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习俗范文

时间:2023-11-05 02:25:17

小年的习俗篇1

本次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对“春节习俗”的研究性学习,加深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在实践中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从中学会调查、参观访问、查找资料、运用网格资源等学习方法。通过学生对春节习俗的分析、研究,培养他们善于分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积极动手实践,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项目

(一)引出课题“春节习俗”,提出研究内容“春节的由来与传说”“春节传统习俗”“春节年俗”“春节食俗”

(二)提出可以研究的具体相关问题:

1、关于“春节习俗”你了解多少?

2、对于“春节习俗”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春节的来历、红包压岁钱、拜年、贴春联门神、年夜饭团圆饭、饮食文化、文学艺术、民间美术等等)

(三)学生分组确定研究问题

1、根据问题的类别,学生自由选择,成立研究小组(互相协调)。

2、分组讨论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上网查资料、调查、访问等)。

3、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

4、确定研究专题:

(1)回溯历史渊源——春节的来历与传说

熬年守岁、贴春联门神

(2)走进传统文化——春节传统习俗

红包(压岁钱)、拜年、贴春联门神、新年放爆竹、接财神、年画、

年夜饭团圆饭

(2)感悟节日文化——春节食俗

包饺子、蒸年糕、年夜饭各地习俗

(3)通俗与高雅的文学艺术——感悟春节习俗

春联、春节灯谜、窗花

(4)民间美术——欣赏春节习俗

年画

(5)春节忌语

(四)分组落实研究计划

1、根据研究内容,明确学生研究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方法,教师及时指导。

3、确定具体研究内容及方式方法。

春节由来与传说

·四人小组1 春节的由来 “什么叫春节”

·八人小组2 春节的传说熬年守岁、贴春联(门神)等

春节习俗

·四人小组3 春节传统习俗红包(压岁钱)、拜年

·四人小组4 春节传统习俗新年放爆竹、接财神

·四人小组5 春节习俗春节灯谜、窗花图案含义

·四人小组7 创意灯谜制作,整理。将灯谜系统的整理在A4纸上,并能发挥想象力,制作3-5副灯谜进行展示。

·八人小组8 春节忌语搜集,整理成册

春节食俗

·十二人小组9 春节食俗包饺子、蒸年糕的来历及象征意义,年夜饭各地习俗,学习包水饺和蒸年糕。

民间美术

·四人小组10 春节文化年画

·八人小组6 窗花创作并写明窗花代表的含义,每人3—5张优秀作品(A4纸)

以上研究小组,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查阅相关书籍以及观看影像资料进行研究,研究方式可以通过:将研究内容以文图结合的方式整理在A4纸上;搜集绘画相关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将研究所得绘制成图文并茂的手抄报。

阶段二:利用假期时间,各小组展开研究计划

(一)每个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最终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二)各小组整理归纳研究成果。

阶段三:信息交流会,展示动手实践、创作的成果。

1、交流研究成果。

各小组可由1-2名学生向其他学生介绍本组获得的成果及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同时出示相关资料,并介绍资料的来源。其他同学可提出相关问题询问。

2、归纳总结各组的研究成果,并展示。

(1)研究“春节由来与传说”小组搜集了春节的来历,春节相关的典故等,并以资料的形式进行展示。

(2)研究“春节食俗”小组,主要研究“年夜饭”、“水饺”的来历、程序及象征意义;传统菜肴的象征意义及取菜名的学问等,并模拟操作实践。

(3)研究“春节习俗”小组,主要研究的是传统春联的作法、写法、张贴的讲究及春节灯谜的由来及窗花图案含义,春节送红包压岁钱的由来以及拜年的习俗。开展春节习俗介绍会,将研究所得向同学们进行详细介绍,并展示相关书面文字图片资料。

(4)研究“民间美术”小组主要研究的是窗花的常用图案、象征意义及张贴的讲究,年画的象征意义及张贴的讲究等。小组成员现场进行剪窗花表演。

(5)研究“春节忌语”小组主要是通过调查访问等形式收集资料,整理成册,并予以展示。

4、总结延伸:

(1) 50年后的春节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小年的习俗篇2

陕北,由于其古老,历史文化纵深感特别强,区域内部原生文化积淀深厚,因而较多地继承和保留了原始文化的基质。加上不发达的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农牧经济、贫困落后生活状况,又同时该种文化的素朴性和保守性。陕北方言就生长在这样一种自然地理和文化习俗的环境里。

陕北方言与礼仪习俗

礼仪习俗包括婚礼、丧礼、祭祀、迁居之礼、贺木之礼,筑屋之礼及其它礼仪,其中最重要的礼仪是婚礼、丧礼。这里将从陕北方言来窥探其中所蕴含的礼仪习俗,通过独特的礼仪习俗展现丰富的陕北方言。

1.陕北方言与婚姻习俗

婚礼:它是人生礼仪中最盛大的礼仪之一。曾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婚礼在陕北礼仪中占有重要地位。陕北婚俗反映人们避凶趋吉,以及祈求夫妻和美、多子多福的愿望。据记载:“婚礼皆凭媒妁之言,不用婚书庚帖。初以识字者稀,无人解辨故第凭媒妁撮合之言,无或背弃,后虽读书者多,以相治已久乃竟废则不。聘礼则为一件银子,两三件成衣而已。有力者皆如此,无力者须备齐而后准娶。娶皆以旦不以夜,初以野旷村稀,以防暴客,今犹沿用,则婚字之义昧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乡交流的不断密切,乡里婚俗中逐渐增加了许多新的程序,在日常生活中对婚礼的关注越来越多了。

看家:即观察并查看家庭及家庭住所情况。在陕北有女方到男方看家的规矩。“看家时女方的主要亲戚(一般是父亲)及这个女子到男方家做客,进一步对婆家房院、住宅及家庭成员作全面的了解和熟悉,男家设宴款待。”同时男方的主要亲戚都要给女方准备一些赠品与见面礼,不过现在多给女方多少不等的现金。

2.陕北方言与丧葬习俗

葬礼:人死后,由亲戚、朋友进行的哀悼仪式,人们在表达对逝者思念的同时,也寄托了对子孙的美好祝福。据载:“丧礼皆有棺无椁,无力者三日而殓,殓而即殡,有力者或七日,或五七、七日而殡。殉以刍灵。于年之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日扫墓化帛而已。”随着时展,现在的丧俗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一些习俗相沿习用外,又产生了一些新的习俗。

送终:老人咽气后,子女立即嚎啕大哭,名为“送终”。不知是哪一代人传下来的,子女们如若不哭,死者来世转人,则会成为哑吧。而后则给死者净身、更衣。

报庙:指死者家属到附近土地庙哭着转三圈,向管冥司的土地神或城隍神先行报道登记。

岁数钱是老人去世,在大门外挂出“岁数钱”,按岁数每岁一张纸剪成长条状,用红长纸条围捆成一束。

下话是娘家人“下话”的礼俗。孝男孝女跪在地上,由孝子(一般为长子)向娘家诉说死者生前病因、医情及葬礼的安排,娘家人听后,有训斥的、鞭策的,也有夸赞的、鼓励的。因此俗是对不孝子女教育的机会,故至今流传。

