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软实力范文

时间:2023-10-26 02:50:02

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篇1

关键词: 文化强国; 中国文化软实力; 提升

中图分类号: G0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2-0094-05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面临日渐激烈的国际竞争。基于文化学、 民族学、 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跨学科方法研究文化强国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问题, 是彰显时代精神, 反映现实需要。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与发挥国际竞争力, 急需研究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时代特征, 这是对党的十提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的积极阐释, 也是对国家加强文化体制改革、 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任务的积极回应。

一、 文化强国战略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互融

基于如何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问题, 党和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 体现了国家的文化自觉, 也是在新的国际环境, 对人民的精神家园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等问题的清醒认识与积极应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除了要建设精神文化强国, 还要让文化与经济、 社会、 政治协调发展, 让“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 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第一, 文化强国的科学内涵应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体和用的一致性, 文明与文化的协调性, 传承与创新的整合性, 市场与文化的互补性。“以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各项任务: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1]247-250

第二, 文化强国战略重点解决的一些问题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发挥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治理问题, 增强群众幸福感的问题, 加强对舆论的引导问题,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 开发核心价值教育路径, 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等。 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在于形成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增强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达到造福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目的。

何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 这需要进行全方位的窥测。1990年, 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在《谁与争锋》一书中最早明确提出, 并阐述了“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 并不断对“软实力”概念进行了补充。他指出软实力为文化吸引力、 政治价值观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随后“软实力”这个概念越来越为各国政界和学界所接受, 成为冷战后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专门术语。“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 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 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2]2

所谓中国文化软实力, 是在历时与共时的特定语境下, 依托特定的民族环境、 经济基础、 社会面貌、 国家统一和文化认同之基础, 以观念、 精神形态形成的民族亲和力和向心力, 是一种具有内在张力的观念系统。

对这一科学内涵可以从现实价值、 内在构成、 特殊性质、 关系维度和生成过程层面来具体分析。第一, 在现实价值层面上, 中国文化软实力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其作用的强弱直接从精神纽带作用来反映。这表现为, 它是维系各个民族实现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的纽带, 也是维系民族内部各阶层和平共处、 团结奋斗的纽带, 还是增强国际竞争力, 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根本保证及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动力。第二, 在内在构成层面上, 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一种中华民族社会有机体或以组织、 群体形式存在的文化共同体, 由构成民族的全体成员以特定的历史的方式组成的人际的、 群际的特殊系统。因而, 中国文化软实力可以从经济依赖、 政治参与、 人际和谐和文化认同维度来描述。第三, 在特殊性质层面上, 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在民族价值观、 民族精神导向下, 由自然环境、 社会结构、 生产方式和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向心力、 集聚力和联合力。第四, 在关系维度上, 中国文化软实力是在群体中社会成员保留各种力量的合力, 具体表现为, 个体对共同规范与价值准则的信仰, 个体与群体的民族认同感, 基于共同利益的相互依赖性。第五, 在生成过程层面上,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生成是一种创生力、 内省力的升华, 再创生, 循环往复到无穷的过程, 以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以及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多方面协调的统一体。

综观文化强国战略的科学内涵与问题重心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与外在表达, 表明建设文化强国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内在一致性。

二、 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文化挑战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结构和思想观念表现出多重性, 呈现出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共生发展的态势。在理性分析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内在契合性的基础上, 可以发现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面临文化瓶颈。

(一)经济全球化重构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认同

全球化突破国界的物质流动、 文化传播和资源配置, “使得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3]227。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涉及到生产、 金融、 科技和文化各个方面, 而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是一种以国界为范围的精神建设活动。但现实复杂的经济全球化事实, 却阻碍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巩固。这种制约表现为: 第一, 经济竞争的激烈, 国家组织及其规则对国家权力具体执行的分解。全球化造成了多种价值矛盾与冲突, 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价值冲突。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的全球化[4]1, 形成的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主体的价值竞争的核心是提高文化软实力, 尤其是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对国际竞争的驱动作用凸显。第二, 分裂主义势力的内外经济渗透对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威胁。第三, 以西方经济为主的外来经济组织对我国经济的侵蚀, 弱化了我国的主流经济体的竞争力及其国家认同感。因此,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对社会主义的经济独立性形成很大挑战, 实业报国变得日益艰难, 挑战了中华民族内部的爱国精神与忧患意识。

(二)文化传播国际化侵蚀中华民族的内聚力

国家间在经济、 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交往常规化, 个人、 民族和国家地域性的存在越来越被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所代替[5]68。大工业打破了世界各民族的隔离状态, 造成社会各阶级间的互相依存的关系。这具体表现为: 第一, 个人、 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存在强弱对比情况, 包括三种主要冲突类型, 即平等互利型、 弱肉强食型和互有损益型。资本的全球化流动和世界资源的有限性, 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竞争, 利益冲突特别是贸易摩擦冲击着弱势的民族和国家经济不平衡产生的利益冲突, 使民族情绪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 中国文化软实力以特殊的情绪的方式延续与更新。第二, 西方国家利用经济优势地位推销以资产阶级自由、 人权为主的价值观念, 散播国家过时论、 人权高于、 全球民主化等言论观点, 误导人们淡化民族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 冲击国际观和民族观。譬如, 受到外国干涉, 台湾与大陆政治上的离心力、 文化与心理上的隔阂已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的忧患; 因国际的故意支持, 离散遏制中国民族团结, 产生了“”势力与“东突”问题; 此外, 领海争端不断。

(三)利益分化造成的重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使中国社会及民族经济一体化程度前所未有的提高了, 使得地区之间、 城乡之间、 民族之间、 阶层之间的发展差距、 利益矛盾明晰化。“除家以外, 以家庭关系的衍射为宗旨的各种帮、 会、 党卓然林立, 自成中心, 严重削弱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整体功能”。[6]195社会转型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同时, 使得与传统社会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失灵, 造成社会分化, 加剧社会矛盾激化, 影响国家的内聚力和创生力。这具体表现为: 第一, 新的社会群体与阶层的出现。群体利益差别表现在他们在追求共同利益的同时, 自身利益要求日益强烈, 利益分配公平诉求增长, 利益矛盾与冲突常有出现。第二, 现实社会中人民内部矛盾受到利益分化的影响。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物质财富急剧增长, 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原来整体结构被打破, 转化为多元的利益结构。而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根本在于人、 群体的合力。各种利益博弈不仅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且有可能升级为民族矛盾, 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因此, 契约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大杂居民族布局状态代替小聚居的状态, 契约关系代替亲缘关系, 重构了中国人的交往准则。

(四)复杂的信息化滋生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的自由性、 碎片化、 融合性、 平等性的现实传播, 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具体表现为, 第一, 信息资源将决定世界政治和经济的明天, 国家的未来也取决于复杂信息资源问题能否合理有效处理。在西方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大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 自由、 人权的大环境下, 个体意识放大, 而他人、 民族和集体利益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忽视。信息技术的推动下, 现代国家的权力内容进行了重构, 具体包括信息权、 智能权、 立法权、 行政权和司法权。第二, 部分人沉溺于虚拟空间, 产生交往障碍, 影响中国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一旦信息资源使用过程中, 个人忽视或背离中华民族共同价值目标, 将形成社会破坏力量, 严重削弱民族凝聚力。第三, 社会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它既制约以儒学理论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底色和民族根基, 又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与执政能力形成挑战。网络信息安全出现了多种表现形式, 有渗透性的、 变异性的、 侵害性的和破坏性。因此, 如何在信息社会中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社会向心力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 文化强国战略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基于中国语境和国际视野两个维度, 如何弘扬中华文化, 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借鉴国际创新文化,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信息社会条件下中国发展的现实选择。经济、 管理、 文化和技术四个方面协调并发挥合力, 可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一)经济动力: 经济硬实力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经济的支点作用, 这不仅符合当代历史发展的趋势, 也可以增强民族综合国力, 实现民族繁荣富强。“在信息时代, 重要性上升的软力量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和经济的副产品, 而非仅为官方政府行动的结果。”[2]30一方面, 以发展经济重视区域协调、 地区协调, 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另一方面, 发展经济要关注人们的幸福与尊严, 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民族认同感是一个民族或群体成员基于共同的利益而产生的内在归属感和聚合力。中国文化软实力作为民族内部的精神力量是有鲜明的群体性、 共同体属性。维护社会主义体系根本在于提高民族文化认同。第一, 要发展生产力。因为经济因素起着社会发展的作用, 既要关注整体经济的提升, 又要照顾民族个体成员的切身利益。第二,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提高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依靠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而要采用创新型的理念, 重视精品的研制与开发。文化产业的市场化, 夯实了物质基础, 具有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第三, 重视物质繁荣与文化创新的衔接。党的十报告提出, 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 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因此,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进一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 深化改革开放, 调整经济结构, 加强技术创新, 提升产业发展、 文化软实力。

(二)管理合力: 利益协调机制建设促进内外矛盾的化解

利益协调机制就是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的利益分化特征, 建立主体多元、 重视公民权益、 民生导向和风险应对的方法, 健全社会管理系统, 重点在于整合民族或群体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的实现, 一方面需要分析社会交往活动的制约因素, 增强文化软实力; 另一方面从血缘、 业缘、 地缘和趣缘等关系出发, 寻找维护共同利益而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的纽带。社会稳定从纵向的连续性和横向的有序性孕育了文化软实力。这表现为: 第一, 加强社会组织的制度建设, 推动社会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的包容性。衡量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强弱, 可以从三个指标出发: 社会历史能否稳定发展, 社会各方面能否处于有序的状态, 整个社会能否发挥较大的能量。第二, 加强社会法治化进程, 使得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以人为本, 加强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培养。第三, 加强各个民族成员信息素养的培养, 增强危机应对能力。这着重于加强利益协调机制建设, 促使社会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有机体, 实现自身的整合。

