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捷列夫名言范文

时间:2023-10-25 04:27:55

门捷列夫名言篇1

2、利口捷给

释义:能说会道、言辞敏捷、善于应对。

出处: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敩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3、自给自足

释义: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出处:《列子·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4、救过不给

解释:犹救过不赡。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出处:《史记·李斯列传》:“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白话译文:《史记·李斯列传》:“群臣百姓补救过失都来不及。怎么会改变主意占为己有呢?”

举例造句: 时会计法严,钱粮完欠,每项各限十分定考成,条例繁赜,有司救过不给。

门捷列夫名言篇2

1991年阿列克赛·斯捷波连科受邀与德国巴伐利亚歌剧院(慕尼黑)合作,饰演格里高利(《鲍里斯·戈杜诺夫》),卡尼奥(《丑角》),弗洛赖斯塔纳(《菲岱里奥》)等角色。在波恩、艾森、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科隆、斯图加特等地歌剧院演出过数部歌剧。在卡尔斯鲁埃首演了著名的柳比莫夫版《黑桃皇后》。后来在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参演音乐会版的《黑桃皇后》,指挥瓦列里·杰捷耶夫。在意大利斯卡拉剧院首演了歌剧《特洛伊人》中的哀奈一角,在英国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首演了《梅迪亚》中的杨松一角。他还在欧洲歌剧舞台上出演过《游吟诗人》、《鲍里斯·戈杜诺夫》、《伊戈尔王》中的主要角色。在马林斯基剧院和美国大都会歌剧院共同排演的《战争与和平》中他扮演了皮耶尔·别祖赫夫。——摘译自马林斯基剧院官网2004年金秋,笔者远赴俄罗斯“北方之都”圣彼得堡,开始艺术旅途上的寻真溯源。语言准备半年后,便在各大专业院校旁听声乐课、寻找心仪的导师。俄罗斯的声乐教师们并不保守,他们很少拒绝非“本门”的旁听偷艺。受聘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以赫尔岑命名)音乐系的马林斯基剧院男高音歌唱家阿列克赛·阿列克塞维奇·斯捷波连科以其非凡的戏剧男高音音色和良好的声乐方法吸引了我并终使我拜其门下。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在其著作《苏联祭》“访苏心潮”一章中把斯捷波连科的相片与歌剧表演大师沙里亚宾共列一处,足见喜爱与首肯之意。+多年来追随斯捷波连科学习声乐的中国学生甚多,其中不乏优秀的歌者,这也是笔者撰文推介的一个初衷。

独特魅力成就艺术人生

世界歌坛美声唱法人才济济,各声部大家林立,但是一些常常被标榜或者自封为戏剧男高音(dramatic tenor)的歌唱家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戏剧男高音,综述无非两种情况:厚实一些的“准戏剧男高音”和撑大喉咙的“伪戏剧男高音”。而真正的戏剧男高音异常罕见,其主要特点是:男中音般的低声区、厚实饱满的中声区、挺阔通达的高声区——高亢嘹亮而又不失中低声区的浓重。上帝赋予斯捷波连科的正是这种罕见的嗓音特质,在卓越的声乐技术操控下,其声音在不同音区得到完美的统一。斯捷波连科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声乐老师是俄罗斯著名抒情-戏剧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妮娜·赛尔瓦丽(Нина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Серваль,1910~1994)。其上溯二代师承为欧洲声乐名师、比利时男中音卡密里·埃维拉蒂(Camille Everardi,1824~1899) ,而埃维拉蒂正是意大利名师、米兰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弗朗西斯科·兰姆贝尔蒂(Frmmesco Lamperti,1813~1892)的衣钵传人,所以,斯捷波连科可谓正宗意大利美声唱法的传袭者。

在斯捷波连科饰演的众多歌剧角色中,柴科夫斯基《黑桃皇后》中的盖尔曼和威尔第《奥赛罗》中的奥赛罗是他最喜爱、也是最成功的两个。戏剧男高音丰厚的嗓音是表现这两个沉重角色的不二选择,这种雄浑而极富张力的音色适合塑造孔武、躁动、不凡的人物性格。斯捷波连科响亮、丰满、结实、厚重的中声区尤其让他在宣叙调中获得了上佳的表现力,其精湛的念唱功力赋予宣叙调清晰、连贯、延绵、舒展的咏唱特点。

作为演员,斯捷波连科的性格深具复杂性。奥赛罗的霸气、自负、多疑,盖尔曼的遁世、内热和拿破仑式的抱负戏剧般汇聚于一身,与生俱来也罢,后天影响也罢,总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角色和现实已是骨肉一体绝难分离了。“他不但是舞台上的盖尔曼,而且是现实中的盖尔曼。”——同为马林斯基剧院歌唱家的妻子如此评价自己的丈夫。与剧中人盖尔曼一样,他自设了隔世的甲胄,但与之不同,盖尔曼是在沉默中伺机捕获实现梦想的契机,以求完成其人生蜕变,而斯捷波连科却是在寻觅共语者,因为知音难觅,所以更多的时候将自己封闭在象牙塔中保持沉默。

说起吾师的为人,非假以时日绝难洞察。多数学生包括俄罗斯人也大多只能望其“标”,不能见其“本”。他看似冷漠、孤傲,内心却有着与人沟通的热望。他博学多识,除古典音乐外,还涉猎至文学、哲学、体育、天文、宗教等领域。与人交谈时,他的观点鲜明独特,表述一语中的,绝不闪烁其词。当他感觉到谈话对象关注自己的话题,有着相同的嗜好,特别是对方持独到的见解时,话题就会顺利地持续下去,否则将会以其主动沉默而尴尬收场。对于歌唱家和演员所看重的名利,他简直达到了静若止水的境界,虽然包括普拉西多·多明戈(斯捷波连科曾与多明戈一起列入歌剧《奥赛罗》、《帕西法尔》、《参孙与达丽拉》的主演序列)和大导演强卡洛·德尔·莫纳科(意大利男高音马里奥·德尔·莫纳科之子)在内的许多大师都盛赞其拥有真正戏剧男高音的嗓音和禀赋,也曾有伯乐力挽他在欧洲的歌剧院继续发展,但是在欧美舞台风云数年后,他还是决然回到他挚爱的圣彼得堡,守在“小桥流水”的宅邸里等待剧院经理传唤角色,过着不温不火、不富不贫的艺术人生。

对于宣传和包装,他向来不刻意为之。除了苏联歌剧电影《丑角》[与女高音歌唱家拉里萨·舍甫琴科(ЛарисаШевчнко)合作]、《卡门》[与次女高音歌唱家伊莉娜·巴伽乔娃(Ирина Богачева)合作],歌剧电影《蝙蝠》、《吉普赛男爵》主角配唱,歌剧DVD((鲍里斯·戈杜诺夫》[与次女高音歌唱家奥列伽·鲍罗丁娜(ОльгаБородина)合作]的视频外,所留可视资料皆零零散散并不规整,但是与其合作者均为世界级大歌唱家。其CD作品录有《马林斯基剧院歌唱家演唱的意大利歌曲集》、歌剧《黑桃皇后》1979、1991年版录音。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基洛夫歌剧院(今马林斯基剧院)的舞台上,阿列克赛·斯捷波连科在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尤里·杰米尔卡诺夫(ЮрийТемирканов)执导的新版《黑桃皇后》中以自己持重深邃的演绎赢得人们的激赏。他敏锐地捕捉到普希金小说原作和柴科夫斯基歌剧人物之间的差异,深入挖掘他们身上各自隐藏的性格元素。在角色准备阶段,他精研过疑似人物原型的拿破仑及其他相关人物的文学典籍。最终,他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一个血肉丰满、性格复杂、阴鸷强悍却终难逃厄运惩罚的牺牲者形象。其表演在强调宿命感的同时深刻揭示了个体和社会的不相容性,留给观众的不仅是惊心动魄的震撼,掬泪一}不的同情,更有意犹未尽的感触和醍醐灌顶的警世。在歌剧中,阿列克赛·斯捷波连科塑造了一个特立独行的盖尔曼——他以拿破仑作偶像,远离人群,整日沉浸在臆想中。他能感受到内心汹涌不息的能量暗流并渴望它的井喷,但其境遇却不允许自己实现抱负。控制他的不仅仅是暴富的热望,还有伯爵夫人三张纸牌奥秘本身的神秘诱因以及涉足圣·日耳曼伯爵的诱惑。在斯捷波连科的角色诠释中,步入这个的欲望剧烈地搅扰着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歌唱家的演绎加剧了歌剧的神秘性,在他的表演中盖尔曼和伯爵夫人之间的悲剧联系得到了深化和加固。在某些场面上,他虽与人交谈,却刻意逃避对方的眼神。在与丽萨同台的场面中,他改变了前人约定俗成的表演模式,语气中削弱了恳求,更多的是在胁迫。他淡化了作曲家赋予角色的抒情性,使之更具英雄特质,靠近普希金原作中的主人公形象。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该剧并未留下完整的视频资料,仅存的录音剪辑并不能展示其声乐和表演艺术的全貌。

