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名著范文

时间:2023-10-15 16:37:03

世界经典名著

世界经典名著篇1

52.那些普普通通而毫无特色的罪行才真正令人迷惑,就像一个相貌平凡的人最难以让人辨认一样。《福尔摩斯探案集》

53.你有一处建在房子里面的小池塘吗?在那个小池塘里,你可以随时观察水中生物生活的每一个片断。《昆虫记》

54.不要向井里吐痰,也许你还会来喝井里的水。《静静的顿河》

55.我看到了各个民族彼此敌视,而且默默地、无知地、愚蠢地、甘心地、无辜地在互相残杀。我看到了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还在发明武器和撰写文章,使这种种敌视和残杀更为巧妙,更为经久。《西线无战事》

56.这张脸同早晨雪天映在镜子中的那张脸一样,红扑扑的。在岛村看来,这又是介于梦幻同现实之间的另一种颜色。《雪国》

57.一个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环境。《马丁・伊登》

58.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59.感情有理智根本无法理解的理由。《月亮和六便士》

60.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加以使用外,实在没有别的好处。《鲁滨逊漂流记》

61.每当太阳西沉,我坐在河边破旧的码头上,遥望新泽西上方辽阔的天空,我感到似乎有未经开垦的土地,所有的道路,所有的人都在不可思议地走向西部海岸。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在衣阿华,小伙子们总是不停地骚动喧闹,因为是那片土地使他们如此无法平静。《在路上》

62.在有法律之前,合乎“自然的”只有狮子的力量,或者动物饥寒时的需要,更简单地用一个字表示,便是“欲”。《红与黑》

63.上天让我们习惯各种事物,就是用它来代替幸福。《叶甫盖尼・奥涅金》

64.一个人哪怕只生活过一天,也可以毫无困难地在监狱里过上一百年。《局外人》

65.往上爬吧,多捞钱吧,进入上层社会,那里准备好了一切。《美国的悲剧》

66.念书不能增添智慧。《痛症楼》

67.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牛虻》

68.一个人把他整个的一生都押在“女人的爱”那一张牌上头,那张牌输了,他就那样地灰心丧气,弄得自己什么事都不能做,这种人不算一个男人,不过是一个雄性生物。《父与子》

69.这个家庭的历史是一架周而复始无法停息的机器,是一个转动着的轮子,这只齿轮,要不是轴会逐渐不可避免地磨损的话,会永远旋转下去。《百年孤独》

70.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玩偶之家》

71.天才和我们相距仅仅一步。同时代者往往不理解这一步就是千里,后代又盲目相信这千里就是一步。同时代为此而杀了天才,后代又为此而在天才面前焚香。《侏儒的话》

72.遭受苦难的人在承受痛楚时并不能觉察到其剧烈的程度,反倒是过后延绵的折磨最能使其撕心裂肺。《红字》

73.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临终前他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把自己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74.凡是有甜美的鸟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德伯家的苔丝》

75.凡是想依正路达到这神秘境界的人应从幼年起,就倾心向往美的形体。《文艺对话录》

76.友谊就是一切。友谊比才能更重要,比政府更重要,它和家庭几乎是可划等号的。千万别忘记这一点。《教父》

77.已经活了七十二岁,依然像是昨天的事:居民点的林阴小路,在歇晌的时间,白人居住区,道旁开满金凤花的大街,阗无行人。《物质生活》

78.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我就经受得住一切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另外的一天呢。《飘》

79.盲目可以增加你的勇气,因为你无法看到危险。《格列佛游记》

80.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铁皮鼓》

81.每当我追溯自己的青春年华时,那些日子就像是暴风雪之晨的白色雪花一样,被疾风吹得离我而去。《洛莉塔》

82.宽宏大量,是唯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巴黎圣母院》

83.很多年以前,那时我的钱包瘪瘪的,陆地上看来没什么好混的了,干脆下海吧,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占绝对面积的大海里逛逛吧!《白鲸》

84.我一贯追求的是:在人的肉体与幻想允许的范围内,获得最大限度的真诚和信任,以及对所有的一切尽可能长久的保证。《镜中微瑕》

85.这里有一种无处投诉的罪行。这里有一种眼泪不足以象征的悲哀。这里有一种绝大的失败,足以使我们的一切成功。《愤怒的葡萄》

86.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国际歌》

87.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麦田的守望者》

88.获取一颗没有被人进攻的经验的心,也就像夺取一座没有守卫的城池一样。《茶花女》

89.他不知道那个梦已经丢在他背后了,丢在这个城市那边那一片无垠的混沌之中不知什么地方了,那里合众国的黑黝黝的田野在夜色中向前伸展。《了不起的盖茨比》

90.四月最残忍,从死了的土地滋生丁香,混杂着回忆和欲望,让春雨挑动着呆钝的根。《荒原》

91.世间的一切虚伪,正像过眼云烟,只有真理才是处世接物的根据。虚伪的黑暗,必为真理的光辉所消灭。《一千零一夜》

92.我不能想像这样一个人,他认为开棋的时候先走马而不是先走卒对他来说是英勇的壮举,而在象棋指南的某个犄角里占上一席可怜的位置就意味着声名不朽,我不能想像,一个聪明人竟然能够在10年、20年、30年、40年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全部的思维能力都献给一种荒诞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把木头棋子王赶到木板棋盘的角落里,而自己却没有发狂成为疯子。《象棋的故事》