(三)价值聚力: 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促进话语权提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内容广博, 主要由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大部分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较强的公信力、 说服力和亲和力, 因而能在国际社会中获得较广泛的认同”。[7]24第一, 和合思维建构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发汉字, 如“天下大一统”、 “四海之内皆兄弟”、 “华夷一家”和“中华民族”等文字的整体性与平衡性特质, 增强群众对群、 组织和协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合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始终发挥了‘黏合剂’的作用。”[8]127第二, 重视服饰、 节日和礼仪等的隐性教育作用。运用龙文化思想观念的源远流长从未断裂的特点, 凝聚民族集体情感和价值理想, 使得民族成员在有意与无意中超越个人利益, 形成基本的价值观或核心价值。第三, 开展文化国际战略, 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与辐射力, 使之成为具有国际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糅合多元文化, 构建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话语体系及其开发其理性权威的功能, 寻求民族间的心理认同。坚持核心价值体体系的大众化, 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与人民,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填补民族之间的缝隙。

(四)技术助力: 网络舆情引导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网络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在社会伦理和社会监督中占据重要地位, 成为现代人生存样式, 也是人们精神家园的重要依托。社会成员通过互联网主页、 网络论坛和微博等途径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 态度和意见的表达, 从而形成网络舆论。网络增强行为个体参与意识, 充当化解情绪的载体。第一, 构建危机管理制度和网络政工队伍, 建立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的长效机制, 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积极疏导, 重构社会关系的结构, 建构网民自主传播机制。第二, 整合网络舆论信息, 包括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而整合各种政治力量、 政治诉求和政治要素等; 保证民族成员参与的透明度和效度; 提供民族成员利益表达的渠道和平台。在内容和品牌上做有竞争力的网站, 积极引导其参与国际对话。第三, 制定富有弹性的网络政策法规及加强法律的执行监督。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存在契合点, 使得两者的良性互动成为可能。培育民族成员法律意识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 加强网络媒体的自律与他律, 使用网络舆论的立体监督功能。

总之, 文化强国战略与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相生相成。“开辟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效途径, 就是要宏观倡导为引领, 以文化建设的微观践行行为途径, 生动演绎和展现现代中国人的文化形象。”[9]53加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结合, 国内发展与国际交流的结合, 在整合创新中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感染力、 吸引力、 国际传播力, 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十报告辅导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2][美]约瑟夫・奈. 软力量: 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 吴晓辉、 钱程译.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5.

[3]文选(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4]房宁等. 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6]肖君和. 华魂论[M].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83.

[7]沈其新、 田旭明. 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J]. 理论探讨, 2010(2): 21-24.

中国文化软实力篇2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软实力;文化权利;文化民生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公共文化服务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一)公共文化服务力的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力是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向社会提供各种基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为每一个公民实现文化权利提供必要保障的能力。公共文化服务力的目标就是实现公民文化权利。

文化权利是人人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包括人人有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产生的福利的权利;作者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自由;等等。①文化权利的核心是公平性。文化公平是指人人都拥有平等享受文化资源的机会和权利,每个人所特有的文化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种机会和权利不受性别、种族、身份、阶层等因素的影响。②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使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资源来保障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公民基本的公共文化需求的服务。③这包含两方面的内涵:首先,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的是公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即关乎公民的基本文化素质,关乎公民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同时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其次,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保障和满足的是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④可以说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责任之一。此外,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政府的责任,在一个文明、富裕、健康的社会里,它逐步成为社会的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或者政府与民间共同兴办的机构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在各项社会事业上与政府形成良性的互动。

综上所述,公民文化需求是在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随着社会进步和公民自觉意识而不断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这是一个没有终点而在互动中不断提升的过程。

例如:新加坡设立了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RCP),让绝大多数新加坡人都可以享受丰富的文化产品,而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中心城市。在不同阶段的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RCP)中,新加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设定了不同的目标。例如:RCP I(2000-2003)的目标是把新加坡建成一个活力四射的艺术和文化活动中心。这一系列策略的目的是:提升活动的艺术场景活力,建立观众基础,把一小批新加坡后备人才培养成专业的艺术人才。RCP II(2004-2006)在延续了RCP I所做的人才建设和观众发展工作的同时,努力把新加坡建成世界级的艺术与文化目的地。而2007年制定的RCP III,决定了将投资主要集中在三大重要方面:1.鼓励更具原创性,具有亚洲(特别是东南亚)本土特色的创作或创意;2.打造一个即包括艺术家和专业技术人员,也包括美术馆长、管理员、艺术总监和技术总监等人员的艺术与文化生态体系;3.鼓励社区更加广泛的参与艺术与文化活动。⑤从上述不同阶段的RCP目标可以看出,新加坡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公民文化需求的增加而不断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着。从最初期的人才建设和市场培育,到重视推广艺术与文化,以提升整个国家的创造力,再到鼓励政府、个人与社区组织共同参与建设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和促进文化创意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到新加坡作为发达国家,在基本的文化需求得以满足后,其战略中心落在提升公民进行文化创造的能力,提升整个社会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活力,让全体公民从文化开发中获得普遍的效益。

(二)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软实力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认为软实力与有形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即硬实力不同,软实力是一种能影响他人喜好的能力,这种能力“常常与一些无形资产联系在一起,比如,富有魅力的人格、文化、政治价值观和惯例,以及具有合法性和道德权威的政策等”。以后,“软实力”这一特定概念逐步演变为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中性概念即基于经济、军事硬实力基础上的文化软实力,即政治的示范力、文化的传播力、外交的说服力。

一方面,软实力演化为重要的资源力量对国际社会发生作用。随着全球化速度加快,软实力因素作为重要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理念参与到国际政治的运作中来,国际政治的实力变量因此而越来越多维化。软实力将制度、价值、文化、意识形态演化为重要的资源力量对国际社会的外生变量发生作用。⑥另一方面,软实力会对国家利益产生巨大作用力。软实力可塑造人们对国家利益的共识,影响人们对国家利益的判断和界定,决定人们对国家利益追求的行为模式。一个国家历史上长期沉淀下来的文化传统、道德价值、和意识形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对国家利益的认同。“国家利益的决定,从一个国家内部观察,事实上表现为一种‘平行四边形的合力’”,即“社会生产方式和国家政体形态含有的所有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结果”。 ⑦

2003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决策,文化软实力建设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认可。党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战略目标。“扬弃竞争思维、倡导贡献理念、共创和谐世界,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观的基本特征。共赢、贡献与和谐,是我国文化软实力观的核心价值取向。”因此,一切能够体现和表现共赢、贡献与和谐价值观的要素都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而硬实力友好度、内外关系融洽度、文化发展匹配度、社会生活和谐度,是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衡量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指标。” ⑧

(三)公共文化服务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公共文化服务力是通过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体系,向社会提供各种基本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保障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为每一个公民实现文化权利提供必要保障的能力。公共文化服务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体现文化的凝聚力;2.体现文化的培养力;3.体现文化的积累力;4.体现文化的协调力。而软实力四大指标,即硬实力友好度、内外关系融洽度、文化发展匹配度、社会生活和谐度,作为文化层面认同的问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建构性。而通过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力,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方式不断提升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可以说公共文化服务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以文化的凝聚力增加软实力的融洽度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正如总理所说:“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让每一个公民的文化生活水准和发展能力,能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推进,而不断获得提升。显然,只有基于“共享”基本理念的文化制度安排和文化实力增长,才能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受益,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长。也只有这样,才能对广大公民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体现软实力的作用。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包括欧盟在内,都在制订公共文化政策时高度重视了文化凝聚力的作用。

欧盟成员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成员国间不同文化的融合,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成为欧盟统一的基础。此外欧盟国家外来人口量逐年增加,因其文化背景不同,导致价值观的差异,带来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欧盟国家高度重视文化的整合对欧盟发展崛起的重要意义。因此欧盟国家在制定政策时,格外考虑了继承传统文化、创造能激发社会活力的新型文化、增强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凝聚力,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的问题。首先,重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缔造“欧洲文化空间”。为了促进欧盟内的文化流动性,支持作品创作与传播,并为其流通创造条件,发展跨文化对话。欧盟专门制定了2000年文化大纲,随后,又出台2007-2013年文化大纲,鼓励各文化部门之间的合作。⑨其次,重视文化创新,支持文化艺术创造,鼓励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欧盟理事会借用英国“创造性的未来”的概念,提出“创造性的欧洲”文化战略目标,欧盟国家通过文化政策确保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对文化的投入。无论经济情况如何,欧盟国家对文化投入的总量一直维持在财政总支出的1%左右,并逐年略有增加,并且欧洲普遍通过制定优惠的免税政策鼓励企业和各类组织赞助文化事业。⑩再次,促进各国文化政策的协调,共同维护欧盟文化安全。欧盟于1987年出台了“鼓励视听产业发展措施”计划,一方面致力于构建欧洲共同文化市场,以弥补单个成员国市场过分狭小的不足;另一方面,共同开发新技术。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计划,推动该项工作。

2.以文化的培养力增加软实力的和谐度

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具有文化创造和生产能力的人力资源,它包括体能型、技能型和智能型的多个层次。这些人力资源不能随意或者到处产生,必须依赖于发达的公共文化服务力进行培养,并且形成不同层次上的对应关系。

2002年美国城市社会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等,在研究城市产业变化、人口组成变化和城市氛围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意城市的“3”要素:ecnology(技术)、alen(人才)和olerance(包容力)。即:为了吸引有创意的人才、产生创意和刺激经济的发展,一个创意城市必须同时具备这三者。技术是一个地区的创新和高科技的集中表现;包容度可以定义为对所有少数民族、种族和生活态度的开放、包容和多样性;人才则指那些具备经常会有创新的想法,发明新的技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即他所谓的创意阶层(creaive class)。

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在以人才、知识、技术、信息、投资等生产要素为竞争对象的背景下,如何吸引这些要素是获得新的竞争优势的重点。公共文化服务力就是要培养宽松、有序和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吸引、积聚创意人才。因此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建立文化共享的空间。为创意人才搭建公共的交流环境,建立文化共享空间。通过创意交流和文化共享激发出更多的灵感和创新。这就要求在进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时,不仅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共享服务落实到基层,例如:建设基层图书馆,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积极开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基层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知识需求,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在进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时,要注重与高科技相结合,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以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B11通过培养宽松、有序和多元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吸引、培养、集聚一批创意人才,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力,体现文化的培养力,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以文化的积累力增加软实力的匹配度

