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英语范文

时间:2023-09-17 20:04:36

比较英语

比较英语篇1

关键词: 英汉互译 语义比较 义素分析

一、引言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一种音译结合的符号系统,为人类进行沟通交际所服务。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对这两种分别隶属于世界两大板块的语言来说,两者在其形态上没有相似之处,更找不到两者间语音上的对立规律(外来借词除外),但从语义上有其相似性。同义词的存在在英语和汉语中屡见不鲜,众多专家和学者也在英汉互译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这一类研究大多是从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方面入手的,成果丰富。

语言学规律告诉我们,在同一种语言范围内寻找概念完全对等的词是非常困难的。而在两种语言之间,寻找概念完全相同的词,更是难上加难。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界定上虽有大量相似之处,但存在更多的是差异。所以,只有准确把握英汉语义上的异同性,才能在翻译中最大限度地忠于原文。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科学,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范围除语言学外,还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本文主要运用义素分析法与语义比较对英汉语义进行微观层次的分析,分析难免带有主观色彩,没有音位分析那样精确、系统,仍有不完善之处,但我认为,要比较英语和汉语的关系,从语义上入手,则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语义比较

(一)对英汉义素的分析比较

Hjelmslev和Jakonbson借鉴音位学中的区别性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理论,提出了义素(sememe)的概念,指出可以将语义成分,即义素作为语义学中说明词汇结构的最基本、最小的单位。义素是词义的最小语义构成成分,又叫做语义特征。一个词的词义由不同的义素组成,例如“man(男子)”是由“+human being(+人)”“+male(+男性)”“+adult(+成年)”等义素构成的,这些义素合起来,就是“成年男性”,是“男子”这个词的意义。

义素分析(sememe analysis)理论源于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丹麦语言学家叶尔姆斯列夫(Louis Hjelmslev)在1943年提出的词义可分的设想。很多学者认为“由于(义素分析)方法简单、直接,可以突出词义对立义素之间的区别性特征,易于发现词义之间的差别,因此对于翻译中词义的选择与确定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1]

通过英汉义素的对比研究,可以有效地分析英汉两种语言词义的异同,加深对语义的理解,提高翻译用词的准确性。以OX(牛)为例,在英汉字典中,我们发现OX(牛)一词有两部分内容的阐释,general name(总称)和classification(分类),在总称中,OX(牛)一词是这样解释的:animal(动物)mammal(哺乳)ruminant(反刍)。而OX(牛)细分下来,又分为ox/bullock(犍牛或阉牛)、bull(公牛)、steer(小公牛)、cow(奶牛)、heifer(母牛)、calf(小母牛),下面我们就用义素分析法来看一下英语和汉语在词义上的异同:(该分析素材来源于第四代英汉词典ox一词)

根据这几个英语单词的词义,我们用四对语义特征就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同时得出以下每个词的释义:

a.An ox or a bullock is male,grown and castrated.(ox或bullock是成熟、已阉的雄牛。)

b.A bull is male,grown and without being castrated.(bull是成熟未阉的雄牛。)

c.A steer is male and young.(steer是未成熟的雄牛。)

d.A cow is female,grown and with young.(cow是成熟、已育的雌牛。)

e.A heifer is female,grown and without young.(heifer是成熟、未育的雌牛。)

f.A calf is female and young.(calf是未成熟的雌牛。)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按照雄性/雌性、成熟/未成熟、已阉/未阉,以及已育/未育四对语义特征,可以明确ox,bullock,bull,steer,cow,heifer,calf这七个英语单词的词义。而汉语中的公牛、母牛和英语中的bull,heifer并不能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对应关系。汉语中的“公牛”一词,可明确其性别是雄性,但并不明确其成熟还是未成熟,已阉还是未阉。汉语中的“母牛”一词,也只获悉它是雌性的牛,至于它成熟还是未成熟,生育与否,则不得而知。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泛指牛这个概念,而忽略其属性时,我们常用ox或cattle来表示。如果明确牛的属性,就要选择与其相对应的英语单词,例如bullock—犍牛;steer—小公牛;cow—奶牛;calf—小母牛等。通过比较,我们还发现英语中关于牛的几个单词比汉语的语义范围要小,语义更为精确。

以上实例表明,不同语系的词义对比,可运用义素分析法进行义素对比,这样能清楚地表现出汉语和英语词义上的异同;也可以利用语义特征对词下定义,以便区分、识别不同词的含义。

(二)英语和汉语的一词多义比较

英语和汉语之间很难找到一一对应的词,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一词多义是指存在于同一词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而又有关联的意义。一般来说,一个词在刚开始产生时大多是单义的。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因词语所表达的意义不断增多,产生了用一个词兼表几个意义而不必另造新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在英汉或汉英翻译过程中,我们常常被一词多义所困扰。比如汉语“老”这个形容词,很多人看到这个词首先想到的英语单词是“old”,结果翻译“老领导”、“老闺女”、“老芹菜”等跟“老”有关的词时,感到无从下笔,因为“老”在这几个词中,和英语的“old”一词并无多大关联。所以,我们应从汉语的语义出发,再到英语词汇中寻找相近的词。“老领导”中的“老”不一定说这个领导岁数很大,而应理解成过去的领导或是级别比自己高,比自己年长的领导,我们可将其译为“a former leader或a senior leader”,(“senior”表示“较年长的;级别较高的;资格更老的”)。从词义层面上来看,“senior”和汉语的“老”有意思相近的地方,但“老闺女”中的“老”就不能理解成年龄最大的女儿。此时恰恰相反,这里的“老”表示为家中年龄最小的女儿,应译为“the youngest daughter”。还有“老芹菜”,如果真翻译成“old celery”就要闹笑话了。如果一个美国人在餐桌上听到有人抱怨“old celery”,他会百思不得其解,此时翻译成“overgrown celery”,(“overgrown”意思是生长过度的)则易于理解、贴切实际。

在英译汉时,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一个英语单词在不同词组中,翻译成对应的汉语也需灵活转化词义。例如“heavy”这个形容词,在和很多名词搭配时,不能都翻译成“硬的,重的,沉的东西”,下面我们针对“heavy”一词的翻译做一个归纳:heavy weather(恶劣的天气)、-crop(大丰收)、-fog(浓雾)、-traffic(拥挤的交通)、-soil(难耕种的土地)、-sky(阴沉的天空)、-storm(大风暴)、-ice(厚冰)、-road(泥泞的路)、-fire(猛烈的炮火)、-heart(沉重的心情)、-food(难消化的食物)、-sea(汹涌的大海)、-hand(严厉的手段)、-look(忧愁的面容)、-tongue(笨嘴笨舌)、-money(大笔的钱)、-drinking(狂饮)、-fighting(恶战)、-market(萧条的市场)、-sound(低沉的声音)、-bread(发酵不好的面包)、-offensive(猛烈的攻击)、-news(令人忧愁的消息)。

