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经典古诗范文

时间:2023-11-30 06:15:26

谷雨经典古诗

谷雨经典古诗篇1

关键词:杜鹃 诗歌 杜甫 望帝 亡国 思乡 鳖灵 陶宗仪 杜宇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情感,因此,只有真正了解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和人物形象。意象即含有“意”(情感)的形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主题,这些意象在漫长的文学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诗歌可以从这些特定内涵入手。如在古典诗歌中杜鹃鸟往往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这种意象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蕴又多是与其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的。历代诗人大量的咏鹃诗创作了一系列的杜鹃形象,大多源于“杜宇化鹃”的悲剧传说。

一、杜鹃是亡国之君的形象,抒发的是亡国之恨

中国神话传说中有这样的故事:早在秦惠王时,秦一直想把蜀国灭亡,得知蜀王开明十二世沉湎女色,大山压死五壮汉,而蜀王却为了美女而悲伤,由此断定蜀国并不可怕,就派大军进攻蜀国,很快将蜀国灭亡,并杀死了开明十二世。化为杜鹃鸟的望帝眼见故国灭亡,却无计可施,以致满腔愤恨却只能终日哀鸣啼叫,蜀人听到这声声啼唤,知道是旧君望帝在怀念故国。由此,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杜鹃就成了为国伤怀、身世悲凉的亡国之君的形象。杜鹃形象还多被后世文人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表达对亡国的悲伤和忠君爱国的思想。最著名的是唐代诗圣杜甫的《杜鹃行》:“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为杜鹃是老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为哺雏。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尔岂推残始发愤。差带羽翮伤形愚。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悲剧形象。又如杜甫《杜鹃》:“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作为一个亡国之君的化身,杜鹃的哀鸣往往能勾起人们国破家亡之恨。古人认为,杜宇化鹃之后,所啼皆“亡国之音”,所抒皆“亡国之恨”。唐吴融多首咏鹃诗都以此为题材,如《歧下闻杜鹃》诗:“化去蛮乡北,飞来渭水西。为多亡国恨,不忍故山啼。”此诗将亡国之君的亡国之恨抒发得淋漓尽致。又如《子规》诗:“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他山叫处花成血,旧苑春来草似烟。雨暗不离浓绿树,月斜长吊欲明天。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意为蜀国过去的繁华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杜鹃鸟不分晴雨早晚的啼叫,杜鹃啼声悲切使舟中人也愁苦万分,这首诗从“杜宇化鹃”写到“啼血成花”,流落异乡到思念故国,再写到船上行人闻声伤感的情景,写出了杜鹃啼鸣的哀厉与执着,更抒写出了失国难归的无限伤痛。

二、杜鹃是劝归者的形象,抒发的是思归离愁之感

杜鹃“其名若曰‘不如归去’,故尤动离人之思”(《本草纲目》)。由此诗人们就用杜鹃的啼鸣表现思归、催归的情意,勾起人们无限的乡思离愁。思归故乡,成为咏鹃诗的一大主题。在宋以后的禽言诗中,“劝归”是常见题材,杜鹃成了苦苦劝人归去的形象。如宋杨万里《出永丰县西石桥上闻子规二首》其中一首:“花愁月恨只长啼,雨夕风晨不住飞。自出锦江归未得,至今犹劝别人归。”诗人描绘了杜鹃自己有家难归却依然劝人归去的动人形象。唐元稹的《思归乐》也是一首咏杜鹃的禽言诗,其中有:“我作思归乐,君作思归鸣,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抒发了思乡的感情。又如宋戴昺《禽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千山万水家乡路。今年又负故园花,来岁开花定归否?归去归去须早归,今日江湖非旧时。”由杜鹃的鸣声双关见意,表达思归或催归的情意。再如方孝孺的《闻鹃》诗:“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一声动我愁,二声伤我虑;三声思逐白云飞,四声梦绕荆花树;五声落月照疏棂,相见当年弄机杼;六声泣血溅花枝,恐污阶前兰茁紫;七八九声不忍闻,起坐无言泪如雨。忆昔在家未远游,每听鹃声无点愁。今日身在金陵土,始信鹃声能白头。”随着杜鹃的“不如归去”的频频啼鸣,游子的思绪渐远,思乡客愁愈转愈深,这里表现的分明是思乡之愁、思归之苦。

