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的现代诗范文

时间:2023-11-27 01:03:00

关于雪的现代诗

关于雪的现代诗篇1

关键词: “fishing snow”“fishing in the snow”《江雪》翻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是柳宗元的代表之一。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翻译大家都翻译过这首诗,下面从许渊冲和唐一鹤的两个译本探讨不同学者对该诗不同的理解。

许渊冲这样翻译该诗: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1]

唐一鹤这样翻译该诗:There isn’t a single bird

In the multitudes of mountain flying.

There isn’t a single man’s foot-frint

On thousands of mountain paths existing.

There is only a solitary boat with an old man

An alpine rush and a bamboo hat he is wearing,

Fishing alone on the cold river

In the snowing.[2]

许先生用了四行aabb(阳韵),唐先生用了八行各行压韵(耳韵)各自翻译了此诗。从翻译上,前三句的文本理解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在最后一句的处理上,许先生用了“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而唐先生则用了“Fishing alone on the cold river In the snowing.”可见许渊冲先生用了“钓雪”的直接翻译,而唐则使用了“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钓鱼”。下面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检验孰优孰劣。

一、谐音在诗歌翻译综合中的构成作用

诗意就是诗歌的意味,“意味”是文学作品中极力追求的一种优雅的风味,它是包孕在作品深处的一种审美经验,由诗文本与读者阅读共同构成,它能有效地诱发读者的想象力,唤起读者美的联想,使读者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获得一种隽永回味、寻思领悟的审美体会。“诗意”英语称之为“significance”。“诗意综合”不是文章段落意思的归纳概括所形成的“诗义(meaning)”。“我们所说的所谓‘综合’就是指诗的意味,它不是直接意义的给予,而是需要读者根据作品语言形式提供的丰富意象、意蕴和曲折的情节而不断投射情感体验的活动,它是诗的形式技巧、诗歌的意象和读者体验回味三方面的综合效应”[3]。同理,在唐诗的翻译中,这种“诗意综合”能不能被某种恰如其分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让读者不断投射情感体验,获取美妙的“意味”,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文学创造的最高法则是作家如何利用诗的技巧形式,把内心感受诗意地传达出来,文学阅读的最高法则是如何在阅读体验中获得审美经验。过去人们谈论较多的是诗词“平仄压韵”、对仗和谐带来的韵律美、音乐美,而很少关注到词句的压韵、对仗等谐音错落还能给词义、意境的构成带来转换和融合。

从原诗来看,“绝”、“灭”及“雪”是压韵的,但又不全是,但至少可以理解为“谐音”关系。在译本中,唐一鹤注意到了这种“谐音”关系,所以用了“flying”、“existing”、“wearing”、“snowing”四字来入韵,并且将最后一句翻译为“In the snowing”的状语短语。谐音是诗歌诗意综合的重要手段。读者可以从诗句“独钓寒江雪”入手,“作者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给人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使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4](P933)。其一,“独钓寒江雪”的语法结构,如果将“江雪”看成一个词,那“独钓寒”该作何理解呢?其二,“江”与“雪”所形成的诗意却又是如此主观、空洞。2002年有学者分析说:“雪野宏阔并不能突出它的寒冷、孤寂甚至凄清,正是‘钓雪’表现出其冷已非一般意义的寒冷。而是生理上的冷上升到心理、精神世界的寒冷与孤寂。”[5]该学者认为“钓雪”是本诗的关键所在,才能产生凄神寒骨的震撼效果,他没有从“钓雪”本身来解释这种理解的合理性,其实只是主观臆断,一种主观感受罢了。他认为“寒”、“雪”二字是来修饰“江”的,那岂不是变成了“钓江”吗?意义何在?笔者认为,“绝”、“灭”及“雪”是“谐音”关系,从而给全诗带来“由虚到实”的真实,再“由实到虚”的意境与诗意综合。正是诗句的末尾一个“雪”字将前面所有的场景生动化了,如果没有这一“雪”字,前面19个字都为“虚”景,无人知道作者想说什么?反之,也正是全诗在补足了“雪”字后,这一“实”景的背后才产生了深沉的涵义,由此而“虚”,诗歌构成了“虚实相生”的上下关系。可见,在译本中,“绝”、“灭”及“雪”的“谐音”关系是不可破坏的,因为这种谐音关系制约着诗歌篇章的意义构成。再者,“fishing snow”的语义合理性也需要考证。

二、结构张力在诗歌翻译综合中的构成作用

“结构有两个方面意义:外观形式,指文学作品外在的组织形态和框架层次,属于作品表层形态的静态把握;内在形式,指文学作品内在意思表达所呈现的层次和段落组织”(蒋济永,《过程诗学》,219)。这里要讨论的“结构”指内在形式,而对于“张力结构”,蒋济永通过大篇幅的论证认为,“我们揭示的‘结构’内在与作品,跟作品的篇幅、外在形式关系不大(基本上没有多大关系),而直接跟作品内部意义的矛盾相关,这种源自作品内部矛盾的对立因素和关联,就是意义的张力结构”(蒋济永,《过程诗学》,230)。而“张力,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矛盾因素在本文这一统一体中对立,或差异性因素形成对比,或本文中虽无对立以及对比,但本文已与客观世界构成对比或者对立,在这种种对立、对比中产生的某种呈无限延伸、扩展趋势的力。它同时具有离心和向心的特征。一个本文中可以而且常常有多种涨力”(沈天鸿,《现代诗学》,115)[6]。美国新批评理论家爱伦・退特(A.Tate)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说“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张力就构成了诗的意义之源。作品内部的结构张力是诗意产生的重要基础,根据“张力结构”这一理论观点,下面从结构张力角度来分析《江雪》蕴涵的诗意体验。

在译本中,“snow”一词给全文罩上了深沉的涵义,形成“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的景象,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景象中,有人“fishing in the snow”这是一对强力的对比,这种对比使文章产生了独特的魅力,让人产生多样的文本解读方式。“对立或对比是生成张力的根本性方法”。“对立因为总是必然地意味着紧张的对峙,这种紧张的对峙在一首好诗中又必然地被置于一个统一的基调与结构之中”(沈天鸿,《现代诗学》,115)。

在许渊冲的翻译中,“snow”已经与“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等前三个句子失去了联系,从而显得异常“突兀”,其难以形成“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的场景,更失去了与“独钓寒江”的对比。而在唐一鹤的翻译中,“In the snowing”除了强调了诗歌的意境之外,还交代了“在天寒地冻,冰天雪地里,有一个人在独垂钓的事实”。“V-ing”使用更是增强了画面的生机感。

三、结语

通过分析谐音、结构张力在诗歌诗意综合里的重要作用,读者可以发现,这种经常用来分析唐诗诗意综合的方法,可以检验译本在保留原作韵味及诗意方面的成效。通过上述的分析论证,似乎唐一鹤先生在对原作的传达上更胜一筹。

参考文献:

[1]许渊冲.英汉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唐一鹤.英译唐诗三百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3]蒋济永.过程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周汝昌,周振甫,霍松林等.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5]纪永贵.寒江独钓钓什么――柳宗元《江雪》诗解析[J].名作欣赏,2002,2:88-89.

