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范文

时间:2023-10-05 08:23:15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篇1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ARS;问题教学;实时信息反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4-0078-04

课堂内的问题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为教学组织者(或教师)提供实时反馈并引导教学活动开展。国内外以教学应答系统(Audience Response Systems,简称以下ARS)为工具,试图解决问题教学信息实时反馈问题,但由于ARS成本高、功能简单等原因,可能不太利于国内本土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潜在教育功能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其如何支持课堂实时反馈,并借鉴国内外课堂实时反馈活动经验,构建国内本土化课堂问题教学一般活动流程图,以达到帮助解决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活动及策略的目的。

一、教学应答系统研究现状

ARS是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互动教学系统,可以将课堂的互动教学、游戏活动、教学评测等有机组合在一起,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是新兴的教育教学工具[1]。该种系统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研究表明,学生反馈系统(ARS)的运用对课堂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新技术条件下,研究者围绕教学工具提供实时反馈信息的特征,开展很多理论与实践研究。其中关于问题教学课堂实时信息反馈的研究主要包括教学活动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新技术下ARS的重现构造的教学研究。

1.无互联网连接的教学应答器研究

无互联网连接的ARS,是封闭教学信息传播系统,功能基本满足问题教学需求。ARS一般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和软件三个部分[3],不连接互联网,是一个比较封闭的教学信息传播系统。学生通过按动应答器上的按钮来提交问题的答案,提供的功能键含有数字、对/错、发送等按钮,具有简单文本输入功能,功能上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传送[4]。

无互联网连接的教学应答器研究,重在教学模式实践与理论的研究。在问题化教学研究中,R.E. Mayer等[5]以教学应答器为实验工具,确定了问题教学的学习过程:首先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问题,然后学生从多重答案选择中确定答案并利用遥控的教学应答器提交答案,等学生均作出选择后,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学生答案分布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Uhari等[6]认为,提出的问题应当能够快速并轻易的理解,且答案选项不能超过5个;课堂更多的时间应用于课堂讨论;问题之间需要有一定的关联,并随着问题的不断使用,要不断地对问题作出调整[7]。

2.连接移动互联网的教学应答系统

2009年以后,研究者逐渐将移动互联网整合到教学应答系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以移动智能终端替代教学应答器的教学方式。Media A. Ayu等[8]考虑到大班学习所需教学应答器较多,从而产生教学费用较高,试图通过让学习者手机登录某个特定的类似于维基百科网页界面,来提交并收集学生的答案信息;Dunn, Peter K等[9]以低成本的课堂应答系统(VotApedia)为研究对象,用手机作为收集学习回答信息的工具,探究学生使用VotApedia的态度、学习结果影响和参与度。

2011年,国内出现关于教育方面ARS的研究。陈真真[10]以基于 Web的 Socrative 课堂应答系统为例,开展了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盛津芳[2]等以教学应答器为信息收集工具,构建了一套基于 Web 的支持综合性大学教学的学生反馈系统WSRS-I,该系统与学校教务系统数据相关联,允许包括授课教师、学生、教学管理员等多种教学角色使用,满足不同角色对教学的需求,并且使用范围不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这些研究结论中,ARS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研究者利用ARS提供的课堂反馈信息功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信息,帮助教师及时更改教学活动与策略的方法,已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和培养学习者能力的目的。国外对ARS的应用,从教学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做了大量成熟的研究,然而国内ARS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方式局限于将其认为是问题回答信息的工具,研究范围较小,很少涉及ARS开展适合本土化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而且照搬国外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为此,在利用及时反馈特性的基础上,设计适合本土化的学习活动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微信公众平台与ARS应用于国内教学特征分析

ARS 可以将课堂的互动教学、游戏活动、教学评价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11]。但由于其成本高、功能简单等问题使得其难以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微信公众平台(WeChat public platform)是腾讯公司在微信(WeChat)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平台,使用者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等类别的内容。微信公众平台的群发推送、自动回复、1对1交流等功能为教学信息、教学互动性、评价和个性化学习资源推送提供有力的支持。平台保持了ARS在问题教学的实时信息反馈特点外,在功能与用户体验上很好的解决了传统ARS功能制约问题。基于传统教学应答器与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的教学应答系统特性对比如表1所示。

1.课堂信息挖掘

对学生的评价中,考试成绩作为很重要的评价标准,尤其在国内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然而在问题化教学过程中,包含问题讨论、教师知识引导等教学环节,促进了学生课堂理解。但是教学应答器收集的信息非常有限,只有教师端有信息记录,无法为学生课后反思总结提供帮助,不利于课后知识复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考试成绩;师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活动的数据会被学生微信端和平台端同时记录,这有助于学生课后总结反思与阶段性复习。

2.信息媒体形式

笔者以“教学应答器”、“课堂应答器”和“电子投票器”为关键字在国内各大电器网站以及百度等搜索网站展开搜索,发现近十家公司有销售,他们的产品一般只包含十个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对错键、问号和空格键,具有文本输入功能的产品种类数量十分有限。微信端口支持使用者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等类别的内容,极大的丰富了内容回复形式。

3.用户基础与体验

工具良好的用户体验能促进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教学应答器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表现为一种工具,用户体验简单;微信凭借实时通讯和良好的用户体验,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广大师生群体生活学习中,为平台有效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赢得生命力。

4.教学成本

教学应答系统一般是以教学应答器为工具收集并传输问题教学信息。国外教学应答器需要30美元/只左右,国内数字键盘应答器也在200元/只左右,接收器与系统软件价格均在2000元以上。这样的教学成本能否“买”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值得考虑。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教学活动,随着智能终端普及,学生的智能终端分布均衡普遍,为此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就能开展教学活动,需要的成本极低。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微信公众平台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并为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打开了新思路。根据国内教学需要与学生学习特点,以微信公众平台为问题教学活动工具,在保持传统ARS教学功能的同时,充分挖掘平台所凸显教学优势,无缝整合到课堂实践教育模式与方法当中,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互动、增强理解与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应用分析

传统课堂上,以ARS为工具提供实时反馈,就为师生实时了解学生理解情况提供了解决途径。得到实时反馈后,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评论话题的机会或能节省时间进入下一个学习话题,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理解需要灵活改进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班级的理解水平,如果太差,会激发学习者学的更多[12]。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工具替代ARS设计问题教学课堂活动,在保持ARS系统教学信息实时反馈功能的基础上,挖掘微信公众平台及微信开展教学活动的教育潜能,结合国内教学需求和学生特点,同时以国外基于ARS为工具的教学活动、环节和过程为参照,构建了问题教学活动一般流程图(如图1所示)。

当前学生较依赖传统讲授型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时间的常规化、讨论式教学法的耗时性以及国内应试教育的大背景等特征都决定了照搬国外的问题教学活动、环节和过程是行不通的。为此,在提出良构问题前增加了教师对知识概念与原理的讲授环节。在知识讲授过程中,教师注重话题的引导,促发学生向平台发送关键字获取知识信息。这样有问有答的教学互动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与关注度,而且在学生端留下课程内容信息,支持学生课后碎片化学习与阶段性复习。

教师知识讲授环节后,判定教学内容理解的重难点,并提出客观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因为下面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所以教师应当慎重选择问题。问题的答案选项设置应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需要有明确教学内容的目标;问题能引起学生构建较为复杂的问题空间,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回答,但又不会超脱于其最近发展区的认知阈限;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动机;问题的陈述应该清晰、具体、完整[13];问题答案选项一般不超过五个。

学生观看教师的问题,随后利用几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形成满意的答案,并借助微信APP向平台发送问题答案。由于微信订阅号每天最多群发一次信息,不能满足多问题推送功能,因此,关于问题的投票功能也是通过发送关键字、平台推送问题的方式获得。

利用直方图向全班展示学生的反应,在并不公布正确答案的情况下,引导全班讨论,对于分歧较大的问题,请学生解释选择答案的基本原理,通过精心组织,可以把全班讨论的过程转化为全班同学交流思想观点的过程(由于学生端口投票后才能看到总体投票情况,所以不影响学生投票结果)。学生的投票过程如图2所示。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原理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反思问题是否解决,若确定问题已解决,则进入下一教学环节;若学生与教师仍觉得有问题,根据问题情况,采取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第一种情况,是教师与学生对本知识点有疑问,那么教师进入第五步;第二种情况,是解决此知识点还需要其他知识的帮助,则教师引导学生从第一步进入下一轮教学。

基于主观问题的特性,学生短时间内一般不能得到有意义的答案,为此,将主观问题的解决时间放在课下,主观问题的设计一般偏向阶段性测试,诸如以案例分析、程序性问题较为合适,旨在拓展学生知识与搜集知识能力。学生课下将答案直接发送给平台,下节课教师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引导学生交流。

国外研究表明,基于ARS开展问题教学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积极性和成绩。然而,由于ARS自身功能的制约、成本较高以及国内教学特点等特征,都表明了照搬ARS的问题教学活动是行不通的。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具有取代ARS提供课堂信息实时反馈的功能,还具有低成本、用户基数大、开源平台等特点,有利于教学普及。同时基于平台开展教学,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在课下准备上,会加重教师的负担。

参考文献:

[1]李红美,张剑平. 教学应答系统应用研究的现状与热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2(5):128-134.

[2]盛津芳,董科,李龙,朱等. 基于Web的学生反馈系统的构建及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1):48-54.