三、杜鹃是冤魂的形象,抒发的是悲哀冤屈之情

南朝鲍照的杂言歌行《拟行路难》:“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园。荆棘郁蹲蹲。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髡。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全诗叙述望帝化为杜鹃的传说,昔日是“天子尊”,现在却变成了飞走树间的“逐虫蚁”,诗人对其不幸遭遇饱蘸了同情,并由此联想到自身境遇,感慨人生富贵变化无常,抒写了沉痛难言之情。唐杜甫的《杜鹃》这样抒写:“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有竹一倾馀,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喂其子,礼若奉至尊。鸿雁及羔羊,有礼太古前。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圣贤古法则,付与后世传。君看禽鸟情,犹解事杜鹃。今勿暮春间,值我病经年。身病不能拜,泪下如迸泉。”这首诗描述了杜鹃在群鸟中的“至尊”形象。诗人见之常再拜,因病不能拜,则泪如泉涌。杜甫诗中的杜鹃就是帝王的象征,诗人借此寄托犹君之情。杜鹃不仅是古帝魂,还是冤魂的形象。在元代陶宗仪《说郛》中望帝让位于鳖灵,是权位之争失败后的被逼无奈之举。在传统文化中,当帝王化身为杜鹃鸟时,本身就含有帝王流落民间的悲情意涵。所以,历代诗人都为杜宇鸣冤叫屈。如唐杜牧《杜鹃》:“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诗人因杜鹃悲鸣,所以用疑问的口气探询杜宇有何冤屈。而在唐顾况的《子规》“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动人悲。若叫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一诗中,则直接指出杜宇的含冤之恨。在表达杜鹃悲冤意象的同时,诗人由此还联想自身际遇,借此抒发仕途失意或怀才不遇的深深感叹。如宋余靖《子规》诗云:“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疏烟明月树,微阿落花村。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名僵惭自束,为尔忆家园。”诗中借子规的声声断魂之啼诉隐射政治上的冤屈。又如唐吴融的《秋闻子规》:“年年春恨化冤魂,血染枝红压叠繁。正是西风花落尽,不知何处认啼痕。”罗邺《闻子规》中的“蜀魄千年尚怨谁,声声啼血向花枝”,罗隐《子规》诗中的“一种有冤无可报,不如含石叠沧溟”,杜鹃都是饱含无限冤屈的“冤魂”形象,它给予诗人的是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四、杜鹃是春的使者,抒发的是农耕的喜悦

杜鹃啼血是杜鹃鸟意象的一个重要部分,承载的杜鹃鸟意象的悲情内涵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被反复吟咏。其实杜鹃还常被看作催耕春使的形象,所以杜鹃鸟还被称为“报春鸟”“布谷鸟”和“催耕鸟”。望帝生前教民务农,化鹃后,每到农忙季节就飞到田间,催促农事,于是农人就开始“布谷撒谷”“割麦插禾”。因为它于春天飞来,正是春光明媚、万象更新之时,诗人们的诗歌也呈现出一丝亮丽的色彩。如明朝李贽《焚书咏史》:“莫道门前马车富,子规今已换春回。”再如宋陆游诗云:“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唐杜甫《洗兵马》:“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耕种。”李白《赠从弟冽》中也有“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的诗句。再如宋周紫芝《五禽言》其五:“田中水涓涓,布谷催种田。贼今在邑农在山。但愿今年贼去早,春田处处无荒草。农夫呼妇出山来,深种春秧答飞鸟。”这里的杜鹃形象就有了积极的象征意义。虽也隐约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但其形象却始终是“愉快的播谷鸟”,这从新的角度拓展了杜鹃鸟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郭发明.杜宇化鹃故事探源[J].文史杂志,1987,(3).

[2]王功绢.论唐诗中杜鹃意象及其情感蕴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3]陈向春.中国古典诗歌主题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谷雨经典古诗篇2

瞻彼淇奥

朝歌原叫i乡,又改为i邑。公元前1101年,帝乙即位后改i邑为朝歌,公元前1075年,帝辛即位后仍袭朝歌为都。虽然朝歌是商朝晚期都城,但朝歌性质属于行都(或辅都),商朝首都还是安阳殷墟。朝歌古城位于淇县城北的淇县古城遗存,原为古i邑所在地。商朝后期,武丁由西亳迁i,建立i都,是为武丁城。

《史记正义》记载“沫邑,殷王武丁始都立。”后武丁迁北蒙,i都废置。其后武乙迁i,文丁又都之;帝乙迁i,纣又都之。

后来殷纣王就武丁城扩而大之,并因城西朝歌山,改i都为朝歌。商王帝辛时期的都成东有淇河为险阻,西有太行山作屏障,其城池南北各有三道城垣,最外面这道城垣南至淇县的常屯村,北至淇县的淇水关,南北五十余里。第二道城为王城,王城的北城垣在今淇县工业路东至三海村北部,南城垣在今淇县难关一带。第三道城即宫城,位于今淇县三海村和西坛村一带。《淇县志》中所说的“淇邑北门出,西过纣王城”指的就是纣王的二道城。纣王的内城即宫城遗址在当地至今仍然称为纣王宫。纣王宫左有宗庙,右有社稷坛,是殷纣王祭祖和祭天的地方,今淇县西坛村就是因村里有纣王的社稷坛而得名。至今遗存的古城垣,部分城墙犹高约10米,顶宽约130米,基厚约150米,城垣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3公里,城周10公里,总面积12平方公里。朝歌城垣,巍然壮观,体现了诗经记载“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在纣王时代,朝歌城非常繁华,历史记载“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武王伐纣,纣王于牧野兵败后,兵撤鹿台而亡。武王克商后,兵抵朝歌,迁九鼎于朝歌。纣都朝歌除史书记载外,还可以证诸淇县古城垣。中国社会科学院夏鼐院长曾说:“淇县古城垣是典型的商城”。是殷商时代四个帝王的都城,3000多年前就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早的繁华都市之一。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后朝歌失守,600年社稷毁于一旦。但战争并未波及朝歌城垣,朝歌城垣巍然如故。殷纣王帝辛鹿台自焚,殷商被周所灭。