[6]沈天鸿.现代诗学[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关于雪的现代诗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学习;多媒体课件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84-02

一首古诗的教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本节课试图以:想象诗景—体会诗情—感悟诗意,为学生展现一个清绝、寒绝、独绝的境界,体会诗人孤傲高洁的品格。由浅入深、由易入难,有利于学生全面地把握好整首诗。

1.想象诗景。教学古诗时,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品味玩索、深挖细抠,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使学生在学习古人用词准确、深刻的同时,认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

2.体会诗情。引导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方能体会作者借诗中寒江独钓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3.感悟诗意。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一、抄写古诗,读通诗句

1.老师在黑板上范写《江雪》这首诗,学生跟着老师把诗工整地抄写在本子上。《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初读古诗,读真确、流利。

3.再读古诗,读出节奏感。(同时课件出示划出的节奏)《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设计意图:看似简单,却很实用,学生在抄写中不仅接触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写字的训练,真正落实新课标关于“要在每天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的要求。

二、预设话题,想象画面

1.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这首诗与我们学过的哪一首诗的内容类似?(课件同时出示《江雪》、《渔歌子》)对比读:一二组读《江雪》,三四组读《渔歌子》,边读边想想,从这两首诗词描写的内容上看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点呢?

2.同学们,一首凝练的诗就是一幅精致的画,我们学过的《渔歌子》这首词描写的画面上都有哪些景?如果要把《江雪》这首诗也变成一幅画,你觉得该画些什么?又不能画些什么?为什么?(学生边议老师在黑板上边画)该画的内容:皑皑雪山、小路、江面、渔船、渔船上垂钓的老人。不该画的内容:鸟、行走的人及足迹。设计意图:联系旧知,对比学习,是本节课的特点,这一步不仅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走进本诗描写的意境。第二步让学生议“如果要把《江雪》这首诗也变成一幅画,你觉得该画些什么?又不能画些什么?为什么?”这个问题覆盖了全诗,而且创设了阅读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课文的兴趣。

三、创设话题,开启思维

1.这首诗和画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把诗横着读读,看有什么新的发现?如果老师把前两行的最后一个字“绝、灭”去掉那是怎样的景象?加上这两个字呢?(孤独、寂静、寒冷、空旷……)这是怎样的孤独呢?再竖着读读,(千万孤独)把这四个字变换顺序还可以怎样读?(万千孤独,孤独千万……)

3.张志和在桃花流水中钓鱼,他钓的是一份怎样的心情?同样是钓鱼,但柳宗元却是在冰天雪地中钓鱼,此时的他一个人在空旷冰冷的河水中钓鱼是多么的孤独。张志和在春天的斜风细雨中钓鱼是不须归,我们把这句诗改一改用到这首诗中你认为该怎样说?(__________不须归。)横线上可以填上哪些词语?(千里冰封、冰天雪地、白雪皑皑……)你认为他该不该归?

4.同学们,读到此时,在你的眼里,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垂钓的老翁是个怎样的人呢?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通过诗的内容和画面感受冰雪给渔翁带来的寒冷和内心的孤独,特别是两次有创意的读:一是横着减字读,在对比中理解;一是竖着读、变序读“千万孤独”四个字独具匠心,让学生真正走进柳宗元孤独的内心世界。并通过巧用《渔歌子》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一句,达到学诗用诗的目的。

四、借助资料,走进内心

1.诗人心中的寒冷、孤独仅仅是自然界的暴风雪给他带来的吗?还有其他原因让他感到那么寒冷和孤独吗?自由读读下面的资料。课件出示: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目睹了恶势力横行霸道、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31岁当上了皇帝身边的大官,但他觉得老百姓在层层官吏的欺压下过得太苦了。于是,柳宗元挺身而出,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百姓说话,替百姓伸冤,进行政治革新。这大大打击了那些当权者,革新只进行了半年时间便失败了。柳宗元被贬到了永州。当时的永州十分荒僻、人烟稀少。他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好暂时寄主在寺庙中。由于生活艰苦,不到半年,他的老母便离开了人世,心爱的女儿也夭折了。他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志同道合的朋友有的被杀,有的被流放,杳无音讯。那些恨透了他的当权者们仍不肯放过他,千方百计地打击报复,造谣陷害,想彻底把他击垮。环境的恶劣、精神上的打击、当权者迫害,使他的健康每况愈下,百病缠身,竟到了走路膝盖直发抖的程度。尽管这样,他还是写下了《江雪》这首诗。

2.学生自由回答。

3.再次问学生:读了这段资料,你现在知道柳宗元为什么在这冰天雪地中不回去了吗?

4.在这样的暴风雪面前,柳宗元始终没有退缩,所以从那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依然独钓的蓑笠翁身上,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设计意图:要真正了解柳宗元,走近他孤独的内心世界,知道他为什么“独钓寒江雪”,必须借助插入他的背景资料,这一资料可谓是运用得及时,恰到好处。

五、增设话题,链接读写

蓑笠翁无言的独钓,包含了柳宗元的千言万语。假如你就是柳宗元,你有话要对谁说?说些什么呢?请写在本子上。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个性化读写的设计。这个读写训练是一个多解性话题,不仅促使学生完成角色转换,而且给了学生尽情发挥的天地,引领学生以特定的视角去写出个性。

六、展示书法,增进了解

柳宗元不但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而且还是有名的书法家。老师给大家展示几种书法字体。如果柳宗元要把他自己写的这首诗题写在这幅画上,你认为他会用哪种字体书写?现在老师就用草书把他的这首诗题写在这幅画上。(老师现场用粉笔在简笔画的旁边用草书书写本诗,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丰富和魅力)。设计意图:古诗与书法总是联系在一起,在这里适当增加了让学生了解书法这一步,目的是适当延伸,拓展知识,增加审美情趣,并用教师的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

七、回顾总结,延伸拓展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古代诗人中一位钓鱼的名人,他们是古代诗人中最有名的两大钓鱼高手,一起再来读读他们的这两首诗词。

2.其实在古代还有一个奇特的钓鱼的故事,同学们想知道吗?想知道那就去查查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并摘抄到关于姜太公钓鱼的古诗。设计意图: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学习的终止,而是新的学习的开始。下课时布置学生去查找姜太公钓鱼的故事,激发了学生课后学习的兴趣。

关于雪的现代诗篇3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山水画诗品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长河中,文人画时期涵盖了唐以后直至明清一段漫长的历史阶段,就文人画而言,究其源头,唐代的诗人、画家王维当属其一。

溯源山水画史,有将王维作为山水画始祖之说,其实水墨山水画的渊源可推到更早的年代。东汉墓室壁画、初唐敦煌壁画都有水墨山水画的影迹。盛唐时的吴道子已将水墨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确立起来了。王维对于水墨山水画的贡献是将诗意融入画中,体现独特的文人气质和诗人的情怀,并开创了与前人山水画不同的“破墨”一体,将山水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王维的画作并非像诗作那样传世颇多,只有《雪溪图》《江山雪霁图》《辋川图》和《济南伏生像》等流传至今,而山水画作却只有《雪溪图》《江山雪霁图》寥寥几件。我们在解读王维画作的时候不得不想到他的山水田园诗,同时也是顺其自然地借助其诗作来比对和思考。这样在探析诗人王维山水画作的时候就形成了用山水诗解读山水画的方法,借助王维的坎坷不平的仕途生平就可以找出一些解读其山水画作的线索。

一、以诗意入画,以画义入诗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①。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和山水诗在构图布局、创造意境方面,确实存在着某些可以互相沟通的美学规律。

诗与画原本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画是存在于空间的形式,诗是存在于时间的形式,画是视觉艺术,诗是听觉艺术。从主体内容来看,诗主要偏重于抒情、写意、表现画主要偏重于理智、写实、再现。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与画的结合,实际上是再现与表现、情感与理智、写实与写意的辩证的和谐结合⑴。中国古代典型艺术以表现、抒情、写意为基础,因此,中国古代典型艺术和美学的基本品格是“诗中有画”,诗的表现性决定了中国古代典型艺术的本质品质。王维作为诗人在诗歌创作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其开先河创立的文人画体作为中国最为独特的和富有魅力的民族绘画,它不仅具有诗的表现性特征“诗中有画”,而其“画”(“诗中有画”的“画”)也完全被诗化了。