93.咱家是猫。名字嘛……还没有。《我是猫》

94.挺起英勇的胸脯前进!看,无数的旗帜满天飞舞,谁在那里向右转?向左!向左!向左!《玛雅可夫斯基诗选》

95.水里照出的是自己的脸,内心反映的是自己的为人。《圣经・旧约》

世界经典名著篇2

电视剧《西游记》剧照 在中国漫长的文学长廊中,我们伟大作家们创作出众多经典文学名著,这些宝贵文学作品是中国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孔子、庄子、楚辞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曲再到四大文学名著,以及现当代的“鲁、郭、茅、巴、老、曹、艾、丁、赵”,再到当代的王蒙、王朔、张爱玲、张炜以及莫言等著名作家的作品给我们的语文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达,我们的语文教育手段不再是以前死读书和死背书的教育模式。特别是文学名著被改编成影像作品后,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提供了新营养,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解读和阐释作品。不论是阅读名著还是观看影像作品,二者都是为语文教育服务,都是促进提升语文素养,本质不矛盾。但原著和影像各有特色和侧重点,需要教育者和吸收者各自把握好、吸收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本文试图探讨在语文教育和学习成长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语文教育与观看影像的关系。

一、 认真研读原著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基础从文学名著到改编成影像,语文教育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那些古老的名著焕发出新魅力和新奇效。特别是我国四大名著虽然在民间通过图画或评书形式传到百姓中和语文教育中,但教育和普及功能有限。真正大幅度普及和扩大传播作品的手段还是现代影像的出现,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很多文学名著改编成影像,通过影像运用到语文教育过程中,广大学生是百看不厌。四大名著先后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在中国学生教育成长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先后两次被改编成影像,上世纪80年代呈现出万人空巷的现象,全家老小围观电视,不能不说是影像给观众带来的奇迹,其巨大震撼力、深刻性和审美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给那些正在求学的广大儿童和青少年,从日常生活举动到人生观的形成,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语文教育的学习和提高,基础是研读原著,这个是根本功夫。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把原著读好了,读熟悉了,背诵多了,写作多了,生活体验多了,见识广了,生活阅历多了,再观看经典影像,二者交叉结合,语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文学经典是作家呕心沥血的作品,是在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考验留下来的精华。因此,阅读作品与观看影像不可本末倒置,不管视觉时代的影像多么发达,原滋味阅读文学作品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而不是整天陶醉影像的世界里。古人教育特别是发蒙教育强制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四书》、《五经》开始,这牢固的基础正是靠下功夫背诵原著得来的,这些功夫付出之后终生受益,现代语文教育也要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的精华,认真研读名著可以感知作家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精致刻画、精彩的语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生动描写、细节安排的合理巧妙,在一字一词中可以揣摩作家创作的艰辛劳苦。当今科技的迅猛发达,让我们摆脱以前那种单一的文字教育,特别是多媒体教育手段的运用,给语文教育增添了新活力。

二、 观看影像需要从视觉原理去解读

从文学名著到影像生成后,这会发生不少变化,因为这里有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劳动创作,影像在视觉上更生动、更刺激和更形象。特别是当青少年还没能力理解那些经典的文学名著丰富内涵时候,通过观看影像,提前把读者带进文学经典的广阔世界里,现代影像打造出的逼真环境以及拍摄场景的大气魄,动作技巧的娴熟运用,影像作品呈现出的悦读性、审美性是文学原著不能代替的效果。

·文化艺术蔡兆蓬:论语文教育与改编影像的关系 现代青少年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只有一些优秀学子才会认真阅读原著,不少人是懒得去专研和阅读名著的。因此,通过改编的文学名著的影像,可以让那些不喜欢直接阅读的学生了解原著的故事情节,影像教育的生动性、形象性,让读者提前对名著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升语文教育的效果。比如莫言的作品《红高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阅读作品,由于作品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读者未必能读懂其中滋味。但通过张艺谋导演、巩俐和姜文主演的电影《红高粱》,其中抬脚、颠轿动作、在红高粱地野合的镜头,唱煮酒歌以及打日本鬼子的精彩场景,影像具体而又生动,给观众带来的震撼性和审美效果,这是文学原著不能代替的。让学生认真去多读几遍《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等大部头著作,这是难以做到的。但观看电视剧,那读者就会有兴趣得多。影像来源于名著,但融入了导演、编剧、演员等集体创作成果,特别是生动的视觉图像,那些感人动心的场景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成为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模仿的对象。特别是六小龄童演艺的孙悟空形象,成为广大学生学习模仿的经典案例。三国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司马懿、周瑜、黄盖、司马昭等从文学著作到改编成影像,成为广大学生议论和模仿的对象。文学名著《水浒传》里刻画了108个英雄好汉,改编成影像之后,广大学生也更喜爱了,在观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愤愤不平,对英雄人生遭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腐败险恶的痛恨,这都让学子深深陶醉在影像世界中。文学名著从高雅之堂走到大众生活,更贴近人生的日常生活,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传播更广泛、更深刻,我们更喜欢这些名著里刻画的英雄人物了。

三、灵活处理好语文教育与影像的关系

语文教育,主体是教师和学子,二者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学好语文。学文学名著是基础,是根本。有人说,上帝创造了第一世界,媒体创造了第二世界。文学经典是作家“仰观天象、俯察大地”创作出来的,所谓“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就是文学创作的经典之谈。影像时代的到来给语文教育带来新变革,我们要继承传统语文教育重基础、下苦功夫的好办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哲学家卡西尔说,“最伟大的戏剧诗人绝非给我们一种悠闲的美,他们的作品常常充满了极大的辛辣感。”(《人论》,[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236页)

世界经典名著篇3

这次主题为“向经典致敬、为大师画像”的艺术创新活动,由《收藏界》传媒集团发起组织创作。被提名的数十位艺术家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悉心打磨、刻画,最终脱颖而出的优秀佳作获得本届活动组委会艺术鉴赏专家组的一致认可和肯定。评审专家给予的评语是:艺术视觉独到,绘画语境新颖,人物刻画生动。使充满文化智慧的艺术大师形象再次引起世人关注和怀念。

获得此次全国提名创作奖的著名油画艺术家分别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常磊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于安东教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陈畏教授,艺术学院王昕,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高海军,著名自由职业画家张继双、王雄伟、艾薇、张聪、刘佳宁。