陕北方言与饮食习俗

由于地理环境关系,陕北农作物以种高粱、谷子、糜子、荞麦、小麦、豆子为主,到明代以后马铃薯、玉米也成主要农作物。受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陕北人喜好食猪羊肉。榆林、延安小吃独具特色。榆林北部人好喝酒、吃肉,陕北北部各县,凡遇到各种正式场合都少不了酒和肉这两种食物。这里将从饮食方面的陕北方言来看独特的陕北饮食习俗。

1.陕北方言与饮酒习俗

酒与陕北人饮食关系至为密切,大凡祀神、祭祖、诞庆、迎娶、丧葬、节庆、宴宾等项活动都离不开酒,因而便产生出许多与酒有关的乡风民俗。

春酒:春节,俗称过年,在过年期间,要喝“春酒”,寓有康宁、吉祥、长寿的意思。

雄黄酒:农历的五月初五,陕北人为了避邪、除恶、解毒,有饮“雄黄酒”的习俗。

上大碗:陕北人在婚礼上多用大碗喝酒。即男女双方各推选人数相当几人,每人面前放一大碗,将一瓶烧酒(即白酒)分均倒入两个碗里,双方碰碗后要一饮而尽。

唱酒曲:陕北人在喝酒的过程中一般有“唱酒曲”的习惯唱酒曲曲调或信天游,或爬山调,词一般是即兴现编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种:敬酒歌、对歌和戏谑歌。敬酒歌是向客人敬酒时的劝酒歌,内容多赞美、恭敬。如:“骑马难遇硬塄塄,咱俩难遇这么一阵阵。山丹丹开花背阳畔红,喝酒人儿是英雄。”酒曲拉近了主客间的距离,融洽了主客间的感情。

2.陕北方言与吃食习俗

陕北小吃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十分深远,单就那些小吃的名称就含着无穷的韵味。陕北方言中关于饮食习俗的词汇非常丰富,这里将举例说明。

荞面饸饹:由精制荞麦制作成粉条状,与陕北羊腥汤相配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在陕北民间有“荞面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之说。

抿节: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节音儿化,所以也写作“抿尖”。抿节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麦磨合而成的杂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特制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然后将抿节下锅煮熟,浇上素汤,其味清淡可口,带一股豆香味。

油馍馍:圆形环状,炸熟后金黄似铜钱,在陕北民俗中是富裕吉祥的象征。黄米磨面细箩,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

3.陕北方言与吃“糕”习俗

陕北的“糕”是陕北老百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必需品。“由于‘糕’与‘高’谐音,寓有兴旺发达、节节高升的吉祥之意,吃糕增添了人们过节、贺岁时的喜庆气氛,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糕的风俗。”与之相应反映这些民俗的方言词就极其丰富,具有浓郁的文化特点。

满月糕:孩子满月这一天要吃糕,叫“满月糕”。遍请亲戚,以答谢接生婆和送礼的诸亲眷。

翻身糕:孩子的生日要吃“翻身糕”,希望炸去晦气,带来好运,取高升旺长之意。

坐底糕:孩子结婚那天,要捏个猪头状的糕放在盆底,叫“坐底糕”,象征这对夫妻今后的生活不缺吃穿,美满幸福,“坐底糕”不能送人。

陕北方言与服饰起居习俗

1.陕北方言与服饰习俗

陕北除宜川、延长、延川三县靠黄河岸的几个乡镇外,榆林和延安的其它县(区)均不产棉花,可陕北气候又好像只有冬夏,没有春秋,冷刚过去热便来,热才消退却转冷。再加上黄土及其松散,风一吹,便吹来满天黄尘,受这种种条件的限制,陕北的农民穿衣服别具一格,形成自己特殊的衣饰美学。

羊肚子手巾:陕北农民从前很少戴帽,通常用一块粗白布或白毛巾包头从前扎,以巾代帽,称作拢羊肚子手巾,它夏天遮晒、冬天御寒,又可擦汗、洗脸。民歌中就唱的“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哥哥拢头怪好看……”。

对门门:陕北男人上衣,多为黑、蓝、灰褐色的土布衣料,不论是单衫、夹衣、棉袄,一律低领对襟式,所以这种衣服叫“对门门”衣裳。

陕北人在冬夏交际,还有人头戴毡帽,腿绑裹腿,脚穿毡靴。这均反映在陕北较为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从事农耕、游牧等不同生计生活的需要,以及历史上各游牧民族、农耕民族服饰文化上的相互影响与继承。据载党项服饰:“男女并衣裘褐,仍披大毯。”“大裆裤”、“裹腿”、“羊肚子手巾”显然是从游牧民族演化而来。

陕北方言反映了陕北人的服饰特点,陕北人的服饰又丰富了陕北方言。

2.陕北方言与居所习俗

由于陕北的独特地理环境,陕北人的居所独具特色。陕北的窑洞、土炕孕育了数千年的黄土文明,陕北这种独特的起居丰富了陕北方言。

窑洞:陕北人居所大部分以窑洞为主,它蕴含着北方民族穴居的历史遗风,它是陕北人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港湾。“石窑砖窑墙不透风,天配的姻缘合不上个婚”陕北窑洞有土窑,石窑、砖窑等。用石头或砖砌成窑面的窑叫“接口子窑”,另外还有种叫“薄壳窑”,它们是土窑的继承与发展。陕北有种说法“富不富看窑洞,修下窑洞攒家当”。

陕北的窑洞、土炕记载了陕北人的繁衍生息。奋发自强的生活痕迹,它们昭示了一个民族的传统、源远流长的民风民情千秋轮回。

陕北方言与岁时节令习俗

1.陕北方言与过年习俗

陕北人过年,人们都怀着巨大热情和十分的虔诚、认真、隆重来迎接春节的。千百年来形成的年俗,不折不扣的代代相传。

做年茶饭:陕北人过年要做大量熟食,叫做年茶饭,主要做黄馍馍、油馍馍、糕、

粉条、凉粉、豆腐等。过年讲究“烧黄二酒,猪羊二肉”,烧酒一般都是买,黄酒则用

小米、高粱与曲块碾成面酿制,猪肉、羊肉是过年必备食物。

送灶马爷:传说腊月二十三灶马爷要上天给玉皇大帝报告民间的事,家家吃杂面,给灶马爷吃好的,以让他上天说好事。

打醋坛:除夕晚上,男子左手拿铁勺,勺内放烧红的碳块;右手拿醋瓶,到每个神位前向红碳上浇点醋,醋香味喷发而出,弥漫四周,如此这般,净化神坛。

开门炮:年月尽晚上明交五更,先在室内放一炮,然后把门打开,在门外也放一炮,叫“开门炮”,预示新的一年开始。接着放一串鞭炮,在炮声中迎来新的一年。

2.陕北方言与节日习俗

节日在陕北民俗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每个节日的民俗文化中都有许多方言来抒发这种民间情感,民俗为方言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由于历史悠久,各族文化遗产丰富,自然灾害所产生的畏惧天神、鬼魅等原因,陕北的节日特别的多,几乎月月有节日。尤其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在陕北习俗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每个节日习俗文化中都有一些方言与民歌来抒发民族感情。

