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课文范文

时间:2023-10-10 14:09:35

老人与海鸥课文

老人与海鸥课文篇1

一、梳理学生质疑,设计课堂主问题

课堂教学应该以“学”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一直重视培养学生在课前质疑的习惯。学习课文前,布置学生预习,将不理解或很想了解的问题写书上,作批注。孩子们天生有好奇心,到课堂上,纷纷晒问题,期望得到解决。于是一种现象产生了:孩子们学习主动性增强了,课堂活跃了,但也形成“满堂问”模式。学生成了“放牛郎”,老师被学生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回顾整堂课,看似热闹,收效甚微。困惑之余,我开始反思。我发现学生们的问题可分为两类:重要的和不重要的(表层的、简单的,很容易解决的)。如果将一个个问题梳理成一个至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主问题,大家围绕主问题展开学习、讨论,那么课堂开放的同时又能很好地集中。经过几番尝试,我采用如下策略:课前的预习质疑时,让学生尽量有条理地将问题写出来,交由学习小组的组长收集、整理。个别的、简单的问题可以在学习小组内通过合作学习予以解决;有共性的则交给老师。与教学目标和任务无关或不是直接相关的,则可以延伸到课后解决。语文课上前五分钟,老师将共性有价值的问题呈现于大屏幕上,讨论后合并成一至两个主问题。接下来结合主问题,进行对话、体验、感悟、交流等活动。这样的课堂交流显得有针对性、目的性。有时大家会结合主问题展开争辩。不过,万辩不离主线,老师轻松地成为课堂的掌舵手。

如上《两小儿辨日》时,梳理学生的质疑后确定主问:两小儿的话都有道理吗?孔子是个怎样的大师?

争辩片断:

生1:我认为因为早晨人们看到太阳的大,傍晚看到的太阳小来确定太阳离人远近是不对的,不科学的。

生2:我认为太阳与人之间不存在远近的距离问题。因为,根据“地心说”,在银河系中,地球每时每刻绕着太阳转。地球本身有吸引力,有磁场,这个距离应该不会改变。

生3:我有补充,数学课上学过圆的性质: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永远相等。

生4:我反对。地球并不在太阳这个圆上,而只是围绕太阳转,你能确定上作圆周运动吗?

生5:我补充,地球本身是个椭圆,况且本身也在自转。这当中也许会有误差,所以造成距离不一样。

生6:假设你们说的是对的,那么人们感觉“早上凉而中午热,早上刚升起时太阳看起来大而中午时看起来小”这一现象又怎么解释呢?,

师:看来这是个很深奥的问题呢!

生:所以孔子不能答也!

……

通过争辩,得出孔子不愧是位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大师啊!

二、找准重、难点,设计课堂主问题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许多语文老师仍然习惯于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问,过多、过散、过易、过难的提问会影响课堂效率的提高,频繁的提问让学生静不下来,得不到沉思默想和实践练习的大量时间。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是表面的、随意的、模糊的、笼统的,学生要么是不需要认真思考,要么是不知道如何思考,那么这样的提问也没有多大的价值。例如,有位老师在上《草原》一文时,欣赏完草原图片后提问:“同学们,草原的景色美不美?”“你们喜欢草原吗?”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又提问:“草原上的空气怎么样?天空怎么样?天底下怎么样?”“课文把‘羊群’比作‘大花’,把‘草原’比作‘绿毯’,对不对?”“‘流入云际’一词中的‘际’是不是边的意思?”“课文把‘骏马’和‘大牛’当作什么来写的?”

课堂中的提问都是一些简单的、表面的问题,答案要么是预设好的,要么是课本上的,要么是简单的是非问,这样的课堂既费时又无效。深人钻研教材,找准重难点精心切入,精心设计主问,使问题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以下笔者在“小语工作室”的二次磨课经历:《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第一次上课:)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问1:默读课文,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生:一群海鸥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问2:是啊,天空那么大,海鸥为什么唯独要在老人遗像前盘旋呢?而且海鸥在遗像前连续鸣叫,如此反常的举动,预示着什么呢?

生:海鸥们急速煽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问3:同学们,瞻仰表示什么?从这里我们发现,海鸥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属。

生继续找到相关句子。

问4: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老人平时喂海鸥与其他人不同之处?

