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写诗范文

时间:2023-10-08 08:29:20

自己写诗篇1

缝补记忆的串串珍珠

竟忘了

回首翘望的索取

纷飞的不属深秋的叶

涤荡着心中的青青深潭

双飞的雁南过

忘却了

寂寞的滋味

不想等待,却

一直傻傻等待

不想哭泣,却

一直无助哭泣

拿不出什么来安抚

谭渊中那颗落寞的心

是不懂爱,还是

不想爱?

风路的尽头

散漫凝望

却不知等待何人

心底仅存的一抹渴求

于那残缺的美丽中

颂着凄伤落寞的诗

强笑着,于

苦涩的悲风中

用枝桠,写下

伤悲唯美的一首情诗

送给风中

自己写诗篇2

落英不是无情物,化作夏泥更护花。雨后天晴精神爽,三尺讲台育新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花甲之年第二春,教改杏坛展鸿篇。

二中笑谈有鸿儒,继往开来无白丁。待到夏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开颜。

(二)凤凰花开

凤凰花开香满园,喜事连B乐开怀。岗位创新大比武,金榜题名正当时。

学法教法时时新,课改模式共赏析。说课磨课求实效,同课异构活教法。

翰墨社里有天地,水墨画作藏梦想。蓓蕾芳草著文章,新生力量佳作传。

校园美景不胜收,文明之星成标杆。悦读修身新风尚,教育脉动话题响。

(三)“致青春”――五四节感怀

今曰初夏至,夏花绽枝头。年复又一年,不见丽人影。

今又叹何年,再活五百年。江南梅雨时,樱花丛中醉。

最忆江水长,戏水乐趣多。堤岸杨柳丝,蒲荷鱼翔间。

莺歌燕舞欢,家雀呼友忙。匠心育英才,吾辈正当时。

践行中国梦,青春齐飞扬。

(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树上雀鸟鸣喳喳,呼朋唤友为那般?一辆大巴映帘来,掌声响起为同仁。

坦洲实中送宝来,同课异构满堂彩。相互切磋教与学,激情演讲把心掏。

绿茵球场手足情,二中坦洲比翼飞。待到他日红吐艳,举杯共贺友谊深。

(五)望乡(乡愁篇)

乡愁是颤巍巍老祖母手中的那根丝线

缝补的岁月 还那么好看

带着母亲的千叮咛、万嘱托 游走四方

乡愁是老家青砖木瓦屋顶那缕袅袅的炊烟

活蹦乱跳的童年在心中撒个欢

咀嚼着一把把客家人糯米糍 口留余香

乡愁是故乡门前那条小道 直通连着那条小溪

雨后抓泥鳅的狂欢

乡愁是故乡的山与水 留住我的青葱岁月的痕迹

乡愁是屋檐门梁上那个燕子窝

唱在歌里 醉在酒里 呼朋唤友的那份乐趣

乡愁是抓不住、回不去的从前

留在歌里 住在心里

乡愁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怀念

岁岁年年 回味无穷

乡愁是稻草堆里捉迷藏 刮鱼塘后的泥巴仗

乡愁是一杯浓烈的酒 喝在口里 醉在梦里

乡愁是儿时走村串户的那份惬意 两小无猜的那副甜蜜

乡愁是梅关古驿道上踏春赏梅花 丫山寺古书院寻访文明密码

乡愁是钨都西华山那副忙碌

车水马龙 似乎有无限的能量

乡愁是牡丹亭古迹遗风 柳梦梅与杜丽娘的缠绵与哀伤

人鬼情末了 才子配佳人 在水一方

有情人终成眷属 成了千古佳话

记住乡愁 只要一轮明月

你就拨开了思念的心弦

记住乡愁 只要一声轻唤

你就记住了梦的来源

自己写诗篇3

1.听读,创设氛围,初步感知。学习一首新诗时,学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同身受,因此,创设良好的教诗氛围是诗歌教学的前提。教师可根据诗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听读方法,引导学生感知新诗,如播放影片、歌曲,听录音范读等都是很好的“导入”方法,这让学生在新课伊始就能初步感受到诗的整体感情基调。例如,学习胡宏伟的《长江之歌》就可以先安排学生观看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段,并让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描写长江的诗、词、歌、文、图、音像等资料,课上交流,使学意的理解,修改前面所划分的节奏。因为节奏是诗人根据内容的需要对语言所作的精心组合,也是诗人思想感情发展变化在诗中的体现。因此,把握好诗的节奏,便是把握住了诗人的情感。只要明确了本诗的节奏,就容易读出诗情。指名读后,大家一起讨论:为何重读在这个词里而不在生对长江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就能初步感受到诗的感情基调,初步感知新诗的内容。