坡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理解上,有人认为:王维的诗是有声音的绘画,是使诉之于听觉的有声之诗获得了视觉的无声之画的感受;也有人理解为:王维的诗所描写的自然景物,像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给人们,所画的画,像一首首田园诗那样优美抒情。在我们了解了王维艺术创作实际后,认为这些理解、解释都有偏颇之处。王维的山水诗不是力求勾勒一幅画面,而是表现一种意境,给人以总体的印象和感受。在他笔下,山水不是被肢解的,不是一个个细部的描摹,而是浑然一体的气象。诗人用这种方法唤起读者类似的体验,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汉江临眺》:“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从大处落笔,把汉江给予自己的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写了出来。王维的山水诗是以情韵见长,常表现一派空寂的意境,由此我们来看他的山水画作《雪溪图》,这幅画是画江边的雪景,远处江中的船夫正刺篙前行,姿态非常优美而具有神韵,近景寥寥几棵枯树冬枝与朴素民舍相伴,画幅中大面积皆是寒江白雪,渲染了一片无声空寂的气氛。再看《江山雪霁图》,更是寒山与枯枝相伴,空寂肃穆。这种似有画外之音的诗意悠长使我们真正了解到王维的绘画艺术是以诗的表现性、抒情性、写意性为最高美学原则的。

二、文人“诗品”与画家“逸品”

唐代艺术实践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学的成就,特别是“诗”的成就,就其影响来说,是最大的。王维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遗留下来的诗歌有四百多首。他的诗独具特色,无论是政治诗、边塞诗还是山水诗,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诗歌的见解,唐代也作了系统的归纳,影响较大的作品,是晚唐司空图的《诗品二十四则》。该作品列出24种品第,它们是:“雄浑”“冲淡”“纤核”“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绚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就司空图本人对待艺术诸“品”的倔爱而言,似乎是在“含蓄”品中⑵。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对诗的欣赏要“辨于味”,“辨于味”就必然要对作品再三咀嚼,这就是艺术欣赏的“体会”和“感悟”的特点。实际上,艺术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含蓄”。“含蓄”是艺术普遍性的规律之一,因为有“含蓄”才能使人产生“联想”。有“联想”才可能有所“感悟”。《终南山》是王维的山水诗中一首有代表性的作品:“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前六句写终南山的高大雄伟,最后两句撇开山写人,用人衬托山,更显出山的崇峻与广袤。《山中》一首极其富有情趣:“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早行山中,忽然觉得衣裳湿了。以为下雨了,细看原来无雨,只有那不可近察的山岚依稀在目。它翠得太嫩了,太润了,仿佛沾湿了自己的衣裳。一首小诗只20个字抵得上一幅秋山早行图。不难看出,王维的山水诗作尤为体现了诗品中的“含蓄”一品。

唐代除了对于诗歌归纳了品第之外,绘画艺术也从书法引申来了品评方式:“神品”“妙品”“能品”及“逸品”。前三品每品又再分上中下三等,说明这三品的容量范围较广泛,但“逸品”则不分等次,说明“逸品”地位特殊。其次,“逸品”和它们最根本不同的标准是不强调“师承”的“合规入矩”,相反,它必须是“不拘常法”,换句话说,它重视的是作者本人的“独创”。随着文人越来越多地介入绘画艺术创作活动及鉴赏活动,“逸品”地位扶摇直上,成为高居于“神品’之上的最高等级,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文人阶层艺术思想的基本特色。

三、诗画绝迹与生平仕途

王维生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卒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辋川别墅,太原祁县人,19岁取进士,奉使出塞,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作为一代才子,王维少年得志,名传遐迩,但终其一生,仍然多遇坎坷,极不顺利,甚至险遭杀头之祸。作为一个诗人,王维以自己的优秀诗篇,为盛唐诗坛大增光辉,是唐代乃至中国古代的重要诗人。他才思横溢,多才多艺,又精通音律,擅长书法,更是一代山水画宗师。王维曾自制诗说:“当世缪词客,前身应画师;不能舍余习,偶被时人知。”大概是他诗名太大,几掩了他的画名,所以,他要吟诗自叹一番。

诗人、画家王维为了摆脱官场倾轧,隐居于“辋川别墅”,里面竹洲花坞,亭台轩榭,辋水环绕,淙淙流淌。王维就在这里过着徜徉山峦林壑的隐居生活。就在这种情形下,王维创作了一首首极富魅力的山水诗,又创作了一幅幅意境深邃的山水画。

王维爱画雪景,画的别出心裁。《雪溪图》表现雪天平远景色,房舍、人物、船篷等不慎却切,但在表现雪景上却造成一种富有诗意的境界,于画中小屋边,画枯树数株,权桠挺立,饶有雪意。他的《雪山图》、《江山雪雾图》,写雪景都不一般,均表现了一派冬雪乍晴、气象萧瑟的画面。此种画境与王维仕途生涯中体会到的凄凉、朝不保夕境地有一定关系。

王维闲居长安时,即他34岁那年,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希求汲引,随后便隐于嵩山。嵩山地近东都洛阳,隐于此正可待机而出。次年他便拜右拾遗,又为朝官,做了两年右拾遗,又为监察御史,40岁时,迁殿中传御史。就在闲居和这样的官职变换中,他度过了许多年的时光,而进入中年,此后或隐或官,所为官为左补阉、库部郎中,品阶虽稍高了点,但仍为侍从闲官,总不得意,这样又过了10年。王维50岁时,丁母忧,离朝屏居辋川,服满后,又做了几年的文部郎中。进一步使他仕途失意的,是安史之乱中曾陷于叛军中,得罪了唐王朝。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安禄山叛军陷潼关,随之攻入长安,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没来得及逃走而被俘。被俘后,他曾吃药取痢,假称患病,以逃避麻烦。但因为他的诗名很大,安禄山派人将他迎到洛阳,拘于菩提寺,不管他答应不答应,硬委之以伪职。无奈之中,王维当了安禄山的给事中。但他的心依旧追随唐王朝。安禄山宴其部下于凝碧宫,王维闻之而悲,暗中作了一首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月、十月,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王维与其他陷贼之官,均被收系狱中,随后押到长安。这些人按律当死。有人提出王维凝碧宫诗可证其忠于唐王朝之心,加之他的弟弟王缙请求削己官职以赎死罪,唐肃宗特批原谅了他,不但不杀,而且还给了个太子中允之职,可谓不幸中之大幸。这时,王维已57岁,接近暮年了,接太子中允不久,加集贤殿学士,后又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夏,60岁的王维转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也是最后所任之职,只任了一年,第

四、王维诗、画体现的艺术精神

中国远在诗经时代,即可发现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代文人的文学皆源于五经。这是与政治、社会、人生密切结合的带有实用性很强的大传统。因此,庄学思想,在文学中的山水田园,依然会带有浓厚的人文气息。这对庄学而言,还超越得不纯不净。庄学的纯净之姿,只能在以山水为主的自然画中呈现。

王维作为文学家、诗人,其文学修养中饱含根深蒂固的庄学思想。山水的基本性格,是由庄学而来的隐士性格。性情不能超脱世俗,则山水的自然不能入于胸次,所以山水与隐士的结合乃是自然而然的结合。

王维的山水画作是以水墨代青绿,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大大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他对水墨鼓染的追求,影响了唐以后文入画的创作。玄乃五色得以成立的“母色”。水墨之色,乃不加修饰而进于“玄化”的母色。由此可知水墨是颜色中与玄化最相近的极朴素的颜色,也是超越于各种颜色之上,为各种色彩之母的颜色。这是颜色的“自然”。所以说是“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连读恰为“维摩诘”。稍通佛学的人,都会知道有一部《维摩诘所说经》,其中通达甚深般若智慧,神通广大的维摩诘长者,是一位得到释尊称许的大居士。又此经专说般若,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王维既以维摩诘作为自己的名与字,可以观见他对其人的仰慕之情,又可透露出他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王维一生遍访名僧大德,“以玄谈为乐”,颇有所证悟。其山水画之所以以水墨设色,这与玄学思想背景是分不开的。这种玄的思想所以能表现在颜色上,是由远眺自然山水所启发出来的。因为由远处眺望山水,山水的各种颜色皆混同一体成为玄色。同时,水墨画之所以能具五色,而称之为“墨彩”,不仅是观念上的,并且也需要技巧上的成就。水墨的出现,是艺术家向自然的本质追求。

注释:

①(东坡志林)

参考文献:

[1]彭修银.中国绘画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22-125

[2]刘道广.《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19-123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9-295

[4]陈绶祥.隋唐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72-76.

