓、常督促、常检查,切实做好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专项整治工作。并把这项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要明确职责,周密部署,密切配合,精心实施,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障治理措施落到实处。

(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1、严把审批关,对新申办的公共娱乐场所和未经消防部门审核合格以及房屋安全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的坚决不予审批,对所谓的试营业和先开张后办证的公共娱乐场所依法予以取缔。

2、检查制度化,各县(市、区)要在前一个时期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再次对公共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分类登记造册,对各个文化经营单位和文化服务单位的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建立管理目录,现场检查记录,确保日常检查责任落实。

3、建立重点文化娱乐场所督导制度。各县(市、区)要根据当地的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安全情况,建立完善安全隐患举报、公示、挂牌、督办等长效管理机制,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场所、重点督察,要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重视安全技能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增强文化娱乐场所的自防自救能力。

5、加强协调、密切联系,建立相关部门联动制度。各县(市、区)文化部门要坚持“统一部署、加强协调、各方联动”的原则,加强与安监、公安、消防和工商等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联合执法、统一行动。

六、广泛宣传、加强舆论监督

娱乐场所管理制度篇6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上级部门业务指导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上级关于整顿和规范娱乐演艺场所经营秩序的工作部署,切实履行文化市场的监管职能,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了文化演出市场健康发展,遏制了违规经营、非法经营蔓延的势头,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

据统计,目前我县拥有歌舞娱乐所24家,具有演艺性质的1家,西平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积极开展娱乐演艺场所整治工作,坚持边排查、边疏导、边整治的原则,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管理服务,规模发展娱乐产业,为进一步开放市场,促进市场繁荣,实现监管职能转变,加强跟踪管理工作,加大日常监管力度,逐步规范歌舞娱乐场所的经营活动,推动娱乐产业依法、健康发展。

一、落实责任,完善机制

一是成立专项整治行动小组,实行队长总负责,监管组和办案组密切配合的工作作模式,按照谁监管、谁负责,谁监测、谁负责”的原则,将任务与责任逐个细化分解、落实到人,明确监管人为第一责任人,以增强执法人员的主期能动性和责任意识;二是完善娱乐场所监管档案。统一制作了《娱乐场所排查及査处情况分类表》,实行“一户一档,详细记录无照经营户身份、无证照经营原因及采取过的监管措施等,同时建立日常巡査登记台账,及时确保档案资料准确无误。三是健全发现机制。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案例讲解工作,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娱乐场所整治行动 ,充分发挥“12318” 举报平台的作用, 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 。

二、积极巡査,开展整治行动

一是开展“地毯式”巡査。监管组对各自分管路段的娱乐场所进行全面地巡査, 重新复核相关材料,并与工商、公安等部门的登记资料进行比对,确保全面、真实、及时地掌握辖区娱乐行业经营户的基本情况。三是实施“回头査”。对关停的经营户,巡查组不定期进行复査,防止死灰复燃。如美高美KTV、盛世皇朝等歌舞娱乐场所。

三、注重安全生产

2018年,我局一如既往地将消防安全工作特别是演艺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县娱乐场所一年来未发生一例消防安全事故,继续保持近几年来的良好势头。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意识今年以来,我们多次对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研究,大会小会,逢会必讲安全工作,在思想上时刻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年初,我局就对全县娱乐场所专项治理的组织领导、工作目标、整治重点、主要措施、实施步骤、经费保障、责任追究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五月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与所有文化市场经营业主签订了娱乐场所安全生产责任书。

四、疏堵结合,齐抓共管,实现长效管理

一是坚持分类监管,积极进行疏导。对情节轻微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变立案査处为说服教育,变罚款收缴为责令改正,通过柔性执法的手段,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整治成效。如我们在查处步行街酒吧超经营范围从事演艺经营活动中,当事人认识到了 自身销误,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的形式督促当事人及时停止了违法行为 。 二是加强部门协作,与其他执法部门建立长期协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对娱乐场所存在的无照经营、消防隐患、社会治安、许可证不全或过期等违法行为, 及时相互抄告, 并联合执法予以整治。

