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的好兄弟范文

时间:2023-12-12 06:43:03

一辈子的好兄弟篇1

顾忆人

我写的这份“拉家常”,是根据自己50多年的切身经历,付出了沉重代价而总结出来之处理家庭问题的心得,或许能让大家有一点同感。

一、子女最“大”,莫忘父母

我的儿子长大了,结婚成家了。他在成长过程中,让我们当父母的享受到了天伦之乐。但是,他有的时候也会惹我很生气,比如不听话、玩游戏机过头、学习成绩落后等;特别是我尽力做了一件事情,他却说我这个不对,那样不好。正是因为这样,他使我感悟到: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子女长大之后,才会体会到父母把子女抚养长大是多么的辛苦;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子女结婚成家之后,才会深切地体会到,天底下只有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才是最无私的。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天大、地大,父母抚养子女长大的养育之恩才是最大的啊!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起早摸黑,拼命挣钱。当子女结婚时,竭尽所有给子女花钱办婚事,却对比天还大的父母养育之恩很少报答。因此我感悟到,在大多数人的心底里,位置最大的不是父母,而是子女。或许是应对了古训之说:不孝有三(生不养、死不葬、无后代),无后为大。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一切为了子女——香火的传承。因此,我要说:子女最“大”,传承的应是人品和智慧;莫忘父母,父母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

二、兄弟姐妹,不能相煎

我养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与小儿子相差5岁。我经常教育他们说:兄弟之间要团结,决不要为了一点财产大吵大闹变成冤家。我小时候看过一部长篇小说叫《山乡巨变》,首页写着两行醒目大字:家产使亲兄弟分裂,劳动使全村人团结。兄弟姐妹之间争吵,会使小辈感到亲人不亲,父母感到伤心、痛心,领导会对你失去信心,会给不怀好意者可乘之机。其实,花费很多精力、时间去争一份家产致使兄弟姐妹反目,倒不如专心工作做生意,挣到的钱从长远看会多得多。

我认识有一对亲兄弟相差近10岁。有一次,弟弟造房占到了哥哥的屋前空地上,哥哥不让造而大动干戈。吵到最后,弟弟拿出一把菜刀追砍哥哥。这时,哥哥边逃边说:“我比你大,我让你!”事后,有人说:“这位哥哥软弱无能。”其实,哥哥也可以拿一把刀与弟弟搏斗,谁怕谁啊!如果真那样,就是兄弟相残,仇者快,亲者痛!我认为这位哥哥逃给弟弟和众人看,这才是好哥哥!这位哥哥的年岁不是虚长的。可怜这位弟弟房子造好后没几年,因心脏病发而瘁亡了。

三、家里做“老”,应是一宝

我认为,当“老”的和“小”的有矛盾时,“老”的要审事度势,作出让步,以防事情闹大使之家反宅乱。因为小年青火气大不懂事,我们当“老”的不可不懂事。否则有人会说:你一把年纪活在狗身上啦?“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宝就宝在用你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向小辈指点好前进的方向,维护好家庭的平和与幸福。每一个长辈都是关爰自己小辈的,关键是要在态度上让小辈感受到一份真挚的亲情。做小辈的要懂得,长辈把你们抚养长大,又竭尽所能地帮助你们成家立业,只图能得到你们的尊重;长辈的唠叨,是希望你们能懂事而得到幸福。所以,长辈唠叨时不要顶撞。小辈顶撞长辈的结果是长辈吃气,小辈吃亏;长辈一吃气,下挫了关助小辈的积极性,吃亏的岂不是小辈。然而,当小辈不懂事而引起争吵后,长辈就要用理智的让步来避免大的吵闹。做长辈的要明白自己主要的责任是“指点方向”和“维护幸福”。因此,我认为:小吵“小”的错,大吵“老”的错。其实:老小吵闹,夫妻相争,皆伤自身,没有嬴方;亲者伤痛,仇家乐禍,旁人鄙视,终妨子孙。

四、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会有报应的。这不是迷信,而正象种田人种豆得豆、种瓜得瓜一样的科学。有两种报应:一是现世报,二是隔代报。

去年,我到浙江平湖参观那里的“莫氏庄园”,72间房,围墙有6米多高,没有什么特好看的,就一幅大对联使我感受很深。上联写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下联写着:“博施济众定裕后昆”。我讲一个亲身的经历:我父亲20年前开农民商店时,有一校办厂来购工作手套之类货品,欠了一千余元。后来该校办厂倒闭了,经办的一位老师对我父亲说,等今后好转后来结账;我父亲说学校有困难,就当捐款了。后来该老师调到政府机关去工作了。15年以后,该老师被培养成为政府部门的党委书记。当他知道我是农民商店的大儿子以后,对我表现出特别的关心和器重。

我就写到这里,因为我知道写得太多没人要看。谢谢大家!

一辈子的好兄弟篇2

[关键词]道孚藏族;亲属称谓;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2)06—0059—05

亲属称谓(Kinship terms)是具有血统和婚姻连锁关系的亲属之间的称谓。 “它的社会内涵十分复杂,通常是与婚姻、家庭、地位、权利、义务等内容联系在一起的”[1]。它体现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所承担的义务和应有的行为态度。自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开创亲属制度研究先河以来,亲属称谓制度一直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亲属称谓与亲属关系相比,在变化中呈现滞后性,某一社会的亲属关系已经变化了,而反映亲属关系的亲属称谓往往没有随之改变,那么,通过在新的亲属关系中尚存较古的亲属称谓,可以解决现实亲属关系与亲属制度相矛盾的问题,构筑古老的婚姻和家庭形态。本文即以甘孜道孚语言区的亲属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内涵为例,对藏族族群亲属称谓系统及其文化内涵作一初步探讨。

一、道孚藏族的亲属称谓系统

众所周知,每一个民族都有各自的亲属称谓系统。在这些不同民族的亲属称谓系统中,除了大都具有相同和相似的称谓词外,还存在着个别各具特色的独特的地域性称谓词汇。这些独特的地域性词汇在一定程度上也相应地反映出了各民族语言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和渐变性特点,以及同一语言现象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上的不平衡状态。道孚藏族作为甘孜藏区的古老族群之一, 在保存藏族传统的亲属称谓系统词汇,如父母、叔伯、舅舅等通用亲属称谓词汇外,还保存着部分古老的道孚语亲属称谓词汇,这些独特的亲属称谓系统是道孚藏族社会对亲属称谓长期约定俗成的结果。由于道孚地处甘孜横断山区,交通险阻、来往不便等原因, 造成了道孚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道孚语言孤岛”现象的产生,这也就直接决定了道孚藏族称谓系统中部分的出现和保留了某些地域性固有称谓词汇,因而,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在康巴藏族中别具风格。为了描述的方便,本文以“我”为基准, 将道孚藏族血缘亲属词按直系和旁系划分,直系血亲指的是与亲属关系人“我”(Ego)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和自己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亲,“我”的子女和兄弟姊妹。而旁系血亲指的是与亲属联系人“我”(Ego)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关系,在血缘上同出于一个祖先的亲属。如,父母的兄弟姐妹,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儿女,亲属联系人“我”(Ego)的兄弟姐妹的儿女等来分析。具体分析见下表:

(一)直系血亲称谓

(二)旁系血亲称谓

综合以上两表中的核心要素,以“我”为基准作为计算起点的个人,用“”表示“我”;并取上下五辈的主要亲属,:表示男性;:表示女性;=:表示夫妻关系;∣:表示父母和子女关系;∩:表示兄弟姊妹关系。那么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大致如下图所示:

图示说明:

1.爷爷(外祖父);2.奶奶(外婆);3.父;4.母;5.父之兄弟;6.母之姊妹;7.父之姊妹;8.母之兄弟;9.兄弟;10.姊妹;11.父之兄弟之子;12.母之姊妹之子;13.父之兄弟之女;14.母之姊妹之女;15.父之姊妹之子;16.母之兄弟之子;17.父之姊妹之女;18.母之兄弟之女;19.儿子;20.女儿;21.我兄弟之子;22.我姊妹之子;23.我兄弟之女;24.我姊妹之女;25.孙子;26.(外)孙;27.孙女;28.(外)孙女。

二、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的特点

亲属称谓是对家庭成员及代表这些成员的亲属关系的称谓。毫无疑问,亲属称谓与社会形态和婚姻制度密切相关。通过对上图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的主要特点:

(一)男女有别。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人与生俱来就带有性别的差异:男性或女性,不存在通性。自然在亲属称谓系统中就有与之相应的称谓。在道孚藏族亲属称谓中不管是同辈的兄弟、姊妹之间,还是长辈之间,男女性别区分得很清楚,不同性别的个体在本族群的亲属称谓系统中都有自己专属的称谓词汇。比如,道孚藏族亲属称谓中用-p a表示男子、-sme表示女子,有时也在词语加后缀-v、-mu帮助表示性别判断,如侄孙辈中的-h v表示侄子,即男性;-h mu表示侄女,即女性,因此,判断性别还可以从词语的词根或后缀中很清楚地呈现出来。

(二)内外无分。内外无分是指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中各个辈份的个别父系称谓词和母系称谓词可以采用统称的方式,父系和母系称谓词区分得不是很严格。比如,在父辈中,把父亲的哥哥、弟弟、姐妹以及其他平辈的兄妹、姐弟用-a kh和-a ne来统称,把母亲的哥哥、弟弟、姐妹以及其他平辈的兄妹、姐弟用-a u和-a jɑ来统称;在己辈中,把兄弟和其他平辈兄弟用- i或-rm sti来统称,把姊妹和其他平辈姊妹用-sno来统称;在子辈中,把儿子和男性晚辈男孩用-p a来统称,把女儿和女性晚辈女孩用-sme来统称。此种称呼方式表明,道孚藏族的亲属称谓方式明显带有血缘家族的痕迹,亲属称谓无内外之分。与之相反,汉族称谓系统中内外有别,把反映亲属关系亲疏程度的父系母系区分得很清楚。

(三)重视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主要是指由一对配偶及未婚子女组成,不仅在经济上共同合作,还需要负担起抚养子女的责任,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道孚藏族非常重视核心家庭,在这种核心家庭之中,亲属称谓是描述式的。如-a pa父亲、-a ma母亲、- i/rm sti兄弟、-sno姊妹、-ze儿子、-sme女儿都有严格区分。但在核心家庭之外,亲属称谓则是描述式和类分式并存的。比如,同性同胞之间互称为- i,异性同胞之间互称为-rm sti;兄弟关系互称为- i,姊妹关系互称为-sno;姐弟、兄妹称为-m sno,区分得相当严格。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孚藏族亲属称谓中对姑母-a ne和姨母-a jɑ又有严格的称谓区分,这也是道孚藏族亲属称谓有别于周围其他藏族族群亲属称谓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四)区别辈份。从前面的道孚藏族称谓图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的又一语义功能就是辈份区分。即以“我”作为平辈为例,往上数两辈:即祖辈,如爷爷(外祖父)、奶奶(外婆);上一辈为父母辈,如:父亲、母亲;下一辈为子女辈,如:儿子、女儿;下二辈为孙辈,如:孙子、孙女;下三、下四辈等以此类推来区分不同的辈份。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道孚语中包含了很多泛指同胞关系的诸如兄弟、姐妹这样称谓词用来统称,但是这些称谓词中却又包含了哥哥、姐姐、弟弟、妹妹4种亲属关系,还严格界定了他们的长幼辈份关系。如统称姐妹的称谓词-sno中还要区分大姐,二姐、小妹等等,像这样的区分辈份长幼的例子还很多。

三、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的文化内涵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丹麦的拉斯克在其著作《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起源研究》中认为:在没有书面文献之前,要找出任何民族的历史,语言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工具,因为这个民族的宗教、风俗、法律和制度往往在语言中保存下来。正如其所说,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作为道孚藏族婚姻、家庭形式的反映和记录,其与亲属关系相比,在变化中呈现滞后性。即使道孚藏族的亲属关系已经变化了,而反映亲属关系的亲属称谓往往并没有随之改变,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新的亲属关系中尚存的较古的亲属称谓,可以构筑和窥探出道孚地区曾经流行和存在过的古老的婚姻和家庭形态。下面我们就从道孚藏族独特的亲属称谓系统来分析和探讨蕴藏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小家庭”制的组织形式。道孚藏族作为川族的族群之一,其社会组织形式同周边其他藏区一样(扎巴除外),也是一种主要以核心家庭为主的小家庭制的社会形态。在这些核心家庭内部,父母及未婚子女的关系非常密切。子女长大成人后,一直延续着家中只留一子(或一女)坐家继承家业,其他子女或是婚嫁或是另立门户的传统习俗。正是在以这种核心家庭为主组织形式的影响下,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主要接触的是跟自己有直接关系的直系血亲,即自己的父母、子女、同胞等,关心重视的是这些直系血亲成员的区分和核心家庭成员的内聚关系,因而凡属于核心家庭成员都有专门的称谓词。如上表所示中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自己的儿女等,因此在这种“小家庭”制的组织形式中亲属关系越近,相互之间的义务越明确,亲属称谓也就越清晰;相反,亲属关系越远,越是属于旁系血亲,其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越淡薄,相应地称谓词中也就出现了泛指统称的现象,称谓可能是概括性的,父方母方的旁系血亲、姻亲也不像核心家庭内部成员一样在称谓上加以严格划分。