文化软实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传承”和“交流”两种途径。“传承”的是一种“连续的累积过程”,“交流”则是一种“濡化”的过程。前者指在保持原有体系的前提下以局部或要件、因素等变化的形式使文化系统发生不同的形变;后者指不同文化群体在接触中所衍生的文化变迁。

它犹如一个连续性的化学反应,必须在一个稳定性高的服务平台上进行。这个平台就是公共文化服务力。所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越是发达的地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积累工作,就越是成功和出色。英美等发达国家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积累,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美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非常发达,但美国政府不直接经营文化事业或文化设施,而是培育、支持民间非营利性艺术机构(NPAO),通过政府直接拨款、鼓励慈善机构、企业及个人捐助等多种形式,支持文化发展。政府的资助主要起引导作用,有利于更加积极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本发展文化事业,同时政府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和捐赠政策,鼓励捐赠积极性,或者制定相应的奖励方式,保持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可持续性。B12英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是:提高本国文化、体育活动的可参与性及参与度,吸引公众更多地参与文化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此英国从政府文化部门到非政府公共组织,自上而下形成了良性的组织体系,保证文化政策的实施与文化目标的实现,并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公众的文化权利及各种文化活动。英国政府大力扶持公共文化事业的同时,也为创意企业提供了后备力量和创新思维。“大文化”的行政统一管理方式,使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也使文化在这种交流和互动间积淀下来。欧盟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堪称典范:欧盟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由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条例、政令组成,构成了完备的体系。包括行政管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监督体系、公众参与体系,保证了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比如,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对象的资金投入额度数量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政府还制定了社会资金投入的配套政策,包括免税、贷款、发行等等有利于各种社会资金进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政策。B13

4.文化的协调力增加软实力的友好度

文化软实力,与政治示范力、外交影响力等相配合,通过制度建设和内容开发,形成了综合性的国家软实力。它的重要作用,就是与经济、军事和科技即硬实力相结合,协调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国家和地区的稳定、和谐与和平。这种协调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发达的公共文化服务力,塑造“新人”让广大公民都在接受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认同国家的主流文化理念,避免对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体制制度的误读和背离。

以伦敦为例,伦敦正是在意识到因为自己缺乏领导和相互协调,缺乏统一的声音,才错失好几次重要机会。因此伦敦在2003年6月颁布的《伦敦:文化之都实现世界级城市潜力——市长文化战略纲要》中指出:只有意识到文化将在更广泛的事务上发挥作用和带来利益,文化战略才能成功。另外,为了有效的发挥文化作用,应该把文化机会作为支持伦敦持续发展的更广泛的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并明确的说明文化战略的另一个关心重点是:如何保证伦敦文化发挥最大的作用——使伦敦人接近文化,从文化中受益,同时也保证文化有助于维护伦敦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二、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力发展现状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一直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力做为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近年来,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公共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得以扭转。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建设中还引进了市场竞争机制,采取政府采购、财政补贴、委托经营等市场化方式,提高了公共文化建设的效率,从而使得公民能够分享国家文化建设的成果,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奠定了基础。B14

(一)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力的增长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中央到地方,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总量不断增加,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改善。这集中体现在:

首先,文化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和建设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十五”期间,全国文化(文物)固定资产累计计划投资239.28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29.7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91.45亿元,竣工项目1661个,竣工面积1229.5万平方米。全国文化事业基本建设累计计划投资169.3亿元,其中国家投资91.62亿元,分别比“九五”同期增加43.76亿元和41.86亿元,增长34.9%和94.1%。全国各地呈现出迄今为止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最多、设施面积增幅最大、设施改造建设最快的鲜明时代特点。B15此外,国家通过加大对中央重点文化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和导向政策,引导地方加大对当地文化建设的投入。同时,我国在法国巴黎、韩国首尔、埃及和马耳他等地的文化中心的落成使用,启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工程。

其次,各级骨干型的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形成功能网络。“十五”期间全国已建成的公共文化设施中,既有高起点、高科技、高标准的大型文化设施,能代表当地文化风貌的标志性,突显大中城市的龙头地位的大型文化建筑。又有规模适当、标准适宜、满足群众文化活动基本要求的基础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的建设目标,同时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中心)项目也在不断加强。并在创新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服务网等公共文化流动服务网络。从而形成省、市、县、乡多层次、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

再次,公共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国各地文化节庆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传统庙会红红火火,公益性专题文化展览、各类专题讲座、各类有地域特色的戏曲、曲艺等民间艺术的调演、汇演和赛事活动及各类书画、传统手工艺品的展示活动得以广泛开展。省、市、县各级政府着力推动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一些地方开始出现新的公共文化活动形式的探索。例如“现场张江”这类将城区建设与当代文化和艺术的模式创新进行有机结合,在大都市的高新科技园区内举办的大型公共艺术活动。

此外,数字化科技型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开始初具规模。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为城乡群众提供了先进的数字化文化服务。工程自2002年4月实施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9.03亿元,地方累计投入超过7亿元,对优秀文化资源,特别是全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研究机构、艺术表演团体等机构的各类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与数字化加工,逐步构建起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化信息资源库群,数字资源量达到60B (1B数据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B16共享工程的建设坚持“需求牵引”的原则,加强面向“三农”的数字资源建设。先后新增了2450部(420小时)有关农业生产方面的视频资源和1万种(35万册)以农村题材为主的电子图书,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B17

(二)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地区差距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和许多省市用于文教、卫生、科学部门的财政支出,在整个国家和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增长幅度不快,有的地方比重在逐步降低。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量和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

2008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达248.04亿元,比2007年增加49.08亿元,同比增长24.67%。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为18.68元,比2007年增加3.62元,同比增长24.04%。分地区看,文化事业费最高的省份为广东省,达20.32亿元,最低为,仅为1.11亿元。人均文化事业费最高的地区为北京市,达87.40元,最低的为河北省,仅为7.36元。

虽然全国文化事业费增幅较大,但占国家财政总支出(62427亿元)的比重为0.40%,远低于一般国家的1%以上水平。而此前的若干个五年计划中,高的时候达到过0.52%(“六五”时期)。这种投入的增长幅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水平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明显不符。投入不足,使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增长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有所加剧。

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地区构成看,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入,2007年对西部地区文化共投入42.7亿元,比上年增加8.4亿元,增长24.5%,年均增长15.6%,占全国文化财政投入比重为21.5%。但与东、中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比较,无论是经费的基数,还是经费的增长速度都低于对东、中部地区文化的投入,2007年东、中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占总财政投入的比重高达78.5%,比上年增加了0.4个百分点,远远超过对西部地区文化投入比重57个百分点。但由于西部地区财政困难,历年对文化欠账多,文化事业费基数较低,虽然与上年对比增幅较大,但与东、中部地区比较,投入差距仍然很大,不能彻底改变经费拮据现象,只能在局部有所改善。B20

(三)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差距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文化消费差距在逐步扩大。其中,虽然难以确定其中公共文化消费的具体比重,但是可以根据个案推断:全国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差距在逐步加大,这是影响全国地区和城乡之间文化消费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国家财政对文化的投入看,虽然国家财政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因为广大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设施基础较差,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城乡构成如下:2007年对农村文化共投入56.13亿元,比上年增加11.53亿元,增长25.9%,年均增长12%。占全国财政对文化总投入比重为28.2%。尽管对农村文化投入有所增加,但和同期财政对城市文化投入比较,无论是经费的基数,还是经费的增长速度都低于对城市文化投入力度,2007年财政对城市文化投入占总财政投入的比重仍然高达71.8%,比上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超过对农村文化投入比重43.6个百分点。若扣除对县级文化单位的投入,2007年全国直接为7.28亿乡村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的乡镇文化站,其经费只有14.99亿元,全国每个农民一年只能享受国家财政2.06元的文化投入,而经费的严重不足,也使农村文化建设困难重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B21

从全国人均文化消费的城乡增长看,2000-2007年全国人均文化消费各年度城乡增长差异态势参看下表:

1.70%,其间相差近13个百分点。以2005年数据为基数来衡量,“十一五”头两年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总体上呈现急剧增大趋势,全国人均文化消费城乡比由1.78增大到2.26,年均增大幅度高达0.24个“指数点”,为“十五”期间年均增大幅度的3倍多。这也标志着全国及各地居民文化消费的城乡差距空前扩大。B22这也意味着我国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分配不均,社会不同群体无法共同享有文化成果,农民群众以及城镇低收入居民、农民工等广大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享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存在较大反差。

(四)中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效益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平均水平和许多省市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效益并没有同步增长。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财政在文化投入不断加大,各地党委、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不乏大投入、大制作。但是,斥巨资建成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如大剧院、大体育馆等,往往在大型节庆活动后,成为政府沉重的“包袱”。投资上千万制作的文化产品,在获得了各类大奖之后,就沉睡在资料库里,发挥不出其应有的重要作用。人们享受不到文化设施和优秀文化作品提供的服务,文化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以文化部门的行政调控为主的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忽视人民群众的文化主体作用,忽视群众的多样化的需求,导致国家投入与社会效益不成比例。

因此,要积极推进宣传文化系统各工作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资源整合。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防止重复建设、设施闲置和资源浪费,发挥综合效益。要以为公众提供基本的、公平的、方便的公共文化服务为目标,建立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引导公民的文化消费,更好地为民服务,提高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要继续改进财政投入方式,采取建立资金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办法,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方式,坚持和完善有关文化领域的重点扶持政策和措施。要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总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能一味地高标准、大而全、财政投入,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摸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三、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力提升文化软实力

总体来看,近几年来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力有了显著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已经明显增强,在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力建设刚刚起步,现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故为了达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力的目标,即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改善文化民生,仍需采取以下举措:

(一)确立公共文化服务的战略理念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力的提升,要适应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即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国家体系,逐步缩小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文化消费水平差距,让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改善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强有力杠杆,成为体现中国文化凝聚力、培养力、积累力和协调力的重要基础。

