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范文

时间:2023-11-11 07:38:53

打造高效课堂

打造高效课堂篇1

一、微课的特点及应用意义

微课的产生和推广,首先来自于形式上的变化,而“微”则是其形式变化的首要特征和主要特征。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它给课堂提供了一种高效的辅助教学手段,成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利器。下面就“微”特点及应用意义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1.时间“微”――微课时长一般为5~10分钟,对教学环节、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精确的时间控制,使微课“微”到极致。若干个“微时间”会形成“1+1>2”的效应,非常符合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和认知学习的特点,能更好地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内容“微”――以浓缩精华著称,将教学某个知识点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突出的是“点”,或重点,或难点,或疑点,或探究点等,一个个知识点,积少成多,四两拔千斤。每次启发一点点,由量变引发质变,让学生从不想学变为我要学,引导学生有效率地学习。

3.时空限制“微”。微n是基于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课堂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微课教学的魅力,体味微课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微课中的要点。

二、微课在电子技能教学中应用及实效

微课作为一个载体,给《电子技能》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元素,利用微课的短、简、精等特点,将《电子技能》课程教学中的某一重要知识点录制成微课,课前给学生,学生在课外有针对性地反复学习;课堂授课过程也可适时穿插播出,对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从而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微课在《电子技能》课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与实效略做探析。

(一)巧用微课,活化课前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欲听好课,功夫在课前,课前预习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预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实效。因此,利用微课直观性、针对性、画面动感强等特点,将教学中某一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学生课前预习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下载来点播学习,将学生尽快引入到主题中来,为学习新课做好前期准备。在微课的引导下,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能准确地把握教学重、难点,并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把不懂的问题留到课堂上讨论和处理。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容量,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目标。例如:在开展《模拟万用表的使用》项目教学时,笔者将《电阻的测量》设计成微课,微课中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实例讲解,操作要领口诀化,仿真实验操作演示,如图1所示,提供学生课前预习。

实质效果: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通过观看微课《电阻的测量》,能直观地把模拟万用表的使用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衔接,加深学生对电阻的测量实操教学新知识的感性认识。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还会将遇到的疑问带回课堂,适时与老师进行探讨,使课前预习效果得到了提高,为实操新课的学习做好充分地准备。

(二)巧设微课,导入新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新课教学,始于导入。新课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恰当的课堂导入,犹如乐章的“前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基础和新课所需的衔接知识设计成一些新颖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尽快引入到新课教学中来,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例如:在讲解 “模拟知了声电路的制作”这个项目教学时,首先引入微课《振荡电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先通过“会眨眼的小熊猫、轮流闪烁的装饰灯、会变光变音的救护车”三个形象、生动、逼真的FLASH动画播放,如图2所示,然后通过“模拟知了声电路”实物展示并进行功能演示,如图3所示。最后再对“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做详细的分析讲解。

实质效果:5分钟的微课导入,是整堂课教学的“序幕”。一开始就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FLASH动画,能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振荡电路的实际应用;再通过电路实物功能展示,让学生很快明确本次实训课的教学项目;最后的原理分析,拨动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有了初步感知的过程。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项目制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巧用微课,打造高效课堂

(三)巧用微课,释疑解惑

“向四十分钟要质量”,“高效课堂”,重在突破教学中的重和难点,“突破重、难点”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永恒旋律。而微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助推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们将“微课”有机地融进课堂教学,利用微课,将学科知识重、难点碎片化及具体化,使教学内容层次分明,将抽象的文字描述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具体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出来。学生则针对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惑,随时随地进行微课学习,并根据自己的需要掌控视频播放的速度和次数,这样,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把握重点,在释疑解惑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解 “模拟水箱自动供水系统”这个项目教学时,系统的安装是这个项目的教学难点,因此,笔者将《模拟水箱自动供水系统的安装》制作成微课,在微课中,一开始就通过微视频演示组装好的“模拟水箱自动供水系统”工作过程,如图4所示。然后简单分析该系统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最后对系统结构和安装步骤做详细分析讲解,如图5所示。