2.自由读,个性感悟,体验情感。学生对诗的内容、基调有了大概了解后,让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划分的节奏朗读,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结合对诗那个词中?为何停顿应划分到此?这样读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了诗人的感情,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因此,不必强求一致。

3.大声诵读,抒感,完成审美创造。学生通过听读、自由读已对诗歌有了完整粗浅的把握,多少有了些共鸣,这时再要求学生大声地读,读出韵律美、节奏美,读出自己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读出自己的理想追求,实现审美再创造。学生通过反复自读,基本能理解诗歌大意,了解诗人主要表达的情感,并能通过感情朗读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完成与文本的对话。

二、品悟新诗,走近诗人,让学生乐说

1.“悟”是感悟诗歌。感悟诗歌的形象,感悟作品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诗歌的特点——凝练性、跳跃性、模糊性,使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产生障碍。诗歌“往往是跳跃式的,要由读者凭想象去联系起来。”教师怎样引导学生领悟新诗所抒发的感情是学习诗歌的关键。要在诵读的基础上,反复感悟琢磨,激发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发挥,通过想象领悟新诗形象,猜测新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走进新诗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2.“品”是领悟诗歌的神韵,品味语言。诗歌教学应引导学生去“品”,在“品”中去发现、去把握、去挖掘、去想象、去发挥,从而领悟到诗歌的神韵,领悟到诗歌的美。“品”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品味诗歌的语言,教师可示范性地讲一些精妙的语句,让学生学会“品”的方法;更要让学生自己去“品”,以提升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3.“述”是强化形象描述,感受诗的形象。“述”要贯穿于新诗学习的整个阶段。教师在“述”的指导上,可以是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形象描述,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更应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用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教师要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言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地展示诗的情境。对学生的“述”,教师应教给方法,如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叙述入手,抓住具体的形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再如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头脑中那一幅幅画面描绘出来。

三、仿写新诗,彰显个性,教学生会写

1.从仿写入手,让诗心在个性中跃动。新诗语言新颖、凝练,又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在新诗教学中,伴以仿句训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升其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而与诗情感想碰撞,充分理解教材。如我在教学新诗《四季的脚步》第一段“春天的脚步”时,先指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遣词造句的妙处;其次指导学生想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再次指导学生仿写“春天的脚步”片段,抒发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朗诵自己仿写的诗歌,他们把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喜爱完全融入诗中,仿写出了不同的诗句,审美、理解、联想和想象能力得到了提高。而后,我又指导学生把仿写的句子整理成了一首赞美春天的组诗。

2.教学生创作诗,让诗心在笔尖流动。学生学会了仿写并不是教师指导学生学新诗的真正目的,学习新诗真正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环境里熏陶诗情、发展诗思、积淀诗语,从而亲近母语,乐于创作。再如,我在教完学生仿写“春天的脚步”这一段后,便让学生仿写“夏”“秋”“冬”的诗句,此时的指导由扶到放,学生写出不少富有童趣的诗。例如:冬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北风唱起了歌儿/呼呼,呼呼/大地披上白色的外套……

此时,学生已是诗性大发,我趁势让学生放飞思绪,写一写四季的雨、四季的风、四季的花、四季的颜色等话题,学生个个即兴创作,写下了一首首既优美又有情趣的小诗。课后,我又组织学生给自己的诗作配上插图,将全班学生创作的诗歌做成了一本精美的诗集。

自己写诗篇4

初唐诗人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中国古代诗词特别讲究言外之意的意境美。诗词的意境在于由外而内的描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运用触景生情、托物言志等手法,抒发诗人思想,可谓是“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痕。巧者则有情于景,景中情”。

