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1-24 19:53:15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1前言

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跨文化交际”一词最早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中出现,指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民族因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地域环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天然的屏障与阻碍。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文化特征是国际间“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和冲突,接下来笔者将从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出发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做一详细分析,并探寻有效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方法途径。

2中西方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2.1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在对待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内在的表现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在注重直接感受的基础上实现从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西方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认识的模式上,中国素来重视“天人合一”,即人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性思维中国认识世界的基础;西方在自然科学的指导下,建立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保护个人的利益和自由、独立发展等西方观念体现出了西方的个体性思维。

2.2价值观念的差异

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中西方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传统的家庭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和血脉观念,家庭内部长幼有序、辈分有别。但是在西方的家庭中,儿女18岁后就离开父母,对父母也不承担赡养的职责。在对待个人隐私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注重团结和坦诚,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而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的问题,贸然问一名西方女子的年龄,会引起西方女子的极大反感。

2.3法律观念的差异

法律是在文化土壤中盛开的鲜花,不同的文化催生了不同的法律精神,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法律观念的差异上。中国注重“以和为贵”和“家和万事兴”,打官司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有伤和气和不光彩的事情,制定法律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由于缺乏明确的公共意识,法律的执行也要依靠道德的规范。西方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浓厚,法制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西方法制化国家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所大型商场因建筑不恰当形成旋风致使老人摔倒,商场被告上法庭,老人获取了高额赔偿金。

3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

3.1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十分重视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狗”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下多用于贬义,影射坏人、笨蛋或背叛的人,如“狗东西”、“狗屁不通”和“走狗”。但是西方的语言环境下,从“a luck dog”中即可看出与中国的“狗”意象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再如中西方在数字使用习俗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喜欢偶数,例如“好事成双”“十全十美”等都寄予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在西方国家了人们偏爱奇数,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

3.2交往习惯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加深了国际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强调了把握中西方交往习惯的差异的重要性。首先在称呼上,中国重视“长幼有别”,所以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而在西方亲属之间直呼姓名是亲切和礼貌的表示。其次在见面问候时,中国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关心之意,常常说“你去哪里?”或“你吃饭了吗?”,而面对西方人“你去哪里?”明显冒犯了他人的隐私,“你吃饭了吗?”西方人会误解为你要请他吃饭。最后再告别用语上,中国人注重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感激,例如在告别时说“多谢您的指点,学生我受益匪浅!”,而西方在告别时多说“Happy talking to you !”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欣赏之意和交往过程的评价。

3.3教育方式的差异

教育方式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的着眼于未来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片面注重学生的成绩高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此外,中国孩子缺少必要的社会教育,造成社会使用能力比较低。目前,中国教育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方的教育重视孩子多元化的发展,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自由民主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人才,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上与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3饮食文化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对食物强调“色、香、味、意、形”俱全。中国人习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中国人的饮食工具“筷子”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形象代表。西方人在饮食上追求简单和营养,十分重视进餐礼仪。西方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在进餐是实行分餐制,以“刀、叉、匙”为饮食工具。

4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4.1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的沟通了解

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沟通和了解,是在差异下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没有贵贱之分,跨文化交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世界人民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中西方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尊重对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最终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4.2在坚持入乡随俗的原则上提升和完善自我

“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避免出现误会和尴尬的有效方法,实现“入乡随俗”的前提是了解西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即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效的语言交流要考虑特定的语境和交流环境,如见到中国朋友仍旧以“你吃饭了吗?”的形式打招呼,见到西方人则说:“How are you !”此外,跨文化交际者要汲取世界文化营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知识和社交技能,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阻隔和文化障碍。

5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和完善自身文化素养是扫除文化差异障碍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跨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共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最终也将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董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理论观察,2012(4)

[2]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黄耘.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坛,2010(3)

[4]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作者简介: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2

关键词:中西方 文化差异 翻译 体现

一、前言

翻译的过程就是将两种不同的语言活动的言语产物进行转换的过程。由于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不尽相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尽量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困境,这也就对译者的文化素养有了较高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译者对于所翻译语言的文化了解不深入就无法真正的了解这门语言,会造成原文与译文的割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通过了解不同语言背后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跨越文化的鸿沟,准确的表达出原作的含义。在中英文的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地理、历史、社会风俗、、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也就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人员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翻译中的实例,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为翻译过程中“信达雅”基本原则的实现提供一些参考。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从整体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非常大,在很多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具体来说,在翻译过程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体现:

(一)中西方地理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中西方在地里环境方面有较大差异,这种地理差异导致语言上地理文化的差异。具体来说,我国处于北半球,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国家,受海洋和陆地气压的影响,在我国春天的季风从东面或东南面来,而秋天的季风则是从西面或西南面来。因此,在我国文化中经常用东风比喻春天、温暖,而用西方比喻寒冷、秋季、萧飒。如李白的《落日忆山中》中“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是将东风与春天、温暖联系在一起。而刘禹锡《酬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则很好地体现了西风在中国文化中的意境。但是,西方由于处于南半球,气候与我国不同,在西方国家,西风带来春天,而东风则带来寒冷。因此在翻译中若是简单的将古诗中的“东风”、“西风”进行直译就会为西方人带来困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非常注意这一点。如上文中的诗句,如果直接将东风翻译为“east wind”则无法体现出原文的含义,不如将其译为“spring breeze”或“vernal wind”较好。而且,由于我国是大陆性气候,而西方国家是海洋性气候,因此在对山、水等词语的地理文化含义方面有较大不同。举例来说,在中文中挥金如土一词经常在英文中被翻译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这其中“water”与“土”这两词的应用就反应出地理文化差异在语言翻译中的不同。