五月端午:即端午节,这时是开始收获的季节,“五月里来五端阳,软米粽子蘸砂糖”。这天在早上太阳出来前上山采“艾”给孩子门别在耳朵上,门上方,窗棂上也放“艾”,以防凶神恶煞进宅伤人。这天女孩要带香包,男孩要戴“花绳”,“花绳”是用各色线搓成的细绳,为防恶鬼,保平安。

九月九:“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割忙,谷子呀糜子呀,到处一片黄。”以秋杂粮为主要农作物的陕北,毫无疑问九月是最令人眼热、令人神往的季节了。“九月九,家家有”,一年中重阳节是相对富有的。陕北人在重阳节白天忙着收割庄稼、“打场”,月亮上来了,人们缓缓出门,爬上附近的小山,深情的望着自己熟悉的村庄,慢悠悠的抽两支烟,在山上插柳(陕北没有茱萸,用柳代替),看山坡的野生。勾勒出一幅极其美妙的图画。

陕北方言形象而概括地描述了陕北人的生活习俗,详实的叙写了陕北礼仪、饮食、服饰起居、岁时节令等生活习俗,这些都是陕北人在黄土地上走过的风风雨雨,在生前身后留下的串串足迹。“生活习俗借助语言来储存、传承、发展和规范人们的行为,而语言又通过对生活习俗的储存、传承得到自身的丰富与发展,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特定生活风俗形成特定方言,特定方言又成为生活习俗的重要资料。

任何一种方言都是包罗万象的。陕北方言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陕北这个地区的生活风俗,而陕北这种独特生活习俗对陕北方言影响也是深刻的。

小年的习俗篇3

元宵节各地的习俗1、北京元宵节的习俗

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一年一度的上元灯会、舞龙舞狮、老北京叫卖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节传统节目,是老北京市民期待这个节日的一大原因。传统的老北京元宵节活动主要由花会、灯会、吃元宵3个部分组成。

2、河北省元宵节的习俗

河北较为独特的元宵节习俗有井陉的拉花,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艺术奇葩。赞皇县元宵节习俗——“拉碌碡”,拉禄碡是一种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动在元宵节,它以打击乐伴奏。有大鼓、大锣、铙、水镲等。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

3、安徽省元宵节的习俗

古城凤阳县,荡秋千、挑灯笼、撂火把等民间习俗,成了元宵佳节的三大习俗。凤阳民间有“元宵节荡秋千,一年腰不疼”的说法。每逢元宵佳节,最让孩子们动心的还是“挑灯笼”。各种花灯早在几天前就纷纷“抢早”上市,造型各异的花灯将府城镇夜晚装点一新。撂火把是一种青少年集体活动。在凤阳农村,留心的孩子都会早早有意识地收集、准备着一些废旧扫帚、刷把,以备元宵节撂火把。

4、山西省元宵节的习俗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文艺踩街,堪称民间文化化妆大游行。从十四到十六,连续三天各县区的都组织大大小小的各种文艺汇演到市里来。

5、山东省元宵节的习俗

开展游艺活动是元宵节的重要内容。杂耍的形式各种各样,狮子舞、龙灯舞、高跷、旱船、花棍、秧歌、赶毛驴……应有尽有,内容以戏曲为主。曲阜城周围村村玩龙灯,每个村的龙灯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龙灯的地方在二门里大堂前,平时不得入内的孔府,这时也准许外人入内看耍龙灯。耍龙灯时,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在一旁燃放焰火。

6、河南省元宵节的习俗

长兴河南人最独特的习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户户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红纸扎上灯笼,点燃其间的蜡烛任其燃尽。元宵节一般的习俗是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舞狮,即使是河南人,也少见在祖宗坟前点灯的习俗。

7、陕西省元宵节的习俗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除大闹花灯外,还流传一种“放天灯”的风俗。这种风俗由来已久,据史可查唐时已有此举。“伴灯馍”流行于陕西铜川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期间,各家各户在自己房屋里,设香案点烛焚香,鸣放鞭炮。屋内处处点灯,灯旁放着各式各样的花馍,称为“伴灯馍”。

8、江苏省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泰州有5大习俗,吃元宵、闹元宵、猜灯谜、放烟火、送吉祥。送吉祥是泰州部分乡镇特有的习俗。在元宵节这天,亲戚朋友要给新婚的新娘子送桥桩、送子观音等,以祝福早生贵子。还有些地方是拉着新娘子走百子桥,同样是求子。

9、浙江省元宵节的习俗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

10、江西省元宵节的习俗

万安百姓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晚饭后,全村老少就会集聚在村中祠堂或者庙宇,手持元宵歌本,对着元宵画唱歌,当地人称之为唱元宵歌(也叫唱船)。正月十五晚上除了唱船、赞船、划船等活动外,还要喝元宵酒、吃元宵羹——这是当晚的压轴戏。整个祠堂摆满桌椅,有村民用年数已久的海壶盛满自己酿造的米酒,给每位来宾倒上满满一碗,每张桌子上还盛有一大盆元宵羹供大家享用。

11、湖北省元宵节的习俗

荆州元宵节当天,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闹腾得红红火火。而耍龙的小伙子们都要先到关帝庙内拜拜关公,再沿古城街巷舞龙。另外,元宵节也是荆州人的“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十堰人特重视元宵节,要举行玩灯会,比如舞龙、玩狮子、划彩莲船、舞蚌壳、踩高跷等。其中以十堰房县的“火龙”灯会最出名。

12、湖南省元宵节的习俗

常德元宵节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13、四川省元宵节的习俗

四川元宵节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馀皆为求子的习俗。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14、福建省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添丁。”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十尺,有头有尾。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

15、广东省元宵节的习俗

小年的习俗篇4

关键词:曲硐回族;搭救亡人;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86(2013)02—0082—06

