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英文范文

时间:2023-09-21 11:24:12

一带一路英文

一带一路英文篇1

【关键词】“一带一路”建设 大学英语 教学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48-03

一、“一带一路”建设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内涵。在2013年,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在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将“一带一路”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作为一项承载着国家伟大复兴责任的重要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战略合作问题,是一项构建国际交流平台的有效载体。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可以打通我国对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通过经济和文化上的联通,打造区域发展共同体,实现对外交流合作的提档升级,实现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作为部级的战略措施,“一带一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发展意义。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囊括了包括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的全方位交流,在开展“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英语是必不可少的交流要素,只有利用英语这种国际通行语言作为基础的交流要素,才能实现国家层面战略的顺利开展。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基本任务,也对相应的专业人才培育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同时也指明了方向。

(二)“一带一路”要求构建新型英语教育体系。在当下大学英语建设改革和优化进程中,着力解决的就是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不高的问题,在夯实学生英语基础的同时,强化学生对英语文化和英语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毋庸置疑,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符合“一带一路”建设对于英语人才的现实需求,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就要求英语教学及时作出变革,按照国家新兴战略的要求,探求大学英语变革的有效路径,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强化沟通能力,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是有效的改革契机,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机会,同时也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今天,要让改革符合发展方向,就要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为视角,从人才需求角度出发,根据国家战略的现实需要,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英语教学人才,不断调整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

在“一带一路”建设视角下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优化,需要形成新的教育体系。在目前教育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作为公共科目来开展,配合商务英语等其他x修课程,要想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目前对于英语教育的重视和资源分配程度是不够的。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路径,要提升教学效率,同时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包括英语沟通能力和英语对话能力。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理念,实现从“英语教学”到“英语教育”的有效转变,构建现代化的高效英语教学课堂,在进行英语基础知识讲解的同时,更加强化英语实践和英语能力的培养,注重英语技能的提升。

二、“一带一路”建设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人才培养忽视“双向思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才,而承载人才的平台和载体是企业和项目,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企业同国外企业作为基本经济单位,进行经济、文化全方位交流的过程。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具有“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性。在当下的大学英语培养中,存在着单向性的问题,而忽视了这种“双向思考”,这是我国语言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弊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大批企业已经开始走出国门,同国外进行经济上的往来,很多外资企业也来到我国,雇佣我国人才,开展“飞地经济”,进行复杂的商业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具有双向英语能力的人才就成了企业的稀缺资源。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培养学生的一般都是单向沟通能力,即能进行英语的基本的办公运用,即进行合同审核及基本翻译等,但是与别国人员进行英语直接交流的能力较弱,而且普遍缺少英语思考能力,就是不能帮助外企人员进行汉语的理解和运用,在实际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英语交流障碍。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很少有国内的大学毕业生能承担起国内工作人员和外籍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这样的工作,一般都由国外留学归国人员来承担,这是大学英语教学“双向性”思考不足所带来的现实问题。

根据我国《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若干意见》的要求,已经提出了这种多元化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这也是现在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而需要比较长期的过程。在现实的教育资源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英语“双向沟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的英语人才,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既能适应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英语沟通需求,同时也能满足外企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这样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外企、我国企业、当地政府的沟通和交流之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缺乏英语教学的顶层设计。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面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需求,存在着顶层设计缺失的问题。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很多高校都展示了配合国家战略调整、提供优秀英语人才的构想,但是在整个教学格局的调整上,还缺乏明确的目标设计和具体的举措。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和教育投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分为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和公共知识普及教育,如何通过两个梯度人才的配合培养,搭建大学英语教学的立体化教学格局,是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一方面,要提供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高质量的英语公共课程教育,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秀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如果不进行宏观的规划和设计,很容易出现教育资源分配很英语教育改革的“赶潮流”现象,针对“一带一路”建设开展的英语教学,也容易出现浮于表面的现象。因此,要明确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顶层设计。

三、“一带一路”建设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优化途径

(一)强化英语应用能力。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由于应试教育的延续性存在,教学侧重点还是放在英语的读和写训练上,这与英语的实际应用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新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已经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就是在英语写作和英语阅读基础上,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即强化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的训练,这样的教学目标,符合现代社会和工作岗位对于英语的应用需求。在“一带一路”建设视角下,这样的教学侧重点调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的大学英语级别考试中,已经进行了相应调整,听力等实践内容的考试分数比重也在不断加大。以为“一带一路”建设为目标,培育专业化的综合性英语人才,要调整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点的适度转移和教学内容的平衡。虽然从顶层设计和具体的考试安排中,已经体现出了这种教学重点上的变化,但是由于教学资源的分配具有惯性,另外很多教师也存在着思维惯性,不愿意花费较多经历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英语综合能力的训练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