战争结束后,周武王以纣京师封纣子武庚为诸侯,以续殷祀,武庚就居住在他父王的m室里。西周时期朝歌又成为卫国的都城,时间长达383年 。

后武庚叛周,周兵攻下朝歌,武庚身死,宫殿被焚,百姓被掳,顽民被迁,从此朝歌成为废墟。

淇水汤汤

朝歌古城最具优势和开发潜力的资源主要有旅游资源和水能资源。

淇河,史称淇水。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经辉县、林州、鹤壁到淇县, 于浚县淇门入卫河,全长161公里。沿岸风光旖旎、景色秀美,被誉为“北国漓江”。古往今来,在淇河哺育的古老的土地上,演周易、说封神、话春秋、道列国……流传着一串串动人的故事!淇河,虽然算不上大江大川,却是一条罕见的文化河,诗河。 目前流经鹤壁市区段己辟为淇河公园,是游人划船垂钓之所。从市区直达淇河青岩绝和天然太极图,修有沿河步道。那里更是山水如画,峭壁上有宋代石窟,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更是神奇诱人。

淇河是条文化河,她浑身都是文化,既是诗河,又是史河,还是爱河,乐河,生态河……她是鹤壁的标识和象征。 《诗经》中至少有44篇源于淇水卫地,6首18次直接咏及“淇”。古文献典籍中咏及淇河的诗词曲赋俯拾即是。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天赐诗经,天赐淇河。

南山之阴,绝崖之下,鬼谷祠水帘洞每逢雨季,泉水从洞口喷涌而出,形成飞瀑。水帘洞位于云梦古军校景区南山山顶,是鬼谷子当年讲课授徒的天然大教室。洞内纵深八十余米,冬暖夏凉,尤其是炎夏之季,在洞口处便能明显地体会到热与凉的过渡。深入洞内,仿佛有一台巨型空调般,凉爽舒适。洞内有一口泉眼,名曰“灵泉”,终年水声汩汩。夏秋雨季来临时,更是超越三米高的平台哗哗外流,形成景区壮观的“云梦飞瀑”。而洞内水珠从洞顶下落,形成雨帘,水帘洞故此成名。相传鬼谷子隐居云梦时,每年的这个时候水帘洞内水流太大,无法上课,就给学生们放假,自己出外游历。学生们就称这个时候是“放水假”,“暑假”也就由此产生。

洞口处,用玻璃罩保护着一块明朝时期窦文题写的《诣水帘洞有感》:天开玄窍授名贤,地涌灵泉在里边,万古水甘帘不卷,有谁读易绝韦编。大意是,大自然形成了神奇玄妙的鬼谷洞,让鬼谷子在这里教出了一大批高徒。洞里边的泉水香甜爽口常年流淌,山顶上流下的水象帘子一样是挂在洞口。进入洞内,洞壁上,留有元、明、清各个时期的摩崖石刻。明代御史孙征兰留下来的《仙洞偶笔》两首诗尤其引人眼球:第一首是“谁施开混针,斜穿山腹作仙心。我来洞代仙开口,心似山空古在今。”第二首是“洞为仙人万古留,泉逑伤璐云流,乘云愿洒泉为雨,飞润闫浮四百州。”这两首诗是赞美鬼谷洞的。书法气势磅礴,却不失潇洒飘逸。

顺洞而入,就可以看到两条车辙印痕,相传为鬼谷子当年坐牛车进洞而留下的。

坎坎伐檀

商纣王摘星台、纣王宫、荆柯冢、卫国故城、唐代陈婆造心经浮图、明末清初扯谈碑等淇河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华夏子孙,春种秋收,夏网冬猎,“坎坎伐檀”创造了淇河文化,发展了人类文明。这里即有驰名中外的牧野之战古战场,久负盛名的中华第一古军校--云梦山战国军校,华夏第一皇家园林--淇园,又有数不胜收的殷商文化遗址,摘星台、纣王殿、鹿台、三仁祠、仙人梯等名胜古迹如今依旧屹立在太行脉。

灵山位于太行山中,山青水秀。东有玉龙峰,西有灵鹫峰,南有灵龟山,北有伏牛岭,群山环抱,景色迷人。据说女娲在此炼石,捏土造人,殷纣王在这儿降香,姜太公在此钓鱼,唐太宗在此加封……

云梦山又名云魃剑在县城西南10公里处,是战国时鬼谷子隐居讲学的地方,被称为“战国军庠”---中国第一座古军校。 有大峰门、小峰门、鬼谷祠、水帘洞、孙膑洞、毛遂洞、舍身台、上圣庙、云梦大草原、八卦城、南天门、太阳洞、月亮洞、天坑……

卫国故城城址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南北长2250米,西东宽1650米.城墙宽70米,城内面积约420万平方米。地面现存城墙有四段. 即西城墙三段,北城墙一段,城内宫殿区、墓葬区尚未进行全面钻探,不知其详。城内现有商代摘心台遗址、西坛村学校战国冶铁遗址,在东城墙南段外侧的东关村东头发现一处春秋时期的制骨作坊。

1986乍春,淇县文管所与有关单位和个人在进行田野考古调查中,在卫国城东发现了付庄冶铁遗址和东关制骨作坊。.