 

西平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娱乐场所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 消防防火 安全隐患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a)-0173-02

公共娱乐场所就是通常所说的人员比较密集,且具有歌舞娱乐功能的场所。这类场所人流量多、流动性强,消防安全管理有比较大的难度。而且对于人们来说公共娱乐场所是一个放松、减压的地方,大家在公共娱乐场所消费的时候很少会考虑该场所的消防安全和存在的隐患。所以很多公共娱乐场所都不是很重视消防安全工作,这也导致了很多公共娱乐场所为人们提供服务时,通常都“带病”营业。如果一旦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

1 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几点问题

1.1 建筑先天性火灾隐患方面的不足

一是绝大多数的公共娱乐场所都是属于私有经济投资建设的,商人追逐的就是商业利益最大化,而安全利益t往往被忽视了。很多商人为了更好地节约投资成本,通常都会采用一些价格比较低廉的化工材料和可燃易燃材料进行建造。并且由于公共娱乐场所具有的特殊性,内部装修一般都是采用观赏性比较强的木质材料、塑料制品、纱织布艺和海绵软包等材料。虽然这样提高了公共娱乐场所的视觉美观,但是也为消防安全埋下了极大的火灾隐患。这些装修材料本身就属于易燃品,不但不具有任何的防火作用,一旦燃烧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二是在公共娱乐场所中大量的电器设备的应用是不可缺少的,这也带来了用电负荷的急剧增加。这些很多公共娱乐场所的必需品却也成为了造成火灾的很重要的原因。公共娱乐场所采用的电子设备一般都是功率比较大、数量比较多,甚至有的线路都交错复杂。如果在这些电子设备中存在一些没有达到安全规范的产品,或者出现电器线路老化的情况,而也没有对电器线路进行穿阻燃PVC管敷设,一旦出现漏电短路现象就很容易造成火灾事故。

1.2 建筑消防设施方面的不足

对于公共娱乐场所建筑来说消防设施是至关重要的。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大多数公共娱乐场所都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机械防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但有的公共娱乐场所为了能够降低投资成本,并不按照消防技术标准执行,在建筑装修的过程中私自取消或者降低消防设施设置。一些公共娱乐场所经营者认为消防设施是应付消防部门的,一旦通过消防验收,办好消防手续后,就会放任不管,不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让消防设施“徒有其表”。当火灾发生时消防设施却没有发生应有的作用。而更重要的安全疏散设施,也不断因为经营方面的原因,出现被封堵、占用、锁闭等方面的问题。疏散指示设施和应急照明设施都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消防设施一旦出现问题,就不能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引导人员疏散,从而出现大量的人员被困,甚至死亡。

1.3 单位场所应急疏散方面的不足

对于公共娱乐场所而言,人员相对于其他场所多且集中。很多公共娱乐场所顾客处于饮酒后的兴奋和行为失控的状态。加上公共娱乐场所灯光比较昏暗,为人员疏散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近年来,消防部门开展了很多工作,着力提高社会单位人员疏散的能力。公共娱乐场所在办理“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时,都要求制定“灭火疏散预案”。但很多社会单位将这个预案永远留在了“纸上”。而发生火灾事故时都显得手足无措,不能再第一时间积极的引导人员疏散。而很多单位员工和群众都缺乏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中的逃生技能。既不会利用消防设施扑救初期火灾,也不会积极引导人员疏散逃生。

