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格式范文

时间:2023-10-01 22:32:44

合同的格式

合同的格式篇1

一、格式合同的种类及普遍性

何谓格式合同?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化合同或者定型化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好签约条款、形成一种固定的合同形式、可以向任何同类的交易对方提供并经某一特定的交易相对人签字即可生效的合同。格式合同的特点是极为突出的:(l)合同的内容和形式由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在交易相对人签字之前,业已存在预先拟定好了的合同文本,而一经对方签字,合同即告成立,此间提供格式合同的当事人通常不允许对方对合同条款讨价还价,只希望并要求其“签字画押”。或者,要么全盘接受,要么不与其交易。即使允许对方提出修改意见,这种修改往往是个别的内容,不会改变基本内容。(2)格式合同是固定化了的,即这种预先拟定好了的合同文本不是仅仅针对某个特定交易对方的,而是针对所有的同一类的交易相对人,提供格式合同的当事人对同类的交易相对人均一视同仁地使用这种格式合同。(3)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往往具有优势地位,这在公用企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讯、交通)中尤为明显,即人们对这种企业往往是离不开而又惹不起,即使所提供的格式合同不合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极不平等,也别无选择,不能不接受。(4)格式合同一经制定,可以在相当长的期限内使用,具有固定性和连续性。法律之所以对格式合同进行干预,主要是由于格式合同具有以上特点。

我国法律对格式合同进行规制首见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即其第2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其实,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也是经营者单方作出的以为对方设定义务、为自己减免责任等为内容、并认为只要对方与自己进行交易即视为接受这些交易条件的意思表示,因此,本质上属于格式合同的一种特殊形式。当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规定的只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格式合同。相比较而言,由于经营者之间的格式合同对抗性较强,一般均注竟权利与义务的平等,再由于国家工商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多年来单独或全冈有关卞管部门连续了一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所以,这种合同存在的问题不如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格式合同突出。

二、利弊对策:允许存在、必须规制

从世界范围看,格式合同是在市场经济到了较为发达的阶段才流行起来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自由放任居主导地位的市场经济初期,契约自由原则被绝对化地奉为神圣,当事人在签约时有着选择对方当事人、确定合同的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完全自由,有碍契约自由的格式合同当然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所不容。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发达,格式合同应运而生,并逐渐广为流行。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具体地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达,市场空间日益拓宽,交易数量急剧增加,市场关系纵横交错,谈判签约的信息量日趋增大,信息成本大大增加,在不计其数的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若想对每笔交易都经过讨价还价而签约,必然效率极低,交易成本极高。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格式合同登上了市场经济的大舞台。经营者通过预先确定格式合同文本的方式,对经常并大量发生的各类交易规定出多种固定的交易条件,以此简化谈判程序,节约谈判成本,提高谈判效率。正是由于格式合同具有此种优越性,它的产生和存在才具有必然性、合理性和现实性,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才有其存在根据,而且,市场经济越是复杂就越是流行。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纷繁多样的格式合同的广泛存在也正是这种经济现实的客观要求。

但是,在这种合理性的东西产生之时,一些不合理的否定性的成份和因素相伴而生。在现代社会,格式合同已成为限制契约自由的重要因素之一。比较典型的是,居于优势地位的经营者有时凭借其优势地位,在格式合同中加进一些不合理、不公平的内容,对交易对方的选择自由进行限制。尤其是,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格式合同更易于产生此类问题。因为,相对于经营者而言,消费者在经济实力上、专业知识上往往都处于弱者地位,无法与经营者抗衡,形成“人为刀姐、我为鱼肉”的局面。正是由于格式合同滋生了种种消极因素,随着公平理念、社会本位和国家干预在现代社会中的突出和强调,以及消费者运动的蓬勃兴起,对格式合同予以法律规制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和趋势。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制定对格式合同的干预正是这种潮流的一种体现。

有必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尚不健全,人们的市场意识还不成熟,经营者的交易行为还不尽规范,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长期不平衡,传统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以及有关法律不健全,经营者利用格式合同限制竞争、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比较突出。例如,《中华工商时报》1996年n月巧日刊载过一项主题为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合同对消费者的损害的问卷调查,该调查涉及华北、东北、华东和中南四大行政区并包括两个直辖市和四个计划单列市在内的22个城市,范围包括电话、燃气、住房、供电、供水、维修、餐饮等七大行业。调查结果显示,不合理、不公平的格式合同普遍存在,在90.9%的经营者出示的格式合同中,消费者对内容不满意的占51.4%,这些行业存在着经营者利用格式合同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欺骗消费者、减轻自己的责任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条款。因此,在我国规制格式合同不仅非常迫切,而且任务艰巨。