关于雪的现代诗篇4

关键词:对立统一 哲学思想 矛盾调和 浪漫主义诗歌

一.引言

《西风颂》作为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作,早已脍炙人口、享誉中外。诗歌以其恢弘的气势、瑰丽的想象、新奇的内容以及激昂的政治感召力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政客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玄妙哲思。诗歌以“西风”为中心意象,描绘了一系列的自然现象,同时,通过巧妙地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反应出当时的社会现状:腐朽的君主制已日薄西山,却还苟延残喘地压迫着英国社会,而革命势力早已悄悄萌生、发展壮大,并酝酿着一场大转变。值得注意的是,诗中还蕴含一系列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对展现雪莱自然观、革命观和人生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通过分析这一系列形式与内容上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发现《西风颂》意形结合地揭示出了雪莱哲学思维中的矛盾与调和。

前人对《西风颂》的研究虽然关注到意象的对立以及思想的矛盾,但大多都停留在象征主义手法运用的分析以及文学文本分析方面,对于形式和内容上对立统一与诗人思想的矛盾与调和鲜有问津。以寓情于景为特征的抒情诗,不论在体例上还是内容上,都对窥探作者的思想有极高研究价值,故本文仅从此处着手,以期对雪莱诗歌及思想研究有所启示和增益。

二.形式的对立统一

雪莱的诗歌常被批评为“语言缺乏凝练、过于抒情、含混、思想不够清晰”,其实,此类批评的矛头有时并不针对雪莱个人,而是整个浪漫主义诗歌[7]139。事实上,雪莱的诗歌看似散乱、随意,实则构思精密,和谐统一。既有浪漫主义诗的抒情也不失凝练,达到了抒情与凝练的对立统一。

1.诗节

《西风颂》共有五节,由五首十四行诗组成。五个小节格律、意象与思想完整独立,均可单独成篇。然而从内容上看,它们又相互关联,贯穿一个中心,是一首完整的诗歌。第一节写西风在大地上的威力和作用,吹落枯叶,播撒种子;第二节写西风在天空中的威力和作用,吹乱流云,带来雷雨;第三节写西风在海洋中的威力和作用,掀起巨浪,直捣海底;第四节写西风对于作者的影响,及作者的反应;第五节作者借西风表达自己的理想信念。各部分之间达到抒情、凝练的统一。

2.韵律

诗歌的韵律美来自节奏和和声,诗的节奏和和声来自诗的格律、音步和韵脚[5]178。

2.1格律

《西风颂》的格律结合了但丁《神曲》所用的三行诗节(Terze Rima)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体混合。全诗五个诗节的韵脚全部为aba,bcb,cdc,ded,ee,而每一行都采用了五步抑扬格来成诗。商籁体十四行诗的一个特点便是优美的音乐性,即韵律美。本来十四行诗是前十二行叙事或者抒情,最后一个对偶句总结、升华。这样抒情和叙事由于占据篇幅之大,便会得到极大地突出。然而《西风颂》融合了三行诗节,三行一收束、一回旋,使得感情表达和叙述凝练紧凑,给人回环往复之感,并与西风吹卷落叶、流云、海浪,无处不在的形象相统一。

2.2韵脚:头韵、尾韵、链韵

《西风颂》不仅在格律上回环往复,诗歌内部音节韵律也环环相扣。如一开篇,诗人便用头韵“Oh wild West Wind”,三个/w/音连用,模仿西风之声,仿佛使读者置身风中,感受到其狂野和威力。除此之外/d/、/l/、/h/、/s/等音也被运用于诗歌中,使得西风时刻环绕充斥在诗中。尾韵在诗中也有体现,如/eu/:

The winged seeds, where they lie cold and low,

Each like a corpse within its grave, until

Thine azure sister of the Spring shall blow [10]181.

“cold and low”(冰冷、深藏、低贱),显示出压抑之感,而后面“blow”(吹响号角)则象征着希望,两者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旧社会、旧政权的讽刺和厌恶,以及对新政权的期望。爆破音/d//t/和摩擦音/f//s//θ/等尾韵也被运用,以表达西风摧毁旧势力的威力,增强诗句力量感和震撼力[9]。给抒情、叙事中增加了力量,使内容更加紧凑、形象更加凝练。链韵在格律里面便可窥见,前三行的中间韵脚便是后三行的开头、结尾之韵。如诗中第三节有“speed”“need”“bleed”三个词全都表达了作者的急切心情,想要请求西方赐予自己力量,拜托现实的苦痛。又如第二节中的“height”“night”“might”,都写出了西风吹聚流云、暴风雨在积聚力量的过程,给人以压抑和恐惧感。因此虽然是借景抒情,却并不拖沓,凝练有力。

2.3节奏:抑扬五音步的变格

英诗的节奏由重读和轻读音节的有规律的重复构成, 英诗的格律按音节划分为若干种,主要的有抑扬格(iambic),扬抑格(trochee),抑抑扬格(anapectic)和扬抑抑格(dactylic)[4]。十四行诗属抑扬格, 每行有五个音步。但是《西风颂》中有一些变格形式:如扬抑格代替抑扬格“Quivering within the wave’s intenser day”[10]182,句首的第一个音步的抑扬被扬抑所代替,扬抑格出现在句首常产生震撼的效果,这里描写水中宫殿遗址的因为畏惧西风而在水中不住的颤抖,比喻旧势力旧政权岌岌可危,凸显了西风的威力。再比如用抑抑格代替抑扬格“Of the dying year…”“Of the horizon …”[10]182,两句均出自诗歌第二节,且开头的第一个音步都使用了抑抑格,与第二个音步的抑扬格形成对比,突出第二音步中的内容,也突出西风力量之强劲,来势之猛烈[8]。这些音节之间韵律的变格,使得诗歌内容主次分明,为平淡的叙事抒情赋予了激烈而有张力的革命思想色彩,与西风的象征意象――革命精神协调统一[2]。

诗歌的诗体方面存在着如上所述诸多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单位,使得诗歌在音律和形式上与意象以及传达的思想相统一。在对立中制造节奏和感染力,又统一于表达的思想主题中,从而将抒情与凝练的对立统一于诗歌中,使得《西风颂》成为抒情诗中的翘楚。

三.内容的对立统一

诗歌,尤其是抒情诗,其内容、思想主要依赖于意象来传达。“一首诗中的意象就像一系列放置在不同角度的镜子,当主题过来的时候,镜子就从各种角度反映主题的各个不同侧面。但它们不仅仅反映主题,而且赋予主题以生命和外形,它们足以使精神形象可见”[6]96。《西风颂》中包含许多组对立统一的意象,它们具有或相同或相异的象征含义,主要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1.破坏与保护的对立统一