英语和汉语是词汇丰富且表达方法多样化的两种语言,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来表达一定的意义。虽然,英语与汉语这两种语言借助不同的语言形式,但可以表达相同的意义。对英汉一词多义的比较分析能客观地反映人类在不同语言背景下认知和语义发展中的异同,有效地联系各义项,更好地掌握英汉多义词汇。

三、结语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汉语和英语都有其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及建构,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对等是极为少见的。要搞清楚英语和汉语的对应关系,就要寻找更多具有代表性的词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中所列举的例子有限,旨在向大家介绍一种进行英汉语言比较研究的有效方法。

义素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义素分析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使词义描写形式化,便于比较。运用义素分析法,可以方便、快捷、准确地分析和比较双语词的概念语义成分和关联意义,以找到最合适的对应词。但义素比较法的不足之处是没有音位分析法那样精确、系统,分析结果难免带有主观色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常常有不同的归纳方法。

语义比较法侧重比较的是语言的相同性(sameness)和相异性(difference),语义的相同性是相对的、个别的;而语义的相异性则是绝对的、普遍的。所以,在研究语义时我们需注意“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参考文献:

[1]王东风.英汉词语翻译中的义素对比分析[J].现代外语,1997(2):28.

[2]李君丽.英汉动物类词汇的语义比较与翻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4):133-135.

[3]赵富春,范祥涛,吴鼎民等.义素分析与英汉互译用词的选择[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67-70.

[4]夏婕,邓小玲.语义成分分析法理论和词语的翻译[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3):58-60.

[5]陈颖.英汉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语言学对比研究——以“hand”和“手”为例[D].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2008.

比较英语篇2

【关键词】语音;词汇;语法

英语,不仅是其发源地英国的语言,同时,它也是英语国家的语言。17世纪初,首批英国殖民者横越大西洋,来到北美洲,建立了殖民地,他们将伊莉莎白时代的英语带到北美新大陆,成为美国英语的起点。由此可见,美国英语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它来源于英国英语,只是在北美洲特殊的文化、历史、社会环境里形成了某些独特的形式和含义,是近四百年来英语使用于北美这个地理环境以及受美国社会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变体。自从17世纪以来,英语在大西洋两岸的英国和美国各自朝着自己的方向发展,分别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发生了分歧,其中尤以发音最为突出。

1 语音方面的比较

有这么一则笑话,一位英国人和美国人在火车站不期而遇。美国人性格开朗,喜爱交谈,闲聊几句就问到:“What is your job?”英国人回答说:“I am a clerk.”美国人听了惊讶万分:“Clock?Your job is to tick tick all day long?”对于英、美发音差别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误会是由于两国发音不同而引起的。同一个词,美国人念[kl?藜rk],而英国人读成[kla:k],后者在美国人听来,就成了另一个词clock。对于以英语为外语的学生和教师来说,要掌握英、美两国英语的差别,语音上的差异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

1.1 辅音上的差异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辅音上有一些引人注意的差别。例如[t],[d],[n],当辅音[t]组成音节的第一成分时,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发音是一致的,如touch,tall,task,但这个辅音[t]出现在两个元音之间或紧跟在[r]或[l]后面时,美国英语中的[t]又轻又快,听起来象是[d]。例如writer和rider在美国英语中发音没有什么差别。此外,在英语单词 which,when,where等中,字母组合wh在英国英语中发[w],而在美国英语中发[hw]。再有,英、美英语在元音后r的发音上的差别。凡英国英语中不发音的元音后字母在美国英语中都要发音,如[ka:]、[ka:r];[g?藜:l][g?藜:rl]。

1.2 元音方面

英、美英语语音上的最大差别在于元音。首先,字母o在英国英语发[?蘅]音,在美国英语中发[a]。但是字母o后面跟着字母组合ng或者辅音[s]时,英、美发音一致,如song,cloth,boss;其次,英国英语中发[a:]音,在美国英语中通常发[?V]音,这是英、美发音一个显著差别,如[ha:f]、[h?Vf];再者,字母u或字母组合ue,ui,ew,eau,在英国英语中读成[ju:],而在美国英语中读[u]。

2 词汇方面的比较

英语词汇的大部分是两种英语共有的,其基本词汇构成是相同的,并不存在相互平行、独立的两个词汇系统,然而自第一批英国殖民者登上美洲大陆以来,英、美各民族按着自己的发展方式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英、美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上的差异必然会在语言上有所体现,特别是语言中最基本的材料――词汇中。本文尝试着从同词异义、特有词及外来词等几方面来分析一下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别。

2.1 同词异义

所谓同词异义,指的是在英、美两种语言中都有的词汇,分别表示不同的概念。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美国人来到英国,早餐时拿起菜单要了一份biscuits(软饼),可端上来的竟是些苏打饼干,非常纳闷,服务生向他解释道,英国人的biscuits就是美国人叫做soda crackers (苏打饼干)的食物。这位美国人品尝了一下,感觉味道还可以,于是招来服务生,让再来一些crackers。服务生惊呆了,原来英国英语中的crackers就是fire crackers(鞭炮)。

我们暂且不考察此故事的真实性,但是从中却可以清楚的了解一点:同样一个词,在英、美英语中可以分别表示不同的概念,例如billion这个词,在英国英语中表示万亿,在美国英语中则是十亿;first floor在英国英语中指二楼,美国英语为一楼。英国英语要表达一楼则是ground

floor。

有这么一件趣事,讲的就是同词异义带来的误解:有一位英国人来到美国后,想买一辆saloon(大轿车),经过别人指引,他来到一个地方,结果发现这里竟然是个酒吧。原来美国人把saloon当作酒店(bar),如果要买一辆大轿车应该说sedan。

2.2 特有词

笔者在讲大学英语听力时,出现过这么一个句子:I had lunch at a drive-in.许多学生对这个句子感到不理解,drive-in是个动词短语,可是这里为什么却用作名词呢?原来,drive-in 是美国英语特有的名词,指的是为驾驶者开设的剧院、商店、快餐等,驾驶者不需要下车,在车内即可以看电影、购物、就餐,非常的方便。这是美国英语日常生活有事物的词。在英国有一个特殊的节日,叫做boxing day(节礼日),指的是圣诞节后的第二天,是英国的法定节日。按风俗这一天要向邮递员等赠送节礼,故称做“节礼日”。因此这个词是和英国特有的传统习俗相联系的。