1.4 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

目前而言,很多公共娱乐场所管理制度上存在普遍管理混乱的现象。2009年以来,《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应该由社会单位全面负责,经过这些年以来全社会的不断重视和努力,一些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很多的社会单位,尤其是公共娱乐场所还处于将消防安全管理“留在纸上”的阶段,甚至少数公共娱乐场所连“纸面”上消防安全管理都懒得去做。这就大大增加了公共娱乐场所发生群死群伤火灾的概率。一些公共娱乐场所没有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器材无人管理、检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责任不明确、不落实。近年来的公共娱乐场所群死群伤性火灾的发生,都和场所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混乱、不落实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出现了消防安全负责人、管理人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面临火灾的时候“手足无措”,不能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公共娱乐场所防火应对措施

2.1 补足建筑先天性火灾隐患短板

严格守好公共娱乐场所新建、改建、扩建和装修工程的消防设计关。消防设计不只是消防部门的事情。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应按照自己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在先天上杜绝火灾隐患的出现。一是内部装修选材应减少甚至不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近年来,为了满足公共娱乐场所在防火和美观方面的要求,出现了很多的防火装饰材料,但价格相对一般材料较高。公共娱乐场所应在装修环节考虑商业利益的同时考虑安全利益,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可燃易燃材料装饰,而采用不燃、难燃材料和防火材料装饰。这样的材料装修出的公共娱乐场所,可以有效地降低可燃物负荷,减缓火灾蔓延速度。也不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二是严格落实电器线路穿管敷设。公共娱乐场所的电器线路在装修阶段就应该进行系统设计,对用电量和线路敷设进行规范设计。杜绝因为电器线路用电负荷大或线路老化出现短路现象。

2.2 补足建筑消防设施方面的短板

对于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设施按照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有效管理,会大大降低火灾的发生率。在发生火灾时,充分地发挥消防设施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人员的伤亡。公共娱乐场所应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配置消防设施,并保证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确保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能够在发生火灾后第一时间,扑灭初期火灾。同时要将消防器材放在醒目的地方,方便及时取用。社会单位应及时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维保、检测,发现存在问题后及时维修、更换。

2.3 补足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短板

社会单位应摒除消防工作是做给消防部门看的观点,从而树立对自身消防安全全面负责的意识。认真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和预案。严格落实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工的消防安全职责。对新入职的员工及时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及时组织消防演练。做到从单位负责人到普通员工都对消防工作“心里有数”。社会单位要能够发现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疏散场所人员,实现“防得住、灭得了、跑得快”。真正杜绝群死群伤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娱乐场所是给群众带来娱乐休闲的场所,单位场所的经营者应严格落实自己的消防安全责任,让商家在得到经济利益的同时,群众也能得到安全和娱乐休闲。不再让一起起的公共娱乐场所群死群伤性火灾撕碎一个个幸福的家庭,刺痛社会的神经,给我们留下的只是一个个事故教训。

参考文献

[1] 李波.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防火策略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6(9):82.

[2] 李振齐,张成文.浅谈公共娱乐场所消防防火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1):297.

[3] 张志杰.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防火措施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6(6):63-64.

[4] 王惟昊.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防火措施探讨[J].江西化工,2016(3):179-180.

娱乐场所管理制度篇8

1.1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供给方现状

1.1.1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的经济性质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所有制经济形式在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中均有所存在,其中,国有和集体经济性质的占23.1%,个体私营占61.5%,股份联营占14.3%,而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经营单位仅占1.1%。表明目前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多种所有制参与投资,资金来源以内资为主,由民营个体投资兴办或经营的体育健身娱乐场所已成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

1.1.2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的经营规模

调查显示,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投入的资金从几万元到几千万元不等。从表1可以看出,投入资金在50万元以下及50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经营单位居多,二者合计占85.7%,而投资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仅占2.2%。经营项目呈多样化,既有大众普及型体育项目,也有新兴的时尚运动和极限运动,还有高档的健身娱乐项目。就经营面积而言,平均每家为1775m2,室内最大的达15000m2以上,而最小的为100m2以下。从业人员平均每个场所约为15人。各经营场所一次可接纳消费者人数差距较大,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71倍,平均每家经营单位一次可接纳消费者93人。以上表明,目前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场所高、中、低档并存,经营规模大小不等,但总体经营规模偏小,中、小型企业是体育健身娱乐业的经营主体。

