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中森林范文

时间:2023-09-29 01:53:14

城市空中森林

城市空中森林篇1

关键词: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现如今,城郊森林公园的数量越来越多,不仅给城市添加了良好的自然景观,而且也具有一定的人文探索价值,所以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节假日首选的目的地就是城郊森林公园。城郊型的森林公园与城市存在一定联系,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措施,不仅能够节约出行时间,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欣赏大自然的资源,因此对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也逐渐成为重点项目。接下来,本文就以提高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效果为主要目的,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1 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要点分析

1.1 对空间布局的规划设计

城郊型森林公园由于与城市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所以在对森林公园进行空间布局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与城市相结合,与城市空间产生一定的互动效果,不仅能够实现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而且能够节省一定的投入成本。所以在规划设计城郊型森林公园时,要对一些基础建设设施,比如旅游服务设施等,进行合理布局,尽可能将这些安置在森林公园与城市的交界处,方便人们来回进入,在对城郊型森林公园进行空间布局规划设计时,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自然化建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保证城市与森林景观的互动效果。

1.2 规划设计道路交通

由于城郊型森林公园与城市相邻,在道路交通上相对来说较为便利,对于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出入口建设基本上已经与城市交通进行有效地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保证生态和经济的平衡。在对城郊型森林公园进行道路规划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一些主干道交通逐渐演变成为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的延伸部分,另外在一些地势比较显眼的地带,可以设置一些道路站点,让游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不仅能够缓解道路交通压力,也能给游客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和选择空间。现代人的出行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出行、游玩需求,在设计道路的过程中,可以将路面材质、形式进行区别设计,结合各个景区自身的特点,设计符合景区内容的道路,不仅能够强调景区之间的差异性,还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人的出行需要。

1.3 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规划设计

城郊型森林公园由于其自身的地域、文化、以及发展程度不同,导致在旅游规划方面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无论如何发展,城郊型的森林公园都离不开“生态”,因为城郊型的森林公园最初的发展目的就是能够给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让人们在游玩的过程中,放松身心,所以在对生态旅游发展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现代人的旅游理念和想法,在空间、环境方面的设计要符合现代人的需求,且有效地结合森林公园内的自然景观资源,不仅能够方便人们修养身心,而且能够有效地推动城郊型森林公园的自身发展。

1.4 利用和保护城郊森林公园景观资源

城郊森林公园可以说是城市的生态背景,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发展情况,在对城郊森林公园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森林公园自身的功能性,除了采取常规性的设计方法和理念之外,还要注重公园的整体生态景观效果。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园林地区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森林公园在城市生态大系统中的功能性以及定位,根据森林公园内部的实际情况,绿化和完善景观,保证森林公园景观的完整性。

城郊型森林公园受到人们喜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所以规划设计时,要将生态作为规划的主要目的,根据森林公园的自身性质、特点、功能等合理划分区域,根据每一个景区自身的特点进行深入的景观建造,不仅要科学合理地利用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而且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保护,保证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环境,为城市的整体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基础[2]。另外,为了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出行需求,在森林公园的景区内,可以设计一些休闲的场所,不仅能够让人们体会到森林公园的自然景观,而且能够让人们在森林公园内可以尽情地放松身心,达到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目的。

2 结语

城郊型森林公园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属于一种独立的生态系统,其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与城市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对其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自身特点,对城市与其道路交通、空间布局、以及其自身的一些生态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以实现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莉,李梅.城市森林公园概念的界定[J].四川林勘设计,2010(2)

城市空中森林篇2

研究区包括贵阳市二环林带以内的森林,根据贵阳市行政区划图可将研究区分为乌当区、白云区、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及花溪区。贵阳二环林带为东经106°17′~107°01′,北纬26°12′~27°20′。研究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纬度较低,海拔较高,具有较明显的高原性季风气候特点。年相对湿度80%左右,年平均气温15.3℃,≥10℃积温3700~4710℃,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37.5℃,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4.9℃,最低温-7.8℃。全年无霜期270d左右。

2.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内容

(1)贵阳市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根据前文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结果,得出贵阳市城市森林的组成特征、空间配置。

(2)贵阳市城市森林景观多样性分析;根据景观多样性指数得到贵阳市城市森林景观各要素的多少及其所占比例的变化。

2.2研究目标

本次研究以贵阳市二环林带以内的城市森林作为研究对象,辅以贵阳市2010年alos遥感影像数据,分析贵阳市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及景观多样性,借以为贵阳市林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贵阳市长期以来坚持走“环境立市”之路,将林城真正定位于“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的战略目标,高度重视城市森林建设。植被是自然环境要素之一,其一方面要受到自然环境中其它因子(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其反作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本文通过对贵阳市森林空间结构及多样性分析,为今后环城林带植物多样性的动态发展、建设及其保护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2.3研究方法