2.3 外来词

由于历史背景的差异也导致了两国在词汇上的不同。11世纪初诺曼底公爵率军征服了英格兰,法语也随之进入英国,讲法语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标志。虽然法语的使用只持续到14世纪,但时至今日,英语中仍然保留了一些法语,尤其是关于法律、宗教、建筑等方面的法语词汇;美国英语特有词汇的一个主要来源之一是外来语。由于美国的民族是多民族的融合,美国英语词汇也是各种不同民族语言词汇的融合:印第安民族文化是美洲大陆的土著文化,印第安语也有不少进入美国英语,这是由于英国殖民者初次踏上新世界的土地时,为了了解这块神奇的土地,直接吸收了许多描写当地特有事物及生活方式的词汇。此外,一些反映印第安文化或政治活动的词语也进入了美国英语词汇。最值得一提的是印第安语还为美国英语提供了许多地名,尤其是美国的州名,将近有一半来源于引第安语。例如,Indiana其本身的意思就是印第安人的土地;Kentucky在印第安语中意为草地;Tennesse则表示“可爱的城”;美国英语中外来语除了有印第安语外,还有少量的法语。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曾经是法国的领地,后来出卖给英国,因此这一地区也存在着一些法语,但主要以日常用语的词汇为主。再有,其他一些欧洲语言、非洲语言以及日语、墨西哥语等都帮助丰富了美国英语的词汇量。

当然,由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长期交流,必然会导致语言的融合、渗透。有些英国英语特有词已在美国广泛运用;同样,美国英语有词也可以被英国人接受。由于美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强大,势必会促使大量的美语词汇进入英国。

3 语法方面的比较

同语音和词汇相比,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语法方面的差异较少,而且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前面我们分析过,由于受不同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没有按着完全统一的轨道发展,但这主要还是就其词汇方面而言的。语法是任何语言中最稳定的部分,短时期内不会出现重大变故,语法的演变主要遵循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同外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同一语言的语法体系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只存在一些分布性差异。笔者认为,英语学习者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差异,有助于提高实际交际能力。两者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律,但我们仍然可以归纳出几种情况:3.1 英、美英语有时使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1)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AE)

(2)How many books have you got?(BE)

(3)Do you have any books?(AE)

(4)Have you (got)any books?(BE)

英国英语中的to have既是实义动词,又是助动词;美国人则通常把它当作实义动词。因此,在构成to have的否定句或疑问句时,美国人通常使用助动词do或其变化形态,而英国人有时使用助动词,有时则不用。

3.2 有时同一语法形式在英、美两国英语中的意思不尽一致;例如副词presently在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中的意思都是soon,但是在美国英语中它还有at present的意思,用在现在时的句子中,例如:

(1)They will be here presently.(=soon)(AE,BE)

(2)They are presently here.(=at present)(AE)

由于现代传播与交通工具的发展,政治、经济的全球化,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语法差异继续扩大的可能性不大,更何况两国英语的语法差异本来就不大,不至于因为语法上的差异而在交流中发生笑话。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想处理好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差别问题,最好应该对两国语言异同有个系统的了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一种变体的同时也能理解和运用另外一种变体。

【参考文献】

[1]张奎武.英美概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候维瑞.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比较英语篇3

关键词:动物词喻义;喻义缺失;共有喻义;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1-0168-02

从2000年到2007年,我们所找到的关于“英汉语动物词”题目的文章一共59篇,其中包括3篇研究生毕业论文。可以说这个课题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人对其展开研究,但是角度仍显单一。根据 leech的说法“概念意义或者认知意义是交际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动物词的概念意义。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2007)对英汉语动植物词语语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阐释。还有,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2006)在研究英语习语中也分析了动物词的意义及其使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以往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不足之处:第一,研究内容忽视词语的概念意义;第二,研究的范围过于狭窄;第三,调查举证不充分。基于上述研究状况,本文试图运用对比的方法,对英汉动物词喻义进行研究,期望能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规律来进一步解释英汉词语义共性和差异存在原因。

一、英汉语言中动物词喻义例证解析

(一)汉语中喻义缺失的英语动物词

经过统计和整理之后,在英语里找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动物词汇,其喻义只存在于英语文化中,在汉语中产生了喻义缺失现象。

(1)lion(狮子)比喻“ 勇敢的人,凶悍的人;查理一世,英国国王(因为他勇敢而被称为‘狮子胆’);在犹太民族文化中它是部落的标志;狮子还是英国的国徽;名胜(来源旧语,到伦敦的人必定被带去参观伦敦塔的狮子)。”

(2)Cat(猫)比喻“心底恶毒的女人,爱说话的女人(与中世纪的迷信有关:撒旦的宠物是只黑猫。)”;还有表示胆小鬼的人。

(3)Goat(山羊),山羊向来被认为是与罪恶和魔鬼有关,更有意思的是sheep绵羊这个词在英语中却有褒义,sheep and goats,善人与恶人(来自《圣经》);还有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把好(人)和坏(人)区分。

(4)beaver(海狸)勤奋, 孜孜不倦的喻义,例如like a beaver表示“极勤奋, 孜孜不倦;拼命工作的人”;(俚)蓄大胡子的人。

(5)oyster(牡蛎)经常用来形容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守口如瓶的人;在英语习惯用语中还有:as close as an oyster 嘴很紧;(as) dumb as an oyster;沉默不语;守口如瓶。此外,lobster (龙虾)常是英国兵;笨人,傻子;容易受骗的人的代名词,这样的例子还有:raw(unboiled)lobster[谑]“没有煮过的龙虾”(指英国警察,因为他们的蓝制服有如活的龙虾)。这些动物词汇的喻义只存在于英语之中,这源于英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

(二)英语中喻义缺失的汉语动物词

同样道理在汉语中也有英语所没有的动物词汇的喻义。例如:苍鹰(goshawk)在古汉语中比喻酷吏。鸿雁(Chinese wild goose)经常表示兄弟之情。鸳鸯(Mandarin duck),这个具有汉民族文化色彩的词汇是英语所没有的,汉民族的人民用它来比喻恩爱夫妻;而另一种鸟,黄雀(siskin)却含有贬义,即“得志的小人,闲散的人”。蚂蚁(ant)比喻那些房地产买卖中的中介人或者卑微的人,现在也指代“草根一族”。 这些动物词汇的喻义只存在于汉语之中,并深深地打上了汉文化的烙印,更是汉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特征的体现。

