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0-05 14:10:58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篇1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步伐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紧密联系。近年来日益突出的自然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界都在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技术,现代化的生物技术为人类提供了崭新的途径,本文将对生物技术解决环境问题时发挥的重要作用予以讨论。

关键词:

生物工程;环境保护;技术应用

1前言

生物工程是近年来一门崭新的学科领域,该学科的研究内容是生命科学,但是由于其学科的综合性强,能够推广至很多领域的产品研发和新技术的应用。生物工程也在不同的需求中得到飞速的发展,培养了一批相关技术人才,在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概念日益增强的今天,逐步应用于环境保护的工作中,由于其具有高效绿色环保的特点,因此在环境保护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2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的问题

我国从解放后,经济逐步复苏,国家对工业生产也投入了许多资金和人力,使得我国的经济在解放后出现了快速增长,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再一次迈上了新台阶,经济增长速度飞快,无论是从工业生产还是居民消费水平,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这一切的发展却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在解放初期,由于工业水平比较落后,使用的机器设备都十分落后,技术水平也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我国的工业生产都属于高能耗的生产模式,大量的生产造成我国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和浪费,随后的发展中,技术能力逐渐开始赶上发达国家,但是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仍然没有在人们心中扎根,经济发展还是在原有的模式下进行,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恶化,自然资源被人为破坏,很多独特的稀有资源都面临枯竭,自然环境开始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这种无节制的开发和破坏最终将会影响社会发展节奏。因此我国开始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在保障工农业生产所必须的资源,大力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并积极寻找可替代能源,发展清洁能源,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为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3当前生物工程技术的特点

中国现有的环境污染情况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再加上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排放,对环境保护的治理工作一直是重点和难点。现代化生物工程的发展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也由于近些年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使它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生物工程技术通过使用生物制剂将污染物从环境中分解,清除,整个过程不存在二次污染,且处理效果较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从环境系统的角度看,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引入的生物制剂,对环境的影响也小,通过对整个生态环境失衡的调平,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因此其环保功效显而易见。生物工程技术的灵活度高,能够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点,结合基因工程的先进技术有针对性的开展治理工作,并且从实践上现实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概念,逐渐在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治理领域表现出卓越的优势,受到环境保护领域工作的高度关注。

4生物工程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可以看出生物工程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使得生物工程技术在环保领域受到广泛的欢迎,其主要的污染治理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整治。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无法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然而由于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污染,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个问题迫在眉睫,因为如果缺少了干净的水资源,人类将无法从事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更严重的会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对污水的治理问题一直都是环境保护的重点问题,然而其他物理置换或者多层过滤等方法,无法彻底清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还容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随着清洁的水资源越来越少,环境保护领域向生物工程技术投入了研究,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使用生物工程的相关技术,利用生物制剂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解代谢成为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没有威胁的清洁水,可以在不引入二次污染的同时达到较好的净水效果。废水问题是困扰现在人们的重点问题,如果有效处理废水呢?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达到有效成果。根据现代化城市对污水排放要求的提高,生物工程领域也发展了新型技术已达到排放标准,并推动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

(2)空气的净化。实际上利用生物工程将空气净化的方法已经早已应用,现在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技术在空气净化领域广泛使用,由于这种方法对资金要求低,环保性能高,净化效果好,在未来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3)对固体垃圾的处理。固体垃圾也是环境污染的一种难以处理的问题,原有的方法通过掩埋等处理时间长,或者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方法,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生物分解代谢,有效将固体垃圾进行处理,还能够反复使用,减少垃圾处理的成本,其处理后的垃圾变废为宝,能够作为农业生产中的绿色肥料,使整个环境污染的处理过程循环成为一个环保过程,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是现如今最优的污染处理方法。

(4)利用生物技术维护环境。将生物工程技术延伸到对环境的维护领域也是一项重要的应用,可以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整治各种污染物的方法将自然环境净化,在现有基础上提升自然环境质量,在治理污染的同时防止污染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5结论

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整治和维护的领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将环境保护技术从现有的防御转为提前维护,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和谐统一,避免因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加强对生物工程的研发力度,促进相关污染处理技术的发展,能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郭艳霞.论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科技与创新,2015,21.

