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8:35

实验

实验篇1

今天,我正津津有味的看着《十万个为什么》,突然一个实验吸引了我,书上说茶水能“变”成墨水,我看了将信将疑,想:这怎么可能呢?于是说干就干,我找来一只碗,一把茶叶和一杯热水,还有必不可少的锈铁钉。

实验开始了,我先把茶叶放在碗里冲泡。过了一会儿,茶水颜色越来越浓,到变成土黄色的时候,我再把锈铁钉一枚一枚小心翼翼的放入水中。做完了,我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实验的结果。到了晚上,我一看,“哇!”我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惊叹,真是不可思议,碗里的茶水变成了墨水。我用钢笔吸了几滴,在本子上写起字来,一个个黑色的字映入了我的眼帘。啊!与墨水一模一样。

我又想,为什么把锈铁钉放入茶水里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查了物理书之后才知道,因为在茶汁含有一种叫单宁酸的物质,它遇到锈体会引起化学作用,因此,茶水便成了黑色的水。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要不,你们也来尝试尝试。

Are

you

ready

实验篇2

我先在一个玻璃瓶里装了一瓶墨水,并在瓶盖上插了一根吸管,又在另一个盆子里装了热水,在把有墨水的玻璃瓶往热水里放,发现玻璃瓶里的墨水“爬”到了吸管了,这应该叫热胀。

我又连忙又把这个热的装有墨水玻璃瓶往冷水中放,吸管中的墨水有往玻璃瓶里窜,这应该叫冷缩。

我记得也有冷胀热缩,如冰就是的。

这就是今天的实验。

实验篇3

一、新课标对实验的要求

课程目标: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能力要求:能够正确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

二、新课标考试大纲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三、近三年新课标高考试卷实验题特点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大纲卷或单科卷还是新课标卷的理科综合考试,生物实验一直是高考热点而且所占分数比例逐年增加。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生物实验题的特点有:

(1)对课本基础实验的考查不断加强。(2)对科学探究、实验设计、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不断增加。(3)对实验的考查同时出现在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中。(4)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思想的考查几乎渗透到每一个试题中。分析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高考实验命题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遵循考纲,重视实验过程体验,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实验设计、实验分析的试题,其取材、设计思想、操作方法等更多地源于教材、遵循考纲。部分选择题和部分非选择题的情景就来自教材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往往是有共同联系的几个实验放在一起考查,就教材实验本身而言,简单再现型的考查占据比重不大,更多的是考查对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相关的操作技能的掌握,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如:2010年第3题是《分子与细胞》模块第61页“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第18页“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第26页“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组合,考查的是对实验材料的选取。2011年第4题是《分子与细胞》模块第61页“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变式,考查物质运输方式及渗透作用,考查对成熟植物细胞吸收或失去水分原理的理解和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特点。这些题都强调学生对实验全过程的体验,只有亲手做过实验,才会有深刻体验,才能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和记忆。

2.实验设计考查坚持能力立意,注重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思想,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

近三年的实验试题没有出现补充完善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结果的非选择题。淡化了关于自变量如何操纵、因变量如何检测、无关变量如何控制的实验设计考核。既要求考生对实验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又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并能够对多种方案进行选择、判断和综合分析。侧重考查实验设计思路,运用模型研究和类比推理的方法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如:2012年第32题是基于生态学部分的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种群、群落基本概念的理解,又引入了假说演绎研究方法和模拟实验,还通过模拟实验的设计,考查了“类比推理”的方法在生态学研究中的运用。对实验分析能力和知识的理解层次有更深的要求。

3.对实验分析的考查的比重不断加大,更加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从近几年的高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看,实验试题中常常用图形、图表、曲线等来表示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如:2012年选择题第5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情况,要求学生在理解图示实验装置的基础上找出实验变量。虽然比较基础,但还是综合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实验分析侧重考查结论的推导、图表数据的处理以及运用图表形式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原理现象的解释。更加注重了对推理、分析能力的考查,大大提高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实验篇4