[3]d'Inverno, R., Davis, H., and White, S. Using a personal response system for promoting student interaction[J]. Teach. Math.Appl,2003,22(4):163-169.

[4]Jane E. Caldwell. Clickers in the Large Classroom: Current Research and Best-Practice Tip[J]. CBE-Life Sciences Education,2007(6):9-20.

[5]Mayer R E, Stull A, DeLeeuw K, et al. Clickers in college classrooms: Fostering learning with questioning methods in large lecture classes[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9, 34(1): 51-57.

[6]Uhari, M., Renko, M., & Soini, H. (2003). Experiences of using an interactive audience response system in lectures. BMC Medi-cal Education, 3:12. Retrieved February 20, 2008, from http:///content/pdf/1472-6920-3-12.pdf.

[7]Ian Beatty. Transforming Student Learning with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Systems. Educaus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EB/OL].[2013-05-06]. http://net.educause.edu/ir/library/pdf/ERB0403.pdf.

[8]Ayu M A, Taylor K, Mantoro T. Active learning: Engaging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using mobile phones[C].//Industrial Electronics & Applications,2009. ISIEA 2009. IEEE Symposium on. IEEE,2009(2): 711-715.

[9]Dunn P K, Richardson A, Oprescu F, et al. Mobile-phone-based 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s: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ngagement and learning in a large undergraduate cours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44(8): 1160-1174.

[10]陈真真. 基于课堂应答系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及实践――以基于Web的Socrative课堂应答系统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

[11]李红美. 教学应答系统应用研究个案分析――从研究方法的视角[J]. 电化教育研究,2012(10):74-79.

[12]Duncan D. Clickers in the Classroom[M]. Upper Saddle, N.J.: Addison-Wesley,2005.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篇2

快速估算题:

测试你的快速反应能力

这类题目有不同的版本。比如说,问你如何在不使用台秤的情况下,称出一架飞机的重量?估算一下长江里的水的质量?这是大的、宏观方面的问题;小方面的试题,还会问你这一类题目:“估算一下一个行进在小雨中的人5分钟内身上淋到的雨的质量。”

再看另一道快速估算题。去年3月,“微软”在复旦大学举行了一场校园招聘,第一轮笔试题目中就有一道令应试者困惑的“东方明珠”题:“请估算一下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重量”。当时真是难倒了众多学子。据上海微软软件有限公司负责招聘考试的软件研发部经理蔡先生说:“其实,有同学认为这个题目刁钻古怪也在情理之中,毕竟这种类型的试题在国内还不太多,所以大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表示:“就东方明珠这道题来说,它和一般的谜语或智力题还是有区别的。这类题为快速估算题,主要考的是快速估算的能力,这是开发软件必备的能力之一。重要的是对考生得出这个结果的过程也就是方法的考察。”

蔡经理说了一种比较合理的答法。他首先在纸上画出东方明珠的草图,然后快速估算支架和各个支柱的高度,以及球的半径,算出各部分体积,然后进行各部分密度运算,最后相加得出一个结果。蔡经理认为:“像这样的题目,包括一些推理题,考的都是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哪道题你记住了答案就可以了的。”

开放性思维题:

考验你的逻辑推理能力

去年应聘“微软”的大学生,考试时遇到了一道“古怪”的智力题。题目是:一楼到十楼的每层电梯门口都放着一颗钻石,钻石大小不一。你乘坐电梯从一楼到十楼,每层楼电梯门都会打开一次,只能拿一次钻石,问:怎样才能拿到最大的一颗?应试者不知该怎么办。考试后主考官并没有明确公布答案,但他对其中一位女士的做法表示赞赏。那位女士的回答是:选择前五层楼都不拿,观察各层钻石的大小,做到心中有数。后面五个楼层再选择,选择大小接近前五层楼出现过最大钻石大小的钻石。这位女士后来在互联网上谈体会时说:“我至今也不知道这道题的准确答案,也许本来就没有准确答案,就是考一下你的思路。”

这种说法得到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经理尹冬梅的肯定。尹冬梅表示,以上这些都是属于笔试的题目。“微软”希望招到更多开放型思维的人,因此很多题目其实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比如说,你认为北京有多少公共汽车站?你可以随便给出答案,5家或者5000家,但你得有理由。

基础数学题:

考核你的数学基础是否扎实

一般来说,“微软”招聘只收理工科的学生,要求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因此基础数学题量是最大的。有些题目初看很复杂,思路一打开,其实相当简单,所以有的大学生戏称是“小学三年级的题目”。比如如下这道题:有8颗弹子球,其中1颗是“缺陷球”,也就是它比其他的球都重。你怎样使用天平只通过两次称量就能够找到这个球?

主考官在解释这道题的答案时指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天平可以量出两边弹子球重量是否相等这一事实,即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两边重量相等,就表明“缺陷球”不在这些弹子球中。第一次称重,在天平的两边各任意放3颗球。这时候会有两种可能的结果。如果天平两边的重量是平衡的,就可以确定所称量的6个球当中没有“缺陷球”。因此第二次称重时只要称量剩下的2颗球,较重的 1颗就是“缺陷球”。如果天平的一边比另一边重。那么可以确定“缺陷球”肯定位于天平较重一边的3颗球当中。第二次称量时只要从这3个球当中任意拿出2个进行称量。如果两边平衡,则3颗球中剩下的没有参加称量的1颗球就是“缺陷球”,如果两边不平衡,则较重的一边就是“缺陷球”。

从上面这道题和其他大量的数学题内容来看,“微软”招聘考试重视数学基础是由它工作性质决定的。“微软”招聘主管戴维・普里查得先生认为,软件开发需要极严格的数学模式。对数学没有兴趣的人难以胜任最起码的程序员工作。他表示,对于笔试题目,如果有大学生对他说:“这真是一个愚蠢的问题”,这并不是错误的回答。

智力测试题:

看你能否创造性地思考

“请用一笔画出四根直线,将图上9个点全部联结。” 答案:画一根与水平成45度角的斜线到某一点,然后以此点作为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边的交点,向任何一边作直角三角形,就可以把9个点联结起来。

这类智力题考的是在懂得数学原理基础上的创造性思考。比如下面这个问题就需要动动脑子了。题目是:一个正三角形的每个角上各有一只蚂蚁。每只蚂蚁开始朝另一只蚂蚁做直线运动,目标角是随机选择。蚂蚁互不相撞的概率是多少?

答案应当是:只有两种方法可以让蚂蚁避免相撞,或者它们全部顺时针运动,或者它们全部逆时针运动。否则,肯定会撞到一起。选择一只蚂蚁,一旦它确定了自己是逆时针或者是顺时针运动,其他的蚂蚁就必须做相同方向的运动才能避免相撞。由于蚂蚁运动的方向是随机选择的,那么第二只蚂蚁有1/2的概率选择与第一只蚂蚁相同的运动方向。第三只蚂蚁也有1/2的概率选择与第一只相同的方向。因此,蚂蚁避免撞到一起的概率是1/4。

还有一些问题虽然不需要数学知识,但要懂得基本的科学常识。比如问你: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在北极点,根本就没有“东方”这个方向。每一个方向都是南。在6个月的“极昼”时间,太阳从南边升起从南边落下。另外在南极也一样,每一个方向都是北方。

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其中包括拿“微软”领袖比尔・盖茨“开涮”的题目。此题是“比尔・盖茨的办公桌下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和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请问是哪一把?”答案:兴趣。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篇3

试想你被缩小到一枚硬币大小扔进搅拌机。你的质量减少,密度不变。搅拌机60秒内就会开始搅拌。你会怎么办?是被问傻了,还是立刻回答:掏出口袋里的零钱,把它扔到搅拌机的电机里卡住它。

假设有6个数字:10,9,60,90,70,66,接下来该出现什么数字?说出答案前你可以确定这不是在参加一场奥数比赛。

请代拟一份合同,内容是“把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灵魂卖给魔鬼”,合同必须在30分钟内发到布林的邮箱……好吧,这不是命题作文,只是为想进入谷歌的人准备的。

谷歌的搅拌机

关于搅拌机的问题,有人曾在博客上写道:“人们大概会这么想,既然搅拌机马上就要转起来了,食物马上就要扔进来了,我就算把脖子搁在刀片上,也好过被不知所谓的健康饮料淹死的好。”

最通俗常见的回答有两种:躺在刀片下面;站在刀片旁边。旋转的刀片跟搅拌机的底部或侧面,应该至少有容得下一枚硬币的空隙。

还有一个常见的回答是:爬上刀片,把你的重心放在转动轴上,抱紧它,净离心力将接近零,应该能抱得住。

和很多谷歌面试题一样,这个问题也留了许多没有正面表述的内容。什么人或者什么东西,为了什么原因,把你扔进了搅拌机?如果对方是心怀恶意的生物,铁了心要做人肉沙冰,那么不管你怎么做,就长期来看,你的生存概率都很小。搅拌机里会加入液体吗?搅拌机顶部有盖子吗?刀片会旋转多长时间?如果刀片旋转时间太长,第三种回答会让你头晕目眩。谷歌欢迎你向面试官提出此类问题,而面试官的典型回答是“别担心心怀恶意的生物”、“不会加入液体”、“没有盖子”,以及“刀片会不停旋转,直到你死”。另一种回答是:爬出搅拌机。面试官会问你怎么做到这一点,要知道你没有吸盘。而一个聪明的回答是,如果你像苍蝇那么大,就能顺着玻璃爬了。有一个愚蠢的回答是:用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找人帮忙。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你的手机得缩小到跟你一样大;其次,它还得连上最近的信号基站,基站可没有缩小哦;最后,911或者看了你Twitter而赶来帮忙的人,必须在60秒以内赶到现场。还有另外两个热门回答:把你的衣服撕成条做成“绳子”,用它爬出搅拌机,或者用你的衣服和个人物品卡住刀片或马达。正如我们所见,两者都存在不小的问题。