付庄冶铁遗址南北长,东西宽各约300米。在遗址西部的断崖上和壕沟里发现了冶铁残炉、木炭、熔碴、范扳及残鼓风管等。采集到的陶片有春秋中晚期和战国初期的细陶豆、折沿旋纹陶盆等。东关制骨作坊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50米。在公路北侧灼路沟中采集到的有牛、猪各种骨骼。其中还有留有锯痕的骨片。据东关老人们讲,清宣统年间,附近群众在此挖出三百马车骨头卖给了一个意大利商人,装上火车运走了。从采到的陶片看,与卫国城址和付庄冶铁遗址包含物类同。

谷雨经典古诗篇3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清 郑板桥《七言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绝,虽经一千多载岁月风霜,如今却依然画面鲜活、妇孺皆知。我想,这既是经典之作艺术魅力使然,也和清明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一直为国人普遍重视不无关系。

清明节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是从自然物候角度来说的。作为一个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现在的清明节是古时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的合流,包含了踏青游春、怀念故人、祭祖扫墓等诸多内容,是我国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在天清气朗、四野明净的融融春光中,人们兴之所至走进大自然,兴致勃勃融入大自然,赏花、饮酒、放风筝、荡秋千,尽情玩乐,岂不快哉!有诗为证: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这是宋代大儒程颢在《郊行即事》中描述的清明乐事。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为我们描绘了清明时节东京汴梁汴河两岸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风俗画卷。

桐花应时而开。与“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不同,桐花是属于民间的,它植根于广袤大地、乡村山野,置身于农家院落、道旁沟边。或紫或白的桐花,如云霞,似轻烟。开时,不声不响,大大方方;落时,干脆利落,蕴甜含香。小时候,常常捡飘落地上的桐花,吮吸花头香甜的花蜜;遇上大人有兴致,还能吃上凉拌的桐花菜。

“桐花最晚开已落,春色全归草满园。”其实不然。更盛大的花事还在后面。

每年4月19日至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谷类作物生长。洛阳城里,牡丹花就要开了,成年人将以极大的热情重新投入一场千年不倦的追星梦。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认为人必得成熟以后方见得牡丹花的好。

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牡丹,寄托了人们对国家繁荣昌盛、生活富足吉祥的美好期盼和向往。

四月里还有一样好,那就是春茶。

清明节前采制的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称明前茶。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芽叶肥硕,滋味鲜浓,香气怡人,称雨前茶。不管是明前茶还是雨前茶,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厚礼。

河南著名特产信阳毛尖,素来以“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饮誉中外。茶圣陆羽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产茶区之一;大文学家坡遍尝名茶而赞曰:“淮南茶,信阳第一。”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虽排在诸事之末,但绝非无关紧要,甚至更要紧。它早已进入人们的精神层面,和心灵有关,和诗意的生活有关,和人们的幸福指数有关。

花事亦然。

谷雨经典古诗篇4

学案一:寻找诗词曲中的“景”和“情”

古代诗歌鉴赏题中高考的侧重点是分析突出的表现手法。而这恰恰是学生答该类题的难点和盲点。故我建议先找诗词曲中的“景”和“情”,通过景和情的关系确定具体的表现手法。

考生最易区分的是诗词曲中的写景的句子和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词(如“悲”“愁”“怜”“恨”“怒”等),因此考生就应该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进行鉴赏。

第一,诗词曲中只有写景的句子,没有表情感的词,应考虑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第二,写景的句子较少,而抒感的词较多,重点考虑直抒胸臆(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借古代英雄豪杰之业绩,思自己历遭的挫折,抒发自己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第三,既有写景的句子,又有表内心感受的词,则应从情景交融(如柳永的《雨铃霖》之“杨柳岸,晓风残月”)、融(寄)情于景(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触景生情(如杜甫的《登高》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三方面去考虑。但有一种情况除外,即表内心感受的词为非意境词的情况。如张泌的《洞庭湖阻风》有句诗“情多莫举伤春目”,其中虽有表内心感受的词“伤”,但它并不是诗中表意境的词。

学案二:寻找诗词曲中的修辞方法

对考生来说,寻找常见的修辞方法基本没有难度。把诗词曲中的修辞方法作为考生入题的突破口,也是一种简单实效的技巧。如2012年高考模拟卷(《学普试卷·模拟版·八》)的第12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兰竹诗》

郑板桥

四时花草最无穷,时到芬芳过便空。

唯有山中兰与竹,经春历夏又秋冬。

上面两首诗歌所表现的情趣和意境有哪些相似之处?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考生可以在两首诗中快速的找出“对比”的修辞格:钱诗中“辛夷花”“杏花”与“竹”对比;郑诗中众花与“兰、竹”对比。从而考生可以顺藤摸瓜地发现两首诗中的“辛夷花”、“杏花”及众花都不是作者欲扬的对象,它们只起到了陪衬的作用。诗人为什么要让它们作陪衬?对比的修辞方法要突显竹子的什么特性?只要稍一想便可明了题干中问的相似之处(“不改清阴”,即高尚节操)。考生进而可以想到两首诗在写法上属反衬。

学案三:快速定位用典的手法

用典的手法在古诗词曲的鉴赏中属常见题。考生可以通过题中的注释快速找出诗中的典故,只要记住凡出现典故的诗词曲均运用了用典的手法即可。

如2012年高考模拟卷(《2012年全国高考冲刺调研试卷》五)第12题的第2小题:“全曲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双调] 蟾宫曲

(元)阿鲁威

动高吟楚客秋风,故国山河,水落江空。断送离愁,江南烟雨,杳杳孤鸿。依旧向邯郸道③中,问居胥④今有谁封?何日论文?渭北春天,日暮江东。

【注】:③邯郸道:出于唐人传奇中的黄粱梦故事。④居胥:即狼居胥,一名狼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北。西汉元狩四年,霍去病追击匈奴至此,封山而还。