关键词:小实验 高三物理 总复习

高中物理到了高三复习阶段时,由于近年高考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使高三复习时间大大缩短,各地各校采取各种方法和策略,但是老师们仍然感觉时间不够用。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一种新颖的战术—— 添加“小实验”,感觉它就像高三物理复习的催化剂,加速了学生学习的进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小实验”,就是指那些取材简单、操作方便、学生可效仿的、可回家重新进行的一些实验。在高三总复习的关键时刻,适时灵活地添加、补充一些“小实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现在我们以高三力学复习为例具体探究一下小实验的优点:

一、利用小实验激发兴趣,构建模型

高中物理小实验对某些难点的突破、重点的理解起着特别重要的补充作用。 由于小实验是针对某个物理原理而设置的,同时实验本身的主动权在学生,这就对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如在第三章《力》中 “力的分解”就可以设计一个小实验:如图1所示,只用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做“一只断铁丝”实验。学生三人一组通过自己主动选择仪器、设计制作、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等一系列自主行为活动,逐渐使 “感觉”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上升到“知觉”阶段,特别是实验过程中“绳的张角达较大的一定角度时绳断”出现突变的物理现象,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把学习物理“胃口”张开,他们扎扎实实的总结出该实验的三大结论:⑴合力一定,两分力夹角越大则分力越大;⑵两分力相等则合力必是角平分线;⑶两分力相等则分力不会小于合力的一半。他们用这三个结论解决许多问题和习题。最后以 “一只断铁丝”为神,演变出几十个“一只断铁丝”的外在形式出来。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是以发现者的主体进入角色的,这样会充分领略到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实感,体验喜获知识、攻破难点、迈向成功的喜悦。

二、挖掘自身,广泛参与小实验

因为小实验的器材具有可选择性,所以有些自身实验常常因为简单而被忽略,但是恰恰因为简单也容易被学生效仿;由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感性知识、掌握水平情况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就会因人施教,使每个学生探索成功的机会增多,从而使全体学生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例:(如下图2所示)人天天走路,但很少有人注意:一个人平时的活动包含着多少力学道理啊。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课后小实验:“课下请做出几个动作,试用力学规律解释你自己活动过程中遇到的现象”。

同学A写到:人向前迈进一步,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人能够保持平衡;当人要向前迈进一步时,要重心前移,身体向前倾斜,人迈出一只脚,脚后跟先着地,两只脚受到弹力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之后人的重心继续前移,前脚受力越来越大后脚受力越来越小,当后脚受力很小时用力向后一蹬,地面给人一个向前的静摩擦动力,使人产生一个向前的加速度,与此同时,人体靠自己肌肉的力量抬起后脚放到前面,两脚受到的弹力摩擦力又与重力平衡;完成了这一步。若地面与脚的摩擦因数很小,当然走起路来就困难;并且人在走路过程中,把胳膊前后摆动目的是保持前后左右平衡。

同学B:弹性形变的三种表现形式我都可以用身体表现出来,伸懒腰是拉伸形变,立定跳远是弯曲形变,掷铅球时身体是扭转形变。

同学C:人在挑起投篮过程中可以建立成这样的模型:将人简化为一质点,先重心上移看做匀加速上升(超重),起跳后是竖直上抛运动(完全失重),落地时是匀减速下降(超重)。

同学D:人双脚站在台秤上,迅速下蹲到底直至静止的过程中,先是加速下降(失重)后来减速下降(超重)过程。其图线大概如右图。

同学E:本人设计一个小实验,让自己的双腿站立,让自己的后背和双脚后跟触及身后的墙面,然后弯曲身体来触摸自己的脚尖,虽然平时轻松完成,但这次实在难以实现;我终于明白其中道理……。

像这样让学生亲自做并细细体味到还有许多:人踢球、人打乒乓、人撑杆跳、人走钢丝绳、人骑自行车转弯、人进行滑旱冰等等现象。

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许许多多的生活示例中,蕴藏有物理原理,而偏偏学生大脑中现存的一些对事物的起因及解释都有失偏颇,甚至错误的理解和解释。利用以上这些小实验可以避免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清楚的物理概念,更新学生以往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体会出生活中常见的看似熟悉、实际陌生的规律和道理来。