这是《收藏界》传媒集团第八次在全国范围内盘点年度经典人物,前五届2007-2012年度,先后有罗哲文、张贤亮、何鸿、冯骥才、陈丹青、樊建川、陈丽华、范曾、马未都等上榜,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影响,受到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与前几届不同的是,本届以近现代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艺术大师为创作专题,通过艺术家独特的视觉深入观察大师丰富的内心世界、传奇的人生轨迹、不同的文化观念与艺术立场,由此激发创作的灵感,用手中的画笔将每个人的不同形象一一描绘、刻画、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而唤起人们对经典艺术的敬畏之心,怀念之情。

众所周知,在今天真大师、众大师纷纷离去,令人忧虑,文化艺术大师时代的结束,使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与传承面临空前危机!而假大师、伪大师不断出现,招摇过市,使“大师乱象”成为影响国人的视觉公害。为了唤起人们对大师的崇敬与怀念,激起新生代学习传承大师精神和风骨,主办方精心策划了这一活动,这也是此次艺术创作活动的社会意义之所在。

于安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尊敬的领导、尊敬的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与大家见面。潘天寿、徐悲鸿、吴作人等艺术家是我国颇有成就的艺术前辈,他们为中国的美术事业、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这次能够和很多艺术家一起为艺术家前辈进行公益性的艺术肖像创造,感到非常荣耀。在此,我代表艺术家向西部发展促进会、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向收藏界以及为此付出艰辛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这次参加创作的艺术家人员结构有:高等院校的油画专业老师、教授,有60后、70后、80后的专家。他们的表现手法是多样的,有些采用了古典写实的手法,有些采用了直接的朴素的画法,也有些采用了创新的综合性手法,这些作品倾注了艺术家们的心血,以表示对艺术前辈的敬畏。在此,也对为这次活动付出辛苦劳动的艺术家表示谢意,对这次活动的主办方表示感谢。

冉劲松宣布获奖艺术家名单(著名油画艺术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根据第三届影响中国收藏界经典人物艺术造像专家组评审意见,获得“第三届影响收藏界经典人物艺术造像全国提名创造奖”的十位著名艺术家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于安东,著名职业艺术家张继双,著名职业油画家艾薇,首都师范大师美术学院教授陈畏,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高海军,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常磊,艺术学院讲师王昕,著名职业油画家王雄伟、张聪、刘佳宁。谢谢大家!

高玉涛(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主席、收藏界传媒总裁):

世界经典名著篇4

经典阅读一直以来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典阅读是新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新的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对其实施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要“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也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可见,阅读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更是学生建立和完善独立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书海浩瀚无边,而高中生由于课程安排较紧,在数、理、生、化等学科的重压之下,他们根本无暇去全方位涉猎经典书籍,开展课外经典阅读几乎成了纸上谈兵。

一、高中生的阅读现状

目前的高中生课外阅读普遍存在一种审美的“近距离”和功利色彩十分鲜明的“近阅读”现象,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当前文本、同龄人创作的作品。许多同学课外阅读的指向性比较明确,为了高考升学。因为高考中经典阅读和文化名著这块有16分。从总体上看,当前高中生阅读现状有如下特点:

(一)阅读内容庸俗化

高中生的阅读内容从类型上可分为几类。

(1)快餐式阅读。有许多同学选择的是武侠、时文、休闲娱乐类,他们喜欢快餐式文化、娱乐式文化,许多人经常看《故事会》《读者》《传奇故事》《中学生博览》《意林》及介绍影星歌星类的杂志。他们之所以选取这一类,主要是满足自己的享受心理,消遣、休闲、娱乐是他们的阅读目的,是他们的审美追求。

(2)同龄式阅读。许多学生非常喜欢80、90后作品,如韩寒、郭敬明的作品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些作品的叙述语言符合现代中学生的表达习惯。这些作家的思想认识也符合当前高中生对社会、人生的感知体验。这些作品反映的生活也与当前高中生十分贴近,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3)补偿式阅读。一些学生喜欢武侠类、故事类、情感类作品,可能是这些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是现在高中学生没有体验过的,但他们又想尝试。阅读这类作品可使他们精神上得到补偿,心理上得到满足。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本该是属于他们的生活,因高考的强大压力总是得不到完整的体验,他们只能在这样的阅读中寻找精神上的安慰。

(二)经典阅读无奈化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阅读涉及经典文学著作的少之又少。在笔者的两个教学班中,学生读得少的占20%,62%的学生读不懂,甚至有近18%的人未读过文学名著,即使是了解一些诸如“四大名著”之类的经典文学作品,大多数同学也是通过影视剧这种浅层次的阅读方式获得的。学生对经典文学名著普遍冷漠,代之以“快餐式阅读”,且已成为一种时尚。为了高考中的6分,我们的学生,有少数的会挤时间看看一两本名著,有的会利用早读的时间读读《论语》《孟子》,而大多数只能选择《经典名著导读》,就里面的故事梗概有个了解,涉及的题目做一做,有的也只是生搬硬套的背诵。可以说,经典阅读已是无奈化!究其原因,笔者觉得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高考强大的压力,高中学生无法真正静下心来读经典。其次,经典名著阅读要大块时间,而不少老师、家长认为学好功课考上大学才是“正事”,经典文学名著之类的课外阅读应留到大学毕业或参加工作后再谈,这实际上左右着学生读书价值的取向。再次,许多学生觉得经典著作难懂。这也是实际状况。但高考又要考经典名著,怎么办?采用“快餐式阅读”,《经典名著导读》代替原著,就成了学生高考压力面前的无奈之策。

