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节目策划范文

时间:2023-11-10 17:01:57

娱乐节目策划

娱乐节目策划篇1

中国电视娱乐兴起于九十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娱乐节目成为电视台收视率的强力支柱。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还相对较低的时候,电视娱乐节目主要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综艺大观》以及《曲苑杂坛》为主并伴随着少量的地方台娱乐节目。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始终处于缺乏创新的尴尬局面,众多的娱乐节目都逃不出“克隆”的怪圈,粗俗化倾向极为严重,这种缺乏创新的局面直接导致了收视结果的不理想。但是,自从2003年的《超级女声》以及央视的《开心辞典》等娱乐节目的兴起,中国内地的娱乐节目开始走向一个传统与创新、模仿与发展的全新阶段。

除了娱乐节目创作意识上有一种变化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创作者在迎合收视心理的变化,根据受众的需要来创造娱乐节目。因此,在研究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时,对于受众收视心理的把握是举足轻重的。只有知道观众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才能准确地把握娱乐节目的发展趋势,制作出适合大众收视口味的节目。

受众心理意识,具体包括受众对电视节目形式的接受程度,对节目内容的关心程度和认可程度。受众心理意识具有积极的反馈作用,这一作用影响着传媒主体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意识、价值、理念及创作的方式和方法。同时,电视节目内容的发展变化也会影响受众对节目取向的变化,这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电视娱乐节目类型的发展

电视娱乐节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综艺表演类

这类节目,一般以歌舞演唱为主,穿插访谈、游戏、竞技等综合项目组成。它的优势在于有一定文艺表演成分,有文艺欣赏价值,比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中央电视台的《同一首歌》等等。

(2)益智类

通过问答的形式达到嘉宾和主持人的互动,通过一轮轮的淘汰决出最后胜利者。这类节目的代表者有中央电视台的《开心辞典》、凤凰卫视中文台的《百万富翁》。此类节目的经久不衰除了知识的趣味性之外,胜出者可以获得不菲的奖励也是原因之一。

(3)综合竞技类

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竞技比赛作为主要依托,达到紧张刺激的节目效果。小到一个大众运动大到对生存能力提出的挑战,都可以成为其竞技的内容。该类节目的主要代表有湖南卫视的《勇往直前》、美国的《生存者》等。

(4)访谈类

这类节目主要以说话为主,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互动,增加现场气氛。该类节目中主持人独到的主持风格和语言表达方式、现场驾驭应变能力,都可以成为此类节目的卖点。如香港的《鲁豫有约》、台湾的《康熙来了》、央视的《艺术人生》等都是这类节目的典范。

(5)影视剧集

影视剧集是电视娱乐节目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当前各大电视台资金收益的主要来源,是通过专业演员的演出来满足观众的认同心理。现在的影视剧集更多的是关注受众身边的故事,其发展已越来越生活化、平民化。从近几年大热的《中国式离婚》、《金婚》、《奋斗》中便可窥见一二。

电视娱乐节目受众心理分析

任何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都会产生传播效果。这里所说的“传播效果”,通常具有双重含义。狭义上,它是指传播者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所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广义上,传播效果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作用,无论这些影响和作用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显性的还是潜在的。

传播效果的产生和影响始终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受众的心理状况和接受程度。受众是传播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任何传播活动只有被受众所接受并在受众中产生一定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才算完整。因此,传播活动首先必须作用于人的心理为中介,才能产生效果。

(1)满足受众期待引导的心理

电视媒介对受众的引导是多方面的,有政治思想、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社会道德等等。任何一个电视节目都必须具备一个引导性,并且要把这样正确的信息放在显要的位置,使受众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

在众多益智类的娱乐节目中,主持人在整个观众参与的过程中,就充当了一个引导员的角色。比如《开心辞典》的王小丫,她除了作为一个审判官的角色出现在节目中,更重要的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这种引导并不只是单纯地面对参与嘉宾的引导,更多的是帮助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进入到节目中来,使得这种参与性从台上延伸到了台下,从演播厅延伸到了坐在家中收看电视节目的电视观众中间。

另一方面,这种引导性也体现在对新鲜信息资讯的引导。在很多娱乐新闻节目中,媒体通过节目向广大群众传播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康积极的娱乐生活方式,使人们及早了解这些信息,正确地认识这些信息,这就是电视媒介的引导性。

(2)满足受众的求新心理

大众传媒是传播新闻信息的,它要体现一个“新”字,就是要满足受众的求新心理。

在近几年的春晚中,最成功的节目莫过《千手观音》。首先,这个节目让世界看到我们是一个宗教自由的国家,反驳了一些国家的污蔑。其次,这个节目本身有令人震撼的艺术魅力,不断被邀请出国表演就是很好的说明,真正的艺术是无国界的。而这种首次将聋哑人的舞蹈搬上春晚的舞台上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显然,这种尝试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人们对于聋哑人在无声的世界中舞蹈这件事情本身就充满了好奇,再加上媒体的渲染以及张艺谋导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重用,直接为该节日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3)满足观众求近的心理

受众的求近心理主要是指受众对于自己所熟悉的新闻容易产生亲切感,并给予更多的关注。电视传播的主体对象是广大的普通人群,因此,在电视娱乐节目的编排上不断加强平民化意识,应该是电视娱乐节目不断追求的目标。

(4)满足受众求快的心理

生活中,先睹为快是受众对未知、应知、欲知事物的共同需求心理。比别人早知道,就能获得传播的主动权;比别人早知道,就可以比较快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更好地适应发展变化。

娱乐节目虽然不同于新闻类节目的严谨和精细,但它同样是注重时效性的。在娱乐事件发生的当下,受众总是希望能得到第一手的情报资料。

因此,电视娱乐节目讲求时效性,就要满足受众先睹为快的心理。电视节目编排就要把这样的时间和问题调整到突出的位置,尽可能地缩短电视节目播出和相关事件的时间差。

(5)满足观众的认同心理

媒体娱乐节目对人的心理上的作用,还体现在观众认同感的产生。娱乐节目允许观众分享他人的生活,因而能够激发观众、教育观众,让观众在感情上和认知上都投入到他们明知是虚构的故事中去。

这种认同感最好的体现就是在电视剧上,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最大的成功就是得到观众的认可。而在观众看来,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最大的成功就是自己能从电视剧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种认同感可以是对剧情发展的认同也可以是对影视人物生活习惯、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的认同。影视作品对角色的把握能左右着观众对角色的理解,有利于培养观众与角色之间的亲密感。

(6)满足观众的投入心理

在使用与满足的理论中,投入是一种观众行为。在观看节目前,投入是为什么要使用媒体的原因;在观看过程中,投入可理解成观众与节目内容的联系以及媒介内容对个人心理所产生的反应;在观看节目后,投入可理解成为观众对节目或节目形式的长期认可。

这种观众的投入心理就解释了为什么观众在认可一个娱乐节目的时候,往往都是从节目预告开始认可并会关注具体播出时间以至于到节目结束之后依然津津乐道,久久不可自拔。这样一个心理发展过程证实观众投入心理的体现。

(7)品牌意识影响着观众的收视心理

进入21世纪,电视媒介中的品牌效应已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完成一个消费行为。而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行为,其品牌价值将决定商品的优胜劣汰。纵观国内的电视媒介,其中将品牌意识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莫过于湖南卫视了。

从2003年开始的《超级女声》,显然已经成为该电视台的王牌节目,甚至在某段时期,《超级女声》系列已经和湖南卫视画上了等号。而湖南卫视也将这种品牌意识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该台大大小小的晚会,例如《新春小年夜》、《元宵喜乐会》以及《跨年群星演唱会》,还是自制电视剧《爱情魔方》、《丑女无敌》,随处可见的都是超女、快男的身影。显然,这些从选秀节目中走出来的年轻人们,已成为这种品牌意识下的战利品或者说是牺牲品。

但是另一方面,正是这种品牌意识迎合了观众的收视习惯。因为在选秀背景的影响之下,广大受众群体早已把这种品牌看作是自己的品牌,在潜移默化中流露出来的亲切感正是许多电视节目所缺乏的。