……

这堂课就在老师不断地提问与学生回答中草草结束,直至课堂的后十五分钟,才绕到本课的重点。这次失败的尝试令我深思:除备课时我没有好好备学生外,更重要的是问题的琐碎,一个个小问题串联成了一节课,导致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走,效率低下!在工作室老师及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将教学环节简化了。体会老人与海鸥间那浓浓的亲情是本课重、难点。于是,我从课文重、难点出发,整合了课堂中的众多小问题,设计了主问题。

主问:细细品读课文,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如同亲人一般?

生:“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

师:爱是十多年的坚持!

生齐读句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

生:“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三个“褪色”充分感受到老人十分勤俭。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海鸥啊!

师:爱是节衣缩食给海鸥喂食,爱是爱海鸥胜过爱自己!

生:还有“爱是亲昵的取名,爱是亲热的说话,……”老人把海鸥当成自己的儿女!

师:爱是节衣缩食给海鸥喂食,爱是爱海鸥胜过爱自己!

……

学生油然而生感叹:老人确实是把海鸥当成了自己的“儿女”啊!为第二幅“海鸥送别图”作下铺垫。

二次上课时,围绕课堂主问题,学生交流感受深刻的词句,诉说感受,朗读与交流中学生体会到“老人爱海鸥,胜过爱自己”的感人情怀。这堂课的重点突出了,难点也解决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人与海鸥课文篇2

听完这节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如果有人问老人幸福吗?我想他是幸福的,幸福的甜蜜只有海鸥懂。如何才能让学生懂呢?王林波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一、创设情境,关注兴趣,培养能力。

开课之初,教师请同学欣赏儿童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照片,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了一幅温馨的画卷,情动而心神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初读文,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对于学生来说,一部分学生的概括能力还很不完善,教师直接抛出两件事,让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教师能即时评价学生,表扬学生善学习,良好的读书习惯,由于是借班上课,能拉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的兴趣。接下来的词语教学。先采用了字理识字,区别字识字的方法,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了“抑”与“昂”的不同,指导书写时注重结构不同的字,书写时的不同。更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能让学生先描再写,体现了《课标》中“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然后出示“白色旋涡、盘旋翻飞、扇动翅膀、炸了营似的”四个词语。指读,齐读,男生生读,让学生首先触摸词语的温度,再结合前面两词分两列问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能想象出哪两幅画面,也就是课文中写了哪两件事?教师重视让学生通过想象品读词语本身的面目,点染词语的亮度,想象课文的内容,让词语与学生的精神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个人感觉,这样做好像降低了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如果再放手些会好吧。)

二、关注细节,注重补白。

在学习老人喂海鸥的片断,教师关注到了细节,注重补白。细节1,就是我们平时喂鸽子时怎么喂与老人喂有什么不同?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关注细节“很小心地”,让学生感受老人对海鸥的深厚情感。再对原文的句子进行补白,并指导学生入情地读。细节2,老人步行20里路,老人如何呼唤它们。让学生进行补白,体会老人内心的感受,让学生与老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细节3,体会老人喂海鸥的动作,为什么有快有慢。将原文变为小诗,让学生品味,你听到了什么?让学生补白小诗,“构成一幅——的画卷,形成一道——样的风景。”学生的情感随课文内容的不断深入而层层递进。(个人感觉这部分内容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牵的痕迹太重,设计得很好,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再配上乐,或配上动态画面,会不会更好呢?)

三、注重图文结合。

并不是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插图的作用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在引导学生学海鸥悼念老人片断时,结合图画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出示老人喂海鸥的画面,让学生体会老人的不易,出示海鸥悼念老人的画面,让学生体会动物也是有感情的,人鸥情未了,从而使文本得到情感的升华。

下面对研讨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高段阅读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我个人认为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很差的,对于小学来说也许市级小学会好于乡镇小学,乡镇小学会好于村小。对于学生来说,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必备一本教辅,《一本通》、《完全解读》……之类的。所谓的预习,只不过是看懂教辅。也就是说,在上课之初学生已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会让学生便于理解课文内容,也带来一些负作用,就是学生的语言和思维受到了禁锢。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应是高段阅读指导的重点。开课之初,让学生对课文提出质疑,当然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课文的内容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教师要注重补充,一般来说适合学生探讨的应是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可以结合课后题来探讨,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冲突来探讨,让学生的思维和作者的思维、情感、语言、精神同构共生。