实质效果:通过《模拟水箱自动供水系统的安装》这个微课,既突出了“模拟水箱自动供水系统”这个项目教学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学生在了解模拟水箱供水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以及电子焊接相关知识的同时,他们通过反复观看微课视频,能很好地掌握该系统机械部件具体的安装步骤,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效果,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重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打造高效课堂篇2

关键词:高效课堂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77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从课堂教学入手。怎样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心得,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

一、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依据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

在教学方式上也要做到转变。多创设创设情境,设计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让学生缩短与课本知识的距离,让学生感触深刻。例如,在学习长江水能资源开发时,教师展示“中国地形图”和“长江干支流图”,问“假设你是一位水利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设在长江哪些河段?并说出你的依据?”这样的情景设置,学生马上投入角色当中,带着好奇和疑问,认真思考,并积极回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二、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良好的师生关系,才会打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一)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在地理教学中常放下教师架子,以轻松、幽默、诙谐的语言使学生放松心情,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善于表扬学生

对学生的发言、提问、质疑,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例如,在讲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时,我以的《沁园春・雪》导入新课,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在重点班本想让学生佩服一下我不仅会教地理,还有文学功底。可没想到杨晶晶同学说:“老师,我会背。”“行,你来背。”背完之后,我当即给以表扬:“你真不错,老师喜欢你这样的学生。”真心的表扬会使他们更加喜欢我,喜欢我教的这门课,同时我也暗示其他学生也要像杨晶晶一样,做一个“你真行”“你真聪明” “你真棒”“老师喜欢你”的学生;在普通班里学生都不知道这首诗词,我朗诵完之后,学生都很佩服我,这一节课学生听的都非常认真,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同时也可以摧毁一个天才。”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具有积极意义的语言暗示,如:在讨论问题时,“太棒了,你还有其他想法吗?”“老师有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助解决。”适宜的语言暗示会带给学生自信,推动学生去努力思考、探索和创造。在平时批改作业时我写道:“看到你进步了老师很高兴”“老师不会看错的,在读图方面下点工夫会有大的突破”。 通过上述语言暗示,会出现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愿意与你互动了,成绩自然进步了。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教会学生学会读图、析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地图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地理学习中,没有地图就像小学生没有字典一样。现在的命题方式向无图不成题的方向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尤为重要。

(二)列表比较法

我们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时,可以列表与北方的自然环境进行比较,这样两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更加醒目,知识要点更容易掌握。

(三)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

综合性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地理学科的显著特征之一。如,分析鲁尔区为什么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时,要从地形、交通、水源、矿产等方面综合考虑。

四、让课堂“活”起来是提高地理课堂效果的主要途径

(一)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长期以来,我们经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回答问题总是找几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我们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我们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完成或小组合作去完成本节的知识要点,这样比我们直接讲给学生的效果要好的多。

(二)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各种“比赛”,激发学生内在潜能

在每节课堂小练环节中,实施比赛机制。学生都会为了个人或小组荣誉热情高涨,往往在 “抢答开始”还没说完,好多学生都已站了起来。或为了回答一个问题,学生争先恐后地去翻课本、讨论交流,唯恐被其他小组抢先回答,没有抢答上的小组也不是旁观者,会“找茬”。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个个有所收获。我们在学完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后,进行拼图比赛,赢的学生满脸骄傲,输的一脸的不服气,还嚷着在来一次。更有趣的是,课后一位同学还送来一个小纸条,上面写道:“以前我很讨厌上地理课,因为它对我来讲就是‘天书’,可今天的一节课改变了我,在拼图竞赛时,紧张而又兴奋,但我成功了,有了成就感,有了自信心。希望老师今后多安排这样的活动,我以后也会成为你心目中的好学生的。”

五、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手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不仅可以增多课堂知识的容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教师要重视新课导入的艺术,利用精彩的语言或多媒体手段(图片或影片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台湾省”时,在配乐朗诵“乡愁”的同时,播放一组日月潭和玉峰的美丽图片,来创设一种富有感情的场景,情景交融,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验内心情感,心灵受到感染熏陶,从而产生情感冲动,迸发出强烈的爱国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学生感到上你的课是一种享受和一种期待。“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才生灵光。”

参考文献:

[1]郭力众,齐小琴.打造高效课堂――教师的宣言[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M].四川出版社,2005.