在抒感的认知模式中,中西方存在差异。西方往往把重要的部分放到最前面说,不重要的部分放到后面说,呈现焦点背景的认知模式;中国人遵循事物的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因果顺序,更加喜欢欲扬先抑,所以在描写事物时往往有很多铺垫,把最终强调的东西放在末尾,呈现出背景焦点的认知模式。所以将焦点-背景理论应用于古诗词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赏析诗歌的义无穷境界。

一、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首诗是以背景焦点背景的方式表达感情的。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又有异乡异客的情感表达,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首句就写出做诗缘由。节日的到来更加会让诗人回忆过去,思念亲人。诗人没有表达直接,表明自己的身份。诗人以“独”字开篇,开始就刻画出自己孤单、孤独的形象,又传达出主人公孤寂、凄凉的心境,它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叠用“异”字,越发强调了自己溢于言表的孤独之感,、悲凉之情。“独”和“异”都是为第二句的“思亲”做铺垫。为何如此悲伤呢?原来是思乡之情造成的。第二句的“异乡孤独”空间感是从“倍”字开始被打破的,它打破了“佳节”的特定时间限制,思乡思亲是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而“佳节”只是让这种情感得到集聚、放大、爆发的导火索。“倍”字写出重阳佳节身处异乡的孤独感受,与周围热闹、欢乐的场面做对比,使作客他乡、孤独寂寞的游子形象更加生动鲜明,使“思亲”这个焦点更加突出。

后两句诗主要采取互换立场的方式,典型“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描写。诗人想起从前的重阳节,都会和兄弟相聚一起登高、佩戴茱萸、消灾祈福。诗人在这里通过回忆每逢重阳都会与兄弟佩戴茱萸、登高这一具体细节的描写,而今年相聚一起登高的兄弟独独缺少了自己,用这种遗憾的心情来反射自己的思乡思亲心情,更使人感到诗情真挚,委婉动人。自己从重阳佳节回想到故乡的亲人朋友,同时想到他们也会在“插茱萸”时知道“少一人”,思念自己,从而深刻地说明手足之情,深化了思乡之情。这种联想表面看起来很是平静,其实这种感情更是深沉。自己的孤寂、悲伤不能很好地说明思亲程度,但如果把别人对自己的思念建立在自己以前的悲伤上,思亲的激流更是深不见底。

诗人注重时空交替、环境描写、情境联想、对比烘托,把这种异乡异客的孤独感和思亲之情推向了高潮。诗人在诗歌中塑造的典型形象其实就是背景,思乡就是诗人表达的焦点。王维实现了时空的交换,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高深境界。有人曾经说过,自己的悲伤不算是真正的悲伤,为他人的悲伤而悲伤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悲伤。自己兄弟的登高看似和诗人不相关,实则烘托了诗人自己的思亲悲伤。自己的思亲可能只是独角戏,但是如果亲人在重阳节也在同时思念自己,这种情感的互通,使自己的思亲悲伤得到应和,这种悲伤是溢于言表的。诗人在景和情、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融合,实际上就是由“背景”逐渐走向“焦点”的过程。

二、以清代诗人徐兰的《出居庸关》为例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如果说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重阳热闹之景中的思亲之情,那徐兰《出居庸关》则演绎了北方荒漠景象的悲壮之情。徐兰在康熙三十五年随帝征讨漠北噶尔丹,途径居庸关,从居庸关到归化城途中作《出居庸关》。由于有边塞生活的独特体验,诗人把边塞时的所见、所听、所感寄托在诗歌中。

首先,这首诗介绍了居庸关的地理位置:靠山临海、古时边境要地。次句描写了随军途中的感受:大风呼呼,天气严峻。戍守边关的城楼上的风更大,都把旌旗吹翻了。首句写静,次句写动,写出了居庸关的雄壮气势。前两句诗对环境描写与氛围渲染的表现是非常成功的。它既强调了居庸关地处偏僻,地势严峻,又强调了天气和环境恶劣。诗的前两句写关外的外部环境,作为“背景”,是为后面两句诗中所表现的戍边将士思乡之情做铺垫。