曲硐是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博南镇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是滇西最大的回族聚居村,当地回族已在此繁衍生息700余年。永平县地处滇西境内的澜沧江之东,西南丝绸古道西段的“博南古道”穿境而过,是该古道的咽喉锁钥,山地多平地少,县内有汉、彝、回、白、苗、傈僳6个世居民族。2011年末,永平县辖4乡3镇,有22个民族居住,全县人口18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近8万人,回族1.4万多人,在24个自然村和县城老街有回族分布,县内有25座清真寺。曲硐村位于县城坝子南部,总人口7100余人,其中回族6300余人,有清真寺2座。坝子北部是县城老街,坝子中央有银江河自北向南流淌,河的两岸为农田,坝区边缘呈环状分布着十余个回、汉村落,回族村多在西、南部,汉族村多在西、北部。

数百年来,曲硐回族一直按照“速葬、薄葬和土葬”的原则安埋亡人。这是他们处理亡人遗体的文化选择或者说文化认同。安葬亡人之后,曲硐回族举行一系列活动搭救亡人,对这些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文化选择便形成其搭救亡人的习俗。笔者2009-2012年多次到曲硐村进行丧葬文化的人类学田野调查,通过参与观察、村民访谈、文献查询和个人思考,本文从文化认同视角审视曲硐回族葬后搭救亡人的习俗,探析曲硐回族搭救亡人的文化选择以及他们搭救亡人习俗的变迁范式。

一、曲硐回族对搭救亡人的认知与活动时间选择

曲硐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当地回族丧主从葬礼当天起按一定的时间频率举行诵经、礼拜、施济、祈祷等活动,旨在“搭救”亡人,这些活动的总和构成曲硐回族的“搭救亡人”习俗。所谓“搭救亡人”就是亡人的亲人以亡人名义施散钱物为亡人获取善功或通过祈求真主赦免亡人的罪过,为亡人争取进天堂的机会。穆斯林行为规范的源泉首先是《古兰经》,其次是的言行录即“圣训”。笔者在做访谈时,曲硐回族能说清楚搭救亡人习俗的时间、内容、方式和目的等,认为举行这些活动能从《古兰经》和“圣训”中找到依据,但说不清楚这一习俗与国内外其他族群文化的关系。一些人在回答这一习俗的宗教教义依据时,主要提到一条《古兰经》经文和两条《利雅得圣训集》中的“圣训”。《古兰经》经文是:“在他们之后到来的人们说:我们的养主啊!你饶恕我们,饶恕那些先于我们而信仰的兄弟们。”(59:10)两条圣训是:“一个人来对先知说:我的母亲归真了。我想如果她活着能说话,她定会施舍的。如果我替她施舍,她能得到吗?使者说:能得到。”“一个人去世后,他的善功将中断。除非三件工作:永久性施舍;有益于人类的知识;清廉儿女的杜阿”。根据伊斯兰教义,人在后世的目标是进天堂,凭的是自己在今世所做的一切善功或得到真主的特赦。因此,对于信仰伊斯兰教的曲硐回族,搭救亡人习俗是他们在葬礼后借以调适生者与亡人关系的礼仪展演,通过一系列的文化选择体现他们在处理生者与亡人关系方面的文化认同。

经过数百年的调适与变迁,曲硐回族搭救亡人活动的时间已形成一定的规范,主要包括“三朝、一七、二七、三七、满月、四十天、七十天、百天、满年、三年、十年、三十年”。活动时间大致以天、周、旬、年为频度设定,频度由高到低逐步递减,与亲人离世后的悲伤心情由强到弱的过程相吻合。另外,在每年的开斋节,亲人也会到亡者坟前诵经祷告,俗称“游坟”或“走坟”,以区别于汉族“上坟”的说法。

第一阶段活动的频度为天,仅有“三朝”,即亲人去世后的第三天。第二阶段活动的频度为周,有“一七”“二七”和“三七”,即亲人去世后的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一天。第三阶段活动的频度为旬,有“满月、四十天、七十天、百天”,即亲人去世后的第三、第四、第七和第十个“旬末日”。第四阶段活动的频度为年,有“满年”“三年”“十年”“三十年”等,即在亲人去世后的第一、第三、第十、第三十个周年忌日。三十年后,逝者的亲人们可能也离开人世了,很多人已不再被他人记起。当地流传这样一句歇后语:“三十年的鲁哈——无盼头”。“鲁哈”是阿拉伯语音译词,意为“灵魂”。该歇后语说明一个人去世三十年后不再有人搭救自己。

在亲人去世后的第一年里,曲硐回族搭救亡人的时间从“三朝”至“周年”共有九次(三朝、一七、二七、三七、满月、四十天、七十天、百天、满年)。从文献资料看,云南省寻甸县回族搭救亡人的时间共设六次(三朝、一七、满月、四十天、百天、满年);云南省沙甸回族设五次(三朝、五日、一七、四十天、满年);河南省新乡市回族设五次(一七、满月、四十天、百天、满年);福建省百崎回族乡的回族基本不再坚守搭救亡人的习俗;云南省剑川县回族则在“葬后5天、7天、21天、40天、100天,请阿洪或五梭到坟头诵经5次,同时选其中一天酬谢亲友邻里”。

清代回族学者刘智所著《天方典礼》“丧葬篇”中这样介绍阿拉伯国家当时的葬后习俗:“祀于葬之日、既葬之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三年及生殁之辰”。2012年开斋节,笔者在昆明偶遇一位伊朗穆斯林,用英语与他交流后得知,在伊朗同样存在葬后搭救亡人的习俗,时间为某人去世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第四十天和周年忌日。在这些时间点,伊朗穆斯林同样举行诵经和宴请亲友的活动以纪念亡人,时间一般持续数小时;一些家庭甚至请来诵经师诵念《古兰经》。在这位伊朗穆斯林的指点下,笔者在因特网搜索到一些关于伊朗丧葬习俗的英文材料,这些材料印证了他的说法。伊朗的搭救亡人活动与曲硐回族的“搭救亡人”活动非常相像。从搭救亡人的时间看,伊朗有的曲硐都有,伊朗没有的曲硐也有。经笔者详细询问,他确认伊朗没有曲硐回族所进行的二七、三七、满月、七十天、百天等时间。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中,葬后搭救亡人的时间大同小异,都设七日、四十日和周年日三个时间,且“一七及第四十天是最重要的哀悼日”。在我国汉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均存在“做七”习俗,由死者初丧算起,逢七即举行一次宗教活动,至七七四十九日止。曲硐周边的汉族在亲人亡故后也举行“做七”活动:从“一七”到“七七”举行七次“超拔”活动,在冬至、清明、七月半及亡人周年忌日也举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祭祀活动。有人认为,回族“从汉民族学来的风俗,如给亡人作‘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以及穿白戴孝等,在回族伊斯兰教中被赋予了宗教的意义”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在西亚阿拉伯国家也存在与中国“做七”习俗时间部分吻合的习俗,而这些国家早期移居中国的一些人就是回族先民。在曲硐回族所处的县城坝子,汉族和回族数百年来一直是坝子内的主体民族。永平的汉族也遵从七七丧俗,人们在初葬后的第三天到死者坟前将其生前用过的衣物被子等物品烧掉,在四十九天内每七天到寺庙为其举行一次以诵经、吃斋等为内容的“超拔”活动,在冬至、清明、七月半举行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祭祀活动。之后,永平汉族还有“周年”“三年”等丧俗,但没有回族的满月、四十天、七十天和百天等时间的丧俗。王正伟指出,“回族形成后,伊斯兰教的丧葬制度已变成回族的丧葬习俗,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坚持、完善,形成了全民族共同遵守的丧葬习俗”。可见,曲硐回族葬后搭救亡人活动的时间既有国外伊斯兰教民族丧葬习俗的影子,也有国内汉族等其他民族丧葬的影子,是融多种文化元素为一体的习俗。