[2]刘彪.探究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前景.房地产导刊,2015,9.

[3]杨宇蒿,王碧文.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之我见.经贸实践,2015,4.

[4]刘丹一.刍议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外食品工业,2014,3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篇2

关键词:生物入侵;生态再平衡;广西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216-01

生态系统应对生物入侵的方法是生态再平衡,但再平衡过程需较多时间,且会对区域经济与人类活动造成影响,因而应对生物入侵进行积极干预[1]。广西位于中国南部,与云南、贵州、湖南及广州接邻,存有800公里的国境线与1500该公里的海岸线,易发生生物入侵,需进行谨慎防控。本次研究以广西生物入侵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生物入侵对广西影响的基础上,总结针对性的应对方法。具体如下:

1外来生物入侵对广西生态环境的影响

1.1破坏生态系统。

广西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体现在破坏生物遗传、影响生物功能两方面。从生物遗传角度分析:生物入侵后会与区域生物发生杂交,从而影响生物的遗传与物种多样性。如:“水茄”对广西河岸、海岸与湿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均造成了严重影响。“飞机草”对广西灌木丛、平缓山及谷地地区的草本植物与灌木的演化方向造成严重影响。从生物功能角度分析:生物入侵后会破坏区域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从而破坏生态系统中土壤、水分、动植物营养的作用,引发生态问题[2]。以牛蛙为例,产于美国的牛蛙在入侵广西后,迅速占领了广西湿地、耕地、动植物公园等地区,造成地区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空气水分子含量减少等问题,从而导致区域内部分动植物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

1.2破坏环境安全。

广西生物入侵对环境安全的破坏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与环境功能損失两方面。从环境污染角度分析:由于缺乏天敌,入侵生物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从而造成环境污染。以福寿螺为例,福寿螺的代谢物中含有尿酸与氨氮,因而大量福寿螺代谢物推挤会导致水中溶解氧降低,从而改变水质,使区域水体发黑、发臭。从环境功能角度分析:入侵生物会破坏区域环境的净化功能,从而引发环境安全问题。以水葫芦为例,水葫芦在水体中大量繁殖会导致水体PH值与溶解氧下降。同时,优势水葫芦在水体表面会阻断光线穿透,导致水底生物在缺乏光照的情况下大量死亡。从而引发环境功能破坏,危及环境安全。

1.3造成经济损失。

广西生物入群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体现在入侵治理损失与环境保护损失。从入侵治理角度分析:根除入侵生物较为困难,目前尚无成功经济可供借鉴。而治理与防控往往需消耗大量经济费用,造成地区经济损失。以柑橘种植为例,在柑橘黄龙病菌入侵后,广西省需花费大量费用维护柑橘种植。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入侵生物对环境造成破坏后,区域政府需花费大量资金治理环境。以水葫芦为例,水葫芦入侵广西后大量繁殖,堵塞河道/航道、造成河床抬高等问题,部分水域地区甚至发生沼泽化问题。因而需要花费大量经济进行治理。