首先,体现国家战略的引导性。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力的发展战略,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和核心利益的文化基础。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力的发展战略,应该具有鲜明的引导性:要通过有明确指向性的政策、意见和法规,紧紧围绕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基础建设,保障公共文化产品基本供给、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等,分阶段出台一系列指向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要通过政府逐步实施的一系列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标志性的大型文化项目,发挥政府的示范效应,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其次,体现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发达国家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先后提出过三大导向:第一,以财务为导向,提高政府投入的实际效果;第二,以目标为导向,重视以服务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第三,以战略为导向,强调要以符合当地发展战略为导向。从中国各地的实际情况看,应该把制订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战略与当地政府的阶段性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再次,立足国情发展的阶段性。体现中国文化凝聚力、培养力、积累力和协调力,是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逐步提升的。对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来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仅是为本地居民服务,而且是为来这里投资、就业和生活的海内外人士服务,强调生活品质、文化消费与社会和谐,强调“乐居”和“敬业”的结合。这些大都市不仅仅是“全球协调过程的节点”,而且还是“专业化服务的供给基地”。对于大量的中小城市来说,应该发挥城市化的引导作用,以多层次的服务来覆盖广阔的村镇和乡村,不但要建立运作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且要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等关键节点结合起来。对于广大的农村和社区来说,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保障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投入,建立和健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形成覆盖全体公民的服务网络。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体系

公共文化设施是一种投资大、受益面大的公共文化物品,其质量和服务水平体现了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体系就是要建立覆盖城乡的、从上到下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主要包括:由各级人民政府或社会力量举办的、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用于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的公益性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群艺)馆、影剧院、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含农家书屋)、群众体育设施以及广播电台(站)、电视台、微波站、无线转播台、广播电视村村通设施等,B23以及利用现代化手段向公众提供服务的公共文化信息系统,例如:公共文化电子政务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等。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阵地,是满足人们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础。

为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首先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整体规划,不断推进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覆盖城乡的六级(国家、省、市、县、乡镇、农村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体系、文化保障体系以及图书馆网络体系,如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公共图书馆等等。在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的同时,国家要继续加大对中央重点文化项目建设的投资力度,引导地方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发达地区及省会大城市要继续建设代表当地文化风貌的标志性大型文化建筑,突显大中城市的龙头地位。其他省、市、地区按照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设立建设重点项目及补助重点地区,集中了精力和资金,促使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按规划实施。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人文历史、商业状况和居民现状,发展了地区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鼓励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开拓创新,探索文化建筑的新和美,突出文化建筑和区域文化的特点。B24

要特别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完善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采用改建、新建、联建等不同形式,多渠道完善乡镇文化站及文化活动中心。二是推广社区文化俱乐部的建设。采取政府、社会、街道社区多渠道筹资的方法,利用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公共体育场地、健身点等现有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社区文化俱乐部。三是建设企业文化俱乐部。鼓励园区或者企业在新厂房建设时,把文化俱乐部一并规划、一并建设,保证文化俱乐部资源共享、合理利用。

尤其要提出的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电脑、通信和网络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共享工程网络体系,以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三)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的责任主体,首先是各级政府、各类文化事业单位和社会举办的各类非营利文化服务机构。它们的任务是有效配置公共文化资源,组织并且向公众提供基本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中国的公民社会发育尚不健全,依然需要政府承担起提供和管理大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但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的责任主体应该是多元的,一些公益性非常强、市场又不能提供的文化服务,必须要由政府提供。一些能够由社会其他部门承担的职能,则可以交给各类文化事业单位和非营利文化服务机构。

在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中,政府应明确自己的权责,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管理社会转变,从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转变。政府文化部门职能应转变到制定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扶持艺术创作与生产、为公民提供多样化的文化设施、发展社会与基层文化服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面。B25第一,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要明晰公益性文化经营性文化之间的关系,确保两者的正确运用、互不越界。第二,政府所提供的应是满足民众最基本文化消费需求的公共文化物品,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政府在职责范围内提供公共文化物品,不出现越位、错位、缺位的状况。第三,政府应尊重公民文化需求的表达权和公共决策的参与权。在公共文化的设施建设与服务提供上,要让基层群众能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

与此同时,其他文化事业单位也要发挥骨干作用,各类非营利文化服务机构也要充分发挥起积极作用,广大市民要发挥参与作用,与政府的力量形成合力。形成完整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体系。

(四)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体系是一个综合体系,包括公共文化投入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公共文化设施日常管理运作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管、评估和考核体系等。

建立长效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体系,保证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施的正常运转。首先要在明确公共文化建设和经费投入的责任主体基础上,加大政府财政向公共文化领域的投入力度,充分满足公共文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增加公共文化资源总量,要逐步将公共文化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提高到5%-8%的水平。要改革政府投入的方向和投入方式,提高投入效益,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财政应当继续给予经费保证,加大投入力度;对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应当区分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对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重点公共文化项目要单列专项资金,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如要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投入,设立购置图书的专项经费标准等等。此外还可以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创新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公共文化项目共建机制、以奖代补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定相应的税收政策、发动社会募捐等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深化改革,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加大文化事业单位尤其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力度,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经营、项目化管理的新方式,促使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化机制,增强活力,切实改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形成良性竞争、多元互补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要把培育文化品牌、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建立运转高效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的有效手段,推进政府采购和市场运作相结合,以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为龙头,以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为基础,逐步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品牌。B26

建立高效的公共设施日常管理运作体系。要以“政府主导、有序组织、因地制宜、服务人民”为管理运作原则,保障公共设施资源有组织、有效率的运作。要引进国际上成熟的组织模式和经验,通过政府引导、支持社区和非营利组织、企业通过市场提供多样化服务,形成灵活的机制、多元化的形式。同时政府运用经济税收、劳动政策、服务合同、法律法规等手段,不断加强和改进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监督。B27

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常运行的法律基础。因此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法规体系建设,探索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渠道,综合运用多种投融资工具和多种形式的财税优惠政策,使各类社会资本和生产要素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合理流动,形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的互动机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贯彻落实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逐步构筑覆盖全国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建立差异化的公共文化监督、评估和考核体系。既要按照“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政府改革目标,建立职能科学、合理,机构统一、精干的文化宏观管理和监管机构,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的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把文化建设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衡量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确保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共文化管理机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利。B28又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建立差异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这个标准体系既要包括硬件设施的标准,例如:建成公共文化设施的最低建筑面积,建设标准等等。也要包括服务内容提供的标准:例如:公益文化重点项目的立项、申报及评估的详细指标,政府公益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评指标。以此来促进公共文化的投入方式,提高投入效益的改革。

总之,要不断创新,使以上体系的建设相互呼应,形成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体系网络。公共文化投入体系需要相关的公共文化财政投入政策保障;而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和供给体系的成效又需要巩固文化服务的监督、评估和考核体系的保障。

(五)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持系统

它包括非营利性的文化基金会和其他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撑机构,以扩大各种社会资源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在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或者政府与民间共同兴办的机构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在各项社会事业上与政府形成良性的互动。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进行机制创新,强化政策引导,特别是要突破不适应公共文化服务的体制框架,其重点是:

鼓励非公有文化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好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政策,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系列规定。例如:在文化设施建设投资中,增加多元组合的合作性投资项目。鼓励私人投资开办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等等工作,同时在政策包括税收、用地、评奖、职称等方面,体现政府对于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鼓励。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管理办法、加强监管力度,正确引导非公有文化资本健康有序地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为丰富和完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出贡献。

鼓励建立非营利性的文化基金会、社团和其他文化服务机构,也鼓励企业承担非营利性的各种文化服务项目。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各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运行机制,增强机构活力。使得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从单一方式向多种方式转变,不断扩大供给,提高服务水平,使公众更多地受益。

① 李军鹏《论文化权利与文化公平》,《中国公共文化发展服务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② 同①。

③ 叶辛、蒯大申《城市文化研究新视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④ 同③。

⑤ 黄秉文《新加坡的创意产业:经济增长新引擎》,《2008中国-东盟文化产业论坛全纪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⑥ 王逸舟《国家利益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⑦ 同⑥。

⑧ 贾旭东《中国文化软实力:共赢、贡献与和谐——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贾旭东》,《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9年7月27日。

⑨ 杨振译《倡导多元文化中的欧盟文化》,法国驻华使馆网站, 2007年3月1日。

⑩ 祁述裕《欧盟国家公共文化政策分析》,《深圳文化研究参考》,2006年第2期。

B11 《文化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意见》。

B12 黄锐《美国文化资助体系研究》,叶辛、蒯大申《2006-2007年:上海文化发展报告》,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B13 同⑩。

B14 齐勇锋《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硬”起来》,《人民论坛》,2010年7月7日。

B15 李建军《“十五”期间文化设施建设成绩显著》,《中国公共文化发展服务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B16 张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中国文化报》,2007年9月27日。

B17 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全国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情况》,《中国公共文化发展服务报告(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B18 文化部计划财务司《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

B19 同B18。

B20 李建军《全国农村和西部文化投入有所增加投入比重略有下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网站,2008年7月25日。

B21 同B20。

B22 王亚南《中国城镇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B23 财政部教科文司《关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的思考》,2009年版。

B24 同B15。

B25 李军鹏《公共文化服务的战略地位与体系建设》,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中国文化报社主编《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论丛》,2005年版。

B26 《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

B27 蒯大申《2006-2007上海文化发展报告总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B28 黄晓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转变现代政府职能》,《南方日报》,2007年8月28日。

Advance Public Culural Service Power o Promoe Cinese Culural Sof Power

CEN Xian-ying, XU Li-yong

(1. Academic Deparmen of Culural Indusry Insiue, Peing Universiy, Beijing 100871;

2. Fundamenal Deparmen of Cinese Ars and ecnology Insiue, Minisry of Culure, Beijing 100061)

Absrac:Public culural service power plays a significan role in srengening culural coesion, culivaion, accumulaion and armony. So, i is an imporan par of culural sof power. In is paper, based upon e relaion beween public culural service power and culural sof power, we propose five measures o promoe Cinese culural sof power, realize civilians' culural rigs, improve civilians' culural life, and develop public service.

