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0-27 06:48:09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篇1

讲规律就是给学生讲授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规律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情况就必然出现。因此,给学生讲读写 听说的规律,才是讲到了点子上,讲到了根本上。这样做,才会出现一以当十、一举多得的局面。

在语文教学中讲规律,除了讲读写听说自身的规律之外,还要讲理解、记忆和使用读写听说知识时的各种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如同掌握了点石成金之术,就可以花费较少的精力取得较多的收益。可见,给学生讲规律,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根本措施。

教方法,就是向学生传授领会知识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的记忆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操作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方法可以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一件事,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方法便是决定因素。掌握方法和不掌握方法,其情形是绝对不一样的。一个人去划船,先是在原地打转,就是不往前划行,后来改变了划桨动作,那船就乘风破浪快速前进了。一位颇有名气的京剧演员,有一句唱词怎么也唱不好,经一位名家指导以后,调整了发声和呼吸,一下子就唱得字正腔圆了。这两个事例都说明掌握科学方法是何等的重要!

学语文也是如此。读有读的方法,写有写的方法,思维有思维的方法。不掌握阅读方法,就不能确切、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不掌握写作的方法,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掌握思维的方法,就不能快捷、周密、深远地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可见,掌握读写听说和思维等的方法,可以把语文学得更快更好。如果说语文教学也有什么捷径的话,那么教方法便是捷径之一。

传习惯,就是把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所谓习惯,是经过长时间逐步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风尚。习惯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稳定性,习惯一经形成就很难去改变它。正因为如此,把学习和使用语文知识的科学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巧妙设计,精讲精练

提高教学效率的另一个方面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巧妙设计,精讲精练。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极为重要。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简与繁,难与易,顺畅与阻塞,生动与枯燥。简言之,就是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实施于课堂教学时,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学懂,把本领学会。反之,学生就要在课堂上艰 难苦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怎样化繁为简,怎样变难为易,怎样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活泼。只有这样才能省时省力地把学生教懂教会。为此就必须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反复推敲,勇于创新。

例如,《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是不大好教的。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短,一般只能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而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之中,既要教这篇课文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又要教有关新闻的一系列基础知识,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先讲新闻知识后讲课文吧,时间不会节省;先讲课文后讲新闻知识吧,也不轻松。怎样教才能又好又快呢?请看下面的教学实例。

教师宣布上课,提出并板书课题。在读课文之前,教师向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读课文之后,请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即:1.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2.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3.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读课文之后,教师请两名学生回答问题。结果这两位同学回答得完全一致。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表述时,他们都是用的本文的课题;用一小段话表述时,他们都是用的课文的前两句话;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表述时,他们都是述说的全文大意。而且,对这两名学生的回答,全班学生一致赞同,毫无异议。

教师对此表示满意,接着告诉全班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标题”(板书:标题)。用一小段话,简要地、概括地把所报道内容的梗概,在新闻的开头部分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导语”(板书:导语)。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地、翔实地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主体”(板书:主体)。标题、导语和主体,是一则新闻通常所不可少的组 成部分。学生频频点头,顺利接受。

这个教学实例,生动地说明了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这一教学设计有两个关键。一个是要求学生用那三种方式表述这则新闻的内容;另一个是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向他们布置这个任务。这样,这一教学设计的实施,就会达到如下几方面的目的:第一,调动学生初读课文的积极性。因为不认真读课文,就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第二,促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否则就不能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第三,进行既有分析又有综合的思维训练。第四,进行口头表达训练。第五,通过学生发言,作一次课堂调查,了解学生初读后对本文理解的程度,以确定教学的起点。

以上五个方面的意图,一般说来,只要教师安排学生带着任务去初读课文,便可以实现。而本文的上述教学设计还另有用意。第一,把安排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讲解新闻的文体知识合二为一,使教学过程化繁为简。第二,安排学生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为讲解文体知识作了感性认识的准备,以分散难点,变难为易。

这个教学实例,生动地说明了搞好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教学效 率的再一个手段,便是精讲精练。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篇2

迈克・麦金(Mike McKean)教授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新闻项目创始人之一、密苏里新闻学院未来传播技术中心主任、密苏里大学信息科技委员会主席。2005年9月,经过两年的前期调研,麦金教授正式创办了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如今这个专业已经发展成密苏里新闻学院第三大系。无论在密苏里当地,还是在全美国,乃至全世界,麦金教授都是新媒体科技教育的先驱之一。他把媒介融合的教育理念推广到了世界各地,并帮助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学院,如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中国汕头大学和南京大学建立媒介融合实验室并且设计和改进媒体融合专业的课程设置。

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邀请,迈克・麦金教授于6月3日―5日在该院为教师和研究生开设了为期三天的“媒介融合新闻”专题培训。在讲座间隙,本刊特约记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付晓燕就本刊关心的问题采访了这位媒介融合教育的先行者――迈克・麦金教授。

媒介融合到底是什么

记者:媒介融合这个概念在中国新闻学界和业界引起广泛关注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但我知道作为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项目的创始人,您早在2003年就开始思考并筹办这个专业了,能不能介绍一下您当时的想法?

迈克・麦金:创办这个专业,我们主要是基于三个想法:

越来越多的公众希望能在任何时间,通过任何媒介方便地获取高质量的新闻或信息。因此,未来的新闻专业人才不能仅仅只会一种单一的报道技能,他们必须接受多项专业技能培训,成为能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新闻人才。

随着传播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普通公众都掌握了媒体内容的制作技能,他们比过去的受众要主动得多。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喜欢创作、回应或者对媒体内容做二次加工。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要接受这种强大的转变,并从中发掘出新的机会。

密苏里新闻学院非常重视探索新的媒介技术、新观点以及新的商业模式以指导媒介产业发展。因此,除了最前沿的新闻报道技术以外,未来的新闻工作者还要了解数字时代受众需求的变化,新观念显然比新技术更加重要。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介融合新闻还处于“精品店”阶段,在当前规模还很小。但我认为,所有的新闻专业学生在最近的未来都应该接受媒介融合新闻的培训。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在多媒体报道的各个领域都有所体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服务于一个报道团队。此外,在新闻事件发生以后,他们也能通过当时能够利用得到的任何媒体进行报道。

记者:媒介融合这个概念现在非常流行,但关于媒介融合的内涵,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想法。作为媒介融合教育的先行者,您认为媒介融合到底是指什么呢?

迈克・麦金:媒介融合确实有很多不同的定义,但我认为,媒介融合的定义中至少要有三条线索。

第一个是经济和运营目的。传媒组织融合不同媒介平台来传播新闻,主要是试图赚取更多利润。因为,目前年轻的和富有购买力的受众正逐渐从传统媒体转移到网络媒体,因此广告商也在追逐他们。2008年美国学者的一项调查显示,2011年全球网络广告的支出将达到1060亿美元,从现在到2011年,富媒体广告将以50%的速度增长。而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网络广告的增长量将达到25%。同时,著名的咨询公司普华永道也预言:未来两年,任何地区融合平台上的广告投放量增幅都将远远超过其他媒体平台。融合平台上的广告量将占到广告总量的72%。因此,传媒组织都希望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广告份额。

第二个是新闻报道方式。媒介组织融合不同的报道方式制作新闻产品,是为了追求最佳传播效果。例如广播台创办网站为自己的节目补充视觉信息。

第三个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公众(或受众)和媒介之间新的社会关系。如今,在世界范围内由公众创造的内容越来越多地被专业媒体采用,同时正在流行的社交网络服务(SNS)也对人们的信息分享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都大大改变了公众与主流媒体之间的关系。公众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了媒体的议程设置过程中。因此,如何加强专业记者与公众的互动,使二者的报道相结合也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重新定位

记者:在互联网上我看到一种说法:“社会不需要报纸,但我们仍需要新闻”。意思是尽管传统媒体对公众已经不像过去那么有吸引力了,但人们还是需要新闻业,也期待传统新闻媒体在未来能够有所创新。从媒介融合的角度,您认为传统媒体该做出哪些改变呢?

迈克・麦金:我认为传统媒体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通过相关的培训使记者掌握数字报道技术,以便更高效地从事报道活动,并使报道的内容与受众更加密切相关;

第二,要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用户创造的内容,但要在用户原创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的编辑、修改和包装,使这些业余记者制作的内容符合专业新闻的标准;

第三,专业的传媒组织还要嵌入到个人的空间中,在媒体与公众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前面我们提到了“拥抱用户创造的内容”,这并不是指坐等观众提供内容,我们还要鼓励公众,提供多种渠道让公众发表观点,让他们在媒体营造的空间里就有关话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美国学者做的一项调查表明,互动性越强的媒体越能激发受众的兴趣。只有使受众介入到媒体的新闻报道活动中去,他们才会更加关注媒体。

记者:您认为媒介融合给美国媒体带来的一个最大变化是什么?

迈克・麦金:媒介融合给美国媒体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从整体上看,媒介融合对美国媒体最大的影响在于使媒体组织对自身做了新的定位。在过去有些媒体对自己的定位可能是广播台、电视台或者是报纸,但现在则变成了传媒公司。他们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媒体形式,而是广泛采用跟新闻相关的各种新闻报道手段。现在美国的传统媒体都非常重视他们的网站,因为网站是他们弥补单一媒体局限性,开展媒介融合报道的重要平台。如今,美国大大小小的广播台、报纸都开始在他们的网站上提供视频报道。在网站上很多传统媒体也开始尽量淡化过去的广播台或者报纸的身份,而把自己当作一个媒体公司,这样他们就能提供各种媒体形式的内容,同时也可以采用不同媒体特有的广告手段来与网络媒体竞争。

媒介融合新闻怎么教

记者:密苏里新闻学院是世界上最早开设媒介融合专业的新闻院校之一,现在很多中国的新闻从业人员和新闻教育者都想知道你们的媒介融合专业和传统新闻学在培养模式方面有什么不同,您能介绍一下吗?