打造高效课堂篇3

一、出发点

目前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一厢情愿“传授真经”,“学生无所事事混课堂”。教师是课堂的主人,从上课到下课,甚至下课后拖堂,不管学生听了没有,听了多少,一味地去讲,结果导致一少二废三差。一少指的教学容量少,二废指的浪费时间,三差指的学生成绩差。在这样的情境下,课堂哪里还有高效可言。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打造高效课堂的出发点在于让学生独立思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切入点

教育家布卢姆曾经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以往的课堂教学缺失学习目标展示,学生盲目听课。教师在前边侃侃而谈,神采飞扬,学生在下边听得情感投入,津津有味。然而一节课结束,回味起这节课讲了哪些知识点,不免觉得知识凌乱,不得要领,根本建立不起来一节课的知识结构。向学生展示层次分明的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学习目标如一堂课的提纲,在预习的基础上以学习目标为提纲,使学生明确一节课的主要知识内容,同时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听课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那么,如何展示目标?有以下几种方式。

1.教师可以说目标,学生来听来记。这种方法学生比较被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教师写目标。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内容制订出学习目标。上课时先展示目标,然后学生根据目标预习这节课的内容。上课时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疑惑解答。

3.师生定目标。我们以往提到的“目标”往往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定教学目标,而忽略了从学生学的角度定学习目标,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呈现被动性和模糊性。学习目标的确定应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前提下,结合学生个人的疑问、探究方向及教师、小组分配的学习任务来确定。

三、关键点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小于100%。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笔者认为应设置以下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教师用设置情境的方法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求知欲,学生由感兴趣开始引起内在兴奋,教师由情境引出学习课题,明确学习目标,提供参与机会,示范或指导参与方法。

2.自学提示。教师精心安排自学内容,提供充分的参与时间,加以适当引导,使全体学生以高涨的情绪参与到高效的自主学习中。

3.组织交往。小组交往前学生经历一个短暂的深思内蓄的时间,由外在兴奋转化为强烈的内在兴奋。教师组织、指导、调控小组交往,学生以合作方式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发表、交流,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加深知识理解,获得新的发现,出现参与冲动,兴奋再一次外化。

4.辅导点拨。教师针对小组学习反馈,作评价式、解疑式或引申式精讲,师生进行有深度的问答交流,学生在更高的学习难度上更深入参与,情绪强烈。

5.总结演练。教师点拨,启发学生进行学结,精心安排变式的综合的操作演练。学生通过总结巩固知识,在演练中拓展参与。

打造高效课堂的重点和关键是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教师不仅要做到课堂教学有激情、有创新,精心备课,精心设计,完善课堂教学艺术,使学生乐学,而且还要善于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真正实现“师生”、“生生”之间充分、高效的交流。同时还要学会课堂教学的“留白”,即:给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充;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安排;给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给一个机遇——让学生自己去抓住;给一个困难——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四、落脚点

打造高效课堂就是想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自信,激发出兴趣,形成自觉学习意识。高效课堂还要体现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因为这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而言之,在高效课堂的改革之路上,通过进行以上四点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摸索,教师与学生都将在角色演变下,共同进步与成长。

打造高效课堂篇4

一、增加体育教学语言的吸引力,打造高效课堂

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代表人的思想、品德、性格和风度,是人类用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正确的体育教学语言,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从而加快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进程;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体育教学语言技巧,不仅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和情感变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解决关键。例如在讲解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时,可概括为“一夹、二插、三抬臂”。讲解动作时候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同时要结合肢体语言,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所描述的技术动作有深刻的理解。如前滚翻的“低头含胸拔腿蹬,身体团紧不放松”,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掌握。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高效课堂

快乐体育教学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和情感体验。体育教学中实行教学民主,努力营造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心情愉快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与锻炼,其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实践证明,主动参与学习比消极学习有效得多。当学生以自我评判和自我评价为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在次要地位时,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发展。