二、倡导经典阅读的做法

1.教师先行阅读。对于经典名著,爱读是前提,会读是基础,读懂才是最重要的。在这样一个社会日趋多元化、思维日趋个性化的时代,不仅是学生读不懂,许多教师也读不懂,关键是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因此教师必须先行研读。自己先读过两遍,认真研究其中的疑点和难点,并研读相关的研究著作,加深自己对此名著的理解,精心设计好需要研究的、有价值的课题。不但要读懂读通,而且要读出新意,改变阅读教学中的专制与独裁,改变以往贴标签式的课堂阅读教学,才能与学生游刃有余地展开交流。

2.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价值取向。阅读是提升人格境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给智慧塑造心灵,帮助人构建完美的人生体验。“读史可以使人明智,读诗可以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培根的经典话语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阅读的价值。让他们明白,读书能改变人生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只有读书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同别人交谈、写作时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人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让他们明白,读书能改变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让他们明白,读书不仅增加知识,还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让他们明白读书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还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人生,从而实现自己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价值的升华。总之,要告诉学生阅读的价值体系。让学生从人生、从生命的视角来思考阅读的重要性,确立全新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是一个促使生命成长、人格完善、精神提升的过程。在这一阅读过程中,我们应对原作进行深刻地还原、清醒地批判、有选择地吸收、积极地争鸣、科学地同构,进而对原作进行独特地再创造。

3.努力转变学生的阅读方式。教师要大力强调原著阅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实现阅读方式的转变。许多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了解大多是通过看影视剧或是只看《经典名著导读》的方式获得的。这样的阅读是一种被动式阅读,缺少阅读者的欣赏和再创造。而文本作为文学作品的主要载体,读者只有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才能感知作品深层次的意蕴,才能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和作品的艺术世界。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实际上是欣赏的过程,是一种读者再创造的过程。因此,仅仅看改编后的影视剧或是只是读名著的故事梗概,是远远不够的。况且,许多学生看影视剧是停留在故事情节的层面,对作品的语言、主旨、表现手法、结构等缺少思考。所以,一定要读原著,这样才能充分感知语言材料并转化为自己的认识看法,这实际是一个再现、再创造的过程。只有走进文本,才能走近作者的心灵、体悟作者感情、品味精妙语言,从而让学生思考文本,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审美的体验、完善认知结构,从根本上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

世界经典名著篇5

[关键词] 现实;语境;经典;改编

近年来中国影视剧市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就是经典名著的影视改编热。从四大古典名著重拍后相继播出,到《倾城之恋》《茶馆》《长恨歌》等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电视剧改编,已经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热潮。透过喧嚣热闹的表象,它也带给我们在现实语境下关于经典名著影视改编的深层反思。

一、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经典传播

谈及经典名著的影视改编,这必然要联系现实语境下文学的境遇。当下“经典文学时代”逐渐远去,“后文学时代”正在到来。有学者指出:“正是从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被信息技术化的今天开始,文学才不再扮演普遍的社会公共工具的角色。也正由于这样,文学才开始了一个意义全新的属于自己的‘小众化’时代。而我们的现代社会的公众们也从这个文学‘小众化’的时代里,找到了属于个人的、可以娱乐化的文学生活。”[1]

当然,经典名著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存在差别。经典作品艺术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淘洗,其经典的意义不断得到强化与彰显。那么在现实语境下文学经典的改编是否会动摇其地位与影响力呢?答案是否定的。

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事实上扩大了其传播空间,也加快了传播速度。当小说叙事被影像改写的时候,其文本的传播能力得到了提升。由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的热播,也带动了小说文本的阅读率。在当下,很多人正是通过影视作品才产生进一步了解文学作品的愿望。20世纪90年代电视连续剧《围城》热播,这部小说从原来绝对属于“小众”的知识分子文化圈,进入到大众的视野。小说《围城》随后的畅销,也是最好的说明。经典名著的影视改编拉近了文学经典和大众的距离,文学经典的意义也相应得到了强化。

从美学形态上看,小说和影视的叙事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毋庸讳言,影视作品并不能代替文学经典的阅读。但同时优秀的影视改编作品是对小说原作的丰富和补充,能够对小说文本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从经典文本自身来看,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超越时代的生命力。经典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被奉为圭臬,更不能束之高阁,它的价值在于传承与创新。大众传媒使经典的传播和扩散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而基于不同媒体形态的经典改编就是最直接的方式。

纵观世界影视经典的改编也会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世界各国名著改编并不鲜见。近日北美上映的《简•爱》,是根据夏洛蒂•勃朗特的文学名著《简•爱》改编的影片。从1910 年的同名默片开始,电影人迄今为止已经拍摄了19部《简•爱》电影。经典文本的多义性为艺术再创作提供了可能。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也有4个改编的电影版本。1956年版最忠实于原著、最符合雨果倡导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原则。1997年版则对原著进行了新的阐释。它的重点已经不是美与丑之间的冲突了,而上升到了知识与美的结合,以此来说明“知识就是力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见经典名著在不同的时代会显现出不同的价值层面,并开辟出崭新的审美境界。

二、桥与墙――经典名著改编的建构与解构

有关经典改编的争论,是当代社会在大众文化背景下不同话语立场、不同利益观念在冲突中需求协调与共赢的一种反映。按照伽达默尔的观点,文本“既是桥,又是墙”。文学经典一方面是“桥”,为后来的改编与再创作提供了通行的路径;同时,它也是“墙”,如果硬性超越,后来者也会遭遇碰壁的命运。如何在现实文化语境中既能对其解构出新的时代意义,又能建构经典的固有魅力是值得深思的。

正如夏衍所说:“改编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相当艰苦的劳动。既然是创造性的劳动和艰苦的劳动,那么,它的工作就不单单在于从一种艺术形式改编成另一种艺术形式。它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著,但也要力求比原著有所提高,有所革新,有所丰富,力求改编之后拍成的电影比原著更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所喜爱。”[2]