(8)观众的参与性影响着节目的编排

电视娱乐节目将观众喜怒哀乐的情感反映在荧屏上,使他们的参与感、亲近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验和满足。现场观众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会对场外观众产生诱导和感染作用。

结论

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是受众对收视要求不断提高最直接的反应,现代科技的不断更新使得观众对电视娱乐节目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从近几年的电视发展可以看到受众口味的变化,他们渐渐不再满足于仪式化的欣赏,不再满足于刻板地宣读和出场,从坐在明星后面当支持方队的游戏节目到现在如火如茶的平民选秀节目,受众渐渐地从台下走到台上,从欣赏者变成参与者。每一个类型的电视节目的出现,受众都被赋予新的角色,从中我们也可以体验到受众心理的变化。

娱乐节目策划篇2

[关键词] 娱乐企业 品牌 整合传播

在全球范围内,娱乐业已经成长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以美国为例,美国居民的娱乐支出已位于家庭支出中的衣着和保健品之前.在中国,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后,衣食无忧的国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和休闲生活,对娱乐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另外,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的强度、竞争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因此特别渴望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所去调节自己,以便迎接更大的挑战,这也增加了对于娱乐消费的需求。但是,二十多年的经济转轨过程中,体制、资金及政策性等主要原因导致我国娱乐业品牌难以成型和发展,在品牌形象和品牌传播方面,娱乐业比较国内其他行业也处于绝对落后的尴尬境地。反观国际娱乐企业,诸如迪斯尼、梦工厂、环球等一系列国际娱乐名牌企业和产品人们都可信手拈来。这些品牌在形象整合传播和公关策略等方面都具有跨越国界的高度,既为国内娱乐企业带来成功的个案经验,也成为了国内娱乐企业必须直面的竞争对手。

品牌与品牌传播对于娱乐企业的重要性无庸置疑。正如美国娱乐业顾问、著名经济学家沃尔夫在《娱乐经济》一书中指出:创立成功的品牌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但是名牌所暗含的理念却是完整而具有永恒魅力的。

一、我国娱乐企业的品牌特性

我国娱乐产业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包括:音像、传媒、体育、电影、游戏、等多个产业,并涉及演出、展览、出版、广告等多个行业几乎所有产业都与娱乐业发生着密切的交叉并相互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娱乐企业多数规模较小,其经营往往因涉及到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受政策局限性比较大,与其他产业相比,资本经营受到一定限制。由于以上诸多原因,我国娱乐企业品牌与西方同类产业品牌有着根本的不同和特性。

品牌是一个产品(包括服务)或一个企业的标识,用于识别产品或企业并与同类产品或企业进行区分。在当今时代,除了要看到品牌在标识性、导向性和盈利能力等外在特性外,还应看到它体现在产品与企业中的管理、诚信、服务、创新、社会责任等内涵。

对于娱乐企业及其商品,一方面是人们追逐娱乐的新奇性,决定了人们对于单个娱乐商品的兴趣在周期上是短暂的,如一部电影或者一首歌曲;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某类娱乐商品喜好的相对固定,又决定了人们对于某一类娱乐商品的相对持续性,如影迷、歌迷、高尔夫爱好者等;同时,人们对娱乐商品爱好的转移以及不同年龄阶段消费者对娱乐产品的消费需求差异有呈现出了娱乐消费需求的多样性。因此,从最初的国营电影院、剧场到各种类型的游乐、旅游、娱乐、美食、文化、健身、运动、商务、国际社区等娱乐场所,我国的娱乐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抵挡到高档、从无品牌到有品牌的发展阶段。而娱乐商品的品质、价格、服务所体现出的对于消费者的关注与诚信,如同所有商品一样,是消费者极其看重的品牌特质。

二、娱乐企业的品牌定位与策划

从CIS战略导入我国以后,许多企业迅速实施,现在,CIS在娱乐企业的发展中方兴未艾,呈现出良好势头,为增进娱乐企业效益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娱乐企业品牌形象策划与传播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分析,其核心步骤是形象调查形象定位与形象传播。

1.娱乐企业形象调查

形象调查是娱乐企业品牌定位与传播的首要步骤,也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主要调查消费者对本娱乐企业品牌的认知、态度与印象等方面的内容。对调查结果要进行具体分析并得出结论,一般可以用知名度和美誉度两个指标来说明娱乐企业的形象,反映消费者对娱乐企业的总体态度和评价。

2.娱乐企业的品牌定位

在进行完娱乐企业形象调查后,下一项工作便是娱乐企业品牌的定位,即塑造娱乐企业个性化的东西,使该娱乐企业的某些方面区别于其它同类企业,从而给消费者以鲜明的印象,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消费。在设定娱乐企业品牌形象时,应从娱乐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精心的策划。在策划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点等进行设计。例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趋于感性化的倾向,比较注重在消费时感受到温馨的情调、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舒适的环境,这时,娱乐企业的形象策划就要迎合消费者的这种需求。

3.娱乐企业的品牌形象传播

在繁华的商业区里,消费者往往首先浏览的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外部店面设计,如招牌、店面名称等,以此来寻找实现自己消费目标或值得逛游的场所。因此,具有高度概括力和强烈吸引力的娱乐外部店面设计对消费者的视觉刺激和心理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它是娱乐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传播媒体之一,具有很强的指示和引导的功能,同时,也是一个娱乐企业区别于其他同类企业的重要工具,是一个娱乐企业的象征。消费者对于某个娱乐企业的认识,往往是从接触它的外部店面设计开始的,它是传播娱乐企业形象、扩大知名度、美化环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企业标识的设计与运用,在品牌定位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娱乐企业标识是指那些造型单纯、意义明确、能代表娱乐企业的形象、特征、信誉、文化的一种特定的视觉符号。就视觉设计而言,娱乐企业的标志是视觉识别设计与传达的主角,也是娱乐企业与市场情报沟通与资讯传递的核心,更是消费者心目中对娱乐企业的认同的代表物。好的娱乐标志不仅能在对外传播上塑造良好的娱乐企业形象,对于内部员工来说,它也是一种内在精神和凝聚力的象征。好的企业标识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新颖独特、易于识别;寓意准确、名实相符;造型优美、具有艺术感染力。

娱乐企业品牌形象千变万化,形态多变,但其品牌核心却始终不变。娱乐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完美的消费过程与消费体验正是吸引与打动消费者的品牌内涵。消费者始终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悦、满足、宣泄与成长。尤其是“80”后群体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中实力最强的消费推动力,他们正日益成为消费“娱乐”的主力军。他们追求个性,十分注重娱乐场所的放松的氛围、独特的个性、舒适的环境以及完美的消费体验。这对于娱乐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既迎来了绝佳的市场机会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挑战!

三、娱乐企业的品牌公关传播策略

具有现代经营观念的娱乐企业,其公共关系活动在品牌定位与品牌形象传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在广告推广等硬性推销方式效果日益下降的今天,消费者对娱乐、休闲等消费需求的增长与提高,娱乐企业更应该熟练运用公共关系的传播策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为确立市场竞争优势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娱乐企业为完善和提高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必须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策略是否得当、计划是否可行,直接关系到公关活动的成败及品牌形象的传播效果。

1.确定公关目标与主题

公共关系工作不应该满足于获得分散的、孤立的公共关系效益,而要追求公关活动的整体效益。为此,公关活动首先必须确定公关目标。公关目标是娱乐企业通过公关计划及实施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即利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传播企业的品牌形象。公关主题是对公关活动内容的高度概括,对整个公关活动起指导作用。公关活动的主题多种多样,它可以是一个口号,也可以是一句陈述或一段表白。

2.确定公关对象

确定与娱乐企业相关的公关对象是公关活动策划的根本任务,要针对目标的要求选择,确定 最有密切联系或潜在影响的公众,并以此确定工作的重点和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选择传播媒介和实战策略。

3.确定公关计划并实施

根据公关目标和预算制定可行的活动方案,即公关计划。计划制定出来以后未必十全十美,可以从方案的目的性、可行性以及费用等方面去优化,把各种计划方案的优点集中到一个方案上,把经讨论的计划方案以书面报告形式报告给领导层。