三、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游戏是人类追求乐趣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自发的,不是在强制下进行的,而且游戏的结果事先不可知,所以游戏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失去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尽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在技术动作教学中可设计与动物动作相联系,如青蛙跳远、武术鹰爪、篮板球的猿猴动作;创设情景,如阅兵仪式练习队列对形等。教师只要将枯燥、单调的练习融入知识性、趣味性,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感。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适当可以增加教学的难度,如篮球基本技术练习,安排“三人”篮球赛,比赛形式使他们乐于参与,达到人人快乐的要求。强调快乐体育教学,不是说以游戏作为教学目的,也不是要使教学走向随意,而是要让师生关系真实、自然的参与和表达出来,使师生都能从活动中得到快乐,获得喜悦。

四、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打造高效课堂

体育教学必须具有全面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必须具有主体性。传统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继承为核心,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束缚着,变成了纯粹机械性的模仿与重复。而快乐体育教学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并且渗透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学的最高目标。教与学是一个互动过程也是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保证体育教学顺利进行,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使教学有的放矢,就要针对学生的个体特点,采用分层递进教学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体育教师还要针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能力的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发挥自我,张扬个性,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五、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溶入到学生中去,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朋友,利用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微笑服务学生。如:参与到学生组织的各种游戏和活动中去,和学生聊天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等。教师还要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如:在做体育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游戏,和学生进行游戏比赛,激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永不放弃的精神,调动学生的练习欲望,满足他们心理和生理上的,进而达到并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

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打造高效课堂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优秀道德品质的主题很多,有爱国、勇敢、团结等。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让学生在不经意之间学到这些优良的品质。

打造高效课堂篇5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11—0053—01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具体而言是指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如何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打造出高效美术课堂,使学生在每节课中学有所得,是新形势下每一位美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富于激情是打造高效美术课堂的前提

高效美术课堂要求教师要富于激情,其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随着教学内容的讲授,教师不时挥动手臂、微笑、点头等,尤其是运用眼睛的余光将全班学生扫视一遍,让学生知道你在注意他们,这会激发学生情感。当学生也具有激情时,会和教师产生共鸣,与教师进行更自然、和谐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上,教师生动有趣、富于激情的教学语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其是学生集中精力、主动思考的催化剂。教师始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长处,开发学生的潜能,适时鼓励学生,合理设置问题,不断提高其自信心,他们则会更加努力,千方百计地克服困难,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所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充满激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而教师的言传身教及所采取的有效教学措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师生关系和谐是打造高效美术课堂的保证

高效美术课堂离不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良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学变成“一潭死水”。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从而实现教学相长。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不能“居高临下”,而要“蹲下来”与学生交流,态度应亲切和蔼,语言要生动活泼,把学生当成知心朋友,并创设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现自我。师生之间只有相互欣赏,才能把课堂中的人际关系上升到和谐的高度,才能实现共同进步。

三、优化教学设计是打造高效美术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众多成功教学案例告诉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在优化教学设计上下工夫,以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如,在《走进意象艺术》一课教学中,我曾进行了同课异构的尝试。先用传统讲解式,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头昏眼花,学生却不领情,枯燥的讲解使其昏昏欲睡。于是我换了种方法,首先,把重要的作品进行分组展示,让不同的小组进行讨论。然后,让各个小组代表发表赏析意见,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这样一来,把本来由教师依次讲解的内容变为由学生自主学习,优化了教学设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他们集思广益,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见解。我也从中受到很大启发:只有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才能切实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教学实效。

四、注重教学评价的综合性

打造高效课堂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

1.探究课堂情境――创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首先,高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必须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背景出发。例如,教学“图形认识初步”一课,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出发,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实物,以此为基础,抽象出基本的立体图形。然后逐步过渡到对点、线、面、三视图等知识的认识,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真谛。

其次,高效数学课堂探究情境都与带挑战性的问题相联系。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并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吗?老师提供一些测量工具,你能测出它的高度吗?请你设计出测量方案,并写出旗杆高度的数学表达式。”这样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其课堂学习的兴趣。