既然是改编,则不可避免地要有所增删。根据老舍先生同名话剧改编的电视剧《茶馆》播出,该剧将三幕话剧扩充为39集,每集45分钟,故事长度几乎是原著的10倍。但老舍原作的叙事方式在电视剧中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人物语言也较好地保持了作品的原汁原味,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电影史上的经典改编也同样涉及增删的问题。小说《呼啸山庄》改编为电影时,主要情节被砍掉了一半,总数50场戏中新增加的竟占30场。影评家约翰•加斯纳认为,《呼啸山庄》的电影剧本甚至改进了原著。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被改编成电影时,也被编剧大刀阔斧地删去了许多重要的描写和场景,原作中23个主要人物到电影中只剩下17个,原作中的10次战争场面在电影中只剩下3次。

从现有改编作品看,其改编方式有三种:一是建构式的,改编运用基本忠实原著的影视艺术手法,以新的媒体样式重现了一段历史,通过形式上的创造来巩固、加强原作意识形态的传播效果。二是重构式的,在内容上丰富原作,开拓了一个新视界,深化了影视改编的创新意义,为传统的阶级叙事添加更多的人性叙事或文化叙事,使原作的意义得到转移和深化。这两方面的改编占据了主流。三是解构式的,即通过后现代的“戏拟”“拼贴”,淡化甚至消解原作的精神立场,这种解构性改编引起的争议最大。[3]经典名著改编热一方面反映了受众对经典接受与阐释的热情,一方面折射出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经典的尴尬命运。

电视剧往往篇幅较长,在改编经典作品时出于市场考虑,往往会扩充篇幅,增添新的内容。电视剧《倾城之恋》2009年在央视热播,该剧改编自张爱玲的同名小说。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只有两万多字。毫无疑问,从两万多字的小说改编成36集电视连续剧,是有相当难度的。编剧邹静之说:“我的原则是,该忠实的忠实,该放大的放大,该演绎的演绎。”“我没将她的种子吃掉,而是让它发芽开花。”[4]全剧“发芽开花”的地方很多,剧中增加了小说中没有的人物,情节也有很多扩展,添加了游离于主线的爱情戏。容量是增加了,但既添枝加叶,又想留住原著的气息神韵却似乎并不容易。就结局而言,爱情尴尬让位给了对白流苏美的欣赏,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让位于对白流苏、范柳园爱情的关注。电视剧《倾城之恋》,既体现了编导者自身的主观意图,也在一定层面上满足了大众文化审美品位的需求。它的结局确实满足了观众的一定心理期待,具有中国戏剧“大团圆”的特色。但反观张爱玲的原著,打动人心的却正是那一点点的不圆满。结尾的大团圆结局,虽然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但原作的思想深度却明显被削弱了。

三、继承与创新――经典名著改编尺度的把握

经典名著的改编往往随着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的变迁而做出相应改变。戴锦华在论及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时,认为:“每一次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不仅意味着一次再创造,而且意味着一次后结构主义意义上的‘重述’。犹如任何一部文学或艺术的经典、名作之常新,不仅在于它们有着‘永恒的’审美价值;其常新刚好在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语境下的一再重读,或曰再阐释。”[5]不同时代、不同媒介之间的作品改编,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衡量标准。改编者要站在新的认识高度来审视社会与历史,把握原作的精神内核,发挥不同媒介的固有特性,体现当下的审美追求,并作出当代性阐释。

汉斯•罗伯特•姚斯在他的接受美学中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指出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的时候,不是纯然的被动接受,而是存在一个先在的阅读基础,它会对阅读的展开构成限制。需要指出的是,人们期待视野中的经典和改编后的经典不可避免会有距离,一旦距离过大,也必然会带来误读,这不仅是对经典的伤害,也是对文化、对受众的伤害。而只有当人的期待视野和改编经典之间的距离维持在一定尺度时,人对于改编的接受才处于一个最大值。所以,我们就需要在经典与改编之间保持一个美学距离。这种美学距离的存在,不仅不会破坏改编经典的感染力,相反还会增强其艺术感染力。[6]

“后文学时代虽然是一个文学‘失仰时代’,但是,文学对于现代人的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价值并未有降低。文学在‘后’社会里,只是不再试图去扮演‘僭越’而来的国家政治文化的中心角色。它解脱掉了由工具信仰所赋予给自己的种种‘附加性’的工具价值,然后,才真正开始了向自己本体的回归过程。”[1]

文学经典包含着一个民族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继承还是创新?这涉及改编的尺度。对于经典改编,一方面要把握住原著的精髓,使改编成为忠实原著灵魂的一种再创造;另一方面,简单的移植和复制不会收获“再度创作”的成功,只有在创作中充满创新精神,才能取得艺术上的突破。但改编应当有个“度”的规范,遵循艺术创作原则,从当下的学术研究成果中汲取养分,而不是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和大众趣味。 经典名著改编需要真正走进作家和他的文学世界,祛除过度的商业化包装,避免浅读、误读和错位。文学文本与影视作品虽然属于不同的载体,但力求不同媒介之间的转换趋向最合理的境界,用更清晰的眼光把握原作的精髓,这应是改编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黄浩,黄凡中.从文学信仰时代到文学失仰时代――对文学经典主义的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7).

[2] 夏衍.漫谈改编[A].电影论文集[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174.

[3] 陈美华,李贺.“红色经典”改编:想说爱你不容易[N].南方日报,2004-06-02(11).

[4] 文化.邹静之给出答案:能[N].工人日报,2009-03-20(05).

[5] [美]罗伯特•斯塔姆,亚历桑德拉•雷恩格.文学和电影――电影改编理论与实践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6] 殷乐.把握好经典改编的尺度[N].人民日报,2004-04-27(16).