二、表达人与动物情感类的文本,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表达密码。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无论何种文本,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表达人与动物情感类的文本,引导学生发现表达密码要做到以下二点。(一)、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调。本文以老人喂海鸥,海鸥悼念老人展开的。本课教师是以品词、赏句、想象、补白、音乐激情等方式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调。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形成自己正确对待动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注重联系自己的生活。本文一个最大的亮点在于教师层层渲染文本,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逐渐走进文本,与课文的主人公达到情感的共鸣。(三)、尝试新作。现在学生写的动物类作文结构如下:样子(大的XX,小的XX之类)、性格(可爱、聪明之类)表达情感(我爱XXX)。如果学完文本后学习了文章的表达方式,表达顺序,尝试写自己观察过的,经历过的,喜欢过的动物,相信效果会好一些吧。

三、如何进行有效资源的合理利用?

老人与海鸥课文篇3

师:在这一“喂”一“送”之间,传达出了老人与海鸥怎样深厚的情感?读课文,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生:“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读读这句话,读着读着,你脑子里冒出了哪些问题?

生:老人为什么每年冬天必来,而不是春、夏、秋这几个季节?

师:是啊,老人为什么冬天来喂海鸥而不是一年的其他季节呢?请同学们想一想。

生1:因为冬天天气寒冷,那些虫子之类的已经死了,海鸥没东西吃,所以老人才冬天来喂食。

生2:我认为不对。课文第十二自然段说“听说它们歇在滇池”,滇池是在云南,云南一年四季如春,不会没虫子吃。

师:说得有道理。你能联系上下文来学习,真是一个好办法。那老人每年冬天必来,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再联系上下文想想。

生3:课文第12自然段说,“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说明海鸥春、夏、秋这几个季节不在翠湖,而在滇池,而老人只能在翠湖给它喂食,所以是冬天才来喂。

师: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4:我认为他说得不对。这里是说海鸥冬天就在滇池过夜,白天就在翠湖来玩,老人也白天来翠湖给它们喂食。

众生:是啊,是啊。(对刚才生4的说法表示赞同)

生5:(见同学们还是一脸疑惑)老师,不如这样吧,下课我们去查查资料,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师:谢谢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供我们大家探讨、学习。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同学们又想到了去网上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真棒!当然,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有很多,比如请教别人、去图书馆搜集资料等等。

……

课后,同学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每年冬天,来自西伯利亚的候鸟红嘴海鸥,为了避开北方严冬的寒冷和食物的短缺来到了滇池过冬,约每年11月来,来年3月离开,返回西伯利亚。它们千里迢迢是来求助人类的,所以老人每年冬天必来。

老人与海鸥课文篇4

《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平凡又打动人心的故事:老人视海鸥为自己的亲人、儿女,给海鸥喂食,取名字,把海鸥当成自己的儿女看待;老人去世后,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大声鸣叫,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不忍心离开“亲人”的事。他们也许已经明白老人已经死了,摆在自己面前的所谓的“老人”其实是一张遗像,真正的老人已经不在了……但他们依然在用声声的鸣叫呼唤着老人,他们一定是认为自己的呼唤能把老人叫回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在课后,我一直带着疑问:这位老人究竟是谁?海鸥们与他无亲无故,他为什么要对海鸥好呢?为什么要照顾他们?一个孤寡老人,他为什么要每天这么不辞辛劳的走20余里去喂海鸥?像他这样的老人,应该是躺在摇椅上,好好度过晚年,但为什么这个老人这么特殊呢?……种种原因给我带来了困扰。书给我了答案:老人觉得海鸥是幸福鸟,吉祥鸟。海鸥在的地方,那儿的村民就会快乐,就会幸福。老人名叫吴庆恒,是昆明人,那儿的居民都把他称为“海鸥老人”。只要在当地,红嘴鸥“驾临”,老人每天都徒步几十里给海鸥喂餐,风雨无阻。老人每月退休工资只有三百零八元,大部分都用来给海鸥买食物。

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丁,老人毫不犹豫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时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却省吃俭用,不愿意坐五毛钱的公车,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这篇文章还写出了海鸥们对老人的爱戴,对老人的一片深情,同时也表现出了 原来老人对海鸥的那份无私的爱。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海鸥还那么的离不开老人,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老人的怀恋。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是谁都会为之颤动。