(二)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在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方面,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经过长时间的封建统治后形成了独有的儒家文化和家天下思想。而且我国古代饱经战乱和朝代更迭,对于民族和历史有独特的身后认同感。而西方历史文化与我国历史文化产生背景并不相同,封建政权在西方统治时间和统治程度都远不及我国,因此,这种历史文化的差异也在翻译中有所体现。在我国“千金一笑”、“烽火连天”、黔驴技穷”语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如果简单翻译的话很难让西方人理解其中的含义,而西方一些短语如“Greek gift”若直接翻译成“希腊人的礼物”恐怕很多中国人都无法理解,但是若联系这个短语的历史背景,即希腊人利用特洛伊木马攻破了敌人的城池,则能够帮助理解这个短语。在历史背景差异下,很多中国历史成语或短语是无法直接翻译出来的,很多词语都是通过拼音和英文相结合进行翻译,这就需要对这些词语进行专门的解释以方便英文读者理解。

(三)中西方社会风俗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由于历史文化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中西方文化在社会风俗方面也由很大差异。举例来说,我国古代对于宗亲伦理的要求非常严格,这在我国语言上也有很深地体现,而西方对于宗亲的区分较我国相比则比较简单。如“aunt”一词在西方可以代指姑姑、姨母、舅母、婶娘、伯母等多种中国宗亲伦理关系,而相对应的“uncle”一词也可以代指我国叔叔、伯父、姨夫、姑父等不同的关系。因此在这种词语的翻译中,译者要充分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能准确地将这些词语与我国的宗亲关系相对应进行翻译。而我国的“吃”文化也与西方有较大不同,如“吃瘪”、“吃亏”、“吃醋”、“吃鸭蛋”等等,这些词语在翻译时要考虑词语背后的含义,通常都是将词语背后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翻译,如“吃醋”就可以翻译成“be jealous”(嫉妒),这样翻译能够保持原有词语的基本含义,达到翻译的目的。

(四)中西方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也决定了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巨大差异。我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儒释道相结合的独特,而英美等国人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因此宗教文化不同造成的语言差异也是翻译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中文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阿弥陀佛”则可以翻译为“god bless you”或“god bless my soul”等形式。在我国“龙”是一种民族图腾,受到人们的尊敬和喜爱,而西方则认为“龙”是邪恶的化身,代表奸邪和恐怖,因此在对“龙”进行翻译时就需要注意中西方这种不同理解下带来的语言差异。这些都是在翻译中的体现。

(五)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是偏概况、使用和综合的,经常从整体和集体进行考虑,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比较偏向个体或独立,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反应在语言中就形成了词语使用的不同。如汉语中常赋予一个词多种含义和用法,如“说”,可以组成“说话”、“说三道四”、“说清”、“说情”等不同词语,而这些词语中“说”的含义都是在用话表达意思这个基本含义上发展而来的,而在英文中“说”可以分为“speak”、“tell”、“say”等多个词语,每一个词语都有不同的使用情景,这中语言表达就较为准确。此外,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还体现在对名字、地址等翻译上面。

三、结语

对于译者来说,理想的翻译是“信达雅”。通过对不同语言进行深入了解,在保留原文的含义和形式的基础上,结合不同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原作进行分析能够帮助译者更好地进行本土化翻译。而译作的本土化即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原作,也便于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理解和交流。译者也只有在深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前提下,结合本文化实际,才能翻译出优秀的作品,实现语言交流的目的。(作者单位:陕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肖琳.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

[2]蒋丽慧.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3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价值观 差异 中西方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①。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使得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因此,对于中、西方人这两个群体,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就显得理所当然。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产生

有人认为中西方价值观主要受环境、历史进程、思维方式三种因素的影响。历史进程的不同造就了中西方人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不同的环境下萌生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他们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而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纵观中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历史悠久,其中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历史直接影响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还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很大差异。

历史发展不同,导致整个社会环境的不同,因而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就存在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一)价值观核心差异

西方哲学观自古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精神。因此,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而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人们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表里不一。因此,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的是“利他”精神,强调民族内的统一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

(二)价值观目标差异

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因此,西方人的价值目标是重功利,追求个人的幸福,重视道德的功利性,把道德作为实现利益的工具,以获得个人利益为最终目标。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表现,西方价值观追求的是自由、人权和平等。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行为。因此,中国人往往以道义为重,将个人荣辱得失放在次位,为了保全道义,必须压抑个体的自然欲求、功利欲望。

(三)价值观实现的差异

天人合一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不是与自然抗争。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强调温和、渐进,顺其自然。在封闭的大陆文化中,人们安居乐业,知足常乐。当今的改革开放也是以安定团结为前提的。由此可看出中国人倾向于在稳中求发展。

而西方人则强调“人定胜天”,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实现过程当中,往往具有很强的冒险精神、独立和竞争的意识。因此,在科学研究及改革创新方面,西方人较中国人取得了更多成就。

四、中西方价值观不同的表现

(一)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简单且直接,中国人含蓄而排外。中国历史中长期受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束缚,另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反映在语言表达方面就是“谦虚谨慎”。举个例子来说,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得很好!”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非常感谢!)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

书面语交际方面,西方语言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句式比较严谨,以形统意;汉语的句子对形式要求得不那么严格,但用词严谨且具有丰富的含蓄性。中国传统思想习惯从整体上把握对象。反映在语言上就必然带有很大模糊性和多样性。汉语造句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逻辑事理顺序,功能意义,以神统形。

(二)人际交往

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西方人则偏向于实际。西方人也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露、直率、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得到机会,即是父母和子女都可以直呼其名,相互竞争。西方人很少考虑感情方面的因素,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受孔子思想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仁”是做人的标准,讲的是人我关系,意在告诉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礼”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仁”主张的人际关系既有家庭成员之间的亲亲,又有不同等级之间的尊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带有宗法性质的亲亲尊尊的人际关系。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主要由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决定,而其的思想观念与其历史和环境有关。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导致中西方人所处环境存在差异、人生经历也不类同,导致思想观念传承的不同。不同的文化下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人自古受封建统治的影响,往往对个人利益看得较轻;而对西方人而言,由于他们在历史上多次成功封建统治,因此西方人更加看重自由和人权,也更加关注个人利益与得失。

注释:

①明虹.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中美英语教学,2007(3):71.