(三)英汉语共有喻义的动物词比较

经过比较和研究,英语动物词喻义多数表示具体意义或者指代人;汉语有的是具体意义,也有抽象意义。这些差异源于两个民族的不同认知角度。汉民族在其文化中还将很多动物作为生肖,所谓的十二生肖,这些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也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1.狗(dog)

狗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狗的喻义接近, 甚至是一致的。狗在英语中有“男人,小伙子,家伙;禽兽般的人,卑鄙的人;瘪脚货;滞销货;无用之辈,地位低下的人;不受欢迎的人。而汉语中,狗的意义包含有贬义,如:狗汉奸;狗腿子;狗爪牙;狗才(狗材――骂人的话);狗东西;谄媚,奉承;坏人;十二生肖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在对狗的贬义上英汉民族是有一致性的,而且英民族有过之而无不及。英语多为狗的具体特征所衍生出来的喻义。汉语多为表概念喻义,更抽象。当然英汉文化中对狗的肯定也有,如汉语的狗象征着忠诚,总被认为是忠臣,还有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狗能够与人类和谐共处,帮助人们看家护院称为人类的好助手,因此得了不少赞誉。在西方文明中,狗被认为是人类的朋友,在家庭中,狗是其中的一员,受到和其他成员同等的待遇。

2.狼 (wolf)

英语中狼用来比喻“残忍的、心狠的人;贪婪的人;色狼、色鬼;起腐蚀作用的事物;饥饿、贫穷。在汉语中表示“凶狠喻凶恶残暴的人、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姓名;姓氏。另外它还经常与其他动物组合成词,如:虎狼(比喻凶恶残暴的人);狼心狗行(比喻心肠狠毒贪婪,行为卑鄙);狼奔兔脱(形容仓皇逃窜);狼狈周章(仓皇惊恐)。英汉民族对狼的本性认识相同。但是英语中多为具体意义,而汉语多为表示概念或者作为姓名和姓常常同其他词汇连合成词来突显其本质特性,这也体现了汉民族的语言文化特性。

3.狐狸(fox)

在英语中代表“狡猾的人,诡计多端的人;时髦女郎;美男子”。在汉语中它是“ 坏人,小人 ;行为肆无忌惮的人”的代名词。从以上看来,英汉民族对狐的比喻认知是一致,都含有“坏”的喻义。汉语表示概念没英语中的全部指具体的人,而且英语中包括男女,汉语中往往用在女性上。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尤其是《聊斋志异》中“狐”被视为妖精狐媚的化身,具有讽刺意义,还有平时那些行为不端的女子也被称为“狐狸精”。

4.鲸(Whale)

英语中鲸(Whale)表示“巨大的人或者物”。汉语中它是“大,巨大”的意思。同样我们看到英汉民族的对其特征认识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喻义的引申的结果却不同,英语从具体到具体,即物到物;而汉语从具体到抽象概念。

5.鹰(Eagle)

在英语中,鹰(Eagle),是“勇敢,不朽”的象征。古罗马人,对它很崇拜,称它为天神朱庇特之鸟,并且绣在军旗上,以示伟大庄严和勇敢无敌。在英汉语中,eagle 和雕的意义相距甚远。原因是英语eagle的喻义在汉语发生缺失现象,所以不存在联系。汉语雕的喻义与其特征和汉民族对其仰慕而好奇的认知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6.鼠(Rat)

英语“獐头鼠目的人,卑鄙的人”可以用rat(鼠)来形容;汉语中鼠有“忧愤;微不足道;卑鄙;鼠病的意义。英汉民族对鼠的看法都是贬义词,即鄙视,因为其偷盗行为。我们找不到褒义喻义。

7.龙( dragon)

龙的形象在东西方社会很不一样。在神州大地上,龙是智慧、勇敢、尊贵、吉祥的象征。龙的形象融合了云雾、雷电、虹霓,还有蜥蜴、蟒蛇、野牛、海流和龙卷风。它角似鹿,头似驼,眼似牛,爪似鹰,鳞似鱼,腹似蜃。其中暗含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反映了“和合”文化,如天云汇聚,百川入海,氏族群处,自觉不自觉的采用种种办法和身外异己力量相互沟通,交融互渗,以求“和合”。在西方,龙是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怪物,但是,近几年来,龙的形象在渐渐地发生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可爱精灵的形象。

二、影响英汉动物词喻义异同的因素分析

(一)喻义共性分析

概念或者说喻义的产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人类通过实践将感性材料加工成定义,这样就产生了概念。英汉民族在对动物词认知语义上的共性反映了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自然语言的共同特点,这里包括对动物词语的定义和象征意义的设定。从而可以揭示出英汉动物词语语义共性实际上最终源于人类认知行为的共性。

(二)喻义差异分析

英汉动物词喻义同少异多,其原因较为复杂,但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英语的动物喻词比例远远高于汉语动物喻词。主要原因:第一,历史原因。英国在历史上曾是海上霸主,而英联邦的宗主国,遍及了几乎全世界。殖民地文化对英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可以想象英民族有更得机会接触到更多种类的动物,所以动物的词语的喻义会更丰富。第二,多语言影响。英国受到过斯堪地纳维亚语、法语、拉丁语、德语、希腊语的影响。因而很多来自于这些语言的动物词也融入到英语中,扩大了动物词喻义。第三,文化融合。美国接受形形的文化,这样就大大丰富美国英语词语中的动物词语。第五,地域原因,英语除了在美国和英国使用,还在加拿大、 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国家被使用,不同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英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也造就了动物词的多义性特征。第六,汉语语言本身的独特性。汉语的动物词喻义基本上都是象征意义,就是所谓的抽象概念,汉语中还有动物词和动物词的匹配,以及动物和其他词语的匹配现象。这与汉民族文化独有的文化特征,与文化传统有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英汉动物词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人类认知行为模式具有共性。但是当作为各自的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英汉隐语运用各自的相似或不相似的经验和视角在事物之间创造出的色彩斑斓的类比与联想。正是这种创造性推动了人类思维和语言体系得以发展,使语言世界如此变幻莫测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在线新华字典[S].xh.省略/.浙ICP备05019169号

[2]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张柏然.牛津英汉双解词典[S].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5]张强.英汉语动物词文化语义对比[D].长春理工大学,2010.