二、曲硐回族搭救亡人活动的内容与方式选择

笔者在曲硐调查期间,当地回族的搭救亡人活动主要有传油香、诵经、宴客、传糕、镶坟、游坟,等等。这些活动既为亡人,也为生者,具有宗教和世俗双重属性,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伊斯兰教倡导的“两世兼顾”思想的认同,既追求后世能进天堂,也希望今世生活幸福。

曲硐回族在举行宗教性活动时,常烹制或购买一些小食品送到清真寺作为施济品,或馈赠给邻里亲友与大家分享,或在家里用它招待嘉宾。这些小食品包括油香、米糕、麻花、糍粑、饵块、水果、糖果、糕点,等等,通称为“香气”。在斋月、周五聚礼或穆斯林重要节日里,人们会自发地送“香气”到清真寺散发,或与邻里好友分享。曲硐回族搭救亡人活动所用“香气”主要有油香和米糕。在亲人去世后的第三天,丧主请来一些妇女在家中制作油香,分送清真寺、亲戚、邻居、朋友等,俗称“传油香”。在永平,较小村子的回族丧主一般会给村里每户人家都传油香。由于曲硐村较大,是滇西最大的回族聚居村,有3000多户人家,丧主无法给每家都发油香。因此,曲硐回族丧主只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或在办理丧事期间帮过忙的人家发油香,每户一般发2个,给清真寺则多一些,分发给参加礼拜的人。有的人还给临近的清真寺也送去一些油香。

无论举行任何民俗活动,曲硐回族都要诵经,搭救亡人活动也不例外。回族诵经就是诵念《古兰经》。根据活动规模、当事人重视程度、诵经人忙闲程度等,诵经一般分为“念经”“开经”或“圆经”三种形式。《古兰经》有完整版、节选版和精选版三种版本。完整版共三十卷,节选版十卷,精选版仅一卷。单人多次或多人一次诵念完整版或节选版称为“开经”。单人提前诵念了完整版或节选版的大部分卷本,再由数人合作诵完剩余卷本称为“圆经”。只诵念精选版则称为“念经”。在紧急或繁忙时,诵经内容还可在精选版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只诵读某几段经文,十分灵活。诵经内容和人员可多可少,少则一人,多则不限。诵经时间可长可短,长则持续数月,短则几分钟完成。诵经的方式也很灵活,可请他人诵念自己听,也可自行诵念。总之,诵经重在诵,不在诵多诵少。在初葬三十日内,曲硐回族一般由亡人的一位亲人或阿洪每天在丧主家或清真寺里诵念一卷《古兰经》,到满月日,丧主家邀请数位阿洪到家里“圆经”。曲硐回族的服丧期为四十天,在此期间丧主不出远门,在家服丧。丧主无论平时礼拜与否,都会尽量到清真寺或在家里礼拜。服丧期间,亡人的男性亲人每天傍晚到亡人坟前诵念《古兰经》第十六卷“塔哈”章,因为该章经文的很多内容是关于死后复活的。诵经所需时间与诵念者对经文的熟悉程度有关,一般在半小时内能完成。若亲人不会诵经,则可请阿洪代诵,男性亲人陪同。因客观困难无法前往墓地时,可在家里、清真寺或任何洁净之地诵经。如今一般家庭都有摩托或轿车,人们基本上都坚持到坟前诵经,之后回清真寺做礼拜。曲硐回族每次举行搭救活动都要诵念经,诵多少、由谁诵、诵经地点可自行决定,但诵经始终是必有的、最重要的内容,而且在每次诵经后都要多祈祷。

宴客是搭救亡人习俗的另一重要内容。丧主根据家庭经济能力分别在“三朝”以外的其他各纪念日宰鸡、鸭、鹅、羊或牛等,宴请在葬礼过程中帮忙的人以及阿洪、亲戚、邻居、朋友、贫困者,等等。请客规模从几桌、几十桌到百余桌不等。随着经济的发展,餐标也在不断提高。20世纪50年代每桌有三菜一汤,如今每桌菜品则增至十菜一汤。有的人家每次都宰牲,有的人家只在部分纪念日宰牲。亡者有兄弟姊妹或多个儿女的,则通常由这些人分别承担一次或几次搭救活动。近些年来,由于当地宗教人士大力倡导“遵经革俗”,越来越多的人只在葬礼后第七日和第四十日宰牲请客,而将其他纪念日的请客费用折合一定数额的人民币捐给清真寺。“一七”请客主要是答谢葬礼当天前来帮忙的人,“第四十日”请客主要是宴请丧主家的亲戚,招待前来帮忙镶坟和蒸糕的亲友。当然,无论何时请客,都一定会邀请一些阿洪和丧主家的至亲。

镶坟和蒸糕在亲人亡故后的第四十天进行。曲硐回族安葬亡人时只在墓穴地表磊土,不砌坟。葬后第四十天则要为亡人镶坟,很多人在这一天不请自来,主动到坟山帮忙,但只限于男人。有的丧主只立碑不砌坟,有的既立碑又砌坟,极少数人家既不立碑也不砌坟。镶坟一般不用水泥、石灰、砖头等火烧材料,不嵌入亡人照片或画像。碑文用汉语和阿拉伯语篆刻,村里有回民做刻碑生意。汉语碑文表明亡人身份、生死时间、立碑人姓名等,阿拉伯语碑文则是一些艺术体经文。伊斯兰教义不鼓励给亡人砌坟,磊一土堆即可,最多放置一块用于表明亡人身份的石碑即可。然而,曲硐的回族坟几乎都用石材镶嵌,多为三层坟,外形有别于汉族的“大头坟”。男人在坟山镶坟的同时,丧主家人以及主动前来帮忙的女亲友就在家里蒸糕、做饭。一部分糕块送往坟山给干活的人吃,其余的分送清真寺、亲戚、邻居、朋友。