指挥大师尤里·杰米尔卡诺夫和苏联著名先锋派导演尤里·柳比莫夫(ЮрийЛюбимов)选择斯捷波连科首演各自执导版本的《黑桃皇后》绝非轻率之举。曾经以合唱指挥起家的斯捷波连科有着其他歌唱家不能企及的艺术素养和洞察力。别人准备两个月的角色,他可以在一周内飞速完成。其音乐品位、修养、唱功,包括他的道德修为在马林斯基剧院诸声乐家中当为翘楚。在音乐会现场,他出场时甚至连乐队成员都全体起立致以唯指挥家独享的尊崇。他的同学、妻子、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拉里萨·舍甫琴科曾说起当时在音乐学院学习时,每当他走进喧闹的教室,其他同学就会立刻安静下来,皆慑于其不怒自威的气质、宾服其出众的学品和人品。许多专家、评论家和观众至今都坦言,作为上述两版歌剧的首演和新锐导演列夫·多京(ЛевДодин)实验版《黑桃皇后》的主演,斯捷波连科在演唱和表演上极具说服力,堪称当代最优秀的“盖尔曼”。

洞悉圣彼得堡歌坛诸将,新老男高音中不乏个性出众、能力超强者,如:尤里·马鲁森(ЮрийМарусин),乌拉吉米尔·伽卢增(ВладимирГалузин),叶甫盖尼·阿基莫夫(ЕвгенийАкимов),丹尼尔·施托达(ДаниилШтода)等,但斯捷波连科无疑是唱法最典型的美声歌唱家。

教学相长成果初见

笔者刚从师学艺时,斯捷波连科携妻子刚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转入俄罗斯国立师大任教,其教龄并不长,基础课的教学经验也不丰富,因频繁的演出任务也时常缺课。师兄弟们常私下议论说他面对的应该是那些在唱法和舞台经验上已臻成熟的歌唱家,适合开大师班的课。课堂上,他听觉敏锐、思维活跃,技术和音乐解释合理精到,虽因惜声很少全声示范,但每次示唱必做到端正准确,绝不敷衍了事。但不可否认,从一位在舞台上叱咤30余载的歌唱家向一位声乐教育家转型,需要一个不短的适应和摸索过程。两年的硕士学习其实就是语言沟通和教学互动的磨合期,我决定留下来攻读博士学位,在立项科研的同时继续追随他探求美声唱法的奥秘。

如今,吾师在教学相长的互动中积累经验、日臻成熟,教育成果初见:其中国学生男高音姜宣书、孙兆润、高翔在国际声乐比赛中纷获优异成绩;俄罗斯学生女高音奥里伽、次女高音叶卡捷琳娜、男中音德米特里等多次在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举办的国际比赛中获得大奖。这位世界歌剧宿将业已成为圣彼得堡声乐界的名师。因其在声乐教育上的优异表现,“马林斯基剧院青年歌手学院”于2012年力邀其担任声乐教授和艺术指导,着力为剧院培养新生力量。

吾师常言:“别太在意教条!意大利人从不迷信著述中的条条框框,他们只信自己的耳朵。理论典籍对初学者来说不知是善之朵还是恶之花。”所以,他并不崇尚拿着放大镜在生理解剖图上寻觅,他只信奉实打实的教学互动。在他看来,满腹经纶固然重要,但是声乐教师如果缺乏正确的声音概念和良好的音乐品位,没有敏锐的声乐耳朵和自我完善的直接经验(自我学习与实践),仅凭引经据典、夸夸其谈只会误导学生堕入更加混沌不堪的境地。置身教学情境,面对个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教学的正道。

吾师课堂上常强调的几点:嗓门有多大,困难就有多大;打开喉咙必须与吸气同时完成,喉头不应该被强制固定在一个低位置上,只要发声时气息工作正常,喉头会自然落在应该的位置上;要感觉到气息从鼻咽腔、口咽腔到达胸腔通道的“快速而清凉舒适”的经过感。吸气终了,发声激起和持续过程中要保持住通道的打开和充盈感:歌唱时上腹和胸腔应在吸气和呼气状态的对抗中寻找平衡协调,既要积极做功又要保持通而松的感觉,决不能僵持屏住。力源在于小腹内收,高音尤甚;如换气困难、气息僵化,则乐句演唱的气息支持必然有问题,肺部必有气息残存成块垒;男中音不能只重视胸声,与男高音一样绝不能忽略头声,少了它声音便不能集中、缺乏光彩、没有穿透力和致远性等等。可叹笔者资质愚钝,虽得先生精心传授,至今仍未彻解歌唱谜团,而系统翔实地梳理先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更非易事。

正值花甲之年的阿列克赛·斯捷波连科依然在大都会、科文特花园、马林斯基剧院、莫斯科大剧院等世界著名的歌剧舞台间穿梭,虽然那些俊朗的王孙公子的潇洒扮相已成云烟,但在《霍万辛纳》、《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参孙与达丽拉》、《战争与和平》、《帕西法尔》、《众神的黄昏》中扮演孔武有力的英雄或城府老到的公爵形象仍然显得韧劲十足、游刃有余。其唱功并未因其增寿而衰退,反而更臻化境。在与学生回顾自己所留的影音资料时,他并不引为炫耀的资本,而是直面瑕疵,现身说法,客观地与学生一起品评分析演唱中的优劣,有时竟敢于彻底一段区间内的演唱方法,其勇气与真诚实为师中罕见。

门捷列夫名言篇3

关键词:德沃夏克;钢琴音乐创作;地位及贡献

19世纪,民族乐派作为浪漫主义乐派鼎盛时期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欧洲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民族乐派作曲家,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便是他们中杰出的一员。

安东尼•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被认为是捷克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捷克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不仅使捷克音乐成功地走出了国门,而且让更多西欧国家的人们了解了捷克音乐以及斯拉夫音乐。

一、创作时期的划分

1853年―1865年为德沃夏克创作的早期。作为家中的长子,德沃夏克在继承家族屠宰手艺的同时,没有放弃对音乐道路的追求。在德语老师和舅舅的支持下坚持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知识,并在毕业后积极地投入到专业音乐人的行列中,更是有机会结识了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等优秀的音乐大师。他们之间的接触使德沃夏克受用终生。在1865年以前,德沃夏克创作了很多音乐作品,但大部分作品都被自己销毁,所以不为人所知。留下来最早的作品是完成于1861年6月6日的A大调弦乐五重奏(OP.1)。

1865年―1890年德沃夏克创作的中期,也是发展期是德沃夏克名声鹤起、享誉世界的时期。第一部钢琴作品的创作及大部分钢琴作品的诞生都在这一时期。从1873年,一首赞美诗《白山的子孙》在布拉格新城剧院(New Town Theatre)的首演成功打破德沃夏克音乐作品生存困难的僵局,接下来的几年,交响曲、钢琴室内乐以及五幕歌剧《万达》等作品比比皆是。1876年完成g小调钢琴协奏曲(OP.33)。《g小调钢琴协奏曲》是他比较早期的作品,此作与他所创作的另一部二重奏作品双双获得当时的奥地利国家音乐大奖。他力求的是作品的交响性与钢琴独奏融为一体。1878年,第一套钢琴四手联弹作品《斯拉夫舞曲》(Op.46)问世。至此,德沃夏克已经名扬德、奥两国。1879年德沃夏克开始他多达九次的英国之旅并于1891年获得剑桥大学荣誉音乐博士学位。1886年第二套《斯拉夫舞曲》(Op.72)诞生。1888到1890两年间,德沃夏克结识了俄罗斯杰出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并有机会了解到东斯拉夫国家的一些音乐文化。此时,德沃夏克的影响已经横贯东西欧洲。

1890年―1903年德沃夏克创作的晚期。钢琴方面主要致力于钢琴组曲的创作,A大调组曲、八首幽默曲都是这一时期的创作;交响乐方面创作了享誉世界的第八交响曲《自新大陆》等作品,晚年致力于交响诗和歌剧的创作。

从以上创作时期的划分和本人所搜集的钢琴独奏作品和二重奏作品的列举来推断得知:直到1876年《g小调钢琴协奏曲》(op.33)的创作完成,35岁的德沃夏克才开始大量的涉及钢琴独奏和重奏作品。

二、钢琴音乐创作

如果除去后来改编为管弦乐作品的《g小调钢琴协奏曲》《A大调组曲》《斯拉夫舞曲》《传奇》和标题音乐《诗意音画》《来自波西米亚的森林》,剩下的钢琴独奏曲大都是一些篇幅短小的小品。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作品的存在是无足轻重的。

首先,对于德沃夏克个人,虽然他是一位提琴家①,但是非常爱好钢琴。正如德沃夏克的女婿,作曲家约瑟夫•塞克所说:德沃夏克认为“任何佳妙的音乐必须在钢琴上弹出来也很好听。”②

其次,德沃夏克的钢琴作品通常不单独使用一台钢琴,如作品中很多钢琴重奏作品;或者习惯把钢琴与整个乐队联系在一起,如协奏曲等。他并不擅长像肖邦李斯特那样着重发展钢琴本身所具有的高深的技巧,而是利用短小的钢琴作品,以及钢琴与其他乐器的结合,来发展他卓越无比的作曲技巧和千变万化的气质情趣。