公关计划的实施就是公关计划被审定批准后,将计划确定的内容变成现实的过程,是整个公关活动产生实际效能的中心环节。在计划方案正式实施以前,为了减少漏洞,先将计划方案在选定的小范围的样本消费者身上进行试点,经过反复调整后,再普遍推行。

公关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提高成功率,精心选择理想的时机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公关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在公关时机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凡是同重大节日或纪念日没有任何联系的活动,都应该避开节日或纪念日,以免被节日或纪念日的活动冲淡。

凡是需要广为传播的公共关系活动,都应避开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免被重大事件所冲淡。

注意不要在同一天或同一段时间里开展两项重大的公关活动,以免效果互相抵消。

4.公关活动效果评价

公关活动效果评价是公共关系中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效果评估可以肯定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也可以检查和发现公关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今后改善与提高娱乐企业的公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有现代经营观念的娱乐企业,其公共关系活动在营销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在广告推广等硬性推销方式效果日益下降的今天,消费者对娱乐、休闲等消费需求的增长与提高,娱乐企业更应该熟练运用公共关系的实战策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为确立市场竞争优势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娱乐企业品牌传播中的新媒体

技术进步的力量如同一只神奇的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媒体层出不穷。互联网、宽带、移动通信、博客、电子邮件、楼宇户外电视、卫星通信等已经或正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比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们对于人们生活理念最大的冲击莫过于对传统娱乐业的理解与消费需求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现代娱乐业供给与需求格局的根本性变化。一方面是娱乐业自身在科技及新媒体的支持下,其消费群体、领域、模式急剧扩大;另一方面是包括娱乐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其品牌传播方式都趋向与整合营销与传播的模式,即多种传播方式与手段的整合运用。这为娱乐企业的品牌塑造与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体、新的传播环境与方法。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可以不断地推动我国娱乐企业品牌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陈海鹃郎会成陈海滨编著:娱乐业营销[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2:86~102

[2]文硕编著:非娱乐产品的娱乐营销传播[M].工商出版社,2002,12:12~26

[3]李磊主编:公共关系实务[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美]特伦斯.A辛普著.整合营销传播――广告、促销与拓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16~26

[5](美)肯.卡瑟著:体育与娱乐营销[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7:52~68

娱乐节目策划篇3

摘要:2013年12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了名为《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的政策,这个政策被大家称为加强版的“限娱令”,电视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娱乐因素,本文将分析《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从而找出这一政策颁布后对政策客体的影响。

关键词:公共政策;限娱令;政策客体

一、什么是“限娱令”

“限娱令”和“升级版限娱令“是一种通俗的叫法,是对两个政策的简易叫法,这两个政策是指《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

1、广电总局

广电总局的全称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它是管理我国电影电视以及把握我国宣传文化方向的重要机构,它主要负责广播电影电视和信息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的法律法规草案、宣传创作的方针政策、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的把握、事业产业发展规划、节目的进口和收录管理、活动宣传交流监管等一系列与影视娱乐相关的业务。从公共政策角度来说,国家广电总局可以起草和一定的法律法规,可以宣传方针政策,从这一角度来看,它属政策制定过程的政策主体,政策主体是政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在政策制定的环节中,政策主体的重要性是很高的。所以分析“限娱令”之前了解其制定的主体是很有必要的。

2013年,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的职责进行了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2、限娱令

在2011年下半年,广电总局要求各地方卫视从2011年7月起,在17∶00至22∶00黄金时段,娱乐节目每周播出不得超过三次。我可以将这一次的政策看做是“限娱令”的雏形,随后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我们可以将这一政策看作是正式版“限娱令”。在这一政策中,要求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

以上就是正式版“限娱令”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主要是从类别上加以控制,来达到节目管理的目的。

3、升级版限娱令

所谓升级版就是《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是对正式版的内容进行补充,调整和加强。在优化节目结构,丰富节目类型上有了更为具体的调整,相比之前的政策,不但要扩大新闻类,文化类等节目的播出比例,还要求了具体节目类型的播出时间,例如,道德建设类节目需安排在6:00-24:00之间播出。按周计算平均每天6:00-次日1:00之间至少播出30分钟的国产纪录片;平均每天8:00-21:30之间至少播出30分钟的国产动画或少儿节目,并且不得少于每周播出时间的百分之三十。除此之外,还限制了引进境外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1个,当年不得安排在19:30-22:00之间播出,也就是黄金时段,除了这些要求外,还要实行年报制度和备案制度。

可以看出,升级版的“限娱令”在正式版“限娱令”的基础上做出了非常细致的调整和更为具体的加强。这两条政策出台后,在业界内部和群众之间出现了非常大反响,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所谓的“限娱”就是对“娱乐节目”的播出时间,类型管理上进行管理和限制。

二、政策客体

所谓政策客体是指公共政策发生作用的受众或者是作用对象,在公共政策领域政策客体有许多种类,因公共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所以社会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政策客体,其次是具体的作用对象,比如说政策执行下的人、部门及多种组织。

在限娱令的概念下政策受众有两种,一个是各地方电视台,这个政策直接作用者,也是政策的直接客体。另外一种是人民群众,是一种相对间接的政策受众。

三、利弊分析

两项“限娱令”的颁布,引发了全国业界和群众的大讨论,并且有很多电视台因此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在讨论中对于两次的“限娱”有着不同的意见。下面就利用政策过程理论分析这两项政策对两种受众的影响。

1. 有利影响

我们知道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构建政策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前提,公共问题通过被政府关注,并纳入政策议程后成为政府要解决的问题后成为政策问题.首先对于直接客体各地方电视台来说,“限娱令”的重点不应放在“限”上,其实这两项政策的颁布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合理规划节目时间安排,控制节目类型,地方性电视台本身是政策的受众同时也是政策的执行者,限娱令能够让电视台的内容更加合理化,节目的调整可以增加工作岗位。其次这两项政策的出台也为了电视台在工作中提供了一个参照依据和政策平台,创造了相对良好的法律环境。

电视台的同类型娱乐节目泛滥,内容庸俗无法满足不同层次观众观赏水平,这一问题引起了广电总局的关注,在“限娱令”之前,广电总局专门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对于过度娱乐化这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讨论,通过反复研究最后才决定出台“限娱令”,“限娱令”的是为了解决过度娱乐化的问题,对于电视节目受众群体来看是有利的影响,首先“限娱令”解决了电视台电视节目单一化,让群众有更多的节目去选择,同时在政策中要求增加文化类和新闻类节目,观众可以通过对种类的节目接收到良好的、准确的新闻信息并且受到良好的文化传播影响。

2. 不利影响

在这两个“限娱令”的执行过程中,有很多电视台受到了不利影响,“限娱令”中,由于节目类型的限制,时间比例的调整,使得很多电视台的收视率迅速下降,直接损害了电视台的利益。为什么地方性电视台会大量制作娱乐节目,原因是娱乐节目可以为电视台带来大量经济收益,所以限制娱乐节目会损害它们的经济利益,这是不利影响的首要表现。同时,对于观众来说,很多好节目的时间都被调整,观众们在观看时间上受到了影响,而且娱乐节目的观众较多,很多观众可以会收看不到想看的节目。

政策带来的利益损害是不可忽视,调节更个关系的利益是政策的作用之一,有利于一方面必然会损害另一方面的利益,所以要正视这种利益损害的存在。同样利益的损害也是不能忽视的,政策是一个长效过程,政策制定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进行有效评估和监控,然后不断完善政策内容,让政策关系的利益损害降到最低。

四、总结

我个人认为,“限娱令”颁布后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也确实解决了当下我国娱乐节目泛滥,内容庸俗,娱乐大众娱乐至死的情况,增加新闻类和文化类节目也满足了不同层次欣赏要求,而且对于国民的思想和文化知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应该更加的细致和具体,要考虑周全,尽量不要损害到群众的利益,让政策更为完善。(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谢明.公共政策分析概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娱乐节目策划篇4

