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0 04:36:20

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篇1

凭以往的经历,我不太愿意听表演性很强的课,在我的观念里,总是认为这样的课是众人的设计成果,挑选比较谁的表演技术高。可是,这次在厦门工人文化宫分会场亲自聆听了16节课后,改变了我的很多看法。这样的公开课,有没有表演性?肯定有,但回顾起这一节节的精彩,看似不同,每一节课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有一定的共性:老师们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教学设计、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最真实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了识字、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表达,多元化地向我们展示了各省语文教学的优秀成果。特别是黑龙江赵昭老师和北京贾宁老师的课给我印象极深,他们的课呈现的真实,表演成分较少。尤其凸显了崔峦老师提出的四个目标:即1,准确把握年段目标;2,夯实识字写字教学;3,加强语言文字运用;4,呈现学生学习过程。课堂上,不再是按部就班地走教案,不再是按照众人的设计在表演,而是认认真真地在做给自己看!

黑龙江的赵昭老师在执教《匆匆》一课时,穿着是那么朴素,语言是那么朴实,过程是那么真实,他关注的不是别人外在的审美,而是课堂上学生的收获。例举片段:课前活动:分小节背《人生》的小诗,问:这首诗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配乐完整地背诵。(课前教师拉进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引入:人生的名字是遥远,遥远的名字是等待,等待的名字是岁月,岁月的名字是匆匆。(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时间的内涵)

二、板书课题,区别“匆”和“勿”(细节处关注生字的处理):出示朱自清简介,要求30秒阅读并记录。(课件中有秒表行走的声音,让学生感悟时间的匆匆)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通句子,读准字音;2,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几遍;3,出示“过去……蒸融”的句段,问:什么是“蒸融”?学生回答后指出这是拆开解释词语的方法。观察“蒸”并书写,提醒同学要注意哪一笔?(夯实识字写字教学)

四、问:这篇文章在写什么匆匆?这是什么文体?1,出示品读小助手:找出描写时间匆匆的词句,仔细读一读;悟出你的感受,在书中批注;与同学交流。2,学生自读,老师巡视时提出:真读、真想、真思考、不装样子;提笔就是练字时,把提炼出来的词语写在黑板或书上。(关注年段目标,注重过程)3,按照顺序;哪些句子带给你感触?用了什么方法?指导朗读、剩下关键词背诵,学生自南选取方式把文段背下来。(关注写法,积累运用)4,学生谈到“八千多个……”,问:这是什么句?课件展示“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水中的画面,要学生安静地读课文,再次体会“头涔涔、泪潸潸”。(深入理解)……

以上环节真实地呈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该会场我最喜欢的一节课,老师解读文本的功力令人佩服,用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到大海的水的课件激起学生强烈的震撼,再联系课文感悟可谓深刻;尤其是老师顺着学生的学习,导学、品情、悟理,由学生的生成进而生成灵动的课堂,让人称赞。这样的课、这样的精彩,如何得来?这是我十几天来一直思考的问题。结合本次观摩和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课改十多年,相当多的老师曾经迷茫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很不容易,本次比赛的16节课中,让我看到了:在理解内容主旨的过程中,不忘写字,不忘学法指导迁移,不忘批注,可谓语文味浓厚。老师们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写字、指导写字、找出语言训练点进行口。头和笔头的练习、让学生静静读书、写下批注。使语文回归到语文本身的教学轨道上,可谓语文味浓厚,我们现在的课堂中缺少的恰恰正是这些。

二、语文教师要修炼教学功底。以往的比赛,比较遗憾地看到选手在表演,追求花哨的课堂设计,以吸引眼球。而这次比赛,从课前的热身到老师的板书、朗读,课上的引导,都需要老师有过硬的语文功底。这个功底包括老师的书写、朗读等传统的基本功底,更重要的是语文专业知识的修养。看到北京贾宁老师的课前谈话,让学生猜甲骨文的“旅行山水”四个字,黑龙江赵昭老师课件中“针尖上的一滴水”无不彰显着教师本身对古文字的深厚了解和解读文本的功力。这是长期修炼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需要我们老师沉下心来做学问,并不是小学语文就是肤浅。事实上,你的厚度将决定你语文教学的高度。你才会有不同于别人的设计。

3 语文课要真实、扎实。我不太喜欢事先有铺设、设计花哨的课堂,我感觉课上考量得更多的是上课者的教学,目标定位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语文课上真读、真想、真思考、不装样子非常重要,学生的能力是否有所发展更要引起我们关注。