迈克・麦金:不少人都认为媒介融合专业的学生都是为网络媒体培养的。事实上,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我们媒介融合专业的学生确实要学习多媒体技术和媒介融合的报道手段,但他们同时也要学习专业、优质的传统新闻制作准则。因此,我们要求他们至少要精通一门传统新闻技能,比如:新闻写作、摄影、摄像、版面设计等等。这样他们同样也能够为传统媒体工作。

在第一学年,我们给学生开设了一些通识课程,以便学生们了解新闻专业的概况,在未来他们才能更清楚地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同时,我们还设置了一些项目激发学生对媒介融合的兴趣。

第二学年,学生就要选择一些初级的媒介融合课程和新闻专业课程。密苏里新闻学院向来都非常重视基础的新闻报道和写作。因为我们认为不管新闻教育如何变革,新闻报道课程都是基础。另外,我们也认为新闻学教育不能太超前,我们不希望离现在的媒体产业太远,因为学生们毕业后还得在这个环境中就业。这一阶段的初级媒介融合课程也就是教学生在新闻文本中如何加入照片、视频、音频资料等等。

第三学年,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选择自己的核心专业方向,围绕这个专业方向再选择一些高级的媒介融合课程。这个阶段的媒介融合课程主要是一些多媒体制作技术,例如:网页、播客、Flash等等多媒体产品的设计。

第四学年,学生们要结合自己的就业倾向组成团队来共同完成一个学期的基石项目。这个项目必须是跟传媒相关的特殊产品或者服务。比如,重新设计一个网站、为商业网站制作一个地方经济新闻专题、为一个网站设计营销战略等等。学生们必须先做一个受众调研,然后根据受众的需求确定自己的项目应该采用什么报道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同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学。课外,我们举办了各种多媒体大赛,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队参赛,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今年秋天我们就有一个移动媒体设计大赛。

记者:媒介融合是一个新兴专业,对这个专业的教师来说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能介绍一下你们的教师团队吗?

迈克・麦金:媒介融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老师自然也有很高的要求,我们选用的都是技术型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学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够教所有的媒介技能。所以,我们每门课都是团队授课,每个老师只需要把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教授给学生。

记者:很多人认为媒介融合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全能记者,您认为这个目标能够实现吗?

迈克・麦金:没有任何人能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好,同样,没有任何一个记者能够成为熟练掌握所有媒介技术的能手。因此,我们始终认为团队合作是媒介融合的基础。现在传播科技发展如此快,就算学会了一个特定的软件或者工具又能怎样呢?我们认为更重要的还是媒介融合的态度――以团队的方式工作,同时记住不同的受众有不同的需求,要使用各种方式为他们制作不同的内容。我们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不主要是全能记者,而是能够熟练掌握一两门报道技术、同时熟悉其他报道手段、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媒介融合意识的新闻人才。

记者:现在英国和美国新闻媒体都正在进行重组机构,缩减编制,大量媒体从业人员失业。在这种就业环境下,你们的媒介融合专业毕业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吗?

迈克・麦金:2005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媒介融合专业创办时,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是从大三学生中选拔的,现在为止已经有几届毕业生了。从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些学生就业的情况很好,他们的起薪比单一媒体专业学生的平均起薪高。由于经济危机,美国的传统媒体一直在裁员,他们甚至裁掉了很多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但同时他们也在不断招聘具有特殊技能的新人,比如受过媒介融合训练的新闻人才。

虽然,近年来美国媒体产业的现状不好,但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招生规模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因为,在很多新闻从业人员看来,现在的行业危机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此刻回到学校接受培训,恰能获得老一代所不具备的新技术和新知识。

美国新闻业的最大危机不是金融危机而是公信力危机

记者:对世界新闻业,特别是报业来说,2009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美国一些历史达百年以上且有一定规模的报纸都先后宣告破产或停刊或停出纸媒版,其他媒体公司日子也不好过。您能不能再介绍一下美国媒体的近况?

迈克・麦金:需要澄清的是,我们说美国媒体陷入金融危机,并不是说美国的媒体不赚钱了,事实上,他们仍然是盈利的,只是他们的利润额下降了。由于美国大部分媒介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当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候,媒介公司的股票自然也大跌,经济肯定受到严重影响。统计数据表明,受利润下滑和股市低迷双重影响,美国各大媒体公司的股票价格都有大幅下降,这样持有媒体股票的股民和受众会逐渐失去对媒体的信心,从而使媒体公司的经济状况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全世界只有西欧和中国的媒体经济状况还不错。从世界范围看,过去5年里报纸的发行量增长了9%,报纸广告额增长了13%。每天全球有超过五亿人买报纸,其中接近1/5的人在中国。可是,一旦你到了美国,你就会发现新闻业确实是处于危机之中。如今美国全国性电视新闻的平均收视率已经从1990年的53%左右降到了2008年的25%(据《2009年美国新闻媒体状况报告》),而报纸的平均阅读率到2008年9月其增长率分别为-4.6%(非周日版)和-4.75%(周日版)(据《2009年美国新闻媒体状况报告》)。另外,美国的传统媒体不仅面临着受众流失的问题,而且还面临着受众“老龄化”问题。

现在美国新闻业的危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营状况,另一个是公众对新闻业的态度。尽管互联网的出现是使传统媒体“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认为一个更重要的,常常被忽视的原因却是媒体公信力的下降。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如今只有39%的人认为能从新闻报道中直接获得事实真相,55%的人认为新闻报道中带有政治偏见。

记者:面对美国媒体所处的困境,美国学界和业界有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呢?

迈克・麦金:现在美国很多学者和媒介公司的高层都在研究帮助传媒业渡过难关的经济举措,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第一,有效的广告策略。由于美国媒体对广告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要走出金融危机,他们首先得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增加广告收入。近年来,网络广告,特别是网络视频广告、搜索引擎广告增幅很大。特别是像网络游戏那样的渗透式体验广告受到越来越多的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的青睐。因此,研究者建议媒体多开发渗透式网络广告。

第二,征收报纸订阅费。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开始为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用户提供名为“时报读者”的电子版报纸,而非简单的纽约时报PDF版。他们希望通过开发新的传输渠道来增加订阅量。

第三,开发付费服务。以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为代表的一些传媒公司现在正计划投资一些新的网络媒体服务,他们希望为特定的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然后让这些用户为这些内容和服务付费。

第四,政府经济补贴。有些人认为媒体的衰落是因为资本主义造成的,他们认为新闻产业应采取非盈利的方式,比如政府、基金会、协会资金扶持的方式,使媒体不用为生存和经济利益发愁,而专注于高品质新闻的制作。

我也不知道以上这些举措中,哪些最后能真正起到作用。但我相信经济的问题要解决,首先还是要先解决受众对媒体的信任问题。我认为媒体公司的高层们要多花点时间好好想想,如何跟公众建立起一种平衡和信任的关系,这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数据新闻学;发现新闻;呈现新闻;大数据;可视化

数据新闻是国际上新兴的一种用数据报道新闻的方式。目前,数据新闻报道实践先行,数据新闻教学和研究还相对滞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密苏里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为数不多的高校先后开展数据新闻教学工作。数据新闻网等少数社会团体组织与高校联合举办数据新闻工作坊等教学活动,以及中国数据新闻大赛暨数据新闻教育高峰研讨会等活动,为普及数据新闻的报道理念、制作技巧和生产流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现有的数据新闻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倾向于数据采集、软件应用和可视化设计等技术问题,关于数据新闻本身的学理研究尚不深入,数据新闻学建构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发现新闻:数据新闻报道的内在核心

有研究者系统梳理了数据新闻与精确新闻和计算机辅助报道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认为“数据新闻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1]考察“全球数据新闻奖”获奖作品不难发现,这些获奖报道大多运用了对大量的复杂数据的挖掘处理,用可视化、互动性较强的方式呈现给阅听人,启迪民智、创新形式、准确科学,受到新闻学界和业界的一致好评。当然,数据新闻报道并不适用于所有新闻,只适用于其中涉及庞大数据量和复杂数据关系的事件新闻或主题新闻的报道。让我们回到新闻的定义,无论是陆定一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还是徐宝璜的“新闻者,乃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传统新闻学对新闻的定义,强调的都是“新闻事件的发生”,而不是“新闻事实的发现”。值得注意的是,“新闻事件的发生”涉及庞大数据量的情况较少,除非像一些大型复杂性灾难事件等深度报道才会运用数据进行全面详尽的“复盘式报道”,一般性的事件新闻,并不需要使用数据新闻报道。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环保等复杂性主题新闻越来越多,围绕某一复杂性新闻主题的深度报道也越来越受阅听人的关注。帮助阅听人认识和理解复杂性新事件和复杂性新闻主题,成为数据新闻最为擅长的领域。

由于数据新闻的设计和制作超越了传统新闻采写编评等流程,其团队分工合作及表现手法多样,从而决定了其新闻报道选题的方向和范围。从全球数据新闻获奖作品来看,运用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搜集抓取和分析挖掘,探讨具有新闻价值的“数据关系”,完成对“新闻事实的新发现”,从而解释复杂性新闻事件或帮助阅听人认识复杂性新闻主题和新闻事件的“本质”,已经成为数据新闻报道的主流。也就是说,在大数据时代,“新闻事实的发现”,已经成为数据新闻报道的内核。

欧洲新闻学中心等编撰的《数据新闻手册》及其相关研究中,数据新闻被认为是一种新闻生产方式变革,即先行搜集和挖掘处理数据以“发现”新闻,然后再以适当的形式予以“呈现”新闻。[2]表面来看,这一新闻生产流程似乎很完整,包括了数据新闻“发现”和“呈现”的全过程,但实际上,这种强调“用数据报道新闻”的流程概述,缺失了颇为重要的一环,即“发现新闻”,也就是数据新闻报道的“新闻敏感”和“选题价值”。如果我们认同“数据新闻是指对具有新闻价值的复杂性数据关系的揭示与简化”这样一种前述的报道理念和报道思想,那么数据挖掘和处理只是工具方法的运用,其目的是帮助我们科学有效地找到“具有新闻价值的复杂性数据关系”这一“新闻事实的发现”,而“新闻敏感”和“选题价值”才是数据新闻的发轫。

如果我们确认数据新闻报道是通过对庞杂数据的搜集分析,找到大数据时代出人意料的“相关关系”,进而通过可视化或互动性等简化形式予以“新闻呈现”的话,那么“新闻事实的发现”其实就是数据新闻报道中寻找“发现新闻”的重要一环。“新闻事实的发现”与一般“新闻事实的报道”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调查研究的对象是庞杂数据,后者调查研究的对象是事件本身。数据新闻中“新闻事实的发现”更接近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学准确、论证严密。数据搜集分析挖掘,只是达到社会科学研究目的,得到具有新闻价值和新意的“数据关系”的工具和途径。