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工作要求,更需要的是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也就突出了实践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为教学工作者,要及时转变教学思路,注重学生英语听力和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在现行英语教育的环境下,由于英语课时和教学资源的分配,单独开设英语口语和英语听力的课程,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综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体现“生本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强化英语课堂的综合性,通过情境化教学等现代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更加活跃、更加现代化的英语课堂环境,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为学生多创造英语实践应用环境,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英语学科摆在整个大学学习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二)强化英语文化的培养。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对英语零碎知识的讲解,整个大学英语教学缺乏体系性,究其原因,是因为对英语文化的培养和讲解不够,学生没有从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入手去了解英语学科,一般的知识都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学生接触到的都是零散的单词、语句,很难形成英语思维。在“一带一路”建设大背景下,这样的零散知识并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求,需要学生养成英语思维,在面对英语问题和英语环境的时候,能够形成英语应用思维,通过思维的养成,逐渐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实践应用中,才能提升自身知识的灵活性掌握和应用。在具体的英语交流和应用过程中,才能避免文化背景差异所导致的交流障碍问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拓宽自身思路,多为学生带来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化知识,而不是“汉语式英语”,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推介多样化的英语知识和内容,指导学生从英语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理解知识,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学生不需要到国外,也有了更多w验英语文化的机会,现代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展示技术,为这一切带来了可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多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通过视频观看等方式,为学生多提供给英语历史、风俗等方面的生动知识,让具体的知识跳脱课本之外,呈现生动化、立体化的形象。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英语应用包含“请进来”和“走出去”两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大学英语教育要注重对于英文文化和中华文化之间的衔接和架构,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找到其中的连接点,实现英语学习和“一带一路”建设应用的无缝衔接。

(三)变“泛学习”为专业学习。在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英语泛泛学习的现象,对于知识点的讲解和掌握经常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性。在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中,就提出了对于学生英语技能精深化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更多英语文献资料阅读和使用的专业能力,这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也是契合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发展需求的英语专业知识,需要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学的专业性。

总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当我国开启“一带一路”建设新征程的同时,也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在新机遇面前,大学英语教学要及时调整教学体系,将微观教学工作与国家宏观战略有机结合,不断调整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开拓英语教师和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立足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探索有效的教学新路径,这也需要大学英语教学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实践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并及时提炼升华理论体系,形成切合实际的教育改革理论框架,进而指导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从而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英语人才支撑,推动英语人才培养和现实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潘月洲.“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中的高职外语教育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2]薛宁,孙顺祥.浅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ESP转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7)

[3]徐冰.“一带一路”建设下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6)

[4]刘丽红.浅谈大学英语学习中双文化意识的培养[J].科学时代,2015(11)

[5]杨立.大学英语教学优化输入,以多种形式重视输出[J].科教文汇,2013(32)

[6]王芳.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分析及其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

[7]刘燕.多模态视野下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优化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5(6)

[8]商金芳,李清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3(3)

[9]刘先林.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林区教学,2014(7)

[10]田甜.母语语言文化渗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优化探索[J].读与写(上,下旬),2016(10)

【作者简介】许丹丹(1982―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外国语学院欧美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一带一路英文篇2

当前复合型英语人才已成为21世纪我国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一带一路战略下西南地区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途经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64个国家,涉及官方语言达40余种,唯有国际通用语言———英语能够成为西南民族地区与沿线各国沟通的桥梁。另外,一带一路战略包含经济贸易、区域秩序、人文交流三方面内涵,涉及到国际贸易、翻译、教学、管理等领域的工作,因而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是西南民族地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并促进区域经济发的重要举措。而当前西南民族地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较多不足,难以满足一带一路战略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英语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当前西南民族地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构建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促进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2一带一路战略对西南民族地区高校英语人才的需求特点

首先,是英语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西南民族地区利用地缘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西南民族地区的对外投资出现大规模增长后,需要大量的经贸人员、对外翻译人员、法律人员等进行跨国工作。这就要求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培养的英语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还应具备将英语与相关专业知识融合的能力,从而适应西南民族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外交流合作的发展需要。其次,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优势,创新是关键,而大学生人才是创新的主要力量,教育部等国家部委专门出台了鼓励在校大学生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举措中。可见,随着“双创”政策的不断推进,巨大的市场需求势必会吸引一大批创新人才加入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活动中,因此,具有创新能力的英语人才在发展对外贸易和对外交流合作占有较大优势。这就要求复合型英语人才除了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判断推理能力、独创精神和创新意识。第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力。西南民族地区属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门户,随着战略的深入推进,沿线国家间人员的往来更加频繁,这对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扎实的英语技能是基础,具有高度的异域文化敏感度及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能力是关键,应在理解并尊重对方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同时推动西南地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具体到英语专业人才,无论是应用型还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都应体现‘高素养’培养的教育理念,培养知识面宽、具有文化包容意识、持续学习与发展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同时要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国际视野及思辨能力,以更快地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需求。