世界经典名著篇6

一、改编的缘起

古典文学名著被改编为影视剧存在一定的现实基础。首先,古典文学名著的文本符合影视剧本构成的特点;其次,古典文学名著存在广泛的受众基础。很多观众自小就接受古典文学名著的熏陶,提到古典文学名著,大都略知一二。因此,对古典文学名著的影视拍摄,容易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这在无形中产生了一批潜在的受众群,这是古典文学名著改编为影视剧的先天优势。因此自十九世纪末电影产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世界第一个公共电视台成立以来,古典文学名著便成为影视拍摄史上比较活跃的题材。

二、两次热潮

以四大名著的一轮上映为标志,古典文学名著的电视剧改编经历了两次热潮。第一次热潮从20世纪80年代初持续到90年代末。80年代,在启蒙主义的影响下,许多古典文学名著登上荧幕。这些电视剧秉承“忠于原著”的改编理念,发挥着普及和传播文化的作用;到了9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化的确立,大众文化开始萌芽,观赏性和趣味性成为电视剧创作者的一个追求目标。此时,随着《水浒传》的播出,四大名著完成了第一轮荧屏之旅,由此掀起的第一次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的热潮结束;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电视剧市场化的发展,电视剧的商业娱乐功能得到更大的开发,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早已取代了对文化的需求,翻拍重拍名著蔚然成风,形成了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的第二次热潮。

(一)古典文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学名著改编的第一次热潮(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80年代初,山东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武松》登上荧屏,成为中国观众在电视上看到的第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而差不多同一时期,央视的《西游记》也在筹划和拍摄之中,这个浩大的工程从1982年开始,边拍边播,直到1988年,全部25集才完整与观众见面。播出后取得了非常好收视效果,在今日仍有非常高的重播率。80年代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经典作品—《红楼梦》。本着宣扬文化,普及名著,教育大众的目的,由红学专家与电视剧工作者共同组建了创作团队,执行“遵循原著,慎于翻新”的改编理念,共同完成了这次的改编工作。但电视剧的结局并没有采用通行本中高鹗续写的结局,播出后引起很大争议。但是,这部电视剧在精神上与原著的契合毋庸置疑,直到现在也被观众誉为最忠于原著、难以超越的一次改编。90年代,四大名著中的最后两部《三国演义》《水浒传》也相继播出。《三国演义》依旧延续80年代的拍摄特点,主要是忠实于原著的改编,而《水浒传》拍摄在大众文化开始兴起的90年代后期,在改编上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忠实性不再是唯一的指向,满足观众的需求成为创作者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一次改编热潮,古典文学名著的改编承担着文化宣传的作用,主要集中于四大名著的改编,期间也有一些其他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如《儒林外史》《聊斋》等,但这些电视剧社会反响一般,远远不及四大名著。

(二)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第二次高潮(21世纪以来)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掀起了又一轮热潮。根据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数量空前。题材领域进一步扩大,以前未被改编过的经典名著如《西厢记》《隋唐英雄传》《牡丹亭》登上荧屏,而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一些古典文学名著则进入翻拍重拍时期,仅《聊斋志异》的改编就有五部之多。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仅在两年时间里,四大名著就轮番上映,回想它们第一次的改编却断断续续十余年之久。在市场化产业化的背景下,这一时期的改编剧不再以“忠于原著”为唯一标准,而是转向“忠于观众”“忠于市场”。与上一轮的改编相比,电视剧的文化功能弱化,主要功能由文化传播变为了商业娱乐。“大多数名著改编,也许都首先不是来自于当代的文化需要,而是经济需要和利益驱动。”i这一时期的改编剧得到的评价远远不及第一次,特别是商业炒作模式受到很多的诟病和指责。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二次古典文学名著电视剧改编热潮同第一次相比也有自身优点。第一次热潮中的改编剧由于恪守遵循原著的原则以及受传统戏曲的影响,在人物的塑造上十分模式化,而第二次热潮中,创作者对人物增加了许多自己的解读,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有血有肉,不是简单能用好坏、忠奸来定义,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另外,第一次改编热潮时期侧重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许多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都被舍弃,如《红楼梦》中对梦的描写,《西游记》中道教的义理色彩等,使改编过于严肃和写实,第二次热潮时期这些内容得以重见天日,还原了原著的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风格。

世界经典名著篇7

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现状

调查一:课外书的种类

通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发现,中学生喜欢看的课外书中,30.9%的人选择了恐怖小说,57.7%的人喜欢看青春小说、武侠小说、奇幻小说、网络文学和流行杂志等。相比之下,经典名著颇受冷落,只有11.4%的中学生表示爱看经典名著。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85%的中学生表示“没有看完”《红楼梦》,像《高山下的花环》、《红岩》、《烈火金刚》这些红色经典书籍,几乎很少有人去关注。阅读《飘》、《呼啸山庄》、《茶花女》、《三个火》等外国名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调查二:课外书的来源

调查发现50%的中学生的课外书都是由父母购买的,32%的中学生的课外书是老师、同学和亲戚推荐的,只有18%的中学生利用节假日自行到书店选购。初三学生张迪说:“我喜欢看漫画书,从《灌篮高手》到《我为歌狂》,从《死神》到《海贼王》,我几乎都看过。一套漫画书往往数百元,价格有点贵,但作为藏品也算是个人爱好吧。”

调查三:看课外书的目的

调查显示,75%的中学生看课外书是为了娱乐消遣,17%的中学生是为了扩展知识面,只有8%的中学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赵媛媛是一名初三学生。她从小喜欢阅读,凡是“目所能及”的书,她都纳入阅读计划,尤其是文学类作品。不过,自从升入初中,赵媛媛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看课外书了。因为学校禁止学生往学校带课外书,一旦被老师发现就被没收。赵媛媛说:“我看的课外书都是文学类的,是对学习有帮助的,再说,学校阅览室的名著版本老旧,类型单一,根本不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