综卜所休.rh于格式合同有其固有的合理性,我们应当允许其存在和发展;但是,格式合同又无法避免其负面效应,我们必须加以规制,不使其放任自流,危害社会。

三、规制格式合同的具体方式

1.完善立法。格式合同属于合同的范畴.而且,格式合同属于私法调整的合同,即民事合同,不同于属于公法范畴的行政合同,以及行政主管部门为提高企业的签约水平、减少纠纷的发生而推行的具有示范指导作用的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因此,格式合同主要由合同法进行规制。但是我国现行的三部合同法均未对格式合同作出规定,这是与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适应的。正在制定中的统一的合同法应当总结当前格式合同的实践.对格式合同的条件、不合理的格式合同的法律救济作出明确规定。当然,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不仅仅是合同法的任务,其他有关法律对格式合同的规制也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经营者有时通过格式合同限制竞争或者从事其他不正当竞争(如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强迫交易、附加不合理条件等),此时需要以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予以规制;经营者通过格式合同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需要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予以规制,等等。因此,我们也应完善这些法律对格式合同的规制。

2.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因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合同而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当然可以寻求司法保护。但是,相对于司法保护而言,行政救济具有程序简便、及时、效率、主动等优势,而且,强化行政裁决权是当今世界的一种普遍趋势.行政裁决的触角也不再仅仅限于公法领域,还扩及到私法领域,特别是在消费者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及反垄断等领域强化行政救济是极为必要而又非常可行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当事人因消费者权益纠纷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的规定就是一种极好的立法例。因此,对于格式合同损害交易对方的行为和争议.我国应当完善救济制度,尤其是行政救济制度,即一方面,要完善行政机关对经营者滥用格式合同行为的行政处罚制度,另一方面,规定和完善行政机关对格式合同权益纠纷的行政裁决制度。

3.强化社会的援助制度。一般的说,格式合同的受害者都是经济生活中的弱者。为对弱者给予充分的保护,除完善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外,我们还必须建立广泛的切实可行的社会援助体系和制度。政府和社会要为经济生活中的弱者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使其能够及时掌握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知识和其他知识;当事人享有维护其合法权益的结社自由,有权依靠各种有关社会团体保护其合法权益;国家应当为当事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其受到格式合同的侵害时给予充分的声援。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4.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对处于优势地位的各行业进行严格监管,不断规范其格式合同,避免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合同的产生;要加强宏观调控,适应“两个转变”的需要,督促经营者尽快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和正当竞争观念。

合同的格式篇2

卖方:

买方:

为保护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买卖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经友好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一、货物的名称、数量及价格:见附件

二、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

参照IBM公司的相关产品技术标准

三、接货单位(人):

卖方指定本合同项下的货物的接货单位为:

地址:

四、联系人: 传真: 联系电话:

五、交货的时间及地点、方式及相关费用的承担:

1、交货时间:

2、交货地点:

3、运输费用:由 方承担

六、合同总金额:RMB:

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

七、付款方式和付款期限

交货当日内,买方向卖方支付全部合同金额即:RMB:

八、货物的验收;

自产品交货后三日内,买方应依照双方在本合同中约定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对产品的质量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应即向卖方提出书面异议,并在提出书面异议后三日内向卖方提供有关技术部门的检测报告。卖方应在接到异议及检测报告后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直至验收合格。在产品交付后三日内,卖方未收到异议或虽收到异议但未在指定期限内收到检测报告的,视为产品通过验收。

〖第一┆diyiFANWEN.com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九、接收与异议:

如买方指定由接货单位(人)接收货物,则买方同意对接货单位提出的接收、拒收、书面拒收意见等行为负责。

采用送货上门和自提方式交货的,在交付产品时,接货单位(人)应对产品品牌、规格型号、数量是否符合合同规定进行检查;对于符合合同规定的,接货单位(人)应当签收。对于不符合合同规定的产品,买方可以拒收,并书面说明拒收的理由。对于以送货上门方式交货,买方依照约定拒收的产品,需要由买方保管的,买方应负责保管。

采用代办托运方式交货的,买方对产品、规格型号、数量有异议的,应自产品运到之日起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卖方提出。

买方因使用、保管、保养不善等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的,不得提出异议。

上述拒收或异议属于卖方责任的,由卖方负责更换或补齐。

十、合同的生效和变更: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时生效,在合同执行期内,买卖双方均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合同,如一方确需变更合同,需经另一方书面同意,并就变更事项达成一致意见,方可变更。如若双方就变更事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提议变更方仍应依本合同约定,继续履行,否则视为违约。

十三、争议的解决;

推荐合同范本 ·销售合同范本 ·家电销售合同 ·煤炭销售合同 ·房产销售合同 ·批发商合同 ·图书销售合同 ·产品协议 ·中英文销售合同 ·垫底销售合同 在执行本合同过程中,双方如若发生争议,应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任意一方均可向卖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四、其他:

按本合同规定应该偿付的违约金、赔偿金及各种经济损失,应当在明确责任后十日内支付给对方,否则按逾期付款处理。

本合同一式贰份,双方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卖方: 买方:

授权代表: 授权代表:

开户银行: 开户银行:

帐号: 帐号:

地址: 地址:

合同的格式篇3

【关键词】格式合同 霸王条款 强势地位 合同自由

格式合同,是指合同条款由一方当事人预先拟定,对方当事人只能全部接受或一概拒绝,不能就个别条款进行商洽的合同。我国《合同法》称之为“格式条款”,还有人将之称为定式合同、标准合同等等。19世纪中期以来,社会经济迅速腾飞,特别是工商业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为使大量经常性、重复性经济活动的便利化,格式合同以其快速、便捷、可重复使用的优越性而产生并大量运用于商事领域。格式合同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容易使合同缔约的强势一方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将一些条款强加于对方。致使格式合同妨碍了合同的基本原则之一——合同自由原则,从而侵犯了合同弱势一方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一、格式合同与合同自由原则冲突的原因