试题中给出的注释就是两个典故,所以考生可以快速定位用典的表现手法。

谷雨经典古诗篇5

1.意象营造上,戴望舒和卞之琳都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前者通过意象象征与暗示营造一种幽远飘渺的诗境;而后者往往用现代观念来观照,运用意象的意义比戴诗稍显晦涩。 

戴望舒善于化用古典诗词, “弦柱间思忆华年”(《秋叶思》), “无边木叶萧萧下”(《秋蝇》),“渴的时候也饮露,饥的时候也饮露”(《乐园鸟》)等等,这些意象都饱含着诗人忧郁、迷惘的情绪,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幽远飘渺的诗境。戴诗中,“丁香”、“木叶”是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不同于古典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意境,戴望舒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使具有古典韵味的意象具有现代韵味。卞之琳诗中也有古典韵味的意象,“古镜”(《秋窗》), “孤泪”(《落》)等。《断章》里的“水”、“桥”、“明月”、“窗”、“梦”等明显有古典韵味,但他往往融入现代意境,用这些意象构成一幅现代图式风景,表现的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相独立又相对照的辩证关系,表达了内在的哲理思考。 

2. 戴望舒卞之琳都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掘诗意,赋予意象别致的情趣。戴望舒大都是在承袭传统诗词意象上,赋予这些意象以现代意义,表达现代情绪。而卞之琳还往往直接将现代自然科学的意象融入诗中。 

戴望舒在《诗论零札》中说:“旧的古典的应用是无可反对的,在它给予我们一个新的诗绪的时候”。[1] 

这一诗歌理论在戴望舒的创作中得到了实践。戴望舒将西方象征主义手法来融合中国古典意象,既有中国传统诗词艺术的幽婉朦胧之美,又把古典意象作为传达具有现代特征的载体,表达现代人的情绪。如《关于天的怀乡病》一诗,乡愁是中国传统古典诗词里常表现的情感,诗人把具有古典意蕴的意象寓于现代象征主义特色的艺术世界里,表现了三十年代知识分子对生活的失落和欲求归乡的情怀。 

对于新科学的渗透和影响,卞之琳在1935年前后的作品中已有明显的痕迹。他诗歌里的很多意象来源于现代自然科学,例如《水成岩》、《鱼化石》、《泪》、《航海》、《候鸟问题》等。水成岩既有水边人临水而叹的哀愁,又有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其象征意与意象本身就有很大关系。《泪》中圆的切线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航海》通过地里时差表现多思者与自命不凡者不同的人生心态、《候鸟问题》中的物理概念体现了诗人对远人的思念。 

二、回环的艺术手法 

1. 戴诗:诗体结构的回环。《雨巷》一诗,首尾两节回环叠复。在两个诗节的头尾衔接处也运用了叠复,如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和“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不仅节与节结构叠复, 在句与句之间也有回环叠复:“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全诗结构章法和节奏音调的回环往复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韵律,还使得诗意婉延不绝。“雨巷”、“我”、“姑娘”,都有自己的空间画面,“雨巷”悠长寂寥,“我”撑着油纸伞走在濛濛的雨巷中;而“姑娘”带着愁怨的神情飘过,这些空间画面又相互叠合,营造了一种迷蒙幽婉的情调。“姑娘”由远及近向“我”飘来,而后由消逝在远处。这种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情境体现了往复回环的移动节奏,给整首诗渲染了一种迷蒙空幽的色调。 

2. 卞诗:诗意的回环。卞之琳的诗歌意象,看似跳跃,可往往体现着万物相对、相互的关系。《古镇的梦》一诗,诗人以“古镇”为情境,锣声随算命人日日响起,这是人生常态,含着一种宿命感,而更夫夜夜不断的梆音,象征着人生麻木的反复。第二节承袭了前一节的“算命锣”敲不破别人的梦,“梆子”敲沉了别人的梦。命运的无法主宰让人们寄希望于年年如是的“锣声”,可古镇依然是古镇。最后一节,深夜更夫巡夜过桥和清冷的下午算命者过桥,又将两个象征意象“梆音”和“算命锣”隐喻而出。全诗意象,看似跳跃,然而诗人将命运无定和内心悲苦在中心意象“算命锣”和“梆子”上回环萦绕,可谓雕饰精巧。 

三、感性与知性的诗学形态 

戴望舒的诗朦胧含蓄,注重内心情绪,而卞之琳的诗在诗意上要略显晦涩,表现深邃的生活哲理。戴望舒偏重感性,表现孤独悒郁的自我主观情绪,而卞之琳带着哲理思辨从日常生活中发掘诗意。虽然戴望舒的创作后期受到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也有一些带哲理思考的诗出现,如《我思想》。“蝴蝶”象征超越时空的生命价值存在,隐含了现实与理想,存在与虚无的心理经验。但比卞之琳的哲理思辨,还是较有不同。卞之琳的诗在主体情绪的表达上更为隐蔽,甚至无迹可寻。尤其1935年《鱼目集》的发表,诗人从前期诗歌的情感慢慢转向经验,致力于诗歌表现哲理思辨,被称为“新的智慧诗”。孙玉石说:戴望舒等诗人“亦寓人生哲理的思考,但往往情胜于理。”而卞之琳“…为哲理的思想找到象征的载体,使智与情达到融化为一定的程度”。[2] 