上述所有答案都不会让你在谷歌的面试中得到太高的分数。谷歌面试官(有从前的,也有现任的)告诉我,他们听到的最佳答案是:跳出搅拌机。

啊?问题本身为你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也就是“密度”一词。“被缩小到一枚硬币大小”,是一个不现实的困境。对面试者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你大脑里99.99%的神经元都没了。为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你必须判断该暂停怀疑哪些地方、该从哪个环节人手。面试官对面试者提及“密度”,本身就是一个线索。在这样一个问题里提到质量和密度,却没提到神经元,意味着成功的答案显然有必要利用简单的物理学。

简而言之,这个问题希望你考虑到尺度变化效应。你可能还记得高中学到的知识:蚂蚁能举起比自身重50倍的东西。这不是因为蚂蚁的肌肉比人体肌肉更好,而是因为蚂蚁体型小。一只蚂蚁或者任何物体的重量,跟高度的立方成正比。肌肉以及支撑肌肉的骨骼和骨架的力量取决于其截面积,而截面积又跟身高的平方成正比。如果你缩小到现在高度的1/10,你的肌肉力量只相当于现在的1/100……但你的重量,只不过是现在的1/100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小动物总能举起大于自身体重的东西,更能仰卧举起数倍于体重的家伙。

现在,你明白奥妙在哪里了吗?如果真的缩小到硬币那么大,你会变得如同超人般强壮,直接跳出搅拌机!

如何寻找聪明人

谷歌带给员工的东西,更像精英大学或者智囊团。但大学强调理论,而谷歌却满是各种活生生的实践。它提供了令人兴奋的挑战:创造全新的数字宇宙。按耶奇的分析:“聪明人喜欢去聪明人扎堆儿的地方,他们拿出很酷的东西,吸引更多的关注。突然之间,反馈循环就出现了。”

长发披肩的年轻工业心理学家托德·卡莱尔,2004年就开始在谷歌的人力运营部门工作。他解释说:“他们有大量数据,而且,不给任何人查看、分析,更别说阐释数据的含义了。”卡莱尔的工作是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招聘中哪些因素会产生重要作用。

卡莱尔说:“我还测试过一件事,如果赢过编程大赛,到谷歌工作的表现会怎么样?我已经检验了好几种赛事。”谷歌为最著名的一项编程赛事提供了赞助,即“谷歌编程挑战赛”(Google Code Jam)。渴望到谷歌工作的程序员大有人在。“但事实上,我发现,参加过编程大赛的程序员真正到了谷歌之后,干得还不如从未参加过此类比赛的人出色。”

谷歌,仍然极为擅长寻找天生爱好合作的聪明人。

“卷宗”识人

谷歌人力分析和薪资部主管普拉萨德·赛迪解释说,谷歌的每名求职者都有四五十页的卷宗。卷宗里包含了谷歌所能收集到的有关申请人的所有信息,不管是从字面上看,还是从隐喻意义上看,谷歌总能有效“用谷歌搜索”人。卷宗里一般会有求职者的高考分数(SAT即美国大学录取的标准化测试)和排名、简历、工作样品(发表的论文、媒体文章,甚至交货的产品)、推荐书、网络信息(如博客文章),甚至社交网络上的帖子。

卷宗衍生出了有关谷歌招聘标准的各种传说。据说,除非符合如下标准,否则,谷歌绝不会聘你:

成绩平均分(GPA)在3.7以上,非技术岗位3.0以上;

读过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或常春藤盟校;

高考三门成绩(SAT)都得了满分(800分);

拥有博士头衔。

其实这些都不是必选标准,但你必须跟符合上述大部分甚至全部要求的申请人同台竞技。

五轮面试

谷歌的候选人会在同一天内连续接受5轮现场面试,每一次都由不同的面试官主持。面试官会给候选人以下4档“分数”。卡莱尔说,这4档分别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聘用这位候选人”;“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聘用他,但如果其他人另有看法,我也愿意接受”;“我认为我们应该聘用他,但如果其他人另有看法,我也愿意接受”;“强烈主张聘用他”。

谷歌的面试官并不直接做出聘用决定。他们的任务是展开出色、强硬的面试,并报告结果。报告中要解释问了什么问题,得到了怎样的回答,面试官对答案有怎样的看法。每名评审可以独立形成个人意见,但“集体智慧”的效果最好——这是谷歌招聘的一条原则。因为意见的平均值,很可能接近真实情况。谷歌要求,在提交各自的报告之前,面试官之间不能讨论候选人。面试官的报告会收入候选人的卷宗,分发给招聘委员会。如果该委员会批准聘用候选人,会有另一个委员会来审核卷宗,接着还有另一个。最后,所有招聘决策都要提交给拉里·佩奇批准。谷歌的招聘流程,比算法还要繁复多样。这恐怕完全出乎大多数人的预料。赛迪说:“归根结底,我们这么做是想让招聘流程尽量公平,尽可能消除偏见。”

“奥巴马问题”互动

2008年1月26日,参议员兼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努力为自己塑造支持新经济的形象。他访问了谷歌总部,并当众和埃里克·施密特谈了话。埃里克评论说,获得总统这份工作很难,获得谷歌的工作也很难。为检验奥巴马的资格,埃里克问:“为100万个32位整数排序,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奥巴马的回答是:“总之,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错的。”这当然是个预先编好剧本的笑料,它引来一阵大笑。谷歌会向应聘软件工程师的求职者严肃地提出“奥巴马问题”。这类人都知道,冒泡排序慢得可怕,所以奥巴马所说的笑话才好笑。用冒泡排序法对100万个数排序,就跟用一根针管灌满游泳池差不多。

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或许可以如此开头:“一切要看情况。”它取决于整数的构成,以及时间和内存的限制。求职者应该料到会问这些东西。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求职者谈一谈各种算法的相对优点,如何着手选择最适合工作的工具。或许这是最难传授,也最难学习的地方。

赛迪解释说:“一般而言,我们并不会为了填补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而招聘。谷歌一直在蜕变和成长,我们发现,人们可能会因为特定的任务而加入进来,但5年之后,却做着完全相反的事情。不能只为了具体的工作招人,要为整个谷歌招人。”

为什么不要微软的工程师

伟大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曾经到微软去求职。面试官说道:“你好,你好,费曼博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可少见咧,哪怕在微软也一样!但我们聘用你之前,还是有些例行的流程要走。我们要问你一个问题,来检验你的创意推理能力。问题是这样的,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这个问题真可笑。”费曼说,“至少,并不是所有的井盖都是圆的,有些明明是方的!”

“但现在光说圆的,”面试官继续说,“它们为什么是圆的呢?”“为什么圆形井盖是圆的?因为圆形井盖在定义上就得是圆的!这是同义反复。”费曼博士回答到。“呃,好吧。请稍候,费曼博士,我得到我们人力资源部去问问看。”面试官走了10分钟,回来之后,他大声说:“我很高兴地宣布,请你立刻到我们的营销部门去上班。”

这个笑话拿微软最爱用的一道谜题开了涮,据说还是史蒂夫·鲍尔默亲自设计的呢!对这种风格的面试,它表达了深深的矛盾心情。较之微软所谓的正确答案,费曼——这位谢尔盖·布林在少年时代的偶像,表现出了更多的创造性思维。

谷歌人乐意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创意设计方法。依照这种世界观,微软有时会被打扮成一个坏榜样。虽然这种不怀好意的比较只是圈外人的笑话,和真正的微软并无太大关系,但它在历史上确实有那么一点点的渊源。微软一位相当资深的开发人员换到谷歌工作之后说,谷歌在工作和思考时所采用的抽象层面,比微软更高。“谷歌使用贝氏规则过滤,就像微软使用‘IF’语句一样。”的确如此。微软使用表格列出错误、标示对应的说明文字,谷歌却干脆使用互联网全文搜索。看看谷歌怎样做拼写检查吧:它不以字典为根据,而以整个互联网上的文字统计为基础,这就是为什么谷歌知道纠正我名字的错误拼写,微软的文字处理软件却不会。

这种“更高层面的抽象”体现在谷歌的许多面试题里。来看看这道题好了:你要确定鲍勃拿到了你的电话号码,但又不能直接问他。你必须在卡片上写一条留言,拿给中间人伊娃。伊娃会把卡片交给鲍勃,鲍勃又把自己的信息交给伊娃,再由伊娃交给你,你又不愿意伊娃知道你的电话号码。那么,你会怎么问鲍勃呢?