中国文化软实力篇3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文化软实力”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文化软实力”,通俗的说,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所能引起的社会影响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中国进入WTO,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都体现了中国建设中取得的成果,以及世界大国的地位。国民经济水平逐步提高,经济上取得巨大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日趋完善。这些成果都体现了中国逐步的发展成为世界强国。国家的“硬实力”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软实力”的重视水平不够,使我国各项“软实力”相对于“硬实力”来说有着一定的差距。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需要不断的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内容。所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当前的战略任务之一就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①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现状以及提高的途径。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取得的成绩

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学、历史、科技等方面都有着非凡的造诣。长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受到各国的推崇。但是到了近代,由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军事打击以及经济、文化的侵略,使中国的文化实力受到了空前的打击。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又出现了新的发展。首先,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文化产业出现了繁荣发展的新气象,广播、电视、报刊、杂志都有了快速的发展。国民文化、娱乐等文化消费和支出逐年增加,文化产业空前繁荣。中国的文化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推崇。新千年后,在国外出现了国学热,各大国家纷纷出现了孔子学堂,学习中国文化。各个西方国家出现了汉语热,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学。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逐渐深入人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诚信”、“孝道”等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党中央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八荣八耻”、“和谐社会”等以社会主义新道德的形式重新提出,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发扬。

二、“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文化软实力”在近年来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战乱年代,国家实力受到重大打击,影响了文化的发展,使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基础差、发展时间较短等状况,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并有待解决。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影响力较弱。相比之下,中国古代文化在西方更加受到推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我们展现了古代文学、鼓乐、文字、丝绸之路、京剧等意象,这都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为全世界所认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文化的地域性与和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性,中国文化最能被世界认可和接受的是古代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被世界的认识程度和接受程度较低。其次,人们对于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国家大力推动经济发展,使人们对文化发展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比如现在出现了很多过分追求商业利益的电影和娱乐节目,忽略了对文化软实力的挖掘,过于浮夸,以上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三、如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为了不断的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将中国建设成为具有“大国气象”的世界一流国家,解决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就更加紧迫。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美德应做到大力的推崇。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具有负面影响的事件,如小悦悦事件、李刚事件等,让人们重新审视和拷问自己的道德水平。更加让我们看到了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早在孔子的《论语》中,就提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② 中华的传统美德中也已深深的融入在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之中。

第二,树立自己本国的文化标志和符号,打造民族品牌。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交流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的外国品牌涌入中国,冲击国货市场。好莱坞电影、苹果手机、韩国电视剧等等都成为了80、90后所推崇和追逐的生活方式。在面对各种洋品牌的冲击中,树立民族品牌,打造中国制造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急务。应该重视文化产品中本国意象的体现,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竞争力,让中国制造占领本国市场并逐步走向世界。

第三,增强对外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些民族的文化异彩纷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当将各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并且引入其他国家优秀的文化,使中西方的文化融合、碰撞并产生新的优秀的文化,促进本国文化实力的提升。

四、结语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也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联系。为了迎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急务。虽然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应该抓住政治、经济发展的契机,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打造自主品牌,不断推进文化软实力发展进程。

(作者:哈尔滨剑桥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政治哲学)

注释:

①.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告.

中国文化软实力篇4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问题 初探

“文化软实力”概念是“软实力”的子概念。“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约瑟夫·奈提出来的。“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在“软实力”要素构成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基石,它构成软实力的深层魅力。正如前新加坡高级官员李宽冶(Lee Kuan Yew)所说:“只有当其他国家羡慕并期盼能效法该国文明时,该国才具有了软实力。”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对它进行继承和弘扬,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文化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传承,它不仅仅是现实物质世界的简单反映,而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相互交融渗透,具有强大的作用力。

一、中国历史文化“软实力”简述

华夏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一部厚重的文化历史,印刻了深深的足迹。夏商周,中国古代文化的雏形开始形成,可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 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全面奠基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灵魂”,产生了中国古代文化两位杰出的“形象代言人”:老子和孔子。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思想的主要内容;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奠定了中国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为后世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秦汉文化高潮过去后的平淡”,相对于前一个阶段,少了些气势,多了些平淡与细腻。具体表现:文化科技继续进步,思想方面儒、道、释开始互相渗透,佛教盛行、艺术异彩纷呈,具有鲜明的民族融合特色;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带来古代文化的全面辉煌。兼收并蓄、全面辉煌、泽被后人、影晌周边,世界领先、地位突出(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的代表;明清时期,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尾声,承古萌新,西学东渐。唐朝见证了中国文明传播于周边邻国的过程,包括韩国、日本和越南。此外,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鉴真东渡日本,今有“乒乓外交”、中外文化交流年,这些都为传播我国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扩大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此外,文化外交为我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交流构建了平台。中国作为亚洲传统的轴心国地位,为自身现代化进程创造了丰富的软实力储备。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同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理论和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文化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这一切,极大地改变了我国文化发展的格局,丰富了亿万人民的文化生活,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激荡人心的文化乐章。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问题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大量的文化结晶,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四大发明更是令世界为之惊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存在着的问题便凸显了出来。

一是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渐渐记不起《道德经》,传统的文化节日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首先,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也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其次,一些文化产品被注入其他因素,降低了其本身的质量。许多的文化产品在运行中被大量注入商业的因素,本身的优势资源流失,结果反而在竞争中处于被动。最后,文化市场运行的不规范化。

二是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销往一些亚洲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文艺影视也有类似状况。据北京演出行业协会统计,2008年国内艺术团体的北京演出次数与2007年相比,减少1.56%,但与此相反,外国剧团在北京演出的次数增加36.3%。中国出口到国外上映的电影可谓凤毛麟角,而国外利用中国文化元素拍成的电影在中国市场上却赚到盆满钵满,《花木兰》、《功夫熊猫》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实,在中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

三是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在我国文化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专业文化人才的缺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我国著名艺术家金曼指出,我们不仅需要一批一流的文化产品,我们还需要一批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世界文化市场,善于市场策划和运作的国际文化经纪人。许多我们认为不错的文化产品因为缺乏市场化运作,在海外没有引起反响甚至受到冷遇。文化经纪人的匮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严重制约因素。因此,大力加强对专业性文化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如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使之迅速的进入良好的发展轨道。笔者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

一是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民族精神中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优良传统,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趣味低级、违发展和科学规律的不良成分,这样,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是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其广大博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从“中国制造”转变到“中国创造”, 打造属于我们民族、国家的品牌,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三是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国民的文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人们开始更多地寻求艺术上的、更深层次的交流。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专业文艺人才。在民间,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喜爱更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吸引力所在,也是繁荣我国文化事业的夯实基础。可见,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文化的长期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提供了后备军。

与此同时,应该建立一套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人事运行机制,让真正的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并切实改善文化人才的待遇。形成尊重文化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以环境留人、育人。同时,对文化人才的培养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不要局限于小范围,应该走出去,大胆吸纳其他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文化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只有这样,优秀文化人才才能脱颖而出,才能得到展示和锻炼。我们的事业才能可持续发展,也才能满足建设文化彝州的需要。

四是开展文化外交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开展文化外交,吸收和借鉴世界的优秀文化,将为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产生深远的作用。因为,精神文化资源是党执政的重要资源。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都要竭力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思想文化。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通过调控意识形态,整合社会思想,促进社会共识,保持社会稳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一个基本途径。中国文化“软实力”要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文化外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中国在文化外交方面的经验十分丰富。古有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鉴真东渡日本,今有“乒乓外交”、中外文化交流年,这些都为传播我国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扩大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篇5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创新;民族文化;人本原则。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是无形的国土;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资源,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更是生产力的先导。所以,我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不仅要有硬实力的支撑,还必须具备文化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即文化软实力。

发展文化软实力不仅能为国家软实力建设奠定基础,也能为国家硬实力的增强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它不仅事关一个民族的国际形象,也决定了全球化背景中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结合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现实背景,从价值取向上讲,中国文化软实力主要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导航、支撑先进的本土文化体系建设、为国家永续发展提供原动力、保障民族凝聚力、国民创造力的源泉五大功能。鉴于此,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应相应地遵循以下五条原则。

一、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

在现今时代,世界形势日趋多变,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思潮也层出不穷,文化多元是人们不可回避的现实情况。多元文化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文化的融合和完善,有利于消除片面认识、极端认识;另一方面,不同层次的文化的沟通有可能带来思想层面的混乱,有可能对弱势文化带来被覆盖的危险,对民族文化的自主性也是一个挑战。

在这个多元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帝国主义也逐渐浮出水面,文化帝国主义,其实质就是西方世界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武器的征服。相对于武器或暴力统治,文化的控制和渗透更能摧毁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心灵壁垒。从意识形态入手达到征服的目的,具有隐秘性和无形性等特点,会使民众自发地屈从。西方文化的渗透在某种程度上会模糊人们的主权意识。在当今社会,与武力征服紧密相连的文化侵略几乎已经找不到舞台了,但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形态为代表的强势文化的扩张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和文化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并且这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应该是开放的、全面的。面对复杂的形势,我们应该用以简驭繁、以一领多的原则驾驭文化层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文化本身是一个系统,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中,一元化能否引领多样化便成为和谐社会的文化标志。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一元化指导思想,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社会的稳定、和谐并存,既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又有明确的文化主导思想。

“一个健全的文化体系,必有一个中心思想,在文化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同时又兼容并包,允许不同思想的存在”,“必须确立一个主导思想,藉以保证政治上的统一、社会的安定;同时又允许不同学派的存在,藉得保持思想上的活跃、学术上的繁荣”[1]337,348。

我国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功的历史表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一元化指导思想的重任只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胜任。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是指导我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但马克思主义决不能仅仅是纸面上生硬的表述,而是植根于实践的活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典型代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而产生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超越了经典作家的文字、语句,是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合并能真正指导我国实践的先进思想。因此,只能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引领时代的进步,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

罗素称,不管对于中国还是人类,文化问题都是根本,他把文化视为决定中国乃至世界未来发展的第一要素。罗素的观点具有极深的意蕴。文化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行为,当文化导向发生变化时,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将发生相应改变。在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可以说就是这个社会的时代精神象征,“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2]35。坚持“以一领多”的原则,不仅关系到意识形态领域的和谐,也关系到我国的政治体制的运行。所以,“以一领多”