李长春同志2010年6月16日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文中指出,“通俗艺术形态也要强调思想内涵,追求格调品味,寓教于乐,不降低艺术标准,不低俗媚俗庸俗。” 的确,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应当提倡“绿色收视率”,文艺频道在形态持续创新的同时,应当自觉抵制低俗之风,力争做到让观众“又爱又信”。

除此之外,综艺节目千台一面的“跟风”现象也值得担忧。日渐繁荣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的基本形态深陷“演艺+游戏+访谈”的程式化“怪圈”,成为了典型的“新八股”,严重制约了电视综艺节目的自主创新步伐。屏幕上充溢了过多的综艺娱乐节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原本多元并存、百花齐放的娱乐节目市场日渐僵化为一种相对固定、死板的样式。在以“演艺”与“游戏”为基础的名人资源类节目创作中,主持人难免会与嘉宾进行沟通,沟通得引人入胜时便会顺理成章将游戏环节暂时搁置一边,时间久了,节目制作人发现节目的看点似乎并不在“综艺娱乐”本身,而相反是这些明星的八卦内容及其问答中所出的洋相、暴露出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由于媒体付出了高额的邀请酬金,为了将明星资源开掘到极致,往往也会在节目的起点或终点位置请其“秀”上一首成名曲,久而久之,三者便水乳交融了。而随后的娱乐风潮却似乎越来越趋向于将多者融合。“秀场”在较为正规化的综艺娱乐节目中逐渐定型为“演艺+游戏+访谈”的标准模式。

多元竞争的格局下,电视制作人更倾向于将节目办成“大杂烩”,将尽可能众多的娱乐元素融会于同一个节目中,希望借此来保证收视率。观众们时常发现综艺节目往往是“演艺”节目中夹杂着即兴访问,时间一长就变成了访谈,而“游戏”节目中夹杂着对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特长的询问,日常生活的应答会不自觉地演变成游戏,而特长兴趣的展示则顺理成章的变为“演艺”。策划预案时,策划人习惯于估算所有嘉宾的话题、特长,并即兴发挥。“游戏”“访谈”“演艺”这本分属于三类不同界面的形式已然高度融合,成为电视综艺节目创作者难以突破的枷锁。

的确,文艺作品的创作不能空洞说教,电视生动鲜活的表现形式更具备了多样化表达的基础。电视界“要处理好高雅与通俗、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兼顾大众和小众的需求,高雅艺术形态也要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扩大受众面,努力做到雅俗共赏。”

针对现状与困惑,笔者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与创新提出宏观与技术层面共十点建议:

一、宏观层面

(一)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流程管理制度与创优评估体系

包括策划、演播室及外采摄制,后期编辑,包装合成等,即针对电视文艺节目制作的不同阶段建立标准操作流程,并通过量化指标管理,如镜头长度、景别、剪辑频率等。中国电视普遍缺乏高效、合理的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应包括周、月、年度评优及总结活动,特别是收视率指标之外的“专家评审”与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的“受众测评”。汇总各节目的综合评估报告可以形成良性反馈,以此实时改进创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促进文艺节目的自主创新与快速研发

积极借鉴海外优秀节目形态,主动出击,与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综艺娱乐制作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而组织策划研讨开发中国本土特色的新形式节目以适应观众的新口味和新环境。日前,上海文广集团新娱乐频道已经与曾经两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的“英国达人”节目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斥资买断其节目的中国版权与“制作宝典”,掀开了电视文艺娱乐中外合作的新纪元。此类联合制作的模式有助于探寻国际电视综艺的核心规制,提升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创作者的整体水平,积累经验。

(三)强化全国电视文艺频道之间,频道内部各节目之间的题材交流与资源共享

这包括(选题、素材、人员、嘉宾、选手等等),打破目前各综艺节目独立性强,频道基层节目单位各自为政,缺乏横向交流的瓶颈,改变题材资源浪费,节目定位拥挤重复,人员配置不合理等现象。

(四)建立“全台一盘棋”的指挥体系,强化各节目之间交流

编前会组织各节目汇报选题,对于近期有时效性的重点题材,需要联合多节目配合制作,达到资源的共享与再利用。如北京电视台习惯于召开联合选题会,打破中心与频道障碍,召集几十档节目针对重要独播电视剧、重点时节、大型主题活动等,进行主题式的策划,如开设独播剧晚会、举办系列造势活动、邀请演员参与现场演艺等等。

(五)正视新媒体和国际市场的冲击

构建“学习型团队”,吸收海外先进娱乐文化经验,培养、引进一流的复合型电视综艺人才队伍。同时借助新媒体的东风,完善频道和节目宣传、包装机制,利用新媒体崛起的人气优势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战略联合,利用宣传造势,设置大众社会议题,引领拉动电视综艺节目的整体收视。

二、技术层面

(一)面向全社会全面开放录制现场,将演播室去神秘化

改造演播室气氛,强化互动,彻底改变现场观众的角色。包括对传统舞台的改造,对现场观众僵化姿态的改造,突破以往我演你看的形式,强化与现场观众的互动,力争将“现场观众”转化为“演员”。

(二)强化编剧与策划队伍

大力提升编剧与策划的薪酬与地位,形成相对固定、配合良好的高效编剧与策划团队。如辽宁电视台的“明星转起来”“刘老根大舞台”就是使用《刘老根》及《乡村爱情故事》系列的演员班底,每次聘用优质编剧,制造故事、包袱和笑料,将近乎相同的演员不断改头换面,打造同一支表演队伍多档节目,同一主题,不同角度,将同一资源最大化,形成了产业链条,每周推出若干情景剧与小品,迎来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将黄金时段节目观众定位于年轻人

以“教育”“励志”为主题,通过年轻受众辐射中老年观众。鼓励部分综艺节目与院校联合,下基层,与中小城市和农村中的青年观众加强互动。借此增加节目的早期受众,强化对城乡结合部的覆盖。同时将选题聚焦于青少年,特别是教育励志选题往往能引起家长与青年人的共鸣,如央视《开心词典》等综艺节目每次邀请高考状元当选手的几期节目收视率都很高,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反响,说明“寓教于乐”“有志者事竟成”是中国特色永恒的节目定位。

(四)重点推出大型公益性真人秀节目的制作

长期以来,以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为首的综艺节目舒缓有余,但紧张度、戏剧性和悬念感普遍缺乏。目前中国电视普遍缺乏既有励志思想,又充满激烈竞争;既隐喻人生成败命运,又提倡高尚精神追求;既轻松有趣又富于知识信息的大众综艺娱乐节目。目前真人秀类节目已经占据国际电视节目市场总比例的 35% 以上,并依然在持续上升,特别是以公益性为目的“帮忙类”真人秀,宣扬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倡关怀弱势群体,互帮互助,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炙手可热的题材,非常适应中国人讲仁爱、重感情的特点。国际上几乎每个商业娱乐频道都有一个或几个强档真人秀,“真人秀”从趋势上看甚至可与电视剧平分秋色。我国的综艺节目定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应集中优势资源,策划制作一至两档兼具“五性一感”(竞争性、故事性、纪实性、连续性、公益性、命运感)的以竞争性选秀形态为基础的大型公益真人秀节目——借此形成强势的品牌效应。

(五)强化评委及嘉宾角色

引进知识结构丰富,各具特长的专家型主持人,逐步缩减、淘汰报幕型主持人。进而将“演艺+游戏+访谈”的模式转型升级。建立优秀嘉宾评论员队伍“数据库”,将全国“表达能力强,表演欲望强”的专家、评论员、演员、嘉宾、稳定在央视的大舞台。全球热播的“杂艺型”海选节目《英国有天才》推出的“苏珊大妈”曾经两次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而该节目的核心却是三位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幽默风趣,甚至带有表演成分的评委(一位音乐制作人,一位普通的古典歌曲歌手,一位报社编辑),三个人表达能力强,表演欲望强,有效地控制了节目现场张弛有度的热烈选秀氛围。某种程度上看,《英国有天才》将“秀评委”的模式推向了极致。

除此之外,全国各类综艺节目必须完成由无牌到品牌,由品牌转向名牌的转变,同时将琐碎、零散的小板块、小单元节目进行栏目间资源的整合,合并为大单元、大通档,尝试增加大时段播出栏目,针对同时段节目进行错位编排,将资源性节目的粗放经营转变为精耕细作,突出频道力量。