这个问题通常是向软件工程师提出的,后者立刻就能认出“鲍勃”和“伊娃”这两个名字。在计算机学的教科书里,总是惯例由“爱丽丝”发送编码信息给“鲍勃”,这比“A发送信息给B”听起来更有人情味儿一些。教科书里固定的反派角色是名为“伊娃”的奸细。编码消息在互联网上至关重要,它们是电子商务和云计算的基础。伊娃有多重伪装身份,包括黑客、垃圾邮件和钓鱼。如果说这道面试题切中了我们网络世界的核心问题,并不算夸张。

他还揭示了思考问题非常不同的方式。这里有一种技术上精彩绝伦的解决办法。每一本讨论鲍勃和伊娃问题的教科书,都会对RSA加密进行深入探讨,这是“贝宝”(Paypal)和其他电子商务所使用的加密形式。但我想说,RSA涉及了一些极其繁复的运算。这倒没什么关系,因为它总是用计算机来完成的。面试官是想引导聪明的求职者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方式向鲍勃解释RSA,只用一张名片的背面写一条简短的信息,有点像是一清二楚地告诉你奶奶怎么制造iPad,好让她也能动手做上一台。

但这是做得到的!完全有可能向不知道如何编码的鲍勃,解释RSA的核心工作原理,一张3×5英寸的索引卡上能写下最精简的说明,如果你的字迹超级纤细,一张名片也成。成功把RSA信息写给鲍勃的候选人,会觉得自己差不多敲开了天堂的大门。

但别高兴得太早,这只是给出了“微软的答案”。不管有没有伊娃,只是为了确定电话号码这一简单的任务就按照若干复杂的指令执行,鲍勃肯定会望而生畏的。谷歌的面试官当然希望工程师了解RSA,但要是有人能给出一个更简单、更实用的答案,他们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让鲍勃给你打电话,在理想的情况下,还可以指定具体的时间。如果你的手机响了,成功!如果没响,说明他没有拿到正确的号码。这就是问题所要求的一切(你希望确定鲍勃拿到了你的电话号码),何必一定要用最为难的方式做事呢?

这个问题测试的是比教育背景更珍贵的东西——如果你学到的知识帮不上忙,那就忽略它。在企业里,没有人会告诉你该用哪一部分学来的知识。人总有压倒一切的冲动,使用自己手里知识含量最高的工具,并因此而沾沾自喜。就因为有能力,所以非得用最困难的办法去做事,这样的人,谷歌并不想要。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篇4

一、试题讲评课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书本知识是答题的基础,但是许多学生在解题时不能准确地运用书本知识,所以在试题讲评时,教师要注意试题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建立由点到面、由显性到隐性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

[例1]2014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杭州广琪贸易公司使用过期食品原料、尼康D600黑斑、大唐高鸿手机预装恶意程序吸费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规范市场秩序必须()

①不断完善市场调节机制②强化行政手段的调节③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④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此题以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为背景,涉及如何规范市场秩序的问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现和理解能力。笔者在讲评时则要求学生织起了一张有关市场秩序的知识网。

(1)为什么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①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②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外部条件。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②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③国家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此题列举的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正是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等固有的弊端所导致的。若通过完善市场调节机制是不能突破这一局限性的,只有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才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因此排除选项①。选项②虽然涉及宏观调控,但是片面强调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是不正确的。国家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根据这张知识网,不难看出选项③④主要从社会道德层面提出规范市场秩序的举措。

二、试题讲评课要满足学生的思维能力需求

美国一位课程理论专家说:“讲评最主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提高。”毫无疑问,学生在讲评课上需要获得的是解题能力的提高。虽然高考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命题人往往在设计题目的条件、设问方式上推陈出新,理在教材中又不拘泥于教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会让学生眼花缭乱、防不胜防。所以,试题讲评时,教师要注意渗透科学的解题方法,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试题讲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做题的方法与技巧,而做题的方法与技巧主要是渗透在审题和组织答案的过程中的。审题的过程就是读材料和设问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下马看花。

[例2]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境外影视剧不得在黄金时段播出,各电视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影视剧,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影视剧总播出时间的25%。该通知引起了网发热议。网民西岭雪在微博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文化自觉,应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广电总局下发通知,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请运用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的相关道理,为网民西岭雪的观点提供理论支撑。

不少学生在解答此题时一味地堆砌哲学理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材料的“有效信息”把握不准。笔者在讲评此题时要求学生反复阅读材料,第一步概括材料中的显性信息:境外影视剧只在非黄金时段播出,不得超过总播出时间的25%。第二步根据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黄金时段播出的境内影视剧要占总播出时间的75%以上。根据这两类信息学生很快与哲学知识对号入座。各电视频道播出各有特色的中外影视剧,坚持了“各美其美”,即矛盾具有特殊性。在播放境外影视剧的同时,黄金时段播放境内影视剧,则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读材料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因此笔者要求学生要学会借助句子中的关联词、标点符号,挖掘出材料中或显性或隐性的“有效信息”。

2.读设问时笔者则要求学生紧扣三个关键词,即理论、材料和问题关键词。此题的理论关键词是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材料关键词为网民西岭雪的观点,即广电总局下发通知,是文化自觉的表现;问题关键词为提供理论支撑,即阐述该观点合理性的理由。抓住关键词,靠船下篙,才能避免离题万里。

3.组织答案时笔者则要求学生做到书本理论与实际情境材料的有机结合。

[例3]这是一个“微公益”的时代。作为爱心平台,微公益致力于将求助者、爱心网友、公益机构等资源进行整合。从认证用户发掘求助项目、“爱心团”甄别信息真伪,到公益机构介入实质救助、网友参与提升项目影响力,几乎所有的微博用户都有机会以个人身份,亲身参与到微公益项目中来,通过全民力量打造一条从项目发起、信息核实到实际救助的完整生态链,以高效、便捷、透明的运作机制,启动了一个“全民公益”时代。

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微公益的运作流程。

部分学生在解答此题时只是阐述了系统优化方法的相关知识,而忽视了设问中“分析运作流程”这些关键字眼。笔者在讲评此题时侧重了组织答案的要求,设问中强调分析微公益的运作流程。只有依据设问要求作答,才不会“答非所问”。

(二)一道试题讲评结束后,教师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变式训练。教师可以将原题变形,从多角度考查某个知识点;也可以针对共性错误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并提升思维能力。

如笔者在讲评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处理‘两只手’的关系以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道题后,又设置了以下两道变式练习。

(1)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蕴含的哲理。

(2)从政治生活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借助相同的“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来考查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和政治生活不同角度的知识,让学生感受试题的千姿百态,从而调动他们解题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解题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三、试题讲评课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尤其重要。”因此,高三政治试题讲评在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保持积极的心理动机。在试题讲评课中,笔者将表扬、激励贯穿于整个讲评课始终,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对那些本身基础不好的学生,从他们的答题中捕捉闪光点,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并和他们共同寻找原因,克服困难。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篇5

探究类试题在语文学科能力测试中居于能力层级的最高点,单题赋分较高(一般在8分左右),在语文能力检测中占据重要位置。然而,目前有些探究题命题存在诸多局限,亟待突破。例如,有的探究题设问比较宽泛,难以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测试的信度和效度都有待提高。先看下面几道题。

1.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2012年北京卷19题)

2.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2012年辽宁卷12题)

3.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2013年湖北卷19题)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请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的看法。(2013年重庆卷7题)

5.在吴良镛看来,城市管理者的素养应包括诗人的情怀和史学家的品格与学识。请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13年辽宁卷12题)

以上试题的设问基本都是“联系现实”“谈谈看法”。由于指向不明确,学生回答时可能会泛泛而谈,或者脱离原来的阅读文本,变成对某一话题自由表达看法,误将阅读题转换成写作题。

有的探究题关注文章的写法,从文章的叙事角度、语言风格入手命题,应该说是最大限度贴近了文本;但是这类试题,或者近似于“分析理解”,或者只是“鉴赏”的另一种表达,并不存在探究空间,不能体现阅读者明显的参与意识和评判眼光。如2012年福建卷15题:请就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并举例说明。

目前相对符合要求、比较完善的试题如2013年新

课标Ⅱ卷的11(4)题: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这里涉及对文本结构和叙事角度的评判。从参考答案来看,也充分考虑到了回答角度的丰富性,如“峡谷”和“骑手”在小说中的地位、形象塑造的目的、艺术表现的需要、主旨内涵的表达等。

再如2012年四川卷试题: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但是这种问法也容易形成套路,最早的当出自2008年江苏卷15题: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探究题的命制已有五六年历史,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思路和命题模式,从检测效果看不是很理想,因此,有必要对这类试题的命题思路和命题形式进行探讨。本文拟借助PISA测试对阅读能力的层级划分原理,以我国传统语文教材中的类似习题为范例,针对探究题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新的命题思路。

二、借鉴:PISA阅读题和传统文言读本“讨论题”的特点

(一)PISA“反思和评价”题的命题特点:有能力层级差别

PISA对阅读素养的测试从“获取信息”“解释信息”“反思和评价信息”三个能力点来设计试题。其中“反思和评价信息”与我们的“评价鉴赏”“探究”基本类似,值得借鉴的是,PISA按照难易程度,将这些能力点分成若干层级,提出了具体的命题要求,并提供了详细的评分量表。

PISA阅读标准认为,获取信息、解释信息、评价和反思信息的内容和形式等,并不存在高下之别,不过在这三大类的内部,存在层级差别。1a.非常简单:能进行低水平的推论,如在没有说明的情况下,能在两个句子之间确定因果联系。1b.简单:在文本信息和常见的日常知识之间找到简单的联系。2.比较简单:利用个人经验和看法,在文本或外部知识之间进行比较或联系。3.中等复杂:联系、比较和解释,或要求评价文本的某个特点,或要求对熟悉的、与日常知识有关的文本得出精细的理解,或要求用文本之外的不常见知识解释文本。4.复杂:对文本提出假设或进行批判性评价;准确理解内容或形式上不熟悉的长文本或复杂文本。5.陌生文本:批判性地评价不熟悉的文本,并建立假设,利用专门的知识,包容与阅读预期相反的概念。6.最高级别:面对新信息时能够克服先入为主的看法,即使这些新信息是与预期相反的;能识别较微妙的信息,同时能够利用超出文本的深刻理解,用批判性的观点来看问题。(详见陆《PISA如何测评阅读能力》,《中国教育报》2011年3月17日第六版)