如果说老人对海鸥的爱是无私的爱,那么海鸥对老人的情是震撼的情。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一直都有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在清远,有一位市民救了一只喜鹊,小喜鹊伤口渐渐好了之后,怎么也不肯离开自己的恩人。就算你把它赶走,过多一会儿,自己又会飞到恩人的肩膀上。因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你对动物好,动物也会对你好,每种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它们都会报答对自己好的人。即使是一种凶猛的动物,经过长时间的感情相处后,一切冷冰冰的东西都会融化。

老人与海鸥课文篇5

飞翔的红嘴鸥像舞动的白色绸带,先是覆盖了湖面,然后沿着护栏兜转。几米外就是飞驰的轿车和高耸的大厦。

这些鸟儿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近30年来,它们也曾飞入中国的其他城市,却只与昆明深深结缘。

“是全体昆明市民一起留住了红嘴鸥,每个昆明人都是这个大团体中的一员。”昆明鸟类协会会长王紫江说。

海鸥偶然“进城”

对于24年前的那次偶遇,《云南日报》记者任琴的描述很简单:一群水鸟在怡然地觅食、嬉戏,水面上不时掠过它们翻飞的身影。但是,她在报道中写到的地点却让读者感到困惑:“昆明盘龙江得胜桥至双龙桥段”,这里,是人来车往的城区。

昆明人对于海鸥本不陌生,每年冬天都有大量海鸥到滇池越冬。有文字记载的海鸥光临已有1000多年,几乎与这座城市的历史等长。

奇特的是,在1985年那个有些温暖的冬天,它们居然“进城”了。

任琴采访时,这些水鸟已经在城区住了近十天。江边人家也说,这是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她在报道中写道:几十只来路不明的水鸟光临闹市――当时她还不知道这些水鸟叫红嘴鸥。

就是这篇《盘龙江上水鸟翻飞》的新闻报道,拉开了昆明20多年人鸥故事的序幕。

水鸟进市区的新闻引起市民关注,其中包括云南大学教师王紫江。

即便是专家,他和同事们一时也无法解释海鸥进城的原因。王紫江于是向云大申请了5000元经费,加上市环保局的拨款,开始专门研究红嘴鸥进城的原因。

“最后的结果是,那一年在昆明过冬的海鸥数量明显增加,但由于污染,滇池的空间十分有限,它们只好进城。”

红嘴鸥每年5月在贝加尔湖产卵。9月,它们就在严冬到来前举家向温暖的南方迁移。一般年份,到滇池越冬的红嘴鸥不到3000只。1985年入秋后,中纬度地区的西风环流势力较强,提前南下。云南气温比往年偏高,而华东地区仍然阴冷,导致云南大多数湖泊的红嘴鸥数量都有所增加。

其中,滇池的海鸥骤然增加到9000多只,一部分红嘴鸥不得不离开滇池另寻出路。而盘龙江从北向南纵贯昆明市区,在滇池的入湖口经常会有来自城区的食物垃圾。红嘴鸥就逆江寻食而上,进入市区。

“如果没有这些因素,红嘴鸥不会进市区。而找不到食物,那些过去在其他地区过冬的海鸥第二年也会回到原来的越冬地。”王紫江说,“1985年红嘴鸥的进城其实并非必然”。

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红嘴鸥的故事

1985年,许多市民出于好奇前往市内的翠湖公园和盘龙江沿线喂鸥,带去的食物有饼干、蛋糕、酥饼、馒头、包子甚至猪皮、土豆。海鸥到底吃什么,大家都糊涂。

1986年1月,云南省政府拨款3万元作为保护红嘴鸥的费用,由昆明市的环保机构在翠湖等地设点投放食物。

那时候,也有人打鸟,甚至把鸟制成肉干。昆明市政府因此了公告,要求保护红嘴鸥。

冬天倏忽而过。当昆明迎来春天的时候,红嘴鸥展翅北归。海鸥明年会不会再飞进昆明城,谁也不知道。

但是,红嘴鸥记住了这个友善的城市。在市民的等待中,1986年11月11日,红嘴鸥再次飞临昆明,与前一年的进城日(11月12日)只差一天。

红嘴鸥的再次到来,引起了大中院校生物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关注。1987年1月,60多名爱鸟人士组织成立了昆明市红嘴鸥协会,这就是后来的昆明市鸟类协会。

王紫江回忆说,协会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喂鸟。大家都知道,红嘴鸥能再次飞进昆明,是因为有食物。“协会那时候没钱,就卖旧报纸。”