4 上好常态课势在必行。“公开课”是观摩教学的俗称,是各类学校探讨教学的规律、研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作为一种经常进行的教学活动,公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老师们每天要上课,每节课要像观摩课、竞赛课一样去群体研究、反复推敲恐怕不太现实。我们一线的教师经常面对的还是如何上好常态课?因此,从对公开课的观摩上,从专家的精彩点评中,我明确了今后常态课教学的方向:A、提高解读教材的能力,B、分清年段,定准目标,C、合理借鉴优秀课例,D、掌握一般教学模式,E、重视学习方式指导,F、提升个人业务素养,G、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常态的课堂需要真实、扎实、朴实、持之以恒,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应该把如何让孩子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放在主要位置上,我们不在乎常态课是否具有观摩的价值,只想着做给自己、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匆匆教学设计篇2

教师要使自己的提问有意义,既不要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出来,也不要过高要求,学生不知如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要善用启发艺术,提出疑问,激起思考。

(一)启发式的提问

如《唯一的听众》教学片断:教师这样提问:“唯一的听众”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她做了什么事情呢?这听众为什么让作者成功了呢?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知道需要阅读课文,作进一步的思考,才能得出答案。这种启发式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开放式的提问

提问不是追求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而是有一定的开放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抒发自己的见解,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如《井底之蛙》的结尾,教师这样设置疑问:“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会说些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青蛙会很惊讶:啊!原来天空不是我想的那样渺小啊!是我看问题太片面了。”有的小朋友说:“它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会感叹道:啊!外面的世界好美啊,我不忍离开了!”有的小朋友会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纷纷谈出自己的感受。开放式的问题,开阔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目的式的提问

教师在提问时,要摆脱盲目性,仔细斟酌,提出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问题,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如《老人与海鸥》的教学片段: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的变了调的地方话,教师这样提问:“你从亲昵的变了调这一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亲昵,对海鸥的爱。目的性的提问,促使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问题,最终得出准确答案,而不是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

(四)次序性的提问

一堂课,教师往往会设置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一定有主次、先后之分,教师要依据课文内容的主次,学生理解的程度,设计问题的次序。如《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片断: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设置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接着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回答问题:“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含义?”促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次序性的提问,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促使学生逐步理解教学内容,促使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艺术化的提问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上要多下功夫,设置出灵活、开放、有目的、有次序、有启发性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促使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板书艺术

教学板书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课堂板书,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上书写工整,恰当运用。那么教师要使板书具有艺术性,有哪些方法呢?

(一)锤炼词语式板书

锤炼词语式板书要求教师增强板书设计的意识,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把课文主要内容用精练的文字概括出来,抓住课文的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好文章的内在联系,用关键词语搭建文章的框架,使学生一目了然。如《匆匆》一课的板书设计:匆匆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这样的板书,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展示了文章的行文结构,既有利于教师讲解课文又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二)适时呈现式板书

教师板书的设计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教师在设计板书时,要让学生积极参与,适时地呈现板书。如《怀念母亲》的板书设计:怀念母亲母亲祖国频来入梦——真挚情感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书写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启发式板书

启发式板书就是通过板书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使板书具有启发性就要做到语言表达清晰明确、符号运用恰当、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启迪儿童的思维。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板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反复实验不断追问——得出真理这个板书的设计,既清晰地呈现了文章的主旨又富有启发性,促使学生从中学会用具体的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方法。板书设计要因文而异,不同的文章,其内容、重点训练项目有所不同,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才能突出教学重点,做到为教学目的服务。只有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样的板书,才具有艺术性,才会有更高的实用价值,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要能够促使学生乐于学习,达到学习目标,就可以采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总结归纳,吸取经验,主动向优秀教师学习,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定因课堂教学艺术而更加精彩,所以我希望各位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多动脑、勤思考、多摸索。用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用精彩的导入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用良好的提问激励学生;用优美的板书吸引学生最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匆匆教学设计篇3

秩序

香港秩序井然。

街道狭小、车水马龙,却又畅通无阻,是香港交通秩序的一大特色。穿梭在大街小巷,看不到车辆相互穿插,街道如流水一般。

香港对社会的管理井然有序。设定了规章,尽人皆照章执行。这既源于长期严格执行规章形成的良好风气,也因为管理工作的精细到位。大到关乎居民衣食住行的公益设施,小到环卫工人的清洁工具,一切设计都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排队是香港人生活的重要环节,乘坐公共交通、购物、游玩、吃饭、办事……一切都排队,并没有人破坏固有的规矩。