最后,就德沃夏克钢琴独奏曲本身而言,体裁大都来自斯拉夫民间舞曲,从捷克本土的典型舞曲波尔卡舞曲、弗里安特舞曲、苏雪特斯卡舞曲和斯可契那舞曲到具有其他斯拉夫国家民族特色的乌克兰杜姆卡舞曲、斯洛伐克奥特兹姆克舞曲、南斯拉夫的科罗舞曲等,极具斯拉夫民族性。

德沃夏克出身贫寒,但他平易近人、谦卑的性格,赢得了各个阶层的尊重和爱戴,这就造就了一个纯粹的平民艺术家。在德沃夏克的钢琴创作生涯中,他坚持不懈地把捷克民族民间音乐的特征和精神溶入到自己作品的主题和结构中,把音乐的体裁加以变化,赋予了作品典型的斯拉夫民族色彩。

三、地位及其贡献

“每个有创造性的艺术家都受到所处时代的环境、条件和习俗的制约,也只有跟同时代的人相比才能衡量一个艺术家。”③在捷克,德沃夏克同斯美塔那和雅纳切克称为“捷克三杰”,是捷克民族音乐的代言人。如果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音乐的创始人,那么,德沃夏克被称为捷克民族音乐的柱石、近代捷克音乐发展的根据地和储备室是不容为过的;如果说海顿是弦乐四重奏和古典交响曲之父,那么捷克音乐有了第一部交响乐、第一部弦乐四重奏、第一部协奏曲以及随之而来的许多曲作则归功于“乐师”安东尼•德沃夏克。

除了在捷克本土,德沃夏克用钢琴这一媒介把斯拉夫民族音乐发扬光大。19世纪,中欧和东欧一些国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泛斯拉夫运动。德沃夏克作为对这次运动的拥护者,用音乐的方式立足于捷克民族,把斯拉夫民族音乐推广渗透。不论是以斯拉夫民族诗歌为脚本的作品,还是直接冠以“斯拉夫”名称的钢琴作品,可以说这些“斯拉夫”作品帮助德沃夏克打开了通往世界艺术的大门,同时德沃夏克也把斯拉夫音乐带进了世界艺术的殿堂。

在西方音乐史上,德沃夏克虽然算不上是一位强劲的革命者,但作为世界音乐的融汇者和补充者是当之无愧的。他的作品广博精深,除了管风琴音乐以外,没有一种体裁他没尝试过。“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整个世纪的器乐和声乐曲的集成,而且存在着对这类作品风格的钻研和提高。”④ 这对欧洲以及世界音乐的内容和资料储备方面都有很大贡献。

德沃夏克生平游历众国,而他始终以一位捷克民族音乐家自居,这使德沃夏克无论身居何处,都心系捷克,用捷克的民族之音使欧洲乃至世界音乐大放异彩。

注释 :

①【捷】奥塔卡.希渥莱克著,朱少坤译.《德沃夏克

传》,音乐出版社,1954年,第61页。

②同上。

③【德】库尔卡.霍诺尔卡著,关惠文译.《德沃夏克

传》,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169页。

④【德】库尔卡.霍诺尔卡著,关惠文译.《德沃夏克

传》,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170页。

参考文献:

[1]许常惠.音乐百科手册[M]. 全音乐谱出版社,民国68年.

[2]崔光宙.名曲的创生 [M].台湾:台湾大吕出版社,民国80年.

[3]奥塔卡.希渥莱克.朱少坤译.德沃夏克传[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4年.

[4]钱亦平.一个朴实的捷克音乐家一德沃夏克及其主要作品简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5]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6]刘经树.简明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门捷列夫名言篇4

关键词:化学史;突破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4-094-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化学变化作为一种现象早在没有人类之前就已经有了,但作为一门科学,从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物质组成的元素说开始建立,到现在只不过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化学史的发展过程中,有过几次重大的突破,现分述如下[1]。

一、 道尔顿原子学说

道尔顿,从1787年他21岁时起就业余地从事气象学的研究,坚持达57年之久,对大气的成分、性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研究了有关蒸汽压、混合气体分压、气体扩散等问题。其中尤以混合气体扩散和分压的研究与他提出新的原子论有密切的关系。道尔顿曾经特别注意思考:复杂的大气,或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后,怎么会变成一种均匀的气体?1801年,道尔顿发现了气体分压定律。为了说明这些现象,他提出气体由微粒即原子组成。气体原子有一个处于中心的硬核,其周围为一层“热氛”所笼罩,由于“热氛”的存在,气体原子之间就互相产生一种排斥力。温度越高,“热氛”就越大,气体原子间的排斥力就越大。同种物质的原子,其大小、质量都相同;不同物质的原子,其大小、质量都不相同。于是,在不同气体原子间就形成不平衡的相互作用力,由此推动气体扩散运动而达到均匀混合。

接着,道尔顿进一步把他的原子论思想引入化学。他推测不同元素化合生成化合物,可能就是不同原子之间的结合。1803年,他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如前所述,他分析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氧的质量比为1∶2。1804年,他又测得沼气(甲烷)和油气(乙烯)中氢的质量比为2∶1。他所发现的倍比定律支持了他的原子学说。因此,他提出化学物质是以原子为单位结合而成的。

以往的原子论总是认为,组成各种各样物质的原子,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它们的形状。道尔顿却认为原子是球形的质点。也许是受当时流行的力学观点的影响,他特别强调原子的质量,认为不同原子的体积不同,尤其是质量不同。这样他就提出了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历史任务。他还把元素概念同原子概念结合起来,认为同种的原子组成元素,有多少种元素,就有多少种原子。从原子学说可以演绎出倍比定律,这个定律可以用实验来验证,这就使原子学说有了实验基础。可见,道尔顿的原子学说与以往的原子论具有本质区别,因而是真正科学的原子学说。

道尔顿的著作《化学哲学新体系》于1808年出版。该书系统地阐述了近代原子学说,其基本观点如下:

(1) 化学元素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物质粒子——原子组成。原子在所有化学变化中均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质。原子既不能创造又不能消灭。

(2)同一元素的所有原子的性质,特别是质量,完全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及质量不同。原子的质量是元素的基本特征。

(3)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它的质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质量之和。同种化合物的复杂原子,其性质和质量也必然相同。

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首先,它在理论上系统地解释了一些化学基本定律和化学实验事实,揭示了质量守恒定律、当量定律、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的内在联系。原子学说认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本质没有变化,原子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相对原子质量也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总是守恒的。化合物的复杂原子由简单原子以固定比例组成,原子不可分割,因此,化合物必有固定的组成。著名化学家贝采里乌斯认识到,在实验基础上精确地验证原子学说十分必要。于是,他组织研究队伍,详细而又广泛地研究了多种物质的定量组成,测定了几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从而使原子学说进一步得到了实验支持。

其次,道尔顿原子学说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他为以后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特别是促进了化学的迅速发展,开辟了化学全面、系统发展的新时期。道尔顿原子学说的成功,是与他采用和创造了正确的科学方法分不开的。他善于继承前人的科学思想和成果,把物理学思想和方法引入化学,既高度重视科学实验,又善于进行理论思维,不仅采用归纳法,而且注重演绎法,正确地运用了假说方法,巧妙地将实验研究与数学计算相结合,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统一[2]。正确的方法加上勤奋努力,使他完成了科学上的一项伟业。恩格斯曾给原子论以很高的评价,他说:“化学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

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化学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条件。这一发现由迈尔和门捷列夫共同完成了。

门捷列夫担任彼得堡大学教授以后,为了系统讲好无机化学课程,想编写一本《化学原理》教科书,他仔细地研究各种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试图对化学元素进行系统分类,他用一些厚纸剪成像扑克牌一样的卡片,然后把各种化学元素的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氧化物以及各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别写在卡片上。这样,一个元素占一张卡片,只要拿到某一元素的卡片,它的一切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当时共有63种元素,因此,门捷列夫写了63张卡片。

门捷列夫为了把各种元素进行分类,他就用各种不同方式去摆那63张卡片。首先,他像德贝莱纳那样,试着把元素分成三个一组,但没有理想的结果。他又试着把金属元素摆在一起,把非金属元素摆在一起,还是不行。1869年2月17日晚上,门捷列夫试着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把当时63种元素排成几行,在把各行中性质相似的元素上下对齐。这样,所有化学元素的内在联系终于表现出来了:每一横行化学元素的性质都相近;每一纵行化学元素的性质都从金属到非金属。整个元素系列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门捷列夫坚信他已经摸到了自然的脉搏,已经发现了自然界中最伟大的规律,他对自己发现的规律深信不疑。当时有些相对原子质量和它们的性质不符,他就大胆地修订了原子质量,有些元素之间性质跳跃太大,他就大胆地预言了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并为这些元素留下空位。

门捷列夫把他2月17日的发现首先写在一个旧信封上,第二天他又进行了整理。最后制成了一个周期律图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这个表中,周期是纵排,族是横排。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之后,他把他的周期律首先用俄文和法文印出,分别寄给俄罗斯化学学会和其他一些科学家。