2广西省应对外来生物入侵的策略

2.1替代控制。

替代控制是依托动植物衍生规律而使用区域植物的额替代外来植物的一种生态防治方法[3]。通过种植区域本土植物或养殖本土生物,形成区域内土壤,空气与水流间的生态平衡。从而使入侵动植物丧失生存空间,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对入侵生物的抵制。替代控制其优势在于:付出较少的经济成本而实现的抵制生物入侵的目的。以基及树为例,基及树有名福建茶,属紫草科,是常绿灌木的一种。基及树性喜温湿气候,能在广西地区广泛生长。大量种植基及树能够有效应对空心莲子草的入侵。同时,种植基及树还能促进保持水土,维护环境安全。但,替代控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不能有效应对所有外来生物,因而需结合其他控制方法一起使用。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通过构建新生态的方法治理入侵生物的一种生态防控方法。生物防治法要求从入侵生物区域内引入天敌,从而实现入侵生物与其天敌间的生态平衡,最终实现治理入侵生物的目的[4]。生物治理的优势在于通过生态的方法抵御物种入侵,能够实现保护环境与治理生态的双赢。以红火蚁为例,红火蚁生于南美洲,经由人工因素被代入广西后大量繁殖。红火蚁的天地为食蚁兽,因而广西省可以引入食蚁兽制衡红火蚁,从而实现生态再平衡。但生物防治法也存在一定问题:引入的生物是否会再次成为入侵的物种,是否在再平衡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平衡。因而,在引入的新物种时需设计严谨的引进策略,包括引入、监管、繁殖等。

2.3跨领域功能转化。

跨领域功能转化是指:转化入侵生物的功能与应用领域,从而在物尽其用的基础上实现治理入侵生物的目的其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对入侵生物的充分利用。以小龙虾为例,作为入侵物种的小龙虾经由人工转化被定义为例美食,跨领域进入餐饮界,不仅实现了治理,同时创造了经济收益。广西也可采用跨领域哦功能转化的方法治理入侵物种。如:牛蛙与福寿螺可以转化进入餐饮行业;五爪金龙、圆叶牵牛可以转化进入医药领域。跨领域功能转化的理论基础为:人类是一切生物的天敌。充分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在多赢的基础上实现治理的目的。

总结

本次研究以广西生物入侵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生物入侵对广西影响的基础上,总结针对性的应对方法。具体包括:1.替代控制;生物防治、跨领域功能转化。而生物入侵治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这一问题还存有较大研究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卢智增.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以广西博白县为例[J].学术论坛,2015, 38(9):115-119. 

[2]庞淑婷,刘颖,朱志远.国内外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管理策略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5,5(12):99-103. 

[3]李俊生,赵彩云.“主要入侵生物生态危害评估与防制修复技术示范研究”项目介绍[J].生物多样性,2016,24(10):1200-1200. 

[4]陈宝明,彭少麟,吴秀平,等.近20年外来生物入侵危害与风险评估文献计量分析[J].生态学报,2016, 36(20):6677-6685.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篇3

[关键词]阴生 药用植物 玉簪 英果蕨 粗榧 光照强度

我们参观药用植物园时,发现许多种在路旁的玉簪在阳光照射下有点打蔫。听老师介绍说,玉簪是一种喜欢阴性环境的药用植物,打蔫可能是由于光照过强的缘故。于是,我们联想到许多问题――现在常用于绿化的阴生植物经常暴露阳光照射强烈的环境中,它们的生长状况如何?光照过强会对喜阴性的药用植物产生哪些影响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决定选择光照这种环境因子对阴生药用植物生长的影响作为研究课题。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药用植物的影响,我们通过比较和分析,选用以枝叶等地面部分人药的荚果蕨、粗榧、玉簪三种药用植物分作为蕨类、裸子和被子植物的代表进行研究。这三种植物不但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还常常被众多植物园和公园广泛栽培用以美化环境,因此掌握光照强度对它们的影响规律还可以为园林部门更好地栽培它们提供参考意见。

一、研究目的

1 通过比较三种阴生药用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下的生长状况,分析光照这种环境因子对植物产生的影响。

2 通过分析数据,确定有利于这三种阴生药用植物生长的光照强度范围。

3 为药用植物发挥最大的药用价值提出保护建议,以培养高品质药用植物。

二、研究流程

三、研究结果

1 粗榧

从图2看出,位于光照强度较低地点的两棵粗榧冠幅较大,粗榧的冠幅和光照的强度成反比。此外,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其株高整体呈现减小的趋势。

