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课件范文

时间:2023-11-19 23:21:58

老人与海鸥课件

老人与海鸥课件篇1

读《老人与海鸥》有感

今天,我学习了《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读后感想很多,感触很深,启发很大。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位老人与海鸥之间充满友谊、最重情谊的故事,老人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和护理伤病的海鸥;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面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象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表现了海鸥与老人的深厚情谊,真让我们赞叹不已。

我也亲身经历过一件事情,有一天我和妈妈去散步,发现路边有一条小狗被人丢弃,小狗在可怜地向我求救,原来小狗的一个眼睛被染发素弄伤了,所以被主人丢弃,我想这条小狗太可怜了,就与妈妈商量把它带回家来。回到家里我小心地帮小狗擦洗眼睛,拿好吃的给它吃,把它放在房子里,经过几天的细心照料,小狗的眼睛慢慢地好起来了,身体也健壮起来了。从此我每天上学它都要送我到门口,每天放学回来它都对我摇头摆尾,我去散步它也紧跟不舍,我们成了好朋友。

我深深地感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要与动物建立深厚的感情,和谐相处;我也想到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己,善待动物就是善待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和谐、幸福;我也想到人与人之间更加应该和睦相处,诚实信用,这样我们的生活就加美好,社会就会更加安定。

老人与海鸥课件篇2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手段,教师通常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文本深层次的内涵。但是有的教师问的很随意,问得没有深度,因而零碎的问题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打磨”掉了语文课的“神采”。

例如:有的老师教《开天地》的问题是:是个怎样的人?有的老师教《草原》的问题是:草原美在哪里?有的老师教《太阳》的问题是太阳有什么特点……按照这样的套路,那么写人的文章就可以问: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叙事的文章就可以问:这是怎样的一件事?写景的文章就可以问:这个地方的景色美在哪里?这样的千课一问没有实际意义,也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因而,我常常在想:教师在钻研教材时一定要深,要透彻,应该提出能统领全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老师抛出问题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让学生欲罢不能,积极探究。这样的问题就是有效的问题,也叫主题问题。

言至此,老师如何提出主题问题呢?我想这应因文而异。在此我把我外出学习时记录的几个精彩的主体问题与大家分享:市中心小学的邓会老师在执教《老人与海鸥》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那份特殊的亲情?”问题紧扣文章的情感线索,学生抓住老人爱海鸥,海鸥恋老人这动人心魄的情义深入体会,使我们的语文课“言”“意”兼得。又如,二小的何力老师在执教《变色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主体问题:课文是怎样准确、生动地介绍变色龙“捕捉食物”和“躲避天敌”这两项生存本领的?围绕主体问题何老师引导学生研读变色龙获取食物,隐蔽自己的特殊本领。让学生明白了“变色”是变色龙的生存之道。同时,学生也习得了细心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达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现在说说我听的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钓鱼的启示》一课。上课伊始,老师提出一问:小男孩十一岁那年的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发生的一件什么事,永远镌刻在他心上?通过师生阅读课文三到九自然段,费了很多周折学生才明白问题的实质是“父亲让小男孩放鱼”。接着老师又提出“三十年后‘我’对父亲的做法理解吗”?师生又大费周章咬文嚼字理解“鱼”指什么?“道德只是个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你如何理解?学生忙了一节课没弄明白,我在后面也听糊涂了。从这节课中我深刻的体会到:老师将重难点知识化解成若干琐碎的问题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打磨”,一种担心学生受伤的“打磨”。殊不知他们也“打磨”掉了阅读的“棱角”,阅读的魅力。让学生失去探究的愿望,让语文失去了整体美,韵味美。零碎的问题“打磨”掉了语文的“神采”!