合同自由原则包括选择相对人、合同内容的确立、合同成立的效力认定、合同的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涉及与格式合同有关的方面只有合同内容的确立,其他内容非本文论述所及。在合同内容的确立方面,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志自由。《合同法》规定合同的内容应当由当事人约定,从而充分尊重了当事人在确定合同内容方面的自由。

在采用格式合同方式的经济行为中,一方如果处于强势地位,相对方的意思表示就有可能不真实。因为处于强势地位一方能够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单纯依据自身的需要来确立合同的权利义务,而不必太多顾及对方的要求。在消费领域内以格式合同妨碍合同自由的现象主要是垄断所至。垄断在所有市场经济体制中在所难免,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转型期的国家也大量存在。垄断表现为法律上的垄断和事实上的垄断。法律上的垄断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而对特殊行业或领域享有独占经营权。大部分学术论文论述格式合同的不公平性时是从消费领域着眼的,其实在劳动关系等领域同样普遍存在着以格式合同妨碍合同自由的现象。不平等的格式合同在运输、租赁等各行各业也同样比比皆是,只要合同双方存在实际地位不平等,就有以格式合同妨碍合同自由的可能。

综上所述,在经济活动中,合同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是导致以格式合同妨碍合同自由原则的根本原因。合同双方地位的不平等使有的组织凭借自己的强势地位单方面制定了包括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条款的格式合同,这种性质的不平等条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霸王条款”。霸王条款是使格式合同妨碍合同自由的直接原因。即合同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导致了霸王条款的存在,霸王条款直接妨碍了合同自由。但是格式合同也并非与合同自由原则完全格格不入,如果格式合同的制定者完全遵守了有关法律规定,那么合同相对人在对某些条款有异议时就可以去选择另外的合作伙伴,这时就实现了在法定条件下的合同自由。这种合同自由自然是一种相对的自由。

二、规范格式合同行为的措施

根据格式合同妨碍合同自由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规范格式合同行为的根本措施就是改变合同双方地位不平等的状况;同时也需要对其中的霸王条款进行直接约束,双管齐下,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从目前的社会现实状况来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消费者、工人等格式合同的相对人要提高自己抵制霸王条款的意识与能力。单靠这些弱势群体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抵制霸王条款的,一是他们普遍法律知识贫乏,法律意识不强,二是迫于生存或是其他更为复杂的原因要与那些含有霸王条款格式合同的提供者进行交易或合作。这就需要其他的社会综合力量来共同努力。其次,立法方面应该加重霸王条款制定者的法律责任。《合同法》第40条对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仅仅规定“该条款无效”,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对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也仅仅规定“其内容无效”。

第三,作为格式合同的拟订者也应当自觉遵守法律规定。经营者在拟订具体的格式合同时,应当根据《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贯彻公平原则,兼顾其与对方当事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在此前提之下尽量参照我国有关政府机关或行业组织所制定的、用于指导经济活动选择适用的合同范本,避免出现有失公平的合同条款。不能为了获取自身的最大利益而不惜侵犯合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而是切实负起做为社会上的强势群体应当为社会所尽的义务。同时,格式合同的拟订者还应当自觉地依法履行所承担的提请对方当事人注意格式条款内容的义务和条款说明义务,将合同的公平性体现到实处。

第四,有关的监督管理机关应当认真履行其监管职责。由于格式合同排除双方当事人自由协商,其适用范围不应当毫无限制地任意扩大,只有按照国际惯例或者我国的行业惯例适用格式合同或者根据行业经营内容而需要适用格式合同的,方能够适用格式合同。同时,在发现以霸王条款妨碍合同自由的现象时,应当责令合同的提供者予以改正,并给予适当处罚。

第五,法院必须对涉及霸王条款合同诉讼必须给予公平合理的裁判。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及霸王条款的案件时,应当严格按照《合同法》所规定的有关格式条款的规则确立合同条款的效力,认定案件事实,公平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纠。一是对于格式合同中的免除自己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者限制对方权利的条款,除了按照法律规定或惯例而必须具备的免责条款,均应当依法认定为无效条款;二是对于双方当事人存在异议的格式条款,应当适用特殊的合同解释规则,即作出不利于格式合同拟订方的解释,从而实现保护合同弱势一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三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和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格式合同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依照有关规定应当由有关行政部门予以制裁的,应及时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合同的格式篇4

 

关键词:格式合同;利弊;规制建议

格式合同是19 世纪中期以来产生于垄断商品经济的一种重要的合同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简单的商品经济时代,由于商品数量有限,没有形成规模交易,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具体协商,通过要约、反要约、再要约达成一致意见,缔结合同。虽然说格式合同的发展最终背离了契约自由原则的本来意义,但格式合同的法律基础却是契约自由。合同自由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正是由于以任意性规范为主,以强制性规范为辅的契约自由原则在契约法上的核心地位,使当事人拥有了决定契约内容的自由,但这种自由被经济优势一方所利用,就使得格式合同的出现成为可能性。在我国,随着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的生产方式以来,经济活动中格式合同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例如保险合同、贷款合同、房屋买卖合同、邮政电信服务合同等等。