参考文献:

[1]于桂敏,白玫,苏畅.中西方价值观差异透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13.

[2]许果,梅林.论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3]明虹.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与比较.中美英语教学,2007(3):70-72.

[4]李敏.浅谈中西价值观的差异[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差异 文化意识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许多English learners却对其含义不甚了了。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i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 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 clothing”;“同舟共济”,英语为“in the same boat”;“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act”;“蓝图”,英语为“blue print”等,这样的偶合现象不胜枚举。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可以促进English learners在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学习中的“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

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code)、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

对于狮子的勇猛(brave)、绵羊的温顺(gentle)、狐狸的狡猾(sly)、乌龟的迟缓(slow)、猪的贪婪(greedy)、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基本相同。但在老鼠,骡子和猫头鹰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则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ckey Mouse这个尤物,从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是“顽固(stubborn)”的代名词。汉语中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祥之兆,如“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间见面打招呼时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国人则说“Hello”);人们接受礼物时表达自己态度的差异(一般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撤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 you. I really appreciate it”);运用体态语的差异(如中国人召唤他人走近时常用手心向下,手指向内连续弯曲的手势,这种手势在英语中是在使唤小动物走近时用的;召唤他人走近外国人使用四指弯曲食指向内勾动的手势,而这种手势在汉语中则是极富挑衅性的)。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教词汇“pro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 is a professional”和“She is a 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 is perhaps a boxer”和“She is likely a prostitute”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5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衣食住行

从一名高三学生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是影响其英语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面对这一问题的前提下,应引导高三学生更多的关注中西方文化中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文化差异,让学生不再禁锢于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思考西方民族的交际行为,避免偏见的产生。同时,加强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也可让高中生在英语学习时,不再出现中式英语问题,并可轻松的记忆英语课文,翻译英语。

一、衣

从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角度来看,两者差异较大。即中国服饰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服饰发展初期,它追求的是御寒、蔽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饰的功能开始由最初的御寒、蔽体转换为民族文化标志的彰显。包括政治文化、习俗文化、经济文化等等。同时,中国服饰更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以服饰文化来体现人的“气质”、“神韵”等等。此外,在中国服饰设计过程中,注重遵从色彩和谐,款式呼应的原则,增强服装的社会功能。同时,中国服饰中的色彩也是有所讲究的,其中,青蓝、赤红、黄、白、黑主要是用来彰显人的尊贵气质[1]。西方服饰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理念有所不同,讲求的是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思想。即西方服饰作为西方文化中的一种,它写实性较强,主要为了彰显人的个性,并注重通过服饰色彩、造型等的设计,突出人体胸、腰、臀等形体。中西方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差异性较大,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在国际交往中必须意识到这一问题。

二、食

饮食文化也是中西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其中,中国饮食文化讲究是“全”。同时,从请客吃饭方式角度来看,中国注重的是饮食共享,并把聚餐作为了一种交际行为,旨在利用聚餐寻找人际交往中的归属感。而西方则不同,西方的餐桌多数是长方形形状的,这便可以看出,西方聚餐不注重寻找归属感和集体温暖。同时,西方的聚餐不会按照长幼顺序对座位进行安排,更强调的是“人人平等”聚餐氛围。此外,从菜名角度来看,中国饮食的菜名也讲究集体主义。例如,“烧全鱼”、“四喜丸子”、“桃园三结义”等等,均是饮食中“全”的一种彰显。而在座位安排时,注重选择一个圆形桌子,并按照长幼顺序,安排座位。这样一来,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种凝聚力,而西方聚餐就显得十分冷清,如同每人一盘“自扫门前雪”一样。除此之外,从付账习惯来看,中国习惯于争前恐后的付账,而西方则是倡导AA制消费,各付其账,体现个体独立性。

三、住

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中国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了集体理念,并注重把“儒、释、道”渗透到建筑中,采取花园式、庭院式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这种建筑设计方式,会让人们产生集体意识,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居住氛围。同时,在中国建筑设计时,倾向于采取全封闭的设计形式。而西方,与中国不同,建筑的个性更加明显,倾向于把建筑设计成严密的几何形态,呈现“院包房”建筑设计形式[2];第二,中国建筑更多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个建筑较为沉稳、含蓄。如,紫禁城、四合院等建筑的设计,均采取了较为含蓄的设计方法。西方则不同,它的建筑会给人一种与自然相对立的感觉,个性过于明显。

四、行

中西方的出行文化也是有所不同的。在中国,人们外出旅行时通常会考虑“家庭”、“集体”对这一种出行方式是否感到舒适。同时,中国有句俗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3]。所以,在外出时,人们更在意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想要通过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共同完成出行计划。即对于中国人而言,外出旅行中的团体构成比游玩更加重要。只有是和好友在一起,才能体会到旅行的乐趣。而西方则与中国完全不同,它倡导追求个体的生活享受,以出行经历为主,不太在意身边是什么人。认为,只有个体生活品质提高了,才能算是一次相对满意的出行经历,个体主义较为明显。

五、结论

综上可知,对于一名高中生而言,了解中西方文化中衣、食、住、行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让学生不再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阻碍,产生文化冲突等交际问题,学会包容、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为此,应提高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性问题的重视,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差异之处,而后,运用自身已掌握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学习西方语言和文化,善于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沟通、交流。

参考文献

[1]孙萍.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2):85-86.