发现新闻是数据新闻报道的内核,单纯的数据分析处理本身并不能揭示出具有新闻价值的“真相”和“意义”。因此如果建构“数据新闻学”这样一门现代新闻学的分支学科,数据新闻的“发现”应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第一个重点,揭示“数据新闻的本体特征”,比如数据新闻出现的背景、数据新闻的自身特点和规律、数据新闻的发现和呈现技巧等。只有这样,“数据新闻学”才能真正具有新闻学的主体性,不至于在大数据的时代浪潮中随波逐流。

二、呈现新闻:数据新闻报道的创意设计

具有新闻价值的“数据关系”找到后,数据新闻的“发现之旅”宣告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数据新闻的“呈现”。有了好的新闻报道内容,为其寻找一个好的创意设计表达方式,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这是数据新闻工作团队共同的目标。如果说新闻编辑记者和程序员在“数据新闻选题”环节起到先导性作用,数据分析师在“数据关系发现”环节起到关键性作用,那么视觉传达设计师在“数据新闻呈现”环节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简洁、直观、形象、友好的界面是数据新闻报道通达阅听人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数据新闻报道呈现给阅听人的“窗口”和“脸面”。

其一,数据新闻呈现的“形象化”。从全球数据新闻获奖作品来看,数据新闻报道采用纯粹文字报道的情况几乎没有,“形象化”是数据新闻呈现的一个鲜明特征。由于数据新闻本身是在庞大数据分析处理基础上的复杂事件的深度报道,所以深入浅出地让阅听人乐于接受是其首先要做到的,因此“形象化”创意设计在数据新闻呈现中必不可少。数据新闻报道究其实质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但是我们不能把数据新闻呈现等同于令普通阅听人“望而生畏”的社会科学研究报告中的图表。新闻是面向大众的报道体裁,不是科学家和专业人士热衷的研究报告。数据新闻报道只有受到阅听人的欢迎和喜爱,其影响力才能真正持久。

其二,数据新闻呈现的“简洁化”。社会科学研究要求其结果的呈现尽量简洁明了,数据新闻呈现则更应该简化“数据关系”。当一个复杂性新闻事件或主题被作为报道对象时,可以挖掘和表现的“数据关系”不一而足,应该在报道思想和阅听人信息需求方面抓取“主要矛盾”和“焦点问题”,这种“抓大放小”的做法可以“提炼主题”,使得数据新闻报道的思想主题更为突出,也为数据新闻的“简洁化”呈现奠定了基础。相应地,在视觉表达设计的过程中,“数据关系”越是简洁,数据新闻呈现的主题就越突出,创意设计的努力方向也越清晰明确。

其三,数据新闻呈现的“互动化”。阅听人良好的互动体验可以增强感性认识和接触兴趣,“互动”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基本特征。按照马克波斯特有关“第二媒介时代”的观点,媒介的发展是从单向的、大众传播的第一媒介时代,迈向去中心化的、双向的、互动传播的第二媒介时代。当然,数据新闻呈现的“互动化”也应该视报道内容和传播的媒介平台而定。

其四,数据新闻呈现的“游戏化”。在视听新媒体节目中,“电子游戏”因其“沉浸感”和“卷入度”受到青睐。数据新闻报道的呈现设计中,也有“游戏化”的代表性作品出现。如有关房产新政贷款的“模拟计算器”等数据可视化作品等。在这样的“游戏化”设计中,数据新闻报道充分体现了“互动化”和“游戏化”,使阅听人可以完全沉浸其中,作为一种模拟的角色扮演,按照报道主题的创意程序设计参与其中。数据新闻呈现的“游戏化”,其实是结合报道对象的具体特点,对“互动化”设计精神的一种较为极致的贯彻,将游戏体验与内容传播有机结合起来,是达到良好传播效果的一种捷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新闻呈现不一定都适宜“游戏化”设计,而且相当一部分或大部分不适宜“游戏化”设计,其中的具体原因除上述“互动化”设计的局限性之外,还有报道内容和主题是否适宜“游戏”内在本质的规定性,比如应避免对灾难性事件做戏谑的“游戏化”设计等。

其五,数据新闻呈现的“跨屏化”。媒介融合时代,电脑、电视、手机、平板的“跨屏化”策略已经成为内容供应商的共识。数据新闻报道的呈现目前在电脑网站较多,在手机平台上的展示较少。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这种“带着体温的媒介”越来越显示出其巨大的威力。在这种状况下,数据新闻呈现和创意设计应充分考虑和重视手机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尽力实现数据新闻呈现的“跨屏化”。

三、“发现”与“呈现”:数据新闻学建构的两个关键词

数据新闻教学与传统新闻教育具有明显的区别。传统新闻教育是文科教育,教学重点是人文精神和新闻素养,开设的课程以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法规为主,突出培养新闻学子的新闻敏感、新闻价值判断、采写编评的业务能力等。数据新闻教育是跨学科教育,横跨新闻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觉传达设计等学科,开设的课程以新闻史论、数理统计、数据挖掘、软件应用开发、视觉传达设计为主。数据新闻教学与传统新闻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跨学科”的特殊性,而且数据新闻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数据新闻采制需要的所有技能,这与传统新闻教育培养“全能型记者”的目标期望迥异。数据新闻教学中,培养对象已经不是一个一个单独的学生,而是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或兴趣特长的学生分工合作组成的团队。换言之,传统新闻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个体”,而数据新闻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团队”。由于跨学科性,以及教学培养对象不同,数据新闻教学与传统新闻教育具有明显的区别,传统新闻教育是数据新闻教学的基础保障,数据新闻教学是传统新闻教育的跨学科进阶和特色化发展,这就决定了对数据新闻师资队伍和学生来源的要求也变得较为苛刻。

数据新闻师资队伍应该有其特别之处。数据新闻教学多学科、跨学科的特性,要求其师资队伍的来源更加广泛和多元。新闻学和传播学相关课程的教师可以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师资,数理统计和数据挖掘等课程的相关教师可以来源于数学与数理统计学院,等等。由于数据新闻实践教学的需要,数据新闻业界的编辑记者、程序员、数据挖掘师、可视化平面设计师等,也应该被引入数据新闻师资队伍。

数据新闻专业的学生来源也各不相同。按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数据新闻本科专业方向设置最为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在大学二年级或三年级,通过跨专业的生源选拔进行专业方向的双向选择,学生来源可以是具备数据新闻报道各工种基础的不同院系学生,采取自愿报名,按照数据新闻教学“学生团队”的构成要求,公布该专业学生来源的学科院系需求,进行双向选择。当然,如果不能调动全校资源,实现跨院系的学生选拔,则适宜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等,以数据新闻特色方向为主,征集选拔有数据新闻专业相关学科背景或兴趣的同学,组成数据新闻教育的“小分队”,实行特色化新闻教育的探索和实验。

目前,有关数据新闻发展与数据新闻教学已经有学者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和梳理,其研究成果值得借鉴。笔者认为,数据新闻教学目前偏重于“数据处理”和“视觉设计”技巧,这两个部分确实是传统新闻教育的“软肋”和“短板”,也是数据新闻生产流程必不可少的技术和环节。但从数据新闻学建构和数据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来看,这种“技术”和“艺术”的数据新闻教育并不完整,同时也有远离新闻价值判断和新闻学理的趋向。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数据新闻专业课程的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是值得称道的,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即数据新闻理论和教学的发展,应该从其产生发展的本源上进行学理性的探究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建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数据新闻报道之所以受到业界和学界的关注,受到阅听人的欢迎,主要原因在于其基于新闻价值的判断和科学准确报道的思想基石,如果单纯强调数据挖掘技术和创意设计技巧,数据新闻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理论建构和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重要的前提基础。因此,“发现新闻”的思想培育,在数据新闻教学科研中应该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相关数据采集挖掘处理和视觉传达的创意设计的“呈现新闻”的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发现”和“呈现”对于数据新闻学建构同等重要,二者不可偏废。也正因为如此,数据新闻学的建构更应该紧紧抓住“发现数据新闻”和“呈现数据新闻”这两个数据新闻生产报道的关键环节,深入研究和探讨其中的机制和原理,以此丰富发展完善传统新闻学,增强数据新闻学的理论色彩,为数据新闻报道提供鉴赏和判断的标准以及相对应的理论支持。在数据新闻的教学方面,除现有的“技术”和“艺术”的教学实践和理念外,也应该增设数据新闻的“发现”和“原理”等课程建设,为数据新闻报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动力。

[本文为2015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BXW0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祝建华.从大数据到数据新闻[J].新媒体与社会,2014(4).

[2]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6).

(作者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艺术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篇4

年级班级:2006级4班

学 号:06022123

姓 名:谭远双

指导教师:李亚玲

实习内容:高校校园网络新闻采编

实习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民大在线新闻网

实习时间:2008年1月22日——6月12日

实习目的:了解高校网络新闻采编流程,学习新闻写作和编辑。

实习单位意见:该生在宣传部工作期间,踏实认真,任劳任怨,表现突出,写作、编辑能力强,是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实习单位简介:

民大在线由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主办,是民大最具权威的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全天候运转的校园新闻·综合门户网站。包括新闻网、英文网、学子网三大精品子网。民大主页直接链接民大在线新闻网,单条新闻访问量在2000以上;学子网致力于打造民大学子网络文化家园;主页英文版即为其子网英文网。网站秉承“融通人本 专业化”的理念,立志打造民大校园第一媒体。

具体实习内容:

一、校园新闻采写:

1、在近5个月时间里,共采写新闻消息20篇,约计15000字。

2、发表新闻图片近20张。

3、工作通讯:5600字

4、拍摄视频新闻一条:

5、撰写业务论文两篇:

(1)《关于记者分线跑部门的一些想法》,2200字。

(2)《随时的战斗准备——一个校园新闻人的五年杂感》,12000字,(对南湖思政网新记者进行业务培训和交流)。

二、校园新闻编辑:

1、每周值班编辑一天,平均每次编辑各类稿件8篇,共计编辑稿件100余篇。

2、直接组织新闻网记者采写稿件7篇:

3、组织记者采写“校园安全”系列稿件数篇,代表民大在线新闻网与校保卫处协商并签署保卫合作方案,即新闻网为保卫处提供治安信息和安全知识宣传平台,保卫处每月为新闻网提供治安情况统计,供新闻网专稿,并及时提供其他新闻线索。以及时与师生息息相关的校园安全信息,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范意识,营造安全和谐校园。更好更全面地报道校园新闻。