如图3所示,光照强度相对较低的两棵植株的基部分枝远远高于另外两棵,此外小枝上的叶片数目较少,最末级小枝与次末级小枝顶端的角度也较小。

从图4可以看出,光照强度弱的粗榧的最末级小枝的干重明显大于生长在光照强度强的地点的粗榧。

2 玉簪

分析图5不难发现,两棵种在光强比较弱的地点的玉簪的株高相对较高,冠幅也略大一些。

通过比较数据得出,光强较低的两棵玉簪叶片的长度和宽度都大于光强较大地点的玉簪叶片,如图6所示。

图7显示,光照强度对玉簪的叶片数目没有明显的影响。

如图8所示,光照强度越强,分枝的干重越小,由此推论,玉簪的一个分枝的干重和光照强度成反比。

总重受叶片数目和每个叶片质量两个指标的共同影响,从图9可以看出,玉簪的总重同光照强度之间并没有明显关系。

3 荚果蕨

从图10可以看出,不同光照强度下荚果蕨的基部分枝数、叶片上的小叶数、小叶片与叶轴的角度和叶片长度的差异都不明显。

如图11,荚果蕨在不同光照下的叶片干重及总重变化不规律。

四、分析与讨论

有研究认为,光照强度的变化会改变植物的生长环境,尤其对土壤和冠层的温度、湿度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较大(绍辉,1998),植物解剖形态特征发生变化正是上述各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光照强度对三种药用植物冠幅的影响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光照强度同粗榧和玉簪的冠幅呈反比;而光照的强弱对荚果蕨冠幅的大小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影响。冠幅增大对以观叶性为主的植株(如玉簪)较为有利,可以提高其观赏价值。

2 光照强度对玉簪叶片大小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耐阴植物强的植物,茎不会徒长,而是尽量扩展其叶片,以适应弱光(白伟岚等,1999),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玉簪的叶片在弱光下较大,验证了这一规律,反映出玉簪较好的耐阴性。

3 光照强度对三种药用植物小枝(叶片)干重的影响

干重是植物除去水分后剩余的有机物的重量,可以反映出植物在一段时间内光合作用的强弱。因此可以作为判断植物生长状况好坏的重要指标。粗榧和玉簪的小枝(叶片)干重均在光照较低的情况下较重,充分反映出阴生的环境更适于他们的生存。而对于粗榧来说,小枝的干重越大,其中药用成分的含量更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药用价值也就越高,因此选择较低的光照对粗榧十分重要。

4 光照强度对三种不同植物的影响效果有所不同

在我们所选择的三种阴生植物中。粗榧对光照强度的变化最为敏感,表现出明显的喜阴性;玉簪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株高、冠幅较大,叶片干重增加,也表现出一定的喜阴性,荚果蕨虽然有关资料记载该种是阴生植物,但我们的实验结果并没有验证这一说法,这一方面说明它们在光照5000-100001ux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五、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光照强度的变化对三种阴生植物的生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对冠幅和小枝的干重的影响最大,成反比关系。在基部分枝数、分枝干重、总重、小枝上叶片数、最末级小枝和次末级小枝顶端的角度等方面,三种植物呈现不同的结果,粗榧和玉簪同光照强度的变化大多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而荚果蕨的变化则不明显。对粗榧和玉簪而言,光照强度约为3000-5500lux之间的条件下生长的较好,光照强度不应太强。

2 建议

粗榧的枝干、叶片等皆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为了让粗榧生长的更好,积累更多的生物量。我们建议在栽种粗榧时应该将这种明显喜阴的植物种植在高大建筑物的阴面。可作为建筑绿化。又对生长有利,还节约资金。

目前公园里的玉簪大多以观叶为主,观花为辅,过强的光照无疑会灼伤叶片,所以在栽种时应该尽量避免阳光长时间直射的路边和空旷的地方。可以选择阳光稀疏的林下、建筑物的背阴面作为栽种地点。

荚果蕨对光照的变化不如前两者敏感,表现出相对较强的适应性,所以栽种的条件可以略微宽松。

六、感想与体会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篇4

关键字: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 对策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