游坟,在曲硐也称“走坟”,就是生者亲临墓地纪念和缅怀亡人,祈求真主恕饶亡人的罪过,让其获得进入天堂的机会。伊斯兰教认为活人亲临墓地,“见坟生感,由亡人的死亡联系到末日的审判,会激励自己多干善功,弃绝行恶,做一个正直、虔诚的穆斯林”。也曾说:“谁进了坟园,念十一遍《忠诚》章,把其回赐舍给亡人,那么真主便把代价给予所有的亡人。”又说:“凡是亡人,活人给他念《雅辛》章,真主便使他轻爽。”据此,穆斯林视游坟为“圣行”。每年开斋节,曲硐回族一般以家庭甚至家族为单位前往各家坟山游坟。在亡人生辰、忌日,有人也会前往墓地游坟念经,以尽“搭救”之诚。

在曲硐,每次搭救亡人的活动都不是纯粹的宗教性或民俗性活动,但两种属性往往有主次之分。宗教性活动主要表现为施济行善、诵经祈祷,祈求真主饶恕亡人罪过,让其进入天堂,不要下火狱;世俗性活动主要表现为缅怀亡人、宴请亲友等,为的是寄托哀思、答谢亲友、传承民族文化等。有人把回族搭救亡人习俗的功能概括为心理慰藉、教育与警示、凝聚与整合、文化传承四个方面。这主要是一种客位视角的观点,是“他者”的认同。从主位视角看,回族之所以举行搭救亡人活动,主要目的在于“搭救”,为亡人争取善功,为亡人的后世吉庆增添机会。从主位和客位视角综合来看,曲硐回族诵经祈祷、散发香气(油香和米糕等)、宰牲宴客、缅怀亡人等搭救亡人活动,主观上是通过亲人的施济和缅怀行为为亡人争取善功,通过祈祷求真主给亡人进天堂的机会;客观上曲硐回族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自我慰藉、自我教育、强化信仰、传承文化、增进友谊、享用美食等。他们认为,人活着要解决好衣食住行问题,追求今生幸福,同时也要修行善功,以求后世有机会进天堂。在他们眼里,物质仅对生者有用,对亡人有用的唯有善功。这样的搭救活动既为亡人,也为生者;既为今生,也为后世。这便是曲硐回族在搭救亡人习俗展演中所表现出的生死观,具体可以概括为“两世兼顾、厚养薄葬、两世吉庆”,其中的“两世兼顾”是原则,“厚养薄葬”是方式,“两世吉庆”是目标,与其他一些民族主张的“厚葬、隆祭、久祀”大不相同。曲硐回族正是按照这样的生死观厚养生者,薄葬亡人,以求两世吉庆。在他们搭救亡人的习俗中,宗教性活动主要为了亡人和生者的后世幸福,世俗性活动主要为了生者今世的幸福。

三、曲硐回族搭救亡人习俗的变迁范式

我国回族的族源和分布特点决定了该民族丧葬习俗兼具宗教性和地方性特征。从共时性视角看,这两方面的特征大致决定了回族丧葬习俗内容的架构。一方面,由于回族先民家庭中夫妻双方至少有一方是穆斯林,在回族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格局。丧葬习俗“不仅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民俗和历史文化特点,同时也与这个民族的密切相关”。回族在处理亡人遗体时都遵循“土葬、速葬和薄葬”的伊斯兰教习俗;在搭救亡人时“第三日、第七日、第四十日和周年”四个时间点为穆斯林所共有,活动内容一般都包括诵经、祈祷和以饮食招待参加活动的人员。另一方面,由于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特点,全国各地的回族在与当地其他民族长期交往中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丧葬习俗。所吸收的这些习俗主要是一些世俗性的,一般不涉及宗教习俗,而从外地回族那里既可以吸收世俗性习俗,也可以吸收宗教性习俗。曲硐回族吸取本地汉族等民族的习俗作为搭救亡人活动的形式和载体,将伊斯兰教义贯穿于其中,既体现出与周边民族共有一些习俗特征,又保持了本民族习俗的核心文化,充分反映了曲硐回族建构搭救亡人习俗的文化调适方式。在每次搭救活动中都诵念《古兰经》,但人们诵经的腔调却带有十分浓郁的地方性色彩,与伊斯兰国家的“正统”腔调不同。伊斯兰教义反对修缮亡人坟墓,但由于曲硐回族在人口上居于“少数”,生活空间上的逼仄,他们在坟墓的地下部分完全采用伊斯兰方式构建,而在坟墓的外形上则采借了当地汉族墓制方面的一些习俗,使两者看起来似同非同。两种坟均呈长方体形状,但汉族坟的两头一大一小,回族坟的两头一样大小;两种坟都有墓碑,但汉族使用“显考、显妣、显祖考、显祖妣”等词称呼死者,回族则相应地使用“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等词称呼亡人;两种坟上均可看到花草图案,但汉族坟上常见动物图案,回族坟上则看不到动物图案——代之以阿拉伯文经字。

从历时性视角看,由于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状况的影响,任何一个民族的习俗都会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变迁。民国时期,曲硐回族丧主在亲人去世后三日内,每天早上都请阿洪到家里念经并提供早餐。这一习俗在新中国成立后不复存在。20世纪50至70年代,曲硐回族由于生活水平不高,搭救亡人习俗中宴客的菜品规格较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经济状况好转,搭救亡人的宴客菜品规格越来越高,一些家庭已经感到难以承受。人们本能地开始寻求新的文化调适策略。由于伊斯兰教诞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今沙特阿拉伯地区,穆斯林的主要宗教和社会习俗滥觞于那里。各国穆斯林通过一年一度的赴沙特麦加、麦地那的朝觐活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那里的某些传统习俗,认为他们的做法才“正宗”。曲硐穆斯林也不例外。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曲硐回族有机会到麦加去朝觐,很多人在那里亲自了解、看到或参与过当地穆斯林的葬礼,带回了一些新的观念。一些曲硐回族看到外国、外地穆斯林的丧葬习俗后,认为本地搭救亡人的习俗太繁杂、丧主经济负担较大、一些做法与伊斯兰教义有出入,进而提倡简化搭救活动。他们的见闻引发了曲硐回族的“文化自觉”,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丧葬习俗,出现了一股“溯本追源”思潮。

笔者在调查期间发现,曲硐回族正在按照“遵经革俗”原则审视搭救亡人活动,并自发地改革其中一些环节,简化一些活动内容。曲硐一位朝觐归来的哈吉介绍说,他在麦加朝觐期间参加了一次当地穆斯林的葬礼,看到他们挖坟较深,经了解后得知当地由于坟地资源有限,已经采用纵向多层方式安埋亡人。这位哈吉表示,回族都采用土葬方式安葬亡人,像曲硐这样的地方,如今的坟山资源已越来越紧张。他认为,多层坟墓不失为一种解决曲硐回族坟地资源紧张与坚持土葬习俗这一矛盾的办法。另一事例就是,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一些富起来的曲硐回族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不断抬高了搭救亡人活动的经济成本,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经济压力和思想烦恼,很多人开始抱怨本地回族搭救亡人习俗的高成本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越来越多的曲硐回族朝觐归来,带来中东国家在悼念亡人方面的简约做法,引发当地回族改革搭救亡人习俗的呼声。如今,除少数人家还在举行全部活动外,越来越多的人家只举行三朝、一七、四十天和满年四次搭救活动,个别人家甚至不举行任何宴客活动。