[2]李智.文学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J].名作欣赏,2014,13(08):111-112+125.

[3]陈鲁宁.中西方商务交际礼俗文化差异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20(10):108-110.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6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 翻译 影响

翻译是译者设法将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活动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翻译活动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双重交际活动;翻译活动是一种间接认识和译语表达;翻译活动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双重特征[1]。在众多的翻译原则中,每一个原则标准都是我们在翻译的实践中应该注意的。我们不能固守于某一个或某一些特定的标准来进行翻译工作,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基本的三个原则我们必须遵从:一,信守原文的内容意旨;二,遵从译语的语言习惯;三,切合原文的语体语域[2]。文化差异[3]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习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会引起误解,所以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类介绍其影响。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决定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并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具体分为:其一,意和与形和。奈达在Translating Meaning中提到,就汉语与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意合与形合的对比。也就是说,汉语中的意合与英语中的形合构成了汉语和英语的本质差别。因此,我们在英译汉的时候要注意使用意合的句式,在汉译英的时候注意使用形合的句式,以符合两种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例如:

(1)不到黄河心不死。

译文:One will never stop until one reaches one’s goal.

(2)那时舅舅抱着我,哄着我,我觉得很温暖。

译文:Sitting in my uncle’s lap,being humored all the way,I was feeling very good.

在例(1)中,汉语主要靠句子内部的联系来体现相互的逻辑关系。虽然没有连接词,但是词意和句意借助上下文可以理解。这对于英语为母语的读者来说是很难适应的。因此,我们在汉译英的时候,要增加一些连接词。以便尽可能地体现出原文的逻辑关系。在例(2)中,汉语原句的主语从“舅舅”转移到“我”,在汉语中是很常见的,但在英语中,一般一个句子只有一个主语,不会频繁地变动主语,于是,我们在翻译活动中可以依照这种英语的思维习惯,用符合英语的句法习惯的分词结构来调整句子,以达到符合英语思维习惯的目的,从而使翻译更容易被接受。

其二,形象与抽象。总体来讲,汉民族的思维特征具有较强的形象性,与之相比,英语民族更多地使用抽象思维来分析问题和事物。在英语民族思维模式中并没有象形词这样的概念存在,所以,我们在进行汉译英翻译的时候,应当注意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用简洁抽象的话语来描述汉语原文表达的形象。如:

(3)十拿九稳

译文:practically certain.

(4)年富力强

译文:in the prime of life

其三,主体与客体。钱穆先生曾指出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本文化。汉语的组词造句没有西方语言那种非此即彼的冷静的客观意识。而是在语言单位的形式与功能的变化上持一种非常灵活的主体意识。而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和研究,强调客观事物对人的作用和影响。英语民族的客体意识反映在语言结构上主要表现为用物称名词和it作主语。英语中大量使用的被动语态也是英语民族客体意识的表现。在英语中,当施事主语难以具体指明时,往往采用被动语态。而汉语仍使用主动语态,并常常添加表示泛称的“人们”、“大家”、“我们”等词来强调主体意识。如:It must be admitted that no real structure is absolutely rigid.(大家必须承认没有绝对刚性的结构物)。英汉语言结构的不同体现了主、客体意识操纵下的思维模式的差异[4]-[5]。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汉英成语翻译的影响

在成语翻译过程中,如果对其中的文化背景了解不足,势必造成交流上的误解,甚至失败,对汉英成语的翻译,有必要掌握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在汉英成语中的体现分为:第一,生态文化差异。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在广袤的大陆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为主。土地显得至关重要。因此也有相当一部分成语与土地有关。如:“土生土长”、“斩草除根”、“挥金如土” 等。其中“挥金如土”在英语中相应的成语却是“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那是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比较发达,所以许多成语与海洋、船和水有关。如:“sail before the wind”(顺风航行)、“as weak as water”(弱不禁风)等。第二,历史典故的差异。汉、英语言中有许多成语都是来自古时的历史典故。比如说汉语中的“三顾茅庐”、“卧薪尝胆”、“得陇望蜀”、“东施效颦”、“负荆请罪”等成语。其中都包含着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典故,但是要翻译给外国人,他们可不一定能懂了。比如说,“叶公好龙”,如果直译为“Mr.Ye loves dragon very much.”,那显然就无法表达其中的深刻寓意了。第三,社会习俗的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吉利,代表尊贵和权威。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是褒义,如:“龙凤呈祥”、“乘龙快婿”、“龙腾虎跃”等。可是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通常代表邪恶。被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中国人时常用成语“望子成龙”来表示对下一代的期望,若直接翻译成“wish one’s child become dragon”,那就要被误解了,应该说“hold high hopes for one’s child”。第四,的差异。汉英成语中有许多都与中西方的有关。中华民族主要的是佛教与道教,因此汉语中有许多与其有关的成语,如:“借花献佛”、“顶礼膜拜”、佛眼相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而西方国家主要崇尚基督教,“上帝文化”深深地渗透到英语语言中。不少成语源于《圣经》,如:“finger on the wall”(不祥之兆)、“God helps on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Every man must bear his own cross.”(人人都背负自己的十字架,意思是每个人都得肩负重担、忍受生活的苦难)。因此,要翻译这些包含差异的成语,一定要顾及其中的宗教文化背景,否则会造成误解甚至是不解[6]。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称谓词翻译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儒家思想历来占有统治地位,受其影响,中国人高度重视人际关系。“仁”和“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是仁爱,主张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相敬如宾,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元素;“礼”是指人们之间的社交行为准则,它一方面规定了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另一方面又约束着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由于“仁”和“礼”都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础,所以,汉语亲属称谓词被应用于社交之中也是很普遍的现象。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哲学宗教中丝毫没有“仁”和“礼”的踪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西方人高度崇尚个性、民主与自由,他们坚信人生来平等,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相互约束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独立于自己的家庭并且都有取得成功的能力。亲属称谓词仅仅指示着家庭成员的关系,无血缘的人之间不会使用这些称谓。上述的中西文化差异直接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称谓词使用的区别。以称谓词“叔叔”为例,作为亲属称谓,“叔叔”是父亲的弟弟,但并不一定比称呼者年长。作为社交指示词,“叔叔”一定比称呼者年长,并且两者之间并无血缘关系,这个社交指示词的使用能够缩短称呼者与被称呼者间的社交距离,使被称呼者有受到尊敬的感觉,这样就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这是亲属称谓词的一种意义泛化现象。相比中文而言,英语使用者更习惯用名字称呼彼此,以显示相互的平等与亲密关系[7]。