比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周期律稍早几个月,德国化学家迈尔修订了他的“六元素表”,于1868年提出了著名的《原子体积周期性图解》。迈尔的《原子体积周期性图解》已经十分精彩地体现出化学元素周期律。图解的曲线呈现五个波峰,五个波谷,呈现出化学元素的五个周期(包括最简单的第一周期),比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化学周期表定量化程度要强,因而比较精确。但是,迈尔没能系统说明他的曲线,这个曲线又主要体现了化学元素的物理性质。

在1869年10月,迈尔把各种化学元素横行排成一个表,给未发现的化学元素留下了空位,并有了族和周期的划分,比门捷列夫第一张表有明显的优点。

门捷列夫在第一张表的基础上,经两年的努力,于1871年12月,又发表了第二张表。门捷列夫的第二张表,改竖排为横排,使同族元素处于同一竖行中,这样更突出了化学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此外,他还把同一族元素分为主族和副族,横排就是周期。每一族中,他还把典型的氧化物和氢化物的形式写在上边。门捷列夫的第二张周期表,收在《化学元素周期性依赖关系》的论文中,他在文中指出:“元素(以及由元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周期性地随着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而改变。”门捷列夫的第二张表已非常接近现代周期表的形式。

1871年,门捷列夫的第二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公布后,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工作完成了。公正地说,化学元素周期律应当是迈尔和门捷列夫二人分别发现的。他们二人在发现元素周期律时所做的贡献都是伟大的。相对而言,门捷列夫对化学元素周期律的信念更为坚定,因而他的胆识更为杰出。他在制作周期表时曾不顾当时公认的相对原子质量,大胆而正确地改排了一些元素(如Os、Ir、Pt、Au;Te、I;Ni、Co等),还根据周期表中合理的位置果断地修正了一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如In、Ca、V、Er、Ce、Th、U等)。他还大胆地在周期表中留下空位,并根据这些空位预言了十几种尚未发现的化学元素。特别是对镓(Ga)、钪(Sc)和锗(Ge)的预言,准确地令人惊奇。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哲学意义。化学元素周期律是化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它将永远照耀着科学进步的道路[3]。

化学元素周期律是现代自然科学——无机化学现论的基石之一。恩格斯评价说:“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

三、现代价键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化学家鲍林在发表的《结构化学与分子生物学50年的进展》一文中讲到:“1919年我讲授化学时,使用了一个描述化学键的通俗方法:原子被指定为一定数目的风纪扣,这些风纪扣能互相勾住,以代表原子间的键。我记得这样来解释化学键在当时是颇为得意的。现在看来,这个解释随着我的经验的增多,完全不能令人满意了。”

鲍林所说的“描述化学键的通俗方法”是指1916年路易斯提出的共价键论说。它和原子论、分子论一样,都是一种假说,只是通过不断地补充、修正、发展而上升为理论。

量子力学兴起后不久,德国的海特勒和英国的伦敦两位物理学家首先把量子力学应用到化学中,试图通过求薛定谔方程来揭示氢分子中每个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化学键的本质。他们在1927年发表《论量子化学中中性原子和均极键的相互作用》。

他们运用量子力学原理,将两个氢原子相互作用的能量作为两原子间距离的函数进行计算。当两个氢原子相距很远时,他们之间基本上没有相互作用力;当两个氢原子相互接近时,他们彼此吸引,逐渐趋向能量最小值。这个最小值出现在两原子间一定的距离上,这时一原子的电子与另一原子的核间的吸引力超过相同粒子间的排斥力,因此处于这种状态的体系——氢分子就比两个独立的原子更加稳定,也就是两原子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他们计算出两原子核间距的数值,后来经过一些人修正,其中包括我国物理学家王守竞,已接近实验值。

两原子核间距离后来被定为键长,化学键的稳定性用键能来衡量,使共价键走向定量化。

海特勒和伦敦还将氢原子同氦原子比较,根据保利不相容原理,明确只有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才能形成共价键。若两原子自旋同向时,两原子必定相互排斥而不可能成键。只有两电子自旋反向时,在一定的距离内吸引力大于排斥力而进行键合,在两核间的空间中电子云的密度最大,发生电子云重叠,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这样,根据一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知它可以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使共价键具有饱和性特征。氢原子只有一个未配对电子,只能与另一氢原子结合成H2,不能再与另一氢原子结合成H3。

共价键的形成在可能范围内一定要争取电子云密度最大的方向,这又使共价键具有方向性特征。

1930年鲍林和斯莱特把海特勒和伦敦的电子对成键理论推广到多种单质和化合物中。他们发现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1s2 2s2 2p2 ,它只有两个未成对电子,而碳却能形成甲烷等稳定的化合物。

于是鲍林和斯莱特在1931年提出杂化轨道理论。认为碳原子的电子和周围原子的电子成键时,所用的轨道不是原来的纯粹的s轨道或p轨道,而是s轨道和p轨道经过迭加混杂而成的杂化轨道。

根据这一理论,假设碳原子2s轨道上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到2p空轨道上,这4个未成对电子可以分别和4个氢原子或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电子受激发所需的能量可以由成键时所释放的能量补偿而且有余。

但是,这4个未成对电子中,3个是p电子,另一个是s电子。根据p电子成键能力比s电子大,由p电子构成的3个共价键应当比另一个稳定。这些与事实是不符合的,因为无论从化学还是从物理方面测定,都证明甲烷分子中四个碳氢键是等同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们提出在4价碳的化合物中,成键轨道不是四个纯粹的2s、2px、2py、2pz,而是由它们混合后重新组成的四个新轨道,其中每一个新轨道含有1/4s和3/4p的成分。这样的轨道叫做杂化轨道。由一个s轨道和三个p轨道组成的杂化轨道叫做sp3杂化轨道。这四个轨道形状相同,方向不同,角度分布的极大值指向四面体的四个顶点,能很好解释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事实。这一理论还能满意的解释乙烯分子的平面结构以及乙炔分子的直线型和其他许多分子的几何构型,是现代价键理论的组成部分。

同样地,1931-1933年鲍林提出的共振论也应该是现代价键理论组成的一部分。鲍林说:“分子的真实基态不能用各合理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来表示,但却可以用这些结构的组合来描述,其中每一个结构贡献的大小取决于该结构的性质和稳定度。这时我们就说这个分子是共振于几个价键结构之间。”

共振并不意味着同一物质的分子具有不同种类,分子间的共振和物质的互变异构是不同的。鲍林说:“互变异构物是两种具有不同构型的分子混合物,但在一种表现有电子共振的物质中,一般说来它的所有分子都具有相同的构型和结构”。

共振概念的引入是为了合理处理路易斯结构难以描述的分子。这些例子是很多的。比如硝酸根和苯分子的结构。

鲍林提出的共振论,40年代虽有人提出异议。但以50年代初对这个理论的批评最激烈。1951年当时苏联科学院组织全苏讨论会批判共振论,批判它是反动的、唯心的机械理论。1953年在我国化学界也展开了对共振论的批判。1956年鲍林提出答辩:“虽然共振论在化学中已有25年的历史,可是对它的本质似乎仍有一些误解,特别是这个理论被批评为虚伪的——按照这个理论,那些对分子(譬如说苯)的基态做出贡献的各个价键结构都是幻想,并不真正独立存在,因此为了这个理由,这个理论认为是应该被抛弃的。但是事实上共振论并不比有机化学的经典理论更虚构,共振论中各个参与价键的结构也并不比经典理论中的结构要素,如双键等更唯心。”

共振论还打破了电子在成键中定域的概念,提出电子是可以离域的。

20世纪30年代,鲍林还提出分子中原子的电负性概念,标定多种元素的原子电负性数值,表明一种元素的原子对它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当结合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电负性数值不等时,价电子就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一侧,使形成的价键具有极性,成为极性键。

鲍林说:“在讨论键时,如果能对它的性质做出定量的描述该是很方便的——譬如说某些键基本上是共价型的,只有5%或10%是离子型的;另一些键是离子性和共价性大致相等;还有一些键则基本上是共价型的。”又说:“当两键合原子的电负性差值为1.7时,其离子性和共价性各为50%,所以氟和任意金属及其他电负性接近2的元素,如H、B、P、As和Te等相结合时,所成的键都有很大的离子性,氧和任何金属之间的键都有不低于50%的离子性。”

由海特勒、伦敦、斯莱特和鲍林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价键理论构成了现代价键理论,因而又称为HLSP理论,正是Heitler(海特勒)、London(伦敦)、Slater(斯莱特)、Pauling(鲍林)四人姓氏的第一个字母拼集而成。

1931-1932年德国物理学家洪德为了明确原子间的单键、双键、三键之间键能的差异,把定域的单键和多键分为键δ和π键两类,也应是现代价键理论的一部分[4]。

化学键理论发展很快,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的重要基础理论——现代化学键理论。它将揭示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之间的本质联系,为研制新材料,探索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模拟生命体内的化学变化等各方面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美国杰出的化学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鲍林指出:“化学键理论是化学家手中的金钥匙”。总之,化学家对化学键的认识,从定性到定量,从简单到复杂,可以说是步步深入,估计本世纪中叶还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罗盛祖,李朝略主编.化学科普集萃[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97