1、对气候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地区性气候状况受大气环流所控制, 但修建大 、中型水库及灌溉工程后, 原先的陆地变成了水体或湿地, 使局部地表空气变得较湿润, 对局部小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降雨、 气温 、风和雾等气象因子的影响。 (1)对降雨量的影响 。一是降雨量有所增加, 这是由于修建水库形成了大面积蓄水, 在阳光辐射下 ,使蒸发量有所增加 ,进而使降雨量增加。 二是降雨地区分布发生改变, 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可使降雨分布发生改变, 一般库区蒸发量加大, 空气变得湿润 。据有关资料介绍 ,库区和邻近地区的降雨量有所减少,而一定距离的区降雨则有所增加, 地势高的迎风面降雨增加, 而背风面降雨则减少。 (2)对气温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 ,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 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 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2、对水文的影响,水库修建后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流量 ,从而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水库不仅存蓄了汛期洪水 ,而且还截流了非汛期的基流,往往会使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甚至断流 ,并引起周围地下水位下降, 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环境生态问题: 下游天然河流断水而干涸;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因河流流量减少, 使得河流自净能力降低; 以发电为主的水库, 多在电力系统中担任峰荷 ,下泄流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大 ,致使下游河道水位变化较大对航运 、灌溉引水位和养鱼等均有较大影响 ;当水库下游河道水位大幅度下降以至断流时, 势必造成水质的恶化。

3、对地质的影响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 塌岸 、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1)大型水库蓄水后可诱发地震。 其主要原因在于水体压重引起地壳应力的增加; 水渗入断层 ,可导致断层之间的程度增加 ,增加岩层中空隙水压力。(2)库岸产生滑塌。 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 岸坡土体的抗剪强度降低 ,易发生塌方 、山体滑坡及危险岩体的失稳。(3)水库渗漏。 渗漏造成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变化 ,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 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地下水体的污染。

4、对土壤的影响 ,水库蓄水引起库区土地浸没、 沼泽化和盐碱化。 (1)浸没 。在浸没区, 因土壤中的通气条件差, 造成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减少, 肥力下降, 影响作物的生长。(2)沼泽化 、潜育化 。水位上升引起地下水位上升, 土壤出现沼泽化、 潜育化 ,过分湿润致使植物根系衰败, 呼吸困难。 (3)盐碱化。 由库岸渗漏补给地下水经毛细管作用升至地表, 在强烈蒸发作用下使水中盐分浓集于地表, 形成盐碱化 。土壤溶液渗透压过高 ,可引起植物生理干旱。

5、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这里的鱼类是特指的 ,生物物种则泛指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 当前极为关注的是大坝建设对洄游鱼类造成的影响。(1)对陆生植物和动物的影响。 永久性影响及直接影响:库区淹没和永久性的工程建筑物对陆生植物和动物都会造成直接破坏 。间接的影响: 指局部气候 ,土壤沼泽化、 盐碱化等所造成的对动植物的种类 、结构及生活环境等的影响。(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主要指对水生藻类植物的影响 ,水库淹没区和浸没区原有植被的死亡 ,以及土壤可溶盐都会增加水体中氮磷的含量 ,库区周围农田、 森林和草原的营养物质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 从而形成富营养化的有利条件。 (3)对鱼类的影响。 切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 ;水库深孔下泄的水温较低, 影响下游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下泄清水, 影响了下游鱼类的饵料, 影响鱼类的产量 ,高坝溢流泄洪时, 高速水流造成水中氮氧含量过于饱和 ,致使鱼类产生气泡病。

二、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的对策

1、制定可靠的水利水电环境因素评价系统,要正确地对水利水电工程作出环境影响评价,必须首先弄清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明确工程性质、规模及地理位置等,考虑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本工程直接影响的区域,还要包括一定范围的邻近地区,甚至全流域。不同的工程性质,由于工程目的、作用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不同,对环境影响的主要方面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选择环境影响评价参数之前,必须在弄清全部工程设计的同时,要对环境现状作全面调查,摸清家底,从而选择主要评价参数,一般应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诸方面综合考虑。通过分析计算,明确工程对环境参数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并分析不同设计方案间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区别,从而提出选择方案建议。