(二)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的辈份级别之间界限分明,反映了道孚藏族实行的是“等级内婚”的婚姻制度。道孚藏族的语言是藏缅语族中一种古老的语言,它是随道孚藏族社会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道孚语中的亲属称谓作为亲属制度的文化符号,反映了道孚藏族早期的亲属关系及家庭婚姻制度。据调查,解放前,道孚藏族社会中等级制度森严,人们的社会地位悬殊不等,特别是表现在婚姻的缔结上实行的是严格的“等级内婚制”。土司头人与平民、农奴等不同等级之间有许多限制,而且择偶时看重对方的血统、地位、门第和财富,追求“门当户对”的婚姻,在等级内部婚媾的同时,道孚藏族存在着血缘外婚的习惯,严禁父系血统和母系血统之间的恋爱和通婚,违者视为犬马,并受到法律和道德的惩处。解放后,这种等级观念的婚姻制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已日益淡薄。

(三)母系社会的影响。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许多民族都经历了从母系到父系的发展历程。道孚藏族的亲属制度也是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发展进化而逐步完善的。从现存的“舅权”性质来分析,道孚也曾普遍盛行过以母系家庭为主的社会结构。舅舅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至今犹存,享有很高的权威,特别表现在对侄儿侄女的管理权、婚姻的决定权等方面,这也正是道孚藏族社会从母权发展到舅权,再从舅权发展到父权的历史演变过程最真实的写照。此外,在现实生活中,虽然道孚藏民把有亲属关系的人区分为-rs、-ɡdo(意为“骨”系)和-a(意为“肉”系),把“骨”系等同于父系、“肉”系等同于母系,把“骨”系抬高到超过“肉”系的地步,但从上面的亲属称谓表中可以看出,这些称谓体系和现实的称谓词是有矛盾的。称谓上的这种二元对峙局面暗示着很可能在不太遥远的过去,道孚地区流行着以母系计算血缘的风俗,也许在当时的称谓体系中,表达母系亲属的称谓词比现在还要多。从现在依然存在的以母方为尊的特点可以看出道孚藏族早期亲属制度的舅权性质,是母系氏族亲属制的残余。

(四)道孚藏族亲属称谓系统中的某些词汇记录和反映了道孚藏族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存在过的几种不同的婚姻形式。

1.抢婚制形式。道孚语中-n ja“媳妇”一词与藏语中的-na ma“媳妇”是同语族的同源词。道孚语中的-n ja“媳妇”一词有“拿、取、抓”之意,通过nna的语流音变和语义演变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n ja“媳妇”一词应与道孚藏族社会早期实行父系从夫居的婚姻制度有直接的关系,主要来源于道孚地区历史上的抢婚制形式。在道孚语中至今还保留着与-n ja“新娘”一词,当和nna等在音义上同源,比较同语族中与此相关的词语,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包括道孚在内的甘孜藏族曾普遍存在婚娶过程中实行暴力的抢婚制形式。

2.逃婚制形式。道孚语中-zei i mbin“换鞋带子”一词有婚姻信物的寓意。比如,男女双方在社交或劳动中自由恋爱相好后,以-zei i mbin“换鞋带子”作为爱情信物,或者青年男子在节日盛会或途间拦截爱慕的未婚女子,索取恋爱饰物,有意者即相互交换鞋带,确定恋爱关系,互订婚约。如果双方有意结婚又怕家人斥责,或是双方家人不同意,为了达到结婚目的,恋爱双方往往会采取逃婚形式,相约离家出走,或投奔亲戚家,成为事实婚姻后,迫使双方父母认可,再商议成婚。这种逃婚的婚姻形式在道孚语中有相应的称谓词:-d phji意为“逃婚”,在音义上与-phji“逃跑”一词直接对应,由此可知,逃婚制婚姻形式是道孚藏族古老的一种婚姻形式。

3.包办制形式。道孚语中的-dn jio thi“喝定亲酒”、-ka va“嫁妆”等词语无不透视出包办婚这种“等级内婚制”在道孚的根深蒂固。解放前,有地位有权势的家庭,由父母包办成年子女的婚姻,主要讲究门当户对,子女无自,被包办的男女双方要到结婚时才认识。从-dn jio thi“喝定亲酒”到-n ja nql“成亲”都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仪式,类似于汉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等级观念的逐步淡薄,包办这种“等级内婚制”也日渐趋于淡薄。

(五)在道孚,无论男女,每一个人都必然属于一个父系继嗣群。在这个继嗣群中己群须从他群娶得女人生儿育女延续香火,己群的女人也须出嫁到他群,为他群生养后代,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这种婚姻制度一直延续至今。道孚包括整个藏族称谓系统中,特别重视父系继嗣群,这种婚姻制度的观念还可以在日常用语中得以体现。比如,一般问一个人的-pha yul“家乡”是哪?属于哪个-pha j或-j pa“家族”通常是以父系观念为主,因为-pha yul“家乡”一词在道孚藏族的语言中有“父亲住的地方”或“祖居、籍贯”之意;-pha j或-j pa“家族”一词有“父续”或“父族”之意。此外,道孚藏族亲属称谓中,除了严格区分姑表亲和姨表亲外,还在姑表亲之间划出一道界限。如“自己”(这里指男性)的娘家称为-jjo da bu,有“房主人”或“根本”之义;而母亲和外婆的娘家称为的-a mu ji jo da bu系道孚语“母亲的娘家人”或“他者”之义,这种在语义上以父系为“主”,母方为“从”的关系突出反映了道孚藏族父系继嗣群特点,过着从夫居的婚姻形式。

总之,有什么样的婚姻制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亲属称谓和体系。道孚藏族亲属称谓是一个复杂的、独具特色的系统,千百年来,道孚藏族处于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形成了以核心家庭为基础的农耕家园意识,强调等级差异、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伦理观念,以及以内外无别的亲属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家庭结构特点。道孚藏族血缘亲属称谓系统作为道孚藏族社会亲属制度所产生的文化符号,虽经几千年的演变,但亲属称谓中始终保持其基本面貌,具有稳定性的一面,此外,它还以简单的术语形式反映复杂的亲属制度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事实,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和构筑川族古老婚姻和家庭形态的宝贵资料。 

参考文献:

[1]Tian Huigang. The Background to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J].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1993 (2).

一辈子的好兄弟篇3

不要相信别人说你朋友的坏话,如果相信了,那么还做什么朋友!

春有百花,秋看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心中若无烦愁事,便是此生好时节!

打开的是吉祥,看到的是鸿运,愿所有期望和祝福涌向你,祈望你心情舒畅万事顺意。

当我是兄弟我会一辈子珍惜,不当我是兄弟少在我面前装逼。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对兄弟讲义气,为朋友二肋插刀。

敢一起打架的,不一定是兄弟;敢一起挨打的,一定是兄弟。

关系再好,也不能走的太近,牙有时候还能咬到舌头,你说呢!