是我们在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时必须坚守的原则,而且是核心原则。

二、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原则。

在牢固一元化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原则才能确保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内涵。文化是立国之根本,尤其是在这个文化价值冲突日益加剧的环境中,文化决定了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前进方向,正是中华文化构筑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只有发展文化软实力才能重塑我国在全球背景中的文化身份。

在目前多元文化既相互冲突又相互渗透的情况下,民族文化的崛起显得相当关键,任何一种自主的文化都是建立在本国文化传统之上的,失去了这个核心,也就失去了一国精神的根本,“若全部传统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对其国家以往传统之一种共尊共信之心也没有了”[3]152。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文化软实力要紧抓我国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好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和内涵,积极创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发挥出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独特之处,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散发出新的光芒。

我国目前已经面临着外来文化冲击、吞噬我国传统文化等问题,面对我国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危机,许多人开始探求西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是,面对外来文化,如果全盘否定自己的民族文化,一味地去追随模仿,丧失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就会带来整个民族精神的泯灭,从而也就带来民族独立性的消失。文化不自主,就有可能成为丧失民族特性与独立性的文化殖民地。

费孝通先生在1998年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时提出:“在中国面向世界,要世界充分认识我们中国人的真实面貌,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才能谈得到让人家认识我们和我们认识人家……在文化传统上说,世界没有一个民族有我们中华文化那么长久和丰富。我们中国人有责任用现代科学方法去完成我们‘文化自觉’的使命,继往开来地努力创造现代的中华文化,为人类的明天作出贡献。”[4]而且,他进一步阐释到:“文化自觉,意思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是要‘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可以说,强调文化自觉的前提首先是坚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再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做到“文化自觉”的层次,才真正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从我国的历史来看,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坚持主体性的先天优势。虽然我国经常处在一种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之中,也经常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甚至是非常巨大的,但中华民族没有在这种情形下丢失自己的文化,反而是将各种文化纳为己有,加以改造和创新,并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从中国以往历史征之,其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量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而初不为其动摇变更。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领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5]7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坚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坚持文化创新原则。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种柔性的影响力和征服力,从根本上讲,就是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生存力与创新力的综合体现。创新力是其他实力的基础,也是最能体现文化软实力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化软实力也可以称为文化创新力或文化创造力。文化创新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途径,构建构文化软实力应以文化创新为主导战略,只有文化自我创造、自我创新,才能保持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才能使文化具备辐射力与感染力。

我国目前建构文化软实力固然有许多优势之处,比如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市场经济的完善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文化发展战略也成为新的战略着眼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等等。但是,目前我国建构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劣势也不容忽视,比如文化倒灌现象严重,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核心价值观引领性欠缺等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文化整体创新力不够,文化创新习性不足,以至于传统优势没有发挥出来,致使文化理念的影响力不足。

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1]251,创新既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又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创新力不够,不仅会妨碍文化自身的发展,还会影响到民族先进性与国家创新力的提升。从一定意义上讲,对于文化自身的长久发展而言,全面照搬、机械继承带来的危害不亚于对它的全盘否定和彻底背叛。文化创新是文化内在创造性的自我转化。一方面,面对多元文化,我们可以汲取各家之长;另一方面,应通过文化自身的创造性,让文化不断提升,以适应并引领时代的进步。

创新离不开对自身的扬弃,扬弃不是简单的摒弃、抛弃,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对自我的锻造和重塑,扬弃是在保留原来合理成分的基础上的继承和提高,内含更新、创造之意。扬弃既有对消极因素的抛弃,也是对事物中积极元素的肯定和鼓励。无论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发展我们的指导思想,都需要扬弃的精神贯穿始终,“扬弃力包含在文化的传承、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全过程中,体现在各个环节的张力上”[6]404。扬弃显示了事物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冲力,坚持扬弃代表着突破了墨守成规和固步自封,是事物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扬雄曾经说道:“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太玄》)。“不因不生”说明我们不能忘记传统,“不革不成”

说明必须不断创新。文化繁荣、创新之时,也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是国家创新力与竞争力的积累时期。培育和促进文化的创新性不仅是建构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时代的内在要求,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努力营造文化的创新性内涵,才能从本质上促进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民族国家的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坚持会通整合的原则。

如果说坚持文化创新原则,是从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间维度来讲的,那么坚持会通整合的原则则是从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空间维度着手的。在现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建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积极创新、自我扬弃,还要与外会通,站在平等、交流、整合的平台上,积极发展,博采众长,处理好借鉴和独创的关系。会通,就是对各种联系进行融会贯通,是联系之上的再联系、联系之中的优联系。世界是一张普遍联系之网,事物通过彼此间的相互运动联系在了一起。为了更好地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我们应该站在整体观的角度看世界,对事物的联系、变化、发展都清清楚楚,实事求是地加强联系有助于促进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为了使中国文化软实力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除了必不可少的联系之外,还应将所有联系的方面整合起来、将各种信息优化组合、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加以综合运用,这就是会通的过程。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魅力。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正视我国多民族、多习俗的现实,整合内部资源,统一在中华文化的大框架之下。能把我国各民族统一在一起的因素不是其他而是文化、文明,如果没有文化在起作用,国家就被会经济、地理、环境等等要素割裂开来。其次,要正确地对待西方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其先进。在中华文化能够完全兼容的情况下,对西方先进的优秀的文化加以吸收、借鉴。建构文化软实力,在以本国文化为主体的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的包容性,做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在对待西方文化时,有两种态度是错误或者有害的:一种是全盘西化,认为西方文化绝对先进,应该把西方文化全盘移植我国;一种是夜郎自大,认为我国文明源远流长,我们的文化是优秀文化,漠视甚至蔑视其他国家的文化特点和长处。费孝通先生提倡“文化自觉”的目的之一是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就要求在坚持本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同时,促进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融通和交流,更快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扬弃。

坚持整合会通的原则,旨在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统合一处、相辅相成地互动式共享提升。这是一个协调并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同时也离不开其它文化的助推,以协调并举为基本点,才能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使主导文化发扬光大。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引导和凝聚其他多元文化向自身靠拢。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以一种文化为主导,其他多元文化为辅助的和谐文化之局面。

五、坚持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的治国方略之一,“今天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7]。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使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普遍认同感和满意感,从而达到思想上的协调统一,最大规模地将人心凝聚起来,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积极构建。

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也必须坚持人本原则。一方面,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人创造的,人是文化的主体;另一方面,文化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重要特征。文化与人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主体原则,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必须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主人,以人为主动力[8]15。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在全社会形成重视人、尊重人、培养人的社会风气,以人为主体,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战略方针。

以人为本,必须将人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从整个生态链的角度上看人的作用和位置,看人的终极目标和关怀。首先要认识到人在自然中的关键作用,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恰当位置。马克思认为从本原上看,“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看,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活动是社会的基础;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看,人的活动不能超越自然所能接受的限度,不能违反自然规律。

在以往的观念中,既有人类中心论也有自然中心论,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当从“类”的角度去研究人时,人类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人处在自为状态,人与自然在互补的平台上相互作用,这克服了人类个体中心主义,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所以,坚持人本原则,并不是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建构文化软实力,也应站在生态和谐的立场上,才能从根本上做到人本原则,达到人的本质与外界环境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张岱年哲学文选: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1.

[4]费孝通。百年北大与文化自觉[EB/OL].http://www.54youth.com.cn.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06-04-23.

中国文化软实力篇6

论文摘要:文化也是生产力。一直以来,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它是经济、政治的附属物。事实上,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把两者统一起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党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对当今时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我们应站在世界文化的制高点,更加主动地承担起传承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也是生产力

所谓“软实力”,根据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的解释,就是“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能力”,它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外交政策和机构体制的吸引力。我国历代思想家及明君贤臣都高度重视国家软实力,认为要实现国家的意志和赢得他国的尊重,应当行“王道”而弃“霸道”;解决与他国的冲突,强调“以德服人”、“攻心为上”。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部分,为国家的价值观念和政策提供价值观基础。如果广义地理解文化这个概念,把它解读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话,那么“国家软实力”与“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基本上是差不多的。由于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文化政策,制订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知识经济高地”进行战略竞争的同时,又在“文化经济高地”展开了新一轮竞争与博弈。

文化也是生产力。一直以来,国内对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大贬低了文化的地位。把它视为经济、政治的附属物。事实上,现在的文化不仅可以唱戏,而且还能唱经济大戏。据测算,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3%,而美国的占比高达25%,日本达到20 %,欧洲平均在10%到15%。中国是一个有着上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但却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文化产业。诬髓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十分看重文化的巨大作用,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关键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13亿人口的大国,各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差异很大。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日趋多样化,人们的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多变的发展新趋势。多元主要反映在政治信仰上选择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的人数增多。在思想理论领域内,也出现了“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新儒家”等主张和观点。多变主要反映在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化频率加快,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不断产生、不断更新,各种流行文化、时尚消费层出不穷;人们的价值选择经常变化,人们思想文化的兴趣爱好、关注点和兴奋点的转移频繁。面对这种情况,靠什么引领整合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想意识,最大限度地形成广泛的思想共识呢?必须靠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果没有这样的核心价值体系作统领,就会失去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就会导致人心涣散、社会混乱。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主要途径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把两者统一起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是公益性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事业,它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加大了这方面的投人。从内容到机制体制方面都有很大创新。全国文化事业经费年均增长22.5 % 。“十五”期间基本实现“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目标,“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目前,全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2799个,文化馆3217个,博物馆1722个,文化站37384个,社区、村文化室137665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已整合的数字资源达到68TB,辐射上亿人口。公益文化事业正在成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但毕竟公益文化事业的覆盖面还不够,还必须加大投人,进一步推进创新,使我国的文化事业能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是满足不同层次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目前,在世界文化市场美国占了43 %,欧盟占了34%,亚太地区占了19%,其中日本占了10%,韩国占了5%,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共占4%。中国面临的发展形势很严峻。发展文化产业一方面我们要深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因为只有新的文化创意才能将现有的资源变成知名的文化产品。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化资源并不具有唯一性和独占性,只要有新的创意,任何文化资源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比如中国有花木兰传说、有西游记故事,但这些都被美国人、日本人的创意变成了知名品牌和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张扬本土文化精神应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汹涌发展的文化市场,我们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保护好、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迅速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抢占文化产业制高点。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是强化我国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传播深度决定影响广度。21世纪是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也是传播影响最为显著的时代。一个国家的文化在世界上是否具有竞争力、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西方国家之所以掌握国际政治、经济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具备强大的广播、影视、报刊、出版、网络等传播能力。尽管我国媒体在传播科技的掌握和使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不大,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了解并不全面,对我国的宗教、人权等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种种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的文化传播特别是对外传播还没有达到与硬实力相称的水平。为了使国际社会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华文化为更多的人所认同,从而掌握影响世界、影响人心的话语权,全面提升我国的软实力,我们必须大力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主要推动主体是各级党政机关、教育部门、科研院所,实施的主要方式是自上而下的强势宣传和直接教育。内容和形式都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这就造成了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渗透力不足,而且缺乏有效而又持久的发展动力。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我们需要更多的参与主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文化扩散的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播中处于特殊地位。要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人,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变被动宣传为主动参与,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具社会影响的科技进步的手段和载体,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可能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善于利用网络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为一体的特点,发挥其综合优势。真正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参与支持文化建设