后来实在窘迫,就收了每人10元会费用来做鸟食。这在月收入不过百元的80年代中后期,已是一笔“巨款”。中学教师们白天上课,晚上蒸饲料,赶在第二天清晨送到水边。

而第一代爱鸟人的最大作用,并不只是为海鸥提供食物。

“那时候,爱护红嘴鸥成了昆明中小学最主要的课余活动,生物老师们不仅自己去喂鸟,还带着孩子们。”王紫江说,“如今这些三四十岁的市民,就是那一代中小学生。”

现在美国工作的动植物学者张志强回忆说,他当时正读小学,开始大家并不愿意每天跟着老师去喂海鸥,“后来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红嘴鸥漫长艰苦的迁徙路线,我们这些男同学一下就被震惊了。”

张志强后来几乎天天放学都要走一个多小时去盘龙江边。有一个周末,他把父母拉到了翠湖公园,“下一个周末,我妈也约了好几个女同事带了馒头去喂海鸥。”

对于红嘴鸥的记忆,深深影响了张志强。他最终和王紫江一样,把动植物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到后来,云南省还组织了有5万名中小学生参与的爱鸥征文大赛。红嘴鸥因此成为一代人对于童年的共同记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红嘴鸥的故事。”张志强说。

危机带来的机会

1992年1月,进城的红嘴鸥数量锐减,而且一个月后就提前离开。10多年后,回忆起这次“危机”,王紫江等人记忆犹新。

这一年,首先是严重干旱,滇池、翠湖等水面明显下降。更为严峻的是,1991年到1992年,惊吓、捕杀海鸥的情况非常严重。

有人甚至一次捕杀了21只红嘴鸥,开膛破肚、盐腌日晒。“红嘴鸥对这种事情非常敏感。”王紫江举例说,他们为了研究需要曾捕捉了几只红嘴鸥,结果那一大片水面的海鸥都惊慌地离开,一天都没有回来。

1993年冬天,红嘴鸥继续减少。翠湖更是在元旦后看不到一只海鸥。

昆明市环保局的报告解释说,翠湖公园举行武术表演,喧闹声吓住了海鸥。1992年春节前后,鞭炮声曾使数百只红嘴鸥在城市上空盘旋许久,不敢下落。这个原因也导致第二年来昆明的海鸥减少。

同时,滇池污染继续加重,鱼虾都不能生存。在红嘴鸥提前离开昆明后,整个城市忧心忡忡。

“通过这次危机,大家已经发现,红嘴鸥对昆明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张志强说。

1993年10月,《昆明日报》宣布将重奖第一个发现红嘴鸥来昆明的人。11月23日,昆明汽修一厂的一名职工首先在翠湖发现海鸥,获得1000元奖金。海鸥的归来让人们异常兴奋,留住海鸥也成为市民的呼声。

一次捐赠活动就收到5000多元现金和3000元支票,两吨面粉、8000多个面包和其他物资。年底,昆明市政府决定在城区禁放鞭炮。

“当时对于红嘴鸥,政府内部也有些不同声音。”昆明市环保系统的一位官员回忆说,红嘴鸥在闹市产生的粪便对市容有很大影响,叫声也影响群众休息,“而且为了一种并不珍稀的鸟实施鞭炮禁放,改变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是不是值得?”

1994年3月,红嘴鸥离开前,昆明市大张旗鼓地对爱鸥护鸥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争议之声就此销声匿迹。

20年多来,在昆明越冬的红嘴鸥数量可以分三个阶段。

1985年到1988年是进城初期,数量不稳定;到2000年前是增长期,每年可以达到1万只以上;2001年到2006年是稳定期,进城数量已在2万只以上。

“2004到2005年是个大转折。”王紫江说,当时禽流感泛滥,翠湖和盘龙江沿线只有寥寥数人在喂鸟。饥饿的海鸥纷纷飞离昆明,前往大理、玉溪。而大理也有市民提出,要留住红嘴鸥。

鸟类协会和昆明市环保局紧急对红嘴鸥进行了检查,并在媒体公布红嘴鸥中并没有禽流感。“这时红嘴鸥已经饿得很厉害了。”王紫江说。

于是,一场大规模的紧急救助活动开展了起来。有的小学生步行几公里把几块钱送到捐助站,还有的工人甚至送来了食堂的饭票。有个北京人6年前到昆明看到过红嘴鸥,在电视上知道危机的情况后,下午两点多乘飞机赶到昆明去翠湖喂鸥,然后当晚又飞回北京。