好朋友就是要一辈子,我相信我们永远都会像今天一样相聚。

一辈子的好兄弟篇4

一天,小明正在家里看动画片,爷爷突然喊:“小明,爷爷的老花镜不见了,你看见了吗?”小明正忙着看电视,一点儿也没注意听。爷爷找了一会儿,没有找到,于是又跟小明说:“小明,你能帮爷爷找下老花镜吗?”小明抬头看了下爷爷,疑惑地“啊”了一下,又继续看他的动画片。于是,爷爷又重复了一遍“我的老花镜不见了,帮我一起找找吧!”这次小明听清楚了,他头也不抬地说:“我正忙着呢,你自己找吧!”无奈,爷爷只好一个人继续寻找他的老花镜。

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像这里面的小明一样,当长辈需要我们帮助时,你总是忙着自己的事情而不予理睬呢?若是在重礼节尊长辈的古代,当小明遇到了像爷爷这样的事情,又会如何做呢?那么,就跟我一起去学习《弟子规》出则悌的第五部分,一起去感受和学习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道美德吧!

【为你解读】

在古文里,一个字能代表现在好几个字的意思,讲究精妙。比如“进必趋”的“趋”指快步上前,而“迟”则表示缓慢。因此第一句是说:跟长辈行礼要快步走向前去,谈完离开时,应慢慢后退,然后再走出去。

而“视”指的是晚辈跟长辈说话时,眼睛要看着长辈,不要左顾右盼,这样才表示尊敬。“诸父”在古代是指伯伯、叔叔,同时也可以延伸到舅舅等这些长辈。“诸兄”指堂兄弟姐妹,以及表兄弟姐妹这些亲戚。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悌道其实就是一种恭敬心,由对自己家里长辈的恭敬心,扩展到对社会上的一切长辈。用侍奉父母的心来对待一切长辈,才是真正的行孝道。

【经典故事】

祖逖助乡邻

闻鸡起舞的祖逖,曾是一位读书人。由于当时的晋朝不太稳定,经常有灾乱,所以,他不得不带着好几百户人家一起迁到淮泗这个地方。当时跟他一起迁走的不仅仅有他的家人,还有他的亲戚和乡邻。

祖逖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侠气、很会照顾人的人。在迁走的路上,祖逖把车马都让给年长的人坐,而自己却徒步行走。他还把自己家里的财物和药品全部拿出来给大家用,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对待乡邻。就这样,一路上照顾着所有的人,一直到他们迁到淮泗为止。

【小小实践】

一辈子的好兄弟篇5

农民兄弟跑来买地做什么?莫非是要来这里种麦?卡特从此特别留意起那块地来。一年过去,那里除了荒草黄了又绿外,没任何变化。莱顿兄弟高价买地到底为了什么?难道就是让它一直荒下去吗?卡特始终想不出答案。

一个月后,市中心有块黄金宝地欲抛售,卡特看中了它的巨大升值空间,再次去竞拍。可那对冤家——莱顿兄弟居然也来竞拍,他们的报价策略与上次如出一辙,每次卡特报完价,他俩就再追加5000英镑,最终卡特不得不痛心疾首地“让”出了宝地。

卡特再也忍不住,质问道:“你俩为何每次都压着我报价,是成心想跟我作对吗?”莱顿兄弟憨笑着,摇头说:“这纯属意外,至多说明我们彼此的眼光雷同而已。”卡特长叹口气,接着问:“可你们上次竞拍得到的地都没开发,这次又来买地做什么?难道是计划在城里种花或养鹿吗?”莱顿兄弟摇了摇头:“我们只是决定要买下它,尚未想过用它来做什么。”巨资购地,竟没想好做什么!他俩也太阔绰了吧?卡特简直不敢相信,低声抱怨道:“你俩太有钱了。要是我也有这么多钱,就把它们烧了来取暖,免得影响到他人赚钱。”兄弟俩笑了,补充道:“兴许这辈子我们也想不出要把买得的地用来做什么。”

两块价值不菲的地始终没变化,卡特看着它们一直荒废着,无比苦恼。他一纸诉状以荒弃土地有碍市容为由,把莱顿兄弟告到政府,企图通过政府出面来把地再度拍卖。可是不久,规划部门回应:那两块地属于私人所有,业主在购置时就声明买下它们的“不许开发权”,未经同意不得开发使用。卡特绝望了,忍不住嘀咕:“那对兄弟把黄金当垃圾,准是精神有问题!”

春天来了,卡特路过市中心那块宝地,忍不住想起当初计划用它建造摩天大楼的宏伟构想,无意间瞥见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莱顿兄弟第17块荒草地,50年内只空置,不开发。然后他注意到两个熟悉的身影,莱顿兄弟正弓着腰在清理垃圾。

“你们为何如此不懂事?伦敦还有一批居民等着换大房住新房,你们却要将它闲置50年,简直就是欺贫摆阔!”卡特冲上前去,愤怒地质问道。莱顿兄弟怔住了,隔了很久才说:“过去我们的确很富有,那时我们种着先辈留下的大片土地。可在5年前,我们觉得土地是国家最重要的宝贝,有必要把大部分留给子孙,便决定只种其中的3块,所产粮食够食用就行了,而将其他的15块地都荒着留给后人。后来,我们觉得这样做还不够,便将积蓄都拿到城里来买地,让它们也荒下来,这样就可以为后人在城里也留下地……”

望着四周密密匝匝的建筑物,卡特被莱顿兄弟的话深深震撼了。是呀,当你我在为当下所谓的幸福奔走打拼时,是否静下心来思考,该给后人留点什么?如果每条致富道路都靠大肆挥霍资源铺就,这条路可以延伸多远,这种富裕又可以维持几代?答案可想而知。卡特捶了自己一下,握住了莱顿兄弟的手,恳切地说:“谢谢你们阻止了我浅薄的贪念,更感谢你们对私欲膨胀的人的昂贵提醒!我想几十年过去,当我们的子孙还能享受到住新楼逛园林的幸福时,他们定会为有你们这样有远见而无私的前辈深感自豪!”