[2][3]《中学新课标资源库》编委会编著. 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化学卷)[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88,110

门捷列夫名言篇5

从地理上划分,捷克西部的一大半叫波希米亚,东部的一小半称摩拉维亚,包括首都布拉格在内的主要城市多半都在波希米亚。游走在波希米亚,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与波兰人相比较,捷克人的历史负重感似乎要弱许多。比如,捷克很少有诸如1938年“慕尼黑阴谋”、1953年比尔森事件和1968年苏联侵捷之类事件的博物馆或纪念物,至少在布拉格、布尔诺、比尔森这些大城市最显眼的地方很少见。政治情感化的载体也不如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多。相反,在波希米亚乃至整个捷克的大小城市中,你到处都可以看到色彩明快、造型活泼的建筑和衣着休闲、表情愉悦的人们。由于历史文化载体比较特别,波希米亚甚至成了一种风格,像是一首由不同乐器演奏出的并由多个乐章组成的奏鸣曲。

波希米亚的由来

波希米亚和波希米亚人几乎是相伴而生。按照捷克人自己的说法,他们的先祖是三个不同人种集团,一种是从南德意志迁来,以畜牧业为主的凯尔特人,这是捷克史前定居的最早人种。公元前4世纪左右,在波希米亚占主导地位的是一个叫波伊的凯尔特人部落,他们把捷克这个地方叫做“波海姆”,即“波伊人的国家”。“波海姆”这个词的拉丁化读音就是“波希米亚”,正因如此,捷克后来也被称为波希米亚。大约到了公元初年,凯尔特人在波希米亚的统治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北方日耳曼族的马科曼尼人和夸德人部落。再后来,原本定居在中东欧广袤平原地带的古老斯拉夫人因受日耳曼人南下的冲击而发生了两次分化,形成了东西南三大斯拉夫民族群。到公元5~7世纪,在波希米亚占主导地位的就是西斯拉夫人中的一支,即今天的捷克民族。据说这支西斯拉夫人的首领叫切赫,于是,他们就将其生息之地以首领的名字命名,称为捷克。不过,由于历史的演变,捷克人对自己的斯拉夫人身份的认定并不强烈。

萨莫帝国与大摩拉维亚帝国

在我去过的一些波希米亚城市中,都有历史博物馆。都城布拉格的国家博物馆自不必说,比尔森有西波希米亚博物馆,捷克・布杰约维采有南波希米亚博物馆,捷克・克鲁姆洛夫有地区博物馆。博物馆展出的多半是具有考古价值的石头瓦片、精美的金银器皿、长矛铠甲及明快的民族服饰等,似乎在表明这里的文明与波希米亚一样古老。其实,记载波希米亚历史变迁的更强大音符是那古老、有些破败但又不失宏伟的城堡和教堂。就前者而言,著名的有布拉格城堡、捷克・布杰约维采的赫鲁波卡城堡、捷克・克鲁姆洛夫城堡;就后者而言,著名的有布拉格圣维特大教堂、库纳特・霍拉的圣巴巴拉大教堂、比尔森的圣巴托罗梅伊教堂等等。它们座座都像是饱经苍桑的老人,用嘶哑的声音断断续续地讲述着在波希米亚发生的那些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那些石片、城堡和教堂因何而生,有怎样令人震撼的经历,分明都是波希米亚在时光隧道中穿越时留下的痕迹。

古代欧亚大陆游牧民族之一阿瓦尔人扩张到斯拉夫人居住区后,引起了斯拉夫人的普遍不满,从而加速了西斯拉夫人最初的国家形式――氏族联盟的产生。公元7世纪20年代,法兰克商人萨莫带领斯拉夫人打败进犯的阿瓦尔人后建立了萨莫帝国,整合了包括波希米亚在内的斯拉夫诸多部落。从公元623年到658年,萨莫帝国只存在了35年,帝国的中心不在波希米亚,而是在摩拉维亚南部。到833年,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才建立起自己最古老的国家――大摩拉维亚帝国。

大摩拉维亚帝国是斯拉夫人建立的独立国家。为了获得独立的教会管理权限,以摆脱东法兰克帝国的威胁,大摩拉维亚帝国国王罗斯蒂斯拉夫在863年决定接受用斯拉夫语传播的基督教。在罗斯蒂斯拉夫之后的国王斯瓦托普卢克当政时,大摩拉维亚帝国达到了鼎盛时期,其领土占据了斯洛伐克、摩拉维亚和匈牙利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捷克和小波兰的一些地区。斯瓦托普卢克的儿子莫伊米尔继位后,大摩拉维亚内部割据势力四起,边疆地区纷纷脱离统一的国家结构,马扎尔人(又称匈牙利人)也不断从外部侵扰并进入到了多瑙河平原。最终,大摩拉维亚帝国于907年灭亡。

几度称雄的捷克王国

9世纪下半叶,普热米斯尔家族在波希米亚地区崛起,开始扩张势力范围,为捷克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9世纪末起,布拉格开始成为正在形成中的捷克国家的中心。至1620年捷克失去独立而沦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个省份之前,捷克王国存在了大约700年,其间发展时起时伏,几番成为中欧的强国,又多次陷入内乱和外族干预之中,最后以失去独立而告终。由于这个王国在东西方各种文明夹缝中兴衰起伏了700多年,后人对波希米亚的想象变得极为丰富。

捷克王国第一次在中欧称强是在10世纪。博列斯拉夫一世当政时期扩大了疆域,逐渐占领了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和西斯洛伐克,捷克王国跻身于中欧强国之列。然而,在后来的两个世纪里,捷克王国遭遇了长期的内乱和外部侵忧。11世纪初,波兰国王觊觎捷克的王位。为了保住王位,捷克王公不惜将捷克变为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封地。捷克王国再一次称强欧洲是13世纪末14世纪初。当时它选择靠拢德意志的做法,捷克王国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里的重要一员,国界也推到了亚得里亚海沿岸。瓦茨拉夫三世利用波兰封建主内乱之际不仅成了波兰的国王,而且还使自己的儿子一度取得了匈牙利的王位。普热米斯尔家族则成功地把捷克、波兰和匈牙利三个王国合并在捷克王朝手中。尽管时间都很短,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捷克王国当时的强盛程度。14世纪中叶,查里四世甚至还圆了历代捷克国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梦想,将帝廷所在地迁到布拉格。

然而,15世纪20~30年代的胡斯战争之后,捷克王国的大国显赫风采不再,逐渐陷入外族的干预和控制之中。先是1436年神圣罗马帝国一位皇帝加冕成为捷克的国王,接着在1490年波兰君主夺得捷克的王位,最后捷克于1620年开始了几百年处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黑暗年代”。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才在哈布斯堡王朝崩溃后建立起统一的现代民族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

波希米亚风格

历史上的大起大落与空间上的纵横交错融入到波希米亚的社会发展当中,就形成了一种多元的、松散的、明快的特点。在捷克・克鲁姆洛夫这座古老的小城,我住在中心广场边上的一家名叫“老店”的旅馆,它尽可能地用种种装饰来表现波希米亚的风情。比如,前台负责接待的姑娘身着一条白色打满粗褶细褶并垂吊着色彩艳丽的流苏的长裙,腰身在轻飘的长裙衬托下显得格外纤细,头发不是散披着,而是扎着两个既粗又长的发辫,搭在胸前。

其实,最能体现波希米亚风格的还是这里的建筑色彩和式样。就前者而言,去过布拉格的人都对伏尔塔瓦河两岸古老建筑上桔红色屋顶和白色墙体印象深刻,许多国家的许多地方的建筑都有红色的房顶和白色的墙体,但都不像波希米亚屋顶那样无论是在蓝天还是在乌云的衬托下那么艳丽,对比那么强烈。就后者而言,巴罗克式、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等几乎混合了中欧各国的所有式样,甚至还夹杂着东方的建筑风格。大街小巷两旁,相邻的建筑无论是高楼还是矮房,几乎没有重样的。窗户门脸、颜色装饰和房檐屋顶都千姿百态,紧凑而又松散,混乱又呈现一种活泼的整体感。因此,有人认为,波希米亚风格决不局限于波希米亚这个地方,其范围所及,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很多。

波希米亚经历得太多,见识得也太多,以致不同的时空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它好像不愿对过去的苦痛耿耿于怀,也不想生活在对往昔辉煌的精神眷恋之中,更何况苦痛与辉煌非常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在波希米亚,我感到人们好像更在意以平和的心态享受现在,续谱波希米亚的变奏曲。游走在捷克各地,我的心境要比游走在波兰、匈牙利、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等国轻松许多。用中国东北话说,那是“老敞亮了”。

门捷列夫名言篇6

一诺千金终无悔

与李岩松多次接触,他个性当中的率直令人记忆犹新。在李岩松看来,想把直销事业做大,必须具备忠诚度。

2005年底,国家为了完善对直销企业的整改,出台了新的直销法规。为此,在2006年到2008年的两年时间中,东升伟业停止运作市场,将重点放在完善公司内部的基础建设上。