3西南民族地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一,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西南民族地区高校难以吸引更优质的生源就读。当地高校的生源大多来自本区域;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大多都选择就读于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的知名高校。此外,西南地区有汉族、苗族、壮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其风俗习惯、语言、各不相同,相当部分学生由于受到民族语言影响,在英语语言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致使当地高校在英语人才培养上很难有所突破。第二,培养英语人才的软硬件实力较薄弱。从硬件上来分析,西南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院校数量有限,在西南省区中英语专业院校仅有四川外国语大学、广西外国语学院等极少数几所大学,缺少重点大学在英语教育方面的牵引;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缺乏良好的教学环境及高科技的教学设备;教育经费投入比重较低,西南地区教育经费预算仅占全国的13.8%,而科研拨款占全国比例更是低至0.8%[1]。从软件实力方面来说,西南民族地区整体教育水平较低,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较落后,缺乏改革创新的动力,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全国知名的英语专业院校相比,其英语教学质量亟待提升。第三,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虽然国家教育部推出“教育援助计划”,“丝绸之路”合作办学等措施鼓励我国与沿线国家间合作培养人才,但对于经济较落后的西南地区缺少针对性的帮扶政策,比如,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政府没有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引进优秀人才、鼓励教师专业发展等,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尤其是针对英语教育领域中取得突出成就的教师。第四,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南民族地区而言,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关键。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南地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必将深化,这就需要大量贸易人才,翻译人才等技能型人才,而在培养方式上,西南民族地区多以课堂教授知识为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程度明显不够,不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第五,师资力量较薄弱。强大的师资力量是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后备力量。在师资团队方面,西南民族地区英语教师多为西南地区高校毕业、接受的多为本土教师的培养,英语教师对多元文化的直观感受非常有限,教师综合素质亟待提升,部分英语教师因受多方因素影响,对待教学工作责任心不强,课后很少与学生交流,不注重自我能力的提升,缺乏教学改革创新的动力。虽然我国高校引进了一批国际化教师团队,但其中高端学者所占比例较小,而且分布在西南民族地区的国际化教师极少[2]。另外,西南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师待遇较低,致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影响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进程。

4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南民族地区高校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西南民族地区高校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依据一带一路战略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特点并借鉴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三种具体模式,即校企联盟培养模式、“互联网+”培养模式、中外联合办学培养模式。

4.1校企联盟培养模式

校企联盟培养模式是指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英语人才,培养集英语技能、企业精神、实践运用能力于一体的满足沿线国家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校企联盟一方面需要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开拓平台,主动联系具有外向需求的企业进行合作,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合同,确保英语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保证英语人才的就业问题,培养区域发展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根据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联系进行定向培养人才,以供社会发展所需。校企联盟培养模式重点突出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有效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西南地区高校可与广西北部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云南国际旅行社等一些知名并且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的公司进行合作。

4.2“互联网+”培养模式

“互联网+”培养模式重在利用大数据优势集中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共享性及高效性。该模式是指在实地教学的基础上,搭建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网络平台,通过英语教育相关的信息搜索、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互联课堂等方式达到人才培养多元化。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是主要动力,“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资源共享是大数据时代的一种重要模式,这种模式需要高校统一引导,教师牵头,学生积极参与的培养体系,采用“互联网+”模式应实现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系统培养,对现有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针对西南民族地区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英语课程设置进行合理调整,并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善。此外,西南民族地区高校可进行挖掘式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以“互联网+”为前提,适当开展跨文化交流体验课堂,可在“互联网+”过程中增加趣味性、体验性较强的活动项目,依托“一带一路”的资源优势,发展多元化网络课程,着力提升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效率。

4.3中外联合办学培养模式

“丝路计划”是中外联合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机遇,应该抓住机遇培养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所需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中外联合培养模式是以西南民族地区高校为主,联合沿线国家高校为辅的合作培养模式,综合沿线国家所需人才及西南民族地区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中外联合办学,中外师生互换的一种培养模式。为保障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有效培养,应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资金投资,地区高校英语专业师生参与的多层次立体化运用机制,实现多方共同协作,保障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效果。一带一路沿线英语国家较多,涉及不同的地域文化、传统风俗、政治经济活动等方面,如中国与东盟国家自由贸易活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等,但目前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往来并不深入,西南民族地区可以考虑通过中外联合办学,在提高英语技能的过程中相互弘扬与学习各国文化。这种模式可提升各国间的深入了解,建立深厚友谊,提升西南民族地区学生看问题的视角及凝聚力,进而提高英语人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作者:杨姗姗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吴国生.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一带一路英文篇3

北京的英文路标及其他

我知道这个栏目是开在“外教专栏”园地里的,所以就一直用英文和大家聊。上个月我在北京住了几天,看到很多有趣的英文问题。有些意思好像只能用中文才说得清楚,所以今儿以中文为主和大家聊聊我在北京的见闻。