四、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动物习语翻译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英汉动物习语中的联想、比喻和象征意义之所以常与动物的字面意义大相径庭,也正是由于其是依托于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读这类习语的内涵寓意,我们就必须首先从其特定的文化信息着手来加以分析。众所周知,英汉两个民族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但是又各具特色。这也就导致了两种语言在动物习语的喻体和喻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引起这些差异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自然环境。中国威风于丛林的一直是东北虎和华南虎。而英国在地理位置上更接近非洲大陆,狮子更为人民所熟悉,英国的别名甚至被称为“the British Lion”。因此,英语中的lion(狮子)在某些汉语中就变成了老虎。二是风俗习惯。中西方对某些动物的好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其中狗(dog)最为典型。西方人以爱狗闻名,在西方文化中,dog一直被认为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此,dog所构成的习语往往蕴涵褒义色彩。例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clever dog(聪明人)。而在汉语中,包括其他一些东方国家,狗却被贴上了贬义的标签,我们生活中就常常有“狗腿子”、“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等说法。这种风俗习惯上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两种语言中动物形象和喻义的迥然不同。三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范围广泛,包括神话、寓言以及各种文学创作。它们生动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点和文化,同时也渗透到了该民族的语言中。《伊索寓言》是英国家喻户晓的一部文学著作,也是人民生活的集中体现,其中各种经典的动物习语更是不胜枚举。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趁火打劫)便是来自于《伊索寓言:击水的渔夫》。而许许多多传颂至今的古代神话、童话故事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与动物有关的习语。四是宗教及其典籍。宗教几乎与人类文化同步产生和发展,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同的宗教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在基督教广为信奉的西方社会,《圣经》对语言所起的作用无疑是其他典籍所无法比拟的。其中的许多动物习语也是脍炙人口。例如: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在《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意为“明辨是非”或“区分好人和坏人”,其中sheep和goats分别用来比喻好人和坏人,也正是受此影响,goat一词在英语中常含有贬义[8]-[9]。

五、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汉习语翻译的影响

英汉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有生存地域环境的差异、传统习俗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和的差异等[3],[10]。对于不对应的英汉习语,一般很难进行互译,多用意译法。如:

(1)neither fish nor fowl非驴非马;不伦不类

The book is neither a detective story,nor is a love story;it is neither fish nor fowl.这本书既不是侦探小说,也不是爱情小说;简直不伦不类。

(2)black sheep害群之马

They don’t like talking about their brother,as he i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he has been in prison twice.他们不愿谈他们的兄弟狄克,因为他辱没门庭,蹲过两次监狱。

(3)rob Peter to pay Paul挖肉补疮

Trying to study a lesson for one class during another class is like 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要在一堂课内学另一课的东西,那就是牺牲一方以利他方。

(4)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掩耳盗铃

If there is a war,you cannot just bury your head in the sand.发生了战争,你就不能闭眼不见现实。

(5)the cat is out of the bag真相大白

I perceived that the cat was out of the bag. 我看见真相已经大白了[10]。

六、结语

中西方思维差异决定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具体体现在语言上有区别,要依照不同的思维模式进行翻译。只有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汉英成语的翻译中、称谓语的翻译中、动物习语的翻译中及习语的翻译中做到至善至美,尽可能缩小译文与作者意图的差距,把作者思想真实而鲜活地奉献在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王妍.关于翻译本质的认识[J].科技信息,2009,(1):126-129.

[2]任海涛.英语翻译原则浅谈[J].长江大学学报,2009,32,(1):305-306.

[3]孟冒倩.汉语习语的英译处理[J].现代语言,2009,(5):112-114.

[4]瞿平,贺丽琪.东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在翻译中的视点转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5):97-99.

[5]魏萍,邹斌.中西思维模式差异对翻译策略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9,(10):27.

[6]顾楠,李君.浅析汉英成语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策略[J].科技信息,2009,(11):69-70.

[7]王燕茹.论称谓词的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26,(1):84-86.

[8]杨媛嫒,岳玉庆.跨文化视域中的英语动物习语翻译[J].东京文学,2009,(5):132-133.

