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快乐范文

时间:2023-10-27 23:28:44

医师节快乐篇1

 

1、救死扶伤甘于奉献,济世为民大爱无疆;岐黄仁术国医精髓,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祝全院职工医师节快乐!

 

2、救死扶伤,尽心尽力;呵护病人,温暖贴心;照顾老幼,无微不至;细心工作,热情有加;乐于奉献,勇于付出;坚守岗位,医德高尚。医师节,向医生门致敬,祝福他们节日快乐,幸福永远!

 

3、医生是春天的露珠,纯净清澈,关怀备至;是夏日的骄阳,微笑迷人,热情如火;是秋天的晚霞,美丽动人,体贴温存;是冬日的腊梅,坚强不屈,默默绽放。

 

4、我代表阿爸阿妈,阿叔阿婶,阿哥阿嫂,阿弟阿妹,阿婆阿爹,阿姨阿太,祝你:在医生节到来之际,生活幸福,爱情甜蜜,事业发达!

 

5、有一种关怀是无私的,有一种奉献是平凡的,有一种爱是伟大的,有一种人是可爱的。她们是人世间的天使,愿天下所有的医生永远年轻快乐!

 

6、灿烂的五月,英姿飒爽,热烈的向我们走来,恰似一丝春风,吹绿了大地,吹艳了花朵,吹醒了医生节,吹美了医生姐姐,祝:开心医生节!

 

7、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一天一个梨医生远离你,今天是医生节,祝愿你永远身体健康,永远远离医院,远离医生,远离病魔。节日快乐!

 

8、白衣天使,健康的保卫神;白衣天使,病人心中的依托;白衣天使,世上最崇高的称呼;白衣天使,幸运开心的使者;祝白衣天使,医师节开心。

 

9、你们是爱的种子的传播者,是生命的缔造者。你们用坚决地眼神鼓励病人的信念,用暖和的双手庇护病人的健康。我歌颂你,医师节开心。

 

10、你的微笑是强心剂,鼓励患者战胜病魔;你的关心是消炎药,为患者消去失望的炎症;你善意的谎言是解毒药,为患者排出放弃生命的毒素,祝白衣天使幸福快乐。

 

11、今天是白衣天使的节日,她们用对生命的爱,实践着南丁格尔的诺言,用温柔的话语,激励人们战胜病魔的信心,医师节祝您健康平安!

 

12、你用微笑作剑,斩断病痛之恶魔;你用呵护作盾,抵挡伤病之袭击;你用责任说话,让健康常伴一生。医师节,祝你平安如意,快乐吉祥。

 

13、山外青山楼外楼,为了患者忙过头;一片孤城万仞山,患者病情放心间;两岸青山相对出,情系患者不怕苦。国际医师节,愿你幸福!

 

14、她们用无私的爱心和高尚的医德为病人解除了痛苦,她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当代医生的医道本色。

 

15、在你们的精心治疗下,孩子病情治疗一切顺利,从开始的绝望无助到现在的越来越好,感恩你们给予孩子第二次生命!你们的博爱之心,仁爱之术为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带来希望。

 

16、甜美笑容是名片,周到尽责是诺言,一身白衣加素颜,纯洁高雅似天仙。救死扶伤是天职,病人与你心相连,欢度神圣医师节,愿你幸福每一天!

 

17、看到万物饥渴,上帝创造了水;看到世界黑暗,上帝创造了火;看到人间病苦,上帝派来了你。于是——-上帝失去了一位天使,祝你医师节快乐!

 

18、读书最多的是博士,牺牲最多的是死士,杀敌最多的是战士,救人最多的是护士,爱心与真情才是化解一切的力量,祝愿医务工作者们医师节快乐!

 

19、国际医师节到了,愿你避免受到虎视,不会心惊肉跳。愿你减少受到忽视,不会心苦行劳。愿你享受爱护扶侍,心定神安,幸福如意。医师节快乐。

 

20、亲爱的医生,没有您们对事业的精诚专注、没有您们对患者的爱心温暖、没有您们对新疗法的担当负责,就没有我们的第二次生命!感恩的心情无法用言语表达,那就用一生来为你们祈祷。

 

21、祝自己和在一线的姐妹们节日快乐,健康平安,万事如意。

 

22、妙手丹心是他们的承诺,救死扶伤是他们的使命,甘于奉献是他们的信仰,大爱无疆是他们的责任。感谢医路有你,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23、细心照料病人,耐心打开心结,仁心解除伤患,真心伴你康复,开心奉献青春。白衣天使有5心,解救天下患病人!国际医师节,祝护士们节日快乐!

 

24、你是降临人间的天使,是你的付出让病人起死回生;是你的鼓励让病人战胜病魔;是你的微笑让世界更温暖。值此国际医师节,祝白衣天使们节日快乐。

 

25、你们是纯洁的白衣天使,你们是微笑的温柔护士,南丁格尔是你们共同的名字,扶伤救死是你们坚定的宣誓。国际医师节到了,向所有的医护人员致敬!

 

26、杨柳飞絮的五月,写满真诚;一缕凉爽的夏风,送去祝福;荷叶的碧清,是你的清秀,荷花的洁白,是你的装束,愿漂亮的护士永远年轻。医师节快乐!

 

27、一片温情,一份关爱,用无私的爱心,抚慰患者的病体;一滴汗水,一腔热忱;以精心的护理,保证病人的健康。赞美护士,歌颂护士,国际医师节快乐!

 

28、灿烂阳光,不如你的微笑;灵丹妙药,不及你的拥抱。你用你的温柔,将病痛赶走;你用你的真诚,把烦躁抚平。国际医师节,祝白衣天使乐无忧,福在手!

 

29、洁白,是你的衣裳;微笑,是你的形象;愛心,是你的真情;无私,是你的奉献。白衣天使,你是健康的化身,你是生命的希望。医师节至,祝你倖福快乐!

 

医师节快乐篇2

张琪。1922年出生,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1942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国医大师,见到国医大师张琪的人都说,他看上去只有60多岁的样一子。那么,国医大师张琪又是怎么保养的呢?