一辈子的好兄弟篇6

关键词:长幼 人际 事理 本性 理性

一、儒学典籍中的“长幼”概念

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问题。总起来说,儒家思想在家庭之内主要探讨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妻关系;在乡党社会之中探讨老少、朋友关系;在朝廷之上探讨君臣以及臣僚之间的关系。根据《孟子》的观点,在上述种种关系之中,兄弟关系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长幼关系,是阐释儒家根本问题的出发点之一,儒学系统称之为“义”,在孟子的学说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个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就尊卑上下的等级来说的,而尊卑上下等级地位的确定,对于社会阶层的稳定、政治制度的巩固意义至关重大。探讨长幼关系的社会意义就在于规定长与幼之间的礼仪。“长幼”是一个概括性的概念,说“长幼”关系要分不同的场合。在家族之内第一看辈分,辈分高的是长,辈分低的是幼,长者尊,幼者卑。关于长幼的概念《孟子》没有做专门的说明,对此可以通过《礼记・祭统》的记载来加以了解:“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这里罗列了祭祀活动中的十种礼仪,文中针对“长幼”这一礼仪的注解是:“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此之谓亲疏之杀也……凡赐爵,昭为一,穆为一。昭与昭齿,穆与穆齿,凡群有司皆以齿,此之谓长幼有序。”祭祀是先秦时期最为重要的礼仪,这其中对于参与人员区分长幼级别施行祭祀礼仪的记载比较明确可信。从这一段话来看,祭祀时同一宗族内的所有子孙都要按照父昭子穆的顺序排列,昭辈排一列,穆辈排一列,而同属于昭辈或者穆辈的,则按照年龄的大小排列。宗族之外其他参与祭祀的来宾,包括各种差役人等,都按照年龄大小决定排列位次。这说明辈分高的为长为尊,辈分低的为幼为卑。而在同一辈分之中论尊卑,则主要看年龄长幼,年龄高的哥哥是长,年龄小的弟弟是幼。以上是家族之内,而在家族之外的乡党之间,则完全按照年龄的长幼来规定位次等级。

儒家经典用“兄良弟悌”来描述理想的兄弟关系,《礼记・礼运》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兄良弟悌、长惠幼顺分别是长幼关系在家族内、外的两种理想状态,兄长像朋友一样慈爱照顾弟幼,弟幼对于兄长则尊敬并且顺从。《孟子》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反复探讨,这些探讨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长幼兄弟的尊卑等级,以及具体的行为规范,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孟子》关于社会政治以及人性的诸多思考。

二、“人际”重于“事理”

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既要处理各种社会事务,又要处理人际关系。按照儒家经典的说法,看一个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一个标准就是仁义;看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事务有一系列的标准,那就是道德和才华。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坚持仁义,在处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坚持自我道德标准而不被外物所胁迫。但是社会生活极其复杂,很多时候维护人际关系和坚持自我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矛盾和抵牾,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何选择,是《孟子》反复探讨的问题。《孟子》对这类问题的立场十分明确,即把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放在第一位,把处理社会事务的道德、能力放在第二位,可以概括为先人后事。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记载了一段孟子评论仲子的话:

(孟子)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w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于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曰:’恶用是者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孟子提到的这位仲子是齐国的宗族大家,享有世代相传的禄田,他的哥哥陈黛从w邑收入的俸禄便有几万石之多。仲子认为他哥哥的俸禄为不义之物,所以不去吃,认为他哥哥的房屋为不义之产,所以不去住。避开哥哥,离开母亲,住在于陵。但有一次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别人送给哥哥的鹅,后来得知情况后他便跑出门去,呕了出来。孟子评价这个人说,世俗虽然都认为他廉洁,不吃不义的东西,但在母子兄弟关系上来看这个人,母亲的食物不吃,却吃妻子的;哥哥的房屋不住,却住在于陵,这还能算是推广廉洁之义到了顶点吗?按照孟子的说法,仲子没有处理好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是不孝不仁,没有处理好自己和兄长的关系是不悌不义,所以即使他追求廉洁不收受不义之财,也不值得称道,反值得批判。在另一次谈话中,孟子又提到了仲子。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这一次仲子连不义之国都不接受,按照世俗的说法应该是很有气节的人了,可孟子仍然对他不看重,因为仲子是一个不尊重父兄的人,不尊重父兄的人就可以推断他也不尊重君臣之礼,孟子认为跟不尊重父兄君臣之礼这么大的事情比较起来,不接受不义之国只是“小节操”罢了。“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这又一次说明,孟子把说处理好人际关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在孟子看来,为了维护长幼之情,即使冒着在国家管理上出现问题都在所不惜。《孟子・万章章句上》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O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

这段话中,万章质疑舜把自己的弟弟象封到有庳之国,认为象这样不仁的人管理有庳国对那里的百姓不公平。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象治理有庳国是否合适的问题,而是先从兄弟关系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孟子说仁人对于弟弟,就要亲他爱他。亲他,便要使他贵;爱他,便要使他富。把有庳国土封给他,正是使他又富又贵。哥哥做了天子,弟弟却是一个老百姓,这样的情况才是出了大问题。孟子接着回答了怎样处理有庳国的问题,他说在舜的监督下,象根本不能暴虐地对待有庳的百姓。可见,舜为了让自己的弟弟富贵,又不让有庳国的百姓受苦,还付出了额外的“管理资本”。对这件事情的记载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不得而知,但孟子的这番阐述,说明为了爱弟弟而在国家事务上大费周折也是值得的,因为谨守亲人之间的友悌关系最重要。

孟子认为,一个人可以误判自己哥哥的人品和才华,但绝不能对哥哥的人品和才华有所怀疑,换句话说,做弟弟的如果尊重哥哥就应该天然地认可自己哥哥的人品才华,有这份信任和尊敬是最重要的事,至于哥哥是不是真的有人品和才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在其次了。《孟子・公孙丑章句下》记载陈贾来见孟子时说的一段话:

(陈贾)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舆?”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舆?”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陈贾认为周公使管叔监督殷国,管叔却率领殷遗民造反,周公对于管叔的造反竟然不曾预料到,这是值得诟病的。孟子的回答也是从孝悌来讲的,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弟弟怎能怀疑哥哥会造反呢?周公没有怀疑管叔,即使说明周公的判断失误,也比假设周公怀疑了哥哥管叔而造成不悌的名声要好。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方面出差错是可以原谅的,但不可以原谅的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处理兄弟关系方面出差错。

以上所举数例都可以说明孟子对长幼关系,尤其是其中兄弟关系的看重。那么,包括《孟子》在内的儒家经典为什么把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即仁和义的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呢?因为人际关系的稳定,尊卑等级的固化,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而稳定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孟子所生活的战国时期,诸侯国轮流称霸,僭越了自己的位置而威胁天子,这让致力于维护旧制度的儒家学者十分忧虑,他们所要做的就是让旧的等级制度延续下去,他们的努力是要在思想上把旧的等级制度合理化。只有先保证了这个层面的问题,才谈到一个人自身的气节、廉耻等道德才华方面的问题。

正是基于维护旧的等级制度的出发点,在朝廷之上处理君臣和臣僚之间关系的时候,长幼就不再是第一标准,而爵位的尊卑成为第一标准。(孟子)曰:“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孟子在这里指出,天下公认为尊贵的东西有三样,爵位是一个,年龄是一个,道德是一个。那么这三样东西有一个怎样的排序呢?孟子认为,根据不同的情况也有不同的排序,如果是在朝廷之中,也就是臣僚之间,先论爵位,爵位的重要性大于年龄和道德。如果是在乡党之内,就先论年龄,年龄的重要性大于道德。但如果是辅助君主统治百姓,那就是道德为最重要,其次才看爵位和年龄。在朝廷之上最重要的是象征权力大小的爵位,只有爵位的尊卑等级稳定了,维护旧的统治阶级制度才成为可能。而在不存在政治地位高下问题的乡党之中,就可以以年龄论尊卑了;而作为辅佐君主的人(包括孟子在内的儒家学者恐怕都把自己归入这样一个群体),则要根据道德高低论高下,这正是儒家学者的出路。