通过erdas、arcgis软件分析贵阳市2010年alos影像数据,得到贵阳市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及多样性指数;预处理过的遥感影像图在erdas中进行分类,得到斑块面积及斑块数等相关数据,把这些相关数据在arcgis中进行整合,得到贵阳市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各指数,对指数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得到贵阳市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及景观多样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数据预处理:几何校正、辐射校正

2、影像融合处理

3、城市森林信息提取技术

4、建立景观格局指数系统

3.研究成果

3.1 景观类型划分

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采用城市森林的结构研究模式及斑块面积大小将贵阳市的景观类型划分为:小型城市森林斑块(50000m2)(吴泽民,2003)。

3.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3.2.1 斑块数及斑块面积统计

本文中斑块数是中巴资源卫星遥感影像图分类提取贵阳市城市森林后的总斑块数;斑块面积为各小斑块统计得到的结果。

3.2.2 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数(Landscape diversity index):描述景观类型的多少及各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的多样性体现在景观中斑块的复杂程度、齐全程度及多样化状况,本文参考基于信息理论的计测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来计算景观的多样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Pi为斑块i的景观比例;m为斑块类型的总数。

3.2.3 斑块数破碎化指数

斑块数破碎化指数(FN)用来测量景观的破碎度,反映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FN=MPS(Nf—1)/N;式中:MPS为各类斑块的平均面积;Nf为斑块数。

4.结论

4.1景观格局分析结果

本文通过ARCGIS分析,EXCEL表格计算,得到贵阳市城市森林景观各指数详见表4-2。

表4-1 贵阳市城市森林景观格局分析指数统计表

4.2景观多样性分析及结果

根据贵阳市城市森林景观多样性指数可以看出,乌当区城市森林斑块组合多样,斑块之间的连接复杂度较高;相反的,南明区及小河区的城市景观斑块组合单一、多样性较低,可见,景观多样性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很大。

4.3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分析及结果

中心城区的南明区、小河区景观斑块数的破碎度较大,城市森林景观较单一;而城郊的乌当区和花溪区的城市森林景观空间结构较复杂性、集中,可见,人类活动对城市森林景观的影响较大。

5.问题及展望

(1)在大力发展城市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的同时,注重城市森林景观的均衡布局。贵阳市森林覆盖率符合森林城市的要求,环城林带发育良好;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应扩大城市周边林带的发展;对于那些绿化覆盖率较高的区域,应尽量避免将过多的绿地转化为建筑用地。

(2)改善城市森林景观结构。整体看来,贵阳市中心城区以小型和中型绿地斑块为主,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森林斑块面积上占优势,但在斑块数量上则非常缺乏;中心城区人口密集,使得森林斑块的局部破碎化。应加强保护目前森林景观空间布局的现状,加大对大型斑块森林保健区的建设,提高森林面积所占比例。

(3)注重现有城市森林的保护;尽管贵阳市现有的城市森林斑块数量较多,但是面积较不均匀、破碎程度较高,其中少数面积较大的,如花溪区湿地公园、环城林带的城市森林是内城中的主体,应妥善保护。

参考文献:

[1]贺红早,陈朝军,贺瑞坤.贵阳二环林带主要造林树种生物学特性研究[J],贵州科学,2007

[2]贵州森林编辑委员会.贵州森林.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3]姚永慧,张百平等.贵州省森林的空间格局及组成结构[J],地理学报,2003(1)

[4]龙翠玲,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锥状喀斯特生态过程与生物多样性[M].贵阳市: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城市空中森林篇3

“森林城”是具有森林生态环境城市的简称,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的“绿色运动”的影响下,60年代兴起“城市森林”,后发展为“森林城”。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致力于“森林城”的建设,莫斯科、华沙、堪培拉、亚特兰大等森林型城市相继出现。我国“森林城”建设起步虽晚,但势头甚旺,北京绿色奥运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现代“森林城”的特点:

1.现代“森林城”绝非“城市”与“森林”的简单拼凑,而由于二者合理布局,密切结合,协调发展,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既是森林又是城市,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亘古未有的生态复合体,其功能和效益远大于城市和森林的功能和效益相加之和。

2.“森林城”的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乔灌草藤优化组合,林种、树种合理搭配,并与城市内含物及三维空间相衬托,构成绿色点、线、面、圈相连、绿化、美化、香化、净化结合,生物群落多样化且相对稳定的多层次立体结构。

3.“森林城”的范围以城市所需要的“绿量”而定,其范围往往突破市区行政界线,向近郊及至远郊延伸,有利于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大地园林化。

4.“森林城”的建设取“林业”之宏博,融“园林”之精华,令“林业”进城,“园林”下乡,使森林的功能充分发挥,效益更加显著,充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