一、格式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格式合同又称为标准合同、定型化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与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交易而预先拟订的,且不允许相对人对其内容作任何变更,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因此,对于格式合同的非拟定条款的一方当事人而言,要订立格式合同,就必须全部接受合同条件,否则就不订立合同。

格式合同具有以下的法律特征:(1)在主体上格式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是固定不变的,而另一方当事人是不特定的。合同制定方总是格式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其目的是与多数的人订立合同,在合同成立前后,他都是特定的当事人,而适用合同方在接受合同前则是不特定的,合同成立后才特定为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格式合同一经制定,可以在较长的期限内使用,具有相对固定的连续性。(2)在内容上格式合同的条款是单方事先制定的,要约向公众发出并且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期订立该合同的全部条款。格式合同所指向的是不特定多数的消费者,适用对象具有普遍性,消费者只有接受合同与否的自由,而无参与决定合同内容的机会,这导致了格式合同往往具有利益倾斜性,格式合同制定一方当事人掌握着制定合同条款的垄断性权利,他必然会利用此权利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相应地加重对方的责任,甚至向对方转移风险,由此打破双方权利与义务应有的平衡,损害对方的权益。(3)在合同形式上格式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且合同条款的定型化导致了对方当事人不能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这种定型化特点使格式合同可重复使用,并且不因适用合同方的改变而改变。(4)在合同关系上格式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对等。预先制定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多为拥有雄厚经济实力而固定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大商家,或因获得行政保护而具有垄断地位的公用事业部门,适用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则为普通的消费者或经济实力较弱的小商家、小业主。因实力上的强弱悬殊,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关系中的地位难以对等。

二、格式合同的利弊

(一)格式合同的优点

如今,格式合同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交易工具,格式合同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其自身有许多优点。

第一,采用格式合同可以节约交易时间、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进交易安全。格式合同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即内容上的固定化、形式上的标准化,使合同可以对不同的相对人反复使用。可见格式合同精简了缔约过程,提高了交易效率,从而避免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格式合同多由提供商品或劳务服务的一方当事人或由行政部门负责制成书面形式,其条款一般都明确具体,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相对固定,因而可以使当事人从这种较为稳定的合同关系中实现自己的权益;同时,由于合同的条款是以明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也便于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格式合同的采用有利于事先分配合同风险、减少诉讼,同时也为仲裁、审判机关的诉讼活动提供了方便和明白的依据,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格式合同的订立采用书面形式且其合同条款明确而细致,特别是格式合同中关于风险分配的条款,使得合同履行时当事人双方的责任和风险明确,从而有利于减少诉讼和提高诉讼效率。

合同的格式篇5

关键词:格式合同 格式现状 法律规制

一、格式合同的概念

格式合同又称定式合同、标准合同、附合合同等,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合同。因此,对于格式合同的非拟定条款的一方当事人而言,要订立格式合同就必须全部接受合同条件;否则就不订立合同。由于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不同,对格式合同的称谓也不同。德国民法称为一般契约条款,法国称为附和合同,葡萄牙法、澳门法称为加入合同,英美称为标准合同,中国台湾地区则称为定型化契约,在中国大陆有两种称谓: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称为格式合同,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称为格式条款。

二、格式合同的法律特征

1.条款的预先确定性

格式合同在订约以前就已经预先制定出来了,而不是在双方协商的基础上制定的,条款的内容由格式合同的一方事先明确规定。

2.要约的广泛性、持续性和细节性

格式合同要约的广泛性体现在其一般总是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或者至少是向某一类有可能成为承诺人的对象发出的,而非只向某个特定对象发出。要约的持续性体现在其一般总是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对所要订立格式合同的人都发生效力。要约的细节性体现在要约中包含了成立合同所需要的全部条款。

3.内容的定型化和形式的标准化

定型化,是指格式合同条款具有不变性和稳定性。格式合同条款一经拟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稳定性,不能随意修改。当事人一旦主动自愿作出订立格式合同的意思表示,就视为已完全同意了格式合同中的全部内容条款。形式的标准化是指格式合同的形式往往是由行业协会事先拟定并由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通过,被广泛运用到交易的合同固定形式。

4.双方当事人经济地位的不平衡性

一般而言,格式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经济实力方面有较大差异。格式合同提供方往往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或在社会的某一行业居于事实上或法律上的垄断地位;而相对方处于弱势或服从地位。双方当事人之间经济社会地位的悬殊,常常带来事实上的不公正。

三、我国格式合同的现状

由于我国使用格式合同大多是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因此格式合同中长期普遍存在着不公平、不平等的条款,即“霸王条款”。“霸王条款”的表现可以分为五类:一、排除、剥夺消费者的权利;二、经营者和消费者权利义务不对等,任意加重消费者责任;三、违反法律规定,任意扩大经营者权利;四、经营者减免自己责任,逃避经营者应尽义务;五、经营者利用模糊条款,掌控最终解释权。 “霸王条款”之所以能霸道横行因为:一是市场尚未发育成熟,许多行业市场准入的门槛太高,导致经营者过少,生产者和经营者处于垄断地位,消费者别无选择;二是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知道自己可以选择什么;三是个别部门的职能转换没有到位,没有负起服务和监管职责。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针对格式合同的立法不完善。