同时,综艺频道要减少那些只是简单地将文艺作品组合搬上屏幕、缺少电视自身技术表现形态的文艺节目;强化娱乐内容的时尚感和实效性,研发娱乐脱口秀,增加娱乐资讯节目。

娱乐节目策划篇5

一车人一路哈哈大笑,全是因为汽车上电视里面的娱乐节目,又不仅仅是如此。如果是因为娱乐节目,无非唱歌跳舞,大家平日里收看各种娱乐节目时为什么不会那么开怀大笑;其实电视里面放的娱乐节目,也无非是唱歌跳舞,现在却那么地开怀大笑起来了。

大家开怀大笑原因很简单,是因为车上电视机里的娱乐节目与别的娱乐节目又有些不同,这里面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更加有包袱,对话更加有特色,表现更加出人意料。

主持人在介绍节目现场的时候就告诉大家:先生们、女士们,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台湾的对面福建的对面四川。一句绕弯的话,让本来平实的介绍多了几分调皮;主持人调侃演员的头发是毛里求斯;眼睛是波斯湾;鼻子是吉隆坡等等;演员表演更是大胆,表演自己是一个傻子时,他跟群众讲:有一次他想挤到一群围观人群当中,很吃力,于是他就跟围观群众大喊大家让一下,说他爸爸在里面,等他进去一看,发现竟然是一条被碾死的狗躺在人群中间。

真是让观众忍俊不禁。  透过语言与动作的背后,我们看到了节目策划者简单的目的:让观众快乐起来。于是乎,我们看到策划者为了让观众快乐起来,调动了一切手段,用尽了一切方法,从语言、动作,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肢体动作,目的只有一个:让观众快乐。

很显然,策划者的目的达到了。如果只播放一个普通的娱乐节目,我想绝大多数的乘客是睡着的。

从这里,我们发现策划者深谙娱乐的本质:快乐。只要是能让观众快乐,什么元素都可以被调动,哪怕是土一点也无所谓!懂得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本质,就可以让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也有效起来。

恐龙曾经是那么的强大,几乎一度主宰着地球,然而却没有活下来,现在如果我们想了解恐龙,只能挖一些化石来看看了,相反我们却依然能看到猴子在深山老林里蹦蹦跳跳。

就企业而言,同样如此。不仅仅要比规模,比影响力,更要比企业的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率。用一个亿的资金,做五个亿的生意,如果赢利一千万,投资回报率在百分之十;同样,用一千万的资金,做五千万的生意,如果赢利是两百万,投资回报率是百分之二十。毫无疑问,作为一家投资公司,肯定更加倾向投资后者,因为后者的投资回报率高,股东的收益大。

曾经在鞋业界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江南鞋厂的老板做鞋出身,鞋子做得很漂亮,老板经常沾沾自喜,因为他觉得做销售出身的江北鞋厂的老板不行,连几双鞋子都做不好,还经常到处吹牛。有一天,江南鞋厂的老板在公司内部开会,他又对下面的中层干部讲江北鞋厂如何如何不行,这时他儿子轻轻回了他一句:“爸,但是人家的鞋子卖得比我们的好啊”。老爸被儿子的这句话一下子给噎住了,从此再也不提江北鞋厂的事情了。他不知道,江北鞋厂的老板有一条核心的经营理念:卖出去,卖得好,卖得快才是硬道理。此语一下击中了营销的本质――交换。营销只有在交换中才能产生价值。

广告传播也是同样的道理,在什么地方做广告是一回事,最终的效果才是检验广告传播好坏的关键指标。

企业做大做小是一回事,持续下去是硬道理。适者生存,这是生物界的本质,这跟强大与否没关系!多赢利是硬道理,这是企业经营的本质,跟企业大小强弱没关系!

娱乐节目策划篇6

关键词:《职来职往》;策划;隐患;突围

胡智锋在《电视节目策划》一书中指出:“电视策划,就是对于电视的某一种行为,借助特定电视媒体信息、素材,为实现电视行为的某种目的、目标而提供的创意、思路、方法与对策 [1]”。电视策划可分为节目策划、栏目策划、频道策划等层次。好的节目策划,首先要有从政治、市场、社会、文化等视角对电视媒体生存环境的宏观思考;还要有该节目在一定范畴如节目群中的定位思考,然后将这些思考渗透在节目内容、形式等具体环节的设计中。本文将以此为据来考察分析江苏卫视的《职来职往》,以充分而理性地认识电视节目策划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职来职往》简介及推出背景

(一)《职来职往》简介

《职来职往》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和江苏卫视联合打造的一档全新的职场真人秀节目。节目播出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职来职往》中的基本规则是:一个求职者面对18位来自不同行业的职场达人,经过三关考验定胜负:第一关——第一印象,包括求职者出场的自我介绍,一段VCR求职简历,以及部分嘉宾的提问;第二关——职场亮剑;第三关——职场诱惑。在整个过程中,达人若对求职者的表现满意,认为有资格进入自己所在企业或100家优秀企业,则亮灯,反之灭灯。在经过第二关以后,若还有9名及其以上的职场达人为求职者亮灯,那么求职者就可以挑选参与节目的100家优秀企业中的任意一家,获得进入自己选定企业两个月的试用机会,并可能直接入职;若1~8名职场达人为求职者亮灯,并能够为求职者提供相应岗位,那么求职者就只能从为其亮灯的企业中选择职位,双方达成协议,求职成功。若在“职场诱惑”环节,已经没有行业先锋为求职者亮灯,或者即使有亮灯的,但不能为求职者提供相应岗位,则宣告求职失败。

(二)《职来职往》推出背景

《职来职往》的热播有很多原因,不可否认的一个现实背景就是中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一方面是由于人才的供过于求,另一方面也是求职者就业能力弱化。《职来职往》节目组制片人马浚益表示:“有数据统计,2011年应届毕业生将达历史新高650万,就业压力也将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求职成为全社会集中关注的话题。而《职来职往》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上应运而生,将给予参与者一个新的寻求就业的平台,同时节目中职场老师和评审官们给出的建议也将对社会上各层次人的就业产生指导作用”。

二、《职来职往》策划分析

(一)节目受众定位:上班族和大学生

《职来职往》为周播节目,播出时间为晚21点左右。据尼尔森公司的数据,电视媒体的收视高峰集中在晚18:30~22:30时段,可谓黄金时段。节目的目标受众是一般上班族和大学生。节目既要吸引资深职场人士又要吸引准备踏入职场的新人。前者虽然可以而且已经成功处理过与他人的关系,但是还应该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而后者初入职场,对于公司里的各种无形规则毫不知情,不知道如何面对以及解决复杂的人际矛盾。而这些需求都可以在《职来职往》节目中找到答案。此外,节目还要吸引大学生。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求职是他们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争取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与争取一个在著名企业中的中高级职位是不大相同的, 将要走出象牙塔的学生如一张白纸,最为实际的是学习该如何为自己争取到一份工作。从上班族和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并使之成为基本受众,是《职来职往》策划的基础,这一基础体现了策划的宏观思考。

(二)节目类型、功能的超越性追求

电视节目的类型大致分为信息型、服务型、娱乐型,相应的类型实施着相应的功能如实用功能、娱乐功能等。节目类型和功能交叉兼容,往往是电视策划的重要课题。《职来职往》对节目类型、功能的超越性追求是其节目策划的重要一笔。“电视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2]”职场真人秀节目的竞争性和指导性,使之兼容实用性与娱乐性,又不免会淡化娱乐色彩。《职来职往》将教育体验、审美体验和娱乐体验等各种体验形式嫁接在一起,使之融为一体。如有一期节目中,一位北大女学生,应职场达人要求与他们中一位跳交谊舞,并同时介绍北大校园。女大学生毫不怯场,优美地跳起了舞并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说起了北大。她的学识渊博和多才多艺水乳交融,俘获人心、吸引眼球。片头主持人点出的谚语“走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而阅人无数又不如名师指路”,用场上18位职场先锋及职场专家“为你指点职场迷津”明确强调了节目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职来职往》对《非诚勿扰》模式的借鉴,1对18过关形式增加了节目的冲击性和悬念性,消解了求职的严肃性,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节目中不时会出现笑点,更加适合青年人的收视习惯。