二、“森林城”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是在破坏绿色植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地面被水泥沥青等材料所覆盖,空气变得常年干燥,夏天热浪滚滚,冬季寒气袭人,居民如同生活在沙漠、石林一样的环境之中。城市所产生的负效益不仅使本区域气候恶化,而且殃及周边地区乃周边地区乃至全球,使之成为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频繁的最大策源地。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平衡的杠杆,城市里有了森林,可调节平衡,使城市小气候变得舒适宜人。据测算,森林内比森林外日照时数和太阳辐射总量要降低20%至40%,夏季温度降低5℃~6℃,冬季高2℃~4℃;森林地域云多、雾多、雨多;森林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或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

建设“森林城”能使城市环境质量保持最佳状态。森林是环境污染的最佳净化者。据测定,1公顷森林一昼夜可吸收二氧化碳1 005公斤,放出735公斤氧气,可供1 000人之呼吸。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米含量达2万个以上。而城市室内只有40~50个。这些负氧离子有调节神经系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免疫力等作用。密集的树叶可降低噪音20~25分贝,一般情况下,噪音条与居民区之间有30米宽生长繁茂的林带可保居民安静地生活。由于工业膨帐,人口猛增,人均用水量的提高和水源受污染,“水荒”已成为当今许多城市面临的一个技术,经济和政治上的复杂问题。森林起着涵养水源,增加降水量,截留地表水,减缓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作用。在干旱季节,森林通过枝叶大量蒸腾水分,使之凝云致雨,一般比无林地区增加20%的降水量。在森林中,约有25%的雨水被树木枝叶截留,5%渗入地下,即使形成了径流,在地表枯枝落叶内也是分散而缓慢地流动着。据测定,1公顷树林可蓄水30万公斤, 是无林区的20倍,3 000余公顷的森林蓄水量,相当于一座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水库。维也纳以3.15万公顷的水源涵养林,保证了全市日供37.7万立方米的优质饮用水。这是森林对改善城市用水的实例。

城市森林可集约经营生产特殊用材及一定数量的木材和薪材,许多城市还将枝叶收集起来送进工厂气化,送气给居民做燃料。

“森林城”的旅游产品更为丰富,就整体而言,“森林城”本身就是一座大森林公园,处处有景步移景异,森林的整体美、曲线美、动态美,四时色彩的变化,各种声音的共鸣,具有潜在的美学价值。特别是在“森林城”建设中,不刻意集中资金建设一批设施齐全,具有规模的旅游基地。如各种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内容。身处闹市中的人们,眼中没有绿色,没有洁净的空气,看不到蔚蓝的天空,飞翔鸣唱的鸟儿,坚固的防盗门亦将邻里来往的脚步拒之门外。城市的发展不仅造成了人和自然的分离,还造成了人际间的疏远和性格的变化。“森林城”为人类勾绘出了一幅“城在林中,街在绿中,屋在花中,人在景中”的美好图画,显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建设“森林城”还有利于营造一个优美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兴业,促进本地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三、“森林城”建设方针及策略

当今世界“森林城”建设虽已取得了好的发展势头,但它还处于幼年发展阶段,如何结合国情,市情建设“森林城”尚需进行深入探索。

首先,注重舆论导向,统一认识。各级党政组织和新闻、宣传舆论部门要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把“森林城”建设与城市和人类生存发展联系起来,重视对“森林城”的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森林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国内处城市森林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典型,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城市意识,环保意识、绿化意识、森林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激发建设“森林城”的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性,积极投入这一造福当代,荫及子孙,有益全球的伟大事业中来。

其次,建立机构,健全机制。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确保“森林城”建设有序、健康、高速地进行,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决策指挥和协调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法律和政策支持体系以及强有力的执法监督,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各种手段,排除建设中的阻力,协调处理各种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只有这样,“森林城”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城市空中森林篇4

关键词:森林城市;城市建设;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0-01

引言

森林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支柱,对人类的生存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它改善并提高了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所以森林城市也是极具战略性的工程,虽然森林城市的发展历史并不算太长,但城市向森林发展的这样一个理念在如今却被广泛的运用起来了,森林城市是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城市的森林建O也受到了各国的重视,他们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措施,同时也是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森林城市建设是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它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也提高了城市的综合优势。

一、何为森林城市

森林城市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不仅包括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城市”区域还包括了郊区、远郊区及和它们相关的一些卫星城镇,这是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范围所在。森林城市是城市和周边地区的林木为重点的生态系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间绿化和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是其目的所在。简单的来说就是在城市中增加森林面积让城市中释放出来的碳能及时的被吸收,打造出一个“天然氧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让城市中的人重新感受由于城市建设被忽略的新鲜空气,还给人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