比较英语篇4

    [论文摘 要]委婉语是各种语言共有的语言现象,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本文从委婉语的定义入手,对英语和汉语的表现方法、构造手段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英汉委婉语互译的相关技巧。

    一、委婉语概述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它是一种修辞格,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总的来讲,英汉语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的禁忌,如死亡、生理行为、生理缺陷、职业、疾病、外交辞令等,但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相同的领域可能又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或程度的深浅。而且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委婉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所不同。本文将从英汉委婉语表现方法及构造手段的对比入手,进而探讨委婉语互译的技巧与方法,以期促进跨文化交流。

    二、英汉委婉语的一般表现方法

    委婉语作为一种辞格,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目的。大量的英汉委婉语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段来达到“委婉”这个目的。

    (一)借助隐喻法

    英文中人们常借助生动而又通俗的隐喻来婉转地幽默地表达自己的说话艺术。如After three days in Japan, the spinal column becomes extraordinarily flexible. 作者把日本人习惯于鞠躬说成 “the spinal column becomes extraordinarily flexible”, 十分幽默有趣。在汉语中,“墓地”被比作“人生后花园”。除了把“死亡”比作长眠安息外,汉语中还把“死”比作像神仙一样“仙逝”、“仙游”;或比喻成“去见马克思了”,来表达共产党人忠于理想的高尚情操;或用“星陨”、“花落”来比喻伟大人物的逝世,以表达无限惋惜和崇敬之情。“墓地”被比作“人生后花园”。

    (二)迂回陈述法

    对于有伤大雅、令人不快的话,人们常借用迂回陈述法拐弯抹角地来表达,旨在文雅,如:

    We have three main difficulties with regard to those terms. “three main difficulties”, 实际上是拐弯抹角地说我们“有三点反对意见”。汉语有时为增强语意、文饰辞面或者为了达到讽刺或戏谑的目的,人们运用折绕、兜圈子的方式来代替直截了当的表达方式。人们不直说某人“理论水平差”,而说“理论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不直说“不赞成某个观点”,而说“有待商榷”。

    (三)降格处理法

    人们对于严重的事态,有时故意轻描淡写,降格处理,以达到委婉效果。如:In private I should merely call him a liar. In the press you should use words: “Reckless disregard for truth”. And in Parliament----that you regard he “should have been so misinformed”.把一个liar(说谎者)说成是“Reckless disregard for truth”或“should have been so misinformed”,是一种典型的降格陈述处理法。汉语中也有与其极其相似的委婉语表现手段,比如人们用“失足青少年”代替“青少年罪犯”,用“工读学校”指代“对有较轻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进行改造挽救的学校”。出于礼貌和策略而使用的委婉语大部分运用了这种方法。

    三、英语委婉语构造手段的差异

    就委婉语的构造手段而言,理论上讲,各种语言中都可以选用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字、语用等手段来表达和构成委婉语,但具体语言有不同的实现方式。

    英语委婉语独特的构造手段

    (一)缩略法

    如用WC代替Water Closet(厕所),用ladies 代替ladies’ room (女厕所),用out 代替out of work (失业);undertaker 代替funeral undertaker (葬礼承办者)。甚至有些原本就是委婉语的也一再省略,如bowel movement(肠道运动,指排便)就被进一步省略。 B.O.代替body odour (狐臭), V.D. 代替venereal disease (性病),给人以“求援”的思想。

    (二)重音转移

    Laboratory (实验室)的重音后移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来重读在第一个音节,同lavatory(厕所)的读音相近,为了避免不愉快的联想,就把重读后移一个音节。

    (三)字母拼写。

    由于英语是拼音文字,所以可以使用字母拼写来代替直白地将单词发出,以达到婉转地传达意思的目的,以下的对话便是一例:

    A: He’s not so smart, I think. (我觉得他不聪明。)

    B:Well, S-T-U-P-I-D, actually. (实际上是S-T-U-P-I-D,愚蠢的。)

    1.借助时态

    英语中常通过过去时态来表达委婉,这是因为人们把现在与表达现在的事物和思想等同起来,而使用过去时则模糊了时间,以此来表示婉转、客气。如果提个要求,一般不说 I want to(我想要), I wonder(我想知道) 或 I was wondering使语气更委婉一些。

    2.借助情态动词

    英语时常借助情态动词would, should等构成委婉语。如 “I would like to hear your views.” “There’s something I would advise you to consider in the program.”

    汉语委婉语独特的构成方式

    (1)拆字法。如:张俊氏道:“胡子老官,这事你作法便了,做成了,少不得言身寸”。(“谢”拆开后即“言”、“身”、“寸”)。(《儒林外史》第32回)

    (2)歇后语法。人们在做一些消极评论时,常会借助一些歇后语来缓冲过于直白的语气,以达到委婉的目的。例如,某新上任的领导能力比较差,职员对之不满,于是这样评价:“孙经理呀,也只不过是猪八戒的脊梁----无能之背(辈)”。

    (3)换字法

    例如,北方话口语中常说“扯蛋”,书面语转写时,换成“扯淡”。

    (4)符号替换法。例如:“X 你妈!你怎么不说话,哑巴吗?”

    (5)反义法。所谓反义就是指于禁忌语的意义相反。例如中国的四川仪陇客家人因忌讳醋字, 于是把“ 醋” 说成“ 甜子”。再如广州人把“ 气死我”说成“ 激生我”; 把“ 笑死我” 说成“ 笑生我”。显然,生与死是反义词,这里用“生”避开了“ 死”。

    (四)反切法。

    反切语的起源是受了梵文拼音学理的影响,即指用两个字给第三个字标音。方法是头一个字中的声母加第二个字的韵母和声调相拼而成。汉语的反切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是古时的标音法。先来看这一个例子:紫衣女子向多九公请教反切之道,多九公支支吾吾答不上来。紫衣女子向红衣女子递个眼色,说:“若以本题而论,岂非吴郡大佬衣闾满营吗?”红衣女子会意地点头,噗嗤一笑。唐敖与多九公莫名其妙……后来多亏林之洋跑来为他们解了围。三人回去琢磨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他们被两个女子用反切法给嘲笑了一番。

    四、英汉委婉语翻译策略探讨

    (一)直译法

    虽然英汉委婉语存在一定差别,但在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近的委婉语表达,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采用直译的方法,力求保持原文的意思与风格。

    例如:

    (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个就没法了!你也该将一应的后事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尤氏道:“我也暗暗地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且慢慢地办着罢。”(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

比较英语篇5

【关键词】商务英语;特点;普通英语

商务英语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英语语言自身在特殊行业应用的体现。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经济贸易的蓬勃发展,商务英语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可以预见到,商务英语在未来的受关注程度及普及性会日益增强。

1.商务英语的定义

商务英语的英文是Business English。Business从狭义方面来讲,就是买和卖。从广义来讲,涵盖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跨国经营、办公文秘、服务贸易、广告宣传、全球化品牌、电子商务、信息技术、酒店餐饮、金融保险等宽泛的商务活动。因此,简而言之,商务英语即在上述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较普通英语而言,商务英语有着鲜明的特点。

2.商业英语的特点

2.1商业英语强调应用性

商务英语是商务文化群体使用的专门英语,就内容而言,它集语言知识与金融学、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会计学及其他自然学科知识于一体;就其目的而言,是研究英语在专门领域里应用的学科;就其文体学观点而言,它具有区别于文学作品的独特的文体风格和语言特征。商务英语作为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的一个分支,其特点在于应用。

2.2商业英语用语正式规范

商务英语用词要求规范正式、简明达意、语言平实。用词多见常用词,以达到国际通用性,在商务活动中能够让对方理解,并不会产生歧义,而且语言不可口语化,非正式的语言都会让对方感到不专业、不正规。例如:“Dear Sirs”译为“执事先生”,“敬候佳音”译为”Your early reply will be highly appreciated.”