第三句重点刻画了士卒出关时的感情。关内桃花烂漫,春光乍泄,甚是一番生机勃勃之景,而关外却寒风刺骨,雪花飞舞。“马后桃花”与“马前雪”,在这里“桃花”和“雪”表面看是意象的对比,更深的还有颜色的对比、心境的对比。以马喻人,这不仅是关内外景色对照,更是如桃花般温馨的家乡生活和如雪般寒冷的塞外生活的对照。差别性的比较蕴含了将士的思乡情感。这是为后面的“回头”做铺垫。这种强烈的反差,怎能不让出关的士卒回头看看自己曾生活的美丽的家园呢?这首诗的精妙在于“回头”,语义双关,一方面是思念家乡,另一方面也在回忆曾在家乡的自己,回首人生。诗人通过对主观感受和客观意象的精心组合,让这首诗带有强烈的画面感和空间感,不仅表达了诗人自身的情感,而且暗含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在读者中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表现力。

这首诗运用对比、双关的手法,对事物进行细致描写,都是为了突出思乡这一焦点的。其中,诗人注重士卒心理活动的描写。诗人把士卒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士卒随着环境的改变也有着相应的变化。在保卫家园,建立功业时,士卒一往无前,“争”做勇士,豪情万丈;可是在面临即将出关时,想到远离亲人和故土,不免“回”首看看生养自己的地方,充满留恋。这首诗描绘了士卒保卫家国的豪情与思念故乡的柔情,这对矛盾情感和谐统一,使士卒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诗歌与诗人是密不可分的,诗人都会借诗表达志向或感情。每句诗都只是传达情感,容易引起情感的滥觞,也会使这种情感没有依靠和支撑。所以诗人往往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描写,实现铺垫或烘托的效果,会让诗歌获得更大的内涵。这些典型意义的事物其实就是背景。背景中的事物可以是一系列的时间、空间,也可以是独立的外在形象个体,不管在组合这些事物中运用何种手法进行表现,都是帮助诗人表达某种观点、思想或情感的。这就是诗人的目的,也就是焦点。古诗的意境在于读者能够随着诗人所写,切身体会到诗人的所知、所悟、所感,从而实现读者和诗人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的精神共鸣。

自己写诗篇5

诗词是纯粹的艺术作品,而诗人心灵世界的展现,则需依托艺术形象。展现可以通过景物描写,可以通过典型事情,还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甚至直接借助情感抒发。因此,诗人在诗中表现的景、事、人、情应是我们走进诗人心灵世界的钥匙。

一、观其景

古语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写景作品都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诗人在诗词中选取的景物,正是诗人主观情感的流露。因此,在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关注景物入手,揣摩诗人的内心情感,进而把握诗词的主题,读懂诗词。

如学习苏轼《新城道中(其一)》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披絮帽的岭上晴云、挂铜钲的树头初日、含笑的野桃、短竹篱、自摇的溪柳、清澈的沙水。然后逐一和学生鉴赏诗人融入诗歌的景物,通过交流与探讨,学生明确:诗人以“披絮帽”比喻“岭上晴云”,以“挂铜钲”比喻“树头初日”,用意在于展现雨后初晴的天气,借此衬出诗人心情的欢快。用拟人化的手法写野桃“含笑”盛开,写溪柳独自摇曳起舞,同时还写了溪水清澈见底。通过对这些山村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突出山村景象的生机勃勃,进一步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喜感。借助这些景物的分析,诗人欢快的情感基调也就明确了。

二、解其事

正所谓“景为情生,事为情设”,诗中的景物描写都是为表达情感而产生的。同样,诗中的事件叙述也是为情感设置的。因此,融入诗中的典型事件也就成了我们了解诗人情感的依托物。教师可借助这些事件带领学生揣摩领悟,从而读懂诗词。