二、森林城市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森林城市虽然得到了人们广泛的认同,但在森林城市的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在现实环境中来看,森林城市很大程度上还只是处在理想层面上的构想,有很多阻碍性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森林城市的建设就不可能顺利的完成。下面是结合国内外的一些现状研究和对我国森林城市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对于我国森林城市未来发展的一个发展构想。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城市森林建设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与欧美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我国对于森林城市建设也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并且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推动之下,很多城市都做出了积极的响应态度。为推进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进程,我国在城市森林建设中对成就显著的城市给予了激励和肯定,对于许多城市来说也起到了一个典范作用。从2004年起我国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这也足以体现出国家对于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视。

国外森林城市的周边地区大多保存着成片的自然林,城区也有成片的大型森林存在,这样一来森林城市的质量高就会很高,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提高整个城区的森林覆盖率。国外许多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还非常注意森林湿地的保护工作,并且制订了长期稳定的保护规划,还通过政府、市民和非政府组织一起去监督落实,很多城市的周围都保留有大片的城郊森林这对与控制城市的无序发展以及促进现代城市空间扩张由传统的摊大饼式向组团式方向发展都发挥了限制、切割等一系列的重要作用。

2.国内森林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森林城市存在以下的问题,首先是森林城市没有地域特色,大多城市都是选择种很多的树木,种类上差别不大,很少有按照地理地貌、土地气候等去进行特色化的建设。然后是森林城市机制不够完善,因为森林城市中的森林属于国有资产,是公益设施类型,它的主要投入是依靠政府的,但只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可以从森林中产生的效益来确保投入,保证森林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建立多元化的稳定的城市林业发展机制。

3.未来发展展望

森林城市建设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好的,只要懂得因地制宜的去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经验,并着力解决当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森林城市的发展在不就的将来就会在全国普及,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也会大大增加。温室效应、雾霾现象、沙尘暴等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到时候会还给人们一片蓝天,一个新鲜的空气环境。如今被经济发展所污染的一切都会被逐渐挽救。森林城市的未来是让人们可以在一个满是绿意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娱乐,还人们一个清洁无污染的城市生活。

三、结语

森林城市是人们意识到自然重要性以后的一种改变,不再盲目追求经济发展而去忽视环境的重要性,是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明智选择。只有注重了对于自然的保护以后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得以实行,所以为了人类更长远的发展,森林城市是这个时代必然去选择的一种发展趋势。我们如今面临的许多环境问题都是因为忽视自然的重要性造成的,如今就要通过森林城市去逐渐弥补以前对于环境忽略造成的影响,重新迎来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苏立宁,姜乃平,丁先存.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2(5).

[2]杨建秋.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探讨,2010(10).

[3]陈美珍.福安市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构想[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

[4]李杰.浅谈创建“森林城市”的构想[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2).

城市空中森林篇5

在关注森林活动即将迎来10周年之际,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市举办城市森林论坛,必将对我国城市森林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林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生态建设、产业建设、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社会对林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

回顾林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的林业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不仅在消灭荒山、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等方面作出了示范,还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广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工作,今年6月在《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中,明确作出了“以打造宜居城乡为载体,建设美好家园”,“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以森林、土壤、水、大气为重点,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战略决策。广东省推进生态省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模式,必将在全国发挥新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优美的森林生态系统、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不仅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直接体现。

我们一定要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在继续大力加强各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关注和重视人居生态建设。特别是在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建设生态文明对城市森林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城市林业建设赋予的重大使命。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城市森林为实现城市生态良好提供保障。国内外经验表明,只有具备良好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城市,才能称得上是生态优美的城市,才能是真正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宜居的城市。城市生态良好,不但体现在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还体现在城市生态产品的极大丰富。森林是生态产品的最大生产者,发展城市森林是城市解决污染、噪音、粉尘、热岛效应等问题最直接、最有效手段。只有科学经营好城市森林,充分挖掘其功能、发挥其效益、提高其质量,城市森林生产的生态产品才会更多更好,人们在享用清新空气、洁净的水、安全食物方面的幸福健康指数才会更高。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城市森林为加快城市经济发展开辟空间。一个城市经济的增长空间有多大,从根本上取决于一个城市的生态容量有多大。发展城市森林是保护和扩大城市生态容量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据专家研究,一辆奥迪轿车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14亩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座20万千瓦的燃煤发电厂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48万亩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一架波音777飞机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1.5万亩人工林就能全部吸收。建设城市生态文明,我们绕不过经济发展中的能耗排放等问题。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城市森林,提升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和吸碳能力,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生态容量,才能更有利于建成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城市。

森林既是第四大能源,也是最大的循环经济体。城市森林不但可以提供可再生、可降解、无污染的绿色林产品,还可以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业生物质能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节约能源资源。此外,发展城市森林,壮大森林旅游、森林休闲、森林保健等新兴生态产业,还可以为城市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扩大城市就业。因此,保护城市森林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城市森林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为发展经济打基础。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城市森林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作出贡献。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在文化因素对城市发展影响程度越来越深的今天,没有文化品位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更是没有竞争力的。森林是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符号,发展城市森林,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建设城市生态文明,意义十分重大。“林城贵阳”已成为贵阳市最响亮的名片,洛阳正在精心打造“中国牡丹之都”的品牌,浙江安吉、临安,福建永安都充分发挥了“中国竹子之乡”的优势。这些城市通过发展城市森林,极大地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显著提高。