小年的习俗篇5

各地少数民族中秋节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中秋习俗:云南傣族盛行“拜月”风俗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是个英勇刚强的青年,他曾率领傣族人民打败过敌人,赢得了傣族乡亲的爱戴。后来,他不幸死后,变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给傣族人民带来光明。每逢中秋节这天,小伙子一清早就带上火药枪上山打火雀、野鸡,猎取节日野味。姑娘、媳妇们忙着到湖边,池塘里抓鱼。他们都忙着准备节日的晚餐。老阿妈则忙着舂糯米,做大小不同的食物,四只桌角上各放一个糯米圆饼,每个饼上插一炷冷香。待到月亮从山林上空一升起来,就点燃冷香,全家大小开始“拜月”。然后,对空鸣放火药枪,以示对英雄岩尖的敬意。最后,全家老小欢乐地围坐在小方桌旁,品尝食物,谈笑赏月,尽兴方散。

少数民族中秋习俗:鄂伦春人“打月亮”

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

少数民族中秋习俗:广西西部壮族请月神代言人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社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少数民族中秋习俗:蒙古族“追月”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天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藏族“寻月”。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世界各地不同的中秋习俗日本人中秋节不吃月饼

在日本,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被称为“十五夜”或“中秋名月”。日本人在这一天同样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日本的赏月习俗来源于中国,在1000多年前传到日本后,当地开始出现边赏月边举行宴会的风俗习惯,被称为“观月宴”。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

越南中秋节儿之玩具大战

随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临近,商家之间展开的“月饼大战”、“玩具大战”使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尤显浓烈。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中秋节,首都河内的大小街道沿街摆卖月饼的店铺披红挂绿,上书“月饼”字样的大红灯笼高悬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种品牌的月饼摆满了货架。

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当地人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嘻闹。

随着近年来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许多年轻人在节日里或在家聚会、唱歌跳舞,或结伴外出游玩赏月,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情谊。因此,越南的中秋节除了传统的合家团圆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内涵,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新加坡中秋节之打“旅游牌”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对于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向来十分重视。对新加坡的华人来说,中秋佳节是联络感情,表示谢意的天赐良机。亲朋好友、商业伙伴之间相互馈赠月饼,借此表示问候与祝愿。

新加坡是一个旅游国家,中秋佳节无疑是一个吸引游客的绝好机会。每年中秋临近时,当地著名的乌节路、新加坡河畔、牛车水及裕华园等地装饰一新。入夜时分,华灯初上,整个大街小巷一片红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动。

今年中秋节,在新加坡河畔矗立着一盏长300米、高4.5米,耗资7万美元制作的祥云巨型龙灯。每当夜幕降临,喷着水的巨型龙灯通身发光,将新加坡河面映照得一片火红,场面十分壮观。在华人的传统聚居地牛车水,除了从尼泊尔、越南等国进口的巨型灯笼熠熠生辉之外,由1364盏小红灯笼组成的44条小龙更是令牛车水增色不少。在新加坡颇具中华古老园林风韵的御花园,目前正在举办规模宏大的梦幻彩灯会。这里既有令人们喜爱的迪斯尼系列灯饰,也有巨大的北京天坛和巨龙造型的灯饰,分外引人注目。

中秋节习俗中秋节传统习俗: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中秋节传统习俗: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中秋节传统习俗:烧塔

小年的习俗篇6

大家知道吗?小雪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那么大家知道小雪节气寓意是什么吗?小雪节气习俗又有哪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雪节气寓意_小雪节气习俗,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共同阅读吧!

小雪节气寓意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11月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此时称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赤纬-20°16‘,这天北京地区白昼时间仅9小时49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仅29°50’。

“小雪”节气间,夜晚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北偏西(相当钟面上的10点钟)。每晚20:00以后,您若到户外观星,可见北斗星西沉,而“W”形的仙后座升入高空,她代替北斗星担当起寻找北极星的坐标任务,为观星的人们导航。四边形的飞马座正临空,冬季星空的标识——猎户座已在东方地平线探头儿了。

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此时阴气下降,阳气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小雪节气,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霜枝”,已呈初冬景象。因为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阻挡冷空气入侵,刹减了寒潮的严威,致使华南“冬暖”显着。全年降雪日数多在5天以下,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得多。大雪以前降雪的机会极少,即使隆冬时节,也难得观赏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迷人景色。由于华南冬季近地面层气温常保持在0℃以上,所以积雪比降雪更不容易。偶尔虽见天空“纷纷扬扬”,却不见地上“碎琼乱玉”。然而,在寒冷的西北高原,常年10月一般就开始降雪了。高原西北部全年降雪日数可达60天以上,一些高寒地区全年都有降雪的可能。

小雪节气习俗做腌菜

南京有谚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之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各种蔬菜,以备过冬食用。杭州人往往也会趁着这个节气开始腌制酱鸭、腊肉。小雪节气过后,气温会急剧下降,天气也会越来越干燥,此时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一些地方,有小雪时节吃糍粑的习俗。有俗语说,“十月朝,糍粑碌碌烧”。吃糍粑一要热,二要玩,三要斗(比较),才过瘾,才能体味到农家乐趣。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晒鱼干

二十四节气小雪习俗:晒鱼干,晒鱼干是小雪节气的习俗,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刨汤肉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许多地方每到小雪、大雪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无论哪家宰畜,邻居、亲朋都要过来帮忙。杀了猪,东家要做一锅猪烩菜,再配上米饭、小菜,略备薄酒,邀请四邻聚餐,寓意团结、和睦、万事兴旺。

小雪节气寓意_小雪节气习俗

小年的习俗篇7

苏州端午节习俗1、悬钟馗像

苏州端午习俗中一项内容是家里悬挂钟馗像,而且在五月要挂整整一月之期。如果原先中堂挂了其他诸如山水花鸟福寿图,这时就要暂时取下,等到一个月过后钟馗像取下时再挂。家中桌上还要瓶供蜀葵、石榴等物,号为“端午景”。

苏州端午节习俗2、药店施药

早年间,苏州的端午习俗中,药店施药是一个重要的习俗。因为季节的关系,端午节前后,是各种毒虫出没较为频繁的时节,人们在田间劳作,常常会遇到被毒虫咬伤的情况。因此,每到端午节,苏州各地的药店都会向市民施舍苍术、白芷、大黄等治疗毒虫咬伤的常用药。