下面以PISA2009样题为例简要分析。

马康道镇

马康道镇的居民被这么多奇妙的新发明弄得头晕目眩了,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惊奇源自何处。他们彻夜不眠,看着由发电站供电的灯泡发出的黯淡灯光。火车通车后的第二班车为特里斯特运来了这套发电设备,居民花了一段时间和精力,才算适应了机器没完没了的“咚咚”声。但最引起公愤的是,富商夏斯比在一间售票窗为狮头状的戏院所放映的电影。其中一个角色在一部影片中死去且被埋葬了,他的不幸遭遇使观众伤心落泪;但在下一部影片中,他竟然又扮成阿拉伯人再次出现。每人花两分钱来分担演员不幸遭遇的观众,实在无法容忍这种古怪的骗局,便破坏戏院的座椅。镇长应夏斯比的请求向观众解释,他宣布,电影只是一种幻想的机器,根本不值得观众这样投入感情。听了这个扫兴的解释后,很多人觉得自己成为被一些新奇华丽的吉普赛生意玩弄的牺牲品,便决定不再去看电影。他们认为本身已经有太多麻烦,哪里还能为虚构人物所演出的不幸遭遇而掉眼泪呢。

文章选取自一本小说。在这段节录中,马康道这个虚构小镇,刚刚引入了铁路和电力,以及第一家电影院。现根据这一段来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电影中哪些情节使马康道镇居民感到愤怒?

……

问题5:你同意马康道镇居民最后对电影价值的评价吗?试比较你自己和他们对电影的看法,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1属于“进行低水平的推论”,“能在两个句子之间确定因果联系”,即推断人物行为的原因。这是PISA“反思和评价”能力的最低层级,推断“马康道镇居民感到愤怒的原因”,学生指出“电影的虚构性”或更加明确地指出演员“死而复生”即可。

问题5则要复杂得多,要求反思文章的内容,根据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比较人物的看法与自己看法的不同,属于PISA“反思和评价”能力的第5或第6层级。

比较自己和马康道镇居民对电影价值的看法,必须抓住他们对“现实主义”的看法或对电影的感情投入程度,答案要与“马康道镇的居民在电影中寻找现实”的意念吻合。下面是详细的备选答案。

我同意,世上已经有太多解决不了的苦恼。/同意他们的看法。为什么人要为电影而苦恼呢?因此我读理科,因为它讲求事实,而非幻想。/我喜欢看电影,因为它使我关注别人的问题,而不是自己的问题。/我同意。电影只是虚构的。但能够看到真人生动的表演。

我不同意。人们知道看电影时,银幕上放映的不是真实的。/我不像马康道镇的居民,我会在看戏时痛哭,但离开电影院后,我会把它们忘记。/我不同意他们的做法,因为电影是一种娱乐,不必看得太认真;但马康道镇的居民知识水平不高,所以我明白他们的感受。

探究的目的是批判性地评价文本,包容与阅读预期相反的概念(如本题中马康道镇居民对电影价值的看法)。同时能够利用超出文本的深刻理解,用批判性的观点来看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阐释理由,同时能理解对方的感受)。

(二)传统文言读本中试题设计的特点:“专门知识”和“微妙信息”

我国传统语文教材在设置这类习题时,也有一些宝贵的资源可以借鉴。吕叔湘先生1943年编有《笔记文选读》,同一时期,吕先生和叶圣陶、朱自清还合编了颇有影响的《开明文言读本》,八十年代,吕先生和张中行编有《文言读本选编》。吕叔湘等诸先生各自术业有专攻,编选教材并非主业,但是以上三本书对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不少经验,影响颇大。三本书体例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文”“作者及篇题”“音义”(注解)之后,专设了一个“讨论”栏目,与今日教材“课后练习”有点像,但前者更具体细致。

本文以《笔记文选读》中的“讨论题”为例,原因是选文的宗旨――“所选的”是和“实际人生直接打交道的文字”,以及文章所附讨论题――“引发读者的经历见闻和所读文字相印证”,这两点与PISA对阅读素养的定义――以开发知识、潜能和参与社会生活为目的,对阅读材料理解、运用和反思的能力――基本是一致的。姑从《笔记文选读》中选择数例,讨论分析。

题1.选自《世说新语・管宁割席》的讨论题有:若是你种菜时看见地上有金银,你将如何?读书时有乐队过门,你将如何?

题2.选自《世说新语・未能忘情》的讨论题有:(1)张玄之回答顾和的话有何含蓄之意?顾敷回答的话又含何意?何谓“一语双关”?我们可否凭二人的答语判断他们的优劣?(2)假如顾敷先答,他是否还可以用这句话?

题3.选自《国史补・兖公答参军》的讨论题有:(1)陆兖公回答的话究是何意?(2)若是你遇见这件事,你如何回答?

1.应该回避的命题思路――预设强制性答案

题1要求读者将自己代入原文情境中,仅要求“利用个人经验和看法”,在文本或外部知识之间做一些联系。此题应属于PISA对“反思和评价”能力界定的1a、1b层级,或者第2层级。学生的答案,或者像管宁一样弃之不顾、听而不闻专心读书(此答案未必出于学生本心,但答题者可能会迎合教师要求而提供虚假答案);或者“天真未凿”回答自己的真实状况,像华歆一样,甚至不如华歆,将金银占为己有。根据目前的教学实际猜测,绝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第一种答案。刘义庆记载这段故事,对管、华二人进行评判,传达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并没有教育读者向谁学习。出题者要求读者置身同样的情境中做出合适的反应,却带有道德训诫的意味。本题虽然要求读者谈看法,但指向过于明确,这种预先设置了“强制性答案”的问题,学生很难有什么独特的看法可谈,只能是补充材料证明既成答案。这类试题的命题思路影响深远,本文第一部分罗列的高考探究题多属此类。

2.探究需要以一定的专门知识作为讨论的背景

题2的文本有点复杂。为了方便分析,我们简述一下原文大意。顾和的孙子顾敷七岁,外孙张玄之九岁,两个孩子都很聪明,不过顾和认为孙子更胜一筹,外孙张玄之心里就有些不高兴。有一次祖孙三人到庙里,看到圆寂的佛像旁边,有的弟子哭泣,有的不哭。顾和就问他们是怎么回事。外孙张玄之说:“受到佛的宠爱就哭泣;没有受到宠爱就不哭。”孙子顾敷说:“可不是这样,能够忘情所以不哭,不能忘情所以哭泣。”

讨论题2(1)贴着文本设计问题非常好。前三问不算探究题,但关乎文意的准确体会;第四问“我们可否凭二人的答语判断他们的优劣?”和2(2)“假如顾敷先答,他是否还可以用这句话?”可以看作是PISA对“反思和评价”能力界定的第5层级要求――“批判性地评价不熟悉的文本,并建立假设,利用专门的知识,包容与阅读预期相反的概念”。

九岁的张玄之说受佛宠爱的弟子对圆寂的佛表示哀悼,反之则不。他的回答完全是借题发挥,表示了对外公不宠爱自己的不满。七岁的顾敷说弟子们的“哭”和“不哭”,非关亲近宠爱,而是能否忘却世俗情感。这里就难了,因为其间隐藏着丰厚的魏晋玄学知识,即“圣人有情论”与“圣人无情论”的争辩。对于普通读者,这是一个很陌生的文本,必须用“专门的知识”――魏晋玄学知识,对原文进行评判。这是探究题的较高境界。仅凭二人答语而不熟悉当时文化背景,可能无法评判他们的优劣;如果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当能评判了――这里需要的是“专门知识”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自圆其说”和虚浮的“言之成理”。

后面一题“假如顾敷先答,他是否还可以用这句话?”更堪玩味。顾敷解释弟子哭泣与否的原因,一语双关,表面上运用了当时流行的“圣人忘情”说,实际上是针对表兄“狭隘”的“妒忌”灵机一动的“反击”,有教训张玄之的意思――这是一种答案;不过,如果仅以顾敷的聪慧机智和“毒舌”,他先回答时,也有说这句话的可能。两种选择均有可能。

3.阅读的高境界是体悟语言文字之妙――识得“微妙信息”

题3文本大意如下:

刺史陆兖公的家童在遇到参军时不下马晋见,参军生气,用鞭子打得他背上流血。参军觉得自己打了上司的家奴,得罪了上司,于是自请免职。陆兖公对前来请罪的参军说:“奴才见了官人不下马,打也得,不打也得。官人打了,去也得,不去也得。”

题3问“陆兖公回答的话究是何意?若是你遇见这件事,你如何回答?”。这道题可以看作是PISA对“反思和评价”能力界定的第6层级(最高级)要求――能识别较微妙的信息,同时能够利用超出文本的深刻理解,用批判性的观点来看问题。