洋土话……土洋话

为什么中国到处是英文路标,是不是老外们总是不守交通规则,咱们得时时提醒着他们点儿?那天在北京的高速公路上开车,路边着实立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Buckle Up!”还画着一副汽车的安全带,和纽约公路上的没什么两样。是要老外们把汽车的安全带扣好。

大概十几年前吧,美国开始实行汽车安全带法,司机和司机旁边的乘客一定要系安全带。那时的英文说法是 “Wear Your Seatbelt”。很多人不习惯啊,总是忘了扣上,被警察发现就要罚款。后来警察们罚款也罚烦了。有人想了一个办法,用简明了当的土话提醒司机们戴安全带。“Buckle Up” 便在美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了。“Buckle up” 是非常口语化的英文,意思是把金属的皮带扣扣上。扣上时会有“咔” 的响声,所以“Buckle Up” 是很生动的扣安全带的动作。可是,任何带子,只要它有个金属扣,都是可以 “buckle up” 的:飞机上的座椅带,幼儿的汽车摇篮的带子,背包上的扣带,甚至裤子上的皮带。只有在马路上,“Buckle Up” 才有“系安全带”的意思,在别的环境里,“buckle up” 可能就有不同的意思。

这么 “土” 的路标是给老外们看的了?北京的高速公路上也没有几个老外。老外那些黑牌的、红字的、黑牌加红字的车,好像也没什么人能管得了他们。这么多的英文路标对北京人学英文是件好事。但可以用些规范的词句,比如“Wear Your Seatbelt!”或 “Fasten Your Seatbelt!”

保持空间,保持距离?(Space and Distance)

在北京的环城高速公路上常可以看到“Keep Space”的路标。我以前好像提到过,“space” 主要指空间,有立体的概念。在公路上开车,要和前方的车保持距离,并不需要一块空地。平时我们说 “I need some space”,意思是需要一些空间,自己待一会儿,安静一下。两辆汽车之间保持的应该是距离而不是空间。所以,“Keep Distance” 好像更恰当。还可以说“Keep a Safe Distance”。

另外,还有一个字用在这里非常合适―― “tailgate”。Tailgate 的意思是开车时离前面的车很近。俗话就是“追尾”。“Do not Tailgate” 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开车时不要和前面的车离得太近的意思。

自动冲洗还是无水卫生间 (Waterfree)

北京机场很先进也很干净。尤其是洗手间,很多东西都是自动的。人一走开,水就会流出清洗。为了让用户知道水会自动流出清洗,很多器具上贴了waterfree的字样。Waterfree 这个字本身并没有意思。要是硬给它加点意思,大概就是“没有水”或“不用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食品包装上印着“sugar free”“fat free”“caffeine free” 等。意思是无糖、无肥油、无咖啡因。所以,waterfree 大概就是无水的意思。洗手间里没有水,是件不容易理解的事。我想“自动冲洗”的英文可以写作“automated flush”或“auto flush”。Flush的意思是用水冲洗,用在洗手间是再合适不过了。

欢迎光临与欢迎下次光临(Welcome)

北京的双安市场马路对面有一家麦当劳(McDonald’s)。 顾客进门时,可以清楚地看见门上用英文写着:WELCOME。中文翻译为欢迎光临。顾客出门时,同样可以清楚地看见门上用英文写着:WELCOME AGAIN。 我琢磨这里中文翻译为欢迎下次光临。

其实英文的欢迎与中文的欢迎不一样。Welcome一般用在欢迎别人的到来。比如:Welcome to my home.省略. 谢谢!

一带一路英文篇4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英;人民币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87-03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围绕着“一带一路”的各项工作正积极展开,其中,人民币国际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也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发展。“一带一路”谋求的是共同发展,良好的经济金融制度是“一带一路”能够实施的基础。同时,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渐深入展开,人民币的结算比例也在不断提高,这进一步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英在人民币国际化上的合作现状

(一)合作的原因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英国作为欧洲老牌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欧洲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国家。中英之所以能展开积极的经济合作,一方面缘于欧债危机后英国国内经济疲软,英国想重振经济,稳定金融市场,同时稳固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英国伦敦作为全球举足轻重的金融中心,是全球外汇交易量最大的地方,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借助伦敦金融中心来谋求更大的发展;再者,中英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英国在金融,高新制造业等方面具有优势,而中国在制造业、劳动力规模上有优势,中英两国在经济上的充分互动需要货币作为支撑。中英两国在经济上的合作助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英国自身的经济金融实力使得其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占据重要地位。

(二)合作现状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后,为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对英国展开了一系列的经济合作,得到了英国的积极响应。

英国伦敦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平台,继建立伦敦离岸清算中心及签订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之后,2014年6月18日,中国建设银行成为伦敦的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并且,人民币开启了对英镑的直接交易。作为世界上最活跃的人民币交易市场和最老牌的国际货币英镑,此举无疑是提高了人民币在发达国家的影响力和流动性,提高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接受度;同时,也意味着除了欧元和瑞士法郎之外,人民币已经完成了对世界主要货币的直接交易。此前,英国是通过香港的离岸中心,而伦敦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更具全球化特征,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2015年英国了《英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发展中的作用》的报告,报告中提到英国企业可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英国在金融及专业服务业领域也将助力中国。