老人与海鸥课件篇3

我第一次拿起相机拍照已是三十八年前的事了,那时学到了高中物理中的光学,为了配合教学,老师为我们建立了课外摄影兴趣小组,可以让我们自己拍摄、自己冲印照片。当时学校共有两架相机,其中一架是“幸福”120的,另一架是“上海58型”135的,当然,能给我们使用的只能是那架只有一挡快门、三挡光圈的“幸福”120相机,让人惊喜的是就是这一架再简陋不过的中画幅相机让我们拍出了当时认为相当不错的照片。后来,我又从其它老师手里借用了他化5元钱从旧货店买来的“长江”120相机,尽管也只有一挡快门,但用上了光学旁轴取景器,比起直视取景的“幸福”来说可要方便多了。再后来,我的一位在军校读书的邻居带回了一架55元钱买来的“上海201”120相机,因为当时我已拥有了一架用坏的幻灯机改制的放大机和从美术老师那儿讨来的他当废纸买回不知过期了多少年的整盒的公元放大纸,并已掌握了照片的印放技术,他才答应让我借用他的“上海201”,条件是我得为他放大照片。当时,我的一位数学老师精通摄影,他能熟练地把同一人物用黑背景经多次曝光以不同的角色拍摄在同一个胶片上,他还可以把自己家人的照片通过暗房技术天衣无缝地移花接木到风光照片上,从他那里我知道了中画幅中的杰作――“禄来”相机和“蔡斯”镜头。因此,仿造“禄来”的海鸥双反便成了我梦寐以求的目标――当时,它可是专业相机的象征!

1969年是我下乡插队落户的第二年,我用我们兄弟两人整整一年的全部收入买回了“海鸥203”,开始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架相机。1974年,我插队落户所在县建立了“农业学大寨展览馆”,准备以图片的形式来展示全县学大寨的先进成果,展览馆只有一个从文化馆调来的专职摄影师,显然无法满足大量照片的拍摄,于是分别从全县的工厂、农村和商业单位借调了三位摄影人,我作为“农民摄影家”也在其中,被安排从事农村题材的拍摄。让人激动不已的是,我到展览馆报到的当天就分配到了一套刚买回的、全新的“海鸥4A”相机和“海鸥107”闪光灯。由于这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展览馆,所有拍摄的照片都要进行高倍率放大,有些用于题头的照片都要放大至1米以上,此时,“海鸥4A”镜头的素质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一朝拥有的愿望也就越发强烈。

时过境迁,80年代中期彩色摄影的风靡引发了135相机热,当我还没有来得及拥有海鸥双反的时候,我已经添置了135单反相机。1987年,传来了国产120相机全面下马的消息,所有上海产的海鸥120相机全部作低价清仓处理,海鸥4A、4B、4C在上海市场的价格分别为63元、41元和43元,我的一位在一家企业工会工作的朋友买回了整箱的海鸥4C,用来武装他们企业的摄影发烧友,我也毫不犹豫用2幅图片的稿费,买回了我那期待了整整20余年的海鸥4A双反相机(图1)。

20多年前曾是挂在人们脖子上随处可见的海鸥双反,现在只有在二手市场才能觅见它的踪影。我常常参加市里组织的各类摄影活动,一二十年以来,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两次在摄影人的手上重新见到它的身影:一次是1999年3月“上海第二届国际花卉节即时摄影大赛”上,一位摄影人背的是一架海鸥4A;另一次是在2001年用老相机拍老上海的“老上海风情摄影比赛”上,一位年青的摄影爱好者的三脚架上有一架“上海4型”(那是海鸥4型的原型)。整个上海滩上至今仍在用海鸥“双反”进行实际拍摄的人恐怕很难找到,但我在摄影活动中却常常还带着它。在买到廉价海鸥双反的同时,我还以每枚2元的价格购回了包括近摄镜在内的各种滤色镜、遮光罩,以4元的价格购回了闪光灯手柄(图2A・B)。