三、利用小实验,铺平学生课堂登高的台阶。

小实验作为课堂演示实验的一种补充,一般还可以用作课堂的引入、知识的巩固等一些环节,课堂上通过小实验可降低教学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有些问题学生缺乏先期知识会一时想不通,做个小实验就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但是小实验不能是高一高二教学过程中的简单重复,要求教师务必做到在设计实验和问题时,要有目的性、启发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例:在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中的“超重与失重”里,我们用空饮料瓶、细绳、轻弹簧、充气球,就可以设置几个在完全失重情况下水流动的状态:如左上图3所示,设置问题①对于装满水的饮料瓶,只开口Q一点,水能流出吗?问题②若在P点也开一口,你能设法不让水流出吗?(方法很多:如自由落体、竖直上抛运动、平抛、斜抛运动等,可演示右上角的饮料瓶做抛体实验)。问题③你不用抛体运动还能做到吗?(在运行的卫星中)。问题④你不放在运行的卫星中还能做到吗?(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且角速度较大,如图4所示)。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完全失重的几种具体表现;其实质是相互作用的弹力为零。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几个完全失重的小实验探索现象,例如在装满水的饮料瓶中放入轻弹簧拉住空气球,观察其失重现象,让两本厚书多页叠放在完全失重情况下观察失重现象。

高三小实验要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趣味性、可操作性,虽然小实验的主体是学生,但不能离开老师的启发引导作用,老师要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向设疑--实验探索--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科学主动学习过程中去。

四、利用小实验以点带面,串通知识体系。

在高三物理总复习阶段,我们更要在思维的发散性、知识的连贯性、重点的突破性上下功夫。一个知识点就像一粒闪光的珍珠,到了高三就有许多知识点;就像眼前有摆着许多闪烁的珍珠,我们就要通过小实验这根红线穿起知识网络,将珍珠整理归类,储藏入库。从而夯实了知识框架,形成牢不可破、机动灵活的整体结构。

例如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小实验 :在实验台上有带孔的小球、细绳、米尺、秒表。你可以测出高中物理哪些物理量或验证哪些规律?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分组探究,也可以带着仪器回家亲自设计与操作。对于学生的设计,我初步做过归纳总结,他们的答案发散性极强。具体有①可以用直尺、小球组合测量小球平抛的瞬时速度,②通过直尺、小球组合测量射高射程计算出瞬时速度,③可以用秒表小球竖直上抛测量初速度,④可以用细绳、小球、秒表组合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⑤可以用细绳、小球、秒表组合利用圆锥摆测量圆锥摆的摆角,⑥可以用细绳、小球、直尺组合验证机械能守恒,见下图5所示。⑦可以用细绳、小球、直尺组合验证细绳绷紧机械能有损失,如下图6所示:

⑧可以用细绳、小球组合验证竖直平面内完成圆周运动,小球有临界速度 ,⑨可以用细绳、小球组合探究能量守恒定律如上图7所示。⑩在方法⑨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同学日常学习中经常用手转动物理课本在空中旋转而不落下的小实验,你能解释其现象吗?(原因一是与问题⑨相同,摩擦力不断做正功补充能量,原因二是书本上的每一质点都在跟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上做圆周运动,由于惯性,每个点都竭力使自己沿与自己做圆周的切线方向飞离圆周,由于所有的切线都同圆周处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每个点在运动时都竭力使自己保持在跟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上维持自己的相对空间位置)等等。

当然,这种用简单的设备做许许多多的小实验太多了,这样的例子我们不再一一列举。

实验篇5

中午,我和爸爸一起做把米提起来的实验。

我先准备一个花生牛奶的空罐子,一根筷子,一碗米等材料。接着就开始动手做实验。爸爸先把花生牛奶罐子擦干,我用盛米器盛米,再小心翼翼地把米倒进花生牛奶的罐子里,一边倒,一边把它压实,等到装满了以后,就把筷子提起来,可是失败了,没能把米提起来。