秩序,体现出港人深厚的文化素养。

脚步

在世界各国的大都市中,处处都是形色匆匆的脚步。脚步匆匆,尤以港人的脚步最为快捷,就是在上下地铁的扶梯上,也少有人站在扶梯上等待,而是一路小跑。压力大、工作忙,因此他们很会管理时间。他们有一个牢固的信念:“时间就是金钱。”时间能创造一切。

香港的夜景为何如此美丽?除了高水平的灯饰景观外,更因为它的繁忙。香港大大小小的写字楼,都是晚上9点后进入下班状态,灯光亮到12点后的写字楼也不在少数。因此灯火辉煌的维多利亚港湾既是梦幻香港的象征,也是成千上万港人辛勤工作的见证。

除政府公务员明文规定不允许兼职外,大多港人都兼有多份职业。在这个全球人才聚集、竞争激烈的经济贸易自由港,港人不仅需要到处流动,更需要不断地自我充电。因而这些行色匆匆的脚步,不是正赶往下一个工作地点,就是赶往各种培训班、补习班。

土地

香港弹丸之地,在总面积11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690万常住人口。然而,100多年的时间,港人创造了伟大的奇迹,也创造了节约土地的神话。

在香港高楼林立的繁荣景象下,是最为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在过去100多年,香港仅仅开发利用了6%的土地,因为香港人深知土地是发展之本,更是立命、生存之本。祖先给他们留下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他们同样要给子孙留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福利

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使港人人人都能分享巨大的社会财富。

居者有其屋。香港现有663个出租房屋单位,230多万人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出租公共房屋内,近半人口居住在政府的资助房内。

免费义务教育。香港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2001年开始大学教育学费只收成本的18%。而香港大学教授的收入全球最高,大学教学条件名列世界前茅。

低廉医疗。香港居民人人都可以得到低廉的医疗服务。在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点治病,每人每天仅需交100港元。

匆匆教学设计篇4

笔者认为,体验式细读,能解决当前阅读教学的难题。细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体验,能熏陶情感,培养审美情趣。二者的有机结合,能做到培养阅读能力与进行人文熏陶两不误。

一、体验式细读的含义与意义

(一)含义

细读,注重语言本体的研究,尽量强调客观冷静地深入文本;体验,则要求突出主体的情感因素。体验式细读,是体验与细读的有机结合,在细密地研究文章的上下文及言外之意的过程中,始终有体验的相伴相随,既理解文本的意义又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意义

1. 细读能够规范体验

体验的本质是自由的,它不受限制。但在细读中的体验,体验要受文本的规范,是文本意义之内的体验。

2. 体验能够深化细读

有体验参与的细读,才能摒弃浅阅读,深入文本的深处。

二、体验式细读的策略与方法

(一)体验式细读的策略指导

1. 创设教学情境

(1)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是以生活为背景设计问题情境,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从学生熟悉的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创设情境。比如《鸟的天堂》可以从学生对“天堂”这一文化现象的了解切入课文。

(2)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最常见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比如,可以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在初读课文以后,提出问题并梳理主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比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人的课文,为什么要以植物做标题?” “课文哪几处写了绿绿的爬山虎,和写叶圣陶爷爷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带着问题读书,能使学生对课文的思考、体验逐渐深入。

(3)交流情境

这个“交流”,不仅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它的创设,有利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促进思维、体验的深入。比如《放弃射门》,可以讨论放弃射门的是与非。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性美的认识、体验。

2. 深入文本

(1)沉入词语

叶圣陶指出,阅读要“一字不宜忽,语语悟精神”。阅读时,要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文意的探询,从而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比如《小珊迪》,描写了一个穷人的孩子极度贫穷而又心存善良诚实,文中有个“跑”字出现两次,犹如两颗璀璨的珍珠,值得反复玩赏。一处是“我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了”,这个“跑”字把他的极度饥饿表现了出来;一处是“他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此处的“跑”,表现了他急于还钱的心情,诚实善良从这一“跑”去和一“跑”回得到充分体现。

(2)理清思路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文章的思路是作者在观察、理解和表达客观事物时展开的路子,它既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观察分析的思考过程,又呈现作者思维的结果,是作者思维的逻辑性条理性的表现。遵循作者思路细读,才能走进文本的深处。比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是按“听”“看”“想”“说”的思路展开的,“听――‘中华不振’(有了朦胧的印象)”;“看――‘中华不振’(有了亲身的感受)”;“ 想――‘中华不振’(明白了事理)”;“说――中华崛起(立下救国大志)”,可以先梳理课文的结构,然后抓住重点词语领会。