戴望舒的《印象》和卞之琳的《寂寞》表达的主题都是寂寞,但两人所营造的诗境却有所不同。《印象》一诗,诗人并无在开头写明任何人或物的印象,而用了三个意象:深谷幽微的铃声、堕到古井暗水的青色珍珠、林梢颓唐的残阳,这些意象看似相互独立,可都暗含飘渺、幽微和消逝的特征。诗的前九句并无直接点明寂寞,而将这种情绪寓于生活的印象片段中,这些片段看似凌乱拼接,实则中间有一股思绪流淌全篇;最后诗人将这种思绪汇为一股,迷茫寂寞的情绪就这样在全诗蔓延开来。王泽龙曾评价到:“…外在形式上显示出典型的意象派意象叠加的特征。然而细细品味,却不难发现他们在总体内涵上显示出一种幽微、渺远的意绪与空灵寂寥的意境,表现出一种东方诗歌的特有感伤美的情韵。”[3] 

谷雨经典古诗篇6

关键词:意象 阴柔 崇高 水火

一、中西方对于意象理解的差异

文学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作家所面对的客观的外在事物或景象与作家内在情思的高度统一。也就是说,作家为了把自己深藏在内心的抽象的情与意,情是感性的,意是理性的,转化成为可以具体感受到的外在之“象”,读者便可借助于这一外在的“象”,去体会或品味作家的内在的“意”,即情思或思想。但是,中外对于意象的表现上还是有所不同的,中国的意象更多地倾向于柔性美,西方的意象更多倾向于刚性美。

二、中西方对于意象使用的差异――阴柔与崇高

中国的文学作品风格上有雄浑、豪放、自然、清新、含蓄、婉约、绮丽;但是,自然、含蓄、婉约远远大于雄浑、豪放。柔美的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尤其有意思的是,春、秋的意象大大高于夏、冬的意象,而早晨、晚上、黑夜的意象又比白昼多得多, 风、雨、云的意象远远多于晴的意象。

而西方的意象营造和中国的就有差异。西方的崇高意象其主旋律,高山、大海、狂风、暴雨、等等。人的抵抗力在它们的威力下显得渺小与微不足道。它们的形状愈可怕,也就愈有吸引力,愈崇高,因为,它们能够把我们心灵的力量超出惯常的平庸,认识到自己使命的崇高,使我们有勇气和自然的这种表面的万能进行较量。

三、以“水”、“火”意象看中西方对意象的使用

1.关于水意象理解的差异。水是中西方人非常多见的意象,而且一滴水常映射出巨大的中西诗学的差异。中国的水意象十分的温婉含蓄,比如:诗歌中的雨水经常用来表现离愁别绪,雨中离别、雨中思念已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程式化”意象或“套语”,《诗经・东山》:“我徂东山,滔滔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诗经・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这种意象并持之以恒地使用到现代诗中。现代诗中雨意象最有代表的当数《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遇见一位,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用了众多意象来堆叠大的雨意象。

西方的雨水意象却十分豪放、刚性,充满了原始的意味,十六世纪西方无名氏的小诗:“西风啊,你何时起何时起才把春雨洒下!上帝啊,让爱人回到我怀中让我回到我的床榻!”此处的“雨”是秉承了《希腊神话》中性的隐喻,阿耳戈斯国王阿克里西俄斯把公主达那厄囚禁在铜塔之中,众神之王宙斯化成一场金雨从惟一的天窗而下,使公主受孕。西方雨意象从性的隐喻出发,扩展到对情人的渴念和追求。同样以十六世纪法国诗人龙萨诗为例:“啊,但愿我能发黄而变稠,化作一场金雨,点点滴滴落进我的美人卡桑德瞢怀里,趁睡意滑进她眼皮的时候;”西方出现的水意象比起中国的水意象,更加的豪放。

2.关于火意象理解的差异。火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本来就没有承载多少意义,当文人们畅游于山水之间时,他们不会用火来寄托自己的得意与失意,更不会赋予火以神圣、崇高的性质。中国古代作品中的火都囿于日常经验氛围之内,它们或者表达忧国忧民之心,如杜甫的“烽火照夜尸纵横”;或写壮丽景象,如李白的“烈火张天照云海”;或发思古之幽思,如辛弃疾的“十年烽火扬州路”;或抒淡淡忧伤之意,如苏轼的“火冷灯稀霜露下”。

西方文学作品中的火的意象就和中国的火意象有着很多的差异。在西方,火从一开始就具有崇高的意味,“火”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被视为神圣的东西,它掌握在宙斯的手中,人类需要它以完善自己的文明,然而,想获得它的代价是巨大的,从一开始,它便与普罗米修斯的苦难、崇高与斗争联系在一起。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内,提斯城的烈火将异教徒烧得在棺木中发出悲惨的泣声,暴君、施暴力者、自杀者和蔑视上帝者也因各自的罪孽而遭到烧煮和火雨的烧灼。惩罚罪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火还承担着净化纯洁的功能。在炼狱篇里,“但丁的意志受到火炼”,通过火的洗礼,他才获得与贝阿特丽采想见的资格。火焰对堕落、罪恶的惩罚代表着神的不可抗拒的意志,这在其后的欧美文学中屡见不鲜,《浮士德》中的“火”也十分神圣,梅非斯托开始以兽行潜藏于浮士德的书斋,直到浮士德威胁以“神火”烧之才使它现身结尾处,天使们用玫瑰花即圣火去烧灼梅非斯托以示警告,梅非斯托承认这是“镇得住恶魔的火焰”。