2、加强后期的水利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为对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计中提出的对策措施的作用与效果做出评价,同时对工程有利影响进行评估,有必要在工程运行若干年后,对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对于有条件的工程,将其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一部分同时验收,对条件尚不成熟的工程,可在工程总投资中扣出部分资金,用于环境影响后评价,这样既可复核工程环境评价的正确性、客观性,又能为以后的环境评价积累经验,有利于水利水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在进行回顾评价时,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对工程建设后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工程建设前后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对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

水利水电建设和运行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好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严格落实环评报告及环保设计中的措施和要求,防止和减缓工程施工和运行造成的各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和人们保护环境观念的加强,人们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建设中要创新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使水利水电工程成为节约利用资源、生态保护工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 张茜.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补救措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2) .

[2] 盛松涛,李星,张贵金: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研究[期刊论文],人民黄河,2012(10)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篇5

1.1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完善施工环保体系

针对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要求、针对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需求,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明确环境保护目标。针对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明确施工环保工作目标。通过施工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减少对施工区域周边植被的影响,预防水土流失及施工尘、碴、水对环境的影响。以施工环境保护目标为中心,建立施工环保体系。并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及其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关系,明确各部门环境保护工作内容。通过完善的施工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规范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工作中与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开展,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2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的具体措施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企业应在工程中标后详细调研施工区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以此为基础,编制详细的生活环境保护计划,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另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声不可避免的对周边居民产生了影响。施工企业还应与周边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避免噪声污染等造成的矛盾。针对施工过程中交通运输通路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还应规范施工运输车辆的运输时间,避免运输噪声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粉尘等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企业还应加强空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应用。通过凿裂施工法的应用、钻孔或爆破施工、湿法作业等防尘措施的运用,降低施工过程中粉尘的产生、减少施工过程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另外,施工企业还应对施工现场存放物料进行管理,针对施工用粉尘材料存放中大风气候造成的空气污染,强化物料存放过程的遮挡措施应用与管理。通过多种预防措施的运用,减少和降低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废水、生活废水对该流域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降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对流域内水资源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通过针对性分析及措施执行实现环保目标。首先对于施工过程中砂石料处理及混凝土砂浆制作过程中的废水进行处理,或者采用商业采购的方式减少这一环节的废水处理工作。另外,施工过程中的设备检修、故障处理等工作中,废旧机油、清洗用柴汽油等应集中收集后进行处理,严禁随意倾倒,以此避免废旧机油等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对于施工机械、车辆的清洗,应集中清洗,病通过水池沉淀后排放至江河,减少车辆清洗带来的油污对江河流域生态的影响。对于生活污水,应设置沉砂池进行净化,避免磷化物等超标对水环境的影响。通过相应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有效降低水利工程施工活动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实现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管理目的。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施工废弃物及生活垃圾两部分组成。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目标,施工企业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进行废弃物的处理与管理。通过集中收集与处理方式,避免随意倾倒固体废弃物对施工场所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活垃圾也应集中倾倒至指定地点,减低施工活动对周边植被的影响。如废弃物中含有铅、铬、砷、汞等有害成分,其实应上报环保部门进行批准后进行处理,避免重金属及有害物质对水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

2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探讨

综合水利工程施工中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树立明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严格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与宣传,使施工全体人员认识到生态环境及动植物保护的意义。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数目的砍伐,注重施工过程中对植被及动植物的保护。严禁施工人员在施工区水域捕杀水生动物,以此保护施工区域动植物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保护目标。

3结论

在我国现代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脚步不断加快的今天,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断上马。针对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及水利工程周边动植物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同时,以环境保护宣传培训为基础,帮助施工全体人员树立环保意识,降低施工过程中个人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施工过程中生活污水、废弃物;施工污染物对施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企业应采取针对性对策进行控制与管理,实现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篇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各方面需求越来越丰富,城市房地产建设突飞猛进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目前房地产开发项目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热点,它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引发的环境污染纠纷也时有发生,作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制度,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传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建设项目相比,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开展较晚,技术尚未成熟,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完整的技术规范。因此,积极开展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探索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的特点