谈到养生,张琪认为病从口入,饮食很重要。情志也很重要,精神愉快的人健康长寿,越不满足的人越容易生病。体育活动每天要坚持,根据个人体力,不要过度。脑力活动,用则进废则退,多思考多阅读,还能长知识,比什么都愉快。

平衡是福张琪认为,现代化生产、生活使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人在适应的过程中会经常违背自然规律而忽视养生与保健,各种精神不适症高发,“富贵病”高发,这需要全社会尤其是老年人自己来克服。解决的渠道不外三个方面:精神平衡,身体平衡,饮食平衡。

中医认为百病源于“七情六欲”,即人的健康与精神面貌息息相关。因此张琪认为,要根据老年人持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平调整精神状态,做到乐观豁达、心安少欲,因此要继续追求适合自身状况的志趣,做到有所寄托而使大脑始终处于良好功能状态,这样才能心态平衡而增强免疫功能,就不会受到疾病的侵害。

张琪每天都看书学点新东西。“中医博大精深,不能止步不前,还得往前进。”张琪说,现在还有很多疑难病,有时能从书上获得启发,病就能治了。他的书桌上堆满了他查看的书籍和记的笔记。他从来都用亲手记的笔记给学生讲课,因为这些心得医书上没有,是很珍贵的诊疗经验。

生命在于运动张琪指出运动包括体力和脑力两方面。对于运动,他认为,人要加强运动锻炼,也可做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但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他天天坚持晨练,过去练“三浴功”,现在跳老年迪斯科。每天伴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一跳就是一个小时。运动后,他能吃能睡。他还爱听京剧、音乐、看电影等。他说累的时候,听一段京剧,看一段电视剧,立刻神清气爽,精力倍增。退休十年来,他照常开诊,搞科研、带研究生,还著书立说。他承认自己的记忆力减退,但思维和文笔仍不减当年。、

张琪非常注重饮食,他说,饮食是供给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饮食务必要切合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要饮食有节,严把入口关,要讲究营养平衡,品种丰富且应粗、淡。另外,体胖者必须减肥降脂,好烟酒者必须戒除,有条件的可做些中医按摩。中医讲求食饮有节,“节”的含义:一是不过量,二是不嗜“膏粱厚味”,即肉类等高脂肪、高蛋白的东西,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他主张膳食均衡,“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因为“想吃”就是身体需要这种营养。他爱喝茶,常用说茶促进消化、清脑明目、利尿,能帮助清除体内有害物质,有利于身心健康。

随和得康人们都说,在生活中,张琪是个俭朴随和的人,除了中医以外,什么都可以随便。烟酒不沾,饭菜随意,从不进补,也不做专门的疗养。不苛求情调,不附庸风雅,不贪图享受。性格随和,不急不火,很少见盛怒。这也是他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生活中的张老非常随意,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升不了官,发不了财,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病。

医师节快乐篇3

论文摘 要:音乐治疗是一种新兴的边缘科学,所谓音乐治疗即是指利用各种音乐活动影响或调适个体的生理、心理、情绪来达到矫治的目的。文章从音乐与心理学之间的联系入手,详细阐述了音乐净化心灵、调节情绪、及治疗身心疾病等方面的功能,分析了音乐在心理学中的具体运用。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由原先的音乐教师角色要转变成一个心里咨询师的角色。其实最开始还是挺矛盾的,总觉得自己不能胜任,通过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课程,让我认识到心理咨询师的重要性,也发现了我原来的专业音乐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下面就简单谈谈音乐在心理学运用中的作用。

音乐可以称作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类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能够被一切人理解,因为这种语言是人类感情真实的流露。"音乐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决定了它对人类心理独特的功能。

一、音乐具有净化心灵的功能

音乐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心理,音乐同人的成长与发展紧密相连,对人类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音乐是人的一种创造,是经过有意识地加工、取舍之后成为感觉、思维、信息感知的载体。音乐代表的是人的意识,反映的是人的认知活动,表现的是人的心灵,它比具体文字更具不确定性,能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音乐具有直接、迅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心世界的特点,它可以伸入心灵的最深处,令人震撼,具有深刻感人的效力。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擅长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它能够以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由感动至感化,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

二、音乐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

(一)音乐可以帮人释放和宣泄情绪

一些心理或思想问题往往是情绪累积的结果,是压抑造成的。只有得到释放和发泄后,情绪才转入有意识的平静状态。音乐作为心灵的表现,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能够帮助人们显示和唤起许多未表现的或潜在的东西。音乐强调的诉情,类似心理疏导中的"倾诉"。歌唱作为音乐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发声的过程中,随着气息和情感自然而有节奏地向外流动,可以使人淤积在心的不良情绪得以排解,而且比一般的倾诉易于实现,因为它在形式上无害于他人。因此,音乐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情绪宣泄方式。

(二)音乐可以使人缓解压力,消除焦虑情绪

节奏舒缓优美的旋律对大脑神经的刺激有如轻轻按摩一样,可以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使肌肉松弛,心情放松,从而起到消除焦虑情绪、缓解紧张疲劳的作用。音乐可以改变人的情绪,进而影响人的行为。音乐治疗家认为,音乐能直接作用于情绪进而影响人的行为,音乐疏导在进入人的深层意识时,优于单纯的语言疏导。人的情绪活动会随着不同情调的音乐产生不同的情绪变化。

三、音乐具有治疗身心疾病的功能

音乐疗法古已有之,但在现代医学的应用则始于1896年,当时全世界最杰出的脑科医生发现,人类的大脑组织经过各种不同音调声波的刺激后,可以有效增加大脑细胞与周边神经细胞的血液循环,同时发现,音波的刺激也可以促进身体的自我调节,进而达到一定程度的细胞活化、伤口自愈的效果。到20世纪,音乐的医疗作用更是在许多的实例中得到印证,音乐的力量突破了医学界在脑科学、心血管科学等方面的局限,并成为现代医学公认的、最有效的治愈手段之一。

音乐治疗是通过合理运用人体共振学原理,来对人类身心疾病进行引导性恢复、维持身体机能并且激活身体自愈能力的一种医疗方法。音乐的治疗功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音乐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作用,体现在音乐通过艺术感染力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调整情志,恢复心理平衡。人们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的音乐信息,体会到愉快、满足、轻松、甜蜜或悲怆、愤怒、叹息、惊异等各种情绪体验,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从而调节自身的情绪,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起到防治身心疾病的作用。另一方面音乐对人的有些生理疾病具有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镇静、兴奋、止痛、降压、怡情的作用。轻松欢快的音乐可通过神经中枢分泌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激素,维护正常生理和心理平衡。医学研究发现,音乐作为一种声波,会直接对人体内器官产生共振效果,当音乐频率、节奏、强度等与人体内部器官的振动频率、心理节奏相一致时,便会发生同步的和谐共振,调节血液流动和神经,起到镇静、止痛、降压等综合的医疗效果。

由此可见,发挥音乐的功效对人们的心理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我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教师,更应该运用音乐及心理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品格及较高审美情趣的德才兼备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曾娜妮.浅谈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j].吉林教育,2010,(4).