中国文化软实力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软实力,现状,提升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2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藏资料库。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是丰富的,涵盖的范围是广泛的,对其研究有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观不仅融合了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内容,同时也融合了中国历代领导人的主要文化观点,如思想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了文化对政治经济的正反两方面作用;邓小平理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形成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文化融合的内容以及形成过程;的三个代表则表述了党对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这些理论都使得该体系更为丰富和贴近中国国情,也更具有中国特色。

二、文化软实力及其影响、作用和成果

1、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世界的格局自冷战对抗结束之后,就从尖锐、明显的军事对抗和政治对抗逐渐向更为深层次的文化影响力竞争,文化实力的落差不会在短时间内导致国别、区域之间的巨大落差,但是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从而成为一种促进国家地位上升的辅助手段。软实力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的吸引力,以及影响国际规则的能力和政治体制影响力的吸引力。软实力的最突出优势和作用在于通过个人意见的输出,引导或迫使其他人接受和遵循你所提出的规则,因此软实力的影响在和平为主的当今世界格局中尤为重要和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而在软实力中,文化以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使用成本占据了软实力中的核心地位,文化的影响力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是将文化融合在产品中时,往往可以为产品获得极大的吸引力和附加价值。但是当前文化软实力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文化软实力自身的体系构成以及文化向软实力转变的途径和方法并未得到彻底的研究和实践。文化在传统的研究理论中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出的所有财富的广义定义,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而真正能够转化为软实力的文化则特指在娱乐、民俗、意识形态和文学等领域产生的财富,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够顺利的转化成软实力进行输出,因此在软实力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文化体系进行甄别和选择。

2、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文化软式力本身的理论基础不够完善,因此在进行文化软实力的分析时,常常研究的边界过于模糊,研究的内容过于繁多,同时文化的传播又具有多途径和不确定性,因此国家在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时,很难对文化本身的影响力进行特定方向的引导和一定范围的限制,因此各国在进行软实力建设时,只能够通过全面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推广来扩大本国文化对外界的影响力或是辐射半径,但是并不能够直接的获得针对性的成果。但是文化软式的优势在于,当有目的性的向特定区域进行预定的文化理念宣传时,由于其传播特性和文化本身的包容性,几乎不会遇到抵触和反对的声音,容易使得国家在获得特定利益时不用耗费太大的成本。

当前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主要参考因素,各国都将提高软实力水平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作为文化大国和经济大国,我国必须认真分析国内文化现状以及软实力建设现状,通过建设软实力来提升我国的战略地位。

3、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优势

经济基础的奠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人民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逐渐上升,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精神基础。当前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在外交中本着以和为主的原则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同时,孔子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的宣传,目前已经有50过个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超过100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文化合作机制,这些都归功于我国外交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宣传,为促进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缺陷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包容为主,因此自身的文化体系丰富多彩,可利用资源较其他国家更为丰富,由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国内文化受到西方快餐文化的冲击,导致国内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还处于浅层阶段,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和文化理念需要进一步的去调动和开发。在对国外的优秀文化进行兼容并包的同时,要注意发扬自身文化特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理念系统,才能够促进我国软实力的建设和发展。由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研究时间尚短,因此规模还不足以和国外的文化影响力相抗衡,同时西方文化的侵袭也使得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更为困难,因此需要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两个层面出发,增强我国文化的宣传力度,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

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要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快速发展,就需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作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文化核心,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带动当代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全面发展,加强我国软实力的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全面的建设我国文化软实力体系。

1、坚持现有经济制度不动摇

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为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在进行文化交流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我国的经济基础不动摇,才能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建立牢固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认为,经济基础能够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坚持公有制经济体制不改变,就能够保障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差和本质的错误。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文化,并通过社会主义文化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来维护我国的经济基础不受侵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绝不能搞“一大二公”单一公有制,也绝不能搞全盘私有。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高,才能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2、坚持以群众为基础的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核心,而群众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因此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必须考虑到党的建设和群众的利益。在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高度的重视党建工作和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避免在进行外界文化引进时,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同志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袭,因此必须牢牢的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核心的意识形态,确保马克思主义始终为我国意识形态的最先进文化。

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和体系建设,才能够在文化软实力提升和输出过程中保持我国文化特色,不断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同时,在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时,必须以各族人民为建设主体。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历史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财富的都是广大人民,因此我国文化建设的主体必须是人民群众。党的执政纲领也要求我国在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造和建设有利于人民的文化理念和软实力,同时将以民文本的文化理念融入到软实力的建设过程中,带动我国软实力在国际市场的发展。

3、妥善处理国内与国际文化关系

在进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将传统文化与国际外来文化相互借鉴和融合,本国的文化特色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创造影响的基础,国际文化的兼容并包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需要在求同存异中充分的吸收各国优秀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打造以我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各国文化为主要吸引对象的软实力。在进行文化借鉴时,注意区分意识形态的高低和文化内容的优劣,这些不能够单纯的从经济发展和物质基础的角度出发去衡量,而是需要深入各国文化体系内部,透彻的理解其文化核心内容,才能更好的把握和吸收优秀文化理念。同时,我国应该大力弘扬民俗文化,推动我国自身文化的发展壮大,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并不断的壮大文化本身。

作为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坚实基础。虽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国际社会中国特色文化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我们也看到国家通过和平外交理念所带来的更多的外交关系和国际社会支持。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和不足,对内,我国的传统文化挖掘力度不够,传统文化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和发扬;对外,在吸收各国特色文化时的甄别工作还不够彻底,许多糟粕文化也夹杂其中进入了我国文化市场,影响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我国的文化工作者在进行文化体系建设过程中,认识到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意义,扎实的推进文化体系的建设,恪守底线,将垃圾文化拒之门外,保障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时刻围绕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之内,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软实力输出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崔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文化意蕴[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2] 沈壮海.软实力的价值之轴[J].高校理论战线,2010(8).

[3] 姚迎春.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J].科学社会主义,2010(01).

[4] 彭新良.文化外交与中国软实力:一种全球化的视角[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5] 周庆安.提高软实力,重点在国内[N].环球时报,2007(11).

中国文化软实力篇8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文/刘晓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访问学者)

拓展对外文化传播途径,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发展。但睡醒的雄狮只有强健的体魄是远远不够的。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能成为文化强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是赢得主动的关键。我国是文明古国,是文化资源大国,但目前还算不上文化强国,所以迫切需要加快文化建设。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共中央经过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与建议,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决定》,真正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建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与广泛支持,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对外文化传播是每一个国家都在大力践行的国家发展策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2003~2004法国中国年”、“2007俄罗斯中国年”让更多的国外民众了解了中国和中国文化;“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已成为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中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语学习者提供了方便和优良的学习条件;新华社广告屏亮相纽约时报广场,让世界听到了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看到了更多来自中国的形象。但是世界很大,文化众多,我们的文化还有待进一步推广,正如《决定》在分析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时提到的:文化走出去较为薄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做为留学海外从事语言文化研究的赤子,我想对如何拓展对外文化传播途径谈谈自己的浅薄见解,或许我们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加强对来华外籍人士的文化传播。“文化走出去”不见得一定要把传播的地理范围局限在国外,在国内也可以进行对外文化传播。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递增,2010年更是突破26万。2011年1~6月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多达1287.24万人。此外还有60万外籍人士在中国工作。这些外国人都对中国和中华文化有着一定的兴趣,应该成为我们对外文化传播的重点对象,因为中华文化对他们而言真真切切,触手可及,文化传播的成功率会很高。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把他们纳入文化传播重点,可能想当然地认为他们都来到中国了,自然就能受到熏陶,实则不然。就像出国留学、工作、移民的中国人不一定融入和了解外国文化一样,来华外籍人士由于时间、环境、性格、兴趣、条件机会等各方面的因素,不能接触或深入了解中华文化,或是浮光掠影,或是走马观花,或是管中窥豹。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让他们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进而产生认同感。虽然不能保证这些外籍人士回国后一定会大力传扬中国文化,但是我们坚信他们的朋友和亲人一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来华外籍人士的文化传播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对于短期旅游出差的外籍人士,我们可以通过旅行社和宾馆酒店设立涉外文化服务信息台,免费提供精短实用的日常汉语教学、影视欣赏等文化传播服务。“你好”、“谢谢”,几句简单的汉语就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成功的喜悦,增进对中国的认同感。可以在他们休闲之余,以网络或光碟形式为他们免费提供各种展现当代中华文化精髓的音乐、歌曲、戏剧、电影等文化作品。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介绍引导他们去电影院、歌剧院、音乐厅等场所现场欣赏。对于中长期在华的外籍人士,可通过所在单位或住地社区,为他们免费提供中长期的汉语培训、武术、文学、舞蹈、音乐、影视、烹饪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服务与帮助。各级政府部门都应该建立一个涉外文化服务机构,或使各级外事机构增加专门负责对外文化传播的功能,开发各种长短期的课程与服务,与相关单位、机构协调沟通,共同做好对外文化的传播与服务工作。