1.1.3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

所调查的91家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从业人数共计1366人。其中,管理人员238人,占17.4%;体育指导员209人,占15.3%;其他人员919人,占67.3%。从学历构成情况看,本科及以上学历207人,占15.2%;专科学历346人,占25.3%;专科以下学历813人,占59.5%。管理人员的学历以专科为主,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过专业学习或培训的不足30%;体育指导员主要来自体育教师、退役的运动员、体育院校的在校生和毕业生,虽然专业性较强,但以兼职者居多(62.5%),并且具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登记证书的人员尚不足15%。此外,在调查中还发现,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和高水平体育指导员主要集中于一些规模大、档次高的经营场所,而一些单一项目的低档健身娱乐场所基本无人指导。上述分析可见,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社会亟需的懂体育、精经营、善管理的高学历复合型人才匮乏,受过高等级培训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明显偏少,而从事一般性劳动的人员又过多。这种情况必然会影响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综上也可以说明,现阶段,体育健身娱乐业在河北省还不是一个主导行业,人们对其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企业的经营规模、产值有限,从业人员流动性强,工作欠稳定,还未引起高学历择业者的重视。

1.1.4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的经营类型

从调查结果看,只经营一种体育健身娱乐项目的单位占27.5%;以经营健身娱乐项目为主,同时兼营餐饮、洗浴、购物等非体育项目的占13.2%;以经营多个体育健身娱乐项目,或以某一个项目为主要特色兼营其他健身娱乐项目的单位占59.3%。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的经营业务呈多元化,市场正朝着综合化经营的趋势发展。

1.1.5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效益

从经营方式来看,单纯提供体育健身服务的经营单位占67%;采取服务与培训相结合的经营单位占23.1%;而采取其它多种经营方式的仅有9.9%。收费形式主要有分场次或分时段计费、通票、包场、各类活动卡等,因规模、档次和经营项目的不同,所采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多数经营单位采用凭卡消费和计次(计时)消费相结合的方式。并且在调查中还发现,打折优惠、营业推广、人员推销是经营单位普遍采用的促销方式。表明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的营销手段和方法还较为传统,多样化程度不高,引导消费、创造需求的能力有限,这也反映了经营单位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从经营效益来看,在被调查的经营单位中,自报赢利的占调查总数的58.2%;自报持平的占30.8%;自报亏损的占11%。调查发现,经营者认为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消费观念陈旧、缺乏政策法规支持、居民消费水平不高以及竞争对手多等。但是多数经营者(73.6%)对经营前景充满信心。

1.2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市场需求方现状

1.2.1河北省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体育健身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重要”和“比较重要”的居民分别占21.8%和38.4%,认为“一般”的占27.3%,认为“不重要”和“不太重要”的合占12.5%。并且,有53.4%的居民认为“有必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多数居民不仅认识到体育健身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而且体育消费意识也较强,这种潜在的消费群体为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拓展奠定了基础。

1.2.2河北省居民体育健身娱乐消费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到经营场所参加过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有448人,占调查人数的36.8%,其中男性略高于女性,占54.7%;消费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0-50岁之间,占总人数的86.5%;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最低为1.7%。并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消费者明显居多,占72.3%。从消费频次看,平均每月消费1~3次的消费者占调查人数的10.4%,平均每周消费1~2次的占19.6%,平均每周消费3次及以上的占6.8%;没有进行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人数占63.2%。在消费人群中,月均消费50元以下的占22.5%;月均消费50~100元的占32.6%;月均消费101~200元的占30.8%;月均消费在200元以上的占14.1%。调查中发现,对于运动项目的选择,由于个人偏好和参与目的的差异,不同性别、年龄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同时也发现,目前经营单位针对中老年人开发的健身娱乐项目还非常有限,正是由于许多服务项目不符合中老年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才使得中老年人对经营性体育场所少有问津。因此,如何引导更多的中老年人到健身场所消费是值得经营管理者们认真考虑的问题。