作为全诗的核心意象,“西风”对统领全诗、传达思想起决定性作用。作者不仅对于西风的描述贯穿全诗,也点明了“西风”的身份:破坏者兼保护者(Destroyer and Preserver)。这个身份乍一看上去是矛盾的,破坏和保护是一个对立的概念。然而,通过后文的具体描写,我们得以窥见西风双重身份的统一。一方面,西风吹落枯叶,送走残年,撼动“前朝遗梦”,将所有腐朽衰败的旧势力及其残余全部清除干净,不留一丝生机;另一方面,他又将“有翼的种子”(winged seeds)播撒到“冬床”(wintry bed)上,唤来春风催发新生,迎来新年万象更新。他的破坏是相对于敌人而言,而保护则是相对于全新的革命力量而言。这里,西风作为一种自然力量,象征着社会中的革命力量,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破旧立新”。这也体现了雪莱的自然观和革命观,即自然界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力量来推动兴衰轮回,同样社会中也有这也的力量,推动社会历史不断的更迭前进,那种力量就是革命[1]。雪莱认为只有彻底破除旧势力的残余,才能完全彻底摆脱其所创造出的不堪社会状况,才能建立一个全新的、完全不同的新社会,而只有革命才有这种彻底性。

2.生存与死亡的对立统一

生存与死亡历来都是人类对于人生进行哲学思辨的重要论题,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更不例外。雪莱的宇宙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也通过诗中随处可见的“生死”对立意象得以窥见。从开篇,诗歌就充斥着死亡:枯死的树叶被风扫落、患肺痨病的人死后葬在墓中、冰冷的种子埋在地下、流云被扯碎、流年将尽、天地笼罩在如墓穴圆顶一般的雨云下、古老的宫殿遗址废弃在水下、海底的植物叶子落尽……这些意象都直接预示着死亡或者死亡即将降临之前的压抑与恐怖。当然与之相对的,也有充满生机的意象:春风吹醒种子、花儿草儿覆盖地面、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以及西风起,春将至,万物都会重新焕发生机的美好前景。生与死,如前文所述,本来就是自然界的正常更替,然而在诗歌中,所有的意象都打上了“人”的烙印:西风、春风、秋天、花草、流云、海水……他们全都有了呼吸,都是与人类一样的一员(he)。这些都体现了雪莱对泛神论的信仰,即认为万事万物皆有灵,都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此外,由于相信唯心主义哲学,雪莱坚信,人死后还有精神存在,坟墓的那边并不是黑暗和空虚,而是更美好的真实,所以万事万物包括诗人在内并不惧怕死亡[7]10。因为死亡意味着新生,意味着转化和轮回,就好像旧的事物消亡了会产生出新的事物来一样,肉体死后,灵魂还会以各种形式继续存在。因此,生就是死,死即是生,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至此,其对于生死的矛盾便得到了调和。

3.失望与希望的对立统一

抒情诗中作者思想表达的主要方式是寓情于景,而《西风颂》的思想情感表达主要集中在后两节。作者通过一系列事件和行为传达出了两种情绪:失望和希望。失望却还抱有希望,怀有希望却被失望环绕。诗人写到对于童年时期的怀念、对于想像西风一样自由驰骋的向往、在现实生活中的遍体鳞伤(I bleed)以及期望西风将自己的思想传送唤醒沉睡、愚昧的人们的愿望。一切都传达出一个事实:雪莱在当前社会现实中过得及其痛苦,渴望革命的到来,渴望翻天覆地地社会变革,从而造就一个理想的社会。他将自己的夙愿托付给一个想象的意象――西风,他将自己的夙愿托付给一个想象的意象――西风,在诗中他称西风为“不羁的精灵”,这是雪莱想象出来的理想化形象,在现实中并不存在。这一精灵的梦想说明了其思想的实质[3]238。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也是在借自己瑰丽的想象逃避现实,企图进入想象中的完美世界。这也体现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唯心主义的柏拉图哲学告诉人们,这世界一切都是假象,另有一个更真实的理念或精神世界,它是非物质的、完美的、永恒的,我们这个多变而不完美的物质世界就是它的投影”[6]8。因此,表面上看来雪莱是在呼唤社会变革的到来,实际上他只是通过自己的诗行向我们描述了他想象中的完美世界。现实世界已经伤透了他的身心,他渴望逃避和庇佑,而想象世界就是他的避难所,他可以借助想象,把现实中的无常和缺陷隔离在外,这令他充满希望。这种失望与希望都在他身上,通过想象,两者的矛盾得以调和,因此二者也是对立统一的。

从这些对立统一意象和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雪莱有所谓的“自杀倾向”[8]136,然而这并不一定是消极的,这源于他的唯心主义信仰,是一种通过想象来调和现实与期待的方法。在这里,所有的对立、冲突与矛盾都能得到调和与化解,最终达到和谐的统一。

四.结语

言为心声,文学作品就是作者思想的文字表达,透过《西风颂》这首雪莱诗歌的代表作,我们得以更全面而清晰的洞察他的哲学思想。同时,通过对于其中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窥见他的思想处境:在死亡与生存、现实的痛苦与理想的美好、理性与感性以及失望与希望等矛盾之间沦陷、挣扎,并不断探寻出路以及生命的真谛。然而,思想的矛盾并非永恒对立而不可调和的。自然和信仰给予雪莱启示,使他得以看到黑暗背后的光明,矛盾双方之间的同一,从而“化直为曲”,将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循环,达成和谐统一。而这种思想变化的发生,也渗透、体现在诗歌中,启迪更多迷茫中的人。故此,发掘、分析《西风颂》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其转化调和对于雪莱诗歌以及雪莱本人的研究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何红斌.此境幽难说――《西风颂》文本特征分析[J].零陵师专学报,1997(1).

[2]江春兰.试论雪莱《西风颂》对象征手法的运用[J].名作欣赏,2012(24).

[3]刘春芳,高新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意象的情感功能[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4]刘颖.英文十四行诗及其表意功能[J].三峡学刊(四川三峡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1).

[5]秦秀白.英语语体和文体要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6]汪耀进编.意象批评[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

[7]雪莱.查良铮译.雪莱抒情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8]张琼.灵魂旅伴:英美浪漫主义诗新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赵丽娟,龙悦.音、形、意的完美统一――析《西风颂》中的音韵格律[J].邯郸学院学报,2014(1).

[10]左金梅,张德玉,赵德玉.英美浪漫主义诗歌概论与欣赏[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关于雪的现代诗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美

诗词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他们的佳词美诗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学生读一点诗词,背一点诗词,不仅能开阔视野,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体会感悟古诗的语言美,古诗的韵律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

一、指导诵读,体会古诗词的韵律美

古诗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古诗教学中,采取大声朗读、独自朗读、加手势吟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吟诵中体味,更能感悟诗的韵律美。教学《绝句》时,老师提炼讲解内容,简化教学头绪,控制教师在课内的活动总量,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多读成诵。使学生在读诗的同时,感悟诗的韵律美。

二、启发想象,感受古诗的意象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颇具匠心,以画家的眼光、作画的方法,准确地表现了景物间的存在对应关系:大与小,虚与实,背景与中心,构成了一幅为后人叫绝的雪景画面――寒江钓雪。引导学生把《江雪》的语言描述成画面,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这首高度凝练的诗歌语言变成生动具体的形象,使简练的语言成为联想和想象的依据,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诗歌语言形象化、意象具体化。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字眼,引导学生口述画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中,没有一个“雪”字,但写出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境界,具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千山”、“万径”极平常的用语措辞,既扣住了永州多山的自然地理特征,又把漫天的雪景写得无限开阔,远远超出了视力所及,给人以无涯的想象。“鸟飞绝”、“人踪灭”启发读者去想象雪之大。后两句是画面的中心,因潇水在严冬不结冰,才有了披蓑戴笠的渔翁垂钓寒江的这幅画面。孤独的渔翁与大雪背景形成对照,因为有渔翁,雪的背景被反衬得更加辽阔、深远。因为有漫天雪景的映衬,渔翁也越发显得生动而有内涵。