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主要类型包括住宅、写字楼、酒店、公寓、商业、金融等建筑工程,其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项目在建设过程及建成使用中自身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排放对外部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一个环境污染源;同时房地产项目又是居住、休闲、工作的场所,需要舒适、安静的环境,又属于被保护的对象。因此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既要评价它对外环境的影响,还要评价外部环境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这是房地产项目与其它类型项目环评的一个重要区别点。

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关注的环境问题

项目选址和总平面布置要充分考虑环境条件,特别是污染气象条件。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注意外环境噪声(特别是交通噪声)、异味、油烟等对开发项目的影响以及开发项目内部的相互影响和施工过程中噪声扰民影响,这常常是房地产开发项目产生污染纠纷的重要因素。

商住、办公、酒店等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尽量考虑景观效果、光污染评价和生态适宜性分析内容。在进行上述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最好能包括这部分内容。

在考虑项目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是否可以接受的同时,对周围污染源以及建设场地可能对项目引起的污染进行预测和评价,确定对其项目功能和景观等影响是否可以接受,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确定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随着房地产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主要源于建筑、装饰材料和家具的室内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纠纷日益增多,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房地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对此予以关注,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执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尽量生产成品房,防止二次装修造成的环境污染。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物导致的许多环境问题不断出现,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从环境影响评价角度看,高层建筑物导致的环境问题将会逐步成为今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高层建筑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有高楼风、光遮挡、光污染、地下车库的尾气排放以及风险评价等。

高楼风。高楼风的影响并不小,对周围环境和人身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高层建筑物的高风速与建筑物的高度、长度和深度以及建筑规划布局都有关系,在环境影响评价中最好通过风洞实验来进行说明。

光遮挡。在现代大城市建设中,由于高层建筑物密度过大,需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根据《城市居住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规定,居民白天日照时间在大寒日满足两个小时要求。

光污染。现代大城市的高层建筑中玻璃幕墙的应用很普遍,其所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玻璃幕墙反射光所带来的光污染,其对交通安全及周围居民生活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地下车库的尾气排放。高层建筑物一般都设有地下车库,根据实测,在设计换气风机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地下车库内污染物浓度高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几倍,但低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排出后会造成排气口周围污染物浓度偏高,一般不会出现超标现象,但由于地下车库的体积较大,换气量也较大,设计时为了周围景观和平面布局的考虑,通常会设置较少的排放口,存在污染物排放速率超标的可能。因此,地下车库排气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不是模式计算,而是合理设置排放口的个数和高度。

风险评价。由于高层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再加上人流较为集中,故风险评价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必要的,如高层建筑物火灾所造成的惨重后果并不少见,此时应按规定进行评价。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篇7

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或同一工程的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素,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 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1)因水库沉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或者是因为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等都会产生一些社会话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沉没损失,对库区内只在高水位时才被沉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会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严重影响。此外,河流情势变化会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伏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3)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四周本文由收集整理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带来污染和威胁。

(4)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5)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情况,从而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6)水库沉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7)对多泥沙河流、水库回水末端易产生泥沙淤积,不仅减少蓄水库容,而且可能引起河床抬高,影响航运。流入水库的支流河口也可能形成拦门沙而影响泄流。因改变河流的水力条件,对下游河道可能造成冲刷。

(8)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大的水域能改变附近地区的小气候(多雾、降雨形态变化、气温变幅减小等),并使枢纽附近地区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

(9)库区的文物古迹可能被淹没。

(10)对库区人群健康会产生影响,如一些水介疾病会因水面扩大而增加,移民动迁也会导致一些疾病流行等。

(11)是由于水库蓄水,下游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流量减少可能影响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3 减小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四周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猜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题目,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公道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公道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天气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猜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猜测,并猜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3.2 把生态环境保护融进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进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同时应该对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进行调查,看是否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影响或进行赔偿。