2015年9月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取得了53项重要成果,其中就包括“沪伦通”、英方协助人民币国际化、支持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等,双方还决定对接“一带一路”和“北方经济增长区”计划。2015年10月访问英国,在发言中提到中英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大有作为,在金融领域最为核心的就是人民币国际化。近两年,中英双方之间的金融合作加速发展,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合作上尤为突出。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伦敦成功发行了50亿元人民币票据,这是中国央行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央行票据,这也将提高人民币的储备职能,对增加离岸市场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工具、高信用等级投资产品和抵押品都有着重要作用,这也被认为是中英两国共同促进人民币市场深化的重要途径;中英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将原本2 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的规模扩大至3 500亿元人民币/350亿英镑,中国银行则在伦敦正式推出中国银行伦敦交易中心;并且中国农业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等值10亿美元绿色债券。众多成果显示了中英在人民币国际化上的合作效果显著。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英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一项国际合作或国际战略在推进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这项合作或战略的主体之间是否存在问题;二是从推进这项合作或战略的宏观大背景进行考量。本文欲从中英双方之间的金融环境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推进的情况这两个角度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英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英之间金融发展程度不对称

“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其国内的金融体系需要满足一系列相应的条件。可以说,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是货币国际化程度的一种直接体现。”英国作为世界上最先崛起的金融中心,金融体系随着历史和历次金融危机的冲刷日渐成熟和完善。这样高度开放发达的金融市场能够提供大量的、种类繁多的金融交易工具和产品,提出多种服务,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带来货币发展的繁盛。与英国高度开发发达的金融发展环境不同,一直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较为封闭。从根源上讲,健全金融体系的三大基石――机构内控、市场监督、外部监管均不牢固,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偏低,缺乏足够的深度与广度。“而且中国金融体系为避免外部冲击不得不选择较为封闭的运行方式,即便是随着国内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金融市场逐渐打开,但我国在金融衍生品交易方面也才刚刚起步,缺少必要的风险管理工具。”从国内的金融环境本身而言,其对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存在重大的障碍因素,更何况与其对接的是早在金融领域有高度发展的英国。双方金融体系发展程度的不对称,双方金融市场难成一个整体,这将对依托双方金融市场发展而发展的人民币国际化造成阻碍。

除了中英双方在金融体系之间存在不对称性,其在货币自由兑换的问题上也存在许多阻碍。“根据货币国际化理论,资本账户的完全开放,特别是货币自由兑换是一国货币最终发展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前提条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资本账户开放直接相关,但在国内金融体系的结构性改革尚未取得重大进展、国有垄断的金融市场格局尚未根本打破、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情况下,中国尚未形成一个能有效应对资本账户开放带来冲击的金融市场。在G20国家资产开放的比较研究中,英国的资本流出和流入平均值约0.976,比中国的0.537高出了将近1倍。如果将0.6分及以下认为是低开放度,0.6-0.8分认为是中等开放度,0.8分以上认为是高度开放,那么明显中国的资产是低开放度,而英国的资本开放达到高度开放。由此可见,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不对称,不仅会有损英国对中国资本流通的信心,也有可能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由于中英双方金融环境不对称,中英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存在许多内质问题,比如,中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水平不高,有可能影响英国市场对中国货币制度的信心;中国金融市场体系不健全,不能满足英国客户的需求;人民币跨境使用加大,增加了中英双方金融风险监管的难度。另外,人民币金融产品的品种单一、人民币支付系统尚未国际化、利率汇率没有实现完全市场化等问题也是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不利因素。

(二)“一带一路”倡议在具体推行中存在的现实挑战

物流带通商流,贸易规模、金额和对外贸易结构都是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因素。近几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英之间的贸易规模和金额都在发生正向的变化,但是“一带一路”倡议尚未带来双方贸易结构的提升。“2014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对英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但是目前仍然多为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和贴牌贸易较多,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对核心技术掌握较少,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为出口产品的“高端大气”既需要国内产业的升级,也需要不断适应来自于国际市场上不断增强的竞争压力。”从过去几年中英贸易数据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倡议虽然在2015年上半年为中英双方带来386.4亿美元的贸易额,但中英两国双边贸易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中英双边贸易结构中存在问题不利于我国在有关行业提升话语权,我国在是否使用人民币结算问题上说了不算,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一带一路”倡议在金融领域另一重要实践是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的成立。英国作为第一个加入亚投行的西方国家一直备受瞩目,其动机之一便是希望借此进一步扩大中英在金融领域以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的合作。但从全球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看,美国创立并领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两大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仍然是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流,在这样的体系中中国在无论是投票权还是话语权上都受到限制。尽管随着中国经济走强,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力量和地位都有所上升,2015年底还加入SDR特别提款权篮子,但是金融体系中的主导权仍然握在美国手里。“一带一路”下中国主导的亚投行或许是一种“跳出圈子”“另辟蹊径”的办法,但其在具体推进中必将受到现行体系的压力和阻挠,这恐怕为中英双方在人民币国际化合作中打开局面注入未知的因素。