三、完善格式合同法律制度的建议

1.完善立法

格式合同属于合同的范畴,主要由合同法进行规制。但是我国现行的合同法并未对格式合同做出明确规定,这是与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适应的。

2.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因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合同而受到损害的当事人,当然可以寻求司法保护。我国应当完善救济制度。尤其是行政救济制度,即一方面,要完善行政机关对经营者滥用格式合同行为的行政处罚制度,另一方面,规定和完善行政机关对格式合同权益纠纷的行政裁决制度。

3.强化社会的援助制度

除完善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外,我们还必须建立广泛切实可行的社会援助体系和制度。政府和社会要为经济生活中的弱者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使其能够及时掌握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知识和其他知识;当事人享有维护其合法权益的结社自由,有权依靠各种有关社会团体保护其合法权益;国家应当为当事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其受到格式合同的侵害时给予充分的声援。

4.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

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加强行业管理,不断规范其格式合同,避免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合同的产生;要加强宏观调控,适应“两个转变”的需要,督促经营者尽快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和正当竞争观念。

5.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提高消费者以及其他经济弱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结束语

格式合同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合同理论与实践进步的必然结果,随着格式合同的广泛应用,它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格式合同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它提高了订约效率、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但是由于格式合同自身的一些特点,如事先拟订性等,对合同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了侵害,并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因此,我们必须要对格式合同进行法律上的规制。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确保发挥格式合同优势作用的同时,对格式合同进行了法律上的规制,尽管采用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对格式合同的法律规制模式,但从总体上来看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形成系统的格式合同规制体系,因此,我国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广泛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理论,互相补充,以立法规范为基础,以行业自律与消费者保护团体、监督为辅助,强化法律意识,建立并健全我国格式合同的规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弥补格式合同的缺陷,才能切实维护交易安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2]金福海.定式合同的缺限及控制途径[J].烟台大学学报,1997.(2).

[3]王利明.对格式条款规定的评析[J].政法论坛,1999.(6).

[4]吴元国.格式合同价值之研究[Z].新青年在线,2005-11-3.

合同的格式篇6

关键词:格式合同;利弊;规制建议

格式合同是19 世纪中期以来产生于垄断商品经济的一种重要的合同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简单的商品经济时代,由于商品数量有限,没有形成规模交易,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差异并不十分显著,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具体协商,通过要约、反要约、再要约达成一致意见,缔结合同。虽然说格式合同的发展最终背离了契约自由原则的本来意义,但格式合同的法律基础却是契约自由。合同自由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正是由于以任意性规范为主,以强制性规范为辅的契约自由原则在契约法上的核心地位,使当事人拥有了决定契约内容的自由,但这种自由被经济优势一方所利用,就使得格式合同的出现成为可能性。在我国,随着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的生产方式以来,经济活动中格式合同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例如保险合同、贷款合同、房屋买卖合同、邮政电信服务合同等等。

一、格式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格式合同又称为标准合同、定型化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与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交易而预先拟订的,且不允许相对人对其内容作任何变更,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因此,对于格式合同的非拟定条款的一方当事人而言,要订立格式合同,就必须全部接受合同条件,否则就不订立合同。

格式合同具有以下的法律特征:(1)在主体上格式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是固定不变的,而另一方当事人是不特定的。合同制定方总是格式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其目的是与多数的人订立合同,在合同成立前后,他都是特定的当事人,而适用合同方在接受合同前则是不特定的,合同成立后才特定为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格式合同一经制定,可以在较长的期限内使用,具有相对固定的连续性。(2)在内容上格式合同的条款是单方事先制定的,要约向公众发出并且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期订立该合同的全部条款。格式合同所指向的是不特定多数的消费者,适用对象具有普遍性,消费者只有接受合同与否的自由,而无参与决定合同内容的机会,这导致了格式合同往往具有利益倾斜性,格式合同制定一方当事人掌握着制定合同条款的垄断性权利,他必然会利用此权利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而相应地加重对方的责任,甚至向对方转移风险,由此打破双方权利与义务应有的平衡,损害对方的权益。(3)在合同形式上格式合同一般采取书面形式且合同条款的定型化导致了对方当事人不能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这种定型化特点使格式合同可重复使用,并且不因适用合同方的改变而改变。(4)在合同关系上格式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对等。预先制定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多为拥有雄厚经济实力而固定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大商家,或因获得行政保护而具有垄断地位的公用事业部门,适用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则为普通的消费者或经济实力较弱的小商家、小业主。因实力上的强弱悬殊,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关系中的地位难以对等。

二、格式合同的利弊

(一)格式合同的优点

如今,格式合同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交易工具,格式合同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其自身有许多优点。