别以为我的海鸥双反只是一种摆设而已,我是明正言顺的用它来拍片,而且还在拍摄精品时才用上它,因此,尽管它的身价排不上号可却也从来不吃“粗粮”,最起码是乐凯黑白负片,而更多的是柯达的T-max专业黑白胶卷与柯达或富士的专业反转片。作为一部低挡的相机,其与高挡的中画幅相机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该相机三片三组的柯克型镜头也远不能与蔡斯镜头相比,但图片最终的成象素质也不是镜头决定一切的。因此,精确的对焦、尽量使用最佳光圈、坚持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加上精良的后期制作和其微乎其微的快门振动优势,从而也能让廉价相机的成像素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稍不留神那些名机名镜要是疏忽了拍摄中的某个环节,说不定所出的片子就会败在海鸥双反的手下呢。

老人与海鸥课件篇4

1985年11月的一天,老人在翠湖边上遇到了一群从未见过的“客人”――一群从遥远的西伯利亚漂洋过海而来的鸟儿,它们的嘴和脚都是红色的,身长多在31厘米~40厘米之间。平时就喜欢花鸟的老人知道,这是北半球才能经常见到的红嘴鸥,它们为了避开北方严冬的寒冷和食物的短缺来到了这里。它们是千里迢迢来求助人类的!老人没有片刻的迟疑,马上从商店里买来了一些饼干,撒向鸟群……鸟儿在老人的手起手落中扑腾啄食。这一天,老人从鸟儿欢快的啄食中感受到了人生从未有过的开心和快乐!

这一年,6000多只红嘴鸥在昆明一待就是几个月,直到来年的3月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因为那时北方已经春暖花开、食物充足,它们要回到那儿生儿育女。这几个月,老人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用一个大大的布包带着喂鸟的食物来到湖边,就像学校的老师每天从家里来到学校给学生们上课一样。他来给鸟儿们喂食,和鸟儿们嬉戏……因为红嘴鸥的到来,老人的开销突然就大了起来,300多块钱的退休工资月月用得精光。

红嘴鸥走了,老人的日子却过得吝啬起来:一个馒头一碗稀饭,就点咸菜,就是他的一顿美餐;他抽两毛多钱一包的金沙江烟;他从来舍不得坐5毛钱的公交车,无论到哪儿,无论有多远,他都坚持走路;而每次出门,他都背着一个破布包,为的是沿途捡拾干树枝和煤渣拿回家当燃料……邻居问他为什么这么抠门儿,他笑笑说:“来年红嘴鸥还会来,而且会来得更多,不积攒点钱,我怕养不起它们呢。”

第二年,第三年……红嘴鸥如期而至,而且,如老人预料的那样越聚越多。老人每天佝偻着背走两三个钟头的路来到翠湖湖畔喂养它们、照看它们,不让任何人伤害它们。用旧饮料瓶装的茶水和两个干馒头是老人用来果腹的,几乎每天都是如此。但四五块钱一斤的饼干,他一买就是一大布袋,眼睛都不眨一下。而这些给“远客”红嘴鸥吃的饼干,他从来都舍不得吃一块。有时候没有钱买饼干或想给红嘴鸥换换口味的时候,老人干脆就买来面粉和鸡蛋,亲自给鸟儿们做好吃的“加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红嘴鸥认识了这个脊背佝偻的老人,只要老人一来,鸟儿们就会围绕着他久久不愿散去!

慢慢地,外地游客在冬春季节来昆明游览时,翠湖观鸥成了导游首推的美景――红嘴鸥胸脯雪白,成群飞起来时就像无数的雪片在空中飞舞,这让无数的游客体验到了人与鸟儿和谐相伴的乐趣。游客们为人与自然的融洽感动着、沉醉着,甚至来不及去注意这群候鸟为什么总是围着一位老人飞舞盘旋。直到1995年冬天,当地的一位摄影家跟在老人后面,抓拍了老人呼唤着鸟儿的名字嬉戏、逗乐的很多镜头……