陆兖公是个“洒脱”的人,他不想追究是非,他做人处事的原则大概是凡事不必太认真,于是有了这一番难测的话语。这句话可视作PISA能力层级中所说的“较微妙的信息”。学生必须借助自己的人生经验,可能还需要一些“情商”,才能揣测陆兖公的真实意图,进而利用超出文本的深刻理解,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文本中的人物。陆兖公对参军毒打自己的下属肯定不满,但下属也有责任,他遂不想多追究;参军自请免职是想主动认罪以求得他的原谅,结果,他没有明确原谅参军,是去是留,由参军自便。这是处理棘手事件的一种策略,是官场上的老到精明,但这后面也存着一份宽厚原宥,得饶人处且饶人,又决不做滥好人。让阅历少的学生设想自己置身这样的情境中处理这个问题,难度较大;但毕竟是基于基本人情的选择,试题能据此判断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下。当然,本题重点还是要从语言出发,体会感悟文中对话,借此辨识人物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进而对此进行评价。

三、启示:探究题命题的新思路

1.探究类试题能力点设计应有层级差别

探究题可以放在较低的能力层级上,如要求学生“能进行低水平的推论,如在没有说明的情况下,能在两个句子之间确定因果联系”,“在文本信息和常见的日常知识之间找到简单的联系”,“利用个人经验和看法,在文本或外部知识之间进行比较或联系”,等等;也可以设置较高层级的试题,要求学生“准确理解内容或形式上不熟悉的长文本或复杂文本”,“批判性地评价不熟悉的文本,利用专门的知识,包容与阅读预期相反的概念”,“面对新信息时能够克服先入为主的看法,能识别较微妙的信息,同时能够利用超出文本的深刻理解,用批判性的观点来看问题”。目前,“结合全文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这类问题,要求不明确,检测能力点过于笼统,可以考虑按照PISA能力层级区分来设置探究题。

2.探究题答案应指向人生经验和阅读体验

探究题的答案应指向人生经验和阅读体验,不要带有强制性色彩,更不能仅指向道德训诫。“谈谈你的看法”这类试题一般只需要学生提供类似的经验案例,进行简单的例证和阐释,且多是“认同性解释”,缺乏个性化的批判眼光,缺乏思维的深度和思辨色彩。回答探究题,不能单纯要求学生用个人经验证实某种真理,而应让学生在某种情境中获得更丰富的多层次体验,做出有个性的判断。学生必须将文本与现实生活进行“比较”,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层次,对文本进行阐释。学生还可以针对文本进行“批判性评价”,即对原文主旨补充,或是质疑,无论补充还是质疑,都应该超越文本原来主旨,有所探索,有所发现。

3.探究题材料要有丰富内涵和微妙信息

所谓丰富内涵,主要是对材料选择的要求,文本必须有意蕴,耐咀嚼:或者是文学性的具有包蕴意义的内容,能让人产生多重联想,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或者是具有思辨意义的话题,在思维密度较大的状态下可以借此判别学生阅读水准的高下。

所谓“微妙信息”,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语言上的微妙(参见本文第二部分传统文言读本讨论题的第3题),这种微妙信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本之外的经验和人生阅历才能准确解读,并在深刻、准确解读的基础上,能对文本进行“居高临下”的批判性评价;第二层是理解原文的话语之妙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知识――当然是中学语文课程内部的应知应会的知识,才能给出合理的评判(参见本文第二部分传统文言读本讨论题的第2题),这些背景知识也许学生并不陌生,有意识地借助这些背景知识探究当下问题,才是探究题命意所在。

探究题并未在全国所有省市的高考语文卷上全面呈现,但作为一种新题型,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讨论了探究题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具体的试题案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PISA测试和我国传统文言读本的一些经典试题范例,提出了探究题命题的新思路,希望能引起命题者和考试研究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晶晶.国际PISA测评对语文阅读测试命题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2).

[2]冯渊.从认知维度审视中高考语文命题[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3(2).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篇6

一、联系题目的实际

高考试题是"新"的,材料是"新"的,设问的角度是"新"的,这就要求我们要从题目的实际出发,反对思想僵化,摆脱已有的思维定势,具体要求有:

1、认真审题,坚持"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

认真审题,是从题目实际出发的集中体现,也是回答问题的最基本的要求。解答各种题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审题问题。对于主观性试题,审题的正确与否更是考试成败的关键,以材料分析题为例,正确的审题步骤应为:首先,审读设问,找关键词。审读设问一定要抓住关键词,对一些引导性、限制性的词语尤其要注意,以明确设问的角度,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还是以"哪一部分知识"、"哪一原理的认识"、"哪一层次的认识"设问,由宏观到微观,层层筛选。其次,带着设问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材料的前提是阅读和理解材料。材料的形式包括现代语言、古代语言、图表、数据等。对材料的运用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针对某一问题,在材料中寻找与其有关的信息;对材料进行归纳,提出问题。不论是哪一方面,都要求对材料运用的有效性。因此,"提取有效信息",是反映资料与问题关系的核心。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有:确定材料的可靠性和典型性、包容性和局限性;揭示材料与社会主题、自然现象的关系;材料与问题是否相互印证等。再次,重点审读材料、设问、课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发问的意图、角度和侧重点出发,选取相关课本知识,利用学科规范性的语言,准确作答。

2、看分答题,坚持"问多少,答多少"的原则

高考试题提问的后面一般都标明了该问所占的分值。一般来说,赋分值大,答案要点则多,回答要详尽,相应所分配的时间也应多一些;反之,要点少,回答要简约,耗时要少。考生一定要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置题目的分值于不顾,对自己熟悉而分值小的洋洋洒洒,对分值大而不熟悉的问题语焉不详。

3、必须反对思想僵化,摆脱已有的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照现成的方案或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思维定势固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作用。有些考生一见到有的题"似曾相识,"就不再认真分析试题的差异、条件的变化、要求的不同,脑子里便出现原先做过的答案,"照葫芦画瓢",从而造成错误判断。

审主观题要注意一般步骤:第一,注意类型:文字材料、图表(数字统计表、曲线统计表、直线型和条形统计图、圆比例统计图)、混合型。第二,审材料:首先要审清材料的意思、层次和关键词(特别是注释);其次要注意审背景,要审一下这个题目的时间、地点、人物、数字以及隐含背景。第三,审设问:(1)数量(分别、以及、各、和、并);(2)范围(政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3)方向(是什么――原因、道理、依据、问题、现象,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作用等,如何――认识、说明、理解、分析、评价,解决、处理、进行、启示、设想、措施、对策等)。第四,迁移、筛选知识(寻找理论依据、注意相关考点之间的联系)。第五,及时渗透时政语言和题目信息。

二、联系相关的学科知识

政治主观题一般都具有"切题容易深入难"的特点,在认真审题找准答题的切入点后,如何运用相关知识组织答案就成为考生得分高低的关键。

1`因果关系,刨因究果

唯物辩证法认为,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先因后果,彼此制约的,都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做到知果找因,见因预果。

揭示事物、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条重要的逻辑主线。很多的知识点都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如:等价交换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等价交换与市场交易原则;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与对外贸易;市场经济的法制性与健全法制、依法治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与结构调整;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经济与政治;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与我国的民族政策;国家性质、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和平与发展;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我国融入世界等等。在考试组织答案时,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因果联系,做到循因导果,见果索因。

2、坚持矛盾分析法

矛盾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矛盾分析法是分析、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也是高考政治试题组织答案的常用方法。

如:1、试论"诚实守信"对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的答案:〈1〉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坚持这一原则;(2)坚持诚实守信原则有利于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如何理解政府在规范市场秩序中的重要作用的答案为:〈1〉政府具有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2〉政府必须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事务,规范市场秩序。

从这两道题的答案,我们不难看出其共同点:第〈1〉点都是从大处着眼,重"宏观",第〈2〉点都是从细微处或是具体中入手,重"微观",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就是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运用。在解题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这一根本方法,克服"抓住一点,不及其余"`"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

3、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生平日的学习,往往着眼于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弊端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些知识具有表面性,处于无序状态,无法有效地实行迁移。而综合能力测试具有在较高水平上进行学科内综合和较低水平上进行跨学科综合的特点。注重综合能力的运用,在试题材中突出辩证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考查,这是高考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考生对教材中有联系的知识进行重组,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整体结构,学会提纲挈领,"化整为零",防止就事论事、顾此失彼。

例:简答: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经济意义。

这道题,看似简单,但涵盖了整个《经济生活》中诸多重要的经济观点,考生必须"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从整体角度思考,就事论事、顾此失彼、一叶障目是解答不好该题的。

答案要点为:〈1〉科技进步与创新能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2〉科技步与创新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依靠科技进行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收入的最根本途径,有利于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5〉有利于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维持国家的经济安全;〈6〉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考生在答类似的题目时,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要重视学科内各部分间的综合,不能忽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重视答题的综合性、创造性。

三、联系事实(包括史实、事实、数据等)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科教学的根本原则和方法,也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之所在,我们在答题时,也必须遵循这一根本原则。

答题不仅要有理,而且也要有据。新教材特别注意由基本事实引出基本观点。不论是正面论述,还是驳斥题都要用"事实(实践)证明","事实证明"往往和作用、意义、结论紧密相联。

在正面论述之后,一般还应联系反面的观点,指出观点的错误所在,以加深对对正面的理解。这一步通常以"如果说――""假如――"这样的句式展开。

四、联系重大时事

时政性是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鲜明特点之一。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向学生进行国内外时事教育的重任,特别是要向学生进行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因此,近年来十分强调以国内重大事件,特别是以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为载体来考查相关能力。因此,我们在答题时,一定要联系重大时事。主要是联系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联系一年来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时事加以说明,主要是指党代会、人大会通过的决议、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