第一,采用格式合同可以节约交易时间、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进交易安全。格式合同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即内容上的固定化、形式上的标准化,使合同可以对不同的相对人反复使用。可见格式合同精简了缔约过程,提高了交易效率,从而避免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格式合同多由提供商品或劳务服务的一方当事人或由行政部门负责制成书面形式,其条款一般都明确具体,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相对固定,因而可以使当事人从这种较为稳定的合同关系中实现自己的权益;同时,由于合同的条款是以明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也便于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格式合同的采用有利于事先分配合同风险、减少诉讼,同时也为仲裁、审判机关的诉讼活动提供了方便和明白的依据,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格式合同的订立采用书面形式且其合同条款明确而细致,特别是格式合同中关于风险分配的条款,使得合同履行时当事人双方的责任和风险明确,从而有利于减少诉讼和提高诉讼效率。

第三,格式合同可以补充法律规定的不足,从而促成当事人进行新型的交易。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新型的交易形态,如融资租赁、房屋预售等开始在经济生活中出现,并且日益普遍。但是由于法律规定往往落后于社会实践,对于这些交易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法律并没有做出规定。此时,新型合同的当事人就可以利用格式合同来确定其内容。

第四,格式合同便于国家宏观调控国家的经济。为了调控经济,稳定社会经济生活,国家把其意志的单向性与格式合同条款相对人的无协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其意志以条文的形式规定在格式合同之中。同时,因格式合同往往涉及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起到引导消费、调整国家经济结构、落实国家经济政策、保障国民经济稳定、有计划发展的作用。

(二)格式合同的不足

格式合同使整个社会都从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格式合同的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很明显的。因为格式合同往往是由交涉能力强的一方预先拟定的,提供方的垄断性经营和制定格式条款的垄断性权利,往往排除了相对方选择与协商的可能性,弱者一方只能“自愿”屈从于由强者一方提出的合同条款,这在事实上构成了对相对人的强制,使形式上的缔约地位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第一,格式合同将所有人都当作契约主体,没有考虑各个主体之间的能力差异。正是这种缔约人在法律意义上平等但经济意义上不平等的事实,导致缔约的结果可能是不公平的。格式合同中一方当事人事先拟定好合同内容,不会考虑各方主体之间的能力差异,这就可能导致格式合同越被广泛使用,缔约结果的不公平就越加严重。

第二,在格式合同中公平原则也受到限制,此原则强调一方给付与对方给付之间应具有等值性,合同上的风险应该合理分配。从理论上讲,进行交易的双方不论经济状况如何,在法律地位上都应当是平等的。但在经济地位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条款提供方,往往事先拟定好合同,且他们以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很少或者完全不考虑相对人的利益,而制定一些有利于自己的内容,尤其是限制或者免除自己责任的条款。相对方为了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的需要,不得不屈从于这种不平等的条款。如商场中标注的“货物出门,概不负责”,这实际是将自己应负的责任通过格式条款加以免除,是不公平的。

合同的格式篇7

[关键词] 旅游格式合同旅行社

作为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交易的必备合同,旅游格式合同将是切实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旅游格式合同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旅行社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为促进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我们需要进一步规范旅游格式合同。

一、旅游格式合同的概念及产生背景

格式合同又称定式合同或定型化合同,是指由一方当事人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于缔约时未与对方协商的合同。格式合同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保险业和铁路运输业。20世纪40年代后,在公用事业和商业领域广泛使用。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格式合同被各行业广泛采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旅游活动的开展,快速简捷的合同订立程序成为旅游企业经营的客观需要,其适用范围也日益扩大,旅游格式合同随之迅速发展。

二、旅游格式合同在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1.旅游格式合同中的不平等条款

旅行社的整个经营的过程具有整体、连续的特征,需要航空、饭店、餐馆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因此,存在高风险、高不确定性等特点。目前不少旅行社都会采用一些不平等的条款来减少或转移经营风险,片面强调自己的利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很少或完全不考虑对相对人利益的保护,致使双方当事人的合同利益的不平等。例如,某旅行社在《国内旅游组团合同》中的补充条款中加上“出现自然间(单男或单女)由旅行社视情况安排加床或由提出住单人间旅客补交房差”。自然单间的出现,并非消费者过错,应由旅行社与宾馆协商解决,不应强迫消费者补交房差,或在低于出团前约定的住房标准条件下安排住宿。因此,旅行社在格式合同中事先拟订的“出现自然间要补交房差”条款,无疑是减少旅行社自身义务,损害旅游者权益。而“最终解释权归XX旅行社所有”这样的条款更是属于明显的“霸王条款”。违背了《合同法》诚实信用、公平自愿的基本原则, 损害了旅游者的权益。

2.旅游格式合同的签订过程不够规范

按照目前的行业惯例,各旅行社与游客签订的合同基本上都利用的是旅游局所制定的具有标准格式的合同规范版本。如果双方能够自觉遵守,当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旅游纠纷,但事实上,合同的签订过程并没有真正体现旅游格式合同的“公平原则”,存在着某些不规范之处。旅行社所制定的旅游格式合同条款,往往是经过专业法律人员仔细研究、反复论证后拟订的,将旅行社的义务和责任限定在最小范围内。目前各旅行社是否使用格式合同是建立在旅行社意愿的基础之上,是否使用及如何使用的主动权在旅游经营者,而非旅游消费者。如果旅游局所提供的旅游格式合同条款并不能满足旅行社的要求,旅行社则完全可以以标准合同不能满足特殊交易的理由,不采用标准合同或利用备注条款绕开标准合同。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信息与知识方面的原因,不可能与旅行社进行过多的讨价还价活动,从而造成格式合同条款向旅行社利益倾斜。