苏州端午节习俗3、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苏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到端午节前夕,在苏州小巷深处,朱门半掩,厅堂里妯娌婆媳团团围坐,或者就在弹石路边,小藤椅几张围拢来,满目青绿的箬叶,糯米的晶莹,傍晚,就飘来了香气,还有要好乡邻互相端碗送去,交流各家手艺,味道咸淡,卖相如何,这是现代人生活里难得的悠远古风,是苏州人津津乐道的佐餐美食。

苏州端午节习俗4、摆“五黄宴”

在端午民间习俗除了吃粽子外,就数吃“五黄宴”了。吃“五黄”是江浙一带民间的习俗。端午节最大的风俗就是吃,古代南京和苏州、常州、杭州都吃五黄,为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

苏州端午节习俗5、斗草游戏

端午时,苏州民间还有斗草的游戏,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有“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之句,可见宋代斗草之盛。所谓斗草,一种是互答花草名,《红楼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如此循环比答,谁能答到最后为胜。另一种是到野外采集茎草,二人草草相绞,断者为败。

苏州端午节习俗6、佩戴长命缕

苏州民间有端午节佩戴长命缕的习俗。长命缕由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的线编织而成,这种长命缕通常都会编织得很长,以表达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同时五色也代表了五方之神,也有向神灵祈福的意愿在内。

苏州端午节习俗7、伍子胥公祭活动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可苏州的端午却有所不同,是祭祀早于屈原200多年的伍子胥。如今,伍子胥公祭活动已成为苏州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伍氏后人都会在端午聚集苏州。

苏州端午节习俗8、悬挂菖蒲

苏州人家端午节在家门口一般都要挂艾草、菖蒲、大蒜,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许多家庭还要将这些有消毒作用的草药和大蒜让孩子随身携带。苏州人用菖蒲、艾草、蒜头来去除各种毒害,是有科学根据的。艾草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杀虫。

苏州端午节习俗9、挂香袋

苏州民间在端午节期间有“挂香袋”的习俗。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

苏州端午节习俗10、龙舟竞渡

小年的习俗篇8

[关键词]维吾尔族;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

维吾尔族从古代就有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及精彩独特的生活方式。 接待客人的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习俗是维吾尔风俗习惯中的重要习俗之一。

接待客人的习俗是人类长期以来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的产物。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接待客人的方式。维吾尔族接待客人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于他们的热情,尊敬客人,讲究卫生等方面。接待客人的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习俗是维吾尔族风俗习惯的独特特点之一。

一、 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与维吾尔族

洗手是维吾尔族家庭人际交往中的一项重要的习俗,一般用阿布杜瓦(洗手壶)和其拉甫恰(洗手盆),这是一种配套的洗手工具,是专门给客人或自己洗手用的。 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是用铜、青铜或铝为原料,由专业工艺人打造,比起其它家用品更有独特的工艺特色。其制作非常精美,花边鲜艳,常在喜庆之日或各类聚会、娱乐场所使用。

阿布杜瓦的形状有圆形、长方形、扁形,其上段像鹅脖子一样细长,有把手,使用时用手掌抓起把手即可。阿布杜瓦壶口有盖,而且倒水的小口处也有盖,为防止污水玷污到衣服上。其拉甫恰的形状是口大、体大,存水处小圆形,上有盖子,盖子上有许多漏水的小孔。洗过后水从小孔流进盆腔。

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平时用铜来做,上面刻各种各样的花纹,不会容易腐蚀,这是维吾尔手工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维吾尔族用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的目的就是为了尊重客人,讲究卫生。这也就是接待客人的良好的风俗习惯。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不仅是一种风俗习惯,而且是具有极强艺术感的文化遗产。

吃饭之前洗手是维吾尔族最重要的风俗之一。吃饭之前一定要洗手。这时家里的母亲或者是孩子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给家人倒水,洗完后要毛巾拭擦。吃完饭以后还要洗手,但是洗手时候不能甩水,甩水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随着维吾尔风俗习惯的发展,维吾尔族人创造了用专门的工具来倒水的习俗。大约在青铜时期,维吾尔族出于讲究卫生和审美追求的目的,就制作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用阿布杜瓦壶是很方便,一方面可以避免脏水溅到别人身上。其拉甫恰也有这样的好处。所以维吾尔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直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洗三次手”是维吾尔族形成的一种风俗习惯。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几乎家家都有,来客人时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倒水,倒水时候不考虑社会地位,人人平等,不管是谁,主人都为客人倒水。因为维吾尔族人认为给客人倒水是一种吉利的行善行为。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男人不能给女人倒水,女人也不能给男人倒水。

二、吐鲁番地区有些地方用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了维吾尔族的一些传统风俗习惯的消失,近几年笔者注意到维吾尔族接待客人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变化。

我去吐鲁番市广汇团结区,青年路,广汇路,人工湖,吐鲁番亚尔乡等地方,调查这些维吾尔族对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认识。访谈了部分维吾尔人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情况。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以前在吐鲁番维吾尔族举行各种仪式时候都会使用过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这次调研过程中笔者参加了几次仪式活动,发现在吐鲁番市现在大部分维吾尔族家庭已经不再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在城市里不仅没有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连给客人倒水的习俗都逐渐消失了。一般如果客人年纪较大的话,主人还是会给客人倒水的,但使用却不是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年龄小的客人则自己直接去洗手池洗手。

笔者去吐鲁番市亚尔乡几个村调研,在参加一些仪式的过程中发现,在农村基本上还保留了客人倒水的习俗。但是也很少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只是用现代的一些塑料壶和盆子代替了阿布杜瓦与其拉甫恰。有些孩子们则反映只在书本中看到过上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

三、不同年龄段的吐鲁番维吾尔族对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看法

调查中发现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当中80%以上的人都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年龄35岁以上维吾尔族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人占60%。但是年龄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几乎不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是什么东西,用在什么地方,年轻人当中知道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人数不到10%。

四、不同行业的维吾尔族对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看法

笔者还了解看不同的行业维吾尔族人对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看法,其中包括个体户、护士、警察,教师等各种行业的人。他们当中教师等平时从事文化教育的人虽然知道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是什么东西,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

被访者中的很少一部分人认为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是一种麻烦,还有少数被访者把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作为一种家居装饰品摆在家里。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如果继续这样人大众所忽视,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会失去这一传统的风俗习惯。维吾尔族使用阿布杜瓦壶与其拉甫恰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来传承这一古老的风俗习惯,而非让它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编著买买提・玉苏普, 比力克孜・木沙,维吾尔族家藏鉴赏[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2008.

[2]安尼瓦尔・吐尔逊,维吾尔传统民俗礼节常识(维文)[M].新疆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折柳送别的典故范文 下一篇:银杏树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