参考文献:

[1].古风:《意境探微》,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2].古风:《当代文艺美学的多维思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谷雨经典古诗篇7

洛阳固然物华天宝,胜迹多多,而其辖下的新安县,在我看来同样文脉迁延、久负盛名。不说诗圣杜甫的《新安吏》早已光耀诗史,也不说近人张钫的“千唐志斋”典藏书法碑刻精品,单是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所咏之“关”,即汉函谷关,便可名重古今,享誉内外,令人神往。

金秋时节,假洛阳笔会之机,我们遂有新安之行。当地朋友热情而又隆重地推介并陪同我们一睹汉函谷关的雄姿,据说这里已被国家确定为丝绸之路东起点河南境内“申遗”四项目之一。这让我们游兴大增。

恕我孤陋寡闻,此前只知道灵宝有座函谷关,乃先秦时期在崤函咽喉要塞处所筑,史称“秦函谷关”,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骑青牛出关,留下著名的《道德经》,指的即是“秦关”。原来,我省有秦汉两座“函谷关”,伟哉!

新安的汉函谷关,距灵宝的“秦关”约150公里。汉武帝时楼船将军杨仆是新安人,功勋卓著,但“耻为关外民”。于是上书朝廷请求将函谷关东迁,而“武帝亦好广阔”,有开疆拓土的雄心,杨如愿以偿并主其事,公元前114年迁建到新安城东,仍袭用原名。史称“汉函谷关”,简称“汉关”。近代名人于右任有“送千年客去,移一个关来”联,端的大家手笔,一个“移”字,点睛般写出了汉关的由来。

汉关屡经兵燹洗礼,最后大型修葺在1923年,那时关楼高近百米,分上、中、下三层。顶部为四角亭阁,飞檐画栋,高耸入云,气势磅礴;关上四周有护关女墙。风雨岁月剥蚀,关楼早已破败凋蔽。唯两侧鸡鸣、望气二台残迹尤存,相对而立。当年左右关塞横亘,南贯洛水,连接宜阳散关,北越丘陵,直抵滔滔黄河。可昔,那绵延百里的壮观气势,规模宏大的屏障形迹,早被萋萋荒草所掩没。

高高耸立在我们面前的汉关,依旧气象非凡,城垛错落,正中一门洞开,宽约四米,为东西交通之中枢。门上方嵌有“汉函谷关”四个大字,为南海先生所书,字体雄浑,笔力遒劲。关门东西两侧各有楹联,东门为“功始将梁今附骥,我为尹喜谁牵牛。”西门为“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读之让人发思古之幽情。联中用典除将梁侯杨仆为“本事”,尹喜与老子的故事都在秦关。不过,写在这里并不突兀,因为在作者乃至后人眼中,秦汉两关本就一脉相承,密不可分。“望气竟能知老子,弃何不识终童”,“终童弃”故事则发生在这里。弱冠少年终军西京应试,过汉关时关吏给“”作凭证。终军说“大丈夫必取功名,何用此物”!弃而去。后来果取功名,东巡至汉关,关吏说这就是弃的后生。

历史的回音穿越而来。我们眼前幻化出成群的商队,熙攘的车马,操“胡音”的商贩,“会万国之玉帛,徕百蛮之贡琛”,带着来自神秘东方的丝、绸、绫、缎、绢等,从这里穿行而过,络绎不绝。两千多年倏忽而过,月色依旧,空留关门。但它浑厚得如黄土般的身姿,记载着曾经的丝路花雨、西域风情、中外往来,以历史见证者的独有身份,向世人尽情展示其神话般的魅力。

“雄关西控接长安,向晓凭临月半残。满地霜花冰影合,五更人迹马蹄寒。”诗句从一个侧面形象地写出了大汉关作为两京故道上的军事要塞,见证了自汉以来,铁马奔腾风云变幻,兵火连结逐鹿中原的历史。殊不知,除看得见的古隘关楼、青山碧水,更有历史烽烟下,车马舟楫穿流,兵勇弓箭在腰,一幕幕铁马冰河、攻城略地的历史话剧,在关内外轮番上演。汉关,成为罕有的大汉雄风的鲜活坐标。

新安的汉关因“历史的真实性和原真性”,后来居上,有望成功“申遗”。按说,秦关早于汉关,知名度也更大,为何榜上无名?朋友说,秦关早已湮圮在三门峡库区,杳无踪迹可寻,仿建的已失其真,故无缘申遗。我认为,汉函谷关代表着秦汉两关的重镇地位,再现的是古丝绸之路的辉煌。这份历史馈赠的荣耀,应属秦汉两关,更属中原文明。

谷雨经典古诗篇8

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喜悦的雨

《诗经・小雅・信南山》里说雨“生我百谷”,《释名・释天》谓“甘雨时降,万物以嘉”,因此古代先民已经开始了亿万次的祈雨焦灼和欣喜,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心理模式,即“喜雨”。我国最早的喜雨诗应该是甲骨卜辞里的那首“癸卯卜,今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从中可以看出生动盎然的喜悦和盼望之情。