3.旅游格式合同中的违约责任认定不够明确

违约责任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即过错责任、推定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过错责任是指只有违约方在主观上存在过错才承担违约责任, 举证责任在原告一方。推定过错责任是指不能证明自己无过错则推定其有过错, 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举证责任在被告一方。无过错责任不考虑当事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 是一种严格责任, 只限于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形。目前,对于旅游格式合同究竟适用于哪一种违约责任的认定并没有明确。万一出现矛盾和纠纷,就会给争议解决造成一定的麻烦和混乱。从实际运营情况来看,若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处于弱势地位的旅游者的权益将无从保障。若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 虽然有效地保护了旅游者的权利, 但是实际上就会使旅行社承担更多的经营风险,从长远看,并不利于旅行社的发展,也不利于旅游者利益的保护。因此,从目前情况看,采用推定过错责任则能较好地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4.旅游格式合同中存在某些“文字游戏”

某些旅行社会在旅游格式合同中加入一些模糊的词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对旅游格式合同中关于保护旅游者权利的一些条款进行弱化,通过含糊其辞、易产生歧义的用语来最大限度地扩大自身权利并减少义务。例如,在约定旅游时间的条款中,旅行社美其名曰“XX胜地五日游”,但却夜晚出发清晨返回,行程无形中被缩水两天。又如,游客报名后退团时,旅行社按出发前7天以上,扣总团费的10%;出发前6至4天,扣总团费的20%;出发前3至1天,扣总团费的50%;出发当天,扣总团费的80%作为业务损失费和违约金。游客报名后因不可抗拒因素导致团队无法成行时,旅行社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应将未发生的旅游费用退还游客;出发前7天以上,赔偿已交费用的2%;出发前6至4天,赔偿已交费用的5%;出发前3至1天,赔偿已交费用的15%;出发当天,赔偿已交费用的30%。在这一条款中,“团费”和“已交费用”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事实上,旅游者和旅行社作为平等的主体,承担的违约责任应该是对等的。

此外,在某些条款中,旅行社使用的专业术语往往给缺乏相关知识的旅游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当格式条款的制订者不遵循诚信原则,未给旅游者做明晰说明时,旅游者极易带着误解做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当制订或审核格式合同的主管机关难以超脱狭隘的部门利益时,其制订或审核的合同文本就会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

三、关于完善旅游格式合同的主要建议

1.以旅游立法来明确旅游格式合同的内容与形式

抓紧旅游合同相关问题的立法是规范旅游合同的根本性措施和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强制规定旅游合同的内容,如规定旅游合同必须包括关于旅游景点、交通、食宿的价格与服务标准、旅游费用、违约责任、纠纷解决方式,甚至购物的次数与时间等,有利于规范旅游合同条款,明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2.理顺新版合同法与旅游合同之间的关系

《合同法》总则中多是原则性规定,太过抽象,因为旅游合同的特殊性,从分则或者其他法律中又实在找不出与旅游合同最相类似的规定,一旦发生旅游合同纠纷,如旅游合同的形式、旅游合同的变更、解除的条件等,在适用法律上因为没有统一适用的标准,纠纷很难得到顺利解决。因此,有必要依照我国合同法的立法精神,同时又根据旅游格式合同自身的特点,对旅游格式合同的相关问题做出具体的规定。可以借鉴德国民法典、台湾地区民法典对旅游合同立法的经验,依法确定旅游格式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变更及解除等。

3.加强旅游格式合同的审查和适用,保护消费者权益

由于旅游格式合同是由旅游业者提供的,格式合同的提供者在拟定格式条款时,往往更多地考虑如何降低或者转移自己一方的风险和负担,如何更多地使自己获利。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制定的格式合同,在整体上往往会有利于旅游企业,而不利于旅游者,有的甚至会故意对个别条款做出语义含混、理解矛盾的规定,然后凭借其垄断的经济地位,对方法律知识和有关专业知识的缺乏等,强迫或者欺骗对方接受不合理的条款解释。为了平衡这种不公正现象,出于保护旅游消费者利益的考虑,法院在解释、适用旅游合同格式条款时要优先考虑旅游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司法机关应加强对旅游格式合同进行审查,并决定其效力。法律承认免责条款的效力,但对于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免责条款,法律应予以禁止,否则将造成免责条款的滥用,严重损害善意相对方的利益。司法机关应加强旅游格式合同的审查,特别是旅游业者单方面拟订的免责条款的审查。

4.加强行业的管理、监督旅行社规范经营活动

旅游行业协会或其它社会组织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组织力量,编写针对尽可能多情况的旅游格式合同条款,以供旅游者同旅行社签订合同时作为参考。利用行业协会等组织制定旅行社和旅游者双方风险明确划分的合同规范版本,同时充分发挥其监督机制。消费者协会在行使上述职能时应该重视不公正的旅游格式合同大量存在的现象,切实履行监督职责。