如学习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时,我请学生找出这首诗的典型事件:“人随沙岸向江村”一句写村里的人们回归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一句写诗人却乘船离家去鹿门;“惟有山人自来去”一句写只有诗人一个人在山中自由来往。明确这些典型事件后,再和学生探讨这些事件:傍晚时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自然要归家,可是诗人却反其道而行,独自离家去往深山鹿门。不同归途,展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而在鹿门山,只有诗人一个人隐居在此,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孤身一人,自由来去,一个在品味隐居妙趣的隐士形象跃然纸上。理解了这些事件也就读懂了这首诗。

三、察其人

“诗而有境有情,则自有人在其中。”(吴乔《围炉诗话》)诗词中的人物有两类:一是诗人自己,二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对于前者,要做到知人论世。对于后者,诗人往往借助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寄托理想。因此,在品鉴诗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诗人,关注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如学习陆游《书愤》时,我从人物解读入手,先向学生介绍陆游其人其事,初步感知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K身立志抗金报国却不能被朝廷重用,最后郁郁而终。悲愤是他的诗歌主题。接着要求学生找出诗中写人的诗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是写诗人自己;“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写诸葛亮。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写自己和诸葛亮的形象?要在诗中表达什么情感?通过交流探讨,学生明确:写诗人自己是要表达自己希望守边御敌而又壮志难酬的悲愤;写诸葛亮是称赞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同时表明自己的雄心壮志和至死不放弃抗金的爱国情怀。通过对对这两个人物的解读,诗的主题就明朗化了。

四、悟其情

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是诗歌产生的本源。“诗言志”,“志”就是一种情感表现,诗人的职责在于抒情。因此,在进行诗词鉴赏教学时,教师应启发学生寻找带有情感暗示的词语,借助这些词语捕捉诗人内心的声音,从而准确把握诗词主题。

如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我要求学生找出诗中带有情感暗示的词语。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主要有老病、孤、涕泗流等。然后带领学生讨论与交流:“老病”突出了诗人年老多病、风烛残年;“孤”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的孤苦无依;“涕泗流”,一方面体现出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对国家战乱不定的担忧和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通过这样的引导交流,学生很快就读懂这首诗了。

解读诗词,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一件难事。毕竟古代诗词高度凝练,蕴含丰富的内涵,有时还需借助诗词的标题、作者、注释等方面的内容辅助解读。当然,仅凭观其景、解其事、察其人、悟其情这些方法来解读诗词是远远不够的,它们只是诗词解读的一个发端,诗词鉴赏与解读之路任重道远。

自己写诗篇6

在教学古诗的时候,首先给学生看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书上面的插图,然后启发学生回忆在户外看见的柳树样子,并且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对所想到的柳树形象的感受。之后,老师在慢慢的将学生带入书中,引导学生结合书中诗人所写的《咏柳》进行思考:诗人是如何在诗中描述自己当时所见的情景,他在诗中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呢?学生们经过几遍之后的朗读,对其中的意境也有所体会,当然在自己的脑海中也形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然后老师进行讲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从这一句诗看得出诗人是在远处看到柳树之后因为感叹而发出的。这是让学生抬起头望着窗外的柳树,闭上自己的眼睛进行想象:窗外屹立的那一棵棵婀娜多姿的垂柳是多么的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那细长的枝条就像是少女的头发随着清风舞动起来。然后再重点品位诗句中的“碧玉”、“绿”、“一树高”、“思绦”等这些词语,体会出诗人心目中的柳树的形态和颜色的美,使柳树充满活力生机,变得灵动起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句的前半句体现出诗人在面对画面中“细叶”的时候心中油然而生的一句赞叹,而后半句形象的比喻,将无形之中的“春风”刻画的栩栩如生。把“二月春风”拟成“剪刀”,使学生将柳树的美与春天的紧密相连,从中领悟出:诗句看似写柳树,其实隐藏在赞美春天。对与这篇古诗的讲解,最好是先当学生走进柳树、了解柳树,并且仔细的观察柳树、柳叶,记住它们的样子,然后再学习这首诗,通过现实与诗中的画面进行对比,学生更能体会作者在用“春风”和“剪刀”的妙处。最后,再让学生熟读并背诵这首《咏柳》,在熟读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看见的柳树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画面,与每句诗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特点,注意柳树的形态、颜色、姿态等进行描画。