调查四:中学生的阅读倾向

24.5%的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为实用型,包括阅读新闻类、科普知识、人物传记以及相关的学科辅导书等,75.5%的中学生喜欢阅读流行的、时尚的言情小说或幻想小说。喜欢科普的中学生一般都读过《时间简史》,这是一本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这本畅销世界的《时间简史》已成为科学著述的里程碑。这不仅归因于作者史蒂芬・霍金迷人的表达方式,还归因于他讨论的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今年初二的冯世章刚刚读完《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他说:“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奥巴马的故事。45岁的奥巴马演说极具魅力,灿烂的笑容更虏获许多民众的心。与过去有意竞选总统的黑人前辈相比,奥巴马是首位在初选前民调获得全国性支持的明日之星,200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与这些实用型书籍相比,沈阳市某中学的李姗姗则把自己的阅读点放在青春故事和幻想小说上面。李姗姗说:“我很喜欢雪小禅的书,她的《看我青蛙变王子》、《戏子》、《像冰一样疼,像火一样蓝》、《一地相思两处凉》等我都看过。我不仅喜欢她的写作风格,关键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读后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在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把阅读目光投向了漫画。赵小天说:“学习太紧张,看漫画书可以解除疲劳。另外,故事内容富有幻想性,打斗场面很刺激,人物形象逼真,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

分析

名著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结晶,无疑有很高的价值,但是由于时代、文化的差异性,使名著与中学生离得越来越远,甚至产生了“隔膜感”,这就造成了中学生宁愿看漫画,读青春小说而不愿意看名著的主要原因。另外,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以快捷的网上阅读代替了纸面阅读。从课外书的来源上看,中学生看名著处于被动,也许是学习时间紧张,也许是名著枯燥乏味,也许是父母的过多干涉……总之,名著就好像是身边的一缕风,可有可无。

有人认为名著是文学的经典,能影响人的一生;有人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为什么一定要读去名著?到底如何看待这个文化现象?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

不读名著的三大理由

理由一:名著内容陈旧,缺少新意

张利伟(初二学生):我们初中生大都不喜欢读名著,《梦里花落知多少》、《那小子真帅》、《哈利・波特》之类的书倒是很受欢迎。什么原因?名著读起来十分无聊,使人读不到一半便不想再往下读了,就拿《西游记》来说,故事无非是说有一群怪兽贪吃,抓了唐僧就走,而每次又不吃,等着孙悟空来救,最后怪兽输了。每次的故事无非如此,毫无新意,我读到一半便不想往下读了。另外,我感觉名著的语言习惯和我们现在大不一样,如果看得多了,我还担心自己模仿上了,那样就有可能写不出东西了啊!

理由二:“名著”是闲书,应以学习为主

李宏达(大一学生):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水浒传》《西游记》《格林童话》之类的书了,开始并不是很愿意去看,只是父母总在耳边说看这些书能受益一辈子。尽管名著中的语言不太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到,里面的故事很经典。

我和“名著”划清界限是从高一开始的。有个周末,我一睁眼就发现枕头边的《红楼梦》不见了。没多久,母亲敲门进来,对我说:“你已经上高中了,高中就意味着学习,以后不许看这些闲书了。”“闲书?”我诧异地看着母亲,一时说不出话来。母亲一边说一边开始收拾我的书桌,把所有和学习无关的书籍都没收了,临走时还呵斥我:“等你考上了名牌大学,随便你怎么看!”我知道母亲这样做是为了我好,就是一时无法接受她的这种做法。高中三年,我从没来没有读过名著,偶尔看几眼杂志,也都是母亲拿来的。去年,我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给母亲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可是每当同学谈论文学典籍时,我很少能插上嘴。在此,我要劝学弟学妹一句:不要为了考大学而忽略了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其实,读一些名著是很有必要的。

理由三:时间紧,放弃课外阅读

赵晓冬(初三学生):我从来不看课外书,中外名著,我也打小就没有接触过。但是你不能据此断定我不爱学习,相反,从我有记忆以来一直在忙着,甚至远远比一般的同学要忙。记得初一的时候,有个朋友来我家做客。当他看到我的书架上一排一排花花绿绿的书时,大为感叹地说:“想不到你不是个书呆子嘛,知识面这么丰富啊!”但是不过三分钟,他又说了一句:“这么多书,怎么连一本名著都没有啊?”我还没来得及答话,就被妈妈抢了先:“现在,我家冬冬正准备出国,最重要的是补外语,没时间看那些课外书。

是啊,小时候是不知道看,现在是没时间去看,我什么时候才能静下心来读一读名著呀!

读名著的三大好处

好处一: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田丽莎(学生):读名著的好处真是数不胜数。它能在我掌握知识的同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能在我提高文笔的同时,领略到了大文豪们的风采。名著中还能体现许多文豪的人生观,使我懂得许多人生哲理。读名著还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不去赴那些过了一辈子失败人生的人的后尘。《时间简史》是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时间简史,一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科学经典,我读了三遍。这不仅归因于作者迷人的表达方式,还归因于他讨论的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时间简史》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了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的知识。

好处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董力夫(学生家长):经典书籍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因为经典书籍能提升我们的人文的价值和人文的精神,能够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老子》、《孟子》、《论语》等古籍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理论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百家讲坛”风靡一时,它借助名人名家之口将中国古人的思想精髓传播开来,产生了轰动效应。我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读名著的习惯,读名著对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来认识世界和感悟世界,增强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好处三: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赵维江(语文教师):大部分中学生不读名著,原因很复杂,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因素,也有是出于个人原因。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学生热衷于考大学是情理之事。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充斥下,一些中学生跟着浮躁的风气走,扑向网络和卡通,名著当然就被冷落了。但是,名著都是经典,而经典是永恒的,有着永恒的价值和魅力。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玩乐而忽略了对经典的阅读。说到名著与考试的关系,这几年,部分省市为了提倡读名著,语文卷都要出几分的“名著题”,“名著题”多是普及性的简单知识的填空。有些同学认为分数少,不得也罢,其实,“名著题”是很容易拉开分数的,如果同学们对名著很了解,对提高考试成绩会助上一臂之力。