公司院内建成了现代化的厂房和配货中心,1万多平方米的多功能会议培训中心和2万多平方米的东升宾馆拔地而起,产品从一款甲壳胺,逐步发展到以甲壳胺、鹿茸、人参等系列保健品和系列甲壳素日化品、动磁保健器材等三大系列200多种产品。

在此期间,许多人选择加盟新的直销平台,李岩松、矫捷夫妻也受到众多知名直销企业老总亲自登门面谈、重金诚聘出山的邀请,但他们始终不动声色,坚守在东升伟业的土地上。在公司停止运作的那一刻,他们也曾问过公司总裁于爱东:“您还要不要继续做东升,如果要!我们就等您!”一诺千金终无悔,他们夫妻身上的这种品质在日后建立系统的过程当中得以验证和延续,忠诚、忠义和忠心成为他们获得丰厚收益的法宝。

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公司立足于发展国际市场,李岩松跟随总裁先后来到俄罗斯、马来西亚考察市场。2009年5月3日,东升伟业马来西亚分公司开业,在这一天,国内外许多人见证了中国民族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见证了东升的大手笔,同时也见证了李岩松、矫捷明星般的领袖风采!从那一刻开始,他们夫妻就一直奔波在中国、马来西亚、印尼市场当中,不离不弃,为东升伟业华星系统今天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执着前进不忘初衷

目前,潜藏在“地下”的上千家非法传销公司打着直销的旗号开展经营活动,一心只为谋求利益,对消费者极度不负责任的现象比比皆是。

加之历史原因,大众将传销误以为直销,并且将直销从业者全盘否定的现象不在少数,诚信问题成为当中最大的一个关卡。一些获得国家颁发直销牌照、真正诚信经营的直销公司躺着也难免“中枪”。坑蒙拐骗、不讲信用成为广大正规直销从业人员背负的沉重的十字架 。

对此,李岩松痛心疾首,因为他的直销之路也未能幸免其害。十年前,在那个循规蹈矩的年代里,李岩松、矫捷伉俪身负巨大的压力和带有世俗偏见的眼光,放弃正式工作从事直销事业,家人朋友同事都百般劝阻,并因此逐渐与其疏远。

但他们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且持之以恒。去年,东升伟业获得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父母朋友的态度因此也发生了改观,大家从排斥和反对转变到赞赏和钦佩。当父母得知李岩松即将出席2013中国直销人物系列论坛之诚信论坛,并且受到众多权威媒体的联合采访时,他们感到无限荣光,并且称赞李岩松是“李家的骄傲”。而这一转变,正是来自李岩松、矫捷对直销事业的责任感和坚持力。

获牌后,李岩松为表示自己的决心,承诺要在全国举办320场巡回演讲,而且从所有工作人员的车费,五星级酒店的食宿,到会场的高额租赁费,全套费用都由他们夫妻承担。

当时,许多人怀疑他的承诺能否兑现,如今半年过去了,李岩松的足迹已经遍布东北的众多城市。

就在出席诚信论坛的前两天,他刚刚结束长春的演讲,对于李岩松说一是一,说到做到的品格,团队成员看到眼里,记在心上,通过实际行动来呼应。

呼吁团结提升行业形象

经过在行业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李岩松不否认,即便目前经营合法直销企业产品的直销商,为了提升业绩,也存在夸大产品功效、过于理想地介绍事业机会,承诺根本兑现不了的事情等一系列失信于人的现象。但李岩松始终以身作则,拿牌前后,他都严格要求市场人员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脚踏实地地做事情。

对于行业现状,李岩松坦言自己并不气馁,他极力建议获牌企业和监管部门严格监管,保证产品品质,严格要求经销商的行为,真正团结起来,集聚行业正能量,以诚信、优质的集体形象示众,通过行动证明自己,以此赢得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让老百姓真正分开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样的公司产品可以信赖,什么样的公司是不可以参与的;什么样的公司的产品是没有价值的,不可以有安全保证的……”

此外,李岩松也提出了国内尽快成立一个真正有导向和影响力的直销协会的建议,以此建立直销人的社会责任系统,让直销人真正专业化和职业化,让直销企业的产品真正服务于市场,与此同时,联合舆论界,向社会宣导正确价值导向。

“正如主席所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一个中国梦,靠一两个人、一两个群体是无法实现的,这是一个很宏伟的目标,需要靠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

门捷列夫名言篇7

而他们又成为行业羡煞旁人的黄金搭档,他们是光环下各自独当一面的风云人物。华星系统创始人李岩松、矫捷,提起对方总是满脸温情,他们说:“生活上我们需要对方,心疼对方。工作上,遵守千金一诺终无悔,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忠诚于选择,执着于东升事业。”

寻觅摸索之路:士有知己

21岁,是青春最盛放的年纪,初入直销行业,矫捷坦言,年轻时候,喜欢这个行业的激情与活力,但并没有想过要用一辈子的时间,与之相守;光阴流逝,不知不觉,15年的时间走过,年少的激情已经被永恒的亲情所取代。如今,直销对于矫捷来说,它的意义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用来谋生的行业,因为有着华星系统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存在,她决定要将这当做一辈子的事业。说起系统的伙伴,矫捷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已经拥有陪伴走过十年的家人了,这是我人生巨大的财富。”从拥有一颗小小的梦想到为他人圆梦,从陌生市场的开发,到缔造出东升伟业最大的系统,十五年的时间,他们用专业赢得了成功和尊重,用爱心和温情成就了一个和谐共生的大家庭。

如果说,李岩松与矫捷的结合,是谱写了一段伉俪佳话,那么接下来的机会和平台,就是伯牙与子期的一生牵绊。

2003年2月14日,一个日历上平凡的日子,但对于他们夫妻而言却永远难忘。中国民族直销产业迅速发展,国人自己的好品牌、好产品和好公司层出不穷,他们幸运地结识了生命中的“启明星”――东升伟业董事长于爱东。

初次见面时的一个小细节让他们记忆犹新,矫捷礼貌地削了一个苹果,在递给于爱东手中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而面前这个生意场上的常胜将军,每一份投资都笔笔中奖的亿万富翁却俯下身子,捡起掉在地上的苹果,丝毫没有老板架子直接放入口中,他们仿佛身边坐着的是老兄长、老大哥,彼此之间距离更近一步。

于爱东骨子里透出的胆识和魄力,眼神中闪烁的坚毅和信任,品行中渗透的平易近人和恭谦有致,交流中传达的高瞻远瞩和胸怀天下,使李岩松、矫捷深深折服。为中国人、自己人做些实事,让民族产业的振兴创造千秋功业,这是于爱东的志向,也让李岩松和矫捷的梦想有了明确蓝图。志同道合、满心敬仰让夫妻二人再次做出坚定的选择:与于爱东同甘共苦,风雨同舟。

当时的东升伟业已经拥有近万名会员,业绩蒸蒸日上,2003年3月长春举办的一场大型培训会当中,公司高管向参会经销商介绍了几位当时业绩突出的领导人,正是这些人的成绩让李岩松、矫捷深受触动,向来不甘示弱的夫妻二人胸中燃起一团热火,两人互相对视的那一刻,李岩松、矫捷说:“千金一诺终无悔,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又何妨。”

攀爬奋进之路:日暮光环

高山流水觅知音,东升伟业好似打开了李岩松、矫捷内心的狂潮,让他们变得狂热。

从一个人分享到每天定时定点的会议,从服务一个潜在顾客到寻找更多有梦想改变命运的人,李岩松和矫捷每天没日没夜地工作将近 20 个小时。除了打电话邀约,就是见面沟通,除了在公司做会议,就是培训,他们已经忘记了星期几、几月份,一项一项计划的执行成为刻画时间的工具。

凭借两人多年的直销经验,在自己研发的会议和课程基础上,借助东升伟业的优质产品甲壳胺以及受益者的广泛分享,在公司成立一周年的大型表彰会上,夫妻二人终于脱颖而出,站在了梦寐以求的第一的位置。

站在辉煌的领奖台上,他们迎来了无数羡慕的眼光,同时也看到了许多人在质疑他们的业绩与收获是否会长久。梦想如愿以偿之后,肩上更多的是压力和重担。成功不能是暂时的,前方的路还很远,他们站在高处,俯身向下望,紧握的双手再次向彼此传递了更加坚定的信念:“我们要坚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收获,对手不是别人,只能是自己!”