(3)想象体验

古人有“言不尽意,立象显意”之说。阅读的显意,就是通过想象,还原文本的生活情境,使文字表达的意象更加丰满,意境更加丰盈。比如《搭石》一文,通过对故乡搭石的叙述描写,表现了家乡的人情美。因此,对课文的结句“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应引导想象,丰富家乡搭石所体现的人性美的意象意境。

(二)体验式细读的方法指导

1. 在着眼整体的细读中体验

写人的文章或抒情文章可引导学生运用“注重整体的细读法”,细读要从整体出发。比如《匆匆》,文章表达了作者“时不我待”的很强的生命意识。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题的意思以后,要围绕“时间怎么匆匆”找出有关重点词句朗读体会:“燕子去了,……一去不复返呢”,是从自然现象感悟时间的匆匆;“在默默里算着,……也没有影子”,是从自己对时间的感受感到时间的匆匆。围绕“时间的匆匆”不断深入文本,强烈感受作者的生命意识。

2. 在质疑的细读中体验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有的文本的叙述、描写好像有漏洞,有的初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需要学生睁大怀疑的眼睛,在质疑中细读。

3. 在比较的细读中体验

朱自清指出,细读要留意作家着意和用力之处、创新或变古之处等等独特的东西, 留心于作者深得用字妙趣(炼字) 的用心。

匆匆教学设计篇5

一眨眼,党课的理论篇章就要结束,一切是那么的匆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于要接受更多党教育的我们,这不是结束,这是刚刚开始!我们不能只止步于党课的理论学习上,我们更多的是要用实践去检验真理,用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

短短的六节理论课,通过倾听各位老师的教导,下课后自己的反思,真的受益匪浅。让我从认识上,从思想上改变了以前的一些单纯的,不成熟的想法!有时候,一个老师的举手投足间的动作,就能传达出一股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可以向我们学生传达任何信息。 最后一节课,万老师讲到目前时,他说:“在这样的干部管理下当地的人民是怎样的一种生活!”通过这句话我读懂了一个关心,担忧人民生活的党员! “忧天下之忧而忧”这是一个有责任,有良知的每个公民必须做到的,要忧天下,更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为人民的忧做出贡献。

最后一节课主要讲了党的宗旨,及我们为什么要坚持这个宗旨,还有坚持这个宗旨的要求!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的利益是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做到这点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为人民服务!苏共的失败更是说明了这个道理,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要是他只为少数人民某利益,这样的政党一定会被淘汰!在数据统计中发现,苏共仍然能工人的利益占4%,代表人民的利益占7%,代表党员的也只占11%,而占党干部及党机关的却占85%.看到这些数据,我们就深刻的明白为什么苏共在执政74年后解体!因为他谋的不是人民的利益!这样的政党迟早会被淘汰。

我们党为什么要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主要有以下三点:(一)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非无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二)这是由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所决定的。(三)这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

老师指出我们坚持党的宗旨的具体要求有: ⒈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⒉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⒊在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⒋正确处理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⒌时刻保持对权钱色的警惕性,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第五条指出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这点对我们党的建设很重要!目前有些党员不能坚持原则,最终走上,不为民谋利,不为民做主,官官相护,这样的现象我们党一定要彻底清除!

26日上午,全党举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坚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坚决同一切腐败行为作斗争,用实际行动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所以党员以及干部必须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目标!为这个目标奋斗终身。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新世纪的党员担负着新的任务。“忆往昔,岁月峥嵘,江河涛涛。”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为了祖国的发展,披荆斩棘。“看今朝,日新月异,江河翻腾”,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努力学好并加强党的思想教育,从思想,从行动中争取早日加入中国***!这不是结束!而是起点!

匆匆教学设计篇6

一、利用“导学单”,提高预习课的效率

我在每节课前,对于所要讲授的内容,认真研究,结合教参,明确教学目标,并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导学单。利用导学单提高学生预习课的效率。上课时,先让学生认真阅读导学单中的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等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再带着导学单里面的学习任务观看微课。学生借助微课,理解课文内容。

二、给予预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教学文言文《学奕》时,

1.首先让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

2.再根据微课,在自己事先抄好课文上画出停顿符,并正确朗读课文(现在学生已经拿到语文书了,后面的学习就可以直接在书上做标注了);

3.然后借助微课,理解课文内容;

4.学生看完微课,结合注释,自己试着说说课文的意思;

5.最后用自己的话说说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预习方法的指导

以上是文言文的预习方法指导。对于现代文的学习,也同样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

1.课前布置读课文的任务,要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大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借助微课,理解内容,理清脉络。