这一年,捐款有40多万元。

参与的幸福

云南省科技咨询中心有关负责人曾表示,昆明红嘴鸥的无形价值在100亿到300亿元之间。在翠湖,14个面包摊点收入16.8万元,16个照相摊点收入63.3万元。当地旅行社则估计,10年中有超过500万外地游客来专门观看红嘴鸥。

20多年来,红嘴鸥也曾经飞进过中国的其他城市。还有地方请王紫江去,希望他能帮忙把鸟招进城市。

其实,在中国南方,每个城市附近都会有比较适合鸟类栖息的环境,许多人也会前往这些地方开展环保活动。但是,还没有其他城市能经受住考验,让如此庞大的野生鸟类持续进入城市。

一只红嘴鸥一天进食约80克,2万只就是1600公斤。这么多食物并非扔在地上由海鸥自己吃食,绝大多数需要人工投放。

如此,要么有相当大的一个固定群体坚持喂鸥,要么就有一个更庞大的人群接替投食。偶然喂一两包饲料也许很好玩,但是不断挥动手臂投食对任何人都不是易事。

这件不容易的事情却被大家变成了快乐。对于昆明市民来讲,接近红嘴鸥更是一种心灵的安慰和休息。

在翠湖公园,有三座醒目的雕塑。一座是1995年,为纪念红嘴鸥进城10周年建的“翠湖戏鸥”;一座是1998年制作的不锈钢塑像“少女与鸥”;第三座则专门纪念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海鸥老人”。为普通市民塑像,这在全国也罕有听说。

“海鸥老人”叫吴庆恒,一直孤身一人生活,从昆明化工厂退休后,他每天步行几公里到翠湖喂鸥,风雨无阻。

1995年冬天,与他相熟的人们突然发现老人连续三天没有来翠湖。等找到他家,老人已经去世,家里只有一张床和打算制作鸥粮的6个鸡蛋、一小袋面粉。人们还发现,他过去花几角钱购买的海鸥照片被郑重地摆放在床头。

后来,人们了解到,老人从来不报销医药费,从来不买新衣服。但在最后一次去翠湖时,他特意穿上了崭新的手缝衣服。

由昆明市民捐款,在翠湖公园塑造了吴庆恒塑像。他的故事则被写进中学语文课本:“当人们把海鸥老人的遗像摆放在他经常喂鸥的地方时,一大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篇文章最后说,“海鸥老人孤独地躺在灵床上,像他生前的每个夜晚一样。但我知道海鸥老人是幸福的。”

昆明人与红嘴鸥的幸福约会,年年如期而至。

老人与海鸥课文篇6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6―0087―01

今天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已经有了一个共识――课堂教学的主流价值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是教师的才华、艺术和修养展示,而生本教育行为的本质正是推进、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生本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到设计学习,教师更大的作用在于帮学,而前置性作业无疑能更好地促进生本教育。本文将着重谈谈前置性作业在生本教育中的教学实践。

一、在前置性作业引领下,学生渐掌课堂主动权

前置性作业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让他们提前进入预习预学阶段,为后面的学习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笔者在设计小学六年级上册的《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时,注重了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和规划。经过三次课堂实践的不断探索,反复修改,在前置性作业的引领下,课堂的主动权正慢慢由学生掌握。

因为是第一课时,所以在第一次设计的前置性作业中,笔者首先设计了熟悉生字、理解个别词语意思的板块;为了更好地理解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笔者还设计了查找海鸥资料这一学习活动,为学生深入感悟老人爱海鸥做了铺垫。但课后也发现了不足之处。首先,笔者对于“生本教育”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使得在理解课文重点句段时,忍不住又回归到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交流方式中,让课堂中少了一丝生气。其次,在这份前置性作业中,生字词学习占的比重略多,其实高年龄段学生对生字词完全可以自学,而且对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也有了把握。

于是,笔者马上做了相应的改动,在前置性作业中,将生字聚焦为自己认为容易出错的字,删去了原有的“词语理解”这一板块,将重点放在初读感知上,预习时厘清课文围绕主题写了哪几件事,并关注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进行初步体会。

第二次试教后,笔者和其他听课教师及时进行了研讨,一致认为,对六年级的学生,生字词的学习在前置性作业中可不涉及,做到学生会的教师不教,于是果断删减了这一个板块。在第三次教学实践中,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明确了:阅读、思考、感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这样课堂学习才能更高效。