三、诗画对照,再现古诗意境美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等。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根据诗意绘制一幅活动的幻灯片。画面上:亭台楼激,杨柳依依,岸边一位老翁翁嘻嘻地持着胡须,一个儿童正在不断地向湖里那群“嘎嘎”欢叫的大白鹅抛散谷粒。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那长着一身洁白的羽毛,有看两只红红的脚掌的鹅,在清澈浅绿的湖水中悠闲自在地拔掌前行,欢快的引颈高歌。此时水波荡漾,荷叶轻摇,荷花飘香。

四、斟词酌句,感悟古诗的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诗人的千锤百炼,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通过幻灯片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

总之,古诗以美为载体,以美为内容,以美为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教学时,只有通过深层次的不断挖掘,学生才能领略到作者构思写作之巧,平常词句中隐含的深意,感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发展形象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元勋.小学古诗意境教学浅探.教育艺术在线,2008(11)。

[2]李睛魁.谈小学古诗教学中的美育.河南教育,2005(8)。

关于雪的现代诗篇6

关键词:雪莱;含羞草;爱;泛神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58-02

“爱”对雪莱来说,是贯穿其一生的神圣宗教和哲学信仰。在《两个精灵,一则寓言》中,雪莱称“如果我立志定要穿越夜的黑暗,爱的明灯将炽燃在我的内心,这就是我的白天!”在他的代表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他也热情洋溢地宣称,“除了爱,一切希望都渺茫”。《含羞草》一诗更是多方面地表现出雪莱对爱的理解和态度。

一、雪莱对爱的理解

雪莱所说的“爱”绝非仅限于狭隘的两性之爱,而是普遍存在于自然万物之间的“爱的精神”。雪莱在散文《论爱》中说,“当我们在自身思想的幽谷中发现一片虚空,从而在天地万物中呼唤、寻求与身内之物的通感对应之时,受到我们所感、所惧、所企望的事物的那种情不自禁的、强有力的吸引,这就是爱。”可见,雪莱所谓的爱是灵魂之间的共振与交融,以及在彼此交融相通之中所产生的脉脉温情。而雪莱信奉的泛神主义认为万物皆有性灵,这些灵魂之间相互感应,因此,在自然万物之中到处都能感到爱的踪迹。这样,雪莱就打破了爱为人类所垄断的局面,使原本被认为是冷漠无情的大自然洋溢着爱的温馨。“所有的花都感染和浸润/临近花朵泻来的芬芳和光明,/正象由于青春和爱而亲近的年轻恋人/为彼此的气氛所缠绕,所充盈。”除了相互吸引、共振之外,自然万物的爱还表现在彼此间的关怀、互助。如诗中描写的,“还有各种小花,随着日色西沉/也垂下头去,形成白色紫色蓝色的凉亭,/使萤火虫免受夜露的侵凌。”

正是基于对爱的这番理解,雪莱对自然万物均怀有一种恋人式的亲切。他喜爱自然,也理解自然。他对自然景物很少像华兹华斯那样满足于客观的描摹,而总是别具匠心地赋予自然以精灵式的情态和意识,就像本诗中的玫瑰、百合、含羞草、溪流、云雾无不具有各自独特的性情、生命。这就使人仿佛回到了古希腊神话中人神共处的黄金时代。

雪莱所理解的爱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为一种圣徒式的博爱,它不仅只存在于所有美好的事物之间,而且将温情、关怀指向所有弱势群体。雪莱在生活中就常常以他并不宽裕的生活费周济附近的穷人,按勃兰兑斯的说法,“这种慷慨几乎达到了过分自苦的程度”。并且雪莱还将这种悲悯情怀由人推及一草一木,甚至推及卑贱的昆虫。这在诗歌的第二部分就有所表现:照管花园的姑娘将一切害虫、不洁的东西装进筐笼,抛到荒野丛林,同时“为了使可怜的被逐昆虫得以疗饥,/框里还装满她双手所能采集的/最鲜嫩的野花和青草作为食物,/因为它们虽然为害,本心却也无辜。”

雪莱同时还认为“美”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爱与美是同一的,美即是爱的精神的外化。在《含羞草》的第二部分中,作者虚构了一个照管花园的姑娘,将之作为美的象征,并说“优美形体内的优美心灵,/规范着也显现于她的仪态和举动,/象海花开放在大海洋中。”这里就以优美的形态和仪态源于优美的心灵象征美同样也需要一个心灵,这个心灵即是爱的精神,并以海花之于海洋表明了美与爱的同一关系。美诞生于爱出现之时,爱消亡了,美也必将随之而去。正如雪莱以诗歌形象化的语言所描述的那样,代表美的姑娘是从早春起开始活动在花园里的(在诗歌的开篇,春天即作为爱的精神的象征被明确地指了出来),而未见第一片黄叶就死去了。

二、雪莱对爱的渴慕

《含羞草》不仅表现出雪莱对爱的独特理解,还表现出了他对爱的重视和渴慕。

雪莱相信只有爱才能使世界充满欢欣和希望。《含羞草》的前两部分中,象征着爱的春天使花园里花发草萌,象征着美的姑娘的精心呵护更使得花园呈现出勃勃生机,就表明雪莱认为爱是使世界变得美好、欢乐的核心因素。而诗歌的第三部分描写失去了春天和姑娘的照料,花园就变得萧条、败落,从反面肯定了爱的必要。

既然爱被赋予如此崇高的地位,那么雪莱对爱的执着追求也就成了必然的了。在这首诗中,雪莱对爱的渴慕是以化身为含羞草这个形象表现出来的。这首诗中出现了许多芳美的花草,如,玫瑰、百合,但雪莱没有选择他们,而只是以不起眼的含羞草自喻,这是有着深刻原因的:一方面雪莱是以含羞草的敏感喻指他自己内心对爱的敏感;另一方面,玫瑰、百合等花本身已具有美的形态,已经吸引人们较多的关注。爱之于他们,就像精致的美食之于酒饱饭足的人,并不是非有不可的,他们无法表现出雪莱对爱急切、焦虑的渴望。而含羞草开不出美的花,这也注定它缺乏人们的关爱,含羞草就像一个饥肠辘辘者那般迫切地渴望着爱与美,正如诗中所描写的,“含羞草从根到叶都感受着爱,/却没有什么爱的果实结出来,/它接受得最多,也爱得更深,/在只需要它时,可以完全献身——/因为含羞草没有艳丽的的花,色彩和芳香的秉赋不属于它;/它爱得像爱神,热情充沛心内,/它只渴望一种珍品,它所没有的美!”雪莱这哪里是写一株草,这完全是对自我情感的隐喻。对爱的渴慕已成为雪莱的生命本能,单纯、强烈、执着。就像他在《致——》这首诗中所说的,“我献不出常人称道的爱,/呈上的是虔诚崇拜;/……这是灯蛾对星光的向往,/黑夜对黎明的渴望”。

三、雪莱对爱的信念

一般而言,对爱怀揣着信仰和追求的大多数是一些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但那些未经历过痛苦的爱大多是肤浅而脆弱的,一旦碰上严酷的现实即会化为乌有。雪莱的爱与那种流于表面的爱有着本质的不同,他经历过常人无法承受的苦难。但是正是因为撑过了苦难的磨练,雪莱的爱才显示出如此异于常人的伟大卓绝。