总的来说,“一带一路”倡议在具体推行中存在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会成为中英双方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挑战,如双方对外贸易结构问题、金融体系主导权问题等。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英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思路与策略

货币国际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它的推进不仅需要一国国内经济、金融体制的强大活力,还需要一个自由开放的外部环境。历史上,英镑、美元、日元及欧元的国际化均与当时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从上文可知,中英之间的人民币国际化合作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来自我国内部金融体制的,也有来自外部环境的。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它不仅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资金融通、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中起到关键作用,还在增加全球公共物品供给上作努力。“一带一路”的提出正改变着我国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合理地依靠和利用“一带一路”不仅能搞活国内金融体系,还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为中英之间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起到推进作用。

(一)增强国内实体经济活力与健全国内金融系统

“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我国对内搞活实体经济的“强心剂”,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具体来看,首先,通过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等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发挥杠杆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并逐渐从美元-人民币双币计价转向人民币计价为主。其次,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国内金融体系,通过逐渐趋向多层次、高效率、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带动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走向成熟。

(二)依托“一带一路”融资支持政策,提升人民币结算话语权

“一带一路”的实施能为沿线国家对华大宗商品贸易提供融资支持,能够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金融交易方面提供最大便利,同时有利于巩固并提高人民币贸易计价结算份额,“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上直接投资、贸易融资以及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贷款、债券发行中的人民币使用规模,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稳健发展。”

(三)构建中英之间多层次对话和合作机制

中英之间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合作不仅需要中方在调整国内金融体系上下工夫,还需要在中英之间的沟通上打开新的渠道。“一带一路”在落实中国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的战略目标中提出构建多层次对话和合作机制。中英之间应当尽快共同建立法律争端解决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危机处置机制,提升在重大问题上的政策协调和监管一致性,为深化人民币国际化合作创造良好的制度和法律环境。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英在人民币国际化上的合作前景

一带一路英文篇5

■初次问路

初到英国时,住在英国的寄宿家庭(也就是和当地的英国家庭起居住)。这是通常的做法,这样既能领略纯正的英国文化,又可以迅速提高口语水平,还可以免除自己做饭之苦,因为寄宿费用中将早晚餐也包括在内。房东男主人是工程师,女主人是心理医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真是历历在目。由于是第一天到学校去报到,所以起得很早,在用过早餐后,我拿出地图,用不太流利的英文问我的房东亨利先生,我该怎样才能到达我的学校。他很耐心地告诉了我具体路线。但由于当时的我英文听力较差,没有听懂,露出了焦虑的神情,心想,我英文这么差,万一在路上找不到学校怎么办?丢了怎么办?他似乎猜出了我的想法,放缓了已经很慢的语速亲切地对我说:“不用担心,一会儿我送你到学校。”在亨利先生的护送下,我顺利地来到了学校。我很庆幸自己遇到了这么好的一位房东。这是我留学英国生活的第一次问路,记忆特别深刻,也感受到了普通英国民众对待外来求学人员的包容和礼貌。

■考试问路

很快我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中,问路也逐渐变得简单起来,而我比较喜欢向老年人问路,因为他们总是很耐心并且态度十分亲切地告诉你如何去你要去的地方。另外一次给我印象较深的问路经历,是有一天我要参加一次英语水平考试,考试地点在英国的个小城市,离我住的地方比较远,需要乘坐火车才能到达。由于担心找考场需要花很长时间,所以我很早便到达了那个小城市。当天是周末,路上行人非常少,想找个人问路都很困难。这时我看到一位英国老大爷牵着两条大狗朝我这个方向走来。本来想向他问路,但看到他身边的两个大宠物,我犹豫了。“早上好!”英国老人说,“你是要去参加考试吗?”我吃惊地看着他,回答说是的。他解释道:“今天早上遇到两个外国学生向我问路,我猜你也是参加考试的学生。”他告诉了我怎么走,最后说再见时,他说:“你的英文很棒,祝你好运!”虽然就这么几句话,但好像无意间增加了我的自信心。那次英文考试我取得了好成绩。通过这次问路使我明白:有时候自己无意之间举手之劳帮助别人的一件小事,也会对受助者产生很大的影响。