[2]张旻琰.音乐治疗的传入及在中国的发展[j].中国音乐,2004,(1).

医师节快乐篇4

1、你们是爱的种子的传播者,是生命的缔造者。你们用坚定地眼神鼓舞病人的信心,用温暖的双手呵护病人的健康。我赞美你,医师节快乐!

2、你是人间的天使,一身素白点染了清洁的灵魂;你是世间的百灵,一声呵护减轻了病人的疼痛;你是我心中的奇葩,一天短信送去了我真诚的祝福!

3、你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白衣天使,你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使命为病人服务,你们只有一种特定的表情就是笑容。今天是你们的节日,祝愿你们节日快乐!

4、劳苦功高不声不响,坚守岗位不舍昼夜。尽忠职守不慌不忙,爱心奉献不假言辞。白衣天使不辱使命,解危救难不时之需。医师节到了,祝你节日快乐!

(来源:文章屋网 )

医师节快乐篇5

〔关键词〕“中和”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治疗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音乐创造与欣赏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中国传统音乐崇尚的“中和”是一种讲究节制和适中、主张化冲突为统一的和谐美。在“中和”的原则下,中国传统音乐强调在“中”(“中正”)的制约下达到“和”(和谐)的状态, 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通过音乐抒感也讲究节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发乎情,止乎礼义(《诗大序》)”。而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保持心性平和、凡事中正而有节制,才是养生之道,“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精神上清心寡欲、摒弃杂念,气血就能平和畅达,这与崇尚“中和”的我国传统音乐审美观不谋而合。千百年来,在“中和”的审美标准要求下,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大多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崇尚和谐、自然,在情感表达和体验方面大多符合中医养生学的要求。《史・乐书》中说道:“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这里明确指出音乐可以用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且调和人心,涉及到音乐对于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以及对于人品德培养的积极意义。清代医家吴师机直接指出:“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清,吴师机,《理瀹骈文》)从古至今,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方面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在平衡人的身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音乐治疗的发源

在远古社会,巫师是氏族、部落中负责与鬼神相通的人。大量资料表明,原始歌舞和原始人类的巫术崇拜活动有关。在甲骨文中,舞与巫是同一个字,那是因为“这些巫师往往能歌善舞,在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原始舞蹈中起着组织者的作用。”[1]另一方面,据考证,中国古代在周之前, 巫、 医不分家,巫的职司之一即为医,巫师可以通过巫术驱灾辟邪为人治病。汉字“医”古为“t”,又写作“”。因此“巫医同源”的说法也被人们广泛接受。在远古社会,巫师不止要知晓巫术,还要具备相当的医药知识和音乐技能。“巫师”不止是“巫师”,还是“乐师”和“医师”,“这就决定了‘巫医’治病的方式往往合祭享祷禳、歌呼舞乐、砭药洒涤、催眠暗示于一体。”[2]赖文教授在《匪与五音配五行五脏》一文中对古代文字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力证“贰薄“ ”“ ”三字同源,从中国文字的象形意义来看,“乐”、“药”的繁体字分别是“贰焙汀八”,“”在古代也有“贰钡男捶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中国古代音乐与治疗的关系。“医药同巫术,巫术饰以歌呼乐舞,这一医巫兼施的医事形态强化了先民对乐、药、疗三位一体的认识,以语言表示则成为音义相通的同源词;付诸实践则成为祝由医术;约定俗成并加以概括总结,就成了早期的乐疗理论。”[3]

二、中国传统音乐治疗途径

(一) 乐以养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是事物的空间结构之“中和”,它是指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构成一种能发挥最佳功能的和谐结构。就阴阳五行而言, 也有其空间布局:“木, 五行之始也 ,水 ,五行之终也, 土 ,五行之中也, 此其天次之序也 ……木居左 ,金居右 ,火居前 ,水居后,土居中央。 ”(董仲舒 《春秋繁露 ・五行之义》) 董仲舒认为五行这种空间位置排列结构是“天次之序”,是“不偏不倚”的结构,这本来就是一种“中和”的结构 。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下,我国传统医学有“五音五行”的说法,由于五音分别对应五行,因此五音也是处于一种“中和”的结构之中。《黄帝内经》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其相生又相克,称“五行”。而宫、商、角、徵、羽则组成了“五音”。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与五音的对应关系为:“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根据这一理论,《黄帝内经》中认为五音可对相应的五脏起作用:“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调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因此五行音乐能起到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保持体内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当然,五行音乐养身并不是用某一个乐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个音来使得身体处于“和”的状态。五行、五音、五脏对应关系如下:

另外,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在聆听音乐时乐音、情感、脏气共鸣互动,从而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调节心情的作用。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实际上是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乐音的震动引起人体细胞组织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适当的声波(如具有“中和”特征的中国传统音乐)使人体各系统的生理机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如脉搏起伏、心率快慢、呼吸节奏、胃肠蠕动,甚至肌肉的收缩舒张,都能得到良好的调节。同时音乐声波也是一种能量,可以激发人体潜在能量的发挥,使人体更加生气蓬勃。其次,音乐声波对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也具有良性影响。现代研究发现古琴音乐的旋律接近脑电波“α波”的波长,即波动频率在7Hz~2Hz(次/s),因此能诱导被称为“放松波”的“α波”出现,并可分泌β-内腓肽这种使人产生愉的化学物质。[4]