(三)节目形式借势借鉴

《非诚勿扰》——一档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获得了不凡的收视率,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职来职往》也号称是打造职场版的《非诚勿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借助《非诚勿扰》的影响力吸引观众。单单从节目形式来看,《职来职往》明显是借鉴了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操作模式。首先是一对多的亮灯、灭灯;其次是过关的形式,现场问答加短片介绍,再次是音乐设置、客观评论人的设置,《非诚勿扰》中有性格色彩分析师乐嘉,而《职来职往》中则设置了一位职场专家作为嘉宾(董一鸣、李强、潘力),现场给出求职者意见或评价。

借助《非诚勿扰》的影响力,《职来职往》让求职类节目得到新生。“剩男剩女”现象让相亲火爆,是因为抓住了现在观众的心理,具有一定的话题性。“职来职往”的需要,同样具有话题性。让受众未在《非诚勿扰》过足的瘾转移到《职来职往》上,是《职来职往》借势借鉴的权宜之计。

三、《职来职往》的隐患及其突围

借势借鉴是《职来职往》的策略,同时也是其隐患。借势的根本目的应是造势。如果《职来职往》一直靠借势借鉴走下去极易导致审美疲劳。《职来职往》借用《非诚勿扰》的模式,而《非诚勿扰》是一档婚恋类节目,《职来职往》则是职场类节目,在借用《非诚勿扰》进行策划时,就涉及到超越性追求。既要超越娱乐性追求实用性,又要超越实用性追求娱乐性。超越的同时,将面临节目缺乏个性化的困境。

(一)突破藩篱 寻求出路

借势借鉴只是权宜之计,突破借势借鉴的藩篱造势,才是根本出路。造势的出路在于:

1.多元化——“异”。对《非诚勿扰》的借鉴不仅仅是在简单的形式层面,更是对电视精神文化的汲取。这些电视精神文化包括: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思维方式、人生目标、伦理道德等,它们深刻塑造了人们的心灵。比如《非诚勿扰》在婚恋的价值观取向上做得红火,那么《职来职往》就可以在职业精神的追求、求职价值观的多元性上下功夫。

2.亲民性——“情”。体现电视节目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情感类节目的大批涌现,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电视节目除单纯娱乐之外,也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所以在策划电视节目时,亲民性可以被嵌入职场真人秀节目中。恰如其分地掌握情感元素在节目中的分量,突出与亲情、友情、爱情密切相关又相辅相成的事业情,是《职来职往》获得亲民性的关键所在。

3.超前性——“预”。无论是模仿,抑或是创新,电视策划只有具有了超前性,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将主题、目标、策略、计划以及评估和反馈等要素的综合统一起来,根据有关信息,判断事物发展的趋势,确定可能实现的目标。“一项电视策划活动的制作完成,必须预测未来行为的影响及其结果,必须对未来各种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必须对所策划的结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评估[3]”。

(二)出破困境 走出个性

突破节目缺乏个性化的困境,主要有以下两个方向:

1.结合市场走向,应时应景进行编排。就业市场的走向是收看求职节目的观众关注的焦点,也是节目个性化突破的关键。节目编排是否结合市场走向,是决定电视节目竞争胜负的核心因素。“编播季”策略对于我国省级卫视,是一种十分有效果的节目编排方式,求职节目也可以参照此种方式进行节目主题编排。例如,针对近期的稀缺职业——“高级技工”、“高级口译”,可以把应聘高级技工的求职者和需要高级技工的企业集中起来,编排几期“高级技工”季。再如,在每年的招聘旺季三月份和七月份,节目组可以结合招聘市场的相关信息,编排“春风”季或者“秋风”季。

2.要在与媒体理念、媒体定位吻合,与节目群协调中突出个性。媒体理念就是一家媒体所要遵循的原则、立场。媒体定位是根据竞争者在媒介细分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和受众对媒介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媒介与众不同的形象,确定媒介或媒介内容产品在受众心中的位置[4]。江苏台的理念和定位是“创造幸福,传播幸福”。《非诚勿扰》以两性情感为主题,将年轻男女们的两情相悦这一微观的幸福,导向拥有健康婚恋观的中观幸福。《非常了得》、《老公看你的》、《欢喜冤家》等节目以“幸福”为主旨,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诠释幸福,组成了一个节目群。《职来职往》要和这些节目呼应,突出个性。扣“幸福”的定位,诠释健康的择业观、工作观。中国人经常说“成家立业”,如果说《非诚勿扰》的爱情是“成家”,那么《职来职往》的求职则是“立业”。与节目群中其它节目相互呼应,向受众呈现事业范畴中的“幸福”观和幸福价值追求,是《职来职往》的个性所在。

综上所述,《职来职往》的内容策划有满足社会需求的宏观思考,形式策划目前以借势借鉴为主。要使《职来职往》长足发展,就要坚持宏观思考,突破借势借鉴的束缚,进一步明确节目定位,在加强与相关节目的呼应中突出个性。

参考文献

[1] 胡智锋.电视节目策划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 詹成大.电视媒体策划[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4] 廖艳芳,刘剑飞.占领受众心智:媒介有效定位七法[J].新闻爱好者,2009(16).