城市空中森林篇6

城市森林的建设是为了给居住在此的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在城市化发展和城市生态化建设及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出现一系列阻碍发展的问题和现象。针对在城市森林建设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建设的对策和方法。

(一)提高全民意识,注重城市生态发展

城市森林是城市林业发展重要的基础条件,是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建设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注重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关注城市生态化的发展,在保护好现有自然资源不受破坏的前提下,积极建设新的城市森林,建立新的生态环境区域,重视城市森林对城市化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城市进行全面规划时,要特别关注和切实加强城市森林的建设。同时,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有效规划和合理把握城市森林的设计与营造,正确引导和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注重城市生态发展,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

(二)利用政策引导,加快发展步伐

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切实有效地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高效科学的林业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经营管理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同时,要合理利用现行的政策法规,协调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与民间团体之间的关系,确保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健康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发展步伐。

(三)调整林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

景观的丰富性与生物的多样性是城市森林的特色之一,在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林业发展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城市森林的地域条件、文化条件、水土条件、气候条件、动物习性、植物特性等因素,充分发挥区域化的城市森林特点。此外,在利用本土化植物、动物的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的科学研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培育、驯化一些新颖的、合适的品种,丰富资源形式,调整林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城市森林动植物群落。

二、城市森林对城市林业经济发展的作用

以城市森林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研究为基础,结合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人们利用森林资源的经济发展方式,如林业经济、森林旅游、林下经济、花卉苗木产业、林产工业、林业生物产业等方面的发展。为提高城市森林的使用率、经营管理效率、生态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可以加速林业生态产品转化与研发,促进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而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促进作用,促进城市森林的林业生态产品科学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城市森林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城市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城市森林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化率,美化城市的整体环境空间,而且其特有的良好区域性生态系统,能够有效调整城市中的区域气候,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和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营造适宜人居的理想生活环境。此外,作为城市林业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森林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和完善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为城市林业经济的建设提供政策保证,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林业经济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而且,在城市森林的设计与营造过程中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健全的建设机制,能够进一步增加城市林业经济建设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通过加强城市森林的建设,还可以起到林业建设的示范作用,从而推动区域化的林业经济建设,有效促进城市林业经济的健康、平稳、有序、整体发展。

(二)加强城市森林的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城市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加强城市森林的建设,不仅对城市林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影响,还对是城市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应中央对于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工作要求,旅游的方式、旅游的区域以及旅游项目的建设都发生了一定形式的转变。我国的城市森林旅游业从无到有、从探索起步到蓬勃发展,建立了多样的林业旅游形式,取得了丰硕的林业旅游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林业旅游管理经验。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城市森林旅游的形式目前正处在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过渡时期,这就要求城市森林的设计者与管理者能够根据旅游形式的变化合理地调整工作重心,增加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价值、丰富旅游形式,转换城市森林的旅游经营职能,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潮流。城市森林具有的净化空气、保护水土、调节温度湿度、释放负氧离子和降尘降噪等功能,使城市森林旅游在休闲度假旅游中拥有独特优势。由于城市森林往往位于城市之中,即使在郊区的城市森林距离城区也不会太远,旅游者可以就近利用现有的城市森林资源,在降低旅游成本的同时,充分享受到城市森林旅游带来的乐趣。依托自然特色而开展的城市森林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人们不仅可以从森林中体会到生态旅游的快乐,还能在旅游过程中增加林业知识,进行林业知识的科普,从而自觉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顺应了森林旅游发展的潮流,提高森林旅游的效果。加强城市森林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推动城市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林业的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城市森林旅游还能够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和扩大林业改革成果、实现“兴林富民”等利国利民政策的实施方面,进一步促进林业管理和林业经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城市森林的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城市林业产品经济的发展

林业经济的形式众多,如野生林经济、新生林经济、木材类经济、非木材类经济、动植物物种培育与保护、木制品经济等。林业产品的种类更是繁多,如林业种苗、林木培育、木业加工经营、竹业加工经营、茶果林业、林业动植物、木本粮油、林下经济、沙产业等。加强城市森林建设,提高城市森林的使用率、经营管理效率,能够有效推动城市林业产品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建立健全林业产品发展的政策法规,合理规划林业产品的发展模式,有效提高林业产品的管理水平,提升林业产品的生产质量,丰富林业产品的形式种类,拓宽林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强林业产品的监管力度,构建高效的林业产品生产与营销链,促进林业产品经济的大力发展,为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

三、结语

城市森林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为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加速城市林业产品转化与研发,促进城市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进而对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作用。此外城市森林的建设、管理、评价与利用研究,对于城市林业生态产品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具有积极意义,也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林业生态产品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促进城市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空中森林篇7