《含羞草》创作于1820年,当时雪莱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从1818年到1819年,诗人先是由于个人婚姻问题,毫无理由地遭到英国社会卑鄙的诽谤中伤,并丧失了他和赫丽艾特所生的两个孩子的抚养权。其后,他和玛丽所生的两个孩子相继死亡,这更是给雪莱以毁灭性的打击。这些接踵而至的困难迫使一向坚强的雪莱在《西风颂》中呼号到,“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我在流血!”在《含羞草》第三部分中那个萧条、阴冷的花园也就是雪莱当时悲凉心境的象征。但丁在《神曲》中曾将地狱的亡灵喻做秋天的落叶,雪莱在这里就巧妙地化用了这个比喻,“棕色的黄色的灰色的红色的/和有着死者才有的白色的落叶,/象鬼魂的队列乘干燥的风飞行,/它们的呼啸使飞鸟惊心。”由此建立一个巧妙的互文。在诗歌的第三部分中,雪莱也确实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比地狱更为凄惨可怖的世界。

正如勃兰兑斯评价的那样,“但是雪莱的精魂,展开他向往自由的崇高而热情的羽翼直升晴空,高飞在所有这类伤感情绪之上。”尽管生活将种种苦难与不公加诸诗人敏感的心灵,但这些都不能使雪莱灰心丧气,放弃对爱的信仰。在《含羞草》的第四部分中,作者说,“……但是既然在生活里,/一切都是表象,没有什么是真的,/充满了谬误、愚昧和纷争,/我们自己只是梦中的幻影,/那么,这虽是个简朴的信念,/考虑到它却足以令人开心颜,/那就是承认:和万象一样,死亡本身也必定是虚妄……对于爱,对于美和喜悦,/不存在变化和毁灭,/它们的威力超越过我们的感官”。可见雪莱仍然能从柏拉图学说和泛神论思想中汲取积极的力量,力求超越苦难。

按照柏拉图的观点,我们感觉到的现象世界是理念世界虚幻的摹本,人类所有的知识也源于对理念的回忆,只有理念才是实在的。现象世界则充满了无常和变迁,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一般来说,在现实世界之上建构另一种实在的学说很容易将人导向虚无。但雪莱却从这种学说中汲取了积极力量,以之作为他保持乐观的哲学基础。雪莱坚信爱的原型存在于理念世界中,它是永恒而绝对的。现象世界中爱可能会消亡、毁灭或被人类遗忘,但爱的原型却是超越时续、永恒存在的。现实的黑暗、生活的冷酷无法伤及于它,人们也必将通过内在于他心灵的回忆理解到爱的精神。基于这种思想,雪莱超越了纷乱变迁的表象着眼于永恒,对未来充满乐观,并始终坚持爱的信念。

另一方面,泛神论思想也对雪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泛神论的代表人物斯宾诺莎认为,“只有从有限的创造物的眼光来看,才存在所谓的否定。唯有神完全实在,在神讲,没有否定。因此我们觉得是有罪的事,当做整体的部分去看它,其中的恶并不存在。”这个学说启发雪莱跳出狭隘的个人利益的圈子,站在历史和整个宇宙的高度,以一种悲悯的情怀去关照人生,并以开阔的心胸去包容苦难。受此启发,雪莱在《含羞草》的末尾说,“感受不了光明是由于本身的阴暗”。雪莱也是以此自勉,不断寻求个人精神境界的超越。从雪莱一生的诗歌创作中也可以看出,他并没有止步于个人痛苦的感伤,而是进一步将之深化、升华,使之上升到对人类整体共同命运的关注。而这恰恰与雪莱对爱的理解是相通的。

由此可以看出,雪莱对爱的信仰是真挚、坚定的,这种信仰使他一直保持乐观的心境,其后不久,他就超越了苦难,挣脱了疑虑,创作出那个时代“欢乐的强音”——《致云雀》。

参考文献:

[1]雪莱.雪莱诗选[M].江枫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2]雪莱.雪莱散文[M].徐文惠,杨熙龄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3]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5]王化学.我读《麦布女王》[J].读书,1990(10).

[6]周昭宜.试析雪莱诗歌的哲学意蕴[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1),

[7]蔡雪岚.雪莱诗歌创作的思想和寓意[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

[8]徐广联.是巫术,还是艺术?——论雪莱《西风颂》的多重内涵意义[J]文学理论研究,1993(5).

[9]刘文孝.《西风颂》形式琐谈[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1983(4).

[10]徐广联.论雪莱《西风颂》的复义性[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1).

关于雪的现代诗篇7

关键词:语文 教材 古代 送别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时人们会产生迥异的特殊感慨。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指出:“唐人好诗,多在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因此历代的文人墨客抒发离别之情的诗作很多,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名篇。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约有五首古代的送别诗,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送别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对相关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容

同为古代送别诗,不同诗人笔下抒写的内容是不同的,从中反映出其特殊的感情体验与人生体悟。下面我将从诗歌选用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三方面对送别诗的内容进行研究。

1.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

在离别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中,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同时,由于诗人对事物的感知以及创作特色的不同,他们选用的景物也会有所差别。

有的古代送别诗的景物和环境于水路、水边有关,李白就善于在离别时摄取眼前的流水,移情并寄情于流水。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一诗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出蜀不久,便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将要去广陵,他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李白选用了“孤帆”、“长江”、“天际”等景物,此皆诗人远望的景色,写出友人别后的情境,正如后人所说“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在言外。”长江向天边流去,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也随江水一起流向天际[1]。由此可见,景是情的体现,不同景物的选用表现出诗人离别中复杂特殊的情感。

2.抒发依依不舍与眷恋之情

虽说这些诗人作诗时选取的景物不同,使得作品风格迥异或是自成一派,但也都脱离不了性情中人的队伍。其送别诗中所蕴的朋友情谊从诗词中溢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或直露不掖,或委婉曲折,使人感慨。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直观看来,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然而诗人意不在景,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此外,我们能够在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中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离别;也能够从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看到他在送别族叔李云时的那份不舍。

3.对友人的由衷赞美与美好祝愿

离别时分,文人多伤感之情,而有时,诗人们心胸又是那样地豁达,他们反客为主,劝慰友人。在《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值得我们关注。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汉代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其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提及“小谢”(即谢I)诗清新秀发的风格。而李白在此提及,是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表达了对族叔李云的由衷赞美。[2]王勃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五年级上册)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诗人在临别前劝慰友人:不要像一般儿女一样伤感,只要你我心音相通,为真知己,即便身各天涯,不是也像身居相邻一样吗?诗人的豁达、豪迈之情从其对友人的劝慰语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同时也寄予了一份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3]。同样的,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末句“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对荷花极尽赞美之词,看似写景,实则以荷花喻友人,委婉表达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艺术

除了古代送别诗中的内容,这些诗的艺术表现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诗中现实主义是如何体现的,每首诗的艺术结构又是如何,以及诗人采用的写作手法等问题都是需要探讨的,下面我将来具体谈谈。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多变的艺术结构

古代诗词的创作,诗人多采取现实主义的写实方法对身边的景与自身的情进行渲染描写。而在古代的送别诗中,更是不缺现实主义的运用。现实主义诗歌指的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这一类型的诗歌作品。一般说来,这类诗歌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与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的送别诗,大都描写出了与友人送别时的场面,都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中,岑参以对边塞壮丽雪景的描写作为典型的环境,而雪中送别又表现出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包括前文提到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景物的选用也是现实主义的一种体现。这些都是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代送别诗中大都使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文人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现实生活。