2.3商务英语语言准确简练

在商务活动中,使用商务英语要准确,描述具体,不可含糊。例如”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of last week.” 这样的句子因为没有清楚地说明信函时间,容易引起歧义和纷争,这样的情况一定要避免。正确的说法应该是“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dated 24th July”.对比上个句子,这个翻译更准确清晰。

3.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不同之处

商务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从语法结构上来讲,同普通英语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由于商务英语应用于商务活动中,因此带有典型的商务特色。下面,本文就商务英语同普通英语的主要不同之处作以比较与分析。

3.1商务英语有大量的专业词汇

上文提到,商务英语是英语与商务活动中的专门用途英语,涉及到不同学科或领域内的专业词汇,用以表达不同的科学概念。专业词汇特点是单义性,排斥歧义性及多义性,有固定的词汇表达特定的含义,一般不可随意更改。

In this mode of payment four parties are involved:the remitter, the remittee(also called the beneficiary), the remitting bank, and the paying bank.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remittance:Mail Transfer(M/T),Telegraphic Transfer (T/T) and Remittance by banker’s Demand Draft.

在短短的一段文字中,出现了remittance(汇款),beneficiary(信托受益人),Mail Transfer 信汇,Telegraphic Transfer电汇等专业词汇,因此专业词汇占据了商务用语的重要部分,如果不能理解记忆这些词汇,也就无法谈及不上掌握和应用商务英语。

另外,商务英语中有大量的缩写的专业词汇,例如:L/C信用证,D/A承兑交单,FOB指定装运港船上交货,FCA货交承运人价格,D.W.T载重吨位…这就要求首先具备必要的商务知识,才能了解专业的商务英语词汇的内涵。

3.2商务英语要求用词精确

清代翻译家严复于1898年提出翻译的原则“信,达,雅”一直是英文翻译的标准。它适合于普通英语包括英语文学的翻译,但商务英语更强调用词精确、严谨、专业。例如:We acknowledge receipt of your enquiry of August 2,asking us to make you a firm offer for 500 dozen Shenshi Brand men’s silk shirts in various sizes and colors, for September shipment to Palmi.

译1)我们收到了你们8月2日的来函,你们要求我们就500打各种尺码各种颜色的神十牌丝绸衬衫做出报价,于9月运抵帕尔米。

译2)8月2日询盘收悉。贵方要求我方报出实盘:500打各种尺码,各种颜色的绅士牌丝绸男衬衫,9月装船,帕尔米交货。

从上面的翻译可以看出,商务英语的用语不仅要符合要求,表达意思清晰,更有着用词准确、专业的特点。

3.3普通英语的词汇在商务英语中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普通英语中foot是脚,在商务英语中,foot是支付费用的意思。因此Our company is ready to foot the bill.翻译为:我们公司愿意支付这笔费用。常见的例子还有party,在普通英语中常指集会,党派;在商务英语中指交易的一方;minute在普通英语中指分钟,在商务英语中指会议纪要,因此做会议记录译作“take minutes”。在商务英语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积累这方面的词汇,不仅有助于商务英语学习,更可以避免出现一些低级的失误。

3.4在翻译方面,同普通英语相比,商务英语要求语气更礼貌

在汉语中我们常用的礼貌用语是“请”,在普通英语中译作“please”,在商务英语中则常译为“we would appreciate…”,“we would be glad to…”,用情态动词would, could来表示礼貌。

例如:货已备妥,等待装运,请指示。

The goods are nearly ready for dispatch and we should be very glad to have your instruction.

4.结论

商务英语是以专业术语数量庞大、句法复杂、多样等特点而区别于普通英语。它不是在普通英语中简单加入专业的商务英语词汇,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套语等鲜明的语言特征。由于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交流中应用较广泛,所以深入了解商务英语的特点不仅对于我们学好商务英语有很大帮助,而且在包括商务谈判在内的各项商务活动中将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an Hong.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2-30.

比较英语篇6

比较级部分在各自分句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

双重比较句型“the +比较级…, the +比较级…”中的两个比较级部分在各自的分句中都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了解了这些句子成分,就了解了该句型的核心要点。大家将分句还原成正常语序,便可知晓比较级部分在分句中充当的是什么成分。下面笔者以2005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Ⅲ第17题中的句子为例来作具体分析。

1. Generally speaking, the more expensive the camera, the better its quality.

一般来说,相机的价钱越贵,质量就越好。

解析:该句中的more expensive和better在各自所在的分句中皆充当表语成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这就要从这一句型的演变过程说起。第一个分句“the more expensive the camera”就是从简单陈述句“the camera is expensive”演变过来的,共经历了四个步骤,具体演变过程如下。

①将形容词expensive变为比较级,即“the camera is more expensive”。

②在比较级more expensive前面添加定冠词the,即“the camera is the more expensive”。

③将“the+比较级”提前至句首,即“the more expensive the camera is”。

④如果分句中的谓语动词是be动词,可以将其省略,从而得到例1的分句,即“the more expensive the camera”。(注:若谓语动词不是be动词,则不能省略。)

同理,第二个分句“the better its quality”也是由陈述句“its quality is good”经过以上四步演变而成。

比较级部分的原形在简单陈述句中充当什么句子成分,其在双重比较句型中就充当什么句子成分。根据这一原则,再结合上面的演变过程,大家很容易看出例1中的the more expensive和the better均在各自所在的分句中充当表语成分。如果读者不了解“比较级部分在双重比较句型的分句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这一特点,没有掌握双重比较句型的演变过程,就容易在造句中出现错误。下面是中文句子“你用词越准确,人们就能越容易理解你的意思”的四个英文译文,读者可以观察一下它们是否正确。

2. a. The more exact you use your words, the easier people will understand you.

b. The more exactly you use your words, the more easily people will understand you.

c. The more exact your words are, the easier it is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you.

d. The more exact words you use, the more easily people will understand you.