2拓展学生的思维,了解诗人的表达方式

自古以来,诗人对春天的描写都是以“杨柳”、“春风”为题材进行描写。《咏柳》中抒写的是柳树,运用比喻、拟人等的修饰手法,无形之中赞美了春天。例如诗中将高高的柳树用碧玉女进行修饰,“碧玉”一词形象的形容了柳树的晶莹、翠绿,深刻的突出了柳树的颜色的美。还有第三句中的“不知”一词使用了发问的口气,诗人明明知道是春风裁剪的细叶,但是运用的发问语气将春风描写的更加形象化,从而增加了《咏柳》的情趣。若想拓展学生的思维可在上课之前为学生举例一些有关春天其他诗人的古诗作品,例如: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一句中体现出了沐雨之后的柳树显得格外的清新、青翠、淡绿;戴叔伦,唐代的诗人写的“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一句中将纤细的柳条比如“丝”;清代时期的高鼎写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从中描绘了一幅莺飞草长的季节中醉柳拂堤的画面。这些诗人所描绘的画中都主要是抓住了柳条的纤细长的特点,使读者诵读之后难以忘记。学生在学习完这些古诗之后将其的共同点进行总结:古诗中所蕴含的特点是诗人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将自己的真实感情融合于实物中,加之深厚的生活体验,丰富了其想象,加强了观察的细致。这样还能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3结合实物,加强练习

《咏柳》诗句上描写的是柳树,实质是赞美春天,赞美大自然。古诗中既然能用文字将柳叶精致的裁剪出来,那么鲜艳嫩绿的花草也能修饰出来,自然繁花似锦的春天也能裁剪出。请问同学们,在春天你们还与欧留意什么事物吗?请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一种景物进行描写,结合诗中的写法,使学生在运用中去感受理解,从而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并鼓励学生将真情融入到表达中,在写作中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4《咏柳》的教学过程

自己写诗篇7

彭浩199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商丘日报社工作至今,系商丘市国学会常务理事。他被国学浸染,在喧嚣中保持一份宁静,汲取儒、释、道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用心倾听自然界的声响,与天地万物真诚对话。他怀揣着梦想上路,澄怀观道,且行且吟。外在世相,内心真相,念念不忘,必有声响。于是,“一首首如水般透明灵动的诗”呈现在世人面前。

彭浩的诗歌创作不囿于小我,饱含对世界万物的热爱、对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思悟,不少诗具有哲理和思辨色彩,洋溢着佛心禅思,闪烁着哲言警句。他对诗歌创作有着独特的理解,面对“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多”的尴尬,他试图去打破,以既不晦涩也不浅白的风格给诗坛带来“透明灵动的水”。他认为,诗既是写给人的眼睛的,又是写给人的心灵的。“无论如何,我要写出内心的汩汩声响!”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编审刘宝华这样评价该书:“《灵泉汩汩》收录的诗,是作者彭浩对于人生以及诗歌创作的个性化的理解和阐释,对读者有很好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如有文友需要诗集,请联系,:。可获作者签名,并用读者名字嵌名赠语。

附诗友读后发表的诗评:

读诗写诗及诗人

——读彭浩诗集《灵泉汩汩》有感

偶然机会,我有幸读到了彭浩先生的诗集《灵泉汩汩》。

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其实这些年已不怎么读诗了,更不用说提笔写诗。但我骨子里依然固执的认为自己是个诗人,也自认为血液里流淌着诗的韵律。而今却在世俗的社会里浸染了浑身铜臭,消磨得万般圆润与无奈,还怎好意思再提起与诗的种种暧昧。

恰好某晚无事,也许是出于对作者的尊重和好奇,我翻开了这本诗集。

让我吃惊的是,导读中一句“诗走着走着,迷了自己的方向;诗长着长着,没了自己的模样”,和一句“你我最终拥有的,都是另一个自己”,深深的触动了我内心的脆弱与纠结。瞬间,在我脑海中掠过这近四十年的人生,我的眼睛模糊了。浑然不觉间,已是深夜。是啊,在浮躁的今天,我们追捧着爸爸去哪了,咏叹着时间去哪了,探究着飞机去哪了。然而此刻,我的心几乎发抖了,我去哪儿了?曾经的我,去哪儿了?诗歌发展到今天,有成就,也有悲哀。在这个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的时代,我们有多少人还能坚守内心曾有的纯真?有多少人还能保留那一份纯粹。有人为写诗而写诗,于是诗已不再是原本意义上的诗。我们走着走着,不一样也是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我们长着长着,不一样也是没了自己的模样吗?