娱乐节目策划篇7

“汽车博览及运动娱乐中心”策划书摘要1.策划书提要在分析了成都目前的休闲娱乐产品和市场后,提出了“汽车博览及运动娱乐中心”的项目创意,以充分发掘成都休闲娱乐消费市场之潜力,满足市民对休闲娱乐产品的多种需要。本创意简单地表述为:以车类运输工具博览、车类运动为产品主题,让驾车者调动其全身心能量,投入参与,在不同难度的土石路面上驾驶汽车,充分展示其驾驶技能,以寻求一种具有极紧张而又愉悦的超强刺激,从而满足驾车者追求自娱、放松、解放、征服、紧张、刺激的期望。并辅以其他高科技含量的、独特的娱乐设施以及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娱乐形式,形成一个以成都为主要客源市场并辐射西南片区。2.项目背景分析及项目的提出A,通论摘要。通过对以迪斯尼为代表的世界现代大型人造主题娱乐中心、以及深圳三大景观的分析和考察,认为,未来娱乐产品的发展趋势是;参与性越来越强;普及化;消费水平的大众化;;惊险性更强,但更安全,具有较多的选择余地;产品的科技含量高;智能化参与更强;更具奇特性、独创性;娱乐主题情更强明确;项目的可变性提高;绿色需求增大因消费方面,将更加大众化、普及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更重要方面;在产品开发方面,将更加强调产品的我:惊、险、奇、特、松、乐、趣、智等;在消费特性方面,将更加注重参与性、消费的多次性等。成都的娱乐产品,除个别而外,绝大多数缺少独创性、参与性、消费的多次性消费习惯、消费价格、产品特性,科技含量不高,给消费者的感觉不是那么惊险、独特、刺激、愉悦。终其原因,则是产品开发者对休闲娱乐消费市场的有些特性还不甚了解,尤其是对休闲产品消费的大众性、刺激性、消费习惯的接受性缺乏认识。B,成都娱乐市场分析。在成都及周边地区,趴独立吸引游客休闲娱乐场所较多,但具有一定规模的则十分有限:世界乐园、日月城、月亮湾、国防乐园、卡丁车、花水湾、大邑西岭雪山的特种旅游狩猎旅游、滑雪旅游、牧马山的高尔夫、成都的焦点俱乐部等。除花水湾因温泉、焦点俱乐部因其新变化品位而较好而外,世界乐园、日月城、国防乐园的营业状况并不甚理想。而其消费均在35元以上人平,最低消费即门票,世界乐园:40元,日月城:36元,国防乐园:25元。因之,更多的成都市民感觉到,消费价格太高且只是门票,娱乐消费没有很好地得到满足,娱乐方式太少,具刺激性的项目极少。到目前为止,成都及附近已开发了许多休闲娱乐产品:度假村、保龄球、高尔夫、水上世界、卡丁车、桑拿浴、茶厅、影视、宵夜、夜总会、专业性俱乐部、人造景点、甲A足球等不一而足。但是,它们未能很好地满足市民休闲所追求的刺激、高雅、求新求奇惊求险求愉悦的期望。在另一方面,刚面市不久的卡丁车因其新颖、刺激、速度感强而倍受看好。成都卡丁车俱乐部周末每日营业额达到一万元,也即有1000人圈的驾驶里程。据有关资料显示,以成都市的几大公园97年万人次:人民公园,130、望江公园,81、新华公园,120、塔子山公园,45、南郊公园,42、成都游乐园,90、成都植物园,10、动物园,13七、八千人次,平时2000—3000,周末三每天上万人次,他们消费平均在0—20元/人次。高消费方面,花水湾、度假村、市内迪厅、夜总会、茶楼,俱乐部、各种演出活动等,每天不下5万人次,平均每人消费在50元以上。总之,成都是一个典型的,疯狂的消费城市,任何消费方式都来得快,成都人极直消费时尚,追赶潮流,略存有些盲动,但仍一浪盖过一浪,这个市场是一个沸腾的市场,只要加一点火种,即可开花结果。但是,成都缺一个现代的大型的游乐场所,如果将休闲与游乐分开的话,成都的休闲业做得好,游乐业似乎做得很差。成都最大的一个游乐场——成都游乐园,建于1985年,占地165亩,到现在拥有游乐设施34项。其中有高空翻滚列车,勇敢者转盘,超级秋千,疯狂的老鼠,越野赛车,碰碰车,造浪滑坡池,激流探险等,较有吸引力,也是一定的刺激性,其全部消费约在50—80元之间,但由于其场地有限、国营体制的原因,近几年没有更大规模的投入,也就没有当今更为先进的游乐设备。C,项目提出。鉴于以上分析,综观成都目前的休闲娱乐产品和市场,提出了“汽车博览及运动娱乐中心”的项目创意,以充分发掘成都休闲娱乐消费市场之潜力,满足市民对休闲娱乐产品的多种需要。本创意简单地表述为:以车类运输工具博览、车类运动为产品主题,让驾车者调动其全身心能量,投入参与,在不同难度的土石路面上驾驶汽车,充分展示其驾驶技能,以寻求一种具有极紧张而又愉悦的超强刺激,从而满足驾车者追求自娱、放松、解放、征服、紧张、刺激的期望。并辅以其他高科技含量的、独特的娱乐设施以及一些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娱乐形式,形成一个以成都为主要客源市场并辐射西南片区。D,投资背景分析。由于东南亚金融风波、全球股市下滑、全球金融动荡的影响,导致全球经济的衰退,也影响到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加上今年我国所遭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政府为力保今年国民经济8%的增长,已采取了拉动经济的战略。我国政府鼓励社会投资,以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以及由之而可能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低潮时期,物价普遍回落,正是投资兴业的大好时机。待到经济复苏时,正好是项目的回报高峰。所谓:经济低谷时好投资,经济高涨时好获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休息时间增加,可自由支配收入增长。外出旅游、休闲娱乐的消费要求越来越强烈,政府认识到这一点,已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开发、发展,纷纷推出发展旅游业的多种优惠政策。旅游业六大要素餐、宿、行、游、购、娱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发,宾馆业甚至已形成了严重过剩的局面。相对欧美国家,我国更落后的便是娱乐业,尤其是在现代游乐开发方面,还相当落后。在我国的几个大城市或在其附近,都已建成了适合本地消费需求的、现代的、大型综合性主题娱乐公园场所。在上海,有欧罗巴世界公园、上海野生动物园、希尔西海洋世界、美国梦幻乐园,以及附近的无锡中视影视基地、苏州的苏州乐园;在北京,有世界公园、中国科技园、九龙游乐园等;在杭州,有宋城、以及正在修建的杭州乐园;在广州,有航天奇观、世界大观、广州海洋馆、东方乐园、飞龙世界游乐城、水上世界,附近有番禺的香江野生动物园和飞图梦幻影城、珠海的园明新园,深圳的世界之窗、民俗村、锦绣中华等世界部分主题娱乐公园的简况详见第三卷第一节。相反,在成都,除了八十年代修建的位于猛追湾的成都游乐园、以及90年代先后建成的世界乐园、西南日月城、国防乐园,几乎没有一个正真有吸引力的、有自己特色的、现代的、大型的、综合性主题娱乐公园场所。拥有1000多万人口的成都,是拥有8000多万人口--四川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每天流动人口50万人次,是一个庞大的消费城市。事实上,成都有着丰富的休闲娱乐消费形式。人们也有强烈的休闲娱乐消费欲望,前几年的郫县“西游记宫”,大半年收回其投资便是一个明证。一直以来,成都的休闲娱乐消费在全国都是走在前列,较为赶时髦。但在主题娱乐公园开发方面,甚为落后,成都并没有一个得意之作,要么没有特色,盲目模仿;要么水平不高,策划失误;有的主题选择不当,有的表现形式有限,有的参与性项目开发不得力。当然,在我国,决大部分主题娱乐公园的参与性项目开发都不理想,包括深圳的三大景观。现在成都人的修闲娱乐内容和方式很多,但其中有一少部分是极不健康的休闲消费内容,加上现代人们的生活极为紧张与疲劳,政府也倡导“全民健身”运动,提倡健康的休闲娱乐消费,让人们健身又健心。由之,我们经过多年的创意,切合现在的潮流,现在把这一创意推出并详细策划出来。E,投资与招商引资的方式。1,股份投资、多要素入股。一定的启动资金、前期资金、土地及其他要素等,均可酌情以发起人的资格入股。并以此为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发起人和注册资本。2,经营特许权的出售。广告经营权、交通经营权、个别产品入园的特许权、个别项目经营权等均可在一定的状态下提前出售。3,对外招商。主要以餐饮、少儿活动区的小项目、商品销售等为标底招商来开发。4,对外项目及经营承包。部分游乐及服务项目可以在严密的合同条款下对外承包开发与经营。5,合作。农林园与农民的合作,原则是:不投入不收益,由农民自行开发经营,中心只做一定的指导,并给以限定价格。6,融资和贷款。利用产业政策、国家鼓励发展行业的优势和银行商业化追求高利润的经营目标,向银行贷款;采取其他的融资手段,甚至可以考虑与准金融机构合作,采用项目融资的方式来获取所需的资金。7,设备租赁。有些设备可以考虑与租赁公司合作,采取租赁的形式来获取相当的设备。8,分期付款。9,捐建捐赠。利用社会实体单位的实物捐建捐赠,对于单位,是一个产品的最好推广手段、无形广告,当然,应以游乐设备的高科技实物、观赏性强的产品、工艺品为佳。10,入门处的广告开发、信息经营。3.项目摘要A,目的。以成都的休闲游乐及体育运动市场为缺口,充分认识到成都及西南片区对游乐消费的需要和习惯,挖掘并开发这一市场缺口。开发一个综合性的大型的现代游乐场所,来满足成都及西南片区市场对游乐及休闲体育运动消费的时益增长的需要,从而也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B,创意策划指导思想。创意策划一个大型的现代的以运动为主的综合性主题娱乐中心。该中心,以成都片区为主要市场依托、辐射西南,要求适合国民消费水平、符合国民消费习惯;响应政府号召,以“全民健身运动”为契机,顺应时代潮流;以“惊险与刺激,健身又健心”为主题,以“车类博览及运动娱乐”为市场切入点,以“运动”为载体,以娱乐健身为市场突破口;该中心,以娱乐运动功能为主,其他服务功能提供为辅,具有综合吸引力;具有相当的垄断性和独创性、科技含量高,充分满足市民休闲娱乐、体育及运动消费的需要,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本创意策划项目,吸收了主题公园和游乐场所的两家所长,参考了国外成功的主题娱乐公园的策划设计思路。它既区别于一个普通的大型游乐场所,具有强烈的主题性;又有别于通常所称的主题公园。本策划项目关注人类永恒的主题—运动与健康、娱乐与休闲,突破了当今中国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主题公园、游乐中心、运动体育的一般模式。直接契合未来追求的潮流,注重运动、健康与娱乐需求的融合,构筑了一个宏大的、全新的休闲娱乐、健康与运动概念。该项目多项要素投入,分期投入,滚动开发。但首期总体实际投入资金计划在5000万元以上。首期开发出来后,计划每天平均接待至少1000人次;每天平均营业收入在30000元以上。C,项目提要。1,高山运动区。主要以蹦极、牵引滑翔、攀爬、滑板、自行车冲刺、索桥、溜索、溪流冲浪为主。2,汽车博览。主要以各种运输工具车类的娱乐化、艺术化展现为主,包括木马车、鸡公车、水车、风车、牛车、马车中式、西方、汽车、火车、手工纺车、摩托车、赛车、古代战车。及其他展示陈列:多种多样轮流陈列,追求艺术性、观赏性、新颖性和实用性。3,汽车驾驶。见专节。4,卡丁车。采用普通卡丁车,路道自行设计。5,生态农林区。以农作物种植的观赏性为主,由农民自己直接种植和经营,公司只做指导性工作。6,少儿游乐区。以少儿的一般活动项目为主。另设一个多功能的海盗帆船,该船可供摄影、攀爬、溜索等少儿的活动节目。7,运动场馆区。以一些传统的、健康的、人们喜闻乐见的、不需大的投入和保养的运动项目为主。8,现代游乐区。主要搞一些现代游乐项目。求生营救系列活动。9,演艺策划及其他吸引物项目。10,产品衍生项目开发。车模、休闲用品、纪念品、影视开发等。汽车博览及运动娱乐中心策划书摘要飞雪