有一天,摄影家发现老人有好几天没有来喂红嘴鸥了!他驱车来到老人的住处看望老人,却愕然地发现老人已经在前一天去世。摄影家在老人经常喂鸟的地方了讣告,把老人喂鸟的照片摆在那儿。没想到,照片一摆上,无数的红嘴鸥就开始在老人遗像的上空盘旋,它们凄厉地鸣叫着,犹如一群被老人撇下的儿女,很久很久都不愿离去……

“鸟儿为人吊唁”的感人一幕在昆明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城都知道了这位叫吴庆恒的“海鸥老人”。老人去世后,不少老人怕昆明从此失去“人鸟共戏”的独特美景,自发的接了他的“班”,每年坚持自费买干粮给鸟儿们喂食。听说红嘴鸥的“口粮”不足,一家企业老总主动提出每年拿出10万元给昆明鸟协,让他们生产鸟食,供市民免费喂养红嘴鸥;而昆明市也把临时到这儿过冬的红嘴鸥当作“自己养的的鸟”,拨出专款给红嘴鸥配制营养面包……为了纪念吴庆恒老人的义举,人们还把他省吃俭用喂养红嘴鸥的故事写进了书本。更令九泉下的吴庆恒老人想不到的是:2006年冬天当迁徙的鸟儿再次回到昆明市翠湖公园时,在他离开人世10年后,他又可以回到鸟儿中间;他坐在水边,面带微笑,一只手捧满鸟食伸向空中。在他手上 身上停满了他最爱的“小精灵”红嘴鸥……这是一尊青铜像,雕像是昆明市民在老人去世10周年时自发提议和捐款铸就的。

老人与海鸥课件篇5

办法之一:培养学生直接感受生活的能力。

所谓“感受”,就是指人的感官受到外界形、色、音响、气味等各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与客体刺激相应的心理活动,如情绪激动、心情舒畅、思想领悟等。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对于海鸥这一动物,在高尔基的笔下是:“在暴风雨来临之前着,——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初中第五册《海燕》)作者借海鸥抨击了见风使舵、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显然是贬义的。而我们商店里有海鸥牌洗衣机、海鸥牌电风扇、海鸥牌洗衣粉等以海鸥命名的商品,无疑又是褒义的,这就是感受的不同,文章离不开生活感受的孕育。有生活感受,才能写出文章,感受独特,文章才新颖,有“个性”;感受深刻,文章才有深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起这样的信念: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都是可以让我们捕捉到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无论是在校园生活中,还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要有感情的投入,都要五官开放、心官激荡地参与,而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看《话说长江》的电视片,完全可以边看边听边想,看看电视片里的解说词是如何与被说明的图像相依相辅的,与一般的说明文有何不同。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的启迪,即在感受某一事物的时候,融入某种有本质联系的思想(精神),是感受的一个基本要求。

全身心地感受生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够领会到生活的启示,还在于它往往能激发灵感,产生非吐不快的写作冲动,而这种冲动正是成功的标志。

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养成触景生情、见物生情、闻声生情等习惯,不断地触发、延展和丰富自己的感情。感受生活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训练,积水成河。除了课堂作文教学之外,可要求学生设立课外练笔本,有了感受,就及时动笔,抓住灵感,自觉去作文,点点滴滴积累。教师尽可能予以褒扬,同时指出不足。也可以上感受信息交流课,组织学生交流校内外生活的种种感受,起到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作用。教师自己也可以谈谈下水作文的体会。还可以结合知名作家热爱生活、投身于生活的事迹或体会(如魏巍谈《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和生活的关系),来进一步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多情善感地反映生活。要指导学生注意发掘自我生活的感悟点(如生活环境变换、人事变更、交谊庆贺等容易泛起感情的波澜),激荡情思,促成写作契机。有条件还可以把学生带到野外、工厂、工地、矿山中去,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联想,去想象,去接受美景,去领会哲理。

办法之二:培养学生间接感受生活的能力。

“间接感受生活”,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书刊、电影、电视等媒体来感受生活。这也是一条感受生活的重要途径。下边就阅读书本方面谈谈。