4、专门负责新闻网“媒体民大”版块的稿件搜集和编辑,确保第一时间上传社会媒体对民大的报道。

5、研究网络新闻编辑业务,重点研究新闻标题制作,对比门户网站和其他高校网站标题制作情况,发起并与指导老师以及同事们讨论标题制作问题。

实习总结:

一、关于校园新闻人的视角问题

所谓视角,就是看问题的角度。作为一个校园新闻人,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记录者的身份出现的,今天党委有个会,明天社团有个活动,我们去记录一下,回来一整理,从头写到尾。大一的时候,我就热衷于赶场,一天跑好几个新闻,但很多时候都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这样久了,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受众观念没有了,遇到新闻就开始记。

要知道校园新闻和社会新闻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很多稿件不叫新闻,叫宣传稿,没人看的东西。所以做校园记者,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被自己局限了。不能因为是校园记者,就不去想如果是社会媒体记者应该怎么来做新闻。也不能因为现在做的是网络新闻,就不去想报纸、杂志、广播新闻该怎么做。比如网络新闻一般都应该是实题,是一行题,我们在写的时候就得想想:如果是给报纸投稿了?那就拟一个两行题,三行题试试,虚实结合。

社会新闻可以等同于真正的新闻,什么是真正的新闻?我觉得真正的新闻一定是有点的,一定有一个让受众感兴趣的点,所谓新闻的亮点。看看我们现在写的很多稿子,不是没有点,很多时候是点太多,亮点被淹没了,或者是采访不到位,没有抓住关键点。所以有必要检讨一下自己是否沉醉在成为“写稿机器”的狂热中,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的稿子,是不是有亮点。

平时一定要多看报纸,多看网络上的新闻,看别人的稿子是怎么做的,做得好不好。假设一下如果是我,我会从哪个角度去处理。

校园新闻人要尝试培养社会新闻人的视角,像真正的记者一样行动,做真正的新闻。

二、关于校园新闻人的责任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如果说这是新闻人的责任,那么作为一个校园新闻人,我们又有什么责任?我觉得至少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记录民大。“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大的方面,《我校更名为中南民族大学》、《我校获得民族学博士研究生授予权》等等新闻,都是在记录民大的变迁,民大的发展。小的方面,我们又在记录很多普通民大师生的生活,记录他们日子中的点点滴滴。

第二个责任就是舆论监督。有人会觉得在大学校园里谈舆论监督是笑话,或者说作为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下属的媒体,不可能去批判,去揭露。事实上这是可能的,当然在前的从业环境下,监督的方式应该更为和缓,并以富有建设性的姿态出现。校园中的真善美,我们要宏扬,校园中的假丑恶,我们要抨击。有争论暂无结论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将它搬到台面上来说,让真理越辩越明。

去年新建的26栋学生宿舍,楼下原来停放自行车的地方被围起来了,要做商业用途。这样同学们的车子就没有足够的地方停放了,楼前草坪、路上到处都是,而且被日晒雨淋的,同学们意见比较大。我和同事持续关注这个问题,去了好几次后勤集团反映问题,发了两篇稿子,虽然现在车棚还没有建好,但至少在楼前铺了一块地砖,车有地方停了。我们还准备继续关注下去。为什么要“穷追不舍”?我们认为学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我们有权反映,有权督促学校有关部门改进。我们先后组织了两篇稿件:

《“脱缰”的自行车》 《“脱缰”的自行车之后续报道》

在处理同学与学校部门之间利益冲突的时候,要注意我们的身份和作用,我们向部门反映建议和意见,向同学们传达部门的想法。记者尽量不要得罪部门,首先我们代表的是媒体,把自己当成代表而不是当事人。

媒体的责任是畅通上传下达,维护同学们的利益,并以建设性的姿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当中去。现在看来,校园媒体在舆论监督这一块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

三、关于校园新闻人的乐趣、荣誉与成就感

如果哪一天我的新闻梦碎了,那一定是中国的媒体都失去影响力了;那一定是我厌倦了抛头露面的生活;那一定是做新闻不再让我激情万千、如痴如醉了;那一定是做新闻不再让我灵感如泉涌了;那一定是做新闻不再让我很享受,不再让我很有成就感了……

这就是我热爱新闻的原因:做新闻可以获得乐趣、荣誉与成就感。

1、可以参加很多活动,认识很多稀奇古怪的人。我们现在很多新闻都是关于活动的新闻,而我比较喜欢校外的活动。走出去可以开阔眼界,体验社会,还能接触到社会媒体的记者,和他们交流。

2、新闻发生,我在现场的成就感:

恩格斯说:新闻工作者的最大荣幸就在于他们能够目睹历史怎样形成。凤凰卫视的吴小莉:“凤凰的概念是我的梦想,新闻发生时我在现场。在凤凰做新闻你会觉得我是地球村的一个成员。”凤凰卫视的闾丘露薇说过:“新闻发生时,我们在现场”,作为一个战地记者,她的敬业精神体现在永远处在新闻采访的第一线。”

我很享受在新闻现场的感觉。假如你在民大建校50周年现场报道,假如你在中国大学生李宁杯足球赛开幕式现场报道,你会感到自豪和荣耀吗?

3、所在媒体影响力带给你的荣誉:每个媒体都有它独特的影响力,当你说你是校报记者时,别人会想到校报的权威和严肃;当你报你是新闻网记者时,会想到及时和活泼;当你保你是思政网记者时,会想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独到作用。

四、关于校园新闻人的形象建设与推广

校园新闻人是以一个公众形象出现的,这个形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受众对你所在媒体的评价,影响你新闻线索来源的多寡。所以进行形象建设和推广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你要想清楚自己适合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量力而行。是对新闻的偏执态度?还是你的积极主动热情有礼貌?先影响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先告诉他们:我很热爱新闻,有线索请及时通知我。然后向刚刚结识的人推介自己,力争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让他们也成为你的通讯员。培养通讯员是一个记者很重要的能力之一,如果能构建自己的通讯员网络,那你就不愁没有新闻线索了。

此外,还可以自己去设计制作名片,方便,也显得专业。我是因为自己的字写得比较难看,印上一盒名片,需要的时候发一张也不用出丑了。

同时可以建造自己的网上宣传平台,空间、博客。我个人比较喜欢博客,这也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个人网页。用心把博客建好,在名片上打上网址,作为自身形象建设的辅助手段,也可以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

五、关于校园新闻人的大局观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每天按部就班的采访,写稿,编辑,踏踏实实工作,这很重要。但我觉得这得有个前提,就是你要有足够广阔的眼界和胸怀。这样你的踏实工作才是有计划和有效率的。做校园新闻,首先最好了解学校这一年的工作规划,明确指导思想,把握时代主旋律。这句话并不空并不大,我有亲身体会。我报道过学校06年和07年年初的中层干部会议,也就是对一年的工作进行部署和规划的会议。开完这个会,学校一年的工作一目了然,哪个阶段什么是报道重点,该怎么去挖掘新闻就很明确了。

做社会新闻也是这样,国家的形势与政策,不说你要全部熟知,至少也得了解一些。

六、如何发现新闻

深入实际、细心观察,善于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校园部分公话将“旧貌换新颜”》《部分破损篮球架将换新》这两篇稿件就是走在路上发现的。会议是新闻的富矿。善于从别的新闻媒体挖掘新闻,善于“炒剩饭”。关注校内论坛、社会影响较大的大学生论坛,《刚充的饭卡少了钱 后勤集团:是你透支了》就是在论坛里发现的线索。关注民间传播寻找线索。从通讯员作品中获得。

七、网络新闻怎么写

就消息写作而言:短些,再短些:短篇幅 短小的段落 短句。标题:实题、一行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网络新闻标题一般宜简短明了(最好在20字以内,不是说硬要凑足20字越短只要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最好用实题(不同于报纸可以用多行题),放一个虚题在那里,读者根本不知道卖的什么药,因为标题的位置和空间是固定的最好不要使用标点符号(强调等除外),因为占地方,要停顿,就用空格,如果用破折号,就占了两格,而且我们也不是做报纸。所以建议少用,看看社会门户网站好和其他高校的网站难得看见我们这么多的破折号。要表示承接或者解释,可以使用冒号(只占一格,惜格如命)。

八、所看专业书籍和新闻网站研究: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新闻编辑教程》彭兰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浪之道 门户新闻网站的运营之道》 陈彤著

《会议新闻学》 靖鸣著

凤凰网 新华网 新浪新闻 联合早报网 清华大学新闻网华中大在线新闻网

实习单位负责人签名:袁年兴老师

指导教师评语:

实习报告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报告人:谭远双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篇5

2008年春季,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汤姆・瓦霍沃要求学生们做一份关于地方报业市场成长和环境问题的深度报告,瓦霍沃是该新闻学院印刷和数字学系的主席,今年是该新闻学院建院100周年。

学生们很容易地收集到了所需要的信息。但直到今年夏天快结束的时候,报告内容还是停留在电脑中。“因为我们的学生没有相关的软件技术知识,不知道如何创建互动地图和图表。”瓦霍沃说,“这样学生们就无法完成这一课题。”瓦霍沃同时还担任《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的执行总编辑。

瓦霍沃的努力代表了众多的新闻学院在追赶新闻行业发展的时候所遇到的挑战:新闻学院依然需要教授基本的报道技巧、写作以及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知识,但同时也必须在多媒体和其他实用技术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以帮助学生顺利找到他们的第一份工作。

新老教学观念的并行

在新闻教育机构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他们也经历着传媒行业转型造成的起伏。在纽约城市大学,两年前该校开设了新闻专业研究生课程,今年预计招生70人,比前两届的50人左右增长了一些。而迈阿密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校理事会则原计划在今年关闭其新闻学院来节省资金,但后来因考虑关闭该院也不会有大的节约而放弃该计划。

整体来看,全美大学开设新闻专业和大众传媒等课程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458个到2006年的472个。但根据佐治亚大学考克斯传媒中心的研究,这些专业的招生量并不理想。本科阶段的大众传媒专业招生上升了仅仅0.3%, 而研究生阶段的招生下降了1.3%。

抛开长久以来的关于新闻专业是否有存在必要的争论,学生们在这些专业的学习中到底可以学到什么,取决于他们选择什么课程。

虽然有些学校积极开展了一些旨在适应行业挑战的新课程,但另外一些学校“为他们能够保持新闻学院的传统而骄傲,矢志不渝地以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方式来做新闻。但这不是新闻世界的走向。”迈阿密骑士基金的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阿尔贝托・伊巴昆说。这个基金在过去3年中共为传媒创新研究提供了超过1亿美元的资助,包括几个在大学开展的研究项目。

除了帮助学生了解怎样进行报道,怎样组织和分析信息,使文章更精确更全面之外,新闻学院并不知道什么样的技巧从长远上来看对学生们是最好的。“传媒行业对新闻教育的要求非常多。”佐治亚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学院教授李・贝克说,他负责跟踪考克斯传媒研究中心的年度数据统计。

“很难知道传媒的各种要求中,哪些是更加长效,更加重要的,对我们的学生更好的内容,”他补充说,“你会撤掉一些职业道德课程来用一个版式设计课程来替代它吗?”