娱乐节目策划篇8

除此之外,综艺节目千台一面的“跟风”现象也值得担忧。日渐繁荣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的基本形态深陷“演艺+游戏+访谈”的程式化“怪圈”,成为了典型的“新八股”,严重制约了电视综艺节目的自主创新步伐。

如何正确解决主旋律题材、高雅内容的通俗化表达?如何正确利用电视综艺节目这个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柔性舆论工具,在满足当代电视观众欣赏品位日益多样化的基础上,宣传好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何在抵制低俗化的同时,汲取国际电视文化中有利于提升综艺节目收视的先进方法和手段,提升电视综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些都是摆在每位关心中国电视综艺健康发展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针对现状与困惑,笔者对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与创新提出宏观与技术层面共10点建议:

五点宏观层面建议

1、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流程管理制度与创优评估体系。包括策划、演播室及外采摄制,后期编辑,包装合成等,即针对电视文艺节目制作的不同阶段建立标准操作流程,并通过量化指标管理,如镜头长度、景别、剪辑频率等。评估体系应包括周、月、年度评优及总结活动,特别是收视率指标之外的“专家评审”与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的“受众测评”。汇总各节目的综合评估报告可以形成良性反馈,以此实时改进创作中出现的问题。

2、促进文艺节目的自主创新与快速研发,积极借鉴海外优秀节目形态,主动出击,与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综艺娱乐制作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进而组织策划研讨开发中国本土特色的新形式节目以适应观众的新口味和新环境。日前,上海文广集团新娱乐频道已经与曾经两次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的《英国达人》节目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斥资买断其节目的中国版权与“制作宝典”。此类联合制作的模式有助于探寻国际电视综艺的核心规制,提升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创作者的整体水平,积累经验。

3、强化全国电视文艺频道之间,频道内部各节目之间的题材交流与资源共享,这包括选题、素材、人员、嘉宾、选手等等,打破目前各综艺节目独立性强,频道基层节目单位各自为政,缺乏横向交流的瓶颈,改变题材资源浪费,节目定位拥挤重复,人员配置不合理等现象。

4、建立“全台一盘棋”的指挥体系,强化各节目之间交流,编前会组织各节目汇报选题,对于近期有时效性的重点题材,需要联合多节目配合制作,达到资源的共享与再利用。――如北京电视台习惯于召开联合选题会,打破中心与频道障碍,召集几十档节目针对《潜伏》《手机》“春节”“端午”等等重要独播电视剧、重点时节、大型主题活动等,进行主题策划。如开设独播剧晚会,举办系列造势活动,邀请重点演员参与现场演艺等等。

5、正视新媒体和国际市场的冲击,构建“学习型团队”,吸收海外先进娱乐文化经验,培养、引进一流的复合型电视综艺人才队伍。同时借助新媒体的东风,完善频道和节目宣传、包装机制,利用新媒体崛起的人气优势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战略联合,利宣传造势,设置社会议题,拉动电视综艺节目的整体收视。

五点技术层面建议

1、面向全社会全面开放录制现场,将演播室去神秘化。改造演播室气氛,强化互动,彻底改变现场观众的角色。包括对传统舞台的改造,对现场观众僵化姿态的改造,力争将“现场观众”转化为“演员”。

2、强化编剧与策划队伍,向西方电视综艺领域学习尊重思想智慧的举措,大力提升编剧与策划的薪酬与地位,形成相对固定、配合良好的高效编剧与策划团队。

3、将黄金时段节目观众定位于年轻人,以“教育”“励志”为主题,通过年轻受众辐射中老年观众。同时将选题聚焦于青少年,特别是教育励志选题往往能引起家长与青年人的共鸣。如央视《开心词典》等综艺节目每次邀请高考状元当选手的几期节目收视率都很高,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反响,说明“寓教于乐”“有志者事竟成”是中国特色永恒的节目定位。

4、重点推出大型公益性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目前中国电视普遍缺乏既有励志思想,又充满激烈竞争;既隐喻人生成败命运,又提倡高尚精神追求;既轻松有趣又富于知识信息的大众综艺娱乐节目。目前真人秀类节目已经占据国际电视节目市场总比例的 35% 以上,并依然在持续上升,特别是以公益性为目的“帮忙类”真人秀,宣扬正面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倡关怀弱势群体,互帮互助,成为炙手可热的题材,非常适应中国人讲仁爱、重感情的特点。国际上几乎每个商业娱乐频道都有一个或几个强档真人秀,“真人秀”从趋势上看甚至可与电视剧平分秋色。我国的综艺节目定位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应集中优势资源,策划制作一至两档,兼具“五性一感”(命运感、竞争性、故事性、纪实性、连续性、公益性)的以竞争性选秀形态为基础的“大型公益真人秀节目”――借此形成强势的品牌效应。

5、强化评委及嘉宾角色,引进知识结构丰富,各具特长的专家型主持人,逐步缩减、淘汰报幕型主持人。进而将“演艺+游戏+访谈”的模式转型升级。建立优秀嘉宾评论员队伍“数据库”,将全国“表达能力强,表演欲望强”的专家,评论员,演员,嘉宾,稳定在电视舞台上。全球热播的“杂艺型”海选节目《英国达人》推出的“苏珊大婶”曾经两次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而该节目的核心却是三位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幽默风趣,甚至带有表演成分的评委(一位音乐制作人,一位普通的古典歌曲歌手,一位报社编辑),三个人表达能力强,表演欲望强,有效的控制了节目现场张弛有度的热烈选秀氛围。某种程度上看,《英国达人》将“秀评委”的模式推向了极致。

除此之外,全国各类综艺节目必须完成由无牌到品牌,由品牌到名牌的转变,同时将琐碎、零散的小板块、小单元节目进行栏目间资源的整合,合并为大单元、大通档,尝试增加大时段播出栏目,针对同时段节目进行错位编排,将资源性节目的粗放经营转变为精耕细作,突出频道力量。

同时,综艺频道要减少那些只是简单地将文艺作品组合搬上屏幕、缺少电视自身技术表现形态的文艺节目;强化娱乐内容的时尚感和实效性,研发娱乐脱口秀,增加娱乐资讯节目。

新媒体、新技术、新语境下,普通电视观众的心灵接受量、包容量在逐渐增容,这绝不仅是耳目感官的进步,更是心灵境界的提高,是审美能力(趣味、观念、理想)的扩展。

上一篇:明天我们毕业作文范文 下一篇:见闻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