在艺术结构上,我们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与《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为例,分析送别诗的三种不同结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结构是先景后情。诗歌前十句写送别前的雪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中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为转入写送别作铺垫。以下八句再转写送别。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是情景交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是以景结尾,比较含蓄,启发读者想像品味。此外,同样是李白所作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感情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全诗在结构上也有了大跨度的跳跃,其写法与前两首诗差别很大。

2.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多样使得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不同的作者有着各自擅长的写作手法。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代送别诗中,诗人多是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我们可以从诗人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中能够看出这一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也运用了虚实结合,前半句送别是实景,后半句想象扬州的美景是虚写。而李白另一首送别诗《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运用了生动奇特的动作描写,多样的写作手法使得送别诗各有各的亮点。此外,有的诗歌还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3.多样的修辞艺术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经常采用想象、夸张、比喻等修辞丰富自己的诗歌内容。在情感强烈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就用了奇特的比喻:“抽刀断水水更流”本是生活中的现象,现在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这个比喻富有创造性。由于这一比喻源于眼前之景,合乎心中之情,因此读来也感到是自然天成。

而与李白相比,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则以一“奇”字开创新意。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在这首诗中,诗人还在“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一句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此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了大胆的夸张。

4.古体近体兼具的诗歌形式

形式,即体式,指诗歌的语言结构的组合方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奇妙的形式能够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加深印象。

诗歌有古体诗、近体诗之分,而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古体诗的写作相对自由,格律上没有严格限制,能够让诗人尽情发挥,体现出了音乐美,而近体诗格律非常严格,讲究平仄,富含节奏美。在苏教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的诗歌形式包含了这两种形式。古体诗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近体诗有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以及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

三.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教学方法

有人这样来评价古诗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必须确立这样两个基本点:固守语文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显现古诗词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4]以此结合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代送别诗特点,我们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开展相关教学。

1.创设情境法

古代诗歌大都是富含意境之美的,而送别诗写的是离愁别绪。其中有送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复杂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意境氛围就通过诗人的笔触营造了出来。在古代送别诗教学中,我们可以重点放在创设与诗的感情基调一致的情景中来。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图画以及语言的渲染让学生们把握全诗的整体基调,再让学生诵读,体会诗歌发生的情境,并融入到诗歌创设的意境中去。

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使学生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出边塞白雪皑皑景象的图片,结合离别之乐,引入本课的教学。随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诵读是为了促进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所以在课堂上采用诵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读中初步理解诗中蕴含的画面与情感[5]。但在此之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送别的现场。教学中需要预设,但这种预设最好是在对文本整体把握基础上提炼出一个简单而根本性的问题,而教学的生成需要自然而丰富,这中间离不开教师恰切的点拨与高效的归纳。简单而根本的预设应该能清晰地指出目标,同时又能给学生留有挥洒个性的生成空间[6]。

2.联想训练法

中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识得古字,懂得其意,更要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韵。一是借助诗中提供的相关物象发挥联想和想象,二是突破诗的有限形式的限制发挥联想和想象。

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为例,诗中本就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可以借此拓展,烟花三月的扬州会是如何的吸引人呢?让学生试用优美的词句将想象的画面展现出来。这样做不仅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得以活化。在学生交流后,辅以课件展示诗中美景,让学生感到真实且不空洞的美丽,为学生入情入境奠定了基础。

3.知识延伸法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项瑰宝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对古诗也是相当的重视。所以可以借古诗教学的机会,通过知识延伸法加强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发现、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不局限于教材,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课内外知识以得到相应发展。

我们可以加强学生古今知识的延伸拓展,古代送别诗与现代送别题材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体悟学习。对于古代送别诗,其中包含很多典型的意象,但比较固定。而现代的送别主题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可能呈现出跳跃的趋势。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与席慕蓉的现代诗《渡口》相结合,同样于水边送别,比较两者的差异,对比分析古今送别诗,这样将古代与现代诗歌知识联系起来分析。

总之,送别诗是在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分支,以上我们通过对它们的内容、艺术结构与相关教学方法的分析,对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篇目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感受体悟到古代送别诗的美妙之处,做到真正掌握。并由此提醒学生应当珍惜友谊与人伦亲情,拥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6年

[2]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494页

[3]刘吉美:《送别诗的多样情怀》,《文学教育》(下),2010年,第1期

[4]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夏峥嵘、胡根林:《诵读是诗意的启蒙》,《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6期

[6]张宝同:《古诗词鉴赏中的“导”与“悟”》, 《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7期

关于雪的现代诗篇8

但世事难料,偶尔也会有黑马出现。那些初生牛犊,并不知道河水深浅,只要勇敢,常常可以无意中闯开一番新世界,“不走寻常路”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走在别人的后面,模仿得再好,你也只能是第二;但是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你却将是永远的第一。而唐代诗人张打油就是个中翘楚。他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才华,开创了另类唐诗的风采,也因此令自己名垂千古。

关于“打油诗”的名称,历来有不同的争议。有人说是姓张的诗人在打酱油的路上写作的此类诗歌,故有这一称号。但普遍的观点是中唐时期,一位名叫张打油的人,他写的诗因别出心裁,无法归类,故用他的名字定义,唤作“打油诗”。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就是咏雪:“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咏雪》,通篇不着一个“雪”字,却将雪落大地给人们造成的视觉“误差”写得非常清楚。黄狗因身上的落雪而变成了白狗,白狗因为雪落在身上,看起来比原来更要胖了。虽然十分口语化,却的确要费一番心思才琢磨得出如此构思奇特的诗句。

但是,虽然这首《咏雪》是张打油的代表作,但其真正作为一种品牌得以推广,还得益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传说,某年冬天,一位大官到宗祠祭拜,结果发现大殿雪白的墙壁上写着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官爷一看就怒了,这是谁呀,胆敢写这种七扭八歪的诗,也不怕祖宗笑话,还写到这里来了。他命令周围的官兵前去缉拿此人,要捉回来治罪。这个时候,师爷不慌不忙地说,“大人不用找了,除了张打油,谁会写这种诗啊!”于是,官爷下令把张打油给抓来。等张打油听了大人的训斥后,摇头耸肩做无辜状,说大人我是喜欢胡诌,但是也不至于写出这么烂的诗来啊。不信的话,我愿意接受您的面试。

官老爷说好啊,安禄山兵变,围困南阳郡,你不如以此为题来作一首诗。张打油清了清嗓子,“百万贼兵困南阳”,大人一听,好诗啊,开局气势非凡,于是捻须微笑,赞叹不已。张打油继续道,“也无援救也无粮”。在场的人面面相觑,官爷心说,“虽然有点怪异,但也算勉强可以接受”。于是,请他继续念。

历史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张打油恐怕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诗又一次达到了“永垂不朽”。

“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喊娘的喊娘!” 张打油得意洋洋地念完了自己的诗后,大家哄堂大笑。这“哭爹喊娘”和“使扫帚用锹”如出一辙,从精神实质到语言风格,都深深地打上了“张打油”的烙印。所以,张打油不但没有因此获罪,还从此威名远扬,成为中国“打油诗”的鼻祖!

有时候,写诗也需要一种机遇,后代有无数行家里手,绞尽脑汁,力求独辟蹊径,写出自己别样的诗风都收效甚微。而清代乾隆皇帝更是一生笔耕不辍,写了近两万首诗,以求流传百世,却不幸,被人记得的不多。可这个缺乏专业诗歌素养,也没有高雅文化造诣,甚至连明确的身份都弄不清楚的张打油(有的人说他是农民,有的人说他是木匠),竟然在唐朝别立新宗,开天辟地,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诗歌奇幻之路,不禁令人啼笑皆非。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范文 下一篇:三字经全文儿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