最后,高效数学课堂情境必须与实践操作活动相联系。实践操作活动不仅能让学生获取知识,还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如在学习函数曲线时,老师想了解本班同学的兴趣爱好,并了解什么爱好最受大家欢迎,要求大家帮老师解决这样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绘制二次函数、三角函数曲线,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既感兴趣又高效。

2. 高效的数学活动――创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首先,高效的数学课堂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高效的课堂数学活动的设计必须突出探究的目标,让学生围绕既定的目标展开活动。我们教师要有一定的预设,对活动的结果要有充分的考虑,同时在具体实施时要有一定的引导,让探究目标不发生偏移,让探究活动更有质量。

其次,高效的数学课堂活动应让学生产生极大的成就感。在进行数学课堂活动时我们教师应该明确表现出对学生的积极期待,给予其指导时还应该及时肯定他们的成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相信他们一定成功。尤其是要多给予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只有对先前的活动有过积极的、良好的、愉快的体验,他们才会在心理上期待参与这类活动。

最后,高效的数学课堂活动必须体现个性化的需要。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他们在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存在层次差异。在活动的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个性化需求,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渗透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创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1)力争做到数学活动的效果与预设的目标一致。一方面,数学教师要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有一定的预设性,让学生的课堂活动能够真正围绕已定的教学目标来展开;另一方面,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答;对于学生体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要积极鼓励,以满足学生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多样化的需要。

(2)重视数学知识的生成,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实现数学学习质的飞跃。知识的生成,要突出过程性教学,让学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真正深悟数学知识的“原理”。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课堂需要,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4.落实高效策略――创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高效的学习策略。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性差异,在学习策略的选择上,数学教师要真正做到精讲精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解题训练时应该把重点放在“怎么想、怎样解、应该从何处下手、怎样确立解题方向”等方面,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解题实验―学习探索―反思与提高”的体验。同时,突出数学思维的训练,将思维训练落到实处。

总之,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要做到整体把握,从细节入手,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同时突显高效。只有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才能获取必备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文生.打造有效数学课堂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3,(90).

打造高效课堂篇7

一、运用新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教师要巧设开头,先声夺人,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我经常采用:1、歌曲式导入,2、提问式导入,3、图片、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导入,4、悬念式导入,5、复习式导入等等。例如,在教Animals时,我先录下牛、狗、猫等动物的声音,在课堂上放录音,学生们有声有色地模仿这些不同动物的叫声,而当录音机放出这些动物相应的单词读音时,他们又兴致勃勃地大声跟读“cow”、“dog”、“cat”,课堂上响起了“哞哞”、“汪汪”、“”等动物叫声和英语朗读声,伴随而来的是一片欢笑声,整个教室洋溢着愉快的气氛。……逼真的情景,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枯燥、呆板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明了、清晰,使语言的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更为深刻。

二、手段多样化,“拴”住学生的心。

1.随机应变,如把“stand up, sit down ”。这一环节提前,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 在第一堂课的单词教学中就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动物单词,或者可以把下一单元中的单词提前教,如“ monkey, dog”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单词,自己编一个小故事,题目为“我的动物园”。鼓励他们利用学过的单词,自己编小故事。

2.在教学中常用各种方法,如“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

(1)当“小老师”、“模仿秀”

比如说“Look and learn”。这一模块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hungry。”(可以作饥饿状);“I am thirty.”(可以作口渴状);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并鼓励他们学着教师使用简单的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d up” “very good ”,“Sit down ,please”.