五、联系自己的认识体会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知识的多少只具有相对意义,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显得更为重要,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最主要的是要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因此,高考命题必然要"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为主",给学生搭起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如:近几年高考试题就以如何认识 "开展先进文化活动的意义"、"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市场经济的利于弊"`"社会分配不公"等方面考查了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用"科学发展观""宏观调控措施"、"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等知识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其中也渗透着对应用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中的每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照搬教材的现成结论,而是结合具体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在回答类似这样的问题时,考生一定要结合题目的实际,综合运用相关知识,联系自己的认识体会作答。在谈体会时,一定要说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事,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篇7

1.材料呈现形式丰富多彩

一是图表材料。图表材料包括图像、表格等形式。有的试题是图像或表格单独出现,有的试题是图像和表格组合使用。运用图表命制的描述类试题,突出考查考生提取、解读、描述信息的能力。在描述类试题中,运用图表作为素材命制试题最为常见,因此考生必须高度重视对图表类试题答题方法的掌握。

二是文字材料。政治主观题使用的文字材料大致可分为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三种。其中,描述类试题常用的是记叙性材料,即记叙某一事例的材料。高考试题为体现能力立意,往往选取典型的具体的事例作为背景材料,通过微观切入,以小见大,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能力。

三是漫画材料。政治高考以漫画为素材的主观题时有所见。这类试题一般都是经典漫画或时事漫画为素材,考查时政或教材知识,考核考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2.试题设问方式多种多样

描述类试题的设问,往往以“描述”“反映”“概括”“提取”“指出”等关键词为“题眼”,要求考生描述或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现象、问题以及所体现的关系等。

3.对考生能力有较高要求

描述类设问一般不直接考查教材知识,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这类试题不仅能够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发现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考查考生在描述事物现象基础上揭示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能力。

4.在整道试题中具有独特地位

描述类试题往往出现在一组设问的最前面,与后面的设问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后续设问的回答。如果对第1问“描述”不够准确、全面,那么对第2问、第3问的回答就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解题策略】

1.基本思路

解答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是:根据试题要求,对材料反映的具体情况进行筛选、整理、归纳,然后用学科术语有逻辑地表述出来。

(1)全面把握。对题目材料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并正确描述事物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两点:一是对材料的把握不全面,即遗漏部分信息;二是对现象的描述没抓住其基本特征,仅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重复甚至照搬照抄上。

(2)深入分析。在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鉴别、联系等,把握事物现象背后的实质性问题,并作出正确的阐述或说明。这是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极易忽略的一个方面,需引起高度重视。

(3)厘清思路。对题中材料的描述,应做到先分析(分述)后综合(归纳),先现象(事实)后本质(实质或根源),先描述后解读(评论)。

(4)规范表述。与其他政治主观题一样,要想提高描述类试题的得分率,答案的表述必须规范,应当尽量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外在美”就是书写清晰整洁、层次分明、美观大方;“内在美”就是政治术语表述严谨准确、完整全面,思路清晰、符合逻辑。

2.具体要求

描述类试题具体的材料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不同,因此答题的具体要求也存在差别。

(1)图表类。

解答用图表材料命制的描述类试题应做到:读、比、到。

所谓“读”,主要是读懂图表。图表材料一般由标题、数据、注释三个部分组成。标题是图表材料的中心或灵魂,是对图表所反映内容的概括,包含着非常重要的信息,对读懂图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数据是图表材料的主体部分,它主要通过一些数字,比较直观地反映某些项目的变化或项目之间的关系。注释部分是对图表信息的解释或补充,也是图表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比”,包括纵向比较、横向比较以及图表与图表之间的比较。纵向比较是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如数据的增多或减少,主要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横向比较是自己与同类(其他企业、地区、国家等)的比较,主要是从对比中发现差距、发现问题。图表与图表之间的比较分析,主要是找出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

所谓“到”,一是由数字到术语,图表型主观题往往以数字来反映某种经济现象,在回答问题时必须用术语概括这一现象;二是由现象到本质,即在由数字到术语表述基础上,揭示出本质。

例1 (2010・江苏政治卷・34)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你从材料中获得了哪些经济信息?

解析:回答该题,一要将图表标题中的关键词确定为答案中的主体,即图表1中的“GDP”“财政收入”和图表2中的“财政支出”,在分析图表具体数据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归纳出有效信息;二要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图表之间的内在联系。

参考答案:图表1表明近年来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增长,财政收入随之逐年增多;图表2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出逐年增多,对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图表1、2表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增长的基础。

例2 (2011・上海政治卷・35)今年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全文,就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内容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公众高度关注和参与,截至5月9日,中国人大网收到了超过20万条的意见,创人大立法在网上征求意见数新纪录。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即个人所得中的免征额。收入既定条件下,起征点愈高,收入中需纳税部分就愈少;起征点愈低,收入中需纳税部分就愈多。自198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个税起征点有过数次调整(见下图)。

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解析:回答该题,必须做到“全面把握、深入分析”,由“数字到术语”。所谓全面把握,就是对图中反映的经济现象归纳要全面,不能有遗漏。仔细读图可以发现,图中包含个税调整次数、每次调控之间的间隔、不同的起征点等内容。所谓深入分析,就是在描述图中现象的基础上揭示其本质,即我国个税起征点始终呈上调趋势,而不能仅停留在对材料的简单重复上。所谓由数字到术语,就是将图中的数据转换成相关政治术语,切忌将图中的数据照搬到答案中。

参考答案:从调整次数看,我国自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今年已是第三次准备对个税起征点进行调整。从开征到2006年第一次调整之间间隔的时间最长,后两次调整间隔时间较短。从每次调整与前次的绝对差值看,这次调整的绝对差值最大,第一次调整其次。从起征点变动趋势看,始终呈现上调趋势。

(2)文字类。

对于记叙性材料题,可以分析5个W,即Who、When、Where、What、Why,以提取有效信息。

Who,即事例的主体是谁。如果是经济方面的,要明确事例讲的是哪一种或哪几种市场主体,是消费者、劳动者,还是企业或政府,等等。如果是政治方面的,则要明确事例涉及的是国家还是国际组织,是国家还是公民个人,是国家机关还是党的机关,等等。要避免不看主体就盲目答题的行为。

When,即事例发生的时间。要分析这一时间有没有特定的意义,如1949、1978、1992等年份,都具有特定意义。

Where,即事例发生的地点、地域。要看其是在东部还是在西部,是南方还是北方,是中国还是外国。

What,即事例的具体内容,既包括这一事例的现象,也包括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对材料而言,这是需要重点把握的。

Why,即事例发生的原因。有时还要分析事例产生的后果。

运用以上方法,有助于考生全面、准确地提取有效信息,为正确答题奠定坚实基础。

例3 (2011・海南政治卷・25)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1973年,某企业生产的玩具产品“芭比娃娃”由于式样陈旧、价格昂贵等原因而严重滞销,企业濒临破产。很多员工建议放弃生产“芭比娃娃”而转产,但一位年轻人极力反对并建议为“失败产品”创办博物馆。“这绝对不行,这不是自曝家丑吗?”企业总裁立即明确表示反对。

但这个年轻人据理力争并最终设法说服了总裁。不久,陈列200多件不受消费者欢迎的“失败产品”的博物馆,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

在此后的3个月里,年轻人全身心地“泡”在博物馆里,听取参观者对“失败产品”的意见。他收集的500多条意见反映了消费者的需求,令企业总裁惊喜不已。相关部门根据这些意见改进产品设计式样,调整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的市场,企业很快打了一漂亮的翻身仗。此后的12年间,公司年业绩从4200万美元飙升到10亿美元。

今天,“芭比娃娃”已不仅是一种玩具产品的商标,而且是流行时尚、成功品牌的代名词,那位“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年轻人也被誉为“芭比之父”。

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经济知识,概括该企业产品由滞销到畅销的主要原因。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以记叙性材料为背景命制的描述类试题,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本题提供的材料较多,阅读量较大,答题的关键是抓住重点段落。通过仔细阅读、认真筛选,能够看出重点段落是第三自然段。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概括出答案。

参考答案:市场调研;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

(3)漫画类。

解答漫画类描述题,首先要全面把握构成漫画的元素,包括漫画的标题,漫画中的人物(也可能是拟人化的动物、物品),人物的对话、行为等。其次要准确把握漫画的本意(漫画的直接含义),这是领悟其深层寓意的前提和基础。最后再透过漫画的本意揭示其深刻的寓意(体现的本质和道理)。

例4 (2007・广东政治卷・37)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

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解析:本题有两问,回答第1问的关键是读懂漫画。回答第2问要对漫画中的行为进行辩证分析。题中漫画的标题是“取之不尽”;漫画中人物的行为是“影视翻拍”;漫画的本意是反映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文化现象;漫画的寓意是告诉人们对待古典名著要有正确的态度,试图从古典名著中获取创作的源泉是不可取的。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搞好文化创作,实现文化创新。

参考答案: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文化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取创作的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该有正确的态度。

【策略运用】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小企业在一些国家企业总数中的比重、对经济的贡献率、安排的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人数中的比重情况。

材料二:2011年以来我国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加剧。小、微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融资困难、税费负担偏重、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以及部分企业放弃实业去做房地产或搞投资引发实业空心化等。2011年10月12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如何使我国的小、微型企业走出困境。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注:①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是一个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的指数。

②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消费信心强弱的指数。通常情况下,数据取值范围为0~200,100为临界值,100以上为信心较足,100以下为信心不足。