适应传媒行业发展的教学实践

新闻学院在用不同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很多学院开始把多媒体元素内容整合到教学中――比如,学生在学习基本新闻报道和写作的时候,教授会同时要求他们学习为网站撰写重大报道。这个课程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学院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互联网新闻写作课教授学生如何用多媒体的方式来表现一个新闻报道,而学生们在接下来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也将继续使用多媒体工具,院长克里斯托弗・卡拉汉介绍说。

两年前,学校与凤凰城的《亚利桑那共和报》合作设立了一个多媒体报道课程,主要对象是二年级和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卡拉汉说。学生们通过课程可以获得学分,同时可以供稿给该报网站并获得稿酬。学生所投稿件会由该报专门指派的一名全职编辑来修改。

西北大学传媒学院的多媒体课程吸引艾米・李回到了学校。艾米1999年从密歇根州立大学新闻专业本科毕业,此后在《底特律新闻》工作了7年多,由于报社开始要求记者具备多媒体技术,她觉得是时候回到学校学习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时候了。

在班上,艾米是参加“地区新闻报道”项目的6个人中的一个。这个项目从今春开始收集关于芝加哥的数据。芝加哥是2016年奥运会的候选承办城市之一。通过该项目,学生可以学到移动媒体技术在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报道中的应用。这个课程仅是学校帮助学生学习怎样通过数字工具向读者传达信息的一个简单例子,这在移动电话日益成为报业新闻重要平台的年代愈显重要。

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和导师温德尔・考克兰认为,新闻学院不能止步于教授基本的多媒体知识,而是应该把移动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融合在教学之中。美国大学计划2009年春季开设互动网络应用课程。

这些技术类课程的开设迫使一些新闻学院改变他们的课程表。堪萨斯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学院在1999年开始重视多媒体课程时,就不再要求学生必须学传媒史这门课程了。“当然这门课程仍然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门选修课。”院主任安・布瑞说。从2008年秋季开始,学校将提供摄影和无线电课程,帮助学生适应现传媒多媒体传播的要求。

新闻传播学的“边缘化”

很多社会基金正在加大对于新闻学院的投入,帮助新闻学院扩展课程,重塑新闻传播方式。 由卡内基公司领衔的基金资助的“未来新闻教育计划”,最近在资助名单上增加了3所新闻学院,包括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奈伯拉斯卡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 这项计划目前正为11所大学的新闻学院提供资助,整个计划的投资将在3年内达到1100万美元。

基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尔贝托・伊巴昆说:“我们在尝试让新闻学院去实验,去实践他们想做但按传统做法没法做的特殊使命。新闻传播要有生命力,必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而不是就传播谈传播。”

比如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新闻学院联合其商务、法律、公共健康和社会科学学校一起来研究全球化的问题。 2007年,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了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新闻学院研究生则进行了信仰的个人经历的研究。

堪萨斯大学也是提供边缘学科丰富其课程的学校之一,让学生可以在某些题目研究上更加深入。今春其开设的“军事和传媒”课程包括16名来自理夫沃兹堡军事基地的士兵和10名来自新闻学院的学生。

同时,一些学校没有拘泥于传统的课程模式。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可以同时选修其他系的优势课程,成绩也将被计入学分。“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 伊巴昆说,“他们会思考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是什么,然后投入到那些内容的学习中去。”

毕业生就业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生服务助理主任厄内斯特・迈尔说,今年3月份,有114家公司参加了在该学院举行的招聘会;到5月份,该院62%的研究生已经“名花有主”。学校对这一数字很满意,尤其相对于当今新闻行业的高失业率来说。

最近的考克斯传媒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0月31日,63.3%当年毕业的具有本科学历的新闻专业和大众传媒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拿到了工作邀请,较前一年的63.7%有略微的下降。而对具有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来说,截至同一时间有67.9%的毕业生找到了工作,比前一年的64.8%增长了3.1%。

甘耐特公司执行总裁兼招聘官理查德・莱昂纳多介绍,他手下的招聘人员“任务繁重”,要在大约35~40所新闻学院进行招聘。学生们独立于新闻学院操作的出版物是发掘人才的好渠道,同时也是发现销售人才的好地方。因为校园出版物有自己的网站,学生们非常重视自己网站的广告销售,而很多新闻学院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在学院继续开发新课程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基础的新闻传播知识,还要求学生有多媒体及数据管理能力。《达拉斯早新闻》互动内容主管编辑安东尼・摩尔强调:“我们有很多传统意义上的记者。我们缺少的是对网络文化和传播有深刻理解的编辑。”

具有基础的、技术性的软件知识越来越重要。《底特律自由新闻》之前负责招聘和发展工作的编辑乔・格里姆说。他同时在密歇根莱彻斯特的奥克兰大学执教编辑课程。“Excel,”他说,“是新的Word软件。”这充分说明了数据库软件应用的重要性。

教学与应用的差距弥合

一些因素导致了教学和行业应用之间的差距。

首先是行业需求与课堂教学有一个自然的延迟。印第安纳鲍尔州立大学数字传媒学院的总监沃伦・沃森这样认为。

另一个因素是教学人员的知识更新滞后。很多教授在离开工作岗位来到学校的时候,印刷媒体还是占统治地位的,而这些教授的观念转变缓慢。今年考克斯传媒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超过25%的全职新闻和大众传媒的教师在下个10年年龄将达到66岁。

为了帮助教师们尽快跟上传媒行业发展,波士顿大学传播学院为他们的教师提供继续教育课程,帮助他们学习多媒体知识,以使他们可以与学生们进行分享。“我们有这些资源,重要的是去分享。”新闻学院主席卢・阿瑞耐克说,而兼职教授在传媒公司工作,亦可以快速带给学院新的血液。

在教学和应用两方之间应该有“系统的对话”。他建议新闻学院的领导者应该每年把当地媒体的代表请到校园来,请教“行业中的新动向,考虑到大学教学体系的自然延迟性,需要学生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来满足行业要求。”

今年3月份鲍尔州立大学邀请了印第安纳报业的10名编辑来学校探讨如何把新闻学院办得更好。“我们倾听,听到的是‘互联网,互联网,互联网’。”沃森说。作为讨论的结果,学院重构了课程,将印刷媒体、在线媒体和电视媒体的教学联系得更加紧密。尽管这些改变到2010年才会真正出现在课程表中,但学院将坚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这些新的思想。报业和学院的交流随着行业的变革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广泛。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篇6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开设有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新闻院系已近20所。这其中的少数学校,还成立了网络传播学院、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与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另一方面,在那些没有开设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院系中,也几乎都在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中开设了网络传播概论、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

还有一些高校,如南京大学,已经不仅在新闻院系开设网络传播概论这样的课程,而且把它作为全校的公选课,供各个专业的学生选修。其实,笔者认为还可以更进一步。比如网页设计与制作,完全可以与科学社会主义和大学外语一样,作为基础课在大学里面普及,成为各个专业的必修课。

这样的认识,是基于个体在互联网上的“数字化生存”,对专业人士都有必要,是其专业交流与专业拓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面向人类数字化的未来,受过高等教育者不能在网上进行富于个性的自我展现(并非博客),与不能熟用外语当视为同样令人遗憾的重要缺失。

可以说,我国高校网络传播专业或方向的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观照互联网应用在全球日新月异的态势,观照网络传播事业在大陆的飞速发展,甚至可以说,在我国高校对网络传播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无论在量与质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专业设置、教材编写与师资力量等方面,均有着较大的提升与变革的空间。

首先,在专业设置方面,还过于笼统,缺乏专业侧重与约分。目前国内大部分开设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院系.其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新闻学或传播学的一些核心课程,二是网络新闻传播方面一些主干课程,如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新闻学、网络广告学、网页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多媒体制作、电子商务等等。再往下,就没有专业侧重了,使专业设置过于单薄,与这一学科丰富的涵盖面不相适应,亦不利于奠定一个良好的学科基础。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由于对网络传播的理解过于狭窄。网络新闻传播学科的交叉性.涉及面大大超过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美国的有些大学的网络传播(Internet Communication)专业或新媒体(New Media)专业,在开设类似于上述的一些网络新闻传播主干课程外,还给出了5-6个专业侧重面,如:网络媒体。互联网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短信与无线传播、建康情报学,等等。选择不同的专业侧重面的学生,除了必修主干课程外,还有更为“专业”的课程需要学习,如选择“网络媒体”的学生,就要学习网站建设、网站营运与管理等课程。

这样的专业设置,也是由网络新闻传播人才是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决定的。以前,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到报社工作,广播电视专业毕业的则大多到电台、电视台工作。但如果受此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的人才,就只能或主要应到新闻网站工作,就未免狭隘了。现在,有些学校不敢设立网络传播专业或有此专业的亦不敢扩大招生规模,就是怕毕业生找工作难,因为中国的网络媒体数量有限。殊不知,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并非只能到网络媒体工作,在传统媒体亦能大显身手。近年来,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渗透与影响有目共睹。试问,现在还有哪一家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不在大量地使用互联网和调用网络资源呢?还有哪一家传统媒体的工作方式或工作流程还能离得开电脑与网络呢?作为复合型人才的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主,理应比新闻院系的其它专业的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

不仅如此,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到电信传播、远程教育、网络游戏等行业或产业工作。甚至可以说,在一切以数字信息处理为特征的行业和岗位上,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都大有用武之地。