[9]包燕.英汉动物习语的差异及翻译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09,(12):86-88.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7

关键词:文化差异;时间隐喻;时间观念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569(2012)02-0267-08

前言

全球化浪潮席卷下,各文化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我国跨文化交际的新纪元已经到来。为了增进相互了解,有更多的机会与世界各国的人们进行商务和文化方面的往来,我们有必要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避免因认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引起文化冲突,导致交流失败。

跨文化的时间概念

当代跨文化理论认为,时间观念是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理查德・E.波特[1:7]提出,跨文化交际产生的障碍是受八个文化变量的影响:态度、社会组织、思维模式、角色、语言、使用和组织空间、时间概念和非语言表达。其中时间概念是一个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重要的文化变量。同样,爱德华T・霍尔制定了跨文化领域三个重要的文化变量――语境,时间和空间。在他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他指出,不同的文化导致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不同。

在中西方文化中,由于感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对于时间概念的理解往往会大相径庭。时间感知方式会影响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并继而影响其言语表达及行为方式,反过来,一定的言语表述及行为方式又反映出独特的时间观念。正因为如此,时间观念不啻是一个隐秘的向导,无形地制约着人们的言语行为。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时间有助于我们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有助于进行有效的国际交流。因此时间观念的差异对交际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中西文化时间观念的差异

时间是永恒的哲学话题,它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联。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时间观念,它们的不同在于价值观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根据萨姆瓦[3:168]的说法,注重过去的文化如英国,希腊和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因此,他们强调传统,习俗,历史和宗教和强烈相信之前的事件,过去的经验教会人们如何活在当下。注重现在的文化如菲律宾,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对当下一样重要。在他们的眼中,未来是未知的,现在真的存在。人们的这种文化可能更冲动和自发的,喜欢更轻松,更休闲的生活方式。注重未来的文化把重点放在有意义的未来。美国属于这一类,最受美国人欢迎的是无需回顾过去,努力工作准备未来。它们的不同在于价值观放在过去、现在和未来。

单向时间和多向时间的概念是由爱德华・霍尔提出。单向时间观指:时间是可以量化的和有限的商品,因此有必要使人们懂得使用时间和节省时间。它被认为是最有效地一次做一件事或在一个时间等待一个人。人们不应该让突发事件干扰他们的计划。多向时间观指:时间是无限和无法量化的。人们似乎不太繁忙,他们很容易改变时间表和期限。人们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情况可以频繁调整。中国倾向于多向时间观,通常可以在同一时间处理一些事情在同一时间,而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倾向于单向时间观,宁愿在一个时间里做一件事情。

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

西方传统的时间观侧重于研究自然科学中时间的哲学问题。西方文化的时间观受牛顿运动法则的影响。西方文化时间呈线性,意味时间溜得很快,一去不复返。西方人倾向于朝前看,崇尚未来。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历史上由于地理位置和军事力量,它们嗜好扩张地盘,向外延伸,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不同文化人打交道,他们求变求新,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

美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和工业革命影响,重视时间观念。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因此人们没有历史感,很少关心历史。在他们眼中过去代表过时,无用,守旧的概念。相反他们认为将来很重要,充满希望。只要他们努力,把握未来就一定能成功,就能找到幸福。这是美国人的梦想。

美国人看待时间如水、石油一样宝贵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能节省,花费或耗费的有形商品。在日常生活和商业往来中他们不喜欢相互寒暄浪费时间,喜欢切入正事。在美国,“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有极强的时间观念,注重霍尔所说的“正式时间”。美国人重视制定作息时间表,合理地统筹安排时间以便规划好未来的工作与生活。正如霍尔指出:“讨论西方的时间观时不要忘记如果没有时间表的话,工业社会将不为人知,微不足道。”[4:136]美国的效率与时间紧密相连。高效率工作意味着他们生活、工作节奏很快。受美国文化的影响,便利店、快餐店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孕育而生,帮助人们节省时间,迅速完成工作。众所周知,美国人称自己是钟表的奴隶,所以他们分秒必争地珍惜时间。

中国文化中的时间观

中国人的时间观不同于西方的时间观。中国传统哲学认为时间进程不仅是线性而且是循环性。[5:51]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表示时间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

中国传统的时间观很重视时间的“过去”,通常把过去当作现在生活的指南因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因此就有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姜还是老的辣”,“人心不古”,“古人云”“世风不古”等习惯用语。

为什么中国人在表示时间的“上、下”词汇比英语丰富,蓝纯[6:97]解释说,中国人有祭拜祖先,崇尚数千年文化的传统。祭总是放在祭坛的顶部,人们跪在地面向上来祭祀祖先。于是汉语中出现许多跟“上”和“下”有关的时间词如“上半年,下半年;上辈子,下辈子;上次,下次;上午,下午;上旬,下旬”等。

中国人侧重循环性的时间观表明人们相信生命有轮回,人类的进程是按周期运行。因此就有“轮回”、“转世”、“周而复始”的说法。

冯友兰[7:213]在他书中指出农民为了农活就必须特别关注太阳、月亮的活动及四季的交替。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过去土地对人们来说十分重要,他们不喜欢搬家,离开土地意味着失去一切,因此他们觉得时间够多,事情可以慢慢做,逐渐养成了慢节奏的生活习惯。乡下的农民――他们的一天通常是按自然规律行事,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时间是金钱”。由此日常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像“慢走”,“慢用”,“慢慢来”,“慢悠悠”,“三思而后行”,“来日方长”等惯用语。

在农业发展中国家,多向时间观支配人的生活,人们可以同一个时间做几件事情。因为中国人喜欢回顾过去、尊重历史和传统。在中国人眼中时间不是稀

缺商品,很容易就能获得。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吃“大锅饭”的现象普及,人们不重视效率。再加上从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陈旧观念根深蒂固,大家的时间观念不强。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时间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现代社会要求时间的严格性和准确性,时间成为世界上宝贵的资源。