作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旅游格式合同的管理,除了制定和推行内容客观公正、条款齐全完备的旅游合同示范文本,还需要防止旅游经营者利用单方制定的标准合同、格式条款、通知、声明等方式做出对旅游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要求旅行社在提供格式合同或格式条款时必须遵循公平原则来确立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并且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来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要求对此予以说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对旅游纠纷进行裁定时,也应充分维护旅游者的利益,促进旅行社业的健康发展。

合同的格式篇8

【关键词】旅游;格式条款;规制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17-01

一、旅游合同中格式条款产生的原因

旅游合同是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出现的。由于旅游业直到晚近才成为一个新兴的独立产业,因此在多数国家的立法上并未就旅游合同做出专门规定。可以这样定义旅游合同:它是指旅游行业者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旅游者向其支付相应旅游费用的合同。旅游合同格式条款的产生是旅游合同进一步发展的标志,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订约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合同自由原则。旅游合同中格式条款产生的原因:

首先,旅游服务本身是一种无样品、无试用方法、无库存的无形产品,旅游过程中亦存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现行旅游格式合同由熟悉旅游业行业特点和相关法律的专家学者起草,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并颁布,这些专家学者能够较详尽地预见格式合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合同中对责任范围及风险的分配做出相应的约定。其次,有利于简化交易手续,节约成本。

二、旅游合同中格式条款的表现

旅游合同格式条款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有的记载于合同书中,这是一般意义上的格式条款,有的则并不在合同书中规定,而是记载于其它的文件中。如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正是由于格式条款在形式上的多样性,使得其在许多情形下并不能让旅游者一看便知道其为合同条款,所以在实践中必须注意分析和甄别。

旅游合同格式条款在实践中的表现内容主要分为三种情况:

(一)无限扩大旅行业者的权利

例如,规定旅行业者有权在旅游开始前将旅游者“转团”,或与其他旅行社的团队“拼团”;规定旅行业者在保证不减少旅游景点的前提下有权根据需要调整行程,“以出团确认的行程为准,本公司保留最终解释权”;规定的景点观赏时间仅有10分钟,而每次购物时间长达1小时,影响旅游质量。

(二)减免自身的合同风险,加重旅游者的合同风险

例如,规定旅游者在旅行业者安排的购物活动中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后,应由旅游者自身负责,旅行业者不负任何责任;规定旅游者因意外致使自身权益遭受侵害时以保险公司赔偿为限,旅行业者不负责补偿不足部分。还有旅行社规定“报名出现自然间(单男或单女)请补交房差或视情况安排三人间”。自然单间的出现,并非消费者过错,该条款是强制旅游消费者接受其服务的不公平条款。

(三)制定模糊条款

例如,规定旅游期间为旅游者全部提供2~3人间住宿,而不说明档次价格。名为新马泰8日游,结果夜晚出发清晨回国,让旅程无形中缩水两天。

三、旅游合同中格式条款的规制

毋庸置疑,目前旅游合同中明显存在格式条款的情形,并且成为现实中旅游纠纷频繁叠起的主要原因。因此,无论从保护旅游消费者的最大利益考虑,还是从培育旅游消费市场的宏观视角来看,必须对旅游合同的格式条款的使用予以消除。大致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着手:

在立法规制方面,应加强对旅游合同的立法,应对旅游合同作出明确的法律界定,并对旅游合同的格式条款适用范围、订入合同所应遵循的程序、无效的情况等内容予以完善,实现事前控制,做到有法可依,不让经营者有机可乘。建议在对《合同法》进行修订时,将旅游合同列入,变更为有名合同。

在行政法规制方面,许多国家对合同的行政约束,特别是对不公平合同条款的约束是普遍存在的。例如,瑞典从1971年以来建立起了一个“消费者-护民官”领导的特别行政机构,接受政府的委托,对营业者是否使用不公平合同条款进行监督。我国也应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开展专项宣传和专项治理,在一定时期内取缔旅游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对拒不改正者,依照法律严管重罚。

在司法规制方面,司法规制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模式,也是对格式条款中的不公平条款的终结手段,是最后把关环节。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对旅游合同的格式条款予以严格的解释,二是将违反强行性规定的格式条款坚决判为无效。

在社会团体规制方面,要发挥好消费者保护组织以及旅游行业协会两个主体作用。消费者组织可以通过参与格式合同条款的拟定、协助游客处理与经营者的格式合同纠纷、对经营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提出批评或诉诸舆论等方面发挥作用,设立专项投诉热线,并设立奖励基金,给予举报人一定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管理的态势;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在于加强行业内的自戒自律,积极在行业内进行诚信经营理念的教育和培育,使旅游经营者做到诚信经营,不欺旅客。消费者组织应设立专项投诉热线,并设立奖励基金,给予举报人一定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管理的态势。

参考文献:

[1]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M].法律出版社,1991:733.

[2]曾隆兴.现代非典型契约论[M].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253.

[3]张新宝.定式合同基本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1989(6):44.

[4]王利明.对《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的评价[J].政法论坛,1999(6):5.

[5]尹田.法国现代合同法[M].法律出版社,1995:121.

[6]杨立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与通用(下)[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137.

上一篇:场地使用证明范文 下一篇:母亲是条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