1.2.3消费者对现有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场所的评价

在被调查的消费者中,有49.6%的人认为目前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场所的消费价格“合理”,认为价格“偏高”和“高”的分别为34.8%和11.4%,而认为“偏低”和“低”的合占4.2%。有58.7%消费者认为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场所的服务质量“一般”;认为“较好”和“好”的分别占18.3%和8.5%;认为服务质量“较差”和“差”的有14.5%。说明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场所制定的价格还不太令消费者满意,服务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1.2.4影响河北省居民参加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因素分析

体育消费支出是价格、收入、偏好、消费者信心、闲暇时间和消费环境的函数。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河北省居民参加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因素中,影响程度较大的5个因子分别是:工作紧张家务繁忙(61.3%)、消费价格偏高(58.6%)、缺乏兴趣爱好(52.5%)、受经济条件制约(32.1%)、距离体育健身娱乐场所太远(28.9%)。表明闲暇时间的多少、价格的高低、个人的兴趣喜好是影响居民参加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2结论和对策

2.1结论

1)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场所以民营个体投资经营为主,中、小型企业居多,整体规模偏小,经营业务呈多元化,但项目开发不平衡,营销手段和方法还较为传统,服务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尤其是高学历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和中高级技术人员比较缺乏。

3)市场尚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缺乏相应政策的扶持。

4)河北省居民体育健身观念和体育消费意识较强,但体育消费行为受习惯影响较大,总体消费水平不是很高。

消费人群主要是有较高学历的中青年人,男性略多于女性。

5)影响居民参加体育健身娱乐消费的最主要因素是闲暇时间的多少、价格的高低、个人的兴趣喜好等。

2.2对策

1)提高认识,强化规划和引导。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应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把体育产业作为河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大力发展,要把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作为河北省体育市场发展的重点来培育。其次,政府主管部门要转变职能,增强服务意识,应尽快研究和制定河北省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开发战略及开发计划,从宏观上指导和协调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规划、布局、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引导市场资源有效配置。同时,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体育健身娱乐业监预测机制,及时分析发展新形势,掌握新情况,提出新思路。

2)营造公平环境和发展氛围,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打破部门、地域的限制,营造宽松适宜的投资环境,鼓励体育健身娱乐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各种经济向市场投入,共同参与体育健身娱乐项目的经营和开发;要采取统一的适用于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建立权责明晰的市场监管体系,创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环境。加强体育健身娱乐业经营实体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服务、行业自律和市场中介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自我约束机制,形成公正公平、运行平稳、充满活力的市场竞争机制,推动市场良性发展。

3)制定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

体育健身娱乐业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公共业,政府对这样一个利国利民且没有污染的行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税收方面,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和消费档次,可实行高税、低税或减免税等不同的税收政策;并且在用地、用水、用电、用热等方面,对面向普通大众的经营性体育场所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加强市场调查,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经营者要加强市场调查,研究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了解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行为特征,把握市场发展动态,明确自身定位和服务面向,树立起自己的特色品牌和服务形象,形成核心服务能力;要注重多种经营,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对服务产品进行调整,适时增加服务种类,不断完善新的服务项目,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注重开拓潜在市场,加强对潜在消费群体的营销策划工作,不断提高自我创造需求的能力,现阶段尤其要大力发展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服务项目,加大中老年市场的开发力度。

5)加大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

人才缺乏已成为影响我省体育健身娱乐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应把注重人才培养作为发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重要内容来抓,政府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其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体育健身娱乐经营者进行培训,搭建交流平台,拓展培养途径,不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更新他们的经营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在本部门发现和培养人才,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岗位职业培训,特别要抓好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上一篇:有效资产管理范文 下一篇:安徽高考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