雨应时而降,滋润万物,带给人们一种生机焕发的心理。久旱逢甘霖,雨水滋润土壤、冲洗世界,构成一种生机勃勃、清新美好的境界,给予人信心和希望。尤其是春雨,春雨贵如油,早春的雨尤为历来诗人所喜爱。韦应物的“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苏轼的“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每首诗都是对早春雨的极尽赞美,怜爱欣喜之情可掬可捧。写喜雨的名作莫过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此诗细腻幽微地描绘出一幅美好迷人的春夜雨图,细雨密密麻麻、悄无声息,滋润大地。它适时,适度,知人意、体人心,随风入夜,润物无声,作者的万般喜悦J溢而出、鲜活微妙。诸如此类的还有“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和《乡村四月》里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等。

二、“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愁苦的雨

雨可造福,也可为祸,原始先民的祈雨和止雨就说明了这一点。适时适度的雨水带给人们的是生机和希望,是甘雨、甘霖,但如果雨水久下不止,那便成了灾难噩梦,带给我们的只有绝望和幻灭。因雨而生的愁苦,或是游子漂泊,乡愁羁绊,或是命途坎坷,理想幻灭,或是忆怀旧人,叹惋流光等,可谓雨丝绵密,愁情浸染。

雨的愁苦象征,是雨意象里最为诗家吟咏不尽的一种。从屈原的“雷填填兮雨冥冥,j啾啾兮夜鸣”到南朝何逊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雨意象的细腻意味开始被发掘,此后,作为自然现象的雨在诗词中几乎固定用于渲染凄清的氛围,表现寂寞的情感,经常与“离别”、“漂泊”、“孤独”之类的主题联系在一起,伤怀无限,凄哀不已。以纳兰容若为例,他一生以雨写尽了人生悲欢、爱恨聚散,或感叹兴亡,或追忆旧踪残梦,都是悲戚伤感、幽怨多苦。“更夜深,细听空阶雨,梦回无据”、“孤客单衾谁念我,晓来凉雨飕飕”,“行人莫问前朝事,风雨诸陵,寂寞鱼灯。天寿山头冷月横”,“夜雨几番消瘦了,繁华如梦总无凭”,在纳兰容若的词中,与别家不同的是,他的雨意象最多关扯到他的爱情生活,爱妻早逝,独自伤怀,“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这一句既悲伤妻子的风华早逝,又感叹自己这一生的茫茫然飘零孤苦,悲怨渺伤,情味动人。

而且,雨经常与其他一些物象并置,如夜、灯、植物(梧桐、芭蕉、残荷、丁香等),楼台、江船等,形成一种更具凝聚意义的凄苦情境,如“夜雨孤灯”、“滴雨梧桐”、“雨打芭蕉”、“雨锁楼台”、“千江烟雨”等已经成为种种经典的意象组合。夜雨孤灯,夜和雨把人和外界形成双重阻隔,已够邈远,偏偏又是可照范围狭小的孤灯,更使得人无法远观,仅局限在一灯如豆的光影里,这是何等孤独寂寞。“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再看王维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细微敏感的交相呼应,李商隐的“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迷离怅茫,意境悠远,最惊人耳目的是那句“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夜雨的冷扑得灭孤灯的暖,黄叶和白头是一样的衰颓,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滴雨梧桐,古人爱梧桐,因为“梧桐一叶而知天下秋”,梧桐往往代表着秋,所以梧桐经常和秋雨相连,成为一种离情渲染,“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此句极富审美感味,历来为人称道。雨打芭蕉,如“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细窗好梦”,除此之外,雨打残荷,雨落丁香等皆诗意醇厚,富有滋味,愁情弥漫。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芭蕉和梧桐叶子都十分宽大、舒展、柔软,承接雨水多、重量足,声响自然大,而且清脆无比,令人难以不入耳,更难以不入心,结果就会难以入眠,愁肠百结。由上可知,愁苦的雨往往与悲、怨联系,季节以春、秋为多,时间则以黄昏、夜晚、凌晨为主,景情交汇,愁情弥散。白居易的“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苏轼的“萧萧暮雨子规啼”,莫不如是,而雨象征着缥缈愁绪的“自在飞花轻若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已是经典。

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虚静的雨

所谓虚静的雨则远离功利性,要求诗人心境虚静平和、言简意远地对雨进行审美观照。诗人的主观情感渗透程度应保持在适当的审美距离之内,要用拉远些的心理视角,这样就使雨获了超脱于尘俗的惬意、闲远与启思。

唐代司空图的“典雅”释为“玉壶卖春,赏雨茅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郭绍虞先生讲“赏雨茅屋,幽居自得,见其雅”,由此可见中国文人对于自然状物的倾心赏玩和对于雅境的不懈追求。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散发出一种闲散简远的生活趣味,折射出高雅的人生境界,如“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如宋代方岳的《听雨》“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诗人们借助雨意象表达空静闲淡的人生态度,深蕴着可解而不可解的禅意,在这里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被圆融为一体,一切都随缘任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里有着生机勃勃的自由境界,显得空中有灵、灵中有空。表面上写的是雨,其实写的是心境,是人生态度。这主要可由两部诗作代表,一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一是苏轼的《定风波》。蒋捷词曰:“少年听雨阁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往事如烟,命途多舛,从年少轻狂,壮年忧郁到晚景凄凉,百年身历千般劫,从此心如古井,波澜不兴,一味澄静。一首词写尽人生不同年龄的心态,字字珠玑。苏轼的《定风波》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里的“雨”已不仅是雨,还指诗人的仕途不平,但是诗人却等闲视之,浑不在意,一切归于禅家淡泊之中,富有真味。这两首诗词很好地代表了虚静的雨。

上一篇:成语大全范文 下一篇: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