其次,网络新闻传播的教材,存在着内容重复和相关课程空白的问题。一方面,有关网络新闻传播总体介绍性的教材,不仅内容重叠的成份较多,而且缺少真知灼见。例如关于《网络传播概论》的同名书籍就有好几种,从例证到章节编排均大同小异。大学教材,通常是编撰者在此学科上科研成果一定程度的体现,然而,“迄今为止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真正能够在传播理论上有所建树的目前还不多见”(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另一方面,一些重要课程还没有教材,或没有理想的、典型的教材。例如,在网络新闻方面,缺少“在线新闻调查(Online Ivestigative Journalism)”、“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在WEB应用方面,缺少“交互式动画(Interactlve Animation)”、“动态网页接口(Dynamic Web Interfaces)”、“数字广播(Digital Audio)”;在网络技术方面,缺少“数据传播(Data Communication)”、“数据库应用与设计(Database Use andDesign)”,等等。

在教材编写方面,当务之急不是“把精力放到网络新闻传播的学科名称和性质上,或者用传统的学科分类法来套‘网络新闻传播学一’”(赵志立:《中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及趋势》),要避免教材选题与范围总是大而宽的现状,而把力量集中在那些“相对窄而深入的研究课题”(彭兰:《视野、焦点与方法: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三个待突破》)。例如,关于黑客、闪客与博客,都是可以写出专门的教材的。

第三,大学里网络新闻传播的专业教师,数量上不足,素质上亦有待提高。目前不少大学之所以不能尽快开设网络传播专业,除了对招生生源和毕业生就业前景的估计均比较保守外,就是在短时期内难以集聚足够的师资力量。与新闻传播学科一样,网络新闻传播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但由于学科历史短暂,不少教师还缺少网络新闻传播实践方面的经验,缺少对网络新闻媒体的感性认识,缺少网络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这也是许多教材差强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著名网络传播研究专家闵大洪认为,网络传播研究者的”亲自操盘“是十分重要的。他自己亦曾创办了我国第一份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订阅与发行的媒体研究刊物《e传播周刊》(e-Media Week)。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则说过,Web浏览是目前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搞网络传播研究的人,如果自己不会做网页,是难以想象的。鉴于此,提高网络技术技能,是提高从事网络新闻传播教学者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突破口。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篇7

构建“模拟职业化训练”的新闻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的实践训练场所,是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等任务的重要基地。现代新闻的职业道德、岗位技能、团队精神、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等可以在这模拟职业化的环境中,通过较长时间的千锤百炼培养起来。如果缺少真实、综合的媒体环境,就很难进行新闻的养成教育。建立职业化的校内实训基地,可以使学校教育和职业岗位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建立校内新闻实训基地较之于其他专业来说,有它的优势。根据新闻职业特点,实训基地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设备,只需有限的空间、较少的办公设备投入即能满足一般新闻岗位流程的模拟训练。但在设计上必须解决如何集各课程实践教学,各种岗位技能训练等任务于一身,以有限的实训空间和实训平台实现多元的实训课题的要求。

新闻学本科专业,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相戈教材等都从老牌新闻院校本科沿用而来,各院校本科新闻教学同质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点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新闻专业的业务课程就是《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新闻评论》,其传授模式是割裂式的,而事实上采写编评的关系紧密相连。因此,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在2006年进行新闻学专业课程改革时,就认为新闻教学需要一门将其连接起来的课程。我们后来把这门课程定为《新闻实务训练》,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新闻实践和实战能力为目标,并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新闻评论》、《新闻策划》这几门课程有机地串联起来,对学生新闻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新闻实务训练》采用“模拟职业化训练”的办法,按照“成立《大学生周末》报社(校内实训基地上一召开新闻选题与策划会――寻找新闻线索――做好采访准备――写作消息或通讯――安排稿件――版面编排与设计――发排出版报纸――发行报纸”的流程,对学生进行实际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采写能力和编辑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周末》报作为校内新闻实训基地,主要承担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课程实训,二是综合实训,三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要在这个基地进行四个学期的采写编评发综合实训。《新闻实务训练》是新闻学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其教学任务主要在《大学生周末》报社完成。

合理使用新闻实训基地

新闻实训是为了熟练地掌握新闻业务的某种技能而在真实或模拟的媒体环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活动。反复训练可以使学生将新闻技能内化并巩固下来。而实训基地的构建就是为新闻教育搭建一个实训平台,使之既可以服务于实践教学,同时又面向实际工作岗位;既做到了专业对口,又能做到技能接口。所以,实训基地的设计使用首先要能满足单门课程实训的需要,其次也能满足新闻业务综合实训的需要,同时也可服务于按新闻岗位流程组织的模拟综合实训的需要。

实训基地在单门课程实训中的使用。一般来说。新闻业务课程都是由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或示范,缺乏实训课,学生的角色感没有,如新闻采写课,老师尽管也布置作业,但学生采写的稿件没有发表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有实训基地办的大学生周末报纸作载体。学生可以根据报纸的定位,自行找选题并模拟实习记者f高年级的学生一般为“正式”记者1进行新闻业务的采写,任课教师可以选择部分优秀的稿件进行修改和点评,并推荐到大学生周末报发表。这种训练过程符合学生新闻技能形成的心理原则,即先由感觉技能的认知,再到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最终是心智技能的形成。因实训基地有较浓厚的媒体职业氛围,对培养学生新闻职业意识、新闻职业操守和新闻职业情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故绝大多数业务课程都可安排在实训基地中进行,课堂随时可进行理论的讲解和单项技能的示范,而实训基地的资源配置也能得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

实训基地在新闻岗位流程综合实训中的使用。在第三学年,新闻学的学生可以选修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新闻实务训练》,即模拟岗位流程,进行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实训。在新闻综合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大学生周末报的出版任务。这些出版任务是教师按照新闻的工作要求和操作方法以及职业规范而设计的,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模拟实际岗位群的综合技能操作训练。这些实际岗位群有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策划、报纸排版、广告业务、报纸发行等。这些任务的完成,有的需要学生个体技能的充分发挥,有的又要学生能够发扬团队精神,相互配合,将平日各科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当然,这种模拟的任务设计,必须将涉及的各个学科的训练任务放在实训基地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闻“工作流程”,让学生在任务完成中体验到真实的媒体职业氛围,这也有助于学生对将来新闻职业生活的认知和理解。

基于报社工作流程,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利用《大学生周末》报,搭建的实训教学平台由二、三年级的学生混合编成一个团队,高年级学生任主编、记者、编辑,低年级学生任主编助理、见习记者、见习编辑,由指导老师全程进行指导,不集中安排授课,重点抓好每期报纸的编前会、选题策划会、编辑校对等几个核心环节。

学生需要在《大学生周末》报不同的环节进行实训:一是学生做记者在采写环节实训,训练采访、写作能力:二是学生做编辑在编辑环节实训,重点训练选题策划、选稿组稿组版等编辑能力:三是学生做评论,训练新闻评论能力;四是学生做发行,训练沟通、营销能力。通过两年的模拟实训,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以“记者岗位”的综合实训为例。从申报新闻选题开始,经“新闻部主任”f指导教师)审核、签发,再经学生实地采访,然后写作新闻稿,进行稿件排版训练,完成新闻稿件的编辑工作。最后教师只需检查“新闻文体”和“标题”就能大概了解学生的新闻采写能力如何。如此逼真的岗位流程式模拟实训,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新闻采写的技能。

再以“新闻编辑”综合实训为例。新闻编辑包括组织、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等工作,是定稿付印前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对报纸新闻的统筹决策――对读者、内容、层次及媒体风格进行定位:再次创作――既不改变原稿风格与作者原意,又提高质量,体现总体编辑意图:发表见解――评论,来信,监督,标题,版面等。新闻编辑任务的完成就要从制定计划(组织稿件)开始,到选择稿件(确认稿件)、修改稿件(配置稿件)、组织和撰写评论(制作标题),最后安排版面(检查效果)。在这种模拟真实岗位的新闻综合实训中,新闻专业学生职业化的职业技能和修养等都构成训练要点。故在训练其编辑技能的同时也训练了其心智技能和职业化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作为一个新闻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总之,培养一个合格称职的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和“训”需要同步进行。教是指导实践的过程,训是职业熏陶中的潜移默化,而“教”与“训”都离不开职业化的实训基地。一个有效、有用、能用的新闻实训基地对新闻专业学生的养成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只有在“教育和岗位”零距离接触的实训基地中才能培养出具有新闻专业水准且训练有素的应用型新闻人才。

(作者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篇8

一、新闻传播教育的融合与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给了人们收获的欣喜,同时也带来了不少不可预期的问题:全国各地高校新闻专业遍地开花,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专业的学生有相当比例不能进入新闻媒体,即使是名牌新闻院系的学生也并不都能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媒体所需,但在质量上却未能满足媒体的需求,一些新闻媒体依然叫苦“人才短缺”;有部分新闻单位领导评价,新闻专业的学生通常上手快,架势像,但略显后劲不足、特色不明显。[1]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不断演进的社会、飞速发展的科技引发了传播内容与形式的深刻变革,推动了媒介领域的巨大革命,引发了媒介融合的大趋势――媒介科技融合、媒介所有权合并、媒介战术性联合、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新闻采访技能融合和新闻叙事形式融合。[2]

面对这种技术融合、内容融合和终端融合的大传播生态,面对新情况、老问题,新闻传播教育又该如何应时而动呢?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超认为应该以“融合”应对“融合”:新闻传播教育应积极推动本土与世界的融合,适应多元文化背景的全球传播新格局。在各具特色的基础上,新闻传播教育机构之间加强交流、对话、学习、合作,培育既具本土特色,又具世界眼光的人才。同时,还要看到现代社会是一个既高度融合又高度分解的社会,媒体走上分众化、精细化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新闻传播教育一方面要坚持并进一步巩固通识教育,奠定学生深厚的文化根基,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和知识化,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人才的融合,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努力实现教与学的充分融合,善于把学生的智慧、思想化为教学发展的动力,保持新闻传播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

香港城市大学英语传播系副主任何舟认为,由于新闻学研究对象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要对新闻学专业课程进行改革,重在阐述新闻与作为相关学科研究对象的有关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在现有条件下首先是跨学科层面的融合;第二是传播学科各专业的融合;第三是建立一体化数码平台;第四是学位课程内部的融合;还有课程内部的融合。何舟提倡学科建设要“走出去”,与社会中的具体项目嫁接,实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无缝对接”。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认为学科间的藩篱应当拆除,在核心课程各有特色的同时,保持学科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的状态,有助于学科间的融合和共同发展。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指出新媒介化时代媒体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首先媒体不再是一个资讯生产的机构,而是一个平台;第二整个媒介生产过程不再是单向道;第三资讯和知识的价差越来越大,资讯并不是知识;第四新传播时代需要创新性的设计理念。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迪恩•米尔斯(Dean Mills)认为,新闻传播教育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富有实践经验的优秀教材,同时让虚拟网络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新闻业进行联动,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技术、商业、消费、广告模式;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和自主决策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加强学院和媒体公司、技术公司、个体企业家、研发机构的通力合作。