新浪网曾进行了一项题为“中国人到底有没有时间观念”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时间观念正在改善。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3757名被调查者中,77%的人认为时间就是生命,10%的人选择时间是金钱,8%的人认为时间就是幸福。而仅有5%的人认为时间。对时间的珍惜和重视,表明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效率生活,“与时俱进”的时间观念大大增强,有助于中国社会发展。

概念隐喻理论下的时间概念

中西方哲学家,物理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甚至小说家和诗人已经从不同的角度诠释过时间的概念。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时间范畴又以空间范畴为前提。其原因是,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发生于具体的空间,空间能为人的知觉器官直接感知,而时间则是无法感知的抽象概念,因此后者必须借用前者来加以认识和表述,也即要借事物、运动、空间方位等概念以隐喻的方式进行表达。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实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于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为的概念系统从根本上是隐喻的。”[3:3]按照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隐喻是人类概念体系的基础,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一面镜子。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概念隐喻主要有三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将不同的概念域作为始源域来认知时间这一目标域,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时间隐喻。因此,时间隐喻即是将其它概念结构投射到时间概念结构上的隐喻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所使用的成语典故、习语谚语及文学作品都能反映出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时间隐喻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以下从跨文化视角探讨时间隐喻理论,借助分析中英文时间隐喻文本研究来挖掘不同文化时间观念异同及重要性。

时间隐喻在文本中的解读

一般来讲,大部分小说按时间顺序来编排叙述。读者能从小说中深切地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和节奏感。比如: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中时间就是按照四季的更替和事件的发展来体现,而马克,吐温的名著《哈利贝克・芬历险记》中惊险故事在漫长的夏天一个个展开,让人体会到时间缓慢地流淌。

下面从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乱世佳人》和十八世纪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丹尼尔,笛福著的《鲁滨逊漂流记》小说中译本撷取几个片段,加上一些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习语、谚语,通过文本研究来感知时间隐喻所赋予的语言震撼力。

1、时间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将涉及一种概念的各方面词语用于谈论另一概念。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我们的许多活动,如辩论,预算揭示时间隐喻的本质。“时间就是金钱”,“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和“时间是一个有价值的商品”都是隐喻概念。他们都是隐喻性的,因为我们使用的是我们的日常经验与金钱,资源有限,和有价值的商品概念化时间。莱考夫和约翰逊称这种隐喻结构隐喻[9:133]多德指出:北美人觉得时间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可以被用来使用,购买,浪费,节约,花费,并以其他方式操纵[10:146]。“时间就是金钱”拥有许多类似隐喻表达方式,时间可以安排、节省、耗费等。近年来“时间就是金钱”理念在全世界越来越盛行。例如以下文本分析:

例(1):她终于理解了他,他们俩的心终于撞击在了一起。这珍贵的时刻决不能轻易错过,不管事后会带来怎样的痛苦。

――《乱世佳人》中译本[11:1166]

例(2):他在亚特兰大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现代女郎酒馆楼上赌钱,或是在贝尔,沃特林的酒吧里跟那些有钱的北佬和提包客密商赚钱的计划,使得全城的人愈加觉得他比他这些朋友们更可恨。

――《乱世佳人》中译本[11:849]

例(3):我在所有的铁器中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块铁皮,花了一星期的功夫,总算做出了一把铲子。

――《鲁滨孙漂流记》[12:43]

例句(1-3)属于时间结构隐喻。受“时间是金钱”隐喻概念的支配和影响。时间被看作是有价值的商品(如:拥有,失去、花费)。例如,例(2)中“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室……”,金钱是喻体,时间是本体。

例(4):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

例(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例(6):光阴一去不复返。

例句(4-6)是中国人常见的谚语。人们喜欢用“时间就是生命”来告诫人们不要浪费时间,要是浪费了时间就再也找不回来。“光阴”在汉语中表示时间。“光和阴”的变换预示时间的流程。在中国传统上人们习惯把时间比作金子,一种昂贵的东西,时间是可以珍藏的。这种惯用语耳熟人详。而在西方“时间是金钱”隐喻深入人心,但近几年在中国流传得很快,说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时间如金钱一样宝贵。

这种时间隐喻在中英文上存在差异,基于不同的价值观,传统和生活环境。在过去,中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时间的价值,因此这种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因此就出现了像“一刻千金”,“寸阴尺璧”等成语。然而,西方国家主要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人们重视工作效率和时间。如以上已经说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不同的时间隐喻。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时间就是金钱”的比喻是典型的西方式表达,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比喻是典型的中国式表达。

2、时间本体隐喻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分析,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人们将抽象的概念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这就派生出了本体隐喻。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具体有形的实体,特别是人体本身。“本体隐喻”又可分为“容器隐喻”和“拟人化”。例如以下文本分析:

例(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在这岛上已经生活了二十三年了。

――《鲁滨孙漂流记》[12:75]

例(8):是啊,时光如流水!二十多年前我种的那些用来做围篱的树,现在已经变成大树了。

――《鲁滨孙漂流记》[12:147]

例旬(7-8)属于时间本体隐喻。时间被看作金钱或移动的物体。当时间被比作移动的物体,我们可以用不同动词描述在时间域运动过程点及运动状态。同样时间也被描绘成流动的水,时间一去不复返。已成为普通的日常语言,且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人们已意识不到它们的隐喻性,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用熟知的具体事物来思考、谈论抽象的事物。由此可见,隐喻性的思维方式和其他感知一样已成为人们组织经验、认知世界和自身