解析:读者要判断上述双重比较的句子是否正确,关键的一点就是抓住该句型的核心要点。对于上述译文,a句犯了语法错误,b、c、d三个句子都正确,但这三个句子的比较级部分在分句中充当的成分不完全相同。下面笔者分别予以分析。

a句:句中的比较级部分the more exact和the easier所对应的分句分别是“you use your words”和“people will understand you”。通过分析可知,这里比较级部分要修饰的分别是分句中的实义动词use和understand,所以应该用副词的比较级来修饰,而the more exact和the easier都是形容词的比较级,无法修饰实义动词。由此判断a句是错误的。

b句:如果读者仔细对比a、b两句,会发现b句改正了a句的错误,比较级部分分别改为了副词的比较级the more exactly和the more easily,此时这两个比较级部分便能分别修饰谓语动词use和understand。这两个比较级部分在各自所在的分句中均充当状语成分。

c句:c句则是通过改写a句的动词纠正了其错误。c句将原来两个分句中的谓语动词(use和understand)都改成了系动词(are和is),这样句子就可以使用形容词的比较级the more exact和the easier,此时两个比较级部分在句中充当的是表语成分。

d句:d句的比较级部分分别是the more exact words和the more easily。其中,the more exact words充当谓语use的宾语,相当于说“you use more exact words”;the more easily充当谓语understand的状语,相当于说“people will more easily understand you”。

比较级部分在分句中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

在双重比较句型中,“the +比较级”在分句中充当的成分通常是表语、状语或宾语。下面,笔者就以比较级部分所充当的句子成分为主线来举例分析。

比较级充当表语

3. Friends are lights in winter: the older the friend, the brighter the light.

朋友犹如冬日里的暖阳:越是老朋友,越让你感觉温暖。

解析:该句与例1的句子类似,双重比较句中的两个分句都省略了谓语动词is。如果还原,这个双重比较句应为:“the older the friend is, the brighter the light is.”句子中的比较级部分the older和the brighter在各自所在的分句中均充当表语成分。

4. An archaeologist is the best husband a woman can have; the older she is, the more interested he is in her.

考古学家可谓是一个女人的最佳丈夫人选,因为她越老,他就会对她越感兴趣。

解析:该句中的比较级部分the older和the more interested在各自所在的分句中充当表语成分。其中后一个分句“the more interested he is in her”中的is不能省略,因为该分句的主语he是代词,这时后面的be动词不能省略。

比较级充当状语

5. The more you love, the more you hate.

爱之深,恨之切。

解析:本句中的两个the more在各自所在的分句中都充当状语,分别修饰动词love和hate,表示动作的程度。事实上,分句“the more you love”由陈述句“you love much”演变而来,而“the more you hate”由陈述句“you hate much”演变而来,这两个much在陈述句中都是副词的用法,充当实义动词的状语。

比较级充当宾语

6. Why study?

The more we study, the more we know.

The more we know, the more we forget.

The more we forget, the less we know.

So, why study?

学习有何用?

我们学习的越多,知道的就越多。

我们知道的越多,遗忘的就越多。

我们遗忘的越多,知道的就越少。

所以,学习有何用?

解析:这里的比较级部分the more和the less在其各自所在的分句中均作宾语,因为分句的谓语动词study、know、forget都是及物动词。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双重比较句子,看看句中的两个the more在各自所在的分句中充当的成分是否一样。

7. The more I know, the more I know that I don’t know.

比较英语篇7

一、历史文化(historical Culture)

著名语言学家格林在其《论语言的起源》一书中说:“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所以我们说:“语言承载历史。”英汉两大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历史文化。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著名的历史人物都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之中,作为典故习语或成语流传下来。英国历史只有一千多年,而美国的历史更短,所以英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远远不及中国多,因而这方面的习语(成语)也相对较少。

例:burn one’s boats(bridges)“不留后路,下定决心干到底”(原指古罗马朱力斯·凯撒大军乘船越过Rubicon后就把船烧了,以此向士兵指明后路已断,不可后退。其意思相当于汉语的典故成语“破釜沉舟”。)according to Cocker严格地、准确无误地(Edward Corker为英国算学家)。Watergate水门事件。使人想起尼克松政府的丑闻。由此“gate”一词被赋予了“丑闻”的联想意义。以致于后来又有了“Irangate”、“Koreagate”等类似的词出现。

中国历史悠久,五千多年文明史,其中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二千多年。积累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历史成语典故比较多。如: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卧薪尝胆、四面楚歌、请君入瓮、指鹿为马、助纣为虐、朝秦暮楚、围魏救赵、三顾茅庐、望梅止渴等。

二、地理自然文化(Culture of territorial nature)

英国是一个岛国,与海密不可分,是典型的海洋国家,其渔业十分发达,从而形成了许多与水、与鱼有关的词。因此,“sea”、“fish”这两个词在英语里的联想意义就格外丰富和独特。英国人在谈到选择某种职业时可能会说他将“follow the sea”或“take the sea”。下面的有些成语与汉语中的有些成语意思很接近。例如:all at sea。(茫然,不知所措) half seas over。(酩酊大醉) 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sea。(进退维谷)

而中国幅员辽阔,虽有很长的海岸线,但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皆集中于内陆。海上交通极不发达。因而与海洋有关的成语虽有一些,如“沧海一粟”、“天涯海角”、“八仙过海”、“刀山火海”、“山南海北”、“山盟海誓”、“百川归大海”等,但这类成语数量很少。中国名山大川较多,所以在一些成语中沉淀下来也较多。如:锦绣河山、山清水秀、寿比南山、开门见山、东山再起、地动山摇、山穷水尽、泾渭分明、得陇望蜀、中流砥柱等。而其中泰山为中国名山之最,最得人们的推崇,所以指泰山的成语较多。如:泰山北斗、泰山压顶、重于泰山、有眼不识泰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

三、文学作品(1iterature)

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宝库中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对世界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其中源于英国伟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的成语数量为最多。如:One pound of flesh(出自《威尼斯商人》);be hoist with one’s own petard(出自《哈姆雷特》);to wear one’s heart on one’s sleeves(出自《奥赛罗》)。也有一些来自于其它作家的作品。如:Man Friday(出自《鲁宾逊漂流记》)。古希腊有着灿烂的文化。其中《荷马史诗》和《伊索寓言》等传世名作对英国文化的发展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英语中不少成语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荷马史诗及伊索寓言。如:a sword of Domocles,apple of discord,Cadmean Victory,between cup and lip,leave no stone unturned等源自古希腊神话传说。Achilles’s Heel,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来源于荷马史诗。ass in a lion’s skin,wolf in sheep’s clothing,blow hot and cold等来源于伊索寓言。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来源于希腊寓言。