“书是有字的生活。”只要学生设身处地地带着相应的情感去阅读,去再现书本借助文字所表现的生活情境,就一样能够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读杜甫的《春夜喜雨》,就可以体味诗人见春来草木繁茂,生发恨别之情;听无声春雨,想到满城春色,喜上心头。读巍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松骨峰战斗,脑子里要像过电影一样再现当年的壮烈场面,体会从中表现出来的对敌人刻骨仇恨的阶级感情和气吞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一句话,要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中所写的人、事物感同身受地体会与领悟,对文章中可喜可悲、可爱可憎的人和事动真情,把自己融入文章的人物当中去体验,融入文章的情境当中去领会。

直接的生活感受总是和间接的生活感受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因此,阅读文章的感受还能使学生丰富和强化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感受。譬如你阅读老舍的散文《小麻雀》,对于老舍对遭受劫难的小麻雀寄予无限的同情的感触,可能会使你联想起一只燕子被小孩用弹弓打死而勾起你对它的无限怜悯之情,从而丰富和强化了你同情无辜被害的弱小者的感情。阅读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受诗人挚爱革命根据地延安感情的影响,你也许会回忆起自己儿时在故乡的生活,从而丰富和强化了你对故土无比热爱、眷恋的情思。所以,学生在间接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极可能由于再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而触发了文思,催动了写作的激情。在这种“自然而然”的情境下写文章,就往往能够一气呵成,有血有肉。

老人与海鸥课件篇6

义务教育新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涉及,其目的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小学动物类文章教学要以选文为依托,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能力为核心,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实践中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学科结合,在选材中排除学生阅读障碍

小学生学习科目少,教材篇幅大多简短,对一些基本知识缺少介绍,给阅读理解带来阻碍。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联系《科学》等学科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最后一头战象》一文,学生对大象作为士兵参加战斗的历史可能知之甚少。教师可以出示下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战象 在古代历史上,曾有过特种部队――象军,它在战争中发挥类似现代坦克的作用。经过训练的战象,作战时冲锋陷阵,勇猛无敌,它能破城门、毁营垒、踏敌军、限敌阵,常给对方造成极大的伤害。战象的使用最早在东南亚各国,象军的编排很有特色。在战象的背上设一象舆,舆中坐一将士,象前后各有一名驭象手。在象的四条柱子般粗的腿旁,各立一位持刀盾的战士护卫。这样七个人组成了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泰国拉玛甘享在19岁时曾骑战象奋战敌营,营救父王,反败为胜。

除文字资料外,教师要准备一些图片、声像资料或制作出相关课件,在课前及课中穿插运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文结合,在朗读中激发学生真情实感

动物世界,千姿百态。教材中选择了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定能感染和激励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编者选择了一组课文供师生教学:《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普通老人和海鸥的深情厚谊;《跑进来的松鼠》介绍了一家人对外来客人――松鼠的喜爱;《最后一头战象》则歌颂了战象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操;《金色的脚印》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显示了爱的强大力量。这些课文揭示了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层阅读,透过文字来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强化朗读训练。教师可以率先示范,借助媒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进行多种形式感情朗读,如比赛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配乐读、师生共读、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如李贺的《马诗》,全文仅四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如果仅强调背诵与默写,学生也许五分钟就能完成任务,达不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仔细分析其内容发现,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但又热切期望自己的抱负得以施展,可以为国建立功业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知人论世”,讲述古时平仄、节奏等常识,请学生想象一二句的描写的画面,反复体味,就能用低沉、悲壮的语调读一二句,用期待、激昂的语调读三四句了。

三、读写结合,在练习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是学生接受语言、积累语言的必经阶段。小学动物类文章,词汇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一个重要阵地。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摘录的方法积累优美词句、段落,同时在写作中联系运用。如在《鲸》一文中,学生容易做如下摘录笔记:

生字:腭 鳍 滤 猪 哺 肚 肺 矮 判 胎

生词: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

优美句子: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显然,这种语言积累属于低级层次。教师只有重视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吸收,在写中练习运用,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方法的领悟。我在此文教学后,出示随文作业,作业是这样设计的:

1. 请为海洋馆写一段鲸的解说词,不少于100字。必须至少运用课文出现的5个生词

2. 参考原文,请在横线上再写一句话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

上述两个习题的设计,立足文本,注重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效果良好。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世界,把握写作技巧等。

四、内外结合,在实践中发展多种学习方式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小学生对自然界的小动物有好感,更有深入探究的冲动。教师牵针引线,顺势而为,诱导学生与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展开深入的对话。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后,我根据小学已学课文的积累,安排了一个综合性学习活动。

课外活动:走出课堂,搜集、整理松鼠的有关资料,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出探究报告;跟踪观察海鸥的生活习性,写好观察笔记;到动物园参观狐狸和大象或看有关两个动物的专题片。

课内活动(分小组开展三项活动):

一是研究报告会。分四个小组分别介绍松鼠、海鸥、狐狸和大象的研究报告。

二是图片欣赏(挂历、画册、照片、学生作品均可),请学生针对图片评头论足,畅所欲言,引发他们对动物生存状态的关注。

三是专题辩论:动物既然是人类的朋友,那我们能否捕杀?

老人与海鸥课件篇7

现在的语文课程在教材的编排上,体现了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在同一单元整合了不同的文章,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为了突出同一主题,使教材更利于用群文阅读课程来进行教学。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相同主题的四篇文章和一次习作,因此,我认为最基本的群文阅读就可以以每个单元的四篇课文和习作为课程。

下面,我以整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四篇课文和习作为群文阅读课程的例子,谈谈如何利用群文阅读课程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教学案例

本单元主题以“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的情感为主线,以“人与动物的对应、动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等方面为抓手,感悟动物的情感。四篇课文是《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本次习作是图片想象作文,选自古巴《青年起义报》9月29日的报道,一群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过温哥华街头。

这次群文阅读课程的议题是“我们的朋友――鸭子”,以下分三个小议题,分别是“有故事的鸭子”“ 感受鸭子的情感”“朋友,鸭子”,一个小议题题一个课时完成,让学生分别从选材、表达方法、整体布局等提高自己的习作能力。

二、教学步骤

1.第一议题――“有故事的鸭子”

选用教材《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和学生的第一次习作,共计五个文本为群文阅读的文本。通过交流比较,学会选材。

首先,让学生选择场景,合理想象,编写与图片上鸭子有关的故事,自行习作。如几只小鸭怎样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危急时刻,鸭妈妈怎样向巡警求助?巡警怎样从下水道中救出小鸭?街上其他人怎样?……要求:文章必须写与鸭子有关的故事,可以1个或多个,但没有字数的要求。

其次,学生拿自己的习作与同学交流。交流讨论的重点是:鸭子是否有故事,是否与图片报道相符,是否符合鸭子生活习性,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是否新颖有趣,想象是否合理。

再次,回顾交流。课本上的四篇文章分别写了与动物有关的哪几件事(或场景)。四篇课文都分别写了不同的三四件事,场景的不同选择让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学生用自己的习作与四篇课文对比,反思自己的习作中想象了是否这些了新颖别致的场景或事件。

第四,学生互学。同学习作中的哪些场景新颖有趣符合实际,哪些场景不符合实际,与主题无关。

最后,第一次修改自己习作。我的文章中想象与鸭子有关的故事是否新颖有趣合理,场景是否生动,给人印象深刻。

2.第二议题――“ 感受鸭子的情感”

选用的文本是教材《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和学生的第二次习作,共计五个文本为群文阅读的文本。重点进行描写方法的讲解。在四篇课文中,对与动物有关的人和动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让学生写出鸭子有情感的主要方法。因此,通过迁移对照,学会表达方法。