此后,他们比以往更加努力和付出,忙碌之余竭尽全力充实自己,坚持锤炼自己作为团队领导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和品质。李岩松和矫捷解释:“东升伟业是事业的港湾,我们愿意在此停泊。”追风少年成才俊,风雨兼程见肝胆。始终如一,矢志不渝,一点一滴,诠释着什么叫患难与共,什么叫风雨同舟,什么叫肝胆相照,什么叫不离不弃。他们的坚持和努力见证了公司的凤凰涅磐。

荣登顶峰之路:千锤百炼

谁都没想到,这个当初的门外汉,还曾被业界嘲笑的后来者,如今会变得如此强悍。什么叫成功?李岩松和矫捷认为:“证明自己后,却又能认清现实,乃成大智若愚。”

在此期间,许多人选择加盟新的直销平台,李岩松、矫捷夫妻也受到众多知名直销企业老总亲自登门面谈、重金诚聘出山的邀请,但他们始终不动声色,坚守在东升伟业的土地上。在公司停止运作的那一刻,他们也曾问过公司董事长于爱东:“您还要不要继续做东升,如果要!我们就等你!”他们夫妻身上的这种品质在日后建立系统的过程当中得以验证和延续,忠诚、忠义和忠心成为他们获得丰厚收益的法宝。

2009 年5 月3 日,东升伟业马来西亚分公司开业,从那一刻开始,李岩松就一直奔波在中国、马来西亚、印尼市场当中,不离不弃,为东升伟业华星系统今天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曾先后带领国际市场将近四百名经销商来到华东国际(东升)总部,创造了当时的业绩巅峰和非凡影响力。而妻子矫捷有孕在身的情况下,坚持280 天没休息,坚守在公司总部,做最好的服务和配合。

在他们的带领下,许多平凡的团队经销商在东升的事业平台上改写了自己的历史,改变了人生的命运。他们以专业的直销培训、以感恩的团队文化,培养出了众多的事业精英,在这支卓越非凡的队伍中升腾起颗颗璀璨的钻石,装扮着东升事业的天空。

十年来,他们的团队业绩始终名列前茅,堪称东升事业的力量、榜样和骄傲。突破自我十年的花开花落,冬去春来,他们与东升伟业一同走过了10 个365 里路,伴随着风风雨雨的十个春夏秋冬,他们的身影在东升事业的队伍中领航前行。他们实现了事业上的跨越。对于他们来说,事业上没有巅峰。路在脚下,目标在心中,他们从来都是行进在征服的道路上。

如今,他们的名字已在东升伟业的历史丰碑上镌刻。他们是东升伟业公司第一个荣获七星董事;第一个创办直销体系;第一个跟随董事长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创建了马来西亚、印尼等团队;第一个获得奔驰轿车大奖;第一个登上公司七钻、皇冠三钻和皇冠四钻的颁奖台;第一个荣获世界直销(亚太)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称号;第一个荣获风云2012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品牌直销领袖;第一个受到央视、腾讯网等权威媒体采访的2013 中国直销人物诚信典范;第一个亲率系统精英全国各地巡回演讲招商……十年的风雨磨练、十年的执着坚守。汗水、泪水浸泡出多项荣誉,无数个“第一”!

持久创新之路:铸就格局

经过在行业里十多年的摸爬滚打,李岩松不否认,即便目前经营合法直销企业产品的直销商,为了提升业绩,也存在夸大产品功效、过于理想地介绍事业机会,承诺根本兑现不了的事情等一系列失信于人的现象。但李岩松始终以身作则,拿牌前后,他都严格要求市场人员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脚踏实地地做事情。

对于行业现状,李岩松坦言自己并不气馁,他极力建议获牌企业和监管部门严格监管,保证产品品质,严格要求经销商的行为。作为行业中坚分子,李岩松的“东升伟业华星系统”首批准直销员经过严格程序获得直销员证。中国直销行业诚信品牌的建立也是一个浩大工程,李岩松在尽人事。

规范是企业和系统生存的保障,在征途中,如何才能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学习与创新,维持长久的热情。” 李岩松介绍,2014年,华星系统进行了多方位的调整。比如:首场会议爆棚之“精英领袖培训会”,研究《中国梦、东升梦、华星梦、我的梦》等。与此同时,东升集团财月华星人屡创历史。

“正如主席所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样一个中国梦,靠一两个人、一两个群体是无法实现的,这是一个很宏伟的目标,需要靠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 李岩松凝重地说道,系统与企业未来之路,需要大格局的奠定。

门捷列夫名言篇8

笨笨小兵:“我要和你生活在一起”

杜捷与窦勇最初的相遇,是在1987年的春天。那一年她19岁,他17岁。杜捷去同学家玩,同学的哥哥在部队当兵,和他一起回家的战友就是窦勇。那个春日午后,一个青春飞扬的女孩立于树下,纷飞的花瓣轻轻沾在她的长发上,像一幅明媚的画卷,在窦勇的心田铺展开……

此时的窦勇,当兵刚刚半年。窦勇1970年出生在甘肃省武山县,父亲是老公安,母亲是医生。6岁时,他拜师学习与少林功夫齐名的通背拳,15岁时在全省武术散打比赛中夺得冠军,与他的两位师傅一起被誉为甘肃省武术界的“武山三杰”,而后被破格招录到部队,成为一名武警。

初次见面,杜捷对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大男孩没什么特殊感觉,印象深的就是他身材高大,有一手好拳脚。杜捷的父母经商,家境富裕,她是母亲43岁时生下的小女儿,备受家人宠爱。再加上杜捷长相甜美,性格活泼,走到哪里都是聚会的中心。

17岁的窦勇有了烦恼,但不知如何去表达爱意,看着心爱的女孩像蝴蝶一样飞来飞去,他只能在一旁远远地观望。于是,黄河边多了一个忧郁的少年。古老的水车吱呀呀地不停转动,没人理会一个大男孩的落寞。

两人再见面已经是1992年的夏天。5年过去,军营的历练让窦勇成长为男子汉了。再次见到杜捷,尘封多年的爱再次开启。而这时的杜捷,已招工进了甘肃省建筑六公司做后勤,身边有很多追求者,窦勇是最不起眼的小兵。他不会甜言蜜语,却让爱在行动上紧锣密鼓。

他带着杜捷去坐黄河的羊皮筏子。筏子在水面静静漂荡,而他则唱上几句军营里学会的歌。悠扬嘹亮的歌声在天地间回响,也在杜捷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他借来破旧的吉普车,载着杜捷穿越兰州城那些古老的巷道,用心搜寻着特色小吃。冬天下雪的日子,在远方执行任务的窦勇给杜捷打来电话,让她听雪落的声音。执行任务归来,他又会来个突然袭击,在杜捷家门口堆出一个漂亮的雪人,给出门的杜捷一个巨大,惊喜。两个人又一起把雪人打扮得光彩照人,他们围着雪人合影,窦勇笑着在照片上题字:三口之家。

渐渐地,杜捷发现,虽然与兵弟弟不能朝夕相处,但他每次都会给她带来奇妙的感觉,这与城市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截然不同,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个温暖的小兵了。

一次,有亲戚给杜母送来两袋大米,每袋都有50公斤重,家里人合伙往家里抬都很吃力。窦勇来了,他让大家闪开,很轻松地一手提一袋,大步流星地往家走。大家连连称赞到底是练过功夫的人。于是,有人拿杜捷开玩笑:“你一向被娇宠惯了,这回找个大力水手做男朋友,你再使小性子,人家一个指头还不把你弹到墙上去啊?”没等杜捷还口,窦勇就笨笨地表了态:“我们当兵练功是用来对付坏人的,我爱她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舍得打她呢……”话一出口,他自己就先涨红了脸,大家互相递个眼色哈哈大笑。杜捷不好意思地瞪了他一眼,眉眼里却满是欢喜。这就算是窦勇最深情的表达了,由此两人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每次窦勇从部队回来看她,都会送一束花。这花多半是他从山野间采摘的,还沾着晶莹露水,带着大自然的芬芳。他说他忘不掉初见她时的情形,觉得女孩温婉细腻,就应该与花为伴,不能像他一样老是打打杀杀的。而每次要归队时,他都要给恋人一个吻。有一次,窦勇突然接到命令,要他立即归队执行任务。他立刻从一个温柔体贴的恋人变成一个英姿勃发的军人,正了正衣服,表情凝重地立刻归队。杜捷淘气地打开窗户,冲着他的背影故意喊:“兵哥哥,你忘了吻别哦!”这时的窦勇就会变得手足无措,露出一脸窘态,逗得杜捷哈哈大笑……

年华似水般流转。又是一个温暖春日,窦勇穿着整齐的军装,捧着一大束香水百合,兴冲冲地来向杜捷求婚。杜捷直乐:“你这个样子没人笑你吗?”窦勇也不好意思地承认:“刚开始没什么,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对我行注目礼,才觉得自己有点‘傻’。”窦勇的求婚简单明了:“我不能再等了,我要和你生活在一起……”

1994年5月,杜捷和窦勇步入婚姻殿堂。次年,儿子豆豆出生,杜捷辞去了走南闯北的建筑工作,专职在家相夫教子。一家三口靠窦勇那份微薄的收入生活,简单清贫,却温暖幸福。

壮汉绣花,特警的爱争分夺秒

杜捷知道丈夫是武警,工作辛苦也充满危险,但毕竟每次执行任务都是大批警力一起前往,因此她还不是特别担心。真正让她对丈夫的工作提心吊胆的,还是从1999年窦勇转业到兰州市公安局成为一名公安战士以后。

一次,窦勇打电话说要去执行任务,从他峻急的口气中杜捷知道情况紧急,事关重大。她第一次有了恐惧感。她在家里什么活也干不下去,心烦意乱地等着消息。终于,丈夫完成任务平安归来,可听了整个过程却把她吓出一身冷汗。