(二)乐以养性

1、以乐怡情。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最早从医学的角度提出了关于音乐对于人的性情乃至健康的影响。医和认为过度宣泄感情的音乐,使人失去平和本性,甚至产生疾病,而只有中正平和的音乐,才能节制人心,使人保持平和本性和远离疾病。“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记・乐化》)所以,听到《雅》、《颂》的乐歌,会使人心胸开阔;拿着盾、戚等舞具,学习俯、仰、屈、伸等舞蹈动作,会使人仪态变得庄重;按一定的行列和区域行动,配合着音乐的节奏,行列就会整齐了,进退也协调统一。所以,乐表现了天地间的协同一致,是中正谐和的纲纪,是人的性情必不可少的。《汉书》对于这一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崇尚轻微淡远、幽静恬淡的美,《老子》认为养生应该做到“致虚极,守静笃”,认为过分华丽悦耳的音乐,既不虚也不静,自然对健康无益,提出“五音令人耳聋”,只有“淡兮其无味”、“大音希声”的音乐,才能使人的精神情志得到全面的休息和调养。嵇康明确提出了音乐的养生功用,“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若以此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古代医学典籍都一致认为“中正平和”的音乐才有利于调节人的情志。

古琴音乐尤其追求以中正平和之音、清微淡远之境达到养神养心的目的,清代《五知斋琴谱》谓古琴“其声正,其气和,其形小,其义大,如得其旨趣,则能感物。志躁者,感之以静。志静者,感之以和,和平其心,忧乐不能入”,说的是古琴能调畅人的情志,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胸襟开阔,乐观豁达。欧阳修在《送杨序》中写道:“余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在文中欧阳修自述曾经患有“幽忧之疾”,多方求医无效。后来欧阳修向好友孙道滋学琴,只要抚弄琴弦,投入到琴声中去,他便万事离心,烦恼尽除,不觉间抑郁症竟痊愈。欧阳修因此将此法推荐给好友杨,后者由于屡试不中,抑郁成疾。欧阳修特地送给他一张琴,称用药物治疗不如以琴曲来排遣忧思的效果好,并将自己用古琴治疗“幽忧之疾”经历及体会写入了《送杨序》。该案例被《寿亲养老新书》收录,成为古代音乐治疗的经典医案。《孔子家语》则这样描述古琴的修身养:“琴之所贵,贵在中声为节,不卑不亢……故能使体静而新鲜,体静则阳气不燥,如是则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生气得养。”因此弹奏古琴时要做到“神闲”、“意定”、“貌恭”、“心静”,方能达到心平气和,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欣赏或是演奏古琴都对人情志性疾病的调养十分有益。

2、以乐释怀。除了儒道两家宣扬的中庸淡和的怡情养生思想外,中国传统音乐还有娱乐人心、宣泄感情、调节情志的功能。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音乐使人“欢放而欲惬”,即音乐能给人带来美感和,一旦人内心的审美欲求得到满足,自然会更加健康和快乐。陶渊明一生将琴与诗、书作为人生伴侣,作为生活的情趣之所寄,“寄心清商,悠然自娱……曰琴曰书,顾盼有俦”,[5]并认为音乐有宣泄情绪和调节情志的功能,“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6]中医认为人的各种情志之间具有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针对情绪的过激变化,中医提出了“情志相胜”理论,《黄帝内经》中记载:“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当某种情绪过甚而致发病时,可以用另一种“相胜”的情志来“转移”、“制约”或“平衡”它,从而使过度的情绪得以调和。而音乐是实现这种情绪转移、制约和平衡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在古代著名医案中记载有用音乐宣泄情绪而治愈疾病的例子。如明代万全诊治一患儿,该患儿伤食、抽搐,用药之后昏睡,目闭不开,万全便叫小儿平时的小伙伴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取其小鼓小钹之物,在房中床前,唱舞以娱之。未半日,目开而平复也,凡十日而安。”[7]现代,根据“情志相胜”的原理,郭子光教授和张子游教授,在1986年出版的《中医康复学》中,针对具体病症,开出了“音乐处方”:古琴曲《幽兰》、《梅花三弄》等,具有清幽柔绵的意境,可以用来治疗紧张、焦躁所致的病症,或怡情悦志、胎教等,为“音乐安神法”;古琴曲《流水》、《阳关三叠》等,爽快鲜明,可以用来治疗精神忧郁所致的病症,为“音乐开郁法”;《小胡茄》等,曲调凄切悲凉,可以用来治疗愤怒暴躁所致的病症,为“音乐悲哀法”;又如《离骚》、《满江红》等,音乐激昂悲壮,用来治疗忧思郁结所致的病症,为“音乐激怒法”;再如《黄莺吟》、《百鸟朝凤》等,以轻松喜悦之曲,治疗悲哀郁怒所致的病症,为“音乐喜乐法”。[8]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在释放与中和人的负面情绪方面具有积极的研究前景。

(三)乐以养德。道德培养本不属于音乐治疗的范畴,但是中国古代医家和儒家都强调“仁、和、精、诚”的价值理念,表现在养生文化中就是重视伦理道德的修养,把修身养性看作延年益寿的基本法则。明代王文禄在《医先》中说:“养德、养生无二术”。孔子也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这里反映出“仁”和“寿”的联系,强调了仁德对于养生的重要性。《春秋繁露》中董仲舒则为“德以养生”的命题给出了具体的解释:“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本文才将道德培养也纳入到广义的音乐治疗范畴中来。

德能养生,那“乐”又何以养德呢?孔子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礼记・经解》)从中可以看出 “乐教”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宽广善良的品德。“乐”在中国古代作为文明形态与“礼”捆绑在一起,形成礼乐文化。“礼”与“乐”结合的契机在于二者都以“仁”的道德内涵为基础,在“天人合一”的背景下实现交错重合。《礼记・乐记》中提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以礼教中,以乐教和。”乐的主要功能是“使人和”,缓和“礼”所造成的人际关系的对立,使人心境和谐情绪安定,另外还可以疏导节制人欲、净化人的心灵,有利于社会安定。从“乐教”思想和礼乐文化来看,德育价值始终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永恒追求之一。朱熹也强调音乐应“养中和之德,而救其气质之偏”,进而“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始终以“促人中和”、 “养中和之德”为己任,大多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在音乐形式、内容和表现表达方式上都以“中和”为标准,具有显著的德育价值,。明末琴家徐上瀛在其《溪山琴况》中提出二十四况,开篇就明确指出“首重者,和也”,又曰“弦上之取音唯贵中和”。在中国古代,历代文人都将音乐修养(主要是古琴)作为必备的修养之一,古琴成为古代文人必备修养的“琴棋书画”之首。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就提出弹古琴是为了修炼自己的道德和仪节,而非声色之欲。东汉哲学家桓谭在《新论・琴道》提出:“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以乐养德”,以“中和之乐”养“中和之德”的思想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史。

结语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类亚健康状态和心理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即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无虚弱”,这是一种全新的健康概念。以“中和”为美的中国传统音乐对于“养身”、 “养性”和 “养德”的关注不仅涉及音乐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还进一步引申到用音乐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音和―心和―人和―政和”的理想境界,这正符合上述了“生物-心理-社”的现代医学模式。因此,在当今社会,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掘和整理中华民族古老的乐疗思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医学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0.