首先,根据课文和习作内容,摘录文本中的精彩句段,体会动物的情感,学习不同的表达方法。在四篇课文中,通过不同的表达方法,让我们知道了老人与海鸥如父子(女)的亲情,聪明可爱、动作灵活的小松鼠,勇敢、善良、忠诚的战象,爱子情深、知恩图报的狐狸。

其次,习作迁移。我写的鸭子以及课本中的动物分别用到了哪些描写方法,将相关句子以及运用的描写方法整理,用表格的填写展示。

再次,习作对比。哪些描写方法自己用到了,哪些描写方法没有用到,我的文章能不能用到这些描写方法,在哪些地方补上,哪个场景不生动具体,可以怎样补。

最后,第二次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3.第三主题――“朋友――鸭子”

选用的文本主要是小组内同学的每篇习作。通过整体对比,学会布局谋篇。

首先,浏览四篇课文并交流。作者是怎样把故事(或场景)连起来的,哪些故事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题目与内容有什么联系等。

其次,习作交流。同学习作中的多个故事是连接起来的,我能借鉴同学哪些好的方法,我习作中的详略安排是否恰当,应该怎样取舍较好,我的习作题目是否吸引人,与习作的内容联系多大。

再次,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进一步体现鸭子是人类的朋友。

三、总结

老人与海鸥课件篇8

一、内容生活化

在学习《识字六》时,一位教师这样创设故事情境:“1、春天是旅游的好季节,老师组织了“红领巾”旅行团,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去旅行,请帮助我解决旅行中的一些困难,谁愿意呢?”(同学们异口同声,抢着说“愿意“)这充分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2、(出示课件)瞧,老师举起队旗,同学吹响铜号,马上就要出发了。可是一道难题挡住了去路,请大家看图上方的内容,谁能准确流利的读出来。(指名读,齐读)读了这些内容之后,你发现什么?大家马上积极想办法解决难题。说出“一面、一把、一群、一片”这些都是数量词。在这个情境创设中,教师用倒叙方式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生活化课堂,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

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用以解决生活问题,把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学习内容前置,给一年级的小朋友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擎着一面红旗,同学们吹着号,排着队和老师一同去校外活动是一件极其平常不过的事情。表面上,师生一同活动,实际上是共同读文、识字、写字,在不知不觉中把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内容悄无声息的学习了,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之一。

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识字六》是一年级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常识方面认识尚模糊,在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进行的一堂课。例如:海滩、军舰等环境对城乡结合区域的学生而言就比较生疏。教师引导说:“有位细心的小朋友把我们旅途中,用数量词说的事物记录下来,放在《识字六》中,请大家打开书我们一起读一读吧。”教师创设情境起到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理解生活内容、降低难度、铺设桥梁的辅助作用。对于一年级小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相当有帮助,这种情境的创设十分有必要。

三、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心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在教学“一眨眼,我们来到美丽的海边。站在海边……”时,教师引导学生说“你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迫不及待的说“海鸥、军舰、沙滩、帆船”,“你能试着用数量词来说说嘛?”许多同学抢着说:“一只海鸥 一艘军舰 一片沙滩 一只帆船”,接着教师又鼓励说:“同学们说的真好,(出示海边图)请你借助拼音把刚才所说内容准确流利的读下来”。就这样,师生们不知疲倦地来到“迷人的乡村,清幽的公园”等孩子们喜欢的地方,试着用数量词说出了自己亲眼看到的景物,认读了十几个没有学过的汉字。

四、形式多样化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对于识字量不多的一年级小朋友,一节课准确认读十几个汉字的拼音,认清他们的结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每课都要识字就更不易了。为了改变单一的识字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设计不同的情境中识字以解决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满足小朋友玩耍的愿望,让同学们大饱眼福,零距离的欣赏海上风光,而且变被动识字为主动识字,降低识字的坡度。

上一篇:教研教改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北师大版语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