■警车带路

一带一路英文篇6

【关键词】一带一路 艺术院校 外语教师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与意义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要主动走出去发展经济建设,带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发展,发展对外经济,言而言之概括为八个字: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一方面,“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倡仪,既面临着诸多机遇和风险,这不仅需要文化“软实力”“巧实力”,而且需要在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秉承“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原则对待不同的人类文化;另一方面,各国关系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硬”支撑,也离不开文化鞑サ摹叭怼敝力,可见,“一带一路”文化先行,不仅是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交流传播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吸引力,从而促进各领域的合作共赢、互利共荣。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艺术院校外语教师如何做

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作为高校教师也承担着相应的职责。高校英语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教学的组织者,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应继承与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服务社会发展与进步,切实推进该战略发展。我国艺术院校是艺术人才的培养基地,研究与传承我国优秀艺术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艺术院校中的外语教师肩负着培养国家化艺术人才、促进跨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职责。本文以广西艺术学院为例,谈一谈艺术院校的外语教师在新形势下应如何作为。

1.探究艺术文献译介工作。外语翻译者是国家全面建设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者,是中外友谊之声的使者。“一带一路”战略的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一系列人文和文化交流新动向,在已有的商品经济下,能促进人文交流和文化传播的书籍典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变成热门产业。经典的民族艺术文献是中华民族艺术凝结的瑰宝。如何让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摆脱语言的束缚、走出国门,实现文化搭台显得尤为重要。艺术院校以其独特的艺术优势,理应尽到将我国优秀的艺术文化和著作翻译推介出去。但目前我国艺术文献的对外影响力十分有限,原因之一为国内相关研究匮乏。在中国知网中搜索“艺术文献译介”、“艺术文献翻译”等关键词,只能找到13个结果,其中只有部分为直接研究,其余仅仅是在研究中顺带提到,并无强调。对此我国的艺术英语翻译类的专家学者也正在做着努力。例如广西艺术学院的宁立正教授先后主持、参与翻译出版了多部艺术著作,详细介绍了我国西部地区优秀的画家及其艺术思想,为将我国优秀的艺术作品推介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增强我国艺术的对外影响力作出了贡献。

要做好艺术文献译介,不仅需要翻译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翻译技巧,也需要翻译者了解该艺术领域和艺术文献的形式,切不可望文生义。一个优秀的艺术文献翻译者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和成长,在我国高水平翻译者稀少,中的水平翻译者经验不足成为了翻译的阻碍,因此在艺术院校中不妨通过“老带新”的方式,帮助年轻外语教师历练成熟。

2.培养国际化艺术人才。在新的战略格局下,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一流的知识结构,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成了高校教学培养的努力方向。对此,广西艺术学院根据自身情况开办了拔尖人才计划外语精英班。针对艺术院校内学生英语水平差异显著的情况,通过入学后的笔试与面试两轮筛选,最终选出50名英语基础扎实的艺术生进入外语精英班进行外语精英班教学。授课教师需要具备高职称、留学经历或是外籍教师,教学也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以专题为模块,针对于艺术专业英语进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艺术专业英语的运用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同时,多次举办研讨会邀请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和学者针对培养国家化人才进行探讨,旨在研究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国际化艺术人才的培养道路。

3.主动服务社会促发展。在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应利用区位优势,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提升检验教师水平,开拓教师视野。在广西艺术学院的所在地南宁,每年会吸引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参与到东盟博览会、东盟音乐周等盛会中。届时,广西艺术学院的外语教师们便会带领学生担任志愿者搭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为盛会的顺利进行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们在这个过程中可检验教学成果,学生通过实践检验所学,增加学习成就感,同时也可培养服务社会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这些国际盛会有利于开拓师生眼界,指导外语教学与学习。

总而言之,“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正以开放的姿态主动与他国拉进距离,作为艺术院校的外语教师,也应当以开阔的胸怀迎接这一新形势。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区位优势,开拓眼界,扎实理论功底与语言功底,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为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05):538-544.

一带一路英文篇7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际交流中茶文化翻译研究

研究目的:为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中国政府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在“一带一路”政策春风的吹动下,中国的茶叶产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机遇。茶叶自古以来是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重要商品,茶文化也一直是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重要象征。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源远流长,如何能够将其内涵用准确典雅且符合西方文化语境的英文翻译出来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目前茶文化的相关英译研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错译误译现象较为普遍,对国外消费者理解和接受茶文化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为了能将中国茶文化更好的传播和融入世界文化氛围中,加强茶文化的英译研究在当今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贸易国家的文化交流也有着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首先对中国茶的起源、发展、茶叶的种类、不同种类茶叶在各个地域的象征意义进行梳理。其次对我国茶学典籍,茶艺表演,茶曲,茶诗歌等茶文化内容进行剖析,探索中国茶文化所包含的诸多被古人传承至今的精神内涵与文化意境,并对比区分中外茶文化内涵的差异。再者,要对国内著名的茶叶产地如福建武夷山(武夷岩茶产地),福建安溪(铁观音产地),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产地)及其相关茶叶加工作坊和茶叶销售行业进行走访调研,将文本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更加深刻的理解茶文化内涵。最后,还要对当今国内外茶文化英译研究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并运用恰当的翻译理论与翻译策略对已有的茶文化英译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及修正,同时对较少或未曾涉及的茶文化翻译领域进行一定的尝试,为加强中国茶文化英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3. 拟突破的重点、难点: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环境下,茶文化英译需要克服多种困难,首先译者要对茶文化英译的相关内容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把握其含义,文化内涵及象征意义。其次译者还需对目前的茶文化英译研究有着较为广泛的了解,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再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尽量保持茶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底蕴,也要兼顾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文化习俗,使得译文既符合西方文化语境,又能准确传达茶文化的文化主旨和内涵。最后,要对译文语法的适用性、用词的准确性、译文概念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反复的琢磨,把翻译效果达到最优化。