关键词:休闲旅游;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三门江森林公园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247-03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可自由支配收入得到相应地增加,同时中国每年公共节假日已有115天,人们有了足够的闲暇时间,再加上私家车越来越普及,追求休闲的人群相应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喧闹与被污染的环境,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生理和心理处于亚健康的人群逐渐增多,人们的休闲需求更加迫切。中国旅游业发展正逐步由传统观光型转向个性化、多元化、特色化的休闲旅游类型,人们日益重视生活质量,更倾向于选择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休闲旅游产品。城郊型森林公园凭借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环境资源,成为城镇居民休闲旅游的重要选择。因此,在休闲旅游视角下研究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对满足城镇居民休闲旅游需求和发展城郊森林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界定和研究进展

(一)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界定

城郊,即城市郊区,是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城市市区和广大乡村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地带,这个过渡带在景观生态学上称为边缘界面(Edge boundary surface)[1]。城市居民在城郊地带的休闲活动要比在城市和乡村更频繁活跃,不仅开发了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还开发了新兴旅游产品。这种以城市居民为主、并拉动相当数量外来旅游者参与的游憩活动和支持这种活动的游憩设施和游憩土地利用,除部分地发生于城市内部空间,更多地推向城市郊区,出现了环绕城市、处于近城乡镇景观之中、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以周六前往、入住一宿、周日返回为出游方式,这些土地利用构成的游憩活动空间称为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2]。

城郊型森林公园是指在城市郊区,以森林资源为条件,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依托,以独特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背景,具有一定规模且能为外来游客和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疗养、运动等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属于城郊旅游的组成部分,关于具体的范围界定,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本文研究的柳州市三门江森林公园所涉及的城郊是以城市为参照物的地理方位概念,位于环城游憩带上,距市中心20km以内。

(二)城郊型森林公园研究进展

在城郊型森林公园开发过程中,学术界也对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Kazanskaya(1977)分析了莫斯科城郊森林旅游区的植被休闲退化机制和植被对游憩压力的反映[3];Lisa(2000)分析了距离对瑞典人森林旅游的影响,发现超过40%的瑞典居民偏好选择小于1km的短程森林旅游[4];谢哲根、刘安兴(2002)论述了九大类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并作出了可持续的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规划 [5];章建斌、吴彩云(2005)从四方面途径研究了城郊森林公园生态功能的实现[6];李晓婧(2007)从新角度设计城郊森林公园旅游休闲产品体系,并设计了太保山森林公园旅游休闲产品[7];于冬璇、刘兴双(2011)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入手,阐述了城郊型森林旅游开发的理念,并以沈阳城郊型森林旅游为例,对其旅游开发提出了构想[8];许东、汤蕾(2011)以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分析了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的特点、发展背景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郊型森林公园的旅游开发策略[9]。

综观已有的论述,城郊型森林公园的研究成果多在生态功能、开发规划、存在问题等方面,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但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柳州市三门江森林公园为例,探讨休闲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原则和开发构想,以期对城郊型森林公园休闲旅游产品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城郊型森林公园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城郊型森林公园休闲旅游产品从供给者角度来看,是指森林公园经营者在不破坏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以森林自然资源为依托,开发满足不同类型休闲旅游者在休闲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设施、服务等,不仅仅是旅游几大要素的简单叠加,还包括森林公园当地社会、经济环境氛围、居民生活态度等的综合性产品。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在满足旅游者的休闲需求时,应以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为基本准则,以不干扰公园周边居民民俗文化生活为宗旨,倡导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旅游产品开发、生产、销售、服务、消费的全过程中。旅游产品项目建设中,应尽可能少地破坏自然景观环境,尽量少些人为景观和人造设施,项目建筑风格应与森林景观相协调,确保与生态环境相和谐。为了公园内的旅游产品被更多的游客休闲享受,应该考虑环境容量,控制游客数量,让每个游客真正地回归自然、达到慢节奏和身心愉悦地休闲体验。所以,在休闲视角下,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应遵循生态性原则,以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产品可持续经营为目标,既要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并获得合理的利用,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10]。

(二)体验性原则

现代旅游者走进森林公园不再满足静态观赏,更多地想融入大自然,参与其中,全身心地体验大自然的美妙。互动性与参与性强的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所以森林公园在开发休闲旅游产品时,挖掘森林文化内涵,深入分析和把握旅游者体验需求,使旅游者参与有意识地策划事件中,为旅游者提供集趣味性、娱乐性、体验性等为一体的动态旅游产品,充分调动旅游者的积极性。旅游者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感受了大自然气息,体验了当地文化,加深了旅游体验强度,提高了旅游体验质量,从而达到了身心愉悦、释放压力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旅游者在参与森林旅游活动时,与大自然进行了平等交流,深入地领悟了人与自然应该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