二、三次教学实践改革,课堂得到了深化和提升

三次前置性作业布置并结合课堂教学后,笔者得出了结论:学生要有更高的概括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行。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品读课文后,引导学生:“你看到了怎样的老人,怎样的海鸥?”通过此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与文中人物对话。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对课文结构进行把握。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让学生在初读感知后梳理出:课文围绕“老人与海鸥”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情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的答案并不统一,但有了第二个问题的引领,学生对于课文结构的划分水到渠成。由于从三年级起开始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所以对高年级学生应提更高的要求,笔者设计了“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这样的学习任务,还要学生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这既通过初读感知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写作意图。在第三次教学实践的课堂中,学生抓住老人外貌描写中的三个“褪色”,结合课外海鸥、老人的了解,体会到这位简朴至极的老人对海鸥无私的付出。最后,学生说出了本节课的收获,他们或为老人的无私付出而感动,或学会了抓住关键词语分析课文,或学会了结合题目思考文章主要内容。

通过三次对前置性作业的修改,三次教学实践的探索可以看到,课堂中,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就前置性作业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及时点拨总结学法,而大部分的理解和讨论,都是在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的,使得学生的“预学”在课堂中得到了深化和提升。

老人与海鸥课文篇7

一、比较揣摩,体验朗读

语文课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再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得到欣赏,认识上得到启迪,朗读能力上得到发展。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中有这样一句:“我在空中飘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又变成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特点,比较、揣摩重点字词“落”“打”“飘”的不同,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入情入味地朗读,边读边做动作:“雨”是从天上落下来,读“雨”“落下来”要显得不慢不快;“雹子”是从天上打下来,读“雹子”“打下来”要重读;“雪”是从天上飘下来,读“雪”“飘下来”要想象“飘浮”的样子,要很轻很轻地读。这样既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了朗读能力,又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在具有角色意味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心领神会,从而取得教师条分缕析细致讲解也难以收到的效果。

二、吟诵品味,入情朗读

语文课本中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我们不但能够看到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也能够感受到画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人教版四年上册《搭石》文字朴实,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为了让孩子感受到这种美,可采用“品读”的方法,引导孩子读中品,品中读,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努力达到“意文兼顾”。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这一句时,抓住“协调有序”这个关键点,创设情境合作朗读“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前面的……后面的……”让学生与老师逐渐加快交替轮读,身临其境地体会“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的和谐,深入地理解“协调有序”的意思,然后巧妙地把“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两句话变成朗朗上口的诗句,用大屏幕投影出来,并配上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反复吟诵,入情入境地体味,读出诗一般的韵律美,感受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协调之美、节奏之美,达到了品读语言与理解感悟语言的相互交融。

三、多元理解,个性朗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张扬生命的风帆,个性化地读,创意地读,朗读园地才会百花齐放,精彩纷呈。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中的“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可启发学生体会“老人的心感受到了什么”?请你读这一句。你能读出什么?为什么?带着你的感情读。有的读出了老人对我的鼓励,有的读出老人为我的点滴进步而高兴,有的读出老人对我的赞赏。这不一样的理解感悟,不一样的朗读表达,多样化的启迪才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导个性化朗读,就要多问问孩子“你觉得该怎么读,为什么?”多听听孩子的体会与想法,激发他们顿悟辞发、自读自评。

四、声情并茂,层层引读

引读作为朗读的教学形式之一,极具鼓动性和感染性,容易渲染烘托课堂气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内核。如人教六上《老人与海鸥》文中“这位老人每天都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引读:(配乐)

师:十多年啊,十多个冬季,有一千多个日子。在这一千多个日子里可能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老人可能生病了,可能碰到特别恶劣的天气,可是这位老人——生接读: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师:无论天气多么寒冷——生读:这位老人……跟海鸥相伴。

师:无论身体多么虚弱——生读:这位老人……跟海鸥相伴。

师:无论经济多么困难——生读:这位老人……跟海鸥相伴。

师:衣服会褪色,甚至老人的头发也从乌黑褪成了花白,但老人对海鸥的深情却从未褪色!