链接:中学生必看的十大名著

《老人与海》

推荐理由:小说语言简洁,情节激动人心,洋溢着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读者。1954年,《老人与海》使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文学名著。

《边城》

推荐理由:《边城》,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不朽杰作。该书分别从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湘西》、《从文自传》中搜辑名篇,基本囊括了沈从文作品的精髓,且较能体现沈氏文风的别样神采。

《繁星・春水》

推荐理由:作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了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骆驼祥子》

推荐理由:作者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格列佛游记》

推荐理由:该书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该书的灵魂所在。另外,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鲁滨孙漂流记》

推荐理由:小说对鲁滨孙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推荐理由:该书采用大量的引文,抓住“传主”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使之成为统领全篇的灵魂,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书中,作者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童年》

推荐理由: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复活》

世界经典名著篇8

试想赏画品茗,这是何等惬意的事情!最近,三和名茶特意推出了一款“盛世茗典”纪念茶,茶品和画品相得益彰,可谓茶人茶画茶心的完美结合。

专家鉴茶

茗典与珍著的结合

此款极品铁观音选取自海拔800米的正宗红心茶树之上,由“世纪茶王”吴荣山先生亲自调制。经过每年一次的精心烘培,再将不同年份的铁观音相互融合,才成就了这陈年铁观音的极品――“福韵”。铁观音的经典之品配以中国著名书画家张尚明先生的《茶经图》限量复制版,“盛世茗典”全球限量发行2008套,一盒一号并配收藏证书,且有两位大师的亲笔签名,可谓世间珍宝。

“三和福韵”的外形

“三和福韵”选用上等鲜叶,严格按照传统工艺精心调制并秘藏。其茶条卷曲、壮结、沉重。陈年铁观音虽不显当年的翠绿,然而仍有较强的光泽,有着独特、细腻的陈香,深深地嗅还能闻到陈年韵香。

“三和福韵”的口感

品茗“三和福韵”,茶汤入口温顺、柔软;回甘甜,且香气犹长;其滋味重,口感醇厚、饱满,属浓香型。十泡过后,嘴中有着如铁一般的独特韵味,久久不散!“福韵”适合“茶鬼”饮之,如陈年老窖,陈香袭人。

《盛世茗典》的收藏价值

陆羽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内容丰富、翔实,被后人奉为“茶文之经典”。而《茶经图》则以茶界圣经为“剧本”,以其鬼斧神工的绘画技艺真实展现了“茶的大观园”。从茶史、制茶、茶禅、茶艺、茶俗等不同角度看到完全不同的茶世界,真正演绎了“茶画合一”。

赏茶画怎可无香茗?陈年秘藏铁观音“三和福韵”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三和福韵”口感柔软、顺口、,堪称茶叶极品中的经典。同时,《盛世茗典》中的《茶经图》和“三和福韵”分别是由张尚明和吴荣山两人共同签印的,同时附赠的收藏证书亦有二位的亲笔。

两者双璧合一,价值不言而喻。

茶人评价

房地产公司林明先:“《盛世茗典》里集中体现了茶神陆羽名著《茶经》的思想精髓和茶叶中的精髓,这对于我们搞企业的人来说很有教益。每个人都是一道茶,拥有茶的特点,所以,品人如品茶。很多人都喜欢铁观音,品铁观音的时候,就如同在品情人,距离远点是‘淡香怡心’,距离近点是‘浓香提神’,品的时候那种感觉就是那么美妙。再说《茶经图》,虽然说的是茶,但是对于一个经营者来说,身在商海中很多东西都是融会贯通的,图中阐述的那种思想是穿透心灵的,现代企业领导有时候缺乏的就是这种气度!”

商贸公司刘峰群:“我打算给我最好的朋友送一盒《盛世茗典》,我感觉它可以见证彼此的珍贵情谊,还可以寄托吉祥的祝福,新年快到了,我要给他一个惊喜!”

退休干部姜宝华:“我一辈子就喜欢喝茶,也读了很多关于茶的书,就是没看过茶、图并文,我今天有幸欣赏《茶经图》真是三生有幸,回去我也一定要买一盒。不但因为我喜欢它是世上唯一的《茶经图》和陈年极品铁观音,能永远珍藏,还因为我喜欢它的品位和文化。”

相关链接

吴荣山:茶人茶画茶心是相通的

吴荣山是一位一直潜心于茶叶的青年企业家,他制作的茶叶在2000年举办的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乌龙茶节“剑斗杯”茶王赛中,荣获铁观音金奖,也因此被誉为“世纪茶王”。

“茶文化,做不完的产业,其市场深不可测。”吴荣山用简洁的语言道出了他对茶道精深的感悟。他对茶文化的研究从没间断过,遍访名师,虚心求教。从1995年成立“三和企业”以来,吴荣山不仅把推广茶文化作为市场的需要,更作为一个茶人的责任,“茶画结合”便是他尝试的一个新鲜的形式和突破。在他看来,茶作为纯粹的物质商品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必须结合中国上千年流传下来的茶文化,让茶本身具备超出物质之外的精神层面的内涵,其价无穷且有意义。

“茶人、茶画、茶心是相通的。”吴荣山的这句话意味深长。

张尚明:中国画茶第一人

作为一位茶文化延续的布道者,中国著书名画家张尚明先生以一人之力,耗费5年时间绘制21.8米长的画卷――巨幅国画长卷作品《茶经图》。《茶经图》是根据茶神陆羽名著《茶经》历时5年绘制而成,画卷长21.8米,宽0.34米,画面分“茶之源”等10个篇章,整幅画面详尽描述了茶文化的历史。

上一篇:狗的生活习性范文 下一篇:如何做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