3.3 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并且合理地进行生态旅游线路的规划,促进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丰富其他人们的旅游生活。所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4 结语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篇8

关键词:外来植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030

随着国家间的交流与贸易活动的频繁,在交易过程中大量的外来植物或被引进或被夹带过来,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不同,外来植物的生长必然会对本地的植物群落造成影响,甚至使本地的植物失去生长空间,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只有清楚的掌握外来植物产生的影响,才能对受入侵的生态和土壤进行修复。

1 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1 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参与植物废弃物分解与养分提供的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若是受外来植物入侵,对其多样性造成一定的改变和影响,就会对当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构成威胁[1]。通过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外来植物的入侵会在不同群落植物中对微生物含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中要对不同外来植物与当地土壤中的微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原生环境与受污染环境中,不同环境下外来植物入侵产生的影响也不相同。在原生环境中,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较大,将其结构和功能都作出了改变。而在受污染区域,土壤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植物根系所分泌的化学组成和树根的周转速率都存在差异,因此,外来植物会在植入地点进行物质输出,进而改变了当地土壤微生物的结构。

1.2 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外来植物的引进过程中,为了对其进行保护多多少少的会带进当地植物生长的土壤,而这些土壤中就会含有大量的土壤动物。在外来植物植入某地时,土壤中的动物在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后也会随之进行繁殖,并且会与当地生物建立良好的共存关系,进而导致当地的土壤植物增多。有的外来植物中的某种土壤动物繁殖能力较强挤压其他或是本地土壤植物的生存空间或是外来植物根系分泌的物质不适合当地土壤动物生长,就会产生土壤中动物种类或是数量减少的状况。

2 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

2.1 对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外来植物入侵会对土壤的净初级生产率、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中碳的矿化率造成影响,而这些因素又都是构成土壤碳循环系统的主要因素。进而外来植物入侵会对土壤中的碳循环造成影响。经过研究证实,外来入侵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大都较本地的土著植物要高,因此外来植物的入侵很可能会增加碳的库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外来植物植株相较于土著植物来讲都较高,其生长率也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净CO2同化的效率。但是影响土壤碳循环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外来植物入侵产生的具体影响还不能以统一标准进行说明。凋落物的数量以及分解率也会对土壤碳循环产生影响。而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外来入侵植物凋落物的数量未必高于土著植物,具体情况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凋落物的分解率还受茎叶凋落比例影响,不同物种的凋落物情况也要具体分析。对于其他影响碳循环的因素也要进行具体分析,才可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工作。

2.2 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外来植物入侵还会对生态环境中土壤的氮循环产生影响。土壤构成氮循环系统的要素主要有总氮、无机氮以及氮的矿化率和硝化率等等。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的总氮产生的影响是并不一致的,这主要是由于入侵植物的根系的生物量含量并不一致。生物量含量较大的入侵植物会增加当地土壤中的总氮排量,而生物量含量较低的则会减少总氮的排放量。外来植物入侵对于土壤中的无机氮的影响,也是存在着不同的结果的或增加,或减少,或没有。这主要也是由于植物根系中的生物量含量多少引起的。但是外来入侵植物对于氮的矿化率的影响是较明显的,经研究发现,外来植物入侵当地土著植物生长空间之后,当地的氮矿化率会显著增强或减弱,但是也会出现无变化的情况。这主要是受当地降雨量以及土壤pH值大小的影响。

3 结 语

外来入侵植物对土壤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只是简单的针对入侵植物对土壤微生物、动物和碳与氮的循环系统的影响进行介绍,对于其影响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研究还存在缺陷。但是在日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该方面的研究会越来越详尽,为我国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类延宝,肖海峰,冯玉龙.外来植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本地生物的进化响应[J].生物多样性,2010(06):622-630.

上一篇:妇女节快乐英语范文 下一篇:吸血鬼日记剧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