比较英语篇8

关键词:葡萄牙语;英语;教学方法

一、引言

尽管英语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已经很高了,但是最早中英间的交流是借助葡萄牙语作为中介的。葡萄牙人占据澳门后,葡萄牙语进入我国,并与当地的汉语融合,形成了洋泾滨葡萄牙语。直到1637年,John Weddell率船队抵达中国,中英开始广泛接触。而当时中英人们的贸易往来需要通过葡萄牙人翻译或者是当地人们掌握的洋泾滨葡萄牙语作为中介语言。葡萄牙人到达中国后一直都居住在澳门,并没有像英国人一样,向中国其他地方深入,因此,葡萄牙语在中国的使用范围不大,而英语随着其殖民思想的深入及大英帝国思想的实施,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时至今日,英语也是全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葡萄牙语是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种之一,在我国一些大学内作为一种小语种开设。随着世界杯的火爆及巴西作为金砖五国之一,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的加深及扩展,掀起了一股葡萄牙语的学习热潮。对于中国学生,葡萄牙基础语言曾经作为中英间交流的中间语言,在几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我们同样也可以将英语作为葡萄牙语言学习的一个中间语言。通过分析同为印欧语系的葡萄牙语和英语间的异同,比较分析两种语言的教学方法,帮助中国学生更好地学习葡萄牙语。

二、葡萄牙语与英语两种语言的比较分析

葡萄牙语是罗曼语族的一种语言,与英语同属于拉丁语系,在全世界有超过2亿的人口使用,在世界流行语种中排名第6位。目前在我国高校开设这一语言的并不多。但是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往的逐步扩大、深化,同葡萄牙语国家人民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葡萄牙语的学习人群也在逐渐增加。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在接触葡萄牙语时,会发现两种语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通过对两种语言的比较分析,将有助于葡萄牙语的学习。

(一)葡萄牙语与英语的相似性

葡萄牙语和英语同属于拉丁语系,均是由字母组成的,很多单词的拼写也相同或相似,在发音的音位、音段上也有很多相同之处,在语法构成上,时态、语态上,都可以找到同源。这些相同的地方,都可以作为学习葡萄牙语认知结构中的图式、支架,帮助学习者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葡萄牙语与英语的差异

尽管葡萄牙语和英语同为拉丁语系,有许多的词汇在拼写上是完全一致的,但和英语相比,葡萄牙语中更多的是“异形词”,单词音变繁琐、时态复杂、动词变位复杂,不仅有时态、句式的变化还有人称的变化。在发音上,葡萄牙语发音方式更为独特、复杂,不过单词的拼读规则还是比较强的。葡萄牙语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名词和用于修饰名词的形容词在阴阳性和单复数上要统一;另一个是不同的主语人称对应不同的动词变位形式。

三、葡萄牙语与英语教学方法的比较分析

(一)小班制授课的灵活性

葡萄牙语和英语同属于语言教学,又同属于拉丁语系,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多相通之处,我国多年积累下来的、效果较好的、成功的英语教学方法可以借鉴到葡萄牙语的教学中。但葡萄牙语由于在我国普及率还不高,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此门课程,即使在已开设葡萄牙语的高校中,选修此门课程的人数也较少,这相对于已经比较成熟的英语大班式的授课模式而言,葡萄牙语的小班教学模式的优势得以凸显。在葡萄牙语课堂上,一个老师可能会面对较少的学生,这样教师在课上就有更加充足的时间纠正和引导学生的发音。同时也可以引入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教师也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调整自身的角色,将自己作为共同交流的一员,给予学生更多开口说的机会,以便总结学生的发音,及时纠正学生发音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语言教学的目标――交流。

(二)图示法

英语在我国学校的教学中越来越低龄化,有的小孩甚至在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儿童在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多是靠模仿学习英语。而葡萄牙语的学习一般都是已步入高校大门大学生,他们的接受能力更强,并且也有一定的外语学习基础。在开始接触一种全新的语言时,更多的将是认知规律的掌握。因此,在葡萄牙语的发音教学中,可以结合图式,将音素的发音图式展示给学生,并通过图式上发音部位的展示,让学生掌握葡萄牙语语素的发音技巧,使学习者的发音更加纯正、更加地道,真正做到用葡萄牙语沟通的教学目标。

(三)演示法

葡萄牙语同英语同为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演示法的教学。教师的演示将有助于学生对语音的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发音演示,来了解不同部分发出的气流的强弱变化。比如教师在发音演示时,可以在嘴前放一张薄纸,让学生通过观察发音时纸张是否颤抖来感受送气与否。

(四)对比法

针对葡萄牙语学习的群体多为已经具有理性思维的大学生,可以借助大学生已经掌握的外语学习方法来进行葡萄牙语的学习。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已经有近十年的经历,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在教授葡萄牙语时,可以借助英语音素、词汇、语法等来对比讲授葡萄牙语言。通过对比方法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习者更快地掌握葡萄牙语的发音、词汇及语法,还可以让学习者更准确的掌握这门语言。

(五)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

英语由于其使用的广泛性,英语学习的视听资料较为容易获得。而在国内,由于葡萄牙语属于小语种,有关葡萄牙语学习的试听资料的获得就不像英语资料那么方便。多亏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学生获取资源的方式。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葡萄牙语国家、地区的新闻、实事,了解他们的国情、民俗及风土人情,以便更好地掌握葡萄牙语的来源及构成。

此外,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手段。教师可以通过PPT上的图片展示葡萄牙语国家的生活情况,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对话情景,让学生根据画面展示的内容再现原景,培养了学生现场应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件中链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视频短片等教学素材,让学生真正做到视、听、读、写四位一体,调动多种感官学习语言。

多媒体技术可以说改变了传统语言学习“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为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了物质基础,为学生创造交互式课堂的学习环境提供条件。当前我国英语学习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多数学校都设有语音室、微格实验室。这些同样适用于葡萄牙语语言的学习,教师只有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总结

葡萄牙语和英语同属于印欧语种,并都来源于拉丁语系,两种语言既有很多相似、相同之处,又具有很多本民族语言所特有的、不同的地方。当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的情况下,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将更有利用学习者学习葡萄牙语。希望能够有助于葡萄牙语的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提高葡萄牙语的沟通技巧和言语能力,能够更快地将学习的语言用于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刘梦莹.谈葡萄牙语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其重要性[J].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2013,6.

[2]杨菁.浅析外来语言对巴西葡萄牙语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1,10.

上一篇:分子生物学技术范文 下一篇:服务人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