(三)个性化原则

为了满足不同的旅游者不同的休闲需求,需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开发适应市场客观需求的休闲旅游产品。例如中小学生喜欢科普休闲旅游产品,青年倾向于探险、运动休闲旅游产品,中老年追求保健休闲旅游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导向,以森林旅游资源为基础,合理开发适应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旅游产品。在森林公园划分不同的旅游产品区域,确定个性化的主题形象,使旅游者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设计,需要结合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突出本土化风格,选用当地的建筑形式,挖掘当地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等,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有地方性特色,难以被复制,比较接地气。针对传统的旅游产品,应加入创新性的元素和理念,艺术性地命名,使旅游者能够享受到个性化地回归自然的体验。

三、三门江森林公园简介

三门江森林公园位于柳州市城中区,东临柳江,西南毗邻柳州市都市商业中心鱼峰区,地缘优势明显,同时柳州市是广西交通枢纽,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立体交通网络,离南宁市约240公里,离桂林166公里,城际高铁开通后离两市均在约1小时车程范围内。公园处于柳江山水生活文化景观区,是百里柳江风情带重要节点,是柳州市“一心连两城”的绿心。公园地处广西中部弧形山脉东翼的大瑶山延伸的丘陵地带,属中亚热带气候带,温暖多雨,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夏冬干湿明显。

通过实地考察,公园景观资源特征可以概括为:山水空间组合良好,公园依山傍水,清澈柳江蜿蜒迂回,两岸茂林修竹相映成趣;森林植被碧绿繁盛,公园内分布着桫椤树、古榕、相思树、柠檬桉等特色树种;环境气候清幽舒适,据监测资料表明,公园内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森林小气候明显,负氧离子浓度高,是一处理想的锻炼、疗养的好去处;生态生活相得益彰,公园现有朴实的农庄和林站,为游客搭建了简易的凉棚,修建了一部分登山游步道等游乐设施。

四、三门江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构想

三门江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生态环境破坏小,已开发的区域面积小,大部分区域还处于原生态,尚未被开发过,因此,在旅游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现有的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设计利用森林的休闲旅游产品和以森林环境为背景的森林旅游休闲产品。

(一)观光体验类旅游产品

森林公园观光体验类旅游产品是森林休闲旅游发展中最初级的旅游产品,也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旅游产品。此类旅游产品不仅仅是观光旅游,还增加了文化体验,是对观光旅游的一种延伸,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升华和丰富。观光休闲体验是三门江森林公园旅游产品中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所有游客的需求。

三门江森林公园观光内容丰富,游客在观光游览栈道可揽柳江风姿和部分森林胜景,站在观星塔上,白天可以“一览众山小”,纵览森林公园的全貌,晚上借助天文望远镜观星,体验“皓月当空天上挂,满天星斗似可摘”的美景佳境。游赏佛教植物园,了解佛教经典中出现的树种,在民俗风情街欣赏特色民俗活动、品尝特色美食,在圆缘林亲手栽种植物,在百鸟园聆听悦耳的鸟鸣、体验亲手喂鸟的乐趣等。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充分调动了身体与精神参与性,可以去品尝、倾听、咨询、抚触,参与到森林中的每一个部分,不是单纯地观光游赏,真正地达到身心愉悦的休闲境界。

(二)康体养生类旅游产品

森林以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环境、独具特色的养生保健功能对旅游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成为旅游者养生休闲的首选之地[11]。三门江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山野秀丽,畅旷清幽,人为干扰少,改造现有森林氧吧,游客在“森林医院”林间曲径和树下泉边散步休息,利用森林所散发的植物精气作为主要治疗手段,改善身体状况,增强运动能力,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在马尾松林内选择一片区域作花疗区,让游客在花疗浴场休闲健身。在密林山地中建设基础静修平台,简朴自然的静修带给游客超然世外的身心升华。在罗汉寺阿弥陀佛道场增设佛光调息养心殿堂中心,利用森林公园内的自然疗养因子,为游客提供一所健休处,起到修养身心的作用。通过这些活动,游客既能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又能矫治疾病、增强体质,即融养生与休闲于一体。

(三)游憩娱乐类旅游产品

森林赋予游憩娱乐以美好氛围,游憩娱乐赋予森林以丰富内容,所以将两者结合形成新的旅游项目,游客在游玩嬉戏中尽情放松,这是达到休闲旅游的最直接的途径。选择三门江森林公园内植被茂密的灌木林创设绿色迷宫世界,设置若干个绿篱墙用以改变迷宫各个路口的“通”与“不通”,使迷宫用多种方式改变原来的阵形,让游客得到常玩常新的无穷乐趣。在露营俱乐部开展时尚娱乐活动,看露天电影,开展自助烧烤活动,一起享受篝火晚会,参与民俗娱乐等等,置身于美丽的森林环境中,体验到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所带来的乐趣。