三、“本性”重于“理性”

包括《孟子》在内的儒家经典,在谈到仁、义、礼、智时,这个顺序是固定不变的,仁义是最为重要的,必须放在前面来说,而礼、智等则放在后面。为什么有这样的排序?笔者认为这同孟子注重自然“本性”的思想有一定的关联。《孟子・尽心章句上》引孟子的话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在这里指出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而对父母和兄长的亲爱和尊敬之情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为说明这个道理,他还举例说,两三岁的小孩没有不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根据这些生活经验他得出结论说,亲爱父母和尊敬兄长都是不需要理性分析就拥有的一个人的自然本能。而与仁、义相比而言,礼、智是一个人为了达到仁、义为自己创立的行为指导,是经过理性分析后的行为结果。《孟子・离娄章句上》的一段话说明了这个问题。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在这里孟子指出仁是侍奉父母,义是顺从兄长,智是知道了仁义的道理并坚持下去,礼是对仁义既能合适地加以调节,又能适当地加以修饰。可以看出,礼和智都需要做一些加工的工作,即“知斯二者弗去”和“节文斯二者”。按照孟子的说法,跟仁、义一样,礼、智也是一个人内在的本性,是一个人自发地去理解和坚持仁义的道理,调节自己做到仁义的行为,这些不是外界强迫他而做的。但与仁义的区别在于,智、礼要分辨和理解仁义,要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展现仁义,这就是对仁、义进行理性分析后的结果了,智和礼虽然不是来自外在的强迫,但却是来自理性的加工。比较而言,未经理性加工的“仁义”被认为是更加根本的和重要的。

孟季子和公都子的一段辩论,也可视为关于本性和理性问题的探讨。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孟季子认为一个人对自己哥哥的恭敬属于外因作用的结果,不是出于他内在的本性,公都子的看法相反。孟季子举出一例诘难公都子,他说,一个人内心尊敬自己的亲哥哥胜过尊敬乡党中比哥哥大一岁的长者,但是在乡党之间饮酒时,按照长幼尊卑的礼节,却要先向本乡长者敬酒,心里尊敬的是哥哥,却向本乡长者行敬酒之礼,这说明尊敬乡里长者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只是外在的礼仪让他这样罢了。公都子把这段话告诉孟子,孟子也举一例,说家族之内的叔叔和弟弟比较起来,心中最尊敬的自然是叔叔,但是如果弟弟担任了祭祀活动中的人,那么就应该对弟弟施尊敬之礼了,因为按照祭祀的礼仪,弟弟处在应当受到恭敬的地位。这个例子更加明确地把问题的焦点提出来,那就是内心的情感和外在礼仪相互抵牾的问题。孟子在后面说了非常关键的一句话:“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平常的恭敬在于哥哥,暂时的恭敬在于本乡长者。这就是孟子对这类问题的看法,不能根据礼仪中的恭敬之举来判断恭敬之情是否出于内在本意,因为对于叔叔、弟弟、哥哥和乡党长者的恭敬之情都是来自内心的本性,而在社交礼仪中的表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相对于一个人内心本真的情感,礼仪只是经过人类理性加工,被社会约定俗成的外在的规则,因此是“斯须之敬”,“斯须之敬”比自然本能的“庸敬”略低一筹。

《孟子》中关于仁义礼智属于“内”还是“外”的讨论很多,而从仁、义、礼、智的排序来看,笔者认为,问题的焦点并不在于一个人的仁义礼智的行为是由于内因驱动,还是来自外因要求,而在于这种行为是出自然自本能还是经过了理性的加工。实际上,按照孟子的说法,不论内因和外因都是一个人自愿去做的,都没有被胁迫和约束,因而可以说都是内因。一个人的自然本能才是这个人最重要的品质,这个品质就是仁义,如果能顺着本性去发挥仁义,那么这个人就会进入一种精神的自由,获得至高的愉悦。一切需经理性加工而后得的情感和行为,都要稍逊一筹。

孟子把仁义说成是一个人的自然本性,把仁、义分别对应的父子、兄弟之情说成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或许是他自己生活中对于家庭伦理的观察经验而得来,但另一方面也为建构他的思想体系做了准备。这就涉及为什么要讨论内与外、本性和理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又回到了政治。上文说道,儒家思想把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放在第一位,把君臣父子、孝悌长幼等尊卑等级的描述作为固化阶级的一种标准,而提出这种标准是需要说服力的。儒家学者要为这种阶级固化的说法找到根据,使之合理化,他们提出的观点是“本性说”,即认为仁、义、礼、智等品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如果本性如此,那么一个人只要顺着这个本性并发挥它就可以了,所谓“性本善”的意义就在于,善的天性被发挥和维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坚持并发挥一个人固有的仁义礼智的本性,目的还是为了稳定社会关系和等级制度,本性如何与社会等级发生关联?为此儒家经典把仁、义、礼、智和各种社会关系做了一些对应、比附。《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说: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这里,孟子指出契教育百姓的内容是人与人关系的大道理以及行为的准则。这其中包括,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在这五种关系中,君臣关系就好比父子,父对子有养育之恩,子对父的孝顺都是出自人的本性,这是比较容易讲得通的道理,君对臣有知遇之恩,犹如父对子的爱,而臣自然的本性就是要报答这种知遇之恩,如同子对父的孝。父子关系如此,兄弟也是如此。家庭中的兄弟关系犹如社会群体间的长幼关系,弟弟的本性就是敬重兄长,兄长的本性就是慈爱弟弟,社会群体间的长者与幼者的互动如出一辙。君臣关系和社会群体中的长幼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人际关系,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是等级社会最大的政治,而把这两种关系解释为出自人的自然本性,放在所有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地位来加以重视,为这种等级尊卑的合理化找到了最好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

一辈子的好兄弟篇7

手足之情: 比喻兄弟的感情。出自宋朝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如手如足: 比喻兄弟的感情。初中唐朝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难兄难弟:指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旧时形容兄弟都非常好,今多反用,讽刺两人同样坏。出自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文德,争之不能决。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八拜之交: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友谊。 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出自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有一故人,姓杜名确,字君实,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义结金兰:结交很投合的朋友。出自《太平御览》引《吴录》: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一辈子的好兄弟篇8