[2][3]赖文.匪疗与五音配五行五脏[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9-122.

[4]边江红.古琴音乐疗法概况及其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浅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144-145

[5][6]孙钧锡.陶渊明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181,200

[7]万全.幼科发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9

医师节快乐篇6

“一次,我的诊所来了一个患慢性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人,因为当时忙不过来,就让她先等一下,当时房间里正放着一首乐曲。不一会儿,当我回到诊室时发现她已经安然入睡了。与刚才喘得透不过气来的情形相隔不过短短十几分钟,她睡的居然如打了镇静剂一般。我惊讶极了,同时注意到房间里的音乐还在放着,医生的直觉告诉我她的症状可能是因为音乐而舒缓的。”

关于音乐的神奇力量,如今已没有任何争论。音乐疗法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音乐胎教成为优生优育的必备课程,音乐治疗师成为一种职业。

自上世纪40年代起,人们就已经逐渐将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并在某些疾病的康复中起到一定效果,如降低血压、减轻疼痛及消除紧张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将音乐用于治疗,所谓“亦乐亦药,乐先药后”。“药”字就是从音乐的“乐”而来,后加个草字头表示草本植物。古代名医朱震亨曾经说过:“乐者,亦为药也。”清代吴尚先认为“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而宋代欧阳修就曾以弹琴、听琴治愈自己的抑郁症。

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和毕达哥拉斯都相信音乐具有治疗作用。古埃及墓穴里的壁画中就包括有音乐家的画像,其目的在于抚慰死者的灵魂。唱歌也是印地安人治疗仪式的一部份,巫师进行治疗时就唱着圣歌。

遍布全球的音乐治疗机构

1944年和1946年,美国密西根洲立大学和坎萨斯大学先后建立了专门的音乐治疗课程并训练专门的音乐治疗师。1950年美国成立世界第一个部级音乐治疗协会,目前,美国有近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生,有约4000名国家注册的音乐治疗师在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种心理诊所工作。

在欧洲,英国、荷兰、瑞典、挪威、丹麦、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士、比利时、南斯拉夫以及加拿大等国也在上世纪建立了音乐治疗的专门机构。此后,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乌拉圭、日本、纽西兰、以色列、芬兰、意大利、波兰、西班牙、南非、葡萄牙等国也纷纷设立音乐治疗专业。如今,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成立了音乐治疗协会,并每两年召开一次世界音乐治疗大会。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精神病学领域也开始了音乐对精神病康复的探索和临床研究。

其对象多数针对具有淡漠、退缩及思维贫乏等症状者,据称有较好效果。也有少数试行于抑郁症、神经症与心身疾病患者。

纽约市一家音乐与神经官能研究机构里,音乐疗法被用于让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安静下来并改善他们的记忆力。在芝加哥的儿童纪念医院,音乐治疗师用音乐帮助年轻父母们安抚哭闹的婴儿。美国癌症治疗中心甚至还为患者专设了一个“音乐库”,用于对癌症治疗进行系统干预。音乐疗法还能让患孤独症的孩子变得开朗,帮助“瘾君子”戒毒等。

音乐疗法的原理

音乐可以通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途径来治疗疾病。

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形成一种物理能量,而适度的物理能量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能使颅腔、胸腔或某一个组织产生共振,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

科学家认为,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还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

从化学角度分析,当声波进入大脑时,可激发神经的兴奋灶,并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促进那些有利于健康的酶、激素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的分泌,从而改善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

医学界通过临床实验认定,音乐对放松身心、振作精神、诱发睡眠等,都很有实效。在生理上,音乐能引起呼吸、血压、心脏跳动以及血液流量的变化。有一些类型的音乐还能刺激身体释放一种内啡呔天然鸦片制剂,可达到松驰身心和舒缓疼痛的效果。

音乐疗法的疗程一般定为1~2月,也有以3月为一疗程,每周5~6次,每次1~2小时。

具体实施时,如何选择音乐或歌曲很重要,原则上应适合患者心理,尤其情绪方面,更要适合患者病情,编制设计出一系列适用的音乐处方。

音乐的奇妙功能

近年来,有许多科学家通过科学研究证实,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还有很多奇妙的功能。

一位医学家曾统计35名美国已故著名音乐指挥的年龄,他们的平均寿命为73.4岁,高于美国男子平均寿命5年。德、意等国家调查,经常听音乐的人比不听音乐的人寿命通常要长5~10年。

从诞生到死亡,人的一生会经历多少病痛与不如意。西方科研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发现,音乐是治愈身体与精神创痛的良药,这种益处会贯穿人的一生。

音乐唤醒他的记忆

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几乎已经谁也不认识的老人,近几年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某一天,当他听到一首悠美的小提琴独奏曲,仿佛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一下子双手抓住他的儿子说:“柴可夫斯基,你的母亲在哪里?”儿子知道,这首小提琴独奏曲是父亲与母亲相识、相爱、结婚后一直陪伴他们的音乐。儿子从此天天放父亲喜欢的音乐,竟然使这位生活在绝望中的老人,又回到亲切、温和、感激周围一切之中。

音乐能帮助睡眠

失眠是痛苦的,当夜幕降临时,万物寂静,都要进入梦乡时,却有一些人无法入睡。西医治疗失眠除了药物还是药物,从一种镇静剂到另一种镇静剂。结果病人有的昏睡不醒,有的是服一把也没有用,有的是再也离不开药物。

中医认为心藏神,心血虚则神不安、失眠、健忘、夜不能寐,此刻可以用音乐来帮助安神,人对音乐的感觉是先天与生俱来的,它可直接进入你的心里,与心灵沟通。

音乐能够减痛

俄罗斯一家外科医院,在给一个病人做换心手术时,用特制的耳机给患者播放门德尔松的旋律,使病人毫无痛苦地接受完手术。

波兰音乐治疗研究所让患神经性胃炎的人,每天听三次音乐,不久食欲大增。意大利有一位患神经衰弱症的女病人,久治无效,结果被一家音乐诊所治好了。我国有一家牙科诊所安装了特制的音响设备,拔牙者走进诊所,轻松愉快的音乐如春风荡漾,使他们的恐惧与担忧一扫而光,拔牙时的痛苦也大大减低。