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除了上述例子中,仍有很多例子的本体隐喻。在中国时间被描绘成流动的水。当我们想强调时间飞快,我们可以说时间如离弦之箭,像风疾驰,表示时间在我们观察者面前来来去去,例如:“任时光匆匆流去”、“似水流年”、“时光飞逝”、“光阴似箭”英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表达。

例句(9)岁月不待人。

例句(10)如果时间允许的话。

例句(11)有了时间和机遇,一切秘密都暴露。

例句(12)岁月流逝,脑子善思,最大的痛苦也解除。

例句(13)时间是伟大的发现者。

例句(14)时间能创造奇迹。

例句(15)时间能教你学会一切。

――沈一向,沈超英[13:411-413]

例句(9-15)属于拟人化范畴,画线的词都是拟人手法。例句(9)选自陶源明的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告诫人们珍惜时光,不要虚度年华。例句(10-15)摘自英语谚语辞典。表明时间过得飞快以至于人们抓不住它。时间不等人提醒大家充分利用时间。

例句(16):时间就是生命,懒人消磨时间就意味自杀。

例句(17):时间在飞逝中仍然带给她更多的真理,而且在偷走她的青春时给予她智慧。

――爱德华,摩尔[14:202]

例句(16-17)是英文格言。“杀死时间”动词“杀死”字面上的意思是“造成一个人死亡”,但这里“杀死”的宾语是“时间”而不是“某个人”,表示“悠闲地打发时光”。像这种类似的英文表达还有很多如“愚弄时间”、“欺骗时间”、“谋杀时间”、“偷取时间”等。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喜欢用表达拟人化的时间隐喻,这是典型的英汉语中由于文化差异而不同。

3、时间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隐喻从“进出,上下,前后,开关,深浅中心一边缘”等表示空间的具体概念域向非空间抽象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这些隐喻跟人的身体构造及认知世界的方式有关。[9:133]

李国南指出[15:85]在英汉语中有着相似的方位隐喻。由于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英汉空间隐喻是相似的。例如:“去,往,现,前,来”用来指空间的概念,后来他们成为表示时间的词素,构成方位隐喻如“去年,去岁,去冬,以往,过去”、“现在,当前,现时”、“将来,未来,来年”、“回首,回顾,回忆,追忆,追溯”等时间词。以下文本分析:

例(18):“我现在不去想它,”她重又祭起了自己惯用的法宝,狠狠地想道。“如果我现在还去想失去他的痛苦,我就要发疯了。我明天再想吧。”

――《乱世佳人》中译本[11:1312]

例(19):“这一切等我明天回到塔拉庄园再考虑吧。到那时候我就能够忍受了。明天我要想出个办法来重新得到他。不管怎么说,明天就是另外一天了。”

――《乱世佳人》中译本[11:1313]

例(20):望着那渐渐离去的岛屿,我心中顿时涌起了无限的遐想,让我想起了当初的岁月,想到了现在和未来……

――《鲁滨孙漂流记》[12:162]

例旬(18-20)中“过去、现在、将来”属于方位隐喻,呈现出典型的美国将来为中心的时间观文化,美国重视未来,因为预示着希望、前途和期望。女主人公斯嘉丽把“明天”当作她的“法宝”。每当遇到困难她就鼓励自己明天是崭新的一天,希望的开始,相信自己只要做好准备一定能成功。俗话说“好时机就要来了”说的就是苦难是暂时的而前途是光明的。斯嘉丽有足够的把握重新赢得瑞特的心,这一点是毋庸质疑的。

中西文化隐喻的相似处来自人们隐喻思维的相似,但不同种族、文化、习俗和年龄在交往中会产生不同经验,不同的联想。

结论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篇8

[摘 要]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 文化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差异

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耕作土地(故园艺学在英语为Horticulture),后引申为培养一个人的兴趣、精神和智能。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年)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由此可见,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生存方式及生存质量都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自我奋斗,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2)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情。(3)正由于以上两点,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在西方常常是令人难堪的事。因为接受帮助只能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的私事。

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对他人,对社会是否有用,”个人的价值是在奉献中体现出来的。中国文化推崇一种高尚的情操——无私奉献。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三、社会关系的差异

1.平等意识与等级观念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新中国虽已建立了近六十年,但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核心家庭与四代同堂

美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父母及未成年孩子,称之为核心家庭。子女一旦结婚,就得搬出去住,经济上也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年青人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并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同时也疏远了亲属之间的关系。 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然而,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培养年青人的独立能力。

四、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过饭了么)?” “Where are you going(你去哪儿啊)?”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嗨)!” “How do you do(你好)!”“Nice day, isn't it(今天天气很好,不是么)?”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 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 “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 “Good night(晚安)!”

五、社会习俗的差异——对女性的态度

美国妇女和中国妇女的地位都不高,但美国妇女却有幸能享受许多传统的骑士习俗,尊重妇女的礼节在美国社会随处可见:男士为女士开门;扶女士下车;在马路上,男士走外侧,女士走内侧,以给女士提供保护;女士进餐厅时,所有的男士都要起立;餐桌前,男士要为女士拉开椅子,等女士站好了位置再把椅子送回女士的身后,请她就坐。 中国社会对女性的照顾和礼节似乎要少一些,且有一些专家注意到:汉字中带“女”字旁的有相当一部分含有贬义,如“妖、奸、奴、妒”等。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体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中国人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是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学习,这样,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P78-81

[2]段连城:美国人与中国人——中美文化的融合与撞击[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P101-105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P69-72

[4]关士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P57-59

上一篇:小学班干部竞选演讲稿范文 下一篇:招聘会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