一个人的成功固然涉及时代背景师承关系、文化氛围等多元因素,但家学渊源无疑是不可忽略的一环。江阴刘氏家族整体成功,离不开家学渊源,累世相传,潜移默化。

钱谦益曾说:“盖不独先河后海,礼不忘始。而家学渊源,名教积习,亦有可以考见者焉。”刘氏家族到底有着怎样的家风与家学呢?为何刘氏后人在中国近代史百余年间都能够站在文化的浪潮中,一直葆有百舸争流的激涌又有着沉潜入海的深沉?让我们走近刘氏家族听一听他们的家族故事吧。

刘氏家族代有人才出

“江阴刘氏三杰”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简要概之:大哥刘半农,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摄影学家。他一生追求真理,积极投身革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二哥刘天华,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三弟刘北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

刘氏三杰之后,个个成就不凡。刘半农的长女刘育厚(小名小惠),是上海外语学院教授、翻译家。长子刘育伦,水利水电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次女刘育敦,辅仁大学毕业,长期从事编译工作,多次被评为国家纺织工业部和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刘天华育有两子一女,长子刘育毅,著名结构专家。女儿刘育和是中央音乐学院资深钢琴教授,刘育和与著名雕塑家丈夫滑田友的婚姻由总理做媒。三子刘育京,国家卫生部消毒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消毒学奠基人之一,曾荣获国际消毒学会授予的“基尔默纪念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北茂育有三子,长子刘育亮幼年夭折,次子刘育辉,长期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并著述颇丰;三子刘育熙,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著名小提琴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一门刘家,如何出来如此多人才?在刘氏后人刘育熙的眼中,刘氏家族尊学重教以及先辈的言传身教,都对刘家后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刘氏兄弟以及刘氏后人之间亲睦有爱彼此帮扶,强烈的家族荣誉感与向心力也成为他们不竭的精神倚靠。

让刘氏后人感念至深的则是一位姓夏的女子,如果没有这位姓夏的女子,那也没有了刘氏家族百余年的文化血脉延绵。可以这样说,一位普通女子的坚韧与顽强,无形中为中国近代文化史贡献了如此多的惊喜与辉煌。

江阴一直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当地读书风气盛行,刘氏三杰的曾祖刘荣、祖父刘汉,都是读书人。祖母夏氏也是出生于书香人家。祖父刘汉是道光年间的国学生,可惜天不假年,刘汉英年早逝,去世时年仅33岁,也无子嗣,留下夏氏孤苦伶仃一人。

夏氏个性中的要强与坚韧便在这一刻开始显现。很多人劝她投奔娘家兄弟,寻得一个安稳之所,但夏氏一心自强,要靠自己的力量重振刘家门楣。因无子嗣,她便去江阴乡下一个名叫三甲里殷家埭的小村庄(现划归张家港市)一个贫困的刘氏本家过继一个儿子。当时那位刘氏本家有三子一女,得知夏氏要来领走他们中的一个,都吓得躲在床底下,不愿离家。夏氏坐在一旁苦口婆心地说着,将来一定不会亏待孩子,要供他读书识字。三个时辰等待劝说之后,这家最小的男孩,五岁的老三从床底下爬出来,主动跟着夏氏回到了江阴。这个孩子就是刘氏三杰的父亲刘宝珊。

夏氏从江阴乡下领来了刘宝珊,从此开始母子二人的相依为命。一次机缘巧合,善良的夏氏去乡下访亲,从冬日的冰河上捡来一个奄奄一息的女弃婴。夏氏精心照料,教她识字读书,后来见这个女孩伶俐又孝顺,又让她做了童养媳,这便是刘氏三杰母亲蒋氏的来历。

刘氏三杰的父母亲都身世凄苦,但因为有祖母夏氏的坚强勤奋,日子虽然清贫但也温暖有爱。夏氏笃信佛教,待人宽厚,但对儿孙的学习却十分严格,她时常用自己的遭遇来教育子女,要求他们发奋努力。当时夏氏有几间房产,她本可以把多余的房子出租来增加收入,但她效法孟母三迁,一定要为孩子找到合适的邻居,所以在选择房客时就特别认真。经过几次遴选,夏氏将第一进三间正房两间厢房,以很低的租金租给一位穷教师王先生办私塾,王先生为人正直,教书勤勉,深得夏氏的尊敬。宝珊就跟着先生认真读书了。宝珊从小聪明过人,又能用功读书,深受王先生的赏识。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刘宝珊终于在光w二十二年,26岁时考上了秀才。夏氏忍苦成家,江阴城里对刘家刮目相看,一时间贺客盈门,与以前门可罗雀的冷清景况成了鲜明对比。由此,夏氏感慨万千:“我希望的是患难时的帮助,而不是成功后的恭维。”并且谆谆告诫宝珊夫妇:“今后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要做雪中送炭的人,切勿做锦上添花的人。” 她也教育儿孙要尊重体谅他人,做人要正直,有志气,刚正不阿,不要随波逐流。这是她留给后代的精神遗产,深深地影响着刘氏后人。

温厚淳良的家风与言传身教的影响

刘氏三兄弟出生成长的年月,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激荡最为黑暗的时刻。1891年,刘半农出生,四年后二弟刘天华出生。1903年,比大哥刘半农小12岁的三弟刘北茂出生。20世纪初的中国,可谓内忧外患,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火种开始萌芽,传播新思想文化运动也蔚然成风。刘半农与刘天华率先感受到了这一趋势,两人先后考入当时具有新学一流师资力量的常州府中学堂。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当时由于刘宝珊夫妇身患重病,家中境遇窘迫,父亲决定让半农继续读书,让天华小学毕业后去店铺当学徒。大哥刘半农坚决反对父亲的决定,他以优异的成绩争取到了学校的免交伙食费和学杂费的待遇,减轻了家中的负担,也为弟弟刘天华争取到了去中学读书的机会。

刘半农、刘天华学习很刻苦,一个有趣的故事可见一斑。有一天傍晚,朋友去找刘天华,看不到人,只听见琵琶声,循声来到卧室,看到蚊帐里有动静,好奇地走过去撩开蚊帐一看,只见刘天华满头大汗地在蚊帐里练琵琶呢!原来,南方夏天蚊子多,刘天华为了躲避夏夜里的蚊子,便躲在蚊帐里练琵琶。

1911年,母亲蒋氏罹患重病,在病危期间,刘半农提前完婚。长子结婚后不到10日,母亲蒋氏病逝。

那一年,刘半农20岁,年方弱冠,刘天华16岁,最小的刘北茂不到8岁。也是在那一年,爆发了举世瞩目的武昌起义。学校停课,刘半农刘天华兄弟二人回到家乡,刘半农先是“北走靖江,以书牍翻译之事佐戎幕”。后因不满军队内部的混乱,随即回乡参加演文明戏,筹款支援革命,继而又写文章,宣传新思想,针砭时弊,二弟刘天华帮他眷清邮寄书稿。兄弟二人就这样置身于辛亥革命的洪流中,第二年,两人又同往上海,步入更为宏阔的历史潮流中,刘半农继续在新文化运动中执笔为戎,刘天华开始在音乐领域的探索,进入开明剧社乐队工作,业余加入万国音乐队学习,掌握多种西洋管弦乐器演奏艺术,并萌生改进国乐的想法。之后,刘半农留学欧洲,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叫我如何不想她》,并首创“她”字风靡全国。刘天华在上海两年后,回到常州,在音乐教育方面成就卓著。