这样抓住含义深刻的重点语句,通过层层引读,反复吟诵,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悟到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从而激发对老人的无限敬仰,而良好的语感也在这反复的吟诵中得到培养。

五、巧妙评价,灵动朗读

有效的朗读评价是促进朗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如有个老师在教学人教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一句时,是这样进行朗读评价:

师: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让你想到什么呢?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又让你想到什么呢?能不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读,但读得还不够入情)

师:你已把我们带到圆明园附近,哪位同学能通过朗读把我们带进圆明园?

(生读)

师:“热闹的买卖街”中一定有许多洪亮的声音,你读出了这一特点,但“山乡村野”是那么空旷悠远,想想该怎样读。

生:舒缓地慢慢读。

师:听,我们眼前好像浮现出与热闹的街市风光迥然不同的田园风光。谁再来读?

(生入情入境地读)

师: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热闹的买卖街,来到了空旷的山乡村野。

这样的朗读评价,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与呆板,多了想象和意境。

老人与海鸥课文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评价语言 语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58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这主导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具体评价上。不过与其他学科不同,语文教师的评价语言除了要关注评价内容、态度外,更重要的是还要体现语用特点。

一、穿插名言警句,引发学生积累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语文知识的积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如果能够适当穿插一些名言警句、古诗成语等,不仅可以重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而且还能给学生的语言积累带来无形的影响。比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课,笔者就曾这样评价――

(学生自由朗读高尔基给儿子的信,并在小组里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师:当我看到这封高尔基写给自己儿子的信时,想到的一句名言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学生阅读高尔基在庭院里赏花的内容,并且通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当我读到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想到的成语是“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在高尔基眼里,那些儿子种下的花,就是他的“儿子”呀!

案例中,教师运用名句、成语等对学生表达的内容进行恰当评价,不仅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另外,教师语言运用的规范化也能给学生一种榜样的引导。

二、营造语言意境,引导学生品析

汉语言博大精深,字面上的细微差别,意义上却迥然不同。在具体评价中,教师的语言也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深入语言的感性世界,并通过对词语乃至句子的比较、推敲、斟酌,让干瘪的语言成为鲜活的画面,从而给学生最直接的感悟与体验,最终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荷花》这一课可以这样评价――

生:这个“冒”我感觉用得很好。

师:你有这个感觉,说明你对语言有敏感性。那么具体说说,好在哪?

生:不知道。

师:那你觉得这个“冒”可以用哪些词语来代替呢?

生:长、伸、钻、顶、穿……

师:你说的这些字都很好,但是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不用,而要用“冒”字。再次认真读课文,仔细品析一下。

(学生阅读课文,沉思)

师:你看,荷花争着、抢着出来,这一朵要出来,那一朵要出来,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荷花的什么心情吗?

生:急切。

师:是呀,作者这里用“冒”而不用其他字,就是要让我们从中品析出荷花那种激动,那种心花怒放的心情。

从阅读表现来看,学生已经体会到“冒”字的与众不同,但具体好在哪里,他们却无法说出。这主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缺乏有关。对此,教师的评价语言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地给学生营造语言情境,引导他们通过对比、想象来体会“冒”字的妙处,实现言意兼得。

三、构建多元对话,引申文本意蕴

阅读不仅仅要读懂字面意思,更需要理解文字背后的意蕴。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思想尚未成熟,加之他们生活体验缺乏,这就导致他们对文本所蕴含的深意无法领会。对此,教师的评价语言需要发挥引申作用,从而有效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文本意蕴,准确理解文本主题。比如《老人与海鸥》这一课的外貌描写,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褪色”体会到了老人生活的简朴。但是,这样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品析,与文本、作者对话,从中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爱。

师:是的,你们能从“褪色”中感受到老人的简朴,确实不错。但是我认为,这简朴中还有很多的不简朴,你们体会到了吗?

(学生进行讨论,然后交流汇报)

生1:我从“褪色”一词中感受到老人来这里喂海鸥已经很长时间了,这说明老人对海鸥的爱是长久的。

生2:我从“大塑料袋”中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大方。

生3:下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这我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爱是坚定的。

……

评价也是教师主导课堂的一种方式,通过评价语言,可以有效推促学生与文本、作者乃至编者进行心灵交流,从而把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到更高层次,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述素养。

总而言之,评价无小事。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以扎实的语文功底、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思维判断力,对学生反馈的内容进行恰当评价,在给学生语用“范儿”的同时有效推促课堂的精彩生成。

上一篇:内经养生居范文 下一篇:朋友难当范文