诗即人生,人生即诗。诗人彭浩做到了。

“诗哭了,因为饥荒,营养不良;诗又哭了,因为撑得,肚子发胀;”“诗洗了脸,还是觉得脏;诗呕了一地,跌坐在台阶上;诗挠挠头皮,仍感到空茫;诗走着走着,迷了自己的方向;诗长着长着,没了自己的模样”。如今,诗在世上尴尬无奈的存在着,而我或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诗病了,病根在心房;”答案,一针见血,惹人深思。

能看得出,诗人彭浩在诗中一直在思悟活着的意义。

“光影变幻中,我到底拥有了什么;如果,每一个的你是我,能否,找到自己想要的活着;”这句拷问,我不知道自己如何作答。“如果,为了自己,我早就不再存在;之所以活着,因为我拥有,善良的执着;”我豁然,也深深的被感动。“活着为了什么,为了,更好的活着;为了,更多人更好的活着”。这份“善良的执着”和大爱,及这些至真至简的诗句,给了我无限的温暖与激励,也让我对人生和诗的定义有了新的诠释。

没有一颗童真善良的心,没有一双“俯瞰的眼睛”,是写不出好诗的。“以前,诗是汩汩的灵泉;现在,诗是俯瞰的眼睛;”不仅仅是灵感的涌动,不仅仅是诗兴的勃发,也不仅仅是人生的沉淀,好诗,“是宽广的胸怀,是自由的心灵;”只有“大爱厚德存于心”,才能“且听花开听风吟”。

二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十七八岁懵懂少年。怀着一腔对诗的热爱和一颗火热的心,我一首首的写着,一封封的去投,结果都是没了消息。直到有一天,我冒昧找到了商丘日报社的宋圣英老师。当时他非常耐心的给我讲解新诗的发展和创作的技巧,让我真正领悟到诗的真谛,引我走进现代诗的神圣殿堂。现在想想,对于一个热爱文学的孩子,能给予如此的耐心指引和鼓励,我真的非常感激和感动。终于,在1995年春,我的一首诗被《时代文学》杂志发表。那首诗的名字叫《清明祭父》。如今,在这本诗集中读到《祖坟和落叶》时,我又真正再一次感受到,诗歌绝不是华丽词藻的堆砌,也不是写作技巧的炫耀,而必须是诗人真正发自内心的感情。文字间真情实感的流露,才是不可阻挡的魅力,才能触发读者共鸣。彭浩先生的诗,再次作了印证。如今的我投笔从商,有了自己的公司,行走在事业和人性的丛林,疲惫的灵魂几近迷失。对于有关诗的元素,我似乎在刻意的回避。不知是因为感觉对不起曾经的自已,还是觉得自己不配再与诗续缘。然而,诗集中《我的诗是透明的水》篇中一句“不奢望,依靠我的力量,能洗净世上的脏;即使,我只是一滴水,也要折射出太阳的光芒;”,给了我莫大的力量和鼓舞。

是啊,未必要成为伟大的诗人,到处流传我的华章;也不必高调的讥讽时弊,受到万人敬仰;

读彭浩先生的诗,时而激烈奔放,如《写给木兰》、《骷髅》、《梦走天涯》和《致燧人氏》;时而舒缓呢喃,如《一副《甜葡萄》》、《雪之约与怀念》;有的意境深远,如《那抹深沉的红》、《人间喜羊羊》及《归宿》;有的充满着禅心佛语,如《修炼》、《白云禅寺感怀》、《我是降魔大师》及《我心是佛》;亦不乏对诗与人生的拷问和探究,如《我的诗是透明的水》、《写诗的人并不那么孤独》、《且行且吟》、《灵感》、《又在写诗》和《诗之脉象》;真挚朴素的感情,自然纯熟的诗风,给了我许久未有过的那种纯美的陶醉,与阵阵澎湃的快感;或许同为70后,或许同是这方文化的熏陶,或许更多的是共同有着对诗对善良美好的追求,读这本诗集,我没有感到丝毫晦涩,也没有那种无病呻吟。有幸拜读的我,是幸福的。