我们以为筷子直插着不行,就把筷子斜插着又做了一遍,可还是失败了。我和爸爸就以为可能是这根筷子太滑了,就换了根比较粗糙的筷子,还是不行,我等得有些不耐烦了,被爸爸训了几句。这下我提前精神继续做实验,终于成功了。

爸爸让我自己做一次,我却失败了,我又做了一次,这次幸亏有爸爸帮忙把米压实,才把实验做成了。

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动手做实验要讲究方法,要有耐性,才可能成功。

实验篇6

实验材料:一张普通的纸,一个玻璃杯,一满杯清水

实验过程:如果问你,水能否透过纸流出来,你会怎样回答?相信大多数人会回答“会”!可事实真是如此?让我们做一个实验。

首先,在一个空玻璃杯中倒满清水,清水中不加其他任何物质。然后,将一张普通的白纸包在杯口处,包紧,摇一下杯子,使纸浸湿,稍等片刻,将杯子倒置。这时,你会发现:咦?水怎么没有流出来?

实验结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纸的问题?恰恰相反,问题在水上。

原来,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杯子倒置时,水分子在纸上形成了一层水粘膜,再加上水的密度大于纸的密度,水分子在纸上盖了个严严实实,当然滴水不漏啦!这就好像江堤上有许多小洞,若不填补,水便会从中渗出;如果用水泥、砖块填满了,水怎么会流出来呢?

实验篇7

前面忘记说了,我初中保送生考试的时候,全县第36名,虽然不能直接进入实验班,但是只需要达到统招线就行了,什么意思呢?大概就和现在自主招生降一本线差不多吧,只要你达到了一本线,你可以无条件来我这里读。

如果这一届不是两个实验班,而是一个,好巧啊,我还是要进来,我的天哪为啥我和实验班纠缠不清呢…唯一不同的就是,如果一个实验班的话,周围的同学每次考试都是年段前五十,而我呢,最好的也是一百开外,哎,人比人,气死人啊。

有人说,是我不够努力,是啊,我也这么想过,我确实不够努力,我上了高中,会玩游戏,NBA2konline,可是我初中的时候也会玩游戏啊,玩生死狙击,如果说是NBA害了我,那初中为什么就不会呢?也有人说,是高中学习比初中压力大,我适应不了,所以退步了,这个我倒有点赞同,实验班吗,前后左右桌都是比你厉害的你知道是什么感觉吗?想找人聊天,好可惜啊都是在讨论学习,好吧那就讨论学习吧,别人来问你问题:“同学,这道题怎么做啊,好像挺难的啊”,我看了眼题目,雾了个草,这是挺难?不是非常吗?!无奈的说了句“我不会啊”然后say goodbye了,到后面几次考试过后我更加自卑,干脆就说:“我这么垃圾怎么会做哦”。只能说,高一的一年我几乎都是生活在万里阴霾之中。

实验篇8

今天上自然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神奇而且有趣的小实验。因为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给们做一些很有意思的小实验,所以我们大家都翘首以待,想看看这次老师我们带来什么有意思的东西。

刚一上课老师就神秘兮兮的跟我们说她要变一个小小的魔术,我们大家都拭目以待。在万众期待之下,老师先从她包里拿出来了一个小鸡蛋,然后拿来了几个杯子。老师首先先把杯子里面装满水,然后老师问我们如果把鸡蛋放在里面会有什么现象呢?我们大家异口同声的说,鸡蛋会沉入水底。老师微笑着点点头,把鸡蛋放入了水里。果不起然,鸡蛋沉入了水底。接着老师拿出一些白色的粉末,说现在才是正题!只见老师一点一点的把白色的粉末放入了杯子之中,不一小会神奇的现象出现了!鸡蛋竟然一点一点的从水底漂浮了上来!我们大家都看呆了,老师笑着跟我们说,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是个神奇的东西,叫做密度!等我讲完了,你们就知道这个实验的奥妙了。

在老师有趣的小实验的引导下,我们都想好好的听课。想从老师中得到这次试验的真正奥妙!

上一篇:开源节流范文 下一篇:好课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