音乐能有效减压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现代人开始患与现代生活环境有关的现代病,临床表现症状方式不同,病情有异,但根本上都来源于一个基本因素――精神压力。

因情致失调而导致身体不健康的例子有很多,如纤维肌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心脏病、高血压等各种病变以至发展到癌症。根据中医的不通则痛的原理,可以通过音乐来疏导、调和,使之顺畅。

音乐能消除疲劳

你一定听过很多好听的民歌、山歌,都从农村来,从田间地头来,很多是劳动时、打夯时、拉纤时的歌曲。这说明歌声除可以为大家统一劳动节奏外,最重要的是可以解除疲劳,一唱山歌就忘了辛苦,心情变得舒畅,人也学会苦中作乐。

音乐能降胆固醇,改善心脏健康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近万名平均年龄在36岁的当地居民。结果发现,经常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的人,其血管输送血液的功能比从不听音乐的人高26%。研究人员分析,音乐能增加血液中一氧化氮的水平,有助于预防血栓,减少“坏胆固醇”在血管中的堆积。

音乐为孩子的健康导航

人一出生就被音乐包围着,婴儿通过一系列音符与世界沟通;父母给孩子唱摇篮曲,也说带有韵律的词。研究显示,特别护理中心的早产儿在有音乐的条件下,体重增加得特别快。另外一些研究证明,音乐疗法还可以减少小孩手术前的焦虑。

婴幼儿期听莫扎特和巴赫的音乐,可以扩大脑体积,增加神经元的活动,可以刺激大脑的全面发育,有助正常发育的儿童抽像推理的能力,这对于他们今后学习数学和科学是不可或缺的。音乐对于儿童的情绪与社会能力也有好处,使他们与同学保持更好的关系。

音乐还可以帮助有语言障碍,甚至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在曼哈顿的“创造性音乐疗法”诊所,即使接受治疗的儿童只敲了一个音节,治疗师也可以此创作出一段乐曲,并将其与患者正在做的事溶入到音乐中去,如此与患童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进行沟通。

音乐歌咏可以使人长寿

音乐界里出现了大量的长寿老人,这一现象引起医学专家们的关注。研究发现,音乐可以促使人体分泌一种宜情益性的物质――内啡肽。内啡肽能提高人类的热情和快乐的情绪,从而激发全身免疫系统的功能。

老年人经常唱唱歌、听听音乐,还可以起到锻炼作用。人体的某些肌肉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加强,但内脏的一部分却不能只靠锻炼来改善,惟有声音能到达这些地方。

用音乐改善负面情绪

从婚姻问题到治疗强迫症和精神病,目前越来越多的精神疗法使用音乐做为辅助药物与心理治疗的手段。纽约一位音乐治疗师海瑞(Andrea Hara),会先让患者形容自己感到的压力和担心,接着他们会一起倾听或演奏一段音乐,患者在此过程中及音乐结束后会和他讨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研究发现,音乐可作用于神经中枢,使其释放神经介质,人因此会感到非常愉快。海瑞说,患者对于自己熟悉的旋律和节奏,会集中精力期待下一个旋律,如此纠正纷乱的思绪与行为,在思想上得到放松。音乐还使人能够表达出内心感受。和其它人一起演奏时,会使他们很快意识到自己在客观世界中的位置。

音乐使分娩过程顺利

研究发现传导音乐的神经与传导疼痛感受的神经是一样的,医生们因此将音乐用于减少产妇分娩的痛苦。在分娩的不同阶段,产妇听到配合自己当时感受的音乐,能更好专注于保持体力和控制呼吸,使得焦虑和疼痛大大减少,甚至还能缩短产程。对于在医院陌生环境中分娩的产妇,倾听熟悉的音乐会使她们感觉自己仍拥有控制力。

锻练时听音乐更容易坚持

最近一些研究表明,在做体育锻练时听音乐的人,比不听的人可以自然增加运动强度,并更容易坚持锻练计划。

生命最后时刻的安慰

你能想像一个临终病人弹奏吉它的画面吗?这在美国的临终患者护理院中是可以见到的。纽约州音乐治疗师海利尔德(Russell Hilliard)说,倾听和演奏音乐是绝好的提高临终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可以让患者感受到痛苦的缓解和放松,使他们能在30分钟内自动入睡。同时从音乐中受益的还有患者的家属,他们看到患者可以从音乐中得到如此多的安慰,也深受感动和倍觉欣喜。

音乐处方

音乐治疗不是简单等同于普通的音乐欣赏,它强调特定的乐曲、旋律、节奏对特定的人群的影响,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必须注意,一般应先向医生了解音乐背景和治疗作用,如健脑益智、提神去闷、催眠助睡、松静降压、开胃佐餐等音乐处方。一次倾听30分钟左右即可。高血压、心脏病病人不能听一些节奏强烈、动感太强的音乐。

不是所有的音乐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国外有位心理学家曾对3个不同的交响乐队的208名队员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以演奏古典乐曲为主的乐队成员,心情大都平稳愉快;以演奏现代乐曲或以演奏现代乐曲为主的成员,70%以上的人患有神经过敏症,60%以上的人急躁,22%以上的人情绪消沉,还有些人经常失眠、头痛、耳痛和腹泻。

还有人对一些音乐爱好者作过调查,发现在经常欣赏古典音乐的家庭里,人与人的关系相处得和睦;经常欣赏浪漫派音乐的人,性格开朗,思想活跃;而热衷于嘈杂的现代派音乐的家庭里,成员之间经常争吵不休。

西方人士认为听西方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效果最佳。有专家指出,舒伯特的音乐能助失眠者入睡,巴赫音乐可减轻消化不良,莫扎特音乐能减轻风湿性关节炎的疼痛感,可以起到消除疲劳、重振精神的作用。

上海中医大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就在尝试针对不同患者,开出不同“音乐处方”来解决疾病带来的心理问题。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记载,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人五脏相连,与五行也有不谋而合之处。市民孙小姐因小叶增生导致胀痛感,前往岳阳医院求诊后,医生特别给出一张“音乐处方”:建议回家聆听《绿岛小夜曲》,有助于减少疼痛。岳阳医院中医外科张明教授对此解释,小叶增生这类疾病与心理因素有极大关系,舒缓情绪可降低患者痛感。以下是本刊为您选择的一些音乐处方,供您参考。