彼时,三弟刘北茂年级尚小,还在求学阶段,几年后,父亲刘宝珊病逝,家中只有三兄弟相依为命,刘半农与刘天华兄弟二人便开始分担三弟的读书与生活费用,而这样弟兄三人互助相携的亲睦,伴随着弟兄三人一生,并且延及他们的子女。这,应该也是刘氏家族延绵不息的原因之一。

随着刘天华执教音乐名声日隆,他被聘为北大音乐传习所执教,1922年,刘天华来到北京。三年后,留学归来的刘半农也回到了北京,继续深入新文化运动。刘北茂也在两位兄长的帮助下,来到北京求学,刘北茂年幼失母,因此一直视长兄为严父、二兄为慈母,弟兄三人情感深厚。弟兄三人都在北京安定后,在各自在事业上都有所精进。弟兄三人都在北京大学任教住的很近,每周都轮流去一家聚会,三家人家大大小小十余口人欢聚一堂。

可是好景不长,1932年,刘天华去北京天桥听写锣鼓经,因猩红热病逝于北京,年仅37岁;两年后,刘半农去外地考察方言,在途中感染上回归热,病故于北平协和医院。两年间,痛失两位兄长,刘北茂悲痛万分,自幼便在兄长爱护中成长的刘北茂哀痛欲绝。

很快,七七事变之后北京沦陷,日伪拟重金相聘其任伪教育部任高级秘书,刘北茂断然拒绝,他历尽艰辛,绕道香港、云南等地,奔赴西北抗日文化的重要阵地陕西城固,应鲁迅挚友许寿裳先生之邀,到西北联合大学任教。后来,为继承和发扬兄长刘天华“改进国乐”的遗愿,他毅然放弃英语副教授的职衔,到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任教,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教学和演奏工作之中。彼时,因为刘天华早逝,其子女也在辗转中流离失所。刘北茂得知情况后,给刘天华子女写信:“再穷再苦,即便是稀粥咸菜,也要在一起。”于是,刘育毅和刘育京兄弟二人千里跋涉,淼搅巳叔刘北茂身边。

烽烟战火间,尽管刘北茂任职国乐,英语文学双料教授,但当时糊口都是问题,即便如此,刘北茂夫妇依旧保持着乐观的情绪,晚上,刘北茂会拉拿出二胡,拉上几首刘天华的名曲,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刘育毅很快找到了工作,刘育京当时也想去工作,要减轻三叔家的困难,刘北茂坚决反对,一定要让孩子读书。为此,夫妇二人积极奔走,争取到了公费高中的插班名额,又担心孩子考试通不过,每天晚上,刘北茂会在油灯下为刘育京补课,终于使得刘育京顺利考入高中插班。

在刘育京的回忆中,还记得一个小插曲:当时还未毕业时,为了尽早毕业及早工作,他以同等学力考取了一个条件较差的大学,正当他兴高采烈要去上学时,三叔刘北茂及时制止了他,反对的理由是读书要踏踏实实,争取最好的教育,不能只顾混个文凭,家中再穷也不能迁就学习。而刘北茂白天忙于教学,夜晚孜孜不倦埋首拉琴的身影。也牢牢地印在了下一代孩子的脑海中。刘育毅、刘育京、刘育辉、刘育熙等小一辈孩子们也在父辈的努力的背影中默默地立志,这就是言传身教的作用。时隔多年,刘育熙依旧记得父亲刘北茂在深夜的烛光中那勤奋的背影。如今,刘氏三杰之子辈,年龄最小的刘育熙已经年逾古稀,却依旧活跃在中国乐坛,多次在海内外举办独奏音乐会,其矍铄的精神与不歇的勤奋也是在传承着刘氏家族的勤勉家风以及父亲刘北茂对音乐的挚爱。

留在刘育京脑海中还有一件事:那时候物资匮乏,买布匹都需要配给。该换季时,三婶注意到育京的衬衫破了,不顾弟弟们的衣服破旧短小,将当年配给的平价布亲手裁剪,给他缝制了两套学生服和两件衬衫,并把他那一顶只能遮住头的蚊帐换成一顶能容下全身的蚊帐。这两套衣服和蚊帐刘育京一直珍惜使用,并将三叔三婶的情谊珍藏心中。

抗战胜利后,刘北茂迁居南京,刘育京也来到三叔身边就读中央大学。全国解放不久,刘北茂又举家随校北迁天津,刘育京继续留在南京读大学。1951年早春,刘育京参加南京抗美援朝医疗队团,在乘火车开赴东北时,途径天津,停留一个小时,车到天津站时,已经是深夜,当全团下车部署注意事宜时,刘育京注意到有一位老者带领两个孩子在远处灯影中眺望,似乎在等待着谁。等到队伍解散后,刘育京仔细张望,不想却是三叔刘北茂。刘育京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他是全团唯一一个有亲人探望的人。三叔刘北茂不知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得知子侄的火车要在这里停留一个小时,也不知确切时间,三叔刘北茂怕错过了,就带着育辉和育熙早早来到站台,在春寒料峭中等了两个多小时,为的就是和子侄育京一起吃顿热饭。每每念及此,刘育京都忍不住感怀天津小站中那个深夜中四人抵头而坐的小吃店,那里也成为刘育京去天津常去光顾的地方,回味那令人感动的短暂会面。

刘氏家族的荣誉感与归属感

尽管刘氏三兄弟都是新思潮、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身上,新文化运动并非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割裂,他们会分别汲取养分,丰富充实自己,也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带入家族之中。

刘氏三杰都在世时,每周一次的家族聚会成为链接家族关系的纽带,后来随着大环境变迁,各自家庭的辗转流转,家族聚会频率不再像以前那样了,但一旦环境稳定下来,子辈们又会像以往那样聚在一起,畅谈各自的理想情怀。晚年刘北茂双腿不能站立行走,子辈们不论谁出差来京,都会探望亲爱的三叔。刘育辉与刘育熙更是敬守孝道,1981年,刘北茂病逝于北京,刘氏三房齐聚,一一痛别。其后,不管谁家有事情,大家都会齐聚一堂。数几十人聚集在一起,共享迎接新生的欢乐也分担送走亲人悲伤。

上一篇:如何写自我评价范文 下一篇:数据通信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