原来,窦勇和战友去抓捕从哈尔滨逃过来的公安部督办的A级逃犯。两名案犯都曾有过军事方面的训练,其中一名当过特种兵,还随身携带着枪支。抓捕时,窦勇第一个冲入房间,扑向靠在床头的一名罪犯,他一手摁住罪犯伸向枕头的手,另一只手挥拳就将对方打昏。这是个生死瞬间。等窦勇把罪犯的手从枕头下拉出时,发现罪犯的手枪已经子弹上膛、保险打开。如果抓捕行动迟缓一秒,歹徒就会持枪射击,窦勇就生死难测……

这一次,窦勇和他的战友没费一枪一弹,就成功将歹徒抓获,窦勇荣立个人一等功。杜捷听后吓得哭起来,紧紧抱住丈夫,一阵后怕:“万一你有什么事,我和儿子可怎么办?”一连几天杜捷都缓不过劲来,就是晚上睡觉也紧紧抓着丈夫的手,好像她一松手,丈夫就会离她而去。

见妻子这么担心,窦勇百般劝慰,可杜捷仍哭哭啼啼。窦勇就换了个办法,轻松地说:“你丈夫武功了得,那算什么呢?”然后丢下妻子又去黏儿子。儿子这时已经熟睡,他却把儿子抱在怀里使劲地亲。儿子被亲醒了,气呼呼地很不买爸爸的账:“没看见我睡着了吗?过去过去!”窦勇又继续骚扰,直把儿子真惹急了,才讪讪地离开。杜捷见状真是哭笑不得,很难把出生入死的英雄和眼前这个赖皮老爸联系在一起,她气乐了:“人家担心得要死,你还没个正经!”

窦勇看似表面轻松,其实心中对妻子的不安非常在意,以后再有任务他要么不说,要么轻描淡写。2002年9月26日,兰州一所中学发生枪杀案,罪犯手持一把五连发猎枪向同事开枪,造成一死两伤的特大血案后,又上了教学楼顶。窦勇作为第一狙击手,和战友分别在楼顶两侧持枪与罪犯对峙。暴徒举枪负隅顽抗时,窦勇和战友接到指令后同时开枪,窦勇射中罪犯头部,另一名狙击手射中罪犯胸部,罪犯当场被击

毙……事情过后,杜捷还是从报纸上看到丈夫原来执行的是这样高危险的任务。

杜捷哭着要求窦勇,每次去执行任务时必须跟她说一声,要让她有个思想准备,否则出现不测,她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窦勇答应了。成为公安战士的10年中,窦勇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嘉奖4次。这些功勋背后,每次都隐藏着巨大的危险,杜捷也为丈夫担心了10年……

都说做夫妻久了感情就会归于平淡,可窦勇对妻子的爱越来越浓烈。

窦勇每次执行任务回来,杜捷都会心疼他,让他好好休息,窦勇却精神振奋,挽起袖子给家中来个彻头彻尾的大扫除,然后又乐颠颠地去厨房给家人做一顿他最拿手的炸酱面。只不过吃他做的面的人,得拼命夸他的手艺好。享受环境整洁的人,也得极其爱惜他的成果,否则他就会虚张声势不停地警告:“保持卫生!”搞得杜捷和儿子一动不动,做木头人状,他才满意。

窦勇有时也会惹妻子生气,而且后果很严重,因为他没完没了地道歉,杜捷还不买账。这时,窦勇就会拿出他的撒手锏,买上一束花,再接上一个战友一起回家给妻子道歉。战友就会替窦勇求情:“嫂子,你就看在花的面子上,不对不对,看在勇哥诚心认错的分儿上,原谅他吧……”逗得杜捷忍俊不禁,于是两个人又和好如初。

2009年9月,快到杜捷的生日了,窦勇突发奇想,要送给她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他央求妻子教他绣一幅香水百合的十字绣。杜捷睁大了眼睛,看着丈夫满脸的络腮胡子和那双经常握枪的粗壮大手笑个没完。窦勇不服气,坚持要学。于是,家里就出现这样的奇妙景观: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一针一线地绣着十字绣。窦勇工作很忙,绣活经常被打断,但他坚持不懈,只要有时间就绣一阵。而且还极其认真。终于,在杜捷生日这天,一束生动的香水百合呼之欲出。

抚摸着丈夫的手,杜捷感慨万端:“我只是个普通主妇,你怎么会对我这么好?”窦勇说:“我知道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所以我要竭尽全力去爱。”然后,他笑着说,“我的爱是要争分夺秒的。”杜捷明白了,这是身为特警的丈夫对他们爱情的最好诠释。那一刻她哭了,和所有女人一样,她需要从容平静的幸福,需要细水长流的爱,而不是这争分夺秒的浓烈的爱啊,因为她怕不持久。想不到这种担忧成了现实。

香水百合,诉说弥足珍贵的爱

2010年3月9日下午,窦勇临下班时打来电话说他要去执行任务。杜捷叮嘱他注意安全,还体贴地说等他回来,给他下一碗他喜欢的炸酱面。没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永别。

仅仅几个小时后,兰州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来到杜捷家,说窦勇在执行任务时腿部受伤,住进了医院,他们接她过去看看。然后又留下两名工作人员陪着她85岁的老母亲。杜捷还不知道,这段时间里,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枪杀特警案――她最亲爱的丈夫已经离开人世了。

原来,窦勇和9名战友去抓捕兰州张苏滩市场菜贩持枪向妻子射击的付晓霖。当晚8点20分左右,由付晓霖的哥哥敲开房门,窦勇和几名战友负责抓捕。不料,房门刚打开,付晓霖持枪负隅顽抗,窦勇遭枪击致颈部受伤,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但因失血过多而牺牲。此时,疑犯逃逸……

杜捷不知道这些,她还乐观地想着丈夫应该没大碍。可到了医院,才发现气氛不对,怎么来了那么多人,还有市局、省厅领导……她的头就有点儿发蒙。终于。她听到了如晴天霹雳的噩耗:窦勇已经牺牲。杜捷踉踉跄跄地来到丈夫身边,他的伤口被缝得很整齐,身子也被战友擦得干干净净,换了一套崭新的警服。她抚摸着丈夫的脸,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人却晕厥过去……

杜捷醒来后肝肠寸断:几小时前还和丈夫通电话,昨天晚上她还依偎在丈夫怀里,计划着儿子今年中考结束,一家人去哪里旅游。而今与丈夫阴阳两隔,突如其来的打击几乎令她崩溃。

虽比窦勇大两岁,但一直以来,杜捷都享受着丈夫的呵护和关爱,她已经习惯了依赖他,以他为中心,丈夫就是她的天。丈夫突然离去,让她的世界也瞬间坍塌,她不知道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下去。她有一种冲动,追随丈夫而去或许就不会痛了……亲朋好友见她的情绪极不稳定,寸步不离地守着她。

而此时付晓霖还在逃窜。3月10日,兰州警方下令全城,悬赏10万元人民币全力搜捕付晓霖。11日,兰州警方终于将劫持一名老人做人质的付晓霖锁定在一所居民住宅内,随后调集大量警力前往现场。经过11个小时对峙后,付晓霖开枪顽抗,被当场击毙。

那天晚上,完成任务后,浑身尘土的特警队员列队来到窦勇灵堂告慰英灵。大家都哭了,有的队员跪在地上,久久不愿起来……这时杜捷才知道,原来那天晚上丈夫不当值,可是听说有任务他毅然加入进来,并且在执行任务时,他用手示意其他战友注意隐蔽,说了句“你们年轻,我先上”,自己率先上楼……这句话,成了窦勇对战友最后的交代。这句话,也让杜捷对丈夫油然而生敬意。窦勇热爱自己的工作,他已人到中年,不少人劝他“退居二线”,可他只要遇到任务就抢先上,工作与他的生命已合二为一,任谁也不能改变。

丈夫走了,杜捷的心空了。没有了丈夫的家,成了一座空城。杜捷整夜整夜睡不着,坐在电脑前,一遍遍看着丈夫生前的照片,回想着曾经的欢乐,终于明白丈夫对她说的话:“我要用浓烈的爱,来弥补经常不在你们身边的缺憾;万一有不测,倾心去爱了才不会有遗憾。”这是多次经历并感受生死关头的丈夫,对妻儿的爱的最深表达,丈夫应该是没有遗憾地上路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双温热的手抚在她的肩膀上――儿子豆豆来到她身边。儿子轻轻为母亲擦去眼泪:“妈妈,爸爸以前也经常出差,现在,我们依然当他出差去了,好吗?”儿子的话把杜捷拉回到现实中。身高超过1.7米的儿子已经是个英俊少年,他是丈夫的最爱。儿子马上要参加中考了,关键时刻她不能倒下。她要把儿子抚养成人,这不仅仅是她作为母亲的责任,更是呵护自己和丈夫的爱情结晶,这才是对丈夫的爱的最好回报。

杜捷轻轻抱住儿子:“你说得对,爸爸出差去了,我们得好好地,等他回来……”母子俩互相安慰着,相约一定要坚强,可最后,两人还是哭作一团。杜捷明白,未来的日子不管多艰难,她都会和儿子手牵手,一起坚定地走过……

上一篇:昨晚做了一个梦范文 下一篇:交通手抄报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