材料二:2011年10月24日至25日,国务院总理在天津滨海新区调研,并主持召开天津、内蒙古、江苏、山东四省(区、市)经济座谈会时强调,要把稳定物价总体水平作为首要任务,继续搞好物价调控、稳定通胀预期。

(1)请你提取材料一中包含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稳定物价总体水平的意义。

(3)请你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角度,分别为保持物价稳定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所提建议的依据。

3.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漫画1:“各有所得”

漫画2:集体协商

(1)上面的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请用经济生活知识进行分析。

(2)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漫画1所反映的问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解析:回答第1问,首先要通过认真阅读抓住表格的三个基本要素――标题、数据、注释,明确表格的比较项目、具体数据和补充内容。其次,对表格中的具体数据进行比较,对注释进行分析,归纳出不同国家中小企业都在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找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点,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最后,要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经济学术语,而不能将数据照搬到答案中来。

回答第2问的关键,是把握企业和政府这两个主体在小、微型企业发展中分别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从企业角度看,主要应考虑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从政府角度看,政府应通过加强宏观调控,鼓励、支持、引导小、微型企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1)材料一说明,表中各国的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力量,都对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与美国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发明专利较少,对创新发明的贡献较小。

(2)①小、微型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避免盲目“多元化”发展带来的风险,搞好实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保证资金较好周转。②小、微型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要诚信经营,防止因相互拖欠引发资金链断裂。③针对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税负偏重等问题,政府要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通过金融服务和财税扶持措施,帮助它们稳健经营,增强盈利能力和发展后劲。④针对小、微型企业成本上升问题,国家要积极发挥财政的作用,采取风险补偿、财政贴息、营业税减免等方式,加大对创业投资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2.解析:回答第1问,首先要做到“全面把握”,即对两幅图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并准确描述材料包含的信息,不能遗漏信息或简单重复材料。其次要进行“深入分析”,即在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包括图1内两条曲线的比较,图1与图2的比较),揭示相关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物价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这一实质性问题。

回答第2问,必须对经济生活中涉及的有关稳定物价的知识进行全面梳理,既要看到稳定物价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稳定物价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这些显性知识,又要挖掘“稳定物价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物价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这些隐性知识。

回答第3问,关键是审清题意,即对不同的主体提出不同的建议,同时还要说明其经济生活依据。因此,考生的建议不能随便提,必须做到“建议要具体,且要切实可行;依据要准确,并作适当分析”。

参考答案:(1)①图1反映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CPI和PPI呈上升趋势且在高位运行;图1还反映了生产成本增加导致物价上涨,说明价值决定价格;两个指数的变动不完全一致,说明价格还受其他因素影响。②图2反映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居民消费信心不足。③图1、2表明物价总体水平影响居民的消费信心。

(2)①稳定物价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稳定物价总体水平,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稳定物价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稳定物价总体水平,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③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稳定物价总体水平,有利于增强居民的购买力,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④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稳定物价总体水平,有利于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3)建议:政府(央行)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依据: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

建议:企业不搞价格垄断或哄抬物价。依据: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为稳定物价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建议:消费者不盲目跟风或攀比消费。依据: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不做物价上涨的推手。

3.解析:第1问以两幅时事漫画为素材,考查“收入分配公平”这一时政知识和教材知识。回答本题,必须明确漫画的本意和寓意。漫画1的本意是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社会成员之间收入悬殊这一不公平现象,漫画2的本意一些地方尝试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机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对两幅漫画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其寓意是关注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答案才能比较准确、全面。

本题两问的关联度很高,能否正确概括出两幅漫画的寓意,会直接影响到第2问的回答。如果回答第1问时能够得出漫画反映的是收入分配公平这一社会问题,那么就可以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政党、政府和公民等不同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答案:(1)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漫画1反映了我国还存在收入分配不公,社会成员之间收入悬殊的现象。漫画2表明,一些地方尝试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提高劳动者收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篇8

1.参与方式。为方便统计,发送手机短信为本活动唯一参与方式。短信接收号码:13720580173。短信编辑格式:“参与者姓名,详细通信地址,手机号码,题号(答案)。例如:张三,周至县集贤镇王村三组,13012345678,1(C),2(A)……18(对),20(错)。

本期竞答试题见附录1,活动截止时间为2015年9月20日。请务必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格式发送短信。

2.奖项设置。一等奖10名,各奖价值110元的特异菌肥3袋(40公斤/袋,下同);二等奖20名,各奖价值110元的特异菌肥2袋;三等奖50名,各奖价值110元的特异菌肥1袋。

3.获奖公告。每期试题答案和获奖名单都会在下期杂志上公布,并通过本刊微信公众平台“xbyy2015”同步推送。获奖者本刊将以手机短信方式通知到本人。

4.奖品领取。本次活动所有奖品均由陕西联合利农公司提供,实物不折现。获奖者收到由我刊发出的手机短信通知后,可凭身份证和获奖短信,就近在该公司各区域代理服务点领取奖品,详情电询029-87323236。

本次活动咨询电话:029-87322644 联系人:贾美娟

《西北园艺》编辑部

附录1:

“联合利农杯”果园微生物肥有奖知识竞答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目前有机肥厂家所用较好的有机原料为( )残体或排泄物;A.动/植物类;B.动物类;C.植物类。

2. 微生物肥料产品必须取得由( )颁发的登记证,编号形式为“微生物肥(登记年)临字(编号)号”或“微生物肥(登记年)准字(编号)号”。例如特异优护肥的登记证号为“微生物肥(2012)准字(1617)号。A.各省农业厅;B.农业部;C.各省土肥管理部门。

3. 特异系列微生物有机肥是以鸡粪为原料的,还加入蛋壳粉等( ),对果树苦痘病、水心病有明显改善作用。A.氮素原料;B.钙质原料;C.钾质元素。

4. 好的微生物肥料产品腐熟度高,肥效持久,腐熟度不够很容易造成作物( );A.壮苗;B.烧苗;C.旺长。

5. 特异@优护根基生物功能肥具备有机肥和生物菌剂双重功能,是1+1≥2的一类新型肥料,可以( )土壤生态功能,保持土壤活力。A.修复;B.破坏;C.维持。

6. ( )健康与微生物关系密不可分。A.植物;B.土壤;C.大气。

7. 土壤是一个( )的机体,它具有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功能。A.活的有生命;B.死的没生命;C.简单的。

8.( )可以降解土壤中残留的有机农药、城市污物和工厂废弃物等; A.真菌;B.细菌;C.微生物。

9. 国家提倡施用( )减轻土地污染,这是生物肥料发展必然趋势。A.复混肥;B.生物肥料;C.植物生长调节剂。

10. 功能性微生物在作物根系周围形成优势种群,( )有害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轻了作物发生病害的程度,进而起到增产提质的作用。A.钝化或抑制;B.抑制或拮抗;C.停止或缓解。

11.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嗜温、好氧、产芽孢的杆状( ),常采用人工诱变深层液体发酵浓缩精制而成。该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能产生多种抗菌素和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极强的抗逆能力。 A.细菌;B.真菌;C.病毒。

12. 生产中可通过观察水溶液来区分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的腐熟程度,以下( )是正确的说法。A.水溶液颜色呈浅黄色,说明有大量不溶解于水的杂质。1天后水溶液变化不大、颜色浅说明该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肥效不佳。B.褐色肥效佳,水溶液慢慢变深,1天后完全变成褐色,且没有杂质,说明该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迟速效兼备,肥效好。C. 1小时内水溶液完全变褐色,说明该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腐熟过头,有速效无后效,作物生长中后期会脱劲。

13. 有经验的果农鉴别优秀生物有机肥主要是看( )。A.以优质鸡粪为原料,养分较高,比较松散,颜色呈黑褐色。B.以植物残体为原料,呈黑色,比较紧凑。C.颜色浅,块状。

14. ( )生物有机肥最能保留住养分菌群,效果最好。A.颗粒状;B.粉状;C.块状。

二、判断正误题(填“对”或“错”)

15. 土壤中的生物菌有一部分是有益菌,还有一部分是有害菌,这些有害菌会引起许多土传病害。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土壤有害菌数量会越来越多,而有益菌得不到补充,这就导致了土壤菌群失调。

16. 由于长期、大量并依赖性地使用生物有机肥,本来健康、肥沃的土地已经被“喂”得板结、酸化、盐渍化、地力衰竭,其恶化程度触目惊心。

17. 微生物在其繁殖和代谢过程中,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固化、转移以及新的无害化合成,从而达到彻底降解有害物质、恢复土壤健康的目的。

18. 微生物肥料必须经农业部指定单位检验和正规田间试验,充分证明其无毒、无害后由农业部批准登记,而且先发给临时登记证,经3年实际应用检验可靠后再发给正式登记证,正式登记证有效期5年。

19. 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有效菌存活时间超过2年的不多,选购的微生物肥料要尽快使用,过期微生物肥料效果肯定不好。

20. 微生物肥料除供应养分外,还可调节植物根系的微生态环境,使土壤环境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生存,而利于有益微生物种群的大量繁殖,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上期“西果联杯”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A),2(A),3(C),4(D),5(C),6(C),7(C),8(C),9(A),10(D),11(C),12(B),13(D),14(D)

二、 判断正误题: 15 (对),16(错),17(错),18(对),19(错),20(对)

上一篇:夫妻幸福范文 下一篇:与众不同的联想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