(四)运动休闲类旅游产品

休闲方式中比较积极的是运动,通过运动休闲既能强身健体,还能舒缓压力。三门江森林公园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登山健身步道,串联景点,使线路涵盖森林绿地、沟谷、小溪等多种景观,丰富游客登山体验,使游客可以自由地步行,忘却疲劳和烦忧,恣意欣赏美景使得精神轻松愉快。开发森林自行车、森林汽车越野、漂流等活动,丰富运动休闲旅游产品内容,吸引更多的中青年游客。

(五)生态科普类旅游产品

科普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将科普教育元素注入森林休闲旅游中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现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游客们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科普教育,森林公园凭借其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成为了首选之地,在休闲中教育,在教育中休闲,集知识与休闲于一体。三门江森林公园将建设科普馆,采用先进媒体技术展示森林生态循环系统及植物生长过程,游客可以通过指示牌介绍用途及生态作用了解各种植物,同时可以进行科学研究、生态观测、植被调查、风光摄影等活动,融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于一体。

(六)户外拓展类旅游产品

户外拓展旅游的许多项目属于体育领域中极限运动的范畴,森林是户外拓展旅游者喜欢选择的目的地之一。三门江森林公园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依据地形建设匹特博运动场,开展射弩场、丛林穿梭、密林野战等活动,游客可以体验动感刺激。惊险刺激的高空秋千,可以让游客尽情欢呼,尽情释放压力,享受欢快刺激的游乐体验。在冒险树类型公园里,游客能够通过悬空桥梁、网道、步道、木桶、泰山秋千、飞狐索道和其他趣味环节等方式进行树木间的探险,每个游客可以从不同的线路中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年龄的线路,甚至挑战难度更高的线路。

参考文献:

[1] 叶岱夫.对中国城郊旅游功能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城市问题,2000,(6):22-24.

[2]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4):354-359.

[3] Kazanskaya N S.Forests near Moscow as territories of mass recreation and tourism[J].Urban Ecology,1977,(4):371-395.

[4] Lisa H,Peter F.On the distance to recreational forests in Sweden[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0,(1):1-10.

[5] 谢哲根,刘安兴.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3):72-75.

[6] 章建斌,吴彩云.试论城郊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功能的实现[J].世界林业研究,2005,(1):73-77.

[7] 李晓婧.城郊森林公园旅游休闲产品开发研究——以太保山森林公园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7.

[8] 于冬璇,刘兴双.体验经济视角下城郊型森林旅游开发研究——以沈阳市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1,(2):21-26.

[9] 许东,汤蕾.城郊型森林公园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19).

[10] 罗金华.基于绿色营销理论的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方法[J].林业经济问题,2008,(4):344-348.

城市空中森林篇8

森林覆盖率达到40%,城区绿化率达到35%,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

按照国家中心城市定位,打造西部最优的人居环境。大搞荒山绿化,推进城市增绿,营造良好生态,新增造林1200万亩;新增城市绿地632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85%、70%以上,让市民呼吸清新空气,喝上干净水。

“一年种了十年的树”,是重庆这座“山城”发展理念上的嬗变,是这座“水泥之城”演绎为“森林之城”决心的彰显。建设“森林城市”,意义有三――

其一,提升生态“软实力”。一公顷阔叶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000公斤,释放氧气750公斤。最近一年多,重庆新植树9.1亿株,正在把这个“大火炉”变成“大氧吧”。建设森林之城,符合低碳经济的国际大趋势,有利于提升重庆国土资源的整体价值。

其二,提升农民增收“软实力”。农民“靠山吃山”,要让农民增收致富,就得变荒山穷山为秀山宝山。通过企业投资林农产业、农民参与森林工程等多渠道助农增收。

其三,提升投资环境“软实力”。满目青山就是吸引力,可实现生存和投资环境的双赢,吸引更多经济要素聚集重庆。

从国内外先进经验看,要推动“森林重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要把握好三点――

第一,要持之以恒。森林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全球第四大战略性能源资源。一些欧洲国家早已把森林资源作为战略性能源资源来储备。重庆应从国家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把“森林城市”建设上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用五年、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抓好森林建设。

第二,要因地制宜。欧洲国家在森林城市建设中,并不注重绿化树种的多样性,反而追求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建设模式。因此,重庆可研究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城市森林植物群落,尽可能形成自然或近自然的森林结构和生态环境。

第三,要城乡统筹。城市森林工程以满足市民休闲游憩为主,农村森林工程则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生态效益。建设中,可以城市高速公路、主干道绿化为骨架,以大江山河绿化为纽带,形成连接城乡的一体化绿化体系。同时,应抓好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空间等重点领域的研究,开展优良珍贵乡土树种、现代苗木设施技术、林地生产力提升等关键技术创新。

上一篇:不分文理科范文 下一篇:秋雨奇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