过去和将来将会对美国新闻界产生巨大影响的趋势和情形中,最大的力量来自美国媒介产业的商业模式的崩溃――新的内容传播模式和新的产品生产环境可能是应对这种变化的唯一答案;而排在第二的力量是话语权、传播权的转移,从职业性专业性传播机构转到个体记者和广告公共关系实践者的手上;紧随其后的是现在买方市场的形成――把内容通过各种介质呈现给受众,而不是把受众塞进媒体内容的覆盖区间。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大众传播学院主任朱迪•特克(Judy Turk)认为,未来新闻从业人员的发展方向是个体工作者的职业模式:不为任何一个雇主而为多个客户工作的技巧娴熟的自由职业工作者。这意味着作为新闻和传播学教育的实施者,必须来主导探讨出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讨论,为新的现实环境、新的职业市场和新的职业途径做准备。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系主任查理•H•贝克特(Charlie H Beckett)认为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的新闻时代”,尽管文化、经济的模式各不相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新闻媒体却都发生了相同甚至是普适性的新闻本质的改变――转型到新兴新闻业。从传统新闻业到新兴新闻业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内容上的、也是商业模式的同时还是公众领域新闻从业状态的改变。现在,所有公司、组织都开始履行类媒介公司的公众职能,如协会、非政府组织都可以与民众直接沟通,这种平台可以培养一类新型新闻从业人员为民众服务;与此同时,媒介公司内部也在经历着结构的改变,它们不再是单体的公司,而成为网络式的、点与点相联的互动性公司。新兴新闻业有两大特色,一是公众参与,二是连接性。他认为新闻教育不是告诉大家怎样成为一名新闻从业者,而是告诉大家新闻业到底是什么。

与会者普遍认为,21世纪是一个新的百科全书时代,要构架出新的百科全书式的组织,汇集多种不同的知识,建立一种跨学科的百科全书研究网络。面对技术革新,尤其是通信技术的发展,要与技术专家积极合作,应对技术革新的挑战。东京大学情报学环学环长石田英敬指出,现有大学与社会存在一定的脱节,而在媒介化社会下,大学与社会的融合成为一种需要。对于大学以及知识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义,与各类机构合作,新闻和媒体研究是社会的一个接点或者说是“契合点”。另外,在全球化视野中,亚洲新世纪已经到来,要用国际化的视野积极进行教育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提出要正确和充分地认识新闻传播教育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面起的作用和地位:社会转型中的无序和乱相恰恰是新闻传播教育不够所致;面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后劲不足的问题,要为学生搭建一个继续发展的坚实的技术平台,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更新知识的愿望;在新媒介技术融合的态势下,新闻专业教育也应该有一个知识融合和技能融合方面的培养机制。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高晓虹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处理中国复杂的国内问题,应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与西方更好地互动沟通,减少他们的误解与偏见,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将中国的价值理念推向世界,要求国际传播教育做到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国际传播人才迫切需要掌握国际传播语汇,需要具有国际报道的能力和舆论引导的能力。

二、新闻传播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本次院长论坛举行正值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建系80周年庆典之际。成立于1929年的复旦大学新闻系,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新闻教育机构,在中国新闻教育界素有“记者摇篮”的美誉。80年来,累计有数以万计的毕业生投身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他们坚持真理、崇尚客观,以真实的记录、理性的表达探求事实真相,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践行了陈望道等先辈提出的“好学力行”传统。

在对当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利弊得失进行探讨的过程中,与会者普遍认为,秉承新闻学传统是每个新闻院校应当贴上并引以为自豪的标签。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宋超认为,创新不应该是简单地否定、推倒重来,而应该是尊重历史、积极扬弃的创新;创新应该是站在历史与现实两个基础上的创新;创新是从原有的经验中不断突破和拓展的创新。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实践,历史的和实践的营养合流,创新才有可能实现。新闻传播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寻找一种“代际平等”,续接传统,立足现在,着眼未来。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迪恩•米尔斯(Dean Mills)从经济气候和受众的媒介使用偏好两个方面对美国传统媒体的生存现状作了简略勾勒,并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认为对于新闻学和新闻传播教育来说,这是一个“灾难性的最为糟糕的时刻”。虽然美国国内各界人士对传统媒体的生存普遍持悲观态度,米尔斯认为新闻业不会死,只要新闻业的学生有经验和技术,就能在新媒体时代游刃有余地生存下去。目前传统媒体遭遇的困境对于新闻业教育来说也意味着改革的契机,学界应该抓牢机会,开发出更加创新性的课程,施行更优化的培养方案,输送优秀毕业生的同时也致力于公众媒介素养的提升。

来自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的雨果•蒂伯(Hugo de Burgh)主任提出:新媒体时代,既然“人人都可以是记者”,那么专业的记者和采编机构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他试图从反面给出一个答案:数字化时代不仅需要新闻教育,而且需要一种与传统新闻学教育截然不同的,能够将研究和传播技术同知识与对于公共世界的认知结合起来的新型新闻教育,这将为许多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他认为新闻学比其它学科更适合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因为21世纪是一个参与的世纪,通过互联网参与公共事务需要使用技术和具备交流的技巧;同时新闻学教育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能,还可以提高其实践的能力,如新闻故事分析与组织的职业技巧、信息调查研究评估的延伸技能、分析与思考的能力以及学术专业素养。面对未来,蒂伯充满信心,他认为新闻学是属于是21世纪的学问,新闻学教育任重道远。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彼特•赫尔弗德(Peter Herford)通过不断提问来质疑传统新闻教学与实践中的所谓的“常识”。他激发与会的学者和同学们一起来思考,在新闻实践中,如何让没有经历的人去体会他不曾拥有的经验?如何让一无所知的人明白想要知道的内容?在新闻报道中是不是只是讲故事就已经足够?我们要对媒体进行改革,再造一个新的报纸,是不是仅仅改革内容就可以了?媒体的受众是谁,仅仅是社会精英么?大学以及研究机构的价值是什么?它们能否实现这些价值以及它们能否肩负起改革的重任?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戴元光认为当代中国新闻教育表面一片繁荣,实际暗藏危机:(1)中国新闻传播制度和新闻媒介发展制度生产和供应严重不足;(2)世界传媒行业的重大结构重组和迅猛发展态势已与我国的传媒业发展密切,但是相关研究缺乏深度感和细致性,粗线条的勾勒和概括多,对前沿性议题的敏锐感受力、深刻反思和论辩精神却十分鲜见;(3)技术是人发明的,但人对技术的控制能力却越来越弱,新闻学教育中历史、艺术等方面被严重遗忘,新闻是简写的历史,有的新闻记者却不懂历史,也不尊重历史。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认为,中国传播学教育一开始就迷失了方向,以美国为主导的传播效果研究,是维护社会既存秩序的支持者,而不是变革者;同样,新闻学教育也没有什么起色,远没有跟上社会与技术的发展,新闻必须与民主有关,传播学教育在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经验及美好社会的建构外,在中国从事新闻传播教育还必须考虑到中国的政治与文化因素,迷失了方向的新闻传播教育应该从社会传统的土壤中建立起变革的基础来。

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基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认为这些共识在新传播技术的影响下还是应该继续弘扬。对于学生来说,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更新知识的愿望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或缺的基本素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彬认为,新媒体时代要求新闻教育做出一些变化,但优秀的教育传统应该保持不变,比如新闻人的责任意识,新闻人的基本素养、叙事能力、报道功夫等。

如果一个职业没有一个公认的职业理念,没有一个共同的职业标准,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真正的职业,或者没有应有的社会地位,没有应有的职业尊严,所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提出,现在新闻教育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要在新媒体时代,重新把新闻工作的职业价值观、意义和功能找出来。她认为,面对技术革命带来的媒介快速变化和中国特有的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社会快速变化,新闻业需要三种人才:一是复合型人才,从内容制作到管理到营销,整个生产环节、生产过程要需要理解;二是跨媒体人才,学会多媒体的制作方法以及制作的理念;三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能够在公共话题中间,通过公共服务参与公民社会的构建,自觉地变成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工作者。

三、新闻传播教育的立足之本

新闻传播学教育究竟是重技术还是重学术的争议并不是新鲜话题,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新的探讨。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把新闻传播教育多年讨论的最基本问题总结为三对概念: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务、新闻与非新闻。他认为,从事新闻传播教育的人常常把它当成三对矛盾,但是也可以把它变成三个面向。每一个面向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研究与教学两者都是要做的,不能只做一样,另外一样不做,问题是比重不一样,这要看一个院校的传统定位,也要看整个学术环境,教师的取向。理论与实务也是一样,怎样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比例,这个很难决定,它不只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也是一个艺术的问题,要看大学以及教育从业者自身的定位、人事安排等等。新闻与其他领域是相关的,不能把它们联在一起,它们如何并存也要看院校的规模以及需要,看历史传统、教师的专长、学生的取向、社会的需要等。

从新闻教育模式来看,中日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早稻田大学政治学研究科主任濑川至朗梳理了日本新闻教育的历史脉络,阐释了日本媒介环境不断变化的趋势:一方面,随着新闻生产的数字化和网络的出现,工作培训已经不再奏效,24小时新闻计划使得时限更为紧迫,记者们不再能从容地书写故事,也不再有时间来训练新手;另一方面,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也让人沮丧,媒体间的混战,媒介入侵私人空间和错误报道导致一般民众对大众传媒失去了信心。他还以早稻田大学新闻学系统课程一波三折的设置过程为例,指出当代日本和所有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困惑:专业课程的设置如何跟业界的需求接轨?在媒介自身发生剧烈嬗变的今天,工作培训还行得通吗?他认为应该以新的课程设置应对这种变化,尤其要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给予特别关注。