二是加强外语教育中的中华文化教育。我国是外语学国。学过外语的和正在学习外语的人数高达3亿人。在多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出国留学、劳务输出、商贸旅游等国事与民事中,受过外语教育的人理应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排头兵,因为他们掌握了对方的语言,可以在对方不懂汉语的情况下用对方的语言与其沟通,向他们介绍现代真实的中国,向他们传播瑰丽的中华文化,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减少误解,减少冲突。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学习,相应的,外语学习也与异域文化的认识与接受密不可分。我国的外语教学多属于“向己型”,即偏向于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语言文化等,而在大学的专业英语教育和非专业英语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向他型”的课程即为对方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课程设置寥寥无几。所以,我们国家受过外语教育的人用外语说起语法和莎士比亚可能滔滔不绝,可若用外语说起《诗经》、《红楼梦》,却无法侃侃而谈。当然我们并不奢望每一个受过外语教育的人都是国学高手、文化专家,但我们更不希望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盲”。

鉴于外语教育在对外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我强烈建议在外语教育过程中加入中华文化教育的要素。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单靠个人的自学与努力是无法以外语充分表达与阐释中华文化的精妙的。所以,我们应该集结国内外最优秀的学贯中西的人才,编写各种外国语言版本的中华文化教材。对于专业外语教育而言,课程设置中应该加入外语版本的中华文化课程和当代中国文化与国情课程,而且应该成为必修课。对外汉语教学也应采取同样的课程和同样的课本。而对于非专业外语教育而言,由于专业的压力,所以单独设立课程是不现实的,应巧妙合理地在他们的外语课中加入中华文化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在外语教育中加强祖国文化教育,提升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还能使得他们在对外交流的时候言之有物,语言表达亦不受限制。

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来到中国,我们要在这种双向流动中把握机会,拓展对外文化传播途径,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提升国家软实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提升中华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不免要沾染一些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有所下降。圣诞节、情人节在国内日益盛行,好莱坞大片每年都在分割国人大量的文化消费份额。日常用语中,“拜拜(Bye-bye)”的频率远远高于“再见”。在科研论文写作领域,不引用国外学者的理论总让人觉得不够先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现当代也有很多精品文化,但是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却不强,原因何在呢?梁思成先生曾说:“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屡战屡败,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对于一切国粹都失去了信心。他们的审美标准全被搅乱了,古老的被抛弃了,对于新的即西方的,却茫然无所知。”的确,这种文化认同感的缺失固然与我们民族曾经的苦难、屈辱、贫穷、落后有着必然联系,但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的实质就是以西方化、美国化为主的文化一体化、同质化。有时我们自身也缺乏自觉的反思与抗争,眼睁睁看着我国传统的美德正被一点一点地摒弃,却被日本、韩国等国家发扬至今并视为国粹。

对于国家而言,文化认同就是维护国家统一最深厚的战略资源,是政治、经济、军事等无法替代的“软实力”,文化认同比军事意义上的国防更具有战略意义。对于个人而言,文化认同涉及到自己是谁,来自哪里,认同危机对个人的精神和发展贻害无穷。因此,面对文化根基的动摇,我们如何不焦虑?

2011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决定》,真乃顺应民意之举。的确,我们的党和政府应担当起引导的重任,在物质日益丰盈的今天,采取措施,加大宣传,提升中华民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如何才能增强文化认同感呢?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未尝不是一种选择。实际上,中国的先秦诸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都是非常地道的哲学,多多学习不但可以锤炼自己的思维,更能发现自己不少根深蒂固的思想之来源。中国伟大的传统文学宝库更是美不胜收,而且只此一家。诗经的美、唐诗的韵、宋词的逸是西方诗歌所无法呈现的。还要读中国历史,如果对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必然会产生一种对国家的温情与敬意,而带点历史人文地理知识去旅游,才能真正饱览祖国山河,真正体味中华文化之精髓,增强对祖国的文化认同。

热爱我们自己的文化吧,大力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吧,燃起我们心中自信的焰火,自强于世界文化之林!

传承古老中华文化

打造伟大民族精神

文/蒲菠(韩国成均馆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生)

作为留学生,我接触过不同国家风格各异的文化。不管是风靡亚洲的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抑或最近兴起的美国电视剧,我都认为这些与中华文化在本质上具有不同。中华文化归根到底,是在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通过沉淀而遗留下来的,从根本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指导性。中华文化中显现出来的宝贵民族品质和精神,可以在当今浮躁的世界大环境下,对于指导中国人民精神文明前进方向,树立伟大的、正确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曾预言,中国不仅要成为一个经济大国,而且要成为一个文化大国。继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之后,中共中央适时提出了加快我国文化改革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措施,对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在这点上,我有深刻的体会。中华民族具有古老悠久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长河中,中华文明为推动世界文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伴随着中华文明所产生的优秀的民族精神,更是全体中国人民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因此,在推进文化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认为我们可以立足并传承古老的中国文明,打造属于全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

总的来说,中华文化赋予我们很多优秀的品质和精神,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发展这些宝贵的民族精神力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如何传承古老中华文化,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打造伟大民族精神,我认为可以采取国内“百花齐放”、国外“走向世界”的具体措施。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启发我们,我们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提倡优秀文化的百花齐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带动社会道德和风气,提升全国人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各族同胞的凝聚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提供精神上的基础。同时,立足中国,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文化教育交流、科技人文合作等方式,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

以上两个方面的实施,都需要我们重视文化的创新,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重视依靠正确的导向来开辟文化发展的新道路,同时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推动文化的发展。

最后落实到海外留学生身上,广大留学生青年朋友,可以借助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依靠中华文化的不可替代性和指导性,打造多形式的属于留学生自己的文化品牌。这些文化品牌,可以是留学生自己编辑的介绍中国和中国生活的刊物,也可以是中华文明的宣传片,努力在价值观上对广大国际友人进行正确引导,并为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作出贡献。

借鉴韩国社会文化

推动祖国文化发展

文/韩书(韩国高丽大学应用语言学及文化专业博士生)

在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和《决定》出台之际,作为留学韩国的学子,希望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描绘出韩国社会文化的点滴供祖国参考,为繁荣祖国文化尽微薄之力。

一、社会道德方面

韩国同中国自古以来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共属于东亚文化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体系的构建起到了极大作用。时至今日,韩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依然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儒家文化思想。其代表性的行为主要体现在诚信和尊老两个方面。

记得初到韩国时,很不理解韩国餐厅在销售食品时,大部分按人份计费,只有部分较贵的食品才根据重量计费。点餐时需要说明的是几个人,吃几人份,而不是吃几两几斤。甚至购买水果时,也是根据个数计费。这种计费方式缺少一个度量标准,同样的食品在不同的餐厅也许分量就会有所差异,容易给人不公平的感受。但韩国人却非常乐于接受这种计费方式。住在韩国的时间久了,通过观察发现无论走到何处,这种计费方式的价格差异都不会太大。如果买卖双方产生争议,卖方多半会再多添一些给买方,而买方也不会无故多要。也就是说,买卖双方在最基础的社会交易层面形成了一种共识,共识的基础不是某种规定,而是相互间的信任与诚信。又如,在韩国各个学校的图书馆入口处,都设有失物招领柜,柜子里陈列着许许多多钱包、电子词典、书籍、信用卡、手机等。这些都是学生们捡到后上交来的,无论贵重与否很少有私留现象。人们对于拾金不昧并不感到骄傲,而是被视为理所当为。而失物招领柜里的东西有的在里面躺了几个月甚至几年,如果不是失物的主人,是不会有人来冒领的。社会公德是韩国社会里非常重要的指标,人们都自觉地将公德心视为自身评价的基线。

在韩国家庭中,老人的地位非常高。所有人都会尊重老人,年轻人在老人面前喝酒要侧身,拜见老人要行礼,老人回家要迎接等等规范不一而足。在地铁每节车厢的末端,还专门设有老人席,即使老人席空无一人,而车内拥挤不堪,也不会有年轻人抢占座位。

相对韩国而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诚信与尊老的主流文化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欺诈、仿制、冒领,以及公德心缺失现象。呈现出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态势。经济发展可以用10年、20年取得巨大进步,而文化素养的提高却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国是有着优秀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借鉴韩国传承儒家道德的经验,也许对提高我国文化道德水平会大有裨益。

二、社会文化领域

韩国非常重视本国的传统文化,有宽泛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文化发展相对平衡,传统文化渗透社会各个角落。每个城市都会设专项基金扶持传统文化和艺术表演。各艺术团体会经常性地在各个城乡的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举办免费的艺术表演,供市民欣赏。在韩国首都首尔,各种艺术表演、展示络绎不绝。在釜山,每年的国际电影节吸引了世界的眼球。在济州、春川,《大长今》、《冬季恋歌》拍摄地成为了艺术主题公园。纵观韩国文化艺术,已经逐步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韩国非常注重文化走出去战略。韩剧在日本、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影响力巨大,韩国的劲歌劲舞在世界艺术舞台上构建了具有韩国特色的独立风格,韩国甚至正在赶超法国,成为世界浪漫之都。

韩国的互联网非常发达。韩国政府非常重视互联网事业投资,其网络普及率和网速已经赶超美国,成为世界之最。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同时,韩国也非常注重互联网的实名制管理,几乎所有网站的登录和注册均需实名验证,极大程度地减少了网络犯罪和不良信息的传播。

与韩国相比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正处于结构战略调整期。如果能抓住社会结构调整时期的机遇,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狠抓文化结构调整,构建具有各地区特色的文化氛围,扩大文化影响力,开展走出去战略,相信定会取得良好效果。在大力发展互联网事业的同时,注重效益与安全两手抓,一手提高互联网质量,一手引导严格监控,才能将好事办好,锦上添花。

三、生活方面

韩国人普遍具有安居乐业的特质。无论从事任何行业,均对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同时政府还设立各种“匠人奖”,鼓励百姓在各行业中充当先锋,创出佳绩。各行业人员在工作之余非常重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会为了多赚钱而放弃休息时间。

上一篇:神奇的种子范文 下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