失眠――镇静性音乐

可选择节奏平稳、柔慢、宽广的镇静性乐曲,海顿的《小夜曲》、马斯奈的《黛依斯冥想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柴可夫斯基的《秋之歌》、奥芬・巴赫的《霍夫曼船歌》、舒曼的《梦幻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莫扎特的《催眠曲》、德彪西的《月光》、圣一桑的《天鹅》等。

中国民乐《平湖秋月》、《二泉映月》、《摇篮曲》、《渔舟唱晚》等。

消沉――解郁性乐曲

消沉型这类人往往缺乏自信心,对人、对事、对物抱有消极悲观情绪,缺少积极进取精神。宜选用宏伟、粗犷和令人振奋的“解郁性乐曲”,其旋律优美多彩、欢快活泼、起伏明显,节奏明快清晰,音乐清新明亮,风格明朗秀丽。如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莫扎特《浪漫曲》、布拉姆斯《匈牙舞曲第5号》、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No.5》、亨德尔的《焰火音乐第四乐章,快板》、比才的《小步舞曲(阿莱城的姑娘第一组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帕格尼尼的《A大调提琴第六奏鸣曲》、苏培的《轻骑兵序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等。

中国民乐:《得胜令》、《金蛇狂舞》、《步步高》等。

悲伤――激昂的进行曲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当听到雄壮激昂的进行曲时,受到激励和鼓舞,往往因之而热情奔放,斗志昂扬;例如,气势磅礴的《保卫黄河》令人热血沸腾;《大刀进行曲》的喊杀声,让人精神振奋;慷慨激昂的《满江红》,使人心存高远;坚定沉稳的《团结就是力量》,让人信心百倍;《在太行山上》那气度宏伟的画面,令人豪情万丈;《我们走在大路上》那不可阻挡的气势,使人气概豪迈。

智力衰退――兴奋性音乐

年纪大了,很容易记忆力下降,明明熟悉的人,就是记不起名字。宜选择兴奋性乐曲,其旋律刚劲活泼,节奏明快坚定,多为进行曲式,音色饱满有力或庄严雄伟,或尖锐清脆、抑扬顿挫、情绪热烈、高昂。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比才的《卡门》序曲、苏配的《轻骑兵》序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行板)》、《降E大调第10双钢琴协奏曲(K365,第一乐章)》、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我的祖国No.2)》、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组曲》等。

民族音乐《得胜令》《步步高》,可以健脑益智、提神去闷,治疗智力衰退、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记忆力衰退的人最好常听熟悉的音乐,熟悉的旋律往往和过去难以忘怀的生活经历紧紧相连,常能勾起人们对往昔岁月的回忆。特别是对老年痴呆症倾向的患者、植物人也有一定疗效。

高血压――抒情音乐

有人做过实验,听一首抒情味很浓的小提琴协奏曲后,高血压患者血压可下降10~20毫米汞柱。高血压病人需要的是平静,镇静安神、解除不安。宜听巴赫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德彪西的《月光》,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柴可夫斯基的《船歌(四季曲.六月)》、《天鹅湖》圆舞曲,维瓦尔第的《四季》,约翰・斯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故事》,圣桑的交响诗《死亡舞蹈》,以及中国音乐《二泉映月》、《梁祝》、《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姑苏行》、《空山鸟语》、广东音乐《雨打芭蕉》等。

解除疲乏――轻松型音乐

约翰・斯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德沃夏克的《幽默曲》、莫扎特的《浪漫曲》、德彪西的《大海》、亨德尔的《水上音乐》、维瓦尔第的《四季之“春”》、比才的《卡门》等。

中国民乐:《彩云追月》、《牧童短笛》等。

抑郁――“忧郁感”的音乐

忧郁的病人宜听“忧郁感”的音乐,不管是“悲痛”的“圆舞曲”还是其他有忧郁成分的乐曲,都是具有美感的。当病人的心灵接受了这些乐曲的“美感”沐浴之后,很自然会慢慢消去心中的忧郁。

宜听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贝多芬的《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五乐章》、格里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莫扎特的《A大调第23号钢琴协奏曲(K488,柔板)》、肖邦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西贝柳斯的《忧郁圆舞曲》、李斯特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德彪西的管弦乐组曲《大海》、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海顿的清唱剧《创世纪》、亨德尔的清唱剧《弥赛亚》等。

中国民乐《江南好》、《步步高》、《春天来了》、《喜洋洋》、笛子独奏《喜相逢》、二胡独奏《光明行》、京胡独奏《夜深沉》等。

增进食欲――轻松欢快乐曲

医师节快乐篇7

尊敬的全县医务人员:

花期宛在春色,杏林心系苍生。今天,我们迎来了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县委、县政府向奋战在全县医疗卫生战线的广大医务人员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祝愿!

长期以来,全县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大力弘扬“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医生精神,特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有效维护了全县人民健康,赢得了社会各界赞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希望全县医务人员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牢记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使命,弘扬崇高精神,提升服务质量,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推动健康会理建设。我们也号召全社会与医务人员携手,尊重医师,关爱医师,大力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国,共创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共迎更美好的未来。

衷心祝愿广大医务人员节日快乐、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医师节快乐篇8

1.医学院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的意义

人在客观社会之中,其身体状况同其精神活动及生存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不能忽视人的精神活动及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人文科学也是进行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当对医学教育其自身特有的规律进行再思考。医学教育应当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融合的综合学科,它以培养具有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人才为目的,应当也必须传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方面知识。过去,我国的医学教育偏重于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上不能适应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深化人文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基础地位,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包括音乐艺术、绘画、诗歌、历史、法律等人文类教育课程建设,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举措。在医学院校开设音乐鉴赏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对艺术美(音乐)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及创造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能按照美的规律来美化自身,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并在了解欣赏这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中,开拓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医学院校音乐鉴赏教学的受众特点

以笔者近年的教学实践,高等医学院校音乐鉴赏教学有以下特点:

2.1 生源多

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当中,由于课室容量所限,校方规定选择每门课程的人数最多为每班次300学生左右。近年来,我校选修音乐鉴赏课的学生都超过300人。学生对音乐鉴赏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望,一方面显示出该门课程的魅力与影响力,另一个侧面也体现了在医学院校开设这一课程的可行性与学生的需求意愿。

2.2专业分布广

选修该课程的学生,既有通过理科高考入校的学生,又有通过文科高考入校的学生,他们分布在临床医学、检验学、护理学和人文与管理学等不同专业,特别是作为医学院校培养主体的临床相关专业的学生,占选修该课程学生的绝大部分,说明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正在渐渐成为医学生的主体意识。

2.3 学生思维活跃,互动良好

“80后、90后” 的当代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快,思维活跃,借助互联网和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使他们对外界的接触更加方便、快捷、多维、全面。课堂上,医学专业知识培养过程中形成的以逻辑缜密、强调记忆为特征的收敛性思维与音乐艺术的浪漫色彩发散性思维交织、碰撞,大家积极思考,大胆提问,乐于互动,这些特点更益于教学相长,提升医学专业与音乐鉴赏教学效果。

2.4 专项知识相对不足

医学院校的学生在音乐方面有着与当代年轻人共同的特点:一般来说,对于流行的“快餐文化”接受的比较多,有感受;而对于严肃音乐,特别是作为音乐艺术、基本乐理方面的知识比较少。了解这些特性,对于有的放矢地搞好音乐鉴赏的教学颇有益处。

3.医学院校音乐鉴赏课的授课实践

3.1明确的教学目标

音乐鉴赏的教学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去实践和演绎经典艺术作品,更不是去学会创作,而是要把重点聚焦在“鉴赏”两字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吸收、师生的互动,学会欣赏作品,把握作品的艺术要旨,体味个中的艺术特点和魅力,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艺术品位。

3.2 灵活的教学方法

从兴趣人手,事半功倍:歌剧、音乐剧在音乐艺术殿堂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这类艺术作品在当今社会仍有其独特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形成其独特的流行元素。

3.3其它辅助教学手段

第一,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开辟音乐鉴赏栏目,每天分专题将本周内相关音乐欣赏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曲目),在校园广播站中播出,增加学生对曲目的聆听的次数,加深印象,提高兴趣。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穆塞尔曾说,音乐同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因此音乐教学应该同其他领域交织在一起,这样可以增强活力。否则,音乐教学将是贫瘠的,不可能作为发展学生个性的一种媒介而获得它的全部价值。因此,单纯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音乐欣赏教学的需要,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文化资源,延伸艺术课堂,使它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使其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途径。可采取专题讲座,邀请和观摩艺术团体进行专场演出,积极开展与周边院校的交流与合作,走进社区开展自娱自乐的音乐表演活动(如:音乐晚会,舞蹈比赛,合唱比赛等),组建大学生艺术团体,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

3.4关注背景、特色,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黄河大合唱》、《猫》等这些艺术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必有其思想特性和艺术特性,同时,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背景。《猫》剧的大意是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升天以后可以再次获得新生。于是,迷人的、勇敢的、狡猾的、和蔼的……形形的猫纷纷登场,尽情表现,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被选中。最后,当年曾经光彩照人、今日却无比邋遢的“魅力猫”以一曲《回忆》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人天堂的猫。《猫》剧不仅是一部充满动感魅力和时代气息的音乐剧,也饱含着生活哲理和人间情怀。有人说,这是一部“从猫的眼中看世界和看人生”的音乐剧。《猫》剧的舞蹈种类多样,风格迥异,既有轻松活泼的踢踏舞,又有凝重华丽的芭蕾舞,还有充满动感的爵士舞和现代舞。由此,我们可以拓展到讲述怎样去欣赏歌剧、音乐剧中的音乐、戏剧、舞蹈、文学、服装、舞美、表演、器乐、灯光、民俗等更多的文化艺术元素。

3.5 重视对作品中孕育的积极健康思想的教育启迪

寓教于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是人民教师的天职。《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许多唱段经久不衰,更重要的是它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巨人——黄河,象征着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音乐剧《悲惨世界》则是表现冉?阿让如何与警探沙威周旋,终其一生逃避追捕迫害的故事,它多侧面表现冉?阿让舍己救人,给予苦难的人们以同情和关爱的人道主义精神,史诗般地反映了19世纪法国动荡历程中人间的悲欢离合和人民大众英勇抗争的业绩。

3.6欣赏品鉴经典曲目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经典艺术作品的音乐组合要素是传统的器乐与声乐的艺术表现,在如何更好的欣赏歌曲的教学方面,应强调:一是把握音乐语言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及表达的剧情暗示。引导学生关注音乐语言的变化及表演形式上的变化,并知道这种变化与情节之间的关系。欣赏音乐主题片段,能最直接的体会音乐形象,有的深沉,有的激昂,有的抒情,有的欢快,有的悲壮。艺术大师能通过简短音乐主题创作出气势磅礴的艺术作品。如《黄河船夫曲》平凡朴实而有力的音乐主题表现了船夫和惊涛骇浪搏斗的和船夫看见河岸充满希望的截然不同的两个音乐形象。二是把握歌曲的整体风格特点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歌剧、音乐剧必须要有一定故事情节依据,情节催生作品,作品诠释情节。《饮酒歌》是歌剧《茶花女》中的一首歌曲,为降B大调,3/8拍子,歌曲欢快,旋律动人。与其相对应的是宴会上男主人公借歌声向女主人公表达爱慕之情的场景,他歌唱美好的青春、歌唱纯洁的爱情。女主人公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的回答。歌曲的第一遍为男主人公独唱及朋友们的合唱;第二遍为女主人公独唱以及两位主人公的对唱,最后有合唱呼应;第三遍是客人们的合唱,此时的旋律转入降E大调,情绪显得更加热烈欢快,增添了宴会气氛。而《茶花女》却是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悲剧作品。“茶花女” 意大利文意思为“失足女” ,它通过女主人公这个被迫害的妇女形象,控诉上流社会的虚伪性,表现她高尚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格。《饮酒歌》与整体剧情的反差,则起到了强化了颂扬纯真爱情,鞭笞社会虚伪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和运用这些要点,可以为以后进一步欣赏歌剧与音乐剧找到方法。

4.医学院校音乐鉴赏课教学效果及思考

上一篇:老师节日快乐的祝福语范文 下一篇:庆祝教师节黑板报内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