除了批判能力,在一个遭遇诸多挑战、媒介生态剧烈嬗变的时代,什么技能是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看家本领?如何突显新闻传播教育的科班优势?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对未来的新闻学子提出了“八个力”的期待。第一是趋势力。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必须与时俱变;第二是创造力。新媒体的诞生,新问题层出不穷,要学会创造而非抄袭;第三是根本力。必须具备资讯搜集、分析、诠释、呈现的能力;第四是设计力。找到最有效的方式重新创造、即兴创作;第五是整合力。要善于整合不同媒体,不同行业;第六是故事力。要把一些看似平凡的事物,用新颖、讲故事的方式说出来,让人感动;第七是行动力。必须把想法变成真正可行的方案;第八是团队力。如今不同媒体的人从生产到行销、经营都必须在一起工作,团队合作的能力越来越重要。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认为复合型新闻媒体的建构是一个不断整合、优化的过程,新的形势要求新闻教育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着手,在理论、社会责任感方面要加大力度,传统只着重培养专业人才的做法已不合时宜,发展学生跨媒体工作的能力――“既能跑动、又有学问;既会管版面、又会管人才;既懂得媒体、又懂得经营”俨然成为新闻教育的必然趋势。香港浸会大学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黄煜也比较看重技术因素对新闻传播教育构成的挑战,因为学科的外延越来越大,使得新闻传播学科专业特性,有某种程度的不清,他呼吁应尽快“设立一套共通的学习成果架构及国际认可标准”,以使复合型、全能型新闻人才脱颖而出。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认为当代媒体的特点是:新媒体主导多元传播业态;融合媒体多介质表达;自组织形态媒体生产;急需媒体创意人才。这就要求新闻教育机构从实施理念、教学结构、评估体系等方面实践教学体制创新,培养适合当代媒体特点的人才。台湾文化大学新闻暨传播学院院长叶明德认为与公民记者相比,新闻学院培养的记者更要着重于:更熟悉数字技术,成为更好的“讲故事的人”;要有观点,有立场,大多数人要的是有意义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与成千上万的网民竞争;重新界定媒体的公共性,在培养人才时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否则对社会文明的提高没有帮助。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反对技术至上主义的教育改革取向,认为技能的掌握还是比较能够掌控的,理念的形成比技术性的问题的解决更费力气,传媒大学生不是“新闻技工”,从业界来看,解决理念的问题也更为迫切,如果我们的传媒教育只是就技术解决技术问题,不拓宽学习的领域,就无法提升传媒大学生的层次。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段京肃,香港珠海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皇甫河旺对新闻传播教育价值理性与人文主义精神的缺失也表示出了强烈的关注与焦虑。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提出,要警惕新闻教育改革比较突出的三个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用化偏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简单化偏向,应对媒体技术变革的技术化偏向。

就现状而言,目前绝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传播学讲授的还多是一些新闻传播的采、写、编、评等基础理论课程,专业面较窄,传授的技能也偏少,而且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某些院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经费缺乏等,致使一些学科设置不合理,课程开设不齐全,对于培养专业化媒体急需的特色鲜明的“专才式”复合型新闻人才来说更是无能为力。[3]技术与学术的争论,说明对新闻传播学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尼伯格传播学院院长欧尼斯特•J•威尔逊(Ernest J wilson)主张,新闻院校培养的未来人才“要写好故事、清晰地讲故事、有深刻的分析、有明确的证据,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要做的50%的内容,另外50%的内容就是有新的技能”。南洋理工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院长本杰明•希尔•蒂伯坦(BenjaminHill Detenber)认为新媒介时代由于技术因素的不断演进,对于新闻传播学的师资力量有了新的需求。写作教学的能力、技术诀窍、与新闻相关技术(包括理论与实务)的教学能力、对媒体融合的理解、跨平台演示介绍的经验、对叙事与描述的理解能力以及其它相关领域如金融、科学、卫生、城建规划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必须的。同时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如信息收集、信息评价、事实核查、批判性思维、叙事沟通技巧、人际交往技巧和关系管理等。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认为,国内高校现有技术装备无法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专业师资知识结构与现实需要存在落差,老化的课程体系难以应对融合新闻的挑战,他提出了组织再造、重新定位、观念革新、队伍涅磐、课程重构等一系列改革方法。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民华认为,推进新闻与传播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的创新,需要重新审视既往的、现行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同时更应重新审视媒介化时代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育人目标与办学模式,特别需要我们厘清媒介化社会背景下“职场”(就业机会)与“考场”(育人成果)的“落差”与“错位”,前瞻性地把握职场需求与社会期待。

四、新闻传播教育的特色化生存

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目前,全国已有460多所高校开设了新闻传播类专业点661个,在校生达到13万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达3万多人。但相较于以传媒市场庞大而闻名的就业指数来看,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也没有逃脱高校毕业生就业集体滑坡的困境。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认为各所新闻院校的生存之道在于它的优势和特色,而当下新闻传播教育面临三个困局:⑴大陆地区的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呈现“千校一面”、“千院一面”的状况,在此背景下如何突出各自的特点和差异?⑵媒介融合时代,媒介中心主义越来越被放弃掉,做广播还是做电视的概念越来越淡化,而是推出一种非媒介化和平台的意识。传统的分科如何来应对今天这个媒体越来越不分界的现象?⑶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和传统意义上新闻传播学学生去向之间出现矛盾。现在的传播机构越来越多地按照业务流程再造,而不是媒介类别划分,流程再造对学生就业的多样化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认为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不失为一条可行之径,而设计目标和人才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如何再提高是首先要解决的;另外,每个学校应结合自己的服务理念和面向来重新设计自己的专业结构层次。

美国富乐敦加州州立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瑞克•普伦(Rick Pullen)和杰弗里•布罗迪(Jeffrey Brody)回顾了美国新闻专业教育的发源正是在煽情主义泛滥的年代,准确性不够和煽情主义是当时的一个很大困扰,而今天这些问题依然存在并威胁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生存发展。作为这场黄色新闻的教训,新闻学专业创立出专业化的课程计划。同时,现在“专业”与“非专业”的壁垒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之下岌岌可危,很多博主跳出来声称自己是记者,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可能增加内容的附加值。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认为新闻学更适应于作为一种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加以推广,培养新一代的公民记者,以负责任的传统新闻价值理念培养更多的公民记者、更多优秀的博主。

在国际上现行的英、日、法、美等新闻教育传统中,美国乃至北美地区的教学传统是很多的新闻院校本科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几乎都在培养传统意义上新闻报道的记者。硕士学位课程却为学生们提供了比较广的天地,重视新的理念和目标的灌输,为社会进步服务,以便学生在将来的新闻工作中游刃有余。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论坛上也有经验交流,反映了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特色差异。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介绍了深圳大学实践教学理念变革和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所取得的一些经验,在广告学专业实行实战性毕业设计代替本科毕业论文的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做法搭建起从大学到业界的过渡桥梁。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蒋晓丽对新闻教育和传播教育进行了区分,并针对网络热炒的四川大学拟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事情进行了澄清,说明此举的本意并不是要取消毕业论文,而是想给毕业论文找出多种方式。她认为以往的毕业论文形式已经不大适应业界对新闻学科的需要。

在国内,目前新闻传播学培养的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生,在各个院校原有的培养目标中各有所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在发言中谈到,该院在研究生层面计划从明年开始实行“3+2”模式,面向除新闻与传播学院之外全部的文理科院系,三年本科加上两年新闻传播硕士,从本科硕士跨学科的交叉来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姜智彬针对该院自身的定位,提出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目标使该院的教育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国际新闻传播前沿,在保持语言训练的同时,派青年教师和本院学生赴海外学习,加强与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的互动互助、合作共赢,他还呼吁与世界各国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的交流机制能够制度化。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结合陕西文化大省、经济弱省的具体实际,提出“向西部取资源,向东部取人才;紧扣社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按照媒介化时代的要求,培养复合型传播人才”的发展规划。各个地区的均衡发展有利于中国新闻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有利于适应新闻传播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一些来自西北和东北的新闻院系对积极参与新闻教育变革都高度认同,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他们大多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安排。

当今时代对军事新闻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主任顾黎认为第一要有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第二是要具备跨文化传播的意识和能力,第三要娴熟地掌握传播致效的策略方法。对于在新闻教育和实践中出现的刻板化、过于直露和泛政治化的现象,顾黎认为应当强化信息服务意识,学会在提供信息、保障“知情权”中实现舆论引导,避免抽象的概念、空洞的抒情和空泛的议论。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对驻沪三所高校相关专业的近330名师生进行了调研,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师生对新媒体的认知度较高,普遍看好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对新媒体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浓厚;在新媒体专业人才的素质需求方面,高校师生与从业人员的看法相距甚远。尤其是在数字版权、流媒体研发、专业技术标准应用、产业环境分析等新兴领域,相关专业还没有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传媒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其中有来自传统学科体制的束缚,也有来自于新媒体行业发展变化太快,无法构建起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实证研究,有利于初步掌握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状况,为调整学科定位创新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策略支持。

五、结语

经过大会主题发言和10场圆桌讨论,与会代表取得了几点共识:第一,新闻传播工作者和新闻传播院校应充分认识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自身转型的紧迫性;第二,行动比研讨更重要,从重新评估新闻传播观念的现代性入手,到具体教育目标的设计、师资队伍的培养和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的重大改革,必须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和新的动作;第三,面对经济全球化、传播国际化和媒介现代化的语境,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背景下的新闻院校间的交流与切磋、沟通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4]来自亚欧北美、港澳台等海内外众多知名新闻传播院(系)院长与著名学者,相互沟通、相互砥砺,达成了多方面的合作意向,相约为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广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传播人才而共同努力。

新传播技术和新媒体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极大地推动着大众传媒结构的重组或融合,极大地改变和创造着人类的传播身份、传播功能和传播行为。这种转变对新闻教育的冲击,是显而易见、实实在在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和新闻传播院校对这种空前严峻的变动和转型,必须有足够的、充分的认识。生物进化论的核心观点是“适者生存”,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也并不是机会均等的,必须主动把握住各个可以把握的机会,才能在变动不居的时代中保持生命力。尽管本次论坛并不足以为新闻传播教育勾勒出一副清晰完整的未来图景,但新闻传播教育者已经充分认识到新技术新媒体背景下新闻教育转型的迫切,并着手确定新闻传播教育的新理念,设计未来的新目标和新方案。

(与会者观点来源于现场记录,未经发言者审阅。)

参考文献

[1]宋超:《当向潮头立――在新闻学院2009年秋季迎新大会上的讲话》,《新闻大学》2009年第4期,第1页。

[2]宋昭勋:《新闻传播中Convergence一词溯源及内涵》,《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第52、53页。

[3]曾鸿:《分众化传播时代的新闻教育》,《新闻前哨》2009年第3期,第23页。

上一篇:雷锋手抄报资料范文 下一篇:酒店食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