3.看完微课,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化情感。

4.课后思考题: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想一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仿写。(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匆匆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初中科学 学生分组 实验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实验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验证科学的结果,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验证科学规律,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过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处理的能力,全面的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精神。但是在当前的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科学的概念、基本规律与原理进行理解,导致初中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出现一些偏差,值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关注。

一、当前科学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前:分组随意,参差不齐。小组实验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组,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初中客观的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际的实验室的机会并不多,学生接触实验仪器的机会不多,一旦进行科学实验时,学生比较兴奋。教师没有对全班的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科学合理的分组,而是随意的、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分组,这样就导致一些比较好的学生在一起,就会造成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参次不齐,给实际的实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影响正常的实验进度。

2.实验过程中:观而不知,做而不思。科学实验的重要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不断的观察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并能够分析其中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掌握实验本周,它要求学生必须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并对其中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但是,在实际做实验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认真的思考实验中的相关问题,只是简单观看实验的过程,重复教师讲解的实验过程与方法,没有认真的思考实验现象后的真正原因,这样就降低实验教学的目的,而且有的学生在实验失败后,也不去总结其中失败的原因,但是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成为学生娱乐的课程。

3.实验结束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对实验的内容进行预习,甚至在实验开始前几分钟才到实验室来,没有充分的做好实验准备,也没有明确实验的目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操作,一边看书本一边进行操作,浪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在实验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观察实验现象,也没有进行思考,在实验完成或者结束后,就匆匆的离开实验,没有对相关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也就不能起到科学课程分组实验教学的目的。

二、提升初中科学分组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

1.合理分组,明确职责,提高实验的效率。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实践操作能力不一样,在实际的使用操作中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讨论,要将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保证每个实验小组的总体能力水平一致,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由小组长对学生的实际实验情况进行分组,例如一些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有人能够讲解仪器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技能,要有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实验现象等,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各施其职,做好自己在实验中的本质工作,而且能够有效的掌握整个实验的过程,避免实验中人员的浪费与东张西望的现象,大声喧哗和破坏实验教学的现象。小组合作的形式一般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让优秀的学生带实践较差的学生,让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能够团结互助协作、互相帮助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协作与合作能力培养。

2.实验前做好实验设计。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需要明确整个实验的目的和详细的实验过程,这样就需要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实验预习的辅导,让学生在实验前,首先要了解的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详细的操作步骤,以及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指导,不能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单纯的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保证学生在科学实验的能够有效的观察实验现象,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思考与分析,同时能够有效的对科学实验进行延伸。例如,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一教学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在做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的同时,可延伸分析“石灰石和稀硫酸、碳酸钠和稀盐酸”两个实验的情况,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观察二氧化碳产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分析石灰石和稀硫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情况,要求学生对三种情况进行分析,明白其中的实验原理,这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就能有效的避免学生不会做到:“观而不知,做而不思”的现象。

3.实验后做好实验分析报告。在科学实验后,对于学生来讲,仅仅完成实验后,并不代表实验学习结束,需要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总结与分析,对学生的实验报告不能随便敷衍了事,需要对整个实验的过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详细问题进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相关的现象都要写出来,并进行详细的分析,要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要求每一位学生从某一个角度对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写出独具特色的实验报告,让学生能够详细的描述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具体内容,学生在撰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掌握实验操作的内容,从而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避免哪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匆匆教学设计篇8

每天清晨听着一声声“老师,您早”,那真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晚上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了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拥有的幸福和快乐。为此,我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不断地充实自己,我要将我全部的爱和所知的知识,传递给我的学生,因为我要对得起那些渴求知识的眼睛,对得起那些对我如此信任的心灵!

这个学期开始,我又接手了一个班级——七班的班主任工作。开学之后,我努力的设计了一些活动,目的在于尽快的让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尽快的融到七班中去,不让一个学生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

每天早晨迎着朝阳,我和我的同事,行色匆匆,从四面汇集到学校,站在教室门口,迎接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为了让自己做得更好,我们学校的教师每天都在坚持“三个一”工程:每天上好一节课,每天找一个学生谈话,每天全批全改一次作业。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们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的奉献虽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是,却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我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工作了五年,经过了许多个日日夜夜,也经历了很多的酸甜苦辣。但是,为了孩子的一切,我和我的同事们仍在不断的努力,争先创优,把最好的自己献给教育事业!我们这个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而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这是我们光荣而神圣的使命!

上一篇:中秋祝贺词范文 下一篇:公司节能减排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