自己写诗篇8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第三小题是这样命题的: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其参考答案如下:

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仔细分析这一参考答案,感觉它的表意还不是十分明晰,犹未能说到点子上。其实,“代为之思”指的是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其情更远”指的是运用这种表现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代为之思”也就是从对方落笔,从对面生情,即通常所讲的“对写法”。本诗作者想要表达的是自己对友人的惜别与思念之情,但三四两句并不直接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而是宕开一笔,想象别后友人夜泊潇湘之上,孤月高照,孤枕难眠,孤寂难耐,即使暂时入梦,凄清的猿啼也会声声闯入梦境,令友人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而这一切都只缘于友人别后对自己的思念。正是运用了“代为之思”的表现手法即“对写法”,才使行文显得曲折,主题得到深化,作者对友人的惜别与思念之情才显得更加委婉深挚,韵味悠长。

其实,对写法是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法,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对写法”,用清人浦起龙的话说就是“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也就是抒情主人公在表达主观情感时,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从对方落笔,把深挚的情感表达得委婉含蓄。这种手法在古人的思乡念亲诗中运用得较为普遍:明明要抒写自己思念对方,却写对方遥念自己;明明是写自己孤寂难耐,却说是对方渴盼团圆;明明是说自己不忍离去,却说是对方难以割舍……

下面试举几例加以浅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旅居长安时所作。一二两句直抒胸臆,以朴实无华、凝炼精警的诗句,道出了普天下所有游子的共同心声,情感的表达一下子达到了高潮,三四两句似已难以为继。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平中出奇,翻出新意。三四两句角度一变,诗人不再写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是由对面写来,遥想远在故乡的兄弟们今天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即作者自己,因而倍感遗憾,写出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诗人运用对写法,把自己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有致,婉曲含蓄。

除夜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即是除夕之夜,是传统佳节,本应一家欢聚,“达旦不眠”,享受天伦之乐,而诗人却身在旅途,寓居客舍,远离家人,寒灯只影,夜不能眠,那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读完一二句后,似乎感到诗人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了,可是三四两诗人却又撇开自己从对面写来,想象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夜也一定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游子,想着我今夜不知身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而且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在亲人的霜鬓增添新的白发。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从时空两方面把亲人对自己的思念之久、思念之深、思念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亲人思念诗人,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光,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含蓄委婉,耐人回味。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就如元旦一样。一二句叙写自己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冬至这个佳节,孤灯一盏,孑然一身,抱膝孤坐,形影相吊,至夜半仍不能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溢于言表。三四句角度同样一变,诗人不再从正面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家,而是想象家里人如何思念自己的情景。家里人深夜还没有入睡,围坐在灯下,说着远行的游子。诗人运用对写法,把自己对家人的浓浓思念之情表达得蕴藉深沉,并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说些什么,全由读者去体味了。

月 夜

杜甫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一首最为典型的运用对写法创作的作品。安史之乱,时局动荡,诗人携家避难,暂时把妻儿安置在州的羌村,自己则只身去灵武,途中不幸被叛军掳至已经沦陷的长安。诗人望月思家,便有了此诗。与上面的几首诗不同,诗人首联就直接从对面写来,想象妻子望月思念自己的情形。颔联通过“未解忆长安”的小儿女,进一步衬托出妻子的孤寂。颈联更是从想象中正面描写妻子月下久伫的动人形象,进一步映衬妻子思念自己的深情。尾联表达了诗人希望结束这种相思之苦的愿望。明明是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州的妻子和儿女,诗人却从对面落笔,写州的妻子在月光下思念羁居长安的丈夫。对写法的巧妙运用,使诗人与妻子之间缠绵悱恻的感情表达得委婉动人。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上一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范文 下一篇:来生做一棵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