(2)把身体语言带入课堂

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strong”出示手臂,并鼓起肌肉,“thin”做一个瘦的动作。学完单词后,老师做出动作,学生就会说出这个单词。

(3)表演法

例如我常用的表演法,让学生利用每课的前五分钟表演巩固已学句子,具体做法是:学习小组表演对话,能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也没关系。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有说错要批评的压力。

另外,在巩固新课时,我经常引进竞争机制,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尤其自我表现力强,得到老师表扬的,甭提有多神气了。此外,我还常常让学生“唱英语歌曲”、“说绕口令”、“做游戏”等。由于教学方法的多彩多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英语时,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形象性。应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都能激发学生强烈的英语学习兴趣。

三、“现学现卖”,养成习惯

创造课外英语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老师课外带头说,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同学,我总会用最简单的语句打招呼:“Hi! Boy, How are you?”一段时间后,学生课外见到我,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招呼我,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懂得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总之,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英语,善于学英语,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而且还要使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要能真正代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以完善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

打造高效课堂篇8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育质量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课堂效率的高效性也提上了日程,打造高效的课堂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我们高效的数学课堂呢?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这些词句目前是很响亮的,课堂上也确实呈现出一派 “热闹”的景象,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其实所谓新理念下的课堂活动存在很大问题。

一 问题的设置要有思维含量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不反对课堂活动的创新,课堂也需要营造民主、活跃、和谐的气氛,但是一些教师为了让课堂体现出这样的氛围,便大搞学生“活动”,单从数量上统计,学生活动的人数、广度真可谓“轰轰烈烈”,貌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试想,如果这样为活动而活动,淡化学生的思维参与,又有什么实际价值呢?充其量使学生参与了“凑热闹”。我们的问题设置必须要有思维含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交流。否则教师提出的问题就是多余的,不能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就能马上回答“能”、“不能”或“是”、“不是”。这样的问题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貌似学生活动活跃,实际上是教师的问题问的没有实际价值,没有让学生进行真正的思考。这样的问题不问也罢。

二 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关键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但如果操作不当,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培养学生思维懒惰、人云亦云等不良习惯。在课堂上,我们常会看到一些教师一抛出问题便让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岂不知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如果没有充足时间的独立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因为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生成真正的问题,合作探究就失去了目标,交流讨论就会流于形式。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就要给学生真正的思考时间。

三 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运用

我们若要课堂上的活动真实有效,活动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安排学生活动,其依据应是根据课标、教材和学情所制定的真实的教学目标。活动的内容真实,才会减少盲目性,增加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教师就要提出或鼓励、引导学生提出一些与预设目标(特别是重点)有关的具有启发性、可探究性的问题。

(1)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设疑。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点的联结处设疑;在易混淆之处设疑;在教材的关键处设疑。这样久而久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不是没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善于设疑。

(2)课堂上让学生担当“主角”,努力让学生做到动脑、动口、动手,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

(3)运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引出问题,开启思路,将认知要求、技能训练融于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乐中轻松愉快的学习。

四 加强对学生调控指导

新课程课堂教学既是可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既有课前筹划,又有“即席创作”。在这种动态的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积极主动的调控指导。

新课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说教师就该“靠边站”了。一些课堂上,学生活动充分自由、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而教师或袖手旁观或穿行于学生之间但只是默默无语,这样放任学生自由,不等于尊重了学生的主体。让学生自主,不是让学生“自由”。像传统课堂忽视学生的主体是片面的一样,新课堂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缺少了教师的指导和调控,学生的活动将会变得杂乱无序,难以或根本无法生成教学目标。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随时都会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往往会阻碍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的顺利进行。同时,活动中学生独到的见解或创新的思维,也需要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巩固他们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新课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合理的扮演自己的角色,才不至于使课堂处于“无政府状态”。课堂教学调控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要求教师有极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处置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复杂局面,以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学习效果为依据,随时控制和调节教学进度。

五 养成思考的习惯,形成思维模式

1.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思考对象,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思考对象不仅要在课标的要求之内,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要善于从枯燥的数学公式里选取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突破口,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线”,点燃学生思考的“炉火”。

2.要让学生做思考的主宰。老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也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套入圈套。让每个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围绕着所要解决的问题,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对学生思考的总结和提升是教师把握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环节。教师给予启发性指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督促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有利于思维的深入发展。

学生思考习惯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而思维模式的形成则需要学生自身的领悟,需要重组原有的知识群落,需要有意识地纠正不正确的思维习惯,并对理想的思维习惯加以稳固和发展。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在一节数学教学的课堂,而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思考习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思维习惯是质变的结果。

上一篇:雪山风景范文 下一篇:悠远的天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