一带一路英文篇8

关键词:一带一路;应用型人才;跨文化人才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主席于2013年首先提出、后由总理进一步推广,是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理念和倡议,现已成为中国对外的最高经济战略。它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重点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深化政治互信与文化交流,实现共同繁荣与发展,打造新时代横跨亚非欧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涉及64个国家,94个城市,44亿人口,涉及40多种语言。因此,如何面向“一带一路”战略需求,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培养符合国际化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外语教学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现状分析

1、小语种人才需求

“一带一路”国家有40多种语言,就需要培养40多种小语种人才。当前,英语包打天下的情况比较普遍,了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语言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外语人才比较多,而了解中小发达国家情况的外语人才比较少。比如,仅通往东南亚的“一带一路”,有5亿多人口讲乌尔都语,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如果要在一个地方开发市场,发展能源,不懂他们的语言,也不了解文化环境,难免会遇到困难。

2、跨文化人才需求

由于各国历史背景、语言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一带一路”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困难和障碍。以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为主的“亚洲文化圈”,以理性主义和崇尚自由解放的欧洲文化圈,每种文化圈层都在特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在这种多语言、多民族、多文化圈的交e重叠中,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消除文化隔阂,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互惠共赢。这就急需大量跨文化人才。《人民日报》新论:《“一带一路”需要跨文化人才支撑》,《中国教育报》也在《“一带一路”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中提出“要重视跨文化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3、人才多元化的需求

光学会当地语言,会说外国语,会写外国字还远远不够。在具体的交流合作过程中,还需要深入了解外国的政策法规、决策程序、民心走向等,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培养的外语人才不仅仅是“语言通”,还需要是“外国通”,需要了解其他国家历史文化、法律法规、国际贸易、金融研究。这都给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相关对策

1、增设更多小语种专业,加强英语专业的二外教学

对于高校来说,为满足小语种人才的迫切需求,应增设更多小语种专业。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就应该加强第二外语的学习。“一带一路”沿线包括欧洲、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各国,涉及的官方语言除了英语和汉语,还有俄语、法语、泰语、印地语、阿拉伯语等。所以,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小语种教学和推广,特别是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中小国家语言和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储备小语种外语人才。

2、加强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传授,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我国与沿线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合作日益频繁,但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不同,各国各地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行为准则、交往方式等方面都有微妙的变化。如果不熟悉这些文化背景的差异,在交流中就容易产生误会甚至触犯文化禁忌,造成低效沟通、误解甚至有可能导致谈判失败。

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因为文化障碍遇到了挫折和困难。也有他国企业在走进来的时候,由于不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导致失败的案例。

为适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外语教师应该把跨文化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外语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跨文化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高校,应开始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

3、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领英(linkedin)中国对重点国有企业进行了深度调研与访谈,并撰写成《国有企业国际化与多元化人才策略调研报告》,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现状和人才痛点。72%拥有海外业务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海外机构的员工主要从中国外派,另外28%则主要采用海外招聘的方式;且其中过半数的企业(68%)将招聘的决策权划归于中国总部。全球化的跨国企业不仅业务全球分布,并且与本地市场深度融合,特别是人才方面。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过程中,人才的多元化和本地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目前尚不足的地方。

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如何在培养人才的多元化方面助力呢?首先,现在很多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商务俄语等课程。顾名思义,就是除了基础的外语语言语法和文化教学之外,同时教授相关的商务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和就业选择面更广。其次,其他各专业,比如金融、法律、制造等其他专业的学生,增设相关的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让培养出来的法律、金融等学生搭上“一带一路”的“高速列车”,成为复合型、应用型的国际化人才。

总而言之,“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给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对于外语教学尤其如此。“一带一路”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夯实人才基础,源源不断地培养各类跨文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外语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LinkedIn,“一带一路”人才白皮书,2016

[2]周虹,“一带一路”需要跨文化人才支撑,人民日报,2016.2

[3]聂文斌,“一带一路”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中国教育报,2016.1

[4]赵澄澄,“一带一路”视域下跨文化传播策略

上一篇:鲁滨逊漂流记作者范文 下一篇:教研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