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名著范文

时间:2023-10-20 14:54:06

中外文学名著

中外文学名著篇1

一、“雷声大,雨点小”——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兴趣不高

有一位学生曾这样说,所谓名著、经典就是“人人希望自己读过,而又谁都不愿浪费时间读的玩意儿”。该学生的话很能反映当代大部分高中生对待课外文学名著的态度。“雷声大,雨点小”可以说是笔者在实地调查研究中总结出的高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经过调研,学生对课外名著阅读兴趣缺失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学习任务的繁重和学习时间的紧张;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极端的应试功利目的;言情、奇幻、网游、盗墓等浅薄网络小说的冲击;名著的故事事件、文字、人物性格等方面和中学生的阅读取向有落差;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引导不够等等。

针对以上原因,结合教学实践的检验,我认为用以下几点来培养中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对策1:通过“影视欣赏”,激发阅读兴趣

课内外阅读相衔接,通过影视这个多媒体,让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配合教师的辅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名著的兴趣。“影视阅读”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阅读理解,从而熟悉名著的基本情节,并写简单的观后感。比如在学习了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鲁迅的《祝福》、曹禺的《雷雨》等名篇后,让学生观看同名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进行影视鉴赏,并针对其做了影评,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极性变得空前高涨。

对策2:组织多样化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教师可把学生分为若干个读书兴趣小组,把喜欢读书的和想读书的组织起来,经常性开展读书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课外名著阅读活动的发展。在成立读书兴趣小组的前提下,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朗诵、演讲、辩论赛、读书征文、编排校园剧、组织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对在读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要进行必要的表彰。举办活动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对策3:降低学生在阅读名著方面的心理压力,培养阅读兴趣

名著阅读对学生教育意义虽大,但是在初期阶段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压力也相当大,此时,需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有位高一新生曾经告诉我:“老师,我看到名著就头痛,又长,又深,又厚……。”相当多学生有类似的心理,他们一看到大部头的名著,就乱了方寸,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第一学期笔者不向学生推荐巨著,而是推荐一些文字优美或传奇性、故事性强的小册子导读:如名著导读系列、名家谈红楼等,在 “没有-初步-深入”的阅读宗旨下,一步步地培养他们阅读优秀作品的自觉性。

对策4:与时俱进,以时尚流行促阅读热情

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流行时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追逐欲。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就可以形成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让时尚流行为阅读服务,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如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三国时,学生从网络、电视、广播等渠道了解了相关情况,很感兴趣,教师又借机组织学生观看此类相关节目,使得《三国演义》在班里就热起来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浓厚,不仅认真阅读,而且热情讨论,同时在读书交流会上群情激昻,各抒己见。其实关注流行时尚和名著阅读并不矛盾,如果引导得当,反而能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时尚追求欲望的同时,激发起他们旺盛的读书欲,促进他们逐步形成“阅读-思考-讨论”的良好习惯。

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时间和能力欠缺

然而,学生阅读热情被点燃后,很快会遇到以下问题:如果学生过分倾向于短、平、快的缩略、梗概式阅读,那即使接触原著,如《红楼梦》等,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改善此种状况。

对策1:制定计划,合理安排读书时间

从高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根据认知水平的差异,各个年级有所侧重;且考虑高一到高三的学习任务日益加重,课外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高一任务重一些,以中外名著,中长篇小说为主,高二、高三以名人传记、杂文、古典诗词、科普读物为主等。每周安排1—2节阅读,暑假、寒假可读一些中长篇小说,课余时间看一些报刊、杂志等。总之,根据每学年的读书目标,合理安排时间课外阅读,保证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

对策2:充分利用媒体优势,促进学生思考

现代社会,各种媒体传播着大量的信息,其中有许多是可以被语文教学所利用的新型资源,如果能充分地利用,就能有效地推进学生的阅读,包括名著阅读。如在教学中定期向学生播放“读书时间”、“焦点访谈”“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学生能够从中直接聆听到作家以及一些专业学者的论述,从他们的谈话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这类新型的教学资源比较生动,而且富于变化,能够拓展学生的读书视野。此外还可以把古典名著改编而成的电影或电视片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与原著进行对比阅读,在比较中深入理解名著的主题、人物或精彩之处。

对策3:创设名著交流平台,加强名著阅读的效果反馈

开展读书交流会。可采用课堂交流方式,每月举行一次,形式多样,方法不一:可以是朗读、复述、谈话、看影视片段、谈话、讨论等等。它提倡的是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接触原著,远离标准化的赏析,强调读书可以不求甚解,可以没有一致的见解,但必须随时随地记录下感受和体会,学生的读书笔记和文学评论是彼此进行交流的基础。这种读书交流会支持、提倡的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独特体验。

中外文学名著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 导读

要想把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老师要引导学生以平和宁静的心态去读书,深度阅读文本。只有饱读诗书,博览群书,精读经典的人,才能在阅读实践中,拓宽文化视野,增加知识底蕴,丰富阅历,提升理解鉴赏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古今中外名著各具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加上学生的兴趣爱好各异,基础也参差不齐,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多管齐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导读。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 初中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好书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人们需要从书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这个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因此,我们应从广泛的中外名著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并阅读它们。

多读名著,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纵多名著中,作家们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对景物、事物的生动描写,以及驾驭文字的本领,对每一个读者来说,都是一笔无比宝贵、可多次享用的财富。中学生年纪尚小,接触文学的时间太短,仅凭十几年的人生阅历想要有高超的写作水平其难度可想而知。而阅读名著则是中学生获取写作技巧的最直接、最简便的方式。

名著是社会的缩影。对于中学生来而言,可以从中通过不同的角度来了解这个尚不熟悉的复杂社会。通过阅读名著、鉴赏名著,我们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人物,他们既存在于世界中,又不存在于世界中,他们或吝啬或慷慨,或善良或丑恶,或天真美丽或阴险丑陋,或杀富济贫或凶狠残暴,或崇尚真理或庸俗堕落,或勤奋朴素或挥金如土,或精忠报国或卖国求荣,或高尚明智或荒诞不经,或人间百态、世态炎凉,尽在名著中。

中学生的人生还是晴空万里,而名著中的各种人生态度则使中学生们既不陷于美好梦想的夸夸其谈中,又给他们浇灌坚贞不渝的思想使他们不至于太过失望。让中学生们从悲剧中看到现实,从喜剧中获得前进的动力,从讽刺小说中体味正义的凛然,从人物传记中了解人生的追求与生活的磨砺。作家们从生活中取材,我们则需要把名著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再融入我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那么名著必然将以一种既存在于现实又不属于现实的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一经时间的打磨,就愈显得光彩照人,熠熠生辉了。名著于中学生,尤其是对人生的概念还未澄清的中学生,其力度绝不止那薄薄的一本书,它用浩荡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人生的奥秘就在这里!

二、文学名著阅读方法

在初中语文文学名著导读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的海洋,让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自由的遨游。具体实施方法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指导学生阅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成效。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对于初中生文学名著的导读,光靠课上的时间去引导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把阅读延伸到课外,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这样不仅可以落实新课标提出的名著阅读要求,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去自主阅读。当然对于课外阅读的指导,我们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三)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相互交流

我们在名著导读过程中必须要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除了要让学生摘记下名著中的经典名句及精彩片段外,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学生写出自己对名著某些部分的感悟和心得。记录下某些语句或片段,对自己有什么样的启迪,记下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体会。老师并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以此来促进学生进行课外名著阅读。看看谁的收益最多。班级每个月组织一两次读书报告会,篇幅长短不限,让学生亮出自己的个性与特长,以得到更多的赞同者,还可以开展辩论会,此类活动可在课外活动中自行组织,事先准备一个课题确定正方和反方,然后各自选派干将精心策划,翻阅大量的资料,既有专一性,又有挑战性,还能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三、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

初中“名著导读”教学应该切实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研读文本,并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交流情感、学习互动,尽情感受阅读带来的喜悦。

为了丰富学生们的阅读活动,我们可以在名著阅读过程中举办多彩的活动,比如开展朗诵比赛、读书笔记展评、演讲比赛、开辩论会等。为学生提供展现的舞台,以此来推动名著阅读的深入。

如,前文说到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让学生做读书笔记,每隔一段时间后,我们可以进行读书笔记展览,通过学生们的相互参观,又达到了经验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我们老师还可以根据名著中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比如,阅读《水浒传》后,将学生们分成正反两方,分别对梁山108将中选几个人物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接触名著、阅读名著,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又为学生以后的阅读打下了基础。

总之,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名著的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学生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关于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名著的阅读效果。真心希望在初中“名著导读”这块教学阵地上,通过老师们的努力,“名著导读”教学能在学生心中种下一棵种子,并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我们守住“名著导读”这棵幼苗,给它浇水、施肥,让它沐浴着阳光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杜丽娜.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有效途径初探[J].学周刊,2012年16期

中外文学名著篇3

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现状

调查一:课外书的种类

通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发现,中学生喜欢看的课外书中,30.9%的人选择了恐怖小说,57.7%的人喜欢看青春小说、武侠小说、奇幻小说、网络文学和流行杂志等。相比之下,经典名著颇受冷落,只有11.4%的中学生表示爱看经典名著。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85%的中学生表示“没有看完”《红楼梦》,像《高山下的花环》、《红岩》、《烈火金刚》这些红色经典书籍,几乎很少有人去关注。阅读《飘》、《呼啸山庄》、《茶花女》、《三个火》等外国名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调查二:课外书的来源

调查发现50%的中学生的课外书都是由父母购买的,32%的中学生的课外书是老师、同学和亲戚推荐的,只有18%的中学生利用节假日自行到书店选购。初三学生张迪说:“我喜欢看漫画书,从《灌篮高手》到《我为歌狂》,从《死神》到《海贼王》,我几乎都看过。一套漫画书往往数百元,价格有点贵,但作为藏品也算是个人爱好吧。”

调查三:看课外书的目的

调查显示,75%的中学生看课外书是为了娱乐消遣,17%的中学生是为了扩展知识面,只有8%的中学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赵媛媛是一名初三学生。她从小喜欢阅读,凡是“目所能及”的书,她都纳入阅读计划,尤其是文学类作品。不过,自从升入初中,赵媛媛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看课外书了。因为学校禁止学生往学校带课外书,一旦被老师发现就被没收。赵媛媛说:“我看的课外书都是文学类的,是对学习有帮助的,再说,学校阅览室的名著版本老旧,类型单一,根本不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

调查四:中学生的阅读倾向

24.5%的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为实用型,包括阅读新闻类、科普知识、人物传记以及相关的学科辅导书等,75.5%的中学生喜欢阅读流行的、时尚的言情小说或幻想小说。喜欢科普的中学生一般都读过《时间简史》,这是一本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这本畅销世界的《时间简史》已成为科学著述的里程碑。这不仅归因于作者史蒂芬・霍金迷人的表达方式,还归因于他讨论的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今年初二的冯世章刚刚读完《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他说:“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奥巴马的故事。45岁的奥巴马演说极具魅力,灿烂的笑容更虏获许多民众的心。与过去有意竞选总统的黑人前辈相比,奥巴马是首位在初选前民调获得全国性支持的明日之星,200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与这些实用型书籍相比,沈阳市某中学的李姗姗则把自己的阅读点放在青春故事和幻想小说上面。李姗姗说:“我很喜欢雪小禅的书,她的《看我青蛙变王子》、《戏子》、《像冰一样疼,像火一样蓝》、《一地相思两处凉》等我都看过。我不仅喜欢她的写作风格,关键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读后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在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把阅读目光投向了漫画。赵小天说:“学习太紧张,看漫画书可以解除疲劳。另外,故事内容富有幻想性,打斗场面很刺激,人物形象逼真,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

分析

名著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结晶,无疑有很高的价值,但是由于时代、文化的差异性,使名著与中学生离得越来越远,甚至产生了“隔膜感”,这就造成了中学生宁愿看漫画,读青春小说而不愿意看名著的主要原因。另外,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以快捷的网上阅读代替了纸面阅读。从课外书的来源上看,中学生看名著处于被动,也许是学习时间紧张,也许是名著枯燥乏味,也许是父母的过多干涉……总之,名著就好像是身边的一缕风,可有可无。

有人认为名著是文学的经典,能影响人的一生;有人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为什么一定要读去名著?到底如何看待这个文化现象?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

不读名著的三大理由

理由一:名著内容陈旧,缺少新意

张利伟(初二学生):我们初中生大都不喜欢读名著,《梦里花落知多少》、《那小子真帅》、《哈利・波特》之类的书倒是很受欢迎。什么原因?名著读起来十分无聊,使人读不到一半便不想再往下读了,就拿《西游记》来说,故事无非是说有一群怪兽贪吃,抓了唐僧就走,而每次又不吃,等着孙悟空来救,最后怪兽输了。每次的故事无非如此,毫无新意,我读到一半便不想往下读了。另外,我感觉名著的语言习惯和我们现在大不一样,如果看得多了,我还担心自己模仿上了,那样就有可能写不出东西了啊!

理由二:“名著”是闲书,应以学习为主

李宏达(大一学生):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水浒传》《西游记》《格林童话》之类的书了,开始并不是很愿意去看,只是父母总在耳边说看这些书能受益一辈子。尽管名著中的语言不太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到,里面的故事很经典。

我和“名著”划清界限是从高一开始的。有个周末,我一睁眼就发现枕头边的《红楼梦》不见了。没多久,母亲敲门进来,对我说:“你已经上高中了,高中就意味着学习,以后不许看这些闲书了。”“闲书?”我诧异地看着母亲,一时说不出话来。母亲一边说一边开始收拾我的书桌,把所有和学习无关的书籍都没收了,临走时还呵斥我:“等你考上了名牌大学,随便你怎么看!”我知道母亲这样做是为了我好,就是一时无法接受她的这种做法。高中三年,我从没来没有读过名著,偶尔看几眼杂志,也都是母亲拿来的。去年,我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给母亲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可是每当同学谈论文学典籍时,我很少能插上嘴。在此,我要劝学弟学妹一句:不要为了考大学而忽略了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其实,读一些名著是很有必要的。

理由三:时间紧,放弃课外阅读

赵晓冬(初三学生):我从来不看课外书,中外名著,我也打小就没有接触过。但是你不能据此断定我不爱学习,相反,从我有记忆以来一直在忙着,甚至远远比一般的同学要忙。记得初一的时候,有个朋友来我家做客。当他看到我的书架上一排一排花花绿绿的书时,大为感叹地说:“想不到你不是个书呆子嘛,知识面这么丰富啊!”但是不过三分钟,他又说了一句:“这么多书,怎么连一本名著都没有啊?”我还没来得及答话,就被妈妈抢了先:“现在,我家冬冬正准备出国,最重要的是补外语,没时间看那些课外书。

是啊,小时候是不知道看,现在是没时间去看,我什么时候才能静下心来读一读名著呀!

读名著的三大好处

好处一: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田丽莎(学生):读名著的好处真是数不胜数。它能在我掌握知识的同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能在我提高文笔的同时,领略到了大文豪们的风采。名著中还能体现许多文豪的人生观,使我懂得许多人生哲理。读名著还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不去赴那些过了一辈子失败人生的人的后尘。《时间简史》是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时间简史,一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科学经典,我读了三遍。这不仅归因于作者迷人的表达方式,还归因于他讨论的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时间简史》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了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的知识。

好处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董力夫(学生家长):经典书籍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因为经典书籍能提升我们的人文的价值和人文的精神,能够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老子》、《孟子》、《论语》等古籍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理论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百家讲坛”风靡一时,它借助名人名家之口将中国古人的思想精髓传播开来,产生了轰动效应。我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读名著的习惯,读名著对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来认识世界和感悟世界,增强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好处三: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赵维江(语文教师):大部分中学生不读名著,原因很复杂,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因素,也有是出于个人原因。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学生热衷于考大学是情理之事。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充斥下,一些中学生跟着浮躁的风气走,扑向网络和卡通,名著当然就被冷落了。但是,名著都是经典,而经典是永恒的,有着永恒的价值和魅力。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玩乐而忽略了对经典的阅读。说到名著与考试的关系,这几年,部分省市为了提倡读名著,语文卷都要出几分的“名著题”,“名著题”多是普及性的简单知识的填空。有些同学认为分数少,不得也罢,其实,“名著题”是很容易拉开分数的,如果同学们对名著很了解,对提高考试成绩会助上一臂之力。

链接:中学生必看的十大名著

《老人与海》

推荐理由:小说语言简洁,情节激动人心,洋溢着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读者。1954年,《老人与海》使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文学名著。

《边城》

推荐理由:《边城》,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不朽杰作。该书分别从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湘西》、《从文自传》中搜辑名篇,基本囊括了沈从文作品的精髓,且较能体现沈氏文风的别样神采。

《繁星・春水》

推荐理由:作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了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骆驼祥子》

推荐理由:作者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格列佛游记》

推荐理由:该书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该书的灵魂所在。另外,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鲁滨孙漂流记》

推荐理由:小说对鲁滨孙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推荐理由:该书采用大量的引文,抓住“传主”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使之成为统领全篇的灵魂,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书中,作者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童年》

推荐理由:读来令人感到悲哀但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复活》

中外文学名著篇4

[关键词]引导 山区中学生 名著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名著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正如所说:读《三国演义》,可以领略到诸葛亮口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西游记》能学习孙悟空的疾恶如仇……许多名著内容丰富,结构巧妙,情节精彩,主题深刻,是文学之精华。因此我认为: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到名著里遨游,让名著知识伴随学生,定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发展能力。可在经济落后,条件较差的山区中学,老师应怎样引导好山区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呢?这是重要而又难执行的任务。下面,谈谈我在此方面探索出的一点思考与方法。

一、根据现状要创建阅读名著条件

1.山区中学生名著阅读的现状

目前山区中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存在令人忧虑的现象。主要表现为:⑴教学资源缺乏,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需求。经调查,学生除了作文选之外,其他书少得可怜,有的甚至一本都没有。多数学生的父母长期外出大工,无法直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山区镇连一家正规的书店都没有,就是想买书、租书,也没地方。⑵很多家长和部分教师只热衷于教科书,只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教育或不允许学生阅读课外书籍;⑶缺乏兴趣。大多数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看动画片、看球赛或电视剧。而对名著却不感兴趣,不想看。⑷缺乏引导,名著难以理解,特别是半懂不懂的文言文名著和外国名著,许多青少年无所适从。

因此,对于山区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我们在高度重视之余更应明确: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通过有效途径,来开辟学生学习的新天地,开拓学习知识的新领域。

2.利用一切资源,创建阅读名著条件

⑴是以学校的图书室为主要阵地,鼓励学生到读书室借名著来阅读;⑵建立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找或借,凑几十本书。学生就可以有书可读了;⑶利用上网查看。个别同学家有电脑的,并提醒学生上健康的网站如:教育服务网等;⑷争取家长的支持。与家长联系,如:用至家长信,让家长了解阅读名著的好处,赢得家长的支持,尽量为子女提供名著书籍与阅读时间。

二、培养兴趣,使名著阅读成为学生的强烈愿望

“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名著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教师和同学推荐名著的好片断读给大家听,或选取一些合乎学生心理特点的影片看,如《真假美猴王》、《醉打蒋门神》等。让大家去感受其中的情节。创造机会让同学们自己把喜欢的名著阅读材料向同学们介绍。这样做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还可起到促进大家多读书,发挥读好书的作用,形成榜样和竞争的力量的氛围。

2.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运用歇后语、名言警句、人物介绍和名著知识竞赛等。形成学生学习强烈的心理动机,从而引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

3.开展名著阅读比赛和成果展览。我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外阅读评比表”,一月进行一次小结,一学期进行总结,看谁读得多,看哪个小组读得多,并做到持之以恒。可以借用活动课等时间,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知识竞赛、讲故事、谈读后感、讲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等形式汇报阅读的成果,以检验大家的阅读效果。这样,既可检查学生名著阅读的效果,也可激发学生名著阅读的热情,又能让学生主动、自觉的阅读名著。

三、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1.轻松读得,富有实效。培根在《论求知》中说过,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我们也可对名著阅读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种,即略读和精读。略读,就是简略地读,涉猎性地读。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断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则要采用精读的方法。精读,可以理解为积累性的阅读或探究性的阅读,更注重内容的内化和运用。精读时应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等方法促进对精读内容的理解、积累乃至运用。精读和略读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精读往往建立在略读的基础之上。如《朝花夕拾》一本书,常常是先浏览一番其中的十篇作品,通过逐步了解、感知才会发现其中是否有值得精读的内容。比如当读到某段话对自己人生有很大启迪时,就可以细细品读,深入感悟;如果读到描写百草园景物的十分优美的语句,对自己习作有帮助,不妨把它摘录下来,背一背。这样,略读和精读有机结合起来,既能保证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确保阅读的效果。

2.制作读书卡。⑴作摘抄。将读物中的作者、主要人物及性格,精彩情节、名言警句、分类地抄在卡片上。经过选择、抄录,这些材料就成了自己的财富,以便日后查阅、使用。⑵作批注。随读随在字里行间加上各种符号,在正文、两旁加批注,以助理解和记忆。⑶作笔记。这是与写作练习结合的一种方法。阅读后,写出提要(或提纲)、读后感等,把阅读所得加以提炼、概括、系统、引申,最后整理成一本本的读书笔记,如《随感录》、《名言警句》等。这样从中真实地感受到阅读的快乐,提高文学素养。学生就可在阅读的质和量上协调发展。

总之,山区语文教师应正确引领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把通向语文知识名著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引领学生逐步学会打开这扇知识的大门,让名著伴随学生左右,体验名著阅读的乐趣,使山区学子从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并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从而收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张俊.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魏海松.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3]语文课程标准.

中外文学名著篇5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名著阅读阅读题考查

自新一轮课改开始,初中语文教材内就增设了一项内容:名著推荐阅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人类文化的优秀文本――文学名著,以弘扬主流文化,让学生在阅读中与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展开对话,促进批判性思考,获得审美体验,培养人文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与之相应,语文试卷中也开始出现了各种与名著阅读相关考查题。对于这一变革,语文教师曾为之叫好,认为现行语文终于开始把学生课外阅读提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一两年下来,我们期盼的名著阅读却没有沿着我们期盼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入了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

1.学生:不读名著,照考名著阅读题。

请看以下名著考查题:

例1:读完名著《西游记》,同学们一致认为,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他们师徒四人缺了谁都不成。请仿照对唐僧和沙和尚的评价,将对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评价补充完整。

唐僧,虽然软弱无能手无缚鸡之力,但他品行端正有坚定的信念;

孙悟空,虽然___________,但他___________;

猪八戒,虽然___________,但他___________;

沙和尚,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他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

例2:学完《歌词三首》,老师布置作业“推荐一则你喜欢的歌词”,一学生推荐了根据某部古典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中的歌词《敢问路在何方》,请结合歌词回答问题:

歌词: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1)这部古典文学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词使你想起了作品中的哪些人物?请选择其中一个说说他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水浒传》中有许多家喻户晓的人物和故事,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等。请模仿这两个例子,另外写一个水浒中的人物及与他有关的故事。

以上名著阅读考查题选自常州市近年来各年级期中或期末质量检测卷,由以上题目不难看出,其考查内容仅仅涉及名著的作者、主要人物及其性格、基本情节、主题思想等粗框架的东西,而这些内容即使不读名著,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和掌握。

2.教师:整理归纳,为不读名著者支招。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总有一些学生不认真地去阅读名著,而是走马观花,甚至根本不看,而在以闭卷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主要手段的情况下,师生在摸透名著考查题路子的基础上,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对于师生来说,能逮住分数就是最现实的。于是教师为了照顾那些没有读名著的学生,让他们在名著阅读题上不丢分,就帮助整理归纳美其名曰“名著导读”的讲义,分别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典型情节、阅读感受等几方面阐述,只要一张8K正反面的讲义就能囊括初中阶段六部必读名著的考试要点,学生只要把这张浓缩版的讲义背熟了,就可以应付自如。笔者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也曾广泛收集占有资料,并编成“名著导读”,如笔者把《水浒传》备考要点整理如下: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阅读感受: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

类似以上的“名著导读”,足以应付原先的名著考查题。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名著阅读上真正花了精力和时间的学生,一看到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出如此高的“效率”,自然认为“有利可图”,于是放弃了阅读原著,而改读“名著导读”;各种“名著导读”类书籍也应运而生,充斥市场,迷惑着师生。在应付考试、稳拿分数的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名著推荐阅读的本真目的难以实现。

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考查,是为了引导和督促学生真正阅读名著,亲近文学大师,陶冶性情,提升人文素养。要想改变师生“伪”阅读的现状,避免师生猜题、押题,只有改变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式。令人欣慰的是,语文界的有识之士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首先从名著考查题上作了改革,由原先的纯知识的浅层次的考查,向关注名著细节、学生阅读体验和感受等多角度的深层次考查发展过渡。这样,名著阅读也经历了由“假考”到“真考”的完善过程。

1.阅读时间的安排和保证。

“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这是我们在阅读时间上的基本思路。为了保证全体学生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我们可以采用集中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上阅读时间的保证能带动学生在课下的阅读。

2.阅读效果的检测。

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保证阅读效果,同时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我们可以涉及一些开卷检测的方式,检测题可涵盖作品的各个方面,涉及作品的细节,并根据测试题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分值,从5分到20分不等,学生可根据知识实际的读书情况和理解能力,选择100分题来答,所得分数记入平时成绩。

3.阅读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阅读氛围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首先是书籍来源的保证,目前主要是学生自备书籍,课间、饭后,学生能够做到自带书籍,安静默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全年级、全班参与的读书活动,可有效促进心理环境的优化。同时,很多家长尚未认识到名著阅读对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认为除课本以外的书都是杂书,不但不支持孩子阅读,反而横加阻拦,因此我们要注重与家长沟通,力求使家长成为良好阅读氛围的促成因素。

4.阅读交流方式的设计。

要努力实现多向、多层次的交流,如: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交流。可采用的方式很多,摘抄、写读书心得、知识竞答、开卷测查、课堂讨论等,层次高一些的还有撰写评论、专题讲座、网上交流等形式。

中外文学名著篇6

关键词:大学生 文学名著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05-02

一、阅读文学名著的重要意义

文学名著是经过时间与空间考验的文学作品,也是人类思想的瑰宝,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使人明理、益智,而且可以陶冶情操,提升修为。特别是对正在形成世界观的大学生而言,阅读文学名著更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可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净化其心灵。文学名著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现实非常深刻,且内容丰富,通过世界各大文豪的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前人的引导对学生人格的健全更是大有裨益;其次,可以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提高大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体系

1.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文学名著的内容十分丰富,对学生而言,老师的有效引导可以帮助他们触摸到文学名著中那根最富感染力的神经。因此老师在进行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时要遵循深入、细致、灵活的原则,在深入挖掘进文学名著思想精髓的基础上,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课内阅读引导的教学目标。比如教材中的戏剧单元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分组对课本剧目进行演示,为鼓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设置最佳创意奖、最佳角色诠释奖以及优秀团队奖等各种名目的奖项。学生只有深刻理解文学名著,才能产生正确的感知,然后再将这种感知反映在其所扮演的角色上;而角色扮演的过程,无疑又是对原著加深记忆与理解的过程,一举两得。此外,排练一台戏剧并非一人可为,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合作,所以整个过程也是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因此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十分值得推广。

2.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空间的延伸

阅读的过程可以全面提升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其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最终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因此要使阅读活动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将阅读的魅力延伸到课堂以外。不过相对于更加直观的影像、视频、图片信息而言,文学名著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这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学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弱。因此老师要采取有效措施,让课外文学名著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将老师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帮助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推荐贴近学生生活及思想的文学名著,当然这就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阅读品味,先学生一步深入到对文学名著的理解中,将最精粹、最适合大学生阅读的文学名著推荐给他们;如有必要可以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要求学生认真执行阅读计划,提高阅读的针对性与阅读效率,比如实行学分制,将文学名著阅读计划的完成情况列入期末考核等。其次,老师要做好课外阅读活动的动态指导工作,在激发学生整体阅读热情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制订阅读计划;向学生推荐一个“面”,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比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某一本或某几本名著的阅读。最后,老师还要向学生灌输一个重要的观念:虽然文学名著阅读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可能比较吃力,但是越是读起来吃力的书,对你今后学习和工作的帮助就越大。

3.阅读既是一项个人活动,也是一项群体活动

说阅读是一项个人活动,是因为阅读的过程需要一个安静的心境仔细品味,这个过程体现出明显的个人化特征;但是阅读又是一项群体活动,这是因为在文学名著阅读过程中,交流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交流空间,更多的交流渠道。比如每节课可以预留几分钟,让学生谈论自己的阅读感悟,分享收获的名言警句;而在课下,交流的途径更多,读书论坛、微博等各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以获得更多的阅读成就感,拓展阅读空间,扩大阅读范围,最终提升阅读的有效性。

4.改善评价模式

对学生进行文学名著阅读能力的考核可以采用定级评价的方式,以激励为主,全面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内在动力。在期末考核中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与文学名著阅读相关的能力拓展题,比如“文学名著阅读收获陈述”或“名著细节品读”等,促使学生重视日常积累,全面提升其文学素养,最终实现提升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从某种程度来说,网络构建了一个交互式的、平等的、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因此提高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辅助大学生进行文学名著阅读。邀请有关专家和学者引导学生在网上对名著展开讨论,热情解答学生所提出的关于思想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促进网络读书活动的健康发展。

(三)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培训措施

对大学生而言,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要跳出“名师解读名著”的固定模式,学生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了解课堂上老师所讲述的内容。所以在阅读与理解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学生自己的声音才更为难能可贵。

三、结语

总之,阅读文学名著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塑造完整的人格,帮助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其审美能力。因此各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师的培训等各种措施,拉近大学生与文学名著的距离,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成. 中国古典戏曲名著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1).

[2]李芬. 运用名著导读法深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以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为例[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8).

[3] 孙淑华. 后阅读时代大学生经典名著的阅读现状及对策[J]. 图书与情报, 2010,(4).

[4] 张岚,戴建陆,王春江. 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与网络阅读透视[J]. 图书馆论坛, 2008,(2).

中外文学名著篇7

一、“名著导读”的教学现状

1.教师――无底气

长期以来,由于课堂上不要求教学名著,造成许多语文教师对名著并不关注,甚至相当部分的名著从未读过。因此,现在突然面对“名著导读”,他们显得底气不足。另外,教材中的“名著导读”除了附录中的有限资料外,没有其他权威的可供参考的资料。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教师面对“名著导读”真有焦头烂额、捉襟见肘的尴尬。

2.学生――无能力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多转向了“短、平、快”――他们更喜欢阅读图文并茂、贴近生活、文字简短的内容。而名著多是“大部头”,与现实生活距离遥远,加上受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的限制,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真正走进名著,理解作品的真正内涵,这就很难激起他们阅读名著的欲望。另外,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喜欢读名著,但因为有沉重的学业负担,最后他们也只能选择放弃阅读。

3.家长――无意识

急功近利,一味关注考试分数是家长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读名著需要大段的在家时间才能完成,而许多家长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于是,教师布置的名著阅读作业往往得不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而学生也就借机逃避阅读。

二、加强“名著导读”教学的策略

几年来,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摸索和实践。事实证明,只要从学生实际和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引导,名著阅读就能“峰回路转”,实现“真阅读”“深阅读”。

1.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他们自觉地爱上阅读。教师需要巧妙地利用教材,抓住各种时机来激发学生一窥名著的欲望,以达到让他们主动拿起书本的目的。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方法一,利用相关影视作品来推荐名著。例如,上老舍的《 济南的冬天 》一课时,我顺势插入对名著《 骆驼祥子 》的介绍。课后不久,又利用班队课让学生赏析电影《 骆驼祥子 》。放完电影之后,我告诉学生原著比电影更精彩。就这样,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纷纷去找原著来看。方法二,通过比较阅读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 隆中对 》一课时,我就引导学生比较《 三国志 》与《 三国演义 》中对“三顾茅庐”这一情节描写上的异同,从而引导学生重点阅读《 三国演义 》。此外,还可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名人效应”以及教师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来唤起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2.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吸取智慧营养

为了保证阅读的效果,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必要的指导,其中鉴赏名著的活动必不可少。对语言经典、文字优美的名著,可采用手抄报、朗诵会等形式进行鉴赏;对情节生动、故事精彩的名著可采用故事会、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鉴赏;对思想性强、内涵丰富的名著,教师则要进行具体而细致的鉴赏指导。此外,还可采用让学生写“读后感”,并推荐在墙报、班刊、校报等处发表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还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通过辩论会、知识竞赛、讲故事、名句朗诵等形式,检测他们阅读名著的效果。比如七年级时让学生读《 伊索寓言 》。寓言短小精悍,没有多大的阅读障碍,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其寓意,就可以采用小品表演的形式进行检测。总之,名著阅读后的检测十分重要,这并非多此一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品味经典中吸取智慧营养,实现二次阅读。当然,检测的方法应多种多样,切忌死板、单一。

3.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道路上的各种障碍

语文教师要为学生阅读名著提供条件保障,这个条件保障概括起来是“三个保证”。首先,要保证阅读的时间。基本思路为“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课堂上教师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营造氛围,以此来带动他们课外的阅读。在课外时间的选择上,要注意充分利用各个假期,尽量从学生实际出发去布置阅读任务。其次,要保证认识到位。这个“认识”,指的主要是任课教师和家长对名著阅读的认识。语文教师要热情沟通,耐心讲解,努力提高他们的认识,只有当任课教师和家长的认识提高了,误区消除了,他们才能成为推动学生阅读名著的有力臂膀。再次,要保证书籍的来源。名著除了从图书馆借阅,更主要的还是要学生自备。学生在购买前,教师要引导他们购买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原著,尽量不买简写本、改编本。如条件有限,可以合作购买,互相借阅。总之,对于学生在名著阅读道路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我们都要想方设法替他们解决。这样才能使他们心无旁骛地在书桌前端坐下来,有足够时间捧起名著,细细品味精神大餐。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来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凭借名著导读,学生能够领略到人性的华彩乐章,发现人类文明的璀璨底蕴以及自身的斑驳与不足,品味真正的人生。为了实现这样的美好目标,我们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并要长期为之努力才行。

中外文学名著篇8

关键词:英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策略;阅读技能;语言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171-03

一、引言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的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经常节选自名篇名著。2012年福建高考阅读题中也出现名著节选。这引起许多一线英语教师对名著阅读的热议和探究。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在阅读语言技能目标中明确的要求:除教材外,六级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8万词以上;七级23万词以上;八级30万词以上。并且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英语文学作品。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仅靠课本学习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然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非常有限。大多集中在英语课堂教学上和部分家庭作业中,除此以外,他们几乎很少接触课外阅读,更不谈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因此,为实施《课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阅读技能,探索一条新的更有利的课外阅读途径----开展英语文学名著阅读成为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开展英语文学名著阅读的意义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粹,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历经风雨沧桑的考验,承载着人类的文化和历史。它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的熏陶,在于心灵的滋养,在于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当然,英语文学名著亦是如此。因此,开展英语文学名著阅读不仅对《新课标》的实施,而且对学生个人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升学生的英文素养

大部分现行教材所选择的语言材料和所设计的语言情景,力求真实,尽可能反映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要兼顾教学的可操作性和承载语言的基本知识,因此英语名著极少被选入教材,形成了一个课堂教学无法弥补的空白,因而学生也丧失了真实阅读的机会。所以,英语名著阅读是对现行教材的有益补充,它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了阅读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英语名著的题材广泛,故事引人人胜,语言流畅生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给人启迪,有助于打开学生兴趣的大门。

英语名著具体综合而且真实地反映了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哲学思想等。因此,阅读英语文学名著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英美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从而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英文素养。

2、有助于巩固学生的语言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首先,开展英语原著阅读可以巩固学生语言基本知识。在阅读英语原著过程中学生够频繁的接触各种词汇、句型和语言现象,文学作品所提供的语境也使得单词、词组以及句法更容易理解、记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可以记住这些词汇而且熟悉了它们的用法,还能熟练地掌握英语句型的变化。一些学生自发也发出“在文章中背单词效率更高,记得更牢,更清楚用法”的感慨。

其次,开展英语原著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平常的高考阅读训练中喜欢逐字逐句通读全文,过分关注生词,甚至一遇到生词就拿起手机开始查字典翻资料;一遇到长句难句,就回读。这样不但浪费时间,降低了阅读速度,还有可能间断了对整篇阅读内容的理解,甚至失去了继续读下去的兴趣。可是他们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尤其是在阅读长篇名著时,往往急于了解故事发展的情节,遇到不熟悉的单词,懒得查字典翻资料找,也不再回读 ,有的时候根据上下文语境特别是作品的情节线索,进行推理判断,猜测词义,有的时候他们干脆“不理它”,久而久之他们在无形中学会了“学会猜词”、“略读”和“跳读”等重要的阅读技能。笔者还发现学生还会根据书本中的插图和章节的小标题预测故事的结局,这正是我们要求学生掌握的“预测”的阅读技能。

再次,开展名著阅读丰富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古今中外名著都是语言巨匠用提炼加工而成的规范化的语言写成的,阅读名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丰富语汇,了解更多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如明喻、暗喻、排比、夸张等。在小说《红字》中,霍桑就运用了他所擅长的象征手法。一个红字“A ”就有各种各样的象征意义,如“私通(Adultery) ”“天使( Ange1)” “才干 (Ability)”等。名著中还有很多成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阅读后如果能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显然能提高文章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人耳目一新。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积累到了一定阶段,自然会厚积薄发,写作水平也会随之出现质的飞跃。

3.有助于促进高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上一篇